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职业病危害检测的布点注意事项及举例

合集下载

常见职业病危害检测的布点注意事项及举例

常见职业病危害检测的布点注意事项及举例

常见职业病危害检测的布点注意事项及举例职业病危害检测是通过对工作环境和从业人员进行监测,来评估职业病危害的程度和影响。

在进行常见职业病危害检测的布点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选择适当的监测点:监测点的选择应根据工作场所的实际情况和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危害因素进行。

常见的监测点包括工作区域、操作台、工作面等。

举例:在化学工厂中,可以选择接近化学反应设备的监测点,以检测空气中有害化学物质的浓度。

2.确定合适的监测方法:根据危害因素的特点和职业病危害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监测方法。

常见的监测方法包括采样分析、实时监测和生物监测等。

举例:在铅冶炼厂中,可以采用采样分析法对空气中铅的浓度进行监测。

3.合理布设监测点:监测点的布设应合理,能够充分反映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情况。

应考虑工作人员的活动范围、污染源的位置和分布等因素。

举例:在装配车间中,可以安装气体监测仪器在操作台上方,以监测是否存在有害气体泄漏。

4.考虑不同作业环节:不同作业环节可能存在不同的危害因素,需要针对性地选择监测点,确保能够全面了解危害因素的分布和浓度。

举例:在焊接车间中,可以选择监测点位于焊接工人的工作面,以监测烟尘和有害气体的浓度。

5.密切结合实际情况:布点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例如布设监测点时要考虑可能发生的变动和变化,以保证监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举例:在矿山开采作业区布置监测点时,要考虑到开采工作面的变动和矿石储存位置的变化,选择合适的监测点进行布置和安装。

6.定期检查和维护:监测设备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举例:定期检查气体监测仪器的传感器和电池,并及时更换和修理。

总结起来,常见职业病危害检测的布点注意事项包括选择适当的监测点、确定合适的监测方法、合理布设监测点、考虑不同作业环节、密切结合实际情况以及定期检查和维护监测设备。

通过合理的布点和科学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和预防职业病危害,保障从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管理制度

职业危害的日常监测和检测、评价管理制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与评价,保障作业场所人员的身体健康,特制定职业危害的日常监测和检测、评价制度。

一、通风队是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检测管理部门,设专人负责全矿区生产经营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检测、工作,建立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档案,并妥善保存。

包括以下内容:(一)监测点分布。

表1 煤矿作业场所粉尘测点的选择与布置位置工作类型检测点辅助运输通道综采工作面综采挖掘机司机综采挖掘机工作位置2皮带驱动器2带式输送机运行位置护工支架操作位置主要运输通道主要运输、辅助运输通道综采工作面辅皮带驱动器辅助皮带头和刮刀转移点主皮带驱动器主输送机皮带头和刮板转运点铲运机驱动器刮板机与3-1面板皮带传输点综采工作面综采机械司机综采机回风侧5m处架子工-端头护工回风道10m处刮刀头操作位置转印机驱动器转移机操作位置综采主要运输通道乳化液泵驱动器乳化液泵操作位置主要运输通道皮带驱动器主带式输送机运行位置3-1面板3-1面板主要运输通道皮带机头作业位主要运输输巷道皮带机3-1主输煤巷道带式运输机机头工作位置5-1煤层给煤机驱动器底煤仓给煤机操作位置5-1煤主带式输送机运行位置主传动机房主斜井皮带机主斜井皮带作业位置值班室原煤仓顶部原煤仓储皮带机原煤仓储皮带操作位置洗煤厂201皮带驱动器201原煤带式输送机尾部操作位置201原煤皮带头操作位置检查员202振动筛操作位置206振动筛操作位置205破碎机操作位置207块煤输送带运行位置208输煤皮带运行位置加药工人PAC加药位置置PAM加药位置置203皮带驱动器203人工拣矸皮带操作位置701、721皮带驱动器701最终精煤皮带尾部的操作位置721挡煤皮带尾部操作位置小块皮带驱动器产品分级屏幕操作位置小皮带头操作位置701细煤皮的领先经营地位仓库工人籽煤仓仓库工人作业位煤场叉车司机叉车操作位置称重器机修车间电焊机电焊位置抛光机研磨操作位置气体切割机气割操作位置锅炉房加煤机煤炭装载位置表2 煤矿作业场所噪声检测点的选择与布置辅助运输通道综采工作面主要运输通道综采工作面主要运输(辅运)顺槽辅助输送带和刮板转移点的操作位置主要运输皮带与刮板机转载点作业位刮板机与3-1面板皮带传输点作业位采煤工作面综采机械工作位置端头支架操作位置主要运输通道皮带机头作业位乳化液泵驱动器乳化液泵站操作位置二采区主要运输通道皮带机头作业位17主输煤巷道带式运输机机头工作位置17煤主带式输送机运行位置中央水泵房注水泵工注水泵运行位置工人填写表格主斜井皮带头操作位置原煤入库皮带头操作位置1皮带驱动器1原煤带式输送机尾部操作位置2原煤皮带头操作位置2振动筛操作位置3破碎机操作位置4振动筛操作位置7块煤输送带运行位置8输煤皮带运行位置9手动皮带操作位置4层检查员10块煤脱泥筛操作位置11-1磁选机操作位置5层检查员12精煤脱泥筛操作位置13除泥器操作位置14矸石/3013块煤除泥器操作位置板框工15板框压滤机操作位置清水仓库工人取样位置PAM工人加药位置置置置PAC工人加药位置置置置71、2皮带驱动器16地面煤脱水离心机的工作位置17煤泥脱水离心机操作位置18煤泥转载铲运机操作位置19煤泥输送带操作位置20煤泥进料泵操作位置21循环水泵运行位置22煤泥底流泵的操作位置23稀释介质泵操作位置24阻断洁净煤带式输送机尾部操作位置种煤皮带机头工作位置701细煤带式输送机机头的操作位置地磅室磅房称重器作业位压风机房空气压缩机工人值班室1#空气压缩机操作位置(三)噪声检测周期每季度一次。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安全制度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安全制度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安全制度是为了保护从事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防止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其造成的伤害,制定的工作规范和安全措施。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制度内容:
1.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环境条件要求:
- 保持检测场所的空气流通良好,防止危害物浓度过高;
- 检测场所应保持清洁,避免灰尘、杂物等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 检测设备、仪器仪表应正常运转,保持灵敏度和准确性。

