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思考题

合集下载

《大学计算机基础》参考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参考答案

第1章习题参考答案第2章习题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二、填空题1.(69) 10 = ( 1000101 ) 2 = ( 105 ) 8 = ( 45 ) 16。

2.( 11011101 ) 2 = ( 221 ) 10 = ( 335 ) 8 = ( DD ) 16。

3.(11100100)24.补码5.1GB= (210 )MB=(220)KB =(230 )B三、单选题1. D2. C3. C6. D四、多选题1.ABC 2.ABD 3. BC 4.ACD 5.ABC6. ABCD五、思考题1.计算机中的信息为何采用二进制系统?答:计算机内使用二进制数,这主要是基于下述原因:(1) 设计可行性。

如果将一个数码视做一种状态,则十进制数共有10种状态,对应0~9的数码,因为二进制数只有0和1两个数码,只有两种状态。

而具有两个状态的器件则容易实现,如开关的闭合、晶体管的截止和导通、电位电平的低和高等都可以表示数码0和1。

可以说,使用二进制才使电子器件的设计更具有可行性。

(2) 运算简易性。

二进制数具有比十进制数简单得多的运算规则。

(3) 系统可靠性。

因为使用二进制数表示数码的电信号较少,控制过程简单,数据的处理和传输不易出错,所以提高了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

2.什么是国标码、机内码、机外码以及字型码?答:国标码:是指我国1981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交换汉字编码”,代号为“GB2312-80”。

由连续的两个字节组成。

机内码:在计算机内表示汉字的代码是汉字机内码,汉字机内码由国标码演化而来,把表示国标码的两个字节的最高位分别加“1”,就变成汉字机内码。

机外码:目前常用的机外码主要有区位码,国标码,首尾码,拼音码,五笔字型等。

字型码:为了将汉字在显示器或打印机上输出,把汉字按图形符号设计成点阵图。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2版)习题参考 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2版)习题参考 答案

内部资料大学计算机基础第(第2版)习题参考答案目录第1章引论 (1)第2章计算机系统 (3)第3章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6)第4章操作系统基础 (10)第5章Office2007办公软件 (16)第6章网络技术基础 (21)第6章电子商务(补充习题) (25)第7章信息检索与应用基础 (28)第8章信息安全基础 (32)第9章信息世界中的道德 (36)第10章数值分析 (38)第11章算法与数据结构基础 (39)第12章多媒体技术及应用 (41)第13章信息系统与数据库基础 (44)第1章引论【思考题与习题】一、思考题1.什么是计算机?什么是计算机文化?答:计算机(Computer)是一种能够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地进行大量数值计算和各种信息处理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

计算机文化,就是人类社会的生存方式因使用计算机而发生根本性变化而产生的一种崭新文化形态,这种崭新的文化形态可以体现为:(1)计算机理论及其技术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广泛渗透表现的丰富文化内涵;(2)计算机的软、硬件设备,作为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设备丰富了人类文化的物质设备品种;(3)计算机应用介入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从而创造和形成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价值标准等成为一种崭新的文化观念。

2.计算机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简述计算机的四个发展阶段。

答:从古到今,大概没有哪一项技术的发展速度可以与计算机相比肩了。

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后短短的几十年间,计算机的发展突飞猛进。

主要电子器件相继使用了真空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引起计算机的几次更新换代。

每一次更新换代都使计算机的体积和耗电量大大减小,功能大大增强,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宽。

特别是体积小、价格低、功能强的微型计算机的出现,使得计算机迅速普及,进入了办公室和家庭,在办公室自动化和多媒体应用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目前,计算机的应用已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大学计算机基础习题参考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习题参考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基础理论篇)习题参考答案习题11-1 单向选择题1-5 A B B B A 6-10 D B C B C 11-15 B A C B B1-2 填空题1. 1946,ENIAC2. 四,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3. 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和未来计算机4. 13075O = 163DH= 5693D5. 10101001.1B= 251.4O = a9.8H6. 1110111111B= 1677O= 959 D7. 原码:11000011 反码: 10111100 补码:101111018.D6D0H9. 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10. 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1-3 思考题1. 所谓信息是人们用于表示具有一定意义的符号的集合. 数据则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指人们看到的和听到的事实,是各种各样的物理符号及其组合,它反映了信息的内容。

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并赋予一定意义后即可成为信息。

信息是有意义的,而数据则无意义。

2.信息技术是指与信息的产生、获取、处理、传输、控制和利用等有关的技术。

信息技术在社会各行业的作用日益增强、并发挥着主导的作用,使经济运行效率、劳动生产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人民生活质量达到全面的提高。

3.信息化社会(I nformation Society)的特征:①信息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②信息产业上升为最重要的产业;③计算机网络成为社会的基础设施。

4.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新型元器件技术、光电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多媒体技术等。

5.信息能力是对各种信息技术的理解和活用能力,即对信息的获取、理解、分析、加工、处理、创造、传递的理解和活用能力。

信息素养是一个与信息的获取、理解、评价、交流、应用、生成密切相关的技能、观念、态度和经验的统一体。

6. 因为二进制数只有0,1两个数码,对应2种状态,用电子器件表示两种状态很容易, 另外二进制的运算规则很简单,即:0+0=0,0+1=l,1+1=10。

《大学计算机基础》(基础理论篇)习题参考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基础理论篇)习题参考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基础理论篇)习题参考答案1-1 单向选择题1-5 A B B B A 6-10 D B C B C 11-15 B A C B B1-2 填空题1. 1946,ENIAC2. 四,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3. 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和未来计算机4. 13075O = 163DH= 5693D5. 10101001.1B= 251.4O = a9.8H6. 1110111111B= 1677O= 959 D7. 原码:11000011 反码: 10111100 补码:101111018.D6D0H9. 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10. 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1-3 思考题1. 所谓信息是人们用于表示具有一定意义的符号的集合. 数据则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指人们看到的和听到的事实,是各种各样的物理符号及其组合,它反映了信息的内容。

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并赋予一定意义后即可成为信息。

信息是有意义的,而数据则无意义。

2.信息技术是指与信息的产生、获取、处理、传输、控制和利用等有关的技术。

信息技术在社会各行业的作用日益增强、并发挥着主导的作用,使经济运行效率、劳动生产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人民生活质量达到全面的提高。

3.信息化社会(I nformation Society)的特征:①信息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②信息产业上升为最重要的产业;③计算机网络成为社会的基础设施。

