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刘慈欣科幻小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实用类文本刘慈欣科幻小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流浪地球》的票房奇迹,加上此前《三体》的热销,刘慈欣的作品影响巨大,但社会各界的评价却颇有两极分化之势。
刘慈欣的大多数作品都没有精巧的剧情或百转千回的人物感情,更多就是直接甩出一个个宏大震撼的设定,靠设定本身为读者带来审美快感。
在她笔下,主人公与她人的情感联结不过就是宇宙规律中很小的部分,与人类命运、宇宙洪荒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刘慈欣自称就是“一个疯狂的技术主义者”,她坦承自己“喜欢文学因素较少、科幻因素较多的科幻作品,一直认为,透视现实与剖析人性不就是科幻小说的任务,更不就是它的优势”,甚至有过“把科幻从文学剥离出来”的激进想法。
在写作的过程中,刘慈欣却逐渐意识到需要保持“科学性与文学性的平衡、思想性与可读性的平衡、作为文学的科幻与作为商品的科幻的平衡”,她后来的作品“正就是这些平衡的结果”,这“或多或少地背叛了自己的科幻理念”。
刘慈欣对文笔也并不就是没有自觉。
她评价阿西莫夫的文笔,“平直、单色调、刚硬、呆板……几乎所有这类文学上的负面词都可以用来形容她的文笔”,却又话锋一转,表示“这种笔调无论如何就是不适合文学的,但却很适合科幻,也使她的小说风靡世界”。
刘慈欣对于她敬仰的阿西莫夫的描述,显然也适用于她自己的文风。
(摘编自冰村《刘慈欣:黄金年代的守望者》)材料二:为什么有人认为科幻小说欠缺文学性?科幻小说描绘幻想世界,我们当然能够发现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某些相似性,但就是在细节设置与整体结构方面,幻想世界就是超出我们现在的社会结构与人的行为心理的。
一般的小说在进行情节描绘的时候,存在一种天然的便利性,作者不用浪费笔墨在整个世界的构想上,细节的描绘与推陈出新就成了这些小说的长处。
作家也不必为新的人际关系、社会行为、世界结构负责,只需直接去描绘既有世界下细微的情感波澜与社会反应即可。
相比而言,每一部科幻小说都就是在创造一个新世界,每个细节都牵涉新世界的结构,要为人物的行动设计好相应情境,因此她们必须不断插入结构因素的解释。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专题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实用性文本满分训练含答案
满分训练(十五)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实用性文本)科技前沿一、[2019 •安徽]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科学》杂志:机器学习究竟将如何影响人类未来的工作?近几十年来,数字计算机已经改变了几乎所有经济部门的工作,我们正处于一个更加迅速转变的开始阶段,但关于机器学习对劳动力和经济的影响的认识并未确定。
目前一些工作的一部分适合机器学习,而其他部分还不适合。
因而, 机器学习对劳动力和经济的影响还是有限的,还没有像有人宣称的那样——会迎来“工作的终结”。
我们认为,当下关于机器学习可能对劳动力和经济产生影响的讨论,应该从两个基点出发:第一,我们离通用人工智能还很远;第二,机器不能完成人类的全部任务。
可以预测,在机器学习日益渗入应用领域的过程中,剩下不适合机器学习的任务将会激发人类增强这些方面的能力,使新的工作成为可能。
由于机器学习迅速发展,可能将对经济产生很大的破坏性:机器学习既产生赢家,也产生输家,即每当机器学习跨越一个门槛,在某个任务上比人更具成本效益时,企业为了利润最大化,将越来越多地用机器替代人工,这必将转移劳动力需求,重组行业。
这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就目前而言,创建一个计算机程序仍需要涉及很多人的编程过程,但在一些领域这个复杂而成本昂贵的工作正逐渐由训练有素的机器学习来完成,机器学习已经产生比人类程序员更精确可靠的程序(例如人脸识别和信用卡欺诈检测), 大大降低了程序设计与维护的成本。
相关行业的就业形势正开始受到冲击。
(节选自雷锋网)材料二学习是人类的一种重要智能行为。
机器能否像人类一样具有学习能力呢?1959年,美国的塞缪尔设计了一个下棋程序,该程序具有学习能力,它能在不断对弈中改善自己的棋艺。
4年后,该程序战胜了设计者本人。
又过了3年,该程序战胜了美国保持8年不败的冠军。
目前,机器学习已经有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如:数据挖掘、自然语言处理、语音和手写识别、生物特征识别、搜索引擎、医学诊断、信用卡欺诈检测、 DNA 序列测序、证券市场分析和机器人运用等。
刘慈欣文章阅读理解
微纪元(节选)刘慈欣先行者知道,他现在是全宇宙中唯一的一个人了。
那事已经发生过了。
其实,在他启程时之稔恶已经知道那事要发生了。
人类发射了一艘恒星际飞船,在周围10 0光年以内寻找带有可移民行星的恒星。
宇航员被称为先行者。
飞船航行了23年时间,由于速度接近光速,地球时间已经去了两万五千年。
飞船继续飞向太阳系深处,先行者没再关注别的行星,径直飞回地球。
啊,我的蓝色水晶球……先行者闭起双眼默祷着,过了很长时间,才强迫自己睁开双眼。
他看到了一个黑白相间的地球。
黑色的是熔化后又凝结的岩石,白色的是蒸发后又冻结的海洋。
飞船进入低轨道,从黑色的大陆和白色的海洋上空缓缓的越过,先行者没有看到任何遗迹,一切都熔化了,文明已成过眼烟云。
这时,飞船收到了从地面发来的一束视频信号,显示在屏幕上。
先行者看到了一个城市的图像:先看到如林的细长的高楼群,镜头降下去,出现了一个广场,广场上一片人海,所有的人都在仰望天空。
镜头最后停在广场正中的平台上,那儿站着一个漂亮姑娘,好像只有十几岁。
她在屏幕上冲着先行者挥手,娇滴滴地喊:喂,我们看到你了!你是先行者?”在旅途的最后几年,先行者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虚拟现实的游戏中度过的,在游戏里,计算机接收玩者的大脑信号,构筑一个三维画面,画面中的人和物还可根据玩者的思想做出有限的互动。
先行者曾在寂寞中构筑过从家庭到王国的无数个虚拟世界,所以现在他一眼就看出这是一幅这样的画面,可能来自大灾难前遗留下来的某种自动装置。
“那么,现在还有人活着吗?”先行者问。
“您这样的人吗?”姑娘天真地反问。
“当然是我这样的真人,不是你这样的虚拟人。
”姑娘两只小手在胸前架着说“您是最后一个这样的人了,如果不克隆的话……呜呜……”姑娘捂着脸哭起来。
