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人际关系
人生大计划_第一章 人际关系决不容忽视
个性心理影响人际关系“世界上最浩瀚的是海洋,比海洋更浩瀚的是天空,比天空还要浩瀚的是人的心灵。
”法国作家雨果的这句话使我们领会到人类心灵的领域是多么宽阔,而如此宽阔的心灵可想而知又是多么复杂。
人不仅是一种理智的存在,而且有着丰富而复杂的心理活动。
人的存在既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
“喜怒哀乐,人之常情。
”健康而积极的心理是人们步入成功之路的必要条件,反之,不健康而消极的心理则是使人掉进失败沼泽的重要原因。
现代医学发现,即使是正常的人也有着不同程度的这样或那样的心理疾病,由于心理疾病隐藏在人的心理最深处,所以,它最隐秘、最难以觉察,有时连自己都难以感觉到。
但它却是现代人最不能忽视的,隐形的心理疾病总是会以各种你觉察不到的方式作用于你的大脑,干扰你的认识和实践行动,成为你成功路上的绊脚石。
悉尼奥运会上中国首金的获得者陶璐娜就是在充分认以自己的心理之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才喜获金牌的。
在她夺魁之后,她第一个想到的不是去感谢父亲、母亲、教练,她想到的是她的心理辅导老师。
她觉得自己能够在竞争激烈的赛场上稳定好自己的情绪,控制好比赛的节奏,完全归功于老师在平时对她进行的心理训练和纠偏。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较量已经不是剑拔弩张的公开打斗,而是在平静而友好的外表掩饰下内心的汹涌澎湃。
这个时候,就要求你稳定自己的心理,思考自己的行动,在平静中迎接对手的挑战,而不能是对手还没慌张,自己已经乱了阵脚。
所以,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一环是正确地把握自己的心理。
顺境与逆境由心产生1.挫折只是心理感受心理学家们发现,挫折作为一种心理感受,与个人的不同特点有密切相关。
不同的人,在同样一种挫折情境中受到程度相同的挫折时,产生的反映并不一定相同。
比如,同样是家中老人去世,有的人可能悲伤至极,痛不欲生;有的人却可能情感淡漠,全无所谓。
也就是,挫折感的实质,是当事者的一种主观感受。
当事者是否受挫,不取决于旁观者的揣测和推论,而在于当事人对自己的动机、目标和结果之间关系的意识、评价和感受。
人际关系的自画像
人际关系的自画像人际关系的自画像人际关系是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环。
无论在家庭、学校还是工作场所,我们都需要与他人建立联系,互相交流和合作。
然而,人际关系并非简单的交往,而是一个涉及心理、情感和行为的复杂系统。
本文将探讨人际关系的自画像,揭示其中的真相和奥妙。
第一章:人际关系的基础人际关系的自画像始于我们与他人的互动。
从衣食住行到情感的交流,人们不断地与他人接触、沟通和交往。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际关系网络,涵盖了亲人、朋友、同事以及其他社会角色。
而这个网络既受到我们个人性格和行为的影响,也受到外界环境的塑造。
第二章:自我认知与人际关系自我认知是人际关系中的重要因素。
只有了解自己的个性、价值观和情绪,我们才能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通过自我反省和认知过程,我们能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需求、快乐和痛苦,从而更好地回应他人的需求和情感。
在人际关系中,自我认知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并以尊重和接纳的态度与他们交往。
第三章:情绪管理与有效沟通情绪管理是人际关系中的重要环节,关乎我们对他人的影响和他人对我们的感受。
情绪的表达和接纳能够加深人际关系的亲密度,而情绪的失控和忽视可能导致冲突和疏远。
同时,有效沟通也是发展良好人际关系的核心技巧。
倾听、表达和理解是有效沟通的关键要素,能够帮助我们建立互信、解决问题和共享信息。
第四章:人际关系的维护与修复人际关系的自画像的完成还包括关系的维护和修复。
在长期的人际交往中,关系可能会遭遇各种挑战和困难。
这时候,我们需要学会处理矛盾、寻找共识和解决分歧。
而当关系出现裂痕时,我们需要勇敢面对和修复它们。
沟通、信任和包容成为关系修复的重要路径,同时也需要我们拥有智慧和耐心。
第五章:人际关系与自我成长人际关系不仅是与他人连接的重要纽带,也是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通过与他人的接触和交流,我们可以获得他人的经验、知识和观点,拓宽我们的视野和思路。
同时,他人的反馈和评价也能够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的闪光点和需要改进的方面。
人际关系名词解释
第一章人际关系学概述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进行物质或精神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互动关系人际关系学:是一门研究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互动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的社会科学。
系统性原则:是借助系统论的观点来研究人际关系学。
系统是指同类事物按一定的关系组成的整体。
或者说系统是某一客观事物的一种结构组成模式。
文献法:是根据特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查阅图书资料等获取相关信息、从而全面、广泛、系统地了解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
观察法:指研究者通过感官,对被调查对象进行观察和记录,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实验法:是通过有目的地控制某些条件,观察和研究被试对象的活动情况和变化情况社会调查法:是通过直接向被调查对象提问而获取信息的方法。
考试大自考站,你的自考专家!社会测量法:是通过制定量表对研究对象的人际关系加以测量的方法。
统计法:是对经由研究者调查、访问、测量而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
第一手文献:是研究者通过自己的访问、调查、记录等直接收集获取的资料。
第二手文献:是研究者通过查阅他人的文字等资料、研究成果、间接获取的资料。
第二章人际关系的主要理论人际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往,马克思认为人际交往在本质上是社会交往。
人群关系理论:也称为人际关系学说,它是于20世纪20年代开始在美国逐渐形成,在40至50年代达到兴盛的一种理论,这种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梅奥和罗特利斯伯格等。
安全的需要:是防御自然灾害、防止偷盗掠夺、摆脱瘟疫病痛等保护身体免受危害的需要以及失去威胁,获得必要的福利,生活环境稳定等需要。
