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把握人生经历分析情感态度
2022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评估古诗的思想内容专题讲解 新人教版
2022高考二轮专题讲解评估古诗的思想内容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诗人用诗化的语言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并由此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等。
高考对此项内容的考查,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概括内容主旨、分析思想情感、评价观点态度。
一、概括内容主旨诗歌内容主旨指诗歌中描写的人、事、物的总和,是诗人写作的主要用意或目的。
分析诗歌的内容要结合诗歌中的意象、人物、事件等因素,综合观照,这样才能顺利地解读诗歌,领会诗作的内容,体味作者的创作意图。
【例】〔2022·全国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答复下列问题。
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①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
曾随苏轼同游赤壁。
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
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解析:此题重点考查考生鉴赏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解答时,除把握全诗内容外,还要结合作者及注释内容理解。
诗句中的动词往往是最富表现力的。
诗歌从怀古开始,如今随苏轼同游古代英雄争霸的赤壁,不禁浮想联翩。
再回到现实,眼前实景,着实可爱。
而今只羡慕垂钓者〔隐者〕。
答案: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
简析:①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慨。
②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慨,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二、分析思想情感鉴赏思想情感,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判其深层内涵;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情感,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
【例】(2022·江苏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答复下列问题。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三 学案三 考点四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①汉恩不及胡恩深的哀怨;②胡恩虽深却不相知的孤独;③由孤独而生的家国 之思。(意思对即可)
作者的观点态度包括:对事物、人物的态度,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对历史事件、 历史人物的态度,对人生的感悟,等等。所谓“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指在 把握文中观点和作者态度的基础上,对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做出自己的评价,如作 者的观点是否正确,认识是否全面,论述是否透彻,感情是否健康,对读者有什 么有益的启示,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等。另外,有时还需要对别人的评价进行 分析比较,做出正确的判断。
【思路导引】 1.抓住诗题 李白的《送友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两诗题中都有一个“送”字,这
两首诗表现的是什么思想情感? 答:
“送”字表明了此诗表现的是惜别之情。
2.抓住关键词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两句表达了怎 样的思想感情? 答:由“故园情”可推知此诗表达的是思乡之情。
院中晚晴怀西郭茅舍①
杜甫
幕府秋风日夜清,澹云疏雨过高城。 叶心朱实看时落,阶面青苔先自生。 复有楼台衔暮景,不劳钟鼓报新晴。 浣花溪里花饶笑,肯信②吾兼吏隐③名。 【注】 ①本诗写于广德二年(764)。严武在担任剑南节度使时,保举杜甫为 节度使参谋,在幕府当值。②肯信:肯否相信。③吏隐:郑钦吏隐于蚁陂之阳, 杨德周曰:“晋山涛,吏非吏,隐非隐。公在幕府为吏,归草堂为隐,兼有其名 也。”(《汝南先贤传》)
气。
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 答: ①诗人戏谑友人,夸耀自己,通过诙谐的态度表现出对文学成就的自得;②诗 歌并非全是戏言,也透露出一丝对自己现实境况的无奈与自嘲。
解析:本题考查抓住诗歌主题、体会诗人情感的能力。本诗诗题兼有诗序功能, 交代了写作背景,藉此,要弄清楚几个问题:其事,作者自编诗集;其人,作者 与两位好友的对话;其情,调侃、戏赠。只有结合全诗内容,把事、人、情三者 的关系厘清,才能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另外,还要把握好诗歌的表层意象 与深层意象的关系,两者并行不悖,又相互映衬,十分微妙。
2022高考语文复习备考:古代诗歌鉴赏要点与技巧
2022高考语文复习备考:古代诗歌鉴赏要点与技巧一、明确诗歌类型,快速把握诗歌情感(一)咏史怀古诗1.追思效慕先贤,渴望建立功业的远大志向。
2.缅怀古人功绩,自己却一事无成的惆怅与无奈。
3.怀想古人得到赏识、重用而一展所长,自己却年华老去、怀才不遇的愤懑。
4.昔日盛景已为陈迹,盛衰无常,对历史兴亡沉浮、朝代政权更迭的感慨之情。
5.时光淘尽英雄,人生短暂渺小无常之感。
6.面对旧迹,物是人非、时光荏苒的惆怅失落。
