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地基的发展与研究状况(徐鑫鑫)
复合地基理论及工程应用研究
2 复合地基理论的研究现状
复合地基是指天然地基在地基处理过程 中部分土体得到增强或被置换, 或在天然地墓 中设置加筋材料, 加固区是由 基体(天然地基土 体)和增强体两部分组成的人工地基, 复合地基 中增强体和基体是共同承担荷载的. 自20 实际60 年代, 国际上首次使用 “ 复 合地基” (ComPosite Foundation)一词以来, 复合地基理论已成为许多地基处理方法的理 论分析及公式建立的墓础和根据。且被大量 运用到如碎石桩、水泥土搅拌桩、旋喷桩、 石灰桩和灰土桩等加固地基的理论分析中。 近年来,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CFG 桩) 、 树根 桩及疏桩基础也被引入复合地基理论范畴。 复合地基理论的研究已得到国内外岩土工程 界和学术界的重视。 复合地基的出现虽然才40 多年, 但其工
加剧 , 甚至诱发地质病害。对工程地质特点 7结语 认识不足, 不能够及时预测和反馈地质病害, 地质勘察工作是山岭区高等级公路建设 只能被动地等待地质 病害的发生。在运营阶 成败的前期关键, 为此必须重视地质工作。 段, 地质工作目前还基本上是空白, 无法保证 山区高等级公路的安全顺畅。 参考文献 另 方面也是由于从事岩土工程的技术 【 JTJ 既 J I 碑一98,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 1 5 人员本身能力有限所致。岩七工程在一定程 [2] JTG B01一 2003 , 公路工程技术标淮1 5]. 度上属于经验学科, 技术人员的经验非常重 【 窦明健。 1 3 公路工程地质IM], 人民交通出版 要, 由于技术人员水平参差不齐, 经常会出现 社. 错判、 漏判地质病害的现象。 公路行业以外的 4 1 ) 刘朝晖, 张映雪, 公路线形环境设计【 .北 Ml 地勘队伍往往对公路工程的特点及公路勘察 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规范 了 解不够, 不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勘察, 资料经常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因此加强公路 岩土工程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是非常紧迫的 事情 。
桩土复合地基技术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复合 地基 法 等 。各 种 软 基 处 理 方 法 都 有 其 适 用 范
围、 限性和 优缺 点 , 同的地 基要 采用 不 同 的方 法 局 不 进 行处 理 , 有 一 种 方 法 是 万 能 的l 。其 中复 合 地 没 _ 】 ] 基法 , 尤其 是 桩土 复合 地基 法 以其施 工简 便 、 适应 性 强 等优 点 , 目前 已广 泛 应 用 于 公 路 、 路 、 场 、 铁 机 堤 坝、 房屋建 筑 等工 程建 设 中 , 生 了 良好 的社 会效 益 产
与经 济效 益 。
1 桩地 基 是 指在 天 然 地 基 中加 入 碎 石 、 筋 材 加
料 或其 它 增 强 材料 进 行 改 良后 形 成 的人 工地 基 。 j
且 能将 荷载 传递 至更 深 土层 , 荷 后 沉 降 将 比天然 受
国 交 工 与 术 _ 叭 第 期 防 通 程 技 2 4
地 基 中的桩 不 等 同于常 规意 义上 桩基 础 中的桩 。在 桩 土 复合地 基 中桩 与 土 总 是 共 同直 接 承担 荷 载 , 而
在 桩基 础 中往 往 是 桩 先 承 担 荷 载 再 向周 围 土 体 传
递 。桩 土复 合地 基 中 的桩 按性 质 可分 为散体 材料 桩
周 围土体 发生 胶结 作 用 等 , 可 有 效 改善 桩 间土 性 均
桩 、 凝土 桩 、 混 钢管 桩 等 , 性 桩 主要 包 括 水 泥 土 搅 柔
拌桩 、 灰土 桩 、 二灰桩 等 。
在桩 土 复 合 地基 中 , 体 的作 用 主 要 有 以下 几 桩 个方面: ( ) 换作 用 。加 固后 , 分压 缩模 量低 的软 弱 1置 部 土体被 压缩 模 量 高 的桩 体 所 置 换 。在 受 荷 状 态下 , 桩 体将 承担 大部 分 荷 载 , 基 整体 承 载 力 比加 固 前 地 将 有 明显提 高 。 () 2 振密 、 密作 用 。砂桩 、 挤 碎石 桩 、 灰土桩 等桩 体 在施 工 过 程 中会 对 桩 间土 体 产 生 振 密 或 挤 密 作 用 , 而使 土体 密实 , 高了土 体强 度 。 从 提 () 3 控沉 作用 。由于桩 体 刚度远 大于 桩 间土体 ,
浅谈复合地基的发展及其施工工艺探讨
浅谈复合地基的发展及其施工工艺探讨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对复合地基的研究成果,重新梳理了复合地基的发展概况和复合地基理论概念与分类,探讨复合地基在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对施工若干问题提出建议并展望未来复合地基发展趋势。
关键词:复合地基概况施工发展0 引言近些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基础建设的发展,复合地基不仅在工业民用建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而且还广泛应用于铁路工程,公路工程,水利堤坝等工程中。
很多软土地基,包括淤泥质、泥炭、呈软塑与流塑状态的粉土和粉质粘土或含有大量腐蚀质土料的回填土等,承载力低,具有很强的压缩性,通常很难满足工程要求。
复合地基的发展使这种软土地基在处理之后具有良好承载力,而且需要地基要同时满足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
桩土共同作用,承载上部荷载是复合地基的本质,这最大程度上发挥了桩和土的承载能力,这种共同作用的机制由于材料的各得其用而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
工程上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地基承载机理认识的深化,使设计计算方法更加完善,目前复合地基理论的研究已经得到很大发展。
1 复合地基的概念和类型1.1复合地基的概念复合地基是指天然地基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部分土体得到增强,或被置换,或在天然地基中设置加筋材料,加固区是由基体(天然地基土体或被改良的天然地基土体)和增强体两部分组成的人工地基。
在荷载作用下,基体和增强体共同承担荷载的作用。
1.2复合地基的类型及受力特点增强体在地基中的受力方向可使其分为水平和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两种。
水平增强体复合地基主要指加筋土地基。
目前,加筋材料主要是土工织物,土工膜,土工格栅灯等(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研究)。
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通常称为桩体复合地基,包括经常在工程上应用的CFG桩,水泥土搅拌桩,碎石桩等。