4.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新型元器件技术、光电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多媒体技术等。

5.信息能力是对各种信息技术的理解和活用能力,即对信息的获取、理解、分析、加工、处理、创造、传递的理解和活用能力。

信息素养是一个与信息的获取、理解、评价、交流、应用、生成密切相关的技能、观念、态度和经验的统一体。

6. 因为二进制数只有0,1两个数码,对应2种状态,用电子器件表示两种状态很容易, 另外二进制的运算规则很简单,即:0+0=0,0+1=l,1+1=10。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章课后习题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章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33-1选择题1-5 A C B B A 6-10 C D B A C 11-15 D D C C B 16-20 B C C D D 21 A3-2填空题:1. CPU的时钟频率2.算术逻辑部件、控制逻辑部件、寄存器组和内部总线3.微处理器、内存储器、总线、输入/输出接口4.静态随机存储器和动态随机存储器5. 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6. 操作系统7. Universal Serial Bus8. 系统软件应用软件3-3思考题1. 在微型计算机系统中,从局部到全局存在3个层次: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系统,这是3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

微型计算机(Microcomputer)以微处理器为核心,微型计算机系统(Microcomputer System)以微型计算机为主体,再配以相应的外部设备和软件,它是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具有实用意义,可以正常工作。

2. 微处理器主要性能指标①字长②外频③主频④倍频系数⑤缓存⑥多核心处理器⑦生产工艺⑧超线程技术3. 按照存储器在计算机中的作用,可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内存用于存放计算机当前正在执行的程序和相关数据,CPU可以直接对它进行访问。

内存储器按其工作方式的不同,又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和高速缓冲存储器。

RAM是指在CPU运行期间既可读出信息也可写入信息的存储器,但断电后,写入的信息会丢失。

ROM是只能读出信息而不能由用户写入信息的存储器,断电后,其中的信息也不会丢失。

Cache是用来存放当前内存中频繁使用的程序块和数据块。

外存储器,又叫辅助存储器,简称外存。

用于存放暂时不用的程序和数据,不能直接和CPU进行数据交换。

当CPU 需要执行外存中的某些程序和数据时,外存中存储的程序和数据必须先送入内存,才能被计算机执行。

常见的外存储器有软盘、硬盘、光盘和优盘等。

4. 外存储器(硬盘、光盘、U盘等);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数码相机等);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等);其他设备(网卡、声卡、调制解调器、视频卡等)。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后习题详细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后习题详细答案

第一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处理、处理2.黑盒、程序3.输入设备、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出设备4.运算器、控制器、中央处理器5.存储器、数据6.计算机硬件、软件7.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8.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9.输入、输出、键盘、显示器10.更有效、更高速、更可靠11.过程、对象12.以图形用户接口技术13.程序、操作系统14.硬件、软件、数据/信息、过程(处理)、通信15.因特网、开放性16.Web、万维网、超文本置标17.音频、动画、图片18.资源19.抽象、自动化20.计算思维第二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进位、进制2.十、八进制、十六进制3.补码、浮点数、小、整4.组合规则、ASCII、Unicode、特征5.位图、矢量图6.采样、量化7.逻辑非、逻辑与或,逻辑异或、门电路8.逻辑与、逻辑或、逻辑异或9.逻辑函数、二值函数(布尔函数)10.1、011.逻辑函数、逻辑变量12.低位、半加器13.触发器其中选择题6,7,8题中的数以8位长表示选择题10的结果是‘A’ –‘a’的值三.综合题(部分)4) 110110010001111010000000000 0.01111.00110.1017) 10 55 157 0.625 0.3125 0.8125 2.25 10.1259) (233.154)8 (1252.144)8 (9B.36)16 (2AA.32)1610) 111101.110001010 11001001010.11000011111112)设以一个字节来存储,最高位为符号位01100100 01100100 0110010011100100 10011011 1001110001111100 01111100 0111110011111100 10000011 1000010015)用十进制表示范围:-(1-2-8)*263至(1-2-8)*263第三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输入/输出;总线2、处理器;端口3、CPU4、运算器;控制器;运算器;控制电路;数据5、运算器;与;或;非6、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7、主频;字长;内部高速缓存器/协处理器8、复杂指令集计算机;精简指令集计算机9、存储单元;存储器地址10、存储单元;3276811、随机(访问)存储器;只读存储器;DRAM; EPROM; EEPROM12、电缆导线;扇区;SATA13、CD-R; CD-RW; DVD14、固态15、数据;外存;主存/内存;数据;外存16、高速缓存/Cache;虚拟内存17、键盘接口;鼠标接口;并行接口;串行接口;USB接口;音频接口;18、CRT; LCD; 分辨率;显卡;点密度/每英寸点数;激光打印机;针式打印机;RGB; CMYK19、笔记本电脑;通用串行总线;127第四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接口硬件资源2.实时系统单用户单任务多用户多任务3.多多个4.iOS Windows Mobile Symbian OS Android5.内核 Shell6.进程管理器存储管理器设备管理器文件管理器7.程序作业进程8.外存内存9.块设备驱动10.硬件时钟软件时钟11.注册表应用程序 regedit 注册表编辑器12..exe 文本视频13.文件分配表 NTFS第五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9题:Start:set p = 1;set i = n;while i<=m doif(i÷3的余数=0) p=p×i;i = i+1 ;end whileoutput p;End第18题:Startset i=1set sum=0while i<=n dosum=sum+1.0/ii=i+1end whileoutput sumEnd第六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操作使用2.算法算法3.指令4.数据传输算术逻辑5.操作类型地址下一条指令的地址6.机器语言程序7.汇编语言源程序8.过程对象过程9. C语言 Pascal /Fortran C++ Java10.封装继承多态性11.属性行为12. HTML XML13.源程序目标程序14.逐句一次性整体15.算法错误16.运算对象变量常量17.整型实型字符型18.符号常量19.构造数据类型数组元素20.赋值语句复合语句返回语句21.算术运算22.一个变23.函数24. switch25. while for for26.do…while27.设计方案编码运行维护28.黑盒白盒29.瀑布螺旋30.使用第七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八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九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十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大一《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后附习题参考答案

