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食品中那些常见的微生物污染
食品中的致病菌消标准
![食品中的致病菌消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e29dfc9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33.png)
食品中的致病菌消标准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其中,食品中的致病菌成为了引发食品中毒的重要原因。
为了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各国纷纷制定了严格的食品中致病菌的标准,以控制食品中致病菌的含量。
本文将介绍食品中的致病菌及其消标准,并探讨这些标准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一、食品中的致病菌介绍1.1 沙门氏菌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主要存在于肉类、禽类、牛奶和蛋类等食品中。
感染沙门氏菌会导致腹泻、呕吐、腹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1.2 大肠杆菌大肠杆菌是一种肠道常见的细菌,但某些菌株可导致食品中毒。
食品中含有大肠杆菌可能会引发腹泻、发烧、肠胃不适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发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
1.3 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广泛存在于环境中,也是一种常见的食品中毒致病菌。
食品中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后,人们可能会出现食物中毒症状,如呕吐、腹泻等。
二、食品中致病菌的消标准2.1 沙门氏菌消标准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对于沙门氏菌的限定值也有所不同。
例如,在某国家的标准中,生肉制品中允许沙门氏菌的最大限量为每克100个,而米饭类产品中的沙门氏菌限定值则为每克10个。
2.2 大肠杆菌消标准大肠杆菌的消标准通常是以菌落形成单位(CFU/g)进行计算。
根据某国家的标准,蔬菜类食品中大肠杆菌的限定值为每克1000个,而奶制品中限定值则为每毫升10个。
2.3 金黄色葡萄球菌消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消标准同样因国家和食品类型而异。
以某国为例,该国对于各类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限定值分别为每克100个、每毫升100个。
三、食品标准对食品安全的影响3.1 保障食品安全食品中致病菌的消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有助于杜绝因食品中含有致病菌而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从而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3.2 强化企业责任食品中致病菌的消标准要求企业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加强对原料、设备和操作流程的控制,迫使企业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并落实相应的管理措施,从而增强企业对食品安全的责任感。
食品中的污染物主要来源
![食品中的污染物主要来源](https://img.taocdn.com/s3/m/fd7a94f6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f4.png)
食品中的污染物主要来源
(1)生物性污染。
食品的生物性污染包括微生物、寄生虫及昆虫的污染。
微生物污染主要有细菌与细菌毒素、真菌与真菌毒素以及病毒等的污染。
出现在食品中的细菌除包括可引起食物中毒、人畜共患传染病等的致病菌外,还包括能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非致病菌。
病毒污染主要包括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和口蹄疫病毒等污染,而其他病毒不易在食品上繁殖。
寄生虫及其虫卵主要是通过病人、病畜的粪便直接污染食品或通过水体和土壤间接污染食品。
昆虫污染主要包括粮食中的甲虫、螨类、蛾类以及动物食品和发酵食品中的蝇、蛆等污染。
(2)化学性污染。
食品化学性污染涉及范围较广,情况也较复杂。
主要包括:
①来自生产、生活和环境中的污染物,如农药、兽药、有毒金属、多环芳烃化合物、N-亚硝基化合物、杂环胺、二喹啉、三氯丙醇等。
②食品容器、包装材料、运输工具等接触食品时溶入食品中的有害物质。
③滥用食品添加剂,包括超范围或超规定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④在食品加工、贮存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如酒中有害的醇类、醛类等。
⑤掺假、制假过程中加入的物质,如在辣椒粉中掺入的化学染料苏丹红。
(3)物理性污染。
物理性污染物可能并不威胁消费者的健康,但是严重影响了食品应有的感官性状和(或)营养价值。
主要有:
①来自食品产、储、运、销的污染物,如粮食收割时混入的草籽、液体食品容器中的杂物、食品运销过程中的灰尘等。
②食品的掺杂使假,如粮食中掺入的沙石、肉中注入的水、奶粉中掺入大量的糖等。
③食品的放射性污染,主要来自放射性物质的开采、冶炼、生产、应用及意外事故造成的污染。
盘点食品中那些常见的微生物污染
![盘点食品中那些常见的微生物污染](https://img.taocdn.com/s3/m/ba45b29487c24028905fc36a.png)
盘点食品中那些常见的微生物污染1、大肠菌群大肠菌群,它不代表某一个或某一属细菌,而指的是具有某些特性的一组与粪便污染有关的细菌。
大肠菌群都是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人和温血动物的粪便。
一般食品中大肠菌群超标,表示食品受动温血动物的粪便污染,其中典型大肠杆菌为粪便近期污染,其他菌属则可能为粪便的陈旧污染。
人吃了大肠菌群超标的食物可能会导致:肠道传染病、食物中毒等;2、霉菌霉菌,是丝状真菌的俗称,意即"发霉的真菌",它们往往能形成分枝繁茂的菌丝体,但又不像蘑菇那样产生大型的子实体。
在潮湿温暖的地方,很多物品上长出一些肉眼可见的绒毛状、絮状或蛛网状的菌落,那就是霉菌;霉菌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比较青睐于温暖潮湿的环境,一有合适的环境就会大量的繁殖,必须采取措施来阻止霉菌的繁殖或切断其传播途径,就可以摆脱霉菌的污染:霉菌毒素对人主要毒性表现在神经和内分泌紊乱、免疫抑制、致癌致畸、肝肾损伤、繁殖障碍等。
3、酵母酵母是一些单细胞真菌,并非系统演化分类的单元。
是子囊菌、担子菌等几科单细胞真菌的通称,一般泛指能发酵糖类的各种单细胞真菌,有的为致病菌;空气中、人体中都存在一定数量的酵母菌,只要在合适的环境就会快速繁殖;吃了酵母菌污染的食品易造成食物中毒,有些免疫力低的人群亦可能发生酵母菌感染。
4、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病原菌,隶属于葡萄球菌属,有“嗜肉菌"的别称,是革兰氏阳性菌的代表,可引起许多严重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空气、水、灰尘及人和动物的排泄物中都可找到。
因此,食品受到污染的机会很多。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报告,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占第二位,仅次于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化脓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可引起局部化脓感染,也可引起肺炎、伪膜性肠炎、心包炎等,甚至败血症、脓毒症等全身感染。
5、沙门氏菌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
沙门氏菌属有的专对人类致病,有的只对动物致病,也有对人和动物都致病。
常见细菌性污染的菌属及其危害
![常见细菌性污染的菌属及其危害](https://img.taocdn.com/s3/m/5f6d494c240c844769eaeead.png)
常见细菌性污染的菌属及其危害
1.致病菌致病菌对食品的污染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生前感染,如奶、肉在禽畜生前即潜存着致病菌。
主要有引起食物中毒的肠炎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等沙门菌;也有能引起人畜共患的结核病的结核杆菌、布氏病(波状热)的布鲁杆菌、炭疽病的炭疽杆菌。
第二种是外界污染,致病菌来自外环境,与畜体的生前感染无关。
