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舒适性综述

合集下载

汽车座椅舒适性研究综述

汽车座椅舒适性研究综述
客观测量方法主要有坐 姿分析、压力分 布分 析、工作绩效观察、基于生理 学的肌电图等 方法。 W assim E l F alou( 2003)测量了长时间驾驶条件下司 机的不舒适性。通过模拟驾驶环境的实验, 分别利 用肌电图、工作绩效观察以及主观问卷调查法测定 了人在长时间驾驶条件下的不舒适性。 Dav id Ng ( 1995) 利用主观问卷、人体测量学数据以及压力分
图 2 座椅特性与舒适性关系
合理有效的评价指标应符 合如下原则: 简明科学、公正合理、易于操作, 定量指标为主、定 性指标为辅。
根据上述原则, 本文对座椅 的静态不舒适度 建立了三级评价指标体系 ( 表 1)。其中二级指标 包括: 几何参 数、调 节特性、物 理特性 3个 方面。 根据座椅结构特征, 设计出三级指标。
6 D ann ion R. Sm ith, D avid M. A ndrew s, Peter T. W aw row1 D evelopm en t and E valuation of the A utom otive Seat ing D iscom fort Q uest ionnaire ( ASDQ ) [ J] 1 In 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E rgonom ics, 20061 021
而影响人体的生理因素, 最终影响人对舒适性的评 价。如由轮胎和悬架产生的噪声通过影响人的听 觉而影响人对舒适性的评价。从图 1可以看出, 座 椅在影响整车的舒适性中起了关键作用。
2 汽车座椅舒适性的指标体系设计
根据人机工程学原理, 为保证良好的舒适性, 针对静态舒适性, 设计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 1) 座椅尺寸应与人体测量尺寸相适宜;
3 马国忠, 张学尽 1 汽车驾驶用座椅的抗疲劳人机工程 设计 [ J] 1 人类工效学, 20041 91

综述怎么写 范文

综述怎么写 范文

综述怎么写范文综述是指对某一领域或问题进行全面、系统、概括性的评述和总结,是学术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文献类型。

那么,如何写一篇好的综述呢?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综述的写作方法和范文。

一、综述的写作方法1.确定研究领域和问题在写综述之前,首先要明确综述的范围和深度,选择一个合适的研究领域和问题。

可以通过文献调研、专家咨询等方式来确定。

2.收集文献资料综述的基础是文献资料,需要收集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筛选和分类。

3.分析文献资料对收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找出其中的亮点、问题和不足,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4.编写综述在综述的编写过程中,需要注意论文的逻辑结构和文献的引用格式,同时要注意用词准确、简明扼要、通顺流畅。

二、综述范文下面是一篇关于“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与趋势”的综述范文,供大家参考: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与趋势摘要:本文综述了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历程、现状和趋势。

在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涌现出新的技术和材料,不断推动着电动汽车的发展。

目前,电动汽车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续航里程、充电设施、电池寿命等。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推进电池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加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电动汽车的性能和舒适性等。

关键词:电动汽车;技术发展;趋势;问题一、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历程电动汽车是指以电能为动力的汽车,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最早的电动汽车是由法国人创建的,当时电动汽车被认为是一种环保的交通工具,但由于当时电池技术和充电设施的限制,电动汽车的发展并不顺利。

20世纪60年代,由于石油危机的影响,电动汽车再次被人们重视,各国开始大力推进电动汽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近年来,电动汽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普及,已成为新型交通工具的主流之一。

二、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目前,电动汽车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电池技术和电机技术不断更新换代,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和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同时,新能源政策的推动也进一步促进了电动汽车的普及。

汽车文献综述

汽车文献综述

汽车文献综述1. 前言汽车诞生100多年来,人们一直在研究汽车离合器技术,希望汽车运行更加快捷、舒适、安全、可靠。

对于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离合器在机械传动系统中作为一个独立的总成而存在的,它是汽车传动系中直接与发动机相连接的总成。

其功用为:(1)使汽车平稳起步。

(2)中断给传动系的动力,配合换档。

(3)防止传动系过载。

离合器的主动部分和从动部分借接触面间的摩擦作用,或是用液体作为传动介质(液力偶合器),或是用磁力传动(电磁离合器)来传递转矩,使两者之间可以暂时分离,又可逐渐接合,在传动过程中又允许两部分相互转动。

目前在汽车上广泛采用的是用弹簧压紧的摩擦离合器(简称为摩擦离合器)。

发动机发出的转矩,通过飞轮及压盘与从动盘接触面的摩擦作用,传给从动盘。

当驾驶员踩下离合器踏板时,通过机件的传递,使膜片弹簧大端带动压盘后移,此时从动部分与主动部分分离。

摩擦离合器应能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保证能传递发动机发出的最大转矩,并且还有一定的传递转矩余力。

(2)能作到分离时,彻底分离,接合时柔和,并具有良好的散热能力。

(3)从动部分的转动惯量尽量小一些。

这样,在分离离合器换档时,与变速器输入轴相连部分的转速就比较容易变化,从而减轻齿轮间冲击。

(4)具有缓和转动方向冲击,衰减该方向振动的能力,且噪音小。

(5)压盘压力和摩擦片的摩擦系数变化小,工作稳定。

(6)操纵省力,维修保养方便2.汽车离合器发展概况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汽车产量逐年增加,2006年已达720万辆。

