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道德与法治《我们的公共生活》
4《我们的公共生活》(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
![4《我们的公共生活》(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9f482159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dd.png)
4《我们的公共生活》(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我们的公共生活》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第二单元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参与社会生活为主题,由《我们的公共生活》、《建立适好的公共秩序》《我参与我奉献》三课祖成。
本课以帮助学生认识公共生活为主题,设置了“认识公共生活”和“维护公共利益”两个话题,第一个话题主要与学生探讨公共生活的特点和公共生活多样的内容,第二个话题从公共设施、公共秩序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公共利益。
按照教材设置的特点本课划分为两个课时。
本微课是第一课时中注意“公共生活的规则”,通过多样的活动方式、开放式的讨论交流,方法体验,行为指导,故事分享等引领学生生活与实践相结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材始终。
【学情分析】公共生活作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学生对此有一定的感知,是本课时学习的一个有利条件。
学生了解比较多的是公共生活的内容,对公共生活的特点还缺乏思考;与公共生活相关的公共利益、公共秩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是社会生活抽象的一面,对学生来说还是全新的知识。
可见,本话题比较抽象的知识和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是一个难点。
【教学目标】懂得在公共生活中哪些行为可以做,哪些行为不能做,引导学生在公共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展示自己的良好形象,做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教学重点】了解身边多样的公共空间,懂得在公共生活中哪些行为可以做,哪些行为不能做,知道每个人都离不开公共生活。
【教学难点】在公共空间自己的言行和私人空间有所不同,能在公共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展示良好形象。
【设计思路】依据2022版新课标的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程要通过创设多样性的情境不断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通过学习过程,真正激发学生的个体意识,并通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解决问题,加强个体自我的心态调适,真正达到知识与情感的和谐统一,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热情。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设计第4课我们的公共生活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设计第4课我们的公共生活](https://img.taocdn.com/s3/m/606efc9f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89.png)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设计第4课:我们的公共生活一、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为“我们的公共生活”,属于道德与法治下册的第四节课。
本课通过讨论公共活动、公共场所、公共规则等方面,由浅入深地让学生了解公共生活相关知识和道德规范。
二、教学目标1.知道何为公共活动、公共场所、公共规则等概念;2.了解公共生活的重要性,知道遵守公共生活的重要性;3.学习如何保护公共环境,保护公共设施;4.培养良好的公共生活习惯,按规矩做事,自觉遵守法律和社会公德。
三、教学重难点1.了解公共生活相关概念及其意义;2.培养良好的公共生活习惯;3.如何保护公共环境和公共设施。
四、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10分钟)根据第三课的内容,可以引导学生回顾一下如何爱护自己的身体和健康。
然后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当我们生活在社区里,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更好地爱护这个社区呢?学生应该都可以从自己的经验中回答这个问题,然后老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是和社区、公共生活有关系的呢?对于这些事情,我们应该如何去做?这些问题可以先让学生自己了解一下,然后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再结合本课的内容作出引入。
2. 讲解与讨论(30分钟)通过引导学生对生活中一些公共事务的思考,让他们了解到公共活动、公共场所、公共规则等概念及其意义,加深学生对公共生活的认识。
接下来,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小游戏或案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公共规则的重要性。
比如,在一个教室里,老师故意让几个学生大声交谈或乱动,看看学生们会有什么动作或反应;或者模拟一次公共活动,要求学生根据游戏规则进行游戏,如若有违规之行为,则扣分等处罚。
通过这些互动游戏或案例,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规则的重要性,也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规则和制度是公共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以后的公共生活打下基础。
3. 探究实践(30分钟)通过实际参与和探究,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公共环境和公共设施的保护,并培养良好的公共生活习惯。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4我们的公共生活》优质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4我们的公共生活》优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8ad848c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de.png)
《我们的公共生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什么是公共场所,认识什么是公共生活。
2.认识我们的生活和公共场所、公共生活密不可分。
3.懂得只有共同维护公共利益,才能更好地享受公共生活,增强公共意识。
4.能够在公共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遵守社会公德。
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认识公共生活,帮助学生树立公共生活共建共享的思想,懂得公共生活和我们每一个人密不可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环节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就要进入第二单元的学习了,请看课题:公共生活靠大家。
