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陈情表》课件

合集下载

2024国家一等奖必修五《陈情表》优质课件

2024国家一等奖必修五《陈情表》优质课件

01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Chapter时代背景及文学价值时代背景文学价值作者生平与创作背景作者生平创作背景《陈情表》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文学地位《陈情表》被誉为中国古代散文的典范之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思想道德方面也具有很高的价值。

影响与传承自《陈情表》问世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赞誉和传颂。

它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被后世文人广泛借鉴和学习,成为中国文学传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同时,《陈情表》所体现出的忠孝节义等思想道德观念也深深影响了中国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

02文本解读与赏析Chapter全文结构及写作特点结构清晰写作特点鲜明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方式,语言质朴恳切,感情真挚动人。

01020304叙述家庭不幸和自身孤苦,为下文陈情做铺垫。

第一段历叙朝廷多次征召和自己的进退两难,表达忠孝不能两全的矛盾心情。

第二段进一步阐述不能应诏的原因,提出“愿乞终养”的请求。

第三段表达对晋武帝的感激之情和尽忠尽孝的决心。

第四段重点段落分析与解读语言表达技巧及修辞手法语言表达技巧修辞手法丰富情感深度与思想内涵情感深度思想内涵03人物形象与心理描写Chapter主要人物形象塑造及其特点李密忠诚孝顺,机智谨慎。

在文中,李密以自己的身世和与祖母的深厚感情为依托,巧妙地陈述了自己不能从命的理由,展现了他的忠诚和机智。

晋武帝英明果断,注重孝道。

晋武帝在文中并未直接出现,但通过李密的陈述,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孝道的重视和对李密处境的理解。

从最初的担忧和矛盾,到后来的坚定和自信。

李密在接到任命后,内心充满了担忧和矛盾,但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以自己的真诚和机智去打动晋武帝,最终成功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愿。

晋武帝的心理变化从最初的期待到后来的理解和宽容。

晋武帝最初对李密的任命充满期待,但在了解到李密的情况后,他表现出了理解和宽容的态度,允许李密暂不赴任。

李密的心理变化人物心理变化过程剖析VS人物关系对情节发展的影响李密与祖母的关系李密与晋武帝的关系04主题思想与价值观探讨Chapter忠诚、孝道等传统美德体现忠诚孝道人生选择困境中坚守原则人生选择困境坚守原则现代社会中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05艺术特色与审美价值Chapter1 2 3古典散文的起源与发展古典散文的特点古典散文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古典散文艺术风格概述《陈情表》独特艺术魅力分析情感真挚,感人至深李密在《陈情表》中表达了对祖母的深厚感情和对朝廷的忠诚,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陈情表》ppt课件

《陈情表》ppt课件

第1段哪句话是作者陈述的总纲?它包含了哪些内容?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父丧母嫁
半岁丧父, 四岁母嫁, 祖母抚养。
多病零丁
年幼多病, 九岁不行, 伶仃孤苦。
门衰祚薄
两辈单传, 内外无亲, 形影相吊。
刘婴疾病
祖母年迈, 夙婴疾病, 卧床不起。
不能“废远” 为下文埋伏笔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 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 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作用:先郡,次州,后朝廷,可见征召级别越来越高,显出朝廷征召之殷切。 “奉”“沐浴”,称颂朝廷,并表感恩之情,可见语言的得体和机智。
加深了赴命上任与孝养祖母的矛盾,突出了自己两难的境地,为下文做铺垫。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 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 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 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合理
臣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 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 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 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犬马:像犬马一样
闻:使皇上知道
我今年四十四岁,祖母刘氏今年九十六岁,因此我效忠于陛下的日子还很长,而 报答祖母刘氏的日子已很短了。我怀着象乌鸦反哺一样的私情,希望能够准许我 对祖母养老送终的请求。我的辛酸苦楚,不仅蜀地的人和益州、梁州的长官明明 白白知道的,连天地神明也都看得清楚。祈望陛下能怜惜我愚昧至诚的心意,同 意我这点微小的愿望,希望祖母刘氏能够有幸终其余年。我活着愿意献出生命, 死后愿意结草来报答陛下的恩惠。我怀着像牛马一样不尽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 上此表使您知晓。