我国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多,车型也越来越复杂。

离合器是手动变速汽车必备的一个重要总成。

没有离合器手动挡汽车将无法起步,并且难以实现挡位变换现今所用的盘片式离合器的先驱的多片盘式离合器,它是直到1925年以后才出现的。

多片离合器最主要的优点是,在汽车起步时离合器的接合比较平顺,无冲击。

20世纪20年代末,直到进入30年代时,只有工程车辆、赛车和大功率的轿车上使用多片离合器。

汽车平顺性评价方法综述

汽车平顺性评价方法综述

均四次方根值 r.m.q.作为评价指标, 见式 (6) 。
T 4 r.m.q. = é1 ∫0 a4 ( t )dtù ëT û 1
(6)
汽车平顺性评价方法综述 总体乘坐值法是迄今为止较全面、 适合场合较 广的振动舒适性评价方法, 但由于该法涉及到的自 由度数目较多, 具体考察时需要的要素也较多, 操作 上较为复杂。该 标 准 适 用 的 频 率 范 围 是 0.5~ 80 Hz。 2.3 VDI 2057 1963 年, 德国工程师协会(VDI)发布的 VDI2057 是世界范围内最早的平顺性评价标准。该标准是在 分析了大量人员在不同频率和强度的正弦振动下的 反应得出的。通过定义合适的平顺性指标 K 系数 (K-factor) , 结合主观感受表进行平顺性评价。后续 的版本中吸收了 ISO2631(1978)的容忍度曲线, 规定 了 1~80 Hz 范围内人体对振动响应的暴露极限、 疲 劳—工效界限和舒适降低界限。振动加速度数据经 过频域快速傅里叶变换 (FFT) 得到 1/3 倍频中心频 率的加速度均方根值。不同频段的平顺性指标值 K Z 表示如下 [9]
收稿日期: 2011-09-29; 修改日期: 2011-11-20 作者简介: 夏均忠 (1967- ) 男, 山东济宁人, 博士、 副教授, 目 前从事军用车辆智能检测与故障诊断研究。 E-mail: xiajunzhong@
[1]
全身振动评价方法评价汽车平顺性。 汽车平顺性评价方法大致可分为主观评价法和 客观评价法。主观评价法依靠评价人员乘坐的主观 感觉进行评价, 其主要考虑人的因素。客观评价法 是借助于仪器设备来完成随机振动数据的采集、 记 录和处理, 通过得到相关的分析值与对应的限制指 标相比较, 作出客观评价 [2, 3]。近年来, 综合运用主、 客观评价方法进行平顺性评价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 展, 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重点。

汽车理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和答案综述

汽车理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和答案综述

一、填空题1、汽车动力性主要由最高车速、加速时间和最大爬坡度三方面指标来评定。

2、汽车加速时间包括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超车加速时间。

3、汽车附着力决定于地面负着系数及地面作用于驱动轮的法向反力。

4、我国一般要求越野车的最大爬坡度不小于60%。

5、汽车行驶阻力主要包括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和加速阻力。

6、传动系损失主要包括机械损失和液力损失。

7、在同一道路条件与车速下,虽然发动机发出的功率相同,但档位越低,后备功率越大,发动机的负荷率就越小,燃油消耗率越大。

8、在我国及欧洲,燃油经济性指标的单位是L/100KM,而在美国燃油经济性指标的单位是mile/USgal。

9、汽车带挂车后省油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增加了发动机的负荷率,二是增大了汽车列车的利用质量系数。

10、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制动效能、制动效能恒定性和制动时方向的稳定性。

11、评定制动效能的指标是制动距离和制动减速度。

12、间隙失效可分为顶起失效、触头失效和托尾失效。

12、车身-车轮二自由度汽车模型,车身固有频率为2.5Hz,驶在波长为6米的水泥路面上,能引起车身共振的车速为54km/h。

13、在相同路面与车速下,虽然发动机发出的功率相同,但档位越高,后备功率越小,发动机的负荷率就越高,燃油消耗率越低。

14、某车其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系数β=0.6,若总制动器制动力为20000N,则其前制动器制动力为1200N。

15、若前轴利用附着系数在后轴利用附着系数之上,则制动时总是前轮先抱死。

16、汽车稳态转向特性分为不足转向、中心转向和过多转向。

转向盘力随汽车运动状态而变化的规律称为转向盘角阶段输入。

17、对于前后、左右和垂直三个方向的振动,人体对前后左右方向的振动最为敏感。

18、在ESP系统中,当出现向左转向不足时,通常将左前轮进行制动;而当出现向右转向过度时,通常将进行制动。

19、由于汽车与地面间隙不足而被地面托起、无法通过,称为间隙失效。

汽车舒适性技术综述

汽车舒适性技术综述

汽车舒适性技术综述摘要:提高舒适性是汽车技术发展方向之一,介绍了电控悬架技术、电动座椅、随速可变助力转向、全自动区域空调、倒车雷达、智能前照灯等汽车舒适性技术,分别介绍了各自结构与工作原理,指出未来汽车舒适性将向着集成化、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汽车舒适性技术1 电控悬架技术汽车悬架性能直接影响汽车平顺性和舒适性。

汽车悬架主要由弹性元件、减振装置和导向机构构成,分被动悬架和可控悬架。

汽车可控悬架包括具自适应性的主动悬架和车身高度调节悬架。

主动悬架根据控制形式不同,分半主动悬架、慢主动悬架和全主动悬架。

慢主动悬架主动控制系统仅在低频范围(大约0~6 Hz)内进行。

全主动悬架用可控的气动或液动油缸取代被动悬架中相应部分,具有较宽响应频带。

半主动悬架能在较大范围内调节阻尼器阻尼系数,性能介于被动悬架和主动悬架之间。

先进控制方法的运用,高性能的减振效果,低能耗是汽车悬架发展的主要方向。

美国学者Karnopp等提出天棚阻尼控制思想,在车身上安装一与车身振动速度成正比的阻尼器,可完全防止车身与悬架系统产生共振。

Karnopp为实现”天棚”控制思想又提出了“开关阻尼”的概念,根据控制信号调节阻尼器阻尼的大小。

油气悬架以油液传递压力,用惰性气体作为弹性介质,由蓄能器和悬架缸组成车辆减振系统。

具有优越的非线性弹性特性和的减振性能。

起重机多采用互联式,自卸汽车多采用独立式。

凯迪拉克采用的高度调节机构,由变刚度的气体弹簧和具有变阻尼的减振器组成。

2 电动座椅和电动车窗电动座椅以电机为动力,根据车上固定部件确定驾驶员座椅调节量,将座椅调整到最佳的位置,使驾驶者获得最好视野、最舒适和最习惯的乘坐角度,可在存储器中存储驾驶员的理想位置。