主要有痢疾杆菌、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大肠杆菌、伤寒杆菌、肉毒梭菌等。
这些致病菌通过带菌者粪便、病灶分泌物、苍蝇、工(用)具、容器、水、工作人员的手等途径传播,造成食品的污染。
2.条件致病菌通常情况下不致病,但在一定的特殊条件下才有致病力的细菌。
常见的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变形杆菌、韦氏梭菌、蜡样芽胞杆菌等。
能在一定条件下引起食物中毒。
3.非致病菌在自然界分布极为广泛,在土壤、水体、食物中更为多见。
食物中的细菌绝大多数都是非致病菌,这些非致病菌中,有许多都与食品腐败变质有关。
能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细菌,称为腐败菌,是非致病菌中最多的一类。
食品中常见的细菌污染
![食品中常见的细菌污染](https://img.taocdn.com/s3/m/b582bc30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97.png)
食品中常见的细菌污染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而细菌污染是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细菌是一类微小的生物体,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并可能通过不当的食品处理和储存导致食品污染。
本文将就食品中常见的细菌污染进行探讨,以增强大家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和保障健康的饮食习惯。
一、沙门氏菌沙门氏菌是导致食物中细菌污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
它主要寄生在人类和动物的肠道中,通过粪口传播途径进入食品中。
食用含有沙门氏菌的食品可以引发沙门氏菌感染,导致腹泻、发热等症状。
常见的沙门氏菌感染源包括禽肉、生鸡蛋、生奶制品等。
因此,为了避免沙门氏菌污染,我们在购买食品时要选择正规渠道,确保食品来源可靠;在食品加工和储存过程中要注意洁净卫生,彻底煮熟食物,避免生食。
二、大肠杆菌大肠杆菌是一类常见的肠道细菌,它在肠道中正常存在,大部分是无害的。
然而,某些菌株如致病性大肠杆菌O157:H7可以引发食物中的细菌污染并导致严重的食物中毒,其症状包括腹泻、呕吐等,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大肠杆菌主要通过食品中的动物粪便、污染的水或食品加工设备传播。
生食、未洗净的蔬菜水果、未经煮熟的肉类等都是食品中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常见来源。
因此,我们要养成彻底清洗蔬果和煮熟食物的习惯,尤其是在野外采摘食材时更应注意卫生。
三、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类常见的细菌,它广泛存在于土壤、尘埃、水源中。
在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造成细菌污染的主要菌种之一。
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够产生热稳定性毒素,如果食物被感染后未经高温处理,毒素就可能导致食物中毒。
发生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常见食品包括乳制品、肉制品、熟食和蛋制品等。
因此,购买乳制品时要注意检查保质期和包装完好性,储存后要保持冷藏温度,避免存放时间过长。
四、霉菌霉菌是一类常见的微生物,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霉菌不仅在食品加工和储存过程中容易繁殖,还能合成毒素并污染食物,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食用霉菌污染的食品可能导致食物中毒、过敏等。
食品及饮品中的常见潜在致病菌
![食品及饮品中的常见潜在致病菌](https://img.taocdn.com/s3/m/dd91052d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b3.png)
食品及饮品中的常见潜在致病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食品及饮品是我们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然而,我们可能忽略了其中存在的潜在致病菌。
这些微小的生物可能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本文将探讨食品及饮品中的常见潜在致病菌,并提供一些预防措施。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些常见的食品中的潜在致病菌。
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它可以通过生食或未充分煮熟的家禽、肉类和蛋类传播。
食用被污染的食品可能导致食物中毒,引起腹泻、呕吐和发烧等症状。
此外,大肠杆菌也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它主要存在于未经处理的水源和生食中。
摄入含有大肠杆菌的食物或饮用水可能导致胃肠道感染,引起腹泻和腹痛等症状。
除了食品,饮品中也存在一些潜在致病菌。
例如,霉菌是一种常见的饮品中的致病菌。
当食品中含有过多的霉菌时,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
霉菌产生的毒素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头痛、恶心和呕吐等症状。
此外,肠道病毒也是一种常见的饮品中的致病菌。
肠道病毒主要通过未经处理的水源传播,摄入含有肠道病毒的饮品可能导致胃肠道感染,引起腹泻和呕吐等症状。
要预防食品及饮品中的潜在致病菌,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保持食品的卫生是非常重要的。
在烹饪过程中,确保食品充分煮熟,特别是肉类和家禽。
此外,避免生食和未经处理的食品,尽量选择新鲜的食材。
对于饮品,我们应该选择经过处理的水源,如煮沸的水或瓶装水,避免直接饮用未经处理的自来水。
此外,正确的储存和处理食品也是预防潜在致病菌的关键。
在储存食品时,确保食品保持在适当的温度下,避免食品过长时间暴露在室温下。
此外,避免将不同种类的食品混合存放,以防止交叉污染。
在处理食品时,务必保持手部清洁,并使用干净的烹饪器具和砧板。
最后,定期进行食品及饮品的检测也是预防潜在致病菌的重要措施。
通过定期检测食品和饮品中的微生物污染情况,我们可以及早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危险。
此外,加强对食品及饮品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卫生意识和操作技能,也是预防潜在致病菌的重要环节。
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及其控制方法
![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及其控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6eec36f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72.png)
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及其控制方法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其中微生物污染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微生物如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存在于食品中,如果不经过适当的控制,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因此,了解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及其控制方法变得至关重要。
一、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情况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是指在生产、加工、贮存和运输等过程中,微生物进入食品并繁殖的过程。
常见的食品污染微生物包括大肠杆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等。
这些微生物会引起食品腐败、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等问题,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潜在风险。
