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系统设计
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方案

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方案一、介绍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方案是为了满足建筑物内部的供水和排水需求,确保建筑物的正常运行和居住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供水设计和排水设计。
二、供水设计1. 供水来源根据建筑所在地的情况,供水可以来自地下水井、自来水管网或水泵站。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供水的可靠性和水质的安全性,选择合适的供水来源。
2. 供水管道布置建筑内部的供水管道应布置合理,以满足各个用水设施的需求。
应该避免水压过高或过低的情况,保证供水稳定。
3. 水箱设计对于建筑顶层或较高层的供水需求,需要设置水箱。
水箱的容量应根据楼高、楼层数和居住人数等因素进行合理计算,以确保供水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三、排水设计1. 排水系统布置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应包括雨水排水和污水排水。
雨水排水系统主要用于收集和排除雨水,污水排水系统则用于排除各个区域产生的废水。
2. 排水管道尺寸排水管道的尺寸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和使用人数进行合理设计。
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排水速度、水位差、管道材料等。
3. 排水设备选择在设计排水系统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排水设备,如下水道、马桶、洗手池等。
这些设备的功能和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和建筑要求。
四、系统安全1. 防止漏水在设计建筑给排水系统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漏水,包括合理选择材料、进行密封处理和定期检查维护等。
2. 防止堵塞排水系统应考虑防止堵塞问题,包括选择合适的管道材料、安装过滤器和格栅、定期清理等。
3. 防止倒灌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防止倒灌的情况,确保雨水和污水不会倒流进入建筑物内部。
五、节水设计在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中,应注重节水,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例如,可以采用节水型的水龙头、厕所和喷头等设备,同时设置回收利用雨水的设施。
六、总结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方案是确保建筑物正常运行和居住者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合理的供水设计、排水设计和节水设计,可以创建一个高效、安全和环保的建筑给排水系统。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完整版)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完整版)一、给水系统设计概述1. 设计原则给水系统设计应遵循安全、卫生、经济、合理的原则,确保供水质量,满足用户需求。
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水源情况、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给水方案。
2. 设计内容(1)水源选择与保护;(2)取水工程;(3)水厂工程;(4)输配水管道工程;(5)用户用水工程设计。
3. 设计步骤(1)收集资料:包括水源、地形、地质、气象、用水需求等;(2)确定设计规模;(3)选择水源及取水方式;(4)确定水处理工艺流程;(5)设计输配水管道;(6)计算设备选型及参数;(7)编制设计说明书及图纸。
二、排水系统设计概述1. 设计原则排水系统设计应遵循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确保排水畅通,减轻环境污染。
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地形地貌、排水体制、排水区域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排水方案。
2. 设计内容(1)排水体制选择;(2)排水管网设计;(3)污水处理设施设计;(4)排水泵站设计;(5)雨水收集与利用。
3. 设计步骤(1)收集资料:包括地形、地质、气象、排水现状等;(2)确定设计规模;(3)选择排水体制;(4)设计排水管网;(5)计算设备选型及参数;(6)编制设计说明书及图纸。
三、水源选择与保护措施1. 水源类型水源类型主要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等。
在选择水源时,应充分考虑水源的水质、水量、地理位置等因素,确保水源的可持续性和安全性。
2. 水源保护(1)设立水源保护区:明确保护范围,制定严格的保护措施,防止水源受到污染。
(2)水质监测:定期对水源水质进行监测,确保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3)生态修复:对受损的水源地进行生态修复,提高水源地自净能力。
四、水处理工艺选择与设计1. 水处理工艺选择根据原水水质、设计规模和供水水质要求,选择合适的水处理工艺。
常见的水处理工艺有: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
2. 水处理工艺设计(1)混凝沉淀池:设计合理的池型、尺寸和混凝剂投加量;(2)过滤池:选择合适的滤料、滤速和反冲洗方式;(3)消毒设施:确定消毒剂种类、投加量和接触时间;(4)污泥处理:设计污泥浓缩、脱水等处理设施。
建筑给水系统的设计要求

建筑给水系统的设计要求1.1.给水系统的组成(1)引入管由室外管网(小区本身管网或城市市政管网)与建筑内部管网相连接的管段叫引入管。
若该建筑物的水量为独立计量时,在引入管段应装设水表、阀门。
(2)建筑给水管网将水输送到建筑内部各个用水点的管道,由水平于管、立管、支管、分支管组成。
(3)给水附件用以控制调节系统内水的流向、流量、压力,保证系统安全运行的附件,按作用又分为调节附件、控制附件、安全附件。
给水附件指给水管路上的阀门、水锤消除器、多功能水泵控制阀、过滤器、减压孔板等管路附件,用以控制、调节水流。
消防给水系统的附件主要有水泵接合器、报警阀组、水流指示器、信号阀门和末端试水装置等。
(4)给水设备指给水系统中用于升压、稳压、贮水和调节的设备。
当室外给水管网水压不足,或室外给水管网水量不足,或建筑给水对水压恒定、对水质、或对用水安全有一定要求时,需设置升压或贮水设备。
升压或贮水设备有:水箱、水泵、贮水池、吸水井、吸水罐、气压给水设备等。
(5)配水设施即生活、生产和消防给水系统及其管网的终端。
生活给水系统的配水设施主要指卫生器具的给水配件,如水龙头;生产给水系统的配水设施主要指与生产工艺有关用水设备;消防给水系统的配水设施有室内消火栓、消防软管卷盘、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喷头等。
(6)计量仪表计量、显示给水系统中的水量、流量、压力、温度、水位的仪表。
如水表、流量计、压力计、真空计、温度计、水位计等。
(7)系统选择1)居住小区的室外给水系统,其水量应满足居住小区内全部用水的要求。
居住小区的室外给水系统,应尽量利用城市市政给水管网的水压直接供水。
当市政给水管网的水压、水量不足时,应设置贮水调节和加压装置。
2)居住小区的加压给水系统,应根据小区的规模、建筑高度和建筑物的分布等因素确定加压泵站的数量、规模和水压。
3)建筑物内不同使用性质或计费的给水系统,应在引人管后分成各自独立的给水管网。
1.2.管材建筑内部给水和热水最常用的管材有钢管、铸铁管、塑料管、铜管、不锈钢管等。
600MW火电机组给水系统设计

