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环境约束关系研究
长春市再生水利用规划研究
长春市再生水利用规划研究金霏霏【摘要】将再生水纳入长春市城市水资源总体配置,从整体上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恢复水生态、保护水环境、塑造水文化、提高城市安全,是长春市水资源战略重要策略.文章以长春市再生水利用为例,分析再生水现状存在的问题,确定发展目标和思路,优化资源配置,制定再生水利用中长期规划方案,并从社会、环境、生态和经济方面进行了效益分析.【期刊名称】《黑龙江水利科技》【年(卷),期】2019(047)001【总页数】5页(P1-5)【关键词】再生水利用;规划;水资源;长春;效益【作者】金霏霏【作者单位】长春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长春1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703长春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7.46亿m3。
2016年水资源总量为45.22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24.96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21.24亿m3,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重复计算量为0.98亿m3。
长春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355m3,为吉林省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的1/4,为全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的1/6,属于极度缺水和生态缺水地区,对远距离调水有一定的依赖程度。
长春打造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需全面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发展再生水利用工程,将再生水纳入城市水资源总体配置,整体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恢复水生态、保护水环境、塑造水文化、提高城市安全。
通过再生水综合利用,缓解城市水资源危机、建立城市健康水循环,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长春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 长春市再生水利用现状1.1 再生水设施现状1.1.1 北郊污水处理厂长春市北郊污水处理厂是长春市最大的污水处理厂,位于长春市区东北方向北环城路旁,主要对伊通河两岸排水区的生活污水和少量工业废水进行处理,污水深度处理设计规模为10万m3/d,污水处理厂污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
该厂占地32hm2,总投资9.1亿元,一级处理部分于1999年5月开工建设,并与2000年8月投产运行,2006年5月对原厂进行升级改造,2007年9月二级处理正式投入运行,深度处理于2008年底运行。
吉林省水资源供缺现状分析
吉林省水资源供需现状分析摘要:吉林省是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省份之一,通过分析吉林省自然概况和水资源分布特点,可以看出吉林省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匀,东部山区水资源丰富,而中西部平原地区水资源相对缺乏,水资源的可利用量不多,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本文根据吉林省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现状,提出吉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思路和建议,进而促进吉林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资源;供需;措施;吉林省Jilin Provin ce, water supply and demand analys is0503 Depart mentof Histor y and Geogra phy classe s Yang ChaoAbstra ct:Watershorta ges in China's JilinProvin ce, one of the provin ces,Profil e of JilinProvin ce throug h the analys is of natura l and waterresour ces distri butio n, we can see that the spatia l and tempor al distri butio n of waterresour ces in JilinProvin ce uneven,the easter n part of mounta in is rich in waterresour ces,the centra l and wester n plains and the relati ve lack of waterresour ces,utiliz ation of waterresour ces can be limite d,very conspi cuous contra dicti on betwee n supply and demand.In this paper,JilinProvin ce, watersupply and demand in accord ancewith the obviou s contra dicti on betwee n the status quo, the sustai nable use of waterresour ces in JilinProvin ce of the basicideasand sugges tions, and the promot ion of JilinProvin ce, econom ic and social sustai nable develo pment.Key words:Waterresour ces; supply and demand; measur es; Jilin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长春市1994-2004年水足迹研究的开题报告
长春市1994-2004年水足迹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的背景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然而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城市对水资源的需求逐步增加,而限制城市水资源供应的因素也越来越多。
长春市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工商业城市,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水资源压力日益增大。
因此,对长春市水足迹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二、研究的目的
本研究旨在全面了解长春市1994-2004年间的水资源供需情况,进一步探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的关系,为长春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三、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调查、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等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收集和整理长春市有关水资源的文献资料,分析长春市水资源的基本情况、特征和利用状况;
2. 通过实地调查,统计分析长春市1994-2004年间水资源的供应状况和需求量,以及城市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影响;
3. 基于有效数据,运用水足迹分析方法,分析长春市1994-2004年间的水足迹状况,探讨城市发展与水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
四、研究的意义
本研究对于长春市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方面,通过分析长春市水资源的供需状况和水足迹状况,为长春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另一方面,研究长春市水足迹的变
化趋势和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的关系,提出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和利用策略,为长春市水资源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长春城市发展对地表水资源环境影响研究的开题报告
长春城市发展对地表水资源环境影响研究的开题报
告
一、研究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其中水资源环境问题尤为突出,地表水质量的恶化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长春市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城市,其地表水资源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污染问题。
因此,对长春城市发展对地表水资源环境的影响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长春市发展对地表水资源环境的影响,为制定地表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推动长春市地表水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利用。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内容包括长春市地表水环境现状分析、对长春市发展对地表水资源环境的影响评价、长春市地表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对策等方面。
具体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资料分析、实地考察、水质监测和数据统计分析等。
四、研究计划
第1-2个月:查阅文献资料,分析长春市地表水环境现状和污染来源。
第3-5个月:开展实地考察和水质监测工作,对长春市主要河流、湖泊和水库进行调查和监测。
第6-8个月:基于实地调查和监测数据,进行评价分析,探讨长春市发展对地表水资源环境的影响。
第9-10个月:制定长春市地表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对策,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第11-12个月:撰写论文并进行答辩。
五、预期成果
本研究将形成一份完整的论文,并在相关学术期刊上发表。
同时,本研究的成果还将为长春市地表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
关于长春市地下水污染调查与防治对策
