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古诗文对比阅读
古诗对比阅读的方法
古诗对比阅读的方法
以下是三条关于古诗对比阅读方法的诗句及出处意思,还有相应例子:
1.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题西林壁》。
意思就是从不同角度去看庐山,会呈现出不同的样子呀。
就好比读两首不同诗人写月亮的诗,你从意境的角度去看,和从用词的角度去看,那感受能一样吗?比如说读李白的《静夜思》和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从思乡的情感角度和从诗歌的画面感角度去对比,不就能发现更多的精彩嘛!
2.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这就是说光从书本上得到知识还不够啊,得亲自去实践体会才行。
在古诗对比阅读中也是这样啊!光知道两首诗的字面意思哪够呀!得去深入感受诗人当时的心境。
就像对比杜甫的《春望》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你不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去感受,怎么能真正理解他情感的变化呢?
3.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
意思是要问那池塘的水为啥那么清澈,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活水进来呀。
我们对比阅读古诗也得找到那个“源头活水”呀!要去挖掘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内涵。
比如对比白居易的《长恨歌》和《琵琶行》,去探究他为何能把不同的故事写得如此动人,不就是要找到他创作的根源嘛!
总之,古诗对比阅读不能浮于表面,要多角度、深层次地去挖掘和体会呀!这样才能真正领略到古诗的魅力呢!。
古诗对比阅读
古诗对比阅读
以下是两首古诗的对比阅读: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对比分析:
《春晓》和《静夜思》都是非常著名的古诗,它们的主题和情感表达方式有很大的不同。
《春晓》描绘的是春天的早晨,通过描绘鸟啼和落花,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感慨。
《静夜思》则是在夜晚的月光下,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非常深沉,都是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这两首诗的主题和情感表达方式有很大的不同,但它们都是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传达出了深深的情感。
这也体现了古诗的魅力和特点,即通过简单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深沉的情感和思想。
古诗文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
古诗文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甲)南山①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
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
即②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孟郊《游终南山》(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注释:①南山:指终南山。
②即:到。
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3分)(1)鸢飞戾天者(2)望峰息心(3)经纶世务者8.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1分)A.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D.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9.翻译下列句子。
(4分)(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10.(甲)诗前四句写出了终南山的哪些特点?(乙)文中哪八个字可以概括富春江山水特点?(3分)11.简要赏析(甲)诗“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中“驱”、“拂”二字的`表达效果。
(3分)12.(乙)文作者对富春江山水的感受是“窥谷忘反”,(甲)诗中表达了类似体验的句子是:。
(2分)13.(甲)(乙)两则诗文情感表达上有什么共同之处?(2分)参考答案:7.(1)至。
(2)平息。
(3)经营,治理(或“筹划”)。
(3分。
每空1分)8.C(1分)9.(1)急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好像飞奔的马。
(2)山凭依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伸展,仿佛在互比高远。
(共4分。
每小题2分,修辞翻译恰当,关键词语理解正确即可)10.高大(或“气势宏大”“高耸”“高大雄伟”等),幽深。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共3分。
六年级上册古诗词对比阅读练习题
六年级上册古诗词对比阅读练习题在六年级上册古诗词对比阅读练习题中,我们将通过对比不同的古诗词,来提升学生们的阅读理解和文学素养。
以下是一些题目:1. 对比两首古诗“静夜思”和“登鹳雀楼”,请回答以下问题:a) 两首诗的主题有何不同?b) 两首诗的描写手法有何异同?c) 你更喜欢哪一首诗?请解释原因。
