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全章总复习学案 苏科版
苏科版八上物理5.4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复习课
苏科版《第五章能通过日参照物的选择原1h=60②要想研究物体运动的快慢,必须测量那= 10一张纸的厚度、一枚硬币的2)度?怎样减小误差2019-2020学年物理中考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项选择题1.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训练。
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前2s内,小华跑较快D.全程中,小华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2.如图,一束平行光线与水平面成20°角射向地面,现用平面镜使反射光线进入一竖井中,镜面与水平方向成的角应为A.30° B.35° C.45° D.55°3.一支密度计分别放入两种液体中,静止时位置如图所示。
若密度计在甲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分别是F甲、F乙,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甲<F乙B.F甲>F乙C.ρ甲<ρ乙D.ρ甲>ρ乙4.在课外科技实践活动中,某物理兴趣小组看到市场上使用的电子秤后,设计了一种电子秤。
原理如图所示,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当物体放在秤盘上时,滑片下移。
现将秤盘上增加重物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表读数变大,电压表读数变小B.电流表读数变小,电压表读数变小C.电流表读数不变,电压表读数变大D.电流表读数变小,电压表读数变大5.某同学用伏安法对四个电阻各测量一次,把每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在U-I坐标系中描点,得到了图中甲、乙、丙、丁四个点,若将这四个电阻串联在同一电路中(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则电路中消耗的电功率是大的是A.甲B.乙C.丙D.丁6.对下列物理现象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进行了判断,你认为正确的是A.春天,冰雪融化——凝固B.夏天,刚从冰柜里拿出的冰镇矿泉水的瓶壁“流汗”——液化C.秋天的夜晚,小草上出现露珠——升华D.冬天,人口里呼出“白气”——汽化7.电视节目中我们看到“特斯拉线圈“表演,表演者通过有关设备造出人工闪电,放出美妙的电火花。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教学案2023-2024学年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教学案 20232024学年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一、教学内容1. 物体的运动:学习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状态,包括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加速直线运动等。
2. 速度: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的计算公式,以及速度的变化与加速度的关系。
3. 测量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学习利用刻度尺、秒表等工具测量物体的运动距离和时间,从而计算速度。
4. 直线运动:研究物体在直线运动中的速度变化规律,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加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5. 曲线运动:初步了解物体在曲线运动中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以及曲线运动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物体的运动状态,能够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
2. 掌握速度的概念和计算公式,能够计算物体的速度。
3. 学会使用刻度尺、秒表等工具测量物体的运动距离和时间,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4. 理解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特点,能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运动情况。
5.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速度的计算,以及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特点。
2. 教学重点:速度的概念和计算公式的运用,测量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以及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刻度尺、秒表、多媒体设备等。
2. 学具:笔记本、课本、练习题、测量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运动情况,如自行车、汽车、跑步等,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2. 知识点讲解:讲解物体的运动状态、速度的概念和计算公式,以及测量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3. 例题讲解:分析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特点,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运动规律。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物体运动、速度计算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场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实际问题中的运动情况,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物体的运动状态2. 速度的概念和计算公式3. 测量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4.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特点七、作业设计1. 判断物体运动状态的题目:如自行车是静止还是运动?2. 计算速度的题目:如一辆汽车行驶了200米,用时10秒,求汽车的速度。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复习教学案-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复习教学案一、知识回顾1.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_____着,运动和静止是相对于一个选定的_____而言。
2.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________的物理量,速度公式是_________,单位是_____。
单位换算:36km/h=_______m/s、5m/s=______km/h、2m/s=______cm/s、300cm/min=______m/s。
3.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_____。
4.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可用粗略的描述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
5.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是_______,测量时,要观察____和_____,视线要与尺面_____,读数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_____。
6.长度的主单位是______,47.3厘米=_____米= 纳米。
7.某同学测量某物体长度时,三次测量的记录是2.13厘米、2.16厘米、2.14厘米,那么测量的平均值是_______厘米,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
8.测量结果由________和_________两部分组成。
测量时,测得的结果不会跟真实值一致,必有些差异,这种差异叫做_______,在实验室中减小它的方法是_______。
二、典型例题【例题1】某同学用卷尺测自己的身高为1.724m,那么这卷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数据中的准确值是_________。
如果改用cm作单位,该同学的身高应记为_________cm。
【例题2】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mm。
