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找矿-概念、技术与实例-修改

合集下载

地质勘查常用的深部找矿技术及发展研究

地质勘查常用的深部找矿技术及发展研究

地质勘查常用的深部找矿技术及发展研究地质勘查是矿产资源勘查的重要环节,而深部找矿技术则是地质勘查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深部找矿技术是指通过对地下深层构造和岩石矿物等特征的研究,利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等技术手段,在地质勘查中寻找潜在矿产资源的技术。

随着矿产资源的逐渐枯竭,矿产富集程度的降低,深部找矿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对地质勘查常用的深部找矿技术及其发展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深部找矿技术的类型1.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地球物理勘查技术是深部找矿中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主要包括重力勘查、地震勘查、电磁勘查、磁法勘查等。

重力勘查通过测定地球重力场的分布来推断地下岩石构造的变化和岩石密度的差异,从而找出可能的矿产资源富集区。

地震勘查则是通过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变化,研究地下构造的性质和矿床的赋存状态。

电磁勘查则是利用地下导电体对地磁场产生的扰动来推断地下电性差异,进而找出潜在的矿产资源。

2. 地球化学勘查技术地球化学勘查技术是通过对地表、地下水和地下气体等地球化学异常的观测和分析,寻找潜在的矿床。

常用的地球化学勘查技术包括土壤化学勘查、水质化学勘查、气体地球化学勘查等。

通过对样品的采集和分析,可以发现地下矿床的异常富集现象,为深部找矿提供重要信息。

3.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通过卫星、航空等远距离传感器对地表地质、地形、植被等信息进行观测和获取,来寻找潜在的矿产资源。

遥感技术可以对地下地质构造进行成像,发现地下构造的异常变化,为深部找矿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二、深部找矿技术的发展趋势1. 多技术综合应用随着勘查深度的增加和矿产资源的逐渐枯竭,深部找矿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多技术综合应用。

不同的勘查技术各有特点和局限性,通过综合应用可以弥补各自的不足,提高勘查的精度和效率。

可以将地球物理勘查与地球化学勘查、遥感技术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深部找矿的成功率。

2.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技术在深部找矿中的应用逐渐增多。

地质勘查常用的深部找矿技术及发展研究

地质勘查常用的深部找矿技术及发展研究

地质勘查常用的深部找矿技术及发展研究地质勘查是指通过对地球内部结构、物质成分、地形地貌等特征的观察和分析,以及对地球历史的探究,来获取有利于找矿的地质信息。

深部找矿技术是指利用各种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探测地球深部隐藏的有矿资源,以期在探测中发现有利于矿产资源的分布、规模和类型的地质信息,从而开展找矿勘探和开采工作。

目前,地球浅层的矿产资源已被重复开采和探明,而深层的矿藏依然是人们亟待探索的目标之一。

因此,深部找矿技术的发展对于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三个方面,即物理勘探技术、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和生物勘探技术介绍常用的深部找矿技术,并谈谈其发展研究趋势。

一、物理勘探技术物理勘探技术是利用物理现象和物理场探测和识别地下物质的分布规律,并进而推测矿体的位置、性质和规模等。

目前,物理勘探技术主要应用以下几种方法:1. 重力勘探。

重力勘探主要通过对地球重力场进行探测和分析,来获取地下物质的分布情况,并推测矿体的位置和规模等。

重力勘探技术优点是对深部矿体的分布情况具有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缺点是受到地球重力场本身的干扰较大。

2. 电磁勘探。

电磁勘探主要利用地球电磁场的变化来探测地下物质的分布情况,并推测矿体的位置和规模等。

电磁勘探技术优点是对低阻抗矿体的探测效果较好,且在不同介质之间的电磁波反射和折射表现不同,可提供更为丰富的地质信息。

但其缺点是深度探测能力较差,且容易受到存在其他导电物质的影响。

3. 地震勘探。

地震勘探是利用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的反射、折射、衍射等现象,来获取地下物质的分布情况,并推测矿体的位置和规模等。

地震勘探技术适用于探测深部矿体,且能够在不同岩土体间作出较为清晰的分界,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但其局限性是受到合成孔径雷达和地震应变测量等技术的发展,深部地震勘探被越来越多地取代。

4. 雷达勘探。

雷达勘探主要利用电磁波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特性,获取地下物质的分布情况,并推测矿体的位置和规模等。

关于地质矿产勘探深部的找矿途径探讨

关于地质矿产勘探深部的找矿途径探讨

关于地质矿产勘探深部的找矿途径探讨地质矿产勘探深部的找矿途径是指通过采用各种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质学等技术手段,对地球深部进行探查,并从中发现各种矿产资源的方法。

地球深部找矿是矿产资源勘探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矿产资源探查的效率和成功率,培养人才和推动矿产资源开发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随着勘探技术的发展,逐渐出现了许多有效的深部找矿途径。

下面,我们将从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智能化技术三个方面,对深部找矿途径进行一一探讨。

一、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勘探是一种通过对地球表面上的物理场进行测量,来了解地下物质分布情况的勘探方法。

主要包括重力勘探、地震勘探、电磁勘探和磁力勘探等。

这些勘探方法的原理基础是各种物理场与地下物质的相互作用,通过测定这些相互作用的性质和规律,就可以推断出地下物质的类型、分布、空间形态和性质等。

例如,在非同质地层中,由于地下物质的密度和波速的差异,可以产生反射、折射和干涉现象,形成地震波的成像。

地震勘探可通过探测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反射、折射和传播特性,推断出地下物质的类型、分布、空间形态和性质等。

另一方面,地球物理勘探的优势在于能够客观、直观地反映地下深部状况,为深部勘探提供可靠数据和有力支撑。

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缺乏地质信息的支持和降低探查深度等难题。

地球化学勘探是指通过采集和分析地下物质的化学成分,探查地下物质的类型、性质、分布和矿化程度的勘探方法。

现代地球化学勘探主要采用了现代科技手段,如光谱技术、等离子体质谱技术、原子吸收光谱技术等,极大地提高了勘探的效率和精度。

例如,在可矿化的含矿区域,矿 rocks 会释放出一些化学物质,例如气体、液体和微量元素等,地球化学勘探可以运用其特定的原理和方法,通过采集和分析这些物质的组成和浓度,来识别地下的矿产资源。