先行者的心如沉海底。
“您怎么不问我是谁呢?”姑娘抬头仰望着他,又恢复了那副天真神色,好像转眼就忘了刚才的悲伤。
“我没兴趣。
”姑娘娇滴滴地大喊:“我是地球领袖啊!”先行者不想再玩起这种无聊的游戏了,他起身要走。
“科幻作品是科幻的,又是现实主义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陌生化”作为一种文学手法,讲求作者通过对日常生活事物进行一种复杂化、困难化的艺术手法来进行文学作品创作,拉开读者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使人们摆脱在机械化的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麻木感、功利和物化的束缚,恢复对事物的原初感受。
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流浪地球》与“陌生化”理论的联系还不局限于此,它还走出了中国科幻小说一直以来执着言说的民族自身的文化衰落和复兴潜力的焦虑主题,从而突破了英美科幻小说视角中的“他者”形象,并激起了全世界读者对于地球未来的共同想象。
1.民族性:“陌生化”的形式架构与内容选择科幻小说多是找到一个新的角度去看旧的世界,立足于未来、科技的想象世界,提供给我们更好地审视生活的角度。
但这种基于想象的科幻文学的形式架构,并不是完全脱离现实生活的,只是将故事抽离现实世界,放置到一个全新的环境中,去想象环境的变化会给我们及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变化,从而引起人们对于在此过程中变与不变的思考。
因此,科幻小说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现实。
《流浪地球》呈现的就是这种“熟悉的非现实”,同时还透露出中国独特的民族特性。
带着整个地球“出逃”——中国的“家园”情。
中国人自古与土地、家园有着紧密的情感联结刘慈欣的《流浪地球》着重体现出了中国人对我们生活的家园的留恋与难以割舍。
于是,《流浪地球》中面对太阳爆炸可能给全人类带来灭顶之灾的危急情况,刘慈欣选择将故事设定为人类带着整个地球从太阳系“出逃”,带着地球共同寻找新的“家园”。
2.世界性:走出中国科幻小说自我的“陌生化”设定由于我国科幻小说自身发展的一些历史缘由,我国的科幻小说除了天马行空的想象,还带有对国家未来发展的担忧,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和爱国主义色彩。
如肖亨建的《蔬菜工厂》,展现了一幅自动化农业的景象,设备的运作全靠太阳能,作物产量巨大,需要的人工劳动力极少。
热衷于想象科学将给社会主义中国的未来带来哪些光明前景。
这与西方科幻小说中的自由想象不同,中国科幻作家的写作始终被一种民族国家发展的使命感所笼罩。
刘慈欣《水滴》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慈欣《水滴》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1~13题。
水 滴刘慈欣①丁仪发出一阵冷笑,听起来有种令人寒战的凄厉,三名军官也同样知道这冷笑的含义:水滴不像眼泪那样脆弱,相反,它的强度比太阳系中最坚固的物质还要高百倍,这个世界中的所有物质在它面前都像纸片般脆弱,它可以像子弹穿透奶酪那样穿过地球,表面不受丝毫损伤。
②“那……它来干什么?”中校脱口问道。
③“谁知道?也许它真是一个使者,但带给人类的是另外一个信息……”丁仪说,同时把目光从水滴上移开。
④“什么?”⑤“毁灭你,与你有何相干?”⑥这句话带来一阵死寂,就在考察队的另外三名成员和联合舰队中的百万人咀嚼其含义时,丁仪突然说:“快跑。
”这两个字是低声说出的,但紧接着,他扬起双手,声嘶力竭地大喊:“傻孩子们,快——跑——啊!”⑦“向哪儿跑?”西子惊恐地问。
⑧只比丁仪晚了几秒钟,中校也悟出了真相,他像丁仪一样绝望地大喊:“舰队!舰队疏散!”⑨但一切都晚了,这时强干扰已经出现,从“螳螂号”传回的图像扭曲消失了,舰队没能听到中校的最后呼叫。
⑩在水滴尾部的尖端,出现了一个蓝色的光环,那个光环开始很小,但很亮,使周围的一切笼罩在蓝光中,它急剧扩大,颜色由蓝变黄最后变成红色,仿佛光环不是由水滴产生的,而是前者刚从环中钻出来一样。
光环在扩张的同时光度也在减弱,当它扩张到大约是水滴最大直径的一倍时消失了,在它消失的同时,第二个蓝色小光环在尖端出现,同第一个一样扩张、变色和减弱光度,并很快消失。
光环就这样从水滴的尾部不断出现和扩张,频率为每秒钟两三次。
在光环的推进下,水滴开始移动并急剧加速。
考察队的四人没有机会看到第二个光环的出现,第一个光环出现后,在近似太阳核心的超高温中,他们都被瞬间汽化了。
“螳螂号”的船体发出红光,从外部看如同纸灯笼内的蜡烛被点燃了一样。
同时金属船体像蜡一样熔化。
但熔化刚刚开始,飞船就爆炸了。
爆炸后的“螳螂号”几乎没有留下固体残片,船体金属全部变成白炽的液态在太空中飞散开来。
刘慈欣《命运》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慈欣《命运》阅读练习及答案(二)阅读《命运》,完成18-20题。
(共9分)命运刘慈欣我们是在距地球180万公里处发现那颗小行星的。
它的直径约有10公里,呈不规则的椭圆形。
它缓缓地转动着,表面的许多小切面反射着阳光,像是一眨一眨的眼睛。
飞船上的计算机显示,它的轨道与地球相交,再过18天,这块太空巨石就要降落在墨西哥湾附近了!地球的监视系统应该在一年前就注意到它了,但我们没有听到过任何这方面的消息。
我们同地球联系,在应有的5秒钟延时后,耳机中仍是一片寂静。
我们又试了多次,没有收到任何回答,仿佛整个人类世界都休克了,而就在10分钟前我们还与地球通过话。
这件事比小行星的出现更令我们震惊。
20天前,我和爱玛租了这艘小飞船在太空中旅行。
这是一艘老式的传统动力飞船,在太空旅行中,这个蜗牛一般慢的老古董显得很浪漫,很有情调。
我们游览了同步轨道上的太空城,又到月球上旅行,接着从月球又向外飞了一百多万公里,整个行程如田园牧歌般浪漫而顺利。
但就在我们即将返回时,一切突然变得如此诡异。
但那颗小行星就在我们前方50公里处,凸现在太空漆黑的背景上,像放在黑天鹅绒上的展品那样现实,我确信自己不是在噩梦中。
“我们得做些什么!”我说。
同以前一样,一旦我做出行动的决定,爱玛总能想出行动的细节:“我们可以把飞船上的一台发动机向它发射出去,这样可以把它炸离轨道。
”计算机的模拟表明这是可行的,但必须在24分钟内完成,如果小行星再向前运行一段时间的话就晚了。
我们没有再犹豫,驾驶飞船与小行星拉开100公里的安全距离,然后向计算机发出指令。
