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策略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认知策略在“工程流体力学”教学中的应用

认知策略在“工程流体力学”教学中的应用
行总 结、概 括,因此能够 被 直 接的陈 述,这 被称 为描 述性 知 式对学生接受该 内容 的影响非常大 。 识 (elrt e k o e g ); 体不是有意 识地 去提取信息 d caai n wl e 个 v d 中的规律 ,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地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三 认知策略在 “ 工程流体力学”教 学中的选择与应用 认 知策略就是为了用 陈述性知 识去 学习、记忆和解决 问题
基 金项 目 : 本文 系 20 年 山西大学工程 学院科教 基金 项 目 ( 目 09 项 编号 : 10 9308 的研 完成果 。 J2 0 10 1)
“ 程 流体 力学 ”是 热 能 与 动力 、建 筑 环 境 与 设备 、机 电一 工
二 、“ 工程流体力学”的 内容与教学特点
“ 程 流 体 力 学 ”作 为 一 门专 业 基 础 课 , 是 研 究 流体 处 于 工

及理想流体的有旋和无旋流动等。在每 部分 内容中都 有复 杂的 数学公式和以物理学 公式为基 础的力学 方程,在 部分章节中直

认知策略的方法论
知 识有 广义与狭 义之分,狭 义的知 识是指从 课本、教材、 接涉及理论力学的结论,有的章节又需要有一定 的材料力学 知
媒 体 中获 得 的 直 接 的 信 息 ,广义 的知 识 即个 体 通 过与 环 境 相 互 识 为 铺 垫 ,有 的 内容 还 牵 扯 到 工 程 热 力学 定 律 , 由 此可 见 ,该
作用后获得 的信息及其组织。心理学家安德森 (. An esn 课程需要学生有 良好 的、扎实 的基础知识。文献 [ 中经过问卷 JR. d ro ) 3 ]
认为广义的知识 可以分 为两类 : 个体 有意识地 提取 线索,进 调 查已经得 出结论 : 师的讲授方法 、恰 当的举例、考试的方 “ 教

认知学习理论在教育技术中的应用

认知学习理论在教育技术中的应用

认知学习理论在教育技术中的应用红兵丁兰菊黄新军师大学信息传播学院221009论文展示【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认知学习理论的容和观点,阐述了认知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体现,结合教育技术发展的特点,从教育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的角度提出对现代基于教育技术的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认知学习理论教育技术当前,认知心理学在心理学研究中占主导地位,研究结果层出不穷,对教育技术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教材一方面要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而改变教学方式,还必须研究和应用不断发展的教育理论特别是教育心理学的认知学习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教与学,从而达到在教育技术条件下的教学最优化。

因此,探讨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和研究方向,研究教育技术的观念更新,把握课堂教学的未来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认知学习理论的具体容和具体观点。

1.变化的时间是相当长期的,而不是一时的;2.变化的容是记忆之中的知识的容和结构的变化,以及学习者行为的变化;3.变化的原因是学习者环境中的经验,而不是动机、疲倦、药物、生理条件或环境条件等原因。

由此可见,认知主义对学习的定义强调知识的变化。

因此,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效果只能够间接的确定,即在学习者行为的基础上作出判断。

学习结果与行为操作不是一回事,学习到什么不能单是指外部行为操作,应包括大脑中认知结构的变化和心向、态度的变化。

学习的结果是头脑中认知结构的变化、认知方式的变化,即认知策略的变化,当然也会表现为相应的行为操作上的变化。

学习的过程,不是消极的接受强化的过程和尝试错误的过程,而是积极主动地去理解(或对反馈信息加以解释)的过程。

二、认知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体现。

认知理论致力于研究教学操纵如何影响部的认知过程。

如注意、编码、记忆、回忆;这些部认知过程如何导致新知识得获得及认知结构的改变;新学来的知识或新产生的认知结构如何影响操作。

由此可见,认知心理学把教和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更重视学的作用;既注意学习的外部条件,但更重视学习的部条件。