7.古都、旧朝人事的兴盛繁华;对比今日的衰败、凋零的残破,对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的担忧、对统治者不要重蹈覆辙的委婉劝谏。
8.对天下百姓疾苦的同情,对统治阶层昏庸无能的控诉。
9.明珠暗投,对时政黑暗、世风日下的揭露与沉沦下僚、志向无处伸展的愤懑。
二、咏物抒怀诗1.恬静淡泊、保持本色的宁静心志。
2.自命不凡、青云直上的乐观自信。
4.以物喻己,展现高洁的情操、远大的志向、清洁的操守。
5.卓尔不群、不同流俗的高尚品质、兼济天下的远大志向、追求。
6.天生我才,理想不为人知或不得机遇、赏识的惆怅、失落。
三、羁旅行役诗1.客居他乡的艰难,夜宿旅途的孤独。
2.漂泊无定的落魄,远离故乡的无依。
3.睹物思乡、逢节思亲的惆怅。
4.战乱频仍、常年颠沛流离的辛酸。
5.渴望归家隐逸却迫于生计,羁于公事不得脱身的矛盾。
6.宦海沉浮,年华虚度的感慨。
7.闲居他乡,报国无门的苦恼、愤懑。
四、送别怀人待1.离别友人的不舍伤感,思念友人的惆怅落寞。
2.对别后凄凉情境的想象、此行风波险恶的担忧。
3.志同道合、两心相知的倾诉,情深意重的勉励和祝福。
4.遭受贬谪、同病相怜、遥相扶持的愤懑哀伤。
5.际遇无常、分合若梦的人生感慨和怅惘。
五、边塞征战诗1.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2.赞扬边关将士奋勇杀敌、不畏险恶的英雄气概。
3.对雄奇瑰丽、阔大辽远、肃杀苍凉的边塞风情的热爱向往。
4.对征人思乡、闺妇盼归的同情。
5.对战事惨烈、烽烟不绝的哀怨与厌倦,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古代诗歌鉴赏(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含解析)
古代诗歌鉴赏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古代诗歌中的艺术形象都渗透着作者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评价,体现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
在高考中,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主要考查角度是分析诗歌的内容,把握作者寄寓的感情,并且有时和形象鉴赏、表达技巧结合在一起。
题型一评价思想内容高考卷中,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主要围绕提炼情感主旨和理解诗句意义两个角度命题。
(一)古代诗人的人生经历和情怀1.人生理想与人生道路古代诗人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和“功成身退”。
“儒”和“道”成了诗人的两大思想主流。
“穷”即政治失意,人生不得志,怀才不遇;“达”即建功立业,功成名就。
其中,“独善其身”,可视为身退,就是出世人生;“兼济天下”,可视为功成,就是入世人生。
古人“身退”的前提是“功成”,但有作为的诗人大多不能“功成”,只好走三条路:其一,愤世嫉俗,郁闷伤感(多信奉儒家思想),如屈原、杜甫;其二,黯然退隐,悠然闲适(多信奉道家思想),如陶渊明、孟浩然;其三,愤世嫉俗,不得不退隐,却又心有不甘,饱受出世与入世矛盾的煎熬(多信奉儒家、道家、佛家思想),如李白、苏轼。
“身退”后,不再关注天下,而是更多地关注自身的品性,在“未功成”和“退隐”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2.喜怒哀乐的缘由(二)古代诗歌情感常见类型1.忧国伤时具体内容举例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杜牧《过华清宫》杜甫《春望》、文天祥《过零丁反映国家离乱、山河沦丧洋》同情人民的疾苦白居易《卖炭翁》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杜甫《登楼》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杜甫《兵车行》2.建功报国具体内容举例建功立业的渴望陆游《书愤》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报国无门的悲伤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屈原《涉江》3.思乡怀人具体内容举例羁旅愁思温庭筠《商山早行》思亲念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边关思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闺中怀人王昌龄《闺怨》4.生活杂感具体内容举例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王维《山居秋暝》昔盛今衰的感慨刘禹锡《乌衣巷》借古讽今的情怀李商隐《贾生》青春易逝的伤感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仕途失意的苦闷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告慰平生的喜悦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品格气节的自白于谦《石灰吟》谈禅说理的感慨苏轼《题西林壁》5.别离愁绪具体内容举例依依不舍的留恋柳永《雨霖铃》情深意长的勉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坦陈心志的告白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6.贬谪失意具体内容举例遭贬后郁闷、惆怅、失意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遭贬后仍不忘为国效力、关注黎民,但又无用武屈原《离骚》之地的矛盾心理寄情山水、以求解脱的心态苏轼《定风波》整体情感题高考要求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感情,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
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分点突破四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学案
