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技术[1]
中医护理技术的概念
化合物摄入,定时监测血糖。 4.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心慌、头晕、大汗、手抖、面色苍白、饥饿等低血
以腧穴为施术部位是中医护理技术的又一特色。腧穴 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如针刺或推拿大椎穴可退热,胆囊 穴可治疗胆绞痛。但是腧穴又具有双向调整的特性,如 腹泻时按摩天枢穴可止泻,便秘时按摩天枢穴可通便; 内关既能止吐,又可催吐等。辨证施护——中医护理特 色优势。
三、中医护理方案实施背景
u 形成中医专科专病中医护理基本规范; u 体现以症状护理为导向的中医辨证施护思维模式; u 突出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 u 注重中医护理技术在护理工作的应用。
2.运动选择在饭后1小时(第一口饭记时)左右,运动频率和时间为每周 至少150分钟,如一周运动5天、每次30分钟,运动后脉搏宜控制在 170-年龄(次/分钟)左右,以周身发热、微微出汗、精神愉悦为宜。
3.血糖>16.7mmol/L、合并糖尿病急性代谢并发症及各种心、肾等器官 严重慢性并发症者暂不宜运动。
。水温以37~40℃为宜,时间20~30分钟,严防烫伤。 2.耳穴贴压(耳穴埋豆):根据病情需要选择耳穴。 3.穴位贴敷:遵医嘱选择手三里、足三里、涌泉等穴位,首次贴敷2小时
左右即可,以后每日一次,每次保留4小时,4周为一疗程。 4.穴位按摩、艾灸:适用于阳虚者,遵医嘱取肺俞、脾俞、大椎、神阙
、足三里、关元等穴位 5.中药保留灌肠:适用于消渴病合并肾脏损害者,遵医嘱选用解毒泄浊
黄瓜、蓝莓山药、葛根鱼汤。 4.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皮质下、内分泌
第一章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第一章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1. 引言中医护理作为一门重要的技术,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促进康复。
为了保证中医护理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了本文档,旨在规范中医护理技术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操作步骤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应严格按照以下步骤进行:2.1 准备工作在进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环境准备:确保操作场所清洁、安全,温度适宜,空气流通。
注意消毒操作区域和操作工具。
2.材料准备:根据具体操作需要,准备所需药材、器具等。
3.个人防护:佩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包括口罩、手套、帽子等。
2.2 操作步骤根据具体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内容,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清洁患者皮肤:根据需要,使用温水和适当的清洁剂清洗患者的皮肤。
2.操作准备:将需要使用的药材、器具等准备好,确保其干净、整齐。
3.操作步骤:根据具体操作内容,执行相应的操作步骤,如按摩、刮痧、拔罐等。
4.注意事项: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操作要轻柔,避免对患者造成不适;–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操作力度和频率;–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操作方法;–若发现异常情况,如患者不适或出现过敏反应等,应立即停止操作;–操作后应及时清理操作区域和器具,做好消毒工作。
5.操作结束:操作完成后,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感受,记录相关信息。
3. 注意事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过程中需注意以下事项:1.操作者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操作准确、安全。
2.患者应提供必要的病历和健康信息,供操作者参考。
3.对于具有特殊病情或身体状况的患者,应谨慎选择适合的中医护理技术进行操作。
4.操作者应定期接受相关培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5.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确保操作过程合法、道德。
4.本文档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进行了详细的规范和说明,包括准备工作、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遵循本规程能够提高中医护理技术的质量和安全性,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中医护理技术中一级技术特点
中医护理技术中一级技术特点
中医护理技术一级技术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按摩推拿:通过手法和力度的调理,达到舒筋活络、通经活血、祛风除湿、调理气血、增加免疫力的目的。
2. 刮痧拔罐:通过物理刺激,促进督脉和经脉的气血流通,从而达到调理气血、增强免疫力的功效。
