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溢洪道
6-1 溢洪道的认知
国家共享资源课
水工建筑物
二、过流特点 ★正槽溢洪道的过流特点: 1.过堰水流方向与泄槽的水流方向一致(溢流堰的轴线与泄 槽的轴线正交)。 2.水流平顺,超泄能力大,运用安全可靠。 3.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4.开挖工程量大。 ★侧槽溢洪道的过流特点: 1.水流过堰后约转 90°再经泄槽下泄。 2.水流紊乱(水流在侧槽中紊动,撞击很强烈)超泄能力小, (距坝头近,关系大坝的安全)运用不十分安全可靠。 三、适用条件 正槽溢洪道适用于有马鞍形垭口地形的大中型水库中。 侧槽溢洪道适用于两岸地势高,岸坡较陡的中小型水库中
国家共享资源课
水工建筑物
(二)侧槽溢洪道由五部分组成:
●控制段:又叫侧堰或溢流堰,控制溢洪道的泄流能力。 ●侧槽:过堰水流约转90°经侧槽下泄,槽内水流紊乱。 ●泄槽:把侧槽水流快速送往下游。 ●消能设施:将泄槽末端水流的能量尽量消除掉,使之能平稳地
流入下游。
●出水渠:将消能后的水流比较平顺地泄入原河道中。
国家共享资源课
水工建筑物
★泄水建筑物分类:
开敞式 河岸式 溢洪道 河床式 封闭式 溢流坝
正槽式河岸溢洪道 侧槽式河岸溢洪道 井式河岸溢洪道 虹吸式河岸溢洪道
泄水建筑物
坝身泄水孔 深式泄水建筑物 水工隧洞 坝下涵管
国家共享资源课
水工建筑物
任务5、 河岸溢洪道的位置选择 一、安全方面 修建在坚固的岩石地基上,必须修在挖方上,两侧山体必 须保证稳定,水流进出口不宜离大坝太近。 二、经济方面 选择高程合适的马鞍形山口,开挖方量少,衬砌简单,出 水归河,冲毁农田要少。 三、施工运用方面 为管理运用方便,不宜离大坝太远,施工中要考虑出渣线 路、堆渣场地,最好开挖的土石料能用在修坝中,尽量避免与 其他建筑物施工相互干扰,例如要考虑爆破的影响等。
6第六章 溢洪道
宽顶堰
宽顶堰的特点是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但流量系数较低 。(图1)
实用堰
实用堰与宽顶堰相比较,实用堰的流量系 数比较大,在泄量相同的条件下需要的溢流前 缘较短 。(图2)
驼峰堰
驼峰堰是一种复合圆弧的溢流低堰,堰面 由不同半径的圆弧组成,如图6-9所示。其流量 系数可达0.42以上,设计与施工简便,对地基 的要求低,适用于软弱地基。 (图3)
第三节 侧槽溢洪道
一、侧槽溢洪道的布置特点
组成:由控制段、侧槽、泄槽、消能防冲设施和出 水渠等部分。
适用条件:一般适用于坝址山头较高、岸坡较陡、 岩石坚固而泄量较小的情况。这种型式的溢洪道多 用于中小型工程。
特点:溢流堰可采用实用堰,堰顶一般不设闸门。 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堰后可以是开敞明槽,也可 以是无压隧洞,也可利用施工导流隧洞,如图所示。 侧槽溢洪道与正槽溢洪道的主要区别在于侧槽部分, 其堰
堰顶高程
中、小型水库溢洪道,特别是小型水库溢洪道常不 设闸门,堰顶高程就是水库的正常蓄水位;溢洪道 设闸门时,堰顶高程低于水库的正常蓄水位。堰顶 是否设置闸门,应从工程安全、洪水调度、水库运 行、工程投资等方面论证确定。侧槽式溢洪道的溢 流堰一般不设闸门。
折线形堰
胸墙
当水库水位变幅较大时,常采用带胸墙的溢流堰。 这种布置型式,可以减小闸门尺寸,在较低库水 位时开始溢流,提高水库汛前限制水位,充分发 挥水库效益。但在高水位时其超泄能力不如开敞 式溢洪道。
由于侧槽内的流量是沿流向不断增加的,所以侧槽 底末一较深宽般端,亦b断0/调应面bl越整沿底小段水宽,(流bl的则的方比侧工向值槽程逐对的量渐侧开也增槽挖相加的量应。工越增起程省加始量,。断影但所面响槽以底很底,宽挖大应b0与得。根 据b施0/工地bl采要形用求、1,地~1b质/l一2,条般其件选中用确b与定0的泄比最槽较小底经值宽济应相的满同b足。0/开bl 值挖,设通备常和
6第六章 溢洪道
二、自溃式非常溢洪道
一般用于自溃坝高度较低,分担洪水比重不大 的情况。当溢流自溃坝较长时,可用隔墙将其 分成若干段,各段采用不同的坝高,满足不同 水位的特大洪水下泄,避免当泄量突然加大时 给下游造成损失。
引冲自溃式是在自溃坝的适当位置加引冲槽, 当库水位达到启溃水位后,水流即漫过引冲槽, 冲刷下游坝坡形成口门并向两侧发展,使之在 较短时间内溃决。在工程中应用较广泛。
(2)槽底高程:槽底高程加槽内水深等于水面高 程,水面过高将淹没堰顶影响过堰流量。所以,确 定槽底高程的原则应该是在不影响溢流堰过流能力 的条件下,尽量采用较高的槽底以减少开挖方量。
(二)侧槽的纵剖面
根据实验,若槽内水面线在侧槽始端最高点超出溢流堰顶的 高度hs(图6-29)不超过堰顶水头H的0.5倍时,可以认为对 整个溢流堰来说是非淹没的。
(二)侧槽的纵剖面
(1)槽底纵坡:侧槽应有适易的纵坡以满足泄水 能力的要求。由于槽中水流处于缓流状态,因而侧 槽的纵坡比较平缓,但如果槽底纵坡过缓,将使侧 槽上游段水面壅高过多而影响过堰流量。但如果过 陡,又会增加侧槽下游段的开挖深度。初步拟定时 可采用0.01~0.05。具体数值可根据地形和泄量大小 选定。