2. 人员防护要求
- 进入检测场所前,必须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护口罩、手套、护目镜等;
- 操作时必须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严禁随意摘取或调整;
- 工作结束后,及时对个人防护用品进行清洗和消毒;
- 定期对持续从事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人员进行职业健康体检。

3. 废弃物处理要求
- 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将废弃物进行分类和集中处理;
- 废弃物应妥善包装,避免泄漏和污染环境;
- 将废弃物交由专业的处理单位进行处置。

4. 预防措施
- 加强职业病防护宣传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危害认识和防护意识;
- 定期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
- 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前,应对检测设备、仪表进行合格性检查。

5. 突发事件应急措施
- 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理流程和责任分工;
- 开展应急演练,提高从业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 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物资,确保及时有效的应急处置。

以上是一个简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安全制度,具体制度内容需要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制定。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制度(4篇)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制度(4篇)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制度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职业病问题日益凸显。

职业病是由于工人在工作过程中长期接触或暴露于某种有害因素而导致的一类疾病。

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健康和权益,各国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来管理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

其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制度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方面。

本文将介绍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制度的目的、内容及其实施措施,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制度的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制度的目的是通过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和评价,及时了解职业病的危害程度和发展趋势,为制定有效的职业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其具体目标包括:1. 达到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的全覆盖。

即对所有可能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岗位进行监测,确保所有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

2. 及时发现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

通过监测和评价,能够及时预警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扩散和蔓延,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3. 了解职业病的危害程度和发展趋势。

通过监测和评价,能够准确地了解不同岗位、不同行业的职业病危害程度和发展趋势,为合理分配资源和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制度的内容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制度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范围。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繁多,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可能存在不同的危害因素,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类和监测。

主要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和人因因素等。

2. 监测方法和指标。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方法主要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方法。

在监测过程中,需要采样、检测和分析所产生的危害因素,并根据相关标准和指标进行评价。

常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指标包括浓度、峰值、暴露时间等。

3. 监测设备和仪器的选择和使用。

根据不同的监测对象和要求,选择适当的监测设备和仪器,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常用的监测设备包括气体检测仪、粉尘采样器、噪声测量仪等。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管理制度根据《矿山安全法》《职业防治法》和《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保障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与身体健康,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第二条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机构,配备职业危害因素监测人员和仪器,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总粉尘、呼吸性粉尘)浓度应符合下表要求,不符合要求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

1.粉尘危害的日常监测管理。

(1)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要求。

(2)粉尘监测采样点的选择和布置要求。

粉尘监测采样点布置(3)粉尘监测人员及设备配备。

粉尘监测人员及监测仪器配备表(4)粉尘监测周期。

粉尘检测周期表第三条高温危害的日常监测管理。

1.煤矿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26℃,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30℃;当空气温度超过上述要求时,必须缩短超温地点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并给予高温保健待遇。

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超过30℃、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超过34℃时,必须停止作业。

2.有热害的井工煤矿应当采取通风等非机械制冷降温措施。

无法达到环境温度要求时,应当采取机械制冷降温措施。

3.进行高温监测时,作业场所无生产性热源的,选择3个测点,取平均值;存在生产性热源的,选择3-5个测点,取平均值。

作业场所被隔离为不同热源环境或通风环境的,每个区域内设置2个测点,去平均值。

4.常年从事高温作业的,选择在夏季最热月份测量;不定期接触高温作业的,选择在工期内最热月份测量作业环境热源稳定时,每天测3次,工作班开始后及结束前0.5h分别测1次,工作班中间测1次,取平均值。

第四条有毒有害气体日常监测。

1.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管理机构。

配备专人和专用仪器,按规定开展有毒有害气体检测。

煤矿作业场所有毒有害气体浓度限值如下:2.化学毒物监测时应选择有代表性的作业地点,其中应包括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作业人员接触时间最长的作业地点。

