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基础知识积累-将进酒翻译及写作背景
将进酒的写作背景 将进酒原文注释解释
![将进酒的写作背景 将进酒原文注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beaf07b3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82.png)
将进酒的写作背景将进酒原文注释解释《将进酒》由李白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这首诗意在表达人寿几何,及时行乐,圣者寂寞,饮者留名的虚无消沉思想,愿在长醉中了却一切。
……【作品简介】《将进酒》由李白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这首诗意在表达人寿几何,及时行乐,圣者寂寞,饮者留名的虚无消沉思想,愿在长醉中了却一切。
诗的开头六句,写人生寿命如黄河之水奔流入海,一去不复重返,如此,应及时行乐,莫负光阴。
“天生”十六句,写人生富贵不能长保,因而“千金散尽”“且为乐”。
同时指出“自古圣贤皆寂寞”,只有“饮者留名”千古,并以陈王曹植为例,抒发了诗人内心的不平。
“主人”六句结局,写诗人酒兴大作,“五花马”、“千金裘”都不足惜,只图一醉方休。
表达了诗人旷达的胸怀。
“天生我材必有用”句,是诗人自信为人的自我价值,也流露怀才不遇和渴望用世的积极思想感情。
这首诗深沉浑厚,气象不凡。
情极悲愤狂放,语极豪纵沉着,大起大落,奔放跌宕。
诗句长短不一,参差错综;节奏快慢多变,一泻千里。
《将进酒》(其中“将”读qiāng,阴平,意思为请),一作《惜酒樽》,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绎即“劝酒歌”。
《宋书》:汉鼓吹铙歌十八曲,有《将进酒》曲。
《乐府诗集》:《将进酒》古词云:将进酒,乘大白。
大略以饮酒放歌为言。
宋何承天《将进酒》篇曰:将进酒,庆三朝。
备繁体,荐佳肴。
则言朝会进酒,且以濡首荒志为戒。
若梁昭明太子云,洛阳轻薄子,但叙游乐饮酒而已。
唐代李白沿用乐府古体写的《将进酒》,影响最大。
时光流逝,如江河入海一去无回;人生苦短,看朝暮间青丝白雪;生命的渺小似乎是个无法挽救的悲剧,能够解忧的惟有金樽美酒。
这便是李白式的悲哀:悲而能壮,哀而不伤,极愤慨而又极豪放。
表是在感叹人生易老,里则在感叹怀才不遇。
理想的破灭是黑暗的社会造成的,诗人无力改变,于是把冲天的激愤之情化做豪放的行乐之举,发泄不满,排遣忧愁,反抗现实。
【原文】《将(qiāng)进酒》作者: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将进酒原文翻译及注释赏析
![将进酒原文翻译及注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d9f2818b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1b.png)
将进酒原文翻译及注释赏析《将进酒》表现出诗人豪迈洒脱的情怀,又使诗作本身显得笔墨酣畅,抒情有力;在结构上大开大阖,充分体现了李白七言歌行的特色。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将进酒原文翻译及注释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将进酒原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翻译:你没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再也没有回来。
你没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感叹自己的白发,年轻时候的满头青丝如今已是雪白一片。
人生得意之时应当纵情欢乐,莫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每个人只要生下来就必有用处,黄金千两一挥而尽还能够再来。
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一次痛饮三百杯也不为多!岑夫子和丹丘生啊!快喝吧!别停下杯子。
我为你们高歌一曲,请你们都来侧耳倾听:钟鸣馔食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只希望长驻醉乡不再清醒。
自古以来圣贤这两种酒是寂寞的,只有那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陈王曹植当年宴设乐平关你可知道,斗酒万钱也豪饮宾主尽情欢乐。
主人呀,你为何说我的钱不多?你只管端出酒来让我喝。
五花千里马,千金狐皮裘,快叫那侍儿拿去换美酒,我和你们共同消解这万古愁!注释:将(qiāng)进酒:请饮酒。
乐府古题,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
《乐府诗集》卷十六引《古今乐录》曰:“汉鼓吹铙歌十八曲,九曰《将进酒》。
”《敦煌诗集残卷》三个手抄本此诗均题作“惜罇空”。
《文苑英华》卷三三六题作“惜空罇酒”。
将,请。
君不见:乐府诗常用作提醒人语。
天上来:黄河发源于青海,因那里地势极高,故称。
李白《将进酒》翻译及全文赏析
![李白《将进酒》翻译及全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e1194e7b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01.png)
李白《将进酒》翻译及全文赏析李白《将进酒》翻译及全文赏析【创作背景】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年),诗人李白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
本文作于天宝十一年(752年)。
此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8年之久。
这一时期,李白多次与友人岑勋(岑夫子)应邀到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借酒放歌,以抒发满腔不平之气。
