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对人格美的认识

合集下载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阅读心得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阅读心得

《与风格》阅读心得前言司马迁被誉为中国古代最杰出的历史学家和散文家。

在过去的两千多年里,关于他生平事迹和学术评价的文章已经非常丰富,但没有一本书能像《与风格》这样,从纯粹客观的角度研究作者的思想、人格、作品与时代、作品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对社会产生的种种影响。

先生无疑是司马迁的真正知音和代言人。

尽管这本书问世已经超过六十年,但它的价值依然不减,受到了广泛的喜爱。

内容阐述与分析司马迁之讽刺讽刺的目标是汉。

具体来说是德不配位的人物、残忍刻薄的家法、贪婪愚蠢的武帝。

例如司马迁挖苦随处可见,在他的笔下,项羽是真英雄,只是一个流氓而已。

不过他讽刺的最大的目标还是讽刺的方法:一、揭露事实。

二、无言的讽刺,不赞同的事件便略去不写,如《循吏列传》不叙汉代。

三、互见,的流氓行径不写在《高祖本纪》中。

四、反言,明褒实贬。

五、轻重倒置,将主旨放在次要位置。

六、指秦骂汉。

七、借刀杀人,用抵抗封禅,用汲黯斥责武帝。

八、全然放在语气中。

九、以无理由为理由。

司马迁之文学批评其理论可以分为五项1.文艺创作之心理学根据。

许多学者的观点都是立足一部作品或者一个作家,司马迁是站在人类文艺创作心理的角度,提出了“发愤著书”2.文艺创作之有用无用。

司马迁是继老子之后最早将无用为大用使用在文艺创作的人。

3.创作原理。

创作有两种原理:当人类看到许多具体事物时,希望从中总结一些抽象的道理;当人类空有一些观念或情绪时,将他们放诸具体的事物上。

即抽象律和具体律。

《司马相如列传》就说到:推见至隐,《易》本隐以之显。

”就分别时抽象律和具体律。

4.艺术之节制作用。

“凡作乐者,所以节乐。

”《乐书》5.幽默解。

幽默是智慧和超脱,体现的是悲悯和温暖,《滑稽列传》中的“滑稽”大致与之类似,高等的滑稽近于幽默,而低等的幽默则流于滑稽。

难得是在七十列传中司马迁专门留出《滑稽列传》来至于具体的批评文段,可见于司马迁对于老庄申韩、的评价司马迁的民间精神司马迁在《史记》中对游侠的赞扬非常突出,这也影响到了他的语言。

论司马迁对人的研究

论司马迁对人的研究

论司马迁对人的研究
论司马迁对人的研究
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他的学术成就被公认为
具有特殊的意义。

他在历史学研究方面的贡献特别显著,他的《史记》是一部古典传世的史学著作,在中国史学上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司马迁在人的研究方面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认为,人是社会的中心,人格是社会的基础。

司马迁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包括社会环境、文化、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他用自己的研究发现,人
的行为和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和行为都受
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司马迁还认为,人的行为也受到文化的影响,文化是人们行为的基础,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的宗旨和道德基础。

他认为,文化是一个国家或社
会发展的基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司马迁认为,社会发展
的过程中,不同文化的相互关联是推动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司马迁的理论对于现代的人的研究仍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他的研究
对于现代社会发展的研究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司马迁的研究不仅把
人的行为和社会环境的关系研究的深入,而且也把文化作为社会发展
的基础,为现代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意义。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其人格与风格在中国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他的人格特点和创作风格相互交织、相辅相成,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司马迁的人格非常刚正不阿。

他在撰写史书《史记》时,始终坚持真实性和客观性的原则,不偏袒不曲解历史事实。

他对历史间接的操守堪称楷模,在面对权贵和压力时也能坚守原则,从不妥协。

他深知历史的真实性对于后世的影响,因此毫不动摇地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将历史真相呈现给世人。

这种刚正不阿的人格特点也深深影响了后世的历史学家和文人。

其次,司马迁的人格具有强烈的责任感。

作为一位史学家,他深知自己肩负着承载历史的责任。

他虽然在撰写《史记》期间受到了各种不良环境的局限,但他从不推卸,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历史的考察和记录。

他以身作则的精神,力求为后世留下一份真实、可靠的历史文献,为中国历史的研究和学术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再次,司马迁的创作风格独特。

他的文章流畅优美,铺陈有序,语言简练却意味深远。

他擅长运用夸张和对比手法,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他具有极强的叙事能力,能够将复杂的历史事件通俗化地呈现出来,使普通读者也能轻松理解。

他注重描写人物的性格和心理变化,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最后,司马迁的作品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

他坚持以史为鉴,通过对历史事件、人物的剖析,提出了许多深刻的思想和见解,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的作品告诉我们,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我们要深入研究历史,汲取历史的智慧,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以指导当下的行为和决策。

同时,他的作品也对后世的历史学家和文人提出了要求:在撰写历史时要坚守真实、客观和负责任的原则,以及注重写作风格的优雅和生动,为历史学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司马迁的人格与风格对中国史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刚正不阿、责任感以及独特的创作风格,使他的作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指导意义。

不仅深受后世学者和文人的尊敬,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和研究的楷模。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的读后感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的读后感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的读后感《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的读后感《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李长之著,三联书店 1984年5月版。

从总体上来说,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介绍和评价司马迁及《史记》的学术专著。

然而,它又不仅仅是一本学术专著。

读完全书,我想了更多:首先,在看完整本书后,我对司马迁这一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和他所著的《史记》有了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李长之先生用自己手中的笔为我们“复活”了历史上的司马迁,使司马迁对于我来说,不再只是一个文学和历史学上的专有名词,而是一个具体可感的形象,他的话语思想精神全部铺现在我的眼前,变成一个立体的活生生的人物。

对于想读或正在读《史记》的人来说,这也是一本很有借鉴价值的参考书。

因为作者在分析司马迁的同时,也对《史记》从各个方面进行了仔细而深入的分析,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诸位对《史记》的兴趣,我即是被吸引的一位。

就学术性而言,这本书远超过同类书籍。

作者在书中引入了翔实的史料,而更重要的是,作者有自己独特的观点,而不是人云亦云。

譬如,作者对司马迁的生年为建元六年作了猜测。

尽管只是猜测,作者也举出了丰富的证据来加以说明。

而比之更为重要的一点,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这也使得整本书不那么枯燥,吸引着我不断地看下去。

当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使得作者对司马迁和《史记》的'评价不够客观,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然而,有点遗憾的是,我并没有完全看懂整本书,或者说,我对这本书的某些部分,某些细节并没有完全看明白。

李长之先生在说明观点的时候,往往会恰当地引经据典,而由于这些材料都是古文,鉴于我的古文功底不是特别好,我仍有许多地方不理解。

读完了这本书,我有了不小的收获和体验。

然而,说实话,我还是不太喜欢这一类的学术著作,也许是因为其中引用了较多古文的关系吧。

举一个也许不太恰当的例子来说,在读完整本书以后,我觉得自己就像是吃了许多大的实心汤圆。

慢慢地,汤圆的面粉表皮被消化掉了,却仍留下了许多没有被完全消化掉的内馅,这些没有被完全消化掉的内馅就留在了胃里,让人觉得堵得难受。

史记的理想人格

史记的理想人格

史记的理想人格《史记》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典范,在《史记》中司马迁通过对传主的选择,在传记中注意人格描写,在论赞中表示自己的倾向等途径,有意识的寄托了自己的人格理想。

他的人格理想的形成受先秦儒家理想人格的影响,同时也受汉代前期的时代精神和他本人的经历的培育。

司马迁在传记文学中所寄托的人格理想主要体现在他在《史记》中塑造的100多个人物形象身上。

司马迁的人格理想在《史记》中突出表现为他所赞赏的四种人格类型。

一、爱国利民,“立功名于天下”司马迁遭受宫刑仍能坚持著史书,在史记中也多处表现他对功业方面的关注,体现出其人格理想中的功业观,经归纳,我认为存在以下两点;(一)把握机遇,积极进取,为国建功在写到孟尝君田文时,太史公着力赞赏他建立功业的道路.田文幼年就懂得寻找时机“自结明主”。