3. 穴位按揉:通过按摩穴位,促进经络气血的畅通,使身体各系统协调运作,起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
4. 艾灸疗法:利用艾绒烟灸来刺激特定穴位,调理身体各系统功能,具有温通经脉、祛湿散寒、调理气血、壮阳驱寒等功效。
5. 水疗:通过水的温度、浸泡时间、水流速度的调节,以及添加不同的药材、矿物质等物质,来实现消除疲劳、促进新陈代谢、调理气血、止痛等作用。
这些技术都是传统中医护理技术中的一级技术,它们具有调理身体、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对促进身体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一、前言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是中医护理工作的重要指导文件,是中医护理工作者必须严格遵守的标准和规范。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的制定是为了提高中医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利益,促进中医护理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1. 安全操作规程1.1 确保工作场所的清洁整洁,保持空气流通。
1.2 使用中医护理器械前进行消毒处理,避免交叉感染。
1.3 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和操作规范,杜绝不规范操作和违章操作。
2. 技术操作规程2.1 按照中医护理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保证操作技术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2.2 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进行观察和处理。
3. 沟通协调规程3.1 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意见,协助患者合理安排护理。
3.2 与医疗团队进行良好的沟通协作,提供有效的护理服务。
4. 知识技能规程4.1 不断提升专业知识和护理技能,时刻保持学习的状态。
4.2 遵守中医护理的伦理规范和职业规范,严守护患尊严。
三、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1. 技术操作评分标准1.1 操作准确性:技术操作是否符合中医护理操作标准和规范。
1.2 操作熟练度:对操作仪器和器材是否熟练掌握和运用。
1.3 操作效果:操作后是否达到预期的护理效果。
2. 沟通协调评分标准2.1 与患者沟通:是否能有效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意见。
2.2 与医疗团队协调:是否能与医疗团队有效沟通协作,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安全操作评分标准3.1 操作安全性:操作过程中是否注意安全细节,保障患者和自身的安全。
3.2 事故处理:遇到突发情况时,是否能迅速、果断地处理,保证患者的安全。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对于中医护理工作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个人认为,严格遵守规程和评分标准,不仅是对患者负责,也是对自己专业能力的要求。
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严格遵循规定的操作流程,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2015中医护理技术
悬 灸
温和灸 雀啄灸
回旋灸
艾条灸
1、温和灸
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 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皮肤2~3厘米 左右,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 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10~15分钟 ,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
推拿按摩禁忌症
肿瘤部位
局部皮肤病
血友病、紫癜病患者
开放性损伤
骨折和关节脱位的早期 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早期 妇女月经期和妊娠期不能按摩下腹部
常用推拿手法分类
一:摆动类手法 二:按压类手法 三:捏拿类手法 四:摩擦类手法 五:揉搓类手法 六:叩击、振动类手法 七:动摇关节类手法
按摩手法图
点击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手部准备
手要清洁,指甲要剪短,冬天施术前要先把手搓 热。
推拿按摩的保健作用
(平衡阴阳,调和营卫,疏通经络,活动关节 ) 调节神经和免疫功能,促进内脏功能 皮肤保健与美容 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疲劳,提高运动能力
五、揉搓类手法之——揉 法
操作方法:用拇指或四指指腹,手掌、掌根和大、小鱼 际紧贴在皮肤上做圆形或螺旋形的揉动。适用于身体各 个部位。小部位用拇指或指腹揉,大部位用手掌或掌根 揉。 要领:揉动时,以肘关节为支点,主要前臂运动带动肘 关节。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不能来回摩擦。120次/分
中医护理技术
针灸:疏通经络、调节脏腑、行气活血
筋络氧疗
通筋活络
促进代谢
针刺 吸氧
调畅气血 调和阴阳
适应症: ※ 脑源性疾病,如瘫痪、麻木、失语、眩 晕、耳鸣、舞蹈病等等; ※ 神志类疾病,如焦虑、抑郁、失眠等。
..
