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孙悟空的人物形象
西游记之孙悟空的性格解析
![西游记之孙悟空的性格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61de7ab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42.png)
西游记之孙悟空的性格解析西游记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部经典作品,其中的主要角色孙悟空是深受读者喜爱的一个形象。
孙悟空的性格独特且多面,他既具有聪明智慧,又有些调皮捣蛋,又能忍辱负重,还有强大的战斗力。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孙悟空的性格进行深入解析。
1. 聪明智慧孙悟空作为石猴出生,从小就展现出与众不同的聪明才智。
他能够学会七十二变,可以变成任何形态,为自己和师傅取经团队解决了许多难题。
他的智慧还表现在能够谙熟策略,善于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决策。
他在西天取经的过程中,经常运用策略来对付妖精,解救师傅唐僧。
他聪明智慧的一面使得他成为取经团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2. 调皮捣蛋孙悟空的调皮捣蛋的一面也是他性格的显著特征。
他经常玩弄小恶作剧,捉弄其他角色,展现出顽皮的一面。
在西行取经的过程中,他经常与其他妖怪打闹,甚至捉弄自己的师傅唐僧。
他的调皮捣蛋虽然有时让人困扰,但也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使得孙悟空成为读者心目中的可爱角色。
3. 忍辱负重尽管孙悟空性格中有些毛病,但他也展现出了忍耐和坚韧的一面。
在西天取经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许多艰险和困难,但孙悟空总是不抱怨,勇往直前。
他在火焰山偷取火种的过程中,甘愿接受八百里饥瘦的惩罚,最终成功获取了火种。
他的忍辱负重使得他具备了面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成为取经团队中的中流砥柱。
4. 强大的战斗力孙悟空作为石猴,他的战斗力极强。
他能够使用金刚不坏之身和七十二变等妖术,还拥有火眼金睛和逆天的身手。
他在西天取经的过程中,多次与妖精进行战斗,并以强大的实力战胜了各种敌人。
他的战斗力不仅保护了师傅唐僧,也帮助取经团队顺利度过了许多危险。
综上所述,孙悟空是一位聪明、调皮、忍辱、战斗力强大的角色。
他的性格在西游记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给整个故事增添了许多笑声和悬疑。
他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人物。
孙悟空人物形象分析
![孙悟空人物形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3c0fb97b307e87100f696b6.png)
1、热于摆弄,虚荣心强
袈裟拿出来炫耀,不幸被盗,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
2、自尊心强,受不得半点委屈
以致于猪八戒在唐僧面前煽风点火总能如愿以偿
3、容易冲动
“三打白骨精”总是一气之下就打死了人家,最终 遭受了冲动的惩罚
其他作品中的孙悟空形象
动漫影视《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人性化的孙悟空 网络小说《悟空传》集中表现反抗权威,更贴近现 实 电影作品《大话西游》爱情的故事
孙悟空形象的现实意义
Q1: 假如要你从唐僧师徒四人中选择一名作为你的员
工,你会选择哪一个?为什么? Q2:
假如要你从唐僧师徒四人中选择一名作为你的男 朋友,你会选择哪个? Q3:
你最想成为唐僧师徒中的哪一个人,为什么?
浅析孙悟空的人物形象
整体印象:
《西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中的英雄主角,反映了一个英雄的成长 历程 充满传奇色彩,是一个理想化式的英雄人物 猴、人、神的统一
1、斗争性与反抗性
大闹天空,蔑视神权,敢于与上级对峙
2、坚持不懈
虽艰险却未曾放弃,一直在路上;对师傅不离不弃, 忠心耿耿
3、勇敢无畏,积极乐观
斩妖除魔,视死如归 ps:个人能力强、诙谐幽默、重感情、人脉关系好
介绍孙悟空的性格特征
![介绍孙悟空的性格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57e014f1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4d.png)
《介绍孙悟空的性格特征》孙悟空是四大名著《西游记》的主角,是很多人心目中的英雄。
孙悟空的性格有嫉恶如仇、不畏强权、善恶分明、做事谨慎等。
孙悟空的性格1.有责任心,敢作敢当:孙悟空甘愿忍受被唐僧念咒的疼痛,一次次承受痛苦,却没有拂袖离去。
2.嫉恶如仇,不畏强权:在看到百姓受灾受难的时候,孙悟空会设身处地的解救人们脱离水深火热的处境。
甚至不惜得罪玉帝,甚至如来佛祖。
3.善恶分明,做事谨慎:在遇到各种妖怪的时候,不管他们怎么瞒天过海,但骗不过孙悟空,每次遇到特别的人,孙悟空都会仔细的观察,所以,很少会上妖怪的当。
4.忍辱负重:西行途中孙悟空被师父“一度气跑,两次遭贬逐”。
5.勇于牺牲:作为“圣僧”的高徒,每遇妖魔鬼怪,或遭阴谋诡计,他都主动请缨,冲锋在前,与邪恶势力,搏斗在最前线,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孙悟空的身影。
6.重情义,懂得感恩:《西游记》第十四回,孙悟空说,他让观音菩萨救他,观音菩萨便给他指了一条明路。
而在第三十一回,三打白骨精,猪八戒跑到花果山去求孙悟空,说,哥哥,你就看在观音菩萨的面子上回去救救师父吧!还说了一句:“万望哥哥念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情,千万救他一救。
”在此之前,沙僧曾来求过孙悟空,孙悟空不为所动,猪八戒来求,说了这些话,他就去了,这说明猪八戒其实知道孙悟空是一个重情义,懂得感恩的人。
7、聪慧机智、洞察敏锐:在《西游记》中,师徒四人中,最聪明的当数孙悟空。
在斜月三星洞中,其他学子均不察菩提祖师的暗语,唯独孙悟空识破了。
这体现了他聪慧机智的特点。
说他洞察敏锐,并没有夸张。
对孙悟空来说,几乎没有他识别不出的妖怪,六耳猕猴化作的嫁行者除外,因为孙悟空本身也是猴子。
《西游记》简介《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
现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记》均无作者署名。
清代学者吴玉搢等首先提出《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吴承恩。
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孙悟空形象特点总结