二、食品微生物污染的来源食品微生物污染的来源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产环境:生产场所的不洁净和卫生条件不佳是微生物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例如,生产车间的空气不洁净、设备不彻底清洁和消毒等都可能导致微生物的存在和繁殖。
2. 原料和供应链:食品的原料和供应链是微生物污染的重要介质。
原料也可能存在微生物污染,而供应链中的一环出现微生物污染也会影响最终食品的安全。
3. 储存和运输条件:不合理的储存和运输条件也是食品微生物污染的来源之一。
食品在高温、潮湿或不洁净的环境中长时间存放,微生物的繁殖速度会大大加快。
三、食品微生物污染的控制方法为了减少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保障食品安全,采取适当的控制方法是必要的。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食品微生物污染控制方法:1. 清洁和消毒:保持食品生产和处理环境的清洁是防止微生物污染的首要措施。
定期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包括设备、工作台面、器具和容器等,可有效减少微生物的存在和传播。
2. 合理贮存和运输:储存和运输食品时,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食品应储存在洁净、干燥和通风良好的条件下,避免与可能污染食品的物品接触。
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潮、防晒和防止与不洁物质接触。
3. 食品处理和加工:食品加工过程中,要确保加工设备的清洁和消毒。
食品应在适宜的温度和时间下加热或处理,以确保微生物被完全杀灭或控制在安全水平。
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
![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https://img.taocdn.com/s3/m/6577ce6a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c9.png)
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在食品加工、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微生物污染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微生物是无处不在的,它们存在于空气、水源、土壤和人身上,其中一些微生物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本文将探讨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形式、原因,以及相关的防控措施。
一、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形式微生物污染可以从多个方面影响到食品的安全性。
首先是细菌污染,常见的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
这些细菌通常来自污染的水源、动物粪便或人员不洁。
其次是霉菌和酵母菌的污染。
这些微生物通常具有产生毒素的能力,会对食品的质量和储存寿命造成严重影响。
另外,病毒也是一种可能的食品污染源,如诺如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等,通过食品传播可引起严重的消化道疾病。
二、食品微生物污染的原因食品微生物污染的原因非常多样化。
首先是环境因素,如空气中的微生物、水源的微生物以及土壤的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可能通过接触食品表面或传播到食品中。
其次是人为因素,包括生产、加工或储存过程中的不洁操作、人员卫生状况不佳等。
此外,食品的原料可能自身带有微生物,若不经过适当处理,这些微生物可能在加工过程中繁殖并引起污染。
三、食品微生物污染的防控措施为了保障食品的安全性,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
首先是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定期对食品进行微生物检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污染问题。
其次是加强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卫生管理,包括对人员操作的规范培训、设备和场所的清洁消毒等。
此外,采取适当的食品加工技术,例如高温杀菌、低温冷藏等,可以有效地降低微生物的污染风险。
此外,加强原材料的选择和检验,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安全,也是预防微生物污染的重要环节。
四、消费者的责任与建议作为消费者,我们也有着重要的责任和作用。
首先,我们应该选择正规可靠的商家购买食品,避免购买来源不明、质量可疑的食品。
其次,我们要注意食品的储存和食用时间,及时处理过期或变质的食品。
此外,正确处理和烹饪食物也是防范微生物污染的重要环节,避免生食或生吃食品,尽量煮熟食物以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食品中微生物的危害和控制措施
![食品中微生物的危害和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c649a8d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6d.png)
食品中微生物的危害和控制措施在现代社会,食品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食品生产方式的改变,食品中微生物的污染问题变得越来越普遍。
这些微生物可能会引起各种感染,甚至可能导致严重健康问题。
因此,食品生产过程中防止微生物污染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食品中微生物的危害以及控制措施。
食品中的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如果食品受到微生物污染,可能会对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以下是部分微生物对人体的危害:1.大肠杆菌:大肠杆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它可以引起急性胃肠炎和腹泻。
感染者的症状包括腹痛、发烧、肚子胀、噁心、呕吐等。
4.霉菌:霉菌是一种常见的真菌,可以产生毒素,对人体有严重危害。
直接食用霉菌感染的食品可能导致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5.病毒:食品中的病毒包括诸如乙肝病毒、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
它们可能引起食品中毒、病毒性感冒、腹泻等。
食品生产过程中防止微生物污染非常重要。
以下是多种食品生产过程中防止微生物污染的控制措施:1. 清洗和消毒:清洗和消毒是防止食品污染最重要的步骤之一。
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应定期清洗和消毒所有设备和表面,以杀死残留的细菌和真菌。
此外,员工也应保证个人卫生和工作环境的卫生。
2. 控制温度:食品应该在适当的温度下存放和加热。
将食品存放在寒冷和干燥的环境中可防止细菌和霉菌的生长。
对于需要加热的食品,应确保充分加热至内部温度达到合适的温度。
3. 引入新技术:现代科技已经允许食品生产者使用新技术来防止污染。
例如,高压处理和微生物控制剂都可以有效地减少食品污染。
4. 实施食品安全计划:制定适当的食品安全计划可以帮助生产者有效地控制食品污染。
根据食品安全计划,食品制造商应根据食品安全标准对食品进行抽检和监控。
结论通过控制和预防微生物污染,可以减少食品中微生物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食品生产者应认真执行合适的食品安全标准,定期清洗和消毒设备,坚持控制食品温度,引入新技术防止污染,遵守食品安全计划等方面采取各种行动,以确保食品的品质和安全。
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与控制
![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与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a4892241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0.png)
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与控制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微生物污染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可能导致食品质量下降,甚至引发食物中毒。
因此,食品生产企业和相关监管机构都非常重视微生物污染的控制。
本文将讨论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与控制措施。