这节课,首先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我们的公共生活。
活动一:公共场所知多少1.师:先让我们通过一段小视频一起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公共空间,什么是公共生活吧!2.师:公共空间,也叫公共场所,根据公共场所的功能不同,我们把公共场所大致分为六类:交通场所、文化娱乐场所、体育场所、文化交流场所、购物场所、就诊场所。
3.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完成一个小游戏“请你来辨别”,让我们来看一下游戏规则。
(高铁站、候机厅等)属于交通场所(游乐园、电影院等)属于文化娱乐场所(游泳馆、足球场等)属于体育场所(博物馆、纪念馆等)属于文化交流场所(便利店、商业综合体等)属于购物场所(社区医院、三甲医院等)属于就诊场所4.游戏中出现的这些公共场所你们都去过吗?下面呀!同学们就和老师进一步地去了解这些公共场所吧!5.师:了解了这么多,同学们可以回忆一下,生活中,你们都在哪些公共场所参与了哪些公共生活呢?如果你们的爸爸妈妈就坐在你们的身旁,就请和他们一起回忆吧!6.听了小明和妈妈的交流后,我们发现,其实我们每个人和公共生活都是密不可分的。
活动二:分清公共生活空间与私人生活空间1.师:在公共空间里,我们每个人的行为都要受到约束,可是有一个人,他却无法理解,瞧,就是他,小哪吒。
他呀!总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
陈塘关总兵府的高墙大院关不住不守规则的哪吒,他的师父太乙真人想了个办法,你们看(播放视频)2.师:一支指点江山笔,一幅山河社稷图,小哪吒在里面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只要不打扰到村民。
五年级下《我们的公共生活》精品教学设计教案
![五年级下《我们的公共生活》精品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22482f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59.png)
《我们的公共生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详案适用教材版本:统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第4课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公共生活的概念和重要性。
2、认识公共场所和私人场所的区别。
3、了解公共场所中的言行举止规范。
4、树立公共意识,形成良好的公共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1、公共生活的概念和意义。
2、公共场所和私人场所的区别。
3、公共场所中的言行举止规范。
4、树立公共意识,形成良好的公共行为习惯。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公共生活的概念和意义。
2、如何让学生认识和理解公共场所与私人场所的区别。
3、如何引导学生树立公共意识和养成良好的公共行为习惯。
课前准备:1、准备图片和视频,展示公共场所的特点和作用。
2、准备小组讨论的题目和要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交流。
3、准备板书和教学用具。
学情背景:学生年龄段为小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对公共生活和公共场所的概念和意义认识较为模糊,需要通过教学活动进一步加深理解。
教材分析:本课程教材主要包括图片和视频,以及老师的讲解和引导,通过展示公共场所的特点和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公共生活的重要性,了解公共场所和私人场所的区别,掌握公共场所中的言行举止规范,树立公共意识,形成良好的公共行为习惯。
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5分钟)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公共生活。
请看这些图片和视频,这些地方是什么地方?你们都去过吗?它们的作用是什么?(学生回答预设:学生们观看图片和视频,回答老师的问题,并谈论这些场所的特点和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引入的方式,让学生们了解身边的公共场所,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对公共生活的初步认识。
老师:非常好,我们都了解了这些公共场所。
那么,我们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是公共的呢?(等待学生回答)(学生回答预设:学生们回答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公共场所,如公园、超市、学校、医院等。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己回答,让学生主动思考,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进一步了解公共生活。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们的公共生活》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们的公共生活》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01348d4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18.png)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们的公共生活》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公共生活中的基本规则和常识。
2.掌握保护公共卫生、保护公共设施、保护公共秩序的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方法1. 教学内容《我们的公共生活》教材第一单元:公共生活中的规则和常识。
2.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课件、故事讲解、游戏互动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课前、课后学习、小组讨论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意愿。
三、教学过程安排1. 教学前的准备•精心编制教案,制作课件。
•确定教学目标,提前测量学生对该单元知识的了解程度和表达能力。
•准备好教学用具,如黑板、白板、投影仪、计算器等。
2.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在黑板/白板上画上公共设施图标(如公交车站、公园、书店等),请学生模仿,并以此引入课程内容。
第二步:定位和预测(10分钟)给学生分组,让同组学生在课本上阅读相关内容,回答问题和预测课程内容。
第三步:讲解相关知识点(20分钟)•规则和常识:通过图像和故事讲解规则和常识,例如在公共场所讲电话要讲礼貌语、不乱扔垃圾。
•保护公共卫生:讲解如何保持洁净和健康的公共场所,如如何捡拾垃圾。
•保护公共设施:讲解如何保护公共设施,如不在树上爬,不将手写字写在公共设施上。
•保护公共秩序:讲解如何保护公共秩序,如不挤占公共场所空间、不在公共场所吵闹。
第四步:游戏互动(15分钟)将学生分组,要求他们编写一则保护公共设施和场所的漫画,以及场所和设施的保护方法。
学生需要通过提问和回答不断互动,以加深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第五步:课堂总结(5分钟)由老师发起对上述课程内容进行类比和总结的讨论。
3. 课后扩展活动(20分钟)要求学生观察家庭周围的公共设施、场所和环境,并做出关于如何保护这些设施和场所的提议。