【例题3】在测物体运动的速度的实验中:(1)本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2)某班同学在测速度时,四位计时员记录了张红同学通过10m,20m,30m和40m处的时间,并记录如下:根据数据计算出张红的速度,并填入表格中路程(m)10 20 30 40时间(t) 3.2 5.2 6.8 8.2速度(m/s)【例题4】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如果遇到危急情况,司机常要紧急刹车.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的距离叫做停车距离,停车距离等于反应距离加上制动距离.下表是司机驾驶小汽车时,在水平、干燥的沥青路面上以不同速度行驶时的统计数据.速度(千米/时) 反应距离(米) 制动距离(米) 停车距离(米)20 4 2 640 8 8 1680 16 32 48100 20 50 70(1)请利用表中数据,在坐标图中用平滑曲线绘出制动距离随速度变化的曲线。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期末复习-教案-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泾河中心初中课时备课纸课题期末复习《第五章物体的运动》课时1-1 日期教学目标1、能根据生活经验估测时间和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2、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3、知道机械运动,能举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教学重点时间和长度的测量;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运动状态的判断。
教学难点速度的测量与计算;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内容学生活动内容一、小组交流【自主学习】二、重、难点知识回顾:(一)时间和长度的测量例题1、如图所示,要正确测出物体的长度,应选(甲/乙)图,物体的长度为 .例题2、如图所示,秒表的计数是 s.例题3、小明利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63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2.36cm B.2.357 cm C.2.35 cm D.2.4 cm例题4、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大于2.5mm的细颗粒物B.中学生百米赛跑的速度约30km/hC.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6.5dmD.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每跳动10次所用时间约为60s(二)运动状态的判断例题5、两列火车如图所示,西子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静止B.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也向东行驶C.若西子号静止,则和谐号可能向西行驶D.若两车都向西行驶,则西子号行驶得较慢小组讨论,展示学生观察、思考并回答学生思考并回答学生回答学生思考、分析并回答(三)速度的测量与计算例题6、在“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的活动中(1)如图甲所示两个等大的圆纸片,裁去一个扇形,做成图乙所示的A、B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将两个锥角不同的纸锥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时,应该选择图中的(乙/丙)所示的位置.(2)观察纸锥下落的快慢时,小明比较纸锥从同一高度下落到地面的先后;你也可以比较纸锥从同一高度下落所运动的距离.(3)在“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活动中,为了便于测量下落时间,应选择图乙中的纸锥(A/B),或从较(大/小)的高度开始下落;(4)小明实验小组测量一个纸锥的下落速度,三人同时测量时间.下表是他们的实验数据记录表,请你帮他完成表格所有空格.下落距离s/m 下落时间t1/s下落时间t2/s下落时间t3/s下落时间平均值t/s1.80 1.4 1.6 1.5例题7、一列长300m的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半小时内通过了45km 的路程.求:(1)火车在前10min内的速度.(2)该火车用此速度通过长为2700m的南京长江大桥,需要多长时间?三、【课堂检测】(作业纸)学生思考、交流、展示学生思考、计算、展示练习、巩固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物理八年级上苏科版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一)复习 教案
课题(复习)第五章物体的运动(一)自主空间教学目标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及换算;2、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3、理解速度的定义和单位;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重点难点重点:长度的单位及换算;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难点:速度的定义和单位;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流程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长度的测量1、测量就是将待测的量与一个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这个公认的标准就称为单位。
国际单位制(主单位)2、长度的单位(主)米m(常)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单位换算:从大到小,乘以进率;从小到大,除以进率。
教材P103 “自然界中一些物体的长度”3、长度的测量基本工具:刻度尺准确程度:由刻度尺分度值决定正确使用方法P104“方法”测量误差:测得值与真实之之间的差异;减小误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用更精密的工具。
4、特殊测量:测多算少、化曲为直、滚轮法时间的测量1、时间的单位:(主)秒s (常)小时h、分min2、时间的测量——秒表计时工具:教材P106“生活物理社会”二、速度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相同时间比路程——观众相同路程比时间——裁判员速度——反映物体运动快慢1、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定义式:v=s/t2、单位:(主)m/s读作:米每秒(表示每秒钟通过的路程为。
米)(常)km/h 1m/s=3.6km/h3、公式变形注:计算中带下标,单位一致;三个速度:步行者:1.4m/s 汽车:28m/s 光:3×108m/s【课堂反馈】1.某物体沿直线运动,在第1s 内运动了2m ,第2s 内运动了4m,,第3s 内运动了6m ,第4s 内运动了8m ,以此类推,则物体在整个过程中( )A.先做匀速直线运动,后做变速直线运动B.先做变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C.一定做变速直线运动;D.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2.某物体沿直线运动15s ,在前5s 内通过10m ,后10s 内通过20m ,则该物体( )A. 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B. 一定做变速直线运动C.先做匀速直线运动,后做变速直线运动D.无法判断3.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6s 内通过路程30m ,则第2s 内的速度是( )A .15 m/sB .5 m/sC .10 m/sD .无法确定4. 三个人步行的速度:甲为3.5km/h ,乙为63m/min ,丙为1m/s ,比较他们的速度,则( )A.V 甲>V 乙>V 丙B.V 丙>V 乙>V 甲C.V 甲>V 丙>V 乙D.V 乙>V 丙>V 甲5.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是表示物体运动的路程(s )或速度(v )与时间(t )关系的图象,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1)和(4)B.(2)和(3)C.(2)和(4)D.(1)(2)(3)6. 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30m/s ,通过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20m/s ,则物体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 50m/sB. 25 m/sC. 24 m/sD. 10 m/s.7. 在学校运动会上,有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下表所示。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单元复习学案2024-2025学年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单元复习学案 20242025学年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理解物体运动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 掌握描述物体运动的物理量,如速度、加速度等。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描述物体运动的物理量。
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尺子、计时器。