另一方面,地球化学勘探的优势在于能够独立于地下物质的特性,几乎可以探查所有地下物质类型,为深部勘探提供了重要手段。

其劣势在于探查范围相对较窄,有时可能需要更多的辅助数据和技术。

地质勘查常用的深部找矿技术及发展研究

地质勘查常用的深部找矿技术及发展研究

地质勘查常用的深部找矿技术及发展研究地质勘查是指通过对地球表层及其下部岩石、矿床和地下水等各种地质现象及工程勘察资料的系统观察、综合分析和科学评价,对工程、资源的勘查和评价进行全面、准确的判断和预测的技术活动。

在矿产勘查中,深部找矿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其主要应用于寻找位于地球深部的大型矿床。

本文将对地质勘查常用的深部找矿技术及其发展研究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深部找矿技术1. 电法勘探电法勘探是一种利用地球物理现象电性的勘探方法,可以进行大范围、间接而快速的深部找矿。

该技术是利用地球内部的电性差异进行探测,其原理是根据不同岩石的导电性差异,通过测量地下电场大小和方向,推断地下物质的类型和分布情况。

电法勘探技术具有深掘范围广、数据分析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但受到地表条件、水体干扰等因素的影响。

2. 地震勘探地震勘探是一种基于地震波传播原理的勘探技术,适用于寻找位于地壳深处的各种地质体。

该方法是通过地震波在不同岩石层系中传播和反射,测定地下岩石的性质和构造,进而推断矿床的位置和类型。

地震勘探技术可将地质勘查的深度扩展至100-200千米,具有勘查深度深、范围广、解释结果明确等特点,但受到地震波能量、仪器设备等条件的限制。

3. 重力勘探1. 技术手段提高在深部找矿技术方面,各种技术手段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和发展。

电法勘探中智能化探测技术、电磁激励技术在深部找矿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地震勘探中地震成像、反演技术与3D/4D勘探技术不断完善和提高;重力勘探中测量仪器精度和误差控制技术加强,在深部勘探中的应用也得到了增强;磁法勘探中磁化率弱信号检测技术、独立成分分析技术以及高精度磁测技术等不断提高磁法勘探的解释能力。

随着深部找矿技术的发展,为了适应地质勘查的需要,不断提高深部勘查的效率和准确性,综合勘探方法越来越受到关注。

综合勘探方法是将多种勘探技术相结合,通过收集处理各类数据,从而综合分析地下岩体构造、化石组合、物理性质等信息,最终确定深部矿床分布的位置等信息。

地质勘查常用的深部找矿技术及发展研究

地质勘查常用的深部找矿技术及发展研究

地质勘查常用的深部找矿技术及发展研究地质勘查是矿产资源勘探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发现矿产资源的存在、规模和品位,并为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必要的地质信息。

随着人类对矿产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对深部矿产资源的勘查需求也日益增加。

深部找矿技术是指针对地球深部进行的矿产资源勘查技术,是地质勘查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地质勘查常用的深部找矿技术及其发展研究。

一、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利用地球物理方法对地下的物理性质进行测量和解释,以寻找矿产资源的存在。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主要包括地震勘探、重力勘探、地电勘探、地磁勘探和电磁法勘探等。

这些勘查方法在深部找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地震勘探可以通过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速度和反射特性,揭示地下构造,帮助找矿定位。

重力勘探可以通过地下岩层的密度差异,对矿体进行精确定位。

电磁法勘探则可以探测矿体的电阻率和导电率,找出潜在的矿产资源。

二、地球化学勘查技术地球化学勘查技术是通过对地表和地下水体、岩石、土壤等物质中元素和化学成分的分析,来推断地下矿体的存在和性质。

地球化学勘查技术包括大地化学勘查、水文地球化学勘查和岩矿地球化学勘查等。

这些技术可以通过采样和化验分析,从地表或井下水体中发现矿产相关元素的异常富集情况,帮助勘查人员确定矿产资源的位置和规模。

三、遥感勘查技术遥感技术是利用航空或卫星等远距离传感器获取地面、地表和地下,地壳等信息的技术。

遥感技术在深部找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地表地貌、植被覆盖、地形地貌、地下水体的信息,通过数据处理和解译,可以识别潜在的矿产资源迹象和找矿标志,对深部找矿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四、地质雷达勘查技术地质雷达勘查技术是利用地质雷达仪器对地下介质中的微小变化进行探测的技术。

地质雷达是一种高频电磁波,可以穿透地下数十米到数百米的深度,对地下岩石、矿体等进行成像探测。

地质雷达勘查技术在地质勘查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用于深部找矿以及地下水体等资源的勘查。

地质勘查常用的深部找矿技术及发展研究

地质勘查常用的深部找矿技术及发展研究

地质勘查常用的深部找矿技术及发展研究地质勘查是寻找矿产资源的一项重要工作,其中深部找矿技术是一种在较深层次进行勘查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找矿效率。

以下是常用的深部找矿技术及其发展研究内容。

1. 重力方法:利用地球引力场的变化来探测地下的矿体。

重力方法主要通过测量地球表面上的重力场强度来获取地下的重力异常信息,进而寻找矿体。

近年来,重力方法的仪器精度和测量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如加入全球定位系统(GPS)、惯性测量单元和气压测量等技术手段,使得重力方法在深部找矿中的应用更加准确和可靠。

