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委联合发文:不得强制要求设立分支机构、不得限制外地经营者参与本地投标!
法律案例分析--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要点梳理及典型案例集锦
法律案例分析--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要点梳理及典型案例集锦为促进资源要素在全国范围内顺畅流动的现实需要,为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主动作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成为了依法行政不可忽视的重要制度,正在对政府重大决策、规范性文件出台等工作产生着重要影响。
一、什么是公平竞争审查行政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在制定市场准入和退出、产业发展、招商引资、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经营行为规范、资质标准等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规章、规范性文件、其他政策性文件以及“一事一议”形式的具体政策措施时,应当进行公平竞争审查。
二、公平竞争审查的意义公平竞争审查旨在评估对市场竞争的影响,防止排除、限制市场竞争。
经公平竞争审查认为不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或者符合例外规定的,可以实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且不符合例外规定的,应当不予出台或者调整至符合相关要求后出台;未经公平竞争审查的,不得出台。
三、公平竞争的审查机制与程序政策制定机关应当建立健全公平竞争内部审查机制,明确审查机构和程序,可以由政策制定机关的具体业务机构负责,也可以采取内部特定机构统一审查或者由具体业务机构初审后提交特定机构复核等方式。
政策制定机关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应当遵循审查基本流程,识别相关政策措施是否属于审查对象、判断是否违反审查标准、分析是否适用例外规定。
审查结论应当包括政策措施名称、涉及行业领域、性质类别、起草机构、审查机构、征求意见情况、审查结论、适用例外规定情况、审查机构主要负责人意见等内容。
政策措施出台后,审查结论由政策制定机关存档备查。
需注意的是,属于审查对象的,经审查后应当形成书面审查结论,出台政策措施但未形成书面审查结论的,将视为未进行公平竞争审查。
四、公平竞争审查的标准(一)市场准入与退出标准1、不得设置不合理或者歧视性的准入和退出条件;2、未经公平竞争不得授予经营者特许经营权;3、不得限定经营、购买、使用特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4、不得设置没有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规定依据的审批或者具有行政审批性质的事前备案程序;5、不得对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等设置审批程序。
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技能比武试题(试卷)
大足区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技能比武初试试题单位:姓名:得分: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1.《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指出,要增强公平竞争审查制__________。
2.《市场监管总局等四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的通知》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从制定主体、公文种类、管理事项等方面,进一步明确和细化纳入公平竞争审查范围的政策措施类别,确保__________。
3.《重庆市反不正当竞争条例》规定,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建立__________,统筹协调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研究解决制度实施和审查过程中的重大、疑难问题,对公平竞争审查落实情况实施第三方评估。
4.根据《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中关于“审查标准”的规定,政策制定机关在没有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规定依据的情况下,不得对不同所有制、地区、组织形式的经营者实施不合理的__________,设置不平等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条件。
5.根据《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中关于“审查标准”的规定,政策制定机关在没有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规定依据的情况下,不得对外地经营者在本地投资的__________以及设立分支机构的__________等进行限制。
6.根据《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中关于“审查标准”的规定,政策制定机关在没有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规定依据的情况下,不得对特定经营者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住房公积金等。
7.根据《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中关于“监督与责任追究”的规定,政策制定机关的上级机关经核实认定政策制定机关未进行公平竞争审查或者违反审查标准出台政策措施的,应当__________。
二、单选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一项文件被市场监管总局列入 2023 年度重点立法任务中?()A. 《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实施指南》B. 《公平竞争审查条例》C. 《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暂行)》D. 《公平竞争审查例外规定适用指南》2. 根据《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的规定,给予特定经营者的优惠政策应当。
2020年司法考试考点《经济法》: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
2020年司法考试考点《经济法》: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2020年司法考试考点《经济法》: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1.原则规定。
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是指拥有行政权力的政府机关以及其他依法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的各种行为。
我国反垄断法第8条规定:“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不得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
”这个原则性规定与该法第五章列举的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的主要表现形式互为补充,使得反垄断执法机构能够更加得心应手地使用反垄断法规范行政垄断。
2.行为方式及其要件。
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方式多种多样,反垄断法重点约束的主要有以下几类:(1)地区封锁。
这是指地方政府以及其他依法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为了本地区利益,利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
它往往由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以政府命令、文件或通知等方式出现,通过对这些命令、文件、通知等的执行达到封锁市场,保护地方利益的目的。
我国反垄断法第33条至第35条规定了地区封锁的三种表现形式:第一,限制商品在地区间自由流通。
这包括行政机关和其他依法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实施的下列五类行为:一是对外地商品设定歧视性收费项目、实施歧视性收费标准,或者规定歧视性价格;二是对外地商品规定与本地同类商品不同的技术要求、检验标准,或者对外地商品采取重复检验、重复认证等歧视性技术措施,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三是采取专门针对外地商品的行政许可,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四是设置关卡或者采取其他手段,防碍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或者本地商品运出;五是妨碍商品在地区间自由流通的其他行为。
第二,排斥或限制招标投标行为。
即行政机关和其他依法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以设定歧视性资质要求、评审标准或者不依法发布信息等方式,排斥或者限制外地经营者参加本地的招标投标活动。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四部门关于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四部门关于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清理工作的通知□ 国市监反垄断〔2019〕24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重要举措,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在要求。
党中央、国务院对此提出明确要求,要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加强和改进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加快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营造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和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促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设,经国务院同意,现就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清理工作通知如下:一、明确清理范围和重点此次清理的范围是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和国务院部门在2019年12月31日前制定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