关于长春市地下水污染调查与防治对策【摘要】长春市地下水污染是当前环境保护中的重要问题,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本文首先介绍了长春市地下水污染的现状和危害,明确了研究的目的。
接着阐述了地下水污染调查方法和防治技术,同时分析了长春市地下水污染防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防治建议和预防措施,包括加强地下水监测和管理、推广地下水治理技术以及建立长效机制。
最后结论部分强调了加强监测和管理、推广技术和建立机制的重要性,希望能通过这些措施有效地解决长春市地下水污染问题,保护人民健康和地下水资源。
【关键词】地下水污染、长春市、调查、防治、技术、建议、预防措施、监测、管理、治理技术、长效机制、研究目的、现状、危害、引言、正文、结论1. 引言1.1 长春市地下水污染现状长春市地下水污染现状严重,主要表现为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水等多种污染源的影响。
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和重金属,经过排放后直接渗入地下水层,导致地下水中有机物浓度超标、PH值异常偏低或偏高,重金属含量过高,严重危害了地下水的质量。
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自农药和化肥的使用,这些化学物质会通过土壤渗透至地下水中,使地下水中农药残留物超标,影响人体健康。
城市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其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和微生物,若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地下水中,会引发地下水细菌污染和异味问题。
长春市地下水污染现状严重,亟需加强监测和治理工作,以确保地下水资源的安全利用。
1.2 地下水污染的危害地下水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地下水是重要的饮用水资源,一旦受到污染,会直接危害人们的健康。
受污染的地下水中可能含有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物等,长期饮用这些污染的地下水会引发各种健康问题,包括肝肾损害、癌症等。
地下水污染还会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农田灌溉用水若受到污染,会导致农作物生长受阻,甚至造成农作物死亡,降低农业产量。
长春市水资源管理条例(2009年修正)
长春市水资源管理条例(2009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长春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0.01.06•【字号】长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3号•【施行日期】2010.01.06•【效力等级】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已被修订•【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长春市水资源管理条例(2000年2月23日长春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2000年5月26日吉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批准根据2004年6月30日长春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2004年7月28日吉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批准的《长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根据2009年8月27日长春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2009年11月27日吉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的《长春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长春市水资源管理条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适应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均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水资源是指地表水、地下水。
第四条水资源管理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利用、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讲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发放取水许可证、统一管理水量水质、统一征收水资源费的管理制度。
第五条实行计划用水,厉行节约用水。
鼓励、支持发明和采用先进的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建立节水型社会。
单位和个人有节约用水的义务。
第六条市、县(市)、双阳区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划,节约用水规划,水中长期供求计划,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长春市城区水系连通建设
长春市城区水系连通建设浅析摘要:长春市是东北地区中心城市之一,城市发展目标是城乡发展协调、基础设施完备、生态环境良好、适宜居住的生态园林城市,城市主要水系为伊通河及其支流。
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多,大部分河流已失去往日的碧水清波,有的甚至成为臭水沟和排污通道。
通过对长春市周边的河湖进行连通,实现水量优化调配,对改善长春市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保护城市生态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水系连通;水污染;建设abstract: changchun city is one of the central city in northeast china, the urban development goal is the coordin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frastructure complete, goo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cological livable garden city, the city’s main water system for yitong river and its tributaries. in recent years, as the city scale, the population increasing, most of the rivers has lost old west, blue water, or even become a gutter and drainage channels. of changchun city surrounding lakes connected, realize the optimization of water allocation, to improve the changchun city environment, promote city image and city ecology is of positive significance.key words: water system connecting; water pollution;construction of the.中图分类号:k92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一、水系连通的作用2011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完善优化水资源战略配置格局,在保护生态前提下,尽快建设一批骨干水源工程和河湖水系连通工程,提高水资源调控水平和供水保障能力”。
长春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实例分析
长春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实例分析文章主要从水资源承载能力、水环境承载能力概念、评价方法、评价结果讨论及建议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就长春市实际情况举例探讨。
标签:水资源;承载能力;负载指数1 概述水资源承载力,也可以称为水资源开发容量,其定义为水资源一定的社会生产和技术水平条件下,能够提供于工业、农业等生产用水以及生活等用水的能力[1]。
水资源由天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三部分组成。
长春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44400万m3,长春市位于吉林省中部地区,水资源比较紧缺,可利用的水资源也比较少,供需之间矛盾比较突出,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都产生较大影响。
2 水资源承载能力定义反映水资源状态的指标主要有水资源负载指数、水资源承载力以及水资源承载指数[2-4]。
本文从人口、经济以及资源等方面,对长春市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开发的潜力等进行综合分析和讨论,初步探讨如何结合当地水资源具体情况实现水资源缺乏城市可持续发展。
式中C为水资源负载指数;P为人口,单位万人,G为GDP,单位亿元;W为水资源总量,单位亿m3;K是与降水有关的系数,取值见下式:其中R为年降水量,单位mm。
根据水资源负载指数的高低,可以将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划分为六级,分级结果及其物理意义见表1。
3 长春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实例分析水资源总量、人口、GDP、降水量的数据来源于吉林省统计年鉴,具体数据及分析见表2、3。
4 结果讨论通過对水资源负载指数、水资源承载力和水资源承载指数分析可知,长春地区水资源负载指数高于10,水资源承载力小于实际人口数量,按照水资源承载指数评价的水资源承载力为人水平衡,水资源承载力状况处于临界超载状态。
从水资源的特点上看,长春为吉林省中部缺水地区,其本身的降水量、水资源总量较少。
从经济及人口特点上看,长春属于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的地区。
长春地区的耕地面积是吉林省各地区中最大的,因此所需的农业灌溉用水量大;长春作为吉林省省会,第二产业发达,工业用水需求量很大。
长春市地表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其成因分析
锌 、 、 、 化物 、 大 肠 菌 群 , 镉 硒 氟 粪 共计 1 9项 。所 有
双 阳河 监测 断 面 为 双 阳水 库 和新 安 站 .评 价 总河 长 为 9 .k 双 阳水库 代 表河 长 2 .k 全 年 28 m. 50 m.
() 2评价 标 准
物 为 氨 氮 、 学需 氧 量 、 锰 酸盐 指 数 和 五 日生 化 化 高
需 氧 量 . 站污 染 程度 和上 年度 相 比 , 本 一致 。 该 基