大一《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后附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一、思考题(略)二、单项选择题1.B 2.B 3.A 4.C 5.D6.D 7.B 8.A 9.A 10.D11.B 12.A 13.C 14.A 15.D 三、填空题1.212.101000101.013.5674.1000000010005.1000000010006.三7.CAD8.2k9.外码10.ASCII11.人工智能12.计算机13.102414.65536015.字长四、判断题1.T 2.F 3.F 4.T 5.T6.F 7.F 8.F 9.T 10.T11.F 12.T 13.T 14.T第二章一、思考题(略)二、单项选择题1.C 2.B 3.C 4.C 5.A6.D 7.B 8.B 9.B 10.C11.B 12.A 13.D 14.B 15.D 三、填空题1.寄存器2.微处理器3.外部设备4.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5.地址码6.指令系统7.计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设备8.处理器或CPU9.字长10.系统总线11.数据量12.越宽13.用户14.高级语言15.外部存储器四、判断题1.F 2.T 3.T 4.T 5.T6.F 7.T 8.F 9.F 10.F11.T 12.T 13.T 14.T 15.F16.F一、思考题(略)二、单项选择题1.C 2.D 3.A 4.D 5.A6.A 7.D 8.D 9.B 10.A11.C 12.D 13.A 14.D 15.C16.D 17.C 18.C 19.C 20.C21.C 22.B 23.D 24.A 25.C26.D 27.D 28.A 29.B 30.B31.D 32.C 33.A三、填空题1.硬件;软件2.系统;应用3.处理机;作业;存储;设备;文件4.地址映射或地址重定位5.运行前;运行中6.【Shift+Delete】7.打开控制菜单;关闭窗口8.单击此命令将打开一个对话框;该命令正在起作用;该命令后有一个子菜单;该命令当前不能使用;快捷键;在不打开菜单时执行选择的命令9.作业注册程序;作业调度程序10.异步性四、判断题1.T 2.T 3.T 4.T 5.F6.T 7.T 8.T 9.T 10.T11.T 12.F 13.F 14.F 15.T16.T 17.F 18.F 19.T 20.T21.F一、思考题(略)二、单项选择题1.C 2.A 3.C 4.B 5.B6.C 7.D 8.B 9.D 10.A11.C 12.C 13.B 14.A 15.B 三、填空题1..docx(2007版)2.快速工具保存3.OFFICE另存为4.剪贴板剪切剪贴板粘贴5.查找和替换6.Enter一个段落新段落格式7.两插入和绘制8.选中文字9.页面视图10.页面普通11.打印预览12..xlsx(2007版)13.Book1Sheet114.相对地址绝对地址混合地址15.开始绘图四、判断题1.T 2.F 3.F 4.F 5.F6.T 7.T 8.F 9.F 10.T11.T 12.F 13.T 14.T 15.T一、思考题(略)二、单项选择题1.A 2.B 3.C 4.C 5.B6.C 7.B 8.A 9.D 10.D11.C 12.C 13.D 14.C 15.B16.C 17.A 18.C 19.C 20.C21.A三、填空题1.资源共享2.局域网3.无线4.模拟信号5.浏览器6.TCP/IP7.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8.与9.网络号、主机号10.下载、上传四、判断题1.F 2.F 3.T 4.T 5.F6.F 7.F 8.F 9.T 10.F11.F一、思考题(略)二、单项选择题1.A 2.B 3.C 4.A 5.A6.B 7.D 8.A 9.A 10.D11.B 12.B 13.C 14.D 15.B16.D三、填空题1.说明部分、执行部分2.机器语言、汇编语言3.面向对象4.编译型5.范围、存储方式6.分程序结构7.算法设计、编写代码8.编译、连接9.自顶向下、逐步求精10.顺序、选择、循环结构11.当型、直到型12.确定性、有穷性、输入、输出、可执行性13.正确、可读14.数值计算、非数值计算15.递推法16.内部结构测试四、判断题1.T 2.F 3.F 4.F 5.T6.F 7.T 8.T 9.F 10.F11.F 12.T 13.T 14.T 15.T16..F一、思考题(略)二、单项选择题1.B 2.C 3.A 4.B 5.C6.C 7.D 8.D 9.D 10.D11.A 12.A 13.B 14.D 15.D16.D 17.D 18.B 19.B 20.C 三、填空题1.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2.概念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物理数据模型3.选择操作4.字段5.安全性6.联结7.层次数据模型8.记录结构9.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完整性约束10.概念、逻辑模型四、判断题1.F 2.T 3.T 4.F 5.T6.T 7.T 8.T 9.T一、思考题(略)二、单项选择题1.B 2.C 3.A 4.D 5.A6.D 7.D 8.C 9.D 10.A11.D 12.D三、判断题1.T 2.T 3.T 4.F 5.T6.F 7.F 8.T 9.T 10.T11.T一、思考题(略)二、单项选择题1.B 2.A 3.C 4.A 5.A6.D 7.A 8.C 9.C 10.C11.C三、判断题1.F 2.F 3.F 4.F 5.F6.F 7.T 8.T 9.T 10.T。

大学计算机基础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思考题及参考答案大学计算机基础思考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计算机与信息社会1.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答:第一代电子计算机—电子管;第二代电子计算机—晶体管电路;第三代电子计算机—集成电路;第四代电子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2. 按综合性能指标,计算机一般分为哪几类?答:高性能计算机:微型机;工作站;服务器;嵌入式计算机3. 信息与数据的区别是什么?答:数据是信息的载体。

信息有意义,而数据没有。

但当数据以某种形式经过处理、描述或与其他数据比较时,便赋予了意义。

第二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简述计算机的主要特点。

答:①计算机应由五个基本部分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②程序和数据以同等地位存放在存储器中,并要按地址寻访。

③程序和数据以二进制表示。

2. 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的过程。

答:1)取指令2)分析指令3)执行指令4)一条指令执行完成,程序计数器加1,然后回到1)。

3. 存储器的容量单位有哪些?若内存的大小为512MB,则它有多少个字节?答:①单位有:B,KB,MB,GB②512MB=1024×1024×512(B)4. 指令和程序有什么区别?答:指令是能被计算机识别并执行的一串二进制代码,它规定了计算机能完成的某一种操作。

程序是由一系列指令组成的。

5. 进行下列数的数制转换。

(1) (69.625)D=( )B=( )H=( )O(2) (3E1)H=( )B=( )D(3) (670)O=( )B=( )D(4) (11111111000011)B=( )H=( )D=( )D6. 假定机器数占8位,试写出十进制数-67的原码、反码和补码。