文献记载
※ 治疗焦虑抑郁 ※ 治疗神经症 ※ 治疗胃肠神经症 ※ 治疗亚健康状态
常用穴位
焦 虑: 内关穴、印堂穴、百会穴、神庭穴、肝俞穴、 足三里穴、脾俞穴、期门穴。
内科 肿瘤科
呼吸科
风湿科
冬病夏治 穴位贴敷
骨科 儿科
脾胃科
针灸科
耳鼻喉
21500 190
扶阳罐
扶阳罐
将热能、磁能、红外线的同步导入,透过人体皮肤组织,产 生谐振,能量被生物细胞所吸收,引起组织的温热效应,活化细 胞组织,激发脏器功能,用以排毒祛瘀、驱寒祛湿,宣通瘀结的 经络、温补亏损的阳气。
冬病夏治的理论基础
二 阳气在生命过程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阳气者 ,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它具有温 养全身组织,维护脏腑功能,抗御外邪侵袭,主 持气化开合,维系阴阳平衡等功能。 所以阳气在生命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阳气虚 就会出现生理活动减弱和衰退,导致身体御寒能 力下降。 也就是说,阳气虚衰,机体的抗病能力 就会下降。冬病夏治就是根据“春夏养阳”的原 则派生出的一种治疗方法
核对患者基本信息,协助 患者取舒适体位
中医护理技术
相 关
医 护
穴 位
理
知技
识术
目 录
壹贰叁
十 四 经 络
常 用 穴 位
操 作 流 程
治 疗 部 位
或 穴 位
常用经脉
阴升阳降
手三阴经(肺、心包、心)
手之三阴从胸走手
手三阳经(大肠、三焦、小肠)
手之三阳从手走头
足三阳经(胃、胆、膀胱)
足之三阳从头走足
足三阴经(脾、肝、肾)
足之三阴从足走腹(胸)
简便取穴:两虎口交 叉,一手食指按在另 一手桡骨反应点 对耳轮:骶椎至颈椎反应点 耳甲艇:腹腔所有脏器反应点 耳甲腔:胸腔所有脏器反应点
耳垂:头面部穴位及反应点
举例说明
01床,张三,住院号:00032,诊断:近视 处理:耳穴压豆 取穴:?
取穴:眼、目1、目2、肝、肾
取眼、目1、目2是 结合解剖功能相对 应的部位取穴。
业,因找工作劳累加之压力大,导致泛发性神经
性皮炎,现面部、四肢腰背部多处皮损,局部皮
肤粗糙肥厚,瘙痒严重,可见抓痕,失眠多梦、
耳鸣、大便干,日行一次。舌淡红、中部淡黄腻 苔,舌面花剥,脉弦细滑略数。
医嘱:皮肤针治疗 选穴原则:罩位+面+带腧穴
中医诊断:顽癣 湿热化燥,外感风邪 西医诊断:泛发性神经性皮炎
谢 谢
A
B
C
D
评估
计划
实施
评价
举
例 说
治疗部位或穴位
明
治疗部位:经络学说为指导,通过穴位进行治疗
解剖学为基础,运用中医辨证施治,配合穴位进行治疗(例如:皮肤针)
常见疾病的选穴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 塞性肺疾病、过敏性鼻炎,以及怕冷、 怕风、冬季反复感冒的虚寒体质患者
中医护理技术
中医护理技术
简介
中医护理技术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医学传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中医护理技术,可维护人体健康、促进疾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中医护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常用方法及其应用。
基本原理
中医护理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基于中医学的理论体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生命活动是阴阳平衡、气血顺畅、脏腑协调、精神安宁的结果。
中医护理技术通过调理人体的阴阳、气血、脏腑等方面,以达到促进健康、治疗疾病的目的。
常用方法
1.针灸疗法:采用针刺穴位的方法,调理人体经络,改善气血循环,
调整脏腑功能。
2.中草药熏蒸:利用中草药的气味熏蒸,以达到调整人体气血、通经
活络的目的。
3.推拿按摩:通过按摩、推拿等手法,刺激穴位、经络,促进气血流
通,调和阴阳。
4.气功练习:运用气功练习调整呼吸、调和气机,以达到强身健体的
目的。
应用情况
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不仅可以作为疾病治疗的辅助手段,还可作为健康维护的重要手段。
特别是在慢性疾病、亚健康状态、康复期等方面,中医护理技术具有独特优势。
总的来说,中医护理技术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为人体健康提供了一
种传统而有效的护理模式。
通过合理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可以达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治疗疾病、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
希望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医护理技术能够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一、患者评估在进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之前,护士应当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心理状态等方面。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
二、穴位按摩中医护理技术中,穴位按摩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
在进行穴位按摩操作时,护士应当准确找准穴位,掌握按摩力度和频率,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三、中草药熏洗中药熏洗是中医护理技术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可以缓解疼痛、舒缓疲劳。
护士在进行中草药熏洗操作时,应当注意药物浓度、温度和时间的控制,避免烫伤患者皮肤。