伊 通 河干 流 评价 河段 总 长 2 54 m, 立 城水 2. k 新 库 汛 期 、 汛期 及 全 年 , 为 Ⅲ类 水 ; 经 长 春 市 非 均 流 区后 , 长 春市 区工业 废 水及 生 活污 水 的影 响 , 受 长
第 1 2期 ( 总第 3 5期 ) 5
[ 文章编号】10 - 8 6(O 1 2 0 7 - 3 0 9 2 4 2 l )1- 0 80
吉 林
水
利
21年 1 01 2月
长春 市地表水环境 污染现状及 其成 因分 析
刘 文. 尹 华 ( 吉林 省 水 文水 资源局 , 吉林 长春 1 0 2 ) 302
能 区个 数 达标 率 0 二 级 水 功 能 区个 数达 标 率 为 %:
3 O% 。 0.
三道 沟 河代 表 站 为太 兴 , 价河 长 5 . m, 评 96 k 全 年为 劣 V类水 。
() 2水功 能 区河 长达标 率 评价 水 功能 区总河 长达 标 率为 2 . % .其 中一级 52 3 水 功能 区河 长达标 率 O : % 二级 水 功 能 区河 长 达标
关于长春市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关系的几点思考
关于长春市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关系的几点思考作者:宋云婷来源:《商业文化》2020年第29期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但同时又出现了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
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本文通过梳理环保与经济发展的理论模型,对长春市当前的发展阶段及面临的问题进行评估,从而在未来统筹协调环保与经济发展的思想举措。
理论基础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部分学者对经济发展和环保问题进行了研究。
揭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主要包括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波特假设和污染天堂假设等。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指经济由低水平发展到较高程度,由低水平发展到高速开发的过程,环境质量基本上表现出从恶化到抑制,再减轻到保持,最后到改进这样一个良好的发展过程,从整体上看,经济与环境的发展状况呈良性相互作用的发展状态,即呈倒U型发展。
波特假说。
适当的环境规则会促进企业创新的努力,使得努力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采取更先进的方法降低环保成本,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适当的环境管理可以鼓励企业创新,并对生产成本进行创新的补偿,从而弥补产生成本的增加所带来的损失,甚至能产生净利润。
污染天堂假说。
指污染密集工业的企业,倾向于在环保标准较低的国家或地区建立环保标准。
在其他条件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污染工业趋向于由环保政策较为严格的国家转向相对宽松的环保。
发达国家的环境保护政策一般比发展中国家更严格,因此耗能高、低污染、高污染行业呈向发展中国家集中趋势。
近几年,一些经济学家们使用了新的计算方法,证实了污染天堂的存在。
长春市的实证分析2019年,长春市人均GDP11246美元,相当于1980年的美国,1985年的日本同期水平,即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这一阶段,在这一时期日本和美国的产业结构发生转型、环境质量开始改善,环保产业高速发展。
根据经验判断,当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时,即将迎来环境拐点。
长春市城区供水水源优化配置及供水调度方案研究
长春市城区供水水源优化配置及供水调度方案研究作者:管延海淑坤(等)来源:《农业与技术》2013年第12期摘要:长春市是吉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资源性缺水的城市,本文通过对长春市供水水源现状的分析及未来需水的预测,提出中长期解决长春市供水优化配置与供水调度方案,以保障城市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保证极端特殊情况下能供上水,保证人民群众生活对水的基本需求,保证社会各项活动正常进行。
关键词:长春市城区;供水水源;方案研究中图分类号:TU991.11 文献标识码:A长春市是一个水资源比较贫乏的城市,水资源一直是困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这种“多水源、多用户”供水格局的城市供水水源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存在水源的危机情形、是否能保证供水安全,是民生十分关注的问题。
为此,需要从长春市的政治、经济、城市发展、市民生活的不同视角去分析城市水源配置的合理性以及水源危机的紧迫性,以保障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小康社会建设。
研究城区供水水源优化配置与调度方案,对保证城市正常供水及城市供水水源遭受突发性污染和遭遇特枯水期2种情形予以分析、研究,提出解决城区供水与蓄水矛盾的办法和水源应急配置预案,显得十分迫切。
本项目源于水利部下达的长春市节水型社会专题研究项目,方案的编制结合长春市供用水的实际,研究成果可以做为今后水资源管理与供水调度的理论依据。
1 长春市经济社会及水资源状况1.1经济社会状况长春市位于吉林省中部,地处松辽平原的东部边缘。
地理位置为东经124º18´~ 127º02´,北纬43º05´~ 45º15´。
长春市市区面积3126km2(不含双阳区),长春市城区由朝阳区、绿园区、宽城区、二道区、南关区5个城区及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春净月潭旅游经济开发区和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组成。
建成区面积350 km2。
长春市主要水源地及湿地保护与治理对策研究
2 . 1 . 2对石头 口 门水库二级保护 区内及邻 近二 级保 护区的准保 境 已经刻不容缓 。 护区 内的长春市教委教育基地 、莲花山滑雪场 、龙 湾山庄 、星 科学确定地下水 资源可开采量 ,并结合外调水人长工程 , 星造纸厂 、九牛乳业生态养殖场 5家污染企业 的排 污 口进行 限 实施压采水源替代措施 , 同时加强地下水资源的管理体 系建设 ,
2主 要 水源 地 的保 护 措 施 2 . 1 石 头 口门 水库 保 护
石头 口 门水 库 是 长 春市 重 要水 源 地 ,建库 于 1 9 5 8 年, 1 9 5 9 年 开始蓄水 ,1 9 6 5 年 主体工程竣 工 ,位 于吉林省 中部 , 第二松花江支流饮 马河 中游 ,是一座 以防洪除涝 、城市供水 、 农 田灌溉 为主 ,结合 发 电、养鱼 、旅游等综 合利 用的大 ( I ) 型水 利枢纽工程 。水库控制 流域面积 4 9 4 4 k m ,占整个饮马河 . 3地 下水 保 护 流域 的 6 0 % 左右 ,总库容 1 2 . 7 7亿 m ,兴利库 容 3 . 8 6 亿m , 2 设计 年 向长 春市供水 1 . 6 8 亿n l ,基本保证 下游 的饮 马河灌 区 地 下水 资源是支撑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保障 国家安全的 的农 田灌溉 ,是 引松工程 的重要 中转站 ,是长春 、九 台等市 的 基础资源 ,也是地表水 的战略性后备经济资源 ,是宝贵财富 , 重要水源地 。 更是长春市水资源 的有机组成部分 。地下水是长春市的重要水 2 . 1 . 1 为了有效 防治 面源污染 ,石头 口门水库在水 库上游浅 源之一 , 目前长春市 区和德惠市区局部地区 已经 出现地下水超 滩处栽植 芦苇 ,限制人类对耕地 的开垦 ,增加湿地保护 面积 , 采 等问题 ,虽然还 尚未 出现地面沉降 、水质恶化等一系列生态 提高水库 蓄洪 能力 ,调 节气候 ,减少 泥沙对水库 的淤积 ,防止 问题 ,但须预 防为主 。现在人们只注重使用地下水 ,很少重视 水体 污染 ,提 高水质 的 自身净化能力 。 节 约与保护地下水 。因此 ,加强地下水资源保护 ,改善生态环
长春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长春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摘要:本文就长春市水资源量及其分布特点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长春市水资源潜力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措施。
关键词:长春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1 流域自然地理概况1.1 自然地理概况长春市位于吉林省中部,地理位置为北半球中纬地带,东经124°18′~127°02′,北纬43°05′~45°15′。
现辖榆树市、农安县、德惠市、九台市、双阳区、朝阳区、南关区、宽城区、二道区、绿园区等4个县(市)6个区。
西北与松原市毗邻,西南和四平市相连,东南与吉林市相依,东北同黑龙江省接壤。
全市土地总面积20571 km2。
1.2河流概况长春市境内水系主要由第二松花江、拉林河两大水系的部分河流和西北部闭流区组成。
第二松花江水系在本市流域面积为14799km2,占全市总面积的71.9%,其主要支流有饮马河、伊通河、沐石河、双阳河、雾开河、新凯河、小南河等;拉林河水系在本市流域面积为3944 km2,占全市总面积的19.2%,主要支流有卡岔河等。
1.3工程概况截止到2007年,长春市共修建水库228座,其中:3座大型水库,总库容为20.7亿m3,兴利库容7.12亿m3;16座中型水库,总库容为4.75亿m3,兴利库容1.79亿m3;52座小(一)型水库,157座小(二)型水库,总库容为2.017亿m3,保护下游耕地面积23.46万hm2;共有百千瓦以上机电排灌站156座,提水能力81691万m3/a。
引松入长工程两期工程总设计供水能力3.08亿m3/a。
1.4气候长春市的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类型,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温暖短促,秋季晴朗温差大,冬季严寒漫长。
多年平均气温4.8℃,最高气温39.5℃,最低零下39.5℃,多年平均日照2866h,无霜期为140~150d。
长春市多年平均降水量565.0mm,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6~9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78.1%。
长春市南湖水资源危机及对策研究
南胡另一重要水源是降水。 南湖水面面积为 09 . 1k 长春市多年平均年降水量是 5 1511 7 . 21 2 。以此估算南瑚瑚面 1 年接纳的降水量约为 5 万 Ⅲ 另外 , 2 ] 降落在南湖四周树林 、 草地的降水 。 在被树木 、 草地、 土壤吸附后的剩采部分也汇人
(、 i中国地质大学环水系 。 湖北 武汉 407 ;、 304 2 吉林大学环境工程系 , 吉林 长春 10 2 ) 30 1
【 要]南潮术源日 摘 道枯蝎, 存在着干嗣酌趋势。本文对此进行了深^酌剖析, 出井详细论述了 提 初步酌辑决方案
() I 引导曼多的雨术进^ 南湖 ;2旨理开采地下术费泺;3 修建 闸门式排术堰 ; ) 造地袁轻漉。 () () ( 疏 4
维普资讯
2 0 第 1 ( 2 总 20期 ) 0 2年 期 第 O卷 1
文章 编号 ]10 — 6 4 20 ) 1 0 3 — 2 0 2 0 2 (0 2 0 — 0 3 0
东北水 利水 电
长春市南湖水资源危机及对策研究
周 俊 李绪谦 , , 宿青 山
据测 算 ,南 湖 0 9 . 1h 水 面的年蒸 发量 约 为 18万 5
。
南湖。树林 、 草地的面 积约为 14k 树林 草地 的 吸 收 系数 .
