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曲线求最值方法总结及典型例题
圆锥曲线的最值问题常见类型及解法演示文稿
![圆锥曲线的最值问题常见类型及解法演示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2c2ae279f90f76c660371a8c.png)
x2 y2 1 4
上点的最大距离,
并求出此时椭圆上的点的坐标。
分析:
本题可以根据椭圆的方程设出满足条件的 点的坐标,然后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借 助于二次函数求出此最大值,并求出点的 坐标。
例3
求点 P(0,3 )到椭圆
2
x2 y2 1 4
上点的最大距离,
并求出此时椭圆上的点的坐标。
解:
设点
Q(x,y)为椭圆
x2 4
y2
1
上的任意一点,
则 PQ 2 (x 0)2 (y 3)2
2
又因为x2 = 4- 4y2
所以
PQ
2
4 4y 2
y2
3y
9 4
3y 2
3y
25 4
3(y 1 )2 7 2
(-1≤y≤1)
所以 PQ 的最大值为 7 此时, y 1,x 3
2
即此时Q的坐标为:( 3, 1)、( 3, 1)
2
2
思考题:
求:点P(0,m),使其到椭圆x2 y 2 1上的 4
最大距离是 7。
变式训练:
已知双曲线C:x2 y2 1 ,P为C
4
上任一点,点A(3,0),则|PA|的最小 值为________.
类
例1: 已知抛物线y2=4x,以抛物线上两点
型
A(4,4)、B(1,-2)的连线为底边的△ABP,其顶点P 在抛物线的弧AB上运动,求: △ABP的最大面
略解: 圆心到直线L的距离d1=
16 32 22
16 13 13
r 所以圆上的点到直线的最短距离为 d=d1-
16 13 2 13
问题:直线L的方程改为 3x-2y-6=0, 其结果又如何?
圆锥曲线解题技巧归纳(9篇)
![圆锥曲线解题技巧归纳(9篇)](https://img.taocdn.com/s3/m/1c2f7d70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78.png)
圆锥曲线解题技巧归纳(9篇)化为一元二次方程,利用判别式求最值篇一如果能把圆锥曲线的最值问题转化为含有一个未知量的一元二次方程,利用,解得要求未知量的范围,然后确定其最值。
例3:直线,椭圆C:。
求以椭圆C的焦点F1、F2为焦点,且与直线l有公共点M的椭圆中长轴最短的。
分析:因为直线l与所求椭圆有公共点,可以由方程组得到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再利用判别式确定所求椭圆长轴的`最小值。
解:椭圆C的焦点。
说明:直线l与椭圆有公共点,可得方程组,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由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根的条件得,构造参变量的不等式,确定的最小值,这种解法思路清晰、自然。
圆锥曲线的八大解题方法:篇二1、定义法2、韦达定理法3、设而不求点差法4、弦长公式法5、数形结合法6、参数法(点参数、K参数、角参数)7、代入法中的顺序8、充分利用曲线系方程法圆锥曲线的解题方法:篇三一、求圆锥曲线方程(1)轨迹法:设点建立方程,化简证明求得。
例题:动点P(x,y)到定点A(3,0)的距离比它到定直线x=—5的距离少2。
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
解析:依题意可知,{C},由题设知{C},{C}{C}。
(2)定义法:根据圆锥曲线的定义确定曲线的形状。
上述例题同样可以由定义法求出曲线方程:作直线x=—3,则点P到定点A与到定直线x=—3的距离相等,所以点P的轨迹是以A为焦点,以x=—3为准线的抛物线。
(3)待定系数法:通过题设条件构造关系式,待定参数即可。
例1:已知点(—2,3)与抛物线{C}的焦点的距离是5,则P=_____。
解析:抛物线{C}的焦点为{C},由两点间距离公式解得P=4。
例2:设椭圆{C}的右焦点与抛物线{C}的焦点相同,离心率为{C},则椭圆的方程为_____。
解析:抛物线{C}的焦点坐标为(2,0),所以椭圆焦半径为2,故离心率{C}得m=4,而{C},所以椭圆方程为{C}。
一、化为二次函数,求二次函数的最值依据条件求出用一个参数表示的二次函数解析式,而自变量都有一定的变化范围,然后用配方法求出限制条件下函数的最值,就可得到问题的解。
专题23 圆锥曲线中的最值、范围问题 微点1 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试题及答案
![专题23 圆锥曲线中的最值、范围问题 微点1 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0f729f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cf.png)
例7.