职业病危害防治及检查措施

职业病危害防治及检查措施
职业病危害防治及检查措施
职业病名称
苯中毒 甲苯中毒 二甲苯中毒 五氯酚中毒 白血病
矽肺水泥尘肺
工种
作业场所防护措施
个人防护措施
安全检查措施
油漆工防水工
1、调制有害涂料时,应戴好防毒口罩,护目镜,穿好1、检查是否对操作人员进行了安
1、采用无毒或低毒材料采用新工艺。 与之相适应的个人防护用品。
全技术交底,是否认真执行操作规
机、水泥上料工、搬运工、罩,拌筒上方安装吸尘罩。
检查作业人员是否正确穿戴使用
料库工、材料试验工、木2、木屑除尘:在加工机械尘源上方或侧作业人员应正确戴好防尘口罩。
安全防护用品,发现问题及时纠
工、过筛工
向安装吸尘罩
正。
噪声聋
控制工、木工金属切割设备及施工工艺,加强设备维护,从消声、及时戴耳塞、耳罩、头盔等防噪声用品
工、石材切割工等
吸声、隔声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使用分贝仪对噪声源监测、督促作 业人员及时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 品
1、在振源与需要的防振设备之间安装具
手臂振动病
有弹性性能的隔振装置。
操作混凝土振捣棒、风镐2、手持振动工具的手柄、包扎泡沫塑料使用手持振动工具的工人操作时戴好专用的防振手监督检查设备减振装置的维修,检

套。
查作业人员正确防护用品。
等隔振装垫。
电光性眼炎
电光性皮炎
一氧化碳中毒 手工电弧焊、电渣焊、气加强作业场所的通风排烟,配备烟尘净化正确用好防护用品,电焊手套、护目镜、有效的防毒面监督检查作业人员正确使用防护
氮氧化合物中毒 割、气焊等作业
器、通风机和抽烟机
具和防毒口罩
用品
锰及其化合物中毒
电焊尘肺
1、妥善设计工场,改善温度、湿度、加强

职业卫生检测规程及职业卫生检测流程及注意要点

职业卫生检测规程及职业卫生检测流程及注意要点

职业卫生检测规程及职业卫生检测流程及注意要点职业卫生检测规程(非官方版)检测方案的采样方案的编制依据《下厂采样通知单》及《调查写实报告》中有毒有害因素的种类、采样点数工人工作方式、工人接触时间等制定《职业卫生采样方案》,《职业卫生采样方案》的内容包括:规定各采样点的采样编号范围,保证样品编号的唯一标识性;统计空气采样仪器、空气收集器的种类和数量;工人工作方式,采样方式,及采样详细支配等相关事宜。

1签订职业卫生检测合同2现场调查2.1内容工艺流程、设备、确定有毒有害因素及产生有毒有害因素的主要设备、工人工作方式、工人接触时间、确定有代表性的采样点。

2.2编写《下厂采样通知单》及《调查写实报告》。

3检测方案的采样方案的编制依据《下厂采样通知单》及《调查写实报告》中有毒有害因素的种类、采样点数工人工作方式、工人接触时间等制定《职业卫生采样方案》,《职业卫生采样方案》的内容包括:规定各采样点的采样编号范围,保证样品编号的唯一标识性;统计空气采样仪器、空气收集器的种类和数量;工人工作方式,采样方式,及采样详细支配等相关事宜。

4采样前的预备依据《职业卫生采样方案》作采样前的预备工作,各项工作应按规定专心做好记录。

4.1空气采样器的预备4.1.1全部的空气采样器都要做一般性检查:是否需要更换电池或者充电,工作是否正常。

4.1.2大气采样器的预备全部操作步骤必需连接相应的收集器,如为汲取管采样,还应在大气采样器和汲取瓶问连接缓冲瓶。

4.1.2.1气密性检查;4.1.2.2流量校正流量选择应依据国标方法对毒物采集流量的要求和现场初步调查的状况确定。

4.1.2.3时间校正;4.1.2.4固定流量旋钮;4.1.3粉尘采样器的预备全部操作步骤必需连接粉尘滤膜。

4.1.3.1气密性检查;4.1.3.2时间校正;4.1.3.3固定流量旋钮,流量选择应依据国际方法对毒物采集流量的要求和现场初步调查的状况确定;4.1.3.4噪声测定仪的预备。

常见职业病危害检测的布点注意事项及举例

常见职业病危害检测的布点注意事项及举例

常见职业病危害检测的布点注意事项及举例布点要以调查为基础.为正确选择测量物质、测量点、测量方法和测量时间等,必须在测量前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调查,根据工作场所的具体情况及监测的目的,结合职业卫生标准进行。

1. 现场调查对现场布点的重要性分析1。

1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通过现场调查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对不确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可通过预采样和检测来确定。

例1:我们在接受一项微电子二期工程验收评价项目检测任务时,评价单位提供的检测项目中包含铝合金尘。

然而通过与现场工作人员的交流,发现该工作实际为在洁净车间采用铝合金离子喷涂,根本不存在铝合金尘。

例2:同样是微电子工业评价项目,用人单位提供的检测计划中光刻胶工序待检测物质含有环已烷,但通过预采样、检测,显示未检出环己烷,而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定性检测,结果显示样品中含有乙苯,后与用人单位核对,证实一期所用光刻用胶含有环己烷,而二期已换用新的工艺和光刻胶,其成份中含有乙苯而不再含有环己烷。