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与他尊,这种需要实际上是多种需要的集中表现,既包括渴望自由与独立、获得知识与能力,从而感到自信与自豪的需要;又包括对权利、地位、荣誉的向往和追求。
实现自尊和获得他尊的需要得到满足,会使一个人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对自己为社会所做的贡献具有“满意”感。
角色扮演:是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社会职位、时间场合,面对不同的交往对象所表现出来的行为。
第一章 人际关系学概述
第一章人际关系学概述一、名词解释1、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进行物质或精神交往的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互动关系。
2、人际关系学:是一门研究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并以此规律指导人们实践,优化人际关系的科学。
3、文献法:指的是根据特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查阅图书资料的等获取相关的信息,从而全面、广泛、系统地了解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
4、观察法:指的是研究者通过感官,对被调查对象进行观察和记录,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5、实验法:指的是有目的地控制某些条件,观察和研究被试对象的活动和变化情况。
6、社会调查法:指的是通过直接向被调查对象提问而获取信息的方法7、社会测量法:指的是通过制定量表对研究对象的人际关系加以测量的方法8、统计法:指的是对经由研究者调查、访问、测量而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二、选择题1、在人际关系交往中,情感上的“亲疏”与地位上的“尊卑”是人际关系中两个最基本的维度2、人是社会的人,人类本身具有社会性3、人的社会性正是人际关系的本质属性4、人际关系的历史性特点体现在人际关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的5、人的情感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属于结合性情感,另一类属于分离性情感6、人际交往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交往,社会环境的形成因素无时不刻在发生变化,如政治因素、经济因素、道德因素、文化因素、科技因素等都处在不断变化中7、网际关系具有许多新特点:多维性、全球性、虚拟性、不确定性、非中心化等8、美国心理学家梅奥等学者通过“霍桑实验”的研究,提出人际关系学说9、人际关系学研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10、人际关系的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人群关系和人际需要理论;角色、戏剧和交换理论;相互作用和认识平衡理论等11、文献既包括文字资料,也包括图象资料、有声资料(录音带等)、电子资料、实物资料12、人际关系评估法包括:社会测量法、参照测量法、人物推定法、自然观察评估法、心理测评法13、社会测量法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J.Morenno)于20世纪30年代创立的14、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对莫雷诺的社会测量法进行了补充和发展,提出了参照测量法三、简答题1、怎样理解人际关系的定义?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进行物质或精神交往的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互动关系。
Relationships教案
Relationships教案第一章:理解人际关系1.1 教学目标:了解人际关系的定义和重要性认识不同类型的人际关系掌握建立和维护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1.2 教学内容:人际关系的定义和重要性家庭关系、友谊、爱情等不同类型的人际关系建立和维护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倾听、沟通、尊重、互助等1.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人际关系的定义和重要性小组讨论:探讨不同类型的人际关系,分享自己的经验角色扮演:模拟良好人际关系的沟通技巧第二章:家庭关系2.1 教学目标:了解家庭关系的种类和特点认识家庭关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学习如何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2.2 教学内容:家庭关系的种类:核心家庭、扩展家庭、单亲家庭等家庭关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情感支持、价值观传承等建立和谐家庭关系的方法:有效沟通、共同活动、尊重等2.3 教学活动:家庭关系介绍:展示不同类型的家庭关系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小组分享:讨论家庭关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分享自己的经历角色扮演:模拟家庭中的沟通技巧,学习如何解决冲突第三章:友谊与信任3.1 教学目标:理解友谊的定义和重要性认识友谊中的信任建立与维护3.2 教学内容:友谊的定义和重要性:支持、共同成长、情感交流等信任的建立与维护:真诚、可靠性、开放性等培养良好友谊关系的方法:倾听、理解、互相支持等3.3 教学活动:友谊的定义:引导学生思考和分享对友谊的理解信任游戏:通过游戏体验信任建立的过程,引导学生讨论第四章:爱情与亲密关系4.1 教学目标:理解爱情的定义和重要性认识爱情中的亲密关系建立与维护学习如何处理爱情中的情感和沟通4.2 教学内容:爱情的定义和重要性:情感、亲密、承诺等亲密关系建立与维护:理解、信任、共享等处理爱情中的情感和沟通的方法:坦诚、理解、有效沟通等4.3 教学活动:爱情的定义:引导学生思考和分享对爱情的理解情感体验:通过观看情感故事或电影,引导学生讨论情感的处理角色扮演:模拟亲密关系中的沟通技巧,学习如何解决问题第五章:人际冲突与解决5.1 教学目标:理解人际冲突的产生和影响掌握解决人际冲突的技巧和方法学习如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5.2 教学内容:人际冲突的产生和影响:误解、价值观差异等解决人际冲突的技巧和方法:冷静、沟通、寻求共识等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方法:尊重、宽容、有效沟通等5.3 教学活动:冲突原因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和分享冲突产生的原因小组讨论:探讨解决人际冲突的技巧和方法角色扮演:模拟解决冲突的过程,学习有效沟通的技巧第六章:网络与人际关系6.1 