2. 阅读《诗经》中的《关雎》和《秦风·无衣》两篇古诗,请分析并对比这两篇诗的意境和抒情方式。
3. 阅读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和李白的《静夜思》两首诗,试着找出两位诗人各自独特的表达风格。
4. 比较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和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两首诗,探讨两位诗人在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上的差异。
5. 阅读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和杜牧的《秋夕》两首诗,比较这两首诗中对季节的描绘和对情感的抒发。
以上题目旨在通过对比古诗词的主题、描写手法、意境和抒情方式等方面展开讨论和分析。
学生们可以运用所学的阅读策略和文学知识,提炼出每首诗的核心内容,并理解诗人传达的情感和意义。
在回答题目时,学生们可以按照以下格式书写,以清晰呈现自己的思路:1. 对比两首古诗《静夜思》和《登鹳雀楼》a) 主题对比:- 《静夜思》表达了诗人在寂静夜晚思念远方的亲人的情感,主题为思乡和眷恋。
- 《登鹳雀楼》则描绘了诗人登上高楼,远眺江山的壮丽景色,主题为壮观自然和豪迈豁达。
b) 描写手法对比:- 《静夜思》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内心深处的思念和寂寞。
- 《登鹳雀楼》采用了较为雄浑的词句和壮丽的景色描写,表达了对壮丽自然景色的讴歌。
c) 偏好选择:- 个人更喜欢《静夜思》。
因为诗中表达了人们在寂静夜晚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这种情感深深触动了我。
通过这样的对比阅读练习,学生们可以培养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同时提高对语言表达和文学鉴赏的理解与思考能力。
对比阅读加深理解――《古诗两首》导读(精选13篇)
对比阅读加深理解――《古诗两首》导读(精选13篇)对比阅读加深理解――《古诗两首》导读篇1“爷爷,我们今天又学习了两首古诗。
”放学回到家,小诗迷明明就忙着向爷爷汇报。
爷爷正在浇花,听到明明的叫声,忙走过来询问。
原来爷爷也是个古诗爱好者,而且对古诗很有研究,明明叫他万诗通爷爷。
爷爷:“明明,今天学的是哪两首古诗呀?”明明:“一首是宋朝诗人叶绍翁写的《夜书所见》,还有一首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爷爷:“噢,爷爷知道这两首诗的,那我来考考你,你说说这两首诗是抒发诗人什么思想感情的呀?”明明:“这两首诗都是抒发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
”爷爷:“那除了这点相同外,你还发现这两首诗有什么相同之处呢?”明明:“这两首诗都是在秋天写的,从“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就可以看出《夜书所见》这首诗是在秋天写的,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题目直接告诉了我们这首诗也是在秋天写的。
”爷爷:“看来明明读诗还是蛮用心的,那你再说说这两首诗不同的地方又在哪儿呢?”“这……”明明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这我没看出来。
爷爷,您快给我说说吧!”“好的,你听好了。
”爷爷慢条斯理地说起来,“首先是两首诗写作的方法不同。
《夜书所见》是通过描写秋天夜晚的景色,来抒发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却没有描写景物,而是直接抒发思念家乡的情感。
其次是两首诗的作者在写诗时的心情不太一样:叶绍翁当时的心情虽然有些孤独郁闷,但是因为看到灯火,料想孩子们在捉蟋蟀,所以想起自己的童年生活,郁闷之中又觉得很亲切;而王维因为自己一个人在外面,又赶上重阳节,想起家人,所以感到很孤单,心中很难过。
”明明:“听爷爷说了它们的不同,我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就更深刻了。
”对比阅读加深理解――《古诗两首》导读篇2一、查字典填空。
1.“舟”一共有笔,第4笔是。
2.“何”的笔顺是,共笔。
二、理解诗意。
1.回乡偶书()(1)偶尔写下来的。
(2)有所感触,随意写下来。
古诗对比阅读小练习 (答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5)
古诗对比阅读小练习1.(10年天津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6分)峡口送友人送蜀客司空曙雍陶峡口花飞欲尽春,剑南风景腊前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山鸟江风得雨新。
来时万里同为客,莫怪送君行较远,今日翻成送故人。
自缘身是忆归人。
(1)《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他是通过那个意象表达出来的?(2)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什么共同的情感?(3)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
《送蜀客》一是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
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答案(1)暮春飞花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事物形象(意象)"的知识。
能力层级是C级。
思路的突破口是抓住写景的句子。
