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三及解析
2019年高考全国卷3文言文《宋史·范纯礼传》注释试题答案解析译文
![2019年高考全国卷3文言文《宋史·范纯礼传》注释试题答案解析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b752484f524de518974b7d30.png)
高考全国卷3文言文《宋史·范纯礼传》注释试题答案解析译文【教师讲评、学生自学版】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纯礼字彝叟,以(因为)父仲淹荫(yìn,恩荫。
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世有功劳而得到封赏或免罪),知(主管,担任)陵台令兼永安县。
永昭陵(北宋第四代皇帝宋仁宗赵祯的寝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zhuānpì,砖,砖瓦)及工徒(工匠役徒)于一路(沿途),独(唯独,只有)永安不受令。
使者以(把,后面省略了“永安不受令”这件事)白(禀告。
《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你现在就可以去禀告婆婆,趁早把我遣送回娘家)陵使(古代四时巡察省视皇陵的陵官)韩琦(qí),琦曰:“范纯礼岂不知此?将必有说。
”他日,众质(质问,责问)之,纯礼曰:“陵寝(帝王及后妃的坟墓及墓地的宫殿建筑。
其名号一般是根据皇帝生前的功过和世系而命名。
开国皇帝之陵一般称为“长陵”,其后诸帝则应依其事迹和世系来命名,诸如康陵、定陵、显节陵等。
也有以所在地命名的,如霸陵、首阳陵等。
为皇帝建陵后,还要设置守陵奉祀之官以及禁卫和陵户)皆在邑境,岁时(一年四时)缮治(修缮整治)无虚日(没有闲着的时候),今乃与百县均赋,曷若(哪如,何如。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如)置(搁置)此,使之奉常时用乎?”琦是(认为对)其对(对答,回答)。
还朝,用为三司盐铁判官,以比部(官署名。
魏晋时设,为尚书列曹之一,职掌稽核簿籍。
后世沿之。
至唐代,为刑部所属四司之一,设有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四人。
宋代为刑部三司之一。
金元废。
明清时用为刑部司官的通称)员外郎出(离开京城到地方为官。
范晔《后汉书·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永和初年,张衡离开朝廷出任河间国相)知遂州。
沪南有边事,调度(征调赋税)苛棘(严苛急切。
棘:通“亟”。
急切,急迫。
《诗·小雅·采薇》:“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2019年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全国卷)
![2019年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全国卷)](https://img.taocdn.com/s3/m/4dbce9ba31126edb6e1a1039.png)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2019年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全国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
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
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
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
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
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
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
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
2019年全国高考试题语文全国卷Ⅲ 含答案
![2019年全国高考试题语文全国卷Ⅲ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2ede6ea300a6c30c229fbc.png)
2019年高考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全国III卷精校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座蘊藏丰富、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宝库。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已走出困境,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仍有一些项目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
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族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观。
对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要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而不应仅局限在艺术团体或演出队等小范围内。
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
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当然,各类民间表演艺术经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进而搬上舞台,其成功之作会对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
如春晚舞台上,藏族舞蹈《飞弦踏春》、蒙古族舞蹈《吉祥颂》等都曾大放异彩。
然而,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有坚持本真性的原则,将一些传统艺术改编得面目全非。
比如,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西方音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