其他政策措施包括不属于规章、规范性文件,但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其他政策性文件,以及“一事一议”形式的具体政策措施等。
清理重点是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妨碍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进入和退出市场,包括但不限于设置不合理和歧视性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条件;未经公平竞争授予经营者特许经营权;限定经营、购买、使用特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在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情况下,设置审批或者具有审批性质的事前备案程序;对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等设置准入限制等。
(二)限制商品和要素在地区之间自由流动,包括但不限于对外地商品和服务实行歧视性价格或者补贴政策;限制外地商品和服务进入本地市场或者阻碍本地商品运出、服务输出;排斥、限制外地经营者参加本地招投标;排斥、限制或者强制外地经营者在本地投资或者设立分支机构;对外地经营者在本地的投资或者设立的分支机构实行歧视性待遇等。
要求外地建筑企业设立分(子)公司缘何屡禁不止
93落实省委巡视组等部门对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招标投标问题整改要求的通知》(赣建招〔2018〕11号),明确提出“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得把要求外地建设类企业在本地设立分公司、子公司、生产基地等作为招投标的前置条件”。
从上述政策文件中不难看出,对于跨地区承揽业务需设立分(子)公司的做法,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省(市)层面,可以说都是“三令五申”予以禁止。
然而,部分地区要求或变相要求设立分(子)公司的做法仍然屡禁不止。
青睐设立分(子)公司为哪般一边是国家大力倡导优化营商环境,要求不得明令或变相要求建筑企业跨区域承揽业务需设立分(子)公司,一边是各地事实上希望建筑企业承揽项目时,能够在当地设立分(子)公司,这一矛盾是如何产生的呢?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地方热衷设立分(子)公司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留住税收。
财政部工程项目专家何饶、漳州道成招标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宏文都是这种要求外地建筑企业设立分(子)公司缘何屡禁不止□文/冯君1月2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建筑企业跨地区承揽业务要求设立分(子)公司问题治理工作的通知》(建办市函〔2021〕36号),其中特别提及“不得要求或变相要求建筑企业跨地区承揽业务在当地设立分(子)公司;对于存在相关问题的,要立即整改。
各级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招标投标监管部门要全面梳理本行政区域内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招标文件,清理招标文件中将投标企业中标后承诺设立分(子)公司作为评审因素等做法。
”住建部禁止强制或变相要求外地建筑企业在本地设立分公司或子公司这种做法由来已久,2021年开年之初,又重提这一话题,并要求各地健全投诉举报机制,严肃查处相关问题。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设立分(子)公司的做法屡禁不止?地方在执行过程中为何对这种“习惯”做法“放水”?实践中,还存在哪些类似变相设置壁垒行为?相关部门“三令五申”叫停设立分(子)公司记者了解到,禁止跨地区承揽业务需设立分(子)公司的做法,并非住建市场首次提及。
兰州市民政局关于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实施意见
兰州市民政局关于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兰州市民政局•【公布日期】2019.08.23•【字号】兰民发〔2019〕138号•【施行日期】2019.08.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民政综合规定正文兰州市民政局关于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实施意见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为保障公平竞争审查工作顺利开展,推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有效实施,防止出台或实施涉及地方保护、区域封锁、行业壁垒、企业垄断、违法给予优惠政策或减损市场主体利益等排除、限制性竞争的政策措施,确保民政领域市场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根据《反垄断法》、《国务院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意见》(国发〔2016〕34号)和省市精神,现就在全市民政领域市场体系建设中实施公平竞争审查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重要意义(一)公平竞争审查是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需要。
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防止政府过度和不当干预市场,有利于保障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施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二)公平竞争审查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有力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馈垄断法》明确禁止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市场竞争。
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有利于保证政府行为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确保依法行政。
(三)公平竞争审查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必然选择。
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大力消除影响公平竞争、妨碍创新的各种制度束缚,有利于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四)公平竞争审查是释放市场主体活力的有效举措。
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克服市场价格和行为扭曲,有利于调动民政领域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育经济新动能。
二、公平竞争审查的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尊重市场,竞争优先。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最大限度减少对微观经济的干预。
立足全局,统筹兼顾。
着力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清除市场壁垒,促进商品和要素在全国自由流动。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实施意见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7.07.31•【字号】延州政发〔2017〕7号•【施行日期】2017.07.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市场规范管理正文延边州人民政府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实施意见延州政发〔2017〕7号各县(市)人民政府,州人民政府各委办局: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意见》(国发〔2016〕34号)和《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意见》(吉政发〔2017〕3号)精神,规范政府行政行为,防止出台排除、限制竞争的政策措施,逐步清理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结合我州实际,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一、明确工作总体要求和目标(一)总体要求按照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市场体系和确立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的要求,坚持尊重市场、竞争优先,立足全局、统筹兼顾,科学谋划、分步实施,依法审查、强化监督的原则,建立并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确保政府行政行为符合公平竞争要求和相关法律、法规,维护公平竞争秩序,打破地方保护、区域封锁和行业壁垒、企业垄断,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激发市场活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建立并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进一步打造良好经济环境,为全州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科学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三)审查对象。
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以下统称政策制定机关)制定市场准入、产业发展、招商引资、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经营行为规范、资质标准等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应当进行公平竞争审查。
公平竞争审查的内容与方式
公平竞争审查的内容与方式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制定市场准入和退出、产业和区域发展、招商引资、招标投标、政府采购、政企合作、经营行为规范、资质标准等涉及经营主体经济活动的行政规范性文件以及具体政策措施的过程中,应当进行公平竞争审查。
一、审查内容要从维护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角度,按照以下内容进行审查:1.审查政策措施是否含有以下限制市场准入或者退出的内容:(1)对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等采取禁止进入、限制市场主体资质、限制股权比例、限制经营范围和商业模式等方式,限制或者变相限制市场准入;(2)对企业注销、破产、挂牌转让、搬迁转移等设定或者变相设定市场退出障碍;(3)对不同所有制、组织形式、地区的经营者实施不合理的差别化待遇;(4)违法设置特许经营权,或者未经公平竞争授予特许经营权;(5)限定或者变相限定经营、购买、使用特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6)设置其他不合理或者歧视性的准入、退出条件或者障碍。
