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水化合物的来源及参考摄入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碳水化合物的来源及参考摄入量
碳水化合物的营养学意义
碳水化合物是生命细胞结构的主要成分及主要供能物质,并且有调节细胞活动的重要功能。
(一)供给能量
膳食碳水化合物是人类获取能量的最主要、最经济的来源。碳水化合物在体内被消化后,能够迅速氧化给机体提供能量,每克葡萄糖在体内氧化可以产生4lkcal的能量,氧化的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后转变成的葡萄糖除了被机体直接利用,还以糖原的形式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中,一旦机体需要,月干脏中的糖原即被分解成葡萄糖以提供能量。
碳水化合物释放能量较快,是火脑神经系统和肌肉的主要能源,对维持其生理功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枢神经系统只能利用葡萄糖提供能量,婴儿时期缺少碳水化合物会影响脑细胞的生长发育。
(二)构成机体重要生命物质
碳水化合物是构成机体组织细胞的重要物质,并参与多种生理活动。细胞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约为2%~10%,主要以糖脂、糖和蛋白结合物的形式存在于细胞膜、细胞器、细胞质和细胞间质中。核糖和脱氧核酸参与构成生命遗传物质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一些重要物质,如抗体、酶和激素也需碳水化合物参与构成。
(三)节氮作用
当碳水化合物摄人不足,能量供给不能满足机体需要时,膳食蛋白中会有一部分通过糖原异生分解成葡萄糖以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要,而不能参与构成机体需要的重要物质。摄入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则可以节约这一部分蛋白质的消耗,不需要动用蛋白质来供能,增加体内氮的潴留,这一作用被称为碳水化合物对蛋白质的节约作用或者节氮作用(sparing protein action)。
(四)抗生酮作用
脂肪在体内代谢也需要碳水化合物参与,因为脂肪代谢所产生的乙酚基需要与草酰乙酸结合进入三羧酸循环,才能最终被彻底氧化。草酰乙酸是葡萄糖在体内氧化的中间产物,如果膳食中碳水化合物供应不足,体内的草酰乙酸相应减少,脂肪酸不能被完全氧化而产生大量的酮体,酮体不能及时被氧化而在体内蓄积,会导致酮血症和酮尿症。膳食中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可避免脂肪不完全氧化而产生过量的酮体,这一作用称为碳水化合物的抗生酮作用(antiketogenesis)。
人体每天至少摄人50g的碳水化合物,可以防止这些由于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所导致的代谢反应的发生。碳水化合物的调节血糖、节氮和抗生酮作用,对于维持机体的正常代谢、酸碱平衡、组织蛋白的合成与更新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五)解毒作用
肝脏中的葡萄糖醛酸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解毒剂,它能与许多有害物质如细菌毒素、酒精、砷等结合并排出体外。不能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在肠道细菌作用下发酵产生的短链脂肪酸也有一定的解毒作用。
(六)增强肠道功能
非淀粉多糖如纤维素、果胶、抗性淀粉、功能性低聚糖等不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能刺激肠道蠕动,增加粪便容积,选择性地刺激肠道中有益菌群的生长,对于维持正常肠道功能,减少毒物与肠道细胞的接触时间,保护人体免受有害菌的侵袭有重要作用。
(七)与癌症的关系
淀粉的摄人量与结肠癌的发病呈显著负相关,这得益于不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对肠道的保护作用。另外,部分含碳水化合物高的食物也含有植物雌激素,对乳腺癌、子宫癌等有一定保护作用。不过高淀粉饮食可能增加胃癌的发生风险。
本文由康宇医疗(专业的临床营养设备制造企业)摘自《临床营养学》第一章营养学基础第二节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的来源与参考摄入量
(一)来源
碳水化合物主要来源于植物性食物,如谷类中碳水化合物含量约为60%~80%,薯类中含量约为20%~30%,豆类中含量约为40%~60%,根茎类蔬菜、含淀粉的坚果类和其他水果蔬菜类也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乳制品中含有的乳糖也是一种特殊的碳水化合物。其他来源主要是糖果、甜食、糕点、含糖饮料、蜂蜜和酒类等。
(二)参考摄入量
人体对碳水化合物的需要量,常以可提供能量的百分比来表示。已证明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比例大于80%或小于40%都对健康不利。根据目前我国膳食碳水化合物的实际摄人量和FAO/WHO的建议,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制订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人量中,碳水化合物的AI占总能量的55%~65%。这些碳水化合物应有不同的来源,包括复合碳水化合物淀粉、不消化的抗性淀粉、非淀粉多糖和低聚糖等。因为蔗糖等精制糖吸收迅速,机体难以尽快将其完全氧化分解加以利用,易于转换成脂肪储存下来,所以一般认为纯能量食物如精制糖的摄人量不宜过多。充足的不同来源的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可以保障人体能量和营养素的需要,改善胃肠道环境和预防龋齿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