教学目标:理解网络时代人际关系的特点和挑战认识网络交流对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的影响学习如何在网络世界中维护和提升人际关系6.2 教学内容:网络时代人际关系的特点:虚拟性、平等性、跨越性等网络交流对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的影响:正面与负面影响在网络世界中维护和提升人际关系的方法:礼貌交流、保护隐私、真实互动等6.3 教学活动:网络与人际关系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网络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案例分析:分析网络交流中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小组活动:设计网络交流的礼貌原则和自我保护策略第七章:跨文化人际关系7.1 教学目标:理解跨文化人际关系的定义和重要性认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差异学习如何在跨文化环境中建立和维护良好人际关系7.2 教学内容:跨文化人际关系的定义和重要性:多样性、包容性、相互理解等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差异:语言、非语言沟通、价值观等在跨文化环境中建立和维护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文化敏感、开放心态、适应与尊重等7.3 教学活动:跨文化关系的介绍:讨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特点文化差异体验:通过模拟活动或游戏,体验不同文化的交流方式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在跨文化环境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第八章:特殊人际关系处理8.1 教学目标:理解特殊人际关系处理的挑战和重要性认识处理上司、同事、客户等人际关系的特殊性学习特殊人际关系处理的技巧和方法8.2 教学内容:特殊人际关系处理的挑战和重要性:职场关系、上下级关系、客户服务等处理上司、同事、客户等人际关系的特殊性:角色定位、权力差异、需求满足等特殊人际关系处理的技巧和方法:灵活应对、有效沟通、建立信任等8.3 教学活动:特殊人际关系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分享特殊人际关系的处理经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特殊人际关系中的沟通和解决问题场景小组讨论:探讨特殊人际关系处理的技巧和方法第九章:自我提升与人际关系9.1 教学目标:理解自我提升对人际关系的积极影响认识自我提升的方法和技巧学习如何通过自我提升改善人际关系9.2 教学内容:自我提升对人际关系的积极影响:自信、情感管理、个人魅力等自我提升的方法和技巧:自我反思、目标设定、自我激励等通过自我提升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增强沟通能力、情感智慧、积极态度等9.3 教学活动:自我提升的重要性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自我提升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个人目标设定:帮助学生设定自我提升的个人目标小组分享:分享自我提升的方法和经验,互相学习和鼓励第十章:人际关系中的伦理与道德10.1 教学目标:理解伦理与道德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认识人际关系中的伦理与道德原则学习如何在人际关系中实践伦理与道德10.2 教学内容:伦理与道德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信任、诚实、公正等人际关系中的伦理与道德原则:尊重他人、负责任、公平对待等在人际关系中实践伦理与道德的方法:自我反省、道德决策、行为规范等10.3 教学活动:伦理与道德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伦理与道德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案例分析:分析人际关系中的伦理与道德困境,讨论解决方案小组活动:设计人际关系中的伦理与道德原则和行为准则重点解析本文教案《Relationships教案》共包含十个章节,涵盖了一系列与人际关系相关的话题。
人际关系学第一章
定西师专 霍夏梅
第一章
人际关系学概论
人际关系概述
知 识 结 构
人际关系的特点
人际关系的理论基础与变革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人际关系
的演变过程,掌握人际关系的含义、实质和特
点,理解人际关系理论的发展及趋势。
教学重难点:人际关系实质、特点;人际关
系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举例法、
(二)人际需要理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舒茨人际需要理论
提出者:社会心理学家舒茨(W.Schutz)1958年提出人际需要的三
维理论。 主要观点: 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 需要、的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 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 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 三种基本需要的形成与个体的早期成长经验密切相关。
交往的类型分为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两大类。 “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 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
“物质交往”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它的主要形式是工业生产、商品 交换和武力战争。物质交往是精神交往的基础和前提,没有物质交往 就没有所谓的精神交往。物质交往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交往,
格式塔心理学与平衡理论
提出者:德国心理学家韦特墨(M.Wetheimer,1880~1943)、苛勒 (W.kohler,1887~1967)和考夫卡
主要观点:旨在解释人类的行为是如何与视觉经验产生关联的。 格式塔理论解释了我们的眼睛对一个事物及对象的理解是一个综 合的体验,而不仅仅是我们所见的简单叠加,它还包括我们以前 对该事物及对象曾经有过的感受。