2.审查政策措施是否含有以下限制商品、服务和要素自由流动的内容:(1)限制外地和进口商品、服务、要素进入本地市场或者阻碍本地商品、服务、要素输出;(2)排斥、限制、强制外地经营者在本地投资经营或者设立分支机构;(3)排斥、限制外地经营者参加本地政府采购、招标投标以及其他经营活动;(4)对外地和进口商品、服务、要素实施歧视性价格、收费和补贴;(5)对外地经营者在本地的投资经营活动,在标准、监管等方面实行歧视性待遇;(6)其他限制商品、服务和要素自由流动的规定。
3.审查政策措施是否在没有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规定依据的情况下,含有以下影响生产经营成本的内容:(1)给予特定经营者税收优惠政策;(2)对特定经营者实施选择性、差异化的财政奖励或者补贴政策;(3)给予特定经营者要素获取、资质标准、环保标准、排污权限、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社会保险费等方面的优惠政策;(4)安排财政支出与经营者缴纳的税收、非税收入等挂钩或者变相挂钩;(5)要求经营者提供保证金或者扣留经营者保证金;(6)其他影响生产经营成本并排除、限制竞争的规定。
五部委联合发文:不得强制要求设立分支机构、不得限制外地经营者参与本地投标
五部委联合发文:不得强制要求设立分支机构、不得限制外地经营者参与本地投标佚名【期刊名称】《建筑设计管理》【年(卷),期】2017(000)012【总页数】7页(P31-37)【正文语种】中文10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务院法制办联合印发《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暂行)》(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引起各方关注。
“在国务院印发《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34号文)一年多后,发布《实施细则》,体现了政府营造公平市场环境,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竞争法领域知名专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竞争法中心主任黄勇把这份文件的分量看得十分重。
“十九大报告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报告还明确要求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打破行政垄断,防止市场垄断。
”黄勇评价说: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是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有机结合,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
作为公平竞争方面的顶层制度设计,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在落实上述十九大报告要求,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方面,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这次五部门联合印发《实施细则》,进一步细化了审查要求和审查监督,增强了制度可操作性,将为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再添助力。
《实施细则》发布后,作为文件牵头起草单位的国家发展改革委下一步会有哪些动作?“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撸起袖子扎实做好工作,努力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监局局长张汉东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秩序还不规范,不公平竞争现象仍然存在。
我们要通过反垄断执法、公平竞争审查,为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从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梳理成如下关键信息,供大家参考。
一、没有法律法规依据或者国务院规定,不得以备案、登记、注册、名录、年检、监制、认定、认证、审定、指定、配号、换证、要求设立分支机构等形式,设定或者变相设定市场准入障碍。
经济法()-第11章-反垄断法律制度-课后作业教学提纲
经济法(2016) 第十一章反垄断法律制度课后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法律责任所适用对象的不同,狭义上的反垄断法法律责任指的是()。
A.垄断行为的法律责任B.因妨碍反垄断执法活动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C.因反垄断执法人员执法行为不当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D.实施垄断行为,情节轻微构成犯罪的,承担的刑事责任2.根据反垄断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我国反垄断法适用范围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济活动中的垄断行为中的“境内”,包含我国港、澳、台地区B.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垄断行为,不适用反垄断法C.知识产权的行使,排除反垄断法的适用D.农业生产中的联合或者协同行为排除反垄断法的适用3.下列关于反垄断调查程序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反垄断法执法机构应当依举报人举报对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B.举报采用书面形式并提供相关事实和证据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进行必要的调查C.反垄断执法机构调查涉嫌垄断行为,执法人员应为两人,并应当出示执法证件D.反垄断执法机构对涉嫌垄断行为调查核实后,认为构成垄断行为的,应当依法作出处理决定,并向社会公布4.通过假定垄断者测试界定相关商品市场的基本路径是:假设反垄断审查关注的经营者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的垄断者,在其他商品的销售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看其能否持久而小幅提高其商品的价格,并仍然有利可图。
下列选项中对上述“看其能否持久”的时间和“小幅”的幅度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一般为2年;一般为5%~10%B.一般为1年;一般为5%~10%C.一般为1年;一般为10%~15%D.一般为2年;一般为10%~15%5.根据反垄断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反垄断民事诉讼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消费者不可以作为反垄断民事诉讼的原告B.人民法院受理垄断民事纠纷案件,不以执法机构对相关垄断行为进行了查处为前提条件C.原告和被告都有权申请专家出庭D.原告起诉时被诉垄断行为已经持续超过2年,被告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损害赔偿应当自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之日起向前推算2年计算6.甲公司、乙公司、丙公司、丁公司达成价格垄断协议,事后甲公司认识到错误第一个主动报告达成价格垄断协议的有关情况并提供重要证据,乙公司是第二个主动报告达成价格垄断协议的有关情况并提供重要证据的,丙公司、丁公司是最后主动报告达成价格垄断协议的有关情况并提供重要证据的。
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通知
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6.12.22•【字号】筑府办函〔2016〕213号•【施行日期】2016.12.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市场规范管理正文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通知筑府办函〔2016〕213号各区、市、县人民政府,高新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贵阳综合保税区、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市各直属事业单位,市管企业:为认真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实施意见》(黔府办发〔2016〕40号)文件精神,推进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有效落实,现就我市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有关工作要求通知如下: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是市场机制高效运行的重要基础。
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是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需要,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有力保障,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释放市场主体活力的有效举措。
各区(市、县)、各部门要深入学习领会中央和省关于推动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有关文件精神,站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高度,提高对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动员部署和宣传培训,规范工作流程,强化督促指导,按照有关时限要求切实抓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在本地、本部门的贯彻落实工作,切实推进我市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有序开展。
二、明确重点,严格审查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要按照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市场体系的要求,确保政府相关行为符合公平竞争要求和相关法律法规,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激发市场活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五部委联合发文:不得强制要求设立分支机构、不得限制外地经营者参与本地投标!