飞船尾部的一台发动机与船体脱离,我们透过舷窗,看着那个小小的圆柱体尾部喷出一道淡蓝色火焰向小行星方向飞去,火焰很快变成了一个闪耀的小星星,我们屏住呼吸看着它撞到那块太空中漂浮的巨石上。
一道强光闪过后,从小行星上出现了一个火球,飞快膨胀,仿佛是前方太空中突然出现了一个向我们猛扑过来的太阳。
就在这火球似乎要把我们的飞船吞没之际,它停止了膨胀,急剧缩小并消失了。
实用类文本科幻小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先行者知道,他现在是全宇宙中唯一的一个人了。
他是在飞船越过冥王星时知道的,从这里看去,太阳是一个暗淡的星星……”6月7日上午,2018四川高考语文考试结束,阅读题中有一部分材料节选自刘慈欣的小说《微纪元》。
对于自己的科幻小说进入高考试卷,凭借《三体》获得世界科幻最高奖“雨果奖”的刘慈欣首先感到很意外,“听到这个消息,我还是挺吃惊的。
我没想到,科幻小说竟然能进入高考试卷阅读题。
毕竟,科幻文学在我国尚属于冷门,处于边缘文学地带。
当然我很高兴,科幻小说能进入高考试卷的材料阅读分析题,对引发更多人关注科幻小说,对科幻文学的发展无疑是有益的”。
刘慈欣耐心给记者分析,“细想也不是很意外。
因为当下我们的社会发展变化迅速,科技日新月异,未来感十足。
这也必然会在很多方面表现出来。
比如之前科幻小说已经进入了高中教材,现在又有科幻小说进入了高考语文试题,这都是一些生动的体现”。
(摘编自中国数字科技馆百家号2018年6月8日消息)材料二:(表格中的百分数是参与调查的人数百分比。
表格来源于2012年2月《“后三体时代”科幻小说何去何从——科幻小说读者认知度调查》)材料三:2011年11月,由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主办的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评选在成都揭晓,刘慈欣的《三体》获最佳长篇小说金奖。
调查显示,有29.4%的读者是因为《三体》获奖,才认识了该书作者刘慈欣。
科幻小说奖项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科幻作品的一种宣传和推广,曾获得中国科幻最高奖“银河奖”的《天意》,便卖出了15万册。
在阅读情况方面,读者获取科幻读物的途径最多的是下载电子书阅读,比例占到样本总量的39%,而从网上书店和实体书店购买的读者比例分别为21%和20%。
这一数据从侧面反映出,目前科幻小说的出版前景不够理想,很少有出版社会出版科幻小说,出版科幻小说的出版社主要是重庆出版社和四川科技出版社。
关于科幻小说的信息了解渠道,科幻杂志是一个良好的宣传平台,由于科幻作品能单独出版的屈指可数,出版后印量偏低,因此杂志成为首选的科幻新作发表平台,包括《科幻世界》《科幻大王》《九州幻想》等杂志颇受读者欢迎。
实用类文本刘慈欣科幻小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实用类文本刘慈欣科幻小说阅读练习及答案-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流浪地球》的票房奇迹,加上此前《三体》的热销,刘慈欣的作品影响巨大,但社会各界的评价却颇有两极分化之势。
刘慈欣的大多数作品都没有精巧的剧情或百转千回的人物感情,更多是直接甩出一个个宏大震撼的设定,靠设定本身为读者带来审美快感。
在他笔下,主人公与他人的情感联结不过是宇宙规律中很小的部分,和人类命运、宇宙洪荒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刘慈欣自称是“一个疯狂的技术主义者”,他坦承自己“喜欢文学因素较少、科幻因素较多的科幻作品,一直认为,透视现实和剖析人性不是科幻小说的任务,更不是它的优势”,甚至有过“把科幻从文学剥离出来”的激进想法。
在写作的过程中,刘慈欣却逐渐意识到需要保持“科学性与文学性的平衡、思想性与可读性的平衡、作为文学的科幻与作为商品的科幻的平衡”,他后来的作品“正是这些平衡的结果”,这“或多或少地背叛了自己的科幻理念”。
刘慈欣对文笔也并不是没有自觉。
他评价阿西莫夫的文笔,“平直、单色调、刚硬、呆板……几乎所有这类文学上的负面词都可以用来形容他的文笔”,却又话锋一转,表示“这种笔调无论如何是不适合文学的,但却很适合科幻,也使他的小说风靡世界”。
刘慈欣对于他敬仰的阿西莫夫的描述,显然也适用于他自己的文风。
(摘编自冰村《刘慈欣:黄金年代的守望者》)材料二:为什么有人认为科幻小说欠缺文学性科幻小说描绘幻想世界,我们当然能够发现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某些相似性,但是在细节设置和整体结构方面,幻想世界是超出我们现在的社会结构和人的行为心理的。
一般的小说在进行情节描绘的时候,存在一种天然的便利性,作者不用浪费笔墨在整个世界的构想上,细节的描绘和推陈出新就成了这些小说的长处。
作家也不必为新的人际关系、社会行为、世界结构负责,只需直接去描绘既有世界下细微的情感波澜和社会反应即可。
刘慈欣微型小说阅读训练(两篇)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刘慈欣微型小说阅读训练(两篇)人教版高三总复习刘慈欣科幻小说阅读训练(两篇)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乡村教师(节选)刘慈欣他知道,这最后一课要提前讲了。
他忍住几乎使他晕厥过去的剧痛,艰难地移近床边的窗口,看着远处的村庄。
从自己的老师为救自己被狼咬死的那一刻起,他这一生就属于黄土高原上这个偏远的小山村了。
窗外的田垅上,娃们在为他烧香和烧纸了。
半年前,他拿起扁担和想从校舍取椽子去修村头老君庙的几个人拼命,被人打断了两根胁骨。
送到镇医院,竟又发现他患了食道癌,但他没有去管,实在没钱管。
从镇医院出来,他把身上所有的钱都买了书。
在距地球五万光年的银河系的中心,一场延续了两万年的星际战争已接近尾声。
碳基联邦舰队将完成碳硅战争中最后一项使命:摧毁大部分恒星,建立一条五百光年宽的隔离带,免除硅基帝国对银河系中心区域的碳基文明的任何威胁。
隔离带中只有形成3C级以上文明的恒星系才会被保护。
夜深了,烛光中,娃们围在老师的病床前。
他把剩下的12片止疼药一把吞了下去,他知道以后再也用不着了。
他挣扎着想在黑板上写字,但头突然偏向一边,一个娃赶紧把盆接到他嘴边,他吐出了一口黑红的血,然后虚弱地靠在枕头上喘息着。
娃们中有了低低的抽泣声。
他让他们记住牛顿第一定律,记住牛顿第三定律,最后才让他们去记最难懂的牛顿第二定律。
孩子们哭着记住了,他们知道记不下来,老师是不会放心的。
“发射奇点炸弹!”一团团似乎吞没整个宇宙的强光又闪起,然后慢慢消失……隔离带在快速推进。
直到他们遇到太阳系的三号行星。
3号行星检测,检测30个随机点。
这所山村小学,正好位于检测波束圆形覆盖区的圆心上。
“1号随机点检测。