7.已知点A(−2,0),B(2,0),动点M(x,y)满足直线AM与BM的斜率之积为− .记M的轨迹为曲线C.
(1)求C的方程,并说明C是什么曲线;
(2)过坐标原点的直线交C于P,Q两点,点P在第一象限,PE⊥x轴,垂足为E,连结QE并延长交C于点G.
(i)证明: 是直角三角形;
最值问题不仅解答题中分量较大,而且客观题中也时常出现.
一、常用方法
解决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常见的方法有:
(1)函数法:一般需要找出所求几量的函数解析式,要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求函数的最值时,一般会用到配方法、均值不等式或者函数单调性.
(2)方程法:根据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建立方程,根据方程的解的条件得出目标量的不等关系,再求出目标量的最值.
题型三、与向量有关的最值问题
例6.
6.如图,已知椭圆C1: + =1(a>b>0)的右焦点为F,上顶点为A,P为椭圆C1上任一点,MN是圆C2:x2+(y-3)2=1的一条直径,在y轴上截距为3- 的直线l与AF平行且与圆C2相切.
(1)求椭圆C1的离心率;
(2)若椭圆C1的短轴长为8,求 · 的最大值.
题型二、与角度有关的最值问题
例5.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椭圆 : 的离心率为 ,焦距为 .
(Ⅰ)求椭圆 的方程;
(Ⅱ)如图,动直线 : 交椭圆 于 两点, 是椭圆 上一点,直线 的斜率为 ,且 , 是线段 延长线上一点,且 , 的半径为 , 是 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 .求 的最大值,并求取得最大值时直线 的斜率.
专题23 圆锥曲线中的最值、范围问题 微点1 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
专题23圆锥曲线中的最值、范围问题
圆锥曲线的最值定值范围经典题型
![圆锥曲线的最值定值范围经典题型](https://img.taocdn.com/s3/m/d83bfbeb102de2bd96058813.png)
圆锥曲线最值/范围/定值/定点问题一、圆锥曲线的最值问题方法1:定义转化法①根据圆锥曲线的定义列方程;②将最值问题转化为距离问题求解.例1、已知点F是双曲线x24-y212=1的左焦点,定点A的坐标为(1,4),P是双曲线右支上的动点,则|PF|+|P A|的最小值为________.方法2:数形结合(切线法)当所求的最值是圆锥曲线上的点到某条直线的距离的最值时:①求与直线平行的圆锥曲线的切线;②求出两平行线的距离即为所求的最值.例2、求椭圆x22+y2=1上的点到直线y=x+23的距离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求取得最值时椭圆上点的坐标.方法3:参数法(函数法)①选取合适的参数表示曲线上点的坐标;②求解关于这个参数的函数最值例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P(x,y)是椭圆x23+y2=1上的一个动点,则S=x+y的最大值为________.方法4:基本不等式法①将最值用变量表示.②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得表达式的最值.例4、求椭圆x23+y2=1内接矩形ABCD面积的最大值.二、圆锥曲线的范围问题方法1:曲线几何性质法①由几何性质建立关系式;②化简关系式求解.例1、已知双曲线x 2a 2-y 2b 2=1(a >0,b >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点P 在双曲线的右支上,且|PF 1|=4|PF 2|,则此双曲线中ac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方法2:判别式法当直线和圆锥曲线相交、相切和相离时,分别对应着直线和圆锥曲线方程联立消元后得到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大于零、等于零、小于零 ① 联立曲线方程,消元后求判别式;②根据判别式大于零、小于零或等于零结合曲线性质求解.