,
如' *给水谓 。 l 【 那么南 湖的入水量小 于蒸发量 . 南湖水体存在
为 3 9 4 9万m 。 8— 3 ’
降水总量约为每年 19 m 。 1 万 然而 。 按南湖四周分水岭所包 括的区域计算 。 汇水面积约为 1 m 。腺 去上述 2 3h 还 6k 2 .
有 1. 的降水汇集区的降雨可 以引^南湖 ,作为南湖 37k
长春市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环境约束关系研究
[收稿日期] 2008-01-11[基金项目]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 cx2-yw -425);长春市国土资源局土地规划修编项目(k09p8).[作者简介] 陈定贵(1968))男,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土地规划与管理、城市发展与环境变化等研究;吕宪国(1957)),男,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湿地生态过程与环境效应研究.[文章编号]1000-1832(2008)02-0130-06长春市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环境约束关系研究陈定贵1,2,吕宪国1,王艳平3(1.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12;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3.吉林省第五地质调查所,吉林长春130500)[摘 要] 选取长春市作为研究区,通过分析近20年来长春城市化进程特征,认为当前长春市经济发展仍处于工业化中期初始发展阶段.快速的城市化过程加大了城市用水的需求以及水环境污染压力,根据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环境之间的约束关系,将长春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环境耦合作用过程在较长时间尺度上分为四个阶段,即低水平协调阶段、拮抗阶段、磨合阶段和高水平协调阶段.长春城市发展目前正处于磨合阶段,也是实现水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为关键时期.长春未来城市发展战略为城市水资源环境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既要兼顾保持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城市化发展水平,同时又要保证一个较高的生态城市建设目标,因此,/节水型城市0和/水环境友好型城市0是长春未来生态园林城市发展目标的必然选择.[关键词] 城市化;区域发展;水资源;水环境[中图分类号] X 144 [学科代码] 610#1030 [文献标识码] A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城市的命脉.城市水资源环境不仅是人们生存、居住的外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支柱,而且是直接影响城市系统进化的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作为重要的、基础性的资源,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将关系到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发展目标的实现.一方面,在城市形成和发展中,水作为关键的生态环境因素介入其中,是城市生态经济系统赖以生存、运行、发展的/血液0和系统内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的主要媒介,起着关系城市生存、影响城市风貌和美化城市环境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对城市而言,水不仅是城市生存与发展不可替代的物质条件,更是城市优美环境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良好的水环境对城市的旅游开发、吸引外资等方面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可以直接影响城市投资环境和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1].当前人们对水与社会经济发展、水与环境的强烈关注反映出水资源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和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口逐步向城市集中,人们对城市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城市环境质量的提升、城市空间形态结构以及土地价值的开发等,在很大程度上都与城市内部水环境及其周边地区的水环境密切相关[2,3].因此,如何加强城市水资源环境建设,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长春市作为全国40个严重缺水城市之一,市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省人均水平的1/4.近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水资源短缺伴随水环境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制约着城市的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城市水资源环境管理、开发、利用已经成为长春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第40卷第2期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Vol.40N o.22008年6月Journal of N ortheast N ormal U niversity (N atural Science Edition)June 20081 长春市城市化进程特征1.1 城市建设发展特征长春市是吉林省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其行政区域包括所辖市区和所属县(市)两部分,所属县(市)包括农安县、榆树市、德惠市、九台市4个县(市),市区是指包含双阳区的6个行政区,市区城镇化率75.6%,城市规划区面积3911km 2.当前,长春市城镇化发展进程加快,城市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迅速提高,城市产业经济发展快速增长,城市空间扩展明显提速,城市核心区以立体扩展方式为主.从长春市城市建设开始至今,大约经历了200年的演变历史.在我国城市形成、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长春属于一个年轻的城市[4].就城市用地总体结构而言,基本属于单中心-外围结构类型,城市中心区和外围组团组成集中紧凑,卫星城镇相对发育迟缓.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长春城市空间扩展速度明显加快(见图1).中心城市用地规模(建成区面积)1980年为104km 2,到2004年已经达到239km 2,增长较快的1996)2003年间,城市建设用地年增长量达到796.54hm 2,平均年增长率为1.2%.图1 1979)2002年长春市城市建设用地发展变化曲线图1.2 城市人口发展变化特征1983)2003年的20年间主城区人口呈持续增长趋势,1983年长春城区人口为162.61万人,2003年已经达到272.3万人.根据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1978)1990年人口增长速度较高,12年间平均增长率达到2.687%;1990)2003年增长速度走低,13年间平均增长率为1.982%.长春市人口分布呈现很大的地域差异性.其中,主城区聚集了规划区88%的人口.市区非农人口比重持续上升,明显呈现出与城市化水平发展同步上升趋势.此外,城市暂住人口增长较快,特别是主城区外来人口的增长速度在加快.和1983年相比,城市暂住人口增长了近2倍.1.3 城市产业与经济发展变化特征2003年长春市人均地方生产总值达到2260美元,城镇化水平达到43.6%,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87.7%,根据钱纳里的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长春市各项指标已达到工业化中期甚至后工业化时期的发展水平.但从工业发展的历程来看,长春市经济系统并不是依托地方资源赋存和比较优势建立的,而是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国家投资的产物./一五0、/二五0期间国家向长春市投资建设了大量重工业项目,使得长春在轻工业没有充分发育的情况下,直接进入了以重工业为主的发展阶段.因此,长春市工业化是一个不完整的进程,仍然肩负着工业化的重任.从产业结构看,多年来长春市第二产业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也说明长春尚未进入后工业化发展阶段.综上所述,长春市经济发展仍处于工业化中期初始发展阶段,还有较长的工业化发展的过程(见表1).表1 城市经济发展阶段指标分析指标名称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后工业化时期长春人均GDP/美元1240~24802480~49604960~93009300~148802260轻工业占工业总产值比例轻工业占优势重工业占优势轻重工业比例稳定12%城镇化水平/%<1010~3030~7070~8043.6资料来源:5长春统计年鉴20046分析长春市工业总产值组成比重(见表2),以一汽集团为核心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是长春市的主导产业,占有绝对优势;其他工业部门中,食品加工和制造业产值比重位居第二位,占工业总产值的8%左右.此外,比重超过1%的产业门类还有医药制造业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两个部门.因此,长春市已初步形成了汽车及零部件、农产品加工、光电子信息和生物与医药四大主导产业.2003年,四大支柱产业产值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9.7%.表2 长春市工业各部门工业总产值比重行业工业总产值比重/%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78.26食品加工业 4.41食品制造业 3.83医药制造业1.27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1.15从90年代开始,长春的经济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按当年值计算,1990)1995年长春GDP 平均增长速度接近30%,1995)2003年间增131第2期陈定贵,等:长春市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环境约束关系研究长速度高于15%.近20年来,不断增长的固定资产投资对长春市经济增长起了强劲的推动作用,在城市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图2数据可以反映出固定资产投资额和全社会基本建设投资额基本保持同步增长的趋势,而房地产投资量与图2 长春市1990)2003年投资总额增长趋势前两者没有很大的关联,且房地产波动幅度要远远大于二者.2 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环境约束关系分析2.1 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环境约束关系特征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环境之间约束关系主要表现为:城市人口增加、社会经济发展、城市空间扩张、产业发展带动下的城市发展对水资源需求增长的驱动,以及污染等水环境质量影响带来的压力;同时城市水资源反过来又对城市发展起到约束与限制的作用[5].