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大气环境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PPT教学课件
3. 对航空造成影响。“逆温”多出现在低空,多雾天气给飞机起降带来不便。如果出现在高空, 则对飞机飞行极为有利,因为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飞行中不会有较大的颠簸。
随堂练习
SUI TANG LIAN XI
如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A.①
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 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归纳总结
GUI NA ZONG JIE
分层
高度范围
主要特点
特点成因
与人类关系
低纬:17-18千米 气温随高度增加递减(每升 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 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
中纬:10-12千米 高100米平均下降温度
源
部,与人类关系最密
对 高纬:8-9千米 0.6℃)
所在的大气层为高层大气,大气 密度极小,存在若干个电离层。
合作探究
HE ZUO TAN JIU
如图为“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对流层的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有何特点?该层的厚度随纬度 如何变化?为什么?
2. 为什么对流层的天气复杂多变? 3. 平流层的气温分布有何特点?原因是什么?飞机为什么选择在平
问题2 (综合思维)“长征三号 乙”运输火箭点火发射刚离开地 面升空时,其所经历的气温变化 特点是什么?
问题3 (综合思维)发射成功的 “中星2D”卫星,在轨运行所在 的大气层有何特点?
较薄。因为西昌位于我国的川西 高原地区,海拔较高,气温较低。
火箭发射升空刚离开地面时,位 于对流层中,其气温随高度增加 而降低。
流层飞行? 4. 高层大气对人类生活有什么影响?
合作探究
随堂练习
SUI TANG LIAN XI
如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A.①
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 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归纳总结
GUI NA ZONG JIE
分层
高度范围
主要特点
特点成因
与人类关系
低纬:17-18千米 气温随高度增加递减(每升 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 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
中纬:10-12千米 高100米平均下降温度
源
部,与人类关系最密
对 高纬:8-9千米 0.6℃)
所在的大气层为高层大气,大气 密度极小,存在若干个电离层。
合作探究
HE ZUO TAN JIU
如图为“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对流层的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有何特点?该层的厚度随纬度 如何变化?为什么?
2. 为什么对流层的天气复杂多变? 3. 平流层的气温分布有何特点?原因是什么?飞机为什么选择在平
问题2 (综合思维)“长征三号 乙”运输火箭点火发射刚离开地 面升空时,其所经历的气温变化 特点是什么?
问题3 (综合思维)发射成功的 “中星2D”卫星,在轨运行所在 的大气层有何特点?
较薄。因为西昌位于我国的川西 高原地区,海拔较高,气温较低。
火箭发射升空刚离开地面时,位 于对流层中,其气温随高度增加 而降低。
流层飞行? 4. 高层大气对人类生活有什么影响?
合作探究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1.1《大气的受热过程与大气运动》ppt课件
栏 目 链 接
(1)上图中的高压、低压,指同一水平面而言,在同一水 平面上,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 (2)近地面气温高,气流上升,形成低压;相反,近地面 气温低,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形成高压。
栏 (3)若低空低压,则高空高压;若低空高压,则高空低压。目 链 (4)若等压面凸向高空,则该区域比四周同一水平面气压 接
高;相反,若等压面凸向低空,则该区域比四周同一水
平面气压低。
►强化训练 2 . 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废气和 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区之 间的小型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热岛环流。下图为“城
市热岛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栏 目 链 接
(1)市区与郊区相比,近地面(B)
( 北半球 ) 或左 ( 南半球 ) 偏转,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
该点的风向。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气压场为例)。
2.风向的表示方法如下图所示。
栏 目 链 接
►强化训练
3.读图,完成(1)~(2)题。
(1) 若图示为热力环流形势,则 a 地与 b 地的气压 (P)
和气温(T)(D) A.Pa>Pb;Ta>Tb C.Pa<Pb;Ta>Tb B.Pa<Pb;Ta<Tb D.Pa>Pb;Ta<Tb
④“放火作煴”直接把大气熏热
(3)如果夜间多云,人们是否还需制造烟雾来防止作物 冻害?为什么? (4) 请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新疆谚语“早穿棉袄午 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所呈现的现象。
栏 目 链 接
解析:(1)“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一是由 于受冷空气的影响,二是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导致气温低,故B选项正确。
栏 目 链 接
(1)上图中的高压、低压,指同一水平面而言,在同一水 平面上,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 (2)近地面气温高,气流上升,形成低压;相反,近地面 气温低,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形成高压。
栏 (3)若低空低压,则高空高压;若低空高压,则高空低压。目 链 (4)若等压面凸向高空,则该区域比四周同一水平面气压 接
高;相反,若等压面凸向低空,则该区域比四周同一水
平面气压低。
►强化训练 2 . 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废气和 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区之 间的小型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热岛环流。下图为“城