![孙悟空形象特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5c23c2a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11.png)
孙悟空形象特点总结
孙悟空人物形象特点
(一)疾恶如仇——战斗者形象
《西游记》通过西天取经途中经历的八十一难,用大量的篇幅描写孙悟空降妖除魔、疾恶如仇、勇往直前、所向披靡的无敌英雄的形象。
在战斗中,他都能随机应变,善于斗智,保持着傲视群敌的性格特征。
不论这些妖精来至何处,变化成什么模样,他都能火眼金睛,辩明真伪;也不管妖怪有多大本事,有多么凶狠厉害,他一概不放在眼里。
(二)向往自由——理想主义者形象
孙悟空本是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的“天产石猴”,孙悟空一出世就过着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追求“超升三界之外,跳出五行之中”。
他之所以大闹龙宫、大闹地府、大闹天宫,也正是要求打破束缚、追求解放,才走上反抗之路的。
他金箍棒上的“如意”二字,正是活脱脱地显示出了孙悟空追求自由、向往解放的生动形象。
(三)不畏权势——叛逆者形象
孙悟空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野猴子”。
所以,一旦出世,就有“一道红光直冲天庭”,也正是有花果山这样的“天然乐土、人间仙境”,才使这个采“天真地秀,日精月华”的孙悟空得以出世。
(四)超凡智慧——智慧者形象
孙悟空在菩提祖师处学得了七十二变和翻筋斗云的高超本领,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中炼就了火眼金睛,在龙王处讨得如意金箍棒,于
是,他具有了降妖伏魔的神通。
他不因为自己神通广大就放松警惕,或不动脑筋,相反他能够在异常复杂的情况下敏锐地发现疑点,寻根究底,揭穿妖魔的伪装。
西游记的人物形象与性格特征
![西游记的人物形象与性格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217afabd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e4.png)
西游记的人物形象与性格特征西游记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四大名著之首。
这部小说以其丰富的想象力、生动的人物形象和独特的叙事风格而闻名于世。
在西游记中,每一个人物都具有鲜活的形象和独特的性格特征。
本文将探讨一些主要人物的形象与性格特征。
一、孙悟空:顽皮机智,勇敢无畏孙悟空是西游记中最为著名的人物之一。
他是一只能言善辩,机智聪明的猴子。
孙悟空在旅途中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无尽的智慧。
他能随机应变,解决各种问题。
他的形象鲜明,胆大妄为的行动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猪八戒:贪吃懒惰,糊涂憨厚猪八戒是一个懒散而又食量惊人的形象。
他总是贪图享受,糊涂憨厚。
虽然他有时粗鲁无礼,但他也有一颗孝心。
猪八戒意志力薄弱,但他在关键时刻也能表现出不俗的勇气和机智。
三、沙悟净:忠诚坚贞,稳重沉稳沙悟净是三藏的第三徒弟,是一个极其可靠和值得信赖的人物。
他性格稳重,处事沉稳,从不轻言放弃。
沙悟净的忠诚和坚贞对于保护师傅和完成任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他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温和可亲的印象。
四、唐僧:勇于担当,智慧谦和作为西游记的主角,唐僧是一个典型的佛教僧侣形象。
他有着无比的智慧和温和的性格。
唐僧勇于担当,明确目标并为之努力。
尽管身处危险的环境中,他仍然保持着善良和慈悲的态度,始终保持平静。
五、观音菩萨:慈悲为怀,智慧高深在西游记中,观音菩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
她的形象凝聚了中国人对慈悲和智慧的追求。
观音菩萨慈悲为怀,总是心系众生,以智慧引导人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她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使读者更加了解佛教文化。
综上所述,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各有千秋,充满个性和特征。
每一个人物都有不同的性格和行为模式。
这些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使得西游记成为了一部不朽的文学巨作,并对读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无论是孙悟空的机智,还是猪八戒的糊涂,每一个人物都代表了不同的品质和价值观。
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不仅展现了作者的想象力和创作才华,更为读者带来了启示和思考。
西游记的人物形象
![西游记的人物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f943ffa8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16.png)
西游记的人物形象
《西游记》的人物形象如下:
1、孙悟空:孙悟空是忠于取经事业,积极乐观,智勇兼备,不怕困难,胸有大局,是一个理想化的神话英雄形象。
他的敢于斗争的精神,深深的根植于中国人民生活的土壤之中,他是理想和现实相结合的产物。
他疾恶如仇,为民除害,甚至认为“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
孙悟空可谓是一位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
2、猪八戒:猪八戒能吃苦耐劳,对师傅忠心耿耿。
在与妖魔的斗争中,他总是挥舞钉耙,勇猛战斗,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他知错能改,乐于助人,是一个吃苦耐劳、纯朴憨厚的人。
但他又有爱贪小便宜,贪恋女色的一面。
3、唐僧:是一个善良虔诚的苦行僧,不辞劳苦,不畏艰险,但固执、昏庸顽固,是非不分。
完美型性格的人与活泼型性格的人形成两个极端,他们不会像活泼型的人一样情感外露,相反,他们深思熟虑,善于分析,对自己和别人都有着很高的要求,注重生活细节,追求完美,坚持不懈。
4、沙僧:沙和尚眼明心亮,是非分明;其外在特点是罕言寡语,老实随和。
和平型性格的人善良、忠厚、随和、镇静,善于分析,富有韧性,坦然自若,对任何事情都有耐心,他们很细心,做任何事情都面面俱到,不会让别人感到被冷落,他们不喜欢张扬,不爱唠叨,其他性格的人都愿意找和平型性的人作朋友。
《西游记》人物形象分析
![《西游记》人物形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a77862b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ff.png)
