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概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的应用正在改变着人们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思 维方式与意识形态; 网络社会正在与现实社会融为一体; 网络已不仅仅是一门技术,网络的应用正在改变着我 们的现实世界,而且也正在创造着我们的未来世界; 网络应用水平已经成为影响一个国家与地区经济、文 化、军事和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网络技术是人类在21世纪生存与发展必须具备的技能。 21世纪是信息化的世纪,她也必然是网络的世纪;
1976年:CCITT通过X.25建议书; 提出公开密钥密码体制; 1977年:ISO组织成立SC16分委员会,着手研究开放 系统互连参考(OSI)模型; 1979年:ISO提出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协议; 1980年:Novell公司开发成功NetWare局域网操作系统; 1981年:第一台智能Modem(SmartModem1200)应用; 宽带、CSMA/CD、75欧姆CATV电缆的王安网开 发成功;
网络协议主要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 语法,即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与格式; 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动作与做出的响应; 时序,即对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网络需要制定一整套复杂的协议集 (protocol stack);
层次的基本概念
层次(Layer)是人们对复杂问题处理的基本方法; 将总体要实现的很多功能分配在不同的层次中; 每个层次要完成的服务及服务实现的过程有明确规定; 不同的系统具有相同的层次; 不同系统的同等层具有相同的功能; 高层使用低层提供的服务时,并不需要知道低层服务 的具体实现方法; 接口(Interface)是同一结点内相邻层之间交换信息 的连接点 ;
层次结构: OSI参考模型定义了开放系统的层次结构、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 及各层所包括的可能的服务; 它是作为一个框架来协调和组织各层协议的制定,也是对网络内 部结构最精炼地概括与描述; 服务定义: 详细地说明了各层所提供的服务; 某一层的服务就是该层及其以下各层的一种能力,它通过接口提 供给更高一层; 各层所提供的服务与这些服务是怎样实现的无关; 各种服务定义还定义了层与层之间的接口与各层使用的原语; 协议说明: 对各种协议精确地定义了:应当发送什么样的控制信息,以及应 当用什么样的过程来解释这个控制信息;协议的规程说明具有最 严格的约束。
二、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功能
计算机网络是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连起来的自 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它通过通信设施(通信网络), 将地理上分布的具有自治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 来,实现信息交换、资源共享、互操作和协同处理。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特征: 1.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 2.互连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的 “自治计算机” (autonomous computer); 3.连网计算机必须遵循共同的网络协议;
对于结构复杂的网络协议来说,最好的组织方式是层 次结构模型; 计算机网络协议就是按照层次结构模型来组织的; 网络层次结构模型与各层协议的集合就是计算机网络 体系结构(Network Architecture); 网络体系结构对计算机网络应该实现的功能进行了精 确的定义,而这些功能是用什么样的硬件与软件去完 成的是具体的实现问题; 体系结构是抽象的,而实现是具体的;
实际Internet的组成结构


国 家 级
地 区 级
部 门 级
基 础 级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网络拓扑结构是从网络拓扑的观点来讨 论和设计网络的特性。也就是讨论网络 中的通信节点和通信线路或信道的连接 所构成的各种网络几何构形,用以反映 出网络各组成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从 而反映整个网络的整体结构外貌。 通常考虑的是通信子网的拓扑结构问题, 包括:点对点通信和广播通信。
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50年代 ,初期的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 网的兴起,数据通信技术的研究; 第二阶段:60年代 ,ARPANET与分组交换技术的研究; 第三阶段:70年代中期,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 的国际标准化问题; 第四阶段:90年代 ,Internet广泛应用,异步传输 模式ATM、高速通信网与接入网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数据通信。 资源共享。 提供分布处理和均衡计算机负荷的功能。 对地理上分布的系统进行集中控制;对网络 资源进行集中分配和管理。 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向网络用户提供最佳的性能价格比。 开辟大量新的应用服务项目。 ……
三、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结构
计算机网络的物理构成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计算机网络的协议体系结构
层次结构的优点
各层之间相互独立; 高层并不需要知道低层是如何实现的,而仅需要知道该层通过层 间的接口所提供的服务; 灵活性好; 当任何一层发生变化时,例如由于技术的进步促进实现技术的变 化,只要接口保持不变,则在这层以上或以下各层均不受影响; 当某层提供的服务不再需要时,甚至可将这层取消; 各层都可以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各层实现技术的改变不影 响其它层; 易于实现和维护; 因为整个的系统已被分解为若干个易于处理的部分,这种结构使 得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系统的实现和维护变得容易控制; 有利于促进标准化;
