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基础知识复句
复句类型3
![复句类型3](https://img.taocdn.com/s3/m/adff8d33cfc789eb162dc81d.png)
2、句中没有用逗 号隔开的并列关系 的动词短语、形容 词短语和连动短语 作谓语的句子才是 单句。
例二
1、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爱正义,爱和平。 2、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的民族,是一个 勤劳勇敢的民族,是一个富于创造精神的民族。 3、想到自己不久就要一个人在世界上了,欧也妮便跟父 亲格外亲近,把这感情的最后一环握得更紧。 4、在我国历史上,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 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答案一
道静这一夜再也不能睡着觉 。 |她 因果 的伤处使她痛苦:腿上被铁箸烙伤 的地方已经溃烂化脓,浑身的骨头 像捣碎了似的 。递进 ||而最叫她不能入 睡的还是郑瑾对他们讲的那个故事, 那些话。
2、阴山以南的沃野不仅是游牧民族的苑囿,也是他们进入国原 地区的跳板。只要占领了这个沃野,他们就可以强渡黄河,进入
各种关系的复句举例
一、并列关系: 1、白天海面的涨落叫“潮”,晚上海面的涨落叫 “汐”。 2、但有时并不是因为缺乏表达能力,而是因为我们 的思想还不够成熟。 二、承接关系: 1、1506年,哥伦布去世,接替他职务的是西班牙探 险家巴尔波。 2、写读书笔记有助于巩固记忆,积累知识,提高分 析能力,也是一种练笔的有效方式。 三、递进关系: 1、在场的人都笑了,有的甚至笑弯了腰。 2、这些藻类不仅可以吃,而且可以作工业原料,甚 至于可以从中提取某些贵重金属元素。
四、选择关系: 1、我们宁可走着去,也不挤那公共汽车。 2、要么我们把洪水挡住,要么我们让洪水淹没。 五、转折关系: 1、虽然自然界里有的是各种各样的盐类,却没有一 种能够在食物营养上代替得了食盐。 2、小华还是觉得热不可耐,尽管夕阳已下,晚风渐 起。 六、因果关系: 1、因为马克思有了广博的多种知识作基础,所以他 能够筑起他的学术的高塔。 2、七斤嫂这时从直觉上觉得事情似乎有些不妙了, 因为咸亨酒店是消息灵通的所在。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复句精选课件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复句精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a0dd423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7c.png)
例子1
虽然他很努力,但是没有取得 好成绩。
例子2
尽管天气很冷,但是他仍然坚 持锻炼身体。
例子3
我很想出去玩,但是作业还没 写完。
例子4
他看起来很强大,但实际上内 心很脆弱。
04
条件复句
条件关系及其表达
条件关系的定义
条件关系是指某个结果的出现依赖于某个或某些条件的满足。在条件复句中,通常包含“ 只要......就......”或“除非......否则......”等结构。
条件关系的类型
根据条件的性质,条件关系可分为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分必要条件三种类型。充分条 件是指某个条件满足了,结果就一定出现;必要条件是指某个条件不满足,结果就不出现 ;充分必要条件是指某个条件既是结果出现的充分条件,也是必要条件。
条件关系的表达
在语言表达中,条件关系可以通过使用条件连词、调整语序、运用修辞手法等多种方式来 表达。
表示在两种或多种情况之间作出选择 的关系。
表达方法
使用选择连词(如“或者”、“要么 ”、“还是”等)连接两个或多个分 句,表示选择关系。
选择连词使用技巧
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连词,确保 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注意连词的搭配和位置,避免出 现语法错误。
在使用“要么…要么…”等结构 时,要确保两个选项的语义相对
转折关系的表达方式
通过转折连词、语气变化、语序调整等手段来表达转折关系 。
转折连词使用技巧
常见转折连词
但是、可是、然而、却、尽管等。
使用技巧
转折连词在复句中起到连接前后分句、表达转折关系的作用。使用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连词,根据语境和表达的 逻辑关系来确定连词的位置。
典型转折复句赏析
01
语法基础知识讲座---复句
![语法基础知识讲座---复句](https://img.taocdn.com/s3/m/8fa66e27915f804d2b16c176.png)
语法基础知识讲座---复句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掌握复句的定义和类型2、能够判断复句之间的关系。
3、能够掌握正确划分复句的方法教学重难点:能够掌握正确划分复句的方法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什么是复句?复句由两个或两上以上有一定意义关系,在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单句组成的句子称为复句,其中组成复句的单句叫分句。
说明:复句并不是几个单句简单的组合,这些单句间应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并互不作句子成分。
复句的构成可以根据句中的关联词语来分析,若无关联词语,则需从分句间的内在逻辑上入手来进行分析。
二.单句和复句如何区分?判断的标准主要有如下几条:句子内部前后互作句子成分,则为单句,否则就是复句。
