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合唱训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儿童的合唱训练
摘要:合唱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艺术活动,同样,合唱也是儿童文艺活动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作者借鉴声乐学和音乐教育学的理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儿童合唱训练中涉及的主要内容节奏训练、音准训练、合唱技巧训练等谈了一些自己的见解和作法。

关键词:合唱;儿童;训练
合唱是幼儿园文艺活动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对于儿童来说,合唱不仅可以从小让儿童接触最基本的音乐常识,而且还能使他们受到美的熏陶,得到情感的满足,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对启迪儿童智慧和培养团队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合唱是任何教育工作都不可替代的重要形式”,幼儿教育工作者要把合唱训练放到重要的位置,对儿童从小进行正规的、科学的训练。

一、节奏训练是合唱训练的基础
节奏训练要根据各班幼儿的音乐水平,从感知节奏入手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以适应合唱训练对节奏感的需求。

具体有以下几种作法。

1、让儿童在生活中感知节奏。

教师可以和儿童一起寻找日常生活中的节奏,以此激发儿童对节奏的兴趣。

节奏广泛地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生活中,因此,从现实生活出发来寻找节奏是让儿童感知节奏、理解节奏,对节奏感兴趣
的有效途径。

例如小狗叫声“汪!汪!”、小雨滴声“滴答,滴答”、大风声“呼…呼…”、流水声“哗啦!哗啦”、汽车喇叭声“嘀嘀…嘀嘀”等。

这些声音都是非常形象的节奏,教师可以引导儿童,用口说来模仿这些声音,虽然儿童本身对“节奏”并不理解,但是他们已能在模仿中感受并理解节奏,为进一步培养节奏感打下良好的基础。

2、在游戏中加强节奏的训练。

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它给儿童带来快乐和满足,在游戏中培养儿童的节奏感是一种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的节奏训练形式。

如游戏“找朋友”中的唱词“找啊、找啊、找啊找、”就可以按2/4||××|××|×××||的节奏来训练。

在找朋友的过程中,可以告诉儿童采用一些走跑交替的动作,比如:教师在前面跑,儿童在后面跑,教师不时改变速度,这种“快”与“慢”的声音成规律的匀速地发出,这就是节奏中的拍子。

儿童找到朋友后击掌的动作也是很好的节奏训练素材。

儿童通过玩“找朋友”的游戏,不仅愉悦了心声,促进了儿童的感受力和表现力,无形中也进行了节奏练习,培养了儿童的节奏感。

3、通过身体动作来表现节奏。

身体动作是感受音乐节奏的生理基础,它对儿童节奏感的培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拍手、拍腿、叉腰、踏脚、摇动、敲打、走路、跑步、跳跃等动作都是让儿童用身体来感受节奏的实践活动。

这些有均匀的身体动作,一般儿童可以表现灵活、自如,老师只需要加以引导就可以了。

比如摸仿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中“喜羊羊”的表演时,老师告诉儿童步子要匀称,动作要有跳跃感,声音要尖细等要点,儿童很快就能将“喜羊羊”这些有节奏的动作形象表现出来。

4、运用唱歌和打击乐器来训练节奏。

在唱歌时教儿童按音乐的节拍拍手,这是训练儿童节奏感的好方法,但要拍出歌曲的节奏,对于儿童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念儿歌拍节奏的基础上,可以试着让儿童为一些押韵的歌词,唱得顺口的歌曲配节奏,并且由易到难,逐步提高要求。

如为歌曲《小蝌蚪》配节奏,第一步:让儿童边唱边按歌词拍手,开始可以放慢速度,在熟练的基础上再按原歌曲的速度拍。

第二步:听音乐,让儿童在心里默唱,并用手拍出节奏。

第三步:让儿童听音乐有节奏地念歌词。

反复几次,儿童很快就掌握了这首歌曲的节奏。

另外,唱歌时还可以用打击乐器伴奏,让儿童用碰铃和铃鼓随着音乐敲出节奏,较之于语言节奏训练,又前进了一步,儿童可以更好地感知节奏。

这样的方法,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对增强儿童的节奏感很有效果。

二、音准训练是合唱训练的关键
音准在儿童合唱中显得极为重要,如果合唱时音不准,将出现音越唱越高,或者音越唱越低的现象。

儿童入刚园时,很多儿童能
把家长教唱的以及自己听记到的歌曲表演出来,但是很少发现有儿童能够用准确的音高进行歌曲演唱,这些儿童音准不到位的主要原因是缺少基础音准技能训练。