市热岛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栏 目 链 接
(1)市区与郊区相比,近地面(B)
( 北半球 ) 或左 ( 南半球 ) 偏转,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
该点的风向。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气压场为例)。
2.风向的表示方法如下图所示。
栏 目 链 接
►强化训练
3.读图,完成(1)~(2)题。
(1) 若图示为热力环流形势,则 a 地与 b 地的气压 (P)
和气温(T)(D) A.Pa>Pb;Ta>Tb C.Pa<Pb;Ta>Tb B.Pa<Pb;Ta<Tb D.Pa>Pb;Ta<Tb
④“放火作煴”直接把大气熏热
(3)如果夜间多云,人们是否还需制造烟雾来防止作物 冻害?为什么? (4) 请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新疆谚语“早穿棉袄午 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所呈现的现象。
栏 目 链 接
解析:(1)“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一是由 于受冷空气的影响,二是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导致气温低,故B选项正确。
栏 目 链 接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PPT课件
要点一
区域发展的条件
自然资源(土地、水、矿产等)、人力资源、技术条件、 政策环境等。
要点二
区域发展策略
因地制宜、发挥优势、促进产业集聚、加强区域合作等。
可持续发展理念及实践
可持续发展理念
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满足当 前需求而不损害未来世代的需求。
VS
可持续发展实践
推广绿色经济、促进循环经济、加强生态 文明建设、推动全球环境治理等。
海洋水体的性质和运动
海洋水体的性质
温度、盐度、密度等。
海洋水体的运动
海浪、潮汐、洋流等。这些运动对气候、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都有重要影响。例如,洋流可以调节全 球气候,影响渔场分布和海上航行等。
04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岩石圈的组成和结构
岩石圈的定义和范围
岩石圈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硬壳,包 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厚度约60-120 公里。
降水类型及分布规律
降水类型
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台风雨
降水分布规律
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天气系统及其变化过程
锋面系统
01
冷锋、暖锋、准静止锋,带来不同的天气变化
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02
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多晴
地壳运动的影响因素
地壳运动受到地球内力和外力的共同作用,内力 包括地幔对流、板块运动等,外力包括地震、火 山等自然灾害。
地壳运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地壳运动是地表形态形成和演化的重要动力,不 同的地壳运动形式会形成不同的地表形态。
地表形态的类型和特点
地表形态的类型
区域发展的条件
自然资源(土地、水、矿产等)、人力资源、技术条件、 政策环境等。
要点二
区域发展策略
因地制宜、发挥优势、促进产业集聚、加强区域合作等。
可持续发展理念及实践
可持续发展理念
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满足当 前需求而不损害未来世代的需求。
VS
可持续发展实践
推广绿色经济、促进循环经济、加强生态 文明建设、推动全球环境治理等。
海洋水体的性质和运动
海洋水体的性质
温度、盐度、密度等。
海洋水体的运动
海浪、潮汐、洋流等。这些运动对气候、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都有重要影响。例如,洋流可以调节全 球气候,影响渔场分布和海上航行等。
04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岩石圈的组成和结构
岩石圈的定义和范围
岩石圈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硬壳,包 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厚度约60-120 公里。
降水类型及分布规律
降水类型
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台风雨
降水分布规律
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天气系统及其变化过程
锋面系统
01
冷锋、暖锋、准静止锋,带来不同的天气变化
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02
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多晴
地壳运动的影响因素
地壳运动受到地球内力和外力的共同作用,内力 包括地幔对流、板块运动等,外力包括地震、火 山等自然灾害。
地壳运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地壳运动是地表形态形成和演化的重要动力,不 同的地壳运动形式会形成不同的地表形态。
地表形态的类型和特点
地表形态的类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1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优质课件(共86张ppt)
的大小等。
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以及阴天,天空为什么仍 是明亮的?
太阳光被大气散射开来,所以是明亮的。
天空为什么是蔚蓝色?
可见光中波长较短的蓝色和紫色光最容易被散射,所以天 空呈现蔚蓝色。
交通信号灯“红灯停”和汽车刹车灯为红色光的原理?
可见光波长较长的红色光最不容易被散射,光束集中,穿 透力强,照射的远。
海陆位置:距海远近是影响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的原因之 一,深居内陆,距海遥远的地区,受海洋影响小,气温体 现明显的大陆性特点。
●云雨天气绝迹。
2、大气的垂直分布
高度 高层大气
(km)
50
平流层
12
对流层
0
空气稀薄,密度小
电 离
电离层,有利于无线电通讯 层
人造卫星等运行、极光、流星
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平流运动为主 利于高空飞行;臭氧层保护人类环境
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对流运动显著;
天气现象复杂
10℃20℃ 30℃
温度oC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拉萨有“日光城”之称?
年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总量最
我国新疆瓜果品质好的原因?
大值不在赤道地区,而在北 回归线附近——赤道地区云
太阳能光伏电站开发:
雨天气比回归线附近多.