600MW火电机组给水系统设计600MW火电机组的给水系统设计需要考虑到多个方面,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满足机组的需求。
以下是一个给水系统设计方案:1.设备选型:选择合适的给水泵、管道、阀门、仪表等设备,以确保系统能够满足机组的需求。
对于给水泵,需要考虑到扬程、流量、转速等因素,并根据机组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对于管道和阀门,需要考虑到管道材质、壁厚、连接方式等因素,以确保管道的密封性和耐压性。
对于仪表,需要选择合适的类型和安装位置,以便实时监测系统的运行状态。
2.管道设计:设计合理的给水管道系统,包括主管道、支管道、弯头、三通等部件。
需要考虑到管道的长度、直径、弯曲半径等因素,以确保管道的流体阻力最小,且不会出现气蚀、振动等问题。
同时,需要合理设计管道支架和补偿器,以吸收管道的热胀冷缩和振动。
3.泵房设计:设计合理的泵房布局,包括水泵、电机、减速机等设备的位置和布局。
需要考虑到泵房的结构、通风、照明等因素,以确保泵房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同时,需要合理设计泵房内的管路和阀门,以便实现对给水系统的控制和调节。
4.控制逻辑设计:设计合理的给水系统控制逻辑,包括泵的启停控制、水流量的监控、压力的监控等。
需要考虑到机组的运行特性和控制要求,选择合适的控制方案和策略,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满足机组的需求。
5.调试与运行:在系统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调试和运行测试,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需要测试泵的性能参数、管道的压力损失、阀门的密封性等,并对系统进行优化和调整,以满足机组的需求。
总之,600MW火电机组的给水系统设计需要考虑到多个方面,包括设备选型、管道设计、泵房设计、控制逻辑设计和调试与运行等。
只有全面考虑和优化这些因素,才能确保给水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满足机组的需求。
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与优化1. 引言建筑给排水系统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
在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给排水系统的合理设计和优化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和优化方法,以提高建筑物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排水效果。
2. 给水系统设计2.1 给水系统概述给水系统是指建筑物内部的供水系统,包括了供水管道、水箱、泵站等设施。
给水系统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建筑物的用水需求,确保水量充足、供应稳定。
2.2 给水系统设计原则•根据建筑物类型和用途确定供水标准和设计流量。
•确定供水管道的材料和直径,以保证供水畅通。
•设计合理的供水管道布局,减少管道长度和压力损失。
•考虑用水峰值时段,合理配置水箱容量和泵站设备。
2.3 给水系统优化方法•采用水利节水设备,如低流量水龙头、节水洗手间等,减少用水量。
•使用水质监测系统,确保供水质量符合标准。
•定期检查和维护供水系统,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排水系统设计3.1 排水系统概述排水系统是指建筑物的废水和污水排放系统,包括了排水管道、下水道、污水处理设备等。
排水系统的设计应保证排水畅通、污水处理合规。
3.2 排水系统设计原则•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人口密度,确定排水标准和设计流量。
•选择合适的排水管道材料和直径,以保证排水畅通。
•设计合理的排水管道布局,避免长管段和急转弯,减少压力损失。
•考虑污水处理设备的空间和运行要求。
3.3 排水系统优化方法•定期清理和检查排水管道,防止堵塞和漏水现象。
•安装适当的排气阀和倾斜管段,减少积气和污泥沉积。
•使用高效的污水处理设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是建筑物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着供水质量和供水、排水的效果。
合理设计给排水系统能够提高用水效率和降低污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因此,在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注重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和优化,以实现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的目标。
注:以上内容属于简要介绍,详细设计和优化细节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给水系统的设计计算

给水系统的设计计算引言给水系统是建筑物中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它负责向建筑物提供安全、清洁的饮用水和使用水。
为了确保给水系统的设计安全可靠,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设计计算。
本文将讨论给水系统设计的相关参数和计算方法,以期为工程师提供有用的参考。
给水系统设计的主要参数在进行给水系统设计计算之前,需要明确以下主要参数:1.建筑物的需水量:需水量是指建筑物在日常使用中所需要的水量,包括饮用水、生活用水、消防用水等。
需水量的计算通常根据建筑物类型和使用人数进行估算。
2.给水系统的压力等级:建筑物的给水系统需要满足一定的压力要求,以确保水能正常流动。
根据建筑物的高度、管道长度及分布等因素,确定给水系统的压力等级,并考虑到峰值用水时的压力损失。
3.管道材料的选择:给水系统的管道通常采用金属管或塑料管等材料。
根据设计需求、经济性和可靠性等考虑因素,选择适合的管道材料。
4.水泵的选型:给水系统中的水泵起到增压的作用,需要选用合适的水泵以满足建筑物的需水量和压力要求。
水泵的选型需要考虑建筑物的高度、管道长度及阻力等因素。
给水系统设计计算方法根据以上参数,可以进行如下给水系统设计计算:1. 确定需水量首先根据建筑物的类型、使用人数和设备要求等,计算出建筑物的总需水量。
常见的需水量计算方法包括每人需水量法、单位面积需水量法和工艺需水量法等。
2. 确定给水系统的压力等级根据建筑物的高度、管道长度和分布等因素,确定给水系统的压力等级。
通常可以根据建筑物高度的每10米增加0.1MPa的压力,并考虑到峰值用水时的压力损失。
3. 选择适当的管道材料根据设计需求、经济性和可靠性等考虑因素,选择适合的管道材料。
常见的管道材料有铜管、铸铁管、塑料管等,每种材料都有其适用的场合和特点。
4. 水泵选型计算根据建筑物的需水量和压力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泵。
根据给水系统的压力损失曲线和流量曲线,选取满足需水量和压力要求的水泵。
5. 确定管道尺寸根据需水量和压力要求,结合所选用的管道材料,计算出管道的直径和厚度。
厂房给排水设计重点内容