例:a我到云南后,从家信中知道,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
b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仍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一个主语若有好几个谓语,谓语之间用顿号隔开或无标点,则为单句;若用逗号隔开,则为复句。
例:a母亲又送我一句格言,告诉了我一个真理。
b 小明在房间里又唱又跳。
关联词语连接的若是词或短语,则为单句(只要有一处是词或短语,则为单句);若连接的全是分句,则是复句。
例:a 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只有我们去实践了,才能够检验这条理论是否正确。
2、如何判断复句。
判断的依据主要是句中的关联词语。
值得注意的是关联词语有时成对使用,有时却只用一半。
另外有的句子没有关联词语,可试着加入,再据此来作判断。
例:a 他做了,还不如不去做。
b 他学日语,学英语?三:复句基本类型(一)根据分句之间不同的语义和逻辑关系的不同,我们可以把复句分成以下八种类型:并列关系的复句。
它的各个分句表示几个意义相关的情况,或者是一件事情的几个方面,它们之间没有主次之分都是并列地组合在一起。
如:我们一边走,一边高兴地谈笑着。
承接关系的复句。
它的各个分句表示几个连续的动作,或者是先后发生的几种情况,它们之间是前后相接的。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复句的判断与练习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复句的判断与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cc2ced190b4c2e3f57276367.png)
三、反馈练习判断下列复句的类型1、他还不是一个共产党员,还不能参加这样的大会。
(因果)2、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并列)3、他先把介绍信给恒元看了,然后便说这人是怎样一身土气。
(承接)4、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递进)5、孩子飞也似地跑,或者蹲在乌桕树下赌玩石子。
(并列)6、与其说它是城市,还不如说它是渔村更合适。
(选择)7、凉风,即使是一点点,也给了人们许多希望。
(假设)8、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
(条件)9、沙漠地区空气干燥,日光的照射特别强。
(并列)10、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
(并列)11、记者参加了这个会,并且听了著名演员梅兰芳演出的京剧。
(承接)12、我宁可自己多做一些,也不把工作推给别人。
(选择)13、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选择)14、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选择)15、苏林教授一生桃李满天下,但这样年青而又有才华的学生却还是第一个。
(转折)16、既然普洛诃尔说这是野狗,那它就是野狗。
(条件)17、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假设)18、只要有水源,单新疆自治区尚有一亿亩荒地可以开垦。
(条件)19、不论天气是好是坏,运动会都照常举行。
(条件)20、你端起酒碗来说几句,我放下筷子来接几声。
(并列)21、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递进)22、与其碌碌无为地混这一生,不如壮烈地去死。
(选择)23、哥哥嫂嫂既然扔开他像泼出去的水,他又何必恋恋不舍呢?(假设)24、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就不应该错过。
(假设)巩固练习一、判断下列复句类型1、因为今天下雨,所以他迟到了。
(因果)2、中国是火药的故乡,又是火箭的故乡。
(并列)3、过了那树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2024高考备考:语文基础知识5:句子之复句-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分点精讲(全国通用)
![2024高考备考:语文基础知识5:句子之复句-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分点精讲(全国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917bbc6d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8b.png)
2023/6/27
5
一、复句的类型
并列复句:平列式、对比式
选择复句:或此或彼、非此即彼、选一舍一
递进复句:分句之间表示意义上层进
顺承复句:按顺序叙述
因果复句:前因后果、前果后因
转折复句:重转式、轻转式
条件复句: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无条件
假设复句:前句假设,后句是假设的结果
目的复句:以、以便、为的是、免得、以免等
无论……都(总)…… 不管……也(总)…… 例如:
小时候,我无论对什么花,都不感兴趣。 不管前面的路有多曲折,也无法阻止我前进的脚步。
2023/6/27
16
8.假设复句: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出假设情 况一旦实现产生的结果。两个分句之间是一种假定的条件与结果的关系。 主要关联词语:
2023/6/27
27
谢 谢!