1、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
2、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土地成本低,适合建设大型
光伏发电场;(荒漠、沙漠、戈壁、滩涂、盐碱地等 等
面积大)
塑料大棚和玻璃温室都能够改善
农业生产的什么条件?请简要说 明原因。
地 面
主要改善了热量条件,根据温室
辐
效应原理,密封的环境可以防止 热量散失,同时还可以起到调节 光照、风、湿度的作用。
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以及阴天,天空为什么仍 是明亮的?
太阳光被大气散射开来,所以是明亮的。
天空为什么是蔚蓝色?
可见光中波长较短的蓝色和紫色光最容易被散射,所以天 空呈现蔚蓝色。
交通信号灯“红灯停”和汽车刹车灯为红色光的原理?
可见光波长较长的红色光最不容易被散射,光束集中,穿 透力强,照射的远。
海陆位置:距海远近是影响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的原因之 一,深居内陆,距海遥远的地区,受海洋影响小,气温体 现明显的大陆性特点。
●云雨天气绝迹。
2、大气的垂直分布
高度 高层大气
(km)
50
平流层
12
对流层
0
空气稀薄,密度小
电 离
电离层,有利于无线电通讯 层
人造卫星等运行、极光、流星
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平流运动为主 利于高空飞行;臭氧层保护人类环境
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对流运动显著;
天气现象复杂
10℃20℃ 30℃
温度oC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拉萨有“日光城”之称?
年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总量最
我国新疆瓜果品质好的原因?
大值不在赤道地区,而在北 回归线附近——赤道地区云
太阳能光伏电站开发:
雨天气比回归线附近多.
1、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
2、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土地成本低,适合建设大型
光伏发电场;(荒漠、沙漠、戈壁、滩涂、盐碱地等 等
面积大)
塑料大棚和玻璃温室都能够改善
农业生产的什么条件?请简要说 明原因。
地 面
主要改善了热量条件,根据温室
辐
效应原理,密封的环境可以防止 热量散失,同时还可以起到调节 光照、风、湿度的作用。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课件(共13张PPT)
热
A 郊区 B
市区 C
B 郊区
A
思考:
1.钢铁厂等对大气污染严重的工业布局在哪个位置?为什么? A 2.绿化带在什么位置?对城市环境有哪些影响? B
本节课结束!谢谢!
面
密度增加 (高压)
冷却
C
观察 裙子是从陆地 飘向海洋? 还是从海洋飘 向陆地? 为什么?
案例分析1:海陆风
高压
低压
低压
高压
海风
升温快,气温高 低压
陆地
白天
升温慢,气温低 高压
海洋
陆风
降温快,气温低 (高压)
陆地
夜间
降温慢,气温高 (低压)
海洋
知识框架
冷 热 不 均 引 起 的 大 气 的 运 动
朱开山一家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D )
A.减弱① B.增强② C.减弱③ D.增强④ 2.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能使图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
( C)
A.①增强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减弱
案例分析2:城市热岛效应
气 流 上 升
热
郊区
市区
郊区
案例分析2:城市热岛效应
气 流 上 升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暖大地 大气的削弱作用
大地暖大气 地面是大气直接热源
大气还大地
大气的保温作用
大气逆辐 射
热力环流
形成原因
地面冷热不均
形成过程 应用
海陆风 山谷风
城郊风
课堂练习
1. 电视剧《闯关东》中的场景:“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避免所种 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 地头点燃了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完成下题。
A 郊区 B
市区 C
B 郊区
A
思考:
1.钢铁厂等对大气污染严重的工业布局在哪个位置?为什么? A 2.绿化带在什么位置?对城市环境有哪些影响? B
本节课结束!谢谢!
面
密度增加 (高压)
冷却
C
观察 裙子是从陆地 飘向海洋? 还是从海洋飘 向陆地? 为什么?