3. 电磁方法:利用地下的电磁场响应信息来探测地下的矿体。

电磁方法主要通过在地表上施加交流电场或磁场,然后测量地下矿体对交流电磁场的响应来探测目标矿体。

电磁方法通常是在较浅的地下深度进行勘查,但随着电磁测量技术的不断改进,已经逐渐拓展到较深层次的勘查范围。

如瞬变电磁法(TEM)和音频频谱正弦电磁法(AMT)等新颖的电磁方法在深部找矿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4. 地震方法:利用地下地震波的传播和反射特性来探测地下的矿体。

地震方法主要通过在地表上发射人工地震波,然后测量地下地震波的传播时间、速度和反射强度等参数来寻找地下的矿体。

地震方法可以提供地下岩层的速度结构和地下构造的分布信息,进而辅助找矿工作。

如地震反射法和地震折射法等传统的地震方法在深部找矿中仍然得到广泛应用。

5. 遥感方法:利用卫星遥感数据获取地表和地下矿体的信息。

遥感方法主要通过卫星、航空器、无人机等平台上获取的遥感影像数据来识别地表和地下的矿体。

遥感方法具有不接触、无侵入、高效率等优点,特别适合在大范围和复杂地质条件下进行深部找矿。

如高光谱遥感法、微波遥感法和激光雷达遥感法等新兴的遥感方法在深部找矿中的应用也越来越重要。

在深部找矿技术的发展研究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向:1. 多物理场勘探:将两种或多种物理勘探方法相结合,以获取更全面的地下信息。

多物理场勘探技术可以克服单一物理场方法在探测深层矿体时的不足,提高勘探效果和找矿精度。

金属矿床深部找矿的技术与方法

金属矿床深部找矿的技术与方法

25矿产资源Mineral resources金属矿床深部找矿的技术与方法黄 键(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第二地质队,河北 邢台 054001)摘 要: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由于开采矿产资源是一个风险高、生产效率高的项目,大多数金属矿床所在的区域结构极为复杂。

在没有新矿床的情况下,深部探矿的研究和实践在各个领域都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深部采矿工作应遵守经济和安全的双重原则,并根据地质特征进行作业,由此产生了从不同角度深入分析矿产资源的深层找矿技术与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金属矿床;深部找矿;地质中图分类号:P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0)16-0025-2收稿日期:2020-08作者简介:黄键,生于1985年,男,汉族,河北邢台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

中国目前正处于能源需求日益增长的经济繁荣时代,将矿产资源作为重要金属来源使用受到特别关注,特别是金属研究。

研究工作由于过去查明的资源开发回收不足而开始深入矿床的深部,造成矿产的大量浪费和日益枯竭。

近年来,随着表层矿物的开采,中国的表层矿物逐渐减少,勘探难度加大。

深部找矿已成为国内外共识。

深部找矿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但也具有巨大的商业利益。

为了有效规避未来深部找矿过程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我们不仅应依靠新概念,新战略和新理论,而且还应依靠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1 金属深部矿床长期以来,地质领域对金属矿床没有明确的定义和统一的标准。

一般来说,深度大于500m 的矿产资源通常称为深部矿藏,其矿床称为深部矿床。

深部金属矿床主要由岩浆热液或岩浆活动形成,通常存在于火山岩中。

深金属矿床的规模不确定,产量不确定,分布分散,给探矿和生产带来一定困难。

与一般金属矿床勘探不同,深金属矿床勘探难度更大。

这是因为埋藏深度越深,金属矿床的复杂性越高,并且深部和地表之间的地质条件不同,就必须调整采矿思路。

金属矿床的深部找矿成本高,一般将大型,高品位矿床作为勘探目标。

深部找矿的技术以及前景

深部找矿的技术以及前景

深部找矿的技术以及前景一、深部找矿的技术由于深部矿床的隐蔽性、复杂性,找矿要想有突破,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勘查技术的进步。

因此必须以新的成矿理论为基础,以大的成矿区带、成矿有利的岩体(含隐伏岩体)、深大断裂等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大比例尺地质测量、中大比例尺物化探测量等新技术、新方法,大致查明勘查区地质矿产及物化探特征,对勘查区隐伏矿体作出推断,才能对有利成矿地段进行深部钻探验证,同时兼顾已知矿床、矿(化)点深边部找矿,力求寻找新的找矿靶区,发现一批新的矿田、矿床。

(一)高光谱遥感技术高光谱遥感技术在地质找矿中因为其高空间分辨率的高光谱遥感技术给遥感地质找矿添加新的血液。

高光谱遥感技术绘制的图谱能够有效地区分矿与非成矿断裂、蚀变岩体、地层和非蚀变岩体、地层,能够精准地找到新的矿产蕴藏靶区。

高光谱成像系统从理论和技术方面都能对地质找矿做出贡献。

遥感系统技术地质勘查系统正在有条不紊地构建。

该系统能够把航天、航空、陆地、海洋、地下的遥感数据进行有效收集处理,构建出一套三维地质勘查遥感系统。

立体式的地质侦测技术系统利用航空遥感技术、航空物探技术、地面地下物探测技术、地球化学技术等等先进的地质勘测技术,构建出了从地面到天空再到太空的立体式地质勘查技术系统。

(二)钻探技术1、金刚石绳索取心技术绳索取心(WL)钻探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推广应用,但在应用广度和深度上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利用绳索取心钻探技术完成的岩心钻探工作量仍不足全部固体矿产岩心钻探工作量的3O%。

国产绳索取心钻具存在材质不佳、加工质量差、易折断和脱扣等问题,不能满足1000m深钻孔的需要。

而深部找矿一般采用的替代方案是使用内径可以通过绳索取心钻具内管的普通钻杆来完成钻孔取心作业,这就在完成取心作业的同时增大了钻孔工作量。

2、反循环连续取样(心)钻探技术反循环连续取样(心)钻探技术被称为钻探技术第二次革命。

它采用压缩空气作为循环介质,利用双壁钻杆以冲击回转全面碎岩和连续岩屑作为地质样品的方式钻探施工,随着钻进的不断进行,岩屑被高速气流连续地经双壁钻杆的中心携带至地表,并按照顺序将岩屑收集起来作为地质化验分析的地质样品。