试析教学中认知策略的运用

试析教学中认知策略的运用

8 9・
基础 上 , 布 鲁 纳提 出了认 知策 略 , 认 为 学会 学 习 的实质 是发 展解 决 问题 的有 效策 略 , 随后 美 国教 育心 学理念一 关注 并改善学生的学习策略。 它不 仅能提 高学 生 的学 习效率 , 而且 将使 学生 终身 受益 。大量 心 理学研 究表 明 , 学 习策略 的优劣 直 接左 右着
此看来课堂教学中 , 学生理应是学习的主体 , 是教与学积极的参与者 , 应 当起到积极探 究学 习、 实践应 用 的作用 ; 教师也理应采取有效措施 , 调动 、 开挖并保护学 习主体的创造性学 习, 以课堂主导的掌控能 力 积极 影 响 、 调控、 促进 双边 的有 效 教学 。当下 , 在 中职 院校 抢 抓机 遇主 动 适应 社会 变革 , 开 展一 系列 的 教育教学变革创新 , 其中变革课堂教育教学方式方法 ,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成为创新提高质量 的焦点话 题和工作重点。它要求 占主导地位的教师必须沉下心来 , 进一步深入了解教与学双方存在的问题 。 探求 掌握认知行为的过程 、 性质及特点, 认识并科学掌握教师的“ 教” 与学生“ 学” 的教与学策略。 学 习策 略
[ D O I 编] i  ̄ ]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a n . 1 6 7 4 - 6 2 8 7 . 2 0 1 3 . 0 2 . 2 9
【 中图分类号 】 G 6 3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 号 】 1 6 7 4 — 6 2 8 7 ( 2 0 1 3 ) 0 2 - 0 0 8 9 - 0 4


学习策略的研究起源于学 习方法 的研究 , 四十年代 的哈罗( H . F . H a r l o w ) 通 过实验证 明。 人们先前学 习获得的经验一旦形成一种定式 , 会使人此后 的学 习得到稳步改进 , 由此提 出“ 学会学习” 的概念。在此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皮亚杰是儿童心理学领域的杰出研究者,他的理论为我们理解儿童的认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框架。

根据他的理论,儿童的认知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操作阶段、具体操作阶段和形式操作阶段。

这些阶段依次出现,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特征和发展任务。

在教学中的应用方面,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从而制定出更加适合他们发展的教学策略。

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在这个阶段,儿童通过感觉和运动活动来探索周围的世界。

他们通过看、摸、听、闻等方式来了解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质地等属性。

对于这个阶段的儿童,教师可以提供各种感知材料,如玩具、音乐乐器、图书等,让他们通过操作来发展他们的感知运动能力。

二、前操作阶段(2-7岁)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使用符号来思考问题,他们的思维是相对具体的,而且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来考虑问题。

因此,对于这个阶段的儿童,教师可以采用故事、游戏、模拟等方式来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概念和规则。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和引导来帮助儿童逐渐发展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判断力。

三、具体操作阶段(7-11岁)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能够进行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

他们的思维逐渐变得更为具体和系统化。

对于这个阶段的儿童,教师可以提供各种数学、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活动和材料,以帮助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小组讨论和项目合作等方式来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四、形式操作阶段(11岁以后)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能够进行高级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

他们能够运用假设和推理来解决问题,而且他们的思维逐渐变得更为抽象和理论化。

对于这个阶段的儿童,教师可以提供各种科学实验、研究项目和社会实践等活动和材料,以帮助他们发展高级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辩论、讨论和写作等活动来培养儿童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理论在学习方法中的应用

理论在学习方法中的应用

理论在学习方法中的应用引言学习是人类进步和发展的基石,而学习方法则是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的关键。

在学习方法的研究中,理论的应用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理论在学习方法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作用和影响。

理论在学习方法中的应用认知理论认知理论是指人们对信息的加工过程和组织方式的研究。

在学习方法中,认知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学习者如何获得、存储和处理知识。

例如,根据认知理论,我们可以设计出适合不同学习者的学习策略,提供合适的学习材料和环境,并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认知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构建知识的过程。

因此,在学习方法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些认知策略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例如,通过提供问题解决和思维导图等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组织和梳理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是指人们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来学习和获取新知识的过程。

在学习方法中,社会认知理论可以用于设计合作学习和互动学习的方法。

通过与他人合作学习,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社会认知理论还提出了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的奖励和惩罚来学习新知识的观点。

在学习方法中,我们可以利用奖励和惩罚的原理来调节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例如,通过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奖励,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是指人类具有多种不同的智能类型,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等。

在学习方法中,多元智能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学习者的特点和优势。

通过了解学习者的智能类型,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学习策略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和利用自己的智能优势。

多元智能理论还强调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和多样性。

在学习方法中,我们应该尊重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任务和评价方式,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