案例分析1:海陆风
高压
低压
低压
高压
海风
升温快,气温高 低压
陆地
白天
升温慢,气温低 高压
海洋
陆风
降温快,气温低 (高压)
陆地
夜间
降温慢,气温高 (低压)
海洋
知识框架
冷 热 不 均 引 起 的 大 气 的 运 动
朱开山一家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D )
A.减弱① B.增强② C.减弱③ D.增强④ 2.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能使图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
( C)
A.①增强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减弱
案例分析2:城市热岛效应
气 流 上 升
热
郊区
市区
郊区
案例分析2:城市热岛效应
气 流 上 升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暖大地 大气的削弱作用
大地暖大气 地面是大气直接热源
大气还大地
大气的保温作用
大气逆辐 射
热力环流
形成原因
地面冷热不均
形成过程 应用
海陆风 山谷风
城郊风
课堂练习
1. 电视剧《闯关东》中的场景:“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避免所种 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 地头点燃了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完成下题。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在80-500km的高空有若干电离层。空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能反射无线电短波。对无 线电通讯有重要作用。
电离层好象一面反射无线电短波的镜子,使无线电 短波在地面和电离层之间,能够多次反射而传播到 很远的地方。
大气的垂直分层
小结
分层
与人类的关系
气温垂直变化 大气运动状况
对流层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 类关系最密切
女子10000米
长跑项目世界纪录
创造者 提瑞斯•迪巴巴
阿雅娜
国家 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亚
男子马拉松 男子5000米 男子10000米
基普查克 贝克勒 贝克勒
肯尼亚 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亚
在奥运会等世界重大体育赛事中,来自非洲埃塞尔比亚、肯尼亚的中长跑 运动员往往成绩优异。
活动探究
我国已建成甘肃榆中、青海多巴、云南海埂、河北兴隆、云南呈贡等国家 级高原体育训练基地
杂质
①影响大气的透明度;②大气中的杂质作 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大气的组成
降水的形成条件
1.充足的水汽供应; 2.降温:水汽冷却凝结; 3.凝结核(大气中的尘埃颗粒)。
然而,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正在改变着大气的成分和含量……
人类活动与大气成分的变化
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
全球温度与二氧化碳变化示意图
氧气 O2 人类和其他好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 并参与有机物的燃烧、腐败和分解过程。
二氧化碳 CO2 ①光合作用的原料;②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臭氧—O3 有鱼腥味,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免受紫外线, 有“地球保护伞”之称。
合作探究: 了解大气含氧量减少对人体产生的影响
项目 女子5000米
变化趋势:呈现上升趋势,增 加速度加快
电离层好象一面反射无线电短波的镜子,使无线电 短波在地面和电离层之间,能够多次反射而传播到 很远的地方。
大气的垂直分层
小结
分层
与人类的关系
气温垂直变化 大气运动状况
对流层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 类关系最密切
女子10000米
长跑项目世界纪录
创造者 提瑞斯•迪巴巴
阿雅娜
国家 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亚
男子马拉松 男子5000米 男子10000米
基普查克 贝克勒 贝克勒
肯尼亚 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亚
在奥运会等世界重大体育赛事中,来自非洲埃塞尔比亚、肯尼亚的中长跑 运动员往往成绩优异。
活动探究
我国已建成甘肃榆中、青海多巴、云南海埂、河北兴隆、云南呈贡等国家 级高原体育训练基地
杂质
①影响大气的透明度;②大气中的杂质作 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大气的组成
降水的形成条件
1.充足的水汽供应; 2.降温:水汽冷却凝结; 3.凝结核(大气中的尘埃颗粒)。
然而,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正在改变着大气的成分和含量……
人类活动与大气成分的变化
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
全球温度与二氧化碳变化示意图
氧气 O2 人类和其他好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 并参与有机物的燃烧、腐败和分解过程。
二氧化碳 CO2 ①光合作用的原料;②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臭氧—O3 有鱼腥味,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免受紫外线, 有“地球保护伞”之称。
合作探究: 了解大气含氧量减少对人体产生的影响
项目 女子5000米
变化趋势:呈现上升趋势,增 加速度加快
高中地理必修一-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ppt
1.运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大气削弱作用 和保温作用。
(重点) 2.理解热力环流基本原理,并会解释相关自然现象。
(重点) 3. 知道水平面气压的高低对等压面的影响。(难点)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三种辐射及其性质。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辐射
短波辐射 长波辐射 长波辐射
1、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大气 上界
月球
地球
地球上的能量源泉是:太阳辐射 1.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反射、散射等,
但大部分太阳辐射到达地面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2.大气的保温效应: 大气逆辐射
3.意义:减小气温日较差, 使地球平均气温提高到15℃
二、热力环流
低气压
高气压
低气压
高气压
B
冷却
低气压
A
受热
高气压
晚秋和冬季霜冻为什么发生在晴朗的夜晚? 晴朗的夜晚云量少,云层薄, 大气逆辐射弱。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太阳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地面
大气
大气逆辐射
大气辐射 宇宙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想一想:地球和月球昼夜温差为什么产生这么大的差异?
地球白天极端最高 昼夜温差一般在
气温达58.8℃
50℃左右
白达气天地温,面不夜分还降大 的 会间 热 给 得气 太 太, 量 地 过削 阳 高地 又 面 低弱 辐面 被 ,了射辐大使到,射气气绝逆温夜效月白阳温大辐不应间面天辐度部射致,由温,射升月于度由的得球没骤于削很表有降没弱高面大,有 作 ,辐气气大 用 气射的 温气 , 温强保 很对 月 很烈温 低太 面 高,
(重点) 2.理解热力环流基本原理,并会解释相关自然现象。
(重点) 3. 知道水平面气压的高低对等压面的影响。(难点)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三种辐射及其性质。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辐射
短波辐射 长波辐射 长波辐射
1、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大气 上界
月球
地球
地球上的能量源泉是:太阳辐射 1.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反射、散射等,
但大部分太阳辐射到达地面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2.大气的保温效应: 大气逆辐射
3.意义:减小气温日较差, 使地球平均气温提高到15℃
二、热力环流
低气压
高气压
低气压
高气压
B
冷却
低气压
A
受热
高气压
晚秋和冬季霜冻为什么发生在晴朗的夜晚? 晴朗的夜晚云量少,云层薄, 大气逆辐射弱。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太阳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地面
大气
大气逆辐射
大气辐射 宇宙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想一想:地球和月球昼夜温差为什么产生这么大的差异?
