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力的成与分解
上海市高三物理二轮复习讲义第二单元相互作用
第二单元相互作用目录第1讲生活中常见的力 (1)第2讲力的合成与分解 (6)第3讲共点力的平衡 (11)第4讲实验: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14)第5讲实验: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 (18)课标要求:1.认识重力、弹力与摩擦力。
通过实验,了解胡克定律。
知道滑动摩擦和静摩擦现象,能用动摩擦因数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通过实验,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知道矢量和标量。
能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分析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知识结构第1讲生活中常见的力内容梳理【概念规律】1.力的概念力的本质是__________间的相互作用,力的作用效果是形变和__________。
2.重力(1)重力是物体在地面附近由地球__________而产生的力。
大小:G=mg,方向__________,作用点为重心。
(2)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就在其__________。
可以使用__________法确定不规则薄板形物体的重心。
注意: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3.弹力(1)定义:发生__________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加力的作用。
(2)产生条件:物体间直接接触且发生__________。
(3)方向:总是指向发生弹性形变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即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__________。
压力与支持力的方向与支持面__________,绳子拉力的方向沿__________方向。
(4)作用点:物体与物体的接触点或接触面上。
(5)弹簧弹力的大小:胡克定律F=kx,其中k为弹簧的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是__________。
4.摩擦力(1)定义:两个相互__________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__________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2)产生条件:①接触面__________;②接触面间有__________(即需要相互接触且接触面间有挤压);③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有相对运动时为__________,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为__________。
力合成与分解PPT课件
例2 验证力的平行四力形定则实验中,在水平放置
的木板上铺放一白纸,把橡皮条一端固定在板上的
A点,橡皮条的另一端栓上两细套,如图所示,两
个弹簧秤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拉橡皮使之伸
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时需读出
,记
下
,同时记下结点O,再用一个弹簧秤钩
住细绳套拉橡皮条使之伸长,结点到达位置
时,再读出
,记下
(1)氧化性:N2+3Mg=Mg3N2(点燃)淡黄 色
N2+3H2=2NH3(催化剂加热) (2)还原性:N2+O2=2NO(放电)
二、单质
4、制备 (1)工业制法 液化空气,蒸发。 (2)实验室制法 原理:NH4Cl+NaNO2(饱 和)=NaCl+N2↑+2H2O 药品:NH4Cl溶液,饱和亚硝酸钠溶液 装置:液液加热 除杂:干燥
|
|
CH2OH
CH2ONO2
五、含氧酸
4、制备 (1)工业制法
4NH3+5O2=4NO+6H2O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关系:NH3-NO-NO2-HNO3 尾气处理: NO2+NO+2NaOH=2NaNO2+H2O
2NO2+2NaOH=NaNO2+NaNO3+H2O
五、含氧酸
• 3Fe2++4H++NO3-=3Fe3++NO↑+2H2O
• 6Br-+2NO3-+8H+=3Br2+2NO↑+4H2O
• 3Na2SO3+2HNO3=3Na2SO4+2NO+H2O
第二单元力的合成和分解教材分析和教法建议
第二单元:力的合成和分解●教材分析和教法建议(1)本单元是在前面力的初步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分析归纳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定那么。
明确提出力是矢量,并指出平行四边形定那么是矢量合成、分解的普遍规律。
矢量概念是高中物理教学中引进的重要概念之一,也是高中物理难教难学的缘故之一。
必修教材对矢量的教学要求较低,如:不引入矢量符号,不要求用余弦定明白得斜三角形问题等。
这是教材降低高一物理学习的台阶的方法之一。
把有大小有方向的量叫矢量是矢量的一种粗浅的说法,这不是矢量的概念。
矢量与标量的全然区别在于它们的运算法那么不同。
标量的合成是代数加法,矢量的合成是平行四边形定那么。
专门好地把握平行四边形定那么是正确明白得矢量概念的核心。
平行四边形定那么是研究以后各章内容的基础。
考虑到学生第一次接触矢量概念时会碰到许多困难,咱们要注意联系学生实际来确信本单元的教学目的。
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多次应用平行四边形定那么,还有机遇进一步巩固提高。
(2)合力和它的分力是等效代替关系,学生不易明白得,是教学的难点。
教材通过量个实例分析说明一个力的作用成效是能够与多个力一起作用的成效相同的,因此,一个力与作用成效相同的多个力之间是能够彼此代替的,从而引出合力和分力、合成和分解的概念。
教学中还能够举如图1-7所示的一个人提桶与两个人提桶的例子,并用图1-8的受力图,说明F与F1、F2的等效代替关系。
咱们通常说力作用于物体会产生两个成效:形变成效和产生加速度的成效。
教材图1-15的演示是利使劲的平稳,指的是产生加速度的成效相同(a=0)。
学生实验那么是利使劲的形变的成效相同。
可是,在教学中勿需对力的成效问题多加什么说明,学生也是能够同意的。
(3)“力的合成”一节的重点是力的平行四边形定那么。
教材先介绍同一直线上两个分力的合力的求法,这些内容学生是比较容易同意的。
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那么应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来。
咱们能够把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专门好地结合起来。
第二章.第二单元4
第二章
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第二单元
力的合成与分解与受力分析
第4课时 受力分析
考点精析
受力分析
基础回顾
1.受力分析:把研究对象(指定物体)在指定的物理环境中受到 的所有力都分析出来,并画出物体所受的力的 图,这个
2.受力分析的顺序:先找
,再找
(如
(1)从力的概念判断,寻找对应的
(2)从力的性质判断,寻找产生
篮中减少的质量为(
A.2(M-F/g) C.2M-F/g B.M-2F/g D.0
解析:下降时气球受重力Mg、浮力F和阻力f.由平衡条件得: Mg=F+f
上升时气球受重力G、浮力F和阻力f.由平衡条件得:
G+f=F ①②解得:G=2F-Mg 需从气球吊篮中减少的重量ΔG=Mg-G=2Mg-2F,减少的质量 ΔM=2(M-F/g).
