厦大分子细胞生物学思考题答案整理版

合集下载

厦大分子细胞生物学思考题答案整理版

厦大分子细胞生物学思考题答案整理版

1、请简述1条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的信号通路,这些通路是如何影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的。

P13k/Akt信号通路属于酪氨酸激酶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系统。

P13K/Akt通路信号传导:P13K/Akt 通路信号的传导始于各种激活因子与p13K偶联的受体结合,活化受体。

激活因子主要为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一l(ICF-L)、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NGF)、表皮生长因子(EGF)等。

P13K/Akt信号通路的负性调控:P13K/Akt信号通路活性随着PIP3降解而减弱。

P13K/Akt信号传导通路与肿瘤肿瘤往往由于细胞增殖和凋亡调控失衡而得以快速生长,活性异常的P13K/Akt信号通路通过调节细胞存活和凋亡,促进肿瘤生长。

一方面,活化的Akt阻断了葡萄糖合成酶3β(GSK-3β)抑制CyclinDl 表达和myc基因扩增的作用,导致细胞快速增殖;同时,激活的Akt又可抑制FOXO家族蛋白活性,使细胞周期抑制剂如p27kipl、p130Rb2等表达下调, CyclinDl表达增加,加速细胞周期。

另一方面,磷酸化Akt 作用于foxo家族蛋白导致前凋亡蛋白Bim和FasL表达量下降而减少凋亡发生;同时磷酸化其下游蛋白Bad 及YAP,抑制p53相关转录因子P73活性并使前凋亡蛋白Bax表达量减少而抑制凋亡;还通过磷酸化激活IKK和Mdm2癌蛋白,调节NF-KB与p53活性而影响细胞存活。

此外,激活的p13k,akt信号通路通过促进肿瘤血管形成、增强细胞粘附能力、改变细胞骨架等作用参与乳腺癌、甲状腺癌、卵巢癌等肿瘤的侵袭和转移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在胰腺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机制(1)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对胰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β-catenin是Wnt通路的调解中心,胞质中的β-catenin与TCF / LEF结合后进入细胞核成为转录激活剂,最终激活Wnt靶基因,如C-Myc、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环氧合酶-2(COX-2)、c-Jun及纤连蛋白(FN)等。

厦大2014年 细胞真题解析

厦大2014年 细胞真题解析

厦门大学2014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620细胞生物学解析与答案)一、名词解释(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失巢凋亡(Anoikis):【考查重点】:一种特殊的细胞程序死亡,失巢凋亡【答案解析】:一种特殊的细胞程序死亡,是由于细胞与细胞外基质或相邻细胞脱离接触而诱发的。

失巢凋亡作为一种特殊的程序化细胞死亡形式,在机体发育、组织自身平衡、疾病发生和肿瘤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2.信号序列(signal sequence):【考查重点】:信号序列的定义,常考点【答案解析】:引导蛋白质定向转移的线性序列,通常有16-26 个氨基酸残基,对所引导的蛋白质没有特异性要求。

3.巴氏小体(Barr body):【考查重点】:巴氏小体的定义【答案解析】:在哺乳动物体细胞核中,除一条X 染色体外,其余的X 染色体常浓缩成染色较深的染色质体,此即为巴氏小体。

又称X 小体,通常位于间期核膜边缘,巴氏小体就是性染色体异固缩(细胞分裂周期中与大部分染色质不同步的螺旋化现象)的结果。

在人类,男性细胞核中很少或根本没有巴氏小体,而女性则有 1 个。

4.表观遗传学改变(Epigenetic change):【考查重点】:表观遗传学,一门学科内容定义,要掌握。

【答案解析】: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则是指非DNA 序列改变所引起的、可遗传的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是受某种机制调控的基因表达模式改变。

即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没有发生变化,而是通过DNA 甲基化、组蛋白的乙酰化和甲基化、染色质构型变化等导致了基本表达水平的改变。

表观遗传学是机体调控基因表达的另一种途径。

研究显示,表观遗传学的改变特别是DNA 甲基化水平的异常几乎参与了各种肿瘤的发生发展。

5.核定位序列(Nuclear localization sequence, NLS):【考查重点】:核定位序列,重点,也是常考的名词解释【答案解析】:亲核蛋白一般都含有特殊的氨基酸序列,这些内含子的特殊短肽保证了整个蛋白质能够通过核孔复合体被转运到细胞核内。

2015年厦门大学分子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5年厦门大学分子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厦门大学2015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代码:620科目名称:分子细胞生物学招生专业:生命科学学院、医学院、化学系、海洋与地球学院、环境与生态学院、药学院各相关专业一、选择题(单选,每题2分,共30分)1.病毒与细胞在起源上的关系,下面()的观点越来越有说服力A.生物大分子→病毒→细胞B.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C.细胞→生物大分子→病毒 D都不对2.已克隆人的rDNA,用()确定rDNA分布在人的哪几条染色体上A.单克隆抗体技术B.免疫荧光技术C.免疫电镜技术D.原位杂交技术3.关于弹性蛋白的描述,()是对的A.糖基化、高度不溶、很少羟基化、富含脯氨酸和甘氨酸B.非糖基化、高度不溶、羟基化、富含脯氨酸和甘氨酸C.非糖基化、可溶、很少羟基化、富含脯氨酸和甘氨酸D.非糖基化、高度不溶、很少羟基化、富含脯氨酸和甘氨酸4.乙酰胆碱受体属于()系统A.通道耦联受体B.G蛋白耦联受体C.酶耦联受体D.都不对5.内质网还含有( ),可以识别不正确折叠的蛋白或未装配好的蛋白亚基,并促进它们重新折叠和装配A.DpB.BipC.SRPD.Hsp906.染色体骨架的主要成分是()A.组蛋白B.非组蛋白C.DNAD.RNA7.溶酶体内所含有的酶为( )A.碱性水解酶B.中性水解酶C.酸性水解酶D.氧化磷酸化酶8.用特异性药物松弛素B可以阻断( )的形成A.胞饮泡B.吞噬泡C.分泌小泡D.包被小泡9.有丝分裂中期最主要的特征是( )A.染色体排列在赤道面上B.纺锤体形成C.核膜破裂D.姐妹染色单体各移向一极二、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灯刷染色体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流式细胞术及其应用四、英译汉(每题10分,共30分)1.DNA in the nucleus is packed into chromatin using proteins.Mitosis requires that the cell’s chromatin be further packed into specific structures that are called chromosome which from a unique karyotype for each species.During mitosis the parent cell DNA is separated such that each daughter cell receives a complete karyotype.五、实验题1.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1)什么是RNAi技术?请问可以设计什么实验检测RNAi的效率?2)什么是MTT assay,它的作用原理是什么?3)请列举其他检测细胞增殖水平的方法,简要说明。