地球白天极端最高 昼夜温差一般在
气温达58.8℃
50℃左右
白达气天地温,面不夜分还降大 的 会间 热 给 得气 太 太, 量 地 过削 阳 高地 又 面 低弱 辐面 被 ,了射辐大使到,射气气绝逆温夜效月白阳温大辐不应间面天辐度部射致,由温,射升月于度由的得球没骤于削很表有降没弱高面大,有 作 ,辐气气大 用 气射的 温气 , 温强保 很对 月 很烈温 低太 面 高,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课件:第二章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特权福利
特权说明
VIP用户有效期内可使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下载或阅读完成VIP专享文档(部分VIP专享文档由于上传者设置不可下载只能 阅读全文),每下载/读完一篇VIP专享文档消耗一个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年VIP
月VIP
连续包月VIP
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享受60次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一 次发放,全年内有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大气的组成
读图2.2,“干洁空气成分的体积分数”, 回答下列问题:
1、干洁空气由什么构成? 2、这些成分各自有什么作用? 3、除去干洁空气之外,大气中还有什么成 分?它们有什么作用?
1、干洁空气由什么构成? 氮气、氧气、氩气、二氧化碳、臭氧和其他。其中气和氧气合占总体积 的99%,二氧化碳0.038%(变动)、氩气0.93%,其他占0.032%。 2、这些成分各自有什么作用? 氧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氮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档消耗一个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年VIP
月VIP
连续包月VIP
享受100次共享文档下载特权,一次 发放,全年内有效
赠每的送次VI的发P类共放型的享决特文定权档。有下效载期特为权1自个V月IP,生发效放起数每量月由发您放购一买次,赠 V不 我I送 清 的P生每 零 设效月 。 置起1自 随5每动 时次月共续 取发享费 消放文, 。一档前次下往,载我持特的续权账有,号效-自
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它吸收地面辐 射的能力强,使气温升高。
臭氧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使大气增温;减少到达地面的 紫外线,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
南极臭氧空洞
高中地理 人教版必修一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共21张PPT)
1
我是地球上生物生存的保障!
你的每一次呼吸!
我都在!
——大气的自白
2
新人教版 必修一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 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3
01大气的组成 Atmospheric composition 4
固体杂质
含量不定,随时间、空间和 天气条件而变化。
干洁空气
大气中不包含水汽和杂质的 整个混合气体。
1 气温中随纬高地度区的升高而降低; 约100米10/~0.162℃km
2 具有剧烈的对流运动;
容易成云致雨
8~9km
低纬地区 17~18km
13
海拔/千米 1000
800 600 400 200
高层大气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平流层
20
10
对流层
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60
温度/℃
高层大气
厚度:对流层顶→2000~3000km 特点:
1 气温随高度的升高先降后升; 2 有流星现象(80~120km高空); 3 有电离层(80~500km高空);
能反射无线电波,影响无线电通讯
15
全球合作 保护臭氧层
16
对比小结
垂直分层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高度范围
主要特点
与人类关系
氮气78% 氧气21% 其他1%
有电离层,影响无线电通信 有臭氧;利于高空飞行
与人类关系密切,各类天气现象发生在此层
18
巩固练习
右图为“地球大气的垂直分层图(部分)”,据图 完成1~3 题。
我是地球上生物生存的保障!
你的每一次呼吸!
我都在!
——大气的自白
2
新人教版 必修一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 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3
01大气的组成 Atmospheric composition 4
固体杂质
含量不定,随时间、空间和 天气条件而变化。
干洁空气
大气中不包含水汽和杂质的 整个混合气体。
1 气温中随纬高地度区的升高而降低; 约100米10/~0.162℃km
2 具有剧烈的对流运动;
容易成云致雨
8~9km
低纬地区 17~18km
13
海拔/千米 1000
800 600 400 200
高层大气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平流层
20
10
对流层
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60
温度/℃
高层大气
厚度:对流层顶→2000~3000km 特点:
1 气温随高度的升高先降后升; 2 有流星现象(80~120km高空); 3 有电离层(80~500km高空);
能反射无线电波,影响无线电通讯
15
全球合作 保护臭氧层
16
对比小结
垂直分层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高度范围
主要特点
与人类关系
氮气78% 氧气21% 其他1%
有电离层,影响无线电通信 有臭氧;利于高空飞行
与人类关系密切,各类天气现象发生在此层
18
巩固练习
右图为“地球大气的垂直分层图(部分)”,据图 完成1~3 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PPT课件
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因素
第四页,共二十五页。
知识清单二 大气的垂直分层
第五页,共二十五页。
(1)依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温度、__运_动__状__况____和密度。 (2)各个大气层的特点和作用 ①对流层特点气空 __天温 _气气__随的____高变__对__度化__流____最运的_动_大增 ___加十而分__显递_减_著___
南极臭氧层空洞的变化
第十三页,共二十五页。
臭氧空洞最严重的是南北极和青藏高原地区,这“三极”自然条件恶劣,人烟稀少,当地 人们向大气中所排放的氟氯烃数量有限,为什么“三地”上空臭氧层所受的破坏反而比较严重 呢?