解析:首先通过整体分析法对P环、绳和Q环作为 一个整体分析,可知在竖直方向上支持力与整体的
重力平衡,即N=2mg始终不变.再转换研究对象,
用隔离法对Q进行分析, 如右图所示,在竖直方向有Tcosθ=mg,其中环P左 移后,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变小,因此T将变
答案:N不变,T变小.
题型训练
3.如图所示,小球被轻质细绳系住斜吊着
研究系统内物体之 间的相互作用力
一般隔离受力较少 的物体
注意问题
(2)假设法
在受力是否存在,是存在但不明其方向时,我
们可根据力的性质假设一个方向给该力,然后通过分析运动 状态利用定律判断是否存在或利用列式定律计算得出该力的 大小和方向.
(1)
②分析是弹力、摩擦力这些接触力时,按一定的绕向围绕研
(2)
力的合成与分解
【解析】 重力G是物体受的力,其两个分力F1和F2作用在物体上,故A错误; F2与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等大反向,并不是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C错误;F1、F2 不能与物体的重力G 同时作为物体受到的力,D错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的大小等 于重力G的分力F1=G cosα,方向与F1方向相同,B正确.
【答案】 B
【答案】 D
4.(2011年广东理综)如图所示的水平面上,橡皮绳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两根 弹簧,连接点P在F1、F2和F3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F1>F2>F3 C.F2>F3>F1
B.F3>F1>F2 D.F3>F2>F1
【解析】
由连接点P在三个力作用下静止知,三个力的合力为零,即F1、F2 二力的合力F3′与F3等大反向,三力构成的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由数学知识 可知F3>F1>F2,B正确.
mg 【答案】 sinα +μ cosα
要点一 共点力合成的方法及合力范围的确定
1.共点力合成的常用方法 (1)作图法:从力的作用点起,按同一标度作出两个分力F1和F2的图示,再 以F1和F2的图示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画出过作用点的对角线,量出对 角线的长度,计算出合力的大小,量出对角线与某一力的夹角确定合力 的方向(如图所示)
【答案】 B
5. 如图所示,物体质量为m,靠在粗糙的竖直墙上,物体与墙之间的动摩擦因 数为μ,若要使物体沿着墙向下匀速运动,则外力F的大小为多少?
【解析】 当物体沿墙向下运动时,分析物体的受力如图所示,把 F 沿竖 直和水平方向正交分解.
水平方向:Fcosα=FN 竖直方向:mg=Fsinα+Ff, 又 Ff=μFN,得 F=sinα+mgμcosα.