2023/6/27
有时……有时…… 有的……有的…… 同时,还,也,同样
例如:
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我们不要空话,而要行动。
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也是七步。
2023/6/27
7
2.选择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出两件或几件事,并且表示从中 选择一件或几件。分句之间构成选择关系。 主要关联词语:
解说复句:指不相连的复指中的复句。
2023/6/27
6
二、各类复句常用的关联词语
1.并列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几种事物,或者几种事情,或一
种事情的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是平行相对的并列关系。
主要关联词语:
又……又……
既……又……
一边…… 一边……
是……不是…… 不是……而是…… 一方面……一方面……
第五章 第八节 复句和句群(答案)
![第五章 第八节 复句和句群(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e74ef2910ef12d2af9e777.png)
3、特点 没有语音停顿,关联词大多用副词,精练、 紧凑、明快。 4 、运用 (1)可紧缩 你爱去不去。 (2)可独立成句、可充当句子成分、可作分句 没有调查研究就下结论。 没有调查研究就下结论是错误的。 没有调查研究就下结论,你的观点很可能是错 的。
5、区别紧缩复句与复句、单句
句法成分、语音停顿、关联词语 练习(一)
指出下列复句类型: 转折 1.他终于答应了,尽管有些勉强。 2.就算我的看法不对,也不能给我戴自私的帽子 啊。 假设 因果 3.既然孩子喜欢音乐,就给他买一架钢琴吧。 条件 4.不管公鸡叫不叫,天总是要亮的。 5.你要是不忙,就带我到外面转转。 假设 6.注意态度,以免争执。目的 目的 7.你把作业交给老师,好让他批改。
请你转告师长,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 不是你的客人。 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的客人。 (并列)
3)分句间意义关系:联系紧密
*天气冷,可是我身上还在出汗呢。(转折) *生旦净末丑,好汉不回头。
4)复句的停顿:内部,;: 前
后 。?!
① 他把锄头扛在肩上,爬上山去。(顺承) ② 这说明了一个真理:爱美是人类的天性。(解说) ③ 风,在城市上空盘旋;树,脱帽为它送行;街, 成了叶的舞台。 (并列)
偏正类练习
分析多重复句的层次关系
1.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上的实际事物相联系, || (并列)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 || (并列)如果不是为 人民群众所掌握, | (假设)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 (假设)也是不起作用的。 2.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 | (并列)虽然小, || (转 折)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折腊梅花, |||(并列)在地 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 3.孔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但那都是为了 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的,却一点 也没有。 4.我们所以要隆重纪念爱因斯坦, | (因果)不仅因为他 一生的科学贡献对现代科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而且还因为他勇于探索、勇于创新、为真理和社会 而献身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是鼓舞我们为 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的力量。
复句讲义及练习
![复句讲义及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82fd0e3d2af90242a995e501.png)
语文基础知识之语法讲义之复句一.复句的含义复句,是包含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小句的句子。
1.包含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小句(1)内容上有联系。
下边是一个反例:小王来了,天上有一只鸟。
(2)结构上互不包含,即互相不作句子成分。
下边是两个相关的例子:他告诉我,但不许告诉你。
他告诉我:不许告诉你。
2.全句只有一个句调:通常情况下,如果只说出其中的一句,就会让人感到意尤未尽——语气不完整。
下边是几个相关的例子:是小王呢,还是小张?或者你去,或者他去。
要是他去,我就去。
3.小句,又叫做单句形式,即结构上和单句相同,但语气上或者意义上不是独立的分句。
二.复句中的关系词语(一)关系词语的含义关系词语,是复句内部用来联结各小句,标明语义关系的词语。
其主要特性是:衔接性和标志性——实际上,标志性和衔接性的功能是同时发生的。
(二)关系词语的范围和性质1.关系词语的范围汉语复句中的关系词语,指的是能够发挥衔接、表示复句语义关系的词语,只要具有上述作用、性质的词语,都是关系词语。
从这一点出发,汉语的关系词语包括以下几种。
(1)连词:连接分句,不充当句子成分。
单用的:所以因此或者甚至但是……两两套用的:因为A,所以B如果A,那么B虽然A,但是B2.从上边的讨论中可以发现,关系词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性质。
(1)从功能类别上来看,关系词语不固定属于某一个类别:可以是连词,也可以是副词等等。
(2)从长度上来看,可以是词,也可以是短语。
(3)在句法职能上,不具有专职性:有的只发挥关联作用,有的则在发挥关联作用的同时,充当句子成分。
比如:不论A,都B。
→不论情况如何变化,都要完成任务。
3.关系词语的作用关系词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方面。
(1)衔接、标示某种关系:两个小句之间原本存在某种关系,用X关系词语来衔接、标示这种特定的语义关系。
如:他三下两下穿好一件衣服,然后,大步流星地走出院子。
他去了,而且去得最早。
(2)显化某种关系:各小句之间本来隐含某种或几种关系,用特定的关系词语使特定的语义关系得到明显的标示。
基础知识之语法:复句【创意版】.ppt
![基础知识之语法:复句【创意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842de2846bd97f192279e9c1.png)
(一)句子内部前后互作句子成分,则为 单句,否则就是复句。
单 句
他的话说到我的心坎里了.