因此,对民族民间传统艺术进行“二度创作”,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
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编导们深谙民间表演艺术的特征,并能进行实地调研、采风,挖掘出民间艺术的基本元素与本质精神。
各种传统表演艺术都是在特定时空中呈现的,靠其演出行为形成艺术作品,实现艺术价值。
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决定了应对其实施活态传承与保护,使之以鲜活形态生存于民间。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教保护实践中,有些地区视保存为保护,重视硬件设施,各类场馆及专题博物馆建设颇具规模,民间收集来的各种乐器、道具、面具、服装等都得到妥善收藏。
铭记、感恩,再出发!——2019年高考全国卷三作文简要解析(附范文)
![铭记、感恩,再出发!——2019年高考全国卷三作文简要解析(附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cfe9e511eb91a37f1115cff.png)
铭记、感恩,再出发!——2019年高考全国卷三作文简要解析一、审题:这是一道充满时代温情的作文题目,贴近学生实际,又可引发很多联想和感悟,相信学生有很多话要说。
首先,在材料的呈现方式上,今年的全国Ⅲ卷不再是文字式的材料作文,而是采用漫画的形式,形象生动,言简意赅,既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也给了考生很多思考和联想的空间。
漫画,是一种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艺术形式,多取材于社会现实或热点问题,一般运用变形、比喻、象征、暗示、影射等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或画面组,来讽刺、批评或颂扬某些人或事,具有很强的时代感与社会性,常常能引人开怀、发人深思、启人心智。
其次,在主题表达上,更隐性也更个性。
相比于前两年的显性表达和宏大构思,今年的漫画作文摒弃了主题先行和时政热点,更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更倾向于引导考生真实言说,个性抒情,更着眼于培养与选拔有健全人格、有生命情怀、有人文素养的时代新人。
“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核心素养”的命题方向完美地融入题目当中,水乳交融,自然贴切。
第三,学生的自我主体性得以凸显。
相比于宏大主题和家国情怀,今年的全国Ⅲ卷则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实际、成长实际,注重引导考生关注自我,认识自我,关注身边的人事,关注内心真实的情感,思考人生,思考新时代师生关系,要有爱心、知感恩、记深情。
第四,回归学科本位,彰显语文立场。
前两年的作文题过于凸显时代主题,过于强调宏大主题,过于正能量,家国情怀,时代担当,改革开放,不忘初心等,引导考生与祖国共命运,与时代共呼吸,但在语文学科的特色和特质上似乎打了折扣,不能充分体现语文在心灵润育和生命润泽等方面的功能效用以及生命的美好成长和良性发展。
今年的全国Ⅲ卷则真正回归情感、诗意与审美,让学生在语言的理解、赏析和思辨中,去传递美好情感、审美情趣、生命魅力。
二、立意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抓住材料的核心。
这道漫画材料的人物有两类,一类是学生,一类是老师,谁是核心呢?当然是老师了。
2019高考语文小说题目及答案(全国卷123)
![2019高考语文小说题目及答案(全国卷123)](https://img.taocdn.com/s3/m/5fea4194998fcc22bdd10d43.png)
目录2019-全国卷Ⅰ (1)2019-全国卷Ⅰ-参考答案 (3)2019-全国卷Ⅱ (4)2019-全国卷Ⅱ-参考答案 (6)2019-全国卷Ⅲ (7)2019-全国卷Ⅲ-参考答案 (9)2019-全国卷Ⅰ(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理水(节选)鲁迅当两位大员回到京都的时候,别的考察员也大抵陆续回来了,只有禹还在外。
他们在家里休息了几天,水利局的同事们就在局里大排筵宴,替他们接风。
这一天真是车水马龙,不到黄昏时候,主客就全都到齐了,院子里却已经点起庭燎来,鼎中的牛肉香,一直透到门外虎贲的鼻子跟前,大家就一齐咽口水。
酒过三巡,大员们就讲了一些水乡沿途的风景,芦花似雪,泥水如金,黄鳝膏腴,青苔滑溜……等等。
微醺之后,才取出大家采集了来的民食来,都装着细巧的木匣子,盖上写着文字,有的是伏羲八卦体,有的是仓颉鬼哭体,大家就先来赏鉴这些字,争论得几乎打架之后,才决定以写着“国泰民安”的一块为第一,因为不但文字质朴难识,有上古淳厚之风,而且立言也很得体,可以宣付史馆的。
局外面也起了一阵喧嚷。
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破旧,竟冲破了断绝交通的界线,闯到局里来了。
卫兵们大喝一声,连忙左右交叉了明晃晃的戈,挡住他们的去路。
“什么?——看明白!”当头是一条瘦长的莽汉,粗手粗脚的,怔了一下,大声说。
卫兵们在昏黄中定睛一看,就恭恭敬敬的立正,举戈,放他们进去了。
局里的大厅上发生了扰乱。
大家一望见一群莽汉们奔来,纷纷都想躲避,但看不见耀眼的兵器,就又硬着头皮,定睛去看。
头一个虽然面貌黑瘦,但从神情上,也就认识他正是禹;其余的自然是他的随员。
这一吓,把大家的酒意都吓退了,沙沙的一阵衣裳声,立刻都退在下面。
禹便一径跨到席上,并不屈膝而坐,却伸开了两脚,把大脚底对着大员们,又不穿袜子,满脚底都是栗子一般的老茧。
随员们就分坐在他的左右。
“大人是今天回京的?”一位大胆的属员,膝行而前了一点,恭敬的问。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3-答案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3-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1d5231ad02de80d4d840bd.png)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Ⅲ卷)语文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应当避免西式改编”错误。
原文否定的是机械套用西方音乐编排方式的做法,并不是否定“西式改编”。
【考查能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2.【答案】C【解析】“将一些地区的场馆建设和数字化保存做比较”错误,二者应是并列关系;“论证了保护与保存的不同”错误,文章提及一些地区的场馆建设和数字化保存,意在论述传统表演艺术保护的正确做法。