按桩体性质可以分为散体材料复合地基、柔性桩复合地基和刚性桩复合地基。
按材料用途又可以分为:散体材料桩、水泥固化体桩。
按成桩方式则可分为置换式和挤密式。
复合地基具有很多种形式,但是每种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应用空间。
复合地基处理技术的研究与进展
复合地基处理技术的研究与进展文章大致介绍了复合地基技术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分析当前存在的复合地基种类和相应产生的作用,并据此提出复合地基处理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建议。
标签:复合地基技术;研究现状;作用分析;发展方向1 引言复合地基是对天然地基进行地基处理,使其部分土体强度得到增强,或被置换,或在其中设置加筋材料而形成的人工地基。
复合地基包括基体和增强体两部分作为加固区,共同承担荷载的作用。
根据荷载传递机理将复合地基分成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和水平向增强复合地基两类,又把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分成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柔性桩复合地基和刚性桩复合地基三种。
为了节约成本,增强承载力,大多数工程在建设中都会使用复合地基技术进行地基处理。
2复合地基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复合地基技术在上个世纪30年代起源于欧洲,到60年代由日本研究人员提出复合地基的基本是由桩土共同承担上部荷载,并建立散体桩复合地基模型。
到世纪末期,我国学者提出刚性桩和柔性桩的复合地基种类,具体是按照桩身的压缩变形对桩身承载力和沉降性产生影响的因素来划分的。
复合地基一般分为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高压喷射注浆桩复合地基、砂桩地基、振冲桩复合地基、土和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及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
在实际施工时,地基处理技术的选择要按照施工地点的土质情况以及施工技术和资金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的地基处理技术,同样复合地基的处理方式也要参照地区的土质情况设定。
复合地基有多种分类方式,按照成桩材料分为散体土类桩(由砂、石块等散体材料制作而成,受到周围土层的约束而逐渐形成桩体,其承载力的大小取决于桩周围土层的侧向约束力和桩体材料的内向摩擦角)、水泥土类桩(水泥土搅拌桩、旋喷桩等)和混凝土类桩(CFG桩、树根桩等)。
按照桩体刚度分为刚性桩(混凝土类桩)、半刚性桩(水泥土类桩)和柔性桩(散体土类桩);其具体是按照桩身的压缩变形对桩身承载力和沉降性产生影响的因素来划分的。
cfg桩复合地基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cfg桩复合地基的研究现状及展望1. 背景介绍在城市建设中,地基工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传统的地基处理方法主要是通过加固基础土壤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但是传统的方法无法解决一些特殊地质条件下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新的地基处理方法开始应用于城市建设中。
cfg桩复合地基便是其中之一。
cfg桩复合地基是一种新型的地基处理方法,它是以cfg桩和强夯桩为主要构成部分,在cfg桩的基础上加强夯实,通过在桩周围注浆、灌浆、加压等工艺对地基进行处理和加固。
cfg桩复合地基不仅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而且可以有效的控制沉降和渗透等问题。
本文将从当前cfg桩复合地基的研究现状出发,探讨cfg桩复合地基未来的发展趋势。
2. 研究现状2.1 cfg桩复合地基的应用cfg桩复合地基作为一种新型的地基处理方法,已经在城市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cfg桩复合地基主要应用于以下领域:•大型建筑物地基处理•土石方工程的边坡加固•公路、铁路路基的加固•河道、水库的治理2.2 研究成果随着cfg桩复合地基应用技术的不断改进,研究人员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cfg桩复合地基的力学性能分析•cfg桩复合地基的设计优化•cfg桩复合地基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应用研究通过对研究成果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在力学性能方面,cfg桩复合地基的受力性能稳定,具有承载能力高、变形小、耐久性好等特点。
•在设计优化方面,cfg桩复合地基设计方式多样,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优化。
•在应用研究方面,cfg桩复合地基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应用效果各异,但总体而言,其应用效果是显著的。
3. 展望未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cfg桩复合地基将会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同时科学家和工程师们也将不断探索其应用的更广泛领域和更广泛的应用条件。
以下是cfg桩复合地基在未来的发展趋势:3.1 技术上的不断创新cfg桩复合地基作为一种新型的地基处理方法,其应用技术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复合地基应用进展和发展趋势
复合地基应用进展和发展趋势复合地基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合在一起形成地基结构。
它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各种材料的优势,还可以有效地解决地基处理中的一些问题,因此在地基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分析复合地基应用的进展和发展趋势。
首先,复合地基在解决地基处理中的问题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传统的地基处理方法往往只能解决单一的问题,而无法解决多种问题的综合处理。
而复合地基可以将各种材料的优势进行有效的组合,从而解决多种问题,例如提高承载能力、减小沉降、增加抗液化能力等。
其次,复合地基的施工方法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创新。
传统的地基处理方法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施工周期较长,给现场施工带来了许多不确定性。