因为诗词中常常使用一个或多个意象来描摹景物特征,渲染氛围,营造意境,并蕴含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峡口送友人》诗中,只有第一句是写景句。
这句中"峡口"表示地点。
"花飞"就是意象,也就是飞花。
"欲尽春"则直接表明季节是暮春。
(2)思念故乡之情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前一首"同为客"表现思乡之情,后一首"自缘身是忆归人"直接表现了对家乡的思念。
(3)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情,以乐写哀。
不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也是正面烘托。
用早春清新之景烘托食人分离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
解析: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
用于艺术创作,是一种从侧面渲染来衬托主要写作对象的表现技法。
写作时先从侧面描写,然后再引出主题,使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第一首写伤春之景,目的是写离别之情,是正面烘托;第二首理解情感是回答同意与不同意的关键。
2.(09年湖南卷)阅读下面的诗句,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阅读古诗词对比赏析完成阅读附答案
阅读古诗词对比赏析完成阅读附答案
阅读古诗词对比赏析完成阅读附答案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阅读古诗词对比赏析完成阅读附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深渡驿
张说
旅泊青山夜,荒庭白露秋。
洞房悬月影,高枕听江流。
猿响寒岩树,萤飞古驿楼。
他乡对摇落,并觉起离忧。
岳州别子均
张说
离筵非燕喜,别酒正销魂。
念汝犹童孺,嗟予隔远藩。
津亭拔心草,江路断肠猿。
他日将何见,愁来独倚门。
三年级语文阅读练习《古诗对比阅读》专项练习及参考答案
三年级语文阅读练习《古诗对比阅读》专项练习及参考答案
三年级阅读理解专项练习
古诗对比阅读
《山中》《秋风引》
【唐】王维【唐】刘禹锡
荆溪白石出,何处秋风至?
天寒红叶稀。
萧萧送雁群。
山路元无雨,朝来入庭树,
空翠湿人衣。
孤客最先闻。
1.第一首古诗是_____朝诗人__________写的,第二首古诗是_____朝诗人__________写的。
2.第一首诗中的“红叶”一词让我们想到__________(谁?)的诗《山行》中的__________。
第二首诗中“萧萧”指的是__________,叶绍翁写的《_______________》中一句也有“萧萧”这个词。
3.(1)第一首古诗描绘由_______________的小溪、鲜艳的红叶和_____所组成的山中深秋初冬时节的景色,色泽鲜明,富于诗情画意。
(2)第二首诗这首诗表面写_______________,实际却是在感叹自己的际遇,抒发了诗人孤独、_______________感情。
三年级阅读理解专项练习
古诗对比参考答案
1.【解题思路】根据古诗上面的标注或自己的知识积累回答。
〖参考答案〗唐王维唐刘禹锡
2.【解题思路】对比《山行》和《夜书所见》来回答。
〖参考答案〗杜牧霜叶风声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寒声3.【解题思路】熟读古诗,抓住重点词语理解。
〖参考答案〗(1)白石粼粼无边的浓翠(2)秋风思乡。
钱塘湖春行课内对比阅读古诗
钱塘湖春行课内对比阅读古诗
《钱塘湖春行》是宋代文学家陆游的作品,描写了他游览钱塘
江时的景色和感受。
这首诗可以进行课内对比阅读,与其他古诗进
行比较,以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
首先,可以与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进行对比。
两首
诗都以描写自然景色为主题,但《钱塘湖春行》更注重细腻的描写,通过对江水、山色、花草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而《登鹳雀楼》则更注重对历史和人文的思考,通过对楼上楼下的
景色和历史人物的联想,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衰和人生短暂的感慨。
其次,可以与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进行对比。
两首诗都
以描写春天的景象为主题,但《钱塘湖春行》更注重对江南春天的
描绘,通过对春雨、春风、春色的描绘,展现了江南春天的生机和
美丽。
而《春晓》则更注重对春天的感受和思考,通过对清晨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此外,可以与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进
行对比。
两首诗都以描写夜晚的景色和感受为主题,但《钱塘湖春行》更注重对夜晚的描绘,通过对月亮、星光、夜色的描绘,表达
了作者对夜晚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则更注重对秋夜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通过对凉风、秋虫、寂静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生短暂的感叹。
通过对比阅读《钱塘湖春行》与其他古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的独特之处。
