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年春节含图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年的春节
永年县,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民风朴实,在我走过的众多的地方中,此地过年最具有民族特色。
腊月初八,腌上腊八蒜,开始倒计时。
腊月二十三,糖块儿祭灶,歌谣称“糖块祭灶二十三,离年关还有整七天”(一般指的是大月份有三十的)。
腊月二十四到二十九之间,什么时候蒸馒头,什么时候杀猪,什么时候换豆腐,什么时候洗衣,没有严格规定。
腊月三十(或是二十九),从中午开始放鞭炮一直放到正月初一的晚上,80年代末时,基本上过了二十三一直到正月十五之间,鞭炮声就不断,现在过年基本上就放两整天炮,再加上正月十五、十六两个半天,基本上听不到鞭炮声,我们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回想起来,都说现在过年没有一点儿“年”味。
腊月三十上午,农村的家家户户贴春联,请神灵,换香炉,打扫卫生。
值得一提的事,看到谁家门上贴的是蓝色的对联,或是没贴对联,说明这一户人家老过人,还未过三年。第一年一般都不贴对联,拜年的时候,这一家最好别去(当然人家也不会给你开门的)。
永年的神灵格外多,根据职位从高向低排列是(我自己理解的):
1、天爷:玉皇大帝,平时大家都叫他老天爷,在室外堂屋的正中间,七言对联:敬天地风调雨顺,贺中华国泰民安。五言对联:敬天香一柱,谢地酒三杯。横批都是,天地三界。
这是一个家庭里官职最大的神灵,烧香是最大最多的,烧箔(一种刷银粉的纸切成5公分见方,成捆)最多的地方,承担的责任也大,红白喜事都在他老人家面前举行仪式,所以是家里的一把手。大年三十把果盘,花糕,供养等全摆在天台上,孝敬老天爷,以前是一摆就是一宿和初一的一天,弄得是老天爷也没吃,自己吃的时候冻得张开了嘴。现在的人们聪明了,心到神知嘛,让一让,亮亮像就收起来了。
2、灶爷:灶王爷,在厨房灶台边儿上;对联: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还有一副是,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来。横批,一家之主。
此神灵和全国各地其他的职务相同,在永年人的家中是二把手。
3、财神爷(财神,一般在一进堂屋的门后头,也有家里做买卖的请的是双份的),对联是,天上金玉柱,人间福禄神;还有:坐骑摇钱树,家藏聚宝盆。横批:增福财神。
我总觉得永年的这个财神爷没有其他地方的权利大,毕竟上头还有一把手和
二把手,别的地方只请一个财神爷就行了。供台上有面做的刺猬和蛇,刺猬据说是驼元宝的,蛇是小龙,也是招财进宝的,年年都有,呵呵~~~
4、钟馗爷:钟馗,在影壁墙正中间;对联是,唐朝文进士,镇宅武魁神,横批:赏善罚恶,也有的横批是终南第一。
最初我也不知道钟馗这么猛的神灵为什么还被请到家,后来一问老人才知道,他老人家是捉鬼专家,请到家在影壁墙上,什么狐了鬼了什么的,一旦门神没降住,遇到这位四把手必死无疑。
5、仓官爷:主管粮仓的神灵,一般在盛粮食的圈或是缸上边上;
主管粮仓的神灵,暂居第五。
6、火神爷:火神,以前农村人睡的炕,挨着炕有个煤火炉可以坐水、结咯嘣儿(翻译成普通话大致是烤馒头干),火神的位置就在炕上,现在由于大家都烧暖气了,或者是小蜂窝煤炉子,没地儿请他老人家,基本上都没了。
主管用火安全的神灵,屈居第六。
7、脏神:俗称茅神,据说是姜子牙的老婆,是个疯老婆子,为了给老姜个面子,大家在年三十的时候就把她请了过来,据说请来之后天一黑就不能上厕所了(到现在我都认为不可理喻),去的话不是肿屁股就是肿jj,一过破五,天不亮就在厕所放炮,把她崩走(要不然每天晚上都不能上厕所那还了得???)
