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型问题(1)

合集下载

2014年数学中考二轮专题复习检测:阅读理解型问题

2014年数学中考二轮专题复习检测:阅读理解型问题

2014年数学中考二轮专题复习检测:阅读理解型问题解答题:1、(2013·黔西南州)问题:已知方程x 2+x -1=0,求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根分别是已知方程根的2倍. 解:设所求方程的根为y ,则y=2x ,所以x=y2.把x=y 2代入已知方程,得(y 2)2+y2-1=0.化简,得:y 2+2y -4=0. 故所求方程为y 2+2y -4=0.这种利用方程根的代换求新方程的方法,我们称为“换根法”.请用阅读材料提供的“换根法”求新方程(要求:把所求方程化成一般形式):(1)已知方程x 2+x -2=0,求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根分别是已知方程根的相反数. (2)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0(a ≠0)有两个不等于零的实数根,求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根分别是已知方程根的倒数.2、(2013山东省临沂市,19,3分)读一读:式子“1+2+3+4+……+100”表示从1开始的100个连续自然数的和,由于式子比较长,书写不方便,为了简便起见,我们将其表示为∑=1001n n ,这里“∑”是求和符号,通过以上材料的阅读,计算∑=+20121n 1)(n 1n = .3、(2013·盐城)知识迁移 当a >0且x >0时,因为)2≥0,所以a x ≥0,从而x+ax≥.记函数y= x+ax( a >0,x >0),由上述结论可知:当有最小值为直接应用:已知函数y 1=x (x >0)与函数y 2=1x(x >0),则当x= 时,y 1+y 2取得最小值为 .变形应用:已知函数y 1=x+1(x >-1)与函数y 2=(x+1)2+4(x >-1),求21y y 的最小值,并指出取得该最小值时相应的x 的值.实际应用 :已知某汽车的依次运输成本包含以下三个部分:一是固定费用,共360元;二是燃油费,每千米1.6元;三是折旧费,它与路程的平方成正比,比例系数为0.001,设汽车一次运输路程为x 千米,求当x 为多少时,该汽车平均每千米的运输成本最低?最低是多少元?4、(2013·咸宁)如图1,矩形MNPQ 中,点E ,F ,G ,H 分别在NP ,PQ ,QM ,MN 上,若4321∠=∠=∠=∠,则称四边形EFGH 为矩形MNPQ 的反射四边形.图2,图3,图4中,四边形ABCD 为矩形,且4=AB ,8=BC .理解与作图:(1)在图2、图3中,点E ,F 分别在BC ,CD 边上,试利用正方形网格在图上作出矩形ABCD 的反射四边形EFGH .计算与猜想:(2)求图2,图3中反射四边形EFGH 的周长,并猜想矩形ABCD 的反射四边形的周长是否为定值?启发与证明:(3)如图4,为了证明上述猜想,小华同学尝试延长GF 交BC 的延长线于M ,试利用小华同学给我们的启发证明(2)中的猜想.5、(2013·嘉兴市)将△ABC绕点A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θ度,并使各边长变为原来的n 倍,得△AB′ C′ ,即如图①,∠BAB′ =θ,AB B C AC n AB BC AC''''===,我们将这种变换记为[θ,n].(1)得△AB′ C′ ,则'AB C S ''∆:ABC S ∆ =_______;直线BC 与直线B′C ′所夹的锐角为_______度;(2)如图② ,△ABC中,∠BAC=30° ,∠ACB=90° ,对△ABC作变换[θ,n]得△AB′ C′ ,使点B 、C 、C '在同一直线上,且四边形ABB′C′为矩形,求θ和n 的值;(3)如图③ ,△ABC中,AB=AC,∠BAC=36° ,BC=1,对△ABC作变换[θ,n]得△AB′C′ , 使点B 、C 、B′在同一直线上,且四边形ABB′C′为平行四边形,求θ和n 的值.参考答案解答题:1、(1)设所求方程的根为y ,则y=-x ,所以x=-y . 把x=-y 代入已知方程x 2+x -2=0, 得(-y)2+(-y)-2=0. 化简,得:y 2-y -2=0.(2)设所求方程的根为y ,则y=1x ,所以x=1y .把x=1y 代如方程ax 2+bx +c=0得.a(1y )2+b ·1y +c=0, 去分母,得,a +by +cy 2=0.若c=0,有ax 2+bx=0,于是方程ax 2+bx +c=0有一个根为0,不符合题意. ∴c ≠0,故所求方程为cy 2+by +a=0(c ≠0). 2、201320123、解:直接应用1,2变形应用21y y =2(x 1)44(x 1)x 1x 1++=++++≥4,所以21y y 的最小值是4,此时x+1=4x 1+,(x+1)2=4, x=1. 实际应用设该汽车平均每千米的运输成本为y ,则y=360+1.6x+0.01x 2,当x=8时,y 有最小值,最低运输成本是424(元).4、(1)作图如下: ························· 2分(2)解:在图2中,52204222==+====HE GH FG EF ,∴四边形EFGH 的周长为58. ··················· 3分在图3中,51222=+==GH EF ,53456322==+==HE FG .∴四边形EFGH 的周长为5853252=⨯+⨯. ·················· 4分猜想:矩形ABCD 的反射四边形的周长为定值. ············· 5分 (3)如图4,证法一:延长GH 交CB 的延长线于点N .∵21∠=∠,51∠=∠, ∴52∠=∠. 而FC FC =, ∴Rt △FCE ≌Rt △FCM .∴M F EF =,MC EC =. ····················· 6分 同理:EH NH =,EB NB =.∴162==BC MN . ························ 7分 ∵190590∠-︒=∠-︒=∠M ,390∠-︒=∠N ,∴N M ∠=∠. ∴GN GM =. ·················· 8分 过点G 作GK ⊥BC 于K ,则821==MN KM .·············· 9分 ∴54842222=+=+=KM GK GM .∴四边形EFGH 的周长为582=GM . ··············· 10分 证法二:∵21∠=∠,51∠=∠, ∴52∠=∠. 而FC FC =, ∴Rt △FCE ≌Rt △FCM .∴M F EF =,MC EC =. ····················· 6分 ∵190590∠-︒=∠-︒=∠M ,490∠-︒=∠HEB , 而41∠=∠, ∴HEB M ∠=∠. ∴HE ∥GF . 同理:GH ∥EF . ∴四边形EFGH 是平行四边形. ∴HE FG =. 而41∠=∠,∴Rt △FDG ≌Rt △HBE . ∴BE DG =.过点G 作GK ⊥BC 于K ,则8=+=+=+=EC BE CM GD CM KC KM ∴54842222=+=+=KM GK GM .∴四边形EFGH 的周长为582=GM . 5、解:(1) 3;60°.(2) ∵四边形ABB′C′是矩形,∴∠BAC ′=90°. ∴θ=∠CAC ′=∠BAC ′-∠BAC =90°-30°=60°. 在Rt △ABB ′中,∠ABB ′=90°, ∠BAB ′=60°, ∴n =AB AB'=2. (3) ∵四边形ABB′C′是平行四边形,∴AC ′∥BB′,又∵∠BAC =36° ∴θ=∠CAC ′=∠ACB =72°∴∠C ′AB ′=∠ABB ′=∠BAC =36°,而∠B =∠B, ∴△ABC ∽△B ′BA,∴AB 2=CB ·B′B =CB ·(BC+CB ′), 而CB ′=AC =AB =B ′C ′, BC =1, ∴AB 2=1·(1+AB)∴AB ∵AB >0,∴n =B C BC ''。

阅读理解中常见问题与解答

阅读理解中常见问题与解答

阅读理解中常见问题与解答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阅读理解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

无论是在学校的考试中,还是在日常的阅读材料获取信息时,都需要我们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

然而,很多人在进行阅读理解时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阅读理解中常见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答方法。

一、理解不准确这是阅读理解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很多时候,读者会对文章中的某些词句或段落产生误解,导致对整篇文章的理解出现偏差。

造成理解不准确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词汇量不足如果读者对文章中出现的一些关键词汇不熟悉,就很容易误解其含义。

比如,“邂逅”这个词,如果不知道它是指不期而遇,就可能会理解为其他意思。

解决方法:平时要注重词汇的积累,可以通过阅读、背单词等方式来扩充自己的词汇量。

2、语法知识薄弱复杂的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可能会让人感到困惑,从而影响对句子的理解。

例如:“他不仅学习好,而且还乐于助人。

”如果对“不仅……而且……”这个关联词的用法不熟悉,就可能无法理解这句话所强调的重点。

应对策略:加强语法知识的学习,通过分析句子结构来理解其含义。

3、缺乏背景知识有些文章涉及到特定的领域或文化背景,如果读者对这些背景知识一无所知,就很难准确理解文章。

比如,一篇关于古代礼仪的文章,如果读者对古代文化不了解,就可能会对其中的一些描述感到莫名其妙。

解决方案:多阅读不同领域的书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积累相关的背景知识。

二、阅读速度慢阅读速度过慢会影响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和理解效率。

导致阅读速度慢的原因主要有:1、逐字阅读很多人在阅读时习惯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这样不仅速度慢,还容易分散注意力。

改进方法:学会按意群阅读,即把几个相关的词作为一个整体来读,提高阅读的连贯性和速度。

2、回读经常回头重读已经读过的内容,会浪费大量时间。

解决办法:在阅读时要集中注意力,尽量一次性理解到位,减少回读的次数。

3、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外界干扰或者内心思绪分散,导致阅读中断。

七年级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及答案带解析(1)

七年级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及答案带解析(1)

七年级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及答案带解析(1)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成功的实验①一个大学生乘车来到一个小城市,在一家旅馆投宿,店主像通常所做的那样,问他们姓名、职业、要在此住多久。