”结果……绿色结果,绿色生命信号!“开始3C级文明测试。
1号测试未通过,2号测试未通过……10号测试未通过,“发射奇点炸弹!”最高执政官突然想起什么:“继续测试。
”11号测试题未通过!12号测试题未通过!“3C文明测试试题13号:当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它的运行状态如何?”数字宇宙广漠的蓝色空间中突然响起了孩子们清脆的声音:“当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它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不变。
实用类文本刘慈欣科幻小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流浪地球》的票房奇迹,加上此前《三体》的热销,刘慈欣的作品影响巨大,但社会各界的评价却颇有两极分化之势。
刘慈欣的大多数作品都没有精巧的剧情或百转千回的人物感情,更多是直接甩出一个个宏大震撼的设定,靠设定本身为读者带来审美快感。
在他笔下,主人公与他人的情感联结不过是宇宙规律中很小的部分,和人类命运、宇宙洪荒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刘慈欣自称是“一个疯狂的技术主义者”,他坦承自己“喜欢文学因素较少、科幻因素较多的科幻作品,一直认为,透视现实和剖析人性不是科幻小说的任务,更不是它的优势”,甚至有过“把科幻从文学剥离出来”的激进想法。
在写作的过程中,刘慈欣却逐渐意识到需要保持“科学性与文学性的平衡、思想性与可读性的平衡、作为文学的科幻与作为商品的科幻的平衡”,他后来的作品“正是这些平衡的结果”,这“或多或少地背叛了自己的科幻理念”。
刘慈欣对文笔也并不是没有自觉。
他评价阿西莫夫的文笔,“平直、单色调、刚硬、呆板……几乎所有这类文学上的负面词都可以用来形容他的文笔”,却又话锋一转,表示“这种笔调无论如何是不适合文学的,但却很适合科幻,也使他的小说风靡世界”。
刘慈欣对于他敬仰的阿西莫夫的描述,显然也适用于他自己的文风。
(摘编自冰村《刘慈欣:黄金年代的守望者》)材料二:为什么有人认为科幻小说欠缺文学性科幻小说描绘幻想世界,我们当然能够发现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某些相似性,但是在细节设置和整体结构方面,幻想世界是超出我们现在的社会结构和人的行为心理的。
一般的小说在进行情节描绘的时候,存在一种天然的便利性,作者不用浪费笔墨在整个世界的构想上,细节的描绘和推陈出新就成了这些小说的长处。
作家也不必为新的人际关系、社会行为、世界结构负责,只需直接去描绘既有世界下细微的情感波澜和社会反应即可。
相比而言,每一部科幻小说都是在创造一个新世界,每个细节都牵涉新世界的结构,要为人物的行动设计好相应情境,因此他们必须不断插入结构因素的解释。
《命运》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慈欣《命运》阅读练习及答案(二)阅读《命运》,完成18-20题。
(共9分)命运刘慈欣我们是在距地球180万公里处发现那颗小行星的。
它的直径约有10公里,呈不规则的椭圆形。
它缓缓地转动着,表面的许多小切面反射着阳光,像是一眨一眨的眼睛。
飞船上的计算机显示,它的轨道与地球相交,再过18天,这块太空巨石就要降落在墨西哥湾附近了!地球的监视系统应该在一年前就注意到它了,但我们没有听到过任何这方面的消息。
我们同地球联系,在应有的5秒钟延时后,耳机中仍是一片寂静。
我们又试了多次,没有收到任何回答,仿佛整个人类世界都休克了,而就在10分钟前我们还与地球通过话。
这件事比小行星的出现更令我们震惊。
20天前,我和爱玛租了这艘小飞船在太空中旅行。
这是一艘老式的传统动力飞船,在太空旅行中,这个蜗牛一般慢的老古董显得很浪漫,很有情调。
我们游览了同步轨道上的太空城,又到月球上旅行,接着从月球又向外飞了一百多万公里,整个行程如田园牧歌般浪漫而顺利。
但就在我们即将返回时,一切突然变得如此诡异。
但那颗小行星就在我们前方50公里处,凸现在太空漆黑的背景上,像放在黑天鹅绒上的展品那样现实,我确信自己不是在噩梦中。
“我们得做些什么!”我说。
同以前一样,一旦我做出行动的决定,爱玛总能想出行动的细节:“我们可以把飞船上的一台发动机向它发射出去,这样可以把它炸离轨道。
”计算机的模拟表明这是可行的,但必须在24分钟内完成,如果小行星再向前运行一段时间的话就晚了。
我们没有再犹豫,驾驶飞船与小行星拉开100公里的安全距离,然后向计算机发出指令。
飞船尾部的一台发动机与船体脱离,我们透过舷窗,看着那个小小的圆柱体尾部喷出一道淡蓝色火焰向小行星方向飞去,火焰很快变成了一个闪耀的小星星,我们屏住呼吸看着它撞到那块太空中漂浮的巨石上。
一道强光闪过后,从小行星上出现了一个火球,飞快膨胀,仿佛是前方太空中突然出现了一个向我们猛扑过来的太阳。
就在这火球似乎要把我们的飞船吞没之际,它停止了膨胀,急剧缩小并消失了。
刘慈欣《命运》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慈欣《命运》阅读练习及答案(二)阅读《命运》,完成18-20题。
(共9分)命运刘慈欣我们是在距地球180万公里处发现那颗小行星的。
它的直径约有10公里,呈不规则的椭圆形。
它缓缓地转动着,表面的许多小切面反射着阳光,像是一眨一眨的眼睛。
飞船上的计算机显示,它的轨道与地球相交,再过18天,这块太空巨石就要降落在墨西哥湾附近了!地球的监视系统应该在一年前就注意到它了,但我们没有听到过任何这方面的消息。
我们同地球联系,在应有的5秒钟延时后,耳机中仍是一片寂静。
我们又试了多次,没有收到任何回答,仿佛整个人类世界都休克了,而就在10分钟前我们还与地球通过话。
这件事比小行星的出现更令我们震惊。
20天前,我和爱玛租了这艘小飞船在太空中旅行。
这是一艘老式的传统动力飞船,在太空旅行中,这个蜗牛一般慢的老古董显得很浪漫,很有情调。
我们游览了同步轨道上的太空城,又到月球上旅行,接着从月球又向外飞了一百多万公里,整个行程如田园牧歌般浪漫而顺利。
但就在我们即将返回时,一切突然变得如此诡异。
但那颗小行星就在我们前方50公里处,凸现在太空漆黑的背景上,像放在黑天鹅绒上的展品那样现实,我确信自己不是在噩梦中。
“我们得做些什么!”我说。
同以前一样,一旦我做出行动的决定,爱玛总能想出行动的细节:“我们可以把飞船上的一台发动机向它发射出去,这样可以把它炸离轨道。
”计算机的模拟表明这是可行的,但必须在24分钟内完成,如果小行星再向前运行一段时间的话就晚了。
我们没有再犹豫,驾驶飞船与小行星拉开100公里的安全距离,然后向计算机发出指令。
飞船尾部的一台发动机与船体脱离,我们透过舷窗,看着那个小小的圆柱体尾部喷出一道淡蓝色火焰向小行星方向飞去,火焰很快变成了一个闪耀的小星星,我们屏住呼吸看着它撞到那块太空中漂浮的巨石上。