复 晚上我和爹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句
精选
注意:用句子形式充当句子成分的单句
历史证明了,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的。
单句
宾语是个主谓短语
麦穗长,颗粒饱满,是这种麦种的优点。
单句
主语是个复句形式
精选
(二)一个主语若有好几个谓语,用顿号隔开或无 标点,则为单句;若用逗号隔开,则为复句。
纵然有千难万险,也挡不住我们前进的步伐。
精选
9、因果复句
分句之间有原因和结果的关系的复句。
单用的:因此、因而、所以、以至、致使、从而、
可见
搭配用的:因为……所以 由于……因而
既然……就
之所以……是因为
例如:因为他有坚定的信念,所以遇到困难从不气馁。
既然我把那么深厚的感情灌注在我的歌里,他怎 么会听不见呢?
例句:一旦丧失了信心,便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除非是到了春天,你才能看到这遍山的杜鹃一种假设,后一分句说明这种假设的结果。
单用的:如果、假如、倘若、要是、要不是、即使、 纵然、就算
搭配用的:如果……就 即使……也 假使……便 若是……那么 要是……则 假若……那么 就算……还 纵然……也 再……也 一旦……. 便 例如:如果你愿意,我就陪你去白云山看看。
小明在房间里又唱又跳。 单句
母亲又送我一句格言,告诉了我一个真理。
复句
精选
(三)关联词语连接的若是词或短语,则为 单句;若连接的全是分句,则是复句。
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单句
只有我们去实践了,才能够检验这条理论是否 正确。
基础知识之语法复句课件
![基础知识之语法复句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1661629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df.png)
KEEP VIEW
基础知识之语法复句 课件
目 录
PART 01
复句的定义与分类
什么是复句
01
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 组成的句子,分句之间有一定的 逻辑关系和语意联系。
02
复句不同于单句,单句是由一个 分句组成的简单句子。
复句的分 类
01
02
03
04
并列复句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 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没有主
选择复句
由选择连词连接两个或多个分句,表示从中选择一个或多个选项。
选择复句的应用
适用于描述两种或多种可能性,或者表达选择性的条件。
示例
你要么去北京,要么去上海,你自己决定。
转折复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转折复句
01
后一个分句与前一个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
转折复句的应用
02
适用于强调两个相对立的概念或事实,或者表达出乎意料的情况。
承接复句的应用
适用于描述一系列连续的动作或事件,强调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示例
他打开门,走了进去。
递进复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递进复句
后一个分句比前一个分句表达的 意思更进一层。
递进复句的应用
适用于强调某个观点或事实的重 要性或紧迫性,或者表达某个动
作的进一步发展。
示例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体育也很出 色。
选择复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选择复句的特点是分句之间有一定的选择关系,只有其中一种情况或结果能够成立,表达一种选择关 系。
转折复句
转折复句是指一个分句陈述一种情况 或结果,后一分句则对这种情况或结 果进行转折或否定。常见的关联词有 “但是”、“然而”、“尽管”等。
基础知识之语法—复句资料.
![基础知识之语法—复句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09f0879ad51f01dc381f19f.png)
单 句
他的话说到我的心坎里了.
复 晚上我和爹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句
注意:用句子形式充当句子成分的单句
历史证明了,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的。
单句
宾语是个主谓短语
麦穗长,颗粒饱满,是这种麦种的优点。
单句
主语是个复句形式
(二)一个主语若有好几个谓语,用顿号隔开或无 标点,则为单句;若用逗号隔开,则为复句。
(1)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 (2)伏清白以死直兮 固前圣之所厚 (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诗经·氓》中为告诫女子不要同男子沉溺于爱情
,用斑鸠来起兴的诗句是:“
,
。
”
(2)屈原的《离骚》中用方枘和圆凿不能相合的道理
,表达“道不同,不相与谋”的思想的句子是:
(二)各个分句的主语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可以省略,也可以不省略.