厂房给排水设计重点内容在建筑设计中,给排水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厂房设计中,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更是至关重要。
正确的给排水系统设计不仅可以保证厂房内部的环境卫生,还可以避免水力失控等问题。
本文将介绍厂房给排水设计的重点内容。
1. 给水系统设计给水系统是厂房内部的饮用水、生产用水等的供应系统。
在设计给水系统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水源:需要确定可靠的供水来源,包括城市自来水、水井、水库等。
(2)水质:需要对供水水质进行检测,确保水质符合卫生标准。
(3)水压:需要保证供水的水压稳定,以满足生产、生活等需要。
(4)管道布局:需要合理布置管道,避免管道走向交叉、交错等情况,以确保水流通畅。
2. 排水系统设计排水系统是将厂房内部的废水、污水等排出厂房的系统。
在设计排水系统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污水种类:需要对不同种类的污水进行分类处理,如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等。
(2)排水方式:需要根据不同的污水种类选择不同的排水方式,如重力排水、泵送排水等。
(3)排水管道:需要合理布置排水管道,避免管道走向交叉、交错等情况,以确保污水流通畅。
(4)污水处理:需要对排出的污水进行处理,如生化处理、物理化学处理等。
3. 排气系统设计排气系统是将厂房内部的废气、有害气体等排出厂房的系统。
在设计排气系统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废气种类:需要对不同种类的废气进行分类处理,如烟气、有害气体等。
(2)排气方式:需要根据不同的废气种类选择不同的排气方式,如自然排气、机械排气等。
(3)排气管道:需要合理布置排气管道,避免管道走向交叉、交错等情况,以确保废气排放畅通。
(4)废气处理:需要对排出的废气进行处理,如吸附、洗涤、燃烧等。
4. 防火系统设计防火系统是保障厂房内部安全的重要系统。
在设计防火系统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火灾预防:需要进行火灾预防措施,如设置灭火器、防火卷帘等。
(2)火灾报警:需要设置火灾报警设备,及时发现火灾并采取相应措施。
建筑室内给排水系统设计

建筑室内给排水系统设计一、引言建筑室内给排水系统设计是确保建筑物正常运行和居住环境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设计给排水系统不仅能提供便捷的生活条件,还能有效防止污水倒流和水质污染等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建筑室内给排水系统设计的相关要点和技术。
二、建筑室内给水系统设计1. 水源选择根据建筑物类型和用途,选择适合的水源供应方式,例如自来水、水井、水库等。
考虑供水可靠性、水质及管道连接方式等因素做出合理决策。
2. 管道布置根据建筑物的平面布局以及各个功能区域的用水需求,合理规划水管布置。
减少管道长度,采用直线布置,优化管道分支和连通,以及合理设置阀门,都是确保水流畅畅通通的重要设计原则。
3. 管道材料选择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管材,如铜管、钢管、PVC管等。
根据不同区域和用途,综合考虑耐压、耐腐蚀、抗冻性能等特点选择合适的管道材料。
4. 设备配置根据建筑物的用水需求配置相应的设备,例如水表、水泵、过滤器等。
合理选取设备型号和数量,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高效性。
三、建筑室内排水系统设计1. 排水方式选择根据建筑物类型和布局,选择合适的排水方式,包括重力排水和压力排水。
重力排水适用于小型建筑物,而压力排水适用于多层建筑或建筑物较远处的排水。
2. 排水管道设计确保排水管道的坡度和截面满足排水要求,避免污水积聚和管道阻塞。
合理选择管道材料和直径,考虑污水量和流速等因素,以确保排水的顺畅性和稳定性。
3. 排水设备配置根据建筑物的需求配置适当的排水设备,包括下水道、地漏、排水口等。
合理选择设备的位置和数量,确保排水设备的密封性和排水效果。
4. 雨水排水系统设计对于包含屋顶、庭院等雨水收集的建筑物,需要合理设计雨水排水系统。
设置合适的雨水收集设备、雨水管道和雨水储存设施,以及考虑排水时的抗压能力和防渗漏措施。
四、设计注意事项1. 法律法规遵循在建筑室内给排水系统设计过程中,必须遵循当地的法律法规和建筑标准,确保系统符合相关要求并得到相应的审批和验收。
学校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

学校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学校作为教育的重要场所,其建筑的给排水系统设计至关重要。
一个合理、高效、安全的给排水系统不仅能够满足学校日常教学、生活的用水需求,还能保障排水的顺畅和环保,为师生创造一个舒适、卫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一、给水系统设计(一)水源选择学校给水水源通常有市政自来水和自备水源两种。
在大多数情况下,市政自来水是首选,因为其水质和供水稳定性更有保障。
但在一些偏远地区或市政供水无法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可能需要考虑自备水源,如地下水井或地表水源。
(二)用水量计算准确计算学校的用水量是设计合理给水系统的基础。
用水量应包括教学区、办公区、生活区、食堂、浴室、绿化等各个方面的用水。
对于教学区和办公区,主要考虑饮用水、洗手用水和卫生间冲洗用水;生活区则包括学生宿舍和教师宿舍的生活用水;食堂用水量主要取决于就餐人数和餐饮类型;浴室用水量与使用人数和淋浴设备有关;绿化用水则根据绿化面积和灌溉方式进行估算。
(三)给水方式学校建筑的给水方式一般有直接给水、水箱给水和变频调速给水等。
直接给水适用于市政水压稳定且能够满足学校用水需求的情况;水箱给水则适用于市政水压不足或用水高峰期水压不稳定的情况,通过水箱储存一定量的水来保证供水的稳定性;变频调速给水系统通过变频器调节水泵的转速,根据用水量的变化自动调整供水压力和流量,节能效果较好,适用于用水变化较大的场所。
(四)管道布置给水管道的布置应遵循安全、便捷、美观的原则。
在建筑物内,管道应尽量布置在管道井或吊顶内,避免影响室内空间的使用和美观。
在室外,管道应沿道路或绿化带敷设,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防止管道受到损坏。
二、排水系统设计(一)排水体制学校建筑排水体制通常分为分流制和合流制。
分流制是将生活污水、雨水和废水分别通过不同的管道排放;合流制则是将生活污水、雨水和废水通过同一管道排放。
在新建学校中,一般优先采用分流制,有利于污水的处理和环境保护。
(二)污水排放学校产生的污水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和食堂废水。
给排水系统设计原则

