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热力学 课件 (15)

合集下载

材料物理基础材料的热学PPT课件

材料物理基础材料的热学PPT课件

应用微观粒子运动的 力学定律和统计方法 来研究物质的热性质
第5页/共167页
2 材料的热学
热力学概要
• 热力学并不研究热现象的微观本质,只使用一些实验可 观测的宏观物理量(如压强、温度等)来描写宏观体系的 性质。同时,为描写处于各种宏观条件下热力学体系的 性质,热力学还采用诸如内能、熵、自由能等一些新的 物理量。尽管热力学所研究的物理量多少总带有抽象性, 并不象微观理论那样给我们一些直观的物理图像。但热 力学理论的简洁和内在的完美性,往往使我们能够从普 遍原理更清楚地去洞察问题的物理本质。这也是热力学 方法的一大优点。
2 材料的热学
材料的热容、热膨胀、热传导、热辐射等都属于 热学性能,在工程上有许多特殊的要求和广泛的 应用。如用于精密天平、标准尺等材料要求低的 热膨胀系数;电真空封接材料要求一定的热膨胀 系数;热敏元件却要求尽可能高的热膨胀系数。 工业炉衬、建筑材料、以及航天飞行器重返大气 层的隔热材料要求具有优良的绝热性能;燃气轮 机叶片、晶体管散热器等却要求优良的导热性能; 在设计热交换器时,为了计算换热效率,又必须 准确地了解所用材料的导热系数。
• 这实际上是一个循环条件,下图给出了它的一维示意图。把有限晶体首尾相 接,从而就保证了从晶体内任一点出发平移Na后必将返回原处,实际上也 就避开了表面的特殊性。
第36页/共167页
3
1 • 2 • N+2 •
4


N+1
N•

N-1 •


玻恩-卡曼循环边界条件
第37页/共167页
m
d 2un dt 2
第12页/共167页
玻尔兹曼(Boltzman)最先作出热力 学第二定律的统计解释

《材料的热学》课件

《材料的热学》课件

详细描述
热学研究可以帮助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例如,通过研究热传导和热辐射性质,可以提高太阳能 电池的转换效率;通过研究热力学性质,可以提高燃料 的燃烧效率。同时,热学研究也有助于环境保护,例如 通过研究废热的回收和利用,可以降低能耗和减少环境 污染。
05
热学实验与测量技术
热学实验设计
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热学的理论模型和 计算方法,以解释和预测实验结果。
多学科交叉
应用前景广阔
热学研究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需要跨学 科的合作和交流,以推动研究的深入和发 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热学的应 用前景越来越广阔,如能源、环保、医疗 和信息技术等领域。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加强跨学科合作
鼓励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进行合作,共同推 动热学研究的深入和发展。
结果表达
提供实验结果的表达方式,包括图表、表格 和文字描述。
数据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释,以 得出材料的热学性质和规律。
结果讨论
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解释,包括结果的合 理性和可靠性分析。
06
未来展望与挑战
热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量子热学
研究量子力学在热现象中的应用,探 索微观尺度下的热行为和热信息传递 。
要点二
详细描述
了解材料的热膨胀和热传导性质可以帮助工程师在设计时 预测和控制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行为,从而优化其性能。 例如,在高温炉中使用的耐火材料,通过了解其热膨胀和 热传导性质,可以设计出更耐高温、更隔热的炉衬,提高 炉子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
总结词
热学在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应用,可以帮 助实现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

