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第一讲数据库基础知识PPT课件
合集下载
《数据库》ppt课件
分布式存储、并行计算、数据挖掘等技术在大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分布式数据库技术
分布式数据库概述
分布式数据库的定义、特点、架构和分类。
分布式数据库的关键技术
数据分区、数据复制、事务管理、负载均衡 等。
分布式数据库的应用场景
云计算、大数据处理、高可用性和可扩展性 应用等。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趋势
型、半结构化数据模型等。
概念数据模型(信息模型) 按用户的观点对数据和信息建模,如 实体-联系模型(E-R模型)。
物理数据模型
描述数据在存储介质上的组织结构, 它不但与具体的DBMS有关,而且还 与操作系统和硬件有关。
关系数据模型
关系数据结构
采用二维表来表示,简称表,由行和列组成。
关系操作
包括查询操作和插入、删除、修改等操作。查询操作又分为选择、 投影、连接操作。
将概念模型转换为数据库逻辑模型, 包括表结构、索引、视图、存储过程 等数据库对象的设计。
数据库管理工具与使用
常见数据库管理工
具
如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Oracle SQL Developer、 MySQL Workbench等,提供数 据库创建、管理、维护等功能。
04
数据库设计与管理
数据库设计概述
数据库设计的定义
01
数据库设计是指根据用户需求,运用数据库技术,设计
数据库结构、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的过程。
数据库设计的重要性
02
良好的数据库设计可以提高数据存储的效率,保证数据
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降低系统开发和维护的成本。
数据库设计的原则
03
包括一致性、完整性、安全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等
数据库入门ppt课件
规模大小分类
小型数据库管理系统(Excel、Access、FoxPro) 中型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MySQL) 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Oracle 、Informix、DB2)
存储类型分类
文件存储类型( Excel、Access、FoxPro ) 结构存储类型(SQL Server、Oracle等等)
管理工具的使用-查询分析器
查询分析器
SQL语句的执行 查询结果导入Excel(.csv)
查询分析器(1)
点击菜单文件/连接 ,打开“连接到SQL Server”窗口,选择SQLServer服 务器,录入登录名称和密码
在下拉框中选查择询需要分操析作的器数(据2库) 名称
查询分析器(3) 录入SQL语句,点击“执行”按钮,显示执行结果列表。
SQL Server 的特点
与Windows无缝集成(win认证方式) 全图形界面操作环境,便于使用 提供Web和电子商务功能。对XML和Internet标准的支
持。 可靠的安全机制
目录
一、数据库基本概念 二、SQL语句及常用函数的用法 三、数据库管理工具的用法 四、通软件对系统环境的要求
举例: 查询总帐模块是否结账 SELECT CASE WHEN iperiod=0 THEN '期初' WHEN
iperiod<>0 THEN '第' + ltrim(str(iperiod)) + '期' END AS 期间, CASE WHEN bflag=1 THEN '已结账' WHEN bflag=0 THEN '未结账' END AS 总帐模块 FROM gl_mend
小型数据库管理系统(Excel、Access、FoxPro) 中型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MySQL) 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Oracle 、Informix、DB2)
存储类型分类
文件存储类型( Excel、Access、FoxPro ) 结构存储类型(SQL Server、Oracle等等)
管理工具的使用-查询分析器
查询分析器
SQL语句的执行 查询结果导入Excel(.csv)
查询分析器(1)
点击菜单文件/连接 ,打开“连接到SQL Server”窗口,选择SQLServer服 务器,录入登录名称和密码
在下拉框中选查择询需要分操析作的器数(据2库) 名称
查询分析器(3) 录入SQL语句,点击“执行”按钮,显示执行结果列表。
SQL Server 的特点
与Windows无缝集成(win认证方式) 全图形界面操作环境,便于使用 提供Web和电子商务功能。对XML和Internet标准的支
持。 可靠的安全机制
目录
一、数据库基本概念 二、SQL语句及常用函数的用法 三、数据库管理工具的用法 四、通软件对系统环境的要求
举例: 查询总帐模块是否结账 SELECT CASE WHEN iperiod=0 THEN '期初' WHEN
iperiod<>0 THEN '第' + ltrim(str(iperiod)) + '期' END AS 期间, CASE WHEN bflag=1 THEN '已结账' WHEN bflag=0 THEN '未结账' END AS 总帐模块 FROM gl_mend
最新第一讲——数据库系统基础知识课件教学讲义ppt课件
程序员
数数
据 库 应 用
据操 库作硬 管系件 理 统 数据库
系
系统
统
数据库系统层次示意图
最 终 用 户
数据库 管理员
1.1.2 数据库技术
3. 数据库系统
(1)、定义与组成
用户
用户
用户
数据库应用系统
数
据
应用开发工具
库
系
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
操作系统
数据库
数据库管理员
4. 数据库系统
(2)数据库系统的有关人员 数据库系统的有关人员包括最终用户、
1、人工管理阶段(1956以前)
应用程序1
数据1Biblioteka 求平均分班级英语 成绩
求及格率
班级英语 成绩
求优秀率
班级英语 成绩
程序与数据的关系
特点: (1) 数据不独立
它是程序的组成部分。 数据的传输和使用由程 序控制完成。数据也不 保存,用时随程序一起 全部送入内存,用完之 后全部撤出计算机。
(2)程序间数据大量重复