她美,她年轻,她要强,她勤俭。
一轮红日在东方升起,生部顾部长一道进 了村。(承前省)
把信揣在怀里,脱了鞋,卷起裤腿,我从那漫天漫地 的芦苇里穿过。(蒙后省)
复句与单句的辨析
(一)句子内部前后互作句子成分,则为 单句,否则就是复句。
“
,
。”
(3)苏轼的《赤壁赋》中“
,
”
两句箫声尾声的凄切、婉转、悠长。
(1)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 (2)何方圜之能周兮
夫孰异道而相安
(3)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韩国国会以234票、56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 针对总统朴槿惠的弹劾动议案,从而使朴槿惠成 为韩宪政史上第二不被国会弹劾的总统。
语法知识复句类型课件(共32张)语文九年级上册
![语法知识复句类型课件(共32张)语文九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acef3160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50.png)
转折复句
前后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后面分句是说话人所要表达的正 意。 例:①虽然金子很名贵,但我还是要做一块钢。
②天气虽然这么冷,但是我身上还在出汗呢。
常用关联词语: “虽然(尽管、固然)……,但是(但、可是)……” “然而” “却”
因果复句
偏句说出原因,正句表示结果。 例:①因为你的工作不称职,所以我要炒掉你。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C ) A.“热得难受”是补充短语,
“基础设施”是主谓短语,“重视语文”是动宾短语。 B.“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这句话运用了比输的 修辞。 C.“我们背负着它,播种着,耕耘着,收获着,欣喜 地走向生命的远方。”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D.“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凫水的,而且两三个还是 弄潮的好手。”是并列关系复句。
单用 就 便 才 又 再 于是 然后 后来 接着 跟着 继而 终于
并列复句
前后分句分别叙述描写有关联的几件事情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 面。(几个分句是并列关系,没有主次之分)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并 合用 既A,也(又)B,又(也)A,又(也)B
举
有时A,有时B, 一方面A,另(又)一方面B
一边A,一边A, 一会儿A,一会儿B。
站在哪个点上,眼前都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是假设复句。 B.“永恒的骄傲”“一封家书”“十分艰巨”“慢慢地离开”这 四个短语类型相同。C.“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 犷。”句中“粗犷”是形容词。D.“李白的诗歌充满强烈而又集 中的艺术力量。”句中“充满”作谓语。
下列语法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D )A.短语“敬畏生
单用 而且、并且、何况、况且、甚至、更、还、 甚至于、更何况
合用 尚且A,何况(更不用说,还)B,别说 (慢说,不要说)A,连(就是)B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复句共24页文档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复句共24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e4f0d07ddaef5ef7ba0d3cf4.png)
谢谢!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复句
•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基础知识之语法:复句
![基础知识之语法:复句](https://img.taocdn.com/s3/m/c7f291e45ef7ba0d4a733b69.png)
10、目的复句
偏句表示行为,正句表示行为的目的。关联 词语单用。 达到目的:以、以便、以求、用以、借以、 好、好让、为的是 避免什么:以免、免得、省得、以防 例句:你把意见整理一下,明天好交大会讨论。 麻烦你把这本书捎给他,省得我再跑一趟。
多重复句的划分
多重复句是一般复句的拓展形式,它
在结构上有两个以上的层次,表示两 种以上的意思关系。
5、因果复句
分句之间有原因和结果的关系的复句。
单用的:因此、因而、所以、以至、致使、从而、 可见 搭配用的:因为……所以 由于……因而 既然……就 之所以……是因为
例如:因为他有坚定的信念,所以遇到困难从不气馁。
既然我把那么深厚的感情灌注在我的歌里,他怎 么会听不见呢?
6、假设复句
前一分句提出一种假设,后一分句说明这种假设的结果。 单用的:如果、假如、倘若、要是、要不是、即使、 纵然、就算 搭配用的:如果……就 即使……也 假使……便 若是……那么 要是……则 假若……那么 就算……还 纵然……也 再……也 一旦……. 便 例如:如果你愿意,我就陪你去白云山看看。 纵然有千难万险,也挡不住我们前进的步伐。
7、条件复句
分句间有条件和结果关系的复句。
单用的:只有、只要、除非、才、不管、无论、任凭 搭配用的:只有…….才 只要……就 除非……不 除非……否则 不管……都 不管……总 无论……也 任凭……也 例句:一旦丧失了信心,便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除非是到了春天,你才能看到这遍山的杜鹃花。
补充三种
8、承接复句
① 成功的基础是奋斗, ② ‖ ③︱
奋斗的收获是成功,