厦门大学分子细胞生物学历年考研真题

厦门大学分子细胞生物学历年考研真题

2016年厦门大学620分子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含部分答案)厦门大学2016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分子细胞生物学招生专业:生命科学学院、海洋与地球学院、医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各相关专业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脂蛋白进入细胞的方式是()A.噬作用B.协同转运C.主动运输D.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2.纤毛运动的蛋白质是()A.驱动蛋白B.动力蛋白C.tau蛋白D.微管结合蛋白3.下列蛋白质中,单次跨膜的是()A.带3蛋白B.血影蛋白C.血型糖蛋白D.细菌视紫红质蛋白4.已知SV40 DNA周长1400纳米,约5.0kb,若以组蛋白结合将形成()个核小体结构A.34个左右B.30个左右C.25个左右D.不确定5.转录因子同DNA结合主要是靠氨基酸同DNA各个部分相互作用,不包括下列哪种作用力()A.范德华力B.离子键C.氢键D.共价键6.迅速判断细胞是否死亡的方法是()A.形态学改变B.功能状态检测C.繁殖能力测定D.活体染色法7.下列属于凋亡抑制因子的是()A.bcl-2B.EB病毒C.p53基因D.Caspase 38.下列参与启动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的蛋白因子是()分享考研资料,助力考研成功!A.eIF2B.EFGC.IF3D.RF9.叶绿体中的磷酸化发生在()A.内膜B.类囊体C.基质D.膜间隙10.荧光漂白恢复技术主要用于()A.特定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定性定位B.直接观察细胞器的动态变化C.分子运动以及在各种结构上分子动态变化率D.检测活细胞中大分子纳米级距离及距离变化,研究分子间相互作用11.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一般制备成细胞的()A.滴片B.切片C.涂片D.EP片12.下列()不是整联蛋白的功能A.整联蛋白在细胞外基质中形成水化凝胶B.整联蛋白将细胞锚定在基质上C.整联蛋白将信号传递到胞外部分D.整联蛋白有助于形成特化的细胞—细胞黏连结构二、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每题30分)1.动粒2.胞外基质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质膜的通透性有哪些特点?2.异染色体有哪些结构特点?四、英译汉(每题10分,共30分)The prokaryotic type II CRISPRICAS genome editing tool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in many organisms,including mouse and human cells.The system offers sequence-specific direct editing of DNA;therefore,unlike RNA-interference based approaches,this method can achieve complete loss-of-function of the encoded protein.五、实验题(每题15分,共30分)1.免疫共沉淀的实验分析,给了immune blot的凝胶结果图,出了五道小题,第一个是immuneblot的原理,另外四个是对图的分析2.考免疫放射自显影和免疫印迹的的凝胶结果图的分析,三个小问,第一个忘记,貌似是原理,另外两道让根据图,画出,对,就是画出,要按照题目要求画出两个图部分答案解析分享考研资料,助力考研成功!。

细胞生物学课后思考题答案(第四版)

细胞生物学课后思考题答案(第四版)

第一章1. 细胞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它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地位:以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探索生命活动规律,核心问题是将遗传与发育在细胞水平上的结合。

2)关系:应用现代物理学与化学的技术成就和分子生物学的概念与方法,研究生命现象及其规律。

1.根据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内容与你所掌握的生命科学知识,客观、恰当地评价细胞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它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答细胞生物学是一门从细胞的显微结构、超微结构和分子结构的各级水平研究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从而探索细胞生长、发育、分化、繁殖、遗传、变异、代谢、衰亡及进化等各种生命现象规律的科学。

生命体是多层次、非线性、多侧面的复杂结构体系,而细胞是生命体的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有了细胞才有完整的生命,一切生命现象的奥秘都要从细胞中寻找答案。

许多高等学校在生命科学的教学中,将细胞生物学确定为基础课程。

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和生态学并列为生命科学的四大基础学科。

细胞生物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日益明显。

2.通过学习细胞学发展简史,你如何认识细胞学说的重要性?答1838-1839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德国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每个细胞作为相对独立的单位,但也与其他细胞相互影响。

1858年Virchow对细胞学说做了重要的补充,强调细胞只能来自细胞。

细胞学说的提出对于生物科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细胞学说、进化论、孟德尔遗传学称为现代生物学的三大基石,而细胞学说又是后二者的基石。

对细胞结构的了解是生物科学和医学分支进一步发展所不可缺少的。

3.试简明扼要地分析细胞生物学学科形成的客观条件,以及它今后发展的主要趋势。

答(1)细胞生物学学科形成的客观条件细胞的发现(1665-1674)1665年,胡克发表了《显微图谱》(《Micrographia》)一书,描述了用自制的显微镜(30倍)观察栎树软木塞切片时发现其中有许多小室,状如蜂窝,称为“cellar”。