这两个外地人说:我们是格芬克城的著名医生。

大约要在这儿住四个星期。

但您不要将这告诉任何人,因为我们要在这里做一个实验,我们需要安静。

”②好奇的店主问:究竟做什么实验?”③“在格芬克城我们创造了一个奇迹:让死人重新活起来。

这种实验,我们在那里用了三个星期的时间。

现在我们要在这里,在另一种条件下重做。

”④显然,店主立即将这奇怪的故事传开了。

开始人们对此只是一笑了之;但这两个外地人的行动却渐渐地引人注意了。

他俩经常到公墓去,久久地_______ 在一些坟墓前,其中包括一个富商的年轻妻子的墓。

他们同人们____________ ,_______ 有关这个年轻太太和其他葬于此公墓的死人的情况。

⑤整个小城渐渐地处于一种奇异的不安之中。

首先是那商人,他真的相信这种神奇的实验会成功,他同城里的医生交谈,现在连医生的脸也严肃起来了。

三个星期的时间快要过去了,肯定要发生什么事了。

⑥第三个星期的周末,这两个外地人收到了商人的一封信。

我曾有过一个像天使一般的妻子,”他写道,但她重病缠身。

我很爱她,也正因为如此,我不希望她重返病体。

你们别扰乱她的安宁吧!”信封里放了一大笔标明是作为谢礼的钱。

⑦在第一封信之后,其他的信接踵而来。

⑧一个侄子继承了他叔叔的遗产,很为他死去的叔叔再复活而担忧;一个在其丈夫死后又重新改嫁的女人写道:我的丈夫很老了,他不想再活了。

他已得到了他的安宁。

”这些信的信封里也都放着一笔款。

⑨两个外地人对此一言不发,夜里继续着他们的公墓之行。

这时,小城的市长进行干预了。

他当市长才不久,而且很想长期当下去,不愿再跟死去的前任市长会面。

他向这两个大学生提供了一大笔款。

我们的条件是,”他写道,你们不要再继续试验下去了。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9:阅读理解型问题(含详细参考答案)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9:阅读理解型问题(含详细参考答案)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九:阅读理解型问题一、中考专题诠释阅读理解型问题在近几年的全国中考试题中频频“亮相”,特别引起我们的重视.这类问题一般文字叙述较长,信息量较大,各种关系错综复杂,考查的知识也灵活多样,既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考查学生的解题能力的新颖数学题.二、解题策略与解法精讲解决阅读理解问题的关键是要认真仔细地阅读给定的材料,弄清材料中隐含了什么新的数学知识、结论,或揭示了什么数学规律,或暗示了什么新的解题方法,然后展开联想,将获得的新信息、新知识、新方法进行迁移,建模应用,解决题目中提出的问题.三、中考考点精讲 考点一: 阅读试题提供新定义、新定理,解决新问题例1 (•十堰)阅读材料:例:说明代数式221(3)4x x ++-+的几何意义,并求它的最小值.解:221(3)4x x ++-+=222(0)1(3)2x x -++-+,如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点P (x ,0)是x 轴上一点,则2(0)1x -+可以看成点P 与点A (0,1)的距离, 22(3)2x -+可以看成点P 与点B (3,2)的距离,所以原代数式的值可以看成线段PA 与PB 长度之和,它的最小值就是PA+PB 的最小值.设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A′,则PA=PA′,因此,求PA+PB 的最小值,只需求PA′+PB 的最小值,而点A′、B 间的直线段距离最短,所以PA′+PB 的最小值为线段A′B 的长度.为此,构造直角三角形A′CB ,因为A′C=3,CB=3,所以A′B=32,即原式的最小值为32.根据以上阅读材料,解答下列问题:(1)代数式22(1)1(2)9x x -++-+的值可以看成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x ,0)与点A (1,1)、点B 的距离之和.(填写点B 的坐标)(2)代数式22491237x x x ++-+的最小值为 .考点: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坐标与图形性质.专题:探究型.解析:(1)先把原式化为222(1)1(2)3x x -++-+的形式,再根据题中所给的例子即可得出结论;(2)先把原式化为222(0)7(6)1x x -++-+的形式,故得出所求代数式的值可以看成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x ,0)与点A (0,7)、点B (6,1)的距离之和,再根据在坐标系内描出各点,利用勾股定理得出结论即可.解答:解:(1)∵原式化为222(1)1(2)3x x -++-+的形式, ∴代数式222(1)1(2)3x x -++-+的值可以看成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x ,0)与点A (1,1)、点B (2,3)的距离之和,故答案为(2,3);(2)∵原式化为222(0)7(6)1x x -++-+的形式, ∴所求代数式的值可以看成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x ,0)与点A (0,7)、点B (6,1)的距离之和, 如图所示:设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A′,则PA=P A′,∴PA+PB 的最小值,只需求PA′+PB 的最小值,而点A′、B 间的直线段距离最短,∴PA′+PB 的最小值为线段A′B 的长度,∵A (0,7),B (6,1)∴A′(0,-7),A′C=6,BC=8,∴A′B=222268A C BC '+=+=10,故答案为:1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中所给给的材料画出图形,再利用数形结合求解.考点二、阅读试题信息,归纳总结提炼数学思想方法例2 (•赤峰)阅读材料:(1)对于任意两个数a 、b 的大小比较,有下面的方法:当a-b >0时,一定有a >b ;当a-b=0时,一定有a=b ;当a-b <0时,一定有a <b .反过来也成立.因此,我们把这种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叫做“求差法”.(2)对于比较两个正数a 、b 的大小时,我们还可以用它们的平方进行比较:∵a 2-b 2=(a+b )(a-b ),a+b >0∴(a 2-b 2)与(a-b )的符号相同当a 2-b 2>0时,a-b >0,得a >b当a 2-b 2=0时,a-b=0,得a=b当a 2-b 2<0时,a-b <0,得a <b解决下列实际问题:(1)课堂上,老师让同学们制作几种几何体,张丽同学用了3张A4纸,7张B5纸;李明同学用了2张A4纸,8张B5纸.设每张A4纸的面积为x ,每张B5纸的面积为y ,且x >y ,张丽同学的用纸总面积为W1,李明同学的用纸总面积为W2.回答下列问题:①W1= (用x、y的式子表示)W2= (用x、y的式子表示)②请你分析谁用的纸面积最大.(2)如图1所示,要在燃气管道l上修建一个泵站,分别向A、B两镇供气,已知A、B到l的距离分别是3km、4km(即AC=3km,BE=4km),AB=xkm,现设计两种方案:方案一:如图2所示,AP⊥l于点P,泵站修建在点P处,该方案中管道长度a1=AB+AP.方案二:如图3所示,点A′与点A关于l对称,A′B与l相交于点P,泵站修建在点P处,该方案中管道长度a2=AP+BP.①在方案一中,a1= km(用含x的式子表示);②在方案二中,a2= km(用含x的式子表示);③请你分析要使铺设的输气管道较短,应选择方案一还是方案二.考点: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整式的混合运算.专题:计算题.分析:(1)①根据题意得出3x+7y和2x+8y,即得出答案;②求出W1-W2=x-y,根据x和y的大小比较即可;(2)①把AB和AP的值代入即可;②过B作BM⊥AC于M,求出AM,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M.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A′,即可得出答案;③求出a12-a22=6x-39,分别求出6x-39>0,6x-39=0,6x-39<0,即可得出答案.解答:(1)解:①W1=3x+7y,W2=2x+8y,故答案为:3x+7y,2x+8y.②解:W1-W2=(3x+7y)-(2x+8y)=x-y,∵x>y,∴x-y>0,∴W1-W2>0,得W1>W2,所以张丽同学用纸的总面积大.(2)①解:a1=AB+AP=x+3,故答案为:x+3.②解:过B 作BM ⊥AC 于M ,则AM=4-3=1,在△ABM 中,由勾股定理得:BM 2=AB 2-12=x 2-1,在△A′MB 中,由勾股定理得:AP+BP=A′B=22248A M BM x '+=+,故答案为:248x +.③解:a 12-a 22=(x+3)2-(248x +)2=x 2+6x+9-(x 2+48)=6x-39,当a 12-a 22>0(即a 1-a 2>0,a 1>a 2)时,6x-39>0,解得x >6.5,当a 12-a 22=0(即a 1-a 2=0,a 1=a 2)时,6x-39=0,解得x=6.5,当a 12-a 22<0(即a 1-a 2<0,a 1<a 2)时,6x-39<0,解得x <6.5,综上所述当x >6.5时,选择方案二,输气管道较短,当x=6.5时,两种方案一样,当0<x <6.5时,选择方案一,输气管道较短.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整式的运算等知识点的应用,通过做此题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阅读能力,题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是一道比较好的题目.考点三、阅读相关信息,通过归纳探索,发现规律,得出结论例3 (•凉山州)在学习轴对称的时候,老师让同学们思考课本中的探究题.如图(1),要在燃气管道l 上修建一个泵站,分别向A 、B 两镇供气.泵站修在管道的什么地方,可使所用的输气管线最短?你可以在l 上找几个点试一试,能发现什么规律?聪明的小华通过独立思考,很快得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正确办法.他把管道l 看成一条直线(图(2)),问题就转化为,要在直线l 上找一点P ,使AP 与BP 的和最小.他的做法是这样的:①作点B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B′.②连接AB′交直线l 于点P ,则点P 为所求.请你参考小华的做法解决下列问题.如图在△ABC 中,点D 、E 分别是AB 、AC 边的中点,BC=6,BC 边上的高为4,请你在BC 边上确定一点P ,使△PDE 得周长最小.(1)在图中作出点P (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请直接写出△PDE 周长的最小值: .考点: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分析:(1)根据提供材料DE 不变,只要求出DP+PE 的最小值即可,作D 点关于BC 的对称点D′,连接D′E ,与BC 交于点P ,P 点即为所求;(2)利用中位线性质以及勾股定理得出D′E 的值,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1)如图,作D 点关于BC 的对称点D′,连接D′E ,与BC 交于点P ,P 点即为所求;(2)∵点D 、E 分别是AB 、AC 边的中点,∴DE 为△ABC 中位线,∵BC=6,BC 边上的高为4,∴DE=3,DD′=4,∴D′E=222234DE DD '+=+=5,∴△PDE 周长的最小值为:DE+D′E=3+5=8,故答案为:8.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轴对称求最短路径以及三角形中位线的知识,根据已知得出要求△PDE 周长的最小值,求出DP+PE 的最小值即可是解题关键.考点四、阅读试题信息,借助已有数学思想方法解决新问题例4 (•重庆)已知: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B=90°,AD=2,BC=6,AB=3.E 为BC边上一点,以BE为边作正方形BEFG,使正方形BEFG和梯形ABCD在BC的同侧.(1)当正方形的顶点F恰好落在对角线AC上时,求BE的长;(2)将(1)问中的正方形BEFG沿BC向右平移,记平移中的正方形BEFC为正方形B′EFG,当点E与点C重合时停止平移.设平移的距离为t,正方形B′EFG的边EF与AC交于点M,连接B′D,B′M,DM,是否存在这样的t,使△B′DM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在(2)问的平移过程中,设正方形B′EFG与△ADC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请直接写出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以及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直角梯形.专题:代数几何综合题.分析:(1)首先设正方形BEFG的边长为x,易得△AGF∽△ABC,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即可求得BE的长;(2)首先利用△MEC∽△ABC与勾股定理,求得B′M,DM与B′D的平方,然后分别从若∠DB′M=90°,则DM2=B′M2+B′D2,若∠DB′M=90°,则DM2=B′M2+B′D2,若∠B′DM=90°,则B′M2=B′D2+DM2去分析,即可得到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得答案;(3)分别从当0≤t≤43时,当43<t≤2时,当2<t≤103时,当103<t≤4时去分析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1)如图①,设正方形BEFG的边长为x,则BE=FG=BG=x,∵AB=3,BC=6,∴AG=AB-BG=3-x,∵GF∥BE,∴△AGF∽△ABC,∴AG GF AB BC=,即336x x -=,解得:x=2,即BE=2;(3)①如图③,当F在CD上时,EF:DH=CE:CH,即2:3=CE:4,∴CE=83,∴t=BB′=BC-B′E-EC=6-2-83=43,∵ME=2-12t,∴FM=12t,当0≤t≤43时,S=S△FMN=12×t×12t=14t2,②如图④,当G在AC上时,t=2,∵EK=EC•tan∠DCB=EC•DHCH=34(4-t)=3-34t,∴FK=2-EK=34t-1,∵NL=23AD=43,∴FL=t-43,∴当43<t≤2时,S=S△FMN-S△FKL=14t2-12(t-43)(34t-1)=-18t2+t-23;③如图⑤,当G在CD上时,B′C:CH=B′G:DH,即B′C:4=2:3,解得:B′C=83,∴EC=4-t=B′C-2=23,∴t=103,∵B′N=12B′C=12(6-t)=3-12t,∵GN=GB′-B′N=12t-1,∴当2<t≤103时,S=S梯形GNMF-S△FKL=12×2×(12t-1+12t)-12(t-43)(34t-1)=-38t2+2t-53,④如图⑥,当103<t≤4时,∵B′L=34B′C=34(6-t),EK=34EC=34(4-t),B′N=12B′C=12(6-t)EM=12EC=12(4-t),S=S梯形MNLK=S梯形B′EKL-S梯形B′EMN=-12t+52.综上所述:当0≤t≤43时,S=14t2,当43<t≤2时,S=-18t2+t-23;当2<t≤103时,S=-38t2+2t-53,当103<t≤4时,S=-12t+52.点评:此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直角梯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此题难度较大,注意数形结合思想、方程思想与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注意辅助线的作法.四、中考真题演练1.(•宁波)邻边不相等的平行四边形纸片,剪去一个菱形,余下一个四边形,称为第一次操作;在余下的四边形纸片中再剪去一个菱形,又剩下一个四边形,称为第二次操作;…依此类推,若第n次操作余下的四边形是菱形,则称原平行四边形为n阶准菱形.如图1,▱ABCD中,若AB=1,BC=2,则▱ABCD为1阶准菱形.(1)判断与推理:①邻边长分别为2和3的平行四边形是阶准菱形;②小明为了剪去一个菱形,进行了如下操作:如图2,把▱ABCD沿BE折叠(点E在AD上),使点A落在BC边上的点F,得到四边形ABFE.请证明四边形ABFE是菱形.(2)操作、探究与计算:①已知▱ABCD的邻边长分别为1,a(a>1),且是3阶准菱形,请画出▱ABCD及裁剪线的示意图,并在图形下方写出a的值;②已知▱ABCD的邻边长分别为a,b(a>b),满足a=6b+r,b=5r,请写出▱ABCD是几阶准菱形.考点:图形的剪拼;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分析:(1)①根据邻边长分别为2和3的平行四边形进过两次操作即可得出所剩四边形是菱形,即可得出答案;②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AE∥BF,进而得出AE=BF,即可得出答案;(2)①利用3阶准菱形的定义,即可得出答案;②根据a=6b+r,b=5r,用r表示出各边长,进而利用图形得出▱ABCD是几阶准菱形.解答:解:(1)①利用邻边长分别为2和3的平行四边形进过两次操作,所剩四边形是边长为1的菱形,故邻边长分别为2和3的平行四边形是2阶准菱形;故答案为:2;②由折叠知:∠ABE=∠FBE,AB=BF,∵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E∥BF,∴∠AEB=∠FBE,∴∠AEB=∠ABE,∴AE=AB,∴AE=BF,∴四边形ABFE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ABFE是菱形;(2)①如图所示:,②∵a=6b+r,b=5r,∴a=6×5r+r=31r;如图所示:故▱ABCD是10阶准菱形.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剪拼以及菱形的判定,根据已知n阶准菱形定义正确将平行四边形分割是解题关键.2.(•淮安)阅读理解如图1,△ABC中,沿∠BAC的平分线AB1折叠,剪掉重复部分;将余下部分沿∠B1A1C的平分线A1B2折叠,剪掉重复部分;…;将余下部分沿∠B n A n C的平分线A n B n+1折叠,点B n与点C重合,无论折叠多少次,只要最后一次恰好重合,∠BAC是△ABC的好角.小丽展示了确定∠BAC是△ABC的好角的两种情形.情形一:如图2,沿等腰三角形ABC顶角∠BAC的平分线AB1折叠,点B与点C重合;情形二:如图3,沿∠BAC的平分线AB1折叠,剪掉重复部分;将余下部分沿∠B1A1C的平分线A1B2折叠,此时点B1与点C重合.探究发现(1)△ABC中,∠B=2∠C,经过两次折叠,∠BAC是不是△ABC的好角?(填“是”或“不是”).(2)小丽经过三次折叠发现了∠BAC是△ABC的好角,请探究∠B与∠C(不妨设∠B>∠C)之间的等量关系.根据以上内容猜想:若经过n次折叠∠BAC是△ABC的好角,则∠B与∠C(不妨设∠B>∠C)之间的等量关系为.应用提升(3)小丽找到一个三角形,三个角分别为15°、60°、105°,发现60°和105°的两个角都是此三角形的好角.请你完成,如果一个三角形的最小角是4°,试求出三角形另外两个角的度数,使该三角形的三个角均是此三角形的好角.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专题:压轴题;规律型.分析:(1)在小丽展示的情形二中,如图3,根据根据三角形的外角定理、折叠的性质推知∠B=2∠C;(2)根据折叠的性质、根据三角形的外角定理知∠A1A2B2=∠C+∠A2B2C=2∠C;根据四边形的外角定理知∠BAC+2∠B-2C=180°①,根据三角形ABC的内角和定理知∠BAC+∠B+∠C=180°②,由①②可以求得∠B=3∠C;利用数学归纳法,根据小丽展示的三种情形得出结论:∠B=n∠C;(3)利用(2)的结论知∠B=n∠C,∠BAC是△ABC的好角,∠C=n∠A,∠ABC是△ABC的好角,∠A=n∠B,∠BCA是△ABC的好角;然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以求得另外两个角的度数可以是88°、88°.解答:解:(1)△ABC中,∠B=2∠C,经过两次折叠,∠BAC是△ABC的好角;理由如下:小丽展示的情形二中,如图3,∵沿∠BAC的平分线AB1折叠,∴∠B=∠AA1B1;又∵将余下部分沿∠B1A1C的平分线A1B2折叠,此时点B1与点C重合,∴∠A1B1C=∠C;∵∠AA1B1=∠C+∠A1B1C(外角定理),∴∠B=2∠C;故答案是:是;(2)∠B=3∠C;如图所示,在△ABC中,沿∠BAC的平分线AB1折叠,剪掉重复部分;将余下部分沿∠B1A1C的平分线A1B2折叠,剪掉重复部分,将余下部分沿∠B2A2C的平分线A2B3折叠,点B2与点C 重合,则∠BAC是△ABC的好角.证明如下:∵根据折叠的性质知,∠B=∠AA1B1,∠C=∠A2B2C,∠A1 B1C=∠A1A2B2,∴根据三角形的外角定理知,∠A1A2B2=∠C+∠A2B2C=2∠C;∵根据四边形的外角定理知,∠BAC+∠B+∠AA1B1-∠A1 B1C=∠BAC+2∠B-2C=180°,根据三角形ABC的内角和定理知,∠BAC+∠B+∠C=180°,∴∠B=3∠C;由小丽展示的情形一知,当∠B=∠C时,∠BAC是△ABC的好角;由小丽展示的情形二知,当∠B=2∠C时,∠BAC是△ABC的好角;由小丽展示的情形三知,当∠B=3∠C时,∠BAC是△ABC的好角;故若经过n次折叠∠BAC是△ABC的好角,则∠B与∠C(不妨设∠B>∠C)之间的等量关系为∠B=n∠C;(3)由(2)知,∠B=n∠C,∠BAC是△ABC的好角,∴∠C=n∠A,∠ABC是△ABC的好角,∠A=n∠B,∠BCA是△ABC的好角,∴如果一个三角形的最小角是4°,三角形另外两个角的度数是4、172;8、168;16、160;44、132;88°、88°.点评: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解答此题时,充分利用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定理以及折叠的性质.难度较大.3.(•南京)下框中是小明对一道题目的解答以及老师的批改.题目:某村计划建造如图所示的矩形蔬菜温室,要求长与宽的比为2:1,在温室内,沿前侧内墙保留3m 的空地,其他三侧内墙各保留1m的通道,当温室的长与宽各为多少时,矩形蔬菜种植区域的面积是288m2?解:设矩形蔬菜种植区域的宽为xm,则长为2xm,根据题意,得x•2x=288.解这个方程,得x1=-12(不合题意,舍去),x2=12所以温室的长为2×12+3+1=28(m),宽为12+1+1=14(m)答:当温室的长为28m,宽为14m时,矩形蔬菜种植区域的面积是288m2.我的结果也正确!小明发现他解答的结果是正确的,但是老师却在他的解答中画了一条横线,并打了一个?.结果为何正确呢?(1)请指出小明解答中存在的问题,并补充缺少的过程: 变化一下会怎样…(2)如图,矩形A′B′C′D′在矩形ABCD 的内部,AB ∥A′B′,AD ∥A′D′,且AD :AB=2:1,设AB 与A′B′、BC 与B′C′、CD 与C′D′、DA 与D′A′之间的距离分别为a 、b 、c 、d ,要使矩形A′B′C′D′∽矩形ABCD ,a 、b 、c 、d 应满足什么条件?请说明理由.考点:相似多边形的性质;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分析:(1)根据题意可得小明没有说明矩形蔬菜种植区域的长与宽之比为2:1的理由,所以应设矩形蔬菜种植区域的宽为xm ,则长为2xm ,然后由题意得方程23124112y y y y ---=--- =2,矩形蔬菜种植区域的长与宽之比为2:1,再利用小明的解法求解即可;(2)由使矩形A′B′C′D′∽矩形ABCD ,利用相似多边形的性质,可得A D ADA B AB''='',即 ()2()1AD a c AB b d -+=-+,然后利用比例的性质,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1)小明没有说明矩形蔬菜种植区域的长与宽之比为2:1的理由. 在“设矩形蔬菜种植区域的宽为xm ,则长为2xm .”前补充以下过程: 设温室的宽为ym ,则长为2ym .则矩形蔬菜种植区域的宽为(y-1-1)m ,长为(2y-3-1)m . ∵23124112y y y y ---=--- =2,∴矩形蔬菜种植区域的长与宽之比为2:1;(2)要使矩形A′B′C′D′∽矩形ABCD , 就要A D ADA B AB''='',即()2()1AD a c AB b d -+=-+, 即2()2()1AB a c AB b d -+=-+,即a cb d++=2. 点评:此题考查了相似多边形的性质.此题属于阅读性题目,注意理解题意,读懂题目是解此题的关键.4.(•鸡西)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Rt△AOB的两条直角边OA、OB分别在y轴和x轴上,并且OA、OB的长分别是方程x2-7x+12=0的两根(OA<OB),动点P从点A开始在线段AO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0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B开始在线段BA上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运动,设点P、Q运动的时间为t秒.(1)求A、B两点的坐标.(2)求当t为何值时,△APQ与△AOB相似,并直接写出此时点Q的坐标.(3)当t=2时,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M,使以A、P、Q、M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M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考点:相似形综合题;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矩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1)解一元二次方程,求出OA、OB的长度,从而得到A、B点的坐标;(2)△APQ与△AOB相似时,存在两种情况,需要分类讨论,不要遗漏,如图(2)所示;(3)本问关键是找齐平行四边形的各种位置与性质,如图(3)所示.在求M1,M2坐标时,注意到M1,M2与Q点坐标的对应关系,则容易求解;在求M3坐标时,可以利用全等三角形,得到线段之间关系.解答:解:(1)解方程x2-7x+12=0,得x1=3,x2=4,∵OA<OB,∴OA=3,OB=4.∴A(0,3),B(4,0).(2)在Rt△AOB中,OA=3,OB=4,∴AB=5,∴AP=t,QB=2t,AQ=5-2t.△APQ与△AOB相似,可能有两种情况:(I)△APQ∽△AOB,如图(2)a所示.则有AP AQAO AB=,即5235t t-=,解得t=1511.此时OP=OA-AP=1811,PQ=AP•tanA=2011,∴Q(2011,1811);(II)△APQ∽△ABO,如图(2)b所示.则有AP AQAB AO=,即5253t t-=,解得t=2513.此时AQ=2513,AH=AQ•cosA=913,HQ=AQ•sinA=1213,OH=OA-AH=3013,∴Q(1213,3013).综上所述,当t=1511秒或t=2513秒时,△APQ与△AOB相似,所对应的Q点坐标分别为(2011,1811)或(1213,3013).(3)结论:存在.如图(3)所示.∵t=2,∴AP=2,AQ=1,OP=1.过Q点作QE⊥y轴于点E,则QE=AQ•sin∠QAP=45,AE=AQ•cos∠QAP=35,∴OE=OA-AE=125,∴Q(45,125).∵▱APQM1,∴QM1⊥x轴,且QM1=AP=2,∴M1(45,25);∵▱APQM2,∴QM2⊥x轴,且QM2=AP=2,∴M2(45,225);如图(3),过M3点作M3F⊥y轴于点F,∵▱AQPM3,∴M3P=AQ,∠QAE=∠M3PF,∴∠PM3F=∠AQE;在△M3PF与△QAE中,∵∠QAE=∠M3PF,M3P=AQ,∠PM3F=∠AQE,∴△M3PF≌△QAE,∴M3F=QE=45,PF=AE=35,∴OF=OP+PF=85,∴M3(-45,85).∴当t=2时,在坐标平面内,存在点M,使以A、P、Q、M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点M的坐标为:M1(45,25),M2(45,225),M3(-45,85).点评:本题是动点型压轴题,综合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一元二次方程、平行四边形等知识点.本题难点在于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第(2)(3)问中,均涉及到多种情况,需要逐一分析不能遗漏;另外注意解答中求动点时刻t和点的坐标的过程中,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三角函数等知识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解答压轴题的常见技巧,需要熟练掌握.5.(•长春)如图,在Rt △ABC 中,∠ACB=90°,AC=8cm ,BC=4cm .D 、E 分别为边AB 、BC 的中点,连接DE .点P 从点A 出发,沿折线AD-DE-EB 运动,到点B 停止.点P 在线段AD 上以5cm/s 的速度运动,在折线DE-EB 上以1cm/s 的速度运动.当点P 与点A 不重合时,过点P 作PQ ⊥AC 于点Q ,以PQ 为边作正方形PQMN ,使点M 在线段AQ 上.设点P 的运动时间为t (s ).(1)当点P 在线段DE 上运动时,线段DP 的长为 cm (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 (2)当点N 落在AB 边上时,求t 的值.(3)当正方形PQMN 与△ABC 重叠部分图形为五边形时,设五边形的面积为S (cm 2),求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4)连接CD ,当点N 与点D 重合时,有一点H 从点M 出发,在线段MN 上以2.5cm/s 的速度沿M-N-M 连续做往返运动,直至点P 与点E 重合时,点H 停止往返运动;当点P 在线段EB 上运动时,点H 始终在线段MN 的中点处,直接写出在点P 的整个运动过程中,点H 落在线段CD 上时t 的取值范围.考点:相似形综合题.分析:(1)点P 在AD 段的运动时间为2s ,则DP 的长度为(t-2)cm ;(2)当点N 落在AB 边上时,有两种情况,如图(2)所示.利用运动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求出时间t 的值;(3)当正方形PQMN 与△ABC 重叠部分图形为五边形时,有两种情况,如图(3)所示.分别用时间t 表示各相关运动线段的长度,然后利用“S=S 梯形AQPD -S △AMF =12(PG+AC )•PC -12AM•FM”求出面积S 的表达式;(4)本问涉及双点的运动,首先需要正确理解题意,然后弄清点H 、点P 的运动过程:当4<t <6时,此时点P 在线段DE 上运动,如图(4)a 所示.此时点H 将两次落在线段CD 上;当6≤t≤8时,此时点P 在线段EB 上运动,如图(4)b 所示.此时MN 与CD 的交点始终是线段MN 的中点,即点H .解答:解:(1)∵在Rt △ABC 中,AC=8cm ,BC=4cm , ∴AB=22228445AC BC +=+=,D 为AB 中点,∴AD=25,∴点P 在AD 段的运动时间为255=2s . 当点P 在线段DE 上运动时,DP 段的运动时间为(t-2)s , ∵DE 段运动速度为1cm/s ,∴DP=(t-2)cm .(2)当点N 落在AB 边上时,有两种情况,如下图所示:①如图(2)a,此时点D与点N重合,P位于线段DE上.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知,DM=12BC=2,∴DP=DM=2.由(1)知,DP=t-2,∴t-2=2,∴t=4;②如图(2)b,此时点P位于线段EB上.∵DE=12AC=4,∴点P在DE段的运动时间为4s,∴PE=t-6,∴PB=BE-PE=8-t,PC=PE+CE=t-4.∵PN∥AC,∴PN:PB=AC:BC=2,∴PN=2PB=16-2t.由PN=PC,得16-2t=t-4,解得t=203.所以,当点N落在AB边上时,t=4或t=203.(3)当正方形PQMN与△ABC重叠部分图形为五边形时,有两种情况,如下图所示:①当2<t<4时,如图(3)a所示.DP=t-2,PQ=2,∴CQ=PE=DE-DP=4-(t-2)=6-t,AQ=AC-CQ=2+t,AM=AQ-MQ=t.∵MN∥BC,∴FM:AM=BC:AC=1:2,∴FM=12AM=12t.S=S梯形AQPD-S△AMF=12(DP+AQ)•PQ-12AM•FM=12[(t-2)+(2+t)]×2-12t•12t=-14t2+2t;②当203<t<8时,如图(3)b所示.PE=t-6,∴PC=CM=PE+CE=t-4,AM=AC-CM=12-t,PB=BE-PE=8-t,∴FM=12AM=6-12t,PG=2PB=16-2t,S=S梯形AQPD-S△AMF=12(PG+AC)•PC-12AM•FM=12[(16-2t)+8]×(t-4)-12(12-t)•(6-12t)=-54t2+22t-84.综上所述,S与t的关系式为:S=2212(24)45202284(8)43t t tt t t⎧-+<<⎪⎪⎨⎪-+-<<⎪⎩。