陈情表经典课件

陈情表经典课件

怀桔遗亲
陆绩,字公纪,吴郡(今江苏苏州)人。他出身官宦 世家,从小深懂忠义孝悌之道。六岁时随父赴九江见袁 术。袁术用红橘招待他,他随手拿了几种装在怀里。告 别弯腰作揖时,红橘从怀中滚落在地,袁术笑他:“你 是我旳贵客,怎么还偷柑橘呢?”陆绩答道:“我是想 拿回去给母亲尝个新鲜。”袁术听后深感他将来定是不 同凡响旳人物。“陆绩怀橘遗亲”旳事迹广为流传。
哭竹得笋
孟宗又名孟仁,三国时江夏(今湖北鄂城)人。他
很孝敬母亲。有一年,孟母病了,医生嘱咐用鲜竹笋做 汤病体能够康复,正值寒冬,哪有竹笋呢,孟宗跑到竹 林,放声大哭,泪水所洒之处,居然破土冒出一枝竹笋 来。孟宗喜出望外,挖了几枝回家给母亲做菜吃了。孟 母吃后心情快乐,病也伴随好了。这个故事带有神话色 彩,寄托了人们对孝敬父母行为旳推崇和对孝子旳喜爱。
郭巨,汉朝河南林县人。非常孝顺,因家庭贫困,儿 子又尤其能吃,郭巨旳母亲痛爱孙子,常把自己旳饭给孙 儿吃。看着母亲快被饿死旳样子,郭巨和妻子商议后决定 忍痛把儿子埋掉,节食奉母。郭巨挖坑三尺,忽见黄金百 两,上写“天赐孝子郭巨,官不能夺,民不得取。”夫妻 高快乐兴地返家孝母。郭巨孝母之心感动天地,然而埋儿 之举不宜效法。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个儿子。生母薄太 后患病三年,汉文帝处理完政务后,经常陪同在 太后旳病床边,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服用 旳汤药,恐怕失调,非亲口尝过后再让母亲服用。 仁孝之名闻于天下。
刻木事亲
丁兰,东汉河(今河南武陟西南)人。幼年丧父母,未得奉养。
长大后,看别人父母健在有家庭,享有着天伦之乐,内心非常痛苦, 他昼思夜想,深切怀念父母旳养育之恩。作为一种寄托,也为了抚 慰自己,他用木头雕刻了二老旳形象,供奉于厅堂,象侍奉活着旳 父母一样毕恭毕敬。凡事都和木像商议,一日三餐先敬双亲而后自 食,出返必告,终年不息。其妻久而不敬,用针戏刺木像手指,木 像手指出血,丁兰返家,见木像眼中垂泪,查问情由,斥责其妻, 其妻羞愧之极。此事传开,足见丁兰对父母之孝顺。

《陈情表》优秀课件图文

《陈情表》优秀课件图文

教学实践与反思
教学实践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 运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提高教学效果。
反思
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 教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 高教学质量。
05 《陈情表》的跨学科应用
历史学科中的应用
总结词
通过《陈情表》,学生可以了解古代历 史背景和当时的社会环境。
详细描述
在哲学学科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陈情表》中体现的 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如忠诚、孝道、仁义等。通过分 析这些传统美德在当今社会的意义和价值,学生可以培养自 己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其他学科中的应用
要点一
总结词
《陈情表》可以作为文学、语文、文化等学科的辅助教材 。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除了历史和哲学学科,教师还可以将《陈情表》作为文学 、语文、文化等学科的辅助教材。通过学习《陈情表》, 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技巧,同时了解 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陈情表 》进行跨学科的教学设计,如将历史、文学和哲学等学科 融合在一起,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思维能力。
02 《陈情表》的内容与主题
内容概述
内容
李密向晋武帝陈情,表达自己不 能奉诏的原因,并请求准许自己 终养祖母。
结构
文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自 诉家境困苦,第二部分是表达自 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深厚感情, 第三部分是提出请求。
主题思想
主题
忠孝不能两全的矛盾和抉择。
分析
李密在尽忠与尽孝之间难以抉择,他既想奉诏入朝,又担心祖母无人照料,表现了忠臣与孝子的矛盾 和冲突。
文学价值
历史地位重要
《陈情表》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 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中国文学史

《陈情表》课件-

《陈情表》课件-
臣以险衅, 夙遭闵凶。
5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 其人必不忠; 读《陈情表》不下泪者, 其人必不孝。 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 其人必不友;
——苏轼
6
《古文观止》评论《陈情表》的语言: “至性之言,悲恻动人。”
《陈情表》的语言是有形的, 有声 的。你可以看到李密形影相吊的孤 寂, 看到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恻, 看 到帝王微笑背后的恼怒, 看到作者 诚惶诚恐的怖惧……你还可以听到 少年的无助哀叹, 老人病中无奈的 呻吟, 孝子恳切的哀告, 帝王严厉 的呵斥……
11
个孝武帝,北魏则有孝文帝、孝明帝、孝庄帝、
孝武帝,东魏有孝静帝,北齐有孝昭帝,北周
有孝闵帝。真是越是乱世越喊得厉害。为什么
呢? 因为中国是宗法制社会,君君臣臣父父子
子,君为大宗,为天下父母,故孝父母必忠君,
所以历史上,一个朝代的统治者,想要治理好
天下,其要诀之一,就是鼓励人们的“孝道”
精神。每个稍有头脑的皇帝都知道,在“家天
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
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 凡在故老 (形作名)年老之人
伪 不
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 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
(形作动) 离开
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重点字词理解: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 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 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 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 能废远。
权,对蜀汉士族采取
四、怎样陈情?怀柔政策,征召蜀汉
旧臣到洛阳任职。
3
问题
一、是谁陈情?
二、向谁陈情?李密试图向君王陈述
祖母刘氏年老多病, 无
三、陈什么情?人侍奉, 请求辞官终养