细胞生物学思考题及名词解释整理

细胞生物学思考题及名词解释整理

第01章细胞生物学绪论1.第一个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的人是?Robert Hooke2.第一个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活细胞的人是?Leeuwenhook3.细胞学说是谁创立的?植物学家Schleiden(1838年)和动物学家Schwann(1839年)。

4.谁提出了染色体遗传理论?1902年T. Boveri和W. Suttan把染色体行为与G. Mondel的遗传因子联系起来,提出”染色体遗传理论”。

5.细胞生物学是一门怎样的学科?细胞生物学是以“完整细胞的生命活动(如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分化、遗传、变异活动、信号转导、衰老、死亡等)”为着眼点,从分子、亚细胞、细胞和细胞社会的不同水平,用动态的和系统的观点来探索和阐述生命这一基本单位的特性。

6.谁创立了基因学说?1910年T. Morgan建立基因学说——基因是遗传基本单位,直线排列在染色体上,成为连锁群。

7.谁最早证实了DNA为遗传物质?1944年O. Avery证实DNA为遗传物质。

8.克隆羊多莉是哪年由谁创造出的?1996年7月5日,英国科学家伊恩·维尔穆特9.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有哪些基本的共性?①以相同的线性化学密码DNA储存遗传信息。

②通过模板聚合作用复制遗传信息。

③将遗传信息转录为中间体RNA。

④以相同的方式在核糖体上将RNA翻译为蛋白质。

⑤使用蛋白质作为催化剂促成机体各种化学反应。

⑥从环境中获得自由能并以ATP作为能量流通形式。

⑦利用含有泵、载运系统和通道的质膜分隔胞质和胞外环境。

⑧具有自我增值和遗传的能力。

10.人类基因组计划何时启动,何时成功?1990,200011.哪些科学家阐明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Watson和Crick,1953年。

12.细胞生物学研究与医学有哪些联系?(1)解决医学问题①细胞生物学研究有利于疾病发病机制探讨②细胞生物学研究将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带来希望③细胞将成为疾病的治疗的靶点和载体(2)促进医学科学发展①细胞分化是了解许多疾病发生的基础。

厦门大学细胞生物学考试试题A套及参考答案

厦门大学细胞生物学考试试题A套及参考答案

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1.受体 (recepter) :是一种能够识别和选择性结合某种配体(信号分子)的大分子,当与配体结合后,通过信号转导作用,启动一系列过程,最终表现为生物学效应。

2.半自主细胞器(semiautonomous organelle):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生长和增殖是受核基因组及其自身的基因组两套遗传系统的控制,故称为半自主细胞器。

3.细胞信号通路(signal pathway):细胞接受外界信号,通过一整套特定的机制,将胞外信号转导为胞内信号,最终调节特定基因的表达,引起细胞的应答反应,是细胞信号系统的主线,这种反应系列称为细胞信号通路。

4.门通道:一种载体蛋白,当细胞内外特定离子浓度的改变或其刺激引起膜电位改变导致其构象改变,"门"打开,是被动运输方式的一种。

5.间隙连接:位于细胞之间的通讯连接,其功能是保证相邻细胞代谢的统一,其基本组成单位为连接子,由六个相同的蛋白环绕而成,相邻两个细胞膜上的两个连接子对接形成一个间隙连接单位,其允许小于1000道尔顿的小分子通过。

6.多线染色体(polytene chromosome):核内DNA多次复制而细胞不分裂,产生的子染色体并行排列,且体细胞内同源染色体配对,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阻止染色质纤维进一步聚缩,形成体积很大的多线染色体。

7.交叉(crossover ,chiasma):减数分裂双线期重组阶段结束,同源染色体相互分离仅有几处仍相互联系的部位称为交叉。

8.Hayflick界限:细胞有限分裂学说即正常的培养细胞分裂次数是有界限的,如人的细胞只能分裂50—60次,这一界限称为Hayflick界限9.原位杂交:用标记的核酸探针通过分子杂交确定特殊核苷酸序列在染色体上或在细胞中的位置的方法。

10.膜泡运输(vesicular transport):蛋白质通过不同类型的转运小泡从其粗面内质网合成部位转运至高尔基体进而分选运至细胞的不同部位的运输。

细胞生物学思考题(含答案)

细胞生物学思考题(含答案)

1.思考题第一章细胞概述1. 胡克和列文虎克发现细胞的动机是不同的,你对此有何感想?答:胡克当时的目的只是想弄清楚为什么软木塞吸水后能够膨胀,并且能够堵塞住暖水瓶中的气体溢出而保温。

列文虎克是为了保证售出的布匹质量,用显微镜检查布匹是否发霉。

正是由于他们的观察力和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以及对事业的责任感才导致细胞的发现。

2. 证明最早的遗传物质是RNA而不是DNA的证据是什么?答:核酶的发现。

所谓核酶就是具有催化活性的RNA分子。

3. 举例说明细胞的形态与功能相适应。

答: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相关性与一致性是很多细胞的共同特点。

如红细胞呈扁圆形的结构,有利于O2和CO2的交换; 高等动物的卵细胞和精细胞不仅在形态、而且在大小方面都是截然不同的,这种不同与它们各自的功能相适应。

卵细胞之所以既大又圆,是因为卵细胞受精之后,要为受精卵提供早期发育所需的信息和相应的物质,这样,卵细胞除了带有一套完整的基因组外,还有很多预先合成的mRNA和蛋白质,所以体积就大; 而圆形的表面是便于与精细胞结合。