明了机遇对功业的重要性。

在一次父亲田婴对诸子的考核中,田文以机警锋利的言谈力挫众兄弟,脱颖而出,使父亲对其刮目相看,并一举取得太子地位,承袭封爵。

父亲的赏识和重用为田文建立个人功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为了实现“相门必有相”的人生信念,田文不惜舍家弃业招贤纳良,营谋壮大根据地薛邑。

随着食客队伍的日益壮大,田文距离自己成为齐国之“相”的目标也越来越近,最后终于功到事成,登上了齐国宰相之位。

身为社稷重臣,秉承着家族的荣光,田文取得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个人功名。

田文的功业道路正是司马迁早期功业道路的翻版,司马迁也曾苦心经营,“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一心营职”,以求得重用,从而成就功名,光耀门楣。

太史公为田文作传,独独留意于他的功业之路,自是寄寓了自身的感慨。

其他如范蠡得越王勾践重用,子产得郑君重用,驺忌弹琴而齐威王拜相,萧何、张良得刘邦重用,蒙恬威震匈奴,得始皇推祟和信任等等,不一而足,处处都有太史公情感所系。

(二)忍辱负重,生有所获,死有所值司马迁认为,人不但有权力选择死亡,人更有权利选择存活,但活也要活得有价值。

没有特操、没有尊严的苟延残喘是无足提倡的,但为了完成未竟之事业,为了更好地实现人生的价值,一定要战胜死亡的困扰,顽强地活下去。

《中国古代文学》“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论司马迁之生死观与《史记》的自杀描写

《中国古代文学》“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论司马迁之生死观与《史记》的自杀描写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论司马迁之生死观与《史记》的自杀描写[论文摘要] “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有着鲜明的生死价值观。

他认为人应建功立业、扬名后世,时刻不忘其社会责任感;为了理想和道德标准,必要时应“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司马迁在著述《史记》时,倾注这种人格理想。

即使是《史记》中近百处的自杀悲剧描写,也洋溢着古代英雄主义豪迈进取的精神。

司马迁的积极入世和与强烈的批判性,与孟子思想一脉相承。

他所接受的儒家观念,异于以董仲舒思想为代表的“儒家正统”。

《史记》是我国最具人文主义光辉的历史著作。

[关键字] 司马迁《史记》生死观自杀人格的崇高美[Abstract]"Human beings are doomed to die someday, but their contributions to the society will commemorate them as significant as mountains, or as trivial as feathers." Si Maqian, one of China's greatest historians, possesses prominent values of life and death. He believes that people shall take their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and try their best to contribute to the society. To his eye, every person should stick to a noble goal and their moral principles, even at the expense of their lives. Si Maqian's great work, Shi Ji, has noticeably reflected his belief in such ideals. Even the more than 100 cases of suicide he depicted in Shi Ji carry a strong admiration for the ancient heroes' enterprising soul. Though educated with Confucianism, Si Maqian's critical point of view is more close to that of Mencius, rather than the conventional Confucianism. Undoubtedly, Shi Ji is one of China's most significant literary works that shines with salient humanism.[Key words] Si Maqian Shi Ji values of life and death suicide the sanctity of noble personality一.司马迁生死观的主要内容历史充满血腥,是死亡与新生的不断交替。

司马迁伟大的人格魅力

司马迁伟大的人格魅力

司马迁伟大的人格魅力司马迁是一个史官,对于那样一个泱泱大国,他所能作的多半是记录。

比起和他同时代的许多官员相比,他可以改变得的东西相当有限,而其性格更决定了他在政治上的劣势。

客观的讲,后人纪念司马迁,既是对他的尊敬,也包含了许多同情,这让司马迁成为了历史上一个典型的悲情英雄。

不是战死沙场,而是心被淹没在一个所谓“盛世”的大汉。

司马迁的憎恶分明是大部分人爱他的主要理由,但这四个字却远远不能概括司马迁的全部。

之所以他的名字能够和他的《史纪》一起被载入史册,不仅因为他有一颗心怀天下的赤诚之心,更重要的是他做到了一个史官和一个人的境界——真。

我愿意把这种真概括为一种“实录精神”,这种精神源于他父亲临终前的嘱咐,也一直延续到司马迁生命的终点。

为了得到历史最真实的素材,司马迁走遍神州万水千山,以最近的距离去接触每一个历史人物,我们今天才得以将《史纪》奉为历史真实公正的范本。

从技术上讲,司马迁收集史料的方式是原始而落后的,没有碳14定位仪,没有多少人的协助,也没有今天史学家们系统的理论知识,他能做的只是朴实的记录。

面对现实,记录现实看上去不及征伐疆场将领之勇,也不及社稷江山帝王之智,但司马迁的一生却告诉我们记录者的力量。

王侯将相、布衣百姓只不过是历史中的一个又一个等质量的元素,真实的呈现对于司马迁既是一位史官的职责,更是他胸中最大的心愿中国的历史从来不缺创造者,他们在历史的巨钟上猛敲,要让后人也能听到余音。

历史让我们记住了他们,可谁又让我们记住历史?司马迁正是用它这种对呈现真实的执着让后人记住了历史,也记住了这本巨制背后的那个曾受腐刑的司马迁。

比了解到真相更难的是把真相说出来,而钱与权正是说出真相最大的阻碍。

幸运的是,历史人物不会因为自己的丑像被暴露而找司马迁算帐,但他所经历着的汉武帝却也着实考验者他作为一个史官的秉性——而他做得很好。

如果司马迁活在今天,他也许会做一个记者,估计还会拿到普利策奖。

而如果他仍身在中国,他的处境恐怕会更加尴尬。

司马迁的人格精神探析

司马迁的人格精神探析

司马迁的人格精神探析田 平(南阳师范学院图书馆,河南南阳473061) 一、崇高的理想,不畏艰险的探索精神司马迁生活在汉家盛世,亲自禀受了这个英雄时代的文化营养,他的胸中激荡着及时立功的浪漫主义豪情和英雄主义气概。

他在《报任安书》中说:“立名者,行之极也。

”“君子鄙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

”他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引用父亲的话说:“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以孝之大者。

”他有感于时代的要求与父亲的教导,立志继孔子后写第二部《春秋》,这在当时是一般常人不敢想象的崇高目标。

因为在司马谈任太史令时,就曾想利用“百年之间,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的便利条件,修著一部“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的史书,但未能如愿。

临终嘱咐司马迁:“余死,汝必为太史。

为太史,无忘吾所论著矣!”司马迁俯首流涕道:“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

”[1]先父的遗命,司马迁铭记于心。

从此,他开始着手准备,广泛搜集资料,进行长达20年的漫游,这对他的事业与生命来说具有里程碑般的意义。

“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

”归后,“仕为郎中”,又“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1]。

后又因侍从武帝巡狩、封禅,游历了北达长城内外的更多地方。

他实地考察风土人情、物产经济、名胜古迹,从不盲目相信、沿袭旧说,纠正旧载传闻。

如他在《魏公子列传》中说:“吾过大梁之墟,求问其所谓夷门,夷门者,城之东门也。

”他在《河渠书》中,考察了黄河决口的有关史实,戳穿了汉代官僚们宣扬的“天人感应”的谎言,批判了他们不顾国计民生的罪行。

司马迁这种“抱以五车书,劳以万里行”的经历在中国古代文人中是少有的,广泛的游览和实地考察,为其日后撰写《史记》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更重要的是:游历使司马迁的人格更加成熟了,不仅锻炼了体质,更磨炼了意志,增强了承受险恶环境的勇气,也极大地增强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感,形成了不畏艰险的探索精神。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读书笔记摘抄及心得感悟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读书笔记摘抄及心得感悟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读书笔记摘抄及心得感悟书中金句读书笔记摘抄:试想中国的诗人中,有谁能像司马迁那样有着广博的学识,深刻的眼光,丰富的体验,雄伟的气魄呢?试问又有谁象司马迁那样具有大量的同情,却又那样有力的讽刺,以压抑的情感的洪流,而使用着最造型底史诗性底笔锋,出之以唱叹的抒情诗底旋律的呢?司马迁使到了他的笔下的人类的活动永远常新,使到了他的笔下的人类的情感,特别是寂寞和不平,永远带有生命,司马迁使可以和亚历山大相比的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也显得平凡而黯然无光了!司马迁的受刑,在他个人当然是一个太大的不幸,然而因此他的文章里仿佛由之而加上浓烈的苦酒,那味道却特别叫人容易沉醉了!又象音乐中由之而加上破折、急骤、悠扬的调子,那节奏便特别酣畅淋漓,而沁人心脾了!精华笔记与心得感悟:本书《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是中国近现代全面介绍和评议司马迁及其《史记》的专著。