一道强光闪过后,从小行星上出现了一个火球,飞快膨胀,仿佛是前方太空中突然出现了一个向我们猛扑过来的太阳。
就在这火球似乎要把我们的飞船吞没之际,它停止了膨胀,急剧缩小并消失了。
《刘慈欣:当代中国科幻第一人》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9题。
刘慈欣:当代中国科幻第一人2013 年 8 月 23 日,一个消息震惊了中美科幻界:著名科幻读物出版社——托尔出版社宣布,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的科幻扛鼎之作《三体》,即将登陆美国——这是中国大陆长篇科幻小说首次在海外主流出版社出版。
刘慈欣,1963年出生于北京,当时他父亲是北京煤炭设计院的干部,母亲是一名复员军人。
“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全家被下放到山西阳泉一家煤矿,父亲做矿工,母亲当小学教师。
高中毕业后,他考入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读的是水电工程专业。
追溯刘慈欣爱上科幻文学的源头,当是那本父亲从北京带回来的凡尔纳的《地心游记》。
读到这本书,刘慈欣说自己“一下子有一种从未有过的兴奋,就像是寻找了好久,终于找到了”。
在父亲床下的一个小木箱里,他还看到了卡赞采夫的《太空神曲》、叶弗列莫夫的《仙女座星云》。
入了迷的刘慈欣手不释卷,把这些书看了一遍又一遍。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一些外国的科幻作品在国内解禁,他又读到凡尔纳的《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环游月球》及一些苏联的科幻文学作品。
英国科幻作家亚瑟·克拉克的作品,更使刘慈欣领略到科幻的震撼和巨大魅力。
刘慈欣说自己从克拉克的作品中感受到宇宙的广袤和神奇,看到科幻“像造物主般”创造出一个个“真实到精致可触摸的想象世界”。
1978年,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出版面世,初版就销售一百六十万册。
看到中国人写的科幻小说,刘慈欣倍感亲切,从而跃跃欲试。
这个当时只有十五岁的初三学生开始尝试写作科幻小说。
这篇小说虽然没有发表,却开启了他的想象之门。
20世纪80年代,中国科幻文学陷入低谷,许多科幻作家纷纷搁笔,而迷恋科幻的刘慈欣欲罢不能,他一有想法,就写出来,稿子写了不少,却连能投稿的杂志都找不到。
短篇写得不过瘾,刘慈欣又摆弄起了长篇。
1989年,他完成了《中国2185》,两年后的1991年又写了《超新星纪元》。
后者被评论界赞誉为“一部文明浴火重生的宏大史诗”。
刘慈欣《命运》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慈欣《命运》阅读练习及答案(二)阅读《命运》,完成18-20题。
(共9分)命运刘慈欣我们是在距地球180万公里处发现那颗小行星的。
它的直径约有10公里,呈不规则的椭圆形。
它缓缓地转动着,表面的许多小切面反射着阳光,像是一眨一眨的眼睛。
飞船上的计算机显示,它的轨道与地球相交,再过18天,这块太空巨石就要降落在墨西哥湾附近了!地球的监视系统应该在一年前就注意到它了,但我们没有听到过任何这方面的消息。
我们同地球联系,在应有的5秒钟延时后,耳机中仍是一片寂静。
我们又试了多次,没有收到任何回答,仿佛整个人类世界都休克了,而就在10分钟前我们还与地球通过话。
这件事比小行星的出现更令我们震惊。
20天前,我和爱玛租了这艘小飞船在太空中旅行。
这是一艘老式的传统动力飞船,在太空旅行中,这个蜗牛一般慢的老古董显得很浪漫,很有情调。
我们游览了同步轨道上的太空城,又到月球上旅行,接着从月球又向外飞了一百多万公里,整个行程如田园牧歌般浪漫而顺利。
但就在我们即将返回时,一切突然变得如此诡异。
但那颗小行星就在我们前方50公里处,凸现在太空漆黑的背景上,像放在黑天鹅绒上的展品那样现实,我确信自己不是在噩梦中。
“我们得做些什么!”我说。
同以前一样,一旦我做出行动的决定,爱玛总能想出行动的细节:“我们可以把飞船上的一台发动机向它发射出去,这样可以把它炸离轨道。
”计算机的模拟表明这是可行的,但必须在24分钟内完成,如果小行星再向前运行一段时间的话就晚了。
我们没有再犹豫,驾驶飞船与小行星拉开100公里的安全距离,然后向计算机发出指令。
飞船尾部的一台发动机与船体脱离,我们透过舷窗,看着那个小小的圆柱体尾部喷出一道淡蓝色火焰向小行星方向飞去,火焰很快变成了一个闪耀的小星星,我们屏住呼吸看着它撞到那块太空中漂浮的巨石上。
一道强光闪过后,从小行星上出现了一个火球,飞快膨胀,仿佛是前方太空中突然出现了一个向我们猛扑过来的太阳。
就在这火球似乎要把我们的飞船吞没之际,它停止了膨胀,急剧缩小并消失了。
实用类文本科幻影片《流浪地球》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电影《流浪地球》大年初一上映,不出意料地占领了春节档票房和话题榜首。
这部电影改编自刘慈欣的同名小说,作为中国科幻文学最知名的代表,刘慈欣始终探索着汉语表达宇宙、时空、技术的可能性,尝试用科幻抒发当代中国人的豪迈和悲悯。
在评论人飞氘看来,刘慈欣的文字体现着卡尔维诺所谓的“轻与重”之间的巨大张力,他的轻来自宇宙的空灵,他的重则来自对中国的贫穷和落后的深刻体验,无论《乡村教师》还是《中国太阳》,人类情感都在冰冷宇宙中得以释放温度,卑小的个体与壮阔的时空实现了联结。
而最能体现刘慈欣对“重量”感受的,莫过于《流浪地球》。
这个关于“逃逸”的故事以不断“叠印”沉重感为乐事,命运在逃出死亡之前必先付出沉重的代价。
与此同时,刘慈欣还在他的科幻世界中完成了对近现代中国核心命题在星际尺度上的再表达,即对生存的焦虑、对进化的执着和对科学的崇拜。
《流浪地球》中,人类正是依靠残损的工业体系来实现对灾难的抗争,为自身文明赢取新的生机。
(摘编自“凤凰文化原创栏目”《洞见》)材料二:中国电影资料馆电影文化研究室副主任左横认为:“看到了外太空,看到了灾难之后的地球,我看到了我没有办法想象的地球行星发动机,看到了未来这种驾驶的技术,这一切在普通观众的心里面他自然会判断说这个里面是有诚意的。
创作者用尽心思,让我看到一些来自未来的景观。
”为了真实显示这些前所未有的场景,节目组做了3000多张概念设计图,8000张分镜头画稿,制作了10000多件道具,还制作了10万延展平米的实景搭建。
运载车、地下城、空间站、发动机等等,这些前所未有的东西,细节都非常精致,乃至空间站里每一块显示屏上的动画,都是真实设置的。
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认为,《流浪地球》的工业制作标准,包括影片节奏的处理上,已经跟好莱坞大型科幻电影非常接近了。