四、拔罐疗法拔罐疗法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具有排毒、调理气血的作用。
护士在进行拔罐操作时,应当注意火候的掌握,避免造成皮肤烫伤或其他损伤。
五、针灸治疗针灸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各种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护士在进行针灸操作时,应当注重穴位选择、针刺技巧和消毒防感染措施,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
六、药膳烹饪药膳烹饪是中医养生的一种方法,可以通过食疗调理身体。
护士在进行药膳烹饪操作时,应当注意药食搭配、烹饪技巧,确保药膳的疗效和安全性。
七、理疗按摩理疗按摩是中医护理技术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可以舒缓疲劳、促进血液循环。
护士在进行理疗按摩操作时,应当注意手法的轻重、速度和部位,避免给患者带来不适。
以上是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的相关内容,护士在实践中应当严格遵守规程,确保操作安全、有效。
中医护理技术是中医传统医学宝贵的遗产,通过规范的操作,可以更好地发挥其疗效,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愿每一位护士都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为患者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一章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完整
中医(中西医结合)科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一、艾条灸艾条灸是用纯净的艾绒(或加入中药)卷成圆柱形的艾卷,点燃后在穴位表面熏烤的一种技术操作。
(一)评估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患者体质及艾条施灸处的皮肤情况。
3、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4、心理状况。
(二)目标1、遵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虚寒性病症的临床症状。
2、通过运用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消肿散结、袪湿散寒、回阳救逆等法,以达到防病保健、治疗强身的目的。
(三)禁忌症1、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不宜施灸。
2、颜面部、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四)告知1、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烫伤等情况。
2、艾绒点燃后可出现较淡的中药燃烧气味。
3、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产生烧灼、热烫的感觉,应立即停止治疗。
4、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水疱。
(五)物品准备治疗盘、艾条、火柴、弯盘、小口瓶,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
(六)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取合理体位,显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
3、施灸部位,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顶、胸背,后灸腹部、四肢。
4、遵医嘱在施灸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调整距离,防止烧伤。
观察病情变化及有无不适。
5、施灸中应及时将艾灰弹入弯盘,防止烧伤皮肤。
6、施灸完毕,立即将艾条插入小口瓶,熄灭艾火。
7、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卧位,酌情开窗通风。
8、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七)护理及注意事项1、及时弹去艾灰,防止艾灰脱落灼伤皮肤或烧毁衣物。
2、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
如灸后出现小水疱时,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
如水疱较大时,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疱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八)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附:艾条灸操作流程图二、拔罐法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瘀血现象,达到温通经络、驱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为目的的一种技术操作。
中医护理操作技术
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一、拔罐护理拔罐是通过罐内负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护理技术。
拔罐时要选择合适体位和部位,根据治疗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罐。
操作时,要保持室内温暖,避免患者受凉。