李长之先生从时代精神、家学渊源、孔子思想的影响、司马迁个人经历等方面,全面的追溯了司马迁自然主义浪漫人格与写作风格形成的根源。

可以说,本书对司马迁及《史记》所牵涉到的重要问题都不同程度上给出了分析,并提出了很多发人深省的深刻见解。

司马迁能成为一个伟大的诗人,与其所处的时代密不可分。

司马迁所处的汉代,深受着都代表浪漫精神的齐楚文化的影响,并将楚国的浪漫奔放和齐国的黄老学说的宗教精神融合在了一起,塑造了汉代独有的浪漫主义精神。

“驰骋,冲决,豪气,追求无限,苦闷,深情,这是那一个时代的共同情调,而作为其焦点,又留了一个永远不朽的记录的,那就是司马迁的著作!”家学渊源对司马迁也有非常深刻的影响,司马迁从父亲那边继承了批判主义精神。

他的父亲虽然根本立场是道家(浪漫的思绪),但在教育司马迁的时候,又加入了儒家(古典精神)的熏陶。

这就使得司马迁的身上有着儒家和道家相互作用的印记。

司马迁身上彻头彻尾的反功利精神,是其与孔子精神的真正契合之处,而这种反功利的态度,也使得《史记》能够成为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脱离封建意志而得以留存的伟大史书。

司马迁的人格魅力

司马迁的人格魅力

作者: 杨小燕
作者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出版物刊名: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84-86页
主题词: 司马迁;人格;史记
摘要: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继孔子之后的另一位文学巨匠,也是世界史学史上杰出的历史学家。