根据儿童的特点,可以采取以下的训练方法。

1、反复群体教唱音阶
对于儿童来说,音准是抽象的、难理解的,但可以用“听唱法”来反复地教唱音阶,让儿童来感知7个音的高低,使他们不断增强对音的高低的感性认识。

首先,可以进行用手势教儿童认识7个音符的训练,其次是请儿童仔细聆听每个音符的声音并用单音模唱,最后请儿童唱出每个音,在一遍遍的跟唱、模唱、聆听中,让儿童感受这个音符的高低,老师随时对音唱得不准的孩子进行纠正。

2、多次逐个训练音高
在儿童已经基本能够进行完整的音阶练唱后,就可以进行逐个、细微的音高音准训练了,每个周练习唱准一至二个音。

比如,在学唱“1、2、3、”三个唱名的音高音准时,可以根据它们各自音的走向以及他们之间的位置,用比喻的方法讲给孩子听:“1”听起来平稳不急躁,“2”像孩子站队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在第二名,比第一名要高一些,所以“2”的声音要往上扬,根据同样的道理,“3”的音也要比“2”高出同样的距离。

这样,儿童们不但很快地记住了音高音准,而且还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高效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3、进行轻声歌唱训练
有的儿童在幼儿园就一直大声的唱歌,虽然能自信大胆的唱歌是值得欣赏的一面,但是扯着嗓门大唱会带来音准上的偏差。

在合唱教学中,要用轻声歌唱法进行训练,就是要求儿童在演唱歌曲的时候,必须控制发声的音量,控制心态和情绪,不要一味地想到突出自己的声音,多让儿童注意听自己唱的音是否准确。

轻声歌唱不但能产生美妙的声音效果,而且更有利于嗓音的保护。

同时,轻声歌唱既可以清楚地听见钢琴声,也能听见同伴的演唱声,对于找到准确音高和培养良好的合唱意识有一定帮助。

教学实践证明,真正五音不全的儿童是极个别的,绝大部分的儿童经过系统有效地音高音准练习后都能取得进步和改善。

4、在教唱歌曲中融入音准训练
儿童歌曲的旋律和节奏都比较简单易学,在歌曲教学中融入音高音准训练,可以提高儿童的音准水平。

在学唱新歌时,首先,培养儿童静听歌曲磁带的范唱,初听歌曲是建立对歌曲音准把握的关键点,所以初次聆听前要强调儿童不宜跟唱,此时如果跟唱,一旦发生音准问题就很难纠正,也会给另一部分儿童带来音准上的误导。

其次,由教师进行弹奏示范,儿童聆听并逐步学唱旋律,要让儿童注意听自己唱的音是否准、是否合着钢琴伴奏、是否符合老师的要求,尤其是要养成一开始就专注听的习惯,这样,儿童的音准就能在“听”中得到提高。

再次,在儿童唱的过程中,老师如果发
现“跑音”的现象,要即时停下来进行纠正,不能放任自流,如果“跑音”成为一个共性问题,再来纠正要的时间和难度都比较大。

三、技巧训练是合唱训练的要素
合唱是集体演唱的艺术,需要培养儿童的“共性”特点,在合唱训练中应磨掉一些儿童个人突出的东西,相对含蓄地彼此照顾,训练大家有所控制地歌唱,互相合作地唱出统一的声音。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对儿童进行一些合唱基本技巧的训练。