四、教学反思从以上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我可以得出以下几点感悟和反思:1.本课程设计让学生深入认识了意识到自身行为对公共设施和场所造成的影响。
4《我们的公共生活》(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
![4《我们的公共生活》(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d3d47a12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05.png)
4《我们的公共生活》(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了解公共生活的概念,认识到公共生活对社会的意义和作用。
2.理解公共生活的基本规则和注意事项,遵守公共生活的原则和规则。
3.培养学生的公共生活意识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公共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了解公共生活的概念和意义,理解公共生活的基本规则。
2.体会和树立正确的公共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公共生活意识和责任感,让学生明确自己在公共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
2.引导学生遵守公共生活的规范,营造和谐的公共生活环境。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各位同学,你们知道什么是公共生活吗?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2.讲解(10分钟)公共生活指的是人们在公共场所的各种生活活动。
比如说,我们在学校里上课、吃饭、活动等都属于公共生活。
公共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有责任维持公共生活的秩序和和谐。
我们应该遵守一些公共生活的规则,比如:不乱扔垃圾、不打乱公共秩序、不破坏公共设施等。
3.实践演练(30分钟)让学生分组,小组内讨论自己在公共生活中有哪些行为符合公共生活规则,哪些行为是不符合的,让学生充分体会公共生活意识和责任感。
然后,让小组之间交流讨论,展示自己的成果。
4.总结(10分钟)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公共生活的概念和作用,知道了公共生活的基本规则和注意事项。
同时,我们也培养了自己的公共生活意识和责任感,树立了正确的公共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五、教学评价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可以进行评估学生对公共生活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同时也可以考察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反思通过此次教学,我认为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形式的引导方面是比较成功的,学生也表达了较好的学习成果。
但是在时间安排上,可能需要更合理地分配时间,使得教学更为充分和有效。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部编版第4课《我们的公共生活》教学设计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部编版第4课《我们的公共生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6a3c459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97.png)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部编版第4课《我们的公共生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公共生活》是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部编版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公共生活的概念,认识到公共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遵守公共规则和秩序的意识,提高学生维护公共利益的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遵守公共规则,维护公共秩序,培养良好的公共道德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道德和法治观念,对公共生活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公共生活的具体内容和规则理解不够深入,对于如何在实际生活中遵守公共规则和维护公共秩序还需要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家庭背景、生活经验等方面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公共生活的概念,认识到公共生活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遵守公共规则和秩序的意识,提高学生维护公共利益的能力。
3.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公共生活中的道德问题,培养良好的公共道德素养。
4.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公共生活的具体内容和规则。
2.如何在实际生活中遵守公共规则和维护公共秩序。
3.公共生活中的道德问题及解决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模拟: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公共生活,增强学习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
2.案例分析:精选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公共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不同职责,培养学生承担责任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
2.情景道具、角色道具等教学用品。
3.教学场地布置。
4.提前对学生进行分组,并选出小组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或教学视频展示公共生活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公共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公共生活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公共生活的重要性。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4课《我们的公共生活》课件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4课《我们的公共生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efbd4c0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6b.png)
小提示
毁坏公共设施的行为不仅侵 犯了他人合法的公共权益,严重 的还会触犯法律。
生活 小镜头
思考
1、在日常生活中你有见过类似的场景吗? 这些行为没有破坏公共设施,是不是就可以这样 做呢?