目前市场很多轿车都运用了座椅记忆技术。

如北京现代第八代索纳塔,雅阁,红旗CA4700,帕萨特、大众等。

电动门窗通过按钮控制驱动电机的正反转,实现车窗的升降,当夹持力达到设定值时车窗实现自动下降,释放夹力。

汽车NVH性能研究综述

汽车NVH性能研究综述

汽车NVH性能研究综述
冷川;李军
【期刊名称】《汽车工业研究》
【年(卷),期】2017(000)011
【摘要】汽车NVH性能是整车性能中最重要部分之一,直接影响着汽车的舒适性和声品质.本文结合国内外汽车NVH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和相关工程文献,介绍了汽车NVH的含义、现象以及产生原理,概括了研究汽车NVH的技术和评价方法.以自主品牌乘用车NVH开发现状,从整车集成的角度重点介绍了整车NVH性能的开发过程,主要包括整车NVH性能目标的设定、目标分解、基于性能仿真的整车NVH性能集成开发流程,最后对汽车NVH发展前景进行了总结.
【总页数】5页(P51-55)
【作者】冷川;李军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高里程汽车NVH性能衰减评价方法 [J], 潘威;马峰;王新文;李珊;徐传燕
2.汽车怠速工况下NVH性能衰减分析 [J], 李珊;徐传燕;许春晓;宫勋;孟丽雪
3.高里程汽车NVH性能衰减评价方法 [J], 潘威;马峰;王新文;李珊;徐传燕
4.新能源汽车结构特征及NVH性能分析 [J], 喻柄睿
5.积分法相对位移测量在汽车NVH性能开发中的应用 [J], 时磊;殷金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汽车消费心理研究综述

中国汽车消费心理研究综述

中国汽车消费心理研究综述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了中国家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随着汽车的普及和经济的增长,人们对于汽车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汽车已不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种消费品。

研究中国汽车消费心理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

本文将就中国汽车消费心理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从消费者的个体心理、文化因素、社会因素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汽车消费市场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一、个体心理因素在中国汽车消费心理的研究中,个体心理因素被认为是影响汽车消费者购车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研究显示,消费者的个体心理因素包括个人的需求、态度、动机、个性、情感等多个方面。

在汽车消费中,个人的需求是最基本的因素之一,消费者会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汽车产品。

有些消费者可能更加注重汽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而有些消费者可能更加注重汽车的外观和性能。

消费者的态度和情感也会影响其购车行为,一些消费者可能更注重汽车品牌的口碑和服务质量,而有些消费者可能更注重汽车的价格和性价比。

在汽车消费市场中,个体心理因素是影响消费者购车行为的重要驱动力。

二、文化因素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文化因素对汽车消费心理的影响不可小觑。

研究显示,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会影响消费者在购车时的决策行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家庭和社会关系,这就导致了中国的消费者在购车时倾向于选择能够满足家庭需求和社会尊重的汽车产品。

中国的消费者也会受到文化传统的影响,对于汽车品牌和汽车外观有着独特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一些消费者可能更喜欢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汽车产品。

文化因素是影响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社会因素除了个体心理和文化因素外,社会因素也对中国汽车消费心理产生着重要影响。

研究显示,社会因素包括家庭影响、同伴影响、广告宣传等多个方面。

家庭影响是中国消费者购车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家庭成员对购车的看法和意见会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车决策。

某车型汽车驱动桥设计文献综述(毕业设计)

某车型汽车驱动桥设计文献综述(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题目某车型汽车驱动桥设计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学生指导教师x x x x x x x x大学2016摘要驱动桥作为汽车的四大总成之一位于汽车传动系统末端,一般由主减速器、车轮传动装置、差速器和驱动桥壳等组成。

驱动桥在整车系统的功能是增大由传动轴或变速器传来的转矩,并将动力合理的分配给左、右驱动轮,实现汽车行驶运动中所要求的左、右驱动轮的差速功能。

它的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汽车整车性能的好坏,所以驱动桥对于汽车非常重要。

同时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面临的道路环境多种多样,这样就使得驱动桥的工作环境变得极其恶劣,要承受来自路面和车体的各种振动、冲击和作用力。

而汽车在运行过程中的平顺性、舒适性、耐久性、通过性、振动噪声、传动效率都与驱动桥密切相关[1]。

本文主要介绍汽车驱动桥的研发现状、发展前景、应用现状、内部主要零件的组成、传动方案等。

关键词:汽车驱动桥,模块化设计,开发模式,整体性能,车桥市场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的汽车工业也迅猛的发展壮大,汽车工业随之带动了个汽车领域的零部件相关的产业链的发展。

驱动桥作为汽车四大总成之一,也跟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而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国内的零部件厂家已经在研发生产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专业化、系列化、批量化生产的局面。

驱动桥位于汽车动力传动系的末端,其主要部分为:主减速器(轮边减速器)、差速器、车轮传动装置和驱动桥壳等,驱动桥的基本功能是传递扭矩、增大扭矩,同时合理的将扭矩分配给左、右驱动轮并实现差速功能,还需要承受各种复杂的力的作用。

驱动桥还对整车的机械性、可靠性、经济性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虽然目前我国汽车工业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就汽车驱动桥方面而言,我国仍旧存在诸多需要继续提升的地方,例如我们自主的研发能力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现代先进的电子技术运用在产品的研发生产上的不够全面,现代产品设计分析方法没有得到充分的运用,生产自动化、智能化不够明显等。

汽车NVH特性研究综述

汽车NVH特性研究综述

汽车NVH特性研究综述汽车噪音、振动和刚度特性(NVH)是评估和改进汽车舒适性的重要因素。

在汽车设计和制造过程中,NVH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因此,对汽车NVH特性进行深入研究非常重要。