例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经过点(0,2)且斜率为k 的直线l 与椭圆x 22+y 2=1有两个不同的交点P 和Q . (1)求k 的取值范围;(2)设椭圆与x 轴正半轴、y 轴正半轴的交点分别为A ,B ,是否存在常数m ,使得向量OP →+OQ →与AB →共线?如果存在,求m 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三、圆锥曲线的定值、定点问题 方法1:特殊到一般法根据特殊情况能找到定值(或定点)的问题① 根据特殊情况确定出定值或定点;②对确定出来的定值或定点进行一般情况的证明.例1、已知双曲线C :x 2-y 22=1,过圆O :x 2+y 2=2上任意一点作圆的切线l ,若l 交双曲线于A ,B 两点,证明:∠AOB 的大小为定值.方法2:引进参数法定值、定点是变化中的不变量,引入参数找出与变量与参数没有关系的点(或值)即是定点(或定值).① 引进参数表示变化量;②研究变化的量与参数何时没有关系,找到定值或定点例2、如图所示,曲线C 1:x 29+y 28=1,曲线C 2:y 2=4x ,过曲线C 1的右焦点F 2作一条与x 轴不垂直的直线,分别与曲线C 1,C 2依次交于B ,C ,D ,E 四点.若G 为CD 的中点、H 为BE 的中点,证明|BE |·|GF 2||CD |·|HF 2|为定值.一、圆锥曲线的最值问题答案:例1解析 如图所示,根据双曲线定义|PF |-|PF ′|=4, 即|PF |-4=|PF ′|.又|P A |+|PF ′|≥|AF ′|=5, 将|PF |-4=|PF ′|代入,得|P A |+|PF |-4≥5,即|P A |+|PF |≥9,等号当且仅当A ,P ,F ′三点共线, 即P 为图中的点P 0时成立,故|PF |+|P A |的最小值为9.故填9. 例2.解 设椭圆的切线方程为y =x +b , 代入椭圆方程,得3x 2+4bx +2b 2-2=0. 由Δ=(4b )2-4×3×(2b 2-2)=0,得b =±3.当b =3时,直线y =x +3与y =x +23的距离d 1=62,将b =3代入方程3x 2+4bx +2b 2-2=0,解得x =-233,此时y =33,即椭圆上的点⎝ ⎛⎭⎪⎫-233,33到直线y =x +23的距离最小,最小值是62; 当b =-3时,直线y =x -3到直线y =x +23的距离d 2=362,将b =-3代入方程3x 2+4bx +2b 2-2=0,解得x =233,此时y =-33,即椭圆上的点⎝ ⎛⎭⎪⎫233,-33到直线y =x +23的距离最大,最大值是362. 例3 解析 因为椭圆x 23+y 2=1的参数方程为⎩⎨⎧x =3cos φy =sin φ,(φ为参数).故可设动点P 的坐标为(3cos φ,sin φ),其中0≤φ<2π.因此S =x +y =3cos φ+sin φ=2⎝ ⎛⎭⎪⎫32cos φ+12sin φ=2sin ⎝ ⎛⎭⎪⎫φ+π3,所以,当φ=π6时,S 取最大值2.故填2. 二、圆锥曲线的范围问题答案:例1.解析 根据双曲线定义|PF 1|-|PF 2|=2a ,设|PF 2|=r , 则|PF 1|=4r ,故3r =2a ,即r =2a 3,|PF 2|=2a3.根据双曲线的几何性质,|PF 2|≥c -a ,即2a 3≥c -a ,即c a ≤53,即e ≤53.又e >1, 故双曲线的离心率e 的取值范围是⎝ ⎛⎦⎥⎤1,53.故填⎝ ⎛⎦⎥⎤1,53.例2.解 (1)由已知条件,知直线l 的方程为y =kx +2,代入椭圆方程,得x 22+(kx +2)2=1,整理得⎝ ⎛⎭⎪⎫12+k 2x 2+22kx +1=0.①由直线l 与椭圆有两个不同的交点P 和Q ,得Δ=8k 2-4⎝ ⎛⎭⎪⎫12+k 2=4k 2-2>0,解得k <-22或k >22,即k 的取值范围为⎝ ⎛⎭⎪⎫-∞,-22∪⎝ ⎛⎭⎪⎫22,+∞.(2)设P (x 1,y 1),Q (x 2,y 2),则OP →+OQ →=(x 1+x 2,y 1+y 2).由方程①,知x 1+x 2=-42k 1+2k 2.②又y 1+y 2=k (x 1+x 2)+22=221+2k 2.