《西游记》人物形象分析《西游记》人物形象分析一、孙悟空1.外貌特征孙悟空是一个身材魁梧、面容威武的猴子形象。
他有一张狮子般的头部和锐利的双眼,脸上常常带着狡黠的笑容。
他的身体强健有力,背上还有一对翅膀。
2.性格特点孙悟空是一个机智、聪明、热情和勇敢的人物。
他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从不退缩。
同时,孙悟空也有一定的孩子气,喜欢恶作剧和戏弄他人。
3.能力与武功孙悟空拥有强大的超能力和卓越的武功。
他可以随意变化成任何形态,比如老虎、狮子、鹰等。
他会七十二变和筋斗云术,并且懂得许多神奇的法术。
4.角色发展孙悟空经历了从齐天大圣到斗战胜佛的转变。
在西游记的旅程中,他经历了许多困难和危险,逐渐成长和成熟。
二、猪八戒1.外貌特征猪八戒是一个矮胖的猪形象。
他有一个大而圆的脑袋,脸上常常带着贪婪的表情。
他身体肥胖,走起路来跷跷板似的。
2.性格特点猪八戒是一个贪吃、贪财、好色的角色。
他喜欢吃美食,喜欢追求女性,但同时也有一颗善良且勇敢的心。
3.能力与武功猪八戒力大无穷,擅长使用钉耙。
他的身体虽然肥胖,但却有比孙悟空更高的耐力和抗击打能力。
4.角色发展在西游记的旅程中,猪八戒经历了许多的困境,慢慢发现了自己内心的善良和勇敢。
他开始更加关心和保护其他队友,逐渐成为一个可靠的伙伴。
三、沙悟净1.外貌特征沙悟净是一个瘦高的沙僧形象。
他长相清秀,面容慈祥,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他的身材修长,常常穿着一身布袍。
2.性格特点沙悟净是一个善良、忠诚、聪明的人物。
他有一颗慈悲的心,对待他人总是充满关怀和温暖。
3.能力与武功沙悟净擅长使用降妖除魔的法术,他掌握了许多绝世的武功和修炼方法。
他的智慧和洞察力在西游记的旅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4.角色发展沙悟净经历了从到沙僧的转变。
在西游记的旅程中,他通过与孙悟空和猪八戒的相处,逐渐明白了人性的真谛,成为一个真正的善人。
四、观音菩萨1.外貌特征观音菩萨是一个美丽、威严的女神形象。
她有一张温柔的面庞,宽阔的眉毛和明亮的眼睛。
论《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人物形象
![论《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人物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ff55eeb3d1f34693daef3ed1.png)
文学评论一、追求自由的“搅局者”孙悟空是从石头缝中蹦出的神猴,是大自然创造的神物,这就意味着从一出生他就不受任何社会关系的束缚,自由本就存在于他的血液之中。
他的生活环境是桃花源般的花果山,在这里自由平等的到了最大的发挥。
本性的自由加上生活环境的自由,使他不允许任何东西破换阻挡他自由自在的生活模式。
这也注定了他必定成为那个等级森严的皇权社会的“搅局者”。
所以当“勾魂鬼”来勾魂夺他生命,剥夺他自由生存的权利的时候,他表现出了极大的愤怒,大闹地府并销毁生死簿,使其肉体得到了自由不灭。
这是他追求自由的第一步同时也拉开了统治者对他追求自由进扼杀的序幕。
统治者是绝对不允许这样一个搅局者动摇其固有的统治秩序的,因此大规模的围剿开始了。
天兵天将、托塔天王、二郎神、太白金星、如来等对他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攻击,孙悟空也不屈不挠的进行了一次有一次的回击。
虽然结局以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而告终,但是在追求自由中展现的斗争精神令人既感动有敬佩。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渴望自由、追求自由的,孙悟空就像我们的梦,做了我们想做而没有做的事情。
二、恪守职责的守护者《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追求自由,神通广大,武艺超群,视皇权为污物,蔑视等级制度他多次见到玉帝不跪,与各路神仙皆以兄弟相称。
即使后来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孙悟空对玉帝、如来等统治者仍不是很恭敬。
第三十三回中他为了骗取两个小妖的宝贝,竟然要玉皇大帝把天借给他装半个时辰,还威胁说:“若道半声不肯,即上灵霄殿动起刀兵!”在狮陀岭,悟空请如来帮忙对付妖怪万里鹏时,如来说出那妖怪与自己有些亲处,悟空便直言不讳道:“如来,若这般比论,你还是妖精的外甥!”观音菩萨是取经的实际组织者,但孙悟空竟敢嘲笑她“惫懒”,活该“一世无夫”。
对四海龙王、山神土地、天兵天将等神仙他也总是呼来喝去的。
但是唯独对凡夫俗子的唐僧却毕恭毕敬。
究其原因唐僧之于悟空不仅使其师父,更是他的恩人。
是唐僧揭下五行山上如来贴的条幅救他出山还他自由的。
西游记孙悟空人物评析范文
![西游记孙悟空人物评析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c4b06cc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a0.png)
西游记孙悟空人物评析范文摘要:一、孙悟空形象概述二、孙悟空的性格特点1.聪明、机智2.勇敢、坚毅3.忠诚、正直4.矛盾、妥协三、孙悟空的成长历程1.出生及学艺2.闯龙宫、闹地府3.成为唐僧徒弟4.取经过程中的磨难与成长四、孙悟空在取经团队中的作用1.保护唐僧2.解决问题、化解矛盾3.引导、教育徒弟4.沟通、协调团队关系五、孙悟空的形象对现代人的启示1.独立、自主的精神2.担当、责任意识3.团结、协作能力4.不断追求进步、自我完善正文:《西游记》是我国古代一部脍炙人口的神髓小说,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传奇故事。
其中,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尤为鲜明,成为广大读者喜爱的角色。
本文将对孙悟空的形象进行评析,以期从中汲取智慧与启示。
孙悟空,又名孙行者、悟空,乃石猴得道成仙后的名号。
他出生于花果山,后师从菩提祖师,习得七十二变等神通。
他勇敢聪明、机智过人,具有强烈的正义感和忠诚心。
在成为唐僧的徒弟后,孙悟空肩负起保护师父、协助取经的重任,历经磨难,最终成就佛果。
孙悟空的性格特点鲜明,首先表现为聪明、机智。
在大闹天宫的过程中,他能够运用智慧战胜天界的众神仙。
其次,他勇敢、坚毅,面对重重困难,从未退缩。
即使在遭遇误会和困境时,他也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此外,孙悟空忠诚、正直,对师父和队友始终忠实,坚守道义。
然而,他也有着矛盾、妥协的一面,在取经过程中,孙悟空不断与自己的恶念斗争,逐渐学会了妥协与坚持。
孙悟空的成长历程可谓是一部充满挑战与奋斗的史诗。
从出生到成为神仙,他不断努力,锻炼自己的意志和能力。
在成为唐僧徒弟后,他为救师父,降妖伏魔,克服重重困难。
这其中的磨难与成长,使他成为了一个更成熟、更有智慧的神仙。