本文将综述近年来对汽车NVH特性研究的一些重要进展。

汽车NVH特性研究主要涉及四个方面:噪音、振动、刚度和舒适性。

首先,研究汽车噪音特性是为了提高车内外的声学环境。

汽车行驶过程中,引擎噪音、风噪音和胎噪音是主要噪音源。

研究者通过改变汽车的设计和材料来降低噪音级别,例如使用吸音材料和隔音玻璃。

其次,研究汽车振动特性是为了减少车辆震动对驾驶员和乘客的不适。

汽车振动主要来自引擎、悬挂系统和车轮。

研究者通过改变悬挂系统和减震器的设计来减少振动。

此外,研究还包括对振动模型的建立和振动分析的方法,以优化汽车的振动性能。

第三,研究汽车刚度特性是为了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能。

刚度是指汽车结构对外部负载的抵抗能力。

研究者通过优化车身、悬挂系统和底盘结构的刚度来提高汽车的稳定性和操控性能。

此外,刚度对振动和噪音的传播也有影响,因此研究刚度特性是提高汽车NVH性能的关键。

最后,研究车辆舒适性是为了提供更好的驾驶体验和乘坐体验。

舒适性涉及到座椅和悬挂系统的设计,以及对震动和噪音的控制。

研究者通过进行人体工程学研究和仿真分析来改善汽车的舒适性。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仿真和实验技术的进步,汽车NVH特性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例如,研究者通过使用声学和振动传感器进行实验测量,获取了车辆的声学和振动特性。

同时,借助计算机仿真技术,可以对汽车的NVH特性进行模拟和分析,以及优化设计。

然而,汽车NVH特性研究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汽车的NVH特性受多个因素影响,包括结构、材料、动力系统、悬挂系统等,因此需要多学科的研究方法来全面分析。

此外,汽车的NVH性能可能在不同的工况下表现出不同的特性,因此需要进行动态特性的研究。

另外,汽车NVH特性研究需要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和非线性效应。

汽车环境适应性试验综述

汽车环境适应性试验综述

汽车环境适应性试验汽车是露天行驶的交通工具,汽车在户外使用时,会受到高温、低温、湿度、光照、气压、雨雪、风沙等气候环境的影响和长期作用,不仅会影响汽车的使用寿命和性能的正常发挥,严重时可使汽车功能失效,对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形成隐患。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外汽车企业为了拓展国际汽车市场,使汽车能够适应全球各种气候环境条件,进而提升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针对全球不同区域的气候特点,大力开展汽车环境适应性试验研究,确保其产品的环境适应性能满足使用要求。

汽车环境适应性试验是贯穿于汽车研制、定型、生产和使用等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是汽车环境适应性设计的基础和有效手段。

通过环境适应性试验,可以发现汽车设计中存在的缺陷,并采取必要的纠正或防护措施,提高汽车的环境适应能力。

本文主要介绍了汽车气候老化试验、地区环境适应性试验、电磁环境适应性试验、实验室模拟环境试验的试验方法和试验项目,以及汽车环境试验仿真技术,并对汽车环境适应性试验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1 汽车环境适应性概述1.1 汽车环境适应性GJB 4239《装备环境工程通用要求》中,将环境适应性定义为:装备(产品)在其寿命期预计可能遇到的各种环境的作用下,能实现其所有预定功能和性能和(或)不被破坏的能力,是装备(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之一。

汽车的环境适应性主要与其选用的材料和总成及零部件的环境适应性,以及所采取的耐环境措施等有关。

一旦汽车完成生产定型,其环境适应性也就基本固定。

由于不同环境对汽车影响的机理与作用不同,准确表述汽车的环境适应性比较困难。

环境适应性要求一般在汽车研制要求、产品定位中予以明确,通常只能对某一类环境提出定量与定性要求,一般要求汽车在一定的环境因素强度下不受损坏或能正常工作,其各项性能参数符合设计要求。

1.2 气候环境对汽车性能的影响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多样,从北往南纬度跨度较大,从东往西海拔高度相差也较大。

特殊的地理条件,造就了我国多样的气候特征,而且气候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关于汽车的文献综述

关于汽车的文献综述

应用于汽车上的系统识别与自适应控制技术一、概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生活质量也越来越在意。

其中最重要的就就是对于出行便捷的追求,首当其冲的就就是汽车。

据调查,2014年中国的汽车销量已经就是全球第一,平均下来几乎就是每家每户都有一辆汽车。

于就是,问题也随之而来,环境、安全、材料等方面的问题不断的进入我们的视野,被提上日程。

但就是,对于中国这个刚走上汽车发展道路的国家而言,还需更多的技术才能将这些问题解决。

本篇文献综述将重点讲述关于汽车安全方面的技术,当系统识别与自适应控制技术应用在汽车上时,汽车将变得更加安全与智能。

二、正文1、汽车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汽车自适应巡航控制(Adaptive Cruise Control,简称ACC)。

它既具有传统巡航控制的定速巡航功能,又可以通过车载雷达等传感器监测汽车前方的行驶环境,帮助驾驶员避免交通事故,降低驾驶员的工作负担,减轻驾驶疲劳,提高公路上驾车的安全性。

对于驾驶员的最优预瞄加速度模型的汽车自适应巡航控制算法,提出了以下概念框图:图 1 驾驶员最优预瞄加速度模型结构框图图2 基于最优预瞄加速度决策的汽车ACC算法ACC汽车的预瞄算法包括三个部分:未来运动状态的预瞄、未来运动状态的评价指标建立、最优纵向加速度决策。

采用下图所示的过程来实现:图3 ACC汽车最优预瞄加速度决策流程这种控制系统将方向主要交与驾驶员负责,它主要的目的就是控制纵向加速度与速度。

因为加速度的性能有一定的限制,所以不可能瞬间获得一个加速度。

同理,在短时间内速度也不可能变化很大。

所以,控制加速度与速度的变化就是一定的范围的。

于就是,分别给出加速与减速的计算方法:式中△就是i时刻汽车纵向减速度的最大增量,△就是i时刻汽车纵向加速的最大增量,就是i时刻汽车的纵向加速度,就是仿真周期,与分别就是汽车可能达到的最大加速度与最大减速度,一般情况下汽车纵向最大加速度不会超过1~2m/s2,最大制动减速度不会超过5~8m/s2,与分别就是汽车当前时刻最大的正向与反向加速度。

