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讲

第一章
中国近代历史是怎么开始的? ——两个历史落差的转换与中 国近代历史的开始
第一章
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与近代 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
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了解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了解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性质及其主要矛盾和主要特征,加深 对近代中国社会基本国情和进行反帝反 封建斗争的认识。 (二)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争取民族 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 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 系。
几个基本线索
1.―两个过程论”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一文中提出的著名论断:“帝国主义 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 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 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
2.“三次革命高潮说”
胡绳在《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 中,以阶级斗争的表现作为划分时期的 标志,提出把近代史划分为太平天国革 命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三大革 命运动高潮,三次革命高潮构成中国近 代历史演进的基本线索。20世纪80年代 中期以来出版的教科书和中国近代通史 著作,基本是按照这个理论框架编写的。
宇宙的年龄是150亿---200亿年 地球距今约46 亿—50亿年
一个民族 有一些关注 天空的人, 他们才有希 望; 一个民族 只是关心脚 下的事情, 那是没有未 来的。 ——黑格尔
太阳距今约50 亿年 太阳所在的系称银河系,它包含1000亿颗以上的 恒星——1999《辞海》
人 类 历 史 中 的 三 次 革 命 性 转 变
《资治通鉴》: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成的一部编年体 史学巨著。
《资治通鉴》书影
司马光小楷《天圣帖》
《天工开物》:明末科学家宋应星写成, 被外国人称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第一章

慈禧
清廷上谕
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基本特点
第五,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统治,中国 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 衡
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基本特点
第六,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 压迫下,中国人民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 世界所少见的
江淮一带饥饿的农民
长江洪水暴发后的灾民 逃难的灾民
——毛泽东
(一)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
矛盾
中国封建主义是帝国主义统治中 国的基础
中国封建主义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基础
清贵族夫人与外国驻华公使夫人合影
台湾省已归日本, 颐和园又搭天棚。
颐和园
中国封建主义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基础
袁世凯
袁世凯与列强公使的合影
中国封建主义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基础
袁世凯批准的 “二十一条”文书
“二十一条”签约现场
中国封建主义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基础
蒋介石
蒋介石军队屠杀革命党人
3、近代中国社会的矛盾
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最主要的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最主要的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1937年12月,日本东 京《日日新闻》报道了日 军“片桐部队”的两名军 官在南京紫金山一带进行 杀人比赛的消息
《辛丑条约》对英、法、德11国赔款 45000万两白银(年息4厘,分39年还清, 本息合计98200万两)
帝国主义的侵略是中国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
经济上: 帝国主义通过不平等条约控
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修铁路
1904年德国人修建的天津火车站
帝国主义的侵略是中国沦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分节知识点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第一节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一)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1.政治: 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经济: 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基本生产结构是:小农经济。
小农经济的特征是: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文化: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仁政,三纲五常)4.社会: 社会结构: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核心是宗族家长制。
(二)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危机晚清的危机:①政治: 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官僚机构膨胀。
②经济: 大肆实行土地兼并。
③文化: 厉行专制主义,大兴文字狱,整个社会万马齐暗。
④军事:军力衰败,军备废弛,军纪荡然,不堪一击。
⑤社会: 对外—闭关锁国,使中国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
综上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二、鸦片战争前的世界1.经济: 工业革命后→大机器替代了工厂手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十分迅速。
2.政治: 英国1640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国家先后确立。
3.殖民: 帝国主义瞅准商品市场、原料产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第二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一)军事侵略:1.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即《江宁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4年中法《黄埔条约》;中美《望厦条约》2.1856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天津条约》允许国外公使常驻北京。
外国公使可以直接向中国政府发号施令。
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
割去中国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3.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4.1860年《北京条约》割去香港岛对岸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给英国。
5.1884年中法战争,1885年中法《中法新约》。
中国近现代史纲第一讲PPT参考