《流浪地球》的科幻热还带动了科学热。
在中国科技馆,《流浪地球》已经被收藏为首部科幻影片,现在,每周在这里,都会举行解密《流浪地球》里面科学知识的大讲堂。
《带上她的眼睛》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带上她的眼睛刘慈欣我要去度假,主任让我再带一双眼睛去。
主任递给我一双眼睛,指指前面的大屏幕,把眼睛的主人介绍给我,是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在肥大的太空服中,她显得很娇小,她面前有一支失重中的铅笔飘在空中。
我问她想去哪里。
“那就去我们起航前去过的地方吧!”她说。
这里是高山与草原的交接处,我掏出她的眼睛戴上。
所谓眼晴就是一副传感眼镜,当你戴上它时,你所看到的一切图像由超高频信息波发射出去,可以被远方的另一个戴同样传感眼镜的人接收到,于是他就能看到你所看到的一切,就像你带着他的眼睛一样:它还能把触觉和味觉一同发射出去。
“这里真好!”她轻柔的声音从她的眼睛中传出来,“我现在就像从很深很深的水底冲出来呼吸到空气,我太怕封闭了。
”“可你现在并不封闭,同你周围的太空比起来,这草原太小了。
”她沉默了,但几秒钟后,她突然惊叫:“呀,花儿,有花啊!上次我来时没有的!”是的,广阔的草原上到处点缀着星星点点的小花。
“能近些看看那朵花吗?能闻闻她吗?”她问。
我只好趴到地上闻,一缕淡淡的清香,“啊,我也闻到了,真像一首隐隐传来的小夜曲呢……”来到一条隐没在草丛中的小溪旁。
她叫住了我说:“我真想把手伸到小河里。
”我蹲下来把手伸进溪水,一股清凉流遍全身,我又听到了她的感叹。
“你那儿很热吧?”我想起了屏幕中窄小的控制舱和隔热系统异常发达的太空服。
“热,热得像……地狱。
呀,天啊,这是什么?草原的风?!”这时我刚把手从水中拿出来,微风吹在湿手上凉丝丝的。
我带着她的眼睛在草原上转了一天,她渴望看草原上的每一朵野花,每一棵小草,看草丛中跃动的每一缕阳光;一条突然出现的小溪,一阵不期而至的微风,都会令她激动不已……我感到,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丰富到不正常的程度。
夜里我刚睡着,她就通过眼睛叫醒了我:“请带我出去好吗?我们去看月亮,月亮该升起来了!”我在睡意朦胧中很不情愿地起了床,对着夜空说:“你在太空中不也一样能看到月亮?喂,告诉我你的飞船的大概方位,说不定我还能看到呢。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练习4.0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练习4.0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科幻作家刘慈欣的粉丝号称“磁铁”,他们认为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看过《三体》的,另外一种是没有看过《三体》的。
由此可见_____A_______。
小说以人类探索外星文明为开始,①人类发出的信号被4光年外的三体文明接收。
②三体文明是一个比地球文明更高级的文明,③但却反复经受着毁灭与重生。
④寻找其他适合居住的星球成为三体文明仅有的唯一的出路。
⑤在接到地球发出的信号以后,他们立刻向地球派出庞大的三体舰队,人类危在旦夕。
⑥在遭到三体舰队攻击后,⑦人类在风雨中筹划未来,在罅隙中求得生存,⑧可是作者最后还是一狠心让太阳系在维度打击中毁灭。
“宇宙社会学”是《三体》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他人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
在这个社会中的每个文明都野蛮生长,它能够永远维续下去的唯一前提就是将其他文明消灭掉。
_____B_______?人类的选择应该只能是合作或较量。
外星文明只是作家想象出来的,但无论是否存在外星文明,小说都在提醒我们,人类不要执着于内斗,要把眼光投之于永恒的时空。
1.请在文中画横线A、B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
不得改变原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当人感到“压力山大”时,②一份高卡路里的零食似乎是一种慰藉,③但这样的“搭配”并不利于健康。
④据发表在最新一期《神经元》杂志上的论文显示,⑤澳大利亚悉尼加文医学研究所科学家揭示了发生这种“过劳肥”的大脑机制。
虽然一些人有压力时没什么胃口,__A__,且会选择高热量、高糖和高脂肪的食物。
《微观尽头》阅读练习及答案
《微观尽头》阅读练习及答案《微观尽头》是小说作家刘慈欣写的一部优秀的科幻小说。
《微观尽头》叙述了人类找到了通过击打夸克来得到宇宙负片。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微观尽头》阅读练习及答案,希望能帮到你。
微观尽头阅读材料①今夜,在罗布泊的东方核子中心,人类将试图击破夸克。
一个巨大的加速器被建在地下深处,它将赋予粒子难以想象的能量,在这种能量下,目前已知的物质最小单位——夸克,将可能被撞碎,人类也许能由此窥见物质世界最深层的秘密。
②世界上最杰出的两位物理学家正坐在控制大厅中,他们代表着两个不同学派。
其中一位是美国人赫尔曼琼斯,他认为夸克是物质的最小单位,不可能被击破;另一位是中国人丁仪,他认为物质无限可分。
让人惊奇的是,这里居然还坐着一位名叫迪夏提的哈萨克族牧羊老人。
原来,他的村庄就在核子中心加速器的圆周内,在昨天的野餐中,物理学家们吃了他的美味的烤全羊,餐后坚持把他请到这里来。
物理学家们之所以这么做,一是为了感谢老人的热情款待;二是他们认为,这次实验是物理学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时刻,也是全人类值得纪念的伟大时刻,这一刻应该有一个最不懂物理学的人到场,代表普通人来见证这一切。
③加速器已经启动,中央大屏幕上的能量曲线像刚苏醒的蚯蚓一样懒洋洋地爬着,向标志着临界能量的红线升去,那就是击碎夸克所需的能量。
④“这么重要的实验,电视也不直播?”丁仪问。
这位物理学家从北京到这儿一直身着一件蓝工作服,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勤杂工。
总工程师打开大厅一角的电视,电视中正转播着一场足球赛,观众座无虚席,人山人海。
“丁博士,我们并非世界中心,实验结果出来后,能出一条三十秒的小新闻就不错了。
”总工程师指指电视屏幕说。
⑤“真是不幸啊。