汽车NVH特性研究综述

汽车NVH特性研究综述

汽车NVH特性研究综述XXX(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广西桂林541004)摘要:汽车的NVH性能是汽车的重要性能之一。

NVH即是噪声Noise、振动Vibration和声振粗糙度Harshness 3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简写。

随着汽车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人们对汽车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设计技术得到了飞快的发展。

消费者对汽车乘坐舒适性要求的不断提高,促使汽车设计工程师越来越重视在产品开发早期来分析预测车内噪声性能。

迄今为止,有限元方法(FEM)和边界元方法(BEM)在车内低频噪声分析预测与控制中的应用取得了巨大成功。

然而,这些方法并不适用于像汽车这样复杂声振系统的中高频噪声的分析研究。

随后,统计能量分析方法(SEA)便应运而生,它主要解决了汽车的中高频噪声问题,然后可利用防声材料来起到降噪的效果。

关键词:汽车NVH、噪声、统计能量分析、防声材料A Summary of Research on NVH Characteristics of AutomobileXXX(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Guilin 541004,China) Abstract: NVH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erformance of the car. NVH is the shorthand of the initials of the three English words of Noise, Vibration and Harshness. As the mouth of the automobile market competition increasingly fierce and people are increasingly demanding on the properties of automobile, automobile design technology obtained fast development. Consumers to the requirement of vehicle ride comfort is increasing,automotive design engineers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analyzing in-car noise performance early in product development.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and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BEM) have got great success in prediction and control of low-frequency interior noise so far. However, these methods can't be used to study the mid-high frequency problem of the complex acoustic-vibration system. After that, the statistical energy analysis method (SEA) arises.,it is mainl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high frequency noise in the car, to play the effect of noise reduction by using acoustic materials.Keywords:Vehicle NVH,Noise,Statistical energy analysis method,Acoustic materials0 引言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正在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与日俱增,随之产生的汽车噪声污染问题也越发严重。

汽车文献综述

汽车文献综述

汽车文献综述引言汽车作为现代交通工具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对于人们的出行和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于汽车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对汽车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和总结,以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探索汽车行业的发展前景和技术趋势。

1. 汽车技术的发展历程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

文献《汽车技术的发展历程》对汽车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概述。

该文指出,汽车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重要阶段,从蒸汽时代到内燃机时代,再到电动时代。

这些技术的演进使得汽车的性能和使用效果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2.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随着环境保护的要求逐渐提高,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了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

文献《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通过深入研究了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技术和发展现状,指出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纯电动汽车将成为未来的主流,并展望了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发展趋势。

3. 智能汽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随着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汽车技术成为了汽车行业的一个热门领域。

文献《智能汽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对智能汽车技术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该文指出,智能汽车技术通过采用先进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使汽车具有更高的自动化程度和智能化水平,从而提高了行车安全和驾驶体验。

4. 汽车安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汽车安全是汽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文献《汽车安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对汽车安全技术进行了综述。

该文指出,汽车安全技术的研究涉及到汽车结构设计、主动安全系统和被动安全系统等多个方面。

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汽车安全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

5. 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汽车工业的发展需要考虑到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因此,文献《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该文指出,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需要从能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生产流程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创新,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

拉达汽车工作总结工作综述

拉达汽车工作总结工作综述

拉达汽车工作总结工作综述秋去冬来,转眼间到了年底。

回顾这一年、回想这一年的人和事,确实是坎坷相伴,有得有失。

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很多。

我们这个团队的人员在不断地变化着、成长着,共同见证着公司的壮大,并一步步走向成熟。

我是3月入职的,凭借着不怕苦累的精神,在公司领导的教导带领下,得到了公司及大家的肯定和认可。

并且在第二季度的评优评先中获得了优秀员工的称号。

这与领导的教导和重视是分不开的。

之后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日常工作中去。

七月份应公司需要及重视,被转岗到行政办公室。

在此期间由于个人原因请过两次长假,导致在工作上不能持续有效的进行,有不稳定的情况和心里。

十一月又应公司需要调岗到销售部,成为一名销售顾问。

怀着从新开始的心态,在销售部门开始学习关于汽车的知识和销售方法。

在主管、同事的帮助下,经过几周的学习,对汽车及销售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提高。

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也会是一名出色的销售员。

内地汽车行业还未走向正轨。

但通过公司将近一年的运营可以看出公司对豫北地区的汽车行业的影响还是举足轻重的,各地的车商来店购车足矣证明。

而这些通过成功的交易、熟人的口碑、宣传广告、公司的三大承诺及三项检测和公司的经营理念都会不断壮大公司的影响力。

侧面从而提高销量,增加利润。

而这个时期恰好又是百姓对汽车需求力增大的时期。

新车更新换代周期的缩短,无疑壮大了汽车市场,品牌的竞争、价格的竞争,都是汽车行业的契机。

汽车行业的前景是很乐观的。

而广大的乡镇农村市场尚未开发,这都是商机。

公司的宣传站开始运营后将进一步增加公司的影响力,相信拉达汽车会影响到整个国内的汽车行业。

新年即将到来,新的一年要对自己的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在业务方面,要放低姿态,多学习、询问,将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其次,在同事方面,要虚心接受批评,认真听取教育,关心倾听同事,加强了解,加深沟通,减少矛盾,合作双赢。

再次,在公司制度上,要极力配合、服从安排、高姿态作为,为公司的壮大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现代汽车安全舒适便捷系统综述