提示 由于“三极”地区上空的对流层较低,相应的平流层的高度也随之降低。人们向对流层大气中排 放的氟氯烃会随着大气的环流运动而到达“三极”地区的上空,进而破坏臭氧层。
第十一页,共二十五页。
素养凝练
臭氧层破坏
1.原因:①自然:太阳活动的自然因素;②人为:人类向大气中排放消耗臭氧的物质(例如:氟氯烃 类化合物)。
2.后果:①影响人类的健康。一方面,过量的紫外线辐射会破坏人的免疫系统,使人的自身免 疫系统出现障碍,患呼吸道系统传染性疾病的人数大量增加;另一方面,过量的紫外线辐射 会增加皮肤癌的发病率;②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③影响水生生态系统,会直接引起整 个水生食物链的破坏。
作用:与人类关系密切
第六页,共二十五页。
②平流层特点空气气温大随多__高_以_度____平__流增__运加_动__呈__明__显为_升主_高____趋势 作用:__臭__氧___层保护生物;利于_航_空__飞_行_____
③高层大气特点密存度在非电常离小层 作用:电离层能够反射___无_线__电__波_____
新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2-2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35张)
A.①层 B.②层
C.③层 D.④层
课时作业
读图,完成5~6题。 5.从大气垂直分层看,图示大气层是( ) A.低纬度的对流层 B.中纬度的平流层 C.高纬度的对流层 D.低纬度的平流层 6.该层大气( ) A.随高度增加,温度增幅变小 B.能够大量吸收紫外线长波辐射 C.以水平运动为主,有利于飞机高空飞行 D.受强烈的太阳辐射呈电离状态
空气质量指 数
级别
空气质量
0~50
一级 优
51~ 100
二级
良
101~150
151~200
201~300 大于300
三级 轻度污染
四级 中度污染
五级 重度污染
六级 严重污染
【思维拓展】 优良天气
重污染天气
右侧照片中的建筑,笼罩在雾霾当中变得模糊不清。哪些大气成分可能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 是什么?这些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会带来哪些影响?
第二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第二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新教材 · 中图版
课标要求
素养达标
1.认识大气组成与人类生产、生活 课标 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组 的联系,注重对大气的保护。(人 解读 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和生 地协调观)
2.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垂 活的联系。
直分层及其与人类生产、生活的联 系。(综合思维)
1.大气中臭氧浓度垂直分布有什么特点? 2.臭氧对人类、生命有机体有什么影响?
任务一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3:臭氧在常温下,是一种有特殊臭味的淡蓝色气体。近地 面高浓度的臭氧会刺激和损害眼睛、呼吸系统等黏膜组织。
1.大气中臭氧浓度垂直分布有什么特点?
臭氧浓度随高度增加先增加再减少,最大值出现在20~25千米。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PPT课件
青藏高原是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海拔高,空 气稀薄,云量少,晴天多,大气削弱作用小
晚秋和冬季霜冻发生在晴朗的夜晚——晴朗的夜 晚大气逆辐射弱
• 二、热力环流
• 1、定义
• 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 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 2、热力环流的原理
2021/5/21
• 教学难点 :1、热力环流的原理
2、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三力”及其作用下的风向
•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图解分析法 • 学法指导:通过绘制受热示意图、热力环流模式图,让学生自主探讨,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课件
2021/5/21
2
• 导入:“温室效应”的是与非
在人们的印象中温室效应总是与灾难联系在 一起,以至于人们都与除之而后快。其实, “温室效应’并不可怕,相反它还是地球上众 多生命的保护神,是地球上生命赖以生存的必 要条件。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因为有大气的 存在,厚厚的大气如同一床棉被,起到了保温 的作用,才使得地球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气温, 从而使得生命世界繁衍生息、兴旺发达。大气 也是自然地理环境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之一。
被地面反射和吸收。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增温,
同时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近地面大气。
近地面大气吸收了地面辐射以后,又以对流、传到
等方式,层层向上传递热量。这种辐射热交换是大
气增温的最重要的方法。
•
从大气的受热过程来看,地球大气对太阳
短波辐射吸收得较少,大部分太阳短波辐射能够透
过大气射到地面;而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得却
高气压
低气压
高气压 B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2章第1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第一课时课件
大气的组成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大气的组成部分
水汽
干
洁
固体杂质
空 气
氩气
二氧化碳 氧气
其他
氮气
低层大气的组成结构 低层大气=干洁的空气+水汽+杂质
干洁空气的组成
氧气和氮气占总体积的99%,氩气占0.93%,二氧化碳 占0.038%,还有其他的气体占0.032%
大气的作用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1、近300年来二氧化碳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2、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变化? 3、这样的变化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图2.4 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
案例: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与人类活动
• 在过去的80万年的绝大多数时间里,二氧化碳体积 分数的变化相对平缓。然而,从1740年到2011年, 短短不到300年的时间里,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增加了 40%多。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增加,基本上都来自 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土地利用的变化(主要是毁林)。 化石燃料燃烧,会释放二氧化碳;森林面积缩小, 会减少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1、在奥运会等世界重大体育赛事中,来自非洲埃塞俄比亚、 肯尼亚的中长跑运动员往往成绩优异。在非洲地形图上,找 出这两个国家,归纳它们共同的地形特点。由此,你能推测 这两个国家中长跑运动员成绩优异的原因吗?