【考查能力】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3.【答案】D【解析】A项,“很难获得成功”错误。
原文只是说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这并不意味着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后就难以取得成功。
B项,“民间各种自发的载歌载舞活动都是传统表演艺术的一部分”错误。
扩大了“传统表演艺术”的范围。
C项,“将其物质载体作固态展示则没有价值”错误。
原文第四段明确指出“博物馆式的展示与收藏”“能较好地保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
【考查能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4.【答案】A【解析】文中说的“集休记忆”指的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奥运志愿者志愿服务的相关记忆,不能说“集体记忆”的建构“糖助‘鸟巢一代’志愿者提升了……成就自己”,而是对以后的志愿服务有所助益。
【考查能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5.【答案】C【解析】“为了推动共享秩序的建立”错。
原文说单车猎人这样做是为了“维护共享秩序”,“维护共享秩序”与“推动共享秩序的建立”是两个概念。
【考查能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6.【答案】①单车猎人和志愿者的行为都是一种不求物质回报的利他行为,彰显了“推动人类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的价值;②二者的行为均属于社会参与,体现了一种公民意识;③“新型“体现在:单车猎人属于单车的消费者,他们是网络时代促进共享单车健康发展的新力量,“打猎”的行为实际上是帮助公司进行运营的维护。
【解析】此题应从两方面作答,一方面分析为什么说单车猎人是志愿者,另一方面分析为什么说单车猎人是“新型”的志愿者。
2019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之病句含答案
![2019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之病句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3c7ebb8bd63186bdebbc7d.png)
2019高考病句(一)(2019·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中国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等类别,其中文人音乐的代表主要就是古琴艺术,但随着传统文人阶层在中国的消失,古琴艺术逐渐,甚至被社会遗忘,直到2003年,中国的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这种过去对文化有着深刻影响的艺术形式,才重新了生机。
( ),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它的一个特点。
正因为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
我国古代就有“琴者,心也”“琴者,禁也”的说法。
“琴者,心也”即弹琴是为了和自己的心灵对话,与大自然交流,与三五“知音”互相欣赏;“琴者,禁也”即弹琴是为了自己,也说明在古人心目中,琴不仅是一件乐器,也是的工具。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正因为古琴音量小,所以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最个人化的乐器。
B.正是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
C.正是音量小,使得古琴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
D.正因为音量小,使得古琴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最个人化的乐器。
【解析】选C。
A、B项主语是古琴,“使得它”中“它”指代不明,D项,“使得”的主语是“音量小”,“因为”的存在让句子无主语。
(二)(2019·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中国画是融中国哲学思想、美学精神、绘画理念于一体的民族艺术。
20世纪以来,新的文化思潮和艺术观念不断对中国画领域产生冲击,画家们既要突破传统观念推陈出新,又要继承传统发扬光大中国文化精神。
( ),也造就了当今画坛的各种风格。
作为中华文化的传统瑰宝,中国画的笔墨纸砚等工具材料和表现方式有着其他画种无法比拟的特殊性,为历代画家崇尚与传承。
其伟大而完整的绘画体系,成就了一代代宗师。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真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及默写含答案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真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及默写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3e0fcddaef5ef7bb0d3c2e.png)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真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及默写(课标全国卷、卷、卷、北京卷、上海卷、天津卷、浙江卷、江苏卷)第五部分古代诗歌阅读(一)(2019全国卷)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答案】14. C 15.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意思是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
从中可以看到诗人对这幅画高度赞美,称赞画之精妙。
【解析】【14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
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错误,作者表达的是万里江山浓缩在尺牍之间的画作里。
故C错误。