现代汽车安全舒适便捷系统综述
的 帮 助 ,可 以 帮 助 驾 驶 者 顺 利 地 到 达 目 的 地 。 驻 车
前S 系 统 的主要 组成 部分 如下 。 RS
系 统 在 停 车 和 车 辆 运 行 期 间 都 可 以 给 驾 驶 者 提 供 非 常 大 的 帮 助 ;完 善 的 防 盗 系 统 可 以 使 车 辆 免 受 外 来 人 侵 和 非 授 权 的 使 用 ; 结 合 了 自 动 调 节 的 前 照 灯 系 统 和 清 洗 系 统 能 够 在 最 大 程 度 上 保 证 头 灯 的 使 用 范 围 和 可 视 的 完 美 灯 光 效 果 ;舒 适 、便 捷 系 统 可 以 减 少 驾 驶 者 的 疲 劳 感 ,给 驾 驶 者 提 供 一 个 保 证 安 全 并
越 来 越 复杂 ,S 系统 帮 助 驾 驶 者 减 少 交 通 事 故 ; 被 动 的 乘 员 安 全 系 统 ( :安 全 气 囊 ,安 全 带 ) 不 仅 可 以 减 少 危 险 时 的 如 伤 害 , 而 且 可 以 减 轻 受 伤 的 程 度 。信 息 系 统 和 导 航 系 统 可 以 防 止 驾 驶 者 迷 路 , 同 时 依 靠 GP 导 航 系 统 S
且放 松 的环境 。
右前 碰 撞
本 文 对 现 有 的 汽 车 安 全 、 舒 适 和 便 捷 系 统 作 了
系统 的归 纳 。
装置

乘 员 安 全 系 统
安全 系统 分 为 主 动 安全 系统 和被 动 安 全 系统 。 主 动 安 全 系 统 就 是 在 车 辆 发 生 碰 撞 之 前 提 前 对 驾 驶 者 以 及 乘 员 进 行 保 护 的 系 统 ; 而 被 动 安 全 系 统 则 是 在 汽 车 发 生 碰 撞 之 后 , 减 轻 驾 驶 者 以 及 乘 员 伤 害 的

汽车座椅舒适性研究综述

汽车座椅舒适性研究综述

背景
汽车座椅振动舒适性是指乘客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坐在座椅上对振动的感知和 接受程度。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来自道路、发动机和气流等源的振动会传递给乘 客,影响其乘坐舒适度。因此,对汽车座椅振动舒适性进行评价对于优化座椅设 计和提高汽车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因素
汽车座椅振动舒适性评价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符合人体解剖学和人机工程学原理:座椅的设计应充分考虑人体脊椎、 肌肉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特点,以减少人体疲劳和不适感。
2、适应不同体型的人群:座椅设计应考虑到不同体型的人群,以确保不同 体型的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坐姿。
3、良好的支撑性能:座椅应具备良好的支撑性能,包括对头部、颈部、腰 部和臀部的支撑,以保持人体在乘坐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2、材质和硬度:座椅的材质和硬度对舒适性有很大影响。材质应具备柔软、 透气的特点,而硬度则应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进行合理设计。
3、调节功能:座椅应具备调节功能,以满足不同驾驶需求和不同身材的驾 乘人员的需要。调节功能包括座垫高度、靠背角度、头枕高度等。
4、侧面支撑:侧面支撑能够提供良好的侧面碰撞保护。因此,在设计座椅 时应充分考虑侧面支撑的强度和位置。
1、主观评价:主要通过试乘试 驾和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乘客对 座椅振动的感受和意见
2、客观评价:通过仪器设备测 量座椅的振动特性,如振动幅度、 频率和加速度等指标
结果
根据座椅结构、振动源和人体感受三个影响因素的评价结果,我们可以得出 以下结论:
1、座椅结构对振动舒适性具有重要影响。合理的弹簧和阻尼器设计能够有 效吸收和抵消振动,提高乘客舒适度。
五、结论与展望
老年人座椅舒适性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更好地满足 老年人的需求,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深入探讨老年人座椅舒适性的影响因素和作 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研发更加适合老年人的座椅设计。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 也应加强对老年人座椅舒适性的和支持,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日常生活环境。

汽车NVH特性研究综述

汽车NVH特性研究综述

汽车NVH特性研究综述汽车NVH特性(噪音、振动和刚度)是汽车工程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NVH(Noise, Vibration, and Harshness)描述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噪音、振动和舒适性等方面的质量。

本文将对汽车NVH特性的研究进行综述,并探讨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首先,噪音是汽车NVH特性中最明显的一个方面。

汽车的发动机噪音、风噪音和路噪音是制约汽车NVH特性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者通过改进发动机设计、改善车身隔音等手段来降低汽车噪音。

目前,许多汽车制造商都在研究和开发新的技术来减少噪音,例如主动噪音控制系统和声学材料的使用。

其次,振动是汽车NVH特性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振动,包括发动机振动、车身振动和悬挂系统振动等。

这些振动不仅会影响汽车的舒适性,还可能对驾驶员和乘客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研究者通过改善汽车的悬挂系统、减少发动机振动等方式来降低汽车振动。

此外,虚拟仿真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汽车振动研究中,以预测和优化汽车的振动特性。

最后,舒适性是评估汽车NVH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舒适性主要包括座椅舒适性和乘坐舒适性两个方面。

座椅舒适性研究主要关注座椅的柔软度、支撑性和调节性等因素,而乘坐舒适性研究主要关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颠簸和震动对乘客的影响。

目前,许多汽车制造商都在加强对座椅舒适性和乘坐舒适性的研究,以提高乘客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尽管在汽车NVH特性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汽车的NVH特性在不同的驾驶条件下可能会发生变化,例如在高速行驶和城市行驶等场景下。

因此,如何在不同驾驶条件下保持较好的NVH特性是一个挑战。

其次,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电动汽车的NVH特性也成为研究的热点。

电动汽车由于没有传统的发动机噪音,对车辆其他方面的噪音和振动更加敏感。

因此,如何减少电动汽车的噪音和振动,提高乘坐舒适性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汽车制动舒适性控制研究综述

汽车制动舒适性控制研究综述

汽车制动舒适性控制研究综述
徐哲;刘豪;党威;胡趁义;龙永文
【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
【年(卷),期】2022(22)17
【摘要】随着汽车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悬架、制动等系统可以主动调节作用力,使汽车制动舒适性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回顾了车辆乘坐舒适性问题,重点关注在制动工况下的乘坐舒适性。