地形特点:高原为主。
活动:大气含氧量减少对人体产生的影响
大气中氧气含量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科学研究发现,适 当的缺氧环境利于激发运动员的运动潜力。但含氧量太低 会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我国已建成甘肃榆中、青 海多巴、云南海埂、河北兴隆、云南呈贡等国家级高原体 育训练基地。
氮
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氮是构成氨基酸的基本物质,而氨基酸又 是构成动物营养所需蛋白质的基本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想一想: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什么? 想一想: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什么? 根本来源是什么? 根本来源是什么?
资料:月球表面,白天在太阳直射的地方,温度可达 月球表面,白天在太阳直射的地方,
1270C,夜晚则降到 ,夜晚则降到-1830C,这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无 , 法想象的。而地球的昼夜温差要小得多,为什么? 法想象的。而地球的昼夜温差要小得多,为什么?
冷却
同一水平面 产生气压差异
热力环流
大气水平运动
日常生活中的事例: 日常生活中的事例:
海陆风: 海陆风: 海洋与陆地之间形成的小型热力环流 海洋与陆地之间形成的小型热力环流 城市风: 城市风: 城市与郊区之间形成的小型热力环流 城市与郊区之间形成的小型热力环流
B
返回
B
知识迁移: 知识迁移:分析以下材料: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 阳 辐 射 地 面 吸 收
射向宇宙空间 射向宇宙空间
大气上界 大气吸收 大 气 辐 射
射向地面
大 气 大气 增 吸收 温
地面增温
地
面 “大地暖大气” 大地暖大气”
大气还大地” “太阳暖大地” “大气还大地” 太阳暖大地”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暖大地”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大地暖大气” “大气还大地” 大气还大地”
+
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北半球) 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北半球)
与风向相反 既影响风向, 既影响风向, 又影响风速。 又影响风速。
摩擦力
根据所学内容完成P35 根据所学内容完成P35活动题 P35活动题
小结: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二、热力环流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
资料1、 青岛的市民说,青岛一般白天感到空气潮湿, 资料 、 青岛的市民说,青岛一般白天感到空气潮湿, 夜晚感到空气比较干爽。为什么? 夜晚感到空气比较干爽。为什么? 资料2、三国时期,诸葛亮于农历 月的一天 月的一天, 资料 、三国时期,诸葛亮于农历6月的一天,在葫芦 峪设下伏兵,打算用火攻全歼司马懿。这一天,晴空万里 峪设下伏兵,打算用火攻全歼司马懿。这一天, 暑热难耐,真乃火攻之良机。 暑热难耐,真乃火攻之良机。诸葛亮依计将司马懿之众诱 入谷中…… 入谷中 然而,正当大火冲天,司马懿全军行将覆灭之时, 然而,正当大火冲天,司马懿全军行将覆灭之时,一场大 雨不期而至,大雨浇灭了诸葛亮扶汉反魏的壮志, 雨不期而至,大雨浇灭了诸葛亮扶汉反魏的壮志,使他喊 出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 出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的千古悲歌 。
课题: 课题: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2.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想一想
月球与地球距离太阳远近差别不大,但月球 月球与地球距离太阳远近差别不大, 表面白天的温度可高达127 127° 表面白天的温度可高达127°C上,夜晚低 183° 达-183°C。而地球表面白昼的温度比月球 要低得多,夜晚则高得多。这是什么缘故呢? 要低得多,夜晚则高得多。这是什么缘故呢?
3、近地面风的形成: 近地面风的形成: 风的形成
(hPa)
1002 1004 1006 1008 1010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风向
1000 1002 1004 1006 1008 1010
摩擦力 水平地转偏向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气压梯度力
风向
+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风向与等压线 成一夹角
B
风向
(hPa) 1010 1020
A
1030
2、高空中风的形成:
1000 1002 1004 1006 1008 1010 地 转 偏 向 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平行于等压线
(高空风) 高空风)
+
垂直于风向 只改变风向, 只改变风向, 不改变大小
在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共 同作用下形成的风(北半球) 同作用下形平气压梯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读课本33页思考:什么叫气压梯度? 读课本 页思考:什么叫气压梯度?水平气压 页思考 梯度力是怎样形成的?其方向是怎样的? 梯度力是怎样形成的?其方向是怎样的?