分点突破四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逐点突破·建知识之架构导图指引考向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就是诗人用诗化的语言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生活。
作者的观点态度指诗歌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等。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诗歌的考查重点,更是考查热点。
由于诗歌的内容及作者观点总是要通过诗歌的语言、形象、意境、表达技巧等来表现,因而诗歌的内容及作者观点一般都和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结合在一起进行考查。
考向(一) 借助常见题材,把握思想情感我国的古代诗歌已经形成了某些固定的题材内容。
某一种诗歌题材,往往用于表达某种类似的情感。
列表如下:1.边塞征战诗内涵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歌。
标志①标题中往往有“行”“军”“征”“塞”“戍”等与军旅有关的字。
②常见意象:自然景物类(黄沙、秋月、大漠、孤城、边关、雨雪、风沙等)、地理区域类(塞外、雁门、玉门关、黄河、阴山、楼兰、蓟北等)、战事器具类(金鼓、旌旗、烽火、羌笛、琵琶、战马等)、乐曲类(《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阳关三叠》《渭城曲》等)、人物类(戍卒、将帅、胡人、单于等)。
内容多以从军出塞、保家卫国、民族交往、边塞风光、塞上风情为内容;多抒报国壮志、发反战呼声、记现实战事。
虚实结合(眼前之景与想象之景);⑤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化动为静与化静为动)。
(3)常用的抒情方法:①借景抒情,融情入景;②以乐景写哀情(反衬)。
内涵登临古地、凭吊古迹、追念往事,对历史事件、人物有所感的诗歌。
标志标题中有“咏史”“怀古”“登某古迹有怀”“古迹”“古人名”等。
内容借怀古叹今,叹国家、个人命运的坎坷。
情感①针对历史人物或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或看法。
②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或惋惜之情;类比古人,寄托伤感或哀思。
③借论古之得失,托古讽今,忧国忧民。
常用技法①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②对比手法,描写眼前衰败、荒凉的景象,与历史上的繁华兴盛形成鲜明的对比。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赏评古代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
昔盛今衰的感慨
刘禹锡《乌衣巷》
借古讽今的情怀
李商隐《贾生》
人生 青春易逝的伤感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杂感 仕途失意的苦闷
白居易《琵琶行》
告慰平生的喜悦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品格气节的自白
于谦《石灰吟》
谈禅说理的感慨
苏轼《题西林壁》
分析思想情感三法 (1)看提示,定基调。 诗歌的标题、作者、注释等,常常为我们理解诗词的情感指明了方向。 (2)抓意象,挖内涵。 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优美闲适、色 彩明丽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喜悦之情,冷清凄迷、色彩暗淡的意象往往表 达的是忧伤之情。 (3)品词句,悟感情。 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 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情感。
类型
表现
举例
别离 依依不舍的留念 情深意长的勉励
赠酬 坦陈心志的告白
柳永《雨霖铃》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遭贬后郁闷、惆怅、失意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贬谪
失意 遭贬后忧国忧民、却报国无门 屈原《离骚》
寄情山水,以求解脱的心态 苏轼《定风波》
类型
表现
举例
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王维《山居秋暝》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赏评古代诗歌 的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
赏评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诗 人融入其中的思想感情,分析其社会意义及深层内涵,并对主观和客观两方 面的元素加以评价。重点把握诗歌“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思 想”“抒发了怎样的感情”“体现了怎样的人生态度”。
分析思想情感
古代诗歌常见的情感类型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含答案)(2022年)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一、对点练1.[思想内容]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风雨中诵潘邠老诗韩淲①满城风雨近重阳②,独上吴山看大江。
老眼昏花忘远近,壮心轩豁任行藏。
从来野色供吟兴,是处秋光合断肠。
今古骚人乃如许,暮潮声卷入苍茫。
【注】①韩淲(1160~1224),江西上饶人,南宋诗人,从仕不久即归隐。
本诗写于庆元四年(1198年)秋。
②“满城风雨近重阳”原为江西派诗人潘邠老的名句。
诗歌颔联传达出诗人的“壮心”,而诗歌的颈联又写出了诗人的“断肠”,这两种情感是不是矛盾的呢?请联系诗歌文本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答:2.[思想内容]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南乡子周邦彦晨色动妆楼。
短烛荧荧悄未收。
自在开帘风不定,飕飕。
池面冰澌趁水流。