制动舒适性是指车辆在制动时因车辆纵向动力学变化所引起的驾乘人员的不适,从影响因素、控制结构、研究方法等方面对乘坐舒适性问题进行了综述和对比分析;悬架系统、制动系统是影响乘坐舒适性的关键因素,通过对制动过程的解构可知,频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结合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的背景,分析了典型工况下的乘坐舒适性;总结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最后对乘坐舒适性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总页数】12页(P6790-6801)
【作者】徐哲;刘豪;党威;胡趁义;龙永文
【作者单位】重庆理工大学车辆工程学院;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61.4
【相关文献】
1.汽车复合制动舒适性模型问题的研究
2.制动工况下汽车乘坐舒适性仿真分析与研究
3.轮毂驱动电动汽车复合制动防抱死协调控制及舒适性研究
4.汽车紧急制动安全与舒适性控制仿真研究
5.新能源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研究综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汽车文献综述

汽车文献综述

汽车文献综述引言汽车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交通工具,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交通方式的不断追求,汽车行业也不断创新和改进。

本文将综述一些关于汽车领域的重要文献,介绍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创新方向以及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1.自动驾驶技术自动驾驶技术是目前汽车行业的一个热门研究领域,它通过使用各种传感器、摄像头和算法,使汽车能够实现自主驾驶。

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不仅提升了汽车的安全性和行驶效率,同时也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更多的便利。

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还面临着技术和法律等方面的挑战。

2.新能源汽车技术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新能源汽车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新能源汽车包括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它们减少了对传统石油资源的依赖,降低了尾气排放,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还面临着电池技术、充电基础设施等问题的挑战。

3.智能汽车技术智能汽车技术是指将传感器、通信、计算机等技术应用于汽车中,实现车辆之间、车辆与道路基础设施之间的智能交互。

智能汽车技术可以提升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娱乐性,例如主动安全系统、车联网系统和人机交互系统等。

智能汽车技术的发展还面临着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问题。

汽车技术的创新方向1.电动化和智能化电动化和智能化是当前汽车技术的主要创新方向之一。

电动化可以降低燃料消耗和尾气排放,智能化可以提升驾驶体验和行驶安全。

未来的汽车将更加注重节能减排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2.轻量化和材料创新轻量化是为了减少汽车的自身重量,从而提升燃油经济性。

轻量化技术的发展包括使用更轻的材料,如碳纤维、铝合金等,以及优化结构设计,如模块化设计、空间优化设计等。

3.高效能源利用高效能源利用是实现汽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未来的汽车将更加注重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优化传动系统以及利用废热、废能的回收利用。

汽车技术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1.环境影响汽车作为燃油消耗的重要来源,对环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舒适性综述
一、影响汽车舒适性的主要因素
1.1汽车上的振动
汽车上的振动主要包括由路面不平度引起的车身垂直方向振动、发动机不平衡往复惯性力产生的车身振动、转向轮受地面冲击和自身摇摆振动、传动系传动过程的扭转振动等。

由于汽车的结构和使用工况十分复杂,如果不进行适当的简化,这些振动都是随机振动,通常用振动量(如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均方根值来衡量,并且按照频率进行加权计算。

一般来说,对人体舒适性影响较大的振动主要是座椅、地板对人体的低频振动,其频率范围在1~80Hz左
右。

此外,转向盘、仪表板等部件的抖动也会对人体舒适性产生较大的影响。

1.2噪声
噪声是NVH问题中最主要的部分,常用声压和声压级评价。

汽车上的噪声主要包括车身壁板振动产生的噪声、空气冲击摩擦车身形成的噪声以及外界噪声源(如发动机、制动器等)传人的噪声。

汽车噪声是城市环境主要的噪声源,必须严格控制。

国家标准规定:汽车加速行驶时车外噪声要小于88dB,公共交通类汽车应小于77dB。

车内噪声会影响乘员的语言交流,损害驾驶员的听力。

1.3声振粗糙度
声振粗糙度指的是振动和噪声的品质,它并不是一个与振动、噪声相并列的物理概念,它描述的是人体对振动和噪声的主观感觉,不能直接用客观测量方法来度量。

因为汽车的乘坐舒适性最终要表现为人体的感觉,所以声振粗糙度在NVH特性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也是世界各大汽车公司坚持采用专家实际乘坐汽车的方式来最终评价汽车NVH特性的缘故。

由于声振粗糙度描述的是振动和噪声使人不舒适的感觉,因此有称之为不平顺性的。

又因为它经常用来描述冲击激励(如道路的接缝或凸起)产生的使人极不舒适的瞬态响应,因此也有称之为冲击的。

总的说来,声振粗糙度描述的
是振动和噪声共同产生的使人感到极度疲劳的感觉。

二、汽车座椅舒适性研究
2.1汽车轮椅的主要设计
(1)设计出一般人体适合的座椅尺寸。

现代人类在人种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人种的身高体重、主要身体结构有着一定的区别,因此,一般的汽车生产商在设计欧洲车辆座椅和亚洲车辆座椅的时候,需要针对不同人体特征设计有针对性的座椅尺寸,从而满足不同身高体重人体的需要,假设将设计给欧洲人的座椅安装在销售给中国的车辆上,这样将大大降低驾驶或者是乘坐的舒适性,降低整体的安全性。

因此在尺寸方面需要尤为注意舒适性的要求。

(2)可调节功能是座椅舒适性的一个主要参数特征。

座椅具有可调节性能十分重要,因为不同状态下,人们在驾驶或者乘坐车辆的过程中需要有专业性较强的调节功能,这一功能可以进一步保障其主要的舒适性,在停止状态下,驾驶者在车辆中可以将座椅调节到最低的状态,以便自己更好的休息,在驾驶过程中由于身高存在差异,也需要进一步调节座椅的位置,进而使得驾驶更加具有舒适性能。

因此,调节性能也是一种主要的座椅性能指标。

(3)基本坐姿需要符合人体力学要求。

由于人们在驾驶或者乘坐车辆过程中,
需要长期坐在车中,与座椅的接触时间最长,因此,在设计座椅的基本靠背的位置和形状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现代人体脊椎等方面的受力情况,在设计座椅的过程中需要涉及其人体的力学要求。