化探深部找矿方法技术及案例1

化探深部找矿方法技术及案例1

二、土壤测量
残积层是岩石直接风化产物,基本保留原始找矿 信息,少量淋失、贫化。样品代表性强于岩石。 用于薄覆盖区(0.5~2m)和中浅覆盖区(3~50m) 区域调查、普查和详查。 ● 可提供数十米~数百米的深度找矿信息

三、水系沉积物测量

水系沉积物对汇水域内土壤、岩石中找矿信息有 继承性。利用元素分带和矿体前缘元素异常分布, 可提供深部找矿信息。用于区域调查和普查。
但钻孔原生晕测量在孔深600~652m处发现>50m厚强Au、 As、F、Sb异常,Au高达0.4~1.5g/T。向下未圈闭。后 对副样分析,确认为金矿化体。推测深部应有较大型微 细粒侵染型金矿赋存。此处距朝鲜惠山铜矿约5~6公里。
六、中浅覆盖区使用浅钻化探寻找 隐伏矿


我国新生界覆盖面积约401万km2(第四系334.5万km2,第 三系66.6万km2) 厚度<50m的中浅覆盖区超过150万km2。 主要分布在山前、盆边、草原、干旱荒漠、湖沼、部 分黄土覆盖区和沙地。许多地带为构造单元边缘、深大断 裂带、成矿条件有利。是我国有巨大找矿潜力的处女地。 从2007年开始北京探工所与物化探所合作开展中浅覆盖区 浅钻化探取样方法技术研究。已在黑龙江大兴安岭、内蒙 半干旱草原、新疆干旱荒漠和安徽冲洪积平原开展试点。 已研制出TGQ 5m、10m、30m轻便取样钻系列,车载全液压 多功能(正、反循环,自动取样)30m和75m浅钻。

(2)南部异常1:5万浅钻化探查证
14km2,布孔153个,取残积土和岩粉,对1:20 万发现的异常进行了进一步圈定。Pb、Zn异常浓 集中心及分带清楚,并具相当规模。特别是前缘 元素异常向西北延伸,预示多金属矿化带向北西 侧伏。1:20万和1:5万浅钻化探结果,大大扩大 了该区寻找隐伏矿的潜力。

煤矿开采的深部采矿技术

煤矿开采的深部采矿技术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控制措施
采取有效的防水和排水措施,减 少采矿对地下水的影响;加强地 下水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污染 源;合理利用和保护地下水资源
,确保可持续利用。
深部采矿对地表环境的影响与控制
01
地表塌陷
采矿过程中可能会引起地表塌陷,破坏地形地貌,影响土地资源和生态
环境。
02
土地资源占用
采矿过程中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影响土地资源的利用和有效的支护和填充措施,减少地表塌陷的风险;合理规划采矿区域
,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加强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恢复地表环境。
深部采矿的空气质量控制
粉尘污染
采矿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对矿工和周边居民的健康造 成威胁。
有害气体排放
采矿过程中可能会排放一些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 化硫等,对空气质量造成影响。
02
这些技术主要包括矿床开拓、采 准、切割和回采等阶段所采用的 技术手段。
深部采矿技术的发展历程
早期的深部采矿技术主要依赖于 手工挖掘和简单的机械装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深部采矿 技术逐渐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
发展。
现代的深部采矿技术综合运用了 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通信 技术等,实现了对采矿过程的全
煤矿开采的深部采矿技术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31
目录 CONTENTS
• 深部采矿技术概述 • 深部采矿的关键技术 • 深部采矿的环境影响与控制 • 深部采矿的未来展望
01
深部采矿技术概述
深部采矿技术的定义
01
深部采矿技术是指对地下较深处 矿物资源进行开采的一系列技术 和方法的总称。
无人化开采
通过遥控、机器人等技术手段,实现采矿作业的 无人化或少人化,降低劳动强度和风险。

关于地质矿产勘探深部的找矿途径探讨

关于地质矿产勘探深部的找矿途径探讨

关于地质矿产勘探深部的找矿途径探讨地质矿产勘探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对地下矿产资源进行综合勘探评价,以寻找矿产资源的过程。

地质矿产勘探的深部找矿是指对地下较深层次的矿产资源进行勘探和评价,以找到更深层次的矿产资源。

深部找矿一直是地质矿产勘探的难点和热点之一,本文通过深入探讨地质矿产勘探深部的找矿途径,以期能够为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深部地质勘探的意义地质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地球表层易于观测和勘探的矿产资源在不断被开采的同时也在逐渐枯竭,因此对于地质资源的深部勘探成为了当今地质勘探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对于深部地质矿产资源的勘探,不仅能够补充和扩大已知矿产资源的储量,还能够找到新的矿产资源,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物质基础。

深部地质勘探与浅部地质勘探相比,面临着更多的技术挑战。

首先是勘探深度的问题,传统地质勘探技术对于深部地质勘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满足对于深部地质资源的认知和评价需求。

其次是地下复杂构造和岩性的问题,深部地质勘探往往需要面对更为复杂的地质构造和岩性,这给勘探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难度。

再者是深部勘探成本较高,传统的地质勘探技术成本较高,对于深部地质勘探而言成本更是不容忽视的挑战。

深部地质勘探技术需求更加精细化和高效化,才能应对这些技术挑战。

针对深部地质勘探的技术挑战,我们需要寻找一些创新的途径来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是借鉴新的勘探技术,比如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遥感技术、地球化学勘探技术等,这些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知和评价深部地质矿产资源。

其次是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深部地质矿产勘探需要更多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以发展更为先进和适用的勘探技术。

再者是加大勘探投入,深部地质矿产勘探的成本虽然较高,但是只有通过加大勘探投入,提高勘探效率,才能更好地完成深部地质矿产勘探的工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深部地质勘探的发展前景应该是乐观的。