【全文赏析】李白咏酒的诗篇极能表现他的个性,这类诗固然数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更为深沉,艺术表现更为成熟。
《将进酒》即其代表作。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绎即“劝酒歌”,故古词有“将进酒,乘大白”云。
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
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霄。
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
”)。
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萧士赟)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发抒。
诗篇发端就是两组排比长句,如挟天风海雨向读者迎面扑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颍阳去黄河不远,登高纵目,故借以起兴。
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
如此壮浪景象,定非肉眼可以穷极,作者是想落天外,“自道所得”,语带夸张。
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
一涨一消,形成舒卷往复的咏叹味,是短促的单句(如“黄河落天走东海”)所没有的。
紧接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如果说前二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张,这二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
悲叹人生短促,而不直言自伤老大,却说“高堂明镜悲白发”,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情态宛如画出。
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间事,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短暂,与前两句把本来壮浪的说得更壮浪,是“反向”的夸张。
将进酒原文、翻译及赏析5篇
![将进酒原文、翻译及赏析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c440ae4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a3.png)
将进酒原文、翻译及赏析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试题资料、作文大全、语文资料、公文资料、素材资料、古诗文、教案大全、近义词、反义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test questions,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Chinese materials, official documents, material materials, ancient poetry, teaching plan encyclopedia, synonyms, antonym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将进酒原文、翻译及赏析5篇将进酒原文、翻译及赏析5篇将进酒原文、翻译及赏析1唐代:李贺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李白解酒消愁的诗句及背景
![李白解酒消愁的诗句及背景](https://img.taocdn.com/s3/m/51870e37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a9.png)
李白解酒消愁的诗句及背景
李白的解酒消愁的诗句有很多,以下列举其中一些诗句及背景:
1.“将进酒,杯莫停”的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李白在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公
元752年)秋天,和友人岑勋在嵩山附近的元丹丘的颖阳山居做客时所作。
当时正值李白“赐金放还”8年,政治上的打击使他深感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而友人岑勋和元丹丘的相聚又勾起了他心中早已沉淀的块垒,于是写下了这首长篇饮酒诗《将进酒》。
2.“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创作背景:这
首《将进酒》是李白在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与朋友岑勋在嵩山另一老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作客时所作。
此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8年之久。
这是他政治上最不得意的时候,因此时常借酒消愁。
这些诗句是李白借酒消愁的写照,从中可以感受到他豪放不羁、率真坦荡的性格和情感。
虽然政治上的失意让李白倍感苦闷,但他依然保持着豁达开朗的心态,借酒释放内心的情感,从而留下了许多豪放、抒情的诗句。
将进酒高考知识点
![将进酒高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ecf6cb1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bd.png)
将进酒高考知识点高考,即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统一考试,是中国教育系统中最重要的考试之一。