【15题详解】此题考查把握诗歌句子含义、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结合诗歌题目、作者、注释、诗句,整体理解诗歌内容,重点分析指定句子,组织答案。
诗歌翻译:画作望去,满眼都是长江水,山体苍翠。
万里江山,如今都在尺牍之间。
白云飘荡在傍晚的树木上空。
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
2019年全国卷三套试卷12分题分析及多种答案和补救练习
![2019年全国卷三套试卷12分题分析及多种答案和补救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3f3d7c530b4c2e3f5727638d.png)
2019年12分题解析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2019年全国卷1)材料: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钱穆《国史大纲》(1940)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
(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示例一观点:钱穆认为“国民应该了解本国的历史”,此观点正确。
论证:①国民读史可知:中国为人类物质文明做出贡献,如中国最早培植了粟、水稻,创造了丝绸、瓷器文明,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中国为人类政治文明做出贡献,如创立了先进的选官制度---科举制,促进了人才的流动;中国为人类精神文明做出贡献,如孔子创立儒家,逐步形成儒家文化圈的格局,四大发明推动了世界的进步,文学艺术的繁荣丰富了国人精神文化,影响了周边国家的发展。
②1940年钱穆强调“国民应该了解本国的历史”,是为了宏扬民族精神,增强抗战必胜的信心。
结论:总之,读史可使国民增强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力。
示例二观点:钱穆认为“国民对本国历史的了解,必附随一种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此观点正确。
论证:①中华文化曾长期领先世界,必然使国民附随一种对中华历史文化的温情与敬意。
如汉代丝绸之路开通,中国的丝织、冶铁技术传入中亚、欧洲,中华文化开始走向世界,促进了世界的进步;唐代丝绸之路海陆并举,茶叶、瓷器、纸张等传播到世界,丰富了世界文化生活,并形成了中华文化圈的格局;宋元时期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传播到欧洲,促进欧洲社会的进步;明代郑和下西洋后,华侨下南洋,带去了中华先进文化,促进了东南亚的开发。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三卷文言文分析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三卷文言文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85c1d145727a5e9856a613e.png)
2019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在试题形式的设置上仍旧考查断句、古代文化常识、对文章的内容的理解和文段翻译等,考查方式多样,检测了学生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鉴赏评价能力等。
全国卷的三道文言文阅读题均取材《史记》,试卷避生就熟,所选取的人物让有学生似曾相似之感。
全国一卷选取了《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贾谊的节选部分,全国二卷选取了《史记·商君列传》中商鞅的节选部分,全国三卷选取了《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吴起的节选部分。
今年高考文言部分的选文不似往年偏向于宋史,而是又回归到《史记》,这个变化反映出高考对文言考查回归课文,让学生对史传人物的熟悉度增强。
全国三卷文言阅读——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
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
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
鲁卒以为将。
将而攻齐,大破之。
吴起是卫国人,善于用兵。
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鲁君想任用吴起为将军,而吴起娶的妻子却是齐国人,因而鲁君怀疑他。
当时,吴起一心想成名,就杀了自己的妻子,用来表明他不亲附齐国。
鲁君终于任命他做了将军,率领军队攻打齐国,把齐军打得大败。
鲁人或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
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
”鲁君疑之,谢吴起。
鲁国虽然是个小国,却有着战胜国的名声,那么诸侯各国就要谋算鲁国了。
况且鲁国和卫国是兄弟国家,鲁君要是重用吴起,就等于抛弃了卫国。
”鲁君怀疑吴起,疏远了吴起。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
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
与士卒分劳苦。
这时,吴起听说魏国文侯贤明,想去奉事他。
魏文侯就任用他为主将,攻打秦国,夺取了五座城池。
吴起做主将,跟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伙食,和士兵们同甘共苦。
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
卒母闻而哭之,曰:“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
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
是以哭之。
何士光《到梨花屯去》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全国卷III高考题)
![何士光《到梨花屯去》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全国卷III高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214aef234028915f814dc257.png)