1、起声技巧训练
起音是合唱发出声音的基础。

如果起声不正确,就会出现拖泥带水的声音。

合唱的起声一般采用“激起”为主。

“激起”是指演唱者在开始演唱第一个音时应平稳而利索,也就是发声前先想好音高和歌词、并作好相应的器官状态准备,用气突然冲击声带振动,发出准确、干净、整齐的声音。

对于儿童的起声训练,不能有过高的要求,对每首合唱歌曲,首先要求每个儿童熟悉旋律,记住歌词,这样他们在合唱时就能充满自信不怯场,能够按照音乐的拍子准确起音。

同时,老师还要经常用通俗易懂的方法,反复对儿童进行一些起音的技巧训练。

2、吐字咬字技巧训练。

儿童合唱常见的毛病为吐字咬字不清、吐字咬字断断续续或生硬,这些毛病是因儿童口腔张合不灵活或歌词发音不熟悉造成的,直接影响合唱的和谐统一。

针对这些问题,老师应对儿童进行一些
发声训练,一是选择合唱歌曲中有代表性的歌词朗读,对容易读错的字反复地练习发音,如区别声母“z”与“zh”不带卷舌儿和带卷舌儿的字的音的读法、训练他们的吐字能力。

二是教儿童读一些简单的绕口令,如“多多和哥哥,坐下分果果。

哥哥让多多,多多让哥哥,外婆乐呵呵。

”由此训练他们的咬字能力。

三是合唱时教给儿童一些基本的发音方法。

练唱时,先将每个歌词念几遍,再以字带声,然后加快。

一般来说,热情欢快的歌曲,吐字应轻快而敏捷;抒情的歌曲,吐字应柔和而圆滑,字头所占的音符时值稍长;有力激昂的进行曲,发声时声母喷口有力,韵母保持住。

咬字不仅要与气息的运用结合起来,而且要把音高“咬住”,才能做到“字正腔圆”。

3、协调性技巧训练
合唱的协调性是指在演唱中恰当处理音色、音量、音准的关系。

如果这三种关系处理不当,合唱将出现嘈杂难听的声音。

针对这些问题,在儿童合唱训练中,教师应要求音量过大的儿童相对收小,音色过亮的儿童要求圆润,而对唱得过轻的则要求放大些。

总之,要求儿童互相倾听,培养儿童的群体意识。

另外,因为儿童合唱一般是两个声部的合唱,两个声部通常会出现低声部容易跟高声部跑调等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采取这样的训练方法:首先采取教师唱一个声部,儿童唱一个声部的合作训练,这样,儿童只唱一个声部的训练难度就小一些,成功并熟练之后,再把儿童分成两个声
部练习,一旦两个声部的旋律成熟了,就让两个声部合起来训练。

对不同的声部的协调问题,要求做到既不能喧宾夺主,也不能只听见主旋律而听不见其它声部,只有正确的处理好层次关系,声音听起来才能协调悦耳。

4、情感表达技巧训练
儿童演唱合唱歌曲时,大部分唱歌没有感情,就像白开水一样无色无味,出现这些问题是因为儿童的生活阅历尚浅,对歌词的内容没有理解,歌唱状态不够兴奋等因素造成的。

针对这个问题,一是在开始排练时应该先调节儿童们的情绪,而不要急于练唱,要设法让儿童们以饱满、快乐的情绪去参与排练。

二是告诉儿童不同情感的歌曲要用不同的音色来表现。

例如抒情的歌曲演唱时歌声要轻柔优美,就像在公园划船一样轻轻地荡起双桨;欢快的歌曲演唱时要富有节奏感,就像拍皮球一样富有弹性活力;激昂的歌曲演唱时声音要铿锵有力,就像走正步一样雄纠纠富有朝气。

三是给儿童讲解歌词的内容和歌曲的背景,富有感情的领着学生朗诵歌词,使儿童对歌词有些初步的了解。

通过这些办法,充分调动儿童的歌唱激情,这样,儿童唱出来的歌就能做到声情并茂,获得较为理想的合唱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则平,《音乐课程标准教师读本》,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82页。

[2]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年,第23页。

[3]毛曙阳,《幼儿100.教师版》,江苏,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12年,第15页。

[4]文思隆,《合唱、指挥知识及中外合唱作品精选》,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6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