2、这些行为会带来哪些后果?你认为应该 怎么做?
3、在有警示语的或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为 什么还会有人做出不当的行为呢?
人人有权参与公共生活,利用公共资源和 公共设施,享受公共利益。现代社会的人 们积极倡导共享,出现了很多共享的生活 方式。
共享单车出现在校园、地铁站点、 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 务区等地。由于其符合低碳出行理念, 共享单车受到人们的欢迎。
农家书屋建在村里。在政府、 社会机构、爱心人士的援助下,农 家书屋为人们提供书籍、报刊和音 像电子产品等方面的公益性文化服 务。它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人教版 道德与法治 五年级 下册
4 我们的公共生活
第一课时
七嘴八舌
在刚刚过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当中,专家反复提醒我们,尽 量减少外出,少到、不到公共场所去,你做到了吗?哪些地方是公共场 所?
那些公共场所
生活中,我们去电影院看电影,去博物馆参观, 去集市购物,去医院就诊……电影院、博物馆、集 市、医院等场所都是公共空间。人们在公共空间中 的生活,构成了我们的公共生活。
小提示
随意占用公共资源不仅侵犯了他人合法的公共权益,还会 带来一些严重的后果。作为一名合格的公民,我们应该恪守法 律、遵守提示,有序参与公共生活!
我们的行动计划
爱护公共设施、维护公共利益,有些事情我们也 能够做做到,让我们一起订个计划,行动起来吧!
1.行动内容: 2.从动时间: 3.参与人员: 4.行动方式:
➢ 某工地内的一个“开口”窨井吞噬4岁男孩周强的生命。 ➢ 某饭店附近一窨井盖丢失,年近七旬的王师傅骑着电动车从此经
4《我们的公共生活》(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
![4《我们的公共生活》(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79f48202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68.png)
4《我们的公共生活》(教案)本教案以《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为主要内容,旨在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公共生活意识、公共服务、公共秩序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遵守公共秩序、文明礼貌、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公共生活意识、公共服务、公共秩序的基本含义,及其对人们的生活的重要性。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及观念,引导学生将个人行为与公共利益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文明礼貌意识和行为规范,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勇于担当的精神,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公共事务做出贡献。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觉尊重公共生活秩序,关爱他人,尽心尽力助人为乐的良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1.了解公共生活的基本概念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2.培养学生的公共服务意识和文明礼貌,形成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规范;3.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勇于担当的精神,引导学生发挥作用,为公共事务做出贡献。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1.教学内容1.什么是公共生活?(1)让学生思考,从学生认知的现象角度引出公共生活的概念;(2)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物,从生活中看待公共生活的各种形式。
2.公共服务(1)从公共服务的概念、类别、范围、价值等方面讲解公共服务的意义;(2)通过案例,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不同类型的公共服务,并模拟实践。
3.公共秩序(1)介绍公共秩序的含义、特点、作用;(2)通过讨论和引导学生自我感悟,强化学生的公共秩序意识,形成好的行为和思想习惯。
2.教学方法1.师生互动法:教师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能力,通过提问、讨论、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
2.观察法:通过参观公共服务机构、公共场所等方式,教师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公共生活现象,培养学生的公共服务意识和公共秩序意识。
3.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自我评价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公共服务和公共秩序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短的引言,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公共生活”。
新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4课《我们的公共生活》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4课《我们的公共生活》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93cd366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4b.png)