而复合地基施工方法的改进和创新,可以大大缩短施工周期,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并且可以实现现场施工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再次,复合地基应用范围的扩展,使得其应用领域更加广泛。
最初,复合地基主要应用于工程地基处理中,如土石方工程、地铁工程等。
随着研究的深入,复合地基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如环境工程中的土壤污染治理、水利工程中的抗渗防渗等。
最后,复合地基应用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推广,为其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复合地基应用技术已经趋向成熟,并且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各种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使得复合地基的性能更加优越,施工方法更加先进,应用效果更加显著。
在复合地基应用的发展趋势方面,可以预见以下几个方向:首先,在材料方面,复合地基将更多地采用新型材料,如聚合物材料、纳米材料等。
这些新型材料具有更好的性能和更高的稳定性,可以进一步提高复合地基的各项指标。
其次,在施工方法方面,复合地基将更多地采用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施工设备,提高施工效率和减少人力投入。
同时,更加注重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安全性,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再次,在应用领域方面,复合地基将逐渐涉足更加复杂的工程领域,如海上工程、软土地基等。
复合地基技术现状
2012-10-27
1
一、复合地基的基本概念
• 1、基本概念
复合地基是天然地基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部分 土体得到加强,或被置换或者在地基土中设置加 筋材料,由原来地基和增强体共同承载并协调变
形的地基。
2012-10-27
2
• 地基处理 ground treatment,ground improvement • 提高地基强度,改善其变形性能或渗透性 能而采取的技术措施。
70% 100%
2012-10-27
24
三、复合地基技术现状
1、刚性桩复合地基在高重建筑、构筑物地基处理中 得到广泛应用 2、多桩形复合地基得到快速发展 3、后处理复合地基技术得到深入研究和应用 4、变刚度调平技术成为研究的新方向
2012-10-27
25
●
多桩形复合地基技术
不同刚度、不同长度增强体桩组合使用,处理形成
均质人工地基
水平向增强 复合地基
竖向增强 复合地基
11
2012-10-27
2)按增强体材料性质分类 • 柔性桩复合地基
碎石桩复合地基、砂桩复合地基、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灰 土桩复合地基、柱锤冲扩复合地基
• 刚性桩复合地基
混凝土桩复合地基(CFG桩复合地基、PHC桩复合地 基)、微型桩复合地基(混凝土小桩复合地基、无砂混凝 土复合地基、钢管16
2012-10-27
17
二、复合地基基本理论
1、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理论
• • • • • • • 应力复合式计算理论 承载力修正设计理论 单桩承载力计算理论 桩身强度设计理论 垫层厚度设计理论 增强体、基底土承载力发挥系数理论 复合地基下卧层强度验算理论
CFG桩复合地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相连 。
C F G 桩复 合地 基 的特点 是 : 复 合地 基 的核心是 褥垫 层 、 应用 的范 围非常 广
泛、 它的可调性很强, 而且承载力提高的幅度也很大、 C F G 桩复合地基的受力特 征是刚和柔相结合的、 它的刚度大和变形模量大于桩间土。 第一, 褥垫层作为复 合地基的核心它不能够一定保证土和桩一起来承担压力 , 要调整桩、 土应力比, 以用 来减 少基 础下 面的应 力集 中到 一起 , 从 而达到 减少 基础 剪切破 坏 的 目的。 还要继 续调整 桩和 土水平压 力的分担 , 确 保桩在 水平压 力作用 下不会 发生断 裂 的情 况。 所以, 在 设计 的时候 首先考虑 到 的是经济 是否合理 、 技术 是否 安全可 靠
建 巩 上 V 2 -
c hi n a S C i e n ce a n d T e ch no l o gy R e v i e w
●I
C F G 桩 复合 地 基 的研究 现 状 及发 展 趋势 研 究
谷 义杰 韩广聚
( 河 南 省大 河基 础建 设 工程 有 限公 司 4 5 0 0 0 2 ) [ 摘 要] C F G 桩是 通过 碎石 、 石屑、 水泥、 粉煤 灰 以及砂 混合 一 定 比例 的水 搅 拌和形 成 具有 很强 粘连 度 以及一 定压 缩性 的半 刚性 桩体 , 所 以C F G的全名 叫作 水 泥粉 煤 灰碎石 桩 。 C F G 桩复 合地 基是 由褥 垫层 、 桩间 土 以及C F G 共 同组合 而成 的 , 上部 的 负载能 力都 是 由C F G 负荷 广泛 的应 用于 生活 实践 当 中。 [ 关键 词] C F G 桩 复 合地 基 中图分 类号 : U6 6 现状 发 展趋 势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 章编号 : 1 0 0 9 — 9 1 4 X( 2 0 1 5 ) 0 5 — 0 1 9 5 一O l
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研究现状与展望
特殊土性状与软黏土差异大 , 故仍需作详尽 的研究 。
计方 面 , 对于有 效桩 长研究较 多 , 多是从单 桩分析人 手。因此需 要进一步研 究最优置换率 、 最优桩体 刚度、 有效桩长 和桩土关系 , 以及三者 之间的组 合关 系。连 长江等 J 过运用 软土双 层地基 通
第3 6卷 第 4期 2010年 2月
山 西 建 筑
S HANXI AR(HI CrL E : TE Ⅱ
V0. 6 No.・11 ・ 3
文 章编 号 :0 96 2 f0 0 0 —1 10 10 —8 5 2 1 )40 3 2
2 水 泥 土桩复 合地 基 的工程 性状
一
最佳水泥掺入 比。邵 蔚霞_ 试验得 出, 2 水泥土 的无 侧限抗压 强 3 水 泥土桩 复 合地基 的 设计及 优化
软土地 区的建筑物 , 都是在满足强度要 求的条件下以沉降进 叶观宝等【 提出在水 泥土桩复合地基设计 中的控制指 6 ] 数变化不 大 , 压缩 变形减少 。总之 , 但 对水泥 加 固软 黏土等研 究 行控制 的 , 施工 桩长 以沉降控 制 ; 效桩长 以桩身 强度控制 。在 优化设 有 比较 多 , 而水泥加 固其 他特殊 土如 红黏 土等 的研究 则较 少 , 由于 标 :
水泥土桩 复合 地基沉降变形 的计算 , 包括搅拌桩 群体即复合 变形之和 , 固区土层压 缩量计 算方 法一般 有三种 : 加 复合模量 法 ( c )应力修正法 ( s ) 桩 身压缩 量法 ( p ) E 法 、 E法 、 E 法 。桩端 下未
国内 目前采用搅拌 法加 固的 土质有 淤泥 、 淤泥 质土 、 地基 承载 力 地基加 固区的压缩变形 和桩端 下未加 固土层 ( 即下 卧层 ) 的压缩