给排水系统设计原则一、引言在建筑物的设计中,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
它涉及到供水、排水和雨水的处理与分配,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运行和居住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本文将介绍一些给排水系统设计的原则,以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二、系统整体设计原则1. 系统规划:在设计给排水系统前,需要进行充分的规划。
系统规划包括对建筑物的用途、人数、用水量等因素进行准确的估计和分析,以确定适当的管径、容量和布局。
2. 材料选择:选择优质的管道材料,如PVC、PPR等,以确保给排水系统的耐腐蚀性和密封性。
此外,还需要考虑材料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
3. 引流设计:合理设计排水系统的引流方式和斜度,确保排水畅通。
应避免出现积水和水流不畅的问题,以免对建筑物结构和居住者的生活造成影响。
4. 设备配置:根据建筑物的需求和规模,合理配置给排水设备,如水泵、沉淀池、净化器等。
确保设备的质量可靠,减少故障率和维修成本。
三、供水系统设计原则1. 安全性:供水系统的设计应以保证居民用水的安全为首要考虑。
应选择正规可靠的供水渠道,并在系统中加装过滤器和消毒设备,以防止水质受到污染。
2. 压力稳定:供水系统的设计应保证供水压力的稳定性,以满足居民的正常用水需求。
在系统的高处应设置合适的水箱或水塔,以增加水压和稳定供水。
3. 节水性:在供水系统的设计中,应该考虑到节水的原则。
采用节水设备,如低流量水龙头、节水马桶等,减少用水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四、排水系统设计原则1. 管道布局:排水系统的管道布局应合理,以减少管道长度和阻力。
应避免出现死角和低洼地,以免影响排水效果。
合理安排下水道口和检查井的位置,方便维护和清理。
2. 排气设计:在排水系统的设计中,应合理设置排气装置,以避免管道内的气体积聚和负压。
排气装置可以采用空气管、排气阀等,确保排水畅通。
3. 排污处理:在排水系统的设计中,应考虑到排污的处理。
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规模,选择合适的沉淀池、净化器等设备,将污水进行处理后再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设计中的给排水系统布局

设计中的给排水系统布局在建筑设计中,给排水系统的布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合理的给排水系统布局能够满足建筑物内部的用水需求,并保证废水排放的顺畅和安全。
本文将探讨设计中的给排水系统布局的一些关键要点。
一、系统设计思路在进行给排水系统布局设计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建筑物类型和功能: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对给排水系统的需求有所不同,如住宅、商业大楼、医院等。
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使用人数确定所需的给水和排水设备。
2. 建筑物结构布局:建筑物的结构布局会对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产生影响。
如建筑物的高度、基底面积、房间功能和楼层布局等,都需要考虑在内。
3. 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给排水系统的布局还应考虑建筑物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
如地质条件、降雨量、温度等因素都对系统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
二、给水系统布局给水系统是建筑物内部各个用水设备与供水管网连接的系统,其设计布局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水源与储水设施:根据建筑物的用水需求和供水情况,选择合适的水源和储水设施。
如自来水、水井或水箱等。
2. 管道布置: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布局和用水设备的位置确定供水管道的走向和分支。
尽量缩短管道长度,减少压力损失。
3. 水质防护:考虑到供水的水质问题,对于需要净水的用水设备,如洗手池、浴缸等,应考虑安装水质净化设备。
4. 增压设备:对于建筑物高层或远离水源的用水设备,可以考虑安装增压设备,保证水压稳定。
三、排水系统布局排水系统是建筑物内部将废水从各个用水设备中排放出去的系统,其设计布局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排水管道布置: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布局和用水设备的位置确定排水管道的走向和分支。
尽量确保管道坡度,避免积水和堵塞。
2. 排水设备规划:根据建筑物的用水设备类型和数量,选择合适的排水设备,如下水道、地漏、洗手盆下水管等。
3. 防水措施:在厨房、浴室等易积水区域,需要采取防水措施,如铺设防水地板、墙面涂料等。
4. 废水处理设备:对于一些特殊建筑物,如餐厅、医院等,需要考虑安装废水处理设备,如沉淀池、污水处理系统等。
给排水系统设计概况

项目
内容
生活给水系统
(1)地面最大高差5米,拟按楼层进行供水分区,竖向分为三个供水分区。地下室至首层用水由市政直供;二层至六层为加压低区;七层及以上为加压高区。生活加压给水系统按所有供水点出水水压最低不小于0.15MPa。
(2)由地下室的生活水泵房供水,供设一处,采用数字集成全变频恒压供水设备(智慧生活水泵组)供给。
给排水系统设计概况
1、室外给水排水系统
项目
内容
室外给水工程
(1)本工程水源为城市自来水。
(2)本地块地下室至首层用水由市政直供,二层及以上楼层用水由加压设备加压供给。
(3)自来水从基地北侧萍乡大街和西侧青原山路各接入一路DN200自来水管道,市政供水压力0.15MPa(相对绝对高程42.0米计),作为生活、消防水源。室外排水Biblioteka 程(1)采用污水、雨水分流制。
(2)整个基地设两个污水排出口排往北侧的市政污水管网,分别位于北侧中部和北侧东部,排出管管径均为D400。
室外雨水工程
(1)整个基地设4个雨水排出口排往东侧湖泊,排出管管径为D800~D1000。
(2)湖泊常水位标高37.70米(洪水位39.34米)可满足本项目排水需求。
生活排水系统
(1)卫生间排水采用污、废分流。
(2)首层及以上生活污水采用重力自流排水,就近排出室外,最底层污、废水单独排出。食堂含油废水排至隔油池预处理后排入校区污水管道。
(3)地下室的地面排水及设备机房、电梯井均设置集水井,所有集水井配置两台潜污泵和水位感应装置。
屋面雨水排水
系统
屋面采用重力流排水系统。屋面雨水经雨水斗收集后,通过雨水管道排至室外检查井或雨水沟。坡屋面溢流时,自由落水;平屋面开溢流口排水。
生活给水系统方案