1. 引言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是指由细菌、霉菌、酵母等微生物引起的污染现象。
这些微生物在食品加工、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可能会生长繁殖,释放出有害物质,导致食品质量下降,甚至引发食物中毒。
2. 食品中的常见微生物污染2.1 细菌污染细菌是食品中最常见的微生物污染源之一。
常见的细菌污染食品包括肉类制品、奶制品、蛋类和水果蔬菜等。
例如,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是常见的肉类制品中的致病细菌。
2.2 霉菌污染霉菌是导致食品变质和产生霉菌毒素的主要微生物污染源之一。
霉菌常见于谷类、坚果、干果和面制品等食品中。
霉菌污染不仅会导致食品变质,还可能引起人们对霉菌毒素的中毒。
2.3 酵母污染酵母是一类常见的微生物污染源,常见于面制品、酒类和果汁中。
酵母可以通过发酵作用改变食品的口感和气味,但过度生长可能导致食品变质。
3. 微生物污染的危害微生物污染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常见的食物中毒症状包括腹泻、呕吐、发热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此外,微生物污染还会导致食品的口感、气味和质量下降,给消费者带来不好的消费体验。
4. 微生物污染的控制措施4.1 提高储存温度合适的储存温度可以有效控制微生物的生长。
一般来说,低温可以延缓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因此,食品生产企业应该在贮存过程中控制好温度,避免过高温度导致微生物繁殖。
4.2 加强卫生管理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管理非常重要。
食品生产企业应建立严格的卫生操作规程,定期进行卫生检查和清洁消毒工作。
员工应接受卫生操作规程和个人卫生知识的培训,并严格按照要求执行。
4.3 使用抗菌剂为了控制微生物的生长,食品生产企业可以使用抗菌剂对食品进行处理。
常见的抗菌剂包括食品添加剂和保鲜剂。
然而,使用抗菌剂需要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以确保对人体安全无害。
食品生物性污染的例子
![食品生物性污染的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d28e0b66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8a.png)
食品生物性污染的例子食品生物性污染是指由微生物、真菌、病毒等生物体引起的食品污染现象。
这种污染可能发生在不同的环节,包括种植、加工、储存、运输和消费等过程中。
食品因为生物性污染而造成的健康问题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食品生物性污染的例子。
1. 沙门氏菌污染的鸡蛋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可引起食物中毒和胃肠道疾病。
鸡蛋是沙门氏菌污染的常见来源。
当鸡只感染了沙门氏菌后,其排出的粪便可能污染鸡蛋表面。
如果鸡蛋没有经过充分的加热或处理,其中的沙门氏菌可能引起人体感染。
因此,在食用生或半生鸡蛋时要格外小心。
2. 病毒污染的生鲜水果生鲜水果是我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它们可能受到病毒的污染。
例如,诺如病毒是一种通过水源传播的病毒,常常与生鲜水果污染有关。
这是因为污染的水源可能接触到水果表面,从而使病毒传播到水果上。
食用这些受污染的水果可能导致胃肠道感染。
因此,正确清洗水果并确保其来源可靠是保护自己免受病毒污染的重要措施。
3. 真菌污染的谷物谷物是人类重要的食品之一,常常成为真菌污染的目标。
真菌污染的谷物通常会产生霉变,霉变谷物可能存在毒素,如黄曲霉素等。
对于受到霉变影响的谷物,如果消费者不注意,可能会导致肝脏损害、免疫系统抑制和神经系统问题等健康问题。
因此,选择无霉变的谷物产品非常重要,并对存放的谷物进行检查,及时将受到污染的谷物剔除。
4. 冷藏食品中的细菌污染冷藏食品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一部分,但如果储存不当,可能会出现细菌污染。
一种常见的细菌是利斯特菌,它可引起利斯特菌感染。
冷藏食品,如切片肉、冷藏蔬菜和奶制品等,可能受到利斯特菌污染。
如果食用了被污染的食品,可能会引起严重的肠胃道问题,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孕妇和免疫系统较弱的个体而言。
因此,在购买和使用冷藏食品时要确保储存条件良好,并密切关注食品的保质期。
5. 食品中的寄生虫污染寄生虫是一种常见的食品生物性污染源。
鱼类是食品中常见的寄生虫载体,如鱼肉中可能携带有刺头蚴。
食品中的致病菌
![食品中的致病菌](https://img.taocdn.com/s3/m/979a2559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0e.png)
食品中的致病菌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而致病菌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致病菌是指一类能够引起食物中毒或者食源性疾病的微生物,它们存在于各种食品中,并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本文将就食品中的致病菌进行探讨。
一、食品中的主要致病菌1. 大肠杆菌大肠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它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肠道中,人们通过食用受污染的食品,如生坚果、生肉以及未经处理的水果和蔬菜,容易感染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感染可导致腹泻、呕吐、腹痛等症状,严重情况下甚至危及生命。
2. 沙门氏菌沙门氏菌是一类潜伏在动物和人类肠道中的致病菌,通过食用受污染的食品,特别是家禽、肉类和蛋制品,人们易受到沙门氏菌感染。
感染沙门氏菌会引发沙门氏菌食物中毒,表现为腹泻、发热、腹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中毒性休克。
3. 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包括人体的皮肤、鼻腔和咽喉等部位。
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热性较强,一旦食品受到其污染,如奶制品、蛋制品、肉类等,人们易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会导致急性食物中毒,表现为腹泻、呕吐、腹痛等症状,一般持续时间较短。
4. 列氏杆菌列氏杆菌是一种嗜冷性细菌,可以在低温环境中生长,例如在冷藏肉制品、海鲜和冰淇淋等食品中。
食用被列氏杆菌污染的食品可能引发列氏杆菌中毒,症状通常为肠胃不适、呕吐和腹泻等。
二、防止食品中致病菌的措施1. 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品生产企业应建立并执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卫生标准操作,并制定严密的检测流程,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2. 控制食品生产环境卫生食品生产企业应保持生产环境的清洁与卫生,定期进行环境清洁消毒,防止致病菌的繁殖和传播。
3. 加强食品原料的质量控制食品生产企业应严谨选择供应商,确保所采购的原料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对原料进行必要的检测和处理,以防止致病菌的污染。
4. 加热杀菌食品在烹饪和加工过程中应进行充分加热,确保食品中的致病菌被彻底杀灭,从而消除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威胁。
食品中的病污染及其预防措施
![食品中的病污染及其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c396a43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0c.png)
食品中的病污染及其预防措施食品中的病原物污染及其预防措施食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随着工业化和国际贸易的发展,食品中的病原物污染问题也日益突显。
本文将探讨食品中的病原物污染以及我们可以采取的预防措施。
一、食品中的病原物污染类型1. 细菌污染:食品中最常见的病原物污染是由细菌引起的。
其中,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是主要的致病菌。
它们可以通过食品中的生食或未充分加热的食物进入人体,引发消化道感染和食物中毒。
2. 病毒污染:病毒是食品中另一个常见的病原物污染源。
诸如诺如病毒、肠道病毒、诺华病毒等都可能通过食物传播给人体,引发呕吐、腹泻等症状。