到侵犯,但也并没有
完全被列强所控制。
2021/3/10
授课:XXX
7
“半封建”
“半封建”这一概念最早见于恩格斯《德国的革命 与反革命》。
就我们中国的半封建社会来说,指的是中国已不是 完全的封建社会,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故称 为“半封建”。
2021/3/10
授课:XXX
8
第二,强租“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
2021/3/10
授课:XXX
2021/3/10
பைடு நூலகம்
授课:XXX
18
2021/3/10
黑船事件
授课:XXX
1853年7月8日,“黑 船事件”发生。美国东 印度舰队佩里准将率领 4艘战舰驶入日 本江户 湾前,用武力威胁日 本幕府停止“闭关锁国” 的政策。佩里要求幕府 接受美国总统米勒 德·菲尔莫尔致“日 本 皇帝(将军)”的国书, 结束锁国政策,并缔结 通商条约。幕府被迫接 受美国总统国书,但要 求拖延到第二年答复。
1885年6月9日,李鸿章与法国公使中法签订了《中法新约》 (即《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十款》)。
中法战争是晚清在抵抗列强侵略中唯一取得 局部胜利的战争。
2021/3/10
授课:XXX
16
中日甲午海战(1894~1895)
《 马 关 条 约 》
2021/3/10
授课:XXX
17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强的侵略,中国的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司法主权 等遭到了破坏,丧失了完全独立的地位,但是仍然 维持着独立国家和政府的名义,还有一定的主权, 与完全由宗主国直接统治的殖民地尚有区别,因而 被称为半殖民地。
2021/3/10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第一讲 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第一讲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鲁克亮撰写)一直以来,我们都有一个印象,1840年前的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繁荣昌盛的强国,只是因为1840年的鸦片战争导致了中国的衰落和被奴役,导致了中国数千年来未有的大变局。
事实果真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渐变的发展过程,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只是一个结果而已。
那么1840年以前中国究竟发生了什么?是制度、文化的原因?或是经济的因素?最终导致了中国的衰落。
下面我们就开始本次的讲述:一、1840年前的中国与世界为什么我们要把讲述的时间点定在1500年哪?公元1500地理大发现(明孝宗弘治十三年,郑和的船队已七下西洋(1405-1433)),是人类历史的分水岭,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
在此之前,人们生活在相互隔绝而又各自独立的几块陆地上(非洲、欧洲、亚洲分别由三个信奉基督教的国王统治,其他地方都是混沌未开,美洲还没有被知晓)。
没有人知道地球是方的还是圆的,都认为自己生活在世界的中心。
(播放视频:公元1500年的世界)在世界史上,一般把公元1500年以来的时代称之为海洋时代。
既然是海洋时代,那么决定其国家力量的表现自然就是各国海洋实力即海军力量的强大。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公元1500年以来的世界史就是一部世界海洋的争霸史。
在开始了解即将到来的海洋时代以前,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1500年以前的中国和西方世界,从宏观上来理解曾经的中国给予世界带来的影响。
(一)公元1500前的中国和世界文化:源远流长世界公认的五大文明古国国家/文明起始年代:古巴比伦: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250年之间古埃及:公元前3500年古希腊:公元前3000前~1100年之间古印度:公元前2000年古中国:公元前1600年商朝建立,目前西方公认中国有3500年信史(夏朝没有证据,算上夏的话,是公元前2050年建国)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源远流长。
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华文明是唯一延续时间最长、未曾中断的文化系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讲(导言、第一章、第二章)

• 【教学目的与要求】 • 通过本专题的讲授,使学生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 性质、主要矛盾、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 任务及其关系;了解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 年五四运动这八十年的基本历史线索;了解近代 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认识中国人 民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顽强反抗精 神,继承和发扬近代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 革命传统并理解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在于社会 制度的腐败和经济技术的落后;正确认识农民阶 级、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改良派对中国出路进行 的探索及其历史局限性,懂得中国反帝反封建的 革命需要先进的阶级来领导。
• • • • • • • •
(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背景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 英国 鸦片战争前的西方 • 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 法国和美国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 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 (1)政治特点 • 俄国 (2)经济特点 (3)思想文化特点
应 知 挨 打 因 衰 落 , 国 富 兵 强 社 稷 安 。
断 柱 颓 垣 铭 耻 辱 , 励 精 图 治 换 新 天 。
西 来 恶 盗 狂 掳 掠 , 东 土 明 珠 毁 恨 添 。
遗 址 今 存 处 处 残 , 凄 零 更 著 几 分 寒 。
解决三个问题
课程介绍
为什么要 开设这门 课程?
中国近 现代历史 的主题
(二)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 1、边疆危机和瓜分危机 (1)边疆危机 (2)瓜分危机
2.义和团运动与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 • (1)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 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 (2)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是最根本的原因
鸦片战争前的中 国与世界 风 云 变 幻 的 八 十 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归纳整理