材料热力学——相图计算机计算精品PPT课件

材料热力学——相图计算机计算精品PPT课件
材料热力学:相图计算机计算
什么是相图计算?
• 相图计算就是运用热力学原理计算 系统的相平衡关系并绘制出相图的 科学研究。
• 相图计算的关键就是选择合适的热 力学模型模拟各相的热力学性质随 温度、压力、成分等的变化。
模型
• 模型就是一些有用的数学表达式,有的表 达式可能有确切的物理意义,有的可能是 没有确切物理意义的经验公式。但是实际 经验表明,有坚实物理基础的模型比没有 物理基础的经验模型通常更有用,运用这 样的模型我们可以对实测范围以外的地方 作出恰当的预测。
T ( 2G TP )
i ( G ni )P ,T ,n j
ai
exp(
i
0 i
RT
)
纯物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自由能
纯物质的自由能──点阵稳定性常数
• 纯物质的自由能只与温度与压力有关与成 分无关。
• 点阵稳定性常数就是纯物质两可能组态的 自由能差。自由能没有绝对值,影响两相 平衡相图形状的是两组态的自由能差,而 不是它的绝对值。之所以讲可能组态,是 因为在相图计算时,我们不仅要计算稳定 平衡,而且要计算亚稳平衡。
M. Hillert (1970): • Introduced the sub-lattice model: 1970Hil: M. Hillert, L.-I. Staffansson: Acta Chem. Scand. 24, 3618 (1970).
B. Sundman (1985): • Developed the most powerful software to perform phase diagram and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 in multicomponent

材料热力学课程PPT

材料热力学课程PPT

熵的增加表示系统从几率小的状态向几率大的状态演变, 也就是从比较有规则、有秩序的状态向更无规则,更无秩序的 状态演变。熵体现了系统的统计性质。
热寂说:
热寂理论(Heat death)是猜想宇宙终极命运的一种 假说。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作为一个“孤立”的系 统,宇宙的熵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增加,由有序向无 序,当宇宙的熵达到最大值时,宇宙中的其他有效能量 已经全数转化为热能,所有物质温度达到热平衡。这 种状态称为热寂。这样的宇宙中再也没有任何可以维 持运动或是生命的能量存在。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原来世间万物皆是一场空!
现实的角度:
现实的角度:
现实的角度:
现实的角度:
科学理论的角度:
科学理论的角度:
科学理论的角度:
科学理论的角度:
科学理论的角度:
其它的角度:
其它的角度:
其它的角度:ຫໍສະໝຸດ 其它的角度:热力学第二定律之----“热寂说”的故事
汇报人:黄民忠 2015.12
克劳修斯表述:
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 而不引起其它变化。
开尔文表述:
不可能制成一种循环动作的热机,从单 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变为功而不引起 其它变化。
熵 增 加 原 理
熵增加原理:
孤立系统的熵永不自动减少,熵在可逆过程中不变,在不 可逆过程中增加。熵增加原理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又一种表述, 它比开尔文、克劳修斯表述更为概括地指出了不可逆过程的进行 方向;同时,更深刻地指出了热力学第二定律是大量分子无规则 运动所具有的统计规律,因此只适用于大量分子构成的系统,不 适用于单个分子或少量分子构成的系统。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相图热力学基本原理及相平衡PPT课件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相图热力学基本原理及相平衡PPT课件
第6页/共124页
3、自由度 (f) 定义: 温度、压力、组分浓度等可能影响系统平衡状态的变量中, 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改变而不会引起旧相消失新相产生的 独立变量的数目 具体看一个二元系统的自由度。
L f=2
L+A f=1
f =0 E L+B f=1
A+B f=1
A
B
第7页/共124页
相律应用必须注意以下四点: 1. 相律是根据热力学平衡条件推导而得,因而只能处理真实 的热力学平衡体系。 2. 相律表达式中的“2”是代表外界条件温度和压强。 如果电场、磁场或重力场对平衡状态有影响,则相律中的 “2”应为“3”、“4”、“5”。如果研究的体系为固态物质,可以 忽略压强的影响,相律中的“2”应为“1”。 3. 必须正确判断独立组分数、独立化学反应式、相数以及限 制条件数,才能正确应用相律。 4. 自由度只取“0”以上的正值。如果出现负值,则说明体系可 能处于非平衡态。
第1页/共124页
2. 介稳态 即热力学非平衡态,经常出现于硅酸盐系统中。
如:
α-石英
870 ℃
573℃
α-鳞石英 163℃
1470℃ α-方石英 180~270℃
β-石英
β-鳞石英 117℃
β-方石英
γ-鳞石英
说明:介稳态的出现不一定都是不利的。由于某些介稳态具有 所需要的性质,因而创造条件(快速冷却或掺加杂质) 有意把它保存下来。 如:水泥中的β -C2S,陶瓷中介稳的四方氧化锆 ; 耐火材料硅砖中的鳞石英以及所有的玻璃材料。
B%
B
(1) T1: 固相量 S% = 0 ; 液相量 L%=100%;
(2) T2: S% = M2L2/S2L2 ×100% ;L% =M2S2/S2L2 ×100%