《陈情表》优秀课件ppt

《陈情表》优秀课件ppt
主题思想阐释及现实意义
忠孝观念在文中体现
忠孝并重
文中通过李密对祖母的孝行和对国家的忠诚,阐述了忠孝并重的 观念,表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忠孝矛盾
李密在尽孝与尽忠之间面临抉择,体现了忠孝观念在特定历史条 件下的矛,实现了忠孝的统一,彰显了忠孝观 念在维护家庭和谐与国家稳定中的重要作用。
主要成就
李密在文学上有所成就,其《陈情表 》一文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 作,表达了作者对祖母的深厚感情和 对晋武帝的忠诚。
时代背景对作品影响
01
社会环境
西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民不聊生。这种社会环境对李密
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2
文化背景
西晋时期的文化背景也对李密的创作产生了影响。当时的文化注重孝道
04
CATALOGUE
艺术手法与表现技巧探讨
修辞手法运用
对偶
文中多处运用对偶句,如“既无 伯叔,终鲜兄弟”,“外无期功 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使句式整齐,节奏感强。
比喻
用比喻来使表达更生动、形象。 如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来 形象地描绘自己孤苦无依的境况 。
表达方式多样性展示
记叙
通过详细记叙自己的身世和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经历,为下文的抒情和议论奠定了基础。
《陈情表》优秀 课件ppt
目 录
•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人物形象塑造及其特点 • 艺术手法与表现技巧探讨 • 主题思想阐释及现实意义 • 知识拓展与延伸阅读建议
01
CATALOGUE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陈情表》创作背景
01
02
03
西晋王朝政治环境
李密所处的西晋王朝,政 治环境复杂,作者需要谨 慎表达情感。

《陈情表》课件(29张ppt)

《陈情表》课件(29张ppt)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 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 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 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 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表”是古代实用性文体的一种。 从汉代开始,应用类的文体已经区分为 章、奏、表、议四种。刘勰《文心雕 龙·章表篇》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 表以陈情,议以执异。”因此,奏议类 的公文是以议论为主,章表类的公文则 是以抒情为主了。
《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 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 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臣李密上言:我因为命运不好,幼年时就遭到不幸。生下来只有六个月,父 亲就去世了;长到四岁的时候,舅舅强迫我母亲改嫁。祖母刘氏可怜我孤单弱小, 亲自抚养。我小时候经常生病,九岁还不能走路,孤独无依,直到长大成人自立 门户。既没有叔叔伯伯,又没有哥哥弟弟,家门衰微福分又浅,很晚才得到儿子。 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 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而祖母刘氏一直被疾病缠身,经常卧病在床, 我服侍端水送药,从未废止离开过她。

陈情表完整课件.pptx

陈情表完整课件.pptx
第21页/共39页
归纳段意:
本段明确提出忠孝难以两全 的难题,婉言拒绝朝廷的恩遇。
第22页/共39页
伏着想,下对上(多用

伏惟
圣朝以孝治天于晋对下朝想皇介法,帝,时孝凡)用用道陈在的述敬故自词老己的,
年老之人
犹蒙形矜作育名,况
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况且
并且尚且
C 文中哪两句能体现李密与祖母相依为命的情感?
①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②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第15页/共39页
作者陈说“悯凶”即一家不幸,其 目的何在? 让武帝对自己由恼怒峻责化为同情怜悯。 概括本段内容:
通过陈述家庭不幸和与祖母相依为命的情形,力图博得晋武帝的同情。
愿乞终养
理由是什么?
尽忠日长,尽孝日短,先尽孝后尽忠。
第34页/共39页
作者直到此时也不忘了以情 动人,其表现是什么?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本段段意
先尽孝,后尽忠
第35页/共39页
陈情表
孝情
身世孤苦悲凉 祖母情深似海
忠心
揭 示
沐清化蒙国恩
矛 盾
圣朝恩重如山
刘病日笃 尽孝日短
分 析
孝治天下
矛 盾
尽忠日长
•陈什么情? •向君王上书陈述祖母刘氏 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 不能应征,请求辞官终养 祖母的衷情。(愿乞终养)
第6页/共39页
听读课文,
注意节奏和感情
第7页/共39页
• 期功强(jī )近
常在床蓐( rù)
• 猥(wěi)以微贱
岂敢盘桓( huán )
• 终鲜( xiǎn )兄弟 庶刘侥( jiǎo )幸