他的史学巨著《史记》是世界上第一部百科全书,也是一部伟大的文学名著。

但司马迁对整个中国文化的贡献却不仅仅是《史记》,还有他忠于理想、忠于事业、百折不挠、忍辱负重、爱憎分明的魅力人格,成为后世人们学习的榜样。

《史记》的人格张力

《史记》的人格张力

2017年第21期渭南师范学院学报‘史记“的人格张力姚亦登(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陕西渭南714099)摘 要:人格张力是人格力量的一种展现,司马迁在‘史记“中通过撰写历史不仅展示了他是一个忠实于历史的人,还彰显了他是一个追求张扬人格魅力的具有强烈人格张力的人㊂这种人格张力的形成有个人㊁家庭㊁社会和历史传统等多方面的原因㊂司马迁的魅力人格,也由此成了后世人们学习的榜样㊂关键词:司马迁;‘史记“;人格;张力中图分类号:K 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5128(2017)21-0064-05收稿日期:2017-07-18作者简介:姚亦登(1969 ),男,江苏高邮人,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全国汉语方言学会会员,文学硕士,主要从事汉语方言学㊁语言地理学㊁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与研究㊂ ‘史记“经历千年依然光彩夺目,受到众多读者和学者的青睐,其中最重要的,应该是司马迁通过‘史记“彰显了一种精神,体现了一种经历沧桑之后的强烈的人格张力㊂这种人格张力是人格力量的一种彰显,是本我㊁自我和超我的有机融合㊂一㊁‘史记“的人格张力公元前99年秋天,发生了李陵事件㊂那时,大将卫青㊁霍去病已经逝世,朝廷任命宠妃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为统帅,率领大军,与匈奴作战㊂李陵作为名将李广的孙子被指派作后勤保障㊂但李陵不愿受李广利指使,率五千兵士单独出征,并立下军令状㊂李陵兵出居延北大约一千多里,想使匈奴分兵,配合李广利作战㊂然而匈奴以八万众兵围击李陵军㊂李陵军勇敢作战,兵矢已尽,而士兵死亡过半,杀死杀伤匈奴兵亦有一万多人㊂他们边战边退,连战八日,还未到居延一百多里,匈奴大军铺天盖地而来㊂李陵军食物缺乏且救兵不到㊂匈奴凶猛进攻,招降李陵㊂李陵感到无面目回见朝廷,于是投降了匈奴㊂其余部四百人突围归汉㊂汉武帝得知李陵投降之后,非常愤怒㊂朝臣们各为自保,都谴责李陵㊂而当武帝问及司马迁时,司马迁竟不合时宜地直陈己见,为李陵说了一番公正话㊂然而这触怒了武帝,直接导致了后面的判刑,判官以诬上的罪名判处司马迁死刑㊂因一无祖上功劳抵罪,二无家财赎罪,司马迁为了写作‘史记“只能选择接受侮辱,接受宫刑,以抵死罪㊂李陵此祸,让司马迁认清了许多,原本天真㊁纯真的他思想上有了许多清醒的认识㊂司马迁忍受巨大的耻辱和痛苦,不屈服于自己的命运,不屈从于皇帝的淫威,重新审视历史和人生,并把对人生的感悟融入到了史学巨著‘史记“的创作之中㊂尼采说过: 最大的痛苦乃是精神最后的解放者㊂由于这个痛苦,我们才得以了解事物最深的道理㊂ [1]3司马迁从此发愤努力㊂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写到 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㊂ [2]131诚然,司马迁写‘史记“,有鸣冤伸屈的一面,他写就‘史记“,要一洗耻辱,表达自己的人生追求,彰显自己不朽之人格㊂司马迁把这种人格移入到‘史记“的创作中㊂在‘史记㊃项羽本纪“中,项羽的仁德㊁磊落得到充分的展示㊂鸿门宴上项羽的重要谋士范增不断提醒杀死刘邦,但项羽放过了这次机会,直至气走了范增㊂文中,项羽形象丰满㊁充实,成为一个仁义的化身㊂司马迁将项羽的人格刻画得令人敬佩,尽管项羽不是一个成功者㊂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㊂ [3]202虽然项羽顶天立地,却有着平常人的感情特征,这也是项羽形象被塑造得成功的绝妙之处㊂ 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3]203从中可以窥见司马迁对伟大人格的崇敬与赞美㊂韩信说过:汉王与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㊂吾闻之,乘人之车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㊃56㊃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第32卷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乡利倍义乎? [3]1671韩信,一个人尽皆知的名将,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然韩信小时候,经常挨饿,一个淮水边上的老奶奶人称 漂母 给其分食㊂韩信封为 淮阴侯 后以千金相赠㊂此外,韩信年轻时,偶遇地痞流氓侮辱,要求他从胯下钻过去,韩信无奈只得从命㊂后来建功立业后,对那些人不但没有给予惩罚,还让他们做官,使其改邪归正㊂由此可见,韩信的仁义爱人的美好品德,令人敬佩,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4]50㊂忍受胯下之辱的韩信,发愤著书的司马迁,遥相呼应,展现了巨大的人格魅力㊂类似的人物伍子胥,为了报仇,坚韧不拔㊂‘史记㊃伍子胥列传“中: 弃小义,雪大耻,名垂后世㊂悲夫!方子胥窘于江上,道乞食,志岂尝须臾忘郢邪!古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孰能致此哉?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司马迁也是一位不屈不挠的英雄㊂他对历史人物人格的表彰,对他们坚强不屈精神的赞颂,就是对自己人格的张扬㊂除此之外,司马迁对小人物充满关爱,打破了以前的传统史学观㊂‘史记“中有不少小人物,如曹沫(‘史记㊃刺客列传“)用一把匕首劫持了齐桓公,使得被齐国侵占的土地得以归还,从而建功立业;刺杀吴王僚的专诸,用生命为公子光换取了王位,自己却英勇献身㊂突出豫让,展示士的价值,从而显示出司马迁主张的人格之张力㊂春秋末期,士阶层正在兴起,豫让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㊂豫让说过著名的话 士为知己者死 ,他本人就是一个以死相报的典型㊂当时智伯对他有知遇之恩,豫让誓言以死相报㊂再如当时另一个代表人物冯谖,在孟尝君家作士,孟尝君多次满足其要求,为此,冯谖替孟尝君市义,焚烧债券;说梁礼聘;宗庙建薛,完建 三窟 为报㊂这样, 知 和 报 从一种职业关系,上升到伦理关系,成为一种信仰,它高于忠诚,勇于献身㊂战国四公子争相养士,并且是无条件地尊重士,就是这个观念的体现㊂士自身也不重技能,而是殉道,重视以生命相报,这在一定程度上便是如此,豫让的故事就体现了这个观念㊂豫让从智伯那里得到了应有的尊重,但是豫让也有很多无可奈何㊂历史上,赵襄子杀死了智伯,对此豫让虽然无奈,但这给了豫让一个机会,使其能以命相报,从而铸就了他殉道者的人格㊂司马迁高度称赞游侠郭解的行侠仗义,锄奸惩恶㊂这些以前并不引人关注的人物在司马迁这儿得以重视㊂此外,一批女性形象得到塑造与褒扬㊂如不求回报㊁给韩信赐食的漂母,其品德之善良得以表彰㊂她说,韩信作为大丈夫都不能自食其力,她哀怜王孙给予食物,哪有期望回报的呢?再如,不怕遭受牵连的聂萦(‘史记㊃刺客列传“),做事只为弟弟义之贤名㊂ 妾奈何畏殁身之诛,终灭贤弟之名 ,其勇敢与不怕牺牲之精神,其姊弟深切之亲情,一目了然㊂女性成为‘史记“中重要的历史人物名垂青史㊂‘史记“,被鲁迅誉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它的文学价值,史学价值自不待言,它还是一部精神㊁人格发展的历史巨著,一部充满仁义礼智人格的进化史㊂‘史记“中的项羽发出空谷传响般的历史悲鸣,尽管力气能够拔起大山,气势能够吞盖当世,然而时机不利,其结果只能在杀死虞姬之后,刎颈乌江㊂其歌慷慨陈词,缠绵悱恻,动人心弦,任何人对其慷慨㊁缠绵的情感世界无不动容㊂荆轲(‘史记㊃刺客列传“)的绝唱凄切㊁洒脱,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在历史的长河中传唱千年㊂司马迁用饱蘸血泪情感的语言写就‘史记“,浇铸人格的壮丽篇章㊂ 文学是表现个人思想的一种载体,不是人云亦云的传话筒㊂ [5]7可以说,‘史记“本身就是对司马迁人格张力的最好注脚㊂二㊁‘史记“人格张力的形成原因‘史记“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其超强的人格张力㊂这种人格张力有多方面的形成原因㊂司马迁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㊁超乎常人的广博学识㊁多姿多彩的兴趣爱好㊁不同寻常的人生价值观,他的家族环境㊁社会氛围,以及历史上的人格传统与‘史记“的人格张力都有着密切的联系㊂(一)‘史记“人格张力形成的个人原因司马迁出生于汉冯翊夏阳县龙门,即古同州韩城县北五十里龙门镇㊂曾在黄河之北,龙门山之南过着耕作放牧的生活㊂十岁的时候开始诵读‘左传“‘尚书“‘国语“等古文著作㊂二十岁时就开始游历天下㊂南游过江淮一带,登临过会稽山,探访过禹穴(大禹曾巡狩至会稽而驾崩,葬于此地,有孔穴,名禹穴)㊂探窥九嶷山(在道州,舜葬于此),搜集资料㊂此后司马迁乘船到过沅水㊁湘水,以后又北游去过汶水㊁泗水㊂在齐国㊁鲁国的旧都讲过学,做过研究,对孔子的遗风进行过考察,亲自参加过㊃66㊃2017年第21期姚亦登:‘史记“的人格张力邹县㊁峄山的乡射之礼;此外曾困厄于鄱县㊁薛县㊁彭城县,后经历过梁㊁楚,回到家乡㊂不久之后,司马迁去京城做了郎中,后奉命西征巴蜀以南,向南去过邛都㊁笮都,以及昆明,此后才返回向朝廷复命㊂这些都说明司马迁生活经历丰富,他深知底层劳苦大众的真实生活,深知劳苦大众的真实情感㊂这种情感,司马迁将它们熔铸在‘史记“的历史人物身上㊂司马迁十岁时开始诵读古书,这说明他在学业上启蒙较早㊂在他二十岁左右时,开始漫游祖国的大好河山㊁历史名城,考察历史人物和了解风土人情,司马迁已经自觉地为著成‘史记“而着手收集资料㊂司马迁有自己特有的实录精神㊂他从不轻信古书的记载,特别重视考察民间实情,注重相关资料的考证㊁收集与整理㊂这一点,班固曾称赞道:自刘向扬雄博及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才,服其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㊂ [6]2738除了漫游,司马迁还以大汉的使节出使过巴蜀以南地区,对汉皇的恩威进行传播㊂这一切为‘史记“记述少数民族历史和风土人情做好了坚实的准备㊂后来司马迁横遭李陵之祸,心中郁结,无可消解㊂李陵之祸,让司马迁更加体会到了世态炎凉和人情的冷暖,更加认识到一个人保持高尚人格之艰难㊂这些对‘史记“人格张力的形成举足轻重㊂(二)‘史记“人格张力形成的家族原因司马迁的家族可以说是天文与史学世家㊂这是一个有着悠久传统的家族,三皇五帝的颛顼重黎时代就有了司马家族,而且已经开始修史㊂虽然此后有过中断,然而到了周宣王时修典周史的使命再次落在其家族身上㊂司马这个姓氏也就从那时开始拥有,而且司马家族也是从那时起就有了这个修史和写史的特有传统㊂到了汉代,尤其是汉武帝时期,社会走向繁荣昌盛,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开始继续修典史书,担任了太史令一职㊂为了修史和写史,司马谈到处搜集和整理历史资料㊂‘太史公自序“里说到父亲司马谈,向唐都学习天文,向杨何学习‘易经“,向黄子学习道家理论㊂他的学问兼容并包,加上他对诸子百家的精心研究,写出了‘论六家要指“㊂他虽认为道家为最好,但已得 述六家之事,直陈得失,有弱案断,历百世而不能易 的评价㊂司马谈临终之前告知其子,他多么想作一部继孔子‘春秋“之后的史书,然而他对自己未能 明主贤君 ,未能评论记载汉朝兴盛以来的 忠臣死义之士 深感惭愧㊂临终之际,他把此事交代给司马迁,并要求儿子千万不能忘记祖业㊂可见司马迁 明贤忠义 的人格主张,是对父亲人格主张的继承,而且司马迁将它加以完善与发展,形成了极具人格张力的崇高理想,这也成了司马迁修史的重要原因之一㊂正如南怀瑾先生所说: 必须加以时间的培养,隔世或者隔代的努力,有了安定的社会基础,有了根深蒂固的文化,然后才能 世后而仁 ㊂ [7]612在‘报任安书“一文中,司马迁说起很多古代有地位㊁有钱的人名字都被忘记了,只有那些出类拔萃㊁杰出优秀的人物才被人们不断称颂㊂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其强烈的建功立业之理想可见一斑㊂司马谈临终之际,流下了泪水,要求司马迁在后世建功立业,扬名天下,以显父母㊂这种积极入世,进取不息的品质在‘史记“的很多人身上都有表现㊂这也说明了司马迁的人格张力的形成是对其父人格思想的继承和发展㊂(三)‘史记“人格张力形成的社会原因首先,建汉六七十年以后,秦国灭亡,汉室兴起的冲击波还在继续㊂当时的一个重要议题被日益迫切地提到朝廷和上层学者面前: 