五部委联合发文:不得强制要求设立分支机构、不得限制外地经营者参与本地投标!文件原文关于印发《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暂行)》的通知发改价监〔2017〕184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根据《国务院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意见》(国发〔2016〕34号)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务院法制办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暂行)》,经国务院同意,现予印发,请各行政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在开展公平竞争审查时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暂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工商总局国务院法制办2017年10月23日《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暂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公平竞争审查工作顺利开展,推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有效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国务院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意见》(国发﹝2016﹞34 号,以下简称《意见》),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行政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以下统称政策制定机关),在制定市场准入、产业发展、招商引资、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经营行为规范、资质标准等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以下统称政策措施)时,应当进行公平竞争审查,评估对市场竞争的影响,防止排除、限制市场竞争。
经审查认为不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可以实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应当不予出台或者调整至符合相关要求后出台;未经公平竞争审查的,不得出台。
以多个部门名义联合制定出台的政策措施,由牵头部门负责公平竞争审查,其他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参与公平竞争审查。
第三条对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制定的政策措施、政府部门负责起草的地方性法规,由起草部门在起草过程中参照本细则规定进行公平竞争审查。
未经公平竞争审查不得提交审议。
公平竞争审查条例
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24.06.06•【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83号•【施行日期】2024.08.01•【效力等级】行政法规•【时效性】尚未生效•【主题分类】市场规范管理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83号《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已经2024年5月11日国务院第3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8月1日起施行。
总理李强2024年6月6日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平竞争审查工作,促进市场公平竞争,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等法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起草涉及经营者经济活动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以及具体政策措施(以下统称政策措施),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以下统称起草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开展公平竞争审查。
第三条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
国家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工作,保障各类经营者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第四条国务院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协调机制,统筹、协调和指导全国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研究解决公平竞争审查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评估全国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情况。
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机制,保障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力量,并将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经费纳入本级政府预算。
第六条国务院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指导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督促有关部门和地方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在本行政区域组织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情况纳入法治政府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等考核评价内容。
第二章审查标准第八条起草单位起草的政策措施,不得含有下列限制或者变相限制市场准入和退出的内容:(一)对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等违法设置审批程序;(二)违法设置或者授予特许经营权;(三)限定经营、购买或者使用特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以下统称商品);(四)设置不合理或者歧视性的准入、退出条件;(五)其他限制或者变相限制市场准入和退出的内容。
关于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清理工作方案
关于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清理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公平竞争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破除地方保护和行政性垄断等重要部署,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关于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清理工作的通知》《中共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省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清理工作方案》有关要求,现就在全县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清理工作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清理范围此次清理的范围是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城市社区管委会、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县政府各部门在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前制定,现行有效的涉及经营主体经济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