每首古诗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表达方式,通过对比阅读,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古人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能够提升我们对古诗的欣赏水平。
例谈古诗词对比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2020.12文咸宁课标明确指出“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统编本教材对古诗词教学的重视有目共睹。
篇目数量的增加,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根植于课堂,用古典文学陶冶学生的心灵,教材编者的高瞻远瞩令人欣喜。
在广泛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巧设对比点,采用比较阅读的方式,不失为古诗词教学的一个好方法。
下面我以统编本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诗三首》为例来谈一谈具体的教学方法。
古诗词的对比阅读,即在教学时,将两首或两首以上的诗词,从内容、形式、主题思想、抒发情感等多方面进行比较、对照,这样既可以有机整合教学内容,使课堂更有效率,又能活跃思想,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现以本课的三首古诗《暮江吟》《题西林壁》《雪梅》为例读读如何对比阅读。
一、自主阅读,明确对比点,奠定认知基础上述三首古诗,内容存在相似之处,均描写了自然景物的美;体裁也都属于七言绝句;情感更是存在共通之处,都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虽不是同一作者写的,但主题类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借景抒情角度出发,分析古诗词之间的共同点,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提高他们的归纳总结能力。
引导学生以表格形式对三首古诗的作者、描写内容、结构形式、思想情感等进行自主探究,帮助他们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及作者的心境及写作意图,引导学生主动挖掘出古诗词中的内涵,从而为下一步的对比鉴赏奠定基础。
二、求同存异,分析对比点,吟诵文章精华有了对三首古诗的共同认识,存异比较一定会激起学生的极大兴趣。
这三首古诗词虽同为写景,但作者所处的朝代及历史背景不同,在景物描写、情感抒发、立意感悟上也存在差别。
《暮江吟》格调清新,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喜悦之情;《题西林壁》的作者在名胜景致的描写中独辟蹊径,寓理于景,发人深省;《雪梅》比俏争春,作者用独特视角,将平凡的景物写出了新意。
以此为契机,教师可借助书中的注释讲解,辅助不同的背景资料,延伸拓展。
最新-《登鹳雀楼》对比阅读的答案(最新7篇)
《登鹳雀楼》对比阅读的答案(最新7篇)《登鹳雀楼》对比阅读的答案1作者:李和明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登鹳雀楼》是连黄口小儿都能够背诵的名诗。
作者是唐代略带些神秘色彩的王之涣。
说他神秘,是因为这位诗人名气不小,但人们对他的生平却所知不多○1,也因为他现存诗作不足十首却偏偏至少有两三首脍炙人口,“皤发垂髫,皆能吟诵”。
○2比如这首小诗,我们可以很方便地在许多古代诗歌选本中发现它的身影。
也许正应了那句“熟视无睹”的老话,因为我们对这首作品太熟悉了,似乎也就很少有人会对诗歌本身进行一番深入的探究,比如我们不妨一问: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人在作品中到底希望表达些什么?不妨先读一些有关的赏析文字吧。
“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
……从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
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和一登楼的过程,而含义深远,耐人思索。
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的远的哲理。
”○3这是直接把这首诗归入哲理诗的见解。
赏析文字中这样赞叹:“像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
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4“此诗不仅刻画了祖国的壮丽山河,而且写出了登高远望的襟怀。
向西远看,夕阳贴着高山落下,黄河滚滚流向大海。
要想看到千里之远,就得再登上一层高楼。
后二句揭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这一生活哲理,成为不朽的名句。
”○5“《登鹳雀楼》它不仅仅是一首诗,可以让人领略昔日大唐王朝诗人王之涣壮志凌云的胸怀走进他的梦幻世界,和他一起感受世间的苍穹;名而它更像一幅不老的国画:西下夕阳的余晖、奔腾黄河的水流、迭宕起伏的山脉、水天一色的景象。
那样富有感染力,那样迷人,让人流连忘返;它也是一坛千年老酒,喝一口品下,醇香四溢回味无穷,陶醉在其中,其乐无穷;更像人生一个前行的座右铭,是自勤勉励,奋发向上,登高望远的一曲华章。
古诗词对比阅读
古诗词对比阅读
哎呀,咱来说说这古诗词对比阅读,可真是有意思极了!就像你走
进了两个不同的奇妙世界。
比如说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那是何等的豪
迈自信啊!仿佛能看到他站在高山之巅,仰天长笑,对命运的不公大
声说“不”!再看看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又是多么深沉的忧国忧民呐!这不就像一个慈祥的长辈,满心满眼都
是对孩子们的关怀和担忧吗?