③由A (2,0),B (0,1),得AB→=(-2,1).所以OP →+OQ →与AB →共线等价于x 1+x 2=-2(y 1+y 2), 将②③代入,解得k =22.由(1)知k <-22或k >22, 故不存在符合题意的常数k .三、圆锥曲线的定值、定点问题答案:例1.证明 当切线的斜率不存在时,切线方程为x =±2. 当x =2时,代入双曲线方程,得y =±2, 即A (2,2),B (2,-2),此时∠AOB =90°, 同理,当x =-2时,∠AOB =90°.当切线的斜率存在时,设切线方程为y =kx +b , 则|b |1+k2=2,即b 2=2(1+k 2). 由直线方程和双曲线方程消掉y , 得(2-k 2)x 2-2kbx -(b 2+2)=0, 由直线l 与双曲线交于A ,B 两点. 故2-k 2≠0.设A (x 1,y 1),B (x 2,y 2). 则x 1+x 2=2kb2-k 2,x 1x 2=-(b 2+2)2-k 2,y 1y 2=(kx 1+b )(kx 2+b )=k 2x 1x 2+kb (x 1+x 2)+b 2 =-k 2b 2-2k 22-k 2+2k 2b 22-k 2+2b 2-k 2b 22-k 2=2b 2-2k 22-k 2,故x 1x 2+y 1y 2=-b 2-22-k 2+2b 2-2k 22-k 2=b 2-2(1+k 2)2-k 2,由于b 2=2(1+k 2),故x 1x 2+y 1y 2=0,即OA →·OB →=0,∠AOB =90°.综上可知,若l 交双曲线于A ,B 两点,则∠AOB 的大小为定值90°. 例2.证明 由题意,知F 1(-1,0),F 2(1,0), 设B (x 1,y 1),E (x 2,y 2),C (x 3,y 3),D (x 4,y 4), 直线y =k (x -1),代入x 29+y 28=1,得8⎝ ⎛⎭⎪⎫y k +12+9y 2-72=0,即(8+9k 2)y 2+16ky -64k 2=0,则y 1+y 2=-16k 8+9k 2,y 1y 2=-64k 28+9k 2.同理,将y =k (x -1)代入y 2=4x ,得ky 2-4y -4k =0, 则y 3+y 4=4k ,y 3y 4=-4, 所以|BE |·|GF 2||CD |·|HF 2|=|y 1-y 2||y 3-y 4|·12|y 3+y 4|12|y 1+y 2|=(y 1-y 2)2(y 1+y 2)2·(y 3+y 4)2(y 3-y 4)2=(y 1+y 2)2-4y 1y 2(y 1+y 2)2·(y 3+y 4)2(y 3+y 4)2-4y 3y 4=(-16k )2(8+9k 2)2+4×64k 28+9k 2(-16k )2(8+9k 2)2·⎝ ⎛⎭⎪⎫4k 2⎝ ⎛⎭⎪⎫4k 2+16=3为定值.。
圆锥曲线中范围与最值问题
![圆锥曲线中范围与最值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df437802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1b.png)
§9.10 圆锥曲线中范围与最值问题题型一 范围问题例1 已知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经过点P ⎝⎛⎭⎫1,32,且短轴的两个端点与右焦点构成等边三角形.(1)求椭圆C 的方程;(2)设过点M (1,0)的直线l 交椭圆C 于A ,B 两点,求|MA |·|MB |的取值范围. 解 (1)由题意,椭圆短轴的两个端点与右焦点构成等边三角形,故c =3b ,a =b 2+c 2=2b , 即椭圆C :x 24b 2+y 2b2=1, 代入P ⎝⎛⎭⎫1,32, 可得b =1,a =2.故椭圆C 的方程为x 24+y 2=1. (2)分以下两种情况讨论:①若直线l 与x 轴重合,则|MA |·|MB |=(a -1)(a +1)=a 2-1=3;②若直线l 不与x 轴重合,设直线l 的方程为x =my +1,设点A (x 1,y 1),B (x 2,y 2),联立⎩⎪⎨⎪⎧x =my +1,x 24+y 2=1,消去x 可得(m 2+4)y 2+2my -3=0, 则Δ=4m 2+12(m 2+4)=16(m 2+3)>0恒成立,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y 1+y 2=-2m m 2+4,y 1y 2=-3m 2+4, 由弦长公式可得|MA |·|MB |=1+m 2·|y 1|·1+m 2·|y 2| =(1+m 2)·|y 1y 2|=3(1+m 2)m 2+4=3(m 2+4)-9m 2+4=3-9m 2+4, 因为m 2+4≥4,则0<9m 2+4≤94, 所以34≤3-9m 2+4<3. 