《陈情表》课件

《陈情表》课件

这就使李密在“再度表闻”时, 发生了困难。然而李密抓住了 “孝”字大做文章,却又不从 大道理讲起,而是委婉陈辞, 动之以情,恰到好处地处理了 “不从皇命”旳难题。无怪乎 晋武帝看了表章后来说“士之 有名,不虚然哉”,终于准如 所请。
这篇表文申诉了自己不能应诏旳苦衷。文章阐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 旳特殊感情,论述委婉,辞意恳切,相传晋武帝看了此表后很受感动, 特赏赐给李密奴婢二人,并命郡县按时给其祖母供养。
僮 ,茕茕孑立 ,形影 所纠缠,经常卧病在床,我侍奉饮
相吊。而刘夙婴疾病 , 食医药,历来没有离开过她。
常在床蓐 ,臣侍汤
药 ,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 ,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
到了晋朝建立,我沐浴在清明政治 旳教化之中。前些时候太守逵推举
廉;后刺史臣/荣/举 我为孝廉,后来刺史荣又推举我为
臣秀才。臣以供养无 秀才。我因为没有人能照顾祖母,
处理忠孝两全矛盾,提出愿乞终养祈求。
对照注释,自由诵读全 文,自行圈点加注。
注意:
“鲜”“期”“强”“洗”“有” “更”等读音变化旳字。
通假字
闵:夙遭闵凶 零丁:零丁苦辛 有:常在床蓐祖母今年九十有六 蓐:常在床蓐
通假字
闵:夙遭闵凶(通“悯”,可忧患旳事) 零丁:零丁苦辛(通“伶仃”,孤单旳样子) 有:常在床蓐祖母今年九十有六(通“又”,表达有零数) 蓐:常在床蓐(通“褥”,草席子)
臣之辛劳 ,非独 我旳苦衷,不但蜀地旳人
蜀之人士及二州 和益州、梁州旳长官所亲
牧伯所见明知 , 眼目睹,连天地神明也都
皇天后土实所共 看到旳,祈望陛下能怜惜
鉴 ,愿陛下矜愍 我愚昧至诚旳心意,同意
愚诚 ,听臣微志 ,我这点微小旳愿望,使祖

《陈情表》ppt课件

《陈情表》ppt课件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特地 授官
不久
授予官职 太子的侍从官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到了当今圣朝,(臣) 浸润在清明的教化中。先有您的臣子一位叫逵的太 守举荐我为孝廉,后又有您的臣子一位叫荣的刺史推举我为秀才。臣因为( 一 旦外出做官)供奉祖母之事没人来做,(所以)辞谢而未接受任命。(陛下) 特地颁下诏书,任命臣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典,任命臣为太子洗马。
文化常识之丧礼五服
文化常识之丧礼五服
• 第三类,称大功。衣用熟麻布,白色,丧期九月。适用于已婚 姑、已婚姐妹、堂兄弟,已婚女为伯叔父父母及兄弟。
• 第四类,称小功。衣用较粗熟布,丧期五月。适用于伯祖、叔 祖、堂伯叔父、从堂兄弟。
• 第五类,称缌麻。衣用精细熟麻布,丧期三月。适用于外祖父 母、岳父母、表兄弟。
一、是谁陈情?
李密(224-287)武阳人,又名虔, 字令伯。少时师事名儒谯周,以学问文 章著名于世。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 屡次出使东吴,颇有辩才。 蜀汉灭亡后, 征西将军邓艾闻其名,请他担任主簿, 他推辞不就。其后,晋武帝征召其为太 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为由辞不应征。 及祖母卒,服丧期满,李密以太子洗马 被征至洛阳。后出为河内温令。
阮籍:
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为“竹 林七贤“之一,与嵇康齐名。与当权 的司马氏集团有一定的矛盾,常用醉 酒的办法,在当时极为复杂的政治斗 争中保全自己。
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正始年间(240年—249年),嵇康、阮籍、山涛、 向秀、刘伶、王戎、阮咸七人。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焦作修武县, 可能为现今云台山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 后与地名竹林合称。
孝廉、秀才、郎中、洗马

《陈情表》ppt课件(52页)

《陈情表》ppt课件(52页)
• 什么是九族?
• 所谓九族,就是五服的亲戚。往上推有四辈,往下推 也有四辈,加起来共九辈。
• 《三字经》对九族的说法是“高曾祖,父而身。身而 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即“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己身、子、孙、曾孙、 玄孙〞。所谓的“诛九族〞,说的就是把高祖以下和 玄孙以上的所有亲戚全杀死。
读第二段 ,并借助 注释翻译本段
陈情表
•逮奉谦逮 后 赴 臣的::词奉 刺 命 洗荐意,到敬举思圣史。马鄙报了辞,。朝臣诏。贱答全推;。,荣书猥部举任沐特举以命浴下臣 微卑清,贱秀第比奔微因使使化才 喻拜 ,二波鄙动…蒙为段。当。 臣优效贱…用受秀:前侍臣 郎劳教不闻法了人太东中以化久。。清才。守宫,供指急明。一杀臣,寻养切的天严头逵非无蒙而政荐重比任 授严察治臣国主举。一命 职厉臣恩,陨,天, 。孝,辞首推举廉除所不; 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 责 急臣 于逋星报慢火告;。申郡臣诉县欲逼奉迫诏取独,奔消立催驰句性臣,子。上则道刘;病州日司笃临,门欲,
谦词,私爱
自由诵读第3段
本段哪句话是作者陈述的总提?它包
涵了哪些内容? 孝治天下 不矜名节
不能废远 宠命优渥
说大理 剖忠心
第3段:晓之 以孝悌之大 义,明供养
祖母病笃 母孙相依
诉悲情
祖母奉行孝 道之衷情。
“至微至陋〞“岂敢〞等词委婉动人,至为恳切。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更相为命……〞一组四字句,皆出于至孝之心,
• 第三类,称大功。衣用熟麻布,白色, 丧期九月。适用于已婚姑、已婚姐妹、 堂兄弟,已婚女为伯叔父父母及兄弟。
• 第四类,称小功。衣用较粗熟布,丧期 五月。适用于伯祖、叔祖、堂伯叔父、 从堂兄弟。