何士光《到梨花屯去》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全国卷III高考题)编者序该文档是本知识店铺精心收集编制而成,希望同学下载后,能够帮助同学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前言下载提示:为您提供阅读答案!阅读理解的意思是说先阅读一段文字,然后理解它的含义,并且总结出来。
本文档主要对《到梨花屯去》进行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解析。
Download tips: To provide you with reading answers! Reading comprehension means to read a paragraph first, then understand its meaning, and summarize it. This document mainly analyzes reading training and reference answers.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到梨花屯去何士光这故事开场时是颇为平淡的,只是后来,马车快要进梨花屯,而两个乘客也沉默时,回过头来看一看,兴许才有一点故事的意味……一辆马车从白杨坝出来,车夫是个老人家。
在一座石桥旁,他把一个中年人让到车上来。
看得出,这是位下乡干部。
天色好晴朗。
水田还没有栽上秧子,但包谷已长得十分青葱,初夏的山野,透露着旺盛的生命力,叫人沉醉不已。
碎石的马路拐弯了,爬坡了,又拐弯了,又爬坡了。
不时有布谷在啼叫,车上的人似乎打起盹来了。
不知过了多久,马车停住。
打盹的干部猛地抬头,看见有人正上到车上来。
“啊,谢主任?”来人犹豫地打招呼,似乎有些意外。
“是……老赵同志?”谢主任嗫嚅了一下,也有些突然。
车抖了一下,从横过路面的小小水沟上驶过。
谢主任把香烟掏出来,递一支给老赵:“去梨花屯?”语气中有和解的意味。
老赵谨慎地回答:“是。
”“去包队吗?“是。
胜利大队。
”“我也是!”谢主任和蔼地笑起来,“我们都是十回下乡九回在,老走梨花这一方!笑颜使气氛松动起来。
2019新课标全国卷Ⅲ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2019新课标全国卷Ⅲ语文试题+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2541ffcf242336c1fb95e0e.png)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铺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座蕴藏丰富、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宝库。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已走出困境,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仍有一些项目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
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族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观。
对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要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而不应仅局限在艺术团体或演出队等小范围内。
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
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当然,各类民间表演艺术经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进而搬上舞台,其成功之作会对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
如春晚舞台上,藏族舞蹈《飞弦踏春》、蒙古族舞蹈《吉祥颂》等都曾大放异彩。
然而,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有坚持本真性的原则,将一些传统艺术改编得面目全非。
比如,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西方音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
因此,对民族民间传统艺术进行“二度创作”,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
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编导们深谙民间表演艺术的特性,并能进行实地调研、采风,挖掘出民间艺术的基本元素与本质精神。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3(附参考答案及详解)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3(附参考答案及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a926797fa76e58fafbb0033a.png)
素在项目传承中的作用 二实 用 类 文 本 阅 读本题共$小题!.分
到这一点就需要 编 导 们 深 谙 民 间 表 演 艺 术 的 特 性!并 能 进 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实 地 调 研 #采 风 !挖 掘 出 民 间 艺 术 的 基 本 元 素 与 本 质 精 神 '
材料一
者的自我成长和公民参与社会建设也有重要意义'志愿服务
的最终目的是在 全 体 社 会 成 员 的 心 中 内 化 志 愿 精 神!形 成 一 种面对社会#面 向 人 生 的 个 体 态 度 和 公 民 意 识!在 这 种 层 面 上!志愿服务所谓 &推 动 人 类 发 展 和 促 进 社 会 进 步 (的 价 值 才
0吉祥颂1等 都 曾 大 放 异 彩' 然 而!在 对 民 间 表 演 艺 术 进 行 再 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有 坚 持 本 真 性 的 原 则!将 一 些 传 统艺术改编得 面 目 全 非' 比 如!有 些 人 在 改 造 民 乐 时 套 用 西
分 有 很 强 的 民 俗 色 彩 ,)传统表演艺术依 赖 动 态 展 示 以 呈 现 艺 术 内 蕴将 其 物 质
调提升青年志愿 服 务 水 平#促 进 青 少 年 的 社 会 融 入 和 社 会 参
*)传统表演艺术通 常 具 有 生 活 性 和 群 体 性 的 特 征民 众 也
与!中国体育志愿 服 务 事 业 在 冬 奥 背 景 下 的 健 全 与 发 展 将 为 青少年社会参与提供实现路径'志愿服务是一种利他行为!