同时,我们也应该鼓励学习者发展其他智能类型,提高他们的综合智能水平。

元认知策略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元认知策略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 4 ) 教 师 在 让 学 生 掌 握 元 认 知 学 习 之
后, 也 帮 助学 生学 会 能 够 自我控 制 和 自我 评
的 学 习策略 。 我 们 需 要 帮 助学 生 学 会 自己管 过 程 中 , 根据学习目 标 来监 控 自己学 习活动 节 、 改 进 学 习方 法 , 使 元认 知 知 识 和 体 验 得
理 自己 , 对 自己 的学 习负 责, 选 择 自己的学 习
语 成绩 。 这 就 是 元 认 知 策 略和 能 力。
节 自己 的 活 动 过 程 , 通 过 用 抽 象 思 维 进 行
目标 , 进行计 划 和准备, 然 后 选 择 和 使 用 逻 辑 推 理认 证 , 更 有 目标 地 学 习 , 提 高学 习
1元认知策略理论依据
元 认 知 包 括 元 认 知 知 识 和 元 认 知 策
学习方法, 再 对 自己 的学 习进 行 监 控 , 评 估 能 力 。 自己 的 学 习效 果 , 最后 进 行 调 整 , 采 取 补救
( 1 ) 教 师帮 助 学 生 进 行 自我 评 估 。 教 师
元 认 知 策 略 是 美 国 认 知 心 理 学 家 己 的 学 习方 法 、 进程和效果, 并 根 据 实 际情 在 日 常 教 学 中观察 学 生 学 习状 况 , 帮助 学 生 F l a v e l l 于1 9 7 6 年首 次 提 出的 , 是 对 认 知 的 况 自我 调 整学 习计 划 和进 程 的 策略 。 认 知, 即 个 体 对 认 知 活 动 的 自我 意 识 与 调
孙欣 ( 沈 阳医学院 沈阳 1 1 0 0 3 4 )

要: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 应用 元认知策略, 能够帮助学 生制定学习计划、 进行自 我监控和评估, 通过反思来调整学习 , 从而提高学生的 自 主学习 能力 和 元认知策略模式 大学英语教学 策略培养 能力 培养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4 - 0 9 8 X( 2 0 1 3 ) 0 4 ( a ) - 0 1 8 5 - 0 1

基于认知理论的学习策略研究

基于认知理论的学习策略研究

基于认知理论的学习策略研究
1. 简介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认知理论的学习策略,并分析其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认知理论是一种关注人类思维、学习和记忆过程的心理学理论,它提供了诸多独特的方法和策略,可帮助人们更加高效地学习和记忆。

2. 认知理论概述
2.1 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 维果茨基社会文化发展理论
2.2 信息加工模型 - 注意力:选择性注意和分配注意 - 感知:感觉器官和大脑处理信息 - 记忆:编码、存储和检索信息
2.3 学习风格:多元智能理论与学习方式匹配
3. 认知策略
3.1 组织和编码策略 - 分类法 - 图像化地图法 - 关联法
3.2 回顾与巩固策略 - 复述与总结 - 刻意回忆练习
3.3 问题解决策略 - 找出问题的关键元素 - 提出假设和测试
4. 认知理论的教育应用
4.1 教学设计中的认知理论应用 - 按照认知发展阶段进行课程设计 - 注重信息加工过程的优化 - 根据学习风格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
4.2 基于认知策略的学习活动设计 - 制定清晰明确的学习目标 - 引导学生运用适合自己的认知策略进行学习 - 提供及时反馈和指导
5. 总结
本文介绍了基于认知理论的学习策略,并探讨了其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通过应用认知理论,教育者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优化他们的思维、记忆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为了进一步探索该领域,未来研究可以深入研究不同年龄段、不同背景下认知策略对学习成效的影响,并针对不同学科和技能开发更具体有效的策略。

元认知策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元认知策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元认知策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随着教育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元认知策略逐渐成为了教学领域的热门话题。

元认知策略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进行认识和控制的能力,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元认知策略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元认知策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1. 元认知策略的定义元认知策略是指在认知活动中对认知过程和方法进行认识、监控和调控的认知战略。

它主要包括对问题的理解、记忆、解决、规划和监控等认知活动。

通过对这些认知活动的掌握,学生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果。

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记忆和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和交流能力。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阅读来获取信息,进行思维活动,形成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

1. 清晰理解问题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需要清晰地理解问题的要求和意图。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和解释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阅读材料的含义和要点,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阅读,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

2. 有效记忆阅读内容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需要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记忆,并能够准确地进行回忆和复述。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好阅读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先预习文章的大意和结构,了解文章的主题和要点,然后再进行仔细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使用关键词和图表等方法帮助记忆,提高记忆效果。

3. 主动解决阅读问题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地方,此时就需要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提高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合理地运用词汇资源、语法结构和逻辑推理等方法来解决问题,提高阅读的效果和效率。

4. 灵活规划阅读过程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学生需要有一个合理的规划和执行过程,以便高效地完成阅读任务。