《陈情表》ppt课件

《陈情表》ppt课件
臣欲奉诏奔驰⑫,则刘病日笃(dǔ) ⑬,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⑭。臣 之进退,实为狼狈。
⑨具:详尽;闻:使上闻、报告。 闻:动词使动,使......闻, 使......知道 ⑩切峻:急切严厉 ⑪逋慢:有意拖延,怠慢上命。 逋:逃避;拖欠。 慢:形容词作动词,怠慢、轻慢 ⑫于:比状语后置句 星火:流星。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 日笃(承上文“夙婴疾病” ,张下文“日薄西山”)
,实为狼狈。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 ⑥第二层如何见事态的严重、
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紧迫和作者处境的狼狈?目的 何在?“奉圣朝”“沐浴清化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 ”等句想表明什么?

,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事态严重:诏、责、逼、催等,含蓄
①而刘夙婴疾病:被动句。 被疾病缠绕
,为疾病所困。
婴:缠绕。
②蓐:通“褥”,草席子。
③废:废止。

①终:又。鲜:少, 指“无 、没有”。 ②祚:福分。薄:浅薄,少 ③ 息:儿子 ④外:名-状,在家之外; ⑤期功:近亲。 ⑥内:名-状,在家里。 ⑦茕茕孑立:茕茕,孤单的样 子。孑,孤单。 ⑧吊:安慰。
第一课时

“表”是中国古代向帝王上 书陈情言事的一种实用性文体。
主要作用: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 诚、请求、希望等,可用来表达 请劝、陈乞、进献、推荐、庆贺 、慰安、辞解、陈谢。
《出师表》以“忠”著称, 《陈情表》以“孝”感人,均为 这一文体的典范之作。
李密出生于四川犍为(Qiánwéi),父亲并不出名,且很早去世,父亡 不到四年,母亲改嫁。李密从小依赖祖母刘氏,由刘氏抚养成人,故十分孝顺 刘氏,《晋书·孝友传》将他列在首位。李密除了“以孝谨闻”,还很有才 华,曾任蜀汉的尚书郎、大将军主簿、太子洗马等职,口才出众。 李密坚持公“元辞2不63赴年命蜀”汉,灭不亡就,意李味密着成晋为武亡帝国司遗马臣炎,的平如蜀意的算大盘将会邓落艾空闻吗李?密 之那名么,李想密用是他怎为样主有簿理,写有信据相地招感,动约、与说相服见晋,李武密帝不的为?所动。

《陈情表》ppt课件

《陈情表》ppt课件

感悟第二段
1、本段结尾落在辞官养亲上(“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可以分为几 层?分别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分析的?
第一层:“伏惟......尤甚。”
第二层:“且……有所希冀。”
第三层:“但以刘......不能废远。”
4.第三层有关祖母疾病的描写有什么动人之处?用
了什么手法? 比喻、夸张、对偶 四字骈句,浮现了刘氏在床上苟延残喘的样子,如
预习检测
臣以险衅 夙遭闵凶 终鲜兄弟 门衰祚薄 期功强近 茕茕孑立 床蓐 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 非臣陨首 责臣逋慢 刘病日笃 犹蒙矜育 过蒙拔擢 宠命优渥 日薄西山
1. 孤苦伶仃 孤独困苦,无依无靠。伶仃,亦作“零丁”,孤独的样子。 2. 茕茕孑立 孤独无依的样子。茕茕,孤独的样子;孑,孤单。 3. 形影相吊 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互相慰问。形容非常孤单,没有伴侣。 4. 日薄西山 太阳接近西山。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薄,迫近。 5. 气息奄奄 形容人即将断气、死亡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
司马氏不得人心
司马家得国不正。作为曹魏国之柱石,三代的顾命大臣,曹家待其恩宠甚隆,却
在转眼之间篡了曹魏的江山。司马家杀戮甚重。曹爽投降之日,被司马家灭绝三族
,不管男女老幼统统杀光。征辽东城破之日,十五岁以上男子全部杀光。
文章出处
《昭明文选》又称《文选》,是中国现存的最 早一部诗文总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 文人共同编选。萧统死后谥“昭明”,所以他主 编的这部文选称作《昭明文选》。收录自周代至 六朝梁以前七八百年间130多位作者的诗文700余 篇。唐代以诗赋取士,士子必须精通《文选》。 至宋代更有“文章祖宗”之说。
按时间顺序:逮、前、后、寻
3.表征召和表官职的词有哪些? 表征召:察、举、拜、除、当; 表官职:孝廉、秀才、郎中、洗马 4.作用是什么?由这些词可见什么?