还有那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多悠闲自在,是不是就
像你在繁忙工作后,找了个安静的角落,什么也不想,只是静静地看
着天空发呆?而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则充满了
金戈铁马的气势,难道不像一位英勇的战士,在战场上奋勇杀敌?
古诗词对比阅读,不就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奇妙旅行吗?在这旅行中,你能领略到各种不同的风景,感受到各种不同的情感。
难道你不想来
这么一场独特的旅行吗?
我的观点就是:古诗词对比阅读就像打开了一个宝藏盒子,每一次
对比都能发现新的惊喜,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丰富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真的太值得我们去探索啦!。
梁甫行 课外古诗对比阅读
梁甫行课外古诗对比阅读“哎呀,今天老师布置了要对比阅读《梁甫行》和另一首古诗呢,这可咋办呀?”我愁眉苦脸地对妈妈说。
妈妈笑着摸摸我的头,说:“别着急呀,咱们慢慢来。
”于是,我坐在书桌前,开始认真思考。
我想起了课堂上老师讲《梁甫行》时的情景,那里面描写的边海人民的艰苦生活让我印象深刻。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我轻声念着,仿佛看到了那些在艰难环境中挣扎求生的人们。
这时候,爸爸走了过来,他说:“儿子,你可以找一首同样描写人民生活的古诗来对比呀。
”我眼睛一亮,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我赶紧翻开古诗集,找啊找,终于找到了一首《观刈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我读着这首诗,感觉和《梁甫行》有一些相似之处呢。
我兴奋地对爸爸说:“爸爸,你看这首诗也是写人们劳作很辛苦呢!”爸爸笑着点头说:“是呀,那你再仔细对比看看,它们有哪些不同呢?”我开始认真分析起来,“《梁甫行》主要是写边海地区人民生活的困苦,环境很恶劣;而《观刈麦》是写农民在农忙时节的辛苦劳作。
哎呀,这两首诗虽然都写了人们生活不容易,但角度不太一样呢!”我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样。
妈妈在一旁听了,也笑着说:“儿子,你分析得很有道理呀!那你从这两首诗里学到了什么呢?”我想了想,说:“我学到了要珍惜现在的生活,我们的生活比他们幸福多了,不能随便浪费粮食啥的。
”爸爸妈妈都欣慰地笑了。
我突然觉得,原来对比阅读古诗这么有趣呀!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也能有更多的收获。
就好像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不同的事情,也可以通过对比来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呀。
我以后一定要多读古诗,多去发现它们的美妙之处!这就是我对比阅读《梁甫行》和《观刈麦》的感受,真的很棒呢!。
小学生古诗文对比阅读
一、【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天净沙·秋思】[元]·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秋词》与《天净沙·秋思》都描写怎样的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2.《秋词》与《天净沙·秋思》写的是同样景物,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截然不同。
《秋词》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天净沙·秋思》却流露出怎样的情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谈一谈《秋词》与《天净沙·秋思》在表现手法上的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小池》与《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都描写的是荷花,但写的是不同生长期的荷花,请作简要概括,然后指出各自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池》与《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描写对象都一样,但写法各有不同,请具体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两诗你更喜欢哪一首?请说一说喜欢的理由。
二年级下语文古诗对比阅读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绝句》①两个黄鹂鸣翠柳,②一行白鹭上青天。
③窗含西岭千秋雪。
④门泊东吴万里船。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①毕竟西湖六月中,②风光不与四时同。
③接天莲叶无穷碧,④映日荷花别样红。
43.写出《绝句》这首诗中表示颜色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4.《绝句》①②两句诗描写了几个景物,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5.“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是《绝句》中第___句诗的意思。
46.“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是《绝句》中第____句诗句的意思。
47.请把《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①②两句诗的词语按照你的理解排列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8.诗句描绘的是西湖的___和____,向人们展示了____西湖的独特景色,表达了诗人对____的赞美之情。
49.诗句运用。
你看见刚刚开放的荷花会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你看见盛开的荷花可以说:“______________。
”【答案】43.黄翠白青44.黄鹂柳树白鹭青天45.③46.④47.六月西湖风光毕竟不同四时48.莲叶荷花六月西湖景色4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2019·全国二年级课时练习)读一读,做一做,再背一背。