材料热力学 ppt课件

材料热力学  ppt课件
相变)、无核相变(连续相变)。
ppt课件
6
4.1 新相的形成和相变驱动力 4.2 马氏体相变热力学 4.3 珠光体转变(共析分解)热力学 4.4 脱溶分解热力学 4.5 调幅(Spinodal)分解热力学
ppt课件
7
4.1 新相的形成和相变驱动力
4.1.1 新相的形成
材料发生相变时,在形成新相前往往出现浓度起伏, 形成核胚再成为核心、长大。无论核胚是稳定相还是 亚稳相,只要符合热力学条件都可能成核长大。因此, 相变中可能出现一系列亚稳定的新相。
材料热力学
第四章 相变热力学 / 第五章 界面热力学
ppt课件
1
参考书目
徐祖耀 主编,材料热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赵乃勤 主编,合金固态相变,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8.
江伯鸿 编著,材料热力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9.
徐瑞等 主编,材料热力学与动力学,哈尔滨工业 大学出版社,2003.
基本内容:
计算相变驱动力,以相变驱动力大小决定相 变的倾向,帮助判定相变机制,在能够估算临 界相变驱动力的条件下,可求得相变的临界温 度。相变驱动力与相变阻力的平衡。
ppt课件
5
相变的分类:
1. 按热力学分类:一级相变、二级相变…… 2. 按原子迁移特征分类(固态相变):扩散型
相变、无扩散型相变。 3. 按相变方式分类:形核-长大型相变(不连续
匀形核,因此所需的过冷度也小。
ppt课件
第四章 相变热力15 学
4.2 马氏体相变热力学
4.2.1 马氏体相变
高碳钢经淬火发生了马氏体相变,获得马氏体显 微组织,具有很高的硬度,但塑性较差。
马氏体相变是钢件热处理强化的主要手段,要求 高强度的钢都是通过淬火来实现。

热力学教案及PPT课件

热力学教案及PPT课件
SS(T,p) dS(T S)pdT(Sp)Tdp
dHTdSVdp
T( T S)pdTT( S p)TdpVdp
S
S
T(T)pdT [T(p)TV]dp
S
V
T(T)pd T[T(T)pV]dp
15
比较,得定压热容量:
Cp
H (T)p
S T(T)p
焓态方程:
H S
V
(p)TT(p)TV T(T)pV
TdS
VdP
dF 正方向为正,反方向为
负).
SdT
PdV
dG SdT VdP
9
(2) 8个偏导数的记忆
• 规律:特性函数对 某个独立变量的 偏导数(此时另一 独立变量固定不 变,做下标)等于该 独立变量直线所 指的参数(正方向 为正,反方向为负).
T
(
h S
)
P
T
(U S
)V (u y)x(y x
)
y
(
u x
)
y
3.若系统只有体积变化功,则在等温等容过程中,系统的自由能永 不增加。可逆过程自由能不变,不可逆过程自由能减小,当自由 能减小到最小值时,等温等容系统达到平衡态。
F0
3
二.吉布斯函数 1.对于等温等压条件,由1.16.2,有
SBSAUBU TAWUBUApT (VBVA)W 1
U A T A p S A U V B T B p S B V W 1
5
三.状态函数的全微分
dUTdSpdV
UU(S,V)
由 HUpV dHdU Vdppd VTdSVdpHH(S,p)
由 FUT,S dFdU TdSSdTSdTpdVFF(T,p)