八年级上册同步导学与优化训练物理答案
八年级上册同步导学与优化训练物理答案一、第一单元密度、压强1.1 密度概念及计算(1) 什么是密度?密度指的是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比,用符号ρ表示。
单位是千克/立方米(kg/m³)。
(2) 如何计算密度?计算公式:ρ= m/V,其中 m 表示物体的质量,V 表示物体的体积。
(3) 密度的特点有哪些?a. 密度是物体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无关。
b. 密度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种类的物质。
c. 密度越大的物质,在同样的物理环境下,重力作用力就越大。
1.2 压强与压力(1) 什么是压强?压强指的是物体受到的压力与物体受力面积之比。
用符号 P 表示,单位是帕斯卡(Pa)。
(2) 如何计算压强?计算公式:P= F/S,其中 F 表示物体受到的力,S 表示物体受力面积。
(3) 压强有哪些特点?a. 压强是物体受力时的一种描述,它描述了力的作用范围,具有大小和方向。
b. 压强越大,对物体的影响就越大。
c. 同样大小的力,在受力面积相同的情况下,作用在小面积上的压强比作用在大面积上的压强更大。
1.3 压力与液压传动(1) 什么是压力?压力指的是物体所受的压力大小以及受力面积决定的影响。
单位是牛顿(N)。
(2) 什么是液压传动?液压传动是将压力从一个位置传递到另一个位置的一种方式。
它通常涉及到密闭容器中的液体,并借助于活塞、管道等等来实现。
(3) 液压传动有哪些特点?a. 液压传动具有较大的承载能力,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力。
b. 液压传动可以实现远距离传递压力。
c. 液压传动操作灵活方便,可以调整输出压力和执行机构速度。
二、第二单元力的平衡与力的合成2.1 力的平衡(1) 什么是力的平衡?力的平衡指的是物体上所有受力相互抵消,合力为零的状态。
(2) 什么是平衡力?平衡力指的是物体上所有力相互抵消后的结果。
(3) 力的平衡有哪些特点?a. 力的平衡时物体不会发生运动。
b. 力的平衡有三种形式:平衡状态、稳定平衡状态和不稳定平衡状态。
第二单元力的合成与分解(1)
F2≥F时,有唯一 解
GZH教学课件
力的分解的唯一性与多解性
4.已知两个不平行分力的大小(F1+F2>F)。如图 所示,分别以F的始端、末端为圆心,以F1、 F2为半径作圆,两圆有两个交点,所以F分解 为F1、F2有两种情况。
GZH教学课件
力的分解的唯一性与多解性
5.存在极值的几种情况
(1)已知合力F和一个分力F1的方向,另一个分力F2存
GZH教学课件
知识点理解
3.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①共点的两个力(F1、F2)的合力(F)的大小,与它们 的夹角(θ)有关;θ越大,合力越小;θ越小,合力 越大.F1与F2同向时合力最大;F1与F2反向时合力最 小,合力的取值范围是:│F1-F2│≤F≤F1+F2 ②合力可能比分力大,也可能比分力小,也可能等于 某一分力. ③共点的三个力,如果任意两个力的合力最小值小于 或等于第三个力,那么这三个共点力的合力可能等于 零.
GZH教学课件
练习
1、两个共点力F1和F2间的夹角为θ,其合力大小为F,
现保持θ角及F1的大小不变,将F2的大小增大为F2′,
这时两共点力的合力大小变为F′,则以下关于F和F′的
相对大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BC
A.一定有F′>F
B.可能有F′<F
C.可能有F′=F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GZH教学课件
GZH教学课件
力的分解的唯一性与多解性
3.已知合力、
情况
图解
一个分力的方 向和另一个分 力的大小,即
F>F2>Fsinα时, 有两解
已知F、α(F1
与F的夹角)和 F2=Fsinα时,有
第二章力高考第一轮
第二章力第一单元常见的三种力受力分析一、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的作用.1、注意要点:①不接触的物体也可能产生力(如重力),.②任—个力都有受力者和施力者;③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④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是,符号为;⑤力的测量工具是。
(天平测量的是物体的质量)2、力的三要素分别为:、和。
3、力的图示:在图示中必须明确力的:①标度;②大小;③方向;④。
二、力的分类(按力的性质分)1、重力①定义: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而产生的.②大小:G= 。
③方向:。
④作用点:物体的。
质量分布均匀、外形有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中心,物体的重心可在物体、也可在物体。
⑤测量物体重力时,要使物体处于状态.⑥万有引力:物体之间相互吸引的力称为万有引力,它的大小和物体质量以及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质量越大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就越,物体之间的距离越远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就越。
2、弹力①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形变,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②产生条件:物体间相互、。
③方向:和物体形变方向、和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
(压力、支持力的方向分别垂直接触面指向被,被的物体,绳子拉力的方向沿着绳子指向绳子收缩方向)。
④弹簧的弹力。
遵守胡克定律.定律条件是弹簧发生形变,定律的内容是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比.公式写成.其中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取决于弹簧的材料、粗细、长短.3、摩擦力①定义:相互接触的两物体,如果有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两物体的接触面就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