认知策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认知策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的运 用 。
关键词 :大学英语 ; 认知语 言学 ; 学改革; 教 认知 策略 中图分类号 : 1 H3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3 29 (0 9 0 - 14 0 17 — 5 6 2 0 )6 0 5 — 2
认知策 略就是关 于如何使用陈述性知识 和程序性知识 去 学习 、 记忆 和解 决问题 的一般性方法【 加 涅认 为认 知策 1 】 。 略就是学 习者用 以支配 1己的心智加工 过程的内部组织起 9 来 的程序性知 识闭 它体 现着学 习者处理内部世界 的能力 , 。 体 现着个 体 自我控制与调节的能力。而在具体的课堂教学 中认知 策略是 指学 生用 来监控 自己的认知 过程 的那些 技
表 现 在 运 用各 种 认 知 策 略 来 理 解 词 、 语 、 子 , 且 还 表 短 句 而
成许多部分 。 学习过程 中 , 行 自我 问答或尝试背 诵 , 进 以及 在实践中学习 , 习印象会 很深刻。 学 在达到掌握水平后继续 进 行过度学习 , 助于加强记 忆的保持 。 有 将较低水平的过程
精 细加 工策略能帮助学习者将信息存储到长时记忆 中 去, 它是通过在所 学各 项信 息间建立联系来实现 的。 所谓精
细加工 , 就是通过 把所 学的新信息和已有 的知识联 系起来 , 以此来增加新信 息的意义。也就是说我们应用已有的图式
自7 0年代 以来 , 0’ a et 如 M l y 等许 多人对语 言学习策 l ̄
( ) 意 策略 三 注
注意策 略是指学 习者在学 习情 境 中激活与维持学习心 理 状态 , 将注意集 中于有关学习信息或重要信 息上 , 对学习 材料保 持高度的觉醒或警觉 状态的学习策略 。它是一种重 要的学 习策略 , 过过滤 、 通 筛选进 入大脑 的信 息 , 保证 大脑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王旭东任何一位学习理论研究者回顾二十世纪的学习理论的时候,都无法忽视认知学习理论的巨大影响。

认知派学习理论家注重解释学习行为的中间过程,即目的、意义等,认为这些过程才是控制学习的可变因素。

个体通过学习增加经验,改变认知结构,所以这种学习是内发的、主动的、是整体性的质变过程。

这个流派的典型学习理论代表是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和奥苏贝尔的接受学习。

正是因为如此众多富有创造力的认知学习家们的成果,才使得认知学习理论取代以往的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在今天的教育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首先,认知学习理论要研究的是个体处理其环境刺激时的内部过程,而不是外显的刺激与反应。

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学派看来,是学习个体本身作用于环境,而不是环境引起人的行为。

环境只不过是提供潜在的刺激,至于这些刺激是否受到注意或者接受到进一步的加工,则取决于学习者的内部的心理结构。

并不是所有的刺激都会经过感觉登记进而进入长时记忆系统的,在学习者对于外部信息进行加工的时候,会经历一个选择阶段。

个体根据自己以往的认知结构对外部刺激进行选择;与此同时,在这个与外界信息进行交换的过程中,个体也会不断的根据反馈来调整自己的认知。

其次,学习的基础是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与改组而不是外显的刺激-反应联结的形成或者行为习惯的加强或改变。

所谓的心理结构,就是指学习者直觉和概括自然社会和人类社会的方式。

认知结构则是以符号表征的形式存在的。

在认知学习理论看来,学习的基础并非像行为主义一样认为是通过训练,促使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形成与巩固,而更应该注意探讨学习者内部的心理结构的性质以及它们的变化过程。

当新的经验改变了学习者现有的心理结构,那么,学习也就发生了。

最后,无论是早期的以格式塔心理学为代表的早期认知学习理论和还是今天的以加涅等人为代表的认知理论,几乎都认可两条基本原理:第一,不平衡原则。

即认为如果个体现有的认知结构在进行学习的时侯,试图加工所选择的刺激,如果不成功,则会导致结构的失衡。

认知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与研究

认知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与研究

认知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与研究第一章引言认知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个体的认知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输入和输出,还包括感知、思维、记忆和意义等方面。

认知学习理论不仅在理论上对于教育有重要的启示,而且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也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实用价值。

本文将从认知学习理论的概念和研究方法入手,探讨认知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与研究,针对其应用和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期探讨如何更好地将认知学习理论融入教育实践中。

第二章认知学习理论的概念2.1 认知学习理论的基本概念认知学习理论是以教育心理学为基础的一种教育理论,其核心概念是人的认知过程,即人在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和应用信息方面的活动。

认知学习理论将学习视为人的认知过程,认为学习是通过信息处理和知识建构来实现的。

2.2 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历程认知学习理论的雏形可以追溯到20世纪早期,但该领域的繁荣始于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

其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理查德·安德森和哈伯德·斯皮尔维奇等人的出版物《认知心理学》。

2.3 认知学习理论的研究方法认知学习理论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和实践研究两种。

实验研究主要是通过控制变量和操作因变量来研究认知学习的影响因素和结构;实践研究主要是通过教育实践来验证认知学习理论,探究认知学习理论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第三章认知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3.1 教学设计中的应用认知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五大原则:信息加工、学习建构、活动参与、社会互动和元认知技能。