复合桩基的研究现状以及成果
复合桩基论文姓名:赵军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学号:2008301550176摘要:本文对复合桩基的概念及作用机理进行了阐述,并对桩、土、承台三者共同作用的产生条件、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同时对群桩一土一承台结构共同作用的目前上较为流行的几种分析方法以及使用条件进行了略述,而且对复合桩基在国内外历史与现阶段的异同做了简述特别是对公路桥梁上复合桩基的应用可能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复合桩基承台、作用机理公路桥梁沉降第一部分复合桩基的概念承、载力确定、设计思想等一、复合桩基的概念础设计中,经常会遇到下述情况:如果用天然地基上浅基础方案,地基强度要示能基满足或相差不大,但地基变形验算结果,往往沉降过大无法满足设计要求,这是就可考虑采用沉降控制复合桩基(也称减少沉降量桩基、疏桩基础等)方案。
它是一种介于天然地基上浅基础和常规桩基(按单桩设计承载力确定桩数)之间的一种基础类型,和常规桩基不同,沉降制复合桩基主要根据建筑物容许沉降量要求确定桩数。
1979年童羽湘基于群桩基础工作机理的分析,提出了分不同情况按沉降设计桩基础的初步设想。
80年代中后期黄绍铭等人,提出了减少沉降的设计思想与方法,1991年在《减少沉降桩基础的设计与初步实践》一文中进行了阐述,认为减少沉降量桩基实际上是以变形控制为原则,考虑桩与承台共同作用,介于天然地基上浅基础与桩基础的一种型式。
自1987年开始管自立开始进行桩基设计新探索,提出用桩来补偿天然地基,改善天然地基的新构思,从而利用天然地基承载力来减少桩基和疏化桩基,使桩基与天然地基达到互补效应。
并称之为疏桩基础。
90年代初宰金珉教授提出了复合桩基的设计方法,并将复合桩基定义如下:按大桩距布置的低承台摩擦群桩或端承作用较小的端承摩擦群桩承台底土体共同承载上部荷载,纯桩基础与天然地基之间的新型基础形式。
二、复合桩基作用机理桩基是以桩与桩间土共同作用为前提,以沉降控制为标准作为其设计指导思想。
复合地基的回顾与发展
复合地基关于复合地基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 初期主要是指在天然地基中设置碎石桩而形成的碎石桩复合地基。
再后来桩体材料由散体材料发展到黏结材料, 由竖向增强体发展到水平增强体, 由承载力控制设计发展到沉降控制设计。
土工材料的发展, 有效地促进了复合地基技术的发展, 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但是目前的状况是, 关于复合地基理论的发展落后于实践的需要, 而理论尤其是计算理论的完善和应用, 必将在指导复合地基技术的发展, 并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现阶段复合地基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发展低强度黏结桩复合地基。
当前设计的主要依据是沿袭多年来套用的经验公式, 在理论上很不完善, 限制了复合地基进一步发展。
要解决理论上的不完善, 首先必须弄清楚复合地基的界限和范围, 即定义的内涵问题。
理论和计算的张冠李戴不是造成浪费就是引发工程事故。
目前, 关于复合地基的判定有以下几种看法: 一是根据桩体的刚度确定, 各类砂石桩与天然地基的复合和各类水泥土桩与天然地基的复合属于复合地基的范畴, 刚度大的桩体不能与天然地基的复合不可称为复合地基。
二是桩体与基础不相连的称为复合地基, 相连的就不是复合地基。
三是认为复合地基与桩体刚度和与基础相连与否无关, 而应视其在工作状态下能否保证桩与桩间土共同承担荷载为依据。
关于桩与土的共同承载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难以界定的问题。
按照广义复合地基的定义, 除埋深较浅嵌岩桩外, 其余桩基础也将划入复合地基的范畴。
如果按广义理解, 那么当前桩基设计就过于保守了。
关于褥垫层的材料而言, 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采用粒状材料组成的散体垫层。
根据广义复合地基的定义, 褥垫层的设置不是复合地基形成的必要条件。
在荷载作用下, 增强体和地基土共同承担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是复合地基的本质。
《地基处理规范》( JGJ 79—2002) 上对承载力的问题已经做了比较实用的说明。
关于沉降问题则需将其和《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综合使用, 才会有一个比较可靠的结果。
复合地基试验报告
复合地基试验报告一、背景介绍复合地基是一种新型的地基加固技术,通过利用不同材料的特性和相互作用,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本文旨在介绍复合地基试验的目的、步骤和结果。
二、试验目的本次试验的目的是评估复合地基技术在某某工程中的可行性和效果。
通过对复合地基的试验,我们希望能够确定最佳的材料组合和施工工艺,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三、试验步骤1.地基勘测:首先,我们对试验地块进行了详细的地质勘测,确定地基的性质和问题。
2.材料选择:根据地质勘测结果,我们选择了适合该地质条件的复合地基材料,如砂土、石子等。
3.地基处理:在试验地块上,我们先进行了常规的地基处理,如挖土、填土等,为后续的复合地基施工做好准备。
4.复合地基施工:根据设计要求,我们将砂土和石子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并进行层层压实,形成复合地基。
5.观测与记录:在施工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地基的观测和记录,包括沉降量、承载力等指标的监测。
6.试验结果分析:根据观测数据和实验室测试结果,我们对复合地基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评估。
四、试验结果根据试验数据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 复合地基的施工工艺相对简单,施工周期较短,适用于工期紧张的工程项目。
2. 复合地基能够有效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在地震等自然灾害情况下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3. 复合地基的经济效益较高,可以大幅降低地基加固的成本和工期。
五、结论与建议通过本次试验,我们验证了复合地基技术在某某工程中的可行性和效果。
基于试验结果,我们建议在实际工程中采用复合地基技术,并根据具体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进行合理的材料选择和施工工艺。
六、展望尽管本次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复合地基技术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实践。
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更多的试验和实际工程应用,不断优化复合地基技术,提高其性能和应用范围。