其他政策措施包括不属于规范性文件,但涉及经营主体经济活动的其他政策性文件,以及“一事一议”形式的具体政策措施等。
二、清理主体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城市社区管委会、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县政府各部门按照“谁制定、谁清理”原则组织开展清理工作,并加强监督指导,确保“应清尽清”。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城市社区管委会、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县政府各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由制定部门负责清理;部门联合制定或者涉及多个部门职责的,由牵头部门负责组织清理;制定部门被撤销或者职权已调整的,由继续行使其职权的部门负责清理。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城市社区管委会、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由实施部门或者牵头实施部门提出清理意见,报县人民政府决定。
三、清理重点重点清理妨碍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主要包括:(一)妨碍市场准入和退出。
包括但不限于:1.设置不合理或者歧视性的准入和退出条件,如没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要求企业必须在某地登记注册,对企业跨区域经营或者迁出设置障碍;违法设定与招标投标、政府采购项目具体特点和实际需要不相适应的资格、技术、商务条件等。
反垄断法之四:行政垄断的法律规制
( 五 ) 以 设 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视 性 资 质 要 求 、 评 审 标 准 或 者 不依法发布信息等方式,排斥或者限制外地经营 者参加本地的招标投标活动;
( 六 ) 采 取 不 平 等 待 遇 等 方 式 , 排 斥 或 者 限 制 外地经营者在本地投资或者设立分支机构或者妨 碍外地经营者在本地的正常经营活动;
排斥或限制外地资金流入(第 35 条)
排 斥 或 限 制 外 地 资 金 流 入 , 对 外 地 企 业 和 个 人 的投资行为采取的限制性措施。 立 法 概 括 性 规 定 “ 与 本 地 经 营 者 不 平 等 待 遇 等 方式” 表 现 为 直 接 对 外 地 经 营 者 的 限 制 ( 如 对 其 最 低 注册资本的要求,对其投资行为进行额外担保的 要求,对资金投入方向和使用进行严格限定,设 置更为严格的审批条件和程序) 或 者 不 正 当 地 提 高 本 地 经 营 者 的 地 位
《反垄断法》规制的行政垄断
4. 制定含有排除、限制竞争内容的行政法规【应 为“规定”】 将 大 量 以 抽 象 行 政 行 为 为 表 现 形 式 的 行 政 垄 断 纳 入调整范围 1997 年国家建设部发布《城市燃气管理办法》规 定“用管道供应城市燃气的,实行区域性统一经营。 瓶装燃气可以多家经营。” 1994 年某市政府节水办制定了《房屋推广使用节 水卫生洁具的监督管理办法》,对新建、改建房屋 设计使用卫生洁具做出规定“统一由节水主管部门 指定的供水器材经营部提供,否则节水部门不予验 收,供水部门不予供水”
《反垄断法》规制的行政垄断形式
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典型案例及处理情况通报
附件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典型案例及处理情况通报(第1期)按照有关工作安排,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单位,对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案例进行排查归集,截至2021年11月共归集典型案例18起,均已进行整改处理。
现将案例及处理情况通报如下,请各地区、各部门认真学习有关经验做法,密切关注类似情况,持续做好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典型案例归集处理和通报工作。
案例1:广东省深圳市有关部门和单位对砂石渣土运输涉嫌违法设置市场准入条件增设行政许可和深圳市建设工程运输车辆协会违规收费搞行业垄断等问题2012年11月,深圳市交通运输委港航和货运交通管理局以加强泥头车运输企业资质管理为由,提高泥头车运输企业准入门槛,限制外地运输企业、小规模运输企业、个体运输司机进入本地市场从事砂石渣土运输。
2016年10月,该局印发文件进一步明确对经营泥头车的企业实施资质管理,并发放《深圳市泥头车企业资质达标证明书》。
截至2021年2月28日,深圳市泥头车行业达标企业共有280家,车辆13913辆。
2013年3月,深圳市泥头车整治办印发文件,增设“档案号牌”“备案合格证”等行政许可,对在本市营运的砂石渣土运输车辆及其驾驶员实施单独的牌证管理。
2016年10月,深圳市交通运输委港航和货运交通管理局进一步明确增设的“档案号牌”“备案合格证”等由深圳市自卸车协会发放,深圳市自卸车协会以此向泥头车运输企业及驾驶员违规收费,并强制泥头车运输企业入会并收取会费,2019年12月,深圳市建设工程运输车辆协会成立,承担原深圳市自卸车协会相关业务,截至2021年3月,由两协会累计核发实体和电子“档案号牌”31433车次、“备案合格证”51679人次,累计收取“档案号牌”“备案合格证”相关费用约391.3万元,2020年该协会会费收入达284.5万元。
自2020年1月起,深圳市建设工程运输车辆协会以行业自律名义搞砂石运输垄断,成立砂石车专业委员会,对其他拟进入砂石运输行业的企业进行资质审核,使符合资质的企业无法正常进入当地砂石运输市场。
反垄断法+习题
反垄断法1. 依据《反垄断法》的规定,下列不构成垄断协议的是()A. 因为价格问题,甲乙两家汽车厂口头约定都不购买丙钢铁公司的钢材B. 甲药厂和乙医药连锁超市约定:后者出售前者的某种专利药品最高按某价格出售C•甲快餐连锁店和乙快餐连锁店约定:甲占领北京市场,乙占领上海市场D.甲药厂和乙医药连锁超市约定:后者出售前者的某种专利药品只能按某价格出售2. 以下构成垄断协议的是 : ()A 某市甲酒厂的白酒销售份额占该市的40% ,乙酒厂的白酒销售份额占 50%,二酒厂为进一步控制场份额达成了合并协议B. 某市电力公司与用户签订供电合同时,要求用户必须购买该电力公司出资设立的电力设备厂生产的电表C. 某市甲牛奶厂与乙牛奶厂的牛奶销售份额合计占该市的70 %,二厂达成协议,共同将袋装牛奶的价格上涨 2 角钱D. 某市由于盲目投资,建有多家烟厂,生产的香烟绝大多数销在本市,由于各厂产量过高,积压严重,该市烟叶协会组织烟厂达成协议.各厂均减产 30 %3. 根据《反垄断法》规定,下列哪些选项不构成垄断协议?()A. 某行业协会组织本行业的企业就防止进口原料时的恶性竞争达成保护性协议B•三家大型房地产公司的代表聚会,就商品房价格达成共识,随后一致采取涨价行动C. 某品牌的奶粉含有毒物质的事实被公布后,数家大型零售公司联合声明拒绝销售该产品D. 数家大型煤炭企业就采用一种新型矿山安全生产技术达成一致意见4. 某行业协会的全体会员企业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85%。
由于近期原材料涨价影响了行业利润,该协会遂组织召开了由会员企业领导人参加的“行业峰会”,与会代表达成了提高产品价格的共识。
会议结束后,该协会向全体会员企业印发了关于提高本行业产品价格的通知,明确要求会员企业统一将产品价格提高15%。
接到通知后,会员企业按要求实施了涨价。