这种教学设计可以优化教学过程,使学生获得更有意义的学习体验和更有效的学习效果。

3.2 教学评价中的应用认知学习理论对教学评价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评价学生的认知过程和评价教学者的教学质量。

3.3 教育咨询中的应用教育咨询是通过个人或小组交流来解决教育问题的过程。

认知学习理论可以帮助教育咨询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认知过程,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同时也能鼓励学生发展元认知技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解决问题。

认知法在汉语教学实践(3篇)

认知法在汉语教学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需求日益增长。

在汉语教学实践中,认知法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逐渐受到重视。

认知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对于提高汉语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认知法在汉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分析其优势和实施策略。

二、认知法的基本原理认知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其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点:1.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和促进者。

认知法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 语言学习是一个认知过程。

认知法认为,语言学习不仅仅是词汇和语法的学习,更是一个认知过程,涉及到思维、记忆、理解等多个方面。

3. 语言习得与语言运用相结合。

认知法强调在语言习得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4. 语境化教学。

认知法认为,语言学习应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通过创设真实、丰富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三、认知法在汉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优势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认知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认知法注重语言习得与语言运用的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3.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认知法强调学生的思维参与,通过问题解决、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 提高教学效果。

认知法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四、认知法在汉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策略1. 创设真实语境。

在汉语教学中,教师应创设真实、丰富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语言。

2. 采用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设计具有实际意义的任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3. 开展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元认知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元认知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元认知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元认知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和关注。

元认知策略是指个体对自身认知过程的认知,即对自己的学习过程的认知和控制。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通过应用元认知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

一、认知监控策略认知监控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进行监控和调节的能力,包括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策略、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监控和调节。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自主监控自己的阅读过程,提高他们对自己阅读行为的意识和认识,从而引导他们更加有效地进行阅读。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自己的理解进行监控,比如:“我在读到这一段时,我是否理解了作者的意图?”,“我在读到这里时,我是否掌握了主要观点?”等等。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在阅读过程中进行调节,比如在遇到困难时如何寻求帮助,如何改变自己的阅读策略等。

通过认知监控策略的应用,学生可以更加主动地参与到阅读过程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元认知知识的教育元认知知识是指关于认知过程的知识,包括关于自己的认知过程、任务的认知过程和策略的认知过程。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教育学生元认知知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认知策略的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一些适合于英语阅读的认知策略,比如预测、问问题、总结等。

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这些策略,比如通过分析文本,引导学生发现并理解文章的逻辑结构、重点信息等。

通过教学认知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设计中的元认知策略

教学设计中的元认知策略

教学设计中的元认知策略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在教授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教学活动和资源的过程。

而元认知策略则是指学习者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进行监控、调节和控制的一种策略。

本文将探讨教学设计中的元认知策略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一、元认知策略的重要性元认知策略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应用和调整所学知识。

首先,元认知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估,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学生可以通过思考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学习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元认知策略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学习动机。

学生在使用元认知策略的过程中,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目标,从而提高学习动力。

他们能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并主动追求高质量的学习体验和学术成就。

此外,元认知策略对学生的学习转化和迁移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运用元认知策略,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将学习中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策略迁移到其他学习领域。

这样,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提高学习的灵活性和综合能力。

二、教学设计中的元认知策略应用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融入元认知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教学设计中的元认知策略应用:1. 目标设定和反馈机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时时给予学生反馈。

学生可以通过设立目标和监控自己的学习进展情况,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2. 学习策略培养:教师可以教授学生一些有助于学习的具体策略,如记忆方法、思维导图、问题解决方法等。

学生可以通过这些策略更好地组织和管理学习信息,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3. 元认知问答:教师可以运用元认知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估。

通过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内容,并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4. 合作学习与元认知共享: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合作学习的任务,鼓励学生进行元认知的共享和交流。

元认知策略在学习方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元认知策略在学习方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元认知策略在学习方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1. 引言元认知指的是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进行监控、调节和评估的能力。

元认知策略通过帮助学习者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旨在探讨元认知策略在学习方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 元认知策略概述元认知策略包括目标设置、监控反馈、计划与组织以及自我评估等几个关键要素。

下面将对每个要素进行简要说明:2.1 目标设置目标设置是指明确学习目标和期望结果,帮助学生构建明晰的学习意图和动机。

2.2 监控反馈监控反馈是指持续地关注自己的学习进展,并根据反馈信息进行及时调整和改进。

2.3 计划与组织计划与组织是为了合理安排时间、资源并制定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效率和质量。

2.4 自我评估自我评估是对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评价,以便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进行相应的改进。