7. 什么是ASCII码?答:ASCII码是西文字符编码最常用的字符编码,它用7位二进制编码表示128个字符。

第三章微型计算机硬件组成1.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由哪几部分构成?主机主要包括了哪些部件?答:显示器、主机和键盘。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课后习题答案(大一)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课后习题答案(大一)

计算机基础作业第一章计算机与信息社会习题 1一、思考题:1.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答:计算机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和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 4 个阶段。

电子管计算机的特征是:采用电子管作为计算机的逻辑元件,内存储器采用水银延迟线,外存储器采用磁鼓、纸带、卡片等,运算速度只有每秒几千次到几万次基本运算,内存容量只有几千个字节,使用二进制表示的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编写程序。

晶体管计算机的特征是:用晶体管代替了电子管,大量采用磁芯作为内存储器,采用磁盘、磁带等作为外存储器。

采用了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的特征是:用集成电路代替了分立元件。

集成电路是把多个电子元器件集中在几平方毫米的基片上形成的逻辑电路。

采用了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的特征是:以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来构成计算机的主要功能部件,主存储器采用集成度很高的半导体存储器,目前计算机的最高速度可以达到每秒几十万亿次浮点运算。

4.计算机主要用于哪些领域?答:计算机主要应用在科学和工程计算、信息和数据处理、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及人工智能等领域。

7.信息技术都包含那些?答: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信息基础技术、信息系统技术、信息应用技术三个层次。

二、选择题1.最早的计算机是用来进行(A) 的。

A )科学计算B)系统仿真C)自动控制D) 信息处理2.构成第二代计算机的主要电子元件是(B)A )电子管B)晶体管C)中 .小规模集成电路D)超大规模集成电路3.以下哪个不是计算机的特点(D)A )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快B)计算机的准确度高C)计算机的存储容量巨大D)计算机的体积很小4 办公自动化属于计算机哪项应用(A)A )数据处理B)科学计算C)辅助设计D)人工智能5.以下关于信息的特征不正确的是(B)A )共享性B)不可存储C)可处理性D) 可传递第二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习题 2. 思考题:2.计算机硬件有哪五部分组成?答: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五大部件组成。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后题五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后题五

练习五
一、选择题
1.演示文稿是由()组合而成。

A.文本框B.图形C.幻灯片D.版式
2.在PowerPoint中,链接有()两种。

A.超链接和动作B.超链接和宏C.宏和动作D.超链接和动作
3.()是幻灯片层次结构中的顶层幻灯片,用于存储有关演示文稿的主题和幻灯片版式的信息,包括背景、颜色、字体、效果、占位符大小和位置。

A.母版
B.讲义母版
C.备注母版
D.幻灯片母版
4.在PowerPiont中使用()来编写宏。

A.java
B.Visual Basic
C.javascript
D.C++
5.PowerPoint 2010演讲文稿的扩展名是()。

A.pptx
B.doc
C.pot
D.xlsx
二、思考题
1.演讲文稿包括哪些视图?各视图的作用是什么?
2.演讲文稿中母版与主题的区别是什么?分别是什么?
3.为什么需要进行“检查文档”?
4.放映演示文稿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5.PowerPoint 2010中4种不同类型的动画效果的含义是什么?。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后习题详细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后习题详细答案

第一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处理、处理2.黑盒、程序3.输入设备、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出设备4.运算器、控制器、中央处理器5.存储器、数据6.计算机硬件、软件7.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8.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9.输入、输出、键盘、显示器10.更有效、更高速、更可靠11.过程、对象12.以图形用户接口技术13.程序、操作系统14.硬件、软件、数据/信息、过程〔处理〕、通信15.因特网、开放性16.Web、万维网、超文本置标17.音频、动画、图片18.资源19.抽象、自动化20.计算思维第二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进位、进制2.十、八进制、十六进制3.补码、浮点数、小、整4.组合规那么、ASCII、Unicode、特征5.位图、矢量图6.采样、量化7.逻辑非、逻辑与或,逻辑异或、门电路8.逻辑与、逻辑或、逻辑异或9.逻辑函数、二值函数〔布尔函数〕10.1、011.逻辑函数、逻辑变量12.低位、半加器13.触发器注:其中选择题6,7,8题中的数以8位长表示选择题10的结果是‘A’–‘a’的值三.综合题〔局部〕4〕11011001000111100.01111.00110.1017〕10 55 157 0.625 0.3125 0.8125 2.25 10.1259〕(233.154)8 (1252.144)8 (9B.36)16 (2AA.32)1610〕12〕设以一个字节来存储,最高位为符号位01100100 01100100 0110010011100100 10011011 1001110001111100 01111100 0111110011111100 10000011 1000010015〕用十进制表示范围:-〔1-2-8〕*263至〔1-2-8〕*263第三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输入/输出;总线2、处理器;端口3、CPU4、运算器;控制器;运算器;控制电路;数据5、运算器;与;或;非6、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7、主频;字长;内部高速缓存器/协处理器8、复杂指令集计算机;精简指令集计算机9、存储单元;存储器地址10、存储单元;3276811、随机(访问)存储器;只读存储器;DRAM; EPROM; EEPROM12、电缆导线;扇区;SA TA13、CD-R; CD-RW; DVD14、固态15、数据;外存;主存/内存;数据;外存16、高速缓存/Cache;虚拟内存17、键盘接口;鼠标接口;并行接口;串行接口;USB接口;音频接口;18、CRT; LCD; 分辨率;显卡;点密度/每英寸点数;激光打印机;针式打印机;RGB; CMYK19、笔记本电脑;通用串行总线;127第四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接口硬件资源2.实时系统单用户单任务多用户多任务3.多多个4.iOS Windows Mobile Symbian OS Android5.内核Shell6.进程管理器存储管理器设备管理器文件管理器7.程序作业进程8.外存内存9.块设备驱动10.硬件时钟软件时钟11.注册表应用程序regedit 注册表编辑器12..exe 文本视频13.文件分配表NTFS二.选择题注:第11题B的答案应该为“窗口管理器〞更合理第五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二.选择题第9题:Start:set p = 1;set i = n;while i<=m doif(i÷3的余数=0) p=p×i;i = i+1 ;end whileoutput p;End第18题:Startset i=1set sum=0while i<=n dosum=sum+1.0/ii=i+1end whileoutput sumEnd第六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操作使用2.算法算法3.指令4.数据传输算术逻辑5.操作类型地址下一条指令的地址6.机器语言程序7.汇编语言源程序8.过程对象过程9.C语言Pascal /Fortran C++ Java10.封装继承多态性11.属性行为12.HTML XML13.源程序目标程序14.逐句一次性整体15.算法错误16.运算对象变量常量17.整型实型字符型18.符号常量19.构造数据类型数组元素20.赋值语句复合语句返回语句21.算术运算22.一个变23.函数24.switch25.while for for26.do…while27.设计方案编码运行维护28.黑盒白盒29.瀑布螺旋30.使用第七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八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二.是非题第九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第十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二.多项选择题三.判断题。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1及参考答案1.选择题(1)计算机中所有信息都采用的存储方式是( A )A. 二进制B. 十进制C. 十六进制D. ASCII码(2)根据冯.诺伊曼的“存储程序”原理,“存储程序”是指(B )A. 事先编好程序B. 把程序存储在计算机内存中C. 把程序保存在磁盘中D. 将程序从磁盘中自动读出并逐条执行(3)利用计算机进行科技情报检索是计算机的一项应用,按计算机应用的分类它属于( B )A.科学计算 B.数据处理 C.辅助工程 D.人工智能(4)在计算机应用中,“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英文缩写为(A )A. CADB. CAMC. CAED. CAT(5)用MIPS来衡量的计算机性能指标是( D )A. 传输速率B. 存储容量C. 字长D. 运算速度2.填空题(1)世界上公认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产生于( 1946 )年,名字叫(ENIAC)。