七、参考文献[1] XXX. (年份). XXXXX. [2] XXX. (年份). XXXXX.以上就是本次复合地基试验的报告,希望能够对相关研究和工程实践有所帮助。
CFG桩复合地基的发展研究现状
研究得出了斗中桩端阻力和桩侧阻力的表达式:这样,在得到了桩间土荷载、桩端 _ 阻力、 桩侧阻力的分布规律后, 即可计算复合地基的应力场, 求得复合地基的变形。 数值解法 一般采用有限元计算,在构造儿何模型时通常采用两种方法:其一是将单 元划分为土体单元和增强体单元,二者采用不同的计算参数,在十体单元和增强体 单元之间可以考虑设置界面单元;其二是将加固区土体和增强体考虑为复合土体单
外, 献[ ]6 从不同 度 F 复 地 进行了 元 拟分 文 4 [] 54 也 角 对CG桩 合 基 有限 模 析。 () 9 吴春林、阎明 礼等[通过室内 试验方法, 5 4 ] 模型 对无筋 CG桩承受 F 水平荷
载的性状进行了试验分析,并对是否会产生断桩作了评价。室内试验表明在垂直荷
5关于cfg桩复合地基承载性状的方面张晶李斌等43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通过对工程上较软弱土层进行复合地基处理后的静荷载试验结果分析了cfg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性状并对单桩桩土复合桩间土等不同的复合地基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比得出cfg桩的后期强度增长幅度较高对整体桩的性状是有利的结论
C G桩复合地基 ! F _ 作机理研究
载作用条件下, 由于褥垫层的作用, 基础承受水平荷裁时, 垫层厚度d l H G > m时, e
C G桩桩体不会发生水平断裂破坏。 F
1 . 5课题的主要内容
复合地基处理技术主要是桩土荷载的分担比问题,影响桩土荷载分担比的因素
是多方面的,比如桩体材料、桩土模量 比、垫层厚度、桩长、桩径、置换率等,其
种。 解析法大多应用以Mi l 解为基础的G de积分来计算复合地基中桩荷载所 ni dn eds
产生的附 加应力; 土荷载产生的附 桩间 加应力按Bu is解计算, osn q se 复合地基中 任
复合地基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1m深度范围内的软土地基 的设计思想。1 7 年首次 5 91 制成 生石 灰搅 拌软 土形成 的石 灰土 桩 。 日本 从 16 年 97 开始研 制 石灰搅 拌施 工机 械 , 17 到 94年研 制成 功 , 开 并 发 出相 应 的施工 方 法 。我 国 铁道 部 第 四勘 测设 计 院 从 18 93年开 始 进行粉 喷搅 拌法 加 固软 土 地基 的研究 。在 18 首次应 用 于广东 省云 浮硫 铁矿 铁 路 专用 线 的 单 94年 孔 4 5 盖 板箱 涵软 土 地基 加 固工 程 。 1 8 铁 道 部 .m 9 8年 科 学研 究 院开发 出 D G一 2型工 程 钻 机 , 以加 固 6 D 可 m 范 围 内软土地 基 , 可作 6。 搅 , O的斜 可用 于整 治路基 。
认为可将其用作 粉喷法加 固土体 的掺合料。A l me Al A1 a s - wa 等采 用石 灰 、 泥 、 灰水 泥混 合物 和人 工 火 R 水 石 山灰来 加 固膨 胀 土地 基 。R a a B h r等研 究 了用 物 理 方 法 如压 实 和振 动 , 者 化 学 方 法 如 水 泥 加 固等 处 理 土 或 体 。Ni C noiC . a b e 黄 涛 、. . s l C o s l o 、 O Ok g u 、 J D Hu — s 、 U J nceg K orw G aa i 尝试用纤维 i D i - n 、 h s h vm 等 n a h o 加筋体 、 白垩粉、 钢渣、 振冲混凝土 、 塑料排水板和天然 植物 纤维 来加 固软 土 。金 宗 川 等通 过 现 场 测 试 和室 内 模拟试验 , 讨论 了二灰桩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和变形规 律 。阎 明礼 等通 过 室 内模 型及 现场原 位试 验 , 水 泥粉 对 煤 灰 ( F 桩 复合地 基褥 垫层 的作用 、 C G) 垂直 荷载 作用 下 桩与土荷载的分担 、 复合地基变形性状进行 了探讨。董 平 等介 绍 了砼芯 水泥 土搅 拌桩 的设计 和施 工工艺 , 在实 际工程应用的基础上 , 分析了这种桩型竖向承载力的发 挥 机理 、 破坏 模式 和 极 限 承 载力 。研 究 表 明 , 种 桩 型 这 施工方便 , 单桩承载力 高, 沉降小 , 造价低廉, 施工对周 围环 境影 响 小 , 软土地 基 中具 有广泛 的应用 价 值 。吴 在
复合地基试验报告
复合地基试验报告一、引言地基是建筑物的基础,承载着建筑物的重量,并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
然而,由于地质条件的差异,一些地区的地基质量较差,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地基。
本次试验旨在研究复合地基在地基改良中的应用效果,通过试验数据的分析,评估复合地基的改良效果和技术可行性。
二、试验目的1.分析复合地基改良对地基的稳定性和抗沉降性能的影响;2.探究复合地基改良的技术可行性。
三、试验材料和设备1.地基土:选用本地常见的黏土作为试验土;2.复合地基材料:采用改良剂A和改良剂B;3.强度测定设备:压实仪、固结仪、剪切仪;4.动力触探设备:静力触探仪;5.监测设备:沉降仪、应变计。
四、试验方法1.土体特性测试:通过压实仪、固结仪和剪切仪测试原土和改良后土体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并与标准值进行对比;2.动力触探测试:采用静力触探仪对改良地基和原地基进行触探测试,获得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地质层情况;3.地基沉降观测:设置沉降仪观测地基的沉降情况,并记录观测时间和数据;4.结构变形监测:在地基改良后,安装应变计对建筑物进行变形监测。
五、试验步骤1.收集原土样本,并进行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测试;2.准备复合地基材料,按照一定比例将改良剂A和改良剂B与土壤混合;3.进行复合地基改良,按照设计要求将改良材料填充到地基中;4.进行动力触探测试,记录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地质层情况;5.安装沉降仪,观测地基的沉降情况,记录观测时间和数据;6.安装应变计,监测建筑物的变形情况。
六、试验结果与分析1.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测试结果表明,复合地基改良后,土体的密实度和抗剪强度均有显著提高,说明复合地基能够有效改善原土性质;2.动力触探测试结果显示,复合地基改良后,地基承载能力和地质层情况得到较好改善,达到设计要求;3.沉降观测结果表明,复合地基改良后,地基的沉降速率减小,沉降总量较原地基显著减少,说明复合地基能够有效抵抗地基沉降;4.结构变形监测结果显示,通过复合地基的改良,建筑物的变形量较原地基显著减小,表明复合地基在保证建筑物稳定性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复合地基理论工程应用研究