矿产勘查过程中找矿意识与深部找矿

矿产勘查过程中找矿意识与深部找矿

2、抽象(逻辑)思维(综合、判断、推理)
3、灵感(顿悟)思维 是伴随着人类 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一起发展起来的一种思 维形式。 钱学森:凡有创造经验的同志都知道光靠形象思维和抽象思 维不能创造、不能突破,要创造、要突破得有灵感。 灵感产生的四个阶段: (1)准备阶段:高度关注,努力探讨 (2)酝酿阶段: 闭目养神,无意识状态 (3)灵感阶段:突然产生解决问题的办法,豁然开朗 (4)完善阶段:准确阐明问题,补充完善。
4、发散- 收敛思维:发散思维需要大胆的想象,丰富的 想象力。收敛思维是一种概括。 创新思维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建立“一切都是可能的 ”“没有不可能”这种哲学观念。 哥伦布 几十个基本粒子 国际象棋只有32个棋子,但变化有10120 飞碟、外星人、水怪。 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复杂联系和无限可能的安排,也许是刻 意给人类留下创造的舞台,各种匪夷所思的猜想就有了存 在的意义。
地学范围扩展图
学习科学发展观,健康、稳步、持续发展 2007年全球26%的钢材、50%的水泥、30%的煤 炭都被中国消耗,而创造的GDP只有世界的4%。 高速发展——“高耗能、低效应、高污染”和“拼 资源、拼环境”的粗放性质!
绿色GDP
2、时间久远 地球诞生大约有46亿年的历史
在 46 亿年的历史,地壳变迁,地震,火山, 高山海洋的变迁,生物的灭亡及繁衍进化。
2.97 529/zk7 5.40
49.45 6.79 20.28 2.86
547/zk1
-600 520 525
530
535
540
545
550
夏甸金矿七号矿体纵投影图
黄土梁金矿构造控矿模式及找矿预测图
对卡林-类卡林 型金矿,陈衍 景(2001)曾 形象总结为: “背斜加一刀 的构造控矿样 式”。

磁法深部找矿新方法1(刘天佑)

磁法深部找矿新方法1(刘天佑)

图1-3-2 垂直偶极子的解析信号与SQUID的测量结果; 第一列:计算的Bx,By,Bz;第二列:测量的Bx,By,Bz; 第三列和第四列:计算的张量元素Bxx,Byx,Bxz,Byz,Bzz; 第五列和第六列:计算的张量元素Bxx,Byx,Bxz,Byz,Bzz
澳大利亚利用磁力梯度张量仪GETMAG的测量结果。图中的两 条相距50m的虚线是两条测线,分别进行了梯度张量和总场测量。 虚线框表示了由总场测量结果反演的地质体走向,两个实线框是 由磁梯度张量数据的反演结果。而彩色标识的是实际地质体。可 以看到,实际地质体由一条断层错开成南北两部分,局部走向不 同。磁梯度张量数据反演结果很好的反映了这一结构,而总场反 演结果没有反映出南北两部分的不同。
POS系列质子进动磁力仪(俄罗斯产)
测量范围:20000-100000nT 分辨率:0.001nT 灵敏度:测量速度为3秒时,0.010.02nT;测量速度为1秒时,0.050.1nT 绝对误差:±0.5nT 梯度容量:20000nT/M 采样间隔:1.0,2.0,3.0…秒或 外触发
将带有不成对电子的特殊液体与氢原子结合并置于射频 (RF)磁场之中进行极化,随之被极化的不成对电子便会将其 极化信息传递给氢原子,于是就产生了进动信号。这种进动信 号对总磁场强度的变化有很高的灵敏度,因此特别适用于高精 磁测地质调查。
1、地面三分量磁力仪 用于地磁台站或固定场所(如船坞、实验室) 高稳定性三分量磁 力仪和多通道(总通道数可达数百道) 的磁通门探测系统已经广 泛应用。如BD10-15台站型三分量磁通门磁力仪(图3-6-2 ), 适用于地磁台长期观测地磁场变化。主要特点是,传感器和补 偿线圈结构稳定,受温度影响小,分辨率为0.1nT。
磁梯度张量数据和总 场数据反演结果比较

煤矿开采的深部采矿技术

煤矿开采的深部采矿技术

01
识别深部采矿过程 中的危险源
对采矿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全 面分析,找出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
02
评估危险源的风险 等级
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可能造成的 后果等因素,对危险源进行风险 评估。
03
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针对不同等级的危险源,制定相 应的风险控制措施,降低事故发 生的可能性。
深部采矿安全预防措施
PART 02
深部采矿的关键技术
REPORTING
深部矿体定位技术
矿体三维地震探测技术
利用地震波探测地下岩层的分布和性 质,为矿体定位提供准确的地质信息 。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
遥感技术
通过卫星或无人机遥感获取矿区地表 信息,结合地质资料进行矿体定位。
利用地磁场、地电场等物理场进行勘 探,确定矿体的位置和形态。
某铁矿深部采矿工程
针对某铁矿深部资源,通过合理的工程设计和采矿工艺,成功开采出高品质铁 矿石,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深部采矿工程经验总结
强化地质勘查
在深部采矿工程前,应加强地质 勘查工作,准确掌握矿体形态、 赋存状态和资源量等信息,为工 程设计和采矿工艺提供科学依据

合理选择采矿工艺
根据矿体赋存条件和开采技术条 件,选择适合的采矿工艺,以提
水资源保护
采取措施保护地下水层,减少 采矿对水资源的影响。
大气污染控制
采取除尘、脱硫等措施,减少 粉尘和有害气体排放。
生态修复
对受损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 促进生态平衡。
深部采矿环境恢复与治理
制定恢复治理计划
根据采矿区域的环境状况,制 定针对性的恢复治理计划。
落实责任主体
明确采矿企业对环境恢复与治 理的责任和义务。