国家如何治理,如何治理好国家㊂因此对历史成败之规律都在迫切地探讨之中㊂当时的著名文学家陆贾就被汉高祖当面提问过,并要求其为高祖著述秦之所以失天下,汉之所以得天下的经验教训,还有历代各国之所以兴亡的原因㊂探讨历史规律,总结成败得失就少不了对人㊁对人性进行深入探讨㊂贾谊的‘过秦论“通过对比,得出了 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的秦国灭亡的结论㊂当秦国处于上升阶段,自秦孝公以来,他们利用地理的优势,而且采用商鞅变法,大胆革新,使国力越来越强盛㊂他们上下齐心,苦心孤诣,经营有方,并实施正确的战争策略㊂而在秦统一天下以后,一个小小的陈涉起义就动摇了秦的根基,终至秦国覆灭㊂从而提出了施行仁义,表达了对人的关心㊂西汉大儒董仲舒(司马迁的老师)则提出 天人感应论 ,认为君权神授,在尊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天人之间的感应互动㊂人如果作恶,天会惩罚人;人如果为善,天会给人以奖赏㊂这样能唤醒人们对天㊁对神灵,对自己行为的敬畏之心㊂这实际上体现了对人的重视㊂作为一本历史著作的‘史记“,必然对当时社会的各种问题进行考察,并寻求答案,也必然受到当时各种学说的影响,从㊃76㊃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第32卷而带上强烈的人文意识㊂司马迁用‘史记“来探究天与人的关系,来知晓古今的发展规律,从而形成自己的 一家之言 ㊂探究人类社会,寻找人文与历史哲学的答案,正是司马迁写史的一大动机㊂其次,建汉之初,战争伤痕累累,因此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盛行㊂到汉武帝时代,随着国力的兴盛,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开始盛行㊂汉武帝时期,开始采用董仲舒的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学说,儒家积极有为的思想逐渐占据统治地位㊂司马迁父亲司马谈则对道家学说情有独钟,其‘论六家要指“对其他各家均有批判(当然也有肯定的地方),唯对道家学说只有肯定㊂这些思潮㊁学说都深深影响着司马迁㊂也就在这社会处于不断上升的历史转折时期,司马迁形成了新的人格思想㊂可以说也是那个时代造就了司马迁,使其人格理想得以张扬㊂(四)‘史记“对传统人格张力的继承关于传统的人格张力,古代没有整篇的论述,我们只能在先秦诸子思想里面窥视一二㊂春秋时代,儒家代表人物孔子认为是一个 礼乐崩㊁臣杀君㊁子杀父 的时代㊂孔子一生追求 礼 和 仁 ㊂他认为西周之礼使得人们和平相处,对人们有约束作用㊂ 仁 是目的, 礼 是手段㊂一个人应有仁爱之心 仁者爱人 ,通过 礼 的制约来达到 仁 的目标㊂他认为当时社会的动荡源于 礼崩乐坏 ,只有克己复礼 才能拯救社会㊂在‘论语“中,孔子有许多对人的品德与人格的肯定与追求㊂孟子说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8]47㊂由此可见仁㊁义㊁礼㊁智是孟子对人的基本要求㊂在他的主张中,最重要的还有民本思想,他认为国君为轻,社稷其次,而民为最贵㊂他的思想体现了他的人格平等意识,突出了他对人的重视㊂老子认为大道与仁义,聪明智巧与虚伪欺诈,六亲不和与孝顺仁慈,国家昏乱与忠臣贤相都是相辅相成㊂正因为大道废了,才有仁义,有了聪明智巧便有了虚伪欺诈,有了六亲不和,才会有孝顺慈爱,国家昏乱之时便有忠臣良将㊂在辩证思维中,老子表现出对人格的关注与赞扬㊂再如屈原,一生坎坷,被奸臣侫党谗言所害,但路再远再长,人生再多不幸,他都保持着自己对人格张力的追求㊂作为仁者,作为人的基本条件,仁㊁义㊁礼㊁智是古代圣贤所追求的做人的理想㊂司马迁的‘史记“对这种人格观进行了承传和发扬㊂总的来说,这些传统的人格意识,是司马迁人格意识的奠基石㊂司马迁还对传统的人要建功立业㊁努力奋斗的人生观进行了承传㊂‘大象传“中的著名的语句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㊂ 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㊂‘太史公自序“中强调一个人应有良好的德行风采,不要失去应有的时机,要立功名于天下㊂司马迁写‘史记“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为历史上曾经建功立业的人作传㊂在‘史记“中,到处都有自强不息㊁建功立业的人物㊂无论是王侯将相,无论是闾巷布衣,还是甿隶之徒,司马迁都能为之著书立传㊂譬如陈涉,也能在‘史记“中列为世家㊂诚然,为了建功立业,不能因小失大,必须学会隐忍㊂‘史记“中,张仪能够承受掠笞之巨痛,范雎可以忍遭溲溺之大侮,还有韩信等等,皆能隐忍,然而最终意气风发,留名后世㊂管仲说过,公子纠失败了,召忽为之而死㊂而管仲关在深牢里忍辱苟活,鲍叔不以管仲的行为为耻,因为鲍叔知道管仲是为了图谋大业而忍辱偷生㊂鲁仲连也曾说,拘小节者难以成就功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就大功㊂这些都表达了隐忍以就功名的追求㊂再如‘伍子胥列传“中的伍子胥,能够弃小义㊁雪大耻,终于名垂千古㊂‘史记“中充满了对忍小辱㊁弃细名,而建大功业者的热情讴歌㊂这都显现了司马迁‘史记“的人格追求㊂三㊁‘史记“的人格张力对后世的意义司马迁的一生充满艰难㊁苦痛与悲愤,然而他隐忍以行,以巨大的毅力,超人的人格,为实现 立德㊁立言㊁立功 的理想不懈奋斗㊂人们常用‘孔子世家“ 赞 中的一句话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原出于‘诗经㊃小雅“)来评价司马迁,司马迁与孔子那绝不放弃的人格多么相像㊂作为历史巨著,司马迁将‘史记“与‘春秋“等量齐观㊂他积极入世,甚至与孔子一样明知不可为而为之㊂司马迁的入世之道,进一步展示了他那匡世济民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的宏伟之志㊂司马迁处于极度困厄之时,无处申诉自己的压抑与痛苦,然而他从不言弃,他在‘史记“中 述往事,思来者 ,展示他强烈的人格追求㊂他隐忍以行,著书 立言 ,为实现人生目标不懈追寻,最终实现了自己生命的尊严和生存的终极价值,造就了理想的个人人格,铸造了一个民族的伟大灵魂㊂读‘史记“,就是读其充满张力的情感人格,读其伟大㊃86㊃2017年第21期姚亦登:‘史记“的人格张力的人生智慧㊂司马迁对整个中国文化的贡献绝不仅仅是‘史记“一部史书,还有他忠于理想㊁爱憎分明的情感追求,忠于事业㊁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忍辱负重㊁立志前行的人格魅力,成为后世人们学习的榜样㊂我们如今了解司马迁,景仰司马迁,其中一篇用血泪铸成的文章‘报任安书“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可靠的资料㊂文中以 立德㊁立功㊁立言 为代表的积极入世精神,忍辱含垢㊁不屈不挠㊁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杀身成仁㊁舍生取义㊁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牺牲精神,批判残暴酷政㊁呼唤平等民本的人道主义精神,志存高远㊁义不受辱的自尊精神,构成了司马迁人格张力的基本元素,是最能体现司马迁‘史记“的人格宣言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可以看出司马迁对生死的基本态度㊂可幸的是,司马迁通过‘史记“的成功著述,完全实现了 立言 的宏愿,而且还无意之中使他成功 立德 ,彪炳千秋㊂历代以来, 秉笔直书 的 良史 精神一直为中国历代史家所推崇㊂司马迁做到了,他不仅客观真实地记录历史,而且还思考着自然和人类的紧密关系,从而总结出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㊂因此,‘史记“就成了一部体现他独立之思考和理想之人格的千秋巨著㊂司马迁用‘史记“完成了人格世界的构建,我们只有读懂了‘史记“,才能读懂司马迁㊂‘史记“所渗透的精神是多方面的㊂而‘史记“中一系列血肉丰满的历史人物,也从不同侧面再现着令人景仰的高尚人格,一直予人以鼓舞和启迪㊂通过‘史记“,我们不仅看到了客观真实的历史事件,而且体会到司马迁对人性㊁人格和人的情感的深入挖掘,体会到他在行文叙事中饱蘸着个人直率情感的精神世界,体会到他对悲剧性历史人物及失败者的人格精神的大胆赞赏㊂司马迁通过‘史记“,彰显了一种立志图强㊁自强不息㊁奋发向上的精神,张扬了一个历经磨难而不屈不挠的人格㊂参考文献:[1][德]尼采.尼采人生权利意识[M ].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2.[2]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二册[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3][汉]司马迁.史记[M ].上海:上海书店,1987.[4][春秋]李耳.老子[M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5]张新科.史记与中国文学[M ].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6][汉]班固.汉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85.[7]南怀瑾.论语别裁[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8][战国]孟轲.孟子[M ].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ʌ责任编辑 朱正平ɔP e r s o n a l i t y T e n s i o no fH i s t o r i c a lR e c o r d s b y Si m a Q i a n Y A O Y i -d e n g(S c h o o l o fH u m a n i t i e s ,W e i n a n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W e i n a n714099,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P e r s o n a l i t y t e n s i o n i s a s h o wo f p o w e r o f p e r s o n a l i t y .S i m aQ i a nn o t o n l y sh o w e d t h a t h ew a s a f a i t h f u l t o t h e h i s t o r y i n t h ew r i t i n g o f h i s t o r y o fH i s t o r i c a lR e c o r d s ,b u t a l s o r e v e a l e d t h a t h ew a s t h em a n p u r s u i n g a s t r o n gp e r s o n a l i t yt e n s i o na n d s t r o n gp e r s o n a l i t y c h a r m.T h e f o r m a t i o n o f t h i s p e r s o n a l i t y t e n s i o n c a u s e s p e r s o n a l ,f a m i l y ,s o c i a l a n dh i s t o r i c a l t r a d i t i o n ,e t c .T h e c h a r i s m a t i c p e r s o n a l i t y o f S i m aQ i a nb e c a m e am o d e l f o r p e o pl e t o f o l l o w.K e y wo r d s :S i m aQ i a n ;H i s t o r i c a lR e c o r d s ;p e r s o n a l i t y ;t e n s i o n ㊃96㊃。