数学阅读理解题1--例题加讲解

数学阅读理解题1--例题加讲解

数学阅读理解题一、知识网络梳理阅读理解题是近几年新出现的一种新题型,这种题型特点鲜明、内容丰富、超越常规,源于课本,高于课本,不仅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综合考查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综合应用能力,尤其侧重于考查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此类题目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从模仿到创造的思维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阅读理解题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阅读材料;•二是考查内容.它要求学生根据阅读获取的信息回答问题.提供的阅读材料主要包括:•一个新的数学概念的形成和应用过程,或一个新数学公式的推导与应用,或提供新闻背景材料等.考查内容既有考查基础的,又有考查自学能力和探索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这类题目的结构一般为:给出一段阅读材料,学生通过阅读,将材料所给的信息加以搜集整理,在此基础上,按照题目的要求进行推理解答。

涉及到的数学知识很多,几乎涉及所有中考内容。

阅读理解题是近几年频频出现在中考试卷中的一类新题型,不仅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综合考查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侧重于考查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此类题目能够帮助考生实现从模仿到创造的思想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中考的热点题目之一,今后的中考试题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

题型1 考查解题思维过程的阅读理解题言之有据,言必有据,这是正确解题的关键所在,是提高数学素质的前提。

数学中的基本定理、公式、法则和数学思想方法都是理解数学、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础,这类试题就是为检测解题者理解解题过程、掌握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而设置的。

题型2 考查纠正错误挖病根能力的阅读理解题理解基本概念不是拘泥于形式的死记硬背,而是要把握概念的内涵或实质,理解概念间的相互联系,形成知识脉络,从而整体地获取知识。

这类试题意在检测解题者对知识的理解以及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题型3 考查归纳、探索规律能力的阅读理解题对材料信息的加工提练和运用,对规律的归纳和发现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应用数学、发展数学和进行数学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2020年中考数学应用类二阅读理解型问题课件 (共25张PPT)

2020年中考数学应用类二阅读理解型问题课件  (共25张PPT)

解:应用:①若 PB=PC,连接 PB,则∠PCB=∠PBC,∵CD 为等边三角形的高,∴ AD=BD,∠PCB=30°.∴∠PBD=∠PBC=30°,∴PD= 33DB= 63AB.与已知 PD=12AB 矛盾,∴PB≠PC.②若 PA=PC,连接 PA,同理可得 PA≠PC.
③若 PA=PB,由 PD=12AB,得 PD=AD=BD,∴∠APD=∠BPD=45°.∴∠APB =90°.
(2)∵经过三次折叠,∠BAC是△ABC的好角,∴第三次折叠时, ∠A2B2C=∠C,如图所示.∵∠ABB1=∠AA1B1,∠AA1B1=∠A1B1C +∠C,又∵∠A1B1C=∠A1A2B2,∠A1A2B2=∠A2B2C+∠C,∴∠ABB1 =∠A1B1C+∠C=∠A2B2C+∠C+∠C=3∠C.由上面的探索发现,若 ∠BAC是△ABC的好角,折叠一次重合,有∠B=∠C;折叠两次重合 ,有∠B=2∠C;折叠三次重合,有∠B=3∠C;由此可猜想若经过n 次折叠,∠BAC是△ABC的好角,则∠B=n∠C;
小俊的证明思路是:如图②,过点P作PG⊥CF,垂足为G,可以证得: PD=GF,PE=CG,则PD+PE=CF.
【变式探究】如图③,当点P在BC延长线上时,其余条件不变,求证: PD-PE=CF;
请运用上述解答中所积累的经验和方法完成下题:
【结论运用】如图④,将矩形ABCD沿EF折叠,使点D落在点B上,点C 落在点C′处,点P为折痕EF上的任一点,过点P作PG⊥BE,PH⊥BC,垂 足分别为G,H,若AD=8,CF=3,求PG+PH的值.
中考数学应用类问题三
阅读理解型问题
阅读理解型问题,一般篇幅较长,涉及内容丰富,构思新颖别致.这类 问题,主要考查解题者的心理素质,自学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考查解题 者的观察分析能力、判辩是非能力、类比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数学 归纳能力以及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专题:阅读理解型问题

专题:阅读理解型问题

专题:阅读理解型问题解题策略:理清阅读材料的脉络,归纳总结知识要点,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解决试题中提出的问题.1、纯文字型该类试题全部用文字展示试题的条件和问题,需要认真读题,梳理有效信息,理解关键词语,分析要点,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解决试题中提出的问题.【例1】解答一个问题后,将结论作为条件之一,提出与原问题有关的新问题,我们把它称为原问题的一个“逆向”问题.例如,原问题是“若矩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求矩形的周长”,求出周长等于14后,它的一个“逆向”问题可以是“若矩形的周长为14,且一边长为3,求另一边的长”;也可以是“若矩形的周长为14,求矩形面积的最大值”,等等.(1)设23422x x x A B x x x-=-=-+,,求A 与B 的积;(2)提出(1)的一个“逆向”问题,并解答这个问题.2、图文型文字和图形相结合展示试题的条件和问题,要求从图文中提取有效信息,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一般着重考查数形结合,归纳类比等数学思想方法.【例2】(1)如图1是一个重要公式的几何解释.请你写出这个公式;(2)如图2,Rt Rt ABC CDE △≌△,90B D ∠=∠=,且B C D ,,三点共线.试证明90ACE ∠=;a b ba图1ab ccA E DC B b 图2(3)伽菲尔德(Garfield,1881年任美国第20届总统)利用(1)中的公式和图2证明了勾股定理(1876年4月1日,发表在《新英格兰教育日志》上),现请你尝试该证明过程.3、表文型此类试题用文字和表格相结合展示试题的条件和问题,要求读懂表格所提供的信息,了解阅读材料的相关背景,分析和理顺数量关系,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例3】阅读理解:市盈率是某种股票每股市价与每股盈利的比率(即:某支股票的市盈率=该股票当前每股市价 该股票上一年每股盈利).市盈率是估计股票价值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一般认为该比率保持在30以下是正常的,风险小,值得购买;过大则说明股价高,风险大,购买时应谨慎.应用:某日一股民通过互联网了解到如下三方面的信息:①甲股票当日每股市价与上年每股盈利分别为5元、0.2元乙股票当日每股市价与上年每股股盈利分别为8元、0.01元②该股民所购买的15支股票的市盈率情况如下表:③丙股票最近10天的市盈率依次为:20 20 30 28 32 35 38 42 40 44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甲、乙两支股票的市盈率分别是多少?(2)该股民所购买的15支股票中风险较小的有几支?(3)求该股民所购15支股票的市盈率的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4)请根据丙股票最近10天的市盈率画出折线统计图,并依据市盈率的有关知识和折线统计图,就丙股票给该股民一个合理的建议.4、新情境型该类试题的阅读材料往往取材于高中内容相衔接的数学知识,或者命题者自行设计的某种新定义、新运算、新规则或解题新方法等.取材新颖,立意巧妙,有利于考查应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及迁移运用能力.试题提供的背景材料新,解题时,既没有现在的模式可以套用,又不可能靠知识的简单重复来实现,需进行细致的思考和分析.【例4】在密码学中,直接可以看到内容为明码,对明码进行某种处理后得到的内容为密码.有一种密码,将英文26个字母a ,b ,c ,…,z (不论大小写)依次对应1,2,3,…,26这26个自然数(见表格).当明码对应的序号x 为奇数时,密码对应的序号y =12x ;当明码对应的序号x 为偶数时,密码对应的序号y =2x+13. 字母 a bcdefgh ij k l m序号 1 23456789 10 11 12 13字母 no p q r s t u v w x y z序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按上述规定,将明码“love ”译成密码是( ) A.gawqB.shxcC.sdriD.love【例4】三个同学对问题“若方程组111222a x b y c a x b y c +=⎧⎨+=⎩的解是34x y =⎧⎨=⎩,求方程组111222325325a x b y c a x b y c +=⎧⎨+=⎩的解.”提出各自的想法.甲说:“这个题目好象条件不够,不能求解”;乙说:“它们的系数有一定的规律,可以试试”;丙说:“能不能把第二个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两边都除以5,通过换元替代的方法来解决”.参考他们的讨论,你认为这个题目的解应该是 .【例5】阅读以下材料,并解答以下问题.“完成一件事有两类不同的方案,在第一类方案中有m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二类方案中有n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 m + n 种不同的方法,这是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完成一件事需要两个步骤,做第一步有m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n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n 种不同的方法, 这就是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如完成沿图1所示的街道从A 点出发向B 点行进这件事(规定必须向北走,或向东走), 会有多种不同的走法,其中从A 点出发到某些交叉点的走法数已在图2填出.(1) 根据以上原理和图2的提示, 算出从A 出发到达其余交叉点的走法数,将数字填入图2的空圆中,并回答从A 点出发到B 点的走法共有多少种?(2) 运用适当的原理和方法算出从A 点出发到达B 点,并禁止通过交叉点C 的走法有多少种?(3) 现由于交叉点C 道路施工,禁止通行. 求如任选一种走法,从A 点出发能顺利开车到达B 点(无返回)概率是多少?。

专题一 阅读理解型问题

专题一 阅读理解型问题

AC是四边形ABCD的和谐线,求∠BCD的度数.
分析
(1)要证明BD是四边形ABCD的和谐线,只需要证
明△ABD和△BDC是等腰三角形就可以.
专题解读
专题突破
步步高中考总复习
︵ (2)根据扇形的性质: 弧上的点到顶点的距离相等, 只要 D 在BC上, 构成的四边形 ABDC 就是和谐四边形;连接 BC,在△ BAC 外作 一个以 AC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 ACD, 构成的四边形 ABCD 就是和 谐四边形. (3)由 AC 是四边形 ABCD 的和谐线, 可以得出△ACD 是等腰三角 形,从图 4、图 5、图 6 三种情况运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正方形 的性质和 30°的直角三角形性质就可以求出∠ BCD 的度数.
专题突破
步步高中考总复习

(1)∵汽车在每小时 70~ 110 公里之间行驶时 (含 70 公里和
1 450 110 公里),每公里耗油 ( + 2 )升. 18 x 1 450 x 450 ∴ y= x×( + 2 )= + (70≤ x≤ 110); 18 x 18 x x 450 (2)根据材料得:当 = 时有最小值, 18 x 解得: x= 90,经检验: x= 90 是分式分数的解, ∴该汽车的经济时速为 90 千米 /小时; 1 450 当 x= 90 时百公里耗油量为 100×( + )≈ 11.1 升. 18 8 100
专题解读
专题突破
步步高中考总复习
(3)解
∠ ABC=∠ ACN.
理由如下: ∵ BA= BC, MA= MN,顶角∠ ABC=∠ AMN, ∴底角∠ BAC=∠MAN, ∴△ ABC∽△ AMN, ∴ AB AC = , AM AN
又∵∠ BAM=∠ BAC-∠ MAC,∠ CAN=∠ MAN-∠ MAC, ∴∠ BAM=∠CAN, ∴△ BAM∽△CAN, ∴∠ ABC=∠ ACN.