精细胞的形态是既细又长,这也是与它的功能相适应的。

精细胞对后代的责任仅是提供一套基因组,所以它显得很轻装; 至于精细胞的细尾巴则是为了运动寻靶,尖尖的头部,是为了更容易将它携带的遗传物质注入卵细胞。

4. 真核细胞的体积一般是原核细胞的1000倍,真核细胞如何解决细胞内重要分子的浓度问题?答:出现了特化的内膜系统,这样,体积增大了,表面积也大大增加,并使细胞内部结构区室化,一些重要分子的浓度并没有被稀释。

5. 相邻水分子间的关系是靠氢键维系的,这种氢键赋予水分子哪些独特的性质,对于生活细胞有什么重要性?答:首先,氢键能够吸收较多的热能,将氢键打断需要较高的温度,所以氢键可维持细胞温度的相对稳定。

第二是相邻水分子间形成的氢键使水分子具有一定的粘性,这样使水具有较高的表面密度。

第三,水分子间的氢键可以提高水的沸点,这样使它不易从细胞中挥发掉。

厦门大学620分子细胞生物学2017年考研专业课真题答案

厦门大学620分子细胞生物学2017年考研专业课真题答案
精都教育——全国 100000 考生的选择
我们的梦想,为成就更多人的梦想
研 究 生 招 生 考 试 初 试 试 题
原版考研真题试卷
更多考研真题、笔记、模拟、题库、讲义资料就上精都考研网 /
厦门大学 2017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答案
三、简答题(3 题,共 30 分) 4.简述膜流动性的生理意义及影响因素? 答:膜流动的生理意义:膜的流动性是细胞质膜也是所有生物膜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细胞 生长增殖等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包括膜脂的流动性和膜蛋白的流动性.膜脂的流动性 是生长细胞完成包括生长,增殖在内的多种生理功能所必需的.许多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以及物质运输都依赖于膜蛋白和膜脂的流动性. 影响因素:影响膜脂流动性的因素:不饱和酸的含量,不饱和程度越高,流动性越大;脂 肪酸链越短,不饱和程度越高,膜脂的流动性越大.相变温度对膜脂的运动也具有影响.○4 胆固醇的影响,在动物细胞中,胆固醇对膜的流动性起着重要的双重调节作用,胆固醇分子 既有与磷脂疏水的尾部相结合使其更为有序,相互作用增强及限制其运动的作用,也有将 磷脂分子隔开使其更易流动的功能.其最终效应取决于胆固醇在膜脂中的相对含量以及
10.半桥粒:在桥粒连接中如果跨膜糖蛋白的细胞外结构域与细胞外基质相连,形态上类似 半个桥粒,这种连接称为半桥粒.半桥粒在形态上与桥粒类似,但功能和化学组成不同,半桥粒是 细胞与胞外基质间的连接形式,参与的细胞骨架仍然是中间丝,但其细胞膜上的跨膜黏附性蛋 白是整联蛋白,与整联蛋白相连的胞外基质是层粘连蛋白.通过半桥粒,上皮细胞可以黏着在基 膜上.
7.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RTK):为单次跨膜蛋白,包括 6 个亚族,所有的 RTKs 都是由 3 个部分组成:含有配体结合位点的细胞外结构域,单次跨膜的疏水α螺旋区,含有酪氨酸蛋白激 酶活性的细胞内结构域.配体与受体的结合导致二聚化,二聚体内彼此相互磷酸化胞内段酪氨 酸残基,从而激活受体的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磷酸化的酪氨酸残基可被含有 SH2 结构域的蛋 白分子识别并结合,由此启动信号转导和引起一系列磷酸化级联反应.主要功能是控制细胞生 长,分化而不是代谢调节.

细胞生物学第一、二和四章复习思考题答案

细胞生物学第一、二和四章复习思考题答案

1.简述细胞生物学的概念和主要研究内容。

答:细胞生物学是以细胞为研究对象, 从细胞的整体水平、亚显微水平、分子水平等三个层次对细胞各种生命活动开展研究的学科。

主要研究细胞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生活史和各种生命活动以及细胞间的相互关系。

2.19世纪提出的细胞学说的主要论点有哪些?答:1.一切生物,从单细胞生物到高等动物和植物均由细胞组成2.细胞是生物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的基本单位3.一切细胞只能来自原来的细胞4.机体一切病理现象都基于细胞的损伤。

3.为什么说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答:1.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2.细胞具有独立完整的代谢体系,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3.细胞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4.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细胞具有遗传的全能性5.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

4.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在结构上有哪些区别?答:原核细胞仅由细胞膜包绕,含DNA区域无核膜包围,称为拟核。

拟核内含有一条不与蛋白质结合的裸露的DNA链。

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没有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以及线粒体等模型细胞器。

原核细胞有一坚韧的细胞壁,由蛋白多糖和糖脂组成。

5.试述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的主要内容。

答:1.DNA分子由两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链组成,两条链的走向呈反向平行。

亲水的脱氧核糖-磷酸骨架位于螺旋的外侧,碱基位于双螺旋的内侧,每个碱基均与对应链上的碱基处于同一平面而与氢键结合。

在四种碱基中,A总是与T配对,形成两个氢键;G总是与C配对,形成三个氢键。

2.DNA是右手螺旋结构,螺旋的直径是2nm,螺距是3.4nm,螺旋每旋转一周包含10对碱基,双螺旋结构上存在着两条凹沟,分别称为大沟和小沟,与脱氧核糖-磷酸骨架平行。