8、门神:临街的大门,家里的房门,有一个算一个,仓库的门,统统贴上,
敬奉的是秦琼敬德,主要职责是看家护院,门神的边儿上也摆着一个面蒸的刺猬,刺猬上也拖着元宝,年年如此…………………..
基本上就这些神灵吧,我注意到还有的家里供着上关下财(双神灵的画像上面是关羽,下面是财神)、地王菩萨、九龙圣母、花神奶奶等等吧,不一而足,由于不懂也不问,不知道那几位是做什么工作的?
更有趣的就是车神了,最早是马车,后来自行车上也有的,到现在发展到了拖拉机、摩托车、汽车都有车神,想必是天宫也与时俱进,增加编制了。
下面说说从年三十开始到正月初五的过程,基本上这几天是浓缩版的春节,跟以前刚刚改革开放时的我的童年比起来,还是差很多的。
三十的前一天,大街小巷开始挂吊挂儿(就是一些小彩旗),有方的、也有三角的、还有带别的形状的,红黄蓝绿,色彩斑斓,记得很早以前,上面还有人物年画、有的还带字,以前是纸做的,现在全改成了布艺的了,吊挂儿的两侧是灯笼,以前灯笼里是真的点蜡烛,后来改成了电灯泡,再后来由于安上了路灯,改成了假灯笼,以前是大队摊派到临街的住户,后来大队全包了,基本上是年三十的前一天,全部挂上。
三十,早上,家家户户装香炉、送老神请新神(总把新桃换旧符),放鞭炮。有老人的,三十中午兄弟俩以上,老人没在这边住的,是要送饭的,这是从很久很久以前家里东西不够吃的时候流传至今的,是个很好的传统,三十,初一全天,都要送饭,我记得我很小的时候我爹让我去给我爷爷奶奶送饺子,临行前告诉我走慢点儿,摔倒了记得把碗扔远点儿,别磕着,盛一碗饺子用笼布包上,拿着就走了,呵呵。
三十中午吃完饭,开始包饺子,农村人用的是高粱杆穿成的锅盖盛饺子,家里人多的就多包,少的就少包,有的人家在包饺子的时候刻意放几枚硬币,大年初一第一顿饭,谁吃到的时候说明这个人今年发大财,有福气。
值得注意的是,家里要是有姑娘出嫁的,三十要把姑娘的饺子一并包出来,留着,等姑娘姑爷初二拜年的时候再吃。
包完饺子,基本上就快晚上四五点了,不理解的是,永年人不怎么看重年夜饭,也不怎么看春晚,这个跟第二天大年初一要早起有关,大年初一一般都是四点半起床,煮饺子上供放鞭炮。
记得很早以前,三十晚上有民间行(xing)好的(就是虔诚的XXX信徒,说不好是哪个教派,类似佛教道教,有的是天爷香,也有皇上道,由于是口口相传没见到相关文字,只是音似),烧转香(由于神灵都归位了,就是在邻村、自己村所有的大庙小庙统统烧一遍香,马到固村大,约1万口人,一个总支,五个分支,二十六个生产队,自己村烧完香,基本上就到第二天早上4点半了,该起床了),我还记得小的时候跟我爷爷出去过,挎着个篮子,里面放满了香烛纸箔鞭炮,那个时候也不懂什么神仙(其实到现在也弄不明白都是什么神),反正是见庙就磕头烧香放鞭炮烧纸,其实是跟着老人玩儿,童年的时候对过年有着莫名其妙的激动,有年画、鞭炮、有糖吃、还有压岁钱(虽说不多一共才几块钱)。
现在的年三十晚上,娱乐节目多的数不胜数,总的来说就是睡觉(60%以上),看春晚、打麻将、烧转香几种。
大年初一,早上四点半到五点起床,起来后在神龛前摆上供品,烧香烧纸,点蜡烛,煮饺子,放鞭炮,这一系列程序完成后,在吃饭之前,给老人送饭并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