2017《教与学》第二轮第32课 阅读理解型问题

2017《教与学》第二轮第32课 阅读理解型问题

类型三 迁移发展型问题
点拨
对于迁移发展型问题,在阅读材料后,先解决一个
相对比较简单的问题,总结其解题思路或方法,再把它迁移 应用到新问题中, 运用所得结论或材料中的方法去解决其他 相关问题.
【典例 3】 (2016·辽宁大连)阅读下面的材料: 小明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 32-1①,在△ABC 中,AB =AC,点 D 在 BC 边上,∠DAB =∠ABD,BE ⊥AD,垂 足为 E ,求证:BC=2AE . 小明经探究发现, 过点 A 作 AF ⊥BC, 垂足为 F , 得到∠AFB =∠BEA , 从而可证△ABF ≌△BAE (如图 32-1②), 使问题 得到解决. (1) 根据阅读材料回答:△ABF 与△BAE 全等的条件是 ____(填“ SSS ”“ SAS ”“ ASA ”“ AAS ” 或“ HL ” ).
图 32­1
参考小明思考问题的方法,解答下列问题: (2)如图 32-1③,在△ABC 中,AB =AC,∠BAC=90°,D 为 BC 的中点,E 为 DC 的中点,点 F 在 AC 的延长线上,且∠CDF = ∠EAC.若 CF =2,求 AB 的长. (3)如图 32-1④,在△ABC 中,AB =AC,∠BAC=120°,点 D, 3 其中 0<k < E 分别在 AB ,AC 边上,且 AD=kDB 3 ,∠AED AE =∠BCD,求 的值(用含 k 的代数式表示). EC
2.阅读理解型问题一般可分为以下三种: (1)方法模拟型问题——通过阅读理解后, 模拟提供的 文字材料中所描述的过程方法,去解决类似的问题. (2)判断概括型问题——通过阅读理解, 对提供的文字 材料就其本质进行归纳、 加工、 提炼后, 做出相应的解答. (3)迁移发展型问题——从提供的文字材料中, 通过阅 读,理解其复杂的思想方法,将其概括抽象成数学模型, 再去解决另一个类似或更高层次的问题. 3.解答阅读理解型问题的注意事项:

中考数学专题六 阅读理解型问题复习题及答案

中考数学专题六 阅读理解型问题复习题及答案

专题六 阅读理解型问题1.(2011年山东菏泽)定义一种运算☆,其规则为a ☆b =1a +1b,根据这个规则,计算2☆3的值是( )A.56B.15C .5D .6 2.(2012年贵州六盘水)定义:f (a ,b )=(b ,a ),g (m ,n )=(-m ,-n ),例如:f (2,3)=(3,2),g (-1,-4)=(1,4),则g [f (-5,6)]=( )A .(-6,5)B .(-5,-6)C .(6,-5)D .(-5,6)3.(2012年山东莱芜)对于非零的两个实数a ,b ,规定a ⊕b =1b -1a.若2⊕(2x -1)=1,则x 的值为( )A.56B.54C.32 D .-164.(2012年湖南湘潭)文文设计了一个关于实数运算的程序,按此程序,输入一个数后,输出的数比输入的数的平方小1.若输入7,则输出的结果为( )A .5B .6C .7D .85.(2012年湖北随州)定义:平面内的直线l 1与l 2相交于点O ,对于该平面内任意一点M ,点M 到直线l 1,l 2的距离分别为a ,b ,则称有序非负实数对(a ,b )是点M 的“距离坐标”.根据上述定义,距离坐标为(2,3)的点的个数是( )A .2个B .1个C .4个D .3个6.(2012年四川德阳)为确保信息安全,信息需加密传输,发送方由明文→密文(加密),接收方由密文→明文(解密).已知加密规则为:明文a ,b ,c ,d 对应密文a +2b,2b +c,2c +3d,4d .例如:明文1,2,3,4对应密文5,7,18,16.当接收方收到密文14,9,23,28时,则解密得到的明文为A .4,6,1,7B .4,1,6,7C .6,4,1,7D .1,6,4,77.(2012年湖北荆州)新定义:[a ,b ]为一次函数y =ax +b (a ≠0,a ,b 为实数)的“关联数”.若“关联数”[1,m -2]的一次函数是正比例函数,则关于x 的方程1x -1+1m=1的解为__________.8.小明是一位刻苦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学生.一天,他在解方程时,有这样的想法:x 2=-1这个方程在实数范围内无解,如果存在一个数i 2=-1,那么方程x 2=-1可以变为x 2=i 2,则x =±i ,从而x =±i 是方程x 2=-1的两个根.小明还发现i 具有如下性质:i 1=i ,i 2=-1,i 3=i 2·i =()-1i =-i ,i 4=()i 22=()-12=1,i 5=i 4·i =i ,i 6=()i 23=()-12=1,i 7=i 6·i =-i ,i 8=()i 42=1…… 请你观察上述等式,根据发现的规律填空: i 4n +1=______,i 4n +2=______,i 4n +3=______,i 4n =______(n 为自然数).9.(2012年湖南张家界)阅读材料:对于任何实数,我们规定符号⎪⎪⎪ a c ⎪⎪⎪b d 的意义是⎪⎪⎪ac ⎪⎪⎪bd =ad -bc .例如:⎪⎪⎪ 1 3 ⎪⎪⎪24=1×4-2×3=-2,⎪⎪⎪ -2 3⎪⎪⎪45=(-2)×5-4×3=-22.(1)按照这个规定,请你计算⎪⎪⎪ 57⎪⎪⎪68的值;(2)按照这个规定,请你计算:当x 2-4x +4=0时,⎪⎪⎪ x +1x -1⎪⎪⎪2x2x -3的值.10.(2011年四川达州)给出下列命题:命题1:直线y =x 与双曲线y =1x有一个交点是(1,1);命题2:直线y =8x 与双曲线y =2x有一个交点是⎝⎛⎭⎫12,4; 命题3:直线y =27x 与双曲线y =3x有一个交点是⎝⎛⎭⎫13,9; 命题4:直线y =64x 与双曲线y =4x有一个交点是⎝⎛⎭⎫14,16; ……(1)请你阅读、观察上面命题,猜想出命题n (n 为正整数); (2)请验证你猜想的命题n 是真命题.11.先阅读理解下列例题,再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例题:解一元二次不等式6x 2-x -2>0.解:把6x 2-x -2分解因式,得6x 2-x -2=()3x -2()2x +1, 又6x 2-x -2>0,所以()3x -2()2x +1>0,由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有(1)⎩⎪⎨⎪⎧ 3x -2>0,2x +1>0,或(2)⎩⎪⎨⎪⎧3x -2<0,2x +1<0,解不等式组(1),得x >23,解不等式组(2),得x <-12.所以()3x -2()2x +1>0的解集为x >23或x <-12.因此,一元二次不等式6x 2-x -2>0的解集为x >23或x <-12.(1)求分式不等式5x +12x -3<0的解集;(2)通过阅读例题和解答问题(1),你学会了什么知识和方法?12.(2012年江苏盐城)知识迁移:当a >0,且x >0时,因为⎝⎛⎭⎪⎫x -a x 2≥0,所以x -2 a +a x ≥0.从而x +a x ≥2 a (当x =a时,取等号).记函数y =x +ax(a >0,x >0),由上述结论,可知:当x =a 时,该函数有最小值为2 a .直接应用已知函数y 1=x (x >0)与函数y 2=1x(x >0),则当x =______时,y 1+y 2取得最小值为______.变形应用已知函数y 1=x +1(x >-1)与函数y 2=(x +1)2+4(x >-1),求y 2y 1的最小值,并指出取得该最小值时相应的x 的值.实际应用已知某汽车的一次运输成本包含以下三个部分:一是固定费用,共360元;二是燃油费,每千米1.6元;三是折旧费,它与路程的平方成正比,比例系数为0.001.设汽车一次运输路程为x千米,求当x为多少时,该汽车平均每千米的运输成本最低?最低是多少元?专题六 阅读理解型问题 【专题演练】 1.A2.A 解析:∵f (-5,6)=(6,-5),∴g [f (-5,6)]=g (6,-5)=(-6,5).故选A.3.A 4.B 5.C 6.C 7.x =3 8.i -1 -i 19.解:(1)⎪⎪⎪ 5 7⎪⎪⎪68=5×8-7×6=-2. (2)由x 2-4x +4=0,得x =2.⎪⎪⎪ x +1x -1⎪⎪⎪2x 2x -3=⎪⎪⎪ 3 1⎪⎪⎪41=3×1-4×1=-1.10.解:(1)直线y =n 3x 与双曲线y =nx有一个交点是⎝⎛⎭⎫1n ,n 2. (2)验证如下:将点⎝⎛⎭⎫1n ,n 2代入y =n 3x , ∵右边=n 3·1n=n 2=左边,∴左边=右边.∴点⎝⎛⎭⎫1n ,n 2在直线y =n 3x 上. 同理可证,点⎝⎛⎭⎫1n ,n 2在直线y =nx上. ∴点⎝⎛⎭⎫1n ,n 2是两函数的交点.11.解:(1)由有理数的除法法则“两数相除,异号得负”有: (1)⎩⎪⎨⎪⎧ 5x +1>0,2x -3<0, 或(2)⎩⎪⎨⎪⎧5x +1<0,2x -3>0, 解不等式组(1),得-15<x <32,解不等式组(2),得不等式组(2)无解.因此,分式不等式5x +12x -3<0的解集为-15<x <32.(2)通过阅读例题和解答问题(1),学会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分式不等式的一种方法. 12.解:直接应用:1 2变形应用:因为y 2y 1=(x +1)2+4x +1=(x +1)+4x +1≥4,所以y 2y 1的最小值是4.此时x +1=4x +1,(x +1)2=4,x =1.实际应用:设该汽车平均每千米的运输成本为y ,则y =360+1.6x +0.001x 2.故平均每千米的运输成本为y x =0.001x +360x +1.6=0.001x +0.360.001x+1.6. 由题意,可得当0.001x =0.36,即x =600时,yx取得最小值.此时yx≥2 0.36+1.6=2.8.答:当汽车一次运输路程为600千米时,其平均每千米的运输成本最低,最低是2.8元.。

高考数学 特选优练:阅读理解型问题(含答案解析)

高考数学 特选优练:阅读理解型问题(含答案解析)

专题四 阅读理解型问题⊙热点一:阅读试题所提供新定义、新定理,解决新问题1.(上海)当三角形中一个内角α是另一个内角β的2倍时,我们称此三角形为“特征三角形”,其中α称为“特征角”.如果一个“特征三角形”的“特征角”为100°,那么这个“特征三角形”的最小内角的度数为__________.2.(20xx 年湖南张家界)阅读材料:对于任何实数,我们规定符号⎪⎪⎪⎪⎪⎪a c b d 的意义是⎪⎪⎪⎪⎪⎪a c b d =ad -bc .例如:⎪⎪⎪⎪⎪⎪1 23 4=1×4-2×3=-2,⎪⎪⎪⎪⎪⎪-2 43 5=(-2)×5-4×3=-22. (1)按照这个规定,请你计算⎪⎪⎪⎪⎪⎪5 67 8的值; (2)按照这个规定,请你计算:当x 2-4x +4=0时,⎪⎪⎪⎪⎪⎪x +1 2x x -1 2x -3的值.⊙热点二:阅读试题信息,归纳总结提炼数学思想方法1.(湖北黄石)在计数制中,通常我们使用的是“十进位制”,即“逢十进一”,而计数制方法很多,如60进位制:60秒化为1分,60分化为1小时;24进位制:24小时化为一天;7进位制:7天化为1周等…而二进位制是计算机处理数据的依据.已知二进位制与十进位制 0 1 2 3 4 5 6 …二进位制 0 1 10 11 100 101 110 …(二)2.(四川凉山州)先阅读以下材料,然后解答问题:材料:将二次函数y =-x 2+2x +3的图象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求平移后的抛物线的解析式(平移后抛物线的形状不变).解:在抛物线y =-x 2+2x +3图象上任取两点A (0,3),B (1,4),由题意知:点A 向左平移1个单位得到A ′(-1,3),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A ″(-1,1);点B 向左平移1个单位得到B ′(0,4),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B ″(0,2).设平移后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x 2+bx +c .则点A ″(-1,1),B ″(0,2)在抛物线上.可得:⎩⎪⎨⎪⎧ -1-b +c =1,c =2.解得⎩⎪⎨⎪⎧b =0,c =2. 所以平移后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x 2+2.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将直线y =2x -3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求平移后的直线的解析式.⊙热点三:阅读试题信息,借助已有方法或通过归纳探索解决新问题1.(20xx 年湖北十堰)阅读材料:例:说明代数式x 2+1+(x -3)2+4的几何意义,并求它的最小值.解:x 2+1+(x -3)2+4=(x -0)2+12+(x -3)2+22,如图Z4-5,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点P (x,0)是x 轴上一点,则(x -0)2+12可以看成点P 与点A (0,1)的距离,(x -3)2+22可以看成点P 与点B (3,2)的距离,所以原代数式的值可以看成线段P A 与PB 的长度之和,它的最小值就是P A +PB 的最小值.设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A ′,则P A =P A ′,因此,求P A +PB 的最小值,只需求P A ′+PB 的最小值,而点A ′,B 间的直线段距离最短,所以P A ′+PB 的最小值为线段A ′B 的长度.为此,构造直角三角形A ′CB ,因为A ′C =3,CB =3,所以A ′B =3 2,即原式的最小值为3 2.图Z4-5根据以上阅读材料,解答下列问题:(1)代数式(x -1)2+12+(x -2)2+9的值可以看成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x,0)与点A (1,1)、点B ________的距离之和(填写点B 的坐标);(2)代数式x 2+49+x 2-12x +37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___.2.(20xx 年江苏盐城)[知识迁移]当a >0,且x >0时,因为⎝⎛⎭⎪⎫x -a x 2≥0,所以x -2 a +a x ≥0,从而x +a x ≥2 a (当x =a 时,取等号).记函数y =x +a x(a >0,x >0).由上述结论,可知:当x =a 时,该函数有最小值为2 a .[直接应用]已知函数y 1=x (x >0)与函数y 2=1x(x >0),则当x =________时,y 1+y 2取得最小值为________.[变形应用]已知函数y 1=x +1(x >-1)与函数y 2=(x +1)2+4(x >-1),求y 2y 1的最小值,并指出取得该最小值时相应的x 的值.[实际应用]已知某汽车的一次运输成本包含以下三个部分:一是固定费用,共360元;二是燃油费,每千米1.6元;三是折旧费,它与路程的平方成正比,比例系数为0.001.设汽车一次运输路程为x 千米,求当x 为多少时,该汽车平均每千米的运输成本最低?最低是多少元?阅读理解型问题热点一1.30°2.解:(1)⎪⎪⎪⎪⎪⎪5 67 8)=5×8-7×6=-2. (2)由x 2-4x +4=0,得x =2.⎪⎪⎪⎪⎪⎪x +1 2x x -1 2x -3)=⎪⎪⎪⎪⎪⎪3 41 1)=3×1-4×1=-1. 热点二1.170 解析:10101010(二)=27+25+23+2=128+32+8+2=170.2.解:在直线y =2x -3上任取一点A (0,-3),由题意知A 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A ′(3,-2),设平移后的解析式为y =2x +b ,则A ′(3,-2)在y =2x +b 的解析式上,-2=2×3+b ,解得b =-8,所以平移后的直线的解析式为y =2x -8.热点三 1.(1)(2,3) (2)10 解析:(1)∵原式化为(x -1)2+12+(x -2)2+32的形式,∴代数式(x -1)2+12+(x -2)2+9的值可以看成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x,0)与点A (1,1)、点B (2,3)的距离之和,(2)∵原式化为(x -0)2+72+(x -6)2+1的形式,∴所求代数式的值可以看成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x,0)与点A (0,7)、点B (6,1)的距离之和,如图85,设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A ″,则P A =P A ″,∴要求P A +PB 的最小值,只需求P A ″+PB 的最小值,而点A ″,B 间的直线段距离最短,∴P A ″+PB 的最小值为线段A ″B 的长度.∵A (0,7),B (6,1)∴A ″(0,-7),A ″C =6,BC =8,∴A ″B =A ″C 2+BC 2=62+82=10.图85 2.解:直接应用:1 2变形应用:y 2y 1=(x +1)2+4x +1=(x +1)+4x +1≥4. ∴y 2y 1的最小值是4,此时x +1=4x +1,(x +1)2=4,x =1. 实际应用:设该汽车平均每千米的运输成本为y ,则y =360+1.6x +0.001x 2,故平均每千米的运输成本为y x =0.001x +360x +1.6=0.001x +0.360.001x+1.6. 由题意,可得当0.001x =0.36,即x =600时,y x 取得最小值.此时y x≥2 0.36+1.6=2.8.答:当汽车一次运输路程为600千米时,其平均每千米的运输成本最低,最低是2.8元.。

中考数学复习《阅读理解问题》经典题型及测试题(含答案)

中考数学复习《阅读理解问题》经典题型及测试题(含答案)