物化材料5-1-15相变热力学

物化材料5-1-15相变热力学
物理化学电子教案
长春工业大学 化学教研室
第五章
相变热力学
5.1相变焓和相变熵
1.相变焓 摩尔相变焓:是指1mol纯物质于恒定温度及 该温度的平衡压力下发生相变时相应的焓 变。 相变 H m (T ) 单位:kJ.mol-1 符号:
vap H m
fus H m
sub H m
trs H m
其中:vap、fus、sub、trs分别指蒸发、熔化、 升华和晶型转变
2.相变焓与温度的关系
H 2 (T2 ) H1 C p,m dT
T1 T2
例:已知水在100℃、101.325kPa下,其摩 尔蒸发焓为20.63kJ.mol-1,水与水蒸气的平 均摩尔定压热容分别为76.56J.mol-1.K-1和 34.56J.mol-1.K-1。设水蒸气为理想气体,试 求水在142.9 ℃及其平衡压力下的摩尔蒸发 焓。
F CPn
练习 6.1指出下列平衡体系中的组分数C,相数P及 自由度F。 (1)I2(s)与其蒸气成平衡 (2)CaCO3(s)与其分解产物CaO(s)、CO2(g) 成平衡 (3)NH4HS(s)放入一抽空的容器中,并与其 分解产物NH3(g)和H2S(g)成平衡 (4)取任意量的NH3(g)和H2S(g)与NH4HS(s) 成平衡 (5)I2作为溶质在两不互溶液体H2O和CCl4中 达到分配平衡(凝聚系统)。
S 2 (T2 ) S1
T2 T1
C p ,m T
dT
例:计算101.325kPa、50 ℃的1molH2O(l) 变成101.325kPa、50 ℃的1molH2O(g) 的相变熵。 -1 -1 C ( H O , g )= 33 . 6 J.mol . K 已知 , p,m 2

材料热力学【精品课件】

材料热力学【精品课件】

3.2 自由能和温度的关系6
过冷度
△T=(Te-T) 过冷度不大
△H(Te)与 △H(T)相差不 大(Cp改变很 小)
近似
GT H T TS
S
T




Te T
dH T

T Te
dH Te

H Te
m

G
T


H
T


T
T
是增加,直至平衡态
dS Qrev / T dS Q / T
2.2 熵的统计概念
熵作为体系“混乱程度”的量度
统计力学假设体系的平衡态只是各种可能 微观态中的最可几态。
S 玻耳兹曼公式(熵的一般表达式) k ln
表达体系的熵值和它内部粒子混乱度Ω之间 的定量关系。在一定的总能量U、体积V和 粒子数n时,体系的混乱度越大,熵值越大。 当呈最可几态( Ω最大 ),熵值最大,即 体系的平衡态。
1.4 标准态
标准态: 1个大气压,研究温度下的稳定状态。 SGTE(Scientific Group Thermodata Europe) 组织使用SER(stable element reference) 标准态,规定在1×105 Pa 的压力下 , 298.15K时元素的稳定结构为标准态。
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
dA
Fdx W
W F l l dx F l dA dA
F dyn / cm
可逆过程
l
du Q W

Q TdS
du TdS dA
W dA
G H TS

材料化学热力学课件

材料化学热力学课件
详细描述
熵的大小与系统的微观状态数目成正比,当系统从有序向无序转变时,熵会增加。在材料化学热力学中,熵是描 述系统平衡态的重要参数,对于化学反应的方向和平衡常数具有决定性作用。