新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4课《我们的公共生活》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公共生活”的含义和重要性2.能够描述“公共生活”中的良好行为和影响社会的不良行为3.能够分析“公共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4.能够评价自己在“公共生活”中的表现并形成正确的公共价值观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公共生活”的含义和重要性、描述“公共生活”中的良好行为和影响社会的不良行为2.教学难点:分析“公共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评价自己在“公共生活”中的表现并形成正确的公共价值观三、教学准备1.课件软件2.相关课件、资料3.引导物品:纸张、笔四、教学步骤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你们学过的第三课《春蚕到死丝方尽》讲了什么?它给你们什么启示?2.引出本课:今天我们要学习第四课《我们的公共生活》,请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公共生活吗?我们平时在哪些场合体验公共生活?2. 图片展示1.展示图片:公园、图书馆、公交车、地铁等公共场所的图片,让学生描述公共场所的特点和共性。
2.引导学生思考:在公共场所中,我们应该做哪些事情,不应该做哪些事情?3. 小组讨论1.按照小组分组,请组内同学讨论自己在公共场所中的表现,包括良好行为和不良行为。
2.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本组讨论结果,并请其他小组同学对其表现进行评价。
4. 问题分析1.请学生阅读教材第30页“问题分析”部分,分析公共场所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2.教师和同学共同讨论、解决“问题分析”中的问题。
5. 总结1.请学生回顾本课学习内容,总结公共生活的含义和重要性,明确自己应该做哪些事情,不应该做哪些事情。
2.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公共价值观,提倡良好的社会行为。
五、教学评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估:1.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言语表达、思维逻辑、合作和包容程度。
2.组织学生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考察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我们的公共生活》(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
![4《我们的公共生活》(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72122cfa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e9.png)
4《我们的公共生活》(说课稿)一、课程背景本节课是道德与法治课程五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重点讲述公共生活。
通过《我们的公共生活》这一话题,让学生了解公共场所的基本规则和公共道德意识,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和服务意识,为学生今后的公共生活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公共场所的意义通过与学生的互动,让他们回顾、总结公共场所的定义和意义。
引导学生认识到公共场所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为生活中的人们提供方便与服务,同时又需要大家一起维护和管理。
2. 公共生活中需要的行为规范引导学生了解公共场所内常见的行为规范,例如排队、让座、尊老爱幼、爱护环境等,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热爱生活、保护环境等公共道德。
3. 遇到问题时应该如何应对明确公共场所内遇到问题时的应对措施,例如寻求有关工作人员的帮助、耐心等待、不要使用暴力等,以及在和他人沟通时的基本礼仪。
同时,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技能。
4. 珍爱集体荣誉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是集体的一员,珍爱集体荣誉就是珍爱自己。
鼓励学生为班级、学校、社会做出贡献,激励他们做有益于集体的事情,同时也倡导和支持他人。
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法:通过讲解、演示、讨论等多种方式加深学生对公共生活规范的认识和理解,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2.观察归纳法: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观察和感知周围的公共场所,引导学生对公共生活规范的认识和体验。
3.互动游戏法:设计各种有趣的互动游戏,增强学生对公共生活规范的记忆和理解,提高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旨在让学生认识到公共生活的重要性,了解公共场所的基本规则和公共道德意识,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和服务意识。
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尽可能采用能够降低课堂压力、增强体验、提高参与度的教学方法。
同时,也要注重反思,总结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完善和提高教学实践水平。
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课件
![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f5e2030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95.png)
交通场所
文化娱乐场所
体育场所
文化交流场所
购物场所
就诊场所
医院 商场 电影院
图书馆
美术馆
地铁站
篮球场
文化交流 场所
就诊场所
购物场所
交通场所
文化娱乐 场所
体育场所
认识公共生活
我们身边的公共场所有很多,它们涵盖了我们生 活的方方面面,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 们在公共空间的生活,就构成了我们的公共生活。
公共
公开
公共空间 的特点
没有人来, 没有人坐,我可 以躺在上面吗?