根据反垄断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行业协会实施了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B .行业协会实施了经营者集中行为C.行业协会实施了行政性限制竞争存为D .行业协会实施了组织本行业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行为5. 下列协议中,哪些属于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之间达成的垄断协议?A. 限制商品的生产数量或者销售数量B. 限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C. 固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价格D. 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6. 根据反垄断法律的规定,对于特定种类的可豁免垄断协议,经营者应当证明所达成协议不会严重限制相关市场的竞争,并且能够使消费者分享由此产生的利益,下列各项中,属于上述特定种类的可豁免垄断协议的有()A •为改进技术、研究开发新产品的垄断协议B •为实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救灾救助等社会公共利益均沾的垄断协议C.为提高中小经营者经营效率,增强中小经营者竞争力的垄断协议D •为保障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中的正当利益的垄断协议7•某品牌白酒市场份额较大且知名度较高,因销量急剧下滑,生产商召集经销商开会,令其不得低于限价进行销售,对违反者将扣除保证金、减少销售配额直至取消销售资格。
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暂行)
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暂行)第一条为保障公平竞争审查工作顺利开展,推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有效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国务院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意见》(国发﹝2016﹞ 34 号,以下简称《意见》),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行政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以下统称政策制定机关),在制定市场准入、产业发展、招商引资、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经营行为规范、资质标准等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以下统称政策措施)时,应当进行公平竞争审查,评估对市场竞争的影响,防止排除、限制市场竞争。
经审查认为不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可以实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应当不予出台或者调整至符合相关要求后出台;未经公平竞争审查的,不得出台。
以多个部门名义联合制定出台的政策措施,由牵头部门负责公平竞争审查,其他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参与公平竞争审查。
第三条对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制定的政策措施、政府部门负责起草的地方性法规,由起草部门在起草过程中参照本细则规定进行公平竞争审查。
未经公平竞争审查不得提交审议。
第四条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法制办、财政部、商务部、工商总局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推进公平竞争审查相关工作,对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进行宏观指导。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建立的公平竞争审查联席会议或者相应的工作协调机制(以下统称联席会议),负责统筹协调本地区公平竞争审查工作。
各级公平竞争审查联席会议应当每年向上级公平竞争审查联席会议报告本地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情况。
第二章审查机制和程序第五条政策制定机关应当建立健全自我审查机制,明确责任机构和审查程序。
自我审查可以由政策制定机关的具体业务机构负责,或者由政策制定机关指定特定机构统一负责,也可以采取其他方式实施。
第六条政策制定机关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应当遵循审查基本流程(可参考附件一),并形成明确的书面审查结论(可参考附件二)。
反垄断法重点法条
第三条本法规定的垄断⾏为包括: (⼀)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 (⼆)经营者滥⽤市场⽀配地位; (三)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
第⼗三条禁⽌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下列垄断协议: (⼀)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 (⼆)限制商品的⽣产数量或者销售数量; (三)分割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 (四)限制购买新技术、新设备或者限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五)联合抵制交易; (六)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垄断协议。
本法所称垄断协议,是指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决定或者其他协同⾏为。
第⼗四条禁⽌经营者与交易相对⼈达成下列垄断协议: (⼀)固定向第三⼈转售商品的价格; (⼆)限定向第三⼈转售商品的; (三)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垄断协议。
第⼗五条经营者能够证明所达成的协议属于下列情形之⼀的,不适⽤本法第⼗三条、第⼗四条的规定: (⼀)为改进技术、研究开发新产品的; (⼆)为提⾼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进效率,统⼀产品规格、标准或者实⾏专业化分⼯的; (三)为提⾼中⼩经营者经营效率,增强中⼩经营者竞争⼒的; (四)为实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救灾救助等社会公共利益的; (五)因经济不景⽓,为缓解销售量严重下降或者⽣产明显过剩的; (六)为保障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中的正当利益的; (七)法律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
属于前款第⼀项⾄第五项情形,不适⽤本法第⼗三条、第⼗四条规定的,经营者还应当证明所达成的协议不会严重限制相关市场的竞争,并且能够使消费者分享由此产⽣的利益。
第⼗七条禁⽌具有市场⽀配地位的经营者从事下列滥⽤市场⽀配地位的⾏为: (⼀)以不公平的⾼价销售商品或者以不公平的低价购买商品; (⼆)没有正当理由,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三)没有正当理由,拒绝与交易相对⼈进⾏交易; (四)没有正当理由,限定交易相对⼈只能与其进⾏交易或者只能与其指定的经营者进⾏交易; (五)没有正当理由搭售商品,或者在交易时附加其他不合理的交易条件; (六)没有正当理由,对条件相同的交易相对⼈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差别待遇; (七)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滥⽤市场⽀配地位的⾏为。
再也不能限制、排斥外地企业投标了,你看!