生活给水系统方案供水设备选择方案:在设计生活给水系统时,首先需要选择适合的供水设备。
选择合适的供水设备有助于提高供水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和确保水质安全。
以下是几个供水设备的选择方案:1.水泵:选择高效能、低噪音的水泵设备,以确保水源的持续供应并降低能源消耗。
2.水箱:选择具有良好密封性和抗腐蚀性能的水箱,以保持水质的清洁和安全。
3.滤芯:选择高效能的滤芯设备,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杂质和污染物,提供更清洁的饮用水。
供水管网设计方案:供水管网是将水从水源输送到居民家庭的关键部分。
以下是供水管网设计的一些方案:1.管线布局:合理布置管线,避免过长、过细或过密的管道,以减少水压损失和水质变差的可能性。
2.管材选择: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管材,如PE管、PVC管等,以确保管道的安全和耐久性。
3.防腐防蚀:对于长时间使用的管道,可采用外涂防腐层或内衬防腐材料,以延长管道寿命和保证水质的安全。
水质监测方案:为确保供水系统的水质安全,需要建立水质监测系统。
以下是水质监测方案的一些建议:1.定期监测:定期对供水系统的水质进行检测,如检测水中的pH值、溶解氧、微生物等指标,以确保水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2.自动监测:引入智能监测设备,实现对水质的实时监测和报警,提高水质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应急处理方案:在供水系统运行期间,可能会发生管道破裂、设备故障等紧急情况,因此需要建立应急处理方案。
1.储备供水设备:备有备用的水泵和水箱等设备,可以在紧急情况下维持供水的连续性。
2.应急修复队伍:建立应急修复队伍,配备专业的工程师和维修人员,以便他们能够快速解决紧急情况。
3.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和反应速度。
总结:设计一个高质量的生活给水系统需要综合考虑供水设备的选择、供水管网的设计、水质监测方案以及应急处理方案等多个因素。
只有在这些方面得到充分考虑和策划的情况下,才能确保居民能够获得高质量的饮用水。
因此,制定合理的生活给水系统方案至关重要,以满足人们对清洁、安全饮用水的需求。
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与优化I. 引言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和优化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个良好设计和优化的给排水系统可以有效地处理废物和污水,减少环境污染,并确保人们的健康和安全。
II. 系统设计要素一个有效的给排水系统设计需要考虑以下要素:1. 地理环境:地质条件、降雨情况和地形地势对系统设计有重要影响。
2. 建筑规模:建筑物的类型、使用目的和规模决定了给排水系统的容量和布局。
3. 污水负荷:根据建筑物的污水产量,确定正确的管道和设备尺寸。
4. 污水处理:选择适当的处理设备和工艺,确保污水达到排放标准。
5. 节能与环保:采用节能设备和技术,同时减少污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III. 系统设计步骤一个典型的给排水系统设计包括以下步骤:1. 收集信息:了解建筑物的用途、人口数量、水负荷和周围环境等信息。
2. 设计参数确定:根据收集到的信息,确定设计参数,例如压力、流量和速度等。
3. 管道布局: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用途,设计合理的管道布局,确保污水流动畅通。
4. 设备选择:选择适当的泵、阀门和其他设备,以满足系统的需求。
5. 污水处理:根据水质要求和排放标准,选择适当的污水处理设备和工艺。
6. 安全考虑:确保系统的运行安全,包括防止水力冲击、漏水和防火措施等。
7. 施工和监测:监督施工过程,并定期进行系统的监测和维护。
IV. 系统优化策略给排水系统的优化是为了提高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在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
1. 节约用水:采用节水设备和措施,降低用水量,例如低流量马桶和节水淋浴头。
2. 管道材料选择:选择高质量、抗腐蚀的管道材料,减少泄漏和维修需求。
3. 智能系统控制:应用智能控制技术,自动监测和调整系统运行,优化能耗和水质。
4. 污水再利用:开发和利用污水再利用技术,降低对淡水资源的需求。
5. 持续监测与维护:定期监测和维护系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V. 结论设计和优化给排水系统是一项综合性的任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建筑工程中的给排水系统设计要点

建筑工程中的给排水系统设计要点在建筑工程中,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内部的供水和排水功能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给排水系统设计中需要注意的要点。
1. 容量计算:在给排水系统设计中,首先需要计算建筑物内的供水和排水容量,以确保能够满足正常使用的需求。
供水容量的计算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类型、使用人数、用水设备等因素,而排水容量的计算则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类型、使用人数、用水设备等因素。
通过准确计算容量,可以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供水不足或排水堵塞等问题。
2. 管道布局:管道布局是给排水系统设计中的关键步骤。
合理的管道布局可以确保水流畅通,减少管道损失和噪音,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在布局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管道的材质选择、管道的直径大小、管道的坡度等因素。
合理的斜坡设置可以帮助水流自然流动,减少堵塞的可能性。
3. 水质处理:在给水系统设计中,水质处理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水质处理包括对源水进行净化处理,以确保供水的安全和卫生。
常见的水质处理方法包括过滤、消毒、软化等。
同时,在给水系统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供水设备和管道的材质选择,以防止水质造成的腐蚀或污染问题。
4. 排水系统设计:排水系统设计是建筑工程中给排水系统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排水系统设计中,需要合理设置下水道、排水管道和排水口等设施,以确保排水顺畅和防止水浸问题的发生。
排水系统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地势、排水流量和排水方向等因素,避免排水不畅或倒灌的情况。
5. 消防供水系统设计:在建筑工程中,消防供水系统的设计是必不可少的。
消防供水系统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类型、高度和消防设备的使用需求等因素。
在消防供水系统设计中,需要合理设置消防水池、消防水泵、消防水管和喷淋装置等设备,以确保消防安全的需求。
6. 设备选择:在给排水系统设计中,设备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选择设备可以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减少维护和故障的可能性。
设备的选择需要考虑到设备的品牌、性能、质量和维修保养等因素,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长期使用。
给排水设计方案