综上所述,|MA |·|MB |的取值范围是⎣⎡⎦⎤34,3. 教师备选(2022·武汉调研)过双曲线Γ:x 2a 2-y 2b2=1(a >0,b >0)的左焦点F 1的动直线l 与Γ的左支交于A ,B 两点,设Γ的右焦点为F 2.(1)若△ABF 2可以是边长为4的正三角形,求此时Γ的标准方程;(2)若存在直线l ,使得AF 2⊥BF 2,求Γ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解 (1)依题意得|AF 1|=2,|AF 2|=4,|F 1F 2|=2 3.∴2a =|AF 2|-|AF 1|=2,a =1,2c =|F 1F 2|=23,c =3,b 2=c 2-a 2=2,此时Γ的标准方程为x 2-y 22=1. (2)设l 的方程为x =my -c ,与x 2a 2-y 2b2=1联立, 得(b 2m 2-a 2)y 2-2b 2cmy +b 4=0.设A (x 1,y 1),B (x 2,y 2),则y 1+y 2=2b 2cm b 2m 2-a 2,y 1y 2=b 4b 2m 2-a2, 由AF 2⊥BF 2,F 2A —→·F 2B —→=0,(x 1-c )(x 2-c )+y 1y 2=0,(my 1-2c )(my 2-2c )+y 1y 2=0⇒(m 2+1)b 4-4m 2c 2b 2+4c 2(b 2m 2-a 2)=0⇒(m 2+1)b 4=4a 2c 2⇒(m 2+1)=4a 2c 2b 4≥1 ⇒4a 2c 2≥(c 2-a 2)2,∴c 4+a 4-6a 2c 2≤0⇒e 4-6e 2+1≤0,又∵e >1,∴1<e 2≤3+22,∴1<e ≤1+2,又A ,B 在左支且l 过F 1,∴y 1y 2<0,b 4b 2m 2-a 2<0⇒m 2<a 2b 2⇒m 2+1=4a 2c 2b 4<a 2b 2+1, ∴4a 2<b 2=c 2-a 2⇒e 2>5. 综上所述,5<e ≤1+ 2.思维升华 圆锥曲线中取值范围问题的五种常用解法(1)利用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或判别式构造不等关系,从而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2)利用已知参数的范围,求新参数的范围,解决这类问题的核心是建立两个参数之间的等量关系.(3)利用隐含的不等关系建立不等式,从而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4)利用已知的不等关系构造不等式,从而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5)利用求函数值域的方法将待求量表示为其他变量的函数,求其值域,从而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跟踪训练1 从抛物线C 1:x 2=2py (p >0)和椭圆C 2:x 2a 2+y 2b 2=1(a >b >0)上各取两点,将其坐标记录于下表中:(1)求抛物线C 1和椭圆C 2的方程;(2)抛物线C 1和椭圆C 2的交点记为A ,B ,点M 为椭圆上任意一点,求MA →·MB →的取值范围.解 (1)∵C 1:x 2=2py (p >0),当y ≠0时,x 2y=2p , 根据表格的数据验证,可知⎝⎛⎭⎫-3,94,⎝⎛⎭⎫1,14满足方程x 2=2py , 解得p =2,得抛物线C 1的方程为x 2=4y .将(0,2),⎝⎛⎭⎫5,32代入椭圆C 2:x 2a 2+y 2b 2=1(a >b >0)可得a 2=8,b 2=2, 即椭圆C 2的方程为x 28+y 22=1. (2)由⎩⎪⎨⎪⎧ x 2=4y ,x 2+4y 2-8=0,解得⎩⎪⎨⎪⎧ x 1=-2,y 1=1或⎩⎪⎨⎪⎧x 2=2,y 1=1,不妨令A (-2,1),B (2,1). 