二、艾灸护理艾灸是利用艾叶制成的艾条或艾炷,通过燃烧产生的热量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激发经气、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护理技术。
在进行艾灸护理时,应掌握施灸的方法、时间和温度,防止皮肤烫伤。
同时,要注意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烟雾滞留。
三、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的护理技术。
在推拿按摩时,应保持双手清洁、温暖,手法要轻柔、缓和,避免暴力或过度刺激。
对于有皮肤破损或炎症的部位,不宜进行按摩。
四、刮痧护理刮痧是通过特制的刮痧器具和相应的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质,在体表进行反复刮动、摩擦,使皮肤局部出现红色粟粒状或暗红色出血点等“出痧”变化,以达到活血透痧的作用的护理技术。
进行刮痧护理时,应选择合适的刮痧板和介质,保持室内温暖。
同时,要掌握好刮痧的力度和方向,避免过度刺激和损伤皮肤。
五、热熨护理热熨是通过加热的物体或药物,置于人体的特定部位或穴位上,以达到温通经络、散寒止痛、行气活血等作用的护理技术。
在使用热熨护理时,应注意温度适中,避免烫伤皮肤。
同时,要注意不要过度压迫或刺激局部皮肤。
六、耳穴压豆耳穴压豆是通过在耳廓穴位上贴敷各种豆类、种子等物品,通过压迫耳穴,刺激耳廓上的穴位,调节人体脏腑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护理技术。
在进行耳穴压豆时,应选择合适的贴敷材料和穴位,掌握好贴敷的力度和时间。
同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和耳廓皮肤的变化情况。
七、中药熏洗中药熏洗是通过将中药煎煮或蒸馏后产生的蒸汽或药液熏蒸或冲洗人体局部或全身,以达到疏通经络、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作用的护理技术。
在使用中药熏洗时,应注意药液的温度和浓度适中,避免烫伤皮肤或造成不适感。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项目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项目[TOC]1. 引言中医护理技术操作项目是指在中医护理工作中,运用中医理论和技术手段,实施一系列的诊疗操作,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维护。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相关内容,包括中医护理技术的定义、操作项目的分类、技术要求以及相关的操作示范等。
2. 中医护理技术的定义中医护理技术是指运用中医理论和技术手段,针对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特点,进行一系列的护理操作,旨在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调整阴阳平衡,促进气血运行,提升机体的免疫力和自愈能力。
中医护理技术包括但不限于针灸、推拿、拔罐、刮痧、艾灸等,通过刺激和调理人体经络、脏腑、气血等方面,达到治疗疾病、调整体质、预防疾病等作用。
3. 操作项目的分类中医护理技术操作项目根据操作方法和目的可以进行如下分类:3.1 针灸针灸是利用针刺入穴位刺激,调节脏腑经络功能的一种中医护理技术。
常用的针灸操作项目包括:•刺激经络:选择合适的穴位,运用不同的针刺方法(如刺、捻、转、按等),调节经络、疏通气血,以达到治疗疾病、调整体质的目的。
•针刺操作示范:具体操作针具的选择、穴位的定位、插入角度和深浅、刺激持续时间等。
3.2 推拿推拿是运用手法在人体表面进行按摩、推拿、揉捏等操作,调理经络气血的一种中医护理技术。
常用的推拿操作项目包括:•推拿手法:包括推、拿、揉、按、捏等手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法进行推拿操作。
•推拿技巧:比如重点按摩的穴位、揉捏的力度、按压的时间等,都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进行合理的调整。
3.3 拔罐拔罐是利用罐具在特定穴位产生负压,并通过拔拨或按压移动罐具,刺激相应经络的一种中医护理技术。
常用的拔罐操作项目包括:•罐具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罐具,如玻璃罐、竹罐等。
•拔罐方法:包括拔拨、按压、旋转等操作方式,同时需要注意拔罐的时间和次数,以避免对患者产生不适。
3.4 刮痧刮痧是利用刮痧板在皮肤上进行刮擦,以疏通经络、舒缓疼痛的一种中医护理技术。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流程与评分标准1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流程与评分标准一、耳穴压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2)二、药罐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3)三、中药保留灌肠(肛滴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4)四、水针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5)五、穴位按摩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6)六、艾灸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6)七、拔气罐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8)八、中药熏蒸蒸汽自控治疗仪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9)九、穴位貼敷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