因此,检测单位在委托检测和评价检测中,进行现场卫生学调查时,必要时通过预检测,可通过现场直读仪器、现场预采样检测等方式,可有效地避免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的错、漏、差、缺。

1。

2了解现场环境与工作条件工作场所的现场情况是千变万化的,很难掌握,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受现场环境条件,如温度、风速等的影响极大。

如存在火灾爆炸危险性的场所必须选用防爆型器材;高湿度工作场所决定了硅胶管在采样中更换的时间与频率;根据初步检测所得出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的范围,可以确定工作人员及采样与检测设备的防护类别与等级,尤其是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高的作业场所,甚至会对现场检测与评价人员造成职业病与安全两方面的双重危害.2。

几种重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现场调查与布点2.1 噪声2.1。

1噪声调查内容工作场所的面积、空间、工艺区划、噪声设备布局等,绘制略图。

工作流程的划分、各生产程序的噪声特征、噪声变化规律等.预测量,判定噪声是否稳态、分布是否均匀.工作人员的数量、工作路线、工作方式、停留时间等。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制度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制度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制度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制度制定部门:某某单位时间:202X年X月X日封面页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制度为规范本单位生产生活及工作次序,确保本单位相关工作有序正常运转,根据单位发展需要,结合单位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制度》,望本单位职工严格执行!一、监测目的与要求(一)各单位监测工作由专人承担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并保证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二)按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监测、评价工作由有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资质的单位进行,检测、评价结果存入职业卫生档案,并向劳动者公布。

(三)发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与卫生要求时,应立刻采取相应治理措施,仍然到不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与卫生要求时,务必停止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经治理后,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与卫生要求,才能重新作业。

(四)对从事监测工作的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监测。

二、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新建、扩建、改建与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的预评价与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务必落实三同时。

三、安排开展对本单位各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保证监测正常运行,设立好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档案,并妥善保存。

(一)检测布点根据黄河工贸集团《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技术规范》进行布点,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编制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点图(要求:工艺流程、设备名称、存在的职业病有害因素如:粉尘、噪声及毒物名称)。

(二)检测的职业病危害因的种类1、洗煤厂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煤尘、噪声及核源;2、煤矿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煤尘、噪声及井下有害气体(CO、H2S 等)。

3、煤化工厂存在的职业病有害因素:煤尘、噪声、高温及毒物(苯及苯的衍生物、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氨气等)。

(三)监测周期日常检测,对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进行日常按期监测。

常见职业病危害检测的布点注意事项及举例培训讲学

常见职业病危害检测的布点注意事项及举例培训讲学

常见职业病危害检测的布点注意事项及举例常见职业病危害检测的布点注意事项及举例布点要以调查为基础。

为正确选择测量物质、测量点、测量方法和测量时间等,必须在测量前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调查,根据工作场所的具体情况及监测的目的,结合职业卫生标准进行。

1. 现场调查对现场布点的重要性分析1.1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通过现场调查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对不确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可通过预采样和检测来确定。

例1:我们在接受一项微电子二期工程验收评价项目检测任务时,评价单位提供的检测项目中包含铝合金尘。

然而通过与现场工作人员的交流,发现该工作实际为在洁净车间采用铝合金离子喷涂,根本不存在铝合金尘。

例2:同样是微电子工业评价项目,用人单位提供的检测计划中光刻胶工序待检测物质含有环已烷,但通过预采样、检测,显示未检出环己烷,而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定性检测,结果显示样品中含有乙苯,后与用人单位核对,证实一期所用光刻用胶含有环己烷,而二期已换用新的工艺和光刻胶,其成份中含有乙苯而不再含有环己烷。

因此,检测单位在委托检测和评价检测中,进行现场卫生学调查时,必要时通过预检测,可通过现场直读仪器、现场预采样检测等方式,可有效地避免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的错、漏、差、缺。

1.2了解现场环境与工作条件工作场所的现场情况是千变万化的,很难掌握,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受现场环境条件,如温度、风速等的影响极大。

如存在火灾爆炸危险性的场所必须选用防爆型器材;高湿度工作场所决定了硅胶管在采样中更换的时间与频率;根据初步检测所得出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的范围,可以确定工作人员及采样与检测设备的防护类别与等级,尤其是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高的作业场所,甚至会对现场检测与评价人员造成职业病与安全两方面的双重危害。