为了实现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解决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可以通过减压与调节的方法,对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环境之间关系加以调控,实现城市水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见图3).图3 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环境之间的约束关系2.2 长春市城市发展阶段特征界定城镇化水平对建设用地利用方式的定性影响分析表明,根据诺瑟姆的城市化发展曲线,在不同的城市化阶段,城市化具有不同的经济内涵和特征(见图4).按S 型曲线可将城市化分为前期(起始阶段)、中期(加速阶段)与后期(完成阶段)3个阶段,分别以城市化率30%和70%作为拐点.第一阶段,即城市化初期,城镇化水平较低、发展速度较慢;第二阶段,人口向城市迅速集聚的中期阶段,其发展态势反映为S 型曲线的中间段,曲线斜率较大;第三阶段,进入高度城镇化以后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又趋于缓慢甚至停滞的后期阶段,其发展态势反映为S 型曲线的右上段,曲线斜率较小.在第二阶段,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形成的城市化/推动效应0与工业迅速发展形成的就业/拉动效应0,将促使区域城市化保持较快的加速发展,长春市城市化发展在当前以及未来一定时期内都将处于这样一个阶段.图4 城市化发展的S 型曲线132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0卷根据城市化发展不同阶段的发展趋势,可以判断长春城市发展处于城市化水平的中期加速阶段.长春市城市化发展趋势为:城市发展集中表现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大规模增长、城市大规模扩张以及城市工业与主导产业迅猛增长.城市发展突出问题表现为非农人口持续增长以及人口分布主要集中于主城区和部分近域城镇,呈现很大的地域差异性;城市进入快速的空间扩张过程,城市逐渐由单中心紧凑式向多组团蔓延式发展,尤以高新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净月潭开发区为主,造成大规模的土地资源浪费;城市快速的城市化过程加大了城市用水的需求以及水环境污染,由于长春城市水源供给的有限性使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2.3 长春市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环境耦合关系分析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环境之间的约束关系反映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是动态的、变化的过程,在一定的作用方式下是一个耦合过程.根据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环境之间的约束关系,将长春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环境耦合作用过程在较长时间尺度上分为4个阶段,即低水平协调阶段、拮抗阶段、磨合阶段和高水平协调阶段(见图5).第一阶段为低水平协调阶段,该阶段正处于图5 长春市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环境影响之间的耦合关系长春城市发展的初期,城市化速度较慢.城市人口较少,水资源需求量不大;工业并不发达,水环境污染不太严重.城市水资源基本上能够保证城市供水需求,在解放前(1948年以前)长春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环境关系一直处于该发展阶段.第二阶段为拮抗阶段,该阶段处于长春城市发展的中期,城市化速度明显加快.城市人口大规模增加,随之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增加;工业发达程度提高,水环境污染加重.城市发展生态需水、旅游业发展等用水量也在增加.城市水资源不能够保证城市供水需求.解放后(1948年以后)长春城市发展与水资源关系进入该发展阶段.第三阶段为磨合阶段,该阶段亦处于长春城市发展的中期,城市化速度进一步加快.城市人口持续增加,工业发达程度进一步提高,水环境污染严重.城市发展需水、旅游业等用水量也在增加.由于加强了水利工程建设,实施城市引水调水工程弥补了城市供水不足,加强了工业水环境污染的防控,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有所缓解.第四阶段为高水平协调阶段,该阶段为长春城市未来发展的后期,城市化速度很快.城市人口规模较大,呈多中心分布模式,水资源需求量较大;工业发达程度提高,工业水环境污染防治能力加强,全民节水意识提高,科技创新与水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促成城市发展与水环境之间处于高水平协调阶段.目前,长春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环境之间正处于4个阶段的磨合阶段.该阶段正处于城市发展的中期,城市化速度较快,城市人口大规模增加导致水资源需求量增加;工业发达程度提高导致水环境污染较严重,但是,水环境污染防控能力正在133第2期陈定贵,等:长春市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环境约束关系研究加强.城市发展生态需水、旅游业等用水量也在增加[6].由于加强了水利工程建设,城市引水调水工程、新立城水库建设、石头口门水库兴利增容工程建设,弥补了城市供水不足;水环境污染治理能力建设,使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略有缓解.但是,该阶段是能否实现水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该阶段二者之间关系处理合理将进入高水平协调阶段,否则将制约城市的快速发展.长春市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将处于磨合阶段.3未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对水资源环境影响分析3.1未来城市建设发展战略与水资源环境规划取向长春2005)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确定长春市是东北地区中心城市之一,至2020年,要把长春建设成为经济实力较强、社会文明进步、科学技术先进,城乡发展协调、基础设施完备、生态环境良好的开放型、多元化、适宜居住的生态园林城市.经济发展目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2020年,人均地方生产总值突破8000美元;第三产业比重约为45%,第二产业比重保持在48%左右,第一产业比重调整到7%左右.持续推进老工业基地改造和经济结构调整,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做大做强汽车、农产品深加工、生物制药、光电子信息四大主导产业.全面提升第三产业规模及质量,以优化结构和增加就业为核心,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会展、文化、旅游等产业.生态发展目标:到2010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得到有效控制,饮用水源保护区得到全面保护,居住区环境质量和城市生态景观有明显改善;基本形成环境功能分区明确的城市空间;初步奠定/生态园林城市0格局.到2020年,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得到全面控制,城市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0建设标准,向全面建成生态城市目标迈进.长春未来城市发展战略对城市水资源环境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既要兼顾保持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城市化发展水平,同时又要保证一个较高的生态城市建设目标,因此,无论对于城市水资源的供给,还是对于城市水环境的保护,都将面临严峻的挑战[7].目前,长春城市供水已经主要依赖松花江调水,同时/松花江水污染事件0也使我们意识到水环境危机对于城市水源的巨大威胁./节水型城市0和/水环境友好型城市0是长春未来生态园林城市发展目标的必然选择.3.2城市发展规划空间管制对城市水资源环境影响分析城市空间管制规划将净月潭国家风景名胜区、松花江沿线等湿地保护与恢复区,石头口门水库、新立城水库等水源保护区,主城区殖民遗迹保护区等历史文化保护区,机场净空区、生态敏感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地下矿产资源分布地区作为市域空间管制的基本要素.河湖湿地、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地下水源核心区、风景保护区的核心区和大型市政通道控制带划入禁止建设区,作为生态培育、生态建设的首选地,原则上禁止任何城市建设行为.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地下水源防护区、蓄滞洪区、地质环境不适宜区、风景保护区的非核心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机场净空区、历史文化保护区等划入限制建设区.与限制建设地区重叠的城镇建设区,应提出具体建设限制要求,做出相应的生态影响评价并提出生态补偿措施[8].禁止建设地区、限制建设地区以外的地区为适宜建设地区.适宜建设地区是城市发展优先选择的地区,但建设行为也要根据资源环境条件,科学合理地确定开发模式、规模和强度.长春2005)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空间管制对于水资源保护起着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对石头口门水库、新立城水库等水源保护区,以及机场净空区、生态敏感区生态环境的保护,极大提高了城市水资源环境保护能力,有效防止了城市发展造成的水污染,提高了城市水资源的供给能力.4研究结论当前,长春市经济发展仍处于工业化中期初始发展阶段.随着长春市城镇化发展进程明显加快,城市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迅速提高,城市产业经济发展快速增长,城市空间扩展明显提速,快速的城市化过程加大了城市用水的需求以及水环境污染.根据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环境之间的约束关系,将长春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环境耦合作用过程在较长时间尺度上分为4个阶段,即低水平协调阶段、拮抗阶段、磨合阶段和高水平协调阶段.目前,长春城市发展正处于4个阶段中的磨合阶段,也是实现水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最134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0卷为关键的时期.长春未来城市发展战略为城市水资源环境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既要兼顾保持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城市化发展水平,同时又要保证一个较高的生态城市建设目标,因此,/节水型城市0和/水环境友好型城市0是长春未来生态园林城市发展目标的必然选择.[参 考 文 献][1] 白永平.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水资源保障研究[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 GLEN R BOYD,JORDAN M PALM ERI,SHAOYUAN ZH ANG,et al.Feasibility versus sustainability in urban w ater management[J].Journal of Environm ental M anagement,2004,71(3):245-260.[3] 左起亭,马军霞,高传昌.城市水环境承载能力研究[J].水科学进展,2005,16(1):103-108.