《陈情表》优秀课件ppt

《陈情表》优秀课件ppt

01
02
03
04
05
陈情表
陈述、禀报
隐情、苦衷
一种文体,是古代奏章的一种。 是古代臣属给帝王所上的陈述己见的文书。
禀告自己苦衷的奏章
添加标题
既然是“陈情表”,那么谁在陈情?
添加标题
李密
李密( 224 - 287 ),又名虔,字令伯。少时师事著名学者谯周,以学问文章著名于世。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
遵从
奔赴上任
一天比一天 名作状
姑且
迁就
古:报告申诉 今:说给人听,使人知道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确实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①朝 A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B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C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D 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 E 朝辞白帝彩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因为

认为
原因

而,才
而,表并列
①以
A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B 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 C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D 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 E 君过矣,不若长安石之甚 F 求,无乃尔是过与 G 过故人庄
卑微 过分 徘徊不进的样子 只,仅仅 介词,因为 互相 远离 形作动 没有办法
卑贱
02
低贱
04
A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B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C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D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E 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F 余以乾隆 G 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H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陈情表》ppt课件52张

《陈情表》ppt课件52张
著有《述理论》十篇,不传世。《晋书·孝友传》也 将李密列为首位,誉之“以孝谨闻。”
创作背景
公元263年蜀汉灭亡,李密成为亡国遗臣, 平蜀的大将邓艾闻李密之名,想用他为主簿, 写信相招、约与相见,李密都不为所动。后 来邓艾被杀,这事也就不了了之。公元265 年,司马炎称帝,建立晋朝,是为晋武帝。 武帝为加强统治、收拾人心,开始起用亡国 旧臣,先任命李密为郎中,后因立司马衷 (晋惠帝)为太子,又征李密为太子洗马。 但是,李密对晋武帝征召一直辞旦不赴任, 《陈情表》就是他为辞洗马之仕而写的一封 辞表,也是他留存至今的唯一一篇作品。
(5)如何陈情?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陈之以诚。
壹 赏析第一段
疏通文意·第一段
陈述 艰,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
因为 怜惜
年岁,年龄
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成人自立
俯伏思量圣朝是用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年老而德高的旧臣,尚 且还受到怜惜养育,何况我孤单贫苦,更是不同寻常。况且我年轻的 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担任过郎官职务,本来就希望做官显达,并 不想自负清高。现在我是卑贱的俘虏,极其渺小和浅陋,得到过分的 提拔,恩宠优渥,我怎敢徘徊观望,而有非分的要求呢。只因为刘氏 已经到了风烛残年,奄奄一息,生命垂危,朝不保夕的地步。我没有 祖母,就不能活到今天;祖母没有我,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祖孙二 人,相依为命,因此我的内心不愿废止奉养,远离祖母。
作品简介
选自《文选》,又称《昭明文选》,是 我国现存最早的文章总集,收录了先秦至 南朝齐、梁时七八百年间130位知名作者 的七百余篇作品。《文选》是南朝梁昭明 太子萧统组织选编的。 《昭明文选》将 文学作品与经、史子分开,确立了文学作 品的独立地位。

9.1《陈情表》课件(共40张PPT)

9.1《陈情表》课件(共40张PPT)
效果:以落日喻人命,刻画了祖母苍老多病的形象,融入浓烈的抒情色彩,能极大地引发读者的同情;“朝不虑夕”虽是夸张却给人无可置疑的真实;再加 上四字骈句,如泣如诉,读之无不令人动容泣下。(2)乌鸟私情,愿乞终养。效果:以鸟喻人,回溯至动物的本性,鸟亦如此,其诚挚恳切之情溢于言表, 岂能不打动人?(3)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效果:似犬似马,忠恳之情,怖惧之态溢于言表。
④ 辛苦:古,辛酸苦楚;今,身心劳苦。⑤ 牧伯:长官。6皇天后土:指天和地。
研读第4段,疏通文意
① 愚诚:谦词,愚拙的诚心,形容词作名词。②听:准许,成全。3庶:期望。侥幸:幸运。⑤ 草:指报恩。6胜:尽。⑦ 犬马:名作状,像犬马一样。8拜:呈上。4闻:使动,使…闻(听到),报告。
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 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 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第2段小结:进退两难一、与官职有关的文化常识1.与“征召”有关的动词:察、举、拜、除、当; 2.有关的职位名称:孝廉、秀才、郎中、洗马;3.说明:“孝廉”“秀才”是荐举人才的科目,所以用“辞不赴命”;“郎中”“洗马”是官职, 所以用“辞不就职”。
第 2段小结:进退两难二、本段写屡次征召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征召的级别越来越高,显出朝廷征召之殷切。加深了赴命上任与孝养祖母的矛盾,突出了自己两难的境地,为下文提出请求做铺垫。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及题解
(一)表是一种实用性文体1.从汉始,臣下写给君主的文章被区分为章、奏、表、议四体。 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章表》2.表的内容主要是向君主陈述请求,抒发己志。3.《出师表》以“忠”著称,《陈情表》以“孝”感人。
(二)题解
1.李密(224-287 ) , 字 令 伯,犍为武阳人。2.以孝谨闻,才华出众。马等职。