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夜雪[唐]白居易已讶衾(qīn)枕(zhěn)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zhé)竹声。
107.柳宗元的《江雪》和白居易的《夜雪》都是写_____。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写______(地点)的雪大。
白居易写的是_____(时间)下雪,听到_____便知道雪很大。
【答案】雪山中夜里竹子折断的声音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甲)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05.古诗三首(对比阅读)
特 季 定 节 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秋 思
情感
洛 阳 城 里 见 秋 风,
欲 作 家 书 意 万 重。 复 恐 匆 匆 说 不 尽,
行 人 临 发 又 开 封。
长相思
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情感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 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泊船瓜洲 ———
表情 写景抒情, 达 感
思念家乡。
秋思 ——— 叙事抒情,
思 乡
思念家乡和亲人。 怀念故园
长相思 ——— 写景、叙事融合,
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泊船瓜洲 秋思 长相思
古诗 词(上、下阕)
体 裁
王安石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字介甫,晚年号半山,北宋临川人。 年轻时,中进士,任过宰相,后被迫 离职。“唐宋八大家之一”
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倔强的性 格,诗常常以梅、松、竹为内容。
张籍,唐代诗人。韩愈的学生。 主要作品《塞下曲》、《行路难》《征妇怨》, 多反映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之作。
纳兰性德
满州人,清代词人,文学
成就以词为最,现存词三百四
十二首。时人誉“清代第一词 人”。
泊船瓜洲 ——北宋·王安石 (唐宋八大家之一) 秋思 —— 唐 · 张籍
长相思 —— 清 · 纳兰性德 (清代第一词人)
作 者
季节、特定景物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季节、特定景物
秋
思
洛 阳 城 里 见 秋 风, 欲 作 家 书 意 万 重。 复 恐 匆 匆 说 不 尽, 行 人 临 发 又 开 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天净沙·秋思】[元]·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秋词》与《天净沙·秋思》都描写怎样的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2.《秋词》与《天净沙·秋思》写的是同样景物,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截然不同。
《秋词》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天净沙·秋思》却流露出怎样的情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谈一谈《秋词》与《天净沙·秋思》在表现手法上的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小池》与《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都描写的是荷花,但写的是不同生长期的荷花,请作简要概括,然后指出各自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池》与《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描写对象都一样,但写法各有不同,请具体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两诗你更喜欢哪一首?请说一说喜欢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为送别诗,李白把思念之情托付给(),情感热烈奔放;而郑谷则用()字表明情感基调,抒发了()的感情。
5、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简要分析“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简析郑谷这首诗在抒情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从军行》和《渔家傲》在所写内容上有什么共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军行》和《渔家傲》在写法上有何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两首诗词在思想风格上有何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1)贺诗和曾诗中都有"不知"二字。
请分析其不同的感情色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曾诗"不知天地有清霜"如改为"不知秋后有清霜"于文意也可通。
你觉得哪一种更好些?请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运用朴素的文字,描绘春色如画的美景,诗中“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句与《春雪》的哪一句所描写的春色与所表现的心情是一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揭示一个重要的哲理,请予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二首诗“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两句构思新巧。
请简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