第一讲——数据库系统基础知识 课件
数据库技术部分
第一章 数据库系统基础知识 第二章 VFP编程基础 第三章 表与数据库操作 第四章 查询与视图 第五章 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
第一章 数据库系统基础知识
1.1.1 数据处理基本概念
数据的含义称为数据的语义,数据与其语义是不 可分的。 例如 100是一个数据 语义1:学生某门课的成绩 语义2:某人的体重 语义3:计算机学院2004级学生人数 语义4:请同学给出……
联机实时处理、 联机实时处理、分布
批处理
处理、批处理
文件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
某一应用
1数据库基本知识PPT课件
数据完整性约束是一组完整性规则 的集合。完整性规则是给定的数据模型 中数据及其联系所具有的制约和储存规 则,用以符合数据模型的数据库状态以 及状态的变化,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有 效和相容。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技术的关键,它 的3个要素完整地描述了一个数据模型。
03.12.2020
信息工程系张婷婷
第一章 数据库基础知识
1.1.2 数据库系统组成
03.12.2020
信息工程系张婷婷
第一章 数据库基础知识
❖1)硬件平台
▪ (1)对内存的要求。 ▪ (2)对外存(磁盘)空间的需求。 ▪ (3)系统的数据通道能力。
▪ 不同的数据库,有不同的要求, ▪ 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03.12.2020
信息工程系张婷婷
第一章 数据库基础知识
❖层次模型的一个最基本的特点是,任何 一个给定的记录值(也称为实体)只有按 照其路径查看时,才能显出它的全部意 义。没有一个子记录值能够脱离双亲记 录值而独立存在。
03.12.2020
信息工程系张婷婷
第一章 数据库基础知识
R1
R2
R3
R4
R5
R6
图1-1 层次模型示意图
03.12.2020
信息工程系张婷婷
03.12.2020
信息工程系张婷婷
第一章 数据库基础知识
学号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班级 专业
03.12.2020
信息工程系张婷婷
第一章 数据库基础知识
▪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功能 数据库在建立、运行和维护时由数据库
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和控制,以保证数据的 安全性、完整性,对并发操作的控制以及 发生故障后的系统恢复等。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它包括数据库初始数据的输入、转换功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技术的关键,它 的3个要素完整地描述了一个数据模型。
03.12.2020
信息工程系张婷婷
第一章 数据库基础知识
1.1.2 数据库系统组成
03.12.2020
信息工程系张婷婷
第一章 数据库基础知识
❖1)硬件平台
▪ (1)对内存的要求。 ▪ (2)对外存(磁盘)空间的需求。 ▪ (3)系统的数据通道能力。
▪ 不同的数据库,有不同的要求, ▪ 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03.12.2020
信息工程系张婷婷
第一章 数据库基础知识
❖层次模型的一个最基本的特点是,任何 一个给定的记录值(也称为实体)只有按 照其路径查看时,才能显出它的全部意 义。没有一个子记录值能够脱离双亲记 录值而独立存在。
03.12.2020
信息工程系张婷婷
第一章 数据库基础知识
R1
R2
R3
R4
R5
R6
图1-1 层次模型示意图
03.12.2020
信息工程系张婷婷
03.12.2020
信息工程系张婷婷
第一章 数据库基础知识
学号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班级 专业
03.12.2020
信息工程系张婷婷
第一章 数据库基础知识
▪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功能 数据库在建立、运行和维护时由数据库
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和控制,以保证数据的 安全性、完整性,对并发操作的控制以及 发生故障后的系统恢复等。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它包括数据库初始数据的输入、转换功
第1章数据库基础知识PPT课件
Access 2003 数据库
应用 1
应用 2
子模式 1
…… ……
应用 n 子模式 m
子 模 式 /模 式 映 像 模式
模 式 /内 模 式 映 像 内模式
数据库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
三、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 1.实现数据共享,减少数据冗余 ▪ 2.采用特定的数据模型 ▪ 3.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 4.有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
Access 2003 数据库
▪ 一、数据与数据处理
数据:存储在某种介质上能够识别的物理符号。(两方面:内容和形式) 数据处理:将数据转换成信息的过程。
▪ 二、计算机数据管理
数据管理: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检索和维护。 发展: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分布式、面向对象。
1.1.1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简单清晰,是一个二维表的集合,每个表 格就是一个关系。
供应 厂号
厂名
状态 码
厂址
S1 YL 20 宁波
S2 XQ 10 西安 S3 XT 30 上海
关系S
零件 零件 颜 存放 号名 色 点 P1 lm 红 宁波
P2 ls 蓝 上海
P3 ld 绿 上海 关系P