(并列) (因果)
所以,天下唯有不知艰难而奋斗的人,才
能走上成功的高峰。 步骤: 1、总观全句,确定分句界限,注意关联词语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复句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复句](https://img.taocdn.com/s3/m/2f8a0747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57.png)
REPORTING
• 复句基本概念与特点 • 并列复句 • 转折复句 • 条件复句 • 递进复句 • 总结与拓展
目录
PART 01
复句基本概念与特点
REPORTING
复句定义及作用
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组成的句子。
复句中的各个分句之间一般有停顿,书面上用逗号,分号பைடு நூலகம்冒号表示;复句前后有 隔离性语音停顿,书面上用句号或问号,叹号表示。
何况、乃至”等。
02
用法
03
04
连接词或短语:如“老师和学 生”、“唱歌和跳舞”等。
连接分句:如“他不仅会唱歌, 而且还会跳舞。”、“这个苹 果不仅大,而且还红。”等。
并列复句语气和语调
语气
并列复句的语气一般比较平缓,各分句之间语气一致,没有轻重缓急之分。
语调
并列复句的语调一般比较平稳,各分句之间语调相同或相似,没有明显的升降 变化。在朗读时,应注意各分句之间的停顿和连接,保持语气的连贯和流畅。
用法
在转折复句中,连词一般放在前一分句 的句尾,表示轻微的转折语气;重在后 一分句,指出与前面分句意思上的相对、 相反或部分相反。
转折复句中前后分句关系
前后分句意思相对或相反
前一分句表达一个意思,后一分句则
前后分句意思上的递进
前一分句表达一个意思,后一分句则
表达与前一分句意思相对或相反的意
在前一分句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或强
思。例如,“虽然他很努力,但是没
调。例如,“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
有取得好成绩。”
德也高尚。”
前后分句意思部分相反
前一分句表达一个意思,后一分句则
基础知识之语法:复句综述
![基础知识之语法:复句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02d34c62fe4733687e21aaff.png)
3、解说复句
后一分句对前一分句进行解释、说明或总 说,解说关系一般依靠分句的次序和意义 来体现,不用关联词。 例句:地球围着太阳转,这是小学生都知道的 常识。 一种是教条主义,一种是经验主义,两种都是 主观主义。
4、选择复句
几个分句分别说出几种情况,这几种情况不能 同时并存,要求从中选择一种。 单用的:或、或者、还是、宁可、倒不如、宁 肯、还不如 搭配用的:是……还是 要么……要么 不是……就是 也许……也许 与其……不如 与其……宁可 宁愿……也不 宁可……也
例句: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宁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
5、递进复句
后面的分句在意思上比前一分句推进一层。
单用的:而且、并且、甚至、甚至于、何况、况且 搭配用的:不但……而且(反而:反进) 不仅……并且 不只……还 不但……甚至 别说(慢说 不要说)…… 就是(连) 尚且……何况(况且 还 更不用说) 不但……而且……甚至
并且 A、要懂得这些变化,必须逐渐学习,( ) 需要老师教,不可能只凭什么天才就可以很快学 会。 B 、蔡伦、祖冲之、毕升之所以永远为人们纪念, 是( 因为 )他们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在科 学技术领域留下的发明创造,使后人享用不尽。 然而 )伟大的事 C、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业需要汇集平凡的劳动。 D、文天祥( 宁可 )站着死,也不跪着生。
后边两个分句的递进关系弄颠倒了,应该 把次序调整一下使意思由轻而重,构成递 进关系。 修改:不但填补了国内这方面的空白,而且达到
了国际先进水平。
(三)关联词语应用的错误 1、 关联词搭配不当。
例:因为作品没有很好地掌握主题,单凭主观想
象,加人了许多不必要的情节和人物,反而大 大地削弱了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基础知识之语法:复句
![基础知识之语法:复句](https://img.taocdn.com/s3/m/202c190028ea81c759f5787b.png)
CHENLI
19
7、条件复句
分句间有条件和结果关系的复句。
单用的:只有、只要、除非、才、不管、无论、任凭 搭配用的:只有…….才 只要……就 除非……不 除非……否则 不管……都 不管……总 无论……也 任凭……也
例句:一旦丧失了信心,便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除非是到了春天,你才能看到这遍山的杜鹃花。
6、转折复句
转折复句由两个有转折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个分句不 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转到相反或相对 的意思上去。
轻转句单用的:不过、只是、倒;但是、可是、却、 然而 重转句搭配用的:尽管……但是 虽然……但是 虽然……可是 尽管……然而 虽然……却
例句:工作虽然很紧张,但是心情是很愉快的。 他长得结结实实,只是比原来瘦多了。 夜已经很深了,他还在不停地工作着。(可是)
白云朵朵,阳光灿烂。 (主谓)
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动词性非主谓)
蓝天,远树,金黄色的麦浪。(名词性非主谓)
CHENLI
4
(二)各个分句的主语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可以省略,也可以不省略.