1004 1006 1008 1010
如果只受水平气 压梯度力的影响 风向应该怎样
没有大气的月球 有大气的地球的情况
大气 上界
二、热力环流
太阳辐射纬度分布不均 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根 本 原 因:
大气的运动
热力环流的成因: 热力环流的成因:
假如地表性质均一,且温度一致 假如地表性质均一,
等压面
B
A
C
低
高
低
总结: 总结:
地面冷热不均 大气垂直运动
高 B
低
A
高 地面 C
冷却
受热
资料:月球表面,白天在太阳直射的地方,温度可达 月球表面,白天在太阳直射的地方,
1270C,夜晚则降到 ,夜晚则降到-1830C,这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无 , 法想象的。而地球的昼夜温差要小得多,为什么? 法想象的。而地球的昼夜温差要小得多,为什么?
冷却
同一水平面 产生气压差异
热力环流
大气水平运动
日常生活中的事例: 日常生活中的事例:
海陆风: 海陆风: 海洋与陆地之间形成的小型热力环流 海洋与陆地之间形成的小型热力环流 城市风: 城市风: 城市与郊区之间形成的小型热力环流 城市与郊区之间形成的小型热力环流
B
返回
B
知识迁移: 知识迁移:分析以下材料: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 阳 辐 射 地 面 吸 收
射向宇宙空间 射向宇宙空间
大气上界 大气吸收 大 气 辐 射
射向地面
大 气 大气 增 吸收 温
地面增温
地
面 “大地暖大气” 大地暖大气”
大气还大地” “太阳暖大地” “大气还大地” 太阳暖大地”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暖大地”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大地暖大气” “大气还大地” 大气还大地”
+
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北半球) 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北半球)
与风向相反 既影响风向, 既影响风向, 又影响风速。 又影响风速。
摩擦力
根据所学内容完成P35 根据所学内容完成P35活动题 P35活动题
小结: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二、热力环流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
资料1、 青岛的市民说,青岛一般白天感到空气潮湿, 资料 、 青岛的市民说,青岛一般白天感到空气潮湿, 夜晚感到空气比较干爽。为什么? 夜晚感到空气比较干爽。为什么? 资料2、三国时期,诸葛亮于农历 月的一天 月的一天, 资料 、三国时期,诸葛亮于农历6月的一天,在葫芦 峪设下伏兵,打算用火攻全歼司马懿。这一天,晴空万里 峪设下伏兵,打算用火攻全歼司马懿。这一天, 暑热难耐,真乃火攻之良机。 暑热难耐,真乃火攻之良机。诸葛亮依计将司马懿之众诱 入谷中…… 入谷中 然而,正当大火冲天,司马懿全军行将覆灭之时, 然而,正当大火冲天,司马懿全军行将覆灭之时,一场大 雨不期而至,大雨浇灭了诸葛亮扶汉反魏的壮志, 雨不期而至,大雨浇灭了诸葛亮扶汉反魏的壮志,使他喊 出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 出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的千古悲歌 。
课题: 课题: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2.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想一想
月球与地球距离太阳远近差别不大,但月球 月球与地球距离太阳远近差别不大, 表面白天的温度可高达127 127° 表面白天的温度可高达127°C上,夜晚低 183° 达-183°C。而地球表面白昼的温度比月球 要低得多,夜晚则高得多。这是什么缘故呢? 要低得多,夜晚则高得多。这是什么缘故呢?
3、近地面风的形成: 近地面风的形成: 风的形成
(hPa)
1002 1004 1006 1008 1010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风向
1000 1002 1004 1006 1008 1010
摩擦力 水平地转偏向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气压梯度力
风向
+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风向与等压线 成一夹角
B
风向
(hPa) 1010 1020
A
1030
2、高空中风的形成:
1000 1002 1004 1006 1008 1010 地 转 偏 向 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平行于等压线
(高空风) 高空风)
+
垂直于风向 只改变风向, 只改变风向, 不改变大小
在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共 同作用下形成的风(北半球) 同作用下形平气压梯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读课本33页思考:什么叫气压梯度? 读课本 页思考:什么叫气压梯度?水平气压 页思考 梯度力是怎样形成的?其方向是怎样的? 梯度力是怎样形成的?其方向是怎样的?
1004 1006 1008 1010
如果只受水平气 压梯度力的影响 风向应该怎样
没有大气的月球 有大气的地球的情况
大气 上界
二、热力环流
太阳辐射纬度分布不均 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根 本 原 因:
大气的运动
热力环流的成因: 热力环流的成因:
假如地表性质均一,且温度一致 假如地表性质均一,
等压面
B
A
C
低
高
低
总结: 总结:
地面冷热不均 大气垂直运动
高 B
低
A
高 地面 C
冷却
受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