当两物体相对静止而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产生的摩擦力称为摩擦力;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称为摩擦力.②滑动摩擦力:a、产生条件:两物体相互接触且有挤压、并发生相对;b、方向:和相对运动方向;c、大小f滑= ;d、μ称为动摩擦因数,和两物体的及有关.③静摩擦力:a 、产生条件:两物体相互接触且有挤压、并有相对运动的 , 而未发生相对运动;b 、方向:和相对运动趋势方向 ;c 、大小:跟沿接触面切线方向的外力大小有关(一般应用二力平衡条件和牛顿第二定律判断);d 、范围:0一最大静摩擦力f m =f 。
高中物理力学总结
高中物理力学知识总结第一单元:力学中的三种常有力物体受力剖析一、力的观点1、力:力是。
力不可以。
一个物体遇到力的作用,必定有对它施加这类作用。
2、力的成效:使受力物体的或发生变化,或。
我们能够经过力的作用成效来查验力的存在与否,上述两种成效能够独立产生,也能够同时产生。
3、力是矢量,在三因素:。
要完好的表述一个力既要说明它的大小,又要说明它的方向。
为形象、直观的表述一个,这力,我们一般用来表示力的各表示力的方法叫力的图示。
作力的图示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是不可以用不一样的标度画同一物体所受的不一样力;二是力的图示与力的表示图不一样,力的图示要求严格,而力的表示图侧重于力的方向,不要求做出标度。
4 、力的分类:在力学中按可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等;按可分为: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等。
性质同样的力成效能够不一样,也能够同样;成效同样的力,性质能够同样,也能够不一样。
5、力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6、力的丈量用。
二、重力1、产生:是因为而产生的。
2、重力的大小:重力与质量的关系为.重力的大小可用测出,其大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静止时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或许对竖直悬绳的拉力。
3、重力的方向:。
54、物体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质量散布均匀的物体,重心的地点只跟物体的相关,形状规则且质量散布均匀的物体,它的重心就在其上。
不规则物体的重心地点,除跟物体的形状相关外,还跟物体质量的散布相关。
对于形状不规则或许质量散布不均匀的薄板,可用测定其重心的地点。
因为重心为一等效观点,所以物体的重心不必定在物体上,可能在物体外,也可能在物体以内。
如圆环的重心就不在圆环上。
三、弹力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因为要恢还原状,会对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2、产生条件:一是二是。
3、弹力的方向:一是压力、支持力的方向指向被压、被支持的物体。
二是绳的拉力方向老是沿着的方向。
三是弹力方向能够说成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高一物理试题-力的合成与分解检测题 最新
G101-1试题一、填空题1、在柱平法施工图中,应按规定注明各结构层的楼面标高、结构层标高及相应的结构层号,尚应注明2、当墙身所设置的水平与竖向分布钢筋的排数图纸未标注,这时墙体水平与竖向分布筋排数如何确定3、梁平面注写包括与,施工时,取值优先。
4、剪力墙拉筋两种布置方式为:和5、当剪力墙水平分布筋不满足连梁、暗梁及边框梁的侧面构造钢筋的要求时,应补充注明梁侧面纵筋的具体数值,其在支座的锚固要求6、JD1800某300+3.1003Φ18/3Φ14表示7、地下室外墙集中标注中OS代表,IS代表其中水平贯通筋以打头注写,竖向贯通筋以打头注写。
8、地下室外墙底部非贯通钢筋向层内伸出长度值从算起;地下室外墙顶部非贯通钢筋向层内的伸出长度值从算起;中层楼板处非贯通钢筋向层内伸出长度值从算起。
9、当抗震结构中的非框架梁、悬挑梁、井字梁,及非抗震设计中的各类梁采用不同的箍筋间距及肢数时,用“/”将其分开。
注写时,先注写的箍筋,在斜线后注写的箍筋间距及肢数。
10、梁侧面钢筋为构造筋时,其搭接长度为锚固长度为;为受扭纵向钢筋时,其搭接长度为,锚固长度为,其锚固方式同框架梁下部纵筋。
11、非框架梁、井字梁及板的上部纵向钢筋在端支座的锚固要求分两种,非别为当和12、当非框架梁配有受扭纵向钢筋时,梁纵筋锚入支座长度为,在端支座直锚长度不足时可伸直端支座对边后弯折,且平直段长度,弯折长度14、后浇带HJD的两种留筋方式分别为:和15、抗震等级的锚固长度系数ζaE,对一、二级抗震等级取1.15,对三级抗震等级取,对四级抗震等级取16、砼保护层厚度指17、剪力墙变截面处上层墙体竖向分布筋锚固长度为楼板下剪力墙竖向分布筋锚入连梁内构造锚入深度为楼板下18、小墙肢定义:墙肢长度不大于墙厚倍的剪力墙。
矩形小墙肢的厚度不大于时,箍筋全高加密。
19、剪力墙边缘构件纵向钢筋连接采用搭接连接时,搭接长度为其搭接位置为楼板顶面或基础顶面,相邻接头错开剪力墙身竖向分布钢筋连接采用搭接时,搭接长度为搭接位置为楼板顶面或基础顶面,当不为100%接头搭接时,相邻接头应错开3Φ18,该梁的加密区长度为;若为三级抗震,加密区长度为21、非框架梁L,当端支座为柱、剪力墙时,梁端部应设当梁配有受扭纵向钢筋时,梁下部纵筋锚入支座长度为22、抗裂构造钢筋自身及其与受力筋搭接长度;抗温度筋自身及其与受力主筋搭接长度分布筋自身及其与受力筋、构造钢筋的搭接长度为;当分布筋兼做抗温度筋时,其自身及与受力主筋、构造钢筋搭接长度23、抗震结构无梁楼盖柱上板带内贯通纵筋搭接长度为lle。
力的合成与分解
方 法 是 学 习 的 捷 径 规 范 是 学 习 的 高 分沂源二中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学案 第二章 相互作用 第二单元 力的合成与分解【学习目标】 1、 知道矢量和标量 2、 知道合力与分力的关系3、 会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力的合成与分解;能熟练应用正交分解法。
【基础知识】一. 合力和分力:1.如果几个力同时作用时产生的 与某一个力单独作用的 相同,则这一个力就叫那儿个力的 ,那几个力叫这一个力的 。
2.合力和它的分力是力的效果上的一种等效替代关系。
二、力的合成1.力的合成: 。