供应 零件 存储 厂号 号 量 S1 P1 300 S1 P2 400 S2 P1 200
Access 2003 数据库
四、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应用系统
▪ DBMS组成
数据库管理系统 操作系统
- 1.数据定义语言及其翻译程序:DDL
硬件
- 2.数据操作语言及其编译程序:DML
- 3.数据库运行控制程序:DCL
数据库层次结构图
- 4.实用程序:备份程序、恢复程序、性能监测程序等。
数据库基础知识课件
实体表示现实世界中的实体,如人、物品 、组织等。
属性表示实体的属性,如人的姓名、年龄 等。
05
06
关系表示实体之间的关系,如父子关系、 婚姻关系等。
04
数据库查询与索引
数据库查询语句的基本结构
查询语句的构成
SELECT子句
一个基本的查询语句应该包括SELECT、 FROM和WHERE子句,以及可能的ORDER BY和GROUP BY子句。
选择操作
使用SELECT语句实现,可以通过 WHERE子句指定查询条件,使 用ORDER BY子句指定查询结果 的排序顺序。
插入操作
使用INSERT INTO语句实现,需 要指定要插入的表和插入的数据
。
01
03
02 04
更新操作
使用UPDATE语句实现,需要指 定要更新的表、更新条件和更新 的值。
删除操作
概念数据模型是面向用户的数据模型, 描述了现实世界中的实体和概念,强调 数据的语义表达。
概念模型与ER图
概念模型是一种常用的概念数据模型,用于描 述现实世界中的实体和概念。
01
ER图由实体、属性和关系三个元素组成。
03
02
ER图(实体关系图)是概念模型的一种表示 方法,用于描述实体之间的关系。
04
数据控制
使用数据控制语言(DCL)对 数据进行权限控制和事务管理 等。
数据维护
包括数据的备份、恢复和优化 等操作。
03
数据库表与数据模型
数据库表的基本结构
数据库表由行和列组 成,也称为记录和字 段。
每个表都有唯一的主 键,用于唯一标识表 中的每一行数据。
每行数据表示一个实 体,每列表示实体的 属性。
第1章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与PPT课件
2.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管理数据库的系统,它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数
据。DBMS应提供如下功能。 (1)数据定义功能:可定义数据库中的数据对象。 (2)数据操纵功能:可对数据库表进行基本操作,如插入、删除、修改、查
询等。 (3)数据的完整性检查功能:保证用户输入的数据应满足相应的约束条件。 (4)数据库的安全保护功能:保证只有赋予权限的用户才能访问数据库中的
实体集“学生”和实体集“课程”之间存在“选课”的关系,通常把这类关系称 为“联系”。通常将实体集及实体集之间联系的图称为E-R模型。
E-R模型的表示方法为: 实体集用矩形框表示,矩形框内标注实体名; 实体集的属性用椭圆框表示,框内标注属性名,并用无向边与其实体集相连; 实体集间的联系用菱形框表示,联系以适当的含义命名,名字写在菱形框中, 用无向边将参加联系的实体矩形框分别与菱形框相连,并在连线上标明联系的类型, 即1—1、1—n或m—n; 如果一个联系有属性,则这些属性也要用无向边与该联系连接起来。
Oracle实用教程
1.1.4 数据库设计
1.概念结构设计 例如,在管理学生所选课程的成绩时,主要涉及“学生”和“课程”两个实体集。 其他非主要的实体可以很多,例如,班级、班长、任课教师、辅导员等实体。把
每个实体集涉及的信息项称为属性。就“学生”实体集而言,它的属性有学号、姓名、 性别、出生时间、专业、总学分和备注。“课程”实体集属性有课程号、课程名、开 课学期、学时和学分。
Oracle实用教程
1.1.4 数据库设计
(2)一对多的联系(1∶n) A中的一个实体可以与B中的多个实体相联系,而B中的一个实体仅与A中的一个 实体相联系。例如,“班级”与“学生”这两个实体集之间的联系是一对多的联系, 因为,一个班可有若干学生,反过来,一个学生只能属于一个班。“班级”与“学生” 两个实体集的E-R模型如图1.5所示。
据。DBMS应提供如下功能。 (1)数据定义功能:可定义数据库中的数据对象。 (2)数据操纵功能:可对数据库表进行基本操作,如插入、删除、修改、查
询等。 (3)数据的完整性检查功能:保证用户输入的数据应满足相应的约束条件。 (4)数据库的安全保护功能:保证只有赋予权限的用户才能访问数据库中的
实体集“学生”和实体集“课程”之间存在“选课”的关系,通常把这类关系称 为“联系”。通常将实体集及实体集之间联系的图称为E-R模型。
E-R模型的表示方法为: 实体集用矩形框表示,矩形框内标注实体名; 实体集的属性用椭圆框表示,框内标注属性名,并用无向边与其实体集相连; 实体集间的联系用菱形框表示,联系以适当的含义命名,名字写在菱形框中, 用无向边将参加联系的实体矩形框分别与菱形框相连,并在连线上标明联系的类型, 即1—1、1—n或m—n; 如果一个联系有属性,则这些属性也要用无向边与该联系连接起来。
Oracle实用教程
1.1.4 数据库设计
1.概念结构设计 例如,在管理学生所选课程的成绩时,主要涉及“学生”和“课程”两个实体集。 其他非主要的实体可以很多,例如,班级、班长、任课教师、辅导员等实体。把
每个实体集涉及的信息项称为属性。就“学生”实体集而言,它的属性有学号、姓名、 性别、出生时间、专业、总学分和备注。“课程”实体集属性有课程号、课程名、开 课学期、学时和学分。
Oracle实用教程
1.1.4 数据库设计
(2)一对多的联系(1∶n) A中的一个实体可以与B中的多个实体相联系,而B中的一个实体仅与A中的一个 实体相联系。例如,“班级”与“学生”这两个实体集之间的联系是一对多的联系, 因为,一个班可有若干学生,反过来,一个学生只能属于一个班。“班级”与“学生” 两个实体集的E-R模型如图1.5所示。
第1章 数据库基础知识ppt课件
2)内模式是物理的存储结构。
精选ppt课件2021
14
4)模式之间的关系
精选ppt课件2021
15
5)数据独立性
数据与应用程序相互独立; 通过三级模式、两级映像实现; 逻辑独立性:
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之间的相互独立性;
物理独立性:
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数据之间的相互 独立性;
18
(2)概念世界
概念世界是现实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 对客观事物及其联系的一种抽象描述,从而产 生概念模型。