再也不能限制、排斥外地企业投标了,你看!建筑市场破除区域保护,近日又有了重大进展!江西发文《关于落实省委巡视组等部门对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招标投标问题整改要求的通知》,要求各级行政部门:▪不得把要求外地建设类企业在本地设立分公司、子公司、生产基地等作为招投标的前置条件。
▪不得以建立“预选承包商库”等名单、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企业类型、企业注册地等要求变相设置的准入条件或设置不合理评分项,限制、排斥潜在投标人参加建设项目投标。
▪不得抬高门槛,排斥潜在投标人;不得要求企业法定代表人到场参与招投标活动;不得将特定区域、特定行业的信用评价或业绩作为投标的加分条件,变相限制、排斥市场主体参与公平竞争。
▪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投标企业纳入本地区建筑市场信用管理体系。
江西的多项举措能让外省企业更容易进入江西市场,也正是在落实国家有关部门在去年提出的相关要求。
2017年国家相关部门为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10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务院法制办联合印发《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暂行)》,引起各方关注。
2017年12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再次联合印发《2017-2018年清理现行排除限制竞争政策措施的工作方案》,要求:按照“谁制定、谁清理”原则,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所属部门要对照《反垄断法》和《意见》,对现行规章、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中含有的地方保护、指定交易、市场壁垒等内容进行清理。
清理重点包括:(一)设置不合理和歧视性的准入和退出条件;(二)限定经营、购买、使用特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三)对外地和进口商品、服务实行歧视性价格和歧视性补贴政策;(四)限制外地和进口商品、服务进入本地市场或者阻碍本地商品运出、服务输出;(五)排斥或者限制外地经营者参加本地招标投标活动;(六)强制经营者从事《反垄断法》规定的垄断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部委联合发文:不得强制要求设立分支机构、不得限制外地经营者参与本地投标!文件原文关于印发《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暂行)》的通知发改价监〔2017〕184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根据《国务院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意见》(国发〔2016〕34号)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务院法制办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暂行)》,经国务院同意,现予印发,请各行政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在开展公平竞争审查时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暂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工商总局国务院法制办2017年10月23日《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暂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公平竞争审查工作顺利开展,推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有效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国务院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意见》(国发﹝2016﹞34 号,以下简称《意见》),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行政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以下统称政策制定机关),在制定市场准入、产业发展、招商引资、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经营行为规范、资质标准等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以下统称政策措施)时,应当进行公平竞争审查,评估对市场竞争的影响,防止排除、限制市场竞争。
经审查认为不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可以实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应当不予出台或者调整至符合相关要求后出台;未经公平竞争审查的,不得出台。
以多个部门名义联合制定出台的政策措施,由牵头部门负责公平竞争审查,其他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参与公平竞争审查。
第三条对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制定的政策措施、政府部门负责起草的地方性法规,由起草部门在起草过程中参照本细则规定进行公平竞争审查。
未经公平竞争审查不得提交审议。
第四条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法制办、财政部、商务部、工商总局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推进公平竞争审查相关工作,对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进行宏观指导。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建立的公平竞争审查联席会议或者相应的工作协调机制(以下统称联席会议),负责统筹协调本地区公平竞争审查工作。
各级公平竞争审查联席会议应当每年向上级公平竞争审查联席会议报告本地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情况。
第二章审查机制和程序第五条政策制定机关应当建立健全自我审查机制,明确责任机构和审查程序。
自我审查可以由政策制定机关的具体业务机构负责,或者由政策制定机关指定特定机构统一负责,也可以采取其他方式实施。
第六条政策制定机关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应当遵循审查基本流程(可参考附件一),并形成明确的书面审查结论(可参考附件二)。
书面审查结论由政策制定机关存档。
未形成书面审查结论出台政策措施的,视为未进行公平竞争审查。
第七条政策制定机关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应当征求利害关系人意见或者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在书面审查结论中说明征求意见情况。
对出台前需要保密的政策措施,由政策制定机关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利害关系人指参与相关市场竞争的经营者、上下游经营者、消费者以及政策措施可能影响其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其他市场主体。