[4] 匡文慧,张树文,张养贞,等.1900年以来长春市土地利用空间扩张机理分析[J].地理学报,2005,60(5):841-850.[5] 宋全香,左其亭,杨峰.城市化建设带来的水问题及解决措施[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4,15(1):56-58.[6] 于君宝,刘景双,王金达.长春市城市用水需求与可利用水资源潜力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00,15(4):134-137.[7] 朱一中,夏军,淡戈.关于水资源承载力理论与方法的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2(2):180-189.[8] 吴丰林,周德民,胡金明.基于景观格局演变的城市湿地景观生态规划途径探讨[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16(3):368-372.Study on constraint of urbanization of C hangchun Cityfrom urban water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sCHEN Ding -gui 1,2,LU Xian -guo 1,WANG Yan -ping3(1.Key Lab of Wetland Ecology and Environment,Northeast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AgriculturalEcology,C hi n ese Academy of Scien ces,Changchun 130012,Chi na;2.Graduate School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39,China;3.M apping Lab of The 5th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urvey,Changchun 130500,Chi na)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urbanization of Changchun City in the past twenty years is analyzed,and one of the results is that Changchun is on the stag e of middle of industrial period.T he rapid urbanization of Changchun City g enerates more serious w ater pollution,and demands more and more water resources.Based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its local w ater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s,this coupled processcan be separated into four stages w ithin a long term urbanization scale.T hese four stages are initial harmo -nized stage,resistant stage,w ear -in stage and advanced harmonized stage,and it is on the third stage for the status of Changchun City presently,w hich is a critical stage for its sustainable urbanization w ith the con -straint of local w ater resources and env ironments.T he management of urban w ater resources and environ -ments w ill be challenged based on its urbanization planning ,because it is demanded for rapid urbanization and quicker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w ell as the future objective of ecolog ical city.Therefore,/Water -saved City 0and /Environment -w ise City 0w ill be the models for Changchun City in the future.Keywords:urbanization;reg ional development;water resources;w ater environments(责任编辑:方 林)135第2期陈定贵,等:长春市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环境约束关系研究。
长春城市发展下的水资源演变特征
长春城市发展下的水资源演变特征
陈定贵;吕宪国;周德民
【期刊名称】《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年(卷),期】2008(22)5
【摘要】本研究选取长春市作为研究区,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历史时段城市水资源量及其可利用量的变化特征,研究了长春市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水资源变化特征。
研究表明,由于人口增长、经济和产业发展、水污染加剧等综合区域发展因素,以及河流径流量持续减少,导致长春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和可利用量明显下降,城市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突出,本地水资源已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同时,城市供需水的结构也发生相应变化,产业用水,以及城市景观用水等其他用水明显增加。
长春城市用水已经越来越依赖松花江的客水资源,以远距离调水为特征的城市供水模式在未来将会对该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模式产生直接影响,同时对长春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等均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总页数】5页(P144-148)
【关键词】城市化;区域发展;水资源;调水
【作者】陈定贵;吕宪国;周德民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1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213
【相关文献】
1.长春百年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演变特征研究 [J], 匡文慧;张树文;张养贞;李颖
2.产业驱动下的大城市边缘城镇空间演变特征及发展路径研究 [J], 马晨光;赵天宇
3.基于GIS与信息熵的长春市城市用地演变特征研究 [J], 吴旭影;张延军;于华岩;韦兰屹;程子朗
4.城市发展视角下长春红旗街历史演变研究 [J], 莫畏;汪思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 2008-01-11[基金项目]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 cx2-yw -425);长春市国土资源局土地规划修编项目(k09p8).[作者简介] 陈定贵(1968))男,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土地规划与管理、城市发展与环境变化等研究;吕宪国(1957)),男,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湿地生态过程与环境效应研究.[文章编号]1000-1832(2008)02-0130-06长春市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环境约束关系研究陈定贵1,2,吕宪国1,王艳平3(1.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12;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3.吉林省第五地质调查所,吉林长春130500)[摘 要] 选取长春市作为研究区,通过分析近20年来长春城市化进程特征,认为当前长春市经济发展仍处于工业化中期初始发展阶段.快速的城市化过程加大了城市用水的需求以及水环境污染压力,根据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环境之间的约束关系,将长春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环境耦合作用过程在较长时间尺度上分为四个阶段,即低水平协调阶段、拮抗阶段、磨合阶段和高水平协调阶段.长春城市发展目前正处于磨合阶段,也是实现水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为关键时期.长春未来城市发展战略为城市水资源环境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既要兼顾保持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城市化发展水平,同时又要保证一个较高的生态城市建设目标,因此,/节水型城市0和/水环境友好型城市0是长春未来生态园林城市发展目标的必然选择.[关键词] 城市化;区域发展;水资源;水环境[中图分类号] X 144 [学科代码] 610#1030 [文献标识码] A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城市的命脉.城市水资源环境不仅是人们生存、居住的外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支柱,而且是直接影响城市系统进化的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作为重要的、基础性的资源,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将关系到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发展目标的实现.一方面,在城市形成和发展中,水作为关键的生态环境因素介入其中,是城市生态经济系统赖以生存、运行、发展的/血液0和系统内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的主要媒介,起着关系城市生存、影响城市风貌和美化城市环境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对城市而言,水不仅是城市生存与发展不可替代的物质条件,更是城市优美环境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良好的水环境对城市的旅游开发、吸引外资等方面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可以直接影响城市投资环境和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1].当前人们对水与社会经济发展、水与环境的强烈关注反映出水资源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和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口逐步向城市集中,人们对城市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城市环境质量的提升、城市空间形态结构以及土地价值的开发等,在很大程度上都与城市内部水环境及其周边地区的水环境密切相关[2,3].因此,如何加强城市水资源环境建设,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长春市作为全国40个严重缺水城市之一,市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省人均水平的1/4.