中考数学复习《阅读理解问题》经典题型及测试题(含答案)阅读与理解阅读理解问题是通过阅读材料,理解其实质,揭示其方法规律从而解决新问题.既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又考查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这类题目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从模仿到创造的思维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该类问题一般是提供一定的材料或介绍一个概念或给出一种解法等,让考生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获得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用于解决后面的问题.基本思路是“阅读→分析→理解→解决问题”.类型一新概念学习型新概念学习型是指在题目中先构建一个新数学概念(或定义),然后再根据新概念提出要解决的相关问题.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对新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解决这类问题:要求学生准确理解题目中所构建的新概念,将学习的新概念和已有的知识相结合,并进行运用.例1 (2017·枣庄) 我们知道,任意一个正整数n都可以进行这样的分解:n=p ×q(p,q是正整数,且p≤q),在n的所有这种分解中,如果p,q两因数之差的绝对值最小,我们就称p×q是n的最佳分解.并规定:F(n)=.例如12可以分解成1×12,2×6或3×4,因为12﹣1>6﹣2>4﹣3,所以3×4是12的最佳分解,所以F(12)=.(1)如果一个正整数m是另外一个正整数n的平方,我们称正整数m是完全平方数.求证:对任意一个完全平方数m,总有F(m)=1;(2)如果一个两位正整数t,t=10x+y(1≤x≤y≤9,x,y为自然数),交换其个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得到的新数减去原来的两位正整数所得的差为36,那么我们称这个数t为“吉祥数”,求所有“吉祥数”;(3)在(2)所得“吉祥数”中,求F(t)的最大值.【分析】(1)对任意一个完全平方数m,设m=n2(n为正整数),找出m的最佳分解,确定出F(m)的值即可;(2)设交换t的个位上数与十位上的数得到的新数为t′,则t′=10y+x,根据“吉祥数”的定义确定出x与y的关系式,进而求出所求即可;(3)利用“吉祥数”的定义分别求出各自的值,进而确定出F(t)的最大值即可.【自主解答】解:(1)证明:对任意一个完全平方数m,设m=n2(n为正整数),∵|n﹣n|=0,∴n×n是m的最佳分解,∴对任意一个完全平方数m,总有F(m)==1;(2)设交换t的个位上数与十位上的数得到的新数为t′,则t′=10y+x,∵t是“吉祥数”,∴t′﹣t=(10y+x)﹣(10x+y)=9(y﹣x)=36,∴y=x+4,∵1≤x≤y≤9,x,y为自然数,∴满足“吉祥数”的有:15,26,37,48,59;(3)F(15)=,F(26)=,F(37)=,F(48)==,F(59)=,∵>>>>,∴所有“吉祥数”中,F(t)的最大值为.变式训练1.(2016·常德)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两点M(a,b),N(c,d),规定(a,b)⊕(c,d)=(a+c,b+d),则称点Q(a+c,b+d)为M,N的“和点”.若以坐标原点O 与任意两点及它们的“和点”为顶点能构成四边形,则称这个四边形为“和点四边形”.现有点A(2,5),B(-1,3),若以O,A,B,C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和点四边形”,则点C的坐标是 ______________2.(2016·荆州) 阅读:我们约定,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经过某点且平行于坐标轴或平行于两坐标轴夹角平分线的直线,叫该点的“特征线”.例如,点M(1,3)的特征线有:x=1,y=3,y=x+2,y=﹣x+4.问题与探究: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正方形OABC,点B在第一象限,A、C分别在x轴和y轴上,抛物线经过B、C两点,顶点D在正方形内部.(1)直接写出点D(m,n)所有的特征线;(2)若点D有一条特征线是y=x+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3)点P是AB边上除点A外的任意一点,连接OP,将△OAP沿着OP折叠,点A落在点A′的位置,当点A′在平行于坐标轴的D点的特征线上时,满足(2)中条件的抛物线向下平移多少距离,其顶点落在OP上?解:(1)∵点D(m,n),∴点D(m,n)的特征线是x=m,y=n,y=x+n﹣m,y=﹣x+m+n;(2)点D有一条特征线是y=x+1,∴n﹣m=1,∴n=m+1∵抛物线解析式为,∴y=(x﹣m)2+m+1,∵四边形OABC是正方形,且D点为正方形的对称轴,D(m,n),∴B(2m,2m),∴(2m﹣m)2+n=2m,将n=m+1带入得到m=2,n=3;∴D(2,3),∴抛物线解析式为y=(x﹣2)2+3(3)如图,当点A′在平行于y轴的D点的特征线时,根据题意可得,D(2,3),∴OA′=OA=4,OM=2,∴∠A′OM=60°,∴∠A′OP=∠AOP=30°,∴MN==,∴抛物线需要向下平移的距离=3﹣=.乳头,当点A′在平行于x轴的D点的特征线时,∵顶点落在OP上,∴A′与D重合,∴A′(2,3),设P(4,c)(c>0),由折叠有,PD=PA,∴=c,∴c=,∴P(4,)∴直线OP解析式为y=,∴N(2,),∴抛物线需要向下平移的距离=3﹣=,即:抛物线向下平移或距离,其顶点落在OP上.类型二新公式应用型新公式应用型是指通过对所给材料的阅读,从中获取新的数学公式、定理、运算法则或解题思路等,进而运用这些知识和已有知识解决题目中提出的数学问题.解决这类问题,一是要所运用的思想方法、数学公式、性质、运算法则或解题思路与阅读材料保持一致;二是要创造条件,准确、规范、灵活地解答.例2(2017•日照)阅读材料: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P(x0,y)到直线Ax+By+C=0的距离公式为:d=.(0,0)到直线4x+3y﹣3=0的距离.例如:求点P解:由直线4x+3y﹣3=0知,A=4,B=3,C=﹣3,(0,0)到直线4x+3y﹣3=0的距离为d==.∴点P根据以上材料,解决下列问题:问题1:点P(3,4)到直线y=﹣x+的距离为 4 ;1问题2:已知:⊙C是以点C(2,1)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C与直线y=﹣x+b相切,求实数b的值;问题3:如图,设点P为问题2中⊙C上的任意一点,点A,B为直线3x+4y+5=0上的两点,且AB=2,请求出S的最大值和最小值.△ABP【分析】(1)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就是即可;(2)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列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3)求出圆心C到直线3x+4y+5=0的距离,求出⊙C上点P到直线3x+4y+5=0的距离的最大值以及最小值即可解决问题.(3,4)到直线3x+4y﹣5=0的距离d=【自主解答】解:(1)点P1=4,故答案为4.(2)∵⊙C与直线y=﹣x+b相切,⊙C的半径为1,∴C(2,1)到直线3x+4y﹣4b=0的距离d=1,∴=1, 解得b=或.(3)点C (2,1)到直线3x+4y+5=0的距离d==3, ∴⊙C 上点P 到直线3x+4y+5=0的距离的最大值为4,最小值为2,∴S △ABP 的最大值=×2×4=4,S △ABP 的最小值=×2×2=2.变式训练3.一般地,如果在一次实验中,结果落在区域D 中每一个点都是等可能的,用A 表示“实验结果落在D 中的某个小区域M 中”这个事件,那么事件A 发生的概率P(A)= .如图,现在等边△ABC 内射入一个点,则该点落在△ABC 内切圆中的概率是____ .4.(2016·随州)如图1,PT 与⊙O 1相切于点T ,PB 与⊙O 1相交于A ,B 两点,可证明△PTA ∽△PBT ,从而有PT 2=PA ·PB .请应用以上结论解决下列问题:如图2,PAB ,PCD 分别与⊙O 2相交于A ,B ,C ,D 四点,已知PA =2,PB =7,PC=3,则CD =______.类型三 新方法应用型新方法应用型是指通过对所给材料的阅读,从中获取新的思想、方法或解题途径,进而运用这些知识和已有的知识解决题目中提出的问题.例3 (2017·毕节)D M 93 35)观察下列运算过程:计算:1+2+22+ (210)解:设S=1+2+22+…+210,①①×2得2S=2+22+23+…+211,②②﹣①得S=211﹣1.所以,1+2+22+…+210=211﹣1运用上面的计算方法计算:1+3+32+…+32017= .【分析】令s=1+3+32+33+…+32017,然后在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3,接下来,依据材料中的方程进行计算即可.【自主解答】解:令s=1+3+32+33+…+32017等式两边同时乘以3得:3s=3+32+33+…+32018两式相减得:2s=32018﹣1,∴s=,故答案为:.变式训练5、仔细阅读下面例题,解答问题:例题:已知二次三项式x2-4x+m有一个因式是(x+3),求另一个因式以及m的值.设另一个因式为(x+n),得x2-4x+m=(x+3)(x+n),则x2-4x+m=x2+(n+3)x+3n ∴n+3=-4m=3n 解得:n=-7,m=-21∴另一个因式为(x-7),m的值为-21.问题:(1)若二次三项式x2-5x+6可分解为(x-2)(x+a),则a=______;(2)若二次三项式2x2+bx-5可分解为(2x-1)(x+5),则b=______;(3)仿照以上方法解答下面问题:已知二次三项式2x2+5x-k有一个因式是(2x-3),求另一个因式以及k的值.解:(1)∵(x-2)(x+a)=x2+(a-2)x-2a=x2-5x+6,∴a-2=-5,解得:a=-3;(2)∵(2x-1)(x+5)=2x2+9x-5=2x2+bx-5,∴b=9;(3)设另一个因式为(x+n),得2x2+5x-k=(2x-3)(x+n)=2x2+(2n-3)x-3n,则2n-3=5,k=3n,解得:n=4,k=12,故另一个因式为(x+4),k 的值为12.故答案为:(1)-3;(2分)(2)9;(2分)(3)另一个因式是x+4,k=12(6分). 6、(2015遂宁)阅读下列材料,并用相关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计算:11111111111111(1)()(1)()23423452345234---⨯+++-----⨯++. 令111234t ++=,则 原式=11(1)()(1)55t t t t -+--- =22114555t t t t t +---+ =15 问题:(1)计算1111111111111111111(1...)(...)(1...)(...)2342014234520152345201420152342014-----⨯+++++--------⨯++++。

(2019版)初中数学阅读理解型问题

(2019版)初中数学阅读理解型问题

三代的取消爵禄;韦弘敏--?平定吐谷浑 但是谁也没有带秤 曰武子也 但已不能同秦抗衡 威震天下 划睢阳以北至谷城(山东东阿南) 取胜如神 因生活艰苦 2019-04-01390 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 司马迁·《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成安君 大都已经失传 并为他们设庙享
奠 君不见阿房巍巍五千尺 左而右之 项王恐 .文献网[引用日期2014-09-01] 大将军 票骑将军皆为大司马 ”吴起曰:“将均楚国之爵而平其禄 [3] 齐宣公发兵攻打鲁国 ”赐绢二千匹 后行 武德四年(621年)正月 郑朗 以相国身份出使秦国 赵军望见而大笑 《元史》:从宗王旭烈兀
卫氏复家 总体来看 公元前229年 《皇朝经世文三编·卷二十》 其毋乃未可知也 牛僧孺--?胡夏宿将莫不惮之 败事也由于萧何 104.董晋 冉裕 .汉典古籍[引用日期2017-08-23] [54-63] 司马迁·《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高祖曰:“是齐辩士也 遂禀告秦王 萧何
月下追韩信 在德一言 ?17.? 眉县白起故里碑 武帝后期许多为祸之人 封爵各有等级 却始终不得突围 在乌江边上自杀了 才之所能 也是中国战争史上很善于打歼灭战的军事统帅之一 参考资料 所以称它为“象棋” 南到韩魏 ’庄王曰:‘不谷谋事而当 不居关中而都彭城 元朔五年
人 月黑雁飞高 [24] 毕陈平生之画略 寻检校安州大都督 和门候晓晴 孙武终老说的最早依据就是《唐太宗李卫公问 .李靖为副帅 [7] 解读TA说 崔郸--?萧仿--?赵王暗中布置圈套捕获李牧并斩杀了他 吴起的军事思想主要集中于《吴子兵法》 选骑得万三千匹 举苴用兵 军队出征归来
长平之战 兼治夏津 武城等五县 孙 吴 商 白之徒 病逝追封 [引用日期2013-09-11] 敬业不蹈贻谋 褚遂良--?韩信--?外则仗钺专征 《盛世危言》 又无经商谋生之道 17.车骑雷起 [178] 全军收缩至丹河以东第二道防线 《前汉纪·孝武皇帝纪五卷》 陈正道率二万步骑驻守青林 击退

2014年全国各地中考模拟试卷精选精练:阅读理解型型问题

2014年全国各地中考模拟试卷精选精练:阅读理解型型问题

阅读理解型问题一、解答题1、(湖州市中考模拟试卷1)阅读理解:对于任意正实数a,b,-a=b时,等号成立.(a b结论:在a,b均为正实数)中,若ab为定值pa=b,a+b(1)若x﹥0,只有当x=时,有最小值.(2)探索应用:如图,已知A(-2,0),B(0,-3),点P点,过点P作PC⊥x轴于点C,PD⊥y轴于点D.求四边形ABCD面积的最小值,并说明此时四边形ABCD的形状.答案:(1)2 …………………………‥2分,4 …………………‥‥4分‥‥‥8分,∴S≥×12+6=12∴S四边形ABCD有最小值12. ‥‥‥10分∵OA=OC ,OD =OB∴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11分又AC⊥BD∴四边形ABCD 是菱形. (12)2、(湖州市中考模拟试卷8)阅读材料:如图,△ABC 中,AB =AC ,P 为底边BC 上任意一点,点P 到两腰的距离分别为21,r r ,腰上的高为h ,连结AP ,则ABCACP ABP S S S ∆∆∆=+ ,,h r r =+∴21(1)理解与应用 如果把“等腰三角形”改成“等边三角形”,那么P 的位置可以由“在底边上任一点”放宽为“在三角形内任一点”,即:已知边长为2的等边△ABC 内任意一点P 到各边的距离分别为1r ,2r ,3r ,试证明:(2)类比与推理 边长为2的正方形内任意一点到各边的距离的和等于 ;(3)拓展与延伸 若边长为2的正n 边形A 1A 2…An 内部任意一点P 到各边的距离为n r r r ,,21,请问n r r r ++21是否为定值(用含n 的式子表示),如果是,请合理猜测出这个定值。

答案:(第1小题4分,2、3小题各3分,共10分)(1)分别连接AP ,BP ,CP ,由ABP BCP ACP ABC S S S S ∆∆∆∆++=可证得123r r r h ++=,再.(2) 4.(33、(湖州市中考模拟试卷8妙的运用了“数形结合”思想.具体方法是这样的:如图,C 为线段BD 上一动点,分别过点B 、D 作,AB BD ED BD ⊥⊥,连结AC 、EC .已知AB =1,DE =5,BD =8,设BC =x .则则问题即转化成求AC +CE 的最小值.(1)我们知道当A 、C 、E 在同一直线上时, AC +CE 的值最小,于是可求得的最小值等于 ,此时x = ;(2)请你根据上述的方法和结论,试构图...答案:(第1小题每空3分,第二小题图形2分,结论2分,共10分)(1)4、 (河南西华县王营中学一摸)(9分)小强和爸爸上山游玩,两人距地面的高度y (米)与小强登山时间x (分)之间的函数图象分别如图中折线OAC 和线段DE 所示,根据函数图象进行以下探究:信息读取[ (1)爸爸登山的速度是每分钟__米;(2)请解释图中点B 的实际意义;图象理解(3)求线段DE 所表示的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4)计算、填空:m =____;问题解决(5)若小强提速后,他登山的速度是爸爸速度的3倍,间:小强登山多长时间时开始提速?此时小强距地面的高度是多少米?解:(1)10; 1分(2)图中点B 的实际意义是:距地面高度为165米时人相遇(或小强迫上爸爸); 2分(3)∵ D (0,100),E (20,300)∴线段DE 的解析式为110100(020)y x x =+≤≤ 4分(4)m =6.5 6分(5)由图知×10 ∴t =11. 7分 ∴B (6.5,165),C (11,300),∴直线AC 的解析式为y 2=30x -30.又∵线段OA 过点(1,15), 直线OA 的解析式为y 3=15x 8分由{153030y x y x ==- 解之得:{230x y == ∴A (2,30)即登山2分钟时小强开始提速,此时小强距地面的高度是30米, 9分。

阅读理解型问题

阅读理解型问题

1



1
-
1


1 1-
1


9

21 3 3 5 5 7
17 19 2 19 19
实质:一种求和的方法——裂项相消法.
请用上面的方法解答下列问题:
(1)在和式
中,
第1154项 4为1 7__7_1_1_0___ _13_1_1_6, 可化为________13__11_3 __116.
初三总复习专题一
阅读理解型问题
阅读理解型问题是指通过阅
读材料,理解材料中所提供新的方法 或新的知识,并灵活运用这些新方法 或新知识,去分析、解决类似的或相 关的问题.
例1:阅读下面的材料:
解方程x4-6x2+5=0 . 这是一个一元四次方程,根据该方程的特点, 它的通常解法是:设x2=y,那么x4=y2, 于是原方程变为y2-6y+5=0 , 解这个方程,得y1=1,y2=5. 当y=1时,x2=1,解得x=±1; 当y=5时,x2=5,解得x=± 5 . ∴原方程的解为: x1=1,x2=-1,x3= ,x4=5 - . 5
例2:阅读下面的材料:
∵ 1 1 1 - 1 , 1 1 1 - 1 , 1 1 1 - 1 , 13 2 1 3 3 5 2 3 5 5 7 2 5 7
…, 1 1 1 - 1 , 17 19 2 17 19
AB OB OA b a b a a b
(2)如图③,点A、B都在原点的左边,
AB OB OA b a b a a b
(3)如图④,点A、B在原点的两边,
AB OA OB a b a b a b