高考的内容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等多个科目,其中又以语文科目尤为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与《将进酒》有关的语文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高考考试。
1. 《将进酒》的作者和背景《将进酒》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之一,李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杰出代表之一。
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以豪放的诗风和奔放的个性而著称。
《将进酒》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作者豪迈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由的向往。
2. 《将进酒》的主题和意境《将进酒》的主题是饮酒作乐,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豪情和人生的热爱。
整首诗以饮酒为线索,通过描绘酒的美好、人生的短暂和作者的豪情壮志,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憧憬。
3. 《将进酒》的艺术特点《将进酒》采用了豪放的艺术手法,诗中运用了丰富而生动的比喻、象征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通过独特的诗歌语言,塑造了作者豪气干云、志存高远的形象,达到了情感与意境的统一。
4. 《将进酒》的诗歌分析《将进酒》分为四个句式相同的八句诗,每两句为一组。
在每个四句中,前两句描绘了酒的美好和自己心情的高涨,后两句描绘了自己的豪情壮志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整体结构紧凑,节奏感强烈,给人以豪放、激昂的感觉。
5. 《将进酒》的背景知识在学习《将进酒》时,还可以了解一些与诗歌有关的背景知识,如唐朝的政治经济状况、文化氛围、李白的人生经历等。
这些背景知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将进酒》这首诗。
6. 与《将进酒》相关的题目分析在高考中,常常会有与《将进酒》相关的题目出现,如作文题、阅读理解题等。
通过掌握《将进酒》的内容和艺术特点,可以更好地应对这类题目,理解题意、把握重点,并进行准确、有深度的回答。
7. 《将进酒》的写作技巧《将进酒》的豪放风格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写作的启示。
在写作时,可以借鉴李白的豪情壮志,运用生动的词语、丰富的修辞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思想,使文章更有张力和感染力。
《将进酒》文言知识
![《将进酒》文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af8a41a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ad.png)
《将进酒》文言知识
《将进酒》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歌行体诗,它沿用了乐府古题。
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思想内容和成熟的艺术表现,成为同题作品中影响最大的一首。
诗中,李白通过豪饮高歌的方式,借酒消愁,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深刻感慨。
以下是一些关于《将进酒》的文言知识点:
1. 题目含义:《将进酒》中的“将”字在这里是动词,意为请。
所以题目的意思是请喝酒,即邀请他人一同饮酒。
2. 创作背景: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年),距离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
当时,他与岑勋曾多次应邀到嵩山元丹丘家中做客。
3. 主要内容:诗中表达了人生短暂,应该及时行乐的观点。
例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和“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等句子,都传达了这种思想。
4. 文学特色:李白的诗歌以浪漫主义著称,他的诗作常常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和情感表达。
《将进酒》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李白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5. 语言风格:《将进酒》的语言直白而又富有韵律,如“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等句,既表现了诗人的豪迈,也体现了其诗歌的音乐性。
综上所述,《将进酒》不仅是李白诗歌创作中的一个高峰,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人生哲理,影响了无数后来的文学作品和文人墨客。
将进酒(李白)
![将进酒(李白)](https://img.taocdn.com/s3/m/95e03f6e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46.png)
在这首诗里,李白“借题 发挥”,借酒消愁,感叹 人生易老,抒发了自己怀 才不遇的心情。这首诗十 分形象的体现了李白桀骜 不驯的性格:对自己充满 自信、孤高自傲、热情豪 放,“天生我材必有用”、 “人生得意须尽欢”。