只有满足了这一要求,人们
在驾驶过程中的舒适性将充分体现出来。

2.2主要评价标准
在以前,座椅的设计是否合理舒适主要是依靠人为的主要感知,现在将人体的这些感知具体的细化、量化成为一系列的评价标准,建立起专业性的评价体系。

这种评价体系需要做到更多的是科学合理,在指标的设计中除了定性之外,更需要的是定量的分析,同时这些指标在实际情况下的得到需要更加方便。

笔者在进行车辆座椅舒适性评价体系的分析中,将其分解成三个不同等级的指标因子,主要分解的依据就是这些指标的具体化、量化程度。

例如,主要的一级指标因子就是座椅静止状态下的舒适性能,二级的指标因子就是尺寸数据、可调节性能等等,三级的指标因子主要就是一些具体的指标,需要在量化和细化程度上有较好的把握。

同时这些评价系统建立的主要依据就是一系列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另外,还有一些关于座椅方面的重要文献资料等等。

在设计车辆座椅的舒适性评价标准的时候,需要在充分考虑到所有的指标因子的前提下,利用相应的试验、计算等方式寻找出相应各种指标因子之间的关系,试验主要是对一些性能指标进行实际的测量,得到第一手的资料。

例如对于人们坐姿状态的试验,可以将长期处在驾驶条件下的驾驶者进行肌肉肌张力、心电图等生理指标的试验比较,得到相应的数据,为以后的评价体系建设提供数据支持。

另外还有的就是设计相应的调查量表,分析现代人们最为关心的车辆座椅舒适性能的主要指标,例如现在很多汽车生产企业设计出各种类型的座椅舒适性问卷量表,让驾驶者在驾驶车辆之后,对其座椅的各种舒适性能进行评价,这种评价的分差就是各个影响座椅舒适性能指标的相互关系,分差较大的指标之间在重要性方面的差距就是就较大的,分差较小的指标之间在重要性方面的差异也就较小,在设计评价标准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这种指标之间在座椅舒适性的重要程度方面存在的不同,按照轻重缓急,依次排列,它们在整体评价体系中的分值比例也可以依据对用户的调查量表进行分配。

三、汽车舒适性评价
3.1 汽车舒适性评价的研究历史
1948年,Janeway提出承受振动的人体舒适性评价标准,并给出了计算评价
指标J 值的计算公式;1957年,德国学者Dikman提出了K系数法;1961年,
D.E.Goldman等人在试验和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人体在承受低频(0~100Hz)级振动时,可简化为具有刚度、阻尼、质量的集中系统;1968 年,Pradko 等人提出了吸收功率(AP)法;1972年,德国米奇克提出用座椅垂直加速度的
均方根值和整车纵向加速度的均方根值评价汽车的平顺性。

20世纪60年代,国际标准化组织开始着手制定“人体承受全身振动的评价指南”,并于1974 年颁布了ISO2631—1974(E)国际标准,经过几次的补充和修订,成为国际标准
ISO2631/1-1985。

我国在这方面研究工作起步较晚。

20 世纪80 年代初,长春汽车研究所、清华大学等单位首先采用了ISO2631 国际标准进行了汽车道路行驶平顺性的研究;1982 年的“汽车悬架系统固有频率和相对阻尼系数的测量方法”、1985年制定的“汽车平顺性随机输人行驶试验方法”和“汽车平顺性单脉冲输人行驶试验方法”,
以及近几年的“客车平顺性评价指标及限值”等,初步构成了我国较为完善的汽车平顺性评价方法体系。

3.2国际标准ISO2631
国际标准ISO2631 明确给出了振动频率、振动强度、振动方向以及暴露时间对人体的感觉的影响;提出了用1/3 倍频带分别评价方法和总加权值评价方法来计算评价指标。

ISO2631 标准对汽车行驶平顺性的评价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1)舒适界限的规定与实际情况有不符之处。

该界限表明:坐着的人在承受4Hz 垂直振动时,均方根值为0.89m/s2的振动在1min内会产生不可接受的不舒适感,这与试验结果是不相符的。

(2)暴露时间延长产生工效逐渐降低的假设缺乏试验依据。

Bostrom Research lab 的试验证明:振动对工效的影响在开始振动时几乎立即显现,并在90min内保持不变。

(3)日本的北原索根据试验结果指出:ISO2631标准由于没有考虑相位的影响而欠妥。

因此,国际标准化组织从1984 年开始着手准备对ISO2631 进行全面修订。

3.3 新的国际标准ISO/DIS2631-1
1994年8月,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了新的国际标准ISO/DIS2631-1-《机械振动和冲击—人承受全身振动地评价》。

新标准规定:在评价振动时,先计算各自由度上总的加权均方根值;再计算各输入点的振动加速度均方根;然后计算人体承受的总加速度均方根值;最后用总的振动加速度均方根值与人的主观感觉来判断乘员舒适性。

新标准基本上克服了原标准的缺点,在试验基础上给出了极为详细的频率加权函数、轴加权系数以及明确的舒适性界限;同时,还保留了大家熟悉的加速度均方根值作为评价指标,使用起来方便、直观,是至今为止最为完善的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南南.汽车座椅舒适性研究与探讨[J].时代农机,2015,(8):39-40.DOI:10.3969/j.issn.1007-8320.2015.08.026.
[2]韦海燕,何仁,徐凌等.发动机悬置软垫刚度对汽车舒适性的影响分析[J].农业机械学报,2007,38(10):28-30,53.DOI:10.3969/j.issn.1000-1298.2007.10.007.
[3]赵鑫.汽车舒适性综合评价[J].科技经济导刊,2015,(6):148,68.
[4]粟婷.基于用户感知价值的汽车舒适性概念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16.
[5]魏建秋.基于NVH特性的汽车舒适性设计技术[C].//2007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2007:144-146.
[6]李佩林,李志春,李强等.汽车舒适性评价方法的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4,(6):103-104.DOI:10.3969/j.issn.1003-188X.2004.06.0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