早起怯梳头。
欲绾云鬟又却休。
不会沉吟思底事,凝眸。
两点春山满镜愁。
词的下阕前两句表现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答:3.[观点态度]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岁暮归南山①孟浩然北阙②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③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①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十六年(728),年已40岁的孟浩然在京城长安参加进士考试落第后于好友王维住处所作。
②北阙:古代宫殿北面的门楼,为臣子等候朝见或上书之处,后亦用作朝廷的别称。
③青阳:指春天。
诗人在两首诗中都含蓄地表达了对待出仕的态度,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态度是否相同。
答:4.[观点态度]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溪桥晚兴郑协①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②。
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
【注】①郑协:南宋遗民。
②芊芊:草木茂盛。
有人说诗中的“闲”字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答:5.[思想内容]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2022届高考语文一复第二板块古代诗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四赏评古代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练习含解析
2022届新教材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板块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古代诗歌阅读四赏评古代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练习(含解析)不分版本练案四赏评古代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1.(2022年1月八省适应性测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9分)幽州新岁作张说去岁荆南梅似雪,今年蓟北雪如梅。
共知人事何常定,且喜年华去复来。
边镇戍歌连夜动,京城燎火彻明开。
遥遥西向长安日,愿上南山寿一杯。
(1)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首联分别写两地物候,以雪喻梅,又以梅喻雪,循环往复,颇有意趣。
B.诗人慨叹人事无常,不能自主,但面对新春去而复来,还是感到欣慰。
C.颈联写新年伊始,普天同庆,不管京都边塞,全都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D.诗人暗自祝祷,待到重返长安的那一天,必将把酒尽欢,为自己上寿。
(2)请简要概括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6分)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9分)隋宫李商隐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假设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诗人把长安的宫殿和“烟霞〞联系起来,衬托出它的雄伟,用“紫泉〞代替长安,色彩上与“烟霞〞映衬,衬托出宫殿的壮丽。
B.诗人借隋炀帝空置长安宫殿“欲取芜城作帝家〞,是为表现江都风景秀丽、胜过长安,更愿意住在芜城。
C.颔联诗人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想象假设玉印未落入李渊手中,杨广游幸江都的锦帆将漂到天边去。
D.用杨广与陈叔宝梦中相遇的故事,以假设、反话的语气,把批判荒淫亡国的主题深刻地揭示出来。
(2)诗人颈联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6分)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9分)山中感兴三首(其二)①文天祥山中有流水,霜降石自出。
骤雨东南来,消长不终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把握古人用典的方式 (1)明用典与暗用典。明用典,即在诗中一眼就能看出来,如辛弃疾的“凭谁问: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明用廉颇的典故。掌握暗用典,要靠自己的积累。如 “起舞闻鸡酒未醒”,它暗用了祖逖闻鸡起舞的典故。 (2)正用典与反用典。作者使用典故,有时与典故义一致,叫正用典,如辛弃疾 使用“廉颇”的典故;有时与典故义相反,叫反用典,如王维《山居秋暝》“随 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原典故是“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这里反 其意而用之,“王孙”偏要“留”下来。
【点拨】
答案: (1)“涧底孤松”不畏“岁寒”,枝叶如故,象征着身处卑位却傲然孤高的 品格。(2)用“孤松”自况,表达自己作为金朝遗老隐居不仕的坚贞节操。(3)用 “殷勤留看岁寒枝”表达与友人共勉的情怀,要学习“孤松”品格,在逆境中保 持高风亮节。
(三)抓典语悟情感 1.积累古诗常用典故的出处与含义 如“楼兰”。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傅介子出使西域, 计斩楼兰王。故“楼兰”常代指边境之敌。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 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又如李白 《塞下曲》:“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春江晚景 张九龄