公共生活中,我们的行为是公开的,所以 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展示良好的形象。
议一议
在私人生活空间和公共生活空间,人们的 言谈举止有什么不同?
公共空间
每个人都有两个 生活空间,一个是 私人生活空间,一 个是公共生活空间。 私人空间
公共生活我需要
思考
网络虚拟世界是否存在公共生活呢? 网上购物是参与公共生活吗?
公共生活我需要
......
“公”“私”生活大不同
➢ 下面哪些属于私人生活空间?哪些属于公共生活空间? 你还知道哪些公共生活空间? 公共生活空间
私人生活空间
公共生活空间
私人生活空间
“公”“私”生活大不同
思考
公共生活空间有什么特点?
文化交流 场所
就诊场所
购物场所
交通场所
文化娱乐 场所
体育场所
公共生活我需要
利用社区体育设施
到医院就诊
与家人逛集市
与家人外出旅游
思考:你参与过哪些公共生活?谈谈你的发现和感受。
公共生活我需要
参与公共生活,我们不仅可以解决现实问 题,还可以增加生活乐趣,丰富人生意义。
2023年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们的公共生活》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共两套说课稿】
![2023年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们的公共生活》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共两套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f88df2d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db.png)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确定的生活阅历.但是根底不一、智力因 面性,还需教师指导,对于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有些家长、 学生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其次单元 公共生活靠大家第四课《我们的公共生活》说课稿 一、说教材 “公共生活靠大家”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其次单元, 由《我们的公共生活》、《建立适好的公共秩序》《我參与我奉献》三课祖成,本课是本册教材其次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中的第4 课第一课时内容.是来自于公共生活这一方面内容 .木单元主要对学生进展公民意识和法治意识上的价值引领.内容上带着学生结合生活实践.使学生生活范围不断扩展,内容程度渐渐加深,思推水平不断提升。
通过多种多样的课堂活动.帮助学生树立規则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本数材的设计通过多样的活动方式、开放式的争论沟通,方法体验, 调査釆访,试验活动,行为指导,故事共享等引领学生生活与实践 相结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材始终。
二、学情分析素和认知水平也有差异。
五年级的学生对待事情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具有推断是非的力气。
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但做事又有片认为是小学科,学不学无关累登,因此学生対该学科的学习也不够重视.课前预习不够充分。
三、依据课标和本课的教学内容与特点,结合学情,我设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1.了解身边的公共生活,知道我们离不开公共生活。
2.懂得只有共同维护公共利益,才能更好地享受公共生活,增加公共意识。
3.能够在公共生活中留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遵守社会公德。
四、为了落实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我将教学重难点设定如下:【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生疏公共生活,帮助学生树立公共生活共建共享的思想, 增加学生的公共意识,做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教学难点】:让学生懂得只有每个人维护公共利益,才能更好地享受公共生活的惊奇,这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教养程度,也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五、说教法和学法课标要求:学生是学习和进展的主体;课程要通过创设多样性的情境不断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阅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
我们的公共生活教案五下道法
![我们的公共生活教案五下道法](https://img.taocdn.com/s3/m/10af09f7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e0.png)
我们的公共生活教案五下道法公共生活是指人们在社会中共同生活的一种形式,涵盖了各种社会关系和组织。
在公共生活中,人们需要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准则,以确保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到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并积极践行。
针对五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的公共生活教案,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公共生活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
一、教学目标:1.认识到公共生活道德对社会的重要性。
2.掌握公共生活中常见的道德规范和准则。
3.学会在公共场合中遵循道德规范和准则。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公共生活道德?2.公共生活道德的重要性。
3.公共生活中常见的道德规范和准则。
三、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与学生互动结合。
通过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公共生活道德的内容。
2.观察与讨论结合。
组织学生观察、分析和讨论一些公共生活场景,引导他们思考和发表自己的看法。
3.案例分析与讨论结合。
通过真实的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公共生活道德规范和准则。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教师引入公共生活道德的概念,让学生思考“你们认为什么是公共生活道德?”2.学生积极参与,回答问题并展开讨论。