第一讲:历史大转型与中国梦(黄东)一、王朝周期律的启示类资本主义不得充分发展的原因:1.商品货币经济古已有之,但官方主导抑制民间主导,尤其是海外贸易官家绝对主导,政治权力抑制私人产权和商人势力,文化上歧视竞争意识。
2.官僚、地主与富商大贾互相转化,不惟影响工业导向的扩大再生产,也抑制类西方的第三阶级的产生。
3.宋元、明清政权变革的影响二、世界历史下的中国命运(一)殖民贸易与欧洲中心(二)鸦片贸易与反侵略战争失败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1.统治者难以应对时艰2.国防体制难以抵御外侮3.适应近代战争的人才匮乏4.武器装备落后经济技术的落后(重要原因)社会制度的腐败(根本原因)文化观念的因素三、中国梦的普遍意义(一)侵略的双重性与历史任务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1.军事侵略2.政治控制3.经济掠夺4.文化渗透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后果与影响:①西方殖民者对落后国家的侵略,促使那里封建经济结构解体,刺激了那里资本主义的产生,从而使打破了这些国家封闭落后的社会结构,为现代化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②西方列强的侵略,又使落后国家的经济呈现依附性的畸形、片面的发展,单一产品制,出口加工,列强为了自己的利益,往往还扶持和保护落后国家的自然经济,使落后国家的经济呈现先进工业与落后农业共存的二元结构状况,使被侵略国家民族工业难以独立地发展壮大,这又是不发达国家现代化困难重重的根本原因之一。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扫清障碍必要前提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最终目的必然要求(二)中国梦的三要素: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第二讲由器物而制度——帝国的自改革及其失败一、自强运动的顿挫(一)应急型的洋务改革·洋务运动的目的:御外侮、弭内患·洋务运动的路径:求强→工业化(重工业)→资本投入→资本匮乏→求富:工业化(轻工业)→民生企业(官督商办)→?洋务企业的特点:①依赖性②封建性(腐朽性、垄断性、家长制)·洋务运动的意义:1.开启了中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中国现代史资料

中国现代史讲义(华中师范大学)前言第一讲北京政府时期的军阀政治与社会经济一、京临时政府的成立与袁世凯柄政二、军阀派系的形成与维系三、军阀混战线索四、军阀政治思想五、社会经济第二讲北洋政府时期的社会新取向一、孙中山等争取民主共和国的斗争二、现代教育的发展三、新文化运动四、五四运动五、中共的成立六、国民革命第三讲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下的内政外交一、国民党各派系争夺中央政权的基本线索二、中央与地方政治体制三、中间政治派别与思想四、初期对外政策第四讲南京政府时期的中国社会经济一、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进一步确立二、发展概况三、农村经济四、“以农立国”与“以工立国”: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论争五、革命根据地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出现第五讲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挫折与新生一、工农武装暴动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二、红色政权理论三、“左”倾错误四、红军长征第六讲 1927—1937年的中国文化一、国民党官方“文化复兴”主张二、文艺流派与论争三、中国社会性质问题大论战第七讲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一、日本武装侵略中国的加深二、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评析三、西安事变四、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建立第八讲抗战时期的中国战场一、抗战初期二、抗战相持阶段三、抗战胜利阶段第九讲抗战时期的中国政治一、国民政府战时建制二、国共关系三、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的性质与特点四、伪政权的建立第十讲抗战时期的中国经济一、国统区经济二、敌后抗日革命根据地经济三、沦陷区经济四、“孤岛繁荣”第十一讲抗战时期的中国外交一、从九·一八到七七事变二、抗战初期(1937.7.7—1938.10)三、1938.10—1941.12(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四、1941.12.8—1945.2(从太平洋战争爆发到胜利前夕)五、抗战后期(1944—1945)第十二讲抗战时期的中国文化一、文化中心的散落二、中西哲学的融会三、战时文艺四、战时教育五、史学思想的进一步发展第十三讲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战后日本对侵华战争的认识第十四讲国共和谈一、重庆谈判二、“台上握手,台下踢脚”三、东北:争夺的焦点四、马歇尔调处第十五讲全面内战的演进一、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二、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三、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四、战略决战第十六讲国民党统治在大陆的崩溃一、国统区经济二、解放区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成长三、战后中间道路四、《美中关系白皮书》五、国民党统治在大陆崩溃的原因第一讲北洋政府时期的军阀政治与社会经济一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与袁的柄政军阀不仅是一个概念而且是一种体系或体制;不仅是军事史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心理。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第一讲+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中国倒退的关键因素纯粹是信奉孔 子学说的官吏们的保守性,也正是这一 原因,‚所有重要官吏都关心和恢复过 去,而不是创造基于海外扩张和贸易的 更光辉的未来。并且导致整个帝国的主 流阶层对商业和私人资本的厌恶,结果 就出现了许多令人心痛的局面:印刷术 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海外贸易受到控 制……‛ ---- 保罗· 肯尼迪
印刷术的发明及商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不仅 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写字的状况,而且改变 了只有僧侣才能接受高等教育的状况。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火药
产生于中国古代的炼丹术 唐朝末年用于军事 宋代用火炮、火箭作战更为普遍 后经蒙古人、阿拉伯人辗转于12世纪末、13世纪 初传入欧洲 以前一直攻不破的贵族城堡的石墙抵不住市民 的大炮,市民的枪弹射穿了骑士的盔甲,贵族的 统治跟身披盔甲的贵族骑兵队同归于尽了。
(二)、公元1500-1840年的世界
1、地理大发现
2、大国的崛起
葡萄牙
西班牙
荷兰货船模型
英国
英 国 女 王 伊 丽 莎 白 一 世 (
1533—1603 )
英王查理一世被砍头
克伦威尔
英王詹姆士 威廉三世
1215年英国《大宪章》
《航海法》
规定:输入英 国及其属国的 货物,必须使 用英国的船只 或者是输出国 的船只。
乔治·马戛尔尼
英王乔治三世
觐见乾隆图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 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 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 物,是以加恩体恤……‛
乾隆
马戛尔尼归国后的结论:
‚清政府的政策跟自负有关,它很 想凌驾各国,但目光如豆,只知道防止 人民智力进步。满洲鞑靼征服以来,至 少在过去150年里,没有改善,没有前进, 或者更确切地说反而倒退了。当我们每 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 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人。一个专制帝国, 几百年都没有什么进步,一个国家不进 则退,最终它将重新堕落到野蛮和贫困 状态。‘清朝’不过是一个泥足巨人, 只要轻轻一抵就可以把他打倒在地。‛
第一编第一讲西方列强的侵略