活动过程:一、引入(5分钟)1. 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如投掷篮球,引导学生思考物体运动的本质和特点。
二、知识梳理(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的内容,包括物体运动的基本概念、描述物体运动的物理量等。
2. 学生自主整理笔记,教师巡回指导。
三、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如计算运动员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
2.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分享收获和不足。
活动重难点:重点:物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描述物体运动的物理量。
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复习,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物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描述物体运动的物理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仍然存在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强调实际问题的解决,通过更多的生活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同时,我计划进行一次户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观察和分析物体的运动,以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还希望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如探究物体运动的规律,以提高他们的科学研究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活动环节的设计我选择了计算运动员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这个实际问题,是因为它能够很好地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在这个问题中,学生需要运用速度、时间和距离等物理知识,通过计算得出运动员的平均速度。
这个问题既能够让学生理解物体运动的概念,又能够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复习导学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文档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复习导学案—— 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对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的复习。
复习内容主要包括:1. 物体的直线运动,涉及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2. 变速直线运动,包括加速和减速运动,加速度的概念。
3. 曲线运动,圆周运动和抛物线运动的特点。
4. 相对运动和参照物的选择。
5. 动力和阻力的概念,以及它们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熟练掌握物体的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学生能理解并应用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以及动力和阻力的概念。
3. 学生能通过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体的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难点: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以及动力和阻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导学案、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体育比赛中运动员跑步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运动规律。
2. 知识回顾:复习物体的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3.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讲解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以及动力和阻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4. 随堂练习:学生自主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教师进行个别辅导和解答疑问。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1. 物体的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公式。
3. 动力和阻力的概念及其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 选取一个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题,并将解题过程写成报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学生可以进一步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如非匀速直线运动和复杂曲线运动的特点,提高自己的物理素养。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复习导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复习导学案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深刻认识到,在教学中,我们需要以孩子们的特点和需求为出发点,设计有趣、寓教于乐的活动。
下面我将以“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复习导学案”为例,详细介绍我的教学设计。
一、设计意图在本次活动中,我希望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孩子们理解物体运动的概念,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结合生活实际,让孩子们感受到物理学的魅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孩子们理解物体运动的概念,掌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了解不同运动状态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实践,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热爱,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体运动的概念,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不同运动状态的特点。
难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运动状态的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故事视频、实物模型等。
2. 学具:记录本、彩笔、实验器材等。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动画片,让孩子们初步了解物体运动的概念。
2. 故事引导:讲述一个关于运动和静止的故事,引导孩子们思考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 实验探究:让孩子们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不同运动状态的特点。
5. 课后实践:布置一道与生活相关的实践题,让孩子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六、活动重难点1. 重点:物体运动的概念,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不同运动状态的特点。
2. 难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运动状态的判断。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将认真反思本次活动的效果,针对孩子们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我会积极拓展延伸,寻找更多与物体运动相关的有趣活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物理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设计本次幼儿园活动时,我深入思考了孩子们的认知特点和兴趣所在,以确保教学过程既有趣又富有教育意义。
八年级物理上册5物体的运动复习教学案1(无答案)苏科版(new)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教学目标】1。
知道长度和时间的单位,能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能正确处理测量结果2。