4.确保系统设计、施工、运维的合法合规性。
三、设计原则
1.安全性:确保系统运行安全可靠,防范水患;
2.合理性:根据住宅区实际情况,合理规划给排水系统;
3.环保性: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4.经济性:合理控制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5.可持续性:考虑长远发展,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
1.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法规、规范和标准;
2.充分考虑项目所在地的地理、气候、水资源等条件;
3.保障供水安全,提高排水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4.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5.便于施工、维护和管理。
三、设计内容
1.给水系统设计
(1)水源及取水方式
本项目水源采用城市自来水,取水方式为地下水源。
(2)给水系统布局
2.排水系统设计
(1)排水体制
采用分流制排水体制,将生活污水与雨水分别排放,降低污水处理难度。
(2)排水管道设计
选用优质排水管材,设计合理的管道坡度,防止管道堵塞与积淤。排水管道布局兼顾地形、地貌,降低施工难度。
(3)排水设施配置
合理配置污水泵站、雨水泵站、检查井等设施,提高排水系统效率。污水泵站、于维护管理。
3.污水处理及回用
(1)污水处理
本项目采用生化处理技术,对住宅区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确保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
(2)污水回用
污水处理后的中水用于绿化、景观、道路浇洒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4.雨水收集与利用
(1)雨水收集
利用住宅区屋面、地面等雨水收集设施,收集雨水。
(2)雨水利用
收集的雨水用于绿化、景观等,减少地表径流,减轻城市排水压力。
给排水系统设计与施工方案

给排水系统设计与施工方案1. 引言给排水系统是建筑物中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它负责将水供应到建筑物内的各个设施,并排除建筑物内产生的废水和污水。
一个科学合理的给排水系统设计与施工方案对于建筑物的正常运行和居住者的生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与施工方案,包括系统设计的步骤、设计原则、重要要素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
2. 给排水系统设计的步骤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2.1 收集信息在进行给排水系统设计之前,需要对建筑物的结构、用途、人流量、水质要求等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
这些信息将成为设计依据,对系统的布置和管道的选型等方面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2 确定设计准则根据相关的建筑标准和规范,确定给排水系统设计时应遵循的准则和要求。
这些准则包括管道布局、管径选取、斜度要求、阀门和附件的选择等内容。
2.3 进行系统布置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和确定的设计准则,进行给排水系统的布置。
在布置过程中,要考虑到系统的合理性、可操作性以及未来的扩展需求等因素。
2.4 选取管道材料和设备根据系统的需求和设计准则,选取合适的管道材料和设备。
常用的管道材料有PVC、PPR、铸铁等,而设备则包括阀门、水泵、水箱等。
2.5 进行管径计算在给排水系统设计中,管道的大小是非常关键的。
通过进行管径计算,确保管道能够满足建筑物内的用水需求,同时避免出现瞬时流量过大或流速过慢等问题。
2.6 绘制图纸和报告完成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后,需要将设计结果进行图纸和报告的形式输出。
图纸和报告应包含系统布置、管道材料和设备的选型、管径计算结果等内容,便于施工和后续维护。
3. 给排水系统设计的原则给排水系统设计的原则如下:3.1 安全性原则给排水系统设计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范,确保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泄漏、倒灌等问题,保障建筑物和居民的安全。
3.2 经济性原则给排水系统设计应考虑到系统的经济性,包括材料选择、设备配置和管道布置的成本等因素。
《给水系统设计》课件

环境友好性
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水资源 的浪费,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 响,促进可持续发展。
技术先进性
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 给水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确
保供水质量。
设计步骤
需求分析
了解用户需求,确定供水规模和供水水质 指标。
泵站与加压设施设计
根据供水规模和水压要求,进行泵站和加 压设施设计,确定泵站和加压设施的规模 、数量和位置等。
格网状
由多条干管和支管组成的网状结构,适用于大中 型城市或工业区。
管网定线
根据城市规划、地形 、水源和用户分布情 况,确定管网的走向 和位置。
考虑近、远期发展, 预留管位,便于扩建 。
应充分利用地形,使 管网总水头损失最小 ,同时便于施工和运 行管理。
管径的确定
根据用水量、管网的水头损失等计算 确定管径。
选择合适的厂址,并进行总平面设计
02
厂址选择
考虑水源、地形、地质、环境、交通 、供电、占地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厂 址
01
03
总平面设计
根据工艺流程、厂区环境、安全卫生 、施工运行等因素,进行总平面设计
管道综合
综合考虑各种管道的走向和标高,进 行合理的管道综合设计,确保管道安 全可靠
05
04
竖向设计
根据厂址地形和工艺要求,进行合理 的竖向设计,满足排水和防洪要求
合理规划厂区道路,确保交通 顺畅,满足消防和安全疏散要 求
总结词
确定各构筑物和建筑物在水平 面上的相对位置
净水构筑物
根据工艺流程和设计要求,确 定各净水构筑物的平面布置和 相互关系
厂区绿化
结合厂区环境和工艺要求,进 行适当的绿化布置,改善厂区 环境
高程布置
建筑物给水系统的设计标准