2. 几种重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现场调查与布点2.1 噪声2.1.1噪声调查内容工作场所的面积、空间、工艺区划、噪声设备布局等,绘制略图。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现场布点与调查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现场布点与调查
加强宣传教育
建议加强对员工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2 改善工作环境
针对调查结果中的问题点,采取改善措施,优化工作环境。
3 培训与宣传
根据调查结果,开展相关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护意识。
结论与建议
建议合理布点
建议在工作场所合理布点监测站点,以确保有效的危害因素控制和预防。
持续监测与评估
建议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危害因素检测和现场调查,持续监测与评估。
2
制定调查计划
制定详细的调查计划,包括调查内容、调查方法和调查范围等。
3
实施现场调查
按照预定计划,对工作场所进行实地调查,记录相关数据。
调查工具和技术
采样设备
使用适当的采样设备进行空气、 水和土壤等样品的采集。
检测设备
使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如气体检 测仪、光谱仪等,准确测量危害 因素的浓度和含量。
数据分析软件
精确性
合理布点可以提供准确的数据,帮助识别危害因素分布情况。
全面性
合理布点可以覆盖工作场所的各个区域,确保全面了解危害因素的分布情况。
可比性
统一的布点标准可以使不同工作场所的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有利于研究和分析。
危害因素调查的步骤
1
确定调查目标
明确危害因素调查的目的和范围,确定调查的重点和关注点。
应用数据分析软件快速处理和分 析调查数据,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数据收集与分析
数据收集
收集现场调查所得的数据,包括不同危害因素的浓 度、工作人员的接触情况等。
数据分析
利用统计方法和数据分析技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 行处理和分析,发现潜在问题。
调查结果的应用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检验制度范文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检验制度范文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检验制度范文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检验制度是确保员工工作环境安全和健康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介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验制度的相关内容,包括制度的基本要素、实施方法、目标和效果评估等。

一、制度的基本要素1.1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确定和分类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职业性放射性因素等。

确定和分类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制定检测检验制度的基础。

1.2 监测设备和方法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设备和方法是制度的核心要素。

监测设备应当具备准确、灵敏、可靠的特点;监测方法应当科学、合理、可操作。

1.3 监测点位和频率监测点位的选择应当覆盖全面,包括生产车间、办公区域、工程设施等,监测频率应当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特点合理确定。

1.4 标准和限值制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检验制度需要参考已有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限值,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1.5 数据管理和报告监测数据的管理和报告是制度的重要环节。

要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包括监测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和分析,以及报告的编制和传递。

二、实施方法2.1 人员培训和意识教育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检验制度需要相关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因此需要进行人员培训和意识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防护意识和操作水平。

2.2 监测设备的维护和校准监测设备的维护和校准是保证监测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环节。

要建立健全的设备维护制度,定期对监测设备进行维护和校准,保证其正常运行。

2.3 监测点位的选择和布设监测点位的选择和布设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确定。

要确保监测点位能够全面反映工作环境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保证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2.4 监测频率的确定和执行监测频率的确定需要考虑工作环境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特点,以及采样和检测的实际可行性。

要按照计划执行监测频率,并及时处理监测数据。

2.5 数据分析和报告编制监测数据的分析和报告编制是制度的重要环节。

【新版】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现场采样

【新版】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现场采样

二、检测类别
检测工作类别包括定期检测、评价检测、监督检 测、事故性检测和委托检测。
⒈ 定期检测: 按照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由具有 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用人单位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测 项目应包括有用人单位的所有职业病危害因素 (无检测方法标准的除外)。
⑴ 在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时,应选定有代表性的采样点,在1个工作班不同 生产时间进行采样;或选定有代表性的采样对象, 在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日采样1个工作 班。
检测类别(2)
⑵ 在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短时间接触容许 浓度或最高容许浓度时, 应选定具有代表性 的采样点, 在一个工作班内空气中有害物质 浓度最高的时段进行采样。
⑶ 在评价物理因素强度时, 应选定有代表性 的测定点, 在1个工作班不同生产时间进行 测定;或选定有代表性的测定对象, 采样1 个工作班。
三、采样前的准备
⒈ 现场调查 ⑴ 生产工艺、设备情况、原辅材料及产品 ; ⑵ 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工种分类和劳动者的 工作状况(包括劳动者数、工作方式、接 触程度、频度及持续时间等); ⑶ 工作地点空气中有害物质的产生和扩散 规律、存在状态、估计浓度等; ⑷ 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如个体防护设施 及其使用情况)以及通排风情况等 。
⒊ 采样点 : 根据检测需要和工作场所状况, 选定具有代表性的、用于空气样品采集的 工作地点。
⒋ 空气采样器 : 以一定的流量采集空气样 品的仪器,通常由抽气动力和流量调节装 置等组成。
术语和定义(2)
⒌ 采样对象 : 选定为具有代表性的、进行 个体采样的劳动者。
⒍ 呼吸带 : 距离人的鼻孔30cm所包含的空 气带。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的现场检测项目主要包 括: 噪声、高温、照度、振动、射频辐射、 紫外光、激光等。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而近年来,由于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导致职业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极大地影响了广大职工的身心健康。

为了保障职工的健康安全,必须对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本篇文章就从职业病的定义、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流程和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三方面进行探讨。

一、职业病的定义职业病是由于吸入有毒物质、接触有毒物质或长期从事某种职业行业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不仅对患病者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伤害,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

目前,职业病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的“尘肺病”、“铅中毒”等范畴,发病率高、危害大、种类多,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严重问题。

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流程1.确定检测目标:首先需要明确检测的工作场所和岗位,以及需要检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类别。