人际关系学试题及答案(自考)
第一章人际关系学概述一、名词解释1、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进行物质或精神交往的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互动关系。
2、人际关系学:是一门研究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并以此规律指导人们实践,优化人际关系的科学。
3、文献法:指的是根据特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查阅图书资料的等获取相关的信息,从而全面、广泛、系统地了解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
4、观察法:指的是研究者通过感官,对被调查对象进行观察和记录,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5、实验法:指的是有目的地控制某些条件,观察和研究被试对象的活动和变化情况。
6、社会调查法:指的是通过直接向被调查对象提问而获取信息的方法7、社会测量法:指的是通过制定量表对研究对象的人际关系加以测量的方法8、统计法:指的是对经由研究者调查、访问、测量而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二、选择题1、在人际关系交往中,情感上的“亲疏”与地位上的“尊卑”是人际关系中两个最基本的维度2、人是社会的人,人类本身具有社会性3、人的社会性正是人际关系的本质属性4、人际关系的历史性特点体现在人际关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的5、人的情感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属于结合性情感,另一类属于分离性情感6、人际交往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交往,社会环境的形成因素无时不刻在发生变化,如政治因素、经济因素、道德因素、文化因素、科技因素等都处在不断变化中7、网际关系具有许多新特点:多维性、全球性、虚拟性、不确定性、非中心化等8、美国心理学家梅奥等学者通过“霍桑实验”的研究,提出人际关系学说9、人际关系学研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10、人际关系的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人群关系和人际需要理论;角色、戏剧和交换理论;相互作用和认识平衡理论等11、文献既包括文字资料,也包括图象资料、有声资料(录音带等)、电子资料、实物资料12、人际关系评估法包括:社会测量法、参照测量法、人物推定法、自然观察评估法、心理测评法13、社会测量法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J.Morenno)于20世纪30年代创立的14、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对莫雷诺的社会测量法进行了补充和发展,提出了参照测量法三、简答题1、怎样理解人际关系的定义?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进行物质或精神交往的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互动关系。
人际关系心理学知识点汇总整理
人际关系心理学知识点整理第一章绪论1. 人际关系: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心理关系。
人际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2. 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的实践任务: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有效地调整人际关系;不断地改善人际关系;发展新型人际关系;纠正畸形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在心理学的各分支学科中,社会心理学与人际关系心理学的联系尤其密切。
可以说,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从社会心理学中脱胎而来,两者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
如果把社会心理学比作一棵树的主干,那么人际关系心理学就是它的枝干之一。
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的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
而人际关系心理学是探索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学规律。
人际关系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他们既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相互区别。
这表现在人际关系心理学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又是一个独立学科,人际关系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是相互交叉的,但不能相互代替。
3. 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
(1) 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2)社会关系对人际关系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任何一种人际关系是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产生的;第二,人际关系际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由该社会形态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第三,人际关系的变化是由社会关系的变化所决定的;第四,个人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也是由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决定的。
第二章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与方法1. 人际关系的心理学研究。
⑴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的心理学研究莱维特的人际沟通模式:圆形、轮式、链式和Y 式传递。
(针对正式群体)戴维斯人际交往模式:单线型、集中型、偶然型、流言型。
(针对非正式群体)⑵人际关系结构的心理学研究人际关系就其结构组成的分类:生活型、劳动型、休息型、学习型、活动型。