地质勘查常用的深部找矿技术及发展研究

地质勘查常用的深部找矿技术及发展研究

地质勘查常用的深部找矿技术及发展研究地质勘查是矿产资源勘查的重要环节,是寻找矿产资源的基本手段。

随着矿产资源的日益枯竭和对高品质矿产资源需求的增加,深部找矿技术越发受到重视。

深部找矿技术是指在地球地壳深部进行勘查和研究,通过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来寻找和探测深部矿产资源的技术方法。

本文将从技术原理、应用案例以及发展研究等方面介绍地质勘查常用的深部找矿技术及发展研究。

一、技术原理地质勘查常用的深部找矿技术主要包括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地球化学勘查技术以及遥感技术等。

其中地球物理勘查技术是深部找矿技术的主要手段,包括重力勘查、地震勘查、电磁勘查、磁力勘查等。

这些技术的原理在于通过地下矿床对地球物理场的改变,利用现代科学仪器对这些地球物理场进行测量和分析,从而找到潜在的矿产资源。

重力勘查是通过地球物理仪器测量地球重力场的变化,来发现地下密度异常的状况。

当地下存在矿床时,矿石与岩层的密度将产生明显变化,通过对地下密度异常的观测和分析,可以找到潜在的矿床分布。

地震勘查则是利用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规律,来获取地下的地质情况,通过观测地震波的速度、反射、折射等现象,可以找到地下矿产资源的踪迹。

电磁勘查和磁力勘查则是通过测量地下电磁场和地下磁场的变化来发现地下的矿产资源。

地球化学勘查技术则是通过对地表和地下水体中矿产元素的分布和变化进行采样和分析,来发现地下矿产资源的位置和规模。

地球化学勘查技术主要包括土壤化学勘查、水体化学勘查以及岩石化学勘查等。

这些技术的原理在于地下矿床所含的矿产元素会通过地下水体和土壤等介质向地表逸散,通过对这些介质中矿产元素的分布和变化进行分析,可以找到地下矿产资源的踪迹。

二、应用案例深部找矿技术在地质勘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在中国的黄金矿产资源勘查中,重力勘查技术被广泛应用。

通过对地下密度异常的观测和分析,发现了一批深部的黄金矿产资源,为黄金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

地质勘查常用的深部找矿技术及发展研究

地质勘查常用的深部找矿技术及发展研究

地质勘查常用的深部找矿技术及发展研究地质勘查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其目的是为了找到矿产资源,特别是深部的矿藏。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地质勘查人员常常使用各种深部找矿技术。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深部找矿技术及其发展研究。

1. 地震勘探技术地震勘探是通过记录和分析地震波的传播特征来探测地下的构造和岩层变化的方法。

它在深部找矿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地震勘探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地下的构造特征,并提供更可靠的找矿信息。

2. 电磁法勘探技术电磁法勘探是通过测量地下介质的电磁特性来判断地下是否存在矿产资源的方法。

该技术具有非侵入、快速、高效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深部找矿工作中。

近年来,随着电磁法勘探仪器的不断改进和新技术的应用,如多频段测量和三维电磁法勘探,电磁法勘探技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得到了大幅提升。

3. 钻探技术钻探是获取地下岩石和矿石样本以及地下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是深部找矿中常用的技术之一。

传统的钻探技术包括常规钻探和钻进,而近年来,随着钻探设备的不断改进,钻孔快进钻进技术和超深大孔直钻技术逐渐应用于地质勘探中,使得勘探效率大大提高。

4.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通过对地表物理特性、光学特性以及电磁辐射特性进行遥感数据的获取和分析,来推断地下地质信息的方法。

近年来,由于卫星技术和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和遥感数据分析方法的不断改进,遥感技术在深部找矿中的应用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5.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是通过测量和分析地球物理场的变化来判断地下地质构造和矿体的存在情况的方法。

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等。

近年来,借助计算机技术和地球物理数据处理方法的改进,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为深部找矿提供了更可靠的技术支持。

地震勘探、电磁法勘探、钻探技术、遥感技术和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是地质勘查中常用的深部找矿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这些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为深部找矿提供更高效、准确和可靠的方法和手段。

国内外深部物探找矿技术及典型实例101页文档

国内外深部物探找矿技术及典型实例101页文档
探找矿技术及典型实例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深部找矿和深部矿床的有关概念

深部找矿和深部矿床的有关概念

深部找矿和深部矿床的有关概念现有矿床及勘探文献中提到的深部找矿多指相对于浅部而言,很少做定量说明。

各个国家(地区)的矿业发展历程、科技水平和市场需求以及矿种的不同,使的对探矿的深度有不同的要求和不同的理解。

中国现有金属矿山的探采深度一般为300-500m,有少量的孔深探孔达1000m以下,但采矿大于1000m的只是个别。

考虑到中国的矿产勘查和矿山开采技术水平,对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深部采矿似可定为500m以下的深度,对老矿业基地,此深度可考虑延伸到800-1000m。

总的认为,深部找矿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要考虑其深部是否有成矿的可能和经济、技术等多方面的因素。

深部找矿的地区和矿种深部找矿地区没有固定的范围,视各地区的地质成矿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矿业市场需求而定。

它即指现有的矿山的深部和外围找矿,也包括在一些有利于成矿区带中对已发现矿床的深部勘查。

在当今和今后的一段时间内,抓紧开展对有市场需求和成矿条件的大中型危机矿山的“探边摸底”、“攻深找盲”、工作有更大的现实意义。

矿床形成深度和矿床产出深度深部矿床指现阶段产在深部的矿床,而不一定就是指在深部形成的矿床。

矿床形成深度和矿床产出深度是两个概念,不能混淆。

地壳和岩石圈是在不断变化的,早已生成的矿床因其所处地质环境的变化,其产出深度液会相应的改变。

例如在一定深度形成的矿床,当其所在区隆升,上部地层岩石收剥蚀时,矿床位置就会变浅甚至出露地表。

相反,原生成在浅表的矿床可因后来所在区域的显著沉降,而被埋藏在深部。

还有些产在不稳定地块中的矿床,因成矿后缺少大的变动,其形成深度与现产出深度可大体一致。

因此,深部矿床产出矿床可包括:①原来形成在深部的矿床,现仍在深部保存的矿床,②原生在浅表,现埋藏于深部的矿床,如沉积变质矿床。

明确区别矿床形成深度和矿床产出深度,有利于查明控矿条件和矿床形成后的变化历史,这对找矿和评价是很重要的。

深部矿床与浅表矿床的区别于联系产出在深部的矿床与浅表矿床的区别主要是产出深度及由此派生出一系列的差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覆盖区的新区找矿,也有人建议将300m以下(奥林匹 克坝350m以下)定为深部矿。