如大伙房水库为了渲泄特大洪水1977年增加了一条长达150m的漫流式非常溢这种形式的溢洪道是在非常溢洪道的底板上加设自溃堤堤体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非粘性的砂料砂砾或碎石填筑平时可以挡水当水位达到一定高程时自行溃决以渲泄特大洪水
第六章 河岸溢洪道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正槽溢洪道 第三节 侧槽溢洪道 第四节 非常溢洪道
二、自溃式非常溢洪道
这种形式的溢洪道是在非常溢洪道的底板上 加设自溃堤,堤体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非粘 性的砂料、砂砾或碎石填筑,平时可以挡水, 当水位达到一定高程时自行溃决,以渲泄特 大洪水。按溃决方式可分为溢流自溃和引冲 自溃两种形式。如图6-30、6-31所示。
第6章 河岸溢洪道
第六章河岸溢洪道第一节概述一、泄水建筑物:用来宣泄洪水期间或其他情况下水库(或渠道)中多余水量以保证大坝安全的建筑物。
包括河床溢洪道(如溢流坝、泄洪闸、泄水孔等)和河岸溢洪道(明渠和泄水隧洞等)。
二、河岸溢洪道的适用条件1、河谷狭窄,洪峰流量大,采用河床布置有困难;2、坝体不宜作河床溢洪道;3、有垭口地形;4、利用施工导流洞改建。
三、溢洪道分类1、正槽溢洪道2、侧槽溢洪道3、井式溢洪道4、虹吸溢洪道一、工作特点开敞式正面进流. 泄槽与溢流堰轴线正交,过堰水流与泄槽方向一致.组成: 进水段(引水渠), 控制段,泄槽(陡槽), 消能段,尾水渠.优点:结构简单,进流量大,泄流能力强,工作可靠,施工、管理、维修方便,因而被广泛采用。
图6-1 正槽溢洪道二、正槽溢洪道各组成部分的设计1、引水渠作用:使水流平顺地进入控制段,改善堰身及泄槽的流态。
设计原理:在合理的开挖方量下,尽量减少水头损失,以增加溢洪道的泄水能力。
断面形式:岩基上接近矩形,土基上采用梯形。
进口布置形式:喇叭口。
图6-2 溢洪道的整体布置单位:m2、控制堰段作用:控制溢洪道的泄流能力.横断面:矩形纵剖面:实用堰和宽顶堰设计要求:有足够的泄流能力.*实用堰:流量系数大,需要的溢流前缘较短,较之宽顶堰可减少工程量。
但施工复杂,多用于岩石地基上,尤其是岸坡较陡的大中型工程。
形式:克-奥型、WES曲线型*宽顶堰: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但流量系数较小,需要的溢流前缘较长。
多用于泄洪量不大或附近地形较平缓的中小型工程中。
B—堰顶长度H—堰上水头P—堰高图6-3 常用的控制堰3、泄槽段工作特点:在溢流堰后用泄槽与消能段相接,为使槽内水流呈急流状态其纵坡常为大于临界坡度的陡坡,因此又称其为陡槽。
由于泄槽内水流流速较高,设计时必须考虑高速水流产生的冲击波、脉动和空蚀现象,在布置和构造上予以重视,一般应加高、加固泄水槽的边墙,以确保溢洪道的安全。
(1)泄槽的纵剖面设计泄槽的纵坡一般做成为大于临界坡度的陡坡,通常i=1%~5%,有时可达10%~15%。
水工建筑物河岸溢洪道
第六章河岸溢洪道● 目的:1.了解河岸泄水建筑物的功用、类型和运用条件。
2.了解正槽溢洪道的组成、使用条件及选址原则。
掌握进水段平面布置、断面型式,控制段溢流堰的布置和断面设计,泄水槽的收缩段、扩散段、弯曲段的设计特点;出口消能方式的选择及尾水渠的布置要求。
● 重点:1.河岸泄水建筑物类型和运用条件。
2.河岸泄水建筑物类型和运用条件。
● 难点:1.正槽溢洪道的进水段的作用、平面布置、断面型式;控制段溢流堰的布置、泄水槽的布置、断面设计、收缩段、扩散段、弯曲段的设计特点。
2.控制段溢流堰的布置,泄水槽的收缩段、扩散段、弯曲段的设计特点。
● 章节学习内容:1.河岸泄水建筑物的功用、类型和运用条件。
2.正槽溢洪道。
组成、优缺点、使用条件及选线原则;进水段的作用、平面布置、断面型式;控制段溢流堰的布置、布置和断面设计、收缩段、扩散段、弯曲段的设计特点;出口消能方式的选择及尾水渠。
学习要点:1.河岸式溢洪道的类型和运用条件2.正槽式溢洪道设计要点第一节河岸式溢洪道的特点泄水建筑物类型河床式溢洪道:适用于坝型适于坝顶溢流式或坝身泄水孔的情况。
河岸式溢洪道:①坝型为土石坝;②坝型为重力坝,但河谷狭窄,布置河床式溢洪道有困难。
泄水遂洞:在山体中开凿的一种水流通道,可用于引水、排水、排砂、预泄洪水、施工导流。
第二节河岸式溢洪道的类型一、按结构形式分类1.正槽式溢洪道2.侧槽式溢洪道3.井式溢洪道4.虹吸式溢洪道二、按泄水方式分类1.开敞式溢洪道:Q=f(H3/2),超泄能力大,工作可靠,适应性强。
如,正槽式溢洪道、侧槽式溢洪道。
2.封闭式溢洪道:Q=f(H1/2),没有超泄能力,但进口高程低,能预泄洪水。
如,井式、虹吸式溢洪道。
三、按设计标准分类正常溢洪道:按设计洪水标准和校核洪水标准修建的永久性泄水建筑物。
非常溢洪道:根据最大可能洪水标准,采取的非常保坝措施,有漫溢式溢洪道,自溃式溢洪道。
第三节正槽式溢洪道一、位置选择正槽式溢洪道的位置选择应考虑以下几方面:1)地形条件①开挖量要小,原地面高程与正常蓄水位高程相近;②洪水归河;③引渠短,减小水头损失。
第六章河岸溢洪道
6
1
2
3
5