(2)电子商务企业与(企业)之间(即B to B)、企业与(消费者)(即B to C)之间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商务活动模式。

(3)计算机网络化的目的主要是实现网络中的计算机之间(共享资源)、(交换信息)和协同工作。

(4)从目前计算机的研究情况可以看到,未来计算机将有可能在(光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方面的研究领域上取得重大的突破。

(5)以冯.诺伊曼思想为基础的计算机系统结构都是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构成。

3.简答题(略)(1)简述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1.运算速度快2.计算精度高3.具有强大的记忆功能4.具有逻辑判断能力5.能实现自动控制(2)现代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时代?答:第一代电子管第二代晶体管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第四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3)计算机的发展方向是什么?答:(1)巨型化(2)微型化(3)网络化(4)智能化未来计算机将有可能在光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方面的研究领域上取得重大的突破。

大学计算机基础杨文静版课后思考题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杨文静版课后思考题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杨文静版课后思考题答案
一、试题:计算机定义是什么?
答案:计算机是一种能够处理数据和信息的电子设备,能够运行指令和应用程序,并且可以根据指令自动运行。

二、试题: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有哪些?
答案: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主机(CPU)、存储器(内存、外存)、输入/输出设备和网络接口等。

三、试题:计算机运算的基础是什么?
答案:计算机运算的基础是二进制原理,即所有的数值可以以0和1的组合形式表示,方便计算机处理
四、试题:有关计算机内存的组成单位及大小,正确的说法是什么?
答案:计算机内存是由字节组成的,一个字节等于8位,每个字节的大小为8位二进制。

五、试题: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央处理器的功能?
答案:控制输入/输出设备。

六、试题: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有哪些?
答案:计算机网络可以按规模、拓扑结构、物理层协议、传输类型等进行分类。

七、试题:计算机语言的分类有哪些?
答案:计算机语言可以按照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等进行分类。

八、试题:计算机的存储器可以分为哪几类?。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后习题答案(冶金工业出版社)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后习题答案(冶金工业出版社)

第一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C3、D4、B5、B6、A7、A8、C9、B10、B11、A12、B13、C14、D 15、D二、问答题1.衡量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答:1. 主频(时钟频率)2. 基本字长 3. 存储器容量 4. 运算速度 5. 系统的可靠性 6. 系统可维护性 7. 系统的兼容性 8. 诊断能力与容错能力 9. 指令系统的功能 10. 性能价格比2.简述二进制数与八进制数、十进制数、十六进制数之间相互转换的方法?答:二进制数转换成八进制数时,以小数点为中心向左右两边延伸,每三位一组,小数点前不足三位时,前面添0补足三位;小数后不足三位时,后面添0补足三位。

然后将各组二进制数转换成八进制数。

八进制转换成二进制数则可概括为“一位拆三位”,即把一位八进制写成对应的三位二进制,然后按顺序连接起来即可。

将十进制数转化为二进制数,只要对其整数部分,采用除以2取余法,而对其小数部分,则采用乘以2取整法即可。

二进制数转化为十进制数可根据二进制数的按位权展开式,我们可以很方便地将二进制数转化为10进制数。

二进制转换成十六进制时也是以小数点为中心向左右两边延伸,每四位一组,小数点前不足四位时,前面添0补足四位;小数点后不足四位时,后面添0补足四位。

然后,将各组的四位二进制数转换成十六进制数。

十六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时,将十六进制数中的每一位拆成四位二进制数,然后按顺序连接起来。

关于八进制与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通常先转换为二进制数作为过渡,再用上面所讲的方法进行转换。

3.将一个八进制数763.36转换成为二进制数、十进制数、十六进制数。

答:(263.36)8=(010110011.011110)2=(179.46875)10=(B3.78)164.将一个十六进制数3E2F.B2转换为二进制数、八进制数、十进制数。

答:(3E2F.B2)16=(11111000101111.1011001)2=(37057.544)8=(15919.695313)10第二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B CDCC 6-7 BC二、上机操作题略第三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DOC2.普通视图Web版式视图页面视图大纲视图阅读版式页面3.选中4.选中一行文本选中一段文本选中全文5.加粗斜体6.两端对齐左对齐右对齐居中分散对齐7.复制格式8.撤销9.视图10.表格二.问答题1.创建Word文档的常用方法有:①启动Word 2003,自动创建一个新文档;②使用菜单【文件】|【新建】命令;③使用常用工具栏上的“新建”按钮;④使用快捷键【Ctrl+N】⑤在资源管理器中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新建】|【Word文档】。

计算机考试思考题答案

计算机考试思考题答案

计算机考试思考题答案思考题一(1)it行业有一条法则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计算机功能、性能提高”的发展趋势,这就是美国intel公司的创始人摩尔提出的“摩尔定律”。

()(2)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四代,第一代的电子计算机都不是按照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原理设计的。