3. 霉菌污染:霉菌常见于植物性食品中,如谷物、坚果和水果。
某些霉菌产生毒素,如黄曲霉产生的黄曲霉毒素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引发中毒反应。
4. 寄生虫污染:寄生虫也可能通过食物进入人体,引发寄生虫感染。
一些常见的寄生虫污染源包括鲟蚊、绦虫等。
二、食品中病原物污染造成的危害食品中的病原物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可能引发食物中毒、感染性胃肠炎等疾病。
这些疾病的症状包括呕吐、腹泻、发热、腹痛等。
对于高龄、孕妇、儿童和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病原物污染可能带来更加严重的健康问题。
三、预防食品病原物污染的措施为了保障食品安全,预防病原物污染成为了重要的任务。
以下是我们可以采取的预防措施:1. 食品加工和储存卫生:保持食品加工环境的清洁,严格执行食品生产和储存的卫生标准,确保处理食品的设备和材料的清洁与消毒,防止交叉污染。
2. 食品检测与监控:建立完善的食品检测与监控体系,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定期对食品进行检测,确保合格产品的上市流通,有效排除潜在的病原物污染风险。
3. 食品储存和传递温度控制:保持食品在储存和传递过程中适当的温度,避免细菌和其他病原物的繁殖。
冷链物流的建立和落实,有效控制食品的质量变化和病原物的滋生。
4. 充分加热食物:高温可以有效杀灭食物中的病原物,因此,在食用肉类、禽类、海鲜等食品时,务必将其充分加热煮熟,避免生食。
食品中常见的生物毒素及其危害
![食品中常见的生物毒素及其危害](https://img.taocdn.com/s3/m/224d7771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0f.png)
食品中常见的生物毒素及其危害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食品中的生物毒素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生物毒素是由真菌、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分泌的有毒物质。
虽然它们只是一种微生物代谢产物,但其对食品安全的危害却是不可忽视的。
本文将对食品中常见的生物毒素及其危害进行分析。
1. 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属真菌分泌的一种毒素,这种真菌在面包、面粉、豆类、米、花生等食品中都有可能污染。
黄曲霉毒素具有致癌、致畸、致乳腺癌等危害。
暴露在黄曲霉毒素中的人,会出现呕吐、腹泻、黄疸等症状。
2. 毒蕈碱毒蕈碱是由鬼笔菌属真菌分泌的一种毒素,这种真菌主要生长在蘑菇、小麦、黑麦、燕麦等食品中。
毒蕈碱会破坏肝脏和肾脏等器官,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和心脏系统,导致人体出现嗜睡、头痛、呕吐等症状。
3. 肉毒素肉毒素是一种由肉毒杆菌分泌的神经毒素,主要污染肉类、蔬菜和鱼类等食品。
被肉毒素污染的食品,通常不具备异味和异味。
肉毒素能破坏人体神经系统,导致人体麻痹、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等症状。
由肉毒素导致的食物中毒死亡率相当高。
4. 沙门氏菌毒素沙门氏菌毒素是由沙门氏菌分泌的毒素,这种菌属存在于家禽、肉类和鸡蛋等食品中,食用这些被沙门氏菌污染的食品,就会引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腹泻等。
5. 病毒除上述几种常见的生物毒素外,病毒也是食品中一种常见的致病来源。
病毒可通过果汁、未煮熟的蔬菜和水果、污染的肉制品等食品传播。
食用这些食品,容易感染诺如病毒、腺病毒、肠病毒等,引发呕吐、腹泻等症状。
此外,还有霉菌毒素、大肠杆菌O157等食品中的生物毒素,这些毒素能够对人体造成极大的伤害,引起食物中毒,严重的甚至会威胁人的生命健康。
为减少因食品中毒素引发的健康危害,我们应该更加关注食品安全,知晓食品中常见的毒素种类,学会正确的处理食材烹饪食品。
只有确保食品的安全卫生,才能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
食品中的菌类与微生物污染
![食品中的菌类与微生物污染](https://img.taocdn.com/s3/m/368c7b8f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be.png)
食品中的菌类与微生物污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安全与健康的关注也越来越高。
然而,食品中的菌类与微生物污染问题一直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难题。
菌类与微生物的污染不仅会影响食品的品质和口感,还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食品中的菌类与微生物污染,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与控制。
一、菌类与微生物污染的来源菌类与微生物污染的来源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土壤和水源:许多菌类和微生物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土壤和水源中,它们可能通过灌溉或洗涤等途径进入食品体系。
2.动物和昆虫:动物和昆虫身上携带的菌类和微生物也是食品污染的重要来源。
例如,病原菌可以通过动物粪便传播到食物中。
3.人和环境:人和环境中的菌类与微生物也有可能成为食品污染的原因。
不恰当的食品加工和处理过程,以及卫生条件不达标都可能导致菌类与微生物的污染。
二、常见的菌类与微生物污染在食品中,常见的菌类与微生物污染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大肠杆菌:大肠杆菌是一种可以引起人体肠道感染的细菌,其存在于污染的水、土壤、食物和动物粪便中。
食用受大肠杆菌污染的食物可能导致腹泻、呕吐等症状。
2.沙门氏菌: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病原菌,存在于许多不洁的食物中,如生肉、鸡蛋、生鲜蔬菜等。
沙门氏菌感染可导致食物中毒,症状包括腹泻、发热、恶心和呕吐等。
3.霉菌:霉菌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污染源,常见于谷物、坚果、干果等。
霉菌产生的毒素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引起食物中毒或过敏反应。
4.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常存在于不洁的食物和病人的鼻、喉、腋窝和肛门等部位。
食用受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食品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症状,如呕吐、腹泻、腹痛等。
三、预防与控制菌类与微生物污染的措施为了保障食品的安全与健康,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包括:1.加强生产环节的卫生管理:食品生产过程中,加强卫生管理措施是预防与控制菌类与微生物污染的关键。
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标准,确保原材料的安全和质量,采取适当的加工处理方法,控制病原菌的繁殖和转移。
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
![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https://img.taocdn.com/s3/m/2d9e7a0f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4b.png)
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食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微生物污染是食品安全领域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微生物污染指的是食品中的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的存在,它们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将探讨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问题,从污染的原因、常见的微生物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微生物污染的原因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 传染源:微生物可以通过空气、水、土壤、动物或人的污染物等途径进入食品,这些常见的传染源包括动物粪便、泥土、污水等。