举例,对医生的描述包括姓名、性别、专长、 电话、职称等不同项目。
精选ppt课件2021
19
(3)数据世界
存入计算机系统的数据是将概念世界中的事物 数据化的结果。
为了准确地反映事物本身及事物之间的各种联 系,数据库表中的数据一定存在一个结构,用 数据模型表示结构。
精选ppt课件2021
31
关系和表
医生编号 姓名
职称
科室编号 特长
01104
李博
主任医师
01
牙科
01106
刘晓 副主任医师
01
01020
王林 副主任医师
01
02100
李颦
医师
02
03002 王西平 主任医师
03
04005 吴星智 副主任医师
04
06007
李可茹 主任医师
06
精选ppt课件2021
32
精选ppt课件2021
17
(1)现实世界
人们管理的对象存于现实世界中,现实世界的 事物及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这种联系是客观 存在的,是由事物本身的性质决定的。
举例:医院的医疗管理系统中有医生、患者、 专科等构成元素,医生为患者诊疗,患者被送 到不同科室诊治,医生、患者、专科是相互关 联的。
精选ppt课件2021
14
4)模式之间的关系
精选ppt课件2021
15
5)数据独立性
数据与应用程序相互独立; 通过三级模式、两级映像实现; 逻辑独立性:
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之间的相互独立性;
物理独立性:
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数据之间的相互 独立性;
18
(2)概念世界
概念世界是现实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 对客观事物及其联系的一种抽象描述,从而产 生概念模型。
举例,对医生的描述包括姓名、性别、专长、 电话、职称等不同项目。
精选ppt课件2021
19
(3)数据世界
存入计算机系统的数据是将概念世界中的事物 数据化的结果。
为了准确地反映事物本身及事物之间的各种联 系,数据库表中的数据一定存在一个结构,用 数据模型表示结构。
精选ppt课件2021
31
关系和表
医生编号 姓名
职称
科室编号 特长
01104
李博
主任医师
01
牙科
01106
刘晓 副主任医师
01
01020
王林 副主任医师
01
02100
李颦
医师
02
03002 王西平 主任医师
03
04005 吴星智 副主任医师
04
06007
李可茹 主任医师
06
精选ppt课件2021
32
精选ppt课件2021
17
(1)现实世界
人们管理的对象存于现实世界中,现实世界的 事物及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这种联系是客观 存在的,是由事物本身的性质决定的。
举例:医院的医疗管理系统中有医生、患者、 专科等构成元素,医生为患者诊疗,患者被送 到不同科室诊治,医生、患者、专科是相互关 联的。
《数据库基础》PPT课件
满足最低要求的范式是第一范式,在第一范式的基础上进一 步满足更多要求的称为第二范式,其余范式以此类推。一般来 说,数据库只需满足3NF就行了。
精选ppt
下一页 返回27
1.4 关系范式
函数依赖:
定义:设有一关系模式R(A1,A2,…,An), X和Y均为(A1,A2,…,An)的子集,对于R的值r来说,
精选ppt
15
1.2 数据模型
1)关系:一个关系就是一张二维表。
2)属性:即字段,属性名叫做字段名。
3)域:一个属性的取值范围。
4)元组:即记录。
5)码(又称为关键字、主键):候选码是关系的一个或一组 属性,它的值能惟一地标识一个元组。每个关系至少都有一个 候选码,若一个关系有多个候选码,则选定其中一个为主码, 简称码。
每个学生有唯一的一个学号,学生中可以有重名的姓名, 每个学生只能属于一个系,每个系有唯一的系代号。由此, 可以找出学生关系模式中存在下列函数依赖:
S#->SN;S#->SD
例:有关系,学校简况(学号S#,系名SD,系主任MN,课程CN, 成绩G)。可写出函数依赖:
S#->SD;SD->MN;S#,CN->G
精选ppt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6
1.1 基本概念
4.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 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用于管理数据的计算机软件。 主要研究如何利用计算机有效地组织数据、存储数据、获取和管 理数据。
精选ppt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7
1.1 基本概念
简而言之,数据库管理系统就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 (OS)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含复杂的SQL语句。它们主要用于强制服从复杂的业务规 则或要求。
精选ppt
下一页 返回27
1.4 关系范式
函数依赖:
定义:设有一关系模式R(A1,A2,…,An), X和Y均为(A1,A2,…,An)的子集,对于R的值r来说,
精选ppt
15
1.2 数据模型
1)关系:一个关系就是一张二维表。
2)属性:即字段,属性名叫做字段名。
3)域:一个属性的取值范围。
4)元组:即记录。
5)码(又称为关键字、主键):候选码是关系的一个或一组 属性,它的值能惟一地标识一个元组。每个关系至少都有一个 候选码,若一个关系有多个候选码,则选定其中一个为主码, 简称码。
每个学生有唯一的一个学号,学生中可以有重名的姓名, 每个学生只能属于一个系,每个系有唯一的系代号。由此, 可以找出学生关系模式中存在下列函数依赖:
S#->SN;S#->SD
例:有关系,学校简况(学号S#,系名SD,系主任MN,课程CN, 成绩G)。可写出函数依赖:
S#->SD;SD->MN;S#,CN->G
精选ppt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6
1.1 基本概念
4.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 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用于管理数据的计算机软件。 主要研究如何利用计算机有效地组织数据、存储数据、获取和管 理数据。