在取经团队中,孙悟空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保护唐僧,确保取经之路的安全;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使团队和谐稳定;引导、教育徒弟,传授经验与智慧;沟通、协调团队关系,促进团结协作。
正是由于他的存在,取经团队才能够顺利达成目标。
《西游记》孙悟空人物形象研究
![《西游记》孙悟空人物形象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76f580d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2d.png)
孙悟空的反叛斗争过程体现着他对自由、平等的不懈追求,这是他的正 常追求。但是,他的追求与皇权、礼法的维护者发生冲突。
孙 悟 空 人 物 形 象 研 究
目 录
第
一 部
孙悟空人物形象(性格特征)
分
第
二 孙悟空人物形象的悲剧性
部 分
第
三 孙悟空人物形象的意义
部 分
一 孙悟空人物形象(性格特征)
(一)孙悟空的动物性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没有脱离其本性,主要体现在他没有脱离动物的世界,并 且还灵活生动地展现了其作为动物的特质 。
说他是平民的英雄,是因为,我们可以将他的智勇理解为人民智勇的缩影。他 的出身并不高贵,也决定了他的思想的平民化。那么,他的一切行为必定带有 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他反抗的出发点仅仅是个人,而不是从整个阶级的角度出发 。
其次,他反抗的手段和方式存在缺陷。他的斗争完全是个人的,并没有与 同样受着压迫的人联合起来 。
(二)孙悟空的人性
书中所塑造出的孙悟空具有人的性格品质及心理特点,孙悟空追求自由,并 且无畏艰险,敢于反抗各种势力 。
在大闹天宫过后的孙悟空不再是那只懵懂无知的石猴,在社会这个大染缸的 浸染之下,他有了许多世俗化的特点,比如利欲熏心、爱计较、会揣摩人心 等等。取经故事中的孙悟空人性化的特点更为突出,他不断地迎合、适应社 会对于不同阶层的人物的要求,逐步获得了社会认同感。
他的命运又带有浓重的悲剧色彩,因为不管他怎样反抗,最终的命运终究 是逃不脱注定的归宿——归于神,听命于神。
孙悟空的形象特点
![孙悟空的形象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71e8d80a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5f.png)
孙悟空的形象特点【第1篇】一、勇敢果断:一举发现郭华山;一路护唐僧佛经显而易见。
二、坚韧不拔,勤学苦练:武艺在《西游记》中属一流;“能忍人所不能忍”,成就火眼金睛。
第三,天生聪明是猴子的猴性和灵性的体现。
4.性急躁和仇恨:急躁是猴性的表现,正义感强,与恶势力水火不容。
五、叛逆精神强:“大闹天宫”,认为天宫、玉帝没什么了不起,大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之势;不盲目听信上天安排。
不及物动词信念坚定,责任心强:在取经途中全力守护师父。
七、虚荣心强,稍有自负:喜欢别人向他叫“大圣”,说到“弼马温”就会犯猴急。
八。
奋勇拼搏,争第一:在所有战争中永不放弃。
九。
重情重义:表现在软耳唐僧和他的哥哥牛王默身上。
十、活泼好动,幽默风趣:也是猴性的表现之一……【第2篇】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着力刻画的英雄人物,他有猴子的特点也有人的脾气。
他是具有许多特点的传奇人物。
孙悟空最大的特点是勇敢,花果山后有一个水帘洞,一个巨大的瀑布挡住入口,猴子都不敢上前,只有孙悟空毫不畏惧,勇敢地闯了进去。
师父深陷五底洞,孙悟空勇敢顽强的三闯无底洞,救出师父。
孙悟空为了长生不老,他四处寻师,不远万里,找到了祖师,他总是向祖师请求多学一点东西,自修自练,学会了许多东西,事后,不忘报恩。
每当唐僧肚子饿了,他就急忙化斋,就算师父赶他走,他也不忘报师恩。
祖师在他头上打了三下,关上门,他就懂得了祖师的暗示。
他是一个敢作敢为的人,当他的魂灵被锁到“幽冥界”,但他拿出金箍棒,把众鬼打的东躲西藏。
在观音禅院里,孙悟空把唐僧的袈裟拿出来卖弄,结果弄丢了袈裟,表现了孙悟空好卖弄,好显示,好于人斗富。
孙悟空最大的特点就是除恶务尽,在很多地方都有表现,三打白骨精中,他看穿白骨精的变化后,不容分说,举起金箍棒就打,毫不留情,不管唐僧怎样念咒,也不让她伤害师父,师徒四人来到车迟国,见和尚穿的破破烂烂,孙悟空听后,又去铲除妖怪。
挽救童男童女的性命,打跑白鹿精,烧了洞穴等都体现出孙悟空疾恶如仇,除恶务尽的精神。
浅析西游记中孙悟空人物形象
![浅析西游记中孙悟空人物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1bbf7b11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f4.png)
浅析西游记中孙悟空人物形象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是一只猴子,后来修炼成为了神仙。
以下是对孙悟空人物形象的分析:
聪明机智:孙悟空非常聪明机智,他能够在危急时刻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他的智慧和机智常常能够帮助他和他的同伴们度过难关。
勇敢无畏:孙悟空非常勇敢无畏,他敢于挑战强大的敌人,不怕困难和危险,而且他的勇气和无畏精神常常能够激励他的同伴们。
忠诚义气:孙悟空非常忠诚义气,他对师父唐僧和同伴们非常忠诚,不离不弃,而且他的忠诚和义气常常能够感染和激励他的同伴们。
狡猾机灵:孙悟空有时也会表现出狡猾机灵的一面,他能够用各种手段来应对敌人,而且他的狡猾和机灵常常能够让他在危急时刻保护自己和同伴们。
顽皮幽默:孙悟空有时也会表现出顽皮幽默的一面,他喜欢开玩笑,逗乐同伴,而且他的幽默和顽皮常常能够缓解紧张的气氛。
总之,孙悟空是一个非常聪明机智、勇敢无畏、忠诚义气、狡猾机灵、顽皮幽默的人物形象,他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人们的心中,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经典形象之一。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剖析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2bc68db6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3a.png)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剖析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哲理深受读者的喜爱。
而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则是一位充满魅力和智慧的角色。
本文将对孙悟空的形象进行剖析,从他的特点、成长和影响力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首先,孙悟空的特点是他的机智和聪明。
他具有独特的智慧和反应力,能够迅速解决问题。