她美,她年轻,她要强,她勤俭。
一轮红日在东方升起,灿烂的光辉照亮了大地。
半里外,白大夫就下了马,和卫生部顾部长一道进 了村。(承前省)
纵然有千难万险,也挡不住我们前进的步伐。
CHENLI
21
9、因果复句
分句之间有原因和结果的关系的复句。
单用的:因此、因而、所以、以至、致使、从而、
可见
紧缩复句内有复句的假设条件等关系及其关联词语。
CHENLI
12
复句的类型
CHENLI
13
1、并列复句
若干个分句相提并论地分别说明几件事,几种 情况,或一个事物的几个方面。 单用的: 也 、又、还、同样、同时、以及、 另外 搭配用的:不是……而是 是……不是 既……又 一面……一面 一会儿……一会儿 一边……一边 有时……有时 也……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法基础知识——复句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掌握复句的定义和类型2、能够判断复句之间的关系。
3、能够掌握正确划分复句的方法教学重难点:能够掌握正确划分复句的方法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什么是复句?复句由两个或两上以上有一定意义关系,在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单句组成的句子称为复句,其中组成复句的单句叫分句。
说明:复句并不是几个单句简单的组合,这些单句间应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并互不作句子成分。
复句的构成可以根据句中的关联词语来分析,若无关联词语,则需从分句间的内在逻辑上入手来进行分析。
二.单句和复句如何区分?判断的标准主要有如下几条:①句子内部前后互作句子成分,则为单句,否则就是复句。
例:a 我到云南后,从家信中知道,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
b 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仍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②一个主语若有好几个谓语,谓语之间用顿号隔开或无标点,则为单句;若用逗号隔开,则为复句。
例:a 母亲又送我一句格言,告诉了我一个真理。
b 小明在房间里又唱又跳。
③关联词语连接的若是词或短语,则为单句(只要有一处是词或短语,则为单句);若连接的全是分句,则是复句。
例:a 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 只有我们去实践了,才能够检验这条理论是否正确。
2、如何判断复句。
判断的依据主要是句中的关联词语。
值得注意的是关联词语有时成对使用,有时却只用一半。
另外有的句子没有关联词语,可试着加入,再据此来作判断。
例:a 他做了,还不如不去做。
b 他学日语,学英语?三:复句基本类型(一)根据分句之间不同的语义和逻辑关系的不同,我们可以把复句分成以下八种类型:⒈并列关系的复句。
它的各个分句表示几个意义相关的情况,或者是一件事情的几个方面,它们之间没有主次之分都是并列地组合在一起。
如:我们一边走,一边高兴地谈笑着。
⒉承接关系的复句。
它的各个分句表示几个连续的动作,或者是先后发生的几种情况,它们之间是前后相接的。
如:电光闪闪,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瓢泼大雨。
⒊选择关系的复句。
它的各个分句表示事物存在着多种可能的情况,其中至少有一种情况存在,或者需要选择或取舍。
如:星期天,我们是去郊游呢,还是去图书馆?⒋递进关系的复句,它的各个分句在意义上程度一个比一个深。
如:美不美不光在外表,还看能不能为人们做事。
⒌转折关系的复句,它的两个分句表示两个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它们在意义上是相对或相反的,如:虽然他个儿长得矮小,但是力气可大着呢!⒍因果关系的复句,它的两个分句这间存在着因果关系,有时前一分句说因,后一分句说果;有时前一分句说根据,后一分句说结论。
如:困为雷锋叔叔为人民做许多好事,所以人民永远怀念他。
⒎假设关系的复句,它的各个分句表示假设因果关系。
前一分句提出一个假设的原因或情况,后一分句说由于这个假设或原因所产生的结果。
如:要是你能刻苦学习,成绩就会提高。
⒏条件关系的复句,它的各个分句表示条件因果关系。
前一部分提出一个条件,后一部分说明在这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
如: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无论困难多大,他都能克服。
(二)紧缩句紧缩句是用单句形式表达复句内容的一种特殊句式,它虽属于复句范畴范畴,但又不同于复句。
紧缩句并非都可以还原为复句形式,(如:他越说越快)。
所以说,紧缩句虽然表达复句的内容,但并非一定由复句紧缩而成,它也不宜称作复句的紧缩形式或紧缩复句、它只是一种特殊的句式——紧缩句。
紧缩句常见的固定格式有:“a就b”、“一a就b”、“再A也b”、“不A也b”、“非a不b”、“越A越b”。
例如:①他一有空就看书。
②语言越精炼越好。
(三)多重复句及分析多重复句是指分句之间的关系在两个层次以上的复句。
分析多重复句的层次和关系,可采用“划线法”用“|”划出第一层,并注明关系:有“||” 划出第二层,并注明关系:以此类推。
分析多面复句的步骤:第一步要统观全局,从总体上分析,找出全句第一层的有关分句。
弄清分句之间的关系;第二步再对第一层次的各个分句作分析,看它们是不是复句、如果是复句,再找出这些分句构成这个复句的分句,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便是第二层次:以此类推,直到分析到所有的分句都是单句为止。
分析多重复句,要一看分号,二看关联词语,三看逻辑关系。
有分号,就在分号那划一层。
如果一个复句没有关联词语,那就看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例如:有一些人怀念他们的过去,(转折)但是过去的东西永远不会再来(因果)因此他们感到将来的渺茫。
(因果)从不把希望寄托在将来。
(陶铸《崇高的理想》)句群是由句子组合而成的。