2. 不当加工和储存:食品在加工和储存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遵循卫生操作规程,包括温度控制、处理时间、消毒等措施,会导致微生物大量繁殖,从而引发食品污染。
3. 交叉污染:当生食和熟食共同放置时,微生物从生食传播到熟食,或者通过切菜板、刀具等传播,引起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
二、常见的微生物污染物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物种类繁多,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1. 大肠杆菌:是一类常见的细菌,它是食品中最重要的指示性微生物污染物之一。
大肠杆菌的某些菌株可以产生毒素,对人体的消化系统和肾脏造成损害。
2. 沙门氏菌: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细菌,尤其容易在禽畜产品、生肉和生蔬菜等食品中存在。
沙门氏菌感染会引起食物中毒,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导致肠胃炎、败血症等疾病。
3.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类常见的人体皮肤和咽喉黏膜中的常驻菌,但某些菌株会产生毒素,当这些菌株进入食品中,会引起食物中毒,主要症状为急性腹泻和呕吐。
4. 霉菌:主要存在于植物性食品中,容易生长在高湿度和温度不适宜的条件下。
霉菌能够产生多种黄曲霉毒素,对人体的肝脏、免疫系统等造成损害。
三、微生物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微生物污染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食物中毒:某些微生物如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能够产生毒素,当人们摄入被其污染的食物后,可能会出现急性腹泻、呕吐、发烧等症状。
微生物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及其防范
![微生物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及其防范](https://img.taocdn.com/s3/m/465f17d2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d8.png)
微生物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及其防范微生物是指不能自己生长和繁殖的微小的生物体,属于一种无形但是危害巨大的污染源。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微生物污染已经成为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
如何预防和控制微生物污染,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大问题。
一、微生物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危害微生物是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的统称,它们分别在食品中的生长和繁殖,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常见的食品微生物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乙型肝炎病毒等。
1. 大肠杆菌大肠杆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常见于饮用水、肉类和蔬菜等食品中,可能会导致肠胃炎、肝炎、肾衰竭等疾病。
2. 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容易感染,常见于肉制品和蛋制品中,会导致恶心、呕吐、腹痛、发热等症状。
3. 沙门氏菌沙门氏菌主要存在于肉类、禽类、蛋类和乳制品中,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对肠胃系统造成伤害。
4. 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传播性疾病,主要通过食品和饮水传播,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二、微生物污染防范措施在日常生活和食品加工过程中,预防和控制微生物污染是保障人们健康和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加强监管加强对食品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监管,保证食品从生产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阻断微生物污染的传播。
2. 用药注意对于养殖和加工业的人员,使用防疫药物和畜禽用药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规,不得超标和滥用。
3. 加强消毒加强食品生产过程中的消毒措施,彻底杀灭微生物的传播,同时保证加工业的卫生条件。
4. 注意饮食安全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安全和个人卫生,选用有保证的食材和烹饪方式,避免食品污染的风险。
三、未来微生物污染防范的展望随着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完善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微生物污染的预防和控制将更加精细化和科技化。
现代化集约化农业和食品加工业将继续发展,同时要求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能继续提高,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食品中的病原微生物污染
![食品中的病原微生物污染](https://img.taocdn.com/s3/m/e2498208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c5.png)
食品中的病原微生物污染食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我们也要面对食品中可能存在的病原微生物污染。
这种污染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
因此,了解和采取措施来预防和控制食品中的病原微生物污染是至关重要的。
1. 病原微生物的来源食品中的病原微生物可以来自多个渠道。
首先,生长于土壤和水中的病原微生物可能通过食材的生长环境污染进入食品中。
其次,不合格的原料、添加剂或食品制备过程中的交叉污染也可能引入病原微生物。
此外,食品加工和存储过程中的不当卫生操作以及供应链中的环节也可能是病原微生物传播的途径。
2. 常见的病原微生物食品中常见的病原微生物包括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气荚膜梭菌等。
这些微生物可能引发食物中毒、细菌感染等健康问题。
3. 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影响食品中的病原微生物污染可能引发食物中毒,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此外,某些病原微生物也可能引发细菌感染,例如,尿路感染、肠胃炎等。
4. 预防和控制病原微生物污染的措施为了预防和控制食品中的病原微生物污染,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4.1 个人卫生意识的培养重视个人卫生的重要性,保持经常洗手的习惯,特别是在食品接触前后。
适当选择食用清洁、新鲜的食物,并注意食品的储存和处理条件。
4.2 食品加工和制备的规范操作确保在食品加工和制备过程中,员工要穿戴干净的工作服并遵守严格的卫生操作规程。
减少交叉污染的可能性,使用新鲜的原料,并遵循适当的加工和烹饪方法。
4.3 卫生监管的加强政府和相关监管机构应加强对食品生产和供应链环节的监管,提高食品卫生质量的监测和检测水平。
严格执法,对违反卫生标准和规定的企业和个人进行处罚。
4.4 消费者的责任意识消费者在购买和食用食品时,应选择正规渠道和有信誉的商家,了解食品产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和相关许可证明。
对于食品外观、气味、口感等异常的食品,应及时报告和举报。
5. 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监测和检测为了确保食品的卫生安全,对食品中的病原微生物进行监测和检测是必要的。
食品安全管理局公布食品中常见的致病菌
![食品安全管理局公布食品中常见的致病菌](https://img.taocdn.com/s3/m/a046e918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89.png)