”琼斯调侃地说,他一副颓废派打扮,头发老长,还不时从衣袋中掏出一个银制酒瓶喝一口,此刻他从衣袋里掏出了一张纸,在空中晃着,“先生们,这是我的遗书,如果夸克真的能被击破,那么,这个实验结束后,物质世界将不再有什么可以探索的秘密。
文学类文本刘慈欣《山在那儿》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山在那儿刘慈欣(前情梗概:一心想要登山的冯帆曾经在大学组织攀登珠峰,最后导致全队四人死亡,为了惩罚自己从此远离陆地,他决定一辈子不登山。
但机缘巧合,原本是为了逃离登山而来到海上的冯帆,遇到了因外星飞船入侵形成的一座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两百多米的水山。
人类大难临头……)冯帆站在救生艇上,目送着蓝水号远去,他原准备在其上度过一生的。
另一边,在太空中的巨球下面,海水高山静静地耸立着,仿佛亿万年来它一直就在那儿。
当感觉到救生艇的甲板在水坡上倾斜时,冯帆纵身一跃,跳入被外星飞船的光芒照得蓝幽幽的海中。
他要成为第一个游泳登山的人。
现在,已经看不到海山的山顶,冯帆在水中抬头望去,展现在他面前的,是一面一望无际的海水大坡,坡度有四十五度,仿佛是一个巨人把海洋的另一半在他面前掀起来一样。
冯帆用最省力的蛙式游着,想起了大副的话。
他大概算了一下,从这里到顶峰有十三公里左右,如果是在海平面,他的体力游出这么远是不成问题的,但现在是在爬坡,不进则退,登上顶峰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冯帆不后悔这次努力。
能攀登海水珠峰,本身已是自己登山梦想的一个超值满足了。
这时,冯帆有某种异样的感觉。
他已明显地感到了海山的坡度在增加,身体越来越随着水面向上倾斜,游起来却没有感到更费力。
回头一看,看到了被自己丢弃在山脚的救生艇,他离艇之前已经落下了帆,此刻却见小艇仍然稳稳地停在水坡上,没有滑下去。
他试着停止了游动,仔细观察着周固,发现自己也没有下滑,而是稳稳地浮在倾斜的水坡上!冯帆一砸脑袋,骂自己和大副都是白痴,既然水坡上呈流体状态的海水不会下滑,上面的人和船怎么会滑下去呢?现在冯帆知道理,海水高山是他的了。
冯帆继续向上游,越来越感到轻松,主要是头部出水换气的动作能够轻易完成,这是因为他的身体变轻了。
重力减小的其他迹象也开始显现出来,冯帆游泳时溅起的水花下落的速度变慢了,水坡上海浪起伏和行进的速度也在变慢,这时大海阳刚的一面消失了,呈现出了正常重力下不可能有的轻柔。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专题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实用性文本)》满分训练(含答案)
满分训练(十五)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实用性文本)科技前沿一、[2019•安徽]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科学》杂志:机器学习究竟将如何影响人类未来的工作?近几十年来,数字计算机已经改变了几乎所有经济部门的工作,我们正处于一个更加迅速转变的开始阶段,但关于机器学习对劳动力和经济的影响的认识并未确定。
目前一些工作的一部分适合机器学习,而其他部分还不适合。
因而,机器学习对劳动力和经济的影响还是有限的,还没有像有人宣称的那样——会迎来“工作的终结”。
我们认为,当下关于机器学习可能对劳动力和经济产生影响的讨论,应该从两个基点出发:第一,我们离通用人工智能还很远;第二,机器不能完成人类的全部任务。
可以预测,在机器学习日益渗入应用领域的过程中,剩下不适合机器学习的任务将会激发人类增强这些方面的能力,使新的工作成为可能。
由于机器学习迅速发展,可能将对经济产生很大的破坏性:机器学习既产生赢家,也产生输家,即每当机器学习跨越一个门槛,在某个任务上比人更具成本效益时,企业为了利润最大化,将越来越多地用机器替代人工,这必将转移劳动力需求,重组行业。
这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就目前而言,创建一个计算机程序仍需要涉及很多人的编程过程,但在一些领域这个复杂而成本昂贵的工作正逐渐由训练有素的机器学习来完成,机器学习已经产生比人类程序员更精确可靠的程序(例如人脸识别和信用卡欺诈检测),大大降低了程序设计与维护的成本。
相关行业的就业形势正开始受到冲击。
(节选自雷锋网)材料二学习是人类的一种重要智能行为。
机器能否像人类一样具有学习能力呢?1959年,美国的塞缪尔设计了一个下棋程序,该程序具有学习能力,它能在不断对弈中改善自己的棋艺。
4年后,该程序战胜了设计者本人。
又过了3年,该程序战胜了美国保持8年不败的冠军。
目前,机器学习已经有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如:数据挖掘、自然语言处理、语音和手写识别、生物特征识别、搜索引擎、医学诊断、信用卡欺诈检测、DNA序列测序、证券市场分析和机器人运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流浪地球》的票房奇迹,加上此前《三体》的热销,刘慈欣的作品影响巨大,但社会各界的评价却颇有两极分化之势。
刘慈欣的大多数作品都没有精巧的剧情或百转千回的人物感情,更多是直接甩出一个个宏大震撼的设定,靠设定本身为读者带来审美快感。
在他笔下,主人公与他人的情感联结不过是宇宙规律中很小的部分,和人类命运、宇宙洪荒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刘慈欣自称是“一个疯狂的技术主义者”,他坦承自己“喜欢文学因素较少、科幻因素较多的科幻作品,一直认为,透视现实和剖析人性不是科幻小说的任务,更不是它的优势”,甚至有过“把科幻从文学剥离出来”的激进想法。
在写作的过程中,刘慈欣却逐渐意识到需要保持“科学性与文学性的平衡、思想性与可读性的平衡、作为文学的科幻与作为商品的科幻的平衡”,他后来的作品“正是这些平衡的结果”,这“或多或少地背叛了自己的科幻理念”。
刘慈欣对文笔也并不是没有自觉。
他评价阿西莫夫的文笔,“平直、单色调、刚硬、呆板……几乎所有这类文学上的负面词都可以用来形容他的文笔”,却又话锋一转,表示“这种笔调无论如何是不适合文学的,但却很适合科幻,也使他的小说风靡世界”。
刘慈欣对于他敬仰的阿西莫夫的描述,显然也适用于他自己的文风。
(摘编自冰村《刘慈欣:黄金年代的守望者》)
材料二:
,
为什么有人认为科幻小说欠缺文学性
科幻小说描绘幻想世界,我们当然能够发现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某些相似性,但是在细节设置和整体结构方面,幻想世界是超出我们现在的社会结构和人的行为心理的。
一般的小说在进行情节描绘的时候,存在一种天然的便利性,作者不用浪费笔墨在整个世界的构想上,细节的描绘和推陈出新就成了这些小说的长处。