举个例子,当他遇到难题时,他总能想出创新的办法解决,如他利用自己的变化术帮助唐僧围堵妖怪的时候,常常是让人大跌眼镜的。
这种机智不仅展示了悟空的聪明才智,还表现出他的勇气和无畏精神。
其次,孙悟空的成长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经历了种种考验和磨炼,逐渐成长为一位伟大的英雄。
他曾在东海龙王的宫殿中受尽压制,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
然而,他并没有沉沦,在痛苦中成长和进步。
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和追求道义的决心让孙悟空成为恶魔至尊的存在。
最后,孙悟空的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
作为西游记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孙悟空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
他的形象出现在很多传统节日和文学作品中,如春节表演和诗歌创作中。
他的形象也在电影、电视剧、动漫等媒体中广泛出现,受到全球观众的喜爱和追捧。
他的形象代表着勇敢、聪明和坚韧的品质,成为当今社会所需要的英雄人物。
总结起来,孙悟空的形象在西游记中充满魅力和智慧。
他的机智和聪明使他能够应对各种困境,他的成长经历展示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他的影响力则让他成为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种形象的深入人心和广泛传播,是因为他代表着人们对智慧、勇气和坚韧不拔的追求。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孙悟空的形象都给人们带来了勇气和指引。
《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分析
![《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f37574e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1b.png)
《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分析首先,孙悟空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人物。
他有着狂妄自大的性格,自认为天下第一神猴,但这种自信并非不假思索的盲目自负,而是建立在他强大的实力和智慧基础之上。
孙悟空是一个勤奋好学的角色,他修炼了七十二般变化和筋斗云等神通异能,通过不断努力提升自己,他成为了厉害的存在。
此外,他还有一颗英勇无畏的心,敢于与妖怪恶鬼等强敌作战。
这种个性使得孙悟空成为桥段中最受欢迎的角色之一其次,孙悟空是一个有善良的心灵的角色。
虽然他作为自由出世的石猴,但他对于天地万物有着深厚的感情。
他曾与书生、僧人等人建立起深厚的友情,尤其是与唐僧师徒间的感情更是让人动容。
孙悟空忠心耿耿地保护和照顾唐僧,并为保护取经一路上的正义而战斗。
同时,孙悟空也表现出对于压迫和不平等的抵抗,希望能够为众生解除痛苦。
这种善良的心灵使得孙悟空成为一位受人尊敬的角色。
第三,孙悟空是一个具有成长和改变的角色。
他在与唐僧一同取经的旅程中,通过各种磨练和修行,逐渐摆脱了自己的狂妄和冲动。
他学会了容忍和谦卑,变得更加理智和成熟。
他将自身的力量和智慧用于帮助和保护别人,不再滥用自己的能力。
他也在唐僧的引导下领悟到了仁爱和真正的大智慧。
这种成长和改变使得孙悟空的形象更加立体和丰满。
最后,孙悟空是一个充满幽默与机智的角色。
他经常以俏皮的口吻和幽默的语言让人捧腹大笑。
孙悟空是取经团队中的开心果和调侃者,他时刻保持着乐观和干劲,给整个故事增添了欢乐和趣味。
他的幽默和机智让读者或观众能够更好地接受故事中的困难和挑战。
总之,《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非常丰富多彩。
他既有着独特的个性和强大的实力,又具有善良的心灵和成长的动力,同时还有着幽默和机智的特点。
这些形象的融合使得孙悟空成为一位广受喜爱的经典角色,他的形象也深深地烙印在了人们的心中。
通过对孙悟空形象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位传奇的猴神,感受到他带给读者和观众的独特魅力。
论《西游记》孙悟空形象
![论《西游记》孙悟空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731f7399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b9.png)
论《西游记》孙悟空形象一、本文概述《西游记》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众多人物形象中,孙悟空以其独特的性格特点和卓越的能力成为了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角色之一。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分析其性格特征、能力表现以及象征意义,从而揭示其在整部作品中的重要地位和对后世文化的影响。
通过对孙悟空形象的全面解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西游记》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同时也能够为现代文学创作和人物形象塑造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二、孙悟空形象的特点孙悟空,作为《西游记》中的核心角色,其形象特点丰富多样,深入人心。
他既具备超凡的神通,又展现出鲜明的个性,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最具魅力和影响力的艺术形象之一。
孙悟空形象的最显著特点便是他的智慧和神通。
他由一块仙石孕育而生,后经菩提祖师点化,学会了七十二般变化和筋斗云等神通。
这些神通使他在取经路上多次化解危机,展现出超凡的智慧和勇气。
同时,孙悟空还拥有一双火眼金睛,能够识破妖魔鬼怪的伪装,保护师傅和同伴的安全。
除了智慧和神通外,孙悟空的形象还体现出鲜明的个性和情感。
他性格独立,不畏强权,敢于挑战天庭的权威,追求自由和正义。
他忠诚于师傅唐僧,为了取经任务不惜付出一切代价,展现出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
同时,孙悟空还富有同情心,多次救助弱小的生灵,体现了他的仁爱之心。
孙悟空形象的特点还在于他的幽默和机智。
他善于用巧妙的语言和动作化解困境,令人捧腹大笑。
他的幽默感和机智不仅为取经路上增添了许多乐趣,也使得他成为了读者心目中的“喜剧英雄”。
孙悟空形象的特点包括智慧和神通、鲜明的个性和情感、幽默和机智等方面。
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他独特的艺术魅力,使得他成为了《西游记》中最受欢迎和最具影响力的角色之一。