3.DNA双螺旋结构横向稳定性靠两条链之间互补碱基的氢键维持,纵向稳定性考碱基平面间的堆积力维持。

6.mRNA、tRNA和rRNA在蛋白质合成中分别起何作用?答:mRNA:mRNA携带着来源于对DNA遗传信息的mRNA与核糖体结合,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行使翻译功能。

分子生物学思考题答案

分子生物学思考题答案

分子生物学思考题答案【篇一:现代分子生物学课后答案】=txt>第一章绪论1. 你对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含义和包括的研究范围是怎么理解的?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本质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以核酸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及其在遗传信息和细胞信息传递中的作用为研究对象,是当前生命科学中发展最快并正在与其它学科广泛交叉与渗透的重要前沿领域。

狭义:偏重于核酸的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基因或dna的复制、转录、表达和调节控制等过程,其中也涉及与这些过程有关的蛋白质和酶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人类认识生命现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也为人类利用和改造生物创造了极为广阔的前景。

所谓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的本质主要是指对遗传、生殖、生长和发育等生命基本特征的分子机理的阐明,从而为利用和改造生物奠定理论基础和提供新的手段。

这里的分子水平指的是那些携带遗传信息的核酸和在遗传信息传递及细胞内、细胞间通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

这些生物大分子均具有较大的分子量,由简单的小分子核苷酸或氨基酸排列组合以蕴藏各种信息,并且具有复杂的空间结构以形成精确的相互作用系统,由此构成生物的多样化和生物个体精确的生长发育和代谢调节控制系统。

阐明这些复杂的结构及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是分子生物学的主要任务。

2. 分子生物学发展前景如何?21世纪是生命科学世纪,生物经济时代,分子生物学将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信号跨膜转导成为新的热门领域,将在农业、工业、医药卫生领域带来新的变革。

3. 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的社会意义和科学意义是什么?社会意义:人类基因组计划与曼哈顿原子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并称为人类科学史上的三大工程,具有重大科学意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极大地促进生命科学领域一系列基础研究的发展,阐明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关系、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细胞发育、生产、分化的分子机理,疾病发生的机理等,为人类自身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为医药产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2)促进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材料科学和与高新技术产业相结合,刺激相关学科与技术领域的发展,带动起一批新兴的高技术产业(3)基因组研究中发展起来的技术、数据库及生物学资源,还将推动对农业、畜牧业(转基因动、植物)、能源、环境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改变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和环境的面貌,把人类带入更佳的生存状态。

厦大分子细胞生物学思考题答案整理版讲课稿

厦大分子细胞生物学思考题答案整理版讲课稿

厦大分子细胞生物学思考题答案整理版1、请简述1条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的信号通路,这些通路是如何影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的。

P13k/Akt信号通路属于酪氨酸激酶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系统。

P13K/Akt通路信号传导:P13K/Akt 通路信号的传导始于各种激活因子与p13K偶联的受体结合,活化受体。

激活因子主要为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一l(ICF-L)、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NGF)、表皮生长因子(EGF)等。

P13K/Akt信号通路的负性调控:P13K/Akt信号通路活性随着PIP3降解而减弱。

P13K/Akt信号传导通路与肿瘤肿瘤往往由于细胞增殖和凋亡调控失衡而得以快速生长,活性异常的P13K/Akt信号通路通过调节细胞存活和凋亡,促进肿瘤生长。

一方面,活化的Akt阻断了葡萄糖合成酶3β(GSK-3β)抑制CyclinDl 表达和myc基因扩增的作用,导致细胞快速增殖;同时,激活的Akt又可抑制FOXO家族蛋白活性,使细胞周期抑制剂如p27kipl、p130Rb2等表达下调, CyclinDl表达增加,加速细胞周期。

另一方面,磷酸化Akt作用于foxo家族蛋白导致前凋亡蛋白Bim和FasL表达量下降而减少凋亡发生;同时磷酸化其下游蛋白Bad及YAP,抑制p53相关转录因子P73活性并使前凋亡蛋白Bax表达量减少而抑制凋亡;还通过磷酸化激活IKK和Mdm2癌蛋白,调节NF-KB与p53活性而影响细胞存活。

此外,激活的p13k,akt 信号通路通过促进肿瘤血管形成、增强细胞粘附能力、改变细胞骨架等作用参与乳腺癌、甲状腺癌、卵巢癌等肿瘤的侵袭和转移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在胰腺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机制(1)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对胰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β-catenin是Wnt通路的调解中心,胞质中的β-catenin与TCF / LEF结合后进入细胞核成为转录激活剂,最终激活Wnt靶基因,如C-Myc、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环氧合酶-2(COX-2)、c-Jun及纤连蛋白(FN)等。

细胞生物学教材课后思考题

细胞生物学教材课后思考题

细胞生物学教材课后思考题“细胞生物学”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细胞生物学、显微结构、亚显微结构、超微结构二、思考题:1.根据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内容与你所掌握的生命科学知识,客观地、恰当地估价细胞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它与其它生物科学的关系。

2.从细胞学发展简史,你如何认识细胞学说的重要意义?3.试简明扼要地分析细胞生物学学科形成的客观条件以及它今后发展的主要趋势。

4.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的热点课题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些?为什么?第二章细胞基本知识概要一、名词:细胞、细胞质、原生质、原生质体、细胞器、细胞质基质二、思考题:1.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如何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一概念?2.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又是最简单的生命体,请论证一下它与细胞不可分割的关系。

3.为什么说支原体可能是最小最简单的细胞存在形式?4.请你在阅读了本章以后对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提出新的补充.5.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相关性观点是学习细胞生物学的重要原则之一,你是否能提出一些更有说服力的论据来说明这一问题。