图6-2 侧槽式溢洪道布臵图 1—洪道; 2—侧槽; 3—泄水槽; 4—出口布消能段 5—上坝公路; 6—土石坝
第五章
第 一 节 概 述
河 岸 溢 洪 道
(3)井式溢洪道:图6-3所示,这种溢洪道由溢流 喇叭口段、竖井段和泄洪隧洞段组成。水流进入环
行溢流堰后,经竖井和泄水隧洞段流入下游。这种
ν——扩散段的起、止断面平均流速(m/s)。
第五章
第 二 节 正 槽 溢 洪 道
河 岸 溢 洪 道
工程经验和试验资料表明:当收缩角和扩散角 控制在6゜以内时,槽内的水流流态较好。当 θ <6°时,可不进行冲击波验算。对重要 工程还应进行水工模型试验。 (2)弯道设计 泄槽在平面上必须设弯道时,弯道应设臵 在流速较小、水流平稳、底坡较缓,且无变 化的部位。转弯时,应采用较大的转弯半径 及适宜的转角。 矩形断面:可取r=(4-6)B,转角θ ≥20°。 图6-11所示,可在直线与弯道之间设缓和过 渡段。
第五章
第 一 节 概 述
河 岸 溢 洪 道
并应尽量避免深挖,以免造成高边坡失稳或边坡 处理困难等问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选择溢 洪道的位臵时,应充分考虑水文地质条件,以确 保溢洪道的安全。 (3)土石坝枢纽中,溢洪道的进出口不宜距土石 坝太近,以免冲刷坝体。 (4)施工和运行 应使开挖出渣线路和堆渣场地便于布臵,并考虑 利用开挖出来的土石料作为筑坝材料,以减少弃 料为运行方便,溢洪道不宜离水库管理处太远。
第五章
河 岸 溢 洪 道
第二节 正 槽 溢 洪 道
正槽溢洪道一般由进水渠段、控制段、泄槽 段、消能防冲设施和出水渠五个部分组成。 一、进水渠 进水渠是水库与控制段之间的连接段; 作用:进水及调整水流。 设计原则:当控制段邻近水库时,进水渠可用 一喇叭形进水口代替,具体布臵应从三个方面 考虑: (1)平面布臵: 1)进水渠在平面上最好按直线布臵,且前缘不 得有阻碍进流的山头或建筑物,以便水流均匀 平顺入渠。
第六章-河岸溢洪道自测题答案
,第六章河岸溢洪道答案一、填空题1.河岸溢洪道的主要类型有正槽式、侧槽式井式和虹吸式四种。
2.正槽溢洪道通常由进水渠、控制段、泄槽消能防冲设施、出水渠等部分组成。
3.侧槽溢洪道通常由控制段、侧槽、泄槽消能防冲设施、出水渠等部分组成。
4.非常溢洪道一般分为漫流式、自溃式爆破引溃式三种。
5.溢流堰的主要形式有宽顶堰、实用堰驼峰堰和折线形堰。
二、单项选择题、1.关于实用溢流堰上游堰高P和定型设计水头Hd 的比值P/Hd与流量系数m的关系正确的是( B )。
A、高堰的流量系数m随P/Hd减小而降低;B、高堰的流量系数m接近一个常数;C、低堰的流量系数m随P/H减小而升高;dD、低堰的流量系数m接近一个常数;2.对于正槽溢洪道的弯道泄槽,为了保持泄槽轴线的原底部高程及边墙高不变,以利施工,则应采用下列措施( A )。
A、外侧渠底抬高△h,内侧渠底降低△hB、外侧渠底降低△h,内侧渠底抬高△h·C、外侧渠底抬高△h,内侧渠底抬高△hD、外侧渠底降低△h,内侧渠底降低△h(△h为外墙水面与中心线水面高差)3.陡坡泄槽i>ik,当水深h0<h<hk,h0为正常水深,hk为临界水深,泄槽水面曲线为( B )。
A、a型壅水曲线B、b型降水曲线C、c型壅水曲线D、均可发生4.为了减少侧槽的开挖量,下列措施不对的有( C )。
A、侧槽宜采用窄深工式,靠岸一侧边坡宜陡些¥B、允许始端侧槽内水面高出堰顶 (H为堰上水头)C、侧槽宜采用宽浅式D、b0/bl应小些,一般为~(b0和bl为侧槽始端与末端底宽)三、简答题1.河岸溢洪道如何进行位置的选择应选择有利的地形条件,布置在垭口或岸边,尽量避免深挖而形成边坡。
(1)应布置在稳定的地基上,并考虑岩层及地质构造的性状,充分注意地质条件的变化'(2)溢洪道进出口的布置应使水流顺畅,不影响枢纽中其他建筑物的正常运行,进出口不宜距土石坝太近,以免冲刷坝体(3)从施工条件考虑,应便于出渣路线及堆渣场所的布置。
溢洪道管理制度范本
溢洪道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溢洪道管理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灾后恢复重建,维护社会稳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涉及溢洪道的管理工作,包括溢洪道的建设、运行、维护等方面。
第三条溢洪道管理工作应遵循科学、合法、公正、透明的原则,依法保护溢洪道的安全性,确保其发挥应有的功能。
第四条溢洪道管理工作应由有关部门负责领导,相关单位配合执行,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
第二章溢洪道建设管理第五条溢洪道建设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科学合理规划布局,确保工程质量。
第六条溢洪道建设应进行项目审批,涉及住房拆迁的,应按照国家政策和法律规定,合理安排住户搬迁,并给予适当的补偿。