设M (x 0,y 0)是C 2:x 28+y 22=1上的动点, 则x 20=8-4y 20≥0.即得-2≤y 0≤ 2.于是有MA →·MB →=(-2-x 0,1-y 0)·(2-x 0,1-y 0)=x 20+y 20-2y 0-3 =-3y 20-2y 0+5=-3⎝⎛⎭⎫y 0+132+163. ∵-2≤y 0≤ 2.即-1-22≤-3⎝⎛⎭⎫y 0+132+163≤163. 于是-1-22≤MA →·MB →≤163. 故MA →·MB →的取值范围是⎣⎡⎦⎤-1-22,163. 题型二 最值问题例2 (2022·金昌模拟)已知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过点A ⎝⎛⎭⎫-1,22,短轴长为2. (1)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2)过点(0,2)的直线l (直线l 不与x 轴垂直)与椭圆C 交于不同的两点M ,N ,且O 为坐标原点.求△MON 的面积的最大值.解 (1)依题意得(-1)2a 2+⎝⎛⎭⎫222b 2=1,而b =1, 则1a 2+12=1⇒1a 2=1-12=12⇒a 2=2, 所以椭圆C 的标准方程为x 22+y 2=1. (2)因为直线l 不与x 轴垂直,则l 的斜率k 存在,l 的方程为y =kx +2,由⎩⎪⎨⎪⎧y =kx +2,x 22+y 2=1,得(2k 2+1)x 2+8kx +6=0,因为直线l 与椭圆C 交于不同的两点M ,N ,则有Δ=(8k )2-4·(2k 2+1)·6=16k 2-24>0⇒k 2>32, 即k <-62或k >62, 设点M (x 1,y 1),N (x 2,y 2),则x 1+x 2=-8k 2k 2+1, x 1x 2=62k 2+1, 所以|MN |=1+k 2·|x 1-x 2| =1+k 2·(x 1+x 2)2-4x 1x 2 =1+k 2·⎝ ⎛⎭⎪⎫-8k 2k 2+12-4·62k 2+1=1+k 2·8(2k 2-3)(2k 2+1)2=1+k 2·22·2k 2-32k 2+1, 而原点O 到直线l :kx -y +2=0的距离d =2k 2+1,△MON 的面积S =12·|MN |·d =12·1+k 2·22·2k 2-32k 2+1·2k 2+1=22·2k 2-32k 2+1,令t =2k 2-3⇒2k 2=t 2+3(t >0),S =22t t 2+4=22t +4t, 因为t +4t ≥2t ·4t=4, 当且仅当t =4t ,即t =2时取“=”,此时k 2=72, 即k =±142,符合要求, 从而有S ≤224=22, 故当k =±142时, △MON 的面积的最大值为22. 教师备选(2022·厦门模拟)设椭圆Γ:x 2a 2+y 2b 2=1(a >b >0)的离心率为32,点A ,B ,C 分别为Γ的上、左、右顶点,且|BC |=4.(1)求Γ的标准方程;(2)点D 为直线AB 上的动点,过点D 作l ∥AC ,设l 与Γ的交点为P ,Q ,求|PD |·|QD |的最大值.解 (1)由题意得2a =|BC |=4,解得a =2.又因为e =c a =32,所以c =3,则b 2=a 2-c 2=1.所求Γ的标准方程为x 24+y 2=1. (2)方法一 由(1)可得A (0,1),B (-2,0),C (2,0),则k AC =-12, 直线AB 的方程为x -2y +2=0,设直线l 的方程为y =-12x +λ. 联立⎩⎨⎧ y =-12x +λ,x 24+y 2=1,消去y ,整理得,x 2-2λx +2λ2-2=0.①由Δ>0,得-2<λ<2,联立⎩⎪⎨⎪⎧y =-12x +λ,x -2y +2=0,解得D 的坐标为⎝⎛⎭⎪⎫λ-1,λ+12, 设P (x 1,y 1),Q (x 2,y 2), 由①知⎩⎪⎨⎪⎧ x 1+x 2=2λ,x 1x 2=2λ2-2,② 又|PD |=52|x 1-(λ-1)|, |QD |=52|x 2-(λ-1)|, 所以|PD |·|QD |=54|x 1x 2-(λ-1)(x 1+x 2)+(λ-1)2|,③ 将②代入③,得|PD |·|QD |=54|λ2-1| ,λ∈(-2,2), 所以当λ=0时,|PD |·|QD |有最大值54.