理解速度的定义、速度的单位、公式及其意义3。
能用速度公式简单计算速度和平均速度4。
知道如何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了解参照物的概念及其选取的方法;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教学重点】1。
刻度尺的使用,特殊的测量方法2.参照物的定义和选择【教学难点】速度公式的运用,物理计算题的解题格式、解题方法【教具】小黑板【教学程序】一、复习基础知识复习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总结:长度的单位有Km m dm cm mm μm nm 及其单位换算1Km=103m 1m=10dm=100cm=103mm=106 m=109nm学生练习:在下列数值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某同学身高17。
2 ,一根头发直径约为72 。
南京长江二桥全程长21197, 物理课本长度为258 。
2刻度尺的使用看:1、零刻线是否磨损、2、量程、分度值 ;读:1、刻度线与被测物体对齐读:2、 视线垂直刻度尺,3、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构成,要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练习:读出下列两个刻度尺所测的物体的长度:3误差的概念和减少的方法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可以多测几次减少误差4特殊的测量方法(注等量替代法的应用)例:测一页书纸的厚度。
例:硬币的直径 滚轮法 测操场的周长例:铁路线的长度6.为了测出细铜丝的直径,1mm 的刻度尺测得这32圈的总宽度为___cm 。
二、例题精练例一:若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为:12.38cm ,12。
,则这本书宽度平均值是( )A.12。
38cm B.12。
365cm C.12。
36cm D.12.37cm例二:一同学想测物理教科书的一张纸的厚度,应该如何测量?某学生测得100页书的厚度为0。
42cm,则每张纸的厚度是多少三、巩固练习1如图所示,用最小刻度不同的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度。
(1)图(a)中,物体A长度为______厘米。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全章复习教案(苏科版初二上)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全章复习教案(苏科版初二上)设计意图本节教材的编写思路是:不拘泥于学科知识的逻辑线索,充分考虑初中生的思维特点,关注从具体到抽象,从专门到一样的认知过程。
改变了从机械运动的定义、运动的相对性开始的常见结构,以学生周围的运动场景引入,从具体的长度、时刻测量以及运动快慢比较动身,最后回到世界是运动的、运动是相对的、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等较为深刻的主题教学目标1 明白长度和时刻的单位,能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能正确处理测量结果2 明白得速度的定义、速度的单位、公式及其意义3 能用速度公式简单运算速度和平均速度4 明白如何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了解参照物的概念及其选取的方法;明白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教学重点和难点1刻度尺的使用,专门的测量方法2速度的定义和物理意义3 速度公式的运用,物理运算题的解题格式、解题方法4 参照物的定义和选择教具和学具课前预备预习〝物体的运动〞,写出知识结构教学过程教学时期与时刻分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点评复习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2刻度尺的使用3误差的概念和减少的方法4专门的测量方法带领学生回忆长度的单位学生总结1长度的单位有Km m dm cm mm μm nm 及其单位换算学生练习:在以下数值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1、某同学身高17.22、一根头发直径约为72 。
3、南京长江二桥全程长21197 。
4、物理课本长度为258 。
看:1、零刻线是否磨损、2、量程、分度值;读:1、刻度线与被测物体对齐读:2、视线垂直刻度尺,3、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构成,要估读到本节内容为识记。
长度单位和时刻单位的填写时要与实际吻合。
长度测量是要有估读数提咨询:刻度尺的使用规那么有哪些?误差是不可幸免的,能够多测几次减少误差专门测量方法有:测多算少化曲为直等量替代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练习:读出以下两个刻度尺所测的物体的长度:例:测一页书纸的厚度。
例:硬币的直径滚轮法测操场的周长例:铁路线的长度6.为了测出细铜丝的直径,某同学把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如下图,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得这32圈的总宽度为__5.0_cm,可算出细铜丝的直径约为_1.6__mm。
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学案苏科版
金湖县实验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学案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目标】:1、会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记录读数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
2、初步学会长度估计测量方法。
3、初步了解单位形成的过程,体验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重点】:单位的引入,刻度尺的使用和估计测量【难点】:刻度尺的估读。
【用具】:刻度尺、秒表【要点1】:长度的单位及测量【活动】:比较课桌的长、宽、高。
【活动1】:请学生目测课桌的长、宽、高,比较它们的长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结】:单凭感觉判断得到的结论并不完全可靠。
进而使学生体会到测量的重要性【活动2】:不用尺,你如何证实自己的目测结果?记录你的做法。
【例如】:取一根线,使其与课桌的宽等长,以此作为标准与课桌的长、高进行比较;用一课本的宽度作为标准,测出课桌的长、宽、高各是选定标准的几倍,等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结】:测量就是将待测的量与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比较,这个公认的标准量就称为单位。
要测量长度,首先要定出长度的_______。
国际单位:国际上规定了一套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______,符号:______。
其它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换算:1Km=_____m,1m=____dm,1dm=_____cm,1cm=_____mm,1mm=____um,1um=____nm。
【阅读】:自然中一些物体的长度常见物体的长度(填单位)(1)张刚学生的身高为1600____,胸围74.6_____。
(2)课桌桌面长12.00____。
2019-2020学习共同体苏科版八年级物理【学案设计】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复习
第五章世界是运动的单元复习导学案学校班级姓名日期一、学习目标:1.通过复习,掌握长度、时间测量的正确方法,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2.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及相关路程、速度、时间的计算。
3.学会用图像法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掌握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和v-t图像。
2.会正确选择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能举例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
二、预习交流:三、互动突破:例1 沿长廊AB方向铺有30块完整的相同的正方形地砖,如图甲。
(1)小明用最小分度值是1mm的尺测量其中一块地砖长度如图乙所示,则每块地砖的长度是 cm。
(2)小明用秒表测量自己从长廊的A端走到B端所用的时间,秒表的读数如图丙所示,他所用的时间是 s。
(3)根据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v= ,算出小明的步行速度为 m/s。
例2 小明设计了“探究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他让一小车在斜面上滑下,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斜面底端通过的路程是1m,全程所用的时间是5s,前半程所用时间是3s,那么小车前半程的平均速度是m/s,后半程的平均速度是m/s,全程的平均速度是m/s。
由此告诉我们,计算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时要明确是内的平均速度。