它是汉语里最大的级语言使用单位。
组成句群的句子在语义上前后衔接连贯,从几个方面共同说明一个中心语义。
句群中句与句之间的组合方式基本和复句相同。
四:课堂小结五:巩固训练一、分析下列二重复句,并指明分句间的关系:1、①我赞美洞庭湖的珍珠,②更赞美培殖珍珠的千千万万洞庭湖人民,③赞美他们战天斗地的精神。
2、①因为接连上了一个礼拜的夜班,②每天都要在车上摇晃十几个钟头,③我已经困软得像一团棉花了。
3、①母亲把八个孩子一手养大成人,②可是她的时间大半被家务和耕种占去了,③没法多照顾孩子。
4、①在她的女朋友的园里,她还让我们观察蜜蜂;②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蜂王,③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
5、①里面当然没有白蛇娘娘了,②然而我心里仍然不舒服,③仍然希望它倒掉。
6、①周总理的工作是多么繁忙,②时间是多么宝贵,③可是他老人家在日理万机的情况下,却挂念着我这样一个普通工人,④亲自打电话来询问我的情况。
7、①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②也不喜欢去看戏,③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④除非是要炫耀一下自己的新衣服。
8、①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②但音调和先前很不同;③也和她说话,④但笑容却冷冷的了。
9、①缺乏艺术性的文艺作品,即使政治上进步,②即使口号减得调门很高,③也是没有生命力的。
10、①绝对的同甘共苦,是不能实现的,②也是不必要的;③相对的同甘共苦是必要的,④也是可能的。
11、①在人民内部,不可以没有自由,②也不可以没有纪律;③不可以没有民主,④也不可以没有集中。
12、①如果出到十文钱,②就能买一样荤菜,③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④大抵没有这样阔绰。
13、①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②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③就不怕别人批评指正。
14、①人不犯我,②我不犯人;③人若犯我,④我必犯人。
15、①他在意大利留学几年,②学习的内容很广博,③但是他最感兴趣的还是天文学。
16、①我们向沙漠进军,不但保护了农田,②开辟了绿洲,③而且对交通路线也起了保护作用。
17、①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②但仍不辍劳作,③尤喜纺棉。
18、①这种书比起竹简来,轻便多了,②但它成本太高,③不容易普遍采用。
19、①他们赞成马克思主义,②但是不准备实行之,或不准完全实行之。
20、①只有孔乙已到店,②才可以笑几声,③所以至今还记得。
21、①母亲是一个平凡的,②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③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22、①不管鸟的翅膀多么完美,②如果不凭借空气,鸟就永远不能飞到高空。
23、①这种固定的沙丘,只要能妥善保护草皮和灌木,②防止过渡砍伐和任意放牧,③就可以固定下来。
24、①这些人的丰富经验,是很可贵的,②但是,如果他们就以自己的经验为满足,③那也很危险。
25、①我赞美白杨树,②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不可缺少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26、①那时我祖母虽还康健,②但也分担了些家务,③所以定期便不能多日地归省了。
27、①虽然真理是杀不死,烧不毁的,②它终究要发生灿烂的光辉,③但是,中世纪的黑暗曾经严重阻碍了科学的发展。
28、①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②脸是应该经常洗的,③不洗就会灰尘满面。
29、①声音唯一不如形象的地方在于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但在原始社会交际的情况下,这方面是次要的,是可以用图形补充的。
30、①如果一篇文章所讲的道理错误,②引用的材料虚假,③即使文笔再通畅,也不会被认作好文章。
31、①我应该感谢母亲,②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③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理。
32、①如果要缩短工时,提高工作效率,②应该主要抓烧开水这个环节,③而不是抓拿茶叶等环节。
33、①敌人看来是强大的,但是决定历史命运的不是秦皇汉武,而是人民自己。
【答案】1. ①| ②|| ③2. ①|| ②| ③3. ①| ②|| ③递进并列并列因果转折因果4. ①| ②|| ③5. ①| ②|| ③6. ①|| ②| ③|| ④并列递进转折并列并列转折并列7. ①|| ②|| ③|| ④ 8. ①|| ②| ③|| ④ 9. ①|| ②| ③并列并列条件转折并列假设并列假设10.①|| ②| ③|| ④ 11. ①|| ②| ③|| ④ 12. ①|| ②|③|| ④并列并列并列并列并列并列假设转折因果13. ①|②|| ③ 14. ①|| ②| ③|| ④ 15. ①|| ②| ③因果假设假设并列假设并列转折16. ①|| ②| ③ 17. ①| ②|| ③ 18. ①| ②|| ③并理递进转折递进转折并列19. ①| ②|| ③ 20. ①|| ②| ③ 21. ①|| ②| ③转折并列条件因果并列转折22. ①| ②|| 23. ①|| ②| ③ 24. ①| ②|| ③条件假设并列条件转折假设25. ①| ②|| ③ 26. ①|| ②| ③ 27.①|| ②| ③因果递进转折因果并列转折28. ①|| ②| 29. ①| ②|| ③ 30. ①|| ②| ③||因果并列转折并列并列假设31. ①| ②|| ③ 32. ①| ②|| ③ 33. ①| ②|| ③因果并列假设并列转折并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