近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水资源短缺伴随水环境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制约着城市的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城市水资源环境管理、开发、利用已经成为长春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第40卷第2期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Vol.40N o.22008年6月Journal of N ortheast N ormal U niversity (N atural Science Edition)June 20081 长春市城市化进程特征1.1 城市建设发展特征长春市是吉林省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其行政区域包括所辖市区和所属县(市)两部分,所属县(市)包括农安县、榆树市、德惠市、九台市4个县(市),市区是指包含双阳区的6个行政区,市区城镇化率75.6%,城市规划区面积3911km 2.当前,长春市城镇化发展进程加快,城市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迅速提高,城市产业经济发展快速增长,城市空间扩展明显提速,城市核心区以立体扩展方式为主.从长春市城市建设开始至今,大约经历了200年的演变历史.在我国城市形成、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长春属于一个年轻的城市[4].就城市用地总体结构而言,基本属于单中心-外围结构类型,城市中心区和外围组团组成集中紧凑,卫星城镇相对发育迟缓.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长春城市空间扩展速度明显加快(见图1).中心城市用地规模(建成区面积)1980年为104km 2,到2004年已经达到239km 2,增长较快的1996)2003年间,城市建设用地年增长量达到796.54hm 2,平均年增长率为1.2%.图1 1979)2002年长春市城市建设用地发展变化曲线图1.2 城市人口发展变化特征1983)2003年的20年间主城区人口呈持续增长趋势,1983年长春城区人口为162.61万人,2003年已经达到272.3万人.根据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1978)1990年人口增长速度较高,12年间平均增长率达到2.687%;1990)2003年增长速度走低,13年间平均增长率为1.982%.长春市人口分布呈现很大的地域差异性.其中,主城区聚集了规划区88%的人口.市区非农人口比重持续上升,明显呈现出与城市化水平发展同步上升趋势.此外,城市暂住人口增长较快,特别是主城区外来人口的增长速度在加快.和1983年相比,城市暂住人口增长了近2倍.1.3 城市产业与经济发展变化特征2003年长春市人均地方生产总值达到2260美元,城镇化水平达到43.6%,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87.7%,根据钱纳里的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长春市各项指标已达到工业化中期甚至后工业化时期的发展水平.但从工业发展的历程来看,长春市经济系统并不是依托地方资源赋存和比较优势建立的,而是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国家投资的产物./一五0、/二五0期间国家向长春市投资建设了大量重工业项目,使得长春在轻工业没有充分发育的情况下,直接进入了以重工业为主的发展阶段.因此,长春市工业化是一个不完整的进程,仍然肩负着工业化的重任.从产业结构看,多年来长春市第二产业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也说明长春尚未进入后工业化发展阶段.综上所述,长春市经济发展仍处于工业化中期初始发展阶段,还有较长的工业化发展的过程(见表1).表1 城市经济发展阶段指标分析指标名称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后工业化时期长春人均GDP/美元1240~24802480~49604960~93009300~148802260轻工业占工业总产值比例轻工业占优势重工业占优势轻重工业比例稳定12%城镇化水平/%<1010~3030~7070~8043.6资料来源:5长春统计年鉴20046分析长春市工业总产值组成比重(见表2),以一汽集团为核心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是长春市的主导产业,占有绝对优势;其他工业部门中,食品加工和制造业产值比重位居第二位,占工业总产值的8%左右.此外,比重超过1%的产业门类还有医药制造业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两个部门.因此,长春市已初步形成了汽车及零部件、农产品加工、光电子信息和生物与医药四大主导产业.2003年,四大支柱产业产值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9.7%.表2 长春市工业各部门工业总产值比重行业工业总产值比重/%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78.26食品加工业 4.41食品制造业 3.83医药制造业1.27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1.15从90年代开始,长春的经济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按当年值计算,1990)1995年长春GDP 平均增长速度接近30%,1995)2003年间增131第2期陈定贵,等:长春市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环境约束关系研究长速度高于15%.近20年来,不断增长的固定资产投资对长春市经济增长起了强劲的推动作用,在城市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图2数据可以反映出固定资产投资额和全社会基本建设投资额基本保持同步增长的趋势,而房地产投资量与图2 长春市1990)2003年投资总额增长趋势前两者没有很大的关联,且房地产波动幅度要远远大于二者.2 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环境约束关系分析2.1 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环境约束关系特征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环境之间约束关系主要表现为:城市人口增加、社会经济发展、城市空间扩张、产业发展带动下的城市发展对水资源需求增长的驱动,以及污染等水环境质量影响带来的压力;同时城市水资源反过来又对城市发展起到约束与限制的作用[5].为了实现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解决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可以通过减压与调节的方法,对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环境之间关系加以调控,实现城市水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见图3).图3 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环境之间的约束关系2.2 长春市城市发展阶段特征界定城镇化水平对建设用地利用方式的定性影响分析表明,根据诺瑟姆的城市化发展曲线,在不同的城市化阶段,城市化具有不同的经济内涵和特征(见图4).按S 型曲线可将城市化分为前期(起始阶段)、中期(加速阶段)与后期(完成阶段)3个阶段,分别以城市化率30%和70%作为拐点.第一阶段,即城市化初期,城镇化水平较低、发展速度较慢;第二阶段,人口向城市迅速集聚的中期阶段,其发展态势反映为S 型曲线的中间段,曲线斜率较大;第三阶段,进入高度城镇化以后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又趋于缓慢甚至停滞的后期阶段,其发展态势反映为S 型曲线的右上段,曲线斜率较小.在第二阶段,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形成的城市化/推动效应0与工业迅速发展形成的就业/拉动效应0,将促使区域城市化保持较快的加速发展,长春市城市化发展在当前以及未来一定时期内都将处于这样一个阶段.图4 城市化发展的S 型曲线132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0卷根据城市化发展不同阶段的发展趋势,可以判断长春城市发展处于城市化水平的中期加速阶段.长春市城市化发展趋势为:城市发展集中表现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大规模增长、城市大规模扩张以及城市工业与主导产业迅猛增长.城市发展突出问题表现为非农人口持续增长以及人口分布主要集中于主城区和部分近域城镇,呈现很大的地域差异性;城市进入快速的空间扩张过程,城市逐渐由单中心紧凑式向多组团蔓延式发展,尤以高新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净月潭开发区为主,造成大规模的土地资源浪费;城市快速的城市化过程加大了城市用水的需求以及水环境污染,由于长春城市水源供给的有限性使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2.3 长春市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环境耦合关系分析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环境之间的约束关系反映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是动态的、变化的过程,在一定的作用方式下是一个耦合过程.根据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环境之间的约束关系,将长春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环境耦合作用过程在较长时间尺度上分为4个阶段,即低水平协调阶段、拮抗阶段、磨合阶段和高水平协调阶段(见图5).第一阶段为低水平协调阶段,该阶段正处于图5 长春市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环境影响之间的耦合关系长春城市发展的初期,城市化速度较慢.城市人口较少,水资源需求量不大;工业并不发达,水环境污染不太严重.城市水资源基本上能够保证城市供水需求,在解放前(1948年以前)长春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环境关系一直处于该发展阶段.第二阶段为拮抗阶段,该阶段处于长春城市发展的中期,城市化速度明显加快.城市人口大规模增加,随之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增加;工业发达程度提高,水环境污染加重.城市发展生态需水、旅游业发展等用水量也在增加.城市水资源不能够保证城市供水需求.解放后(1948年以后)长春城市发展与水资源关系进入该发展阶段.第三阶段为磨合阶段,该阶段亦处于长春城市发展的中期,城市化速度进一步加快.城市人口持续增加,工业发达程度进一步提高,水环境污染严重.城市发展需水、旅游业等用水量也在增加.由于加强了水利工程建设,实施城市引水调水工程弥补了城市供水不足,加强了工业水环境污染的防控,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有所缓解.第四阶段为高水平协调阶段,该阶段为长春城市未来发展的后期,城市化速度很快.城市人口规模较大,呈多中心分布模式,水资源需求量较大;工业发达程度提高,工业水环境污染防治能力加强,全民节水意识提高,科技创新与水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促成城市发展与水环境之间处于高水平协调阶段.目前,长春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环境之间正处于4个阶段的磨合阶段.