2.采集样品:根据检测目标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类别,采集合适的样品。

例如,对于空气中的危害因素需要采集空气样品;对于化学毒物需要采集物质样品;对于噪声需要采集声级和频率等数据。

3.样品测试:对采集的样品进行测试,得出相应的数据,判断危害因素的浓度、噪声的强度等参数。

4.健康风险评估:通过对测试数据的分析,评估接触相应危害因素的职工的健康风险。

5.出具检测报告:依据检测结果,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控制措施,同时给出相应的检测报告。

三、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1.化学毒物:化学毒物是工作场所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之一。

工业和生产过程中的物质会释放出有害气体和粉尘,随着空气的循环而传播到人们的呼吸系统中,危害到健康。

例如,长期接触铅可以导致铅中毒,接触苯可以引起白血病等。

2.噪声:噪声是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另一个常见类别。

高强度的噪声会直接影响到职工的听力,严重影响到其身心健康。

例如,长期在噪声环境下工作的职工可能导致聋哑等问题。

3.放射性物质:放射性物质是一种有害的危害因素。

矿井职业病有害因素检测点布置

矿井职业病有害因素检测点布置

矿井职业病有害因素检测点布置随着矿业的不断发展,矿井职业病成为了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
给广大矿工的健康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其中,原本生态环境的因素、
工作环境的因素、职工生活的因素等都成为了影响矿工身体健康的重
要因素。

为此,我们需要针对矿井职业病的有害因素进行检测和综合
整治,而布置矿井职业病有害因素检测点就成了极为必要的措施。

布置矿井职业病有害因素检测点,需要充分考虑各种有害因素的
不同特点和影响范围,准确定位关键检测点,精确、科学地进行检测
和分析。

在布置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合理划分矿井职业病有害因素的类型
根据矿井职业病有害因素的不同特点和影响范围,可以将其划分
为以下几类: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人体因素等。

对于每
一类因素,应该针对性地制定检测方案和检测点,挖掘出存在的问题。

2.科学选择检测点
针对每个检测点的特点,我们应该科学选择检测方法和检测仪器,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检测点
作出调整,有针对性地进行监控、研究与治理。

3.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
矿井职业病有害因素检测工作需要大量的数据采集、记录和存储,因此需要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以便随时查询、管理和分析数据。


平台还应该配合专业的数据分析方法和工具,提供分析报告和瞬时监控,能够实现动态检测、管理和协调。

总之,布置矿井职业病有害因素检测点是矿业安全工作的重要环节,需要立足于实际,注重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切实加强对矿井职业病的检测、预防和治理,提高广大矿工的身体健康水平。

职业病危害日常检查和隐患整改制度(三篇)

职业病危害日常检查和隐患整改制度(三篇)

职业病危害日常检查和隐患整改制度职业病是由于职业危害因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以损害劳动者的健康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职业病的危害严重影响着劳动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也给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稳定带来了负面影响。

为了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促进劳动者的健康与安全,各企事业单位都要建立和完善职业病危害日常检查和隐患整改制度。

一、职业病危害日常检查制度(一)制度的目的和原则目的:通过日常检查,发现职业危害因素的存在和隐患,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原则:全面性、系统性、周期性、及时性、有效性、公正性。

(二)检查的内容1.职业危害因素的存在情况,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人为因素等。

2.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环境,包括工作场所、工作设备、劳动条件等。

3.职业危害因素的监测数据,包括噪声、粉尘、放射性物质等的监测结果。

4.职业危害因素的管理措施,包括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作业规程的配备执行情况等。

(三)检查的方式1.定期检查: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检查,例如每月、每季度、每半年等。

2.不定期检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进行检查。

3.突发情况检查:发生突发事件后,立即进行检查。

(四)检查的组织和人员1.组织:建立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日常检查制度的执行和协调。

2.人员:安排专门的职业卫生检查人员,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

(五)检查记录和报告1.检查记录:对检查的内容、发现的问题以及整改情况进行记录,包括文字记录和图片记录。

2.检查报告:根据检查记录制作检查报告,提出问题和整改建议,提交给相关部门。

二、职业病隐患整改制度(一)制度的目的和原则目的:通过隐患整改,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保障劳动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原则:对职业病隐患要重视、及时、有效地整改,确保工作场所安全和职工身体健康。

(二)隐患整改的程序1.隐患的发现:通过职业病危害日常检查、职工投诉、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等途径发现职业病隐患。

2.隐患的评估:对发现的职业病隐患进行评估,确定其危害程度和整改优先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职业病危害检测的布点注意事项及举例布点要以调查为基础。

为正确选择测量物质、测量点、测量方法和测量时间等,必须在测量前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调查,根据工作场所的具体情况及监测的目的,结合职业卫生标准进行。

1. 现场调查对现场布点的重要性分析1.1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通过现场调查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对不确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可通过预采样和检测来确定。

例1:我们在接受一项微电子二期工程验收评价项目检测任务时,评价单位提供的检测项目中包含铝合金尘。

然而通过与现场工作人员的交流,发现该工作实际为在洁净车间采用铝合金离子喷涂,根本不存在铝合金尘。

例2:同样是微电子工业评价项目,用人单位提供的检测计划中光刻胶工序待检测物质含有环已烷,但通过预采样、检测,显示未检出环己烷,而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定性检测,结果显示样品中含有乙苯,后与用人单位核对,证实一期所用光刻用胶含有环己烷,而二期已换用新的工艺和光刻胶,其成份中含有乙苯而不再含有环己烷。