例3 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如图所示用来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例4 一列火车以54km/h的速度完全通过一个1100m长的铁桥,用时1min20s。
求这列火车的长度。
例5 一位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飞机在向上运动,直升飞机相对地面的运动是 ( )A 、一定上升B 、一定下降C 、一定静止D 、无法判定四、总结提升:五、当堂训练:1、测量球体的直径,常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转动球体的某一方向在毫米刻度尺上,则此时球的直径应取___ ___cm 。
2、给下列数据填上适当的单位:(1)课桌的高度大约是80 (2)大人行走的速度是130(3)运动员100米跑的时间是11 (4)教室的面积是753、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相对于地球是_______的,而相对于太阳是_______的.4、如图所示,甲乙两条直线分别是两运动物体的路程s 和时间t 关系的图象,由图可知两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是( )A .v 甲大于v 乙B .v 甲小于v 乙C .v 甲等于v 乙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5、甲乙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运动的时间之比为2:1,则甲乙的速度之比是( )A .3:1B .3:4C .5:3D .4:36、甲以乙为参照物是静止的,甲以丙为参照物是运动的,则乙以丙为参照物应是( )A.可能是运动的 B .一定是运动的 C .可能是静止的 D .无法判断7、在室外量出40m 的直线路程,每隔10m 做一记号,在各处均站有一人记时,发令抢响,一同学开始起跑,各记时员同时记时,分别记下该同学经过他们记号处所用的时间,记录结果如下表所示。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复习学案(新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复习学案(新版)苏科版【复习目标】(1)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
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2)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会根据不同参照物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课前准备】XXXXX:(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然后教师收上批改,上课时再发下去)1、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____;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常用的单位还有:()、()、()、()、()、()。
各单位与米(m)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m= m1dm= m1cm= m1mm= m1μm= m1nm= m2、刻度尺的使用:(1)使用刻度尺前,应注意观察、和。
(2)刻度被测物体,尺的位置;(3)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观测时,视线与尺面;(4)估读到分度值的,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和。
3、1h= min= s4、如图所示,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物理学中我们通常可以采用方法一:相同___比较____的方法。
方法二:相同___比较____的方法。
5、速度:(1)速度是表示的物理量;(2)速度定义:速度大小等于物体;(3)速度的公式:;(4)速度的国际单位:、常用单位:。
换算:1m/s= km/h。
(5)某一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速度为72km/h,表示的物理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72km/h合________ m/s。
6、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叫___________;我们把篮球举过头顶,让它从高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则篮球的运动属于_____________。
7、放学路上,小明和小红沿人行道步行,一辆汽车从身旁疾驰而过,如图所示。
司机说“你没动”是选定了_______为参照物;小红说“车真快”是选定了_________为参照物。
【课堂学习】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考点①:长度单位换算例与练1:(1)24m= mm (2)60cm = m考点②: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5章《物体的运动》复习导学案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物体的运动》复习导学案苏科版第五章物体的运动一轮复习导学案学校班级姓名日期【学习目标】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单位,以及正确使用刻度尺和秒表。
2、知道速度的定义和单位及物理意义;学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通过活动认识匀速直线运动及其规律;了解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及其判定方法。
4、知道常见的运动现象,会用科学语言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了解参照物的概念。
【基础自测】1、长度的测量工具是,长度的国际单位是;时间的测量工具是,时间的国际单位是。
2、长度单位换算:1m= dm= cm= mm;1μm= m;1nm= m3、刻度尺的使用:⑴测量长度时,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⑵使刻度尺的一边被测物体,放正尺的位置⑶刻度尺的与被测对象的一端对齐⑷观测时,视线与尺面;测量时应估读到;测量结果是由和组成。
4、叫误差,误差消除,只能。
错误避免。
常用的减小误差的方法是。
5、速度是描述的物理量,其大小等于。
、速度的计算公式是,速度的国际单位是。
1km/h= m/s。
6、人步行的速度约 m/s ;人骑自行车的速度约15 。
7、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
8、叫做机械运动。
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机械运动的这种性质叫做。
9、相对静止的条件是。
运动的物体具有能。
【互动突破】一、关于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例1:沿长廊AB方向铺有30块完整的相同的正方形地砖,如图小明用最小分度值是1mm的尺测量其中一块地砖长度如图乙所示,则每块地砖的长度是 m。
小明用秒表测量自己从长廊的A端走到B端所用的时间,秒表的读数如图丙所示,他所用的时间是 s。
例1二、运动的相对性例2: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于xx年9月25日发射升空,并成功实施了中国航天员首次太空出舱活动。
宇航员出舱后,在舱外停留的那一刻A、以地球为参照物,飞船是静止的B、以飞船为参照物,宇航员是静止的C、以地球为参照物,宇航员是静止的D、以月球为参照物,宇航员和飞船都是静止的例2三、运动的分类甲乙例3:用“频闪摄影”可记录物体相隔同样时间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网球运动时的频闪照片。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复习课(导学案 )
文档: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复习课(导学案)一、教学内容1. 描述物体运动的方式,如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
2. 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及其计算。
3. 加速度的概念及其计算,包括加速度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4.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的概念及其应用。
5. 运动的相对性,参照物的选择及其对运动状态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方式,理解速度、加速度和惯性的概念,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加速度与速度变化的关系,运动的相对性。
2. 教学重点:描述物体运动的方式,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及其计算,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导学案、物理课本、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实际生活中的运动场景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描述物体的运动。
2. 自主学习:学生根据导学案,复习第五章《物体的运动》的内容,完成相关练习。