2008年1月,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关于促进深部找矿 工作指导意见”。该意见明确了深部找矿的战略目标, 提出了开展主要成矿区带地下500m至2000m的深部资源 潜力评价,重要固体矿产工业矿体勘查深度推进到1500
第一部分:深部矿的概念、分类和深部找矿的一些基本问题
第一部分:深部矿的概念、分类和深部找矿的一些基本问题
我国过去固体矿产(特别是金属矿产)的勘查 深度一般<600m,多为300-500m。而目前的采矿 深度已至少可达1000m。因此,从500-1000m的可 采深度范围内存在着二次找矿空间,或称之为深 部找矿空间。
第一部分:深部矿的概念、分类和深部找矿的一些基本问题
第一部分:深部矿的概念、分类和深部找矿的一些基本问题

1996)。 研究和了解成矿系统的发育完整程度,可帮助我们 建立起对研究区成矿过程和矿床类型的整体认识,在 深部找矿中可起到由已知到未知、由此及彼、由浅入 深、举一反三的作用。对区域成矿系统及所产生的矿 床系列(组合)有了基本认识,有助于在深部找矿中 寻找新类型和新矿种,从而提高找矿的成效。例如, 安徽321地质队和江西赣西北地质队依据对长江中下游 成矿带矿床组合“多位一体”的认识进行深部找矿, 分别发现了狮子山矿田深部的冬瓜山铜矿和城门山矿 床的深部层控矿体。 一个成矿系统发育完整需要多种有利因素的耦合。 例如,一个热液成矿系统要发育完整,形成大型矿床, 需要有超常规的热能和流体。Barnes(2002)指
第一部分:深部矿的概念、分类和深部找矿的一些基本问题
一、深部矿的概念:
深部矿是指现阶段定位于深部的矿床,不光指在深 部形成的矿床。包括(1) 原来形成于深部或很深部, 现仍在深部保存的矿床(如多数岩浆矿床和高温热液 矿床等);(2)原来形成于浅部,现埋藏于深部的矿 床,如沉积变质矿床和埋藏于深部的热水沉积矿床等。
二、深部矿的分类:
基于上面深部矿的概念,根据矿体与上覆围岩的关 系,可将深部矿分为深掩埋矿和深定位矿两类: (1)深掩埋矿:矿体与上覆围岩没有直接的成因联 系,上覆盖层是后成的,如厚层的沉积盖层和火山岩
第一部分:深部矿的概念、分类和深部找矿的一些基本问题
盖层下的深掩埋矿或外来推覆体掩埋下的矿床等。该 类矿床浅表没有矿化-蚀变显示,找矿难度大。 (2)深定位矿:矿床的形成与周围的地质环境密切 相关,成矿与围岩同时或晚于围岩,在围岩中留下了 大量的矿化蚀变信息,该类深部矿特别是生产矿山附 近的深部矿,应是目前的勘查重点。

第一部分:深部矿的概念、分类和深部找矿的一些基本问题
近年来,我国固体矿产的深部找矿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锡铁山铅锌矿:新增300多万t的铅锌金属量; 铜陵冬瓜山特大型铜矿床:产出深度在1000m以上,而 近年在-880m中段发现了斑岩型铜矿床,铜品位可达 0.6%-1.5%; 凡口铅锌矿:在600m以下找到160万t的可采金属量; 会泽铅锌矿:深部新增金属量>200万t; 胶东新城、台上、阜山等金矿:新增金属量>300t,大 部分是在500m以下的深部找矿空间获得的; 危机矿山找矿专项 :红透山铜矿深部新增铜锌金属资 源量10.9万t;大冶铁矿深部新增铁矿石资源量2304万t, 伴生铜金属资源量10.3万t;广西南丹县铜坑锡矿区深 部新增锌金属量93.7万t、铜4.3万t、银542t 。
第一部分:深部矿的概念、分类和深部找矿的一些基本问题
出,反复侵入的复式岩体能提供足够的热能以维持对 流的热液系统。因此,在热液活动区中复式岩体的存 在是找矿的关键性标志。国外很多重要岩浆—热液矿 床就是产在这种环境中的。 (2)成矿系统发育的深度 不同的成矿系统形成在不同的构造环境和地壳的不 同深度。研究掌握各种成矿系统的发育深度(空间), 有助于从宏观上把握矿床的空间分布规律,包括在垂 向上的分布特征。这对于在一个区域中进行深部找矿 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根据已有的大量探矿、采矿资料,已知变质、受变 质矿床多发育在中下地壳中,与幔源基性—超基性岩 浆有关的成矿系统形成也较深,可在中下地壳中发生。 与花岗岩类有关的成矿系统多发育在上地壳或距

4、深部找矿的地质科学问题
深部找矿的地质科学问题是深部找矿的关键,就是 要深入研究区域和矿区的成矿规律,重点是成矿环境、 成矿系统和成矿演化,以便全面认识矿床之所以产在 某一深度空间的原因及其制约因素,运用适当手
第一部分:深部矿的概念、分类和深部找矿的一些基本问题
段,发现深部矿床。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成矿系统发育的完整程度 成矿系统是指在一定时空域中,由成矿要素、源— 运—储成矿过程、成矿产物及成矿后变化等诸因素构 成的成矿整体(翟裕生,1999)。一个发育完整的成 矿系统,具有一定的时—空边界,包括三维网络空间, 常能包括多个矿种和多种矿床类型。如长江中下游成 矿带,其中的燕山期与岩浆热液有关的成矿系统发育 就比较完整,体现了成矿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既有Cu、 Fe、Au、Ag、Pb、Zn、Co、V、Ti、P等多个矿种, 又有矽卡岩型、斑岩型、脉型、角砾岩型、层控型等 多种矿床类型,其形成时间自170 Ma到90 Ma,又分布 在自武汉到上海的沿江广阔空间(翟裕生等,
从采矿深度看:

南非:已超过4800m(南非兰德金矿采
矿深度在4100m以上、巴伯顿金矿采矿深 度达3800m以上、Western Deep Level金 矿已开采到4800m,不久可达5000m );俄罗
斯:已超过1000m(1500-2000m); 加拿大: 达2500m(Sudbury铜、镍矿达2000m、 Abitibi 金矿采矿深度达2500m);美国:在 3000m以上;印度:Kolar太古宙绿岩型金矿采 深也达3200m。




—概念、技术方法与实例
何明勤 2008、5
提 纲
第一部分:深部矿的概念、分类和深 部找矿的一些基本问题 第二部分:隐伏矿床的概念和分类 第三部分:深部找矿(包括隐伏矿) 的特点和勘查或找寻方法概述 第四部分:主要技术方法 第五部分:方法实例
第一部分:深部矿的概念、分类和深部找矿的一些基本问题
三、深部找矿的一些基本问题:
1、深部找矿的涵义:
深部找矿是指与寻找深部矿有关的矿产勘查工作的 统称,是相对于露头矿和浅部找矿而言的,是一个相 对的、动态的和变化的概念,主要取决于当时的采矿 深度。
第一部分:深部矿的概念、分类和深部找矿的一些基本问题
2、深部找矿的深度
关于深部矿和深部找矿的深度问题:一直以来,没 有一个统一的定量标准。翟裕生院士(2004)根据现 行的矿产勘查和矿山开采技术水平,将我国大部分地 区深部找矿的深度定为500m以下的深度,并认为老矿 业基地,此深度可考虑延深到800-1000 m。该定义对 我国目前的矿山深部找矿应该说是合适的。 而对于厚
m。要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深部成矿和找矿理论,推动 矿床学和勘查学学科的发展。建立深部找矿方法与技 术体系,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综合找矿与钻探技 术取得明显进步;矿产预测的理论和方法技术水平明 显提升。建立有利于促进深部找矿工作的勘查开采技 术经济政策体系。 因此,目前,将深部矿和深部找矿的深度定义为5002000m较为合适。但从开采的角度来看,500-1000m较佳, 条件较好的老矿山可延深至1500m,条件特别优越时,经济 价值特别高时可深至2000m。但要考虑各自的开采水平。

国内外无数找矿实践已经证明,现有矿区深部的 找矿潜力巨大。经对我国目前10618个主要金属 矿山的统计结果,除个别矿山开采深度>1000m (如红透山、冬瓜山等)外,绝大多数金属矿山 的采矿深度和原来的勘查深度不到500m,而国外 同类矿山开采深度超过千米的深井矿山至少在80 座以上。
第一部分:深部矿的概念、分类和深部找矿的一些基本问题
第一部分:深部矿的概念、分类和深部找矿的一些基本问题
地表5-15 km的范围内,而与陆上或海底的火山—次火 山活动有关的浅表热液矿床也可延伸至地下3km左右 (图1-1)。 海陆盆地中的沉积矿床一般是近水平、延伸大的矿 层,当其受到区域构造作用时可下降到地壳深处并受 到明显的热动力变质改造。 (3)成矿系统网络的三维结构与矿床分带 矿床分带性指矿床的物质组成、矿石组构、矿化强 度(品位)、矿化类型及岩石、构造等在区域和矿床 内的空间变化规律。研究阐明矿床分带特征,尤其是 矿床垂直分带特征,对找寻深部矿床有重要意义。 从成矿系统的观点看,成矿系统的网络性表现为系 统内部各成员(矿床,矿点、围岩、构造、流体及各 类矿化异常)间的有序分布和相互关联,表现为共生

第一部分:深部矿的概念、分类和深部找矿的一些基本问题
江西银山铜、铅、锌、金、银矿在800m深度左右 主为金和铜。12个深度>1000m 的钻井、在3孔深 1500m的钻井均发现富有Cu、Pu、Zn的矿床。 福建紫金山金、铜矿床距地表的深度已达19002000m左右。 新疆阿尔泰阿舍勒铜、 金、锌特富矿床深达 1800m 左右。 俄罗斯科拉半岛科学超深钻井在6-12km深处发现 了硫化物矿化细脉,在10km上下发现了在变质基 性岩中有Cu-Ni硫化物和基性岩中的Fe-Ti矿化, 在9.5-l1km 处发现了含大量银的自然金。
图1-2
矿床的主要垂向变化模式
(据翟裕生等,2004)
第一部分:深部矿的概念、分类和深部找矿的一些基本问题

段的叠加分带。要强调指出的是,每个矿床都有其形 态产状特征,如再经过后来的构造变动,将更加难以 辨认和测定。因此,要作详细的调研和缜密的思考判 断,包括采用大比例尺立体图等精细方法,而不宜套 用某种现有模式。 如何根据已知的浅表矿床信息推断其向下延伸的方 向,涉及因素很多,目前尚无成熟的经验,可参考如 下几点: ①充分利用矿床模型或勘查模型的完整性。一个完 整的矿床模型,应能清楚地显示出矿床的顶部特征和 根部特征(蚀变的、构造的、元素组合晕等)及整个 矿床的蚀变矿化结构,作为预测深部矿体的重要标志。 如斑岩铜矿模型(以矿化蚀变分带为主体)可以作为 帮助深部找矿的依据,如Kalamazoo矿床找矿成功的实 例(Guilbert et a1.,1986);又如金矿脉的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