该阶段正处于城市发展的中期,城市化速度较快,城市人口大规模增加导致水资源需求量增加;工业发达程度提高导致水环境污染较严重,但是,水环境污染防控能力正在133第2期陈定贵,等:长春市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环境约束关系研究加强.城市发展生态需水、旅游业等用水量也在增加[6].由于加强了水利工程建设,城市引水调水工程、新立城水库建设、石头口门水库兴利增容工程建设,弥补了城市供水不足;水环境污染治理能力建设,使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略有缓解.但是,该阶段是能否实现水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该阶段二者之间关系处理合理将进入高水平协调阶段,否则将制约城市的快速发展.长春市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将处于磨合阶段.3未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对水资源环境影响分析3.1未来城市建设发展战略与水资源环境规划取向长春2005)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确定长春市是东北地区中心城市之一,至2020年,要把长春建设成为经济实力较强、社会文明进步、科学技术先进,城乡发展协调、基础设施完备、生态环境良好的开放型、多元化、适宜居住的生态园林城市.经济发展目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2020年,人均地方生产总值突破8000美元;第三产业比重约为45%,第二产业比重保持在48%左右,第一产业比重调整到7%左右.持续推进老工业基地改造和经济结构调整,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做大做强汽车、农产品深加工、生物制药、光电子信息四大主导产业.全面提升第三产业规模及质量,以优化结构和增加就业为核心,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会展、文化、旅游等产业.生态发展目标:到2010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得到有效控制,饮用水源保护区得到全面保护,居住区环境质量和城市生态景观有明显改善;基本形成环境功能分区明确的城市空间;初步奠定/生态园林城市0格局.到2020年,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得到全面控制,城市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0建设标准,向全面建成生态城市目标迈进.长春未来城市发展战略对城市水资源环境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既要兼顾保持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城市化发展水平,同时又要保证一个较高的生态城市建设目标,因此,无论对于城市水资源的供给,还是对于城市水环境的保护,都将面临严峻的挑战[7].目前,长春城市供水已经主要依赖松花江调水,同时/松花江水污染事件0也使我们意识到水环境危机对于城市水源的巨大威胁./节水型城市0和/水环境友好型城市0是长春未来生态园林城市发展目标的必然选择.3.2城市发展规划空间管制对城市水资源环境影响分析城市空间管制规划将净月潭国家风景名胜区、松花江沿线等湿地保护与恢复区,石头口门水库、新立城水库等水源保护区,主城区殖民遗迹保护区等历史文化保护区,机场净空区、生态敏感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地下矿产资源分布地区作为市域空间管制的基本要素.河湖湿地、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地下水源核心区、风景保护区的核心区和大型市政通道控制带划入禁止建设区,作为生态培育、生态建设的首选地,原则上禁止任何城市建设行为.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地下水源防护区、蓄滞洪区、地质环境不适宜区、风景保护区的非核心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机场净空区、历史文化保护区等划入限制建设区.与限制建设地区重叠的城镇建设区,应提出具体建设限制要求,做出相应的生态影响评价并提出生态补偿措施[8].禁止建设地区、限制建设地区以外的地区为适宜建设地区.适宜建设地区是城市发展优先选择的地区,但建设行为也要根据资源环境条件,科学合理地确定开发模式、规模和强度.长春2005)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空间管制对于水资源保护起着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对石头口门水库、新立城水库等水源保护区,以及机场净空区、生态敏感区生态环境的保护,极大提高了城市水资源环境保护能力,有效防止了城市发展造成的水污染,提高了城市水资源的供给能力.4研究结论当前,长春市经济发展仍处于工业化中期初始发展阶段.随着长春市城镇化发展进程明显加快,城市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迅速提高,城市产业经济发展快速增长,城市空间扩展明显提速,快速的城市化过程加大了城市用水的需求以及水环境污染.根据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环境之间的约束关系,将长春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环境耦合作用过程在较长时间尺度上分为4个阶段,即低水平协调阶段、拮抗阶段、磨合阶段和高水平协调阶段.目前,长春城市发展正处于4个阶段中的磨合阶段,也是实现水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最134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0卷为关键的时期.长春未来城市发展战略为城市水资源环境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既要兼顾保持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城市化发展水平,同时又要保证一个较高的生态城市建设目标,因此,/节水型城市0和/水环境友好型城市0是长春未来生态园林城市发展目标的必然选择.[参 考 文 献][1] 白永平.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水资源保障研究[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 GLEN R BOYD,JORDAN M PALM ERI,SHAOYUAN ZH ANG,et al.Feasibility versus sustainability in urban w ater management[J].Journal of Environm ental M anagement,2004,71(3):245-260.[3] 左起亭,马军霞,高传昌.城市水环境承载能力研究[J].水科学进展,2005,16(1):103-108.[4] 匡文慧,张树文,张养贞,等.1900年以来长春市土地利用空间扩张机理分析[J].地理学报,2005,60(5):841-850.[5] 宋全香,左其亭,杨峰.城市化建设带来的水问题及解决措施[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4,15(1):56-58.[6] 于君宝,刘景双,王金达.长春市城市用水需求与可利用水资源潜力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00,15(4):134-137.[7] 朱一中,夏军,淡戈.关于水资源承载力理论与方法的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2(2):180-189.[8] 吴丰林,周德民,胡金明.基于景观格局演变的城市湿地景观生态规划途径探讨[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16(3):368-372.Study on constraint of urbanization of C hangchun Cityfrom urban water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sCHEN Ding -gui 1,2,LU Xian -guo 1,WANG Yan -ping3(1.Key Lab of Wetland Ecology and Environment,Northeast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AgriculturalEcology,C hi n ese Academy of Scien ces,Changchun 130012,Chi na;2.Graduate School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39,China;3.M apping Lab of The 5th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urvey,Changchun 130500,Chi na)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urbanization of Changchun City in the past twenty years is analyzed,and one of the results is that Changchun is on the stag e of middle of industrial period.T he rapid urbanization of Changchun City g enerates more serious w ater pollution,and demands more and more water resources.Based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its local w ater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s,this coupled processcan be separated into four stages w ithin a long term urbanization scale.T hese four stages are initial harmo -nized stage,resistant stage,w ear -in stage and advanced harmonized stage,and it is on the third stage for the status of Changchun City presently,w hich is a critical stage for its sustainable urbanization w ith the con -straint of local w ater resources and env ironments.T he management of urban w ater resources and environ -ments w ill be challenged based on its urbanization planning ,because it is demanded for rapid urbanization and quicker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w ell as the future objective of ecolog ical city.Therefore,/Water -saved City 0and /Environment -w ise City 0w ill be the models for Changchun City in the future.Keywords:urbanization;reg ional development;water resources;w ater environments(责任编辑:方 林)135第2期陈定贵,等:长春市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环境约束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