3.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重点阐述速度、加速度和惯性的概念及其应用。
4. 例题讲解:分析并讲解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学生现场完成练习题,检测学习效果。
6.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运动的相对性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8.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物体运动的方式2. 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3. 加速度与速度变化的关系4. 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5. 运动的相对性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已知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前5秒内的速度变化为20m/s,求这辆汽车的加速度。
答案:加速度a = Δv/Δt = 20m/s / 5s = 4m/s²。
2. 题目二:一个物体在平直轨道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10m/s,行驶3秒后,速度变为15m/s,求这段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体的运动》全章复习导学案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体的运动》全章复习导学案苏科版五章物体的运动全章总复习时间xx 年1 月10 日第20 周课型复习课时1主备人审核人一、学习目标1、复习常用的计时工具和长度测量工具,重点复习刻度尺的正确用法2、复习速度的定义式,单位时间和速度的理解,回顾常见两种速度单位的换算。
3、复习匀速直线运动的特征—方向和速度不变,巩固速度公式的使用4、并会根据不同参照物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二、重难点刻度尺的正确用法、理解运动的相对性、速度公式的使用。
三、自学指导及练习知识点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复习导入】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常用单位还有、、、、、。
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测量前,观察它的和;测量时,使刻度尺的一端紧靠被测物体,放正尺的位置,刻度尺的和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读数时,视线与尺面,测量值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录时,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和。
3、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进行估读,估读值有时偏大,有时偏小,这样就会产生误差、注意:①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误差不可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
②减小误差的办法:减小误差的措施比较多,取多次测量值的平均值作结果是常用方法。
③误差不是错误【练习】1、下列单位换算的算式中,正确的是()A、4、3m=4、3100=430cmB、4、3m=4、3100cm=430cmC、4、3m=4、3m100cm=430cmD、4、3m=4、3m1/1000=0、0043km2、填上合适的单位:(1)教室窗户的高度约2 ;(2)乒乓球的直径为4 ;(3)小明的身高为17 ; (4)一张纸的厚度约70______;(5)人正常步行速度4______,(6)汽车在公路上一般行驶的速度15______;(7)上体育课时跑100m所需时间约为16 。
3、使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如图所示的几种方法中正确的是……()4、读出下列物体的长度:A的长度为 cm、B的长度为 cm。
知识点二、速度,直线运动,世界是运动的【复习导入】1、速度是描述的物理量,它指的是物体在时间内通过的。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单元复习.docx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鼎尚图文制作整理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单元复习一、知识梳理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用符号_______表示.2.单位换算:1km=_______m1dm=_______m 1cm=_______m1mm=_______m 1μm=_______m 1nm=_______m3.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4.刻度尺的使用:①使用刻度尺时有刻度线的一边_______被测物体,放正尺的位置.②刻度尺的_______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观测时,视线与尺面_______.③测量时应估读到_______;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字和单位.5.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_______,用符号_______表示.常用的时间单位还有_______( )._______( ).6.1min=_______s 1h=_______min=_______s7.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8.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方法一_______;方法二_______.9.速度是描述_______的物理量,速度的计算公式:_______,用符号表示:_______.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读作_______,符号为_______.常用单位是_______,1m/s=_______km/h10._______叫匀速直线运动,其特点是_______.11.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的公式是_______.12.参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13.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机械运动.由于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于同一个物体,我们可以说它是运动的,也可以说它是静止的,这种性质叫做_______.二、典型例题1.①如左图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s.②如右图所示,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cm.2.某同学测出一支铅笔的长度为17.65cm,那么这支铅笔长度的准确值是_______,估计值是_______,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_______.3.某同学测量课本的厚度为6.4mm,课本一共是200页,那么他所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_______,每张纸的厚度是_______mm.4.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500m的路程共用8s,前200m做匀速运动,历时4s,后200m也做匀速运动,历时3s,那么这个物体做_______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第2s的速度是_______m/s,第6s的速度是_______m/s.5.我们使用的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最接近于( )A.1dm B.1cm C.1mm D.1μm6.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A.1.2cm/s B.1.2m/s C.12cm/s D.12m1s7.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A.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1h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4m/sC.中学生的平均身高约为200cm 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10℃8.甲、乙是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甲、乙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所用的时间之比是1:2,则甲、乙的速度之比是( )A.3:2 B.3:1 C.3:4 D.4:39.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向西快速行驶,一个人沿该公路的人行道向西散步,以人为参照物,汽车( )A.向西运动B.向东运动C.静止不动D.无法确定10.放学了,甲、乙两同学并肩漫步在校园里,甲说乙是静止的,可以选择的参照物是( ) A.甲B.乙C.树D.路面11.