全诗气势豪迈,感情豪放, 言语流畅,具有极强的感 染力。李白咏酒的诗歌非 常能体现他的个性,思想 内容深沉,艺术表现成熟。 《将进酒》即为其代表作。 诗歌发端就是两组排比长 句,如挟天风海雨向读者 迎面扑来。
紧接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恰似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如果说前二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张,这二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 悲叹人生苦短,而又不直言,却说“高堂明镜悲白发”,一种搔首顾影、徒 呼奈何的神态宛如画出。将人生由青春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之事, 把原本就短暂的说得更为短暂,与前两句把原本壮阔的说得更为壮阔,是 “反向”的夸张。
黄锡珪《李太白 编年诗集目录》 系于天宝十一载 (752)。一般 认为这是李白天 宝年间离京后, 漫游梁
宋,与友人岑勋 元丹丘相会时所 作。唐玄宗天宝 初年,李白由道 士吴筠推荐,由 唐玄宗招进京, 命李白为供奉翰 林。不久
因权贵的谗毁于 天宝三载(744 年),李白被排 挤出京,唐玄宗 赐金放还。此后, 李白在江淮一带 盘桓
至此,狂放之情趋于高潮,诗的旋律加快。“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几 个短句忽然加入,不但使诗歌节奏富于变化, 而且使我们似乎听到了诗人在席上频频地 劝酒。既是生逢知己,又是酒逢对手,不但“忘形到尔汝”,诗人甚至忘了是在写诗, 笔下之诗似乎还原为生活,他还要“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以下八句就是诗 中之歌了,这纯粹是神来之笔。
“有用”而且“必”,非常的自信,简直像是人的价值宣言,而这个人“我”是需要大写的。于是,从貌似 消极的现象中透露出了深藏其内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入世的积极的态度。正是“长风破浪会有时”,应 为这样的未来痛饮高歌,破费又算得了什么!
将进酒的高考知识点
![将进酒的高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3e9b69b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e6.png)
将进酒的高考知识点高考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一场考试。
而在备战高考的过程中,积累并掌握各门学科的知识点是必不可少的。
在语文科目中,《将进酒》作为经典的文学作品,也是高考必备的重点内容。
下面将为大家整理归纳《将进酒》的高考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
1. 《将进酒》的作者及背景《将进酒》是唐代文学家李白所创作的一首长诗,属于杂篇类作品。
李白是唐代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被誉为“诗仙”,他的作品充满豪情壮志和奔放之美。
了解作者背景和创作风格对于解读这首诗歌至关重要。
2. 诗歌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将进酒是作者怀着豪情壮志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而创作的。
诗中通过借喻宴饮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豪放向往和不甘寂寞的精神。
这首诗词优美动听,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由、快乐和奋斗的价值观。
3. 诗歌主题的含义和思想内涵《将进酒》的主题是“豪情壮志”。
诗中通过描述宴饮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短暂的认识和对于豪情壮志的向往。
李白以豪迈的精神和无拘无束的情感,抒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慨,鼓舞了读者追求自我的勇气和决心。
4. 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的运用《将进酒》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借代、拟人等。
其中最常见的修辞手法是比喻,通过将“酒”比作人生的短暂和欢愉,以及将“心”比作畅快淋漓的激情,巧妙地表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的理解和追求。
5. 与其他作品的联系和相似之处将进酒与其他作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相似之处。
在唐代文学中,诸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王勃的《滕王阁序》等作品,都表达了志向壮丽和豪情万丈的气势。
这些作品共同传达了唐代文人对于人生价值观的共鸣。
6.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启示《将进酒》的内容与现实生活有着一定的联系,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保持对人生的豪情壮志,用积极向上的态度去迎接困难和挑战,并不断追求自我的幸福和成功。
以上就是《将进酒》的高考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
通过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我们能够在高考中更好地理解诗歌,准确阐述诗歌的意义和情感表达。
《将进酒》 知识清单