第八条政策制定机关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可以征求专家学者、法律顾问、专业机构的意见。
征求上述方面意见的,应当在书面审查结论中说明有关情况。
第九条政策制定机关可以就公平竞争审查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向履行相应职责的反垄断执法机构提出咨询。
反垄断执法机构基于政策制定机关提供的材料,提出咨询意见。
第十条政策制定机关开展公平竞争审查时,对存在较大争议或者部门意见难以协调一致的问题,可以提请同级公平竞争审查联席会议协调。
联席会议认为确有必要的,可以根据相关工作规则召开会议进行协调。
仍无法协调一致的,由政策制定机关提交上级机关决定。
第十一条政策制定机关应当每年对开展公平竞争审查情况进行总结,于次年1月31日前将书面总结报告报送同级公平竞争审查联席会议办公室。
第十二条对经公平竞争审查后出台的政策措施,政策制定机关应当对其影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情况进行定期评估。
经评估认为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应当及时废止或者修改完善。
定期评估可以每三年进行一次,也可以由政策制定机关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
自行决定评估时限的,政策制定机关应当在出台政策措施时予以明确。
政策制定机关可以建立专门的定期评估机制,也可以在定期清理本地区、本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时一并评估。
第十三条鼓励各地区、各部门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协助对政策措施进行公平竞争审查和定期评估。
第三章审查标准第十四条市场准入和退出标准。
(一)不得设置不合理和歧视性的准入和退出条件,包括但不限于:1.设置明显不必要或者超出实际需要的准入和退出条件,排斥或者限制经营者参与市场竞争;2.没有法律法规依据或者国务院规定,对不同所有制、地区、组织形式的经营者实施差别化待遇,设置不平等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条件;3.没有法律法规依据或者国务院规定,以备案、登记、注册、名录、年检、监制、认定、认证、审定、指定、配号、换证、要求设立分支机构等形式,设定或者变相设定市场准入障碍;4.没有法律法规依据或者国务院规定,设置消除或者减少经营者之间竞争的市场准入或者退出条件。
(二)未经公平竞争不得授予经营者特许经营权,包括但不限于:1.在一般竞争性领域实施特许经营或者以特许经营为名增设行政许可;2.未明确特许经营权期限或者未经法定程序延长特许经营权期限;3.未采取招标投标、竞争性谈判等竞争方式,直接将特许经营权授予特定经营者;4.设置歧视性条件,使经营者无法公平参与特许经营权竞争。
(三)不得限定经营、购买、使用特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包括但不限于:1.以明确要求、暗示、拒绝或者拖延行政审批、重复检查、不予接入平台或者网络等方式,限定或者变相限定经营、购买、使用特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2.在招标投标中限定投标人所在地、所有制、组织形式,排斥或者限制潜在投标人参与招标投标活动;3.没有法律法规依据,通过设置项目库、名录库等方式,排斥或者限制潜在经营者提供商品和服务。
(四)不得设置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审批或者具有行政审批性质的事前备案程序,包括但不限于:1.没有法律法规依据增设行政审批事项,增加行政审批环节、条件和程序;2.没有法律法规依据设置具有行政审批性质的前置性备案程序。
(五)不得对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等设置审批程序,主要指没有法律法规依据或者国务院决定,采取禁止进入、限制市场主体资质、限制股权比例、限制经营范围和商业模式等方式,直接或者变相限制市场准入。
第十五条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标准。
(一)不得对外地和进口商品、服务实行歧视性价格和歧视性补贴政策,包括但不限于:1.制定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时,对外地和进口同类商品、服务制定歧视性价格;2.对相关商品、服务进行补贴时,对外地同类商品、服务和进口同类商品不予补贴或者给予较低补贴。
(二)不得限制外地和进口商品、服务进入本地市场或者阻碍本地商品运出、服务输出,包括但不限于:1.对外地商品、服务规定与本地同类商品、服务不同的技术要求、检验标准,或者采取重复检验、重复认证等歧视性技术措施;2.对进口商品规定与本地同类商品不同的技术要求、检验标准,或者采取重复检验、重复认证等歧视性技术措施;3.没有法律法规依据或者国务院规定,对进口服务规定与本地同类服务不同的技术要求、检验标准,或者采取重复检验、重复认证等歧视性技术措施;4.没有法律法规依据,设置专门针对外地和进口商品、服务的专营、专卖、审批、许可;5.没有法律法规依据,在道路、车站、港口、航空港或者本行政区域边界设置关卡,阻碍外地和进口商品、服务进入本地市场或者本地商品运出和服务输出;6.没有法律法规依据,通过软件或者互联网设置屏蔽以及采取其他手段,阻碍外地和进口商品、服务进入本地市场或者本地商品运出和服务输出。
(三)不得排斥或者限制外地经营者参加本地招标投标活动,包括但不限于:1.不依法及时有效地发布招标信息;2.直接明确外地经营者不能参与本地特定的招标投标活动;3.对外地经营者设定明显高于本地经营者的资质要求或者评审标准;4.通过设定与招标项目的具体特点和实际需要不相适应或者与合同履行无关的资格、技术和商务条件,变相限制外地经营者参加本地招标投标活动。
(四)不得排斥、限制或者强制外地经营者在本地投资或者设立分支机构,包括但不限于:1.直接拒绝外地经营者在本地投资或者设立分支机构;2.没有法律法规依据或者国务院规定,对外地经营者在本地投资的规模、方式以及设立分支机构的地址、模式等进行限制;3.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直接强制外地经营者在本地投资或者设立分支机构;4.没有法律法规依据,将在本地投资或者设立分支机构作为参与本地招标投标、享受补贴和优惠政策等的必要条件,变相强制外地经营者在本地投资或者设立分支机构。
(五)不得对外地经营者在本地的投资或者设立的分支机构实行歧视性待遇,包括但不限于:1.对外地经营者在本地的投资不给予与本地经营者同等的政策待遇;2.对外地经营者在本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在经营规模、经营方式、税费缴纳等方面规定与本地经营者不同的要求;3.在节能环保、安全生产、健康卫生、工程质量、市场监管等方面,对外地经营者在本地设立的分支机构规定歧视性监管标准和要求。
第十六条影响生产经营成本标准。
(一)不得违法给予特定经营者优惠政策,包括但不限于:1.没有法律法规依据或者国务院规定,给予特定经营者财政奖励和补贴;2.没有法律法规依据或者未经国务院批准,减免特定经营者应当缴纳的税款;3.没有法律法规依据或者国务院规定,以优惠价格或者零地价向特定经营者出让土地,或者以划拨、作价出资方式向特定经营者供应土地; 4.没有法律法规依据或者国务院规定,在环保标准、排污权限等方面给予特定经营者特殊待遇;5.没有法律法规依据或者国务院规定,对特定经营者减免、缓征或停征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住房公积金等。
(二)安排财政支出一般不得与企业缴纳的税收或非税收入挂钩,主要指根据企业缴纳的税收或者非税收入情况,采取列收列支或者违法违规采取先征后返、即征即退等形式,对企业进行返还,或者给予企业财政奖励或补贴、减免土地出让收入等优惠政策。
(三)不得违法违规减免或者缓征特定经营者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主要指没有法律法规依据或者国务院规定,根据经营者规模、所有制形式、组织形式、地区等因素,减免或者缓征特定经营者需要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