第七条溢洪道建设过程中,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对施工单位和人员的监督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第八条溢洪道建设项目完工后,应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对于存在质量问题的,应及时整改整修。
第三章溢洪道运行管理第九条溢洪道应定期进行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及时处理隐患,确保运行安全。
第十条溢洪道应定期清淤疏浚,保持通畅,确保灾害发生时能够有效发挥溢洪作用。
第十一条溢洪道应定期维护保养,对设施设备进行检修更换,确保正常运行。
第十二条溢洪道管理单位应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四章溢洪道管理责任第十三条溢洪道管理单位应划定管理范围,明确责任主体,建立健全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责任。
第十四条溢洪道管理单位应加强人员培训,提升管理水平,确保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第十五条溢洪道管理单位应建立健全管理档案,定期整理归档,确保管理工作有据可查。
第十六条溢洪道管理单位应及时公开相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督,保障公众知情权。
第五章溢洪道管理制度建设第十七条溢洪道管理单位应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
第十八条溢洪道管理单位应定期组织评估,评估结果作为改进管理工作的依据。
溢洪道的特点
渠式控制段:不用溢流堰控制水流,直接采用 明渠。其优点是:施工简单;其缺点是:不设 闸门,水流不易控制,泄流能力难以得到保证。 一般适用于明渠较长、且较为平缓的小型工程 中。
(一)溢流堰的型式
溢洪道的型式:宽顶堰、实用堰、驼峰堰等。
452.5
444.4
R=7.5 R=12
440 壤土
436.5
浆砌石护面
443
铺盖
图2-10
435.5
回填混凝土 28
434.5
回填砂砾石
混凝土垫层10cm d=1~10mm反滤层厚20cm
岳城水库溢洪道闸室纵剖面图 单位:m
i=1:1.5 54
岳城水库溢洪道剖面
4. 带胸墙的溢流堰
当水库水位变幅较大时,为了减小闸 门尺寸,或为使在较低水位时有较大的 泄流量,溢洪道还常可采用带胸墙的溢 流孔口。
溢流堰体形设计要求:尽量增大流量系数,在 泄流时不产生空穴水流或诱发危险振动的负压 等。
1.宽顶堰
宽顶堰是一种顶部宽平、堰高很小的溢流堰, 其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但流量系数较低(约 为0.32~0.385)。
由于宽顶堰荷载小,对承载力较差的土基适应 能力强,因此在泄量不大或附近地形较平缓的 中小型工程中应用较广。
3. 驼峰堰
驼峰堰是我国从工程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具 有复合圆弧的低堰,如图,其流量系数可达 0.42以上,但驼峰堰迄今尚无定型剖面,通常 需通过水工模型试验确定其流量系数。
岳城水库(如图)溢洪道就是采用的驼峰堰, 模型试验的流量系数m可达0.46左右。1971年 的原型观测资料显示,堰上水头H=5.30m时, m=0.47;H=5.57m时,m=0.458。说明驼峰堰流 量系数较大,但流量系数随堰上水头增加而有 所减小。
水工建筑物--河岸溢洪道
第六章 河岸溢洪道
(2)平面布置及纵横剖面 总原则:a.直线、等宽、对称布置,但工程中常采用 总原则:a.直线、等宽、对称布置, 直线 收缩段(以减小工程量) 收缩段(以减小工程量) 扩散段(减小单宽流量) 扩散段(减小单宽流量) 弯曲段(解决洪水归河问题) 弯曲段(解决洪水归河问题) 挖方工程: 挖方工程:深窄断面 填方工程: 填方工程:宽浅断面 达到经济目的
于地基条件差、 于地基条件差、泄量小的地形平缓的中小 型工程。 型工程。 工程量小,施工复杂, m 实用堰: 2、实用堰: 高,工程量小,施工复杂,适用于岸坡 较陡的大中型工程。 较陡的大中型工程。
第六章 河岸溢洪道
体型:标准WES WES、 奥曲线、 (1) 体型:标准WES、克-奥曲线、幂次曲线 (2) 低堰
第六章 河岸溢洪道
2、溢流堰
溢洪道的控制段, 溢洪道的控制段,是控制溢洪道泄流能力的关键部位 要求:增大流量系数, 要求:增大流量系数,不产生负压及空蚀
(一)堰型 宽顶堰: 1、宽顶堰: 、方便、m低(0.32 0.385),适用 简单、 0.32—0.385),适用 0.385), 简单 方便、
一、正槽溢洪道的组成、功用及其布置 正槽溢洪道的组成、 1. 组成及功用 • 引水渠 • 溢流堰 • 泄槽 • 消能段 • 尾水渠
第六章 河岸溢洪道
泄水建筑物:用来宣泄洪水期间或其他情 况下水库(或渠道)中多余水量以保证 大坝安全的建筑物。包括河床溢洪道 (如溢流坝、泄洪闸、泄水孔等)和河 岸溢洪道(明渠和泄水隧洞等)。 河岸溢洪道的适用条件 1、河谷狭窄,洪峰流量大,采用河床布 置有困难; 2、坝体不宜作河床溢洪道; 3、有垭口地形; 4、利用施工导流洞改建。