人际关系的处理和改善方法
人际关系的处理和改善方法第一章理解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在各种社会活动中所发生的相互关系。
人际关系广泛应用于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个人、国家与国家等多个层面。
不同的人际关系存在着不同的处理方式,但总的来说,处理人际关系需要理解以下几点。
一、认识自己。
认清自己的性格、爱好、优点、缺点、情感需求等等,有助于增强自我意识,减少潜在的冲突和误解。
二、尊重他人。
与他人接触时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和价值,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础。
三、善于沟通。
良好的沟通技巧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核心,需要学会聆听、表达和谈判等技能。
四、学会控制情绪。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情绪透露给他人,尤其在工作场所,情绪控制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章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一、积极面对问题。
积极面对出现的问题,不回避,不逃避,认真分析问题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二、尽可能保持平和态度。
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或者情绪而做出过激的行为或者语言,保持冷静,尽可能保持平和态度,不要让冲突升级。
三、减少负面情绪的影响。
多从正面的角度去看待事情,比如说“每一次失败都是成功的一步”,这种乐观的态度有助于提高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四、尊重他人的意见。
尽可能尊重他人的意见,不要轻视别人的观点,若观点有出入可以适当地进行沟通,了解其想法,交换意见达成共识。
五、以诚相待。
处理人际关系要以诚相待,不要说谎话或者造谣,这种行为是不道德的,这将破坏人际关系的基础。
六、领导应该是榜样。
领导的行为作风和语言是影响着员工的情绪和行为的重要因素,因此领导要成为员工学习的榜样,做企业文化的引领者和推动者。
第三章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一、加强沟通。
对于发生纠纷的时候,要尽可能地进行沟通,用良好的态度和方式去了解对方的想法,以排除误会,处理矛盾。
二、维护平等。
在人际关系中,要尽量保持平等、公正、诚信的态度,不要给对方以误解的理由。
三、客观分析问题。
处理人际关系时要根据事实客观分析问题,从事实出发,尽量不让个人情绪介入到处理中,保持理智性。
人际关系心理学
人际关系心理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概念(一)什么是人际关系从广义看,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社会中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切方面。
从狭义看,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这里包含以下几层含义:人际关系属于社会心理学的范畴,主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
人际关系是由一系列心理成分构成的。
人际关系是在彼此交往的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二)什么是人际关系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二、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一)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性质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的特殊对象,决定了这门学科的特殊性质。
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它是基础理论研究和社会生活实践结合的产物。
人际关系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
(二)人际关系心理学产生的背景和过程第二节人际关系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人际关系心理学与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与社会学、行为科学人际关系心理学与其他学科三、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的任务(一)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理论任务(二)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实践任务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有效地调整人际关系不断地改善人际关系发展新型人际关系人际知觉第一节人际的非言语沟通一、脸部表情二、目光接触三、身体语言非言语线索在人际交往中起着重要作用。
人们总是通过自我表现来提高在他人心目中的印象。
通过控制自己的非言语行为,来引起其他人的有利反应。
非言语线索在人际交往中另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辨别说谎话的人。
第二节对人的归因理论一、海德的通俗心理学二、相应推论理论三、凯利的因果归因模型四、韦纳的成功和失败归因理论五、控制源理论一、海德的通俗心理学归因的理论化是从海德 (F.Heider.l958)开始的。
人际关系的概述
精选ppt
1
人际沟通
(一)什么叫人际沟通? (二)为什么学习《人际沟通》? (三)人际沟通、人际交流、人际关系
精选ppt
2
(一)什么叫人际沟通?
沟通:广义的沟通泛指自然界中信息的交流 狭义的沟通主要指在社会生活中的人际沟通
人际沟通:指人与人之间通过多种方式(语言或非语言) 的交流而在心理和行为上发生相互影响的过程。
精选ppt
43
2、 收敛阶段:
(1)双方沟通减少,说话会高度注意、高度选择,并力 图减少彼此的紧张和分歧。
(2)双方表面仍试图维持良好的关系。 (3)交往更加谨慎,试图回避一些危险的话题,使交流
更受阻,问题逐渐积累,任何话题都可能成为关系恶 化的导火索。 (4)如果第一阶段的问题没有解决,导致双方较长时间 以回避、收敛的方式交往。
精选ppt
16
6、人际关系的动态性
人际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此期间无论是人 海是人际关系都不可能停滞不前。相反,由于人 在发生变化,人际关系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精选ppt
