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各部位常见的正常菌群

合集下载

人体常见的正常菌群

人体常见的正常菌群

生物拮抗作用
将活的鼠伤寒沙门氏菌喂给小鼠,如果要使小鼠 发病死亡,需要10万个细菌;如果先给小鼠口服链 霉素,把小鼠肠道中的正常菌群都杀死,则只要10 个活菌就可置试验鼠于死地.两者菌量竟相差1万 倍,表明正常菌群有拮抗病原菌作用.这种现象在人 类中也可以见到,例如大肠埃希氏菌、变形杆菌、 肠球菌等正常菌,可以抵抗引起痢疾和伤寒的志贺 菌和伤寒沙门菌等病原菌.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生 物拮抗.
1克干粪含菌总数在4千亿个左右,约占粪重 的40%,其中99%以上是厌氧菌.肠道菌群受饮 食、年龄等因素影响很大.多食蛋白质的人,大 肠埃希氏菌生长旺盛;以吃淀粉为主的人,乳 杆菌较多.哺乳期婴儿的肠道菌群主要是双歧 杆菌,占总菌数的90%左右;随着成长,双歧杆 菌下降,类杆菌、乳杆菌、梭菌等逐渐 口腔细 菌增多.
阴道内菌群随内分泌变化而波动.阴道分泌 物中常含有无害的微球菌.初生女婴阴道的酸 碱度在5左右,主要为乳杆菌;出生后1个月至 青春期,酸碱度升至7左右,主要菌群转为表皮 葡萄球菌、棒状杆菌、大肠埃希菌等.青春期 后,阴道酸碱度又下降,乳杆菌等重占优势,直至 绝经期为止.
正常菌群对宿主的有益作用
当正常菌群与人体处于生态平衡时,菌群 在它们寄居的人体部位获取营养进行生长 繁殖,而宿主也能从这些寄生在他们身上的 细菌中得到多种好处.
抗衰老作用
现在一般认为,衰老是由于体内积累了过 多的有毒的化学物质——自由基.双歧杆菌、 乳杆菌、肠球菌等肠道正常菌群产生的超 氧化物歧化酶SOD,可以催化宿主体内自由 基的歧化反应,消除自由基毒性,保护细胞免 受活性氧的损伤,因此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 用.
其它作用
肠道正常菌群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其原 因是这些正常菌群能产生多种酶,降解肠道 内致癌物或可以转变成致癌物的物质成为 无害物质;它们还可以激发免疫功能,调动 处于待命状态的巨噬细胞等人体卫士围歼 病原菌.

各类抗菌药物的特点

各类抗菌药物的特点




青霉素不用于鞘内注射。
本类药物在碱性溶液中易失活。
18
二、头孢菌素类




第一代:头孢唑林、头孢氨苄、头孢拉定、 头孢羟氨苄、头孢硫脒 第二代:头孢呋辛、头孢替安、头孢克洛、 头孢丙烯 第三代: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 头孢哌酮、头孢唑肟、头孢克肟、 头孢泊肟 第四代:头孢吡肟
19
青霉素仍为许多感染的首选药,价廉,除过敏反应 外,不良反应少,是各级医院必备的抗菌药物
13

例:化脓性咽炎、扁桃体炎的抗菌治疗

常见病原菌:化脓性链球菌 抗菌药选用:
首选青霉素 可选头孢菌素 阿奇霉素、克林霉素:细菌耐药率高 避免选用氨基糖苷类如庆大霉素:耐药 尽可能不先喹诺酮类:敏感性差;
34
四种国内上市品种其他特点比较
特点 配伍 半衰期 CSF浓度 胃肠道反应 癫痫 日最大剂量 * 亚胺
西司他丁 1h 低 较多 0.4%~1.5% 4g
帕尼
倍他米隆 1h 达治疗浓度 少 0.03% 2g
美罗
无 1h 达治疗浓度 少 0.08% 6g
厄他
无 4.3-4.6h NA NA 0.05%(AE) 1g
10
一、青霉素类
特点:
杀菌作用强、毒性低
新品种抗菌谱广、价廉
青G大剂量CSF浓度高 青G不耐酶 过敏反应率高
11
分类
青霉素G、普鲁卡因青霉素 苄星青霉素、青霉素V
苯唑西林、甲氧西林、氟氯西林 氨基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 抗假单胞菌青霉素:哌拉西林 脲基青霉素:美洛西林、阿洛西林
不耐酶青霉素
3

人体正常菌群和临床常见致病菌

人体正常菌群表 (1)