2.力的合成遵循 定则。
3.力的合成和分解都是根据等效性进行的即合力和分力的作用效果果相同。
三、力的分解1.力的分解: 。
2.力的分解也要遵循 定则。
3.同一个力可以分解成无数多个大小、方向不同的分力,但一般情况下,应根据 进行分解才有实际意义。
四、力的合成计算1.平行四边形定则:两个互成角度的分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做 作平行四边形,两力所夹的平行四边形的 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2.三角形定则:(1)两个互成角度的分力,可以把两个分力 相接地画出来,再把两个分力的另外两端连接起来,则此 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2)两个分力和它们的合力一定能组成三角形。
(3)两个分力和它们的合力大小关系就是三角形的三边关系.3.两个力合力大小的范围:随两个分力F 1、F 2 之间夹角θ的变化而变化,其范围为: 。
五、力的分解计算1.平行四边形定则: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 运算,同样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2.力的正交分解法: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互相垂直的分力的方法称为力的 。
当物体受到多个力(两下以上)的作用时,要求起其合力,—般不便用平行四边形定则逐个合成,这时可将各个力沿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进行正交分解,然后再分别沿这两个方向求出合力.正交分解是处理多个力作用下物体运动问题的基本方法。
【要点透析】见《优化方案》20页-----21页“要点透析” 【题型探究】例1、已知力F 1=60N ,力F 2=80N,两力方向互相垂直,求两力的合力F 的大小和方向。
力的合成与分解(第2课时)
高考链接
7.如图所示,弹簧秤、绳和滑轮的重力不计,摩擦 如图所示,弹簧秤、绳和滑轮的重力不计, 如图所示 力不计,物体重量都是G.在甲、 力不计,物体重量都是 .在甲、乙、丙三种情 况下,弹簧的读数分别是F 况下,弹簧的读数分别是 1、F2、F3,则: A.F3>F1=F2 B.F3=F1>F2 C.F1=F2=F3 D.F1>F2=F3
力的合成与分解----实例解答 力的合成与分解 实例解答
5.如图所示,质量M= 2 3 kg的木块 套在水平杆 如图所示,质量 的木块A套在水平杆 如图所示 的木块 并用轻绳将木块: 与质量 与质量m= 3 kg的小球 上,并用轻绳将木块:A与质量 的小球 相连。今用跟水平方向成α=300角的力 角的力F= 10 3 N, 相连。今用跟水平方向成 拉着球带动木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运动中M、 拉着球带动木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运动中 、m 相对位置保持不变, 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取g=10m/s2。求: (1)运动过程中轻绳与水平方向夹角 ; )运动过程中轻绳与水平方向夹角θ; (2)木块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木块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1 2 1 2
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巩固 力的合成与分解 方法巩固
3.如图所示,用一根长为L的细绳一端固定在 点, 如图所示,用一根长为 的细绳一端固定在 的细绳一端固定在O点 如图所示 另一端悬挂质量为m的小球 的小球A, 另一端悬挂质量为 的小球 ,为使细绳与竖直方 向夹30 角且绷紧,小球A处于静止 处于静止, 向夹 0角且绷紧,小球 处于静止,对小球施加 的最小的力等于( 的最小的力等于( )
2010-2011年广东高考第一轮复习 年广东高考第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力的合成与分解 第二单元 力的合与分解
物理八年级下大单元结构计划的
八年级下册物理大单元结构计划与知识点总结一、大单元结构计划八年级下册物理的大单元结构计划主要围绕力学、电磁学以及光学的基础知识展开。
整体教学分为四个大单元:第一单元:力学基础本单元旨在让学生理解力的基本概念、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力的平衡原理。
主要内容包括力的定义、力的性质、力的方向和作用点、力的合成与分解、重力、摩擦力以及牛顿第一定律等。
第二单元:简单机械与功本单元通过介绍杠杆、滑轮、轮轴等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让学生理解机械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同时学习机械效率的定义和影响因素。
第三单元:电磁学基础本单元内容包括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欧姆定律的应用,电路的串联与并联,以及电磁感应和磁场的基本性质。
第四单元:光学初步在这一单元,学生将学习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以及透镜成像原理和应用,如放大镜、眼镜等。
二、知识点总结1. 力学基础力的定义: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它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使物体发生形变。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摩擦力: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分为静摩擦、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个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
例子:用力推箱子,箱子由静止开始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 简单机械与功杠杆:利用杠杆原理可以省力或省距离。