![《将进酒》 知识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078e8248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b7.png)
《将进酒》知识清单一、作品背景《将进酒》是唐代诗人李白沿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诗。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胸怀大志,渴望入朝为官、一展抱负,却始终未能得到重用。
在经历了种种挫折与失意后,李白借酒消愁,抒发心中的愤懑与感慨,于是写下了这首《将进酒》。
当时的社会,饮酒作乐之风盛行,文人墨客常以酒为媒,抒发情感。
李白的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他个人的豪放洒脱,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人们的精神追求。
二、诗歌原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三、诗歌翻译你难道没有看到,那汹涌奔腾的黄河之水,犹如从天上倾泻而来,一去不返直奔东海。
你难道没有看到,在高堂之上对着明镜,悲叹自己的白发,早晨还是满头青丝,傍晚却变得如雪一般。
人生在得意之时应当纵情欢乐,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上天赋予每个人的才能一定是有用处的,千两黄金花完了也能够再次得到。
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今天一次性痛快地饮三百杯也不为多!岑夫子,丹丘生,快喝酒啊,不要停杯。
让我来为你们高歌一曲,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
那些钟鸣鼎食、富贵荣华的生活并不值得珍贵,我只愿永远沉醉不愿清醒。
自古以来的圣贤都是孤独寂寞的,只有那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下美名。
陈王曹植当年设宴平乐观,喝着价值十千的美酒纵情欢乐。
主人你为何说钱不多?只管买酒来让我们一起痛饮。
那些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狐裘,把你的小儿喊出来,都让他拿去换美酒来吧,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四、诗歌赏析1、豪迈奔放的情感整首诗情感豪迈奔放,诗人以磅礴的气势和极度的夸张,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和对饮酒作乐的追求。
李白《将进酒》译文《将进酒》鉴赏及赏析
![李白《将进酒》译文《将进酒》鉴赏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9468cea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f8.png)
李白《将进酒》译文《将进酒》鉴赏及赏析李白《将进酒》译文《将进酒》鉴赏及赏析《将进酒》唐代: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倾耳听一作: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不足贵一作:何足贵;不愿醒一作: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古来一作:自古;惟通:唯)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将进酒》译文你难道没有看见吗?那黄河之水犹如从天上倾泻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从来不会再往回流。
你难道没有看见,在高堂上面对明镜,深沉悲叹那一头白发?早晨还是青丝到了傍晚却变得如雪一般。
人生得意之时就要尽情的享受欢乐,不要让金杯无酒空对皎洁的明月。
上天造就了我的才干就必然是有用处的,千两黄金花完了也能够再次获得。
且把烹煮羔羊和宰牛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如果需要也应当痛快地喝三百杯。
岑勋,元丹丘,快点喝酒,不要停下来。
我给你们唱一首歌,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
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算不上什么珍贵,只希望能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
自古以来圣贤都是孤独寂寞的,只有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陈王曹植当年设宴平乐观,喝著名贵的酒纵情地欢乐。
你为何说我的钱不多?只管把这些钱用来买酒一起喝。
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皮衣,快叫侍儿拿去统统来换美酒吧,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尽的长愁!《将进酒》注释将进酒:劝酒歌,属乐府旧题。
将(qiāng):请。
君不见:乐府中常用的一种夸语。
天上来:黄河发源于青海,因那里地势极高,故称。
高堂:高堂:房屋的正室厅堂。
一说指父母。
一作“床头”。
青丝:喻柔软的黑发。
一作“青云”。
成雪:一作“如雪”。
得意:适意高兴的时候。
将进酒的知识点总结
![将进酒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ef5557f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1b.png)
将进酒的知识点总结一、《将进酒》的创作背景李白是中国古代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而著称,在他的诗作中,常以放浪形骸、豪情壮志为主题,体现了他非凡的个性和精神风貌。