第三章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一、名词:酶标抗体、免疫金、分辨力、分析离心、克隆、分子杂交、原位杂交、印迹杂交、细胞系、细胞株、单克隆抗体、胞质体、核体二、思考题:1.举2~3例说明电子显微镜技术与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结合在现代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2.为什么光学显微镜可以拍摄彩色照片,而电子显微镜则不能?3.光学显微镜技术有哪些新发展?它们各有哪些突出优点?为什么电子显微镜不能完全代替光学显微镜?4.为什么说细胞培养是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最基本技术之一?第四章细胞质膜与细胞表面一、名词:细胞膜、细胞内膜、单位膜、细胞表面、细胞外被、脂质体二、思考题:1.生物膜的基本结构特征是什么? 这些特征与它的生理功能有什么联系?2.何谓内在膜蛋白? 内在膜蛋白以什么方式与膜脂相结合?3.从生物膜结构模型的演化谈谈人们对生物膜结构的认识过程?4.细胞表面有哪几种常见的特化结构? 膜骨架的基本结构与功能是什么?5.细胞连接有哪几种类型, 各有何功能?6.胞外基质的组成、分子结构及生物学功能是什么?第五章物质跨膜运输与信号传递一、名词:被动运输、简单扩散、协助扩散、膜转运蛋白、载体蛋白、通道蛋白、电压门、配体门、主动运输、离子泵、协同运输、胞吞、胞吐、胞饮与吞噬作用、有被小泡、细胞通讯、细胞识别、受体、第二信使、分子开关、G蛋白二、思考题:1.比较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的特点及其生物学意义。

《2017厦门大学620分子细胞生物学专业课复习全书》(含真概况

《2017厦门大学620分子细胞生物学专业课复习全书》(含真概况

《2017厦门大学620分子细胞生物学专业课复习全书》(含真题与答案解析
《2017厦门大学620分子细胞生物学专业课复习全书》主要包含核心考点解析和2002-2014年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本书系统全面总结考研专业课知识,重难点分明,深度解析历年考研真题并进行命题预测,为考生节省大量宝贵的复习时间,帮助考生在扎实基础之上迅速提高专业课成绩,是2016年考生从基础到冲刺阶段必备的考研专业课资料。

年年相伴考研,年年更新完善,衷心希望本书能切实地帮助到每位考生,继续得到各位考生的喜爱!
一、适用考试科目代码与专业
适用考试科目代码:620分子细胞生物学
适用专业: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水生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海洋与地球学院:海洋生物学、海洋生物技术
医学院:微生物学
药学院:化学生物学、转化医学
二、厦大公布的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0分子细胞生物学④832生物化学
三、部分简介
1.专业课深度解析——高度概括的专业课考试剖析
(1历年考点分布及题型结构(2002—2014年;
(22013-2014年试题分析及2016年命题预测;
(3专业课全程规划(复习要点、复习建议、注意事项; (4高分学长考研经验谈(初试经验;
2.主要该书和重难点
(1本章概述(主要内容、重点难点;
(2知识框架(高屋建瓴、提纲挈领;
(3名词解释(提炼章节重要名词
(4考点解析(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5考题精选(检验效果、巩固知识。

分子生物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分子生物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分子生物学实验思考题答案分子生物学实验思考题答案实验一、基因组dna的提取1、为什么构建dna文库时,一定要用大分子dna?请问、文库的大小(即为数目)依赖于基因组的大小和片段的大小,片段大则文库数目大一些也可以涵盖99%甚至以上的基因组。

而文库数目大则便利研究人员操作方式和文库的留存。

所以构筑文库必须用随身携带能力小的载体克隆尽量小的dna片段.2、如何检测和确保dna的质量?答、用凝胶电泳看,有没有质白质和rna等物质的污染,还可以测od,用od260/280来判断,当od260/od280<1.8,表示蛋白质含量较高当od260/od280>2.0,表示rna含量较高当od260/od280=1.8~2.0,表示dna较纯。

实验二、植物总rna的抽取1、rna酶的变性和失活剂有哪些?其中在总rna的抽提中主要可用哪几种?请问、存有depc,trizol,氧钒核糖核苷复合物,rna酶的蛋白抑制剂以及sds,尿素,硅藻土等;在总rna抽取中用pepc,trizol2、怎样从总rna中进行mrna的分离和纯化。

答、、利用成熟的mrna的末端具有polya尾的特点合成一段oligo(dt)的引物,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将mrna从总rna中分离出来实验四、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取1、感受态细胞制备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请问、a)细菌的生长状态:不要用经过多次桥接或储于4℃的培育菌,最出色从-80℃甘油保与存的菌种中直接转接用于制备感受态细胞的菌液。

细胞生长密度以刚进入对数生长期时为宜,可通过监测培养液的od600来控制。

dh5α菌株的od600为0.5时,细胞密度在5×107个/ml左右,这时比较合适。

密度过高或不足均会影响转化效率。

b)所有操作方式均应当在无菌条件和冰上展开;实验操作方式时必须格外小心,漂浮细胞时必须柔和,以免导致菌体断裂,影响转变。

c)经cacl2处理的细胞,在低温条件下,一定的时间内转化率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加,d)化合物及无机离子的影响:在ca2+的基础上联合其他二价金属离子(如mn2+或co2+)、dmso或还原剂等物质处理细菌,可使转化效率大大提高(100-1000倍);e)所使用的器皿必须干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请简述1条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的信号通路,这些通路是如何影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的。

P13k/Akt信号通路属于酪氨酸激酶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系统。

P13K/Akt通路信号传导:P13K/Akt通路信号的传导始于各种激活因子与p13K偶联的受体结合,活化受体。

激活因子主要为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一l(ICF-L)、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NGF)、表皮生长因子(EGF)等。