*变坡:泄槽很长时,为适应地形、地质 条件而设。 由陡变缓,变坡处用反弧段连接R8 ~ 10倍水深,易出现动水压力破坏,应尽 量避免。 由缓变陡:变坡处用抛物线连接。槽底 易产生负压。
图6-4 泄槽变坡处的竖曲线
(2)泄槽的平面布置 从高速水流考虑,泄槽在平面上应尽量直线、 等宽、对称布置。 实际上,由于地质(形)条件的限制,或从 减少开挖、处理洪水归河、有利消能等方面 考虑,往往改变横断面,设置收缩段、弯曲 段或扩散段。
第二节、正槽溢洪道工作特点 开敞式正面进流. 泄槽与溢流堰轴线 正交,过堰水流与泄槽方向一致. 组成: 进水段(引水渠), 控制段,泄 槽(陡槽), 消能段,尾水渠. 优点:结构简单,进流量大,泄流能力强, 工作可靠,施工、管理、维修方便,因而 被广泛采用。
一、正槽溢洪道各组成部分的设计 1、引水渠 作用:使水流平顺地进入控制段,改善堰身 及泄槽的流态。 设计原理:在合理的开挖方量下,尽量减少 水头损失,以增加溢洪道的泄水能力。 断面形式:岩基上接近矩形,土基上采用梯 形。 进口布置形式:喇叭口。
图6-2 溢洪道的整体布置 单位:m
2、控制堰段 作用:控制溢洪道的泄流能力. 横断面:矩形 纵剖面:实用堰和宽顶堰 设计要求:有足够的泄流能力. *实用堰:流量系数大,需要的溢流前缘较短, 较之宽顶堰可减少工程量。但施工复杂,多 用于岩石地基上,尤其是岸坡较陡的大中型 工程。 *宽顶堰: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但流量系数 较小,需要的溢流前缘较长。多用于泄洪量 不大或附近地形较平缓的中小型工程中。
溢洪道
4~6. 某大型工程,位于8度地震区。
主坝为粘土均质坝,受地形的限制,为满足泄洪要求,在主、副坝联接处建有溢洪道,设计洪水泄流量为8300m3/s,溢洪道基础位于第三纪砂层上。
溢洪道采用直线布置,由驼峰堰进水闸、泄槽、一级消力池、二级消力池、三级消力池以及海漫等几部分组成。
堰体为驼峰堰型,长28m,上游设壤土铺盖,厚2~3m,长250m,渗透系数为1×10-6cm/s,铺盖下砂层渗透系数为3×10-3cm/s。
堰体下设两条横向(垂直水流)排水管,并与堰体两侧边边墙外纵向排水管相联,横向排水管内地下水位高程为134.5m。
堰体结构简图及设计洪水过水时的受力状态见附图。
泄槽两侧挡墙为直墙式,并对称扩散,进口堰末泄槽起点宽131.5m,流速为13.15m/s,水深4.8m;泄槽末端处宽170m,流速为21.23m/s,水深2.3m。
泄槽底板下设有反滤层和网状排水沟,纵横向排水沟布置在泄槽底板下,横向排水沟自溢洪道中心向两侧以5%的坡度引边墙外排水廊道内。
第三纪砂层相对密度为0.80。
由颗粒级配曲线查得小于各粒径重量占总重量的百分数如下表:4. 判断溢洪道泄槽(陡槽)满足水流扩散所需要的沿水流方向的最小水平投影长度,下列哪一项能满足最低要求?(A)190 m (B)170 m(C)150 m (D)130 m答案:(B )主要解答过程:溢洪道泄槽边墙扩散角可按《溢洪道设计规范》附录A.3中公式A.3.2-2计算,tgQ=(g*h)1/2/k/v式中:h—扩散段首、未端平均水深;v—扩散段首、未端平均流速;k—经验系数,取3.0;h=0.5(4.8+2.3)=3.55m v=0.5(13.15+21.23)=17.19m/stgQ=(g*h)1/2/k/v=(9.81*3.55)1/2/3/17.19=0.114溢洪道泄槽满足水流扩散所需要的沿水流方向的最小水平投影长度L:L=0.5(170-131.5)/0.114=168.9m5. 当设计洪水泄洪,闸门全开堰体过水时,(顺水流方向)影响堰体(单宽)稳定的除有结构自重及其上的永久设备重量、土压力外,还有哪些基本荷载?(A)设计洪水位时的扬压力和地震荷载(B)设计洪水位时的扬压力和泄流时的水压力(C)设计洪水位时的静水压力和地震荷载(D)设计洪水位时的静水压力和波浪压力答案:(B D)主要解答过程:规范4.3.76. 由上述条件,下列哪一选项最接近高程134.5m以上堰体上游面(单宽)所作用的水平水推力的计算值?(按时均压强计算,忽略铺盖厚度,堰趾至横向排水沟的渗径长度按20m计,堰体过水如图示)。
5.河岸溢洪道
第四节
非常溢洪道
一、漫流式 漫流式非常溢洪道的布臵与正槽溢洪道类似,堰 顶高程应选用与非常溢洪道启用标准相应的水位 高程。控制段(溢流堰)通常采用混凝土或浆砌 石衬砌,设计标准应与正槽溢洪道控制段相同, 以保证泄洪安全。控制段下游的泄槽和消能防冲 设施,如行洪过后修复费用不高时可简化布臵, 甚至可以不做消能设施。控制段可不设闸门控制, 任凭水流自由宣泄。溢流堰过水断面通常做成宽 浅式,故溢流前缘长度一般较长。因此,这种溢 洪道一般布臵在高程适宜、地势平坦的山坳处, 以减少土石方开挖量。
三、爆破引溃式
工难度介于WES堰与宽顶堰之间,对地基要求相对较低, 适用于软弱岩性地基。
*带胸墙的溢流堰:当水库水位变幅较大时,为了减小闸
门尺寸或在较低库水位时开始溢流,提高水库汛前限制水 位,充分发挥水库效益。