司马迁“发愤著书”之人格建构

司马迁“发愤著书”之人格建构

司马迁“发愤著书”之人格构建08汉本1班吴婧琪0801010111 【摘要】“发愤著书”历代以来都被文人看作是司马迁创作的核心思想与理念,在这种创作精华的指引之下,司马迁为后世留下了享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传世之作《史记》,将文人的生命意识和人格精神通过“著书”展现的淋漓尽致。

而在著书立说之余我们看到更多的则是对自身人格魅力的释放与彰显,在承认现实的失败即“立德”“立功”失败之后他转向寻求内心自我的实现和灵魂的铸造与升华——“立言”,从而使我们在看到“发愤著书”之余透析到了一种自我人生价值实现的特殊方式。

【关键词】发愤著书发愤缘由人格建构历代以来研究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人士比比皆是。

有将其作为中国古代文艺创作动力理论来研究的,认为以情感“愤”的抒发为需要,认为以“著书”创作为此情感抒发方式的“发愤著书”是中国古代一个较成熟的文艺创作动力理论;有将其作为文学创作的本质和规律加以阐释与推广的,认为这一观点是对前人文学创作本质的揭示和总结,也给后世作家提出了写出伟大作品必须遵循的规律。

如司马迁、屈原、曹植、杜甫、辛弃痰、曹雪芹的创作实践都证明了“发愤著书说”的合理性;有重在阐释“发愤著书”的美学诠释,认为不论是身体美学观还是情感美学范畴都得入归儒家思想的核心精神中,正是在这样的美学精神中,通过修身的方式实现美的人格、美的实践、美的行为、美的理想共同构建身体美学,而也只有通过修身的唯一方式“愤”情感转变才能实现,完整和谐的身体的呈现,才能使著书成为可能。

对于这一理论研究结果比比皆是,多如牛毛。

而本文则重点要对“发愤著书”所展现出的司马迁的人格魅力进行探讨,从而来给后世的文人敲鸣警钟,使他们在进行文学创作的同时不要忘记了作为一名文人应该具备的人格精神和文学精神。

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他的人格精神、史学思想以及文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而他的人格魅力则更是成为一代代的文人墨客学习的榜样,给封建社会中的进步作家一个重要的启示和鼓舞。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李长之伟大的时代我们常听人讲“唐诗、晋字、汉文章”,这就是说每一个时代各有它的特别卓绝的艺术。

假若艺术活动乃是人类精神活动的顶点的话,这三种艺术也可说都是那每一个时代的各别的精华了。

在这每一种精华里,逢巧都有一个集中地是杜甫、王羲之和司马迁!我们当然可以从各方面去看司马迁,但即单以文章论,他也已是可以不朽了!试想在中国的诗人(广义的诗人,但也是真正意义的诗人)中,有谁能像司马迁那样有着广博的学识、深刻的眼光、丰富的体验、雄伟的气魄的呢?试问又有谁像司马迁那样具有大量的同情,却又有那样有力的讽刺,以压抑叹的抒情诗的旋律的呢?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再没有第二人!司马迁使中国散文永远不朽了!司马迁使以没有史诗为遗憾的中国古代文坛依然令人觉得灿烂而可以自傲了!司马迁使他的笔下的人类的活动永远常新,使他的笔下的人类的情感,特别是寂寞和不平,永远带有生命,司马迁使可以和亚历山也显得平凡而黯然无光了!这样一个伟大的诗人,真的,我们只可能称我们首先想到的,乃是他那伟大的时代。

我们说司马迁的时代伟大,我们的意思是说他那一个时代处处是新鲜丰富而且强有力!奇花异草的种子固然重要,而培养的土壤也太重要了!产生或培养司马迁的土壤也毕竟不是寻常的。

司马迁在这一个时代中的意义在这种种氛围、种种作料、种种色彩、种种音符之中,而出现了司马迁。

大凡一种文化成自统治已久的中央地带的,多是古典的;而成自地方的,成自异域的,则是浪漫的。

齐、楚的地方文化代周而起了,稍试其锋于秦,而完成于汉。

齐人的倜傥风流,楚人的多情善感,都丛集于司马迁之身。

周、鲁式的古典文化所追求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者,到了司马迁手里,便都让他乐就乐、哀就哀了!所以我们在他的书里,可以听到人类心灵真正的呼声。

以《诗经》为传统的“思无邪”的科条是不复存在了,这里乃是《楚辞》的宣言:“道思作颂,聊以自救兮!”“发愤以抒情!”司马迁直然是第二个屈原!老子也罢,“黄、老”也罢,齐也罢,楚也罢,他们的哲学基础是自然主义。

读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有感(共5篇)

读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有感(共5篇)