孙悟空形象也寄托了作者对于智慧、勇气、正义和仁爱等价值观的向往和追求,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文化意义。
三、孙悟空形象在中国文化中的影响孙悟空,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的核心人物,其形象不仅深深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其影响逐渐扩大,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评价孙悟空的人物形象
![评价孙悟空的人物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fe5ba52d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0b.png)
孙悟空是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中的一个标志性人物,他有着独特的个性和令人难忘的形象。
优点和特点智慧与机智:孙悟空非常聪明,他善于运用智慧解决问题。
他在困境中总能找到出路,并以巧妙的方法应对各种挑战。
勇敢与无畏:他勇敢无畏,敢于直面各种强大的妖魔鬼怪,不胆怯不畏惧,展现了极大的勇气。
悟性与修炼:通过修炼,他获得了极高的武艺和能力,使他成为一位强大的斗战神仙。
幽默与调皮:孙悟空的幽默和调皮让他与其他角色有着不同寻常的互动。
他以幽默的方式处理事物,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缺点和反思鲁莽与过于自信:有时他的自信边界过高,导致鲁莽的行为,甚至导致更大的麻烦。
任性与桀骜:有时候孙悟空的桀骜不驯会让他不愿顺从别人的意愿。
影响孙悟空是中国文化中最为著名和受欢迎的角色之一,他的形象被广泛传播和吸收于文化产物中,不仅是文学作品,还有影视作品和各种艺术形式。
他作为中国文化的标志性形象之一,也在世界范围内受到认可和喜爱。
总评孙悟空是一位具有多重特质的角色,他的形象丰满而独特,既有着非凡的武力和智慧,又有着人性化的缺点。
这使得他在文学和文化中成为一个生动而深刻的形象,深受读者和观众的喜爱。
孙悟空,作为《西游记》中的主要角色之一,是一位备受喜爱和尊敬的文学人物。
他的形象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并被认为是文学与民间传说的经典代表。
以下是对孙悟空人物形象的评价:勇敢与无畏:孙悟空是一名极其勇敢和无畏的英雄。
他在面对各种困难和威胁时,总是毫不犹豫地迎难而上,充分展现了勇气和坚韧。
聪明和智慧:孙悟空除了强大的战斗力外,还表现出出色的智慧和聪明。
他常常用巧妙的计谋来解决问题和战胜敌人,使他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角色。
善良与仁爱:尽管他曾经犯下一些错,但孙悟空最终变得善良和仁爱。
他对待朋友和弱势群体时总是充满同情心和慷慨。
自由与反叛:孙悟空的个性也体现了对传统规则的反叛和对自由的追求。
他不受束缚,独立思考,这使他成为一个深具个性和魅力的角色。
西游记孙悟空人物形象简介、人物分析_作文
![西游记孙悟空人物形象简介、人物分析_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d982f8263b3567ec112d8a47.png)
西游记孙悟空人物形象简介、人物分析
孙悟空(行者)
①号称:美猴王和齐天大圣。
②出世:仙石孕育而生。
③性格:桀骜不驯、忠心耿耿、聪明幽默、爱憎分明、勇敢机智,好勇斗胜,重视承诺,嫉恶如仇,不怕困难,坚韧不拔,英勇无畏。
④本领:手持一根一万三千五百斤,能任意伸缩的金箍棒;能耍七十二变;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炼了四十九天不死,反而炼出一双火眼金睛,能识破世间一切妖魔鬼怪;偷吃无数蟠桃和各种仙丹练就而成金刚不坏之身。
⑤典型情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借芭蕉扇、车迟国斗法。
一路上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成大果,被释迦如来封为“斗战胜佛”。
孙悟空那种不畏艰辛困苦的精神贯穿取经始末。
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后,被唐僧所救,拜其为师,踏上西天取经之路:两界山除六意,鹰愁涧收玉龙为唐僧坐骑,黑风山斗熊罴,取回被偷袈裟,又先后在高老庄和流沙河收猪刚鬣和沙悟净为师弟,于黄风岭苦战黄风怪,在五庄观为救活人参果树。
白虎岭三打白骨夫人,却被唐僧误会赶走。
后为了救被变成老虎的唐僧,巧战黄袍怪。
平顶山斗智斗勇,降服金银角。
在乌鸡国救活被害死三年的国王,在枯松涧大战红孩儿,车迟国解救被迫害众僧。
又在通天河、金兜山、毒敌山与灵感大王、兕大
王、蝎子精多方激战。
诛除二心,三调芭蕉扇,荡除碧波潭,误入小雷音寺,七绝山除红蟒精,朱紫国三折肱,盘丝洞扫七妖,黄花观斗蜈蚣精,狮驼岭会战三魔,比丘国救众小孩,无底洞寻师,隐雾山诛豹精,凤仙郡求雨,玉华州收徒,竹节山大战众狮精,青龙山力斗三犀,天竺国擒玉兔,助寇洪还魂。
孙悟空人物形象及事例
![孙悟空人物形象及事例](https://img.taocdn.com/s3/m/ad17969b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60.png)
孙悟空人物形象及事例1. 引言说起孙悟空,大家心里一定都会冒出一个又调皮又机灵的小猴子形象吧?没错!这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简直是经典中的经典。
无论是小说《西游记》里的形象,还是后来的各种影视作品,孙悟空那股桀骜不驯、机智过人的劲儿,总让人忍俊不禁,心里那个崇拜啊,简直无法自已!今天就来聊聊这个猴哥的形象,看看他是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2. 孙悟空的形象特点2.1 聪明机灵首先,孙悟空真的是个聪明绝顶的小家伙。
他不仅会七十二变,能变成各种动物,还能随心所欲地施展筋斗云,瞬间飞天。
这种聪明才智,放在现实生活中简直就是个“学习委员”啊!比如说,孙悟空在对付敌人时,总是能够用各种奇招,让对手哭笑不得,想想那场与牛魔王的战斗,简直是精彩绝伦,斗智斗勇,最后牛魔王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真是让人拍手称快!2.2 叛逆精神再说说他的叛逆精神。
孙悟空可不是那种乖乖的好学生,反而总是和天庭的规则对着干,敢于挑战权威。
想想他大闹天宫的场面,那可是气吞万里如虎啊!他一开始不满天庭的安排,觉得自己当个小兵太没面子,于是就干脆来个“我不当齐天大圣,我就大闹天宫”。
可这可不是小打小闹,结果把天庭搅得天翻地覆,真是厉害得不行!这也让我们看到,孙悟空虽说叛逆,但内心其实也很有自己的坚持,这样的形象让人一看就心里暖暖的。
3. 孙悟空的经典事例3.1 大闹天宫说到孙悟空,怎么能不提“大闹天宫”呢?这可是他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那时候,天庭为了镇压他,想给他安排个“齐天大圣”的小职务,结果孙悟空一听,心里就不爽:“我才不愿意当你们的下属呢!”于是,干脆就和天兵天将干上了。