人体正常菌群表 (1)
放线菌属、拟杆菌属、普雷沃菌属、卟啉单胞菌属、梭菌属、梭杆菌属、消化链球菌属、韦荣球菌属、乳杆菌属
念珠菌属
鼻和鼻咽
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链球菌属、莫拉菌属、奈瑟菌属、嗜血杆菌属
普雷沃菌属、厌氧球菌、梭菌属
结膜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少量)、奈瑟菌属(少量)、类白喉杆菌、嗜血杆菌属(少量)
念珠菌属(少量)
参考文献
1.Mathon CR,LehmanDC, Manuselis G .Textbook of Diagnostic Microbiology.5thed.2014.
2.Tille PM . Bailey&Scott’s Diagnostic Microbiology. 13thed .2013.
3.BrooksGF, Carroll KC, Butel JS,et al.Jawetz, Melnick, & Adelberg's Medical Microbiology. 26thed.2012.
4.Murray PR, Rosenthal KS, Pfaller MA.Medical microbiology. 7th ed .2012.
人体各部位常见正常菌群表
解剖部位
微生物需氧菌Biblioteka 厌氧菌真菌皮肤
微球菌属、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少量)、草绿色链球菌、气球菌属、类白喉杆菌、芽孢杆菌属、不动杆菌属、莫拉菌属
梭菌属、丙酸杆菌属(痤疮丙酸杆菌)、消化链球菌属、拟杆菌属
念珠菌属、马拉色霉菌属
口腔和口咽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属、肠球菌属、口腔球菌、非致病性奈瑟菌、卡他莫拉菌、类白喉杆菌、艾肯菌属、嗜血杆菌属、肠杆菌科、假单菌属、不动杆菌属、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二氧化碳嗜纤维菌属、弯曲杆菌属、分枝杆菌属、支原体属、密螺旋体属、

名词解释正常菌群

名词解释正常菌群

名词解释正常菌群
正常菌群是指寄生于人体,对人体无害的微生物,但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导致机体致病。

1.正常菌群是在人体皮肤、黏膜以及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各种腔道(如口腔、鼻咽腔、肠道和泌尿生殖道)等部位寄居,对人体无害的微生物丛,包括细菌、真菌、螺旋体、支原体等。

2.正常菌群与人的健康和疾病间有密切关系,它们发挥着重要功能,如刺激人体免疫系统,协助机体的消化、吸收等功能。

通常正常菌群对于人体无害,但在某些条件下如菌群失调、异位寄生等,正常菌群中的某些微生物是可以致病的。

肠道的正常的菌群

肠道的正常的菌群

肠道的正常的菌群
肠道的正常菌群主要包括肠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乳酸菌等,它们都是厌氧菌或兼性厌氧菌。

这些菌群与宿主和环境之间保持动态平衡,对宿主表现为不致病状态。

其中,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是婴儿肠道内数量最多的厌氧菌,而成人机体中厌氧菌数量最多的是类杆菌,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次之。

肠道微生物种类至少有500种,主要由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好氧菌组成,其中专性厌氧菌占97%~99%。

正常情况下,这些菌群并不起致病作用,它们与宿主和环境共同构成了一个相对平衡的统一体,即肠道正常菌群,对维持肠道正常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医学常识病原体

医学常识病原体

口服 皮下接种 皮下接种 皮下接种 皮下接种 皮下接种 皮下接种
预防人类病毒性疾病的疫苗
抗病毒作用
灭活和清除游离病毒
1.主要靠中和抗体 2.补体能增加抗体的中和活性 3.巨噬细胞清除病毒
保护邻近细胞免于感染、抑制病毒的增殖
破坏感染病毒的靶细胞: 病毒增殖中断
1.抗体加补体的溶细胞作用 2.CTL及某些细胞因子 3.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NK细胞) 4.激活的巨噬细胞 5.自然杀伤性(NK)细胞
衣原体属三个种的鉴别
沙眼衣原体
两种动物一起生活的现象:共生
01
互利共生:双方受益,互相依赖
02
共栖:一方受益,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
03
寄生:一方受益,一方受害
0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寄生虫
05
寄生虫与宿主的类别
寄生虫的类别
宿主的类别
专性寄生虫
兼性寄生虫
偶然寄生虫
终宿主
中间宿主
保虫宿主
新洁尔灭
易溶于水,刺激性小,稳定,对芽胞无效;遇肥皂或其他合成洗涤剂效果减弱
0.05~0.1%
杜灭芬
稳定,易溶于水,遇肥皂或其他洗涤剂效果减弱
0.05~0.1%
洗必泰
白色结晶,稳定.略溶于水,溶于醇.应用其盐类,与升汞配伍禁忌
0.02~0.05%水溶液
环氧已烷
常温下无色气体,沸点10.4℃,易燥易燃、有毒(100~200ppm对人能致死)
使用方法
脊髓炎质炎 麻疹 腮腺炎 风疹 乙型肝炎 乙型脑炎 狂犬病
人二倍体细胞系 鸡胚细胞培养 鸡胚细胞培养 鸭胚或人二倍体细胞 血源纯化HBsAg、酵母表达 重组HBsAg 地鼠肾细胞培养 地鼠肾或人二倍体细胞

人体的正常菌群

人体的正常菌群

各种葡萄球菌、棒状杆菌、草绿色链球菌
外耳道:各种葡萄球菌、棒状杆菌、草绿色链球菌;真菌,曲霉菌、青霉菌
中耳和鼻窦
通常无菌
外耳道
各种葡萄球菌、棒状杆菌、草绿色链球菌;真菌,曲霉菌、青霉菌
气管、支气管和肺
通常无菌