计算机网络的物理构成 * 终端与主机连接
I/O设备 终端
主机
主机
I/O设备
终端
终端 电话交换网
Modem Modem
主机
前置机 线路集中器
终端பைடு நூலகம்
终端
* 主机与主机的互接
通信子网:有时也称作传输系统,负责信息数 据的传输和交换。它由通信处理设备和通信线 路构成,包括通信处理机或交换机、通信控制 器、通信接口板,调制解调器,有线方式和无 线方式等构成的通信线路、通信设备等。 资源子网:有时也称作用户子网。它由用户主 机、用户终端、终端集中器或终端控制器等用 户设备和用户应用软件系统等构成。
计算机网络概论
本章内容
一、计算机网络的历史作用与发展阶段 二、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功能 三、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结构 四、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五、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领域与研究热点 六.计算机网络课程学习的特点与要求
一.计算机网络的历史作用与发展过程
有人讲了一个故事:硅谷的IT界大腕们在讨论“网络发展 对社会的影响可以与人类社会哪一项发明相比”的问题。 有人说:可以与蒸汽机的发明相比,所有的人都说: “No,No”。 有人说:可以与电的发明相比,所有的人都说:“No,No”。 有人说:可以与火的发现相比。整个会场鸦雀无声。因为 这确实是一个值得人们很难评价和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网络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历史性的。
1954年:远程终端的出现; 1958年:美国半自动地面防空系统SAGE投入使用; 1967年:报文分组交换方法的提出; 1968年:夏威夷大学无线分组交换网络ALOHA的使用; 1969年:第一个Unix版本的出现; 包括有4个结点的试验性的ARPANET运行; Bell实验室开始研究Newhall令牌环网; 1972年:CCITT提出ISDN的概念; 1974年:IBM公司提出SNA网络体系结构的概念; TCP/IP协议问世; 1975年:Ethernet局域网技术的研究;
点对点通信(Point to Point)
星形(a) 环形(b) 树形(c) 网状形(d)
(a)
(b)
(c)
(d)
广播通信(Broadcast)
总线形(a) 环形(b) 卫星或无线广播通信方式(c)
计算机网络的协议体系结构
复杂问题的处理方法 — 分而治之; 计算机网络:协议(Protocol) 层次(Layer) 接口(Interface) 体系结构(Architecture) 协议(Protocol)是一种通信规约;
ISO/OSI参考模型
主机 应 表 会 传 网 用 示 话 输 络 层 层 层 层 层 网 C CP 络 层 网 C CP 络 层 应 表 会 传 网 主机 用 示 话 输 络 层 层 层 层 层
数据链路层 物 理 层
数据链路层 物 理 层
数据链路层 物 理 层
数据链路层 物 理 层
传输介质
传输介质
实际生活的参照例子
发信者 书写信件、贴邮票、送邮箱 通信者活动 收信者 通信者活动 阅读信件
收集信件、盖邮戳、信件分拣
邮局服务业务
邮局服务业务
信件投递、信件分拣
信件打包送运输部门
邮局转送业务
邮局转送业务
分发邮件、邮件拆包
路由选择、运输
运输部门的邮件运输业务
转送邮局、接收邮包
计算机网络是由多个互连的结点组成的,结点之间需要不断地交 换数据与控制信息。要做到有条不紊地交换数据,每个结点都必 须遵守一些事先约定好的规则。这些规则明确地规定了所交换数 据的格式和时序。这些为网络数据交换而制定的规则、约定与标 准被称为网络协议(Protocol);
传输介质
注意研究OSI参考模型的设计思想与方法;
对开放系统的理解
开放——是指只要遵循OSI标准一个系统就可以 与位于世界上任何地方、同样遵循同一标准的 其它任何系统进行通信; 在OSI标准中,采用的是三级抽象: 体系结构(Architecture) 服务定义(Service Definition) 协议规格说明(Protocol Specification)
1982年:令牌总线网ARCnet应用于微机工业控制中; 3COM公司第一块网卡NIC投放市场; 1983年:AT&T发明综合布线系统; 1984年:SUN公司提出网络文件共享的工业标准NFS; 1985年:由NSF 通过NSFNET将5大超级计算中心、100 所大学互连起来,构成Internet的雏形; 1986年:ASNI X3T.9颁布FDDI标准;AT&T提出帧中继 FR业务标准;Cisco第一台路由器问世; 1987年:简单网管协议SNMP的雏形提出; 1988年:数字传输标准—同步光纤网SONET、光纤传输 系统速率等级结构建立;在此基础上形成国 际标准—同步数字体系SDH;
1995年:Oracle总裁拉里.埃理森提出“网络计算机”的概念; 光纤波分复用WDM技术出现; IP电话出现; 100Base-T标准—IEEE802.3u公布; 1996年:国际电信联盟ITU通过基于PSTN的多媒体通信终端 的H.324框架建议,以及在局域网进行视频信息传 输的H.323建议; 1997年:IETF提出IPv6标准; 无线局域网标准 IEEE802.11公布; 1998年:千兆以太网标准IEEE802.3z公布; 对网络应用及信息流进行优先级分类的标准公布;
最早出现的计算机网络
资源 子网
终端 终端 终端 终端
主机 终端
通信 子网
主机 终端
CC P
CC P
终端 主机 终端
CC P CC P CC P
终端 主机 终端
CC P
CC P
终端 终端 主机 主机
终端
终端
终端
终端
传统计算机网络的二级结构模型
目前的网络结构模型
Internet结构
校园网、企业网与ISP的网络结构
1989年:CCITT制定高性能网络传输和交换的信息标准 (ATM); 1990年:局域网交换机研制成功;Motorola铱系统提出; 1991年:自由网络软件Linux问世; Web协议标准公布; 基于图形界面的Web浏览器Mosaic出现; Internet主干网速率提高到44.736Mbps; 1993年:美国宣布NII计划;Windows NT3.0面世; 1994年:Netscape Navigator问世; 国际电信联盟提出全球信息基础设施GII构想; 非对称用户数字环路ADSL研究加快; Internet 应用剧增;
OSI参考模型并没有提供一个可以实现的方法; OSI参考模型只是描述了一些概念,用来协调进程间通 信标准的制定; 在OSI的范围内,只有各种的协议是可以被实现的,而 各种产品只有和OSI的协议相一致时才能互连; OSI参考模型并不是一个标准,而是一个在制定标准时 所使用的概念性的框架。
ISO将整个通信功能划分为七个层次,划分层次的主要原 则是: 网中各结点都具有相同的层次; 不同结点的同等层具有相同的功能; 同一结点内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通信; 每一层可以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其上层提供服务; 不同结点的同等层通过协议来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