P13K/Akt信号通路的负性调控:P13K/Akt信号通路活性随着PIP3降解而减弱。

P13K/Akt信号传导通路与肿瘤肿瘤往往由于细胞增殖和凋亡调控失衡而得以快速生长,活性异常的P13K/Akt信号通路通过调节细胞存活和凋亡,促进肿瘤生长。

一方面,活化的Akt阻断了葡萄糖合成酶3β(GSK-3β)抑制CyclinDl表达和myc基因扩增的作用,导致细胞快速增殖;同时,激活的Akt又可抑制FOXO家族蛋白活性,使细胞周期抑制剂如p27kipl、p130Rb2等表达下调,CyclinDl表达增加,加速细胞周期。

另一方面,磷酸化Akt 作用于foxo家族蛋白导致前凋亡蛋白Bim和FasL表达量下降而减少凋亡发生;同时磷酸化其下游蛋白Bad 及YAP,抑制p53相关转录因子P73活性并使前凋亡蛋白Bax表达量减少而抑制凋亡;还通过磷酸化激活IKK和Mdm2癌蛋白,调节NF-KB与p53活性而影响细胞存活。

此外,激活的p13k,akt信号通路通过促进肿瘤血管形成、增强细胞粘附能力、改变细胞骨架等作用参与乳腺癌、甲状腺癌、卵巢癌等肿瘤的侵袭和转移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在胰腺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机制(1)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对胰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β-catenin是Wnt通路的调解中心,胞质中的β-catenin与TCF / LEF结合后进入细胞核成为转录激活剂,最终激活Wnt靶基因,如C-Myc、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环氧合酶-2(COX-2)、c-Jun及纤连蛋白(FN)等。

C-Myc是一种常见的原癌基因,可使细胞无限增殖获永生化功能,是调控细胞周期的主要基因,与多种肿瘤发生发展有关。

C-Myc表达的变化与细胞的增殖及分化状态有关,其表达产物在调节细胞生长、分化或恶性转化中发挥作用。

Cyc1inDl基因又称PARDI,是Gl期细胞增殖信号的关键蛋白,是细胞周期素之一。

CyclinD1能与细胞周期蛋白激酶(CDK4)结合激活成CDK4一CyclinD1复合物,与多种蛋白协同作用促进细胞由G1期向s期的过渡。

Schuuring等研究表明Cyclin-D1扩增和蛋白表达在多种组织的癌变早期就已出现,且与肿瘤的浸润生长、淋巴转移及预后差有关。

COX-2能激活环磷酸腺苷(cAMP)途径诱导肿瘤血管生成,并通过抑制机体免疫系统和改变肿瘤周围微环境而利于肿瘤的浸润转移,其代谢产物前列腺素E2(PGE2)能够刺激细胞增殖抑制凋亡。

另外,COX-2高表达促使慢性炎症部位形成癌前微环境(PCM),其具有类似肿瘤微环境(CM)的生物特性可以促使慢性炎症向肿瘤转变。

(2)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对胰腺癌细胞浸润迁移的作用机制Wnt2是循环肿瘤细胞(CTC)的候选基因,能够促进胰腺癌细胞的迁移,在人体中胰腺癌非贴壁肿瘤干细胞的形成与多种Wnt基因的上调有关。

对galectin-3进行转染使β-catenin下调后,胰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都受到抑制。

胰腺癌细胞与周围基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中也出现Wnt信号通路的激活。

有研究表明位于上皮组织的E-cad与β-catenin结合减少的胰腺癌患者往预后较差。

Krebs yon den Lundgen-6/Mucin 1敲除后,E-cad 和E-cad/β-catenin 复合体的表达都增加, 但核中的β-catenin, cyclin D1和c-myc的表达都减少,导致胰腺癌细胞的增殖减缓、凋亡增多和侵袭能力下降。

定位在细胞膜上的β-catenin受到E-cad的控制以维持细胞与细胞的粘附。

在正常成体细胞中,胞质内的β-catenin大部分与E-cad 及α-连环蛋白(α-catenin)结合形成复合体参与细胞骨架的调节,维持同型细胞的黏附,保证上皮的完整性,防止细胞转移,少部分游离的β-catenin在胞质内被降解复合体磷酸化后由泛素蛋白酶体识别并降解,保持胞内β-catenin血低水平状态。

Wnt通路激活后β-catenin即与E-cad分离,使β-catenin由细胞膜解离而进入胞质和胞核,导致E-cad介导的细胞黏附连接作用丧失,使肿瘤细胞脱落、分散和移动,从而形成转移和浸润。

2、简述DNA损伤检控点信号传导的一般途径,根据周期时相分为哪几类?并利用DNA损伤检控点原理说明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

答:转导途径包括感受器(如ATM、ATR等)、转导因子(如Chk1、Chk2等)和效应器(如Cdc25A、Cdc25C、p21等)。

感受器负责检测DNA结构的异常并启动检控点信号,转导因子进一步将信号转导给相应的效应器,效应器则引发这个路径上的生物学效应,引起细胞周期阻滞。

分三类:(1)G1期DNA损伤检控点:在进入下一个有丝分裂细胞周期之前将带有损伤的细胞阻滞在限制点;(2)S期DNA损伤检控点:当细胞内出现损伤时能够使DNA合成速度减慢或停止;(3)G2期DNA损伤检控点:功能是阻止带有DNA损伤的细胞进入有丝分裂期,阻滞在M期之前,为损伤修复提供足够的时间。