精选ppt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7
1.1 基本概念
简而言之,数据库管理系统就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 (OS)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含复杂的SQL语句。它们主要用于强制服从复杂的业务规 则或要求。
第1章数据库基础知识-PPT课件
4
四个基本概念
• • • 数据(Data) – 数据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 数据库(Database) – 数据库(Database,DB)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 集合。存放数据的仓库。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对数据库进行管理和实现对数据库的数据进行操作的管理 系统。 数据库系统(DBS):使用DBMS的软件系统
第1章 数据库基础知识
2019/3/11
1
第1章 数据库基础知识
本章主要内容 • 数据库的基本原理 • 管理数据库及其对象 • 数据库安全设置和管理
2019/3/11
2
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 数据处理是指数据收集、存储、加工和传输等活动的总和。 • 什么是数据管理 – 对数据进行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检索和维护,是数据处理的中 心问题 •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 – 人工管理阶段(40年代中--50年代中) – 文件系统阶段(50年代末--60年代中) – 数据库系统阶段(60年代末--现在)
关系数据模型的数据结构
• 在用户观点下,关系模型中数据的逻辑结构是一张二维表,它由行和列 组成。
学生登记表
学 号 95004 95006 95008 姓 名 王小明 黄大鹏 张文斌 年 令 19 20 18 性 别 女 男 女 系 名 社会学 商品学 法律学 年 级 95 95 95 …
…
…
…
…
…
2019/3/11
18
关系模型的数据操纵和完整性
• 查询、插入、删除、更新 • 数据操作是集合操作,操作对象和操作结果都是关系,即若干元组的集 合 • 存取路径对用户隐蔽,用户只要指出“干什么”,不必详细说明“怎么 干” • 实体完整性(有主键) • 参照完整性(外键引用) • 用户定义的完整性(列的约束)
数据库基本概念ppt课件
数据库应用程序
– 数据库应用程序是一个允许用户插入、修改、删除并 报告数据库中数据的计算机程序。是由程序员用某种 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
数据库管理员 DBA
– 数据库管理员 DBA 是管理、维护数据库系统的人员。
25
数据库基本概念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关系型数据库 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关系型数据库 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20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数据库系统是由数据库 DB 、数据库管理系统 DBMS 、支持数据库运行的软硬环境、数据库应 用程序和数据库管理员等组成。
21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数据库 DB ( DataBase )
46
数据控制-完整性
数据库的完整性是指数据库中数据的正确性与相 容性。
SQL语言定义完整性约束条件
– CREATE TABLE语句 – ALTER TABLE语句
47
数据控制-并发
并发控制: 当多个用户并发地对数据库进行操作时, 对他们加以控制、协调,以保证并发操作正确执 行,保持数据库的一致性。
– 将数据控制在有效的范围内,或保证数据之间满足一 定的关系。
18
DBMS对数据的控制功能
并发(Concurrency)控制
– 对多用户的并发操作加以控制和协调,防止相互干扰 而得到错误的结果。
数据库恢复(Recovery)
– 将数据库从错误状态恢复到某一已知的正确状态。
19
数据库基本概念
37
查询
语句格式
– SELECT子句:指定要显示的属性列 – FROM子句:指定查询对象(基本表或视图) – WHERE子句:指定查询条件 – GROUP BY子句:对查询结果按指定列的值分组,该
– 数据库应用程序是一个允许用户插入、修改、删除并 报告数据库中数据的计算机程序。是由程序员用某种 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
数据库管理员 DBA
– 数据库管理员 DBA 是管理、维护数据库系统的人员。
25
数据库基本概念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关系型数据库 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关系型数据库 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20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数据库系统是由数据库 DB 、数据库管理系统 DBMS 、支持数据库运行的软硬环境、数据库应 用程序和数据库管理员等组成。
21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数据库 DB ( DataBase )
46
数据控制-完整性
数据库的完整性是指数据库中数据的正确性与相 容性。
SQL语言定义完整性约束条件
– CREATE TABLE语句 – ALTER TABLE语句
47
数据控制-并发
并发控制: 当多个用户并发地对数据库进行操作时, 对他们加以控制、协调,以保证并发操作正确执 行,保持数据库的一致性。
– 将数据控制在有效的范围内,或保证数据之间满足一 定的关系。
18
DBMS对数据的控制功能
并发(Concurrency)控制
– 对多用户的并发操作加以控制和协调,防止相互干扰 而得到错误的结果。
数据库恢复(Recovery)
– 将数据库从错误状态恢复到某一已知的正确状态。