第二步:概念讲解1.教师通过幻灯片或图片展示,向学生介绍公共生活道德的含义和重要性。
2.教师重点强调公共生活道德的作用,以及违反公共生活道德对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
第三步:常见的道德规范和准则1.教师列举一些公共生活场景,如排队、交通出行、环境保护等,并引导学生讨论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和准则。
2.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积极参与讨论,并记录学习要点。
第四步:案例分析与讨论1.教师选择一些典型案例进行讲解,例如捡到他人遗失物品该怎么处理,遇到老人摔倒该如何帮助等。
2.学生围绕案例展开讨论,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
第五步:归纳总结1.教师通过提问、小结等方式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2.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并作出承诺要在公共生活中遵守道德规范和准则。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4课《我们的公共生活》优秀教学设计材料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4课《我们的公共生活》优秀教学设计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18480492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ad.png)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4课《我们的公共生活》优秀教学设计材料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公共生活》是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4课的内容,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公共生活的概念,认识到公共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公共生活中遵守规则,维护公共秩序。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公共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和公共道德。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和生活经验,对公共生活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在面对具体的公共生活情境时,可能还不知道如何正确处理,如何平衡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公共生活的规则和意义。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公共生活的概念,认识到公共生活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生活规则,维护公共秩序的意识。
3.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公共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和公共道德。
四. 教学重难点1.公共生活的概念和重要性。
2.如何在公共生活中遵守规则,维护公共秩序。
3.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公共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和公共道德。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模拟:通过创设具体的公共生活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公共生活的规则和意义。
3.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师生互动: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公共生活中的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公共生活情境视频或图片。
2.准备具体的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讨论指南。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公共生活中的情境视频或展示相关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相关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公共生活的规则和意义。
案例可以是一些典型的公共生活场景,如公园、电影院、学校等,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遵守规则,维护公共秩序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的公共生活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身边的公共生活,知道我们离不开公共生活。
2.懂得只有共同维护公共利益,才能更好地享受公共生活,增强公共意识。
3.能够在公共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遵守社会公德。
二、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认识公共生活,帮助学生树立公共生活共建共享的思想,增强学生的公共意识,做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三、教学难点
让学生懂得只有每个人维护公共利益,才能更好地享受公共生活的美好,这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教养程度,也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四、课前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在假期或周末的时候都有哪些外出活动?你们去了哪里?做了什么?
生汇报:各种公共场所(商场超市景点补习班)
师:从发言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家都走进了各种不同的地方。
的确,我们的生活中不仅有学习玩乐,还有锻炼,就医等不同需求。
因此,我们需要去各种不同的场所。
活动一
师:根据场所的功能不同,我们把场所分为6类。
分别是——
请同学们观看图片并与同桌共同完成一个小任务说一说这些场所的名称,想一想这些场所的共同特点。
(1分钟)
师:说一说这些场所的名称
师:这些场所都有什么特点?
所有人都能去,都是公共场所。
师:公共是什么意思?