控制方式:中、小型水库溢洪道,特别是小型水 库溢洪道常不设闸门,堰顶高程就是水库的正常 蓄水位;溢洪道设闸门时,堰顶高程低于水库的 正常蓄水位。 溢流孔口尺寸的拟定:主要是溢流堰堰顶高程和 溢流前沿宽度的确定。其设计方法与溢流重力坝 基本相同。但由于溢洪道出口一般离坝脚较远, 其单宽流量可以比溢流重力坝所采用数值大。
非常溢洪道
引冲自溃式也是由自溃坝、溢流堰和泄槽组成 ,在 坝顶中部或分段中部设引冲槽,如图6-18所示。 当库水位超过引冲槽底部高程后,水流经引冲槽 向下游泄放,并把引冲槽冲刷扩大,使坝体自溃 泄洪。 这种自溃方式在溃决过程中流量逐渐加大,对下游 防护较有利,故自溃坝体高度可以适当提高。对 于溢流前缘较长的坝,也可以按分级分段布臵。 引冲槽槽底高程、尺寸和纵向坡度可参照已建工 程拟定。
(4)泄槽的掺气减蚀
高速水流作用下,边壁不平整是泄槽发生空蚀破坏的根本 原因。 对衬砌的不平整的要求。我国《溢洪道设计规范》规定: v=20~30m/s Δ=10mm; v=30~50m/s Δ=5mm 美国:垂直水流的升坎不允许大于3.2mm;平行水 流的升坎不允许大于6.3mm 防止空蚀产生的措施:掺气减蚀、优化体形、控制泄流表 面的不平整度和采用抗空蚀材料等。 掺气减蚀的机理: ①掺气可使过水边界上的负压减小或消除。 ②空穴中含有一定数量的空气,破灭时破坏力 减弱。 ③空气泡的存在,对空穴溃灭时的破坏力有缓 冲气垫作用。
水工建筑物_任旭华_第六章河岸溢洪道
毁泄洪,以确保大坝安全。
第六章 河岸溢洪道
第二节 正槽溢洪道
一、正槽溢洪道的组成、功用及其布置 1. 组成及功用 • 引水渠 • 溢流堰 • 泄槽 • 消能段 • 尾水渠
第六章 河岸溢洪道
作用:输水,是长距离输水建筑物。 要求:泄槽水位不能影响溢流堰自由泄流,
槽中不能发生水跃。
(1)水流特点:a.陡坡 i>icr 、急流Fr>1 b.高速水流问题——脉动、掺气、振动、 冲击波、空化空蚀
第六章 河岸溢洪道
(2)平面布置及纵横剖面
总原则:a.直线、等宽、对称布置,但工程中常采用 收缩段(以减小工程量) 扩散段(减小单宽流量) 弯曲段(解决洪水归河问题)
(1) 体型:标准WES、克-奥曲线、幂次曲线
(2) 低堰 (m P1 ) 为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流量系数要求
Hd
P1 0.3
Hd
P2 0.5
Hd
(3) Hd 的确定:Hd (0.65 ~ 0.85)Hmax
常取较小的 Hd,使堰面曲线较瘦小,高水位时,
出现适度负压,以增大流量系数,减小工程量。
波的影响; d.泄槽末端消能段应远离坝脚也不应影响通航建筑物
和水电站尾水。
• 从施工上讲:
a.充分利用开采出来的石渣; b.爆破开挖不影响相邻建筑物。
二、溢洪道各组成部分的设计
第六章 河岸溢洪道
1.引水渠的设计
• 设计要求:
A.进流平顺,水头损失小,渠内流速限制在1.5-3.0m/s以下;
B.沿水流方向的中心线尽量布置成直线或平缓的曲线,转弯 时其丰径不小于4-6倍渠底宽度;
河岸溢洪道1
• 侧槽溢洪道—水流过堰后急转弯近90°,再经过 泄槽或斜井,或隧洞下泄(p.378图8-15)。
• 井式溢洪道—水流从平面上呈环形的溢流堰四周 向心汇入,再经竖井和隧洞下泄(p.382图8-20)。
• 虹吸溢洪道—利用虹吸作用,使水流翻过堰顶的虹吸 管,再经泄槽下泄 (p.385图8-24)。
• 评价考核:了解目前国内外溢洪道的设计状况,掌握其工作特点、 分类和功用、各部分的设计方法和要点。认真、独立、正确地完成 本章作业,作业成绩占平时成绩的20%。
• 教材内容:沈长松、王世夏、林益才、刘晓青主编《水工教主物》
(水利水电出版社)教材中第八章的相关内容。
河海大学
第六章 河岸溢洪道
第一节 泄水建筑物作用与分类
第六章 河岸溢洪道
本章教学要求
• 重点难点:正槽溢洪道、侧槽溢洪道及其它形式的溢洪道。 收缩段、弯曲段设计。
• 教学设计: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正槽和侧槽溢洪道的工作 原理、设计方法。 通过课前预习、课堂讲授和课后作业这个教学过 程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准备和课后探究、讨论 、顺利引入新课部分的 内容,通过师生互动、课堂总结、课后作业这几个教学环节让学生 牢固掌握本章知识点并能够灵活运用。
河岸溢洪道的工作方式与分类
1.工作方式 • 有闸门----大多数情况下 • 无闸门----中小型工程,多雨地区
两者比较: ①堰顶高程不同; ②泄流能力不同; ③坝高不同; ④防洪库容位置不同; ⑤管理方式不同; ⑥溢流前缘长不同。
2.分类 由于地形条件和地质条件的不同,河岸溢洪道可有多种
形式。 按水流方向是否变化分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河岸溢洪道教学要求:了解溢洪道作用和工作特点,掌握溢洪道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熟悉溢洪道的细部构造和地基处理方法。
第一节概述在水利枢纽中,必需设置泄水建筑物。
溢洪道是一种最常见的泄水建筑物,用于排泄水库的多余水量、必要时防空水库以及施工期导流,以满足安全和其他要求而修建的建筑物。
溢洪道可以与坝体结合在一起,也可以设在坝体以外。