江林多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①逢此,春心益渺然②。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注】①那:同“哪”。②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
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诗人情感的。(6分) 答:
【点拨】
位置 首联 颔联
景语(情语)
江林秀发、云 日相鲜
春心渺然
【点拨】本题考查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这里属于用典抒情,首先要理 解典故表达的内容,然后结合全诗理解诗人用在此处表达的思想情感。通过注 释④来看,善钓的任公子如今也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这里诗人自 比任公子,以任公子的无须垂钓,暗指自己的满腹才华无用武之地。因为,当今是 大唐盛世,国君贤能,天下统一,国力强大,世无巨寇。诗人运用这个典故,表达了 对盛唐一统天下的丰功伟绩的赞扬,也暗含自己作为盛世才子无用武之地的淡 淡惆怅之情。
【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②六帝:代指六 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 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 《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 答:
答案:①诗人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 的歌颂;②诗人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丝 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第5讲 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把握人生 经历,分析情感态度
活动1:掌握古诗歌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的基本知识 【诗歌思想情感评价·必备知识】
【诗歌思想情感评价·关键能力】 明确古诗歌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的“两考查角度”
考查角度一 分析思想情感 思想感情是诗歌的灵魂。准确把握并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鉴赏古代诗
特点
树木繁茂、落霞与 夕阳交相辉映
渺然广阔
情感
色彩艳丽,诗人心情喜 悦
喜出望外
答案:本诗首联描绘了树木繁茂、落霞与夕阳交相辉映的春江晚景,色彩艳丽,含 蓄地传达出诗人喜悦的心情。颔联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在征路上见到美景时喜出 望外的心情。两联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二)抓物语悟情志 借物抒情是古诗词常见的抒情方式。应抓住描写物象的语言,分析物象的外在 特征(形态、色彩、味道)和内在品性以及环境特点,并能深入其里,联系诗人 自身的经历和所处的社会环境,找准物与志的契合点。值得注意的是,这时的 情感一般是双层的,一关乎物之情,二关乎物后志。
真题示范】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人日有怀愚斋张兄纬文① [金]元好问②
书来聊得慰怀思,清镜平明见白髭。 明月高楼燕市酒,梅花人日草堂③诗。 风光流转何多态,儿女青红又一时。 涧底孤松二千尺,殷勤留看岁寒枝。
【注】 ①人日:正月初七,古代佳节之一。愚斋:张纬,字纬文,号愚斋,金亡后居燕 京。与元好问交谊深厚,书信往来频繁。②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 山西忻州)人。金亡后,元好问被囚数年,晚年重回故乡,隐居不仕。③草堂:杜甫 晚年在成都居浣花草堂,有《人日》诗。 尾联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深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答:
3.把握典故中情要注意“两面”情感 “一面”是作者对典故中的人、事的情感态度;“一面”是作者借此要表达的 对现实、对自己的情感态度。
【真题示范】 3.(2016·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金陵望汉江 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①作九龙盘。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②沦亡后,三吴③不足观。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2.善于抓住景物前面的修饰语及后面的动词、形容词,把握景物特征,从特征 中捕捉背后的情感特征。 3.把握景与情之间的内在关系。景与情的内在关系有两种:一是情与景之间的 一致性(相似性),即通常所说的“哀景哀情,乐景乐情”;二是情与景之间的相 反性,即通常所说的“乐景哀情,哀景乐情”。
【真题示范】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歌的目的和前提。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全面深刻把握古诗词的思想 情感。
(一)抓景语悟情语 1.揣摩所写景物的特点,包括声、色、形、态、味、虚、实、时令方面的特点, 进而把握情感,这里尤其需要注意从景物色彩中揣摩情感。景物是情感的载体, 我们可以通过景物的冷暖色调或时令色彩等来揣摩作者的情感情绪。明丽绚 烂的景色一般表现愉悦的心态,而色彩暗淡的景物往往表达伤感之意。当然也 有特例,作者以悲景写乐情或以乐景写悲情,这种情况要结合诗作具体内容另 当别论。景物也有时令色彩。一般而言,早春之景给人的感觉是充满生机,富 有生命力,抒发喜悦、向上的情感;暮春之景衰败纷乱,抒发感伤、惋惜之情; 秋冬之景给人以凄凉萧瑟之感,抒发悲哀惆怅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