食品安全管理局公布食品中常见的致病菌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食品中存在的致病菌不仅对公共健康构成威胁,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困扰。
为了保障公众的健康安全,食品安全管理局发布了一份关于食品中常见的致病菌的公告,旨在提醒人们注意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本文将基于这份公告,介绍一些常见的致病菌以及预防方法。
1. 沙门氏菌(Salmonella)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物中毒源,主要通过食用受污染的食品而引发感染。
食品中常见的沙门氏菌污染源包括生鸡蛋、生猪肉、家禽以及生鲜蔬菜等。
沙门氏菌感染的症状包括腹泻、发热、呕吐等。
预防方法:- 彻底煮熟食物:尤其是禽类、肉类和蛋类等,确保其中的沙门氏菌被彻底杀灭。
- 注意食品卫生:避免生食和未处理的食品,及时清洗切菜板和厨房用具。
- 分开储存食物:将生熟食物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2.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金黄色葡萄球菌常常存在于人体的皮肤和呼吸道,也可通过食品被传播。
食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主要由食用受污染的奶制品、肉类及蛋制品等引起。
感染症状包括腹泻、呕吐等。
预防方法:- 储存食物的卫生:避免将食品长时间暴露在室温下,储存食品时注意密封并适当冷藏。
- 避免交叉污染:使用干净的器皿和刀具,尽量避免使用已过期的食品。
- 适当加热食物:高温可以有效杀死金黄色葡萄球菌,确保食物被彻底加热。
3.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大肠杆菌是人体和自然环境中的一种常见细菌,有些菌株可引发食物中毒。
食品中的大肠杆菌污染主要来源于被动物粪便污染的食品,如生肉、蔬菜和水果等。
感染大肠杆菌的症状包括腹泻、腹痛等。
预防方法:- 生食处理:生肉、蔬菜和水果等应充分清洗,并彻底加热或煮熟,以杀死潜在的大肠杆菌。
- 注意饮用水卫生:选用经过过滤、煮沸或消毒的饮用水,避免饮用未经处理的水源。
- 手部卫生:洗手是预防感染的有效方法,尤其在处理生食后或上厕所后,务必彻底清洗双手。
不同类型食品的微生物污染及安全性研究
![不同类型食品的微生物污染及安全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673571b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2c.png)
不同类型食品的微生物污染及安全性研究食品的微生物污染与安全性一直是食品安全领域中的重要研究课题。
微生物污染是指在食品加工、储存、运输和消费等过程中,食品被微生物污染的现象。
这些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微生物污染可能导致食品中产生有毒物质,使人们食用后发生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给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不同类型的食品对微生物污染的容忍度和安全性要求不同。
下面将以常见的几类食品为例进行微生物污染及安全性研究。
首先,肉类食品是一类容易受到微生物污染的食品。
肉类食品中的微生物主要来自动物本身和肠道,其中最常见的是大肠菌群、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这些细菌可以在肉类食品中繁殖,产生有毒物质,如沙门氏菌可以产生内毒素引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因此,在肉类的加工和储存过程中,需要加强卫生管理和微生物检测,确保肉类的安全性。
其次,蔬菜和水果是另一类容易受到微生物污染的食品。
蔬菜和水果在生长和采摘过程中可能被土壤和水源中的细菌污染。
此外,人为处理不当也可能引入细菌。
常见的细菌有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霍乱弧菌等。
这些细菌在蔬菜和水果表面和内部生长繁殖,如果未经充分清洗,在食用时容易导致食物中毒。
因此,对于蔬菜和水果的消费者,要认真清洗处理,确保食品的卫生安全。
另外,乳制品和豆制品也容易受到微生物污染。
乳制品中最常见的微生物是大肠菌群、链球菌和腐败细菌等。
这些微生物在乳制品中的繁殖和代谢产生的有毒物质会威胁人体健康。
对于豆制品,如豆腐和豆浆,也容易受到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微生物的污染。
因此,对于乳制品和豆制品的生产过程,需要加强卫生管理和严格控制微生物的污染。
除了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还要关注食品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
食品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食品容易受到外部环境中的微生物污染。
常见的微生物有霉菌、腐败细菌和大肠菌群等。
这些微生物会导致食品的变质和腐败,影响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因此,在食品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和湿度,保持食品的新鲜和卫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盘点食品中那些常见的微生物污染1、大肠菌群大肠菌群,它不代表某一个或某一属细菌,而指的是具有某些特性的一组与粪便污染有关的细菌。
大肠菌群都是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人和温血动物的粪便。
一般食品中大肠菌群超标,表示食品受动温血动物的粪便污染,其中典型大肠杆菌为粪便近期污染,其他菌属则可能为粪便的陈旧污染。
人吃了大肠菌群超标的食物可能会导致:肠道传染病、食物中毒等;2、霉菌霉菌,是丝状真菌的俗称,意即"发霉的真菌",它们往往能形成分枝繁茂的菌丝体,但又不像蘑菇那样产生大型的子实体。
在潮湿温暖的地方,很多物品上长出一些肉眼可见的绒毛状、絮状或蛛网状的菌落,那就是霉菌;霉菌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比较青睐于温暖潮湿的环境,一有合适的环境就会大量的繁殖,必须采取措施来阻止霉菌的繁殖或切断其传播途径,就可以摆脱霉菌的污染:霉菌毒素对人主要毒性表现在神经和内分泌紊乱、免疫抑制、致癌致畸、肝肾损伤、繁殖障碍等。
3、酵母酵母是一些单细胞真菌,并非系统演化分类的单元。
是子囊菌、担子菌等几科单细胞真菌的通称,一般泛指能发酵糖类的各种单细胞真菌,有的为致病菌;空气中、人体中都存在一定数量的酵母菌,只要在合适的环境就会快速繁殖;吃了酵母菌污染的食品易造成食物中毒,有些免疫力低的人群亦可能发生酵母菌感染。
4、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病原菌,隶属于葡萄球菌属,有“嗜肉菌"的别称,是革兰氏阳性菌的代表,可引起许多严重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空气、水、灰尘及人和动物的排泄物中都可找到。
因此,食品受到污染的机会很多。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报告,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占第二位,仅次于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化脓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可引起局部化脓感染,也可引起肺炎、伪膜性肠炎、心包炎等,甚至败血症、脓毒症等全身感染。
5、沙门氏菌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
沙门氏菌属有的专对人类致病,有的只对动物致病,也有对人和动物都致病。
沙门氏菌病是指由各种类型沙门氏菌所引起的对人类、家畜以及野生禽兽不同形式的总称。
感染沙门氏菌的人或带菌者的粪便污染食品,可使人发生食物中毒。
据统计在世界各国的种类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列榜首。
沙门氏菌主要污染肉类食品,鱼、禽、奶、蛋类食品也可受此菌污染。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全年都可发生,吃了未煮透的病、死牲畜肉或在屠宰后其他环节污染的牲畜肉是引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最主要原因。
由沙门氏菌引起的食品中毒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头痛、畏寒和腹泻等,还伴有乏力、肌肉酸痛、视觉模糊、中等程度发热、躁动不安和嗜睡,延续时问2~3d,平均致死率为4.1%。
6、志贺氏菌志贺氏菌即通称的痢疾杆菌。