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右图所示,下列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12.根据如图所示的烟和小旗的运动方向,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车一定都向左运动B.甲、乙两车一定都向右运动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13.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早上7:30一列火车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火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火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问:(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三、巩固练习1.下列关于测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中错误和误差都是可以避免的B.测量长度时,只要仪器精密和方法正确,就不会有误差C.计算平均值时,小数点后的位数越多就越准确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值后面写明所用的单位2.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的物理意义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与时间t成反比B.物体运动的路程s与时间t成正比C.物体运动的路程s与速度v成正比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3.坐在逆水驶向上游的船中的乘客,若我们说他是静止的,则用来做参照物的是( ) A.河岸上的树B.船舱C.迎面驶来的船D.河水4.有这样一首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迎来,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这首词句中以船为参照物来描述运动的一句是( )A.满眼风光多闪烁B.看山恰似走迎来C仔细看山山不动D.是船行5.甲、乙两列火车,以甲为参照物,得出乙向东运动的结论,若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的运动情况是( )A.向东运动B.向西运动C.静止不动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6.给下列数据填上合适的单位:(1)某同学的身高是16.2_______.(2)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5_______.(3)连云港拦海大堤全长约7000_______.(4)优秀运动员百米赛跑的速度可达36_______.7.如图甲所示,1元硬币直径的测量值是_______cm;如图乙所示,司机回答乘客的话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而马路旁小朋友的赞叹又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8.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10s内通过的路程是40m,它的速度是_______,15s内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它在第20s内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9.遵守交通规则是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为了他人的安全同时也能保障自己的安全.从标志牌上看,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到威海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用_______h才能到达威海.10.某同学测出一木块长29.58cm,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数据中的准确值是_______mm,估计值_______mm.11.同学们乘坐株洲市“杨莉”专线公交车时总听到播音员温柔的声音:“10m车厢是一个温馨的家,请您爱护车内环境卫生,主动为您身边的老、弱、病、残让座……”上班高峰期,若此车通过某一路标的时间约为2s,公交车的平均速度约为_______m/s,路标相对于公交车是_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12.平直的公路上有甲、乙两辆汽车,它们的运动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汽车_______(填“甲”或“乙”)处于静止状态.13.蚊香生产者为了节约原料和用户使用方便,要根据蚊香的燃烧速度生产统一规格的各种蚊香.有一种蚊香如图所示,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测出该蚊香正常燃烧时的速度,要求:(1)写出所需要的器材;(2)说明测量方法.14.一列火车以45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1000m的铁桥,若整列火车全部通过铁桥所用的时间为96s,则该火车的长度为多少?整列火车在桥上的时间为多少?15.小刚从家中出发到达新世纪广场后,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路程与时间的图像如图所示.问:(1)小刚骑车的速度是多少?(2)小刚从家到新世纪广场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3)在步行期间20s内通过的路程?参考答案一、知识梳理1.米m2.10310-110-210-310-610-93.刻度尺4.①紧靠②零刻度线垂直③最小刻度的下一位5.秒s小时(h)分(min)6.60 50 3607.秒表8.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9.物体运动快慢速度=路程时间svt=米/秒米每秒m/s km/h 3.610.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与方向均不变11.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的直线运动s vt =12.事先假定不动的物体13.—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改变的过程运动的相对性二、典型例题1.①5min 37.5②2.502.17.6cm 0.05cm 1cm3.1mm 6.4×10-24.变速直线62.550 66.675.B6.B7.B8.D9.A 10.A 11.D 12.D13.(1)100km/h (2)600m三、巩固练习1.D 2.B 3.B 4.B 5.D6.(1)dm (2)μm (3)m (4)km/h7.(1)2.50(2)汽车地面8.4m/s 60m 4m9.0.7510.1mm 295 0.811.5运动12.乙13.(1)棉线、刻度尺、秒表、火柴(2)用棉线与刻度尺测出蚊香的长度.点燃蚊香,用秒表记录燃烧的时间,根据svt=即可计算出蚊香燃烧的速度14.200m 64s15.(1)6m/s(2)2m/s (3)24m初中数学试卷灿若寒星制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全章总复习学案苏科版【学习目标】1、复习常用的计时工具和长度测量工具,重点复习刻度尺的正确用法2、复习速度的定义式,单位时间和速度的理解,回顾常见两种速度单位的换算。
3、复习匀速直线运动的特征—方向和速度不变,巩固速度公式的使用4、并会根据不同参照物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教学重点、难点】刻度尺的正确用法、理解运动的相对性、速度公式的使用。
【课堂教学】导学流程知识点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复习导入】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常用单位还有、、、、、。
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测量前,观察它的和;测量时,使刻度尺的一端紧靠被测物体,放正尺的位置,刻度尺的和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读数时,视线与尺面,测量值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录时,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和。
3、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进行估读,估读值有时偏大,有时偏小,这样就会产生误差、注意:①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误差不可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
②减小误差的办法:减小误差的措施比较多,取多次测量值的平均值作结果是常用方法。
③误差不是错误【练习】1、下列单位换算的算式中,正确的是()A、4、3m=4、3100=430cmB、4、3m=4、3100cm=430cmC、4、3m=4、3m100cm=430cmD、4、3m=4、3m1/1000=0、0043km2、填上合适的单位:(1)教室窗户的高度约2 ;(2)乒乓球的直径为4 ;(3)小明的身高为17 ; (4)一张纸的厚度约70______;(5)人正常步行速度4______,(6)汽车在公路上一般行驶的速度15______;(7)上体育课时跑100m所需时间约为16 。