10)十、刮痧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11)十一、拔火罐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十二、中药湿敷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十三、中药坐浴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十四、中药雾化吸入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十五、敷药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十六、中药封包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十七、中药涂擦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十八、超声药物透入治疗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十九、腕踝针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二十、低频脉冲电治疗操作评分标准二十一、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流程与评分标准一、耳穴压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考核时间考核者二、药罐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考核时间:考核者:三、中药保留灌肠(肛滴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四、水针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五、穴位按摩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考核时间:考核者:六、艾灸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考核时间:考核者:七、拔气罐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考核时间:考核者:八、中药熏蒸蒸汽自控治疗仪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考核时间:考核者:九、穴位貼敷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考核时间:考核者:十、刮痧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考核时间:考核者:十一、拔火罐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科室姓名得分考核时间:考核者:十二、中药湿敷法操作评分标准考核时间:考核者:十三、中药坐浴评分标准科室姓名得分十四、中药超声波雾化吸入法操作及评分标准考核时间:考核者:十五、中药敷药法操作评分标准科室姓名得分考核时间:考核者:十六、中药封包操作评分标准检查者签名:检查时间:201 年月日十七、中药涂擦治疗操作评分标准检查者签名:检查时间:201 年月日十八、超声药物透入治疗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检查者签名:检查时间:201 年月日十九、腕踝针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考核时间考核者二十、低频脉冲电治疗评分标准科室姓名得分检查者签名:检查时间:201 年月日二十一、艾盐包操作评分标准检查者签名:检查时间:201 年月日五、产后穴位按摩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考核时间:考核者:。
中医护理技术实施方案
中医护理技术实施方案中医护理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医学技术,它融合了中医理论和实践经验,以及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旨在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中医护理技术的实施方案包括多个方面,如针灸、推拿、中药熏洗、气功调理等,这些技术在临床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中医护理技术的实施原则、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实施原则。
1. 个体化原则,中医护理技术实施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护理方案制定。
因为每个患者的体质、病情和病因都不尽相同,因此需要针对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的护理。
2. 综合治疗原则,中医护理技术的实施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如针灸、推拿、中药熏洗等,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综合治疗可以针对不同的病症进行综合调理,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 循序渐进原则,在实施中医护理技术时,需要循序渐进,循序渐进地进行治疗,不能急功近利,要注重治疗过程中的渐进性和稳定性,避免因过快的治疗速度而导致不良反应。
二、实施方法。
1. 针灸,针灸是中医护理技术中的重要手段,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刺激,调节人体的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实施针灸时,需要准确把握穴位的位置和深浅,以及刺激的力度和时间,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2. 推拿,推拿是通过按摩、揉捏、拍打等手法,调理人体经络和脏腑,促进气血流通,达到调理和治疗的目的。