痢疾贺志贺氏菌是导致典型细菌痢疾的病原菌,在敏感人群中很少数量的个体就可以致病。
志贺氏菌食物中毒是指由志贺氏菌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
引起食物中毒的志贺氏菌主要是宋内氏志贺菌。
主要发生在夏秋季,引起中毒的食品主要是热肉制品等。
志贺氏菌侵入肠粘膜组织并释放内毒素引起症状。
潜伏期一般10-14h。
症状为剧烈腹痛、腹泻(水样便,可带血和粘液)、发热、里急后重显著。
严重者出现痉挛和休克。
7、溶血性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又称沙培林,对热和化学清毒剂均敏感,常引起扁桃体、咽部、中耳等感染。
亦为肾盂肾炎、产褥热、猩红热的病原体。
一般来说,溶血性链球菌常通过以下途径污染食品:1、食品加工或销售人员口腔、鼻腔、手、面部有化脓性炎症时造成食品的污染;2、食品在加工前就已带菌、奶牛患化脓性乳腺炎或畜禽局部化脓时,其奶和肉尸某些部位污染;3、熟食制品因包装不善而使食品受到污染。
溶血性链球菌常可引起皮肤、皮下组织的化脓性炎症、呼吸道感染、流行性咽炎的爆发性流行以及新生儿败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猩红热和风湿热、肾小球肾炎等变态反应。
8、李斯特菌李斯特菌,又名单核球增多性李斯特菌、李氏菌,是一种兼性厌氧细菌,为李斯特菌症的病原体。
李斯特菌是革兰氏阳性菌,属厚壁菌门,取名自约瑟夫·李斯特。
它主要以食物为传染媒介,是最致命的食源性病原体之一。
李斯特菌在环境中无处不在,在绝大多数食品中都能找到李斯特菌。
肉类、蛋类、禽类、海产品、乳制品、蔬菜等都已被证实是李斯特菌的感染源。
李斯特菌感染后健康成人个体可出现轻微类似流感症状,新生儿、孕妇、免疫缺陷患者表现为呼吸急促、呕吐、出血性皮疹、化脓性结膜炎、发热、抽搐、昏迷、自然流产、脑膜炎、败血症直至死亡。
9、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是人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栖居菌。
大肠埃希菌的致病物质之一是血浆凝固酶。
根据致病性的不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被分为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菌、肠道侵袭性大肠埃希菌、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肠集聚性黏附性大肠埃希菌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5种。
常见中毒食品为各类熟肉制品、冷荤、牛肉、生牛奶,其次为蛋及蛋制品、乳酪及蔬菜、水果、饮料等食品。
中毒原因主要是受污染的食品食用前未经彻底加热。
中毒多发生在3、9月。
不同的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引起的中毒,症状各不相同。
①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菌可引起水样腹泻、腹痛、恶心、低热。
②肠道侵袭性大肠埃希菌的可引起发热、剧烈腹痛、水样腹泻、粪便中有少量粘液和血。
③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可引起发热、不适、呕吐、腹泻、粪便中有大量粘液但无血,有约20%患者由呼吸道症状,感染的症状通常比较严重。
④肠集聚性黏附性大肠埃希菌可引起成年人1-2天中度腹泻,婴幼儿2周以上持续性腹泻。
⑤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可引起突发性的腹部痉挛、腹泻;有些病人由水样便,转为血性腹泻,腹泻次数有时可达10多次,低热或不发热;许多病人同时有呼吸道症状。
可发展为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多器官损害。
老人和儿童患者死亡率很高。
10、副溶血性弧菌副溶血性弧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呈弧状、杆状、丝状等多种形状,无牙孢。
进食含有该菌的食物可致食物中毒,也称嗜盐菌食物中毒。
临床上以急性起病、腹痛、呕吐、腹泻及水样便为主要症状。
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海洋细菌,主要来源于鱼、虾、蟹、贝类和海藻等海产品。
此菌对酸敏感,在普通食醋中5分钟即可杀死;对热的抵抗力较弱。
11、肉毒杆菌肉毒杆菌是一种生长在缺氧环境下的细菌,在罐头食品及密封腌渍食物中具有极强的生存能力,是毒性最强的细菌之一。
肉毒杆菌是一种致命病菌,在繁殖过程中分泌肉毒毒素,该种毒素是目前已知的最剧毒物,可抑制胆碱能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导致肌肉松弛型麻痹。
肉毒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土壤中常可检出,偶亦存在于动物粪便中。
人体的胃肠道是一个良好的缺氧环境,适于肉毒杆菌居住。
肉毒杆菌属于厌氧菌,严格厌氧,在胃肠道内既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及果糖,产酸产气,又能消化分解肉渣,使之变黑,腐败恶臭。
在厌氧环境中,此菌能分泌强烈的肉毒毒素,能引起特殊的神经中毒症状,致残率、病死率极高。
摄食肉毒杆菌的食品可引发食物中毒,如pH>4.6的低酸性罐头食品(含铁罐,玻璃罐) 或香肠、火腿。
人感染肉毒杆菌后会出现视觉模糊、呼吸困难、肌肉乏力等症状,如病情严重可能导致死亡。
12、霍乱弧菌霍乱弧菌是人类霍乱的病原体,霍乱是一种古老且流行广泛的烈性传染病之一。
曾在世界上引起多次大流行,主要表现为剧烈的呕吐,腹泻,失水,死亡率甚高。
属于国际检疫传染病。
人类在自然情况下是霍乱弧菌的唯一易感者,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污染的水源或未煮熟的食物如海产品、蔬菜经口摄入。
居住拥挤,卫生状况差,特别是公用水源是造成暴发流行的重要因素。
生产中的控制主要是严格审核原材料的来源,以及生产工序中的灭菌处理。
13、变形杆菌变形杆菌是人和动物的寄生菌和病原菌。
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如土壤、水、垃圾、腐败有机物及人或动物的肠道内。
可引起多种感染。
中毒食品主要以动物性食品为主,其次为豆制品和凉拌菜,发病季节多在夏、秋,中毒原因为被污染食品在食用前未彻底加热,变形杆菌食物中毒是我国常见的食物中毒之一。
进食后2~30小时出现上腹部刀绞样痛和急性腹泻,伴有恶心、呕吐、头痛、发热。
病程较短,一般1~3天可恢复,很少有死亡。
14、空肠弯曲菌空肠弯曲菌菌体轻度弯曲似逗点状,在暗视野镜下观察似飞蝇。
有荚膜,不形成芽胞。
最适温度为37~42℃。
在正常大气或无氧环境中均不能生长。
空肠弯曲菌是多种动物如牛、羊、狗及禽类的正常寄居菌。
在它们的生殖道或肠道有大量细菌,故可通过分娩或排泄物污染食物和饮水。
人群普遍易感,5岁以下儿童的发病率最高,夏秋季多见。
苍蝇亦起重要的媒介作用。
亦可经接触感染。
感染的产妇可在分娩时传染给胎儿。
空肠弯曲菌有内毒素能侵袭小肠和大肠粘膜引起急性肠炎,亦可引起腹泻的暴发流行或集体食物中毒。
该菌有时可通过肠粘膜入血流引起败血症和其他脏器感染,如脑膜炎、关节炎、肾盂肾炎等。
孕妇感染本菌可导致流产,早产,而且可使新生儿受染。
15、蜡样芽孢杆菌芽胞杆菌属中的一种。
菌体细胞杆状,末端方,成短或长链,革兰氏阳性。
蜡样芽胞杆菌与少数食物中毒有关(约2–5%),包括一些严重的恶心、呕吐以及腹痛。
大概来说,杆菌性食物中毒是由于错误地烹调方法造成细菌孢子残留在食物上,更糟糕的是食物被不当冷冻而让孢子发芽。
细菌繁殖的结果是产生肠毒素,人食用含毒素的食物后会产生呕吐、腹泻等不良症状。
16、平酸菌平酸菌是引起罐头食品酸败变质而又不胖听(即产酸不产气)的微生物,在罐头工业上称为平酸菌。
它是兼性厌氧芽胞杆菌。
其广泛分布于土壤,灰尘和各种变质食品中。
误食平酸菌导致变质的罐头会造成食物中毒,有腹泻、呕吐等症状。
17、耶尔森氏菌耶尔森菌属于肠杆菌科,包括鼠疫耶氏菌、小肠结肠炎耶氏菌与假结核耶氏菌等十余个菌种,这是一类革兰阴性小杆菌。
其鼠疫耶氏菌、小肠结肠炎耶氏菌与假结核耶氏菌对人类的致病性已明确,其中鼠疫耶氏菌具有F1、V/W、Pgm、Pst1等重要的毒力因子,毒力很强,少量细菌即可使人致病。
本属细菌通常先引起啮齿动物、家畜和鸟类等动物感染,人类通过接触已感染的动物、食入污染食物或节肢动物叮咬等途径而被感染。
18、阪崎肠杆菌阪崎肠杆菌是乳制品中近几年新发现的一种致病菌。
阪崎肠杆菌能引起严重的新生儿脑膜炎、小肠结肠炎和菌血症,死亡率高达50% 以上。
目前,微生物学家尚不清楚阪崎肠杆菌的污染来源,但许多病例报告表明婴儿配方粉是目前发现的主要感染渠道。
19、蛔虫卵蛔虫卵是通过有虫卵的粪便污染水和食物,人吃喝了这种被污染而未经煮死的虫卵的饮水和食物就会得蛔虫病。
控制措施一方面是严控生产工序,另一方面是生活中吃生鲜瓜果时一定要清洗干净。
结语由上可见,食用了任何一种上述微生物污染的食品,轻则腹痛、腹泻,重则一命呜呼,可见食品安全无小事。
因此,作为生产商,不管是严管原料来源,还是控制生产工序,都容不得我们有半点马虎;作为消费者,我们平常要多了解些食品知识,购买产品时仔细些,看看产品状态、保质期等,这样才能最大可能使我们自身避免问题食品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