19
数据库基本概念
37
查询
语句格式
– SELECT子句:指定要显示的属性列 – FROM子句:指定查询对象(基本表或视图) – WHERE子句:指定查询条件 – GROUP BY子句:对查询结果按指定列的值分组,该
[工学]第1章数据库基础PPT课件
记录中的域。
7
1.2.2 关系数据库 关系数据库(RDB 即Relational Database),就
是基于关系模型的数据库。 1.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 即Relation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就 是管理关系数据库的计算机软件。
个主关键字,用于唯一地确定一条记录。
11
1.3.2 索引 索引(Index)是根据指定的数据库表列建立 起来的顺序。它提供了快速访问数据的途径 ,并且可监督表的数据,使其索引所指向的
列中的数据不重复。
12
1.3.3 视图
视图(View)看上去同表似乎一模一样,具有 一组命名的字段和数据项,但它其实是一个虚拟的 表,在数据库中并不单独存储视图的数据,视图的 数据来源于数据库中的表。视图是由查询数据库表 产生的,它限制了用户能看到和修改的数据。由此 可见,视图可以用来控制用户对数据的访问,并能 简化数据的显示,即通过视图只显示那些需要的数
第1章 数据库基础
1
1.1 基本概念 1.1.1 数据
所谓数据(Data),就是描述事物的符 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数据无所不在,数 字、文字、图表、图像、声音等都是数据。
人们通过数据来认识世界,交流信息。
2
1.1.2 数据库 数据库(DB即Database),顾名思义, 就是数据存放的地方。在计算机中,数据库 是数据和数据库对象的集合。所谓数据库对 象是指表(Table)、视图(View)、 存储 过程(Stored Procedure)、触发器(Trigger
8
2. 关键字 关键字是关系模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逻辑结构,不是数据库的物理部分。 (1) 主关键字(Primary Key)
7
1.2.2 关系数据库 关系数据库(RDB 即Relational Database),就
是基于关系模型的数据库。 1.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 即Relation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就 是管理关系数据库的计算机软件。
个主关键字,用于唯一地确定一条记录。
11
1.3.2 索引 索引(Index)是根据指定的数据库表列建立 起来的顺序。它提供了快速访问数据的途径 ,并且可监督表的数据,使其索引所指向的
列中的数据不重复。
12
1.3.3 视图
视图(View)看上去同表似乎一模一样,具有 一组命名的字段和数据项,但它其实是一个虚拟的 表,在数据库中并不单独存储视图的数据,视图的 数据来源于数据库中的表。视图是由查询数据库表 产生的,它限制了用户能看到和修改的数据。由此 可见,视图可以用来控制用户对数据的访问,并能 简化数据的显示,即通过视图只显示那些需要的数
第1章 数据库基础
1
1.1 基本概念 1.1.1 数据
所谓数据(Data),就是描述事物的符 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数据无所不在,数 字、文字、图表、图像、声音等都是数据。
人们通过数据来认识世界,交流信息。
2
1.1.2 数据库 数据库(DB即Database),顾名思义, 就是数据存放的地方。在计算机中,数据库 是数据和数据库对象的集合。所谓数据库对 象是指表(Table)、视图(View)、 存储 过程(Stored Procedure)、触发器(Trigger
8
2. 关键字 关键字是关系模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逻辑结构,不是数据库的物理部分。 (1) 主关键字(Primary Key)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970年,IBM公司研究人员E.F.Codd提出了 关系模型,奠定了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基础
1-11
Friday, November 13, 2020
(2)现代的数据库管理系统阶段特点
1.使用复杂的数据模型表示结构 2.具有很高的数据独立性 3.为用户提供了方便的接口(SQL) 4.提供了完整的数据控制功能 5.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
1.2.2 文件系统阶段
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
• 计算机不仅用于科学计算,而且还大量用于管理。 • 硬件上已有了磁盘、磁鼓等直接存取的存储设备; • 软件方面,操作系统中已经有了专门的数据管理软件,一般
称为文件系统;
• 处理方式上不仅有了文件批处理,而且能够联机实时处理。
传统的文件管理阶段问题
1-9
Friday, November 13, 2020
1.2.3 数据库系统阶段
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计算机用于 管理的规模更为庞大,以文件系统作为 数据管理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应用的需求
为解决多用户、多应用共享数据的需求, 使数据为尽可能多的应用服务,出现了 数据库技术和统一管理数据的专门软件 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
重点与难点
• 关系模型相关概念的理解 • 关系运算 • E-R图的绘制
1-3
Friday, November 13, 2020
1.1 数据库概述
1963年,美国Honeywell公司的IDS (Integrated Data Store)系统投入运行, 揭开了数据库技术的序幕。
20世纪70年代是数据库蓬勃发展的年代,网 状系统和层次系统占据了整个数据库商用市场, 而关系系统仅处于实验阶段。
及事物之间联系的抽象反映,它向我们提供了关于现实世界 实际存在的事物和联系的有用知识。
2.数据
• 数据是人们用各种物理符号,把信息按一定格式记载下来的
有意义符号组合。数据包括数据内容和数据形式.