总结词
焓是表示物质能量的物理量,包括内能和压力势能等。
详细描述
焓的大小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密切相关,对于化学反应而言,焓的变化会影响反应的能量变化。在材 料化学热力学中,焓是描述系统能量状态的重要参数,对于化学反应的能量平衡具有重要影响。
详细描述
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物质的热力学性质会发生显著变 化,如相变、化学反应等。这需要研究者发展更为精 确的热力学模型和实验技术,以适应极端条件下的研 究需求。
新型测量技术的发展
总结词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测量技术为材料化学热力学提供 了更准确、更便捷的实验手段。
详细描述
新型测量技术如原子力显微镜、光电子能谱、核磁共振 等,能够提供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的热力学参数测量。 这些技术的发展将有助于推动材料化学热力学研究的深 入和广泛应用。
材料化学热力学课件

CONTENCT

• 材料化学热力学基础 • 材料化学热力学中的重要参数 • 材料化学热力学的应用 • 材料化学热力学的实验方法 • 材料化学热力学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01
材料化学热力学基础
定义与概念
定义
材料化学热力学是研究在等温、等压条件下,材料化学反应中能 量转化和物质转变的规律的科学。
热力学第二定律
总结词
揭示了自然发生的反应总是向着熵增加的方向进行,即向着更加混乱无序的状态发展。
详细描述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自然发生的反应总是向着熵增加的方向进行。熵是一个衡量系统 无序度的物理量,代表着系统的混乱程度。在材料化学反应中,这一规律表现为自发反 应总是向着物质状态更为混乱、能量更为分散的方向进行。这一原理对于理解材料化学

物化材料156热力学基础PPT课件

物化材料156热力学基础PPT课件

所以 dH TdS Vdp
第10页/共21页
(3) dA SdT pdV
因为 A U TS dA dU TdS SdT dU TdS pdV
所以
dA SdT pdV
第11页/共21页
(4) dG SdT Vdp
因为 G H TS dG dH TdS SdT dH TdS Vdp
变化的方向和平衡条件
(1)熵判据 熵判据在所有判据中处于特殊地位,因为所
有判断反应方向和达到平衡的不等式都是 由熵的Clausius不等式引入的。但由于熵判
据用于隔离体系(保持U,V不变),要考
虑环境的熵变,使用不太方便。
" "表示可逆,平衡 (dS )U ,V 0 " "表示不可逆,自发
第1页/共21页
所以
dG SdT Vdp
第12页/共21页
从基本公式导出的关系式
(1) dU TdS pdV
(3) dA SdT pdV
(2) dH TdS Vdp
(4) dG SdT Vdp
从公式(1),(2)导出
T
(
U S
)V
(
H S
)
p
从公式(1),(3)导出
V
(
H p
)
S
(
G p
)T
H U pV
H Qp (dp 0,Wf 0)
第6页/共21页
(2)Helmholz 函数变定义式。在等温、可逆条 件下,它的降低值等于体系所作的最大功。
A U TS
A Wmax
(dT 0,可逆)
(3)Gibbs 函数变定义式。在等温、等压、可
逆条件下,它的降低值等于体系所作最大

材料热力学PPT精品课件

材料热力学PPT精品课件

12
孤立体系的能量守恒
与外界无物质交换 无能量交换 无任何交换 完全孤立
2021/3/1
13
热力学第一定律
做功和热传导可改变体系的内能
U Q W
ΔU内能的变化,Q热传导的能量(热量),体系吸热为正,放热为负,W为 功,环境对体系做功为正值,体系对环境做功为负值。
微分形式为 dU Q W 只有体积功时,W - PdV 体积增大时,体系对外做功,功为负值
对于一定物质量的纯物质,可直接观测的三个热力学函数,温 度(T),压强(P),体积(V)完全确定物质的状态
T,V,P不是独立变量
PV=nRT(理想气体)
实际气体、液体、固体不知道方程 的具体形式,但存在状态方程
V=V(T, P) T=T(V, P) P=P(T, V)
T,V,P只有2个是独立的
2021/3/1
6
0k
4
2
2021/3/1
0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Temperature (K)
16