各种厌氧菌;G+细菌,微球菌、葡萄球菌、肠球菌;G-细菌,肠杆菌科细菌、弯曲菌、螺杆菌;真菌,念珠菌;寄生虫,人类酵母(原虫)
前列腺(老年人):各种厌氧菌、各种葡萄球菌、棒状杆菌、肠球菌等
口腔与咽喉
G+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各种草绿色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微球菌、各种棒状杆菌;G-细菌,各种嗜血杆菌、奈瑟菌、肠杆菌科细菌与各种非发酵菌(量少氏菌、螺旋体、支原体、非致病性阿米巴、脑膜炎奈瑟菌等
鼻腔
G+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各种草绿色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微球菌、各种棒状杆菌;G-细菌,各种嗜血杆菌、奈瑟菌、肠杆菌科细菌与各种非发酵菌(量少)、卡他莫拉菌;各种厌氧菌;呼吸道病毒;真菌(念珠菌、青霉菌、曲霉菌)
小肠与大肠
各种厌氧菌;G-细菌,肠杆菌科细菌、非发酵菌、弯曲菌、嗜血杆菌;G+细菌,肠球菌、链球菌、棒状杆菌;真菌,念珠菌;寄生虫,人类酵母、各种阿米巴、鞭毛虫、滴虫
胆道
总胆管,各种厌氧菌、肠杆菌科细菌、非发酵菌、肠球菌
尿道前1/3
G+细菌,各种葡萄球菌、棒状杆菌、微球菌、链球菌、肠球菌、加德纳尔菌;G-细菌,嗜血杆菌、非致病性奈瑟菌、支原体/脲原体、肠杆菌科细菌、非发酵菌;各种厌氧菌;腺病毒;真菌:念珠菌
女性生殖道
外阴:以各种葡萄球菌、棒状杆菌、肠杆菌、链球菌和肠球菌为主
阴道、宫颈:以乳杆菌为主的各种厌氧菌;G+细菌,肠球菌、链球菌、棒状杆菌、加德纳尔菌;G-细菌(少),肠杆菌科细菌、非发酵菌;支原体/脲原体;真菌,念珠菌;寄生虫,滴虫

人体中正常微生物

人体中正常微生物

3-10:1 1:1
102-103:1 1:1 1:1 1:1
102-103:1 5-10:1 5-10:1
16
一、胃肠道中的正常菌群
❖ 消化道中的正常菌群的种类和数量,在不同部 位是不同的。胃酸的酸度很高(pH2-3),因而胃 内基本无活菌。空肠和回肠上部的菌群很少。结肠 和直肠则有大量细菌,主要是类杆菌、双歧杆菌、 大肠埃希氏菌、乳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 梭菌等。
第一章 人体中的正常菌群
❖ 脱离了微生物,有机体的生命 活动就无法进行——巴斯德
1
自然界中,土壤、空气、水及各种物体 广泛存在着大量的多种多样的微生物。人及 动植物的体表及其外界相通的腔道中也存在 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当人体免疫功能 正常时,这些微生物对宿主无害,有些对人 还有利,是为正常微生物群,通称正常菌群 (normal flora)(1014)。
13
第二节 人体中的正常菌群
❖ 虽然呱呱落地的婴儿体内几乎是无菌的,但离 开母体后,就同周围富含微生物的自然环境密切接 触,因而人体的体表皮肤和与外界相通的口腔、上 呼吸道、肠道、泌尿生殖道等粘膜及其腔道寄居着 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
❖ 这些微生物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会引起疾病的, 但是我们称它们为正常菌群,因为这些寄生物在正 常情况下与宿主相安无事,互相适应,而且各种微 生物之间也相互制约而保持一个彼此共存的状态。
实验设计:
❖ 戈登的研究小组在无菌状态下培育了几 代老鼠。这些无菌鼠每天吞食的东西几乎比 普通鼠多三分之一,但是脂肪却少40%。研 究人员把普通鼠肠中的微生物注入无菌鼠肠 中,那些被注入微生物的老鼠体重开始增加, 尽管它们并没有得到额外的食品。研究人员 又从天生肥胖的老鼠的肠中取出微生物,注 入无菌的瘦鼠肠中,这些老鼠体内脂肪的增 加更快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鼻咽腔
甲型链球菌、奈氏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乙型链球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
眼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膜
表皮葡萄球菌、结膜干燥杆菌、类白喉杆菌等
阴道
乳酸杆菌、白色念球菌、类白喉杆菌、大肠杆菌等
尿道
表皮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耻垢杆菌等
人体各部位常见的正常菌群
部位
常见菌种
皮肤
表皮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绿脓杆菌、耻垢杆菌等
口腔
链球菌(甲型或乙型)、乳酸杆菌、螺旋体、梭形杆菌、白色念球菌、(真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奈瑟氏球菌、类白喉杆菌等

正常一般无菌
肠道
类杆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厌氧性链球菌、粪链球菌、葡萄球菌、白色念球菌、乳酸杆菌、变形杆菌、破伤风杆菌、产气荚膜杆菌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