3. 元认知策略在学习方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3.1 增强学习动机通过引导学生设定明确的目标,并提供监控反馈和相关资源,在激发学生兴趣和增强学习动机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3.2 促进有效学习元认知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学会计划与组织,制定合理的学习安排,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评估找到最有效的复习方式。

3.3 改善自主学习能力元认知策略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我管理,鼓励他们承担起更多责任,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使他们在未来独立面对各类学习任务时更有信心和能力。

4. 结论元认知策略在教育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学习过程,元认知策略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提升学习效果,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因此,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应重视并深入研究元认知策略在学习方法教学中的应用。

元认知策略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元认知策略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元认知策略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与展示第一部分:精神元认知策略一、基本概念精神元认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y)是一种以可应用性为主要特征的认知思维过程,它涉及诸如记忆、推理、思考、解决问题、识别模式和分析等等,帮助人们在复杂的情况中想出简单的、有用的解决方案。

在学习过程中,它是学习的一种方式,旨在帮助学生探索、理解和记忆学习内容。

二、精神元认知策略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1.记忆记忆是体育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精神元认知策略在该过程中可以起到良好的作用。

在运用该策略时,教师宜采用图文相结合的方法来展示体育知识内容,采用内容的形式和双向的提问的方式,让学生用思维积累记忆,这样学生才能深刻理解和记忆体育知识。

2.推理推理也是体育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它涉及到策略性思维,运用精神元认知策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体育活动的原理和进行策略性思维,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活动中的技术和经验,从而提升体育学习的效果。

3.思考在体育教学中,思考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理解教的内容,掌握技能,拓展思路,有效地学习体育知识。

运用精神元认知策略,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体育活动中涉及的到技术技能和科学原理,帮助学生建立起自身有效的学习系统,更好地促进体育学习。

第二部分:精神元认知策略的展示一、一个例子考虑一个例子,比如教体育时候怎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篮球扣篮的角度和技巧。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采用精神元策略,采用图文相结合的方法呈现这个问题,让学生用思维积累记忆,层层覆盖,从而深入理解问题的内容。

二、教学实践(1)教师可以利用课前训练,让学生用实践和思维结合,让学生理解体育技术知识。

(2)教师可以布置有趣的学习任务,采用图文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理解体育技术的内容和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策略性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3)教师还可以利用小组讨论、交流,组织角色扮演和技能演示活动,运用精神元认知策略,让学生从实践中掌握知识并建立起自身的学习系统,从而更好地促进体育学习。

认知学习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认知学习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认知学习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引言:现代教育研究发现,只有把学生的认知过程作为教学目标,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教学内容的主线,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本文将讨论认知学习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一、认知学习理论的基本原理认知学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的心理过程,学习是通过对新的信息和既有知识的构建、组织和转化来实现的。

基于这一理论,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策略。

二、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启发式教学法是认知学习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方法。

它通过提供与学生现有知识结构相矛盾的信息,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这一方法,设计一些引人思考的案例或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学生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三、概念图的应用概念图是认知学习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工具。

它通过图形的方式,将知识之间的关系以及层次结构展示给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概念图将知识进行结构化的呈现,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加强知识的整体性和连贯性。

四、元认知策略的应用元认知策略是认知学习理论中的一个关键要素。

它主要涉及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监测和调节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指导学生制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策略、评估学习效果等步骤,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这样,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和掌控学习过程,提高学习自觉性和学习效果。

五、情境化教学法的应用情境化教学法是认知学习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策略。

它通过将学习活动和真实生活情境相结合,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知识和技能,促进学习的迁移和应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创造一些情境化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并解决问题。

通过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的实践操作,他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还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结论:认知学习理论的应用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提供了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认知科学在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

认知科学在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

认知科学在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也在不断地被重新审视和探索。

其中,认知科学在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本文从认知科学的角度,探讨如何在教育中应用认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

一、认知科学的基本理论认知科学是研究人类思维过程及其在连续操作中学习的科学。

它包括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

其中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的心理过程,认知神经科学则是研究人类和动物的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而计算机科学则是运用计算机模拟人类思维过程的方法。

在认知科学中,有一些基本理论,例如信息加工、知觉、认知、记忆、注意力、动机、思考等等。

这些理论对于教育中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认知科学在教育中的应用1、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需求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认知科学相关理论,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需求,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授英语单词时,可以采用分组记忆法,将同类词汇组合起来,利用共同点记忆,提高记忆效果。

同时也可以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资源和创新教学方法,比如录制自制教学视频,让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2、提高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效果通过认知科学理论的应用,教育工作者可以提高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效果。

例如,在课程设计中,要考虑学习者的需求和学习风格,避免学科理论和实践的脱节。

在教学实施中,可以采用多维度的教学资源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此外,通过不断的反馈和评估,调整课程的流程和效果,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认知科学在教育中的应用,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通过加强对自己的认知和自我监控,发现自己的学习差距,进而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和目标,主动解决遇到的问题和难题。