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相互间的关系
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
Copyright by dyh
Copyright by dyh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编
Copyright by dyh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编
1.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什么是半殖民地 什么是半封建 沉沦 进步
Copyright by dyh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编
1)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 战争爆发的原因
资本主义对外推 行殖民扩张政策。 中国的禁烟运动。
第 一 次 鸦 片 战 争 形 势 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编
1842.8.中英《南京条约》 1843.10.中英《虎门条约》 1844.7.中美《望厦条约》 1844.10.中法《黄埔条约》 1851.8.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
Copyright by dyh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编
一次鸦战后,民族 矛盾产生了,阶级 矛盾激化了; 19世纪70年代后,资本— —帝国主义先后对中国实行 蚕食、瓜分政策,使民族矛 盾逐渐激化; 《辛丑条约》签定后,民族矛盾深化,阶级斗争中 蕴涵了民族斗争。
Copyright by dyh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编
2. 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两大历史任务
Copyright by dyh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编
战争的经过
1900.5.底,英、法、德、日、 意、俄、美、奥等八国组成联 军。
6.10.由天津向北京进犯,公然 挑起了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总司令西摩
Copyright by dyh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编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第1章-PPT课件

▲关税自主权是国家的重要主权。进出口关税的 降低,有利于资本-帝国主义向中国倾销商品和 掠夺原料,使中国海关失去了保护本国经济发展 的作用。
▲资本-帝国主义掌握近代中国海关,是帝国主 义打击和压制中国民族工业,扩张其在华势力的 重要手段。
▲中国国内的商品要缴纳远高于关税额的厘金和 其他苛捐杂税,中国商人还经常受到官吏的敲砸 勒索。由于关税的大幅度下降,从而使华商和洋 商处于极其不公平的竞争地位。
一、军事侵略
二、政治控制
三、经济掠夺
四、文化渗透
一、军事侵略
主要表现: 1、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2、签定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领土和划分实力 范围; 3、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1、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1)五次大规模侵华战争: 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0月—1860年11月) 中法战争(1883年—1885年) 中日甲午战争(1894年—1895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1901年)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一个基本概念: 资本-帝国主义
一个基本问题: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需要弄清楚的一个基本概念
资本-帝国主义:
这个概念更准确地界定了我们经常所讲的 外国侵略中国外国历史的本质属性。本章所讲 的这段历史时期正是西方国家和日本的资本主 义由自由竞争阶段的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 主义,即帝国主义这个阶段。本章所讲的反对 外国侵略的斗争,既包括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 段中国人民反对资本-帝国主义的斗争,也包括 帝国主义阶段中国人民反对资本-帝国主义的斗 争。
3、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资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 出,以《马关条约》为界,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讲 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与近代社会