复合地基理论工程应用研究复合地基理论工程应用研究【摘要】在本文中,主要对复合地基理论的基本概念,以及复合地基进行了描述,并介绍了目前复合地基理论状况和分类,以及通过解决具体的工程计算和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对地基理论工程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复合地基;理论研究;工程应用中图分类号:E951文献标识码:A一、复合地基情况概述由纵向钢筋(桩)和褥垫层以及地基土共同组成的复合地基,从上个世纪的70年代到现在,其技术在欧洲等发达国家不断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在这一方面,我国不断将国外先进技术引进和吸收,以复合地基理论为基础,加强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的复合地基技术,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复合地基。
基础工程和建筑是基于地基开始。
在过去,由于技术的局限性,需要生产条件试图选择一个良好的基础工程和地质工程条件和上部作品关注。
过去的几年里,我国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积极建设,扩大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对城市布局,现代工业,高层建筑,交通,地基与基础工程的发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且越来越多的天然基础工程需要人工处理。
为了使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变形的要求得到满足,要经常使用结构物和门,以确保安全。
地基处理属于一个非常实用的学科,其实践和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及完善,通过越来越多的学术和工程问题。
广泛分布在各种软土、地面处理成本往往占据很大比例的基础设施。
中国从1970年代开始,使用复合地基在软土加固。
复合地基理论能使其承载能力有所改善,使基础沉降和不均匀沉降量减少,同时还能使抗地震液化的能力得到提高,因此,它是一种有效的在现代能够快速加固软土地基的方法。
复合地基技术,其过程简单,方便,成本低,被广泛应用于地基处理工程和建筑工程中。
二、复合地基理论工程应用的历史以及研究介绍复合地基增强或更换部分土体是以天然地基为基础的,或将加筋材料设置在天然地基中,基体(天然地基土)和钢筋增强体两部分组成了加固区,二者对天然地基中的承载共同承担。
CFG桩复合地基研究现状及展望
1.1各 因素影 响研 究
影 响CFG桩 复合 地 基 沉 降 及承 载 性 能 的 因 素 较 多 , 目前 诸 多 研 究主 要 围绕 褥 垫 层 、桩 长 、桩 径 、桩 体 强度 、桩 间距 等展 开 。
程 人 员 了解CFG桩 复合 地 基有 帮 助作 用 。
关 键 词 :CFG桩 复合 地 基 ;影 响 因素 ;沉 降计 算 ; 承 载 力计 算
中图 分 类 号 :TU473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 2095-8412(2016)03-541—04
工 业 技 术 创 新 URL:http//www.china—iti.tom DOI:10.14103/j.issn.2095-8412.2016.03.053
第 03卷 第 03期 201Industri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Vo1.03 No.03 Jun.2016
CFG桩 复 合地 基 研 究 现状 及 展 望
杜 佶 峥 ,苗子 臻 ,邱 浩 然
(1.中国石 油天然气管道局 第一工程分公 司 ,河北廊坊 ,065000; 2.北方工业大学土木 工程 学院,北京,100144)
R esearch Status and D evelopm ent of CFG Pile Com posite Foundation
JiZheng Du ,ZiZhen M iao ,HaoRan Qiu ¨ China Petrolum Pipeline Bureau NO.』Construction Company,Langfang,Hebei,065000,China
引 言
复合地基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及未来发展趋势
复合地基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及未来发展趋势
徐彪;杨建永;刘佳
【期刊名称】《科技广场》
【年(卷),期】2004(000)007
【摘要】近十年多来,我国复合地基技术得到了全面发展,某些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测试技术和配套能力差,工效较低,质量不够稳定.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复合地基技术研究概况,着重阐述了几种类型的复合地基,对复合地基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几点看法.
【总页数】3页(P85-87)
【作者】徐彪;杨建永;刘佳
【作者单位】江西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赣州,341000;江西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赣州,341000;赣州公路工程公司,赣州,34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47
【相关文献】
1.滑坡预报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J], 文海家;张永兴;柳源
2.城市住宅价格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未来展望 [J], 蔡媛媛;郑琰琳;袁丰
3.社交网络用户行为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J], 李嘉兴; 王晰巍; 常颖; 王微
4.国内外商务智能及大数据分析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分析 [J], 萧文龙;王镇豪;陈豪;徐瑀婧
5.现代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J], 黄玉芳;姚茂康;周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复合地基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中若干问题探讨
复合地基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中若干问题探讨
陈国防;徐正坦
【期刊名称】《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4(002)002
【摘要】介绍了复合地基技术的发展概况,着重论述了一些相关的概念,如复合地基、地基处理、复合桩基、按沉降控制设计的疏桩桩基等.通过受力机理的分析,阐明了
设置褥垫层与否及桩与基础连接与否并不是复合地基的必要条件,并提出了今后复
合地基的重点研究方向.