材料三
事的意味--
近两年!共享单车成为市民 出 行 的 新 宠' 然 而!在 共 享 单
2019语文全国卷3详解
![2019语文全国卷3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53a77e4cf242336c1eb95ecb.png)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8. 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功能。
•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环境描写作用的能力。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
和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分析社会环境 描写必须结合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 现实。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天气,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
两个乘客 的 【沉答默案】第一问:两个乘客
的 第•一9.问两要个求乘客筛为选什“两么沉个默乘?客小为说什为么什么沉首默尾”。均有关这键一句细:节“?老请赵结提合醒全文他分:析‘老。人 家•,【我解们析走】此吧题!考’”查“老学赵生筛的选声整音合,文柔中和信息得、有把些握异文常章”内以容及、文分章析小倒说数重第要四语段段 内容的,作都用在的能暗力示。赶筛车选老信人息就的是话根使据老一赵定、的目谢的主要任求产,生经触过辨动别,把并相陷关入的沉信息思提。 第二取问出要来求,前分提析是小审说清首题尾目要部求分,细筛节选描出写的信的息作要用与,题首目尾有关都;写而到整两合个信乘息就客是的 沉默根,据既一是定的结目构的上要的求呼,应将文,中也相强关调的了而沉又分默散之的中信含息有集深中起意来;,小并说加在以开处理头。提 示 么“”回,答炼析题,。过 都方形开头 指法成头来 引是简段看 读:洁的一 者先而作看 去筛 正 用选确大,思并的致兴考提答有许这取案:才个文。交有看中理代一似重解事要语情点平信段发故淡息的生事的,作的的 故然用地意 事后,点味 中再一或进般背所”,行从景包结归内,含尾纳容增的、和加又深综结事说刻合构情“不、两的意概方真知味括面实为。、来性什提分;
2019年全国3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
![2019年全国3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bd84f938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ef.png)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Ⅲ)语文使用地区:四川、广西、云南、贵州、西藏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题。
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座蕴藏丰富、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宝库。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已走出困境,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仍有些项目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
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族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观。
对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要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而不应仅局限在艺术团体或演出队等小范围内。
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
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当然,各类民间表演艺术经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进而搬上舞台,其成功之作会对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
如春晚舞台上,藏族舞蹈《飞弦踏春》、蒙古族舞蹈《吉祥颂》等都曾大放异彩。
然而,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有坚持本真性的原则,将一些传统艺术改编得面目全非。
比如,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西方音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
因此,对民族民间传统艺术进行“二度创作”,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
要做到这点就需要编导们深谙民间表演艺术的特性,并能进行实地调研、采风,挖掘出民间艺术的基本元素与本质精神。
各种传统表演艺术都是在特定时空中呈现的,靠其演出行为形成艺术作品,实现艺术价值。
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决定了应对其实施活态传承与保护,使之以鲜活形态生存于民间。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实践中,有些地区视保存为保护,重视硬件设施,各类场馆及专题博物馆建设颇具规模,民间收集来的各种乐器、道具、面具、服装等都得到妥善收藏。
(完整版)2019年全国卷语文三卷
![(完整版)2019年全国卷语文三卷](https://img.taocdn.com/s3/m/9a4ab89c4431b90d6c85c7d8.png)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座蕴藏丰富、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宝库。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已走出困境,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仍有一些项目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族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观。
对这类非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
而不仅局限于艺术团体或演出队等小范围内。
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
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当然,各类民间表演艺术经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进而搬上舞台,其成功之作对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
如春晚舞台上,藏族舞蹈《飞弦路春》、蒙古族舞蹈《吉祥颂》等都曾大放异彩,然而,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有坚持本真性的原则,将一些传统艺术改编得面目全非。
比如,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西方音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
因此,对民族民间艺术进行“二度创作”,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