作家也不必为新的人际关系、社会行为、世界结构负责,只需直接去描绘既有世界下细微的情感波澜和社会反应即可。
相比而言,每一部科幻小说都是在创造一个新世界,每个细节都牵涉新世界的结构,要为人物的行动设计好相应情境,因此他们必须不断插入结构因素的解释。
作家一旦将笔墨只集中在这些大的框架上,作品整体的文风就不免显得疏阔。
读者依据传统的阅读体验去衡量,往往就会觉得科幻小说过于粗陋,即便是《三体》,在人物设置和情感描写上也显得新异有余,细致不足。
从题材来说,科幻小说关注探索与发现,在某种程度上,这对细致的形式也产生排斥,从客观上导致了科幻小说文学性的欠缺。
探索的乐趣在于惊奇,要达到惊奇,必须在情节设计上出乎意料。
遥远星系、微观世界、新奇未来、不断穿越……在这些或恢宏或奇诡的题材的映衬下,科幻小说对形式的探索并不用力,因为形式探索无法与新奇世界的探索形成同等的阅读快感。
可见,科幻小说的特性导致了它的努力方向不会是传统的文学性,而集中于新世界的探索以及新世界人性结构的深度开掘,其实这些方面自有其文学魅力。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够反过来看待科幻小说呢文学理论家卡勒提出,文学性其实就像杂草。
没有任何一种草天生就是杂草,杂草是根据人们的目的来划分的。
如
果希望庭院里种的是鲜花,那么任意生长起来的糜类植物就是杂草;如果希望种植野菜,那么偶尔生长的鲜花就是杂草。
文学史中的文学性已经形成惯性,但是这并不表明所有的文学性都是如此。
如果缺乏变革意识,那么我们就陷入将文学性纯粹化、永恒化的误区,而这种态度忽视了文学性形成的机制。
文学性重要吗重要。
一种文学范式稳定之后,各种文学规则才得以确立。
但当新的文学样式崛起,挑战既有文学范式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原有的文学性不足以涵盖新的文学样式,这时文学性本身也要改造。
在科幻作品面前,假如不顾时代的要求,把文学性固化,那么科幻小说会沿着自己的方向掘进,而将基于文学史树立起来的文学性抛在脑后。
(摘编自王峰《科幻小说何须在意“文学性”》)
材料三:
科幻小说是姓“科”还是姓“文”,一直有争论。
就如武侠小说是武侠题材的小说,不等于武术和侠行;侦探小说是侦探题材的小说,不等于刑侦侦破;科幻小说是科学幻想题材的小说,不等于科学技术。
科幻小说当然姓“文”,是将科学想象寄予文学思维的一种文学文类。
以刘慈欣、王晋康和韩松这“三剑客”的作品为代表的当代中国科幻小说的文学思维有了明显变化:一是因果关系的时间叙事结构已被打破,现实和虚拟交织的时空组织造就了结构的精美;二是类型小说的通俗化和现代主义的意念化成为小说情节模式的重要形态。
…
《三体》的第一部《地球往事》基本上还是时间叙事;第二部《黑暗森林》时间叙事渐渐弱化,空间叙事上升为叙事主体;到了第三部《死神永生》中,地球文明和三体文明结合在一起,小说叙事由空间对抗变成融合循环,形成一个精美的轮回式的叙事结构。
类型小说的情节模式在刘慈欣和王晋康的小说中相当明显,而韩松的叙事有着鲜明的现代主义的变异风格。
(摘编自汤哲声《论中国当代科幻小说的思维和边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D)
A.科幻小说注重对幻想世界的描绘,要集中于创造新的世界框架,无暇对具体情节和人物情感做细致描绘。
B.科幻小说关注探索与发现,更看重题材的新奇,而不是形式的讲究,所以在文体形式的探索上较为随意。
C.材料二可以从学理上解释材料一中的现象,并指出被传统的文学所排斥的刻板的文风恰是科幻文学需要的。
D.材料三认为当下中国科幻小说的“文学思维”有变化,这里“文学思维”的含义不同于材料二论及的科幻小说的“文学性”。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
$
A.刘慈欣看重科学设定的宏大和新奇,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他对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也有借鉴和吸收。
B.《三体》被一些读者评价为“细致不足”,是因为这些读者还是以阅读传统的文学作品形成的审美习惯来看待它。
C.科幻作品激发的阅读快感通常是一种令人倍感惊奇的体验,也是比传统的文学的细腻表达更有力的一种体验。
D.“文学性”这个概念应该与时俱进,避免固化,保持边界的开放,以更公允地评价科幻文学等文学样式。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B)
A.“科幻小说定义的困难性主要在于科幻小说是一种跨门类的、延展广阔的文学。
”
B.“科幻文学的最大优势就是其丰富的故事资源,这种资源由科技的进步源源不断地提供着。
”
C.“只要不违反基本的科学原理,作家完全有权利在作品中加进自己的天才意测。
”
、
D.“现代科幻文学对科学最新进展的表现很有限,大量故事的核心仍基于古典科学。
”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4分)
答:①以设问开篇,引发关注;②采用辩驳的论证结构,先立再驳;③论证中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例证法、引证法、对比法等。
评分参考:
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2分,答出三点给4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5. 用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来评价科幻小说是否合理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6分)
5. (6分)
|
观点一:不合理。
①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是基于文学史建构起来的,已经形成种相对封闭的审
美惯性,不适用于评价科幻小说这种文类;②科幻小说依托科技发展,长于构建幻
想的新世界,给读者提供一种惊奇的审美体验,这是一种新的“文学性”.
评分参考:
每答出一点给3分。
意思答对即可。
观点二:有一定的合理性。
①科幻小说毕竟还是一种文学体裁,是将科学想象寄予文学思维的一种文类:
、
②科幻小说可以借鉴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在细节描写、叙事形式探索和情节模式
等方面取长补短。
评分参考:
每答出一点给 3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