打得不可开交,结果把天庭搞得乌烟瘴气,天帝最后也是没办法,只能派出如来佛祖来收拾残局。
这一战,不仅展现了孙悟空的勇猛,还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别小看那些不愿妥协的人,他们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力量!3.2 西天取经不过,孙悟空并不是个只知道打架的猴子,后来跟着唐僧去西天取经,开始了新的旅程。
孙悟空的人物特点结合原文
![孙悟空的人物特点结合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0628969b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05.png)
孙悟空的人物特点结合原文孙悟空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西游记》中的重要角色,以其独特的人物特点和形象深受读者喜爱。
他被塑造成一个机智勇敢、聪明伶俐的形象,具有超凡的武功和智慧,表现出强烈的正义感和对他人的关怀。
首先,孙悟空是一个非常机智勇敢的角色。
他具有敏捷的思考能力和应变能力,能够迅速察觉到问题并想出解决办法。
在《西游记》的故事中,孙悟空经常面临各种困难和危险,但他总是能在关键时刻展现出独特的智慧和勇气。
例如,在与牛魔王的战斗中,他利用火焰和变化之术成功制服了对手;在与红孩儿的对峙中,他利用舌战口辩化解了纷争。
这些情节展示了他机智勇敢的一面。
其次,孙悟空展示出聪明伶俐的特点。
他不仅机智,而且聪明过人,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情况。
他有不同变化的本领,可以变成各种形态,如老虎、蝙蝠等,以迷惑敌人和解决困境。
同时,他还具备超凡的武艺,能够驾轻就熟地使用金箍棒,以及一些神奇的能力,如云游四海、分身术等。
这些都展示了他聪明伶俐的一面。
此外,孙悟空还表现出强烈的正义感和对他人的关怀。
他始终坚持为正义而战,并且心系众生,积极关心和帮助他人。
在西行取经的过程中,他多次化解了各种冲突和危机,保护了弱者和平民百姓。
他对师傅唐僧的忠诚和热心帮助更是让人难以忘怀。
他不顾个人利益,时刻保护和照顾唐僧的安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确保师傅能够顺利完成西天取经的任务。
这些特点使孙悟空成为一个充满正义感和同情心的英雄人物。
总结起来,孙悟空的人物特点包括机智勇敢、聪明伶俐以及强烈的正义感和对他人的关怀。
这些特点使他成为《西游记》中的重要角色,并且深受读者喜爱。
无论是他的智慧和勇气,还是他的聪明伶俐和善良正直,都让人们对这位猴子英雄刮目相看。
他的形象不仅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也成为了一种象征和传统的代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孙悟空的人物形象目录摘要 (2)前言 (4)一、孙悟空形象的由来 (4)(一)进口说 (4)(二)国产说 (5)二、孙悟空人物性格分析 (5)(一)本真自我——“猴”性 (6)(二)性情中人——“人”性 (7)(三)斗战圣佛——“神”性 (8)结语 (10)参考文献 (12)致谢 (13)摘要孙悟空是吴承恩在《西游记》中塑造的主要形象之一。
他的形象贯穿于整部作品,使其集猴性、人性和神性于一体。
他是一只受着天真地秀、日精月华孕育而成,过着逍遥自在生活的猴子;但他又是一只不甘于平庸的猴子,为了理想,不辞辛苦,拜师学道,在种种欲望的驱使下,闯地府,闹天宫,最终被压在五行山下;为了再次获得自由,决心保唐僧西天取经,一路磨难重重,这其中也是对他是否心诚的考验,伴随着一路的考验,他最终成为真正的“斗战胜佛”。
本文通过孙悟空形象的由来及性格特征两个方面来分析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
关键词:《西游记》,孙悟空,形象由来,性格分析AbstractSunWukong is one of the prominent characters shaped by Wu Cheng'en i n Pilgrimage to the West. His image runs through the whole work and makes i t the typical gathers of monkey,human nature and divinity. He is a monkey for med by suffering from a naively show Nissei Yuet Wah and lived a unaffected l ife, but it is unwilling to be normal. In order torealize his dream, he suffered an d learned. Driven by thevavious desires, he crashed into the hell and struggle d withtheHeaven, eventually pressured on the foot of the five-figer mountain . With the purpose of regaining freedom once again,he decided to guard TangS en to collect Buddhist sutras,alongthe whole way filling with numerous hardshi p, from which is a test of whether he is sincere, at the end ,he became areally “fighter” over Haddha.Key words:“Pilgrimage to the west”,Monkey King,origin of Monkey King's,character analysis前言《西游记》成书于我国明代中叶,直至今日,它依然吸引着无数读者,更是驰誉中外。
著名瑞典汉学家马悦然说得好:“在世界文学中,《西游记》是最有趣的小说之一,应该让世界人共同欣赏。
”[1]提到《西游记》,几代人耳熟能详,津津乐道。
孙悟空作为小说《西游记》的主要角色,他顽劣,也谨慎;他桀骜不驯,也齐心协力;他火眼金睛,能辨妖魔真假;他七十二变,尽显精明机智;他神通广大,身经百战,惩恶扬善;给读者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力和不同的感受。
天真幼稚的孩子喜欢他的童真童趣,能从中得到无限的乐趣;博学深思的长者可以从中探究其深层次的思想意蕴,同时也感到其味无穷。
孙悟空在群众中能产生如此广泛的影响,这跟他形象塑造的成功是分不开的。
一、孙悟空形象的由来众所周知,《西游记》的故事是以唐朝玄奘法师西天取经的真实历史事件为主要依据。
反映玄奘法师西天取经的《大唐西域记》中并没有孙悟空亦即猴子,也不见玄奘收徒的记载。
而我们要讨论的人物孙悟空在《西游记》中大显神通,为追求理想完成使命,他勇往直前,不怕挫折牺牲。
他是从哪儿来的?这似乎是一个颇为复杂而又充满争议的问题。
(一)进口说。
这种说法的始作俑者是胡适。