()(3)与科学计算相比,数据处理的特点是数据输入输出量大,而计算相对简单。

()(4)计算机中用以则表示计算机存储容量大小的最为基本单位就是位。

()(5)计算机硬件的某些功能可以由软件来完成,软件的某些功能也可以用硬件来实现。

()(1)一个完备的计算机系统必须包含b。

a.主机、键盘、鼠标和显示器b.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c.主机和其他外部设备d.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2)计算机之所以按人们的意志自动进行工作,最直接的原因(工作原理)是因为c。

a.二进制数制b.高速电子元件c.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d.程序设计语言(3)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可以大致分成若干小类,以下选项中属这几大类的就是c。

a.计算机辅助教学、程序设计、人工智能b.工程排序、数据结构、文字处理c.实时控制、科学计算、数据处理d.数值处置、人工智能、操作系统(4)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是a。

a.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b.微电子技术和材料技术c.自动化技术和控制技术d.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5)计算机的性能指标包含多项,以下项目中d不属于性能指标。

a.主频b.字长c.运算速度d.带光驱否(6)os就是在第c代计算机才发生的。

a.1b.2c.3d.4(7)pc机是随着构架处理器的电子元件c的发展而发展出来的。

a.电子管b.晶体管c.集成电路d.半导体(8)在计算机领域中通常用mips去叙述c。

a.计算机的可靠性b.计算机的运行性c.计算机的运算速度d.计算机的可扩充性(9)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至今,经历了若干代的发展、更替和变革,当下的计算机是属于第a代的计算机。

a.4b.5c.6d.7(10)现代计算机的工作模式(原理)是由科学家c提出的。

《大学计算机基础》复习思考题(成人本科)..

《大学计算机基础》复习思考题(成人本科)..

大学计算机基础》复习思考题(成人本科)一、单项选择题1. 通常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 A )主机与输入、输出设备 B ) C )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 D )2. 在微机的性能指标中,用户可用的内存容量通常是指 A )RAM 的容量C )RAM 和ROM 勺容量之和 3. 计算机病毒是( A ) 计算机系统自生的 C )主机发生故障时产生的B)ROMD)CD )。

)。

系统软件与系统硬件 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 ) 。

的容量 —ROM 勺容量4. 在表示存储器的容量时 ,1KB 的准确含义是( )A ) 1000B ) 1024 C5. 在微型计算机的汉字系统中,一个 A )16B )326. 计算机内存比外存 A )存储容量大C )便宜C)48B) D)B ) —种人为特制的计算机程序D )可传染疾病给人体的那种)字节 512 D )2048 24X 24点阵的汉字的字型码占( D )72)个字节。

)。

存取速度快 不便宜但能存取更多的信息 7. 汉字系统在计算机内把一个汉字的编码表示为(A )汉字拼音字母的 ASCII 代码 C )按字形笔划设计成的二进制码8. 能直接让计算机接受的语言是(A ) C 语言 9. 下面四个不同进制的数中, A )二进制数 1001001 C )十进制数7110. 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 A )局域网 B )广域网 11. 计算机工作时,内存储器用来存储( A )程序和指令 C )程序和数据 12. 对存储器按字节编址, 储容量为( )。

A )512B B )1KB 13. 存储器每个单元都被赋予唯一的( A ) 容量 B ) 字节 C ) 序号 14. 以下关于 Windows 中“任务栏”的说法, A ) “任务栏”只能显示在屏幕底端 B ) “任务栏”中有“开始”按钮 C ) “任务栏”会随着窗口一起关闭 D ) 通过“任务栏”不可以切换窗口15.在中文Windows 中,如果要查找文件名的第二个字母为菜单的“查找”命令对话框中的“名称”文本框中键入()。

大学计算机基础思考题

大学计算机基础思考题

⼤学计算机基础思考题实验⼀Windows操作系统操作实验1、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答:操作系统是最基本的系统软件,是管理和控制计算机中所有软、硬件资源的⼀组程序。

操作系统具有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件系统管理、设备管理和信息管理等功能。

2、剪贴板的作⽤是什么?怎样将当前窗⼝或整个屏幕内容复制到剪贴板上?答:剪贴板是⼀个在Windows程序和⽂件之间⽤于传递信息的临时存储区。

复制当前窗⼝:先将窗⼝设置为活动窗⼝,然后按下Alt+Print Screen 键。

复制整个屏幕:按Print Screen键,整个屏幕被复制到剪贴板上。

3、怎样⽤拖动⿏标的⽅法复制⽂件或⽂件夹?怎样移动⽂件或⽂件夹?答:在不同盘符之间,拖动⽂件或⽂件夹实现复制操作;在同⼀盘符下,拖动⽂件或⽂件夹实现移动操作。

4、回收站的功能是什么?什么样的⽂件删除后不能恢复?答:“回收站”是⼀个⽂件夹,其功能是⽤来存储备删除的⽂件、⽂件夹或Web页,直到被清空为⽌。

⽤户可以把“回收站”中的⽂件恢复到它们在系统中原来的位置。

以下三类⽂件删除后不能恢复:可移动磁盘上的⽂件;⽹络上的⽂件;在MS-DOS⽅式中被删除的⽂件。

5、如何查找C盘上所有的⽂件名以AUTO开始的⽂件?答:在搜索的⽂本框中输⼊“AUTO*.*”。

实验⼆Word⽂字处理软件1、分散对齐和两端对齐有何区别?答:两端对齐是通过词与词之间⾃动增加空格的宽度,使正⽂沿页的左右页边对齐,对英⽂⽂本有效,防⽌出现⼀个单词跨两⾏的情况;对于中⽂效果如同“左对齐”。

分散对齐以字符为单位,均匀地分布在⼀⾏上,对中、英⽂均有效。

2、如何创建新的⽂档?如何选择纸张?如何打开已有的⽂档?答:单击⽂件选择“新建…”,新建空⽩⽂档或利⽤模板新建带格式的空⽩⽂档。

单击⽂件选择“打开”,可以打开存放在不同路径下的已建⽂档。

单击⽂件选择“页⾯设置” “纸张”,可选择不同类型的纸张,并随意改变纸张的宽度和⾼度。

《大学计算机基础》思考题及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思考题及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思考题及答案第一章计算机与信息社会1.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答: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个阶段。