因此,检测单位在委托检测和评价检测中,进行现场卫生学调查时,必要时通过预检测,可通过现场直读仪器、现场预采样检测等方式,可有效地避免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的错、漏、差、缺。

1.2了解现场环境与工作条件工作场所的现场情况是千变万化的,很难掌握,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受现场环境条件,如温度、风速等的影响极大。

如存在火灾爆炸危险性的场所必须选用防爆型器材;高湿度工作场所决定了硅胶管在采样中更换的时间与频率;根据初步检测所得出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的范围,可以确定工作人员及采样与检测设备的防护类别与等级,尤其是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高的作业场所,甚至会对现场检测与评价人员造成职业病与安全两方面的双重危害。

2. 几种重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现场调查与布点2.1 噪声2.1.1噪声调查内容工作场所的面积、空间、工艺区划、噪声设备布局等,绘制略图。

工作流程的划分、各生产程序的噪声特征、噪声变化规律等。

预测量,判定噪声是否稳态、分布是否均匀。

工作人员的数量、工作路线、工作方式、停留时间等。

2.1.2噪声定点检测布点工作场所声场分布均匀[测量范围内A声级差别<3dB(A)],选择3个测点,取平均值。

工作场所声场分布不均匀时,应将其划分若干声级区,同一声级区内声级差<3dB(A)。

每个区域内,选择2个测点,取平均值。

比如:一个车间里有抛丸区和数控区,就分别对这两个区选择2个测点,取平均值。

劳动者工作是流动的,在流动范围内,对工作地点分别进行测量,计算等效声级。

比如:一个劳动者在某个工作场所工作1小时,再到另外工作场所工作2小时,在第三个工作场所工作5小时,就需要对工作地点分别进行测量。

2.1.3噪声个体声级计检测抽样对象的选定:在工作过程中,凡接触接触噪声危害的劳动者都列为抽样对象范围。

抽样对象中应包括不同工作岗位的、接触噪声危害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其余的抽样对象随机选择。

抽样对象数量的确定:每种工作岗位劳动者数不足3名时,全部选为抽样对象,劳动者大于3名时,按表1选择。

2.2.1高温调查内容了解每年或工期内最热月份工作环境变化幅度和规律。

工作场所的面积、空间、作业和休息区域划分以及隔热设施、热源分布、作业方式等一般情况,绘制简图。

工作流程包括生产工艺、加热温度和时间、生产方式等。

工作人员的数量、工作路线、在工作地点停留时间、频度及持续时间等。

2.2.2高温现场布点工作场所无生产性热源,选择3个测点,取平均值;存在生产性热源,选择3~5个测点,取平均值。

工作场所被隔离为不同热环境或通风环境,每个区域内设置2个测点,取平均值。

测点应包括温度最高和通风最差的工作地点。

劳动者工作是流动的,在流动范围内,相对固定工作地点分别进行测量,计算时间加权WBGT指数。

2.3 高频电场、工频电场2.3.1调查内容了解高频设备的型号、数量、频率、防护设施、操作人员操作位、接触时间等。

2.3.2现场布点相同型号、相同防护的超高频设备选择有代表性的设备及其接触人员进行测量。

不同型号或相同型号不同防护的超高频设备及其接触人员应分别测量。

高频电场接触人员的各操作位应分别进行测量。

2.4 尘毒2.4.1调查内容工作过程中使用的原料、辅助材料,生产的产品、副产品和中间产物等的种类、数量、纯度、杂质及其理化性质等。

工作流程包括原料投入方式、生产工艺、加热温度和时间、生产方式和生产设备的完好程度等。

劳动者的工作状况,包括劳动者数、在工作地点停留时间、工作方式、接触有害物质的程度、频度及持续时间等。

工作地点空气中有害物质的产生和扩散规律、存在状态、估计浓度等。

工作地点的卫生状况和环境条件、卫生防护设施及其使用情况、个人防护设施及使用状况等。

2.4.2现场布点:采样点:根据监测需要和工作场所状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用于空气样品采集的工作地点。

2.4.2.1采样点选择原则(1)采样点应符合职业卫生标准要求采样点的选择应尽可能靠近劳动者的操作岗位,选择劳动者的呼吸带采样,同时还应避免待测物直接飞溅人收集器。

(2)采样点应该具有代表性所选采样点必须包括待测物浓度最高、劳动者接触时间最长的工作地点,而且还应在正常工作条件、生产条件和气象条件下,测定存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待测物的浓度,不能在意外事故、人为因素影响及防护设施暂时失败时采样。

这样才能反映工作场所空气中待测物真实浓度,才能与我国卫生标准规定的接触限值相吻合。

选择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其中应包括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劳动者接触时间最长的工作地点。

在不影响劳动者工作的情况下,采样点尽可能靠近劳动者;空气收集器应尽量接近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

在评价工作场所防护设备或措施的防护效果时,应根据设备的情况选定采样点,在工作地点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进行采样。