《将进酒》就是李白诗作中的代表作之一,其创作背景至今尚存争议。
根据史书记载,《将进酒》这首诗创作于李白居长安的时期,当时长安城烽烟四起,战乱不断,而李白正好身处放浪的阶段,他自我放逐的生活方式也成为了许多人向往的对象。
因此,可以说《将进酒》的创作背景是李白放浪的生活和古都长安的动荡时局。
二、《将进酒》的诗歌结构《将进酒》是一首乐府吟,全诗共有五节,每节十六句,共八十句,每句以四字填词,多用对仗押韵方式,整首诗以发奋图强、豪情壮志为主题。
首先,诗的首节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开篇,以自然界的壮阔景观来衬托出李白不甘寂寞、豪情壮志的形象。
接着,乃至全诗咏酒咏兴的情节点题而起,使得情感在壮丽的酒兴中得以宣泄和升华。
其次,诗的节奏感非常强,咏史、咏怀、咏志、咏酒,主题丰富,内容丰富多样,虽长达八十句却极少有重复或重叠内容。
反复强调“今从兹去,且放白鹿青崖间”,颇具浪漫主义色彩。
再次,诗中用词精练,由于每句用四字填词,所以多用对仗押韵,并且以平仄和谐为主。
全诗对偶间比喻的使用,使全诗充满了传神意思和无限的想象空间。
最后,诗的结束以“且君去,去且不复还”作结,把委曲为怀的情感和以酒令戏赠之态度联结起来,成为乐章的合奏,完成了全诗的艺术构思。
三、《将进酒》的诗歌解读1、饮酒的情感表达《将进酒》诗中描绘了饮酒豪情的形象,其实饮酒是李白的宣泄、逃避和释放情感的一种方式,通过酒来放纵自己的情绪。
诗中提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都表现了李白对人生和社会的无奈和悲凉,酒成为了他宣泄情感的工具。
2、自我放逐的情感表达《将进酒》中多次提及“且放白鹿青崖间”,“今从兹去”,“今之应用有酒时”,都可以看出李白内心的放逐之意。
将进酒原文、翻译和注释
![将进酒原文、翻译和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2f3d0410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b2.png)
将进酒原文、翻译和注释《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标题的意思为“劝酒歌”,内容多是咏唱喝酒放歌之事。
这首诗是诗人当时和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老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作客,作者正值仕途遇挫之际,所以借酒兴诗,来了一次酣畅淋漓的抒发。
在这首诗里,李白“借题发挥”,借酒消愁,感叹人生易老,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
这首诗十分形象的体现了李白桀骜不驯的性格:对自己充满自信、孤高自傲、热情豪放,“天生我材必有用”、“人生得意须尽欢”。
全诗气势豪迈,感情豪放,言语流畅,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李白咏酒的诗歌非常能体现他的个性,思想内容深沉,艺术表现成熟。
《将进酒》即为其代表作。
将进酒李白〔唐代〕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倾耳听一作: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不足贵一作:何足贵;不愿醒一作: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古来一作:自古;惟通:唯)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译文你难道没有看见吗?那黄河之水犹如从天上倾泻而来,波涛翻滚直奔大海从来不会再往回流。
你难道没有看见,在高堂上面对明镜,深沉悲叹那一头白发?早晨还是黑发到了傍晚却变得如雪一般。
人生得意之时就要尽情的享受欢乐,不要让金杯无酒空对皎洁的明月。
上天造就了我的才干就必然是有用处的,千两黄金花完了也能够再次获得。
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一次性痛快地饮三百杯也不为多。
岑勋,元丹丘,快点喝酒,不要停下来。
我给你们唱一首歌,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
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算不上什么珍贵,只希望能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
自古以来圣贤都是被世人冷落的,只有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将进酒》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高中.doc
![《将进酒》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高中.doc](https://img.taocdn.com/s3/m/6475c419a8956bec0975e3ed.png)
《将进酒》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一、《将进酒》原文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二、《将进酒》原文翻译酒杯用的是琉璃钟,酒是琥珀色的,还有珠红的。
经过烹、炮的马肉(龙)和雄雉(凤)拿到口中吃的时候,还能听到油脂被烧烤时的油爆声,像是在哭泣。
用绫罗锦绣做的帷幕中充满了香气。
罗帏之中,除了食品与酒的香气外,还有白齿的歌伎的吟唱和细腰的舞女和着龙笛的吹奏、鼍鼓的敲击在舞蹈。
宴饮的时间是一个春天的黄昏,他们已欢乐终日了,他们饮掉了青春,玩去了如花的大好时光。
桃花被鼓声震散了,被舞袖拂乱了,落如红雨,他们把如花的青春白白地浪费了。
我奉劝你们要像他们那样,终日喝个酩酊大醉吧,由于酒已被你们喝光,酒鬼刘伶坟上已经无酒可洒了!三、《将进酒》作者介绍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