混凝土坝一般适于经坝体溢洪或泄洪,如各种溢流坝。
此时,坝体既是挡水建筑物又是泄水建筑物,枢纽布置紧凑、管理集中,这种布置一般是经济合理的。
但对于土石坝、堆石坝以及某些轻型坝,一般不容许从坝身溢流或大量泄流;或当河谷狭窄而泄流量大,难于经混凝土坝泄放全部洪水时,需要在坝体以外的岸边或天然垭口处建造溢洪道(通常称河岸溢洪道)或开挖泄水隧洞。
河岸溢洪道和泄水隧洞一起作为坝外泄水建筑物,适用范围很广,除了以上情况外,还有:(1)坝型虽适于布置坝身泄水道,但由于其他条件的影响,仍不得不用坝外泄水建筑物的情况是:①坝轴线长度不足以满足泄洪要求的溢流前缘宽度时;②为布置水电站厂房于坝后,不容许同时布置坝身泄水道时;③水库有排沙要求,而又无法借助于坝身泄水底孔或底孔尚不能胜任时(如三门峡水库,除底孔外,又续建两条净高达13m的大断面泄洪冲沙隧洞)。
(2)虽完全可以布置坝身泄水道,但采用坝外泄水建筑物的技术经济条件更有利时,也会用坝外泄水建筑物。
如:①有适于修建坝外溢洪道的理想地形、地质条件,如刘家峡水利枢纽高148m的混凝土重力坝除坝身有一道泄水孔外,还在坝外建有高水头、大流量的溢洪道和溢洪隧洞;②施工期已有导流隧洞,结合作为运用期泄水道并无困难时。
岸边溢洪道按泄洪标准和运用情况,可分为正常溢洪道(包括主、副溢洪道)和非常溢洪道。
正常溢洪道的泄流能力应满足宣泄设计洪水的要求。
超过此标准的洪水由正常溢洪道和非常溢洪道共同承担。
正常溢洪道在布置和运用上有时也可分为主溢洪道和副溢洪道,但采用这种布置是有条件的,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枢纽布置、坝型、洪水特征及其对下游的影响等因素研究确定,主溢洪道宣泄常遇洪水,常遇洪水标准可在20年一遇至设计洪水之间选择。
非常溢洪道在稀遇洪水时才启用,因此运行机会少,可采用较简易的结构,以获得全面、综合的经济效益。
岸边溢洪道按其结构型式可分为正槽溢洪道、侧槽溢洪道、井式溢洪道和虹吸式溢洪道等。
在实际工程中,正槽溢洪道被广泛应用,也较典型,为本章的重点,其他型式的溢洪道仅作简要介绍。
第二节正槽溢洪道一、正槽式溢洪道的位置选择溢洪道的布置和型式应根据水库水文、坝址地形、地质、水流条件、枢纽布置、施工、运用管理以及造价等因素,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下面介绍地形条件、地质条件、泄流时的水流条件、施工条件对正槽溢洪道位置选择的影响。
地形条件。
溢洪道应位于路线短和土石方开挖量少的地方。
比如坝址附近有高程合适的马鞍形垭口,则往往是布置溢洪道较理想之处。
拦河坝两岸顺河谷方向的缓坡台地上也适于布置溢洪道。
地质条件。
溢洪道应尽量位于较坚硬的岩基上。
当然土基上也能建造溢洪道,但要注意,位于好岩基上的溢洪道可以减轻工程量,甚至不衬砌;而土基上的溢洪道,尽管开挖较岩基为易,而衬砌及消能防冲工程量可能大得多。
此外,无论如何应避免在可能坍滑的地带修建溢洪道。
泄洪时的水流条件。
溢洪道应位于水流顺畅且对枢纽其他建筑物无不利影响之处,通常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控制堰上游应开阔,使堰前水头损失小;②控制堰如靠近土石坝,其进水方向应不致冲刷坝的上游坡;③泄水陡槽在平面上最好不设弯段;④泄槽末端的消能段应远离坝脚,以免造成坝身的冲刷;⑤水利枢纽中如尚有水力发电、航运等建筑物时,应尽量使溢洪道泄水时不造成电站水头的波动,不影响过船筏的安全。
施工条件。
使溢洪道的开挖土、石方量具有好的经济效益,如将其用于填筑土石坝的坝体;在施工布置时,应仔细考虑出渣路线及弃渣场的合理安排,此外,还要解决与相邻建筑物的施工干扰问题。
二、正槽式溢洪道的组成及各部分设计正槽溢洪道通常由引水渠、控制段、泄槽、出口消能段及尾水渠等部分组成,溢流堰轴线与泄槽轴线接近正交,过堰水流流向与泄槽轴线方向一致,见图6-1。
其中,控制段、泄槽及出口消能段是溢洪道的主体。
图6-1 正槽溢洪道平面布置图1-引水渠;2-溢流堰;3-泄槽;4-出口消能段;5-尾水渠;6-非常溢洪道;7-土石坝(一)引水渠由于地形、地质条件限制,溢流堰往往不能紧靠库岸,需在溢流堰前开挖引水渠,将库水平顺的引向溢流堰,当溢流堰紧靠库岸或坝肩时,此段只是一个喇叭口,如图6-2所示。
图6-2 溢洪道引水渠的型式1-喇叭口;2-土石坝;3-引水渠为了提高溢洪道的泄流能力,引水渠中的水流应平顺、均匀,并在合理开挖的前提下减小渠中水流流速,以减少水头损失。
流速应大于悬移质不淤流速,小于渠道中不冲流速,设计流速宜采用3~5m/s。
引水渠越长,流速越大,水头损失就越大。
在山高坡抖的岩体中开挖溢洪道,为了减少土石方开挖,也可采用较大的流速。
例如,碧口水电站的岸边溢洪道,经技术经济比较,其引水渠的水流流速,在设计情况下选用了5.8 m/s。
引水渠的渠底视地形条件可做成平底或具有不大的逆坡。
渠底高程要比堰顶高程低些,因为在一定的堰顶水头下,行近水深大,流量系数也较大,泄放相同流量所需的堰顶长度要短。
因此,在满足水流条件和渠底容许流速的限度内,如何确定引水渠的水深和宽度,需要经过方案比较后确定。
引水渠在平面布置上应力求平顺,避免断面突然变化和水流流向的急剧转变。