17
7、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人是有自然属性及社会属性组成的统一体。 复杂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因素导致了个人的复 杂性,二有两个以上的人所组成的人际关系将 更复杂。人际关系的复杂性表现为交往动机、 交往心理、交往方式等多个方面。
(2)具有深度的情感卷入。 (3)彼此间建立了稳固的信任关系。 (4)双方不仅有共同的活动,强烈的情感依赖,而且在观点
、态度、志向目标上趋于一致,并有情感上的高度共鸣。 (5)相互吸引为知音。 (6)一般仅限于至交、爱侣等少数亲密的人际结构中
精选ppt
41
(二)人际关系的恶化过程
1、分歧阶段 2、收敛阶段 3、冷漠阶段 4、逃避阶段 5、终止阶段
大学生心理健康人际交往心理学
3、晕轮效应和泛化印象
• 泛化印象:在人际认知中,往往会因为对方某个特点比较突出,从而将这特点泛化到其他方面,形 成一种夸大的印象。
• 晕轮效应:像月晕一样,从一个中心点逐渐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的心理效应。
4、刻板印象和定势效应
• 刻板印象:是指社会上对某类事物或人物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共同的笼统的看法和印象。它不是 一个个体现象,而是一个群体现象,所反映的是群体的共识。
3、谈判
谈判的一个首要理念“双赢”。
谈判的原则: 目标坚定。 目标底线。 双赢沟通。 绝不动怒。 寻求一致。
4、电话礼仪
(1)自报姓名。 (2)接电话不要一心多用。 (3)当对方讲话时,要做出回应 。 (4)给对方留姓名和电话号码。 (5)在任何严肃或高雅的公众场所 ,要轻声讲电话。
• 课堂互动
3、人际沟通的具体类型
(1)谈话的技巧:
★进入正式谈话正题之前的“热身运动” ★寻找对方感兴趣的话题 ★“怎么说”比“说什么”重要 ★学会有效倾听 ★力避引起争论 ★引起共鸣
2、应聘
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归结六大类。 (1)你是谁?你的真实情况如何? (2)为什么来求职? (3)你的特点、特长? (4)你能为我们做些什么 ? (5)你希望能得到多少报酬? (6)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 人际冲突的特征:
(1)客观性: (2)自觉性: (3)对立性: (4)递增性:
二、人际冲突的过程
• 人际冲突是一种人际互动的方式,是一个不断改变的动态过程。
五个阶段: (1)潜在阶段:
• 导致冲突的各种条件已经具备,客观上双方在某种方面存在差异、矛盾,而且难以兼容,但双方还 没有明确意识到这种不兼容。
★人际吸引: 在国外社会心理学中称为人际魅力,指人与人之间在交往中形成的情感方面相互喜欢和 相互亲和的心理现象。
人际关系心理学复习资料
《人际关系心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2、什么是人际关系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始于本世纪二十年代,主要是莱维特等对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的研究,纽科姆等对人际关系结构的研究,梅奥等对人们工作积极性的研究。
社会心理学的大部分研究方法都适用于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包括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现场研究等。
3、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性质: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关于行动的科学.人际关系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
4、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涵义: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广义上的人际关系,指人们在共同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
5、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关系:人际关系和客观社会关系是同时产生的,人际关系以开始就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影响,社会关系存在于人际关系之中。
6、人际关系研究的必要性:第一,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二,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群体的凝聚力。
第三,有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
第四,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和促进个体的发展。
7、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第一,注意阶段。
在注意阶段,交往的双方都希望给对方留下。
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试图为彼此的人际关系的发展获得一个良好的定向。
第二,接触阶段。
即由注意逐渐向情感探索,情感沟通的轻度心理卷入阶段转向,此时开始建立初步的心理联系。
第三,融合阶段。
即由接触而导致情感联系不断加强,心理卷入程度不断扩大,进入稳定交往阶段。
8、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第一,冷漠阶段;第二,疏远阶段;第三,终止阶段。
第二章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与方法1、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的心理学研究(1)莱维特为了探讨人际关系中的相互作用的交往模式:A、圆形传递;B、轮式传递;C、链式传递;D、Y式传递。
第一章 人际关系概(上网)
第一章人际关系概述一、人际关系概述1、人际关系的含义:在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间的直接的心理关系,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
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个侧面,其外延很广,包括朋友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同志关系等等。
它受生产关系的决定和政治关系的制约,是社会关系中较低的关系;同时,它又渗透到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之中,是社会关系的"横断面"因而又反过来影响社会关系。