建筑物给水系统的设计标准建筑物的给水系统是保障居住或工作环境中正常供水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设计标准直接影响着供水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舒适程度。
本文将针对建筑物给水系统的设计标准进行详细探讨。
一、供水质量标准建筑物给水系统的设计应符合当地相关的供水质量标准。
这包括供水水源的清洁度、稳定性和可靠性等要求。
提供给用户的自来水应符合国家或地方政府颁布的饮用水卫生标准,确保水质无害、卫生安全。
二、供水压力标准建筑物给水系统的设计应保证合适的供水压力。
一般而言,住宅区的供水压力应在0.15MPa至0.2MPa之间,商业建筑区域的供水压力则可适度提高至0.3MPa。
供水压力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因此确保合适的供水压力非常重要。
三、供水管径标准建筑物的给水管径设计应遵循一定的标准。
一般而言,住宅区的供水管径应根据居民数量、用水设备的数量来确定,商业建筑区域则需要根据商业活动和设备需求来选择合适的供水管径。
确保供水管径符合标准可以保证供水的稳定性和充足性。
四、防止倒流措施标准建筑物给水系统的设计应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供水倒流。
这主要包括设置合适的防倒流阀和空气间隔装置等。
防止倒流的措施可以保证供水的卫生安全,避免污染物逆流进入给水系统。
五、消防给水标准建筑物给水系统的设计应有相应的消防给水系统,并符合相关的消防安全标准。
消防给水系统应具备足够的供水压力和流量,以满足火灾事故时的需要。
供水管道应按照消防标准进行布置,消防设备应可靠有效。
六、供水设备标准建筑物给水系统的设计应选用符合国家或地方标准的供水设备。
这包括水泵、水箱、水管等各种设备。
供水设备的选用应具备稳定可靠、节能环保等特点,并且需要经过合适的检测和认证。
七、排水系统标准建筑物给水系统的设计应与排水系统相匹配,确保排水稳定和畅通。
供水与排水系统之间需要保持合适的平衡,以避免给水与排水之间的冲突和干扰。
排水系统的设计应符合国家或地方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八、可持续性标准建筑物给水系统的设计应注重可持续性,尽可能使用节水设备和技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水系统的功能发电厂给水系统的任务是(包括脱过氧的凝结水和经过化学处理的补充水)从除氧器贮水箱送到锅炉的省煤器进口。
给水在输送的过程中,要进行加热并升压,以满足锅炉对给水的温度和压力的要求,整个汽水循环的热效率的到提高。
加热给水的热源,来自汽轮机的各级抽气,提高给水的抽气,就要借助给水泵。
给水泵是发电厂简历汽水热力循环必不可少的设备给水系统除向锅炉供水之外,还得向锅炉过热器的减温装置提供减温水,以调节主蒸汽的温度;在给水泵中间级抽头,向加热器的减温装置供给减温水和事故喷水的用水。
在装有汽轮机旁路系统的发电厂,给水系统要向高压旁路系统供水,以降低主蒸汽排入再热器冷段蒸汽的温度,是锅炉出口和再热器出口的蒸汽压力和温度得到调整。
本次设计主要针对主给水管道的温度和压力的设计。
一、机组简介锅炉形式:超临界、单炉膛、一次中间再热、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全钢架悬吊结构、露天布置燃煤直流锅炉锅炉最大连续出力:1950t/h过热器出口压力:25.5MPa过热器出口温度:569℃再热器出口压力:4.54MPa再热器出口温度:569℃给水温度:280.4℃锅炉效率(LHV):93.84汽轮机形式:超临界参数、一次中间再热、单轴、三缸四排汽、8级回热抽汽凝汽式汽轮机额定功率:660MW额定进汽量:1900t/h主汽阀额定进汽压力:24.2MPa(a)主汽阀进汽温度:566℃再热蒸汽额定进汽压力:4.525MPa(a)再热蒸汽进汽温度:566℃再热蒸汽额定流量:1525.5t/h循环冷却水温度:143.1℃排汽压力:0.00747MPa(a)排汽量:1038.82t/h机组净热耗:7942kJ/kW.h发电机型式:水-氢-氢冷却、静态励磁发电机额定功率:600MW额定容量:667MVA电压:20kV频率:50Hz功率因素:0.9转速:3000r/min励磁方式:旋转无刷励磁定转速:3000r/min汽水管道设计要则一使用范围适用于大型热电站内,参数为22.06MPa,,500℃以上的汽水管道设计设计要求二大型电站汽水管道设计应以热力系统和主厂房布置为依据,做到选材正确,布置合理,补偿良好,流阻较小,造价低廉,支吊合理,安装维护方便,扩建灵活,整齐美观,并应避免水击,共振和噪声。
管道设计应符合国家和部颁有关标准,规范。
三设计参数1 设计压力设计压力是指管道运行中介质的最大工作压力。
对充水管道,应考虑压力损失和水静压力的影响,但当其低于额定压力的3%时,可不予考虑。
主要管道的设计压力按下列规定取用(1)主蒸汽管道取用锅炉额定蒸发量时过热器出口的额定工作压力。
(2)汽轮机抽气管道或被压是汽轮机排气管道取用制造厂提供的最大工作压力。
(3)加压装置后的蒸汽管道取用减压装置出口的最大工作压力。
(4)不可调速给水泵或其他水泵的出口管道取用水泵特征曲线最高点的压力与(5)进水侧压力之后,并应考虑进水温度对进水侧压头和出口扬程的修正。
(6)可调速给水泵的出口管道当给水主管上不装设调节阀时,取用额定转速时额定流量下水泵出口压力的1.1倍与进水侧压力之和,并应考虑进水温度对进水侧压头和出口扬程的修正。
(7)给水泵再循环管道当采用单元系统时,进除氧器的最后一道关断阀及其以前的管道,取用主给水管道的设计压力;当采用母管制系统时,节流孔板及其以前的管道,取用主给水管道的设计压力;节流孔板后的管道,当未装设阀门或介质双出路上的阀门不可能同时关断时,取用除氧器的最大工作压力。
(8)给水泵进水侧管道取用除氧器最大工作压力与最高水位时水柱静压之和,并应考虑进水温度对进水侧压头和出口扬程的修正。
(9)锅炉定期排污河连续排污三次阀前的管道取用汽包额定工作压力。
锅炉安全阀后的排气管道应根据消音器和管道阻力计算确定。
当为装消音器时,高,中压锅炉的排气管道可取0.98MPa。
2 设计温度设计温度一般是指管道运行中介质的最高工作温度,主要管道的设计温度按下列规定取用。
(1)主蒸汽管道取用锅炉额定蒸发量时过热器出口蒸汽的额定工作温度(2)汽轮机抽气管道或被压式汽轮机排气管道取用制造厂提供的最高工作温度。