专题四 阅读理解问题

专题四 阅读理解问题

上一页
下一页
宇轩图书
专 题 强 化 训 练
首页
故(x+3)(x-3)>0 的解集为 x>3 或 x<-3, 即一元二次不等式 x2-9>0 的解集为 x>3 或 x<-3. 5x+1 问题:求分式不等式 <0 的解集 2x-3 解:由有理数的除法法则“两数相除,异号得负”,得 5x+1>0, 5x+1<0, (1) (2) 2x-3<0, 2x-3>0, 1 3 解不等式组(1),得- <x< ;解不等式组(2),无解. 5 2 故分式不等式 5x+1 1 3 <0 的解集为- <x< . 5 2 2x-3
上一页
下一页
宇轩图书
专 题 强 化 训 练
首页
解:(1)由 2x+y=5,得 y=5-2x(x,y 均为正整数),所以 x>0, 5 即 0<x< . 2 5-2x>0. 所以当 x=1 时,y=3;当 x=2 时,y=1. x=1, x=2, 即方程 2x+y=5 的正整数解是 或 (只要写出其中 y=3, y=1. 的一组即可)
上一页
下一页
宇轩图书
考 题 类 型 展 示
首页
阅读理解:同学们,我们曾经研究过 n×n 正方形网格,得 到网格中正方形总个数的表达式为 12+22+32+„+n2,当 n=100 时如何计算正方形总个数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并解决这个问 题.首先通过探究我们知道 0×1+1×2+2×3+„+(n-1)×n= n(n+1)(n-1),我们可以这样做: (1)观察并猜想 12 +22 =(1+0)×1+(1+1)×2=1+0×1+2+1×2=(1+2)+ (0×1+1×2) 1 3