其主要特征如下:电子管阶段硬件特征:采用电子管为基本逻辑元件。

软件特征:数据表示主要为定点数;计算机语言有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

应用方向:主要为科学计算。

代表机型:IBM 650(小型);IBM 709(大型)。

晶体管阶段硬件特征:采用晶体管为基本逻辑元件;内存采用了磁芯存储器;外存有了磁盘、磁带等。

软件特征:出现了高级语言。

应用方向:主要为科学计算、数据处理、事务管理及工业控制。

代表机型:IBM7090、CDC7600.集成电路阶段硬件特征:出现了可将成千上百个电子元件集成到一个单晶硅片上的集成电路。

软件特征:出现了操作系统及会话式计算机语言。

应用方向: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代表机型:IBM 360。

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硬件特征:出现了集成化程度很高的集成电路;存储器采用了新型的半导体存储器。

软件特征:出现了数据库、网络等。

应用方向:社会的各个领域。

2. 按综合性能分类,常见的计算机有哪几类?请列出各类计算机的代表机型。

答:按综合性能分类可将计算机分为高性能计算机、微型计算机、工作站、服务器等。

其各类的代表机型如下:高性能计算机:日本NEC的地球模拟器,实测速度为35万亿次浮点运算,峰值速度为40万次浮点运算。

中国联想的深腾6800,实测速度为4.183万亿次浮点运算,峰值速度为5.324万次浮点运算。

中国曙光4000A,峰值速度为8万次浮点运算。

微型计算机:各类台式机、笔记本和掌上电脑。

工作站:各类高档微机。

服务器:文件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通信服务器等。

3. 信息与数据的区别是什么?信息:即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数据:描述信息的种类符号民。

信息=数据+数据处理。

4. 什么是信息技术?即实现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传输的相关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Windows操作系统操作实验1、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答:操作系统是最基本的系统软件,是管理和控制计算机中所有软、硬件资源的一组程序。

操作系统具有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系统管理、设备管理和信息管理等功能。

2、剪贴板的作用是什么?怎样将当前窗口或整个屏幕内容复制到剪贴板上?答:剪贴板是一个在Windows程序和文件之间用于传递信息的临时存储区。

复制当前窗口:先将窗口设置为活动窗口,然后按下Alt+Print Screen 键。

复制整个屏幕:按Print Screen键,整个屏幕被复制到剪贴板上。

3、怎样用拖动鼠标的方法复制文件或文件夹?怎样移动文件或文件夹?答:在不同盘符之间,拖动文件或文件夹实现复制操作;在同一盘符下,拖动文件或文件夹实现移动操作。

4、回收站的功能是什么?什么样的文件删除后不能恢复?答:“回收站”是一个文件夹,其功能是用来存储备删除的文件、文件夹或Web页,直到被清空为止。

用户可以把“回收站”中的文件恢复到它们在系统中原来的位置。

以下三类文件删除后不能恢复:可移动磁盘上的文件;网络上的文件;在MS-DOS方式中被删除的文件。

5、如何查找C盘上所有的文件名以AUTO开始的文件?答:在搜索的文本框中输入“AUTO*.*”。

实验二Word文字处理软件1、分散对齐和两端对齐有何区别?答:两端对齐是通过词与词之间自动增加空格的宽度,使正文沿页的左右页边对齐,对英文文本有效,防止出现一个单词跨两行的情况;对于中文效果如同“左对齐”。

分散对齐以字符为单位,均匀地分布在一行上,对中、英文均有效。

2、如何创建新的文档?如何选择纸张?如何打开已有的文档?答:单击文件选择“新建…”,新建空白文档或利用模板新建带格式的空白文档。

单击文件选择“打开”,可以打开存放在不同路径下的已建文档。

单击文件选择“页面设置” “纸张”,可选择不同类型的纸张,并随意改变纸张的宽度和高度。

3、分页符与分节符是否为同一概念?答:不是。

分页符,上一页结束以及下一页开始的位置。

Microsoft Word 可插入一个“自动”页符(或软分页符),或者通过插入“手动”分页符(或硬分页符)在指定位置强制分页。

分节符,为表示节的结尾插入的标记。

分节符包含节的格式设置元素,例如页边距、页面的方向、页眉和页脚,以及页码的顺序。

Word文档中分页的页面一般大于或等于分节的页面。

4、怎样使用标尺缩进?答:①在“格式”→“段落”对话框中的“缩进和间距”页签内进行设置,包含左缩进、右缩进、首行缩进和悬挂缩进。

②利用鼠标直接在首行、左右缩进标尺上进行拖放操作。

5、怎样将字符设置为上标?怎样将字体设置为斜体?答:将字符选中,单击“格式”→“字体”,在字体页签下设置“上标”。

将字符选中,单击格式工具栏上的“倾斜”按钮即可。

6、怎样快速更改拼写有误的单词?答:选中拼写有误的单词,单击“工具”→“拼写和语法”进行检测。

7、怎样在图形中插入文本?如何更改文字方向?答:利用绘图工具栏可以插入多种形式的自选图形,在选中图形上右击,选择“添加文本”即可。

选中要更改方向的文字,单击“格式”→“文字方向”进行设置。

8、如何在文档中插入公式?怎样建立新的公式?答:单击“插入”→“对象”在新建的“对象类型”列表框中查找“Microsoft 公式3.0”→“确定”,利用“公式”工具栏上的各类公式模版在文档需要的位置插入并建立新的公式。

9、什么是样式?样式有何作用?答:样式是一组已命名的字符和段落格式的组合。

作用:若文档中有多个段落使用了某个样式,当修改了该样式后,即可改变文档中带有此样式的文本格式;有利于构造大纲和目录等。

10、文本框的作用是什么?答:可以将装入文本框中的文字、表格和图形在文档中进行精确定位。

11、如何在图形编辑状态下,绘制正方形?绘制图形?答:打开“绘图”工具栏,选中“正方形”或其它图形,在同时打开的“画布”中绘制图形。

实验三Excel电子表格软件1、如何选取多个连续的单元格、如何选取多个不连续单元格。

答:选中第一个单元格,然后按住Shift键,再单击最后一个单元格,可选取多个连续的单元格。

按住Ctrl键,单击各个不连续的单元格即可。

2、请说出至少三种对一行或列求和的不同方法。

答:先选中存放“和”的单元格。

①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自动求和;②单击公式板上的fx插入函数,选择求和函数sum,然后选中求和范围即可;③输入“=”,然后单击该行(或列)的第一个单元格,输入“+”,再单击该行(或列)的第二个单元格,输入“+”,以此类推,在单击完最后一个单元格后,回车计算结果。