焓(H)的定义: H U PV
尽管H的直观物理意义并不明确,它能简化计算
dH dU d(PV ) Q- PdV d(PV ) Q VdP
等压条件下 dH Q
14
U
CP
2021/3/1
10
建立在4个定律和‘简单的数学’之上
0th 定律 → 温度
1st 定律 → 能量
2nd定律 → 熵
3rd 定律 → 熵
一种描述和理解世界的新方法
不需要大学物理基础
简单而深刻
2021/3/1
11
状态函数
状态:如物质的数量,温度,压强,体积都确定,则该 物质处于一定的状态。 状态一定,所有性质都有确定值。

《材料的热学》课件

《材料的热学》课件
2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
解释能量转换与热能利用的科学原理。
热力学第二定律
1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

在孤立系统中,不断增 加,不可逆过程不能自发 发生。
2 卡诺循环
理想的热机循环,能实现 最高效率的理论。
3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应

解释自然界中各种能量转 化的局限性。
热力学第三定律
1 熵的概念
研究系统无序程度的物理量。
的方向密切相关。
热力学循环
1 标准热力学循环
由一系列变化组成的最基本的热力学过程。
2 常见的热力学循环
卡诺循环、斯特林循环、奥托循环、布雷顿循环等。
结束语
1 热力学的理论与应用
为科学探索和工程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2 热力学的未来发展
与材料科学、能源领域等关联紧密,将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热量
能量的传递形式,使物体温度发生变化。
热力学功
系统与外界交换的能量。
热平衡与热传递
1 热平衡的条件
物体间热量的传递达到稳 定状态,没有净热量的交 换。
2 热平衡的稳定性
系统达到热平衡后,微小 扰动不会导致系统温度变 化。
3 热传递的方式
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热力学第一定律
1 定与表述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材料的热学》PPT课件
欢迎来到《材料的热学》PPT课件。本课程将为您介绍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定 律和参数,以及热平衡、热传递、热力学循环等内容,让您深入了解材料的 热学。
概述
• 热力学的基本概念 • 热力学的三大定律
热力学基本参数
温度
衡量物体热运动强度的物理量。

材料热力学课件

材料热力学课件

不可逆过程与可逆过程
不可逆过程
在热力学过程中,如果系统和外界的变化不能通过无穷小的改变而互相抵消,则称该过程为不可逆过程。不可 逆过程总是伴随着能量的耗散和熵的增加。
可逆过程
在热力学过程中,如果系统和外界的变化可以通过无穷小的改变而互相抵消,使得系统能够沿着相反的方向进 行并恢复原状,则称该过程为可逆过程。可逆过程是理想化的过程,实际中很难实现。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
ΔU=Q-W,其中ΔU为系统内能的变 化,Q为系统吸收的热量,W为系统 对外所做的功。
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
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转换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或不可 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熵增原理
在任何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的总熵不会减小。
高温超导材料的相变与热力学性质
01
研究高温超导材料在不同温度、压力下的相变行为,以及相变
过程中的热力学性质变化。
热力学模型与计算
02
建立适用于高温超导材料的热力学模型,通过计算预测材料的
热力学性质和行为。
热稳定性与热力学性能优化
03
研究高温超导材料的热稳定性,探索提高材料热力学性能的途
径和方法。
纳米材料热力学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热力学模拟计算方法
分子动力学模拟
通过计算机模拟原子或分子的运 动过程,研究材料的热力学性质
和相变行为。
蒙特卡罗模拟
利用随机数进行抽样计算,模拟 材料的热力学过程和相变现象。
第一性原理计算
基于量子力学理论,通过计算材 料的电子结构和能量状态,预测
材料的热力学性质。
06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T
298
[
-18.54
+
7.73×10-3
(T/K)+
K
12.89×105(T/K)-2]×10-3 kJ·K-1·mol-1 dT
积分并解出 ΔrHm(1273K)=168.63kJ·mol-1
31
二、绝热反应—最高反应温度的计算
例1-18:100kPa、298K时把甲烷与理论量的空 气[φ(O2):φ(N2)=1∶4] 混合后,在等压下绝热燃 烧,求系统所能达到的最高火焰温度是多少?已 知
B
B
C
p
,m
(B)