3.数据与信息的关系
• 数据是信息的具体的表示形式,信息是各种数据所包括的意
义。
• 信息可用不同的数据形式来表现,信息不随数据的表现形式
• 数据的处理过程包括:数据收集、转换、组织,数
据的输入、存储、合并、计算、更新,数据的检索、 输出等一系列活动。
2.数据管理
• 计算机数据管理是指计算机对数据的管理方法和手
段。
• 数据管理是指对数据的组织、分类、编码、存储、
检索和维护,是数据处理的中心问题。
1-6
பைடு நூலகம்Friday, November 13, 2020
20世纪80年代,关系系统由于使用简便以及 硬件性能的改善,逐步代替网状系统和层次系 统占领了市场。
20世纪90年代,关系数据库已成为数据库技 术的主流。
1-4
Friday, November 13, 2020
1.1.1 数据和信息
1.信息
• 信息(Information)是人们头脑中对现实世界中客观事物以
• 1.数据冗余性(Data redundancy) • 2.数据不一致性(Data inconsistency) • 3.数据联系弱(Data poor relationship) • 4.数据安全性差(Data poor security) • 5.缺乏灵活性(Lack of flexibility)
1-12
Friday, November 13, 2020
人工管理阶段的数据管理有下列特点:
• 数据不保存在计算机内。 • 没有专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 • 只有程序(program)的概念,没有文件(file)
的概念。数据的组织方式必须由程序员自行设计与 安排。
• 数据面向程序。即一组数据对应一个程序。
1-8
Friday, November 13, 2020
第一讲 数据库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
1.1 数据库基础
• 1.1.1 数据和信息 • 1.1.2 数据处理与数据管理
1.2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
• 1.2.1 人工管理阶段 • 1.2.2 文件系统阶段 • 1.2.3 数据库系统阶段
1.3 数据模型
• 1.3.1 数据模型概念 • 1.3.2 实体联系模型 • 1.3.3 三种常见的数据模型
1-10
Friday, November 13, 2020
(1)标志文件管理数据阶段向现代数据库管理系统阶 段转变的三件大事
1.1968年,IBM(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国际商用机器)公司推出了商品化的 基于层次模型的IMS系统
2.1969年,美国CODASYL(Conference On Data System Language,数据系统语言协商 会)组织下属的DBTG(DataBase Task Group,数据库任务组)发布了一系列研究数据库 方法的DBTG报告,奠定了网状数据模型基础
1.4 数据库系统 1.5 关系模型
• 1.5.1 关系模型术语 • 1.5.2 关系运算
1-2
Friday, November 13, 2020
目标与重点
学习目标
• 掌握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概念 • 掌握理解关系模型相关概念(关系、实体、属性、
主键、外键等)
• 掌握ER图的绘制方法 • 掌握关系运算(并、交、差,选择、投影、联接)
而改变。如:1980年10月1日与1980-10-1
• 信息和数据的关系是:数据是信息的载体,它是信息的具体
表现形式。
1-5
Friday, November 13, 2020
1.1.2 数据处理与数据管理
1.数据处理
• 信息处理(Information Process)也称为数据处 理,它是利用计算机对各种类型的数据进行处理, 从而得到有用信息的过程。信息是数据处理的结果。
1.2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
数据管理经历了四个阶段
• 人工管理 • 文件系统 • 数据库系统 • 高级数据库系统
1-7
Friday, November 13, 2020
1.2.1 人工管理阶段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
• 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 硬件状况没有磁盘等直接存取的存储设备; • 软件状况是,没有操作系统, • 没有管理数据的软件;数据处理方式是批处理。
1-11
Friday, November 13, 2020
(2)现代的数据库管理系统阶段特点
1.使用复杂的数据模型表示结构 2.具有很高的数据独立性 3.为用户提供了方便的接口(SQL) 4.提供了完整的数据控制功能 5.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
1.2.2 文件系统阶段
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
• 计算机不仅用于科学计算,而且还大量用于管理。 • 硬件上已有了磁盘、磁鼓等直接存取的存储设备; • 软件方面,操作系统中已经有了专门的数据管理软件,一般
称为文件系统;
• 处理方式上不仅有了文件批处理,而且能够联机实时处理。
传统的文件管理阶段问题
1-9
Friday, November 13, 2020
1.2.3 数据库系统阶段
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计算机用于 管理的规模更为庞大,以文件系统作为 数据管理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应用的需求
为解决多用户、多应用共享数据的需求, 使数据为尽可能多的应用服务,出现了 数据库技术和统一管理数据的专门软件 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
重点与难点
• 关系模型相关概念的理解 • 关系运算 • E-R图的绘制
1-3
Friday, November 13, 2020
1.1 数据库概述
1963年,美国Honeywell公司的IDS (Integrated Data Store)系统投入运行, 揭开了数据库技术的序幕。
20世纪70年代是数据库蓬勃发展的年代,网 状系统和层次系统占据了整个数据库商用市场, 而关系系统仅处于实验阶段。
及事物之间联系的抽象反映,它向我们提供了关于现实世界 实际存在的事物和联系的有用知识。
2.数据
• 数据是人们用各种物理符号,把信息按一定格式记载下来的
有意义符号组合。数据包括数据内容和数据形式.