3、论述数据清除和数据删除的区别。

答:数据清除针对的对象是数据,单元格本身不受影响。

数据删除针对的是单元格,删除后选取的单元格连同里面的数据都从工作表中消失。

4、在单元格A1到A9输入数字1~9,A1到I1输入数字1~9,试用最简单的方法在B2:I9区域设计出九九乘法表,简述操作步骤。

(提示使用混合引用和公式复制)答:先在A1-A10、B1-J1单元格按列、按行依次输入1-9九个数字,在B2单元格中按先列后行方式输入公式“=$A2*B$1”,向下复制公式,接着再整体向右复制公式即可。

5、试比较数据透视表与分类汇总的不同用途。

答:分类汇总是依据表中某一个排序字段,对表中其它字段进行计数、汇总等操作,而数据透视表则是针对表中多个字段进行计数、汇总等操作。

前者在源表上直接进行操作,而后者则在源表基础上生成新表。

6、独立图表和嵌入式图表有什么不同?答:独立图表与数据源不在一个工作表中,而嵌入式图表与数据源在同一个工作表中。

7、在分类汇总的分级显示区中,最上级(总计级)可能同时出现”+”、”-”等分级显示符号吗?为什么?答:不能。

总计级只出现“+”,可将分类的明细展开。

8、“汉字”的数据排序可以按笔划排序吗?如何操作?答:可以。

选中需按笔画排序的字段,单击“数据”→“排序”→“选项”→“笔画排序”。

实验四PowerPoint演示文稿软件实验1、建立演示文稿有几种方法?建立好的幻灯片能否改变其幻灯片的版式?答:利用“内容提示向导”的指导建立演示文稿、利用“模版”建立演示文稿和建立空演示文稿三种方式。

建立好的幻灯片可以改变其幻灯片的版式。

2、“幻灯片配色方案”和“背景”这两条命令有何区别?答:利用“格式|背景”命令可以对需要强调突出重点的幻灯片用区别于其它幻灯片的背景颜色布置;利用“格式|幻灯片配色方案”对幻灯片需要强调的部分进行重新配色。

★Office 2003 没有“幻灯片配色方案”,建议取消此题。

3、如果想撤消原定义的片内动画该如何进行?撤消原定义的换片动画又该如何进行?答:撤消原定义的片内动画可在“自定义动画”列表框内,单击条目的“ ” “删除”。

撤消原定义的换片动画可在“幻灯片切换”的“应用于所选幻灯片”列表框中选择“无切换”。

4、怎样进行超级链接?代表超级链接的对象是否只能是文本?跳转的对象应该是什么类型的文本?答:在所选对象上右击,选择超链接,可在“插入超链接”对话框中进行操作。

代表超级链接的对象可以是文本,也可以是其它对象,如艺术字、图形等。

跳转的对象对外可以是一个网址,也可以是任何一个存放在同一电脑中的已命名的文件;对内可以是本演示文稿中的任意一张幻灯片。

实验五微机拆装实验1、你认为微机主机箱内部部件的拆卸和安装顺序应当先考虑哪些因素?拆卸和安装顺序要一致吗?2、组装方案根据什么原则制定?3、你所见到的组装中的主要规范有哪些?4、组装中为什么要释放身体的静电?5、硬盘的信号线插头反接(即主板和硬盘数据接口的连接)会有什么问题?6、在安装CPU时,要注意什么?7、从你所组装的各功能部件上,可以获取哪些主要性能参数?实验六计算机网络实验1、什么是网络拓扑结构?局域网常用的网络拓扑结构有哪些?答:网络拓扑结构是利用拓扑学方法描述各个节点机之间的连接方式。

局域网常用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星型、总线和环型三种拓扑结构。

2、什么是IP地址,IP地址是怎么进行分类的?如何识别IP地址的类别?答:IP地址是IP协议提供的一种统一格式的地址,它为Internet上的每一个网络和每一台主机分配一个网络地址,以此来屏蔽物理地址的差异。

IP地址分为A类、B类和C类。

IP地址为32位二进制数,采用点分十进制数的方式很容易通过第一个字节值识别,A类第一个字节地址范围在1-126之间,B类第一个字节地址范围在128-191之间,C类第一个字节地址范围在192-223之间。

3、什么是子网掩码?子网掩码有什么作用?答:子网掩码是一个32位模式,若它的某位为1,表示该位所对应IP地址中的一位是网络地址部分中的一位,若某位为0,表示它对应IP地址中的一位是主机地址部分中的一位。

作用:通过子网掩码与IP地址的逻辑“与”运算,可分离出网络地址。

4、什么是FTP?FTP客户端有哪几种方式?答: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送(输)协议。

FTP客户端操作包括下载和上传。

5、电子邮件有哪些特点?电子邮件系统由哪几部分构成?答:电子邮件有易编辑;速度快;价格低和一信多发等特点。

电子邮件系统包括电子邮件地址、电子邮件客户端软件、电子邮件的格式和邮件账号等组成。

6、利用ipconfig/all命令查看本机的TCP/IP协议配置情况,填写下表7、如何对计算机中某个文件夹进行共享,写出操作步骤,共享后文件夹图标的变化情况是什么?答:选中要共享的文件夹右击选择“共享和安全”,在“网络共享和安全”列表框中选中“在网络上共享这个文件” “应用”即可。

实验七网页制作1、什么是Web站点?有什么作用?答:Web是一个域名或服务器,拥有一个主目录。

其作用是当客户端在浏览器内键入Web服务器的IP地址或域名后,浏览器就会查找主目录下的主页文件。

2、什么是Html? 什么是超级链接?在Frontpage中,超级链接有几种形式?答: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超文本链接标记语言。

超级链接:通过超链源访问超链目标,超链目标可以是同一网页的其它内容,同一网站的其它网页或另一网站。

超级链接的方式可分为页面内部的超链接、页面间的超链接、电子邮件的超链接。

3、使用Frontpage制作网页一般的步骤是什么?答:实验八数据库基础实验1、什么是数据库?什么是关系型数据库?答:数据库是长期保存在计算机外存上的、有结构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关系型数据库是由二维表这种数据组织形式构成的数据集合。

2、在Access中如何建立表?什么是表的主键?有什么作用?答:先建立数据库,然后可通过表向导、表设计器或输入数据等多种方式建立数据库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