采样点应设在工作地点的下风向,应远离排气口和可能产生涡流的地点。

(3)采样点选择应结合监测评价的目的如我们要评价劳动者接触有毒、有害因素的实际状况时,采样点一定要选择在劳动者的操作岗位、休息地点等经常操作和活动的场所。

若劳动者活动的工作场所有毒、有害因素分布较均匀时,可按实地情况均匀布置采样点;若劳动者活动的工作场所范围大,不固定,且有毒、有害因素分布不均匀时,我们要在劳动者操作的所有岗位布点,以便准确测定出劳动者8 h时间加权接触浓度。

采样点的选择还应结合生产的工艺流程、生产情况恰当选择布置。

如我们在评价工作场所的污染程度,了解有毒、有害因素的影响范围时,一定要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在整个生产环节的各个部位设置采样点。

这些采样点不仅应包括工作场所的集控室、走廊、休息场所,还应包含邻近的工作场所和办公室。

而且采样点的设置还应结合劳动者的操作状态恰当地选择最能反映劳动者接触有毒、有害因素的地点和位置。

在评价卫生防护设施和措施的效果时,采样点应根据防护设施的情形设置或在工作场所内间隔3 m~6 m均匀布置。

如在防尘、防毒设施运行前后,在工作场所均匀布点采样来评价其效果或者可在防尘、防毒设施的局部布点,在采取防护措施的前后进行采样测定。

有时还需要在毒物的排放口(如除尘器的排气筒外)、密闭装置的内外及可能逸散有毒、有害物质的隙口附近设置采样点。

2.4.2.2不同采样方法的布点:(1)定点采样:将空气收集器放置在选定的采样点、劳动者的呼吸带进行的采样。

采样点数目的确定:工作场所按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凡逸散或存在有害物质的工作地点,至少应设置1 个采样点。

一个有代表性的工作场所内有多台同类生产设备时,1~3 台设置1 个采样点;4~10 台设置2 个采样点;10 台以上,至少设置3 个采样点。

一个有代表性的工作场所内,有2 台以上不同类型的生产设备,逸散同一种有害物质时,采样点应设置在逸散有害物质浓度大的设备附近的工作地点;逸散不同种有害物质时,将采样点设置在逸散待测有害物质设备的工作地点,采样点的数目参照多台同类生产设备确定。

劳动者在多个工作地点工作时,在每个工作地点设置1个采样点。

劳动者工作是流动的时,在流动的范围内,一般每10米设置1个采样点。

仪表控制室和劳动者休息室,至少设置1 个采样点。

(2)个体采样:指将空气收集器佩戴在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将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所进行的采样。

a.采样对象的选定:要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检测的目的和要求,选择采样对象。

在工作过程中,凡接触和可能接触有害物质的劳动者都列为采样对象范围。

采样对象中必须包括不同工作岗位的、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其余的采样对象应随机选择。

b.采样对象数量的确定在采样对象范围内,能够确定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时,每种工作岗位按下表选定采样对象的数量,其中应包括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

每种工作岗位劳动者数不足3名时,全部选为采样对象。

在采样对象范围内,不能确定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时,每种工作岗位按下表选定采样对象的数量。

每种工作岗位劳动者数不足6名时,全部选为采样对象。

3.实例:某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布点与调查第一步,根据相关资料,如可研、初设、预评价报告书等,了解主要工艺流程。

某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生产工艺流程根据工艺初步确定该系统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主要为粉尘和噪声。

第二步,现场调查目的:为现场布点提供依据。

内容:煤场的大小、工艺区划、输送皮带布置情况,噪声设备布局等,绘制略图。

了解岗位设置,劳动定员,主要工作内容,以确定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实际接触情况;落实初步识别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否存在,补充识别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存在的地点及浓(强)度等。

根据现场调查发现,作业人员主要有两种工作方式,一是定点操作,一是现场巡检,各班组接触职业病危害情况相同。

另外,磨煤制粉由锅炉燃烧系统作业人员负责,因此本系统中不考虑。

第三步,现场布点不同岗位的布点主要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实际接触情况进行确定。

一、噪声现场布点1、定点检测(1)煤场门岗、地磅房、取样房、输煤控制室,定点操作,进行定点测量就可以反应出作业人员实际接触情况。

(2)装煤卸煤和皮带输送,工作岗位流动,除了进行定点采样,还应配合个体采样,在流动范围内,对工作地点应分别进行测量。

装煤卸煤:在装煤和卸煤时噪声强度最大,故选择装、卸的时候测量。

皮带输送:巡检,根据现场预测的数据,巡检路线上噪声分布不均匀,主要是转运站和皮带机之间噪声强度不同,相差5 dB(A)左右,按照同一声级区内声级差<3dB(A)划分区域,每个区域内,选择2个测点,取平均值。

输煤控制室→#3皮带机(1)→斗轮堆取料机(2)→煤场→汽车卸煤沟→#1皮带机(3) →#1转运站(4) →#2皮带机(5) →#2转运站(6) →#4皮带机(7)→滚动筛煤机(8) →#5皮带机(9) →#5转运站(10) →#6皮带机(11)→煤仓间→#3转运站(12)→输煤控制室()表示噪声定点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