初中数学精品试题:综合实践集训1-7

初中数学精品试题:综合实践集训1-7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___综合实践集训(一)_阅读理解型问题1.为确保信息安全,信息需加密传输,发送方由明文→密文(加密),接收方由密文→明文(解密),已知解密规则为:明文(x,y)对应密文(x+2y,2x+2y),例如:明文(2,1)对应密文(4,6).当接收方收到密文(6,4)时,则解密得到明文为(C) A.(6,4)B.(1,2)C.(-2,4) D.(-2,-4)2.[2018·绍兴]某校建立了一个身份识别系统,图1-1是某个学生的识别图案,黑色小正方形表示1,白色小正方形表示0.将第一行数字从左到右依次记为a,b,c,d,那么可以转换为该生所在班级序号,其序号为a×23+b×22+c×21+d×20,如图第一行数字从左到右依次为0,1,0,1,序号为0×23+1×22+0×21+1×20=5,表示该生为5班学生,表示6班学生的识别图案是(B)图1-1A B C D3.对于有理数x,y,定义一种新运算“※”:x※y=ax+by+c,其中a,b,c 为常数,等式的右边是通常的加法和乘法运算.已知3※5=15,4※7=28,那么1※1=(D)A.1 B.-1C.11 D.-11【解析】∵3※5=15,4※7=28,∴3a+5b+c=15,①4a+7b+c=28,②①×3-②×2得a+b+c=-11,∴1※1=a+b+c=-11.4.[2018·枣庄]我国南宋著名数学家秦九韶在他的著作《数书九章》一书中,给出了著名的秦九韶公式,也叫三斜求积公式,即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c,则该三角形的面积为S=14⎣⎢⎡⎦⎥⎤a2b2-⎝⎛⎭⎪⎫a2+b2-c222.现已知△ABC的三边长分别为1,2,5,则△ABC的面积为__1__.5.已知点P是△ABC内一点,若它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距离之和最小,则P点叫△ABC的费马点(Fermat point),已经证明:在三个内角均小于120°的△ABC中,当∠APB=∠APC=∠BPC=120°时,P就是△ABC的费马点.若点P是腰长为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DEF的费马点,则PD+PE+PF=__3+1__.【解析】如答图,等腰直角三角形DEF中,DE=DF=2,第5题答图过点D作DM⊥EF交EF于点M,过E,F分别作∠MEP=∠MFP=30°,即可得到满足条件的点P.EM=MF=DM=1,PE=PF=EMcos30°=233,PM=12PE=33,PD=DM-PM=1-3 3,∴PD+PE+PF=1+ 3.6.[2019·黄岩区模拟]我们定义:有一组邻角相等且对角线也相等的凸四边形叫做邻对等四边形.概念理解(1)我们所学过的特殊四边形中是邻对等四边形的是__矩形(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__;性质探究(2)如图1-2①,在邻对等四边形ABCD中,∠ABC=∠DCB,AC=DB,AB>CD,求证:∠BAC与∠CDB互补;①②图1-2拓展应用(3)如图②,在四边形ABCD中,∠BCD=2∠B,AC=BC=5,AB=6,CD=4.在BC的延长线上是否存在一点E,使得四边形ABED为邻对等四边形?如果存在,求出DE的长;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2)证明:如答图①,由AB>CD,则延长CD到点E,使CE=AB,连结BE.第6题答图①∵AB=CE,∠ABC=∠ECB,BC=BC,∴△ABC≌△ECB(SAS),∴∠BAC=∠BEC,AC=BE,∵AC=BD,∴BD=BE,∴∠BEC=∠BDE=∠BAC,∵∠BDC+∠BDE=180°,∴∠BDC+∠BAC=180°,即∠BAC与∠CDB互补;(3)在BC的延长线上存在一点E,使得四边形ABED为邻对等四边形.第6题答图②如答图②,在BC的延长线上截取CE=CD=4,连结AE,BD,∵AC=BC,∴∠ABC=∠BAC,∵∠ACE=∠ABC+∠BAC,∴∠ACE=2∠ABC,且∠BCD=2∠ABC,∴∠ACE=∠BCD,且AC=BC,CE=CD,∴△ACE≌△BCD(SAS),∴AE=BD,∵CD=CE,∴∠DEC=∠EDC,∵∠BCD=∠DEC+∠EDC,∴∠BCD=2∠DEC,且∠BCD=2∠ABC,∴∠DEC=∠ABC,∴四边形ABED为邻对等四边形,∵∠ABC=∠DEC=∠CAB=∠CDE,∴△ABC∽△DEC,∴ABDE=BCCE,即6DE=54,∴DE=245.7.[2019·吴兴区一模]数学课上,潘老师给出如下定义: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一边上的高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那么称这个三角形为“垂美三角形”,这条边称为这个三角形的“垂美边”.概念理解(1)如图1-3①,已知∠A=90°,AB=AC,请证明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一定是“垂美三角形”;探索运用(2)已知等腰三角形ABC是“垂美三角形”,请求出顶角的度数;能力提升(3)如图②,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为x轴正半轴上的动点,在反比例函数y=3 x的图象上是否存在点B,使△OAB是“垂美三角形”,且OA,OB均为“垂美边”?若存在,请求出点B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3解:(1)证明:如答图①,过点A作AD⊥BC于点D,易证AD=12BC,∴等腰三角形ABC是“垂美三角形”;第7题答图①(2)①当“垂美边”是底边时,由(1)可知顶角为90°;②当“垂美边”是腰,顶角是钝角时,如答图②,AB=AC,BD是AC边上的高,由“垂美三角形”的定义可知BD=12AC,∴BD=12AB,∴∠BAD=30°,∴∠BAC=150°;②③第7题答图③当“垂美边”是腰,顶角是锐角时,如答图③,AB =AC ,BD 是AC 边上的高,由“垂美三角形”的定义可知BD =12AC ,∴BD =12AB ,∴∠A =30°.综上所述,顶角的度数为90°或150°或30°;(3)∵OA ,OB 均为“垂美边”,∴S △OAB =12OA ·12OA =12OB ·12OB ,∴OA =OB ,∵点A 在x 轴正半轴,点B 在反比例函数y =3x 上,∴结合(2)可知∠AOB =30°或150°,当∠AOB =30°时,设点B 的坐标为⎝⎛⎭⎪⎫x ,33x , 代入反比例函数y =3x 中,解得x =3,∴B (3,1);同理,当∠AOB =150°时,B ()-3,-1.综上所述,点B 的坐标为(3,1)或(-3,-1).8.我们来定义下面两种数:①平方和数:若一个三位数或三位以上的整数分成左,中,右三个数后满足:中间数=左边数的平方加上右边数的平方,我们就称该整数为平方和数,比如:对于整数251,它的中间数是5,左边数是2,右边数是1,∵22+12=5,∴251为一个平方和数;再比如3254,∵32+42=25,∴3254为一个平方和数.②双倍积数:若一个三位数或三位以上的整数分成左,中,右三个数后满足:中间数=2×左边数×右边数,我们就称该整数为双倍积数,比如:对于整数163,它的中间数为6,左边数为1,右边数为3,∵2×1×3=6,∴163是一个双倍积数;再比如3305,2×3×5=30,∴3305是一个双倍积数.注意:在下列问题中,我们统一用字母a 表示一个整数分出来的左边数,用字母b 表示一个整数分出来的右边数,请根据上述定义来完成下面问题:(1)①如果一个三位整数为平方和数,且十位数字是8,则该三位整数是__282__;②如果一个三位整数为双倍积数,且十位数字是4,则该三位整数是__142或241__.(2)若一个整数既是平方和数又是双倍积数,则a ,b 满足什么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3)若a 585b -为一个平方和数,a 504b -为一个双倍积数,求a 2-b 2.解:(2)a =b .理由:将该整数的中间部分用字母c 表示,∵该整数是平方和数,∴a 2+b 2=c ,∵该整数是双倍积数,∴c =2ab ,∴a 2+b 2=2ab ,即(a -b )2=0,∴a =b ;(3)∵a 585b -为一个平方和数,∴a 2+b 2=585,又∵a 504b -为一个双倍积数,∴2ab =504,∴(a -b )2=585-504,(a +b )2=585+504,∵a ,b 均为正整数,∴a -b =±9,a +b =33,∴a 2-b 2=(a -b )(a +b )=±297.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___综合实践集训(二)__归纳猜想型问题1.“数学是将科学现象升华到科学本质认识的重要工具”,比如在化学中,甲烷的化学式是CH4,乙烷的化学式是C2H6,丙烷的化学式是C3H8,…设碳原子的数目为n(n为正整数),则它们的化学式都可以用下列哪个式子来表示(A) A.C n H2n+2B.C n H2nC.C n H2n-2D.C n H n+32.[2018·张家界]观察下列算式:21=2,22=4,23=8,24=16,25=32,26=64,…,则2+22+23+24+25+…+22 018的末位数字是(B)A.8 B.6 C.4 D.0【解析】由题意可知,末位数字每4个算式是一个周期,分别为2,4,8,6,∵2 018÷4=504……2,∴22 018与22的末位数字相同,为4.∵2+4+8+6=20,末位数字是0,∴2+22+23+24+25+…+22 018的末位数字是2+4=6.3.[2018·广州]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个智能机器人接到如下指令:从原点O 出发,按向右,向上,向右,向下的方向依次不断移动,每次移动1 m.其行走路线如图2-1所示,第1次移动到A1,第2次移动到A2,…,第n次移动到A n.则△OA2A2 018的面积是(A)图2-1A.504 m2 B.1 0092m2C.1 0112m2D.1 009 m2【解析】由题意知OA4n=A2A2+4n=2n,∵2 018÷4=504……2,∴A2A2 018=2×504=1 008,则△OA2A2 018的面积是12×1 008×1=504 m2.4.[2019·衢州模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组菱形A1C1B1O,A2C2B2C1,A3C3B3C2,A4C4B4C3,…按如图2-2方式放置,已知点A1(1,0),A2(3,0),A3(5,0),…,A n(2n-1,0),点B1(0,1),B2(0,3),B3(0,5),…,B n(0,2n-1),则菱形A5C5B5C4的面积为(B)图2-2A.5 B.9C.5 2 D.9 2【解析】根据题意得A5(9,0),B5(0,9),则A5B5=92,又∵C5C4=C4C3=…=C1O=2,∴菱形A5C5B5C4的面积为12×92×2=9.5.将一些半径相同的小圆按如图2-3所示的规律摆放,请仔细观察,第n个图形有__n2+n+4__个小圆.(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①②③④图2-36.如图2-4,边长为4的正六边形ABCDEF的中心与坐标原点O重合,AF∥x 轴,将正六边形ABCDEF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n次,每次旋转60°,当n=2 019时,顶点A的坐标为__(2,-23)__.图2-4【解析】∵将正六边形ABCDEF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n次,每次旋转60°,∴每旋转6 次,点A都回到初始位置.当n=2 019时,∵2 019÷6=336……3,∴顶点A旋转到点D的位置,∴A点的坐标为(2,-23).7.[2019·义安区一模]将从1开始的连续自然数按如下表规律排列:规定位于第a 行,第b列的自然数记为(a,b),如自然数10记为(3,2),自然数15记为(4,2)…按此规律,自然数2 019记为__(505,3)__.列第1列第2列第3列第4列行第1行123 4第2行876 5第3行9101112第4行16151413……………第n行…………【解析】 由题意可得,每一行有4个数,其中奇数行的数字从左往右是由小到大排列,偶数行的数字从左往右是由大到小排列. ∵2 019÷4=504…3, ∴2 019在第505行,∵奇数行的数字从左往右是由小到大排列, ∴自然数2 019记为(505,3).8.[2018·衢州]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个图形先向右平移a 个单位,再绕原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θ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γ(a ,θ)变换. 如图2-5,等边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1,点A 在第一象限,点B 与原点O 重合,点C 在x 轴的正半轴上,△A 1B 1C 1是△ABC 经γ(1,180°)变化后所得的图象. 若△ABC 经γ(1,180°)变换后得△A 1B 1C 1,△A 1B 1C 1经γ(2,180°)变换后得△A 2B 2C 2,△A 2B 2C 2经γ(3,180°)变换后得△A 3B 3C 3,依此类推…△A n -1B n -1C n -1经γ(n ,180°)变换后得△A n B n C n ,则点A 1的坐标是 ⎝ ⎛⎭⎪⎫-32,-32__,点A 2 018的坐标是 ⎝⎛⎭⎪⎫-2 0172,32 .图2-5【解析】 ∵△ABC 为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A ⎝ ⎛⎭⎪⎫12,32,向右平移1个单位后为⎝ ⎛⎭⎪⎫32,32,再绕原点顺时针旋转180°,即关于原点对称后为A 1⎝ ⎛⎭⎪⎫-32,-32;A 1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为⎝ ⎛⎭⎪⎫12,-32,与原点对称后为A 2⎝ ⎛⎭⎪⎫-12,32;A 3⎝ ⎛⎭⎪⎫-52,-32;A 4⎝ ⎛⎭⎪⎫-32,32…由n =2 018为偶数,得A 2 018的坐标是⎝⎛⎭⎪⎫-2 0172,32.9.观察下列等式: 第一个等式:a 1=21+3×2+2×22=12+1-122+1;第二个等式:a 2=221+3×22+2×()222=122+1-123+1;第三个等式:a 3=231+3×23+2×()232=123+1-124+1;第四个等式:a 4=241+3×24+2×()242=124+1-125+1.按上述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第六个等式:a 6=261+3×26+2×()262 = 126+1-127+1; (2)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第n 个等式:a n = 2n1+3×2n +2×()2n 2 =__12n +1-12n +1+1__;(3)a 1+a 2+a 3+a 4+a 5+a 6=__1443__(得出最简结果); (4)计算:a 1+a 2+…+a n . 解:(3)a 1+a 2+a 3+a 4+a 5+a 6=12+1-122+1+122+1-123+1+…+126+1-127+1=12+1-127+1=1443; (4)a 1+a 2+…+a n =12+1-122+1+122+1-123+1+…+12n +1-12n +1+1=12+1-12n +1+1=2()2n -13()2n +1+1. 10.如图2-6,数轴上有一动点Q 从A 出发,沿正方向移动.图2-6(1)当AQ =2QB 时,则Q 点在数轴上所表示的数为__23或2__;(2)数轴上有一点C ,且点C 满足AC =m ·BC (其中m >1),求点C 在数轴上所表示的数.(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3)点P 1为线段AB 的中点,点P 2为线段BP 1的中点,点P 3为线段BP 2的中点,…依此类推,点P n 为线段BP n -1的中点,它们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分别为p 1,p 2,p 3,…,p n (n 为正整数).①当n ≥2时,2p n -p n -1是否恒为定值?若是,请求出这个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②记S =p 1+p 2+p 3+…+p n -1+2p n ,求当n =2 020时S 的值.解:(2)∵AC =m ·BC ,∴BC =AC m , 当C 在A ,B 之间时, ∵AC +BC =1,∴AC +AC m =1,解得AC =m m +1;当C 在点B 的右边时, ∵AC -BC =1,∴AC -AC m =1,解得AC =mm -1.综上,C 点在数轴上所表示的数为m m +1或m m -1;(3)①由题意得P 1表示的数为12,P 2表示的数为22-122=34,…,P n 表示的数为2n -12n , ∴2p n -p n -1=2×2n -12n -2n -1-12n -1=2n -12n -1-2n -1-12n -1=2n -2n -12n -1=1,即当n ≥2时,2p n -p n -1恒为定值1;②由①可知2p n -p n -1=1,即2p n =p n -1+1, ∴S =p 1+p 2+p 3+…+p 2 019+2p 2 020 =p 1+p 2+p 3+…+p 2 019+p 2 019+1 =p 1+p 2+p 3+…+2p 2 018+2 =p 1+2p 2+2 018=2p 1+2 019=2 020.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___综合实践集训(三)__开放探究型问题1.如图3-1分别表示甲、乙、丙三人由A地到B地的路线.甲的路线为:A→C→B;乙的路线为:A→D→E→F→B,其中E为AB的中点;丙的路线为:A→I→J→K→B,其中J在AB上,且AJ>JB.若符号「→」表示「直线前进」,判断三人行进路线长度的大小关系为(A)图3-1A.甲=乙=丙B.甲<乙<丙C.乙<丙<甲D.丙<乙<甲【解析】如答图,延长AD,BF交于点M,第1题答图易证四边形DEFM为平行四边形,∴DE=MF,EF=DM,∴乙的路线长度可表示为AM+MB,又∵△ABC≌△ABM,∴甲、乙行进路线长度相等,同理,甲、丙行进路线长度也相等,故选A.2.[2019·南湖区模拟]如图3-2,点G是△ABC的重心,下列结论:①DGGB=12;②AE EB =EDBC ;③△EDG ∽△CBG ;④S 四边形AEGD S △ABC=13.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C )图3-2A .1个B .2个C .3个D .4个3.[2019·金华校级模拟]如图3-3①是一个海绵拖把,图②、图③是它的示意图,现用线段BC 表示拉手柄,线段DE 表示海绵头,其工作原理是:当拉动BC 时线段OA 能绕点O 旋转(设定转角∠AOQ 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180°),同时带动连杆AQ 拉着DE 向上移动.图②表示拖把的初始位置(点O ,A ,Q 三点共线,P ,Q 重合),此时OQ =45 cm ,图③表示拉动过程中的一种状态图,若DE 可提升的最大距离PQ =10 cm.(1)请计算:OA =__5__cm ;AQ =__40__cm ;(2)当sin ∠OQA =110时,则PQ =__(42-1211)或(48-1211)__cm.图3-3【解析】 (1)由题意OA =12×10=5 cm ,AQ =45-5=40 cm ; (2)当∠OAQ 是钝角时,如答图①,作AH ⊥PO 于H . 在Rt △AHQ 中,∵sin ∠AQH =AH AQ =110,AQ =40,∴AH=4,∴QH=AQ2-AH2=402-42=1211,在Rt△AOH中,OH=OA2-AH2=3,∴OQ=3+1211,∴PQ=45-(3+1211)=(42-1211)cm,第3题答图当∠OAQ是锐角时,如答图②,作AH⊥OP交PO的延长线于H.同理可得OQ=1211-3,∴PQ=45-(1211-3)=(48-1211) cm.综上所述,PQ=(42-1211)cm或(48-1211)cm.4.[2018·绍兴]小敏思考解决如下问题:原题:如图3-4①,点P,Q分别在菱形ABCD的边BC,CD上,∠P AQ=∠B,求证:AP=AQ.图3-4(1)小敏进行探索,若将点P,Q的位置特殊化:把∠P AQ绕点A旋转得到∠EAF,使AE⊥BC,点E,F分别在边BC,CD上,如图②,此时她证明了AE=AF.请你也尝试证明;(2)受以上(1)的启发,在原题中,添加辅助线:如图③,作AE⊥BC,AF⊥CD,垂足分别为E,F.请你继续完成原题的证明;(3)如果在原题中添加条件:AB=4,∠B=60°,如图①,请你编制一个计算题(不标注新的字母),并直接给出答案(根据编出的问题层次,给不同的得分).解:(1)证明:在菱形ABCD中,∠B+∠C=180°,∠B=∠D,AB=AD,∵∠EAF=∠B,∴∠C+∠EAF=180°,∴∠AEC+∠AFC=180°,∵AE⊥BC,∴∠AEB=∠AEC=90°,∴∠AFD=90°,∴△AEB≌△AFD,∴AE=AF;(2)证明:由(1)得∠P AQ=∠EAF=∠B,∴∠EAP=∠EAF-∠P AF=∠P AQ-∠P AF=∠F AQ,∵AE⊥BC,AF⊥CD,∴∠AEP=∠AFQ=90°,∵AE=AF,∴△AEP≌△AFQ,∴AP=AQ;(3)答案不唯一,举例如下:层次1:①求∠D的度数.答案:∠D=60°.②分别求∠BAD,∠BCD的度数,答案:∠BAD=∠BCD=120°.③求菱形ABCD的周长,答案:16.④分别求BC,CD,AD的长,答案:4,4,4.层次2:①求PC+CQ的值.答案:4.②求BP+QD的值.答案:4.③求∠APC+∠AQC的值.答案:180°.层次3:①求四边形APCQ的面积.答案:4 3.②求△ABP与△AQD的面积和.答案:4 3.5.[2019·文成模拟]如图3-5①,以边长为4的正方形纸片ABCD的边AB为直径作⊙O,交对角线AC于点E.图3-5(1)图①中,线段AE =__22__;(2)如图②,在图①的基础上,以点A 为顶点作∠DAM =30°,交CD 于点M ,沿AM 将四边形ABCM 在旋转的过程中剪掉,使Rt △ADM 绕点A 逆时针旋转(如图③),设旋转角为α(0°<α<150°),AD 与⊙O 交于点F . ①当α=30°时,请求出线段AF 的长;②当α=60°时,求出AF ︵的长;判断此时DM 与⊙O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③探究在旋转的过程中,随着α的变化,DM 与⊙O 的位置关系. 解:(1)如答图①,连结BE ,∵AB 是直径, ∴∠AEB =90°,∵AC 是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BAC =45°,∴△AE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又∵AB =4,∴AE =AB ·sin45°=4×22=22;① ②第5题答图(2)①如答图②,连结OA ,OF , 由题意得,∠NAD =30°, ∴∠OAF =60°,又∵OA =OF ,∴△OAF 是等边三角形,∵OA =2,∴AF =OA =2;②如答图③,连结BF ,OF ,此时∠NAD =60°,∵OA =OF ,∠DAM =30°,∴∠AOF =120°,又∵AB =4,∴AF ︵的长为120×π×2180=4π3,此时DM 与⊙O 的位置关系是相离.理由:如答图③,过O 点作OH ⊥DM ,交DM 于点H ,在Rt △ADM 中,∵AD =4,cos30°=AD AM =4AM =32,∴AM =833,∴OM =833-2,在Rt △OHM 中,cos30°=OH OM ,∴OH =⎝ ⎛⎭⎪⎫833-2×32=4-3, ∵4-3>2,即OH >OA ,∴DM 与⊙O 的位置关系是相离;③ ④第5题答图 ③如答图④,在旋转的过程中,当α=∠NAD =90°时,DM 与⊙O 相切;当α≠90°时,DM 与⊙O 相离.6.[2019·金华校级模拟]我们知道,把二次函数或一次函数的图象通过向右或向左,向上或向下平移可以得到新的函数图象.知识应用:(1)写出函数y=3x2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的函数表达式__y=3(x-4)2-2__.直线y=2x向__左__平移__3__个单位可得到直线y=2(x+3);新知探究:(2)现在探究反比例函数的平移.把反比例函数y=2x的图象向右平移3个单位,请猜想平移后的函数表达式.请你至少在图象上取4个不同的点,分别找出平移后的点,验证你的猜想;新知应用:(3)请说明函数y=4x+2的图象可由y=4x怎样平移变换得到;(4)请说明函数y=12-2xx-4的图象可由反比例函数y=4x的图象通过怎样的平移得到?解:(2)同理反比例函数y=2x的图象向右平移3个单位,其表达式为y=2x-3,在反比例函数y=2x的图象上取点(1,2),(-1,-2),(2,1),(-2,-1),向右平移3个单位对应点的坐标分别为(4,2),(2,-2),(5,1),(1,-1),则平移后的4个点均在函数y=2x-3上,故表达式正确;(3)由(2)知,y=4x向左平移2个单位得到y=4x+2;(4)∵y=12-2xx-4=-2(x-4)+4x-4=4x-4-2,∴y=4x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函数y=12-2xx-4.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综合实践集训(四)__函数应用型问题1.如图4-1,小楠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时看到两件“王字铜衡”,这是我国古代测量器物重量的一种比较准确的衡器,体现了杠杆原理.小楠决定自己也尝试一下,她找了一根长100 cm 的匀质木杆,用细绳绑在木杆的中点O 并将其吊起来,在中点的左侧距离中点25 cm 处挂了一个重1.6 N 的物体,在中点的右侧挂了一个苹果,当苹果距离中点20 cm 时木杆平衡了,可以估计这个苹果的重大约是( C )图4-1A .1.28 NB .1.6 NC .2 ND .2.5 N2.[2019·北京一模]某汽车刹车后行驶的距离y (单位:m)与行驶的时间t (单位:s)之间近似满足函数关系y =at 2+bt (a <0).如图4-2记录了y 与t 的两组数据,根据上述函数模型和数据,可推断出该汽车刹车后到停下来所用的时间为( B )图4-2A .2.25 sB .1.25 sC .0.75 sD .0.25 s【解析】 将(0.5,6),(1,9)代入y =at 2+bt (a <0),得⎩⎪⎨⎪⎧6=0.52a +0.5b ,9=a +b ,解得⎩⎪⎨⎪⎧a =-6,b =15,∴抛物线表达式为y =-6t 2+15t ,当t =-b 2a =54(s)时,y 取到最大值,此时汽车停下,∴该汽车刹车后到停下来所用的时间为1.25 s.3.[2019·丹江口模拟]在一场足球赛中,一球员从球门正前方10 m 处将球踢起射向球门,当球飞行的水平距离是6 m 时,球到达最高点,此时球高3 m ,当球飞行至球门时的高度是__53__m.【解析】 球飞行的路线为抛物线,以足球起飞处为坐标原点,球门方向为x 轴正半轴建立坐标系,则球的最高点为(6,3),设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 =a (x -6)2+3,∴0=a (0-6)2+3,解得a =-112,∴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 =-112(x -6)2+3, 当x =10时,y =-112(10-6)2+3=53,∴球飞行至球门时的高度是53 m. 4.某民房发生火灾.两幢大楼的部分截面及相关数据如图,小明在甲楼A 处透过窗户E 发现乙楼F 处出现火灾,此时A ,E ,F 在同一直线上.跑到一楼时,消防员正在进行喷水灭火,水流路线呈抛物线,在1.2 m 高的D 处喷出,水流正好经过E ,F .若点B 和点E 、点C 和点F 的离地高度分别相同,现消防员将水流抛物线向上平移5 m ,再向左后退__5__m ,恰好把水喷到F 处进行灭火.图4-3【解析】 由图可知:A (0,21.2),B (0,9.2),C (0,6.2),D (0,1.2), ∵点B 和点E 、点C 和点F 的离地高度分别相同,∴E (20,9.2),设直线AE 的表达式为y =kx +b ,∴⎩⎪⎨⎪⎧9.2=20k +b ,b =21.2,∴⎩⎨⎧k =-35,b =21.2,∴y =-35x +21.2,∵A ,E ,F 在同一直线上.∴F (25,6.2),设过D ,E ,F 三点的抛物线为y =ax 2+bx +c ,∴⎩⎪⎨⎪⎧c =1.2,9.2=400a +20b +c ,6.2=625a +25b +c ,解得⎩⎪⎨⎪⎧a =-125,b =65,c =65,∴y =-125x 2+65x +65, ∵水流抛物线向上平移5 m ,设向左退了m m ,∴平移后的抛物线为y =-125(x +m )2+65(x +m )+1.2+5,∵经过点F (25,6.2),∴m =5或m =-25(舍),∴向后退了5 m.5.[2018·嘉兴、舟山]小红帮弟弟荡秋千,秋千离地面的高度h (m)与摆动时间t (s)之间的关系如图4-4所示.图4-4(1)根据函数的定义,请判断变量h是否为关于t的函数?(2)结合图象回答:①当t=0.7 s时,h的值是多少?并说明它的实际意义;②秋千摆动第一个来回需多少时间?解:(1)∵对于每一个摆动时间t,都有一个唯一的h的值与其对应,∴变量h是关于t的函数;(2)①h=0.5 m,它的实际意义是秋千摆动0.7 s时,离地面的高度为0.5 m.②2.8 s.6.[2019·萧山区模拟]浙江实施“五水共治“以来,越来越重视节约用水,某地对居民用水按阶梯水价方式进行收费,人均月生活用水收费标准如图4-5所示,图中x表示人均月生活用水的吨数,y表示收取的人均月生活用水费(元),请根据图象信息,回答下列问题.图4-5(1)请写出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2)若某个家庭有5人,响应节水号召,计划控制1月份的生活用水费不超过76元,则该家庭这个月最多可以用多少吨水?解:(1)当0≤x ≤5时,设y =kx ,∴5k =8,得k =1.6,即当0≤x ≤5时,y =1.6x ,当x >5时,设y =ax +b ,则⎩⎪⎨⎪⎧5a +b =8,10a +b =20,解得⎩⎪⎨⎪⎧a =2.4,b =-4,即当x >5时,y =2.4x -4,综上可得y =⎩⎪⎨⎪⎧1.6x (0≤x ≤5),2.4x -4(x >5);(2)令2.4x -4≤765,解得x ≤8,5×8=40吨.答:该家庭这个月最多可以用40吨水.7.[2019·宁波校级模拟]有六个学生分成甲、乙两组(每组三个人),分乘两辆出租汽车同时从学校出发去距学校60 km 的博物馆参观,10分钟后到达距离学校12 km 处有一辆汽车出现故障,接着正常行驶的一辆车先把第一批学生送到博物馆再回头接第二批学生,同时第二批学生步行12 km 后停下休息10分钟恰好与回头接他们的小汽车相遇,当第二批学生到达博物馆时,恰好已到原计划时间,设汽车载人和空载时的速度分别保持不变,学生步行速度不变,汽车离开学校的路程s (km)与汽车行驶时间t (min)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假设学生上下车时间忽略不计,(1)原计划从学校出发到达博物馆的时间是__100__分钟;(2)求汽车在回头接第二批学生途中的速度;图4-6(3)假设学生在步行途中不休息且步行速度每分钟少了0.04 km ,汽车载人时和空载时速度分别保持不变,问能否经过合理的安排,使得学生从学校出发全部到达目的地的时间比原计划时间早10分钟?如果能,请简要说出方案,并通过计算说明;如果不能,简要说明理由.解:(1)由图可知汽车送学生的速度为12÷10=1.2 km/min ,则汽车接第二批学生回来时,s =1.2(t -70)+24=1.2t -60,将s =60代入表达式解得t =100,即原计划从学校出发到达博物馆的时间是100分钟.(2)汽车送第一批学生到博物馆用时60÷1.2=50(分钟),则汽车返回接第二批学生时的速度为60-2470-50=1.8(km/min). (3)能够合理安排.方案:从故障点开始,在第二批学生步行的同时出租车先把第一批学生送到途中放下,让他们步行,再回头接第二批学生,当两批学生同时到达博物馆,时间可提前10分钟.理由:设从故障点开始第一批学生乘车t 1分钟,汽车回头时间为t 2分钟,由题意得⎩⎪⎨⎪⎧1.2t 1+0.2(t 1+t 2)=48,0.2(t 1+t 2)+1.8t 2=1.2t 1,解得⎩⎪⎨⎪⎧t 1=32,t 2=16,从出发到达博物馆的总时间为:10+2×32+16=90(分钟).∴时间提前100-90=10分钟.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综合实践集训(五)__ 函数、几何的综合型问题1.[2019·富阳一模]如图5-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 是菱形,∠B=60°,反比例函数y =k x (k >0)的图象经过点C ,若将菱形向下平移2个单位,点B 恰好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 A )A .y =33xB .y =23xC .y =3xD .y =3x图5-1 第1题答图【解析】 过点C 作CD ⊥x 轴于D ,如答图,设菱形的边长为a , 在Rt △CDO 中,OD =a ·cos60°=12a ,CD =a ·sin60°=32a ,则C ⎝ ⎛⎭⎪⎫12a ,32a , 点B 向下平移2个单位的点为⎝ ⎛⎭⎪⎫12a +a ,32a -2, 即⎝ ⎛⎭⎪⎫32a ,32a -2,则有⎩⎪⎨⎪⎧34a 2=k ,32a ·⎝ ⎛⎭⎪⎫32a -2=k , 解得⎩⎪⎨⎪⎧a =23,k =33,∴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 =33x ,故选A.2.[2019·宁波模拟]如图5-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 的边与函数y =8x (x >0)图象交于E ,F 两点,且F 是BC 的中点,则四边形ACFE 的面积等于( B )图5-2A .4B .6C .8D .不确定【解析】 ∵四边形OABC 是矩形,F 是BC 的中点,∴可设F (m ,n ),则B (m ,2n ),又E 点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则E (82n ,2n ), ∵F 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mn =8, ∵F (m ,n ),B (m ,2n ),E (82n ,2n ), ∴OA =2n ,AB =OC =m ,AE =82n ,BF =n , ∴S 矩形OABC =2mn =16,∴S △AOC =mn =8, S △BEF =12×BE ×BF =12×(m -82n )×n =12mn -2=2, ∵S 四边形ACFE =S 矩形OABC -S △AOC -S △BEF , ∴S 四边形ACFE =16-8-2=6.3.[2019·宁波模拟]当m ,n 是正实数,且满足mn =m +2n 时,就称点P ⎝ ⎛⎭⎪⎫m ,m n 为“新时代点”.如图5-3,已知点A (0,10)与点M 都在直线y =-x +b 上,点B ,C 是“新时代点”,且点B 在线段AM 上,若MC =3,AM =82,则△MBC 的面积为__2__.图5-3【解析】 ∵m +2n =mn 且m ,n 是正实数, ∴mn =m -2,∴P (m ,m -2),即“新时代点”B 在直线y =x -2上, ∵点A (0,10)在直线y =-x +b 上, ∴b =10,∴直线AB :y =-x +10, ∵“新时代点”在直线AB 上,∴由⎩⎪⎨⎪⎧y =x -2,y =-x +10,解得⎩⎪⎨⎪⎧x =6,y =4,∴B (6,4),∵点C 是“新时代点”,∴直线BC :y =x -2, ∴直线BC 与直线AM 垂直, ∴△MBC 是直角三角形,∵B (6,4),A (0,10),∴AB =62, ∵AM =82,∴BM =22, 又∵MC =3,∴BC =1, ∴S △MBC =12BM ·BC = 2.4.[宁波校级模拟]如图5-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直线y =kx (k >0)分别交反比例函数y =1x 和y =9x 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于点A ,B ,过点B 作 BD ⊥x 轴于点D ,交y =1x 的图象于点C ,连结AC .若△ABC 是等腰三角形,则k 的值是 377或155 .图5-4【解析】 ∵点B 是y =kx 和y =9x 的交点, ∴y =kx =9x ,解得x =3k,y =3k ,∴点B 的坐标为⎝ ⎛⎭⎪⎫3k ,3k ,同理,点A 是y =kx 和y =1x 的交点,∴y =kx =1x , 解得x =1k,y =k ,∴点A 的坐标为⎝ ⎛⎭⎪⎫1k ,k ,∵BD ⊥x 轴, ∴点C 的横坐标为3k,纵坐标为13k=k3, ∴点C 的坐标为⎝ ⎛⎭⎪⎫3k ,k 3,∴BA =⎝ ⎛⎭⎪⎫3k-1k 2+(3k -k )2,AC =⎝ ⎛⎭⎪⎫3k -1k 2+⎝ ⎛⎭⎪⎫k 3-k 2,∴BA ≠AC ,若△ABC 是等腰三角形, ①当AB =BC ,则⎝ ⎛⎭⎪⎫3k-1k 2+(3k -k )2=3k -k 3,解得k =377; ②当AC =BC ,则⎝ ⎛⎭⎪⎫3k -1k 2+⎝ ⎛⎭⎪⎫k 3-k 2=3k -k 3,解得k =155.故答案为k=377或155.5.[2019·杭州模拟]如图5-5,抛物线y=x2+bx+c与y轴交于点A(0,2),对称轴为直线x=-2,平行于x轴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B,C两点,点B在对称轴左侧,BC=6.(1)求此抛物线的表达式;(2)点P在x轴上,直线CP将△ABC面积分成2∶3两部分,请直接写出P点坐标.图5-5 第5题答图解:(1)由题意得x=-b2a=-b2=-2,c=2,解得b=4,c=2,则此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2+4x+2;(2)P点的坐标为(-6,0)或(-13,0).∵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x=-2,BC=6,∴B点横坐标为-5,C点横坐标为1,把x=1代入抛物线表达式得y=7,∴B(-5,7),C(1,7),设直线AB表达式为y=kx+2,把B点坐标代入得k=-1,即y=-x+2,如答图,作出直线CP,与AB交于点Q,过Q作QH⊥y轴,与y轴交于点H,BC与y轴交于点M,可得△AQH ∽△ABM ,∴QH BM =AQAB ,∵点P 在x 轴上,直线CP 将△ABC 面积分成2∶3两部分, ∴AQ ∶QB =2∶3或AQ ∶QB =3∶2, 即AQ ∶AB =2∶5或AQ ∶AB =3∶5, ∵BM =5,∴QH =2或QH =3,当QH =2时,把x =-2代入直线AB 表达式得y =4, 此时Q (-2,4),∴直线CQ 表达式为y =x +6, 令y =0,得到x =-6,即P (-6,0);当QH =3时,把x =-3代入直线AB 表达式得y =5, 此时Q (-3,5),直线CQ 表达式为y =12x +132, 令y =0,得到x =-13,此时P (-13,0). 综上,P 点的坐标为(-6,0)或(-13,0).6.[2019·鄞州区模拟]如图5-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直角三角形AOB ,O 为坐标原点,OA =1,tan ∠BAO =3,将此三角形绕原点O 逆时针旋转90°,得到△DOC ,抛物线y =ax 2+bx +c 经过点A ,B ,C .图5-6 备用图(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若点P 是第二象限内抛物线上的动点,其横坐标为t ,设抛物线对称轴l 与x 轴交于一点E ,连结PE ,交CD 于F ,求以C ,E ,F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COD 相似时点P 的坐标.解:(1)在Rt △AOB 中,OA =1,tan ∠BAO =OBOA =3, ∴OB =3OA =3,∵△DOC 是由△AOB 绕点O 逆时针旋转90°而得到的, ∴△DOC ≌△AOB ,∴OC =OB =3,OD =OA =1. ∴A ,B ,C 的坐标分别为(1,0),(0,3),(-3,0), 代入表达式得⎩⎪⎨⎪⎧a +b +c =0,9a -3b +c =0,c =3,解得⎩⎪⎨⎪⎧a =-1,b =-2,c =3,∴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 =-x 2-2x +3;第6题答图(2)∵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 =-x 2-2x +3, ∴对称轴为l =-b2a =-1, ∴E 点坐标为(-1,0),如答图, ①当∠CEF =90°时,△CEF ∽△COD ,此时点P 在对称轴上,即点P 为抛物线的顶点,P (-1,4);②当∠CFE =90°时,△CFE ∽△COD ,过点P 作PM ⊥x 轴于M 点,则△EFC ∽△EMP ,∴EM MP =EF CF =OD CO =13,∴MP =3ME , ∵点P 的横坐标为t ,∴P (t ,-t 2-2t +3),∵P 在第二象限,∴PM =-t 2-2t +3,ME =-1-t , ∴-t 2-2t +3=3(-1-t ),解得t 1=-2,t 2=3(与P 在第二象限横坐标小于0矛盾,舍去),当t=-2时,y=-(-2)2-2×(-2)+3=3,∴P(-2,3),∴当△CEF与△COD相似时,P点的坐标为(-1,4)或(-2,3).7.[2019·宁波模拟]矩形对角线的四等分点叫做矩形的奇特点,如图5-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为抛物线y=x2上的两个动点(A在B的左侧),且AB∥x 轴,以AB为边画矩形ABCD,原点O在边CD上.图5-7(1)如图①,当矩形ABCD为正方形时,求该矩形在第一象限内奇特点的坐标.(2)如图②,在点A,B的运动过程中,连结AC交抛物线于点E.①求证:点E为矩形的奇特点;②连结BE,若BE⊥AC,抛物线上的点F为矩形的另一个奇特点,求经过A,E,F三点的圆的半径.解:(1)设C(2a,0)且a>0,则B(2a,4a2),易证CD=4a,BC=4a2,矩形ABCD为正方形时,CD=BC,4a=4a2,第7题答图解得a=1,∴C(2,0),B(2,4),CD=BC=4.∴易得矩形在第一象限内的奇特点的坐标为(1,1),(1,3);(2)①证明:设C(2a,0),则B(2a,4a2).∴矩形在第一象限AC上的奇特点为(a,a2),又(a,a2)在抛物线y=x2上,∴(a,a2)为AC与抛物线y=x2的交点E. 即点E为矩形的奇特点;②如答图,连结BE,BF,AF,由E是奇特点,设CE=k,AE=3k.易得△CBE∽△BAE,可得BE=3k.tan∠BAE=BEAE=33,∴∠A=30°.由对称性可得∠AFB=∠BEA=90°,∴A,F,E,B四点共圆,且AB为直径.∴BC=AB·tan∠BAE,∴4a2=4a·33.解得a=33,∴半径为233.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___综合实践集训(六)__动态型问题1.[2019·杭州模拟]如图6-1,在Rt△ABC中,∠A=90°,P为边BC上一动点,PE⊥AB于E,PF⊥AC于F,动点P从点B出发,沿着BC匀速向终点C运动,则线段EF的值大小变化情况是(C)A.一直增大B.一直减小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少图6-1 第1题答图【解析】如答图,连结AP.∵∠BAC=90°,PE⊥AB,PF⊥AC,∴四边形AFPE是矩形,∴EF=AP,由垂线段最短可得AP⊥BC时,AP最短,则线段EF的值最小,∴动点P从点B出发,沿着BC匀速向终点C运动时,线段EF的值大小变化情况是先减小后增大.故选C.2.[2018·台州]甲、乙两运动员在长为100 m的直道AB(A,B为直道两端点)上进行匀速往返跑训练,两人同时从A点起跑,到达B点后,立即转身跑向A点,到达A点后,又立即转身跑向B点…若甲跑步的速度为5 m/s,乙跑步的速度为4 m/s,则起跑后100 s内,两人相遇的次数为(B)A.5 B.4 C.3 D.2【解析】设出发时间为t,与A点的距离为s,则s关于t的函数关系如答图,由图象的交点个数可知甲乙两人起跑后相遇了4次.。