通常把溢流堰两侧的边墩向上游延伸构成导水墙或渐变段,其高度应高于最高水位,这样水流能平稳、均匀地流向溢流堰,防止在引水渠中因发生漩涡或横向水流而影响泄流能力。
此外,导水墙也起保护岸坡或上游邻近坝坡的作用。
引水渠在平面上如需转弯时,其轴线的转弯半径一般约为4~6倍渠底宽度,弯道至溢洪道一般应有2~3倍堰上水头的直线长度,以便调整水流,使之均匀平顺入堰。
当堰紧靠库岸时,导水墙在平面上呈喇叭口状。
引水渠前沿库面要求水域开阔,不得有山头或其他建筑物阻挡。
引水渠的横断面,在岩基上接近矩形,边坡根据岩层条件确定,新鲜岩石一般为1:0.1~1:0.3,风化岩石为1:0.5~1:1.0;在土基上采用梯形,边坡根据土坡稳定要求确定,一般选用1:1.5~1:2.5。
引水渠应根据地质情况、渠线长短、流速大小等条件确定是否需要砌护。
岩基上的引水渠可以不砌护,但应开挖整齐。
对长的引水渠,则要考虑糙率的影响,以免过多的降低泄流能力。
在较差的岩基或土基上,应进行砌护,尤其在靠近堰前的区段,由于流速较大,为了防止冲刷和减少水头损失,可采用混凝土板或浆砌石护面。
保护段长度,视流速大小而定,一般与导水墙长度相近。
砌护厚度一般为0.3m。
当有防渗要求时,混凝土砌护还可兼作防渗铺盖。
(二)控制段溢洪道的控制段包括溢流堰及其两侧的连接建筑。
溢流堰是水库下泄洪水的口门,是控制溢洪道泄流能力的关键部位,因此必须合理选择溢流堰段的型式和尺寸。
1.溢流堰的形式溢流堰按其横断面形状与尺寸可分为:薄壁堰、宽顶堰、实用堰(堰断面形状可为矩形、梯形或曲线形);按其在平面布置上的轮廓形状可分为:直线型堰、折线型堰、曲线形堰和环形堰;按堰轴线和上游来水方向的相对关系可分为:正交堰、斜堰和侧堰等。
溢流堰通常选用宽顶堰、实用堰,有时也用驼峰堰。
溢流堰体型设计的要求是:尽量增大流量系数,在泄流时不产生空穴水流或诱发危险振动的负压等。
1)宽顶堰宽顶堰的特点是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但流量系数较低(约为0.32~0.385)。
由于宽顶堰堰矮,荷载小,对承载力较差的土基适应能力强,因此,在泄流不大或附近地形较平缓的中、小型工程中,应用广泛,如图6-3所示。
宽顶堰的堰顶通常需进行砌护。
对于中、小型工程,尤其是小型工程,若岩基有足够的抗冲刷能力,也可以不加砌护,但应考虑开挖后岩石表面不平整对流量系数的影响。
2)实用堰实用堰的优点是流量系数比宽顶堰大,在相同泄流量条件下,需要的溢流前缘较短,工程量相对较小,但施工较复杂。
大、中型水库,特别是岸坡较抖时,多采用此种型式,如图6-4所示。
实用堰的断面型式很多,我国最常用的是WES型、克-奥型和冥次曲线型。
在溢洪道设计规范中建议优先选择WES型堰。
为了使溢流堰具有较大的流量系数,在设计和施工中,堰高、堰面坐标、堰面曲线长度和下游堰坡均需满足规定要求,否则,将影响流量系数或使堰面压强降低,有产生空蚀的危险。
当上游堰高P1和堰面曲线定型水头H d的比值P1/H d>1.33时,流量系数接近一个常数,不受堰高的影响,为高堰。
对于低堰的标准,一般认为0.3< P1/H d<1.33,流量系数将随P1/H d的减小而降低,因此堰高P1不能过低,建议P1以不低于0.3H d为宜。
低堰的流量系数还受下游堰高P2的影响,随P2减小过堰水流受顶托甚至淹没,为保证堰的自由泄流状态,下游堰高P2建议不大于0.6H d。
对于低堰,因下游堰面水深较大,堰面一般不会出现过大的负压,不致发生破坏性空蚀和振动。
因此,在设计低堰时,可选择较小的定型设计水头H d,使高水位时的流量系数加大,建议采用(0.6~0.75)倍的堰顶最大水头。
表6-1给出了克-奥Ⅰ型剖面堰和WES型剖面堰流量系数随相对堰高P1/H d的变化值,可供设计时参考选用。
表6-1 随相对堰高变化的流量系数m值3)驼峰堰驼峰堰是一种复合圆弧的低堰,堰体低,是我国从工程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新堰型,如图6-5所示,驼峰堰的流量系数较大,其流量系数一般为0.40~0.46,但流量系数随堰上水头增加而有所减小。
设计与施工简便,对地基要求低,适用于软弱地基。
图6-3 宽顶堰图6-4 实用堰图6-5 驼峰堰2.闸门的布置与选型溢流堰顶可设置闸门,也可不设置闸门。
不设闸门时,堰顶高程就是水库的正常蓄水位;设闸门时,堰顶高程低于水库的正常蓄水位。
一般情况下,对于大、中型水库的溢洪道,一般都设置闸门,小型水库对上游水位稍有增高所加大的淹没损失和加高坝身及其他建筑物的工程费用都不是很大,从施工简单、管理方便以及节省工程费用等各方面考虑,一般都不设置闸门。
关于溢流堰设计的一些主要问题,如闸墩、边墩、防渗、排水、工作桥、交通桥等的设计,与溢流堰或水闸相类似。
3.堰顶高程和孔口尺寸的确定确定了溢洪道位置、堰型并确定是否设置闸门之后,即可进一步确定堰顶高程、孔口尺寸(或前缘长度)。
其设计方法和溢流坝相同。
值得说明的是,由于进水渠的存在,特别是较长的进水渠,其上的水头损失是不能忽略的。
另外,溢洪道出口一般远离坝脚,其单宽流量的选取比溢流坝所采用的数值更大些。
溢流堰前缘长度和孔口尺寸的拟定以及单宽流量的选择,可参考重力坝的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