它对群体内聚力的大小,心理环境的好坏有直接重要作用。
家庭关系是指居住在一起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它是人际关系中最基本和最稳定的关系。
夫妻关系是家庭的纽带,也是最为密切的人际关系。
2、人际关系的构成要素:人际关系的形成包含着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心理因素的作用。
认知成分包括对他人和自我的认识,是人际知觉的结果。
情感成分是指交往双方相互间的在情绪上的好恶程度及对交往现状的满意程度。
还包括情绪的敏感性及对他人、对自我成功感的评价态度等等。
人际关系的变化和发展还会引起不同的情绪情感体验,影响人的行为效率。
如亲密融洽的人际关系会引起人们的愉快的情感体验,心情舒畅,干劲倍增;疏远冷漠和敌对的人际关系引起人们消极的否定的情感体验,心情抑郁,烦恼不安。
行为成分主要包括活动的结果、活动和举止的风度、表情、手势以及言语,即所能测定与记载的一切量值。
在这3个因素中,情感因素起着主导作用。
制约着人际关系的亲密程度、深浅程度和稳定程度。
可见,情感的相互依存关系则是人际关系的特征。
一般说来,在正式组织关系中,行为成份是调节人际关系的主导成分;在非正式组织关系中,情感成分承担着主要的调节功能。
3、人际关系产生的基础——需要的满足。
需要满足与否是人际关系的基础,人际关系的发生和变化取决于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
如果交往双方的社会心理需要都能得到满足,便会产生和保持亲近的心理关系。
相反,需要在交往中难以满足,双方就会发生矛盾和冲突,心理距离拉大,关系疏远。
关系学_第一章 人际关系要适时经营
和别人亲密起来聪明的生意人会把谈生意的过程融汇于感情交流的过程中。
只有让客户了解你、认识你,知道你的的确确是一个坦诚的人,一个热心负责的人,一个拥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人,一个全心全意为客户着想的人,客户才会接受你的洽谈。
与陌生人会谈时要态度友好,表情自然,面带微笑,给陌生人一种和蔼可亲的感觉,从而消除其陌生感,但切忌过分亲热;握手时第一次目光接触,宜表现出坚定和自信,使陌生人觉得和此人打交道可靠,切忌犹豫和躲闪;行动和说话要轻松自如,落落大方,切忌慌慌张张、吞吞吐吐及缩手缩脚。
在会谈之前宜适当谈些非业务性话题或寒暄几句,这样易使会谈气氛变得融洽,禁忌生硬地切入话题。
许多人同陌生人说话都会感到拘谨。
建议你先考虑一个问题,为什么你跟老朋友谈话不会感到困难?很简单,因为你们相当熟悉。
相互了解的人在一起,就会感到自然协调。
而对陌生人却一无所知,特别是进入了充满陌生人的群体,有些人甚至怀有不自在和恐惧的心理。
你要设法把陌生人变成老朋友,首先要在心目中建立一种乐于与人交朋友的愿望,心里有这种要求,才能有行动。
这里以到一个陌生客人家中参加商业约会为例。
如果有条件,一定要做些准备功夫,研究一下客人的情形,例如他的家庭、兴趣、才干和困难等等,以及他公司的业务、人事组织等情况。
有位朋友在商谈之前,掌握了公司的优点和缺点,便来个反客为主,向老板询问公司的前任。
任何老板都有兴趣聆听别人改善的意见,一谈之下,两人大为投入,结果,这位朋友在短短时间里便成了该公司的最大客户。
当你走进陌生人住所时,你可凭借你的观察力,看看墙上挂的是什么。
国画、摄影作品、乐器……都可以推断出主人的兴趣所在,甚至室内某些物品会牵引出一段故事。
如果你把它当做一个线索,不就可以由浅入深地了解主人心灵的某个侧面吗?当你抓到一些线索后,就不难找到开场白,谈成你要做的生意。
如果你不是要见一个陌生人,而是参加一个充满陌生人的聚会,观察也是必不可少的。
你不妨先坐在一旁,耳听眼看,根据了解的情况,决定你可以接近的对象,一旦选定,不妨走上前去向他作自我介绍。
向名人学人际关系-第一章
第一章卡耐基的人际关系学避免伤害的艺术卡耐基认为,在与别人相处时,应该学会尊重别人,尽量减少对别人的伤害。
一个和谐的人与人关系的基础是彼此之间互不伤害。
积几十年研究和体验之精华,卡耐基向世人展示了在与人相处时避免伤害的艺术。
卡耐基简述了他与其侄女之间的相处经历。
几年以前,他的侄女约瑟芬·卡耐基,离开堪萨斯市的老家,到纽约担任卡耐基的秘书。
她那时十九岁,高中毕业已经三年,但做事经验几乎等于零。
而现在,她已是西半球最完美的秘书之一。
不过,在刚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她的身上还存在许多不足。
有一天,卡耐基正想开始批评她,但马上又对自己说,“等一等,戴尔·卡耐基。
你的年纪比约瑟芬大了一倍,你的生活经验几乎是她的一万倍。
你怎么可能希望她有与你一样的观点,你的判断力,你的冲劲——虽然这些都是很平凡的。
还有,你十九岁时又在干什么呢?还记得你那些愚蠢的错误和举动吗?经过诚实而公正地把这些事情仔细想过一遍之后,卡耐基获得结论,约瑟芬十九岁时的行为比他当年好多了,而且他很惭愧地承认,他并没有经常称赞约瑟芬。
从那次以后,当卡耐基想指出约瑟芬的错误时,总是说:“约瑟芬,你犯了一个错误,但上帝知道,我所犯的许多错误比你更糟糕。
你当然不能天生就万事精通,成功只有从经验中才能获得,而且你比我年轻时强多了。
我自己曾做过那么多的愚蠢傻事,所以我根本不想批评你或任何人。
但难道你不认为,如果你这样做的话,不是比较聪明一点吗?”假如一个人一开始就谦虚地承认,他也可能犯错误,并不是无懈可击的,那么别人再听他评断自己的过失,也许就不会难以入耳了。
远在1909年,风度优雅的布洛亲王就觉得这么做极有必要。
布洛亲王当时是德国的总理大臣,而德国皇帝则是威廉二世——德国的最后一位皇帝,他傲慢而自大——他建立了一支陆军和海军,并夸口可征服全世界。
接着,一件令人惊异的事情发生了。
这位德国皇帝说了一些狂言和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话,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引起了全世界各地一连串的风潮。
人际沟通-第一章人际关系概述
奥巴马 演讲的力量
• 我会是这样一位总统:让每个人都能看上病和看得起病。我 在伊利诺斯州就通过民主党人和共和党人的携手合作实现了 这一目标。 • 我会是这样一位总统:终止所有把工作运往海外的公司的税 收优惠政策,并给美国最值得享受减税的中产阶级减税。 • 我会是这样一位总统:让农场主、科学家和企业家发挥他们 的创造力,使我们国家一劳永逸地摆脱石油的主宰。 • 最后,我会是这样一位总统:我要结束伊拉克战争并让我们 的士兵回家;我要恢复我们的道德地位;我知道9· 11不是骗 取选票的借口,而是使美国和世界联合起来应对21世纪这个 世界面临的共同威胁:恐怖主义和核扩散,全球变暖和贫困 ,种族屠杀和疾病。
(3)平行性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的类型
3、根据人际需求分类
(1)包容的需求:主动交往、容纳、归属、愿意积
极地参加社会活动等
(2)控制的需求:希望用权力的方式与别人建立并
维持人际关系的欲望
(3)感情的需求:感情上希望与他人建立并维持良
好关系的欲望
人际关系的类型
4、根据人际关系的倾向分类
(1)合作型
(2)竞争型
2、人际关系的心理性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状态,而这种心理 距离状态是由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所决定的。 人际关系的好坏一般用 来衡量。