读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有感(共5篇)第一篇:读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有感读《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有感近日一直在读李长之的《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刚开始读时把它当做一种压力,因为一看到《史记》就想起“句读”,但是随着这几天的持续阅读自己似乎在作者的情感世界里看到司马迁的精神、风格与异于常人的情感精神。

这些都给笔者很大感触.在读此篇文章之前笔者对司马迁及《史记》也只有一些比较片面的认识,觉得司马迁是一位伟大的史学家,认为《史记》是一部比较全面的记载从三皇五帝之汉德一步史书。

看过的一些有关史记的书也大多是记载,而学过的教科书性质的更是仅限于从单篇文章角度思考或者点点标点。

而在读过本书后发现自己认识太过于浅显,本书作者的出发点则是另开蹊径,主要着重点是司马迁的风格与人格,从风格与人格出发思考以及成书的过程,而且作者认真的分析《史记》从史料出发真正做到“论从史出”。

不难发现现在的文章多是缺少自己的观点,总给人一种一味的沿袭丝毫没有创新的感觉,李长之的文章就恰恰走出这个弊端,文章生动活泼角度也很新颖,把司马迁从史学家的定位中拓展到史学家、文学家、抒情诗人、思想家、批评家。

从本书的文章构成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作者先从当时的时代着眼,分析司马迁的思想起源,汉文化下夹杂楚文化、齐文化、西域诸文化,子承父业的道家文化夹杂儒家文化。

继而引出作者的中心人物的风格与人格。

这也许就是作者创新点之所在,因为在汉代尤其是汉武帝时代儒家文化已经达到顶峰,司马迁的作为史官思想也应该是儒家文化。

基本上都在追寻三纲五常及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的约束中。

这些似乎在史记中可以很轻易的看出比如说《高祖本纪》中描述:“六年,高祖五日一朝太公,如家人父子礼。

太公家令说太公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

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

柰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则威重不行。

”後高祖朝,太公拥篲,迎门卻行。

高祖大惊,下扶太公。

太公曰:“帝,人主也,柰何以我乱天下法”在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在汉初“君为臣纲”也远远高于“父为子纲”。

试论司马迁的崇高人格形成

试论司马迁的崇高人格形成

试论司马迁的崇高人格形成[摘要]就像屈原称述自己为“帝高阳之苗裔”一样,司马迁将自己的家世一直追述到颛顼的重、黎时代,而且充满着自豪感。

这样的家世,使司马迁自觉地继承了古代史官的诸多优良传统,也成为一个优秀的史官。

所以司马迁虽非“簪缨世家”,却是出身于充满着文化氛围与知识传家的史家。

[关键词]司马迁人格形成伟大史学家司马迁出身于一个“世典周史”的史官家庭。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追述其家世说:“昔在颛顼,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

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

其在周,程伯休甫其后也。

当周宣王时,失其守而为司马氏。

司马氏世典周史。

惠襄之间,司马氏去周适晋。

晋中军随会奔秦,而司马氏入少梁。

自司马氏去周适晋,分散,或在卫,或在赵,或在秦。

其在卫者,相中山。

在赵者,以传剑论显,蒯聩其后也。

在秦者名错,与张仪争论,於是惠王使错将伐蜀,遂拔,因而守之。

错孙靳,事武安君白起……靳孙昌,昌为秦主铁官……昌生无泽,无泽为汉巿长。

无泽生喜,喜为五大夫,卒。

皆葬高门。

喜生谈,谈为太史公。

”在这样的家世之中,对司马迁影响最大的是其父司马谈。

司马谈不但是个学识渊博的人,又是一个在学术上有理想有建树的人。

司马谈对于先秦诸子有精深的研究,写下了著名的《论六家要旨》,把上古学术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六家,并公正地评价各家之优劣得失,并一一加以证明。

这不但看出他的学术造诣,而且可以看出他的方法的科学性。

有这样一位父亲,司马迁所受其影响是不在话下的。

司马迁19岁能诵读《左传》《国语》《世本》等古代史籍,又向儒学大师董仲舒学习《公羊春秋》,向古文学大师孔安国学习古文《尚书》,无疑都是在其父司马谈的督促和培养下进行的。

家庭的影响和早年的教育造就了司马迁丰厚的文化底蕴。

在司马迁家族中,起码在两代人身上非常强烈地存在着一种自觉的文化承担精神与历史使命感。

这是一种崇高的人格精神。

这首先是司马谈,他认为周公和孔子二人都是文化伟人,承担着王道文化建设的伟任。

史记选读

史记选读

《<史记>选读》——试论《史记》中理想人物身上所体现出的司马迁对人格价值的看法司马迁(前145—前87年后),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在他生活的年代,是一个以儒家为尊的年代。

难保他的人生价值观不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孔子修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学者至今则之”《太史公自序》)以人世为主的儒学既重视个人的适当发展来谋取社会幸福,同时亦重视社会责任以至个人人格的完善。

个人不可侵犯之尊严与价值是儒家人格的核心信念。

它用冷静、现实、合理的态度来解说和对待事物与传统,在人道和人格的追求中取得人生的平衡。

这种实践理性的特征,首肯了个体人格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历史责任感。

就拿屈原为例吧。

屈原生活在社会变化剧烈的战国后半期。

社会结构的变革,西周传统政教的失范,使“士”这一阶层觉醒,他们持“道”不屈,敢与王侯分庭抗礼;虽然不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但他们拥有着和儒家一样对责任的担当和对真理的追求,这种人格观念激发了生活在这一热情时代的屈原的心志与理念。

他是被现实的烈火焚烧得只剩下灵魂和人格的光芒的饱经忧患之士,他对人生、家国的忧患意识,正是中国文学、哲学、史学开拓精神世界的情感动力,也正是司马迁所极力宣扬的。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屈原恐怕就是司马迁除了钦慕古典的孔子而外,和他的浪漫气质最相吻合的了。

司马迁的发愤著书与屈原正直忠贞的人格被楚王及其群小所摧折而作《离骚》的精神世界是相通的。

《史记·屈原列传》的字里行间浸润着作者深挚而沉痛的同情,他为屈原垂涕,为屈原讴歌,他明白屈原孤身与“愚妄战”的坚韧不屈,明知自己力量的单薄,但为着正义与光明,依然是“终刚强兮不可陵”。

正是儒家历史责任感的体现。

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引用了这么一段话来礼赞屈原的人格,他说:“《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隐忍立名:司马迁的君子品格

隐忍立名:司马迁的君子品格

隐忍立名:司马迁的君子品格唐代刘知己曾称赞“司马迁,君子之史也”。

司马迁本人在《报任安书》中就明确提出对君子的认知与追求:“修身者,智之符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与者,义之表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

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而列于君子之林矣。

”太史公认为君子应当能够自我修身、乐善好施、取舍得当,尤其要能够隐忍知辱,最终树立好的声名。

在司马迁丰富的君子思想中,我认为最有个性也是最核心的观点就是“隐忍立名”,司马迁以自己的人生充分践行了君子的这一重要品格。

(一)先秦儒家有著名的“立德、立功、立言”所谓“三不朽”的观念,其实“三不朽”的最终旨归就是司马迁再三言之的“立名”。

司马迁在《伯夷叔齐列传》中直接感喟道:“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他有时又借助传中人物之口表达了君子对声名的期待,如《孔子世家》中的孔子就曾叹曰:“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

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故而孔子作《春秋》,以显名于后世。

可见君子“立名”的重要性。

而如果“身死无名,谥为至愚,耻及父母,为天下笑”,那不是君子的作为。

司马迁父亲司马谈同样充满着对青年司马迁“立名”的热望!因为他们的祖先是“周室之太史”,“尝显功名于虞夏”,但后世中落,司马谈因染疴在身,立名无望,怀着巨大的痛苦,他在临终前紧紧抓住司马迁的双手而泣曰:“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希望司马迁能够重塑司马氏的声名。