滑轮: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可以省力但费距离。
机械功:力与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公式为W=Fs。
机械效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用于评估机械的工作效率。
例子:使用杠杆撬起一块石头,通过调整杠杆的位置,可以用较小的力完成工作。
3. 电磁学基础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有大小和方向。
电压:使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用电器正常工作需要有合适的电压。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
力的合成和分解
第二单元力的合成和分解高考要求:1、理解合力、分力的概念;2、理解力的合成的分解;3、掌握平行四边形定则;4、会利用图解法和正交分解法分析求解问题。
知识要点:一、力的合成1、合力与分力: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是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就是这个力的分力。
2、力的合成与分解: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求一个力的分力叫力的分解。
3、共点力:几个力作用于一点(或力的作用线相交于一点),这样的力叫做共点力。
4、运算法则:和F2的线段为 F1)平行四边形定则:如果用表示两个共点力F邻边作平行四边形,那么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
公式:F=√F12+F22+2 F1 F2cosθ。
如图1所示。
图1 2)三角形定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F1、F2的合力,可以 F F2把表示F1、F2的线段首尾相接地画出,把F1、F2的另外两端F1连接起来,则此连线就表示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如图2所示。
图2 3)多个力的合成:可将这些分力首尾相接,它们的合力为从第一个力的首端指向最后一个力的尾端,此法称为多边形定则。
4)正交分解法:这是求多个力的合力常用的方法。
把每一个力都分解到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分别求这两个方向上的力的代数和F x、F y,然后再求合力F=√F x2+F y2。
5、合力与分力的关系:1)合力F合的取值范围:| F1-F2|≤F合≤F1+F2,合力F合随两力间夹角θ的增大而减小,θ=0时取最大值,θ=π时取最小值。
2)合力可能比分力大,也可能比分力小,还可能等于某个分力的大小。
二、力的分解1、将一个已知力分解为任意的两个力,有无数组解。
2、在实际问题中,一般根据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即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
有唯一解。
3、常用的分解方法有正交分解法:即把一个力分解为互相垂直的两个分力。
4、一个力分解有确定解的几种情况1)已知合力和两个分力的方向,求两个分力的大小。
《力、弹力》教学反思
《力、弹力》教学反思《力、弹力》教学反思「篇一」本节课为《弹力弹簧测力计》,弹力是一种很常见的力,日常生活中应用弹力的地方很多。
从弹力应用的广泛性和关于力的初步知识的完整性出发,我在本课的教学中增加了“了解弹力”的内容。
我把教学难点定为对弹力的概念的理解,但只要求了解它是怎样形成的,不去分析它的三要素,我的突破方法是充分利用手中的器材让学生去亲身体验弹力的存在,从而理解弹力的概念。
教学重点放在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上,我的突破方法是每人手上都有弹簧测力计,并去使用它,同时给出一些有关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和读数资料放在屏幕上给学生看,让学生在使用中学习,在学习中使用,并在学习中交流。
因为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中遇到新器材,需要探索其使用方法的场合是很多的,所以对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我让学生边探索边思考边试着应用。
在本节课中,我不仅力求达到“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技能目标,而且努力体现“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科学原理”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突破难点,我课前让学生做足了准备工作,同学们自己带了实验器材,例如:橡皮筋,弹簧,钢板尺,海棉,橡皮泥等。
我也为大家准备了弹簧测力计。
让学生们能够自己亲自动手去按一按,压一压,感受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
为了突出难点,我安排了“弹簧测力计使用”的探究实验,让学生能在实验中亲自探索其使用方法。
总体来看,本节课效果较为明显,学生对于弹力的理解比较透彻,对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也掌握的很好。
但也有一些不足,比如:在探究实验中,如果可以再设计一些实验,例如:可让学生体验如何匀速拉动物体,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将会使本节课的内容更充实。
我还可以在学生测量一根头发的拉力是多少时,简单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健康头发的弹力大概是多少。
习题的设计也还可以挖掘的更深入一些。
《力、弹力》教学反思「篇二」以前上弹力时,我用弹簧和橡皮泥在课堂上演示,然后得出弹性形变和范性形变,虽然也感觉学生理解了,可就是觉的课堂缺少了活跃,缺少了学生的参与,显得教学是单向的。
第2章 2力的合成与分解
创新大课堂
【名师点睛】
知识整合基础
热点考向剖析
学科素养提升
考情随堂体验
课时演练·大冲关
关于力的分解的两点说明 (1) 在实际问题中进行力的分解时,有实际意义的分解方 法是按力的实际效果进行分解,其他的分解方法都是为解题方 便而设的.