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
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
著有《昌谷集》。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
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
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
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
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
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贺因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将进酒原文、翻译及赏析
![将进酒原文、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8b5211f9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c9.png)
将进酒原文、翻译及赏析将进酒原文、翻译及赏析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将进酒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将进酒原文、翻译及赏析1将进酒·琉璃钟唐朝李贺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将进酒》译文酒杯用的是琉璃钟,酒是琥珀色的,还有珠红的。
经过烹、炮的马肉(龙)和雄雉(凤)拿到口中吃的时候,还能听到油脂被烧烤时的油爆声,像是在哭泣。
用绫罗锦绣做的帷幕中充满了香气。
罗帏之中,除了食品与酒的香气外,还有白齿的歌伎的吟唱和细腰的舞女和着龙笛的吹奏、鼍鼓的敲击在舞蹈。
宴饮的时间是一个春天的黄昏,他们已欢乐终日了,他们饮掉了青春,玩去了如花的大好时光。
桃花被鼓声震散了,被舞袖拂乱了,落如红雨,他们把如花的青春白白地浪费了。
我奉劝你们要像他们那样,终日喝个酩酊大醉吧,由于酒已被你们喝光,酒鬼刘伶坟上已经无酒可洒了!《将进酒》译文二明净的琉璃杯中,斟满琥珀色的美酒,淅淅沥沥槽床滴,浓红恰似火齐珠,煮龙肝,爆凤髓,油脂白,点点又似泪珠涌,锦乡帷帘挂厅堂,春意呵浓浓,笛声悠扬如龙吟,敲起皮鼓响咚咚,吴娃楚女,轻歌软舞,其乐也融融,何况春光渐老日将暮,桃花如雨,飘落满地红,劝世人,不如终日醉呵呵,一日归黄土,纵是酒仙如刘伶,望一杯,也只是,痴人说梦。
《将进酒》注释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萧铙歌的曲调,这里意为“劝酒歌”。
琉璃钟:形容酒杯之名贵。
钟:盛酒的器皿。
琥珀:色黄净,喻指美酒。
琥珀是数千万年前的树脂被埋藏于地下,经过一定的化学变化后形成的一种树脂化石,是一种有机的似矿物。
琥珀的形状多种多样,表面常保留着当初树脂流动时产生的纹路,内部经常可见气泡及古老昆虫或植物碎屑。
颜色一般为黄红色,透明到半透明。
将进酒创作背景
![将进酒创作背景](https://img.taocdn.com/s3/m/77d6351e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71.png)
将进酒创作背景
将进酒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由道士吴人推荐,由唐玄宗招进京,命李白为供奉翰林。
不久,因权贵的.谗悔,于天宝三年(744年),李白被排挤出京,唐玄宗赐金放还。
此后,李白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时间,说法不一。
黄锡《李太白编年诗集目录》系于天宝十一载(752)。
一般认为这是李白天宝年间离京后,漫游梁、宋,与友人岑勋、元丹丘相会时所作。
此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8年之久。
这一时期,李白多次与友人岑勋(岑夫子)应邀到山另一好友元丹丘(丹丘生)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借酒放歌。
诗人在政治上被排挤,受打击,理想不能实现,常常借饮酒来发泄胸中的郁积。
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以抒发满腔不平之气。
原文: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将进酒的意思是什么
![将进酒的意思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d744d650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2f.png)
将进酒的意思是什么将进酒的意思是什么《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歌的曲调,属汉乐府《鼓吹曲·歌》旧题。
唐代李白沿用乐府古体写的《将进酒》,影响最大。
此诗为李白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非常深沉,艺术表现非常成熟。
诗由黄河起兴,感情发展也像黄河之水那样奔腾激荡,不易把握。
而通篇都讲饮酒,字面上诗人是在宣扬纵酒行乐,而且诗中用欣赏肯定的态度,用豪迈的气势来写饮酒,把它写得很壮美,也确实有某种消极作用,不过反映了诗人当时找不到对抗黑暗势力的有效武器。
酒是他个人反抗的兴奋剂,有了酒,像是有了千军万马的力量,但酒,也是他的精神麻醉剂,使他在沉中不能做正面的反抗,这些都表现了时代和阶级的局限。
理想的破灭是黑暗的社会造成的,诗人无力改变,于是把冲天的激愤之情化做豪放的行乐之举,发泄不满,排遣忧愁,反抗现实。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怀才不遇的感叹,又抱着乐观、通达的情怀,也流露了人生几何当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