(3)减温装置后的蒸汽管道取用减温装置出口蒸汽的最高工作温度。
(4)经加热器加热后的水管道取用被加热水的最高温度。
(5)锅炉定期排污和连续排污管道取用汽包额定工作压力下水蒸气的饱和温度。
(6)锅炉向空排气管道当不装消音器时,安全阀后的管道,一般取用被排放起源的额定工作温度减50℃。
当装置设消音器时,安全阀至消音器的管道,一般取用被排放起源的额定工作温度;消音器后的管道,根据消音器性能确定(7) 管道设计安装温度一般取用20℃。
高压加热器的主要技术数据(VWO工况)(以下压力均通过焓温表查得)3号高加的进口温度为191.1℃,出口焓为954.36,所以出口压力为38.10345MPa3号高加的出口温度为220.1℃,出口焓为936,所以出口压力为37.12736MPa 2号高加的进口温度为218.5℃,进口焓为747,所以进口压力为37. 07774MPa 2号高加的出口温度为260.2℃,出口焓为1135.8,所以出口压力为35.74222MPa 1号高加的进口温度为261.2℃,进口焓为1140.3,所以进口压力为35.97372MPa 1号高加的出口温度为290℃,出口焓为1278.4,所以出口压力为35.00883MPa 因为给水量都是1950t/h,转化成体积流量为0.5417m3/s主给水管道可以选用以下参数的管道,材料为15NiCuMoNb5-6-10,管径和壁厚分别为Φ508×50(mm,mm),最大允许流速为5.19m/s所以可以算出主给水管道的流速v=0.5417/(3.14*0.204*0.204)=4.15m/s下面的计算参照给水管路图1、3号加热器与2号加热器之间的管道的压头损失计算已知3号高加的出口压力和2号高加的进口压力所以管道的压力损失hs=(37.12736-37.07774)*102=4.962mh s = (λ* L / D n+ ∑ζ)v2 /(2g)λ——管段沿程阻力损失系数L——管段的长度,米D n——管段的内径,米V——管段内的流体的流速,米/秒∑ζ——管段各局部阻力系数之和(此计算不考虑)λ= 1 / ( 1.14 + 2 lg ( D / k d ))D——计算管道的直径,米k d——管道的等值粗糙度,米汽水管道的粗糙的值粗糙度(包括焊口的阻力损失)可按下列数值取用:无缝钢管:k d=0.2*10-3米;焊接钢管:k d=0.3*10-3米高腐蚀条件工作的管道,如排气管、输水管、溢流管等k d=(0.55~0.65)*10-3米所以k d取0.2*10-3米λ= 1 /(1.14+2*lg(0.508/0.2*10-3))=0.1258h s =(0.1258*L/0.408)*4.152/(2*10)=4.962mL=4.962*2*10*0.408/(0.01582*4.152)=18.69m所以可以布置各段管道的长度为4.6m,9.49m,4.6m2、2号高加和1号高加之间的管道的压头损失计算已知2号高加的出口压力和1号高加的进口压力所以管道的压力损失hs=(35.97867-35.74222)*102=4.729m因为主给水管路的材料和尺寸是一样的,所以管道的直径和介质的流速和上面一样λ= 1 / ( 1.14 + 2 lg ( D / k d ))=1 /(1.14+2*lg(0.508/0.2*10-3))=0.1258h s = (λ* L / D n+ ∑ζ)v2 /(2g)=(0.1258*L/0.408)*4.152/(2*10)=4.729mL=4.792*2*10*0.408/(0.1258*4.152)=17.81m所以可以布置各段管道的长度为4.6m,8.81m,4.6m3、1号高加出口到省煤器进口管道的压头损失计算1号高加的出口布置高度为13.7m,省煤器进口的布置高度为45.426m,所以由高度引起的压力损失为:h损=(45.426-13.7)*ρ*g=31.726*10*1000=0.31726MPa因为管道的材料和尺寸和上面是一样的,所以阻力损失系数λ同样为0.1258省煤器进口压力为34.4726MPa所以给水管道的阻力导致的压降为hs=35.00883-34.4726-0.31726=0.21 897MPa=21.897mh s = (λ* L / D n+ ∑ζ)v2 /(2g)L=21.897*2*10*0.408/(0.1258*4.152)=82.474m因为管道的高度为29.974m,所以管道的水平长度为52.5m 4气动泵与3号高加之间的压头损失计算各段管道的长度可以布置为4.6m,9.3m,4.6mλ同样为0.1258管道的总长度L为4.6+9.3+4.6=18.5mh s = (λ* L / D n+ ∑ζ)v2 /(2g)=(0.1258*18.5/0.408)*4.152/(2*10)=4.912m所以压力损失为0.04912MPa汽动泵出口压力为38.10345+0.04912=38.15257MPa5除氧器与前置泵之间的压头损失计算除氧器的出口压力为0.830997MPa前置泵的进口压力为0.948MPa除氧器出口布置在26m高度前置泵的进口布置在0m高度因为除氧器比前置泵要高,所以给水下降时,压力要增加为P增=26*103*10=0.26MPa所以管道的阻力导致的压降为0.830997+0.26-0.948=0.143117MPa 即14.3117m给水管段选用的材料和尺寸同上所以λ同样为0.1258管道的压力损失:h s = (λ* L / D n+ ∑ζ)v2 /(2g)=(0.1258*L/0.408)*4.152/(2*10)=14.3117mL=14.311*2*10*0.408/(0.1258*4.152)=53.9m根据管路的结构水平管道的长度为27.9m,两段竖直管道的长度分别为6.2和19.8m6前置泵与给水泵之间管道的压头损失计算根据结构可以直接得出管道的各段长度分别为7.5m,18.3m6.2m给水管路的材料和上面是一样的,给水管路的尺寸为Φ355.6×40即直径为0.3556m,壁厚为0.04m给水管道的流速v=0.5417/(3.14*0.1378*0.1378)=9.09m/sλ= 1 / ( 1.14 + 2 lg ( D / k d ))=1 /(1.14+2*lg(0.3556/0.2*10-3))=0.1309h s = (λ* L / D n+ ∑ζ)v2 /(2g)=(0.1309*32/0.2756)*9.092/(2*10)=62.79m所以阻力损失为0.6279MPa给水泵简介1 本工程给水泵配置2×50%BMCR容量汽动泵和1×30%BMCR 容量电动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