例如,通过知识点测试、作业反馈和优秀作品展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水平,从而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和自主性。

认知策略教学设计方案

认知策略教学设计方案

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认知策略的概念、分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认知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认知策略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认知策略的概念及分类2. 常用认知策略及其应用3. 认知策略在实际学习中的应用案例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意识到认知策略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2)教师简要介绍认知策略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授新课(1)认知策略的概念及分类教师讲解认知策略的定义,并结合具体实例说明认知策略的分类,如:记忆策略、思维策略、情感策略等。

(2)常用认知策略及其应用教师列举一些常用的认知策略,如: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等,并详细讲解每种策略的具体应用方法。

3. 案例分析(1)教师选取一些实际学习中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应用的认知策略。

(2)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运用认知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4. 实践活动(1)教师设计一些与认知策略相关的实践活动,如:记忆游戏、思维导图制作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认知策略的应用。

(2)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认知策略的理解。

(2)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提出疑问或建议。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积极性等。

2. 实践活动: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完成任务的质量、合作能力等。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认知策略的掌握程度,如:完成作业的正确率、速度等。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心理学》2. 多媒体课件3. 实践活动材料4. 案例分析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知策略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认知策略是一种高水平的智慧技能,是学习策略的核心成分之一,在教学中促进认知策略的学习和迁移对促进具体知识、技能的学习,培养合理的思维方式,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有重要作用。

认知策略迁移的教学具有长效性,比一般知识、技能的迁移更具有教育价值。

关键词:认知策略理论;认知策略的类型;认知策略的迁移
一、认知策略的定义
认知策略作为认知科学的最新概念之一,得到了人们的广泛研究与重视。

然而,学者们观点的不一致却导致它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认知策略的研究先驱布鲁纳认为,认知策略是一种信息决策模式,通过获得、保持、利用得以实现。

加涅在布鲁纳的基础上,突破其仅在思维领域运用的限制,涵盖了学习和记忆策略。

他认为,认知策略是学习者主动运用的技能,即用来指导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的过程,是通过内部组织而成的。

随后他修订完善了这一概念,认为由内部组织起来的,能调控概念以及规则使用的技能为认知策略。

有学者将认知本身当作一种策略,如福雷斯特和沃勒。

还有一些学者将认知结构和认知策略相等同。

尽管目前缺少普遍统一的定义,但学者们对认知策略都有着一点共同的认识,即强调学习者对信息的加工和调控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这里将认知策略定义为:学习对象内部组织而成的一种能进行调控学习、思维等活动的内部定向技能。

在教学中,是否能够正确理解认知策略的内涵并加以利用非常重要,而认知策略教学的一个难点是教师如何以具体的实例向学生示范策略应用的情形。

下面我将根据加涅学习条件论中认知策略的内容阐述并分析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利用认知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
积极性并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二、认知策略的类型
加涅根据认知策略支持的信息加工过程的阶段,认为学习过程受内部执行控制过程的修订和调节,这些指向内部的过程叫认知策略。

通过获得、使用它们,学习者便能对以下的内部过程进行调节:注意和选择性知觉;将进入的材料编码以便长时储存;提取;问题解决。

1.注意中的认知策略
注意中的认知策略在教学活动中可以表现为通过穿插一些具体的问题来引起活动对象的注意,从而激发他们的认识策略,而穿插的问题则具有激活对特定类型事实的注意策略的效果。

例如,在幼儿园教学中,当老师给小朋友讲一段故事时,老师在讲述中会时不时根据故事情节提问,类似于“小兔子为什么会被吓得脸色发白撒腿就跑呀?”“小狐狸看到什么食物馋得口水直流啊?”等等,通过这样的提问,能够引起小朋友听故事的注意力,同时通过多次练习,在以后听故事的过程中,小朋友就能够控制自己的注意,甚至还能有选择地知觉所听到的故事内容。

2.编码中的认知策略
教学过程中的例子可以进一步阐明这一问题。

如在配对词(牛——球)的学习中,当给学习对象以“精加工”指导时,他们的学习情况将得到很大改善。

这种“精加工”常常不是以直接给予帮助的形式出现,而是通过鼓励学习者自己造句的形式呈现。

与简单的“识记”式教学下的学习量相比,这种学习方法使用的“明确提示”可大幅度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同时,当指导学习者想象由配对词产生的心理表象,或者使用视觉形象时,学习者可运用另一种明确提示。