在实施推拿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手法和力度,避免用力过猛或过轻而影响治疗效果。
3. 中药熏洗,中药熏洗是将中药煎煮后,用蒸汽或热水蒸洗患者的身体,以达到温通经络、祛风湿、活血化瘀的目的。
在实施中药熏洗时,需要注意药物的煎煮浓度和温度,避免对患者造成烫伤。
4. 气功调理,气功调理是通过呼吸调节、身体运动和意念调控,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和自愈能力。
在实施气功调理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气功动作和呼吸方法,避免因错误的方法而产生不良影响。
三、注意事项。
17年常用中医护理技术1
2017常用中医护理技术(仅供参考)第一章1【单选题】(5分)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个中医护理系创建于A.1983年天津中医学院B.1983年北京中医学院C.1984年北京中医学院D.1984年天津中医学院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5分2【单选题】(5分)开创了辨证施护先河的医学巨著为A.《黄帝内经》B.《本草经》C.《伤寒杂病论》D.《本草纲目》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5分3【单选题】(5分)首创猪胆汁灌肠法的医家是A.华佗B.张仲景C.扁鹊D.孙思邈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5分【单选题】(5分)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巨著是 A.《伤寒论》B.《神农本草经》C.《黄帝内经》D.《素问》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5分5【单选题】(5分)()创建辨证施护的理论。
A.孙思邈B.张仲景C.华佗D.叶天士第二章1【多选题】(5分)中医护理原则包括A.扶正祛邪B.调整阴阳C.护病求本D.标本缓急E.同病异护,异病同护F.三因制宜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5分2【多选题】(5分)正护法的内容有寒者热之B.热者寒之C.实者泻之和虚则补之D.实者补之和虚则泄之正确答案是:A,B,C查看答案解析3【单选题】(5分)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是实而不满。
A.√B.×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5分4【单选题】(5分)母病及子,子病犯母,说明了五行之间的相克关系。
A.√B.×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5分5【多选题】(5分)在护理程序中,制定护理计划的过程,分四个过程,即:A.护理诊断排序B.制定目标C.制定护理措施D.记录护理计划第三章【单选题】(5分)疾病在一日内会呈现“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规律,护理中首先要注意()。
A.夜间防寒B.夜间防暑C.夜间病情变化观察D.睡前活动锻炼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5分2【单选题】(5分)根据病室环境安排的要求,需要光线较暗的病人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应症:
• 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各种 慢性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
• 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各 种颈肩腰腿痛
• 冻疮、痛经、畏寒症以及脾胃 虚寒、肾阳虚等疾病。
禁忌症:
1、皮肤有创伤、溃疡、感染、皮肤疾病者禁忌敷贴。颜面 五官部位、关节、心脏和大血管附近慎用敷贴。孕妇、糖 尿病患者、结核病、艾滋病或其它传染性疾病慎用敷贴。 2、高热、大量吐血、中风闭证及肝阳上亢头痛,一般不适 宜用此法。 3、发热性疾病、出血性疾病、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慎用 冬病夏治系列疗法。
中
医
护
理
基础
技
术
核心
通过刺激特定部位,以通经脉、 调气血、调整阴阳而达到防病治病
脏腑学说
经络学说
• 经络 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
,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 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
通经脉 调气血调阴阳
拔罐 刮痧
耳穴 压豆
艾灸
中医护理技术
按摩 熏洗
贴敷
针刺
直肠 滴入
经络氧疗
5
国家
中医重点专科协作
组在2012年-2014年 已完成33个中医优 势病种护理方案的梳 理工作,目前正在对 护理方案进行临床推 广于验证,其中,对 中医护理技术效果评 价已成为验证的重要 内容之一。
我院
组织护理人员认真实施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 的33个优势病种中医护 理方案,积极开展中医 护理技术的临床应用与 推广工作,不断拓展中 医护理技术范畴
胃肠道:内关穴、中脘穴、胃俞穴、脾俞穴、上巨虚穴、 下巨虚穴、足三里穴。
抑 郁:百会穴、内关穴、足三里穴、合谷穴、太冲穴。 失 眠:印堂穴、百会穴、神庭穴、双侧情感控制区。 亚健康:百会穴、印堂穴、内关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