当然,观照司马迁一生的行迹,其“立名”并不仅仅是修撰一部影响深远的《史记》,而且还体现在曾经为王朝殚精竭虑,国尔忘家,意在建金石之功。

他奉汉武之命出使西南,筹划在巴蜀以南建立新郡,安抚了四川西昌、汉源,云南昆明一带,出色地完成了使命。

同时,司马迁作为发起人和落下闳等人合作一起制定了著名的《太初历》,这是中国历法史上的一次大变革,改变了之前《颛顼历》的累积误差。

司马迁积极参与政治,关注国计民生,从精神实质而言,也是传承了先前儒家“刚健有为”的君子品格。

司马迁传记文学中的人格理想

司马迁传记文学中的人格理想

作者: 陈兰村
出版物刊名: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1-5页
主题词: 司马迁;人格理想;传记文学;《史记》;人格类型;理想人格;先秦儒家;自我意识;《太史公自序》;描写人格
摘要: 司马迁传记文学中的人格理想陈兰村已故的我国当代传记文学研究家朱东润教授曾写过《传叙文学与人格》的论文,[1]我以为这个命题很有研究的价值。

传记文学要写人,自然离不开写人的品格和行为,离不开写人的人格。

但人格有高低之分。

某个人,或集团或阶级的人们所期望...。

司马迁

司马迁

读《报任少卿书》,感司马迁人格魅力
在日常的学习中,时常听到司马迁这个名字。

但时至今日,我都没有认真的了解过这位被一次次提起的“熟人”,直到我读到了《报任少卿书》,直到我随着老师的讲解走近了他的时代,他的人生,才慢慢懂得,这位离我们那么遥远的文人,为何能在历史的碾压下依然大放异彩;为何能穿越数千年的时光,依然在如今的世界里不停闪烁。

一提起司马迁,我就有很多想说的,但太多就易太杂,易浅薄。

所以我今天只谈一个方面,那就是他的人格魅力。

在阐释、分析司马迁人格魅力之前,我将大致梳理一下他的生平,以便接下来结合着《报任少卿书》分析其高尚人格。

通过查阅资料,我了解到,司马迁大致经历了幼年受业,壮年游历,与父亲洛阳相会,接受遗愿,不幸获罪,以及忍痛完成《史记》这些阶段。

首先,我要谈到的是司马迁仗义执言,却入狱受刑这一部分。

在《报任少卿书》中,司马迁悲伤又愤怒地写到“仆窃不自料其卑贱,见主上惨怆怛悼,诚欲效其款款之愚,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虽古之名将不能过也。

身虽陷败,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于汉;事已无可奈何,其所摧败,功亦足以暴于天下矣。

仆怀欲陈之,而未有路,适会召问,即以此指,推言陵之功,欲以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未能尽明。

明主不晓,以为仆沮贰师,而为李陵游说,遂下于理,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

”明确的表达了自己想为武帝分忧,想为忠义之臣李陵辩解,却不被武帝理解,反而获罪下狱的无奈、伤感和痛心。

这一时间段最让我印象深刻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司马迁对人格美的认识
司马迁在封建制走向巩固、儒家定于一尊,封建制度的黑暗进一步暴露和儒家思想的局限保守特性进一步显示之时,突出地强调个人的独立。

但这种独立却不曾走向与自然的合一与整个现实、整体的对立,而是在与黑暗、不平、伪善和丑恶之类的斗争中,“浮游尘埃之外”,达到与社会前进步伐的谐调,同广大民众情息的相通。

具有敢于向黑暗势力、非正义行为进行顽强勇猛斗争的大无畏的精神。

这种精神与维持现状,委曲求全,谨小慎微、拘小节而不顾大体的状态相对立,为道家之所无,儒家传统思想之不及,乃地主阶级革命性的集中体现,民间非中和思想深刻影响的结果。

执着于个人功名与生命不朽的统一追求,司马迁把个人扬名不朽做为人格美的一个特征标示出来,但这个人扬名却非只是个人的,而是融小私于大公之中,与树立远大宏伟的志向相联系,同为社会的献身实践相结合,从而达到生命的永垂不朽而与日月同光。

这种认识表面看来,似为战国时那种重整体之风的倒退,实际上却是一种前进,一种大踏步的前进。

因为个人与整体二者相反相成,交相促进,没有个人性情的独立抒发,也不可能出现真正高度谐和的整体,现实如此,反映为观念亦是如此。

汉代这种个人扬名不朽与整体利益发展相结合的认识出现,不仅对以礼乐束缚扼杀个人自由的整体观念是个突破,使整体因个人生命的活跃而显得生机勃勃,而且丢掉了那种以圣者自视傲居整体之上的极端倾向,使个人与群众处于一种新的谐和状态。

这些,就使它在从先秦之着眼于整体到魏晋的重个性解脱的过程中,成为不可缺少的过渡环节。

使它为后世封建士大夫的人格美的认识确立了一种基调,有不少仁人志士就是依照这个基调为民族也为个人谱写出壮怀激烈的乐章的。

它的格调是悲壮的。

它一反儒家的平和喜乐、亦无道家悲忿中的消极色彩。

它壮怀激烈,慷慨昂扬而具有信心,是以人民中“怨以怒”的情思对庄骚怨忿之情加工改造的结果,在整个封建时期中,只有明末清初的怨懑之情调可与其相比美。

第五,它的形体晶莹明透,清彻见底,不苞含,不做作,自然而然,志洁而行廉。

它突破了以往人格审美只限个别圣贤、少数英雄、士大夫和战胜者的狭小范围;不论材之大小,不问出身贵贱,不计功业成败,不以儒者是非为标准,而唯其义之所取。

可见,这是与传统重内重合不同的人格美认识;它独立、外向、宏大、明朗、悲壮、开拓、激扬、果敢,才能横溢而不拘旧习;它向外游离,却不与自然相合,而与道异;它不安现状,不妥协求和,突出个人与现实黑暗的对立,而与儒异;它不专在内心修养中实现充实之美,亦不仅凭文饰变内,而是在行动实践的外游中,在征服外在的社会现实中展现自己和发展自己的内心世界。

由于它在实践认识中推开了儒家那块阻磨情气泼荡的中和之石,从而呈现为一种激烈运动之美,以致在急剧的跳跃中时而带有粗放。

由于它在追逐功利的政治激浪中不同程度的冲破了儒家道德是非的藩篱,因而,时常在言行中显现出儒家传统所缺的大孝大勇大义的宏伟气魄。

司马迁的这种人格美的认识,是一个时代的英雄人物的概括,展示了新旧制度交替中地主阶级所特有的一种积极向上的习性。

这种习性既非该阶级一切阶层所平均占有,亦非春秋末两汉中的始走向尖锐,弱点开始暴露之时。

一方面,政治向上的余势将人们的激扬进取之心依
旧挟带向前;另方面,潜伏的危机,黑暗的外现,则使人们触及社会实质。

致使这时人格之所重,既不同于政治经济向上发展未至顶峰之时,亦不同于政治经济危机严重之日;既不是充满乐观向上,也不是走向淡漠消极,而是化激情于悲忿壮烈之中,面对黑暗,勇于揭露批判,为正义、为民族而不顾个人安危,个人扬名从属于民族与正义,化之于整体之中,汉之盛、唐之盛时如此,清之盛世何尝不有此景?随着非中和人格美认识的明确形成,中国封建时期人格美认识的三大流派就基本上形成了,而由于后来儒道释、中和非中和的相互渗透相互吸收,尽管儒道非中和的人格美的认识继续有所表现和发展,但相当多的士大夫则把它们结合一起,并根据时代和自身特点有所发挥。

怨忿情感的突出强调汉代经过封建士大夫的加工发展起来的非中和思想,其主要内容主要有二,一如前述,表现于对人格美的认识,同时也表现于美感、审美艺术中的情感特征上,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关于后一方面,主要反映于《史记屈原传》中。

突出地体现在对情感创作情感中“怨”的突出强调和对它的内容的理解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