【总页数】4页(P222-225)
【作者】陈国防;徐正坦
【作者单位】厦门市同安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福建,厦门,361100;福建工程学院
环境与设备工程系,福建,福州,350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470.1
【相关文献】
1.我省春小麦覆膜穴播技术推广中若干技术问题探讨 [J], 马晓刚;谢德庆
2.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变形控制中的若干问题探讨 [J], 秦建庆;陈建峰
3.煤炭气化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中的若干问题探讨 [J], 齐晶晶;袁永强;武振伟;赵中
鑫
4.岩土工程勘察中若干技术问题探讨 [J], 耿强;张建刚
5.岩土工程勘察中若干技术问题探讨 [J], 李文军;孙旭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合地基的发展与研究状况随着地基基础的发展,广泛应用于交通、建筑、水利、矿业及市政工程等与土木工程相关的各个领域的地基处理中。
随着地基基础处理实践积累和理论发展,复合地基的概念逐渐得到了专业界的认同和深化。
复合地基是指天然地基在处理工程中部分土体得到增强,或被置换,或在天然地基中设置加筋材料,加固区是由机体(天然地基或被改良的天然地基土体)和增强体两部分组成的人工地基。
上部荷载由基体和增强体共同承担。
荷载作用下复合地基性状与桩型、基础刚度的大小有很大关系,现行复合地基理论不完全适合于高填土路堤复地基设计和计算.本文在原有基础上,对复合地基现状作了初步的总结和探讨,并提出所存在的问题,并为其未来发展方向作了初步预测,以期能为复合地基基础理论研究提供思路。
复合地基的概念最早在国际上被提出来是在1960年。
从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开始利用碎石桩处理地基,在砂土、粉土中消除地基液化和提高地基承载力,效果令人满意后来逐渐将碎石桩应用范围扩大,用到塑性指数较大,挤密效果不明显的粘土中,但发现对地基承载力的提高效果不大。
原因在于,散体材料桩本身没有粘结强度,主要靠周围土体对桩体的侧向约束来保持桩体的稳定性。
如果周围土体太软,就不能对桩体提供足够的约束作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开发了水泥土桩。
水泥土桩是通过在原状土体中喷射水泥浆、水泥粉或高压注浆并搅拌均匀后与原状土体形成的桩体。
桩体本身具有一定的粘结强度,和桩间土、垫层一起构成水泥土桩复合地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研制成功一种就地搅拌桩(MIP),这种水泥土桩是从旋转的中空螺旋钻杆端部向周围被搅散的土中喷射水泥浆,然后再由叶片搅拌均匀而形成的桩体。
1953年,日本清水建设株式会社从美国引进这种施工方法,并进一步加以改进,开发出CSL 法和MR-D法,都是通过钻杆供给水泥浆,用钻杆自带的特殊形状的搅拌翼片搅拌土体,形成水泥土桩。
20世纪60年代,日本和瑞典分别开发出深层搅拌法,专用于加固深层软土。
1977年,我国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和交通部水运规划设计院进行了室内试验和施工机具研制工作。
1978年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SJB-1型双搅拌轴、中心管输浆、陆上型深层搅拌机。
1984年开始,由江阴振冲机厂生产SJB型成套深层搅拌机械,加固深度可达25-30m。
1992年,交通部第一航务工程局开发出了我国第一代深层搅拌船,它的特点为双头搅拌,施工深度达到28.lm,叶片直径为1.2m,搅拌头之间间距可调,并配置自动定位自动监控系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另一类水泥土桩的形成方法为粉体喷射桩。
1937年瑞典工程师Kjeld Paus首先提出用石灰搅拌桩加固15m深度范围内的软土地基的设计思想。
1971年首次制成生石灰搅拌软土形成的石灰土桩。
日本从1967年开始研制石灰搅拌施工机械,到1974年研制成功,并开发出相应的施工方法。
我国铁道部第四勘测设计院从1983年开始进行粉喷搅拌法加固软土地基的研究。
在1984年首次应用于广东省云浮硫铁矿铁路专用线的单孔4.5m盖板箱涵软土地基加固工程。
1988年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开发出DDG-2型工程钻机,可以加固6m范围内软土地基,可作60。
的斜搅,可用于整治路基。
复合地基是指天然地基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部分土体得到增强或被置换,或在天然地基中设置加筋材料,加固区是由基体(天然地基土体)和增强体两部分组成的人工地基,复合地基中增强体和基体是共同承担荷载的。
自20 实际60年代,国际上首次使用“复合地基”(Composite Foundation)一词以来,复合地基理论已成为许多地基处理方法的理论分析及公式建立的基础和根据。
且被大量运用到如碎石桩、水泥土搅拌桩、旋喷桩、石灰桩和灰土桩等加固地基的理论分析中。
近年来,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 桩) 、树根桩及疏桩基础也被引入复合地基理论范畴。
复合地基理论的研究已得到国内外岩土工程界和学术界的重视。
复合地基的出现虽然才40多年,但其工程应用却有着长远的历史。
天津市在修建公园时曾在清代道台衙门的旧址下, 挖出长300-500mm 的石灰桩。
复合地基理论是地基处理技术的理论升华。
地基处理技术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起源而兴起的。
但现代地基处理技术起源于欧洲。
1835年法国工程师设计了最早的砂石桩。
设计桩长2m,直径20cm,每根桩的承载力为10kN 。
后来德国S.Steuerman 在1930年提出采用振冲法加密砂性土原理。
1933年,德国J.Keeller 制成了第一台振冲器,并于1935年在纽伦堡用于加固松散粉砂地基。
后来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地得到应用。
1960年左右在英国开始将振冲法应用于加固粘性土地基。
不久,在德国、美国和日本也用于加固软粘土地基。
1976年下半年,南京水利科学研究所和交通部水运规划设计院共同研究振冲法加固软填土地基技术,1977年试制出我国第一台13kw 的振动水冲器,1977年9月首先用于南京船厂船体车间软粘土地基加固,加固深度13-18m 。