研究表明,在这种情况下,对各年龄段儿童的学习及记忆帮助更为有效。

因此,当学习者被鼓励使用诸如句子结构或表象形成等认知策略时,他们能更好地完成词语联想的任务。

这让我想到幼儿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类比比较的“精加工”学习策略,我看过一堂“识萝卜”的课程,老师准备了各式各样的萝卜,有白萝卜、青萝卜、胡萝卜等,每个小朋友手里都随机持有一种萝卜,老师在教学中采用了“精加工”策略,通过一些提示,使幼儿能够自己辨别不同种类的萝卜在色泽、粗糙程度、外形大小、口味等方面的具体差异,通过提示使他们自我建构起对萝卜的认知,从而对萝卜的种类有了一个更为丰富全面的认识,同时也让小朋友亲身体验了解了不同种类萝卜各自的特点及具体差异,这样的教学效果比起强记式的教学有极大的优越性。

3.提取策略
提取策略通常也被称为记忆术,是一种能使人从记忆中提取互不相干的事件的策略。

在大多数情况下,一般人无需去记忆这些互
不关联的信息。

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的适当提示引导,激发学习者的提取策略,对知识的掌握归纳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儿童中曾进行过若干提取策略的研究,包括复述和对遗漏项目的有意重新学习。

在这里,我简要论述一下在生活教学中关于儿童记忆策略的几个例子。

当面临记忆任务时,儿童可以使用他们所具有的提取策略。

在儿童教学中,教师就要合理掌握正确利用儿童的这种学习策略,并在此基础上激发儿童提取更多的学习策略。

关于提取策略,对于儿童,可能更需要教师的引导帮助,很多时候他们在生活学习中对于主动运用提取策略是有些困难的。

在我做家教时,我教一个一年级的小姑娘电子琴。

小姑娘有大半年没有弹过琴了,对于很多乐理知识都有些忘却了。

我在教她的过程中就是尽力去开发她的提取策略,很多先前学过的知识她一时记不起来了,不知道如何去主动使用了。

记得在弹曲子过程中,会碰到许多小节左手弹奏的音是相同的,只要记住了一小节,其他的只要重复弹奏即可。

起初弹第一首曲子时她从来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每弹一节都要重新去认识摸索一遍谱子。

我提醒她注意谱子上“小蝌蚪”的分布规律,当她发现这一规律后,在弹奏其他曲子时就会先主动观察音符的分布规律,当她发现有小节相同时,在下面小节的弹奏中她就省去了再一次识谱的程序。

从这件事中,我看到了激发孩子主动地提取策略对于他们学习效果及效率的重要性。

4.问题解决中的认知策略
当学习者解决新问题时,除了知道运用于那些问题的基本规则,
他们更应该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

思维认知策略也就体现在这些自我控制能力上了,具体表现为问题解决中的认知策略。

这种认知策略在问题结局中需要将先前的策略泛化迁移。

如果在一个问题解决过程中已经习得一种认知策略,那么必定期望在以后其他各种问题的解决情境中出现学习迁移。

光表现出学习促进了同类问题的解决是不够的。

正如我上面提到的家教的例子,我辅导的小姑娘在第一首曲子中,经过引导,习得了认知策略,并且她将这一策略迁移到同样情境的问题中,成功解决了类似的问题。

但是,如果说离开了音乐(识谱)这一情境,她还能把这种认知策略泛化迁移到例如语数外的学习情境中,那么,她就真正完全掌握了这种认知策略。

对于年幼的孩子,这时候需要教师的引导鼓励,如果在她成功解决同一情境问题后,教师能够加以表扬,并提醒她在平时的语数外学习中也要注意观察,掌握规律,或许对于孩子的认知策略会有一个提升。

当然,问题解决中的认知策略是需要通过不断地练习,最终才能实现自然主动的迁移。

三、认知策略迁移理论及应用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认知策略可以通过思维和问题解决的应用而习得,在习得后,这些策略会迁移到相同类型的新问题情境中。

认知策略迁移理论就是在这些理论基础之上产生的。

加涅认为,就认知策略而言,最重要的问题并不是它们能否作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而被习得,而是它们能否在新的问题解决情境中表现出泛化作用,并通过解决问题的练习或特定思维策略的训练,使学习者能够
更好地解决问题,同时提高其思维效率与质量。

可见,认知策略迁移理论对策略性知识的习得以及学生学习有着巨大的意义。

在“为迁移而教”“教会学生学习”日益成为教育主题的今天,我们不仅要重视陈述性知识以及基本技能的迁移,更要掌握学习和迁移策略性知识的技能。

策略性知识的学习与迁移研究结果使我们充分认识到,我们应将策略性知识纳入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中。

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学习、积累策略性知识教学经验,逐步掌握策略性知识教学的有效方法,实现策略教学的持久迁移目的。

总之,认知策略理论给我们的重要启发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学者需合理运用并激发学习者的认知策略,并真正实现为迁移而教!
参考文献:
[1]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第三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2]加涅.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m].皮连生,王印学,郑葳,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