3.数据与信息的关系
• 数据是信息的具体的表示形式,信息是各种数据所包括的意
义。
• 信息可用不同的数据形式来表现,信息不随数据的表现形式
• 数据的处理过程包括:数据收集、转换、组织,数
据的输入、存储、合并、计算、更新,数据的检索、 输出等一系列活动。
2.数据管理
• 计算机数据管理是指计算机对数据的管理方法和手
段。
• 数据管理是指对数据的组织、分类、编码、存储、
检索和维护,是数据处理的中心问题。
1-6
பைடு நூலகம்Friday, November 13, 2020
20世纪80年代,关系系统由于使用简便以及 硬件性能的改善,逐步代替网状系统和层次系 统占领了市场。
20世纪90年代,关系数据库已成为数据库技 术的主流。
1-4
Friday, November 13, 2020
1.1.1 数据和信息
1.信息
• 信息(Information)是人们头脑中对现实世界中客观事物以
• 1.数据冗余性(Data redundancy) • 2.数据不一致性(Data inconsistency) • 3.数据联系弱(Data poor relationship) • 4.数据安全性差(Data poor security) • 5.缺乏灵活性(Lack of flexibility)
1-12
Friday, November 13, 2020
人工管理阶段的数据管理有下列特点:
• 数据不保存在计算机内。 • 没有专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 • 只有程序(program)的概念,没有文件(file)
的概念。数据的组织方式必须由程序员自行设计与 安排。
• 数据面向程序。即一组数据对应一个程序。
1-8
Friday, November 13, 2020
第一讲 数据库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
1.1 数据库基础
• 1.1.1 数据和信息 • 1.1.2 数据处理与数据管理
1.2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
• 1.2.1 人工管理阶段 • 1.2.2 文件系统阶段 • 1.2.3 数据库系统阶段
1.3 数据模型
• 1.3.1 数据模型概念 • 1.3.2 实体联系模型 • 1.3.3 三种常见的数据模型
1-10
Friday, November 13, 2020
(1)标志文件管理数据阶段向现代数据库管理系统阶 段转变的三件大事
1.1968年,IBM(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国际商用机器)公司推出了商品化的 基于层次模型的IMS系统
2.1969年,美国CODASYL(Conference On Data System Language,数据系统语言协商 会)组织下属的DBTG(DataBase Task Group,数据库任务组)发布了一系列研究数据库 方法的DBTG报告,奠定了网状数据模型基础
1.4 数据库系统 1.5 关系模型
• 1.5.1 关系模型术语 • 1.5.2 关系运算
1-2
Friday, November 13, 2020
目标与重点
学习目标
• 掌握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概念 • 掌握理解关系模型相关概念(关系、实体、属性、
主键、外键等)
• 掌握ER图的绘制方法 • 掌握关系运算(并、交、差,选择、投影、联接)
而改变。如:1980年10月1日与1980-10-1
• 信息和数据的关系是:数据是信息的载体,它是信息的具体
表现形式。
1-5
Friday, November 13, 2020
1.1.2 数据处理与数据管理
1.数据处理
• 信息处理(Information Process)也称为数据处 理,它是利用计算机对各种类型的数据进行处理, 从而得到有用信息的过程。信息是数据处理的结果。
1.2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
数据管理经历了四个阶段
• 人工管理 • 文件系统 • 数据库系统 • 高级数据库系统
1-7
Friday, November 13, 2020
1.2.1 人工管理阶段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
• 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 硬件状况没有磁盘等直接存取的存储设备; • 软件状况是,没有操作系统, • 没有管理数据的软件;数据处理方式是批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