就是每个人都享有的,是公用的。
师:我们把电影院、博物馆、超市、医院等这样的地方叫公共场所,也叫公共空间。
我们所说的公共场所和公共空间是每个人都可以使用的。
人们在公共空间中的生活,构成了我们的公共生活。
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认识公共生活。
(板书认识公共生活)师:每个人都有两种生活空间,一个是私人生活空间,一个是公共生活空间。
上面的几张图片代表了公共生活空间,你认为什么样的地方是私人生活空间?
生:汇报
师:也就是说私人空间具有私密性,需要得到主人的允许才能进入。
而公共空间是每个人都可以享用,具有公开性和公共性。
师:老师有个问题想问问大家,当今是互联网时代,网络虚拟世界是属于公共空间还是私人空间呢?
咱们看看下面这个视频,想一想他哪里不对。
平时在网络社交平台要注意什么?
师:视频中的这个人为了骗取关注和点击量,编造虚假信息发布到社交平台上,引起公共的恐慌,造成不良的后果。
同学们要知道网络空间不是私人空间,更不是法外之地,我们大家在公共网络空间中一定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共同维护公共秩序。
活动二:
请同学们思考下面的情况,想一想如果遇到这些问题时,我们该怎么办?
1.家里要来客人,需要准备食材,我到哪里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2.小明突然高烧,她妈妈应该怎么办?
3.小伙伴们要一起踢足球,可以去哪里?
生1:第一种情况可以去超市
生2:第二种情况应该带孩子去医院
生3:第三种情况应该去足球场
师:看来这些公共场所能够帮助人们解决问题,满足我们生活中不同的需要。
(板书解决问题满足需要)
师:读一读,课本24页相关链接,你又了解到什么?
生:我知道公共生活有不同的组织形式。
师:根据组织形式的不同,我们还可以把公共生活分为政府、社会机构或者学校组织的活动。
这些公共活动是人们自发组织的。
像我们班级的小记者们外出采访,就是属于学校组织的公共活动,包括去年我们去南京研学,也是一种公共生活。
师:同学们和家长一起到公共场所活动,增长了见识,收获了乐趣,这些都是难忘的经历。
我们参与公共生活不仅可以满足衣食住行的需要,还可以增加乐趣。
(板书增加乐趣)活动三:公共生活有规则
在私人空间中,你的行为是自由的,没有约束,而在公共空间里的生活就不同了,大家的行为是公开的,你做了什么大家都能看到,那么在公共空间中什么是能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呢?
我们一起看看这幅图,如果是你你会作出什么样的选择,结果可能会是什么样的?
生:我会选择坐着,如果坐着的话旁边还可以坐其他人,如果躺着的话一个人占了所有的地方,别人想休息就没法休息了,而且不文明。
师:根据同学们的分析可以看出,同学们可以考虑到公共空间中他人的感受,不只是考虑自己,这与私人空间中的活动不同,也就是说,公共生活是有规则的,每个人都得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也应该注意爱护公共设施。
基于这样的认识,请同学们完成下面这个任务,在小组内说一说下面图中的行为会带来哪些后果?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生交流后汇报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精彩,你们说我们小朋友都知道的事情为什么这些却不知道呢?
生:这些人知道怎么做,不过是因为自己的自私而侵占了大家的集体利益。
所以我们要对这些行为坚决说不,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一个有素养的文明人。
(板书:注意言行举止)
现代社会人们积极倡导全民共享,出现了许多共享的生活方式,说一说身边的共享事例。
共享单车电动车共享雨伞充电宝图书等等
共享物品的出现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方便,你认为共享物品有什么优势?
那又有什么缺点呢?
要使共享行为真正服务于生活,我们应该怎么做?
公共生活需要共建,公共利益需要共享,只有共同维护公共利益,才能更好地享受公共生活,保障大家的共同利益。
公共空间有你有我也有他,所以让我们共同维护吧!
下面我们做几道题目
老师准备了一个央视频道的公益短片,我们看看他有哪里做的不对的么?
生汇报
同学们,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