《陈情表》ppt课件

《陈情表》ppt课件

语 言



赏析语言
把你认为精彩的语句画下来,说说这些语句有什 么特点(句式,用词,修辞手法)?好(表情达 意效果)在哪?
1、四字骈句:简洁凝练,语势连贯紧凑,文势 如行云流水般通畅。
2、对偶句:语气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琅 琅上口,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
3、比喻句:形象生动,感情浓烈,富有感染力。
察举制:
文化常识
我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确立于汉武帝元光一年(公元前 134年)冬。察举制不同于先秦时期的世袭制和隋唐时建立的科举 制。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
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考察名目:“孝” “廉”“贤良方正”“贤良文学”“秀才”等 。
宋代大学士苏轼曾说: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 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 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后人说: 读《报任安书》不下泪者,其人必不为人。
忠 则 《


师 》 ,


则 《 陈







解壹


陈述、禀报

隐情、苦衷

奏章
禀告自己苦衷 的奏章
“表”,中国古代一种文体,是 古 代 臣 子 向 君 王 陈 述 己 见 的
表感激之情,诉矛 盾之心,再博同情, 为下文作铺垫。
研读第三段
旧时奏疏、书信中下级对形上作级名常,用元的老敬,语怜旧悯臣养育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
名做动,做名官做动,任职
看重,推崇
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文观止》评论《陈情表》的语言,说 它“至性之言,悲恻动人。”有人说,《陈 情表》的语言是有形的,有声的;读《陈情 表》你可以看到李密形影相吊的孤寂,看到 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恻,看到帝王微笑背后的 恼怒,看到作者诚惶诚恐的怖惧……;你还 可听到少年的无助哀叹,老人病中无奈的呻 吟,孝子恳切的哀告,帝王严厉的呵斥……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以鸟喻人,回溯至动物的本性,鸟亦
如此,人何以堪?其诚挚恳切之情溢于 言表,岂能不打动人?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似犬似马,忠恳之情,怖惧之态溢于
言表。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急于星火”用比喻形容情势紧迫,
形象生动。
你能说出哪些成语出自本文吗?
零丁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急于星火、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朝不虑夕、更相为命、 生当陨首,死当草结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一外一内都强调一个“无”字,写出了 自己举目无亲,后代尚小无人终养祖母 的困苦境地形象生动表现出来了,让人 觉得急切而无可置疑。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 臣秀才”
前后对举,恰当地表达了自己深受圣 朝恩宠的感激。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 无以终余年。
孤 父丧母嫁
苦 多病零丁
门衰祚薄
夙遭闵凶
夙婴疾病
陈 情 表
我们看到了李密形影相吊的孤寂, 李 密 我们听到了少年孤苦无依的哀叹。
身世凄凉,祖母抚养恩深似海; 人丁衰微,作者尽孝责无旁贷。
背诵提示
父丧母嫁 多病零丁 门衰祚薄 夙婴疾病
夙遭闵凶

第2段


思晋考对李:文中哪些地陈情方可以体现新李晋对对晋李密
作业 背诵全文
融情于事――强烈的感情色彩是本文的一 大特色,无论是述孤苦无依之情,还是述 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深厚亲情,都是通过叙 事来表达的;而自己对朝廷恩遇的感激和 对武帝的忠敬之心,也是以充满情感的笔 调来写的。作者在文中所陈之情,包括三 个方面:一是因处境狼狈而产生的忧惧之 情,二是对“诏书切峻,责臣逋慢”的不 满情绪,三是对祖母刘氏的孝情。正因为 作者所写的都是“至性之言”,所以才会 产生“悲恻动人”的效果。
“臣”与“祖母”对举,突出一个 “无”字,强调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 现实。
3、比喻句:形象生动,感情浓烈, 富有感染力。
“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 朝不虑夕。”
以落日喻人命,贴切地刻画了祖母苍老多病 的形象,融入浓烈的抒情色彩,能极大地引 发读者的同情;“朝不虑夕”虽是夸张却给 人无可置疑的真实;再加上四字骈句,有诗 一般的韵律,如泣如诉,读之无不令人动容 泣下。
1、四字骈句:简洁凝练,语势连贯紧 凑,行文通畅。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 夺母志。祖母刘闵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 至于成立。……”
语势连贯、紧凑,不拖沓,让人感到 灾祸接踵而来,以情动人,让晋武帝 化严为慈。
2、对偶句:语气铿锵有力,语意简洁 凝练,朗朗上口,感情倍感热切,更 具说服力。
但却被晋多次征召。

情 表
二、向谁陈情——晋武帝
李 密
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 称帝,为人阴险多疑。建国初年,
为笼络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
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
陈 情
三、为何陈情
愿乞终养