r
H
y m
(T
)
r
H
y m
(298
.15
K
)
T2 298.15K
BC
p,m
(B,
相态
)dT

若pyp,对反应焓的影响很小,可
将上面的“y”省掉。
式①②③叫基尔霍夫公式。
29
例:求反应CaCO3(s)→ CaO(s)+ CO2 的ΔrHm(1273K)
解:查 CaCO3(s)
ΔfHm(B,298K) -1206.87 kJ·mol-1
2
液体(或固体)的标准状态:不管纯液体B还是 液体混合物中的组分B,都是温度T,压力py 下 液体(或固体)纯物质B的状态。
注意:热力学标准状态的温度T是任意的。 不过,许多物质的热力学标准状态时的热数据是 在T=298.15K下求得的。
3
二、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rHmy(T)
1、化学反应计量方程与反应进度 设有方程:aA + bB = yY + zZ 或 0 =ΣνBB
2、由c H m y(B,相态, T )计算r H m y(T) 如果在一个反应中各个物质的标准摩尔燃烧焓 都已知 ,则整个化学反应的焓变等于各反应物燃 烧焓总和减去各产物燃烧焓总和。
r Hm y(T) = - BcHm y(B,相态,T )
23
对反应 aA(s)+b B(g) →yY(s)+zZ(g) r Hm y(298.15K)=-[y c Hm y(Y,s,298.15K)+ z c Hm y(Z,g, 298.15K)-a c Hm y(A, s, 298.15K) -b c Hm y(B,g, 298.15K)]
rHm,2= -393.50kJ.mol-1
和 CO(g)+1/2 O2(g) =CO2(g) rHm,3= -282.96 kJ.mol-1
rHm,1 = rHm,2 -rHm,3
=-393.50 kJ.mol-1 -(-282.96 kJ.mol-1 )
= -110.54 kJ.mol-1 14
ΔH1=ΔcHm
= -802.33 kJ·mol-1
CO2+2H2O(g)+8N2 298K
T
H 2 298K B C p,m (B)dT B
ΔH= ΔH1 + ΔH2 =0; 或 ΔH1 = - ΔH2
33
ΔH1 =-ΔH2=ΔcHm= -802.33 kJ·mol-1
T
H 2 298K B C p,m (B)dT B T [440.04 0.0425(T / K) 298K 8.5106 (T / K)2]dTJ mol1 K1 [133027 440.04(T / K ) 0.02125(T / K )2 2.8333106 (T / K )3]J mol1 34
24
§1-12 反应焓与温度的关系—基尔霍夫公式
一、基尔霍夫公式
r
H
y m
(T1
)
aA + bB
H
y 1
H
y 2
aA + bB
r
H
y m
(T2
)
yY + zZ
H3y
H
y 4
yY + zZ
已知ΔrHym(T1),求ΔrHym(T2)?
r
H
y m
(T1
)
r
H1y
r
H
y 2
r
H my (T2
)
r
H3y
r
5
2、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都处于标准态, 且反应进度为1mol时, 此时反应的等压热 效应称为标准摩尔焓[变], 用rHmy(T) 表示。
6
焓变
反应物及生成物 都处于标准态
r
H
y m
反应(reaction)
反应进度为1mol
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rHmy(T) 7
H2(g,py)+ I2(g,py) == 2 HI(g,py) rHmy(298.15K)= -51.8kJmol-1 式中:py表示气体的压力处于标准态; rHmy(298.15K)表示反应物及生成物都处于 标准态时,在298.15K,反应进度为1mol 时的焓变。
ΔH1 = - ΔH2
-802330-133027+440.04(T/K) +0.02125(T/K)2 + 2.8333×10-6(T/K)3 = 0 整理得:
440.04(T/K)+0.02125(T/K)2 + 2.8333×10-6(T/K)3 = 935358
标准参考态时最稳定单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在任何温度T 时均为零。
例如 fHm y(C,石墨,T)=0。
由教材和手册中可查得B的fHmy (B,相态, 298.15K)数据(见本书附录)。
16
2、由fHm y(B,相态,T )计算rHm y(T ) 如果在一个反应中各个物质的生成焓都已知 ,
则可以求整个化学反应的焓变。
10
因为有些反应,如燃烧反应,多在等容条 件下进行,实验测得的是Q V,m或ΔrUm而非Q p,m 和ΔrHm ,故上面的关系式从理论上提供 了将等容反应热转化为等压反应热的方法。
由于ΣνB(g)RT 较小,故在不进行精确计算时, 可以近似取为 Qp,m = Q V,m。例如 1 mol苯甲酸在 纯氧中完全燃烧, Q V,m = -3246.5 kJmol-1, Qp,m = -3247.8 kJmol-1, 二者仅差1.3 kJmol-1。
21
标准状态下的H2O(l),CO2(g)为完全燃烧 产物,不再燃烧,其标准摩尔燃烧焓在任何温度 T 时均为零。O2(g)不燃烧。 f H m y (CO2,g ,T ) = c H m y (C,石墨,T )
c H m y (CO2,g ,T ) = f H m y (C,石墨,T ) =0
22
H
y 4
25
因为
H1y a
T2 T1
C
p,m
(A)dT
,
H
y 2
b
T2 T1
C
p
,m
(B)dT
,
H3y
y
T1 T2
C
p,m
(Y)dT
H
y 4
z
T1 T2
C
p,m
(Z)dT
四式相加,有
r
Hmy
(T2
)
r
H
y m
(T1
)
T2 T1
C B p,m
(B)dT
26
r Hmy(T2 ) r Hmy(T1)
8
三、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摩尔热力学能 和摩尔焓
当系统发生了化学变化后,系统的温度回 到反应前始态的温度,系统放出或吸收的热 量,称为该反应的热效应。
吸热为正,放热为负。
9
化学反应的摩尔热力学能和摩尔焓即
ΔrUV,m与 ΔrHp,m 有何关系?
对理想气体参加的反应: Q p,m = Q V,m + ΣνB(g)RT ΔrH m = ΔrU m + ΣνB(g)RT
r Hm y(T) = BfHm y(B,相态,T ) r Hm y (298.15K) = Bf Hm y(B, 相态,298.15K)
17
如对反应 aA(g)+b B(g) →yY(g)+zZ(s) r Hm y(298.15K) =
yf Hm y(Y, g,298.15K) +zf H m y(Z, s,298.15K) -af H m y(A, g,298.15K) -bfHm y(B,g,298.15K)
令B表示计量方程中任一物质B的化学计
量系数,dnB为反应进行到任一程度时B的变 化量,定义:
d dnB 或者 B
nB B
称为反应进度,单位为摩尔(mol)。
4
若 =1mol,表示amol A与bmol B完全
作用生成ymol Y与zmol Z,即反应按所给 反应式的计量系数比例进行了一个单位的 化学反应,反应进度为1摩尔(mol)。
20
指定的完全燃烧产物为:H→H2O(l); C→CO2(g);
S→SO2(g);Cl→HCl(aq.);N→N2; H2(g,298.15K, py)+1/2O2(g,298.15K,py) =H2O (l,298.15K,py) c Hym (H2,298.15K)= -285.5kJmol-1
- 4.52×105 -8.53×105 Δc´= 12.89×105
ΣνBCp,m(B)= -18.54 + 7.73×10-3 (T/K)+ 12.89×105(T/K)-2
30
r Hm (T2 ) r Hm (T1)
T2 T1
C B p,m
(B)dT
ΔrHm(1273K)= 177.8 kJ·mol-1
T2 T1
BC
p,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