10
拓展阅读
关于鸦片战争的研究
1、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生 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2、茅海建:《近代的尺度:两次鸦片战争军事与外交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版。 3、罗志田:《“天朝”怎样开始“崩溃”──鸦片战 争的现代诠释》,载《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3期。
11
拓展阅读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1982年版。 黄仁宇:《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三联书店1997 年版。 龚缨晏:《鸦片的传播与对华鸦片贸易》,东方出版 社1999年版。 [美]斯塔夫里阿若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 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12
5
“航海家亨利王子” (Prince Henry,1394~1460年
二、英国如何打开中国大门? 贸易手段:英国东印度公司——“广州一口通商” 外交手段:1793年8月马嘎尔尼使团;
1816年阿美士德使团。
鸦片手段: 军事手段:诉诸战争
6
三、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历史的开端
1、中英交战前的状况: 中国:“禁烟”运动 英国:议会激辩发动战争(1840.4.7-10) 思考:鸦片战争能否避免? 2、鸦片战争的进程(三个阶段) 1839年6月3日-25日 3、鸦片战争中国必败吗?
9
拓展阅读
关于马嘎尔尼使华事件的研究
1、[法] 阿兰〃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 界的撞击 》,三联书店1993年版。 2、[美]何伟亚:《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 仪冲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3、葛剑雄:《就事论事与不就事论事──我看<怀柔 远人>之争》,载香港《二十一世纪》第46期,199am,1900-1995)《中国 科学技术史》。
华师近现代史1-7章+师姐资料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2.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进行的是:军事侵略3.1894年日军攻陷旅顺后制造了旅顺大屠杀4.1887年,葡萄牙胁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葡和好通商条约》允许葡萄牙“永久管理澳门”5.俄国通过《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堪分西北界约记》《改订伊犁条约》侵占中国领土151万平方公里6.甲午战争后大概势力范围:德国占山东;日本占福建;法国占广东、广西、云南;英国占香港岛,山东威海卫,长江流域;沙俄占辽东半岛的旅顺口、大连湾及其附近海面7.1845年11月,英国在上海设立上海英租界,是中国近代第一个租界,租界内一切事务均由外国殖民者管理,中国的法律在租界内不发挥效用8.三国干涉还辽:俄国、德国、法国;中国赔款日本3000万两白银9.《辛丑条约》规定中国赔款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10.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扶植奕 、文祥等满族贵族;太平天国运动后,列强扶植曾国藩、李鸿章等官僚;清末,列强扶植袁世凯;袁世凯死后,列强扶植皖系军阀段祺瑞、直系军阀冯国璋、奉系军阀张作霖。
12.1842.8.29《南京条约》开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5个通商口岸;《马关条约》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13.有涉及协定关税的条约:《南京条约》《天津条约》《五口通商章程》《黄埔条约》《望厦条约》14.19世纪50年代起,列强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海关行政权15.英国在华通商口岸开设的洋行:怡和洋行、太古洋行、沙逊洋行16.外国在中国开设的第一家银行是:1845年进入中国的英国丽如银行,是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枢纽17.外国教会中的某些势力利用宣传宗教和西学的名义,为帝国主义侵略制造舆论,较早的外文期刊是《中国丛报》(1832~1851)和《北华捷报》(1850~1861)(后改名为《字林西报》)18.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是广学会,发行刊物《万国公报》宣传殖民主义奴化思想19.列强为侵略中国寻找借口制造“种族优劣论”及“黄祸论”等言论1.三元里人民英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2.太平天国运动中,太平军重创侵略者指挥的洋枪队“常胜军”及“常捷军”3.台湾吴彭年、杨泗洪指挥的黑旗军在新竹、彰化、嘉义、台湾与日军激战4.1885,中法战争后期,冯子材取得镇南关大捷、谅山大捷,但由于清政府的极度腐败,中法战争的结果依旧是以“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告终5.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最终目的是:瓜分中国、灭亡中国5.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自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出现了列强争夺殖民地的狂潮,成为“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掠夺领土的时代”6.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破产的原因有2个:帝国主义列强间的矛盾与相互制约;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根本原因)7.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当时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存在着笼统的排外主义错误;认识不到帝国主义联合中国封建地主阶级以迫害中国人民的是指,蒙受封建统治者的欺骗;小生产者的局限性,义和团内部迷信、落后的倾向1.反侵略战争失败的中国内部原因:政治制度腐败(更根本)、经济技术落后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5.《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农副业产品的生产与分配,都以农村政权的基层组织“两”来实行管理,每25户为一“两”;试图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平均,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6.《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良方案;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大人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 具有进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