李 密

情 四、如何陈情



研读文章
陈 情
第1段

思考:李密用在自己身上的形容词有一个共
李 同点,是什么?是从哪几个角度阐释的? 密
辞不赴命 辞不就职 进退两难
陈 情
揭示矛盾

一祖母情深似海
李 密
进,无以报答祖母养育之恩。
二圣上恩重如山 退,不能回报朝廷知遇之恩。
陈 情
第3段
分析矛盾

夸之以孝道大义,明之以不矜名节;
李 感之以宠命优渥,诉之以区区不能废远 密 之情。
我们看到了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恻, 我们听到了老人病重无奈的呻吟。
孤苦伶仃:形容孤单困苦,无依无靠。孤苦:没有依
靠,生活困苦。伶仃:孤独。
茕茕孑立:形容孤苦伶仃,无依无靠。茕茕:孤独无靠
的样子。立:孤单单地呆着。
形影相吊: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互相安慰,形容十分
孤单。形:身体。吊:慰问。
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比喻人衰老临近残废或事物
腐朽即将灭亡。薄:迫近。
气息奄奄:气息微弱,形容快要断气的样子。气息:呼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有,通“又”。
古今异义词:
至于成立。
到;另提一事。
至于成立。 成人自立;(理论)站得住。
九岁不行
不能走路;不可以。
后刺史荣举臣秀才 优秀人才;明清科举 称生员为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 无人来做;没有主意
臣之辛苦
辛酸苦楚;身心劳苦。
古今异义词:
非臣殒首所能上报 报答皇上;向上级报告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情 教学目标:

李 重点:理清文章思路,背诵全文。

难点:赏析李密婉曲的言辞技巧。

情 表
一、谁陈情——李密
总结:

李密,以孝闻名天下,曾仕蜀汉,任尚
密 书郎,屡次出使东吴,极有才辩。
蜀亡后,李密对蜀汉则是念念于怀,更
何况晋刚刚建立,内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 亡国之臣,对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顾虑, 而暂存观望之心了。
说的艺术
亚里士多德说:“只有在适当的时 候,对适当的事物,对适当的人, 在适当的时机下,以适当的方式发 生的感情,才是适度的最好的感 情。”作者正是运用了最恰当的抒 情方式,终于打动了晋武帝,使他 看了表章后说“士之有名,不虚然 哉”,“乃停诏”,允其不仕。
本文是如何一步步说服晋武帝的?从写 作特点来看,他是凭着什么方式去劝说晋武 帝的?
申诉(苦衷);让别人知道 听臣微志,庶刘侥幸
幸运;由于偶然的原因而得到 成功,或免去灾害。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谦言私爱;数量少。
特殊句式
而刘夙婴疾病 被动句. 婴疾病——被疾病缠绕。
告诉不许
被动句. 我申诉苦衷,请求暂 缓赴任,而没有被允许。
急于星火 状语后置。比流星的坠落还要急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状语后置。这样看来,
吸时进出的气。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人命危浅:形容寿命已经不长,即将死亡。人命:寿命。
危:危险。浅:不久,时间短。
朝不虑夕:早晨不能考虑晚上会怎样,情势危急,随时
都可能发生变故。
复习:通 假 字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闵,通“悯”,忧患
九岁不行,零丁孤苦 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蓐,通“褥”,草席子
背诵提示
讨欢心(伏惟圣朝) 剖心迹(且臣少仕) 表忠心(今臣亡国贱俘) 明缘由(但以刘日薄西山) 亮观点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陈 情
第四段
解决矛盾

思考:李密最后提出解决尽孝与尽忠两
李 者矛盾的办法是什么?他是怎样提出这 密 个办法的?
尽忠日长,尽孝日短;先尽忠后尽孝。
我们看到了作者诚惶诚恐的怖惧, 我们听到了孝子忠诚恳切的哀告。
我向陛下尽职的时间还 长。
词类活用
夙遭闵凶
形-名,忧患, 不幸的事
臣之进退
动-名,两难 的境地
历职郎属
非臣陨首 所能上报
猥以微贱
名-动,作 官
是以区区
不能废远
形-动, 远离
名-状,向上
凡在故老
形-名,年老之 人
形-名,社 会地位低下 之人
则刘病日笃 名-状,一天
比一天
谨拜表以闻 动-使动,
使皇上闻
李 密
的察起臣孝用廉?李密又是如何应对的?
举臣秀才
供养无主
辞不赴命
拜臣郎中 除臣洗马
具以表闻
辞不就职
责臣逋慢 催臣上道 告诉不许
刘病日笃
进退两难
陈 情 表
李 密
我们看到了帝王微笑背后的恼怒,
我们听到了帝王催促严厉的苛斥。
背诵提示
察臣孝廉 举臣秀才
拜臣郎中 除臣洗马
责臣逋慢 催臣上道 告诉不许
供养无主 具以表闻 刘病日笃
背诵提示
作对照(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明主旨(乌鸟私情) 表诚心(臣之辛苦) 提希望(愿陛下矜悯愚诚) 表忠心(臣生当陨首)
小结
五、陈了什么情
陈以往之情 动之以情
陈现今之情
晓之以理
陈日后之情
示之以忠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进退狼狈,不能废远 愿乞终养,死当结草
一、默写 1、“臣少多疾病……未曾废离。” 2、“臣具以表闻……实为狼狈。” 3、“今臣亡国贱俘……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二、翻译 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3、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4、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5、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6、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7、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8、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