20世纪80年代末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所开发了CFG 桩复合地基成套技术,1992年通过了建设部组织的专家鉴定,并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当前复合地基理论研究的最新发展表现为:①多元复合地基的出现和大量应用;②工前、工中、工后地基处理方式的灵活应用;③一次型施工与工后加固方式的有机结合;④增强承载力与减少沉降相结合,对于不同的目的采用不同的思路。
桩体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计算思路通常是先分别确定桩体的承载力和桩间土的承载力,然后根据一定的原则叠加这两部分承载力得到复合地基的承载力。
复合地基的极限承载力Pcf 可表示为sf pf cf p m k mp k P )1(2211-+=λλ (1)式中,ppf 为单桩极限承载力(pa k );psf 为天然地基极限承载力(pa k );1k 为反映复合地基中桩体实际极限承载力与单桩极限承载力不同的修正系数;K 2为反映复合地基中桩间土手机极限承载力与天然地基极限承载力不同的修正系数;λ1为复合地基破坏时,桩体发挥其极限强度的比例,称为桩体极限强度发挥度;λ2为复合地基破坏时,桩间土发挥其极限强度的比例,称为桩间土极限强度发挥度;m 为复合地基置换率m=Ap/A ,其中Ap 为桩体面积,A 为对应的加固面积。
复合地基的容许承载力Pcc 计算式为 K P P cfcc = (2)式中, K 为安全系数。
当复合地基加固区下卧层为软弱土层时,按复合地基加固区容许承载力计算基础的底面尺寸后,尚需对下卧层承载力进行验算。
式(1)中,桩体极限承载力可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如无试验资料,对刚性桩和柔性桩的桩体极限承载力可采用类似摩擦桩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式估算。
散体材料桩桩体的极限承载力主要取决于桩侧土体所能提供的最大侧限力。
散体材料桩在荷载作用下,桩体发生鼓胀,桩周土进入塑性状态,可通过计算桩间土侧向极限应力计算单桩极限承载力。
其一般表达式可表示为p ru K ppf σ= (3)式中, ru σ为桩侧土体所能提供的最大侧限力(pa k ),p k 为桩体材料的被动土压力系等。
计算桩侧土体所能提供的最大侧向力常用方法响Brauns 计算式,圆筒形孔扩张理论计算式等。
式(1)中,天然地基的极限承载力可以通过载荷试验确定,也可以采用Skempton 极限承载力公式进行计算。
水平向增强体复合地基主要包括在地基中铺设各种加筋材料,如土工织物、土工格栅等形成的复合地基。
加筋土地基是最常用的形式。
加筋土地基工作性状与加筋体长度、强度、加筋层数以及加筋体与土体间的勃聚力和摩擦系数等因素有关。
水平向增强体复合地基破坏可具有多种形式,影响因素也很多。
到目前为止,水平向增强体复合地基的计算理论尚不成熟,其承载力可通过载荷试验确定。
在复合地基设计时有时还需要进行稳定分析。
如路堤下复合地基不仅要验算承载力,还需要验算稳定性。
稳定性分析方法很多,一般可采用圆弧分析法计算。
在各类实用计算方法中,通常把复合地基沉降量分为两部分,复合地基加固区压缩量和下卧层压缩量,如下图所示。
图中h 为复合地基加固区厚度,Z 为荷载作用下地基压缩层厚度。
复合地基加固区的压缩量记为S 1地基压缩层厚度内加固区下厚度为(Z-h ),其压缩量记为S 2,于是,在荷载作用下复合地基的总沉降量S 可表示这两部分之和,即:21S S S += (4)复合地基加固区土层的压缩量S 1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下述三种:复合模量法(Ec 法)丶应力修正法(Es 法)和桩身压缩量法(Ep 法)。
三种方法中复合模量法应用较多。
加固区下卧层土层压缩量S 2的计算常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
在工程应用上,作用在下卧层的荷载常采用下述三种方法计算:压力扩散法丶等效实体法丶改进Geddes 法。
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也可采用有限单元法。
在几何模型处理上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类:①把单元分为增强体单元和土体单元两类, 增强体单元如桩体单元、土工织物单元等,并根据需要在增强体单元和土体单元之间设置或不设置界面单元;②可以把单元分为加固区复合土体单元和非加固区土体单元两类,复合土体单元采用复合体材料参数。
承载力设计值的选取。
复合地基标准值的计算方法较多,然而其设计值如何选取存在问题。
浅基础的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是根据标准值进行深宽修正后获得的,而这种方法并不适合于复合地基。
桩身材料变形模量的选取。
复合地基是在软土地基上成孔,再在孔中填入碎石等材料形成桩体,由桩体和桩间土共同承担荷载的人工地基。
由于桩体是与桩间土共同承担荷载作用, 脱离土体无法独立成桩,故桩身材料的实际变形模量是难以确定的。
沉降计算存在的问题。
疏桩基础作为复合地基的主要形式之一,其现有的沉降计算方法一般假设当外荷载小于桩极限承载力总和时,外荷载由桩基承担;当外荷载超过桩极限承载力总和时,则采用总荷载减去极限承载力总和后的值作为承载外力来计算沉降。
然而实测证明, 只有桩减至足够少时, 桩顶反力才接近单桩极限承载力,而此时桩数可能已少于满足疏桩基础承载力总体安全度要求的桩数。
因此,在简单假设外荷载超过单桩极限承载力之和以前,桩间土不分担荷载;外荷载超过单桩极限承载力之和以后,桩在极限承载力以下工作并依次计算沉降是不合理的。
展望复合地基的发展,其计算理论、施工工艺、质量检测方面都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并有许多工作要做。
复合地基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工程实践的积累、实践研究和理论上的探索。
在复合地基计算理论方面,需要加强荷载传递机理的研究,进一步了解基础刚度、桩土相对刚度、复合地基置换率、加固深度、荷载水平对复合地基应力场和位移场的影响,从而提高复合地基应力场和位移场的计算精度。
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计算水平的提高还有赖于工程实践的增加、经验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