(2) 力的正交分解是在物体受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共点力作
用下求合力的一种方法,分解的目的是更方便地求合力,将矢 量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
知识整合基础
热点考向剖析
学科素养提升
考情随堂体验
课时演练·大冲关
(3)已知一个分力F1的方向和另一个分力F2的大小,对力F 进行分解,则有三种可能(F1与F的夹角为θ).如图所示:
①F2<Fsin θ时无解.
②F2=Fsin θ或F2≥F时有一组解. ③Fsin θ<F2<F时有两组解.
第二章 相互作用
第二章 相互作用
创新大课堂
实 例
知识整合基础
热点考向剖析
学科素养提升
考情随堂体验
课时演练·大冲关
分解思路 小球重力分解为使物体拉紧AO线的分力F2和使 物体拉紧BO线的分力F1,大小都为F1=F2 mg = 2sin α 拉力分解为拉伸AB的分力F1=mgtan α和压缩 mg BC的分力F2= cos α
第二章 相互作用
创新大课堂
典例1
知识整合基础
热点考向剖析
学科素养提升
考情随堂体验
课时演练·大冲关
(2013·重庆高考)如图所示,某人静躺在椅子上, )
椅子的靠背与水平面之间有固定倾斜角 θ. 若此人所受重力为
G,则椅子各部分对他的作用力的合力大小为(
A
A.G C.Gcos θ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二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二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在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二单元中,下列哪个物理量是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A. 速度B. 加速度C. 力D. 质量A. 米/秒B. 牛顿C. 焦耳D. 千克3.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秒末的速度是6m/s,那么它的加速度是多少?()A. 2m/s²B. 3m/s²C. 4m/s²D. 6m/s²A. 匀速直线运动B. 匀变速直线运动C. 平抛运动D. 匀速圆周运动5. 一个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哪个因素会影响它的运动速度?()A. 物体的质量B. 物体的形状C. 地面的摩擦力D. 物体的颜色6.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A. 位移B. 速度C. 加速度D. 时间7.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下列哪个物理量是不变的?()A. 速度B. 加速度C. 位移D. 时间A. 速度B. 质量C. 温度D. 功9.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受到的摩擦力突然增大,下列哪个物理量会发生变化?()A. 速度B. 加速度C. 位移D. 时间10. 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下列哪个公式可以用来计算位移?()A. v = atB. s = vtC. s = 1/2 at²D. v² = 2as二、判断题:1.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和加速度都是不变的。
()2.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是米/秒。
()3.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
()4. 加速度是表示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是米/秒²。
()5. 一个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其受到的摩擦力等于重力。
()6. 位移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
()7. 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和时间成正比。
()8. 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时刻在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文教育个性化辅导教案提纲
教师: _______ 学生: ____ 日期: ____________ 星期: _____ 时段: _________________
\\ 知识要点
1 .力的合成
(1)力的合成:求的合力,叫力的合成.
(2 )力(矢量)的合成遵守定则. /
(3)一条直线上的两力的合成:在规定了正方向后,可利用代数直接运算. /
(4)互成角度的共点力的合成:/
①两个力: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范围1 F I-F2 l< F W F1+F2,合力既可能比任一分力都小,也可能比任一分力都大.
②多个力:正交分解法:把物体受到的各力分解到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上,然后分别求每个方向上的力的矢量和(转化为简单的代数运
算),再运用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出合力的大小. /
直角坐标系的选取:1 .共点力的作用点为坐标原点.尽可能使更多的力落在坐标轴上.山.沿物体运动的方向或加速度的方向设置一坐标轴.W若各种设置效果一样,则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设置两坐标轴. /
(例1,针对练习1、2) \ /
2 .力的分解\
(1)力的分解:求一个力的分力叫力的分解. \ /
(2 )分解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 /
(3)力的分解的讨论:\/
①已知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一一有无数组解(可分解为无数对分力)
②已知合力的大小F和方向
I .又知F1、F2的方向有确定的解
山.又知F i 的大小和方向——有确定的解
IV .又知F i 的方向及F 2的大小(F i 与F 夹角为9) 当F>F>Fsin 9时——有两组解 当F 2 =Fsin 9时——有一组解 当
F 2>F 时——有一组解 (例题3,针对练习
3)
疑难探究
4•在实际问题中怎样分解力?
① 根据力产生的实际效果确定分力的方向. ② 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做出力的分解图.
③ 应用数学知识计算.(如右栏例3;针对练习3)
注意:把一个力分解成两个分力,仅是一种等效替代的关系,不能认为在这两个分力方向上有两个施力体(或受力体) ,如物
体沿斜面下滑时,重力分解为沿斜面下滑的力 G i = Gsin 9,和压向斜面的力 G 2=Gcos 9,这两个力都是物体受到的,施力体只
有一个一一地球•也不能错误地认为 G 2就是对斜面的压力,因为 G 2不是斜面受到的力,且性质也与压力不同,仅在数值上等
【例2】在研究两个共点力的合成的实验中得到如图 2-2-2所示的合力F 与两个分力的夹角的关系图,
求:(1)两个分力
的大小各是多少?