1923年,胡适在《西游记考证》中,提出孙悟空不是国货,乃是从印度传来的进口货。
认为是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那个神通广大的神猴哈奴曼的中国翻版。
他说,“中国同印度有了一千多年的文化上的密切交通,印度人来中国的不计其数,这样一桩伟大的哈奴曼故事,是不会不传到中国来的。
所以我假定哈奴曼是孙行者的根本。
”郑振铎在《西游记的演化》中表示同意。
陈寅恪先生也肯定孙悟空与印度传说中的猴王有关系。
全国解放后,这种说法渐趋沉寂。
但是1978年印度舞蹈团访华后,这种说法又活跃起来。
有顾子欣的《孙悟空与印度史诗》和季羡林《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又重新提出。
尤其是季先生以其深厚的梵文和古印度史的功底,考论了孙悟空与哈奴曼的关系。
说道:“尽管有人否定这一点,但是他那种随意变形的广大神通,汉译佛经里可以找到,在《罗摩衍那》中同样可以找到。
”(二)国产说。
这种说法的首倡者是鲁迅。
在胡适的进口说发表后不久,鲁迅就提出反驳。
他说:“我以为《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正类无支祁(传说中禹治水时的淮河水怪,状如猿猴)。
”他提出了三条理由反驳:一是作《西游记》的人没有看过佛经,二是中国所译的佛经中没有这种形象,三是作者吴承恩看过不少唐人传奇,故受影响不少。
其后冯沅君和吴晓铃等,还有北大的《中国古代小说史稿》也都不同意进口说。
金克木在《梵语文学》中认为,两个神猴的形象是不同的,而且汉译佛经中没有提到这个神猴和他的大闹魔宫,加以史诗这一段闹宫又是晚出成分,所以两个神猴故事还不能证明有什么关系。
并且《罗摩衍那》至今还没有译成我国语言。
”刘毓忱在《论〈西游记〉及其他》一书中认为,两个神猴的相似只是巧合,世界文学史上这种例子不胜枚举,如撒旦与孙悟空,普罗米修斯与鲧,包公与所罗门王等等。
这是不约而同的。
两派学说的领军人物都是学界泰斗,故难分高下。
我个人同意胡适的看法。
首先,无支祁像猿猴的说法产生很晚,是在佛教已经遍传中土以后。
唐以后方有此传说。
唐李公佐作《戎幕闲谈》,称自己得《古岳渎经》谓禹治水时将猿猴状的淮水神无支祁用铁链锁住。
《古岳渎经》是他本人的杜撰,但有民间传说的根据。
与公佐同时的李肇在《唐国史补》中,也说到有人发现铁链入水中,穷之而得青猕猴。
“后有验《山海经》云:‘水兽好为害,禹锁于军山之下,其名无支奇。
’”今本《山海经》无,古本即便有,也看不出与神猴有什么关系。
所以胡适大胆假设为其或亦受印度影响。
其次,作小说《西游记》的人看没有看过佛经无关紧要,因为在早期取经故事中已有神猴了,何况说小说作者没有看过佛经没有证据,我看,小说作者肯定看过佛经,因为里边谈到佛理时相当纯熟。
第三,汉译佛经中没有哈奴曼和《罗摩衍那》,没有汉译也不意味着中土之人就一定不会知道这个神猴。
中国古代与印度文化和商贸往来频繁,口头文学相互影响的可能性岂止是不能排除,简直是必然存在的。
所以这个在印度妇孺皆知的形象流入中国,是有可能的。
二、孙悟空人物性格分析吴承恩在《西游记》中创造出了孙悟空这样一个具有神话色彩的英雄形象,而悟空又是个非同一般的神话人物,他具有显著的特色:他是猴、是人、也是神,即是集猴、人、神三位于一体。
(一)本真自我——“猴”性小说开篇就写孙悟空诞生。
他的出生极具神奇性和神秘性,是花果山顶上一块受着“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2]的仙石化育而成的石猴。
他是造化之子,自然之子。
悟空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无父无母,也无兄弟姐妹,更不受家庭和各种复杂关系的束缚。
因此,他是一个自由的猴,不受任何事物的控制,追求自由、平等和永恒。
他在花果山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生活;他活泼好动、无忧无虑,一切行为都处于自然本真的状态。
他与群猴一起生活在“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过着“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间王位所拘束”的自由自在的生活。
他们食草饮泉,采花食果,与各种动物为群为伴;夜宿石崖,朝游峰洞;居所宽阔,物品齐全,可“容千百口老小”。
花果山中丰富的物产让他们生活的衣食无忧,惬意舒适,怡然自得。
他们在花果山过的生活可谓是:“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
”这种自由的生命状态,无疑是理想的。
在孙悟空的心目中,花果山就是一片富有自然气息的自由乐土。
取经途中,大圣屡受唐僧的窝囊气,而每次他都首先想到的是要回到花果山去,可见对花果山的向往,其实就是他对那种自由生活的一种渴望。
也正是因为他是天地生成,无父无母,天真无邪的,所以菩提祖师才给他取名为“孙悟空”。
这个名字中的“孙”字,乃是由猢狲的“狲”去了兽旁得来的,解释为“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
正合婴儿之本论。
”因为只有婴儿才不被世俗的功利宠辱所困扰,好像未知啼笑一般,无私无欲,淳朴无邪。
孙悟空就像人处于婴儿时期,一切都出于自然的本性。
[3]大闹天宫时,玉帝怕这个“妖猴”会闲中生事,便让他去“权管蟠桃园”。
可是他毕竟是一只猴子,猴子的天性就是活泼机灵,爬树攀枝,采花食果。
他来到蟠桃园,看见鲜美的桃子,那是一定会吃的。
他偷吃蟠桃,从而导致他触犯了天宫律条的规定。
石猴是天地孕育而成,并在“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这种世外桃源中生活,所以这也造就了“他骨子里追求自由的性格与理想”[4]。
孙悟空这种追求自由的性格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也就是说,大自然在赋予人类生命的同时,也赋予了人类自由的本性。
(二)性情中人——“人”性无论他出身是如何的高贵、离奇,都是天地所孕育的,也都会受到自然的约束,不能享受绝对的自由自在。
就像生死这一自然法则无法超越一样。
“与群猴喜宴之间,忽然忧恼,堕下泪来。
”为何石猴在高兴之时会落泪呢?他说:“今日虽不归入人王法律,不惧禽兽威服,将来年老血衰,暗中有阎王老子管着,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驻天人之内?”原来他已经感觉到了生命的局限性,知道终有一天还是要面临死亡的。
他想跳出生死的约束,过着更加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
因而这也促使石猴决定要去“云游海角,远涉天涯”,“学一个不老长生”之术来满足他延续生命和自由的需求,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人类向往长生不老的欲想。
于是他云游四海,访师学道。
在拜师学道的途中,写到他抢了人家的衣服,像人一样把衣服穿在身上,穿街走巷,“学人礼,学人话”。
这说明他开始有了人的意识,懂得害羞,知道自己也要像人一样穿衣遮羞,融入社会与人进行交流。
他历尽千难万险来到斜月三星洞,向菩提祖师学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