人际关系的心理距离
-4级 -3级 -2级 -1级 零级 +1级 +2级 +3级 +4级
宿敌
劲敌
冤家
对手 过客
初次相识 普通朋友
好朋友 知己
3、人际关系的明确性
第一章
人际关系概述
第一章 人际关系概述
第一节:人际关系 第二节:医务人员人际关系
第三节:人际关系的发展与策略
人际关系名词解释
第1章一一第12章名词解释第一章:1、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2、人际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本质上,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正在形成的社会心理学分支或应用心理学分支学科。
3、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第二章:1、人际特质:心理学家认为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个体的人格体系形成过程中,形成了其特有的人际关系的基本倾向,称之为人际反应特质。
2、符号相互作用论:又称象征性交往理论,是一种强调人类生活和行为意义的社会生活理论观。
符号相互作用论重视语言符号在交往中的作用,强调对他人行为倾向的预测、估计,要求人们按照自己在交往活动中所担任的角色来行事,并注重行为效果的反馈。
3、自我呈现论:是人们运用多种策略控制和反馈自己外在印象的理论。
自我呈现也可称为印象管理。
是在戈夫曼以及其他人广泛研究基础上形成的观点。
它属于社会相互作用理论中的一种,主要阐述人际交往中的自我暴露问题。
4、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来的,这种理论旨在社会比较中探讨个人所作的贡献与他所得到的报酬之间如何平衡的一种理论。
它侧重于研究公平性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因此,这个理论也称为社会比较理论,是社会交换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
5、归因:是一个观察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6、归因理论:是关于知觉者推断他人与自己行为的一组理论。
它侧重于对人的活动因果关系进行分析。
人们通过这种理论来理解、预测和控制他们的环境,以及随这些环境而出现的行动,从而达到有效地控制人际关系的目的。
7、通俗心理学:是海德提出来的,海德认为每一个正常人都是心理学家,都有一些关于人类行为因果解释的基本理论,这些理论是由生活经验积累形成的,就叫作通俗心理学。
8、社会测量法:又称为社交测量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人际关系的需求倾向
心理学家霍尼依据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将人际关 系的需求分为三种倾向 逊顺型:“朝向他人”,无论遇到谁都倾向于 意识到“他喜欢我吗”。 进攻型:“对抗他人”,总想窥探对方力量的 大小,或他人对自己的用处如何。 分离型:“疏离他人”,常想躲避他人的影响 和干扰。
第二章 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理论
人际关系与沟通
第一章
人际关系:人的需要
一、需要的概念 二、需要的形成 三、需要的种类 四、需要与人际关系 五、人际关系需求类型 六、人际关系需求倾向
一、需要的概念
是有机体内部由于生理或者心理上的某种匮乏 而产生的不平衡状态,就是说人在生活中感到 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心理状态。 需要是一种需求,推动行为的产生
六、人际关系的需求倾向
舒兹根据上述三种人际关系类型,把行为反应 划分为主动的表现和被动的期待两种从而划分 出六种基本人际关系倾向。
六、人际关系的需求倾向
1.主动包容式(主动与人交往)——主动与他人交往, 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2.被动包容式(期待他人接纳自己)——期待他人吸纳 自己,往往退缩、孤独; 3.主动支配式(支配他人)——喜欢控制他人,能运用 权力 4.被动支配式(期待他人引导自己的感情)——期待他 人引导,愿意追随他人 5.主动感情式(对人表示亲密)——表现对他人喜爱、 友善、同情、亲密; 6.被动感情式(期待他人对自己亲密)——对他人显得 冷淡,负性情绪较重,但期待他人对自己亲密
二、需要的形成
人的需要是一个由低级的生理性需要的满足逐 渐产生社会性需要的发展过程。 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性需要比重越来越大。
三、需要的种类
从需要起源来看:自然需要与社会需要 从需要指向来看: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 从需要总体归类来看: 生理需要(物质需要及本能需要) 心理需要(尊重、安全、自主、归属需要) 精神需要(对自由、真理、全人类福祉追求)
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 衡量人际关系深浅的标志 人际关系建立的条件 人际关系的瓦解
一个人通常只能说出心中所想的80%,但对方 听到的最多只能是60%,听懂的却只有40%, 结果执行时,只有20%了。你心中的想法也许 很完美,但下属执行起来却差之千里,这是 由"沟通的漏斗"造成的,因此你必须采取适 当的方法,去克服这一"漏斗"现象。
六、人际关系的需求倾向
六种人际关系取向 1.主动包容式 2.被动包容式 3.主动支配式 4.被动支配式 5.主动感情式 6.被动感情式 他人对自己亲密。
主动与他人交往,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期待他人吸纳自己,往往退缩、孤独; 喜欢控制他人,能运用权力; 期待他人引导,愿意追随他人; 表现对他人喜爱、友善、同情、亲密; 对他人显得冷淡,负性情绪较重,但期待
四、需要与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的本能需要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需要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社会生活需要
五、人际关系的需求类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包容的需求 支配的需求 感情的需求
五、人际关系的需求类型
包容的需求:是指希望与别人来往,想与他人 建立并维持和谐关系的欲望,其特征为,交往、 沟通、参与、亲和,与此相反的是孤立、退缩 排斥、疏远。
五、人际关系的需求类型
支配的需求:是指在权力基础上建立并维持良 好关系欲望。其特征表现为,运用权力、权威、 去超越、控制、支配与领导他人。与此相反的 是抗拒权威、忽视秩序、受人支配、追随他人 等。
五、人际关系的需求类型
感情的需求:是指在感情上希望与他人建立并 维持良好关系的欲望,其特征表现为,喜爱、 亲密、同情、热情。与此相反的是憎恨、厌恶、 冷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