机制:其主要在G1期和G2期发挥作用,G1期DNA损伤检测点关键分子有p53、Rb等,当DNA发生损伤严重时,p53等缺失细胞会停止DNA损伤修复,而细胞周期还进行,或者CdclinD上调加速细胞周期,使细胞逃避检测点,这都导致肿瘤发生;G2期检测途径主要是抑制Cdc2活性使细胞阻滞在G2期,且p53是其阻滞关键,p53及14-3-3δ蛋白缺失引起G2期检测点缺陷使细胞过早进入有丝分裂而导致肿瘤发生。

3举例说明现代技术进步对分子细胞生物学的推动做用.4、论述血管生成与肿瘤的关系。

肿瘤血管生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一般包括血管内皮基质降解、内皮细胞移行、内皮细胞增殖、内皮细胞管道化分支形成血管环和形成新的基底膜等步骤。

肿瘤血管生成的发生一方面是由于肿瘤细胞释放血管生成因子激活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内皮细胞旁分泌某些血管生长因子刺激肿瘤细胞的生长。

肿瘤细胞和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自始至终贯穿于肿瘤血管生成的全过程。

通常,肿瘤新生毛细血管是在原有的血管基础上延伸扩展而形成的。

这些新生血管为不断浸润生长的原发肿瘤提供营养,反过来,肿瘤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又分泌多种物质以加速肿瘤新生毛细血管的形成。

在血管生成因子和趋化因子的作用下,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和抑制因子等蛋白酶,并穿过血管下基质膜向肿瘤组织迁移,肿瘤细胞也可以通过这些蛋白酶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从而使肿瘤细胞更易于发生浸润转移。

由于肿瘤组织这种新生血管结构及功能异常,且血管基质不完善,这种微血管容易发生渗漏,因此肿瘤细胞不需经过复杂的侵袭过程而直接穿透到血管内进入血流并在远隔部位形成转移。

良性肿瘤血管生成稀少,血管生长缓慢;而大多数恶性肿瘤的血管生成密集且生长迅速。

因此,血管生成在肿瘤的发展转移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抑制这一过程将能明显阻止肿瘤组织的发展和扩散转移。

5、谈谈对肿瘤的认识及其治疗策略对肿瘤的认识:1肿瘤是由机体细胞而来的,不是外来的2 肿瘤是一组细胞在多种外因包括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长期作用下发生了的质的变化,从而具有了异常过度活跃增值的特性。

这种增值既不符合生理的要求,也不受正常调控机制的控制。

3 在肿瘤的形成中,内因也很重要。

目前已经证实的有遗传、营养和内分泌失调、细胞免疫缺损和长期过度应激反应如精神紧张和其他不良刺激等。

通过长期内、外因的作用下细胞发生一定变化,表现为难以治愈的炎性反应、增生或过度增生。

一般在这些癌前病变时期在一定程度上是可逆的。

但如果已经恶变,虽可有一定阶段性,一般是不可逆的。

分子生物学研究正在阐明这种失控的原因。

目前,临床肿瘤学正处于一个重大变革时期。

问题是以上可能的内因,包括营养不灵、免疫低下、抑癌基因的变异、遗传缺陷和内分泌失调等等,是不是就是人们讨论的易感性?我们十分迫切想知道究竟哪些因素损伤了患者的抑癌基因?这些基因如何相互作用的?但总的来说知道的还太少。

4 我们可以将癌症的病因和发展归纳,肿瘤可以说是正常细胞长期在很多外因和内因作用下发生了基因调控的质变,导致过度增值的后果。

为了防治,我们可以将肿瘤的发生发展分为以下5个阶段:癌前阶段细胞已发生一定改变,但仍然不是癌,可以双向发展;原位癌,细胞刚刚发生恶变(例如上皮层);浸润癌,细胞以由发生的部位向深处浸润;局部或区域性淋巴结转移,细胞由发生的组织沿淋巴管转移到淋巴结;远处播散,指肿瘤细胞随血流转移到远处器官。

5 在临床上由于不同病期,我们可以在同一患者看到原发肿瘤、区域性淋巴结转移、远处播散的表现。

还有时可以看到某些癌前病变和一些非特异性表现。

6 在细胞水平上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功能的失调;在分子水平上我们又可以看到控制基因或称抑癌基因(如p53、p16)的丢失。

治疗策略:一般情况下,早中期局部性的肿瘤,可用手术摘除或放疗、化疗,争取尽快消除或控制局部原发病灶,避免拖延时间,减少癌肿转移或扩散的可能,实现“急则治标”的办法;同时,还需使用中药调理机体平衡,补虚扶正,提高机体抗病功能,清除残留癌毒和根除病因,争取得到治本的医疗效果。

化疗,是用化学药物对癌细胞进行杀伤的疗法。

其特点是药力猛,可杀伤癌细胞,见效快。

但由于选择性差,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也有杀伤,副作用大。

此法适用于癌症早期而体质较好的患者。

治疗中所引起的副作用,还需用其它药物进行矫治或辅助治疗。

放疗,是用放射线杀伤局部癌细胞的疗法,适宜于局部肿瘤患者。

此法对癌症早期效果较好,不足之处是副作用大,无法清除病根。

手术,即切除局部肿瘤,适宜于早期无转移、肿瘤单一的患者。

此法优点是能最快地切除癌肿原发病灶,对癌症早期效果较好。

但手术只能切除可见肿瘤,对分散的、不可见的癌细胞无法消除,不能根除病因,不适宜于晚期和年老体弱的患者。

中医药治疗,是按中医药理论运用中药治疗。

一般有内服外贴或内外结合等方法,适宜于癌症治疗的全过程。

此法特点是辩证施治,攻补兼施,标本兼治,局部和整体配合用药,药效平稳持久,既能杀伤癌细胞,又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调整机体的阴阳失衡,并对化疗、放疗所引起的副作用有很好的矫正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