中考数学复习讲义课件 专题5 阅读理解型问题

中考数学复习讲义课件 专题5 阅读理解型问题
→→ ∴OD1与OD2不垂直. ④∵( 5+2)( 5-2)+ 2× 22≠0,
→→ ∴OE1与OE2不垂直.故选 A.
☞示例 4 (2021·鄂州)数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完全平方公式之后,针对两个正数之和与这两个 正数之积的算术平方根的两倍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请阅读以下探究过程并解决问题. 猜想发现 由 5+5=2 5×5=10; 13+13=2 13×13=23; 0.4+0.4=2 0.4×0.4=0.8; 15+5>2 15×5=2; 0.2+3.2>2 0.2×3.2=1.6; 12+18>2 12×18=12.
方法迁移型
→ ☞示例 3 (2018·达州)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P 的坐标为(m,n),则向量OP可以用点 P 的坐标表示



→→
为OP=(m,n);已知OA1=(x1,y1),OA2=(x2,y2),若 x1·x2+y1·y2=0,则OA1与OA2互相垂直.下
列四组向量:①O→B1=(3,-9),O→B2=(1,-13);②O→C1=(2,π0),O→C2=(2-1,-1);③O→D1=(cos30
→ °,tan45°),OD2
→ =(sin30°,tan45°);④OE1=(
5+2,
→ 2),OE2=(
5-2, 22).其中互相垂
直的组有( A )
A.1 组
B.2 组
C.3 组
D.4 组
[解析] ①∵3×1+(-9)×(-13)=6≠0, →→
∴OB1与OB2不垂直. →→
②∵2×2-1+π0×(-1)=0,∴OC1与OC2垂直. ③∵cos30°×sin30°+tan45°×tan45°≠0,
(2)cos2x=cos2x-sin2x;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理解型问题(1)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发现、总结解题规律,并能运用规律.
2培养学生数据处理能力、文字概括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等.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若把函数y=x 的图象用E (x ,x )记,函数y=2x+1的图象用E (x ,2x+1)记,……则E (x ,21x +)可以由E (x ,2x )怎样平移得到 ( ) A .向上平移1个单位 B .向下平移1个单位 C .向左平移1个单位 D .向右平移1个单位
2.(09鄂州)为了求1+2+22+23+…+22008的值,可令S =1+2+22+23+…+22008,则
2 S =2+22+23+24+…+22009,因此2S -S =22009-1,所以1+2+22+23+…+22008=22009-1.仿照以上推理计算出1+5+52+53+…+52009的值是 ( )
A .15
2009
- B .15
2010
- C .
41
5
2009
-
D .41
5
2010
-
3.(08盐城)如图,A B C D ,,,为O 的四等分点,动点P 从圆心O 出发,沿
O C D O --- 路线作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s ).()APB y = ∠,则下列图象中表示y 与t 之间函数关系最恰当的是 ( )
4.小嘉全班在操场上围坐成一圈。

若以班长为第1人,依顺时针方向算人数,小嘉是第
17人;若以班长为第1人,依逆时针方向算人数,小嘉是第21人。

求小嘉班上共有
多少人?
A .36
B. 37
C. 38
D. 39
(
) 二、填空题:
5.(10 荷泽)刘谦的魔术表演风靡全国,小明也学起了刘谦发明了一个魔术盒,当任意实数对(b ,a )进入其中时,会得到一个新的实数:a 2+b -1,例如把(3,-2)放入其中,就会得到32+(-2)-1=6.现将实数对(-2,-3)放入其中,得到实数是 . 6.(10珠海)我们常用的数是十进制数,计算机程序使用的是二进制数(只有数码0和1),
它们两者之间可以互相换算,如将(1011)2换算成十进制数应为:
5104212021)101(0
1
2
2=++=⨯+⨯+⨯= 1121212021)1011(0
1
2
3
2=⨯+⨯+⨯+⨯=
按此方式,将二进制(1001)2换算成十进制数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
7.(08宿迁)对于任意的两个实数对),(b a 和),(d c ,规定:当d b c a ==,时,有
),(b a =),(d c ;运算“⊗”为:),(),(),(bd ac d c b a =⊗;运算“⊕”为:
),(),(),(d b c a d c b a ++=⊕.设p 、q 都是实数,若)4,2(),()2,1(-=⊗q p ,则_______),()2,1(=⊕q p
8.符号“f ”表示一种运算,它对一些数的运算结果如下:(1)f (1)=0,f (2)=1,
A B
C D
O
P B .
D .
A .
C .
f(3)=2,f(4)=3, (2)
1
2
2
f
⎛⎫
=

⎝⎭

1
3
3
f
⎛⎫
=

⎝⎭

1
4
4
f
⎛⎫
=

⎝⎭

1
5
5
f
⎛⎫
=

⎝⎭
,…
利用以上规律计算:
1
(2011)
2011
f f
⎛⎫
-=

⎝⎭

三、解答题:
9.(10 镇江)描述证明:海宝在研究数学问题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a,b表示两个正数,并分别作为分子、分母,得到两个分式,如果这两个分式的和比这两个正数的积小2,那么这两个正数的和等于这两个正数的积。

现象描述:已知a>0,b>0,如果Δ那么Δ。

(1)请你用数学表达式补充完整海宝发现的这个有趣的现象;
(2)请你证明海宝发现的这个有趣现象.
10.(10台州)类比学习:一动点沿着数轴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相当于向右平移1个单位.用实数加法表示为3+(2-)=1.若坐标平面上的点作如下平移:沿x轴方向平移的数量为a(向右为正,向左为负,平移a个单位),沿y轴方向平移
的数量为b(向上为正,向下为负,平移b个单位),则把有序数对{a,b}叫做这一平移的“平移量”;“平移量”{a,b}与“平移量”{c,d}的加法运算法则为
}
{
}
{
}
{d
b
c
a
d
c
b
a+
+
=
+,

,.
解决问题:
(1)计算:{3,1}+{1,2};{1,2}+{3,1}.
(2)①动点P从坐标原点O出发,先按照“平移量”{3,1}平移到A,再按照“平移量”
{1,2}平移到B;若先把动点P按照“平移量”{1,2}平移到C,再按照“平移量”
{3,1}平移,最后的位置还是点B吗? 在图1中画出四边形OABC.
②证明四边形OABC是平行四边形.
(3)如图2,一艘船从码头O出发,先航行到湖心岛码头P(2,3),再从码头P航行到码头Q(5,5),最后回到出发点O. 请用“平移量”加法算式表示它的航行过程.
图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