3、使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如图所示的几种方法中正确的是……()4、读出下列物体的长度:A的长度为 cm、B的长度为 cm。
知识点二、速度,直线运动,世界是运动的【复习导入】1、速度是描述的物理量,它指的是物体在时间内通过的。
常用公式:;基本单位是米/秒 (m/s),还有常用单位。
人步行的速度是:1、5m/s,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2、匀速直线运动是指,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我们常常用速度来表示,公式是,对于这个速度,我们应指明是哪一段路程内或哪一段时间内、在我们用实验来测量这个速度时,常用到测时间和测路程、3、机械运动指的是,其中叫参照物、物理学中的运动和静止是、【练习】1、在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越远,表明该物体运动的越;运动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越少,表明该物体运动的越。
2、在1m/s、1dm/min、1km/h这三个速度单位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路程越大,则物体运动得越快B、物体运动得时间越短,则物体运动得越快C、在相同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运动得越快D、在相同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越短,运动得越快4、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6s内通过30m路程,则它在第2s内的速度是( )A、18km/hB、5km/hC、18m/sD、无法判断5、小汽车的速度为100km/h,自行车的速度是5m/s,这说明……………()A、汽车的速度一定比自行车大B、自行车运动的时间一定比小汽车长C、在相同时间内小汽车行驶的路程可能比自行车的大D、小汽车一定始终行驶在自行车的车前方6、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之句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照物是…………()A、水B、桥C、人D、地面四、达标检测1、如图所示,该机械秒表的大表盘一周量度的时间为,其分度值为;小表盘一周量度的时间为,其分度值为、此时该表的读数为分秒、2、图是直尺和直角三角板配合测圆柱体直径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3、 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2m的两点,甲从P点、乙从Q 点同时沿直线相向而行,它们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B、经过3s,甲、乙相距4mC、乙到达P点时,甲离Q点6mD、甲到达Q点时,乙离P点2m4、沪宁城际铁路即将通车,南京至上海路程约为300km,若列车运行的平均速度为250km/h,则乘坐该列车从南京到上海只需 h、列车中的乘客看到车外的树木飞驰而过,这是以为参照物。
5、甲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1)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管口的塞子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2)若测得气泡从管子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程为56cm,所用的时间为7s,则在这个过程中气泡的平均速度为 m/s、(3)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时间的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 (选填”快”或“慢”)、 (4)下表为小明同学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请你根据他所测得的数据在图乙中画出s-t图像从O点开始的路程s/cm010********从O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01、252、503、755、006、256、汽车追尾是高速公路上常见的一种交通事故,其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不能立即停车、研究发现,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踩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s1;从踩刹车到车停止,汽车还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s2,如图所示。
下表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水平、干燥的沥青路面上以不同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
速度(km/h)反应距离(m)制动距离(m)停车距离(m)2042640881680163248100205070(1)利用上表数据,算出该司机的反应时间大约是 s;,(2)由这个测试可见,是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3)请利用表中数据,在坐标图中用平滑曲线绘出制动距离随速度变化的曲线。
(4)一起发生在限速50km/h路段的交通事故中、交警测得肇事车后留下的刹车痕迹 (制动距寓)长为25m、请你根据上面图象判断司机是否超速? 、(该车的制动性能与上表数据一致)(5)反应距离取决于反应时间和行驶速度、下列行为不会使司机反应时间变长的是。
A、疲劳驾驶B、酒后驾驶C、打手机D、超速驾驶(6)轮胎长期能用后会变光滑,则在相同情况下,制动距离会变、五、课后巩固1,如图所示,用最小刻度不同的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度、(1)图(a)中,物体A长度为_________cm、(2)图(b)中,物体A长度为________cm、2、如图是汽车上的速度计,一辆汽车以此速度从南京驶向上海,若上海距南京的距离为6、24105m,则()A、该汽车行驶的速度是130km/hB、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40m/sC、该汽车8、92h可以从南京到达上海D、该汽车8、92104s 可以从南京到达上海3、一个人骑自行车沿平直的公路行驶,第一秒内通过的路程是2m,第二秒内通过的路程是3m,第三秒内通过的路程是4m,则()A、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B、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C、3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D、后2s内的平均速度是4m/s4、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可知,()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速度不随时间或路程而变化D、速度决定于通过的路程和时间5、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应选择参照物除_____________不能选作参照物外,其他所有物体都可选作参照物、研究地面附近的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取 ___或_______ 为参照物、6、汽车在长100km的公路上行驶,前50km的速度为20m/s,后50km的速度为30m/s,汽车在这100km公路上的平均速度为m/s。
7、汽车以25 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经过0、5s(从发现情况到开始制动刹车,司机的反应时间)开始制动刹车,又经过4、5s滑行60m车停止、则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m/s。
8、要科学的进行测量,就需要有一个公认的作为比较的依据,这个________ 叫做单位,请你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3103m= cm = μm (2)310-3km= m= mm(3)1 、2h= min= s (4)720m/min = m/s = km/h9、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1)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选填“不变”、“先变大后不变”或“一直变大”)、若测得纸锥在A、B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40cm,则此过程中,纸锥的速度为 m/s、(2)小组间交流时,发现不同小组测得纸锥下落的最大速度不同、请你猜想影响最大速度的因素可能是 (写出一个影响因素)、甲t/ss/mO906030132乙t/sv/(ms-1)O453015132丙传感器第10题图10、图甲为某地距离传感器发出和接受超声波信号检测汽车速度的示意图、(1)已知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某次检测车速时,汽车与传感器距离为58m时,传感器发出超声波,经过0、4s 传感器接受到超声波反射信号,求汽车的速度是多少?(2)如果将距离传感器与计算机连接,可以将物体运动的距离(s)―时间(t)图像显示在计算机的屏幕上、利用传感器测得某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距离(s)―时间(t)图像如图乙所示,请在丙图中画出汽车运动的速度(v)―时间(t)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