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学原理》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教案

课程名称:人口学原理

学年、学期:第一学年秋季学期

教师姓名:沈洁

专业(教研室):社会学

第一章绪论

1.教学目的:了解人口学的研究范畴、中外人口思想史、人口学的学科体系构成,为日后各章的学习奠定基础。

2.基本要求:掌握人口的概念、属性,人口学的研究过程,人口学形成和发展过程的阶段划分。较高要求是掌握中外历史上主要的人口思想,并能比较中西方人口思想的差异。

3.教学重点:人口的概念及属性、人口过程与人口变动、人口学研究方法、中外人口思想、人口学的形成和发展。

4.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

主题导入:“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是什么?”

网上搜的结果有时间、智慧、习惯(成功的习惯)、健康、大自然……。然而,记得毛主席曾说:“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宝贵的,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任何发展都不能脱离人口来谈。温家宝总理在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总编采访时说:“作为中国的总理,我最关心的是中国的稳定和发展。中国有 13 亿人口,13亿,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如果你用乘法来算,一个很小的问题,乘以 13 亿,都会变成大问题。如果你用除法,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13 亿,都会变成小数目。”亚里士多德说:“人口是政治的第一材料。”社会发展离不开人口,政治是这样,经济也是这样。

第一节人口学研究对象

一、人口学的综合性

二、人口的概念

三、人口的属性

第二节人口学研究方法

一、实证性研究

二、解释性研究

三、人口学的研究过程

第三节中外人口思想史

一、国外的人口思想

1、古希腊时期

2、工业革命早期

3、工业革命时期

二、中国的人口思想

1、传统人口思想

2、近代人口思想

3、现代人口思想

第四节人口学的形成和发展

一、人口学形成与发展

二、阶段特征

思考题

1、人口学是一门怎样的学科?

2、人口数据的统计规律是否可以表达人口规律?

3、马克思和马尔萨斯都是人口过剩论,但在造成人口过剩的根源上认识是否一致?

第二章人口再生产

1.教学目的:通过对人口再生产、人口转变的学习,特别是掌握其中影响生育率和死亡率的因素,可以对某地区未来人口自然变动趋势作出预测。

2.基本要求:掌握人口再生产的概念和特点,人口转变理论,生育率和死亡率变动的影响因素,微观生育理论。

3.教学重点:人口再生产的概念、特点,人口转变模式,生育率和死亡率变动的影响因素。

4.教学难点:影响生育率变动的因素,贝克尔和伊斯特林的生育理论。

5.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

主题导入:祖爷爷的烦恼—姜昆李文化.rmvb

或许祖爷爷的烦恼是多余的,但是如果没有政府干预的人口控制,中国人口可能比现在要多出 4 亿人,那么今日坐在教室里的你们恐怕是没有学上的。当然,人口不可能永远沿着一个模式增长下去,今天我们的价值观与我们的父母一辈是迥然不同的,在生育问题上也可能有不同见解。所以,未来不会像祖爷爷那样悲惨。暂不说祖爷爷的烦恼,我们关心的是真实的情况(未来人口以何种速度增长)会是怎样?人口发展能不能把握?

第一节人口再生产涵义

一、人口再生产概念

二、人口再生产性质

1.自然属性

2.社会属性

三、人口再生产特点

1.人口再生产的成果是具有消费力的人口

2.人口再生产的实现单位是家庭

3.人口再生产的周期比较长

4.人口再生产具有惯性作用

四、人口再生产内部的数量关系

第二节影响人口再生产的因素

一、生物学因素

二、社会学因素

1.经济因素与生育率和死亡率

2.文化因素与生育率和死亡率

3.社会因素与生育率和死亡率

第三节人口转变

一、人口再生产模式

二、人口转变阶段

1.高位静止

2.早期增长

3.晚期增长

4.低位静止

三、人口转变模式

1.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

2.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

思考题

1.由人口再生产的特点,你得到什么启示?

2.在影响人口再生产的社会学因素中主要有哪些变量?

3.解释贝克尔和伊斯特林的生育理论。

第三章人口质量

1.教学目的:通过对人口质量的学习,体会人口质量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微观层面,要求学生能够分析不同质量的人口在生育需求、日常消费品需求、发展需求等方面是否各具特点。

2.基本要求:掌握人口质量的概念和特点,人口质量的衡量指标,人口质量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教学重点:人口质量的概念、特点,单项人口质量的衡量指标,综合人口质量的表达方法。

4.教学难点:人口质量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同质量的人口是否具有差别的消费需求。

5.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

主题导入:人口大国是否等于人力资源大国?

中国社科院在 2010 年《国际形势黄皮书》中对11个大国进行了综合国力评估,这11个大国是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法国、俄罗斯、中国、英国、印度、意大利和巴西。中国的

综合国力在这11个国家中排名第 7。中国社科院在综合国力方面选取的指标是领土与自然资源、人口、经济、军事、科技五个直接构成要素,以及社会发展、可持续性、安全与国内政治、国际贡献四个影响要素。单从人口方面来看,中国具有绝对的优势,但是为什么中国人口数量的巨大优势不能转化为经济、军事、科技等优势呢?中国历来有地大物博之美誉,但是为什么自然资源不能等同于生产力呢?

第一节人口质量概述

一、人口质量的概念

二、人口质量的性质

1.群体复合性

2.任务相对性

3.环境约束性

三、人口质量与有关概念的关系

1.人口质量与人口素质

2.人口质量与人力资源

第二节人口质量构成及衡量

一、人口质量的构成

二、人口质量的衡量

1.人口身体素质

(链接: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健康与寿命)

2.人口科学文化素质

(链接:马歇尔计划)

3.人口思想道德素质

第三节人口综合素质

一、生命质量指数

二、美国社会健康学会指标

三、人类发展指数

思考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