全诗洋溢着豪情逸兴,具有出色的艺术成就。
《将进酒》全诗译文: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你难道看不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滚直奔东海,再也没有回来。
你没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感叹自己的白发。
年轻时的满头青丝如今已是雪白一片。
(喻意青春短暂)(所以)人生得意之时就应当纵情欢乐,每个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黄金千两(就算)一挥而尽,它也还是能够再得来。
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今天)一次性痛快地饮三百杯也不为多!岑夫子和丹丘生啊!快喝酒吧!不要停下来。
让我来为你们高歌一曲,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只希望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
自古以来圣贤无不是冷落寂寞的,只有那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陈王曹植当年宴设平乐观的事迹你可知道,斗酒万千也豪饮,让宾主尽情欢乐。
主人呀,你为何说我的钱不多?只管买酒来让我们一起痛饮。
那些什么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狐裘,把你的小儿喊出来,都让他拿去换美酒来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基础知识积累-将进酒翻译及写作背景《将进酒》此诗为李白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非常深沉,艺术表现非常成熟。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怀才不遇的感叹,又抱着乐观、通达的情怀,也流露了人生几何当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
全诗洋溢着豪情逸兴,具有出色的艺术成就。
作品原文
将进酒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倾耳听一作: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不足贵一作:何足贵;不复醒一作:不愿醒/不用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古来一作:自古;惟通:唯)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白话译文
你难道看不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从不再往回流。
你难道看不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悲叹自己的白发,早晨还是满头的黑发,怎么才到傍晚就变成了雪白一片。
(所以)人生得意之时就应当纵情欢乐,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每个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黄金千两(就算)一挥而尽,它也还是能够再得来。
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今天)一次性痛快地饮三百杯也不为多!
岑夫子,丹丘生啊!快喝酒吧!不要停下来。
让我来为你们高歌一曲,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
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只希望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
自古以来圣贤无不是冷落寂寞的,只有那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陈王曹植当年宴设平乐观的事迹你可知道,斗酒万千也豪饮,让宾主尽情欢乐。
主人呀,你为何说钱不多?只管买酒来让我们一起痛饮。
那些什么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狐裘,把你的小儿喊出来,都让他拿去换美酒来吧,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写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时间,说法不一。
黄锡珪《李太白编年诗集目录》系于天宝十一载(752)。
一般认为这是李白天宝年间离京后,漫游梁、宋,与友人岑勋、元丹丘相会时所作。
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由道士吴筠推荐,由唐玄宗招进京,命李白为供奉翰林。
不久,因权贵的谗悔,于天宝三载(744年),李白被排挤出京,唐玄宗赐金放还。
此后,李白
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
李白作此诗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八年之久。
这一时期,李白多次与友人岑勋(岑夫子)应邀到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借酒放歌。
诗人在政治上被排挤,受打击,理想不能实现,常常借饮酒来发泄胸中的郁积。
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以抒发满腔不平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