(2)此合力的变化范围是多少?
于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例题4,针对练习 4)
【例1】水平横梁的一端 A 插在墙壁内,另一端装有一小滑轮 B , 一轻绳的一端 C 固定于墙壁上,另一端跨过滑轮后悬
挂一质量m= 10kg 的重物,/ CBA= 300,如图2-2-1所示,则滑轮受到的绳子的作用力为(
)
A. 50N B . 50 .3
CB 和BD 两绳拉力的合力,悬挂重物的绳中的张力是 F=mg=100N
100N,答案是C 正确
图 2-2-4
图 2-2-2
解析:力F 的作用效果是对 AB AC 两杆产生沿两杆方向的压力 F i 、F 2,如图2-2-6左,力F i 的作用效果是对 C 产生水平
向左的推力和竖直向下的压力 F N ,
将力F i 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如图 2-2-6右,可得到C 对D 的压力F N =F N .
由题图可看出tan a = iOO =iO
io
解析:由图象知、.3时,有:
2 2 2
F i +F 2=iO
F i -F 2=2(令 F i >
F 2)
②
解①②得:F i =8N F 2=6N
⑵ 合力的范围是 2N W F W 14N
【例3】已知力 F 的一个分力F i 跟F 成3O 0角,大小未知,另一个分力 F 2的大小为_3 F ,方向未知,则
3
F i 的大小可能
是( )
A.
3 F/3 B
C. 2F/3 D
3 F/2 3 F
解析:根据题意作出矢量三角形如图,因为
> F ,从图上看出,F i 有两个解,由直角三角形
2
OAD 可知:
OA
=F 2 A
ABD 得:AB= F 22 (F )2 \i
2
由图的对称性可知:
则分力F i =》3 F
2 AC=AB=
3 F
6
3F 3
3
F 6
F i /= 3 F 、3 F
2 6 答案为A 、C
2
3F 3
B 点为固定铰链,若在A 铰链处作用一垂直于壁的力
的作用,使滑块 C 压紧物体D ,设C 与D 光滑接触,杆的重力不计,压榨机的尺寸如图 2— 5甲所示,求物体 是F 的多少倍?(滑块C 重力不计)
【例4】某压榨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 2 — 5所示,其中 F ,则由于力F D 所受压力大小
由直角三角形 图 2-2-5
图 2-2-3
an 100 an
正交分解法
:
把一个力分解成两个互相垂直的分力,这种分解方法称为正交分解法。
用正交分解法求合力的步骤:
①首先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确定正方向
②把各个力向x 轴、y 轴上投影,但应注意的是:与确定的正方向相同的力为正,与确定的正方向相反的 为负,这样,就用正、负号表示了被正交分解的力的分力的方向
③求在x 轴上的各分力的代数和 F x 合和在y 轴上的各分力的代数和
F y 合
合力的方向:tan a =5合(a 为合力F 与x 轴的夹角)
F x
合
力的正交分解法是把作用在物体上的所有力分解到两个互相垂直的坐标轴上,分解最终往往是为了求合 力(某一方向的合
力或总的合力)。
例、如图,物体重为100N ,分别求两个分力大小。
解:方法1、将两绳子拉力合成等于重力。
方法2、将重力分解到两绳子方向,并相互抵消。
方法3、正交分解法(最好解的方法)
例、如图一个木块正在倾角为B 为的三角斜面上匀速下滑,试求斜面的动摩擦因数。
解:因为匀速,所以合外力为 0。
物体受重力 G 支持力N 摩擦力f 。
这三个力的合力为 0。
如何利用
④求合力的大小
图 2-2-6
依左图有:F l = F 2=
F
2cos
依右图有:F N /=F i sin a
故可以得至U: F N =F N = F • sina= 丄
2cos 2
(F y
)2
百度文库
这个关系呢? 我们可以将重
力分解,分解后则有 mg cos N ,
mg sin N mg cos
sin , tan
cos
,所以动摩擦因数为tan 0o 教学反思
学生签字:
五、教师评定:
O 非常好 O 好 1、学生上次作业评价: 2、学生本次上课情况评价:
O 非常好 O 好
教务主
任
F ,那物体现在受到的合外力是多少?
0,再加上一个力 F ,所以物体现
O 特别满意 O 满意 O
般 般 问:如果此时给物体加上一个沿斜面向下的力
解:力口了一个力以后刚才的那三个力都没有变,所以它们的合力还是
在的合力是F o
三、本次课后作业:
四、学生对于本次课的评价:
O 一般 O 需要优化 O 一般 O
需要优化 教师签字:
教育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