操作程序
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取 穴部位的皮肤情况、对疼痛 的耐受程度、鼻腔、心理状 况等
4、中医医疗机构和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的中医病房按照《 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中医护理常规 技术操作 规程》等标准,积极开展辨证施护和中医特色专科护理, 加强中医护理在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养生康复中的作 用,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加强中西 医技术的有机结合,促进中医护理的可持续发展。
经络氧疗法
经络氧疗法是在针灸基础上加上吸氧, 以达到促进血液循环,增进新陈代谢作用 。这与中医通过经络行气血、营阴阳,维 持内外环境平衡的理论相吻合
祝总骧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主任教授、 中国管理科学院教授
《灵枢·经脉》指出:“经脉者,所以决 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概 括说明筋络系统在生理、病理和防治疾病 方面的重要性。
定穴 消毒皮肤 选取毫针
进针 给氧 观察
消毒局部(穴位) 皮肤
根据针刺部位,选择进针方 法,正确进针
询问患者有无不 适感
一手捻动针柄,另一手按压针孔
启针
周围皮肤,将针退至皮下,迅速
拔出,棉球按压针孔片刻,检查
针数
冬病夏治 穴位贴敷
冬病夏治 穴位贴敷
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利用夏季 气温高,自然界阳气最旺盛,机体阳 气充沛,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的有利 时机,以辛温祛寒药物,贴在疾病相 应的穴位上,达祛病保健,增强机体 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2011-2015年)
(九)大力发展中医药护理 1、提高中医护理水平,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注重中医药技术在护理工
作中的应用。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并推广优势病种护理方案。 3、开展中医护理中医人员规范化培训,到2015年,培训中医护理骨干人才2
万名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2011-2015年)
针灸:疏通经络、调节脏腑、行气活血
筋络氧疗
通筋活络
促进代谢
针刺 吸氧
调畅气血 调和阴阳
适应症: ※ 脑源性疾病,如瘫痪、麻木、失语、眩 晕、耳鸣、舞蹈病等等; ※ 神志类疾病,如焦虑、抑郁、失眠等。
..
文献记载
※ 治疗焦虑抑郁 ※ 治疗神经症 ※ 治疗胃肠神经症 ※ 治疗亚健康状态
常用穴位
焦 虑: 内关穴、印堂穴、百会穴、神庭穴、肝俞穴、 足三里穴、脾俞穴、期门穴。
冬病夏治的理论基础
三.冬天所发之病,大都是寒性的。寒邪侵袭在于 人体阳气的不足。 扶助人体阳气,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伏天是一年中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间, 是人体阳气在四季中的高峰,腠理开泄,药物极 易由皮入穴,通过气血直达患处。
冬病夏治的理论基础
综上所述,冬病夏治是时间医学的一种 表现形式,通过扶助人体阳气,激发人体 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从而达到预防或治疗 冬天易发、难治疾病的目的。
实用中医护理技术
中西医结合医院院护理部 张玉荣
2017年5月
中医护理技术的重要性
中医护理操作
中医护理技术实践中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传统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在中医临床工作中占
有重要的地位,它具有独特的操作方法和疗效, 这些技术适用范围广泛,见效快,创伤小,深受 广大患者的欢迎,随着护理医学模式的转变,护 士角色及职责范畴到都发生了变化,康复,保健 及疾病的预防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冬病夏治的理论基础
二 阳气在生命过程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阳气者 ,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它具有温 养全身组织,维护脏腑功能,抗御外邪侵袭,主 持气化开合,维系阴阳平衡等功能。 所以阳气在生命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阳气虚 就会出现生理活动减弱和衰退,导致身体御寒能 力下降。 也就是说,阳气虚衰,机体的抗病能力 就会下降。冬病夏治就是根据“春夏养阳”的原 则派生出的一种治疗方法
冬病夏治包括哪些方法?
包含针灸、中药敷贴、中药热敷、中 药浸泡、内服中药等方法,目的要在冬天 的时候减轻发作症状或减少发作次数
一 “治未病”的思想:“上医治未病, 中医治已病,下医治重病”。所谓“未病 ”就是现在未发,但却会在将来要发的疾 病。医治将病之病是在将要必发的病未发 时赶快去除其必发的条件。
核对患者基本信息,协助 患者取舒适体位
经络氧疗法
素质要求
衣帽整洁、仪表端庄、洗手
评估 物品准备 患者准备
用物: 治疗盘、酒精棉球 弯盘、镊子、毫针盒、氧 气装置一套、治疗单、小 杯内盛清洁水、纸巾、胶 布、棉签
遵医嘱选择穴位
按腧穴深浅和患者体质选取毫 针,检查针柄有无松动、针尖有 无弯曲带钩等情况
安装氧气装置,清洁鼻孔, 接氧气管,开小开关,调节 流量,吸氧,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