方法二 设AD →=λAB →=λ(-2,-1)=(-2λ,-λ),则D (-2λ,1-λ),由点斜式,可得直线l 的方程为y -(1-λ)=-12(x +2λ), 即y =-12x -2λ+1. 联立⎩⎨⎧ y =-12x -2λ+1,x 24+y 2=1,消去y ,得x 2+(4λ-2)x +8λ2-8λ=0,①由Δ=(4λ-2)2-4×(8λ2-8λ)>0, 解得1-22<λ<1+22, 设P (x 1,y 1),Q (x 2,y 2),由①得⎩⎪⎨⎪⎧ x 1+x 2=2-4λ,x 1x 2=8λ2-8λ,② 由题意可知|PD |=52|x 1+2λ|, |QD |=52|x 2+2λ|, 所以|PD |·|QD |=54|x 1x 2+2λ(x 1+x 2)+4λ2|,③ 将②代入③得|PD |·|QD |=54|4λ2-4λ| =5|λ2-λ|,当λ=12时,|PD |·|QD |有最大值54. 思维升华 圆锥曲线中最值的求法(1)几何法:若题目的条件和结论能明显体现几何特征及意义,则考虑利用图形性质来解决.(2)代数法:若题目的条件和结论能体现一种明确的函数,则可首先建立目标函数,再求这个函数的最值,求函数最值的常用方法有配方法、判别式法、基本不等式法及函数的单调性法等.跟踪训练2 如图所示,点A ,B 分别是椭圆x 236+y 220=1长轴的左、右端点,点F 是椭圆的右焦点,点P 在椭圆上,且位于x 轴上方,P A ⊥PF .(1)求点P 的坐标;(2)设M 是椭圆长轴AB 上的一点,点M 到直线AP 的距离等于|MB |,求椭圆上的点到点M 的距离d 的最小值.解 (1)由已知可得点A (-6,0),F (4,0),设点P 的坐标是(x ,y ),则AP →=(x +6,y ),FP →=(x -4,y ),∵P A ⊥PF ,∴AP →·FP →=0,则⎩⎪⎨⎪⎧x 236+y 220=1,(x +6)(x -4)+y 2=0,可得2x 2+9x -18=0,得x =32或x =-6. 由于y >0,故x =32,于是y =532. ∴点P 的坐标是⎝⎛⎭⎫32,532. (2)由(1)可得直线AP 的方程是x -3y +6=0,点B (6,0).设点M 的坐标是(m ,0),则点M 到直线AP 的距离是|m +6|2,于是|m +6|2=|m -6|, 又-6≤m ≤6,解得m =2.由椭圆上的点(x ,y )到点M 的距离为d , 得d 2=(x -2)2+y 2=x 2-4x +4+20-59x 2=49⎝⎛⎭⎫x -922+15, 由于-6≤x ≤6,由f (x )=49⎝⎛⎭⎫x -922+15的图象(图略)可知, 当x =92时,d 取最小值,且最小值为15. 课时精练1.已知双曲线C 的焦点F (3,0),双曲线C 上一点B 到F 的最短距离为3- 2.(1)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和渐近线方程; (2)已知点M (0,1),设P 是双曲线C 上的点,Q 是P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设λ=MP →·MQ →,求λ的取值范围. 解 (1)设双曲线的方程为x 2a 2-y 2b2=1(a >0,b >0), ∵双曲线C 的焦点F (3,0),双曲线C 上一点B 到F 的最短距离为3-2,∴c =3,c -a =3-2,∴a =2,∴b 2=c 2-a 2=(3)2-(2)2=1,则双曲线的方程为x 22-y 2=1, 渐近线方程为y =±22x . (2)设P 点坐标为(x 0,y 0),则Q 点坐标为(-x 0,-y 0),∴λ=MP →·MQ →=(x 0,y 0-1)·(-x 0,-y 0-1)=-x 20-y 20+1=-32x 20+2. ∵|x 0|≥2,∴λ的取值范围是(-∞,-1].2.(2022·阳泉模拟)已知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离心率为22,P 是椭圆C 上的一个动点,当P 是椭圆C 的上顶点时,△F 1PF 2的面积为1.(1)求椭圆C 的方程;(2)设斜率存在的直线PF 2,与椭圆C 的另一个交点为Q .若存在T (t ,0),使得|TP |=|TQ |,求t 的取值范围.解 (1)由题意可知⎩⎪⎨⎪⎧ c a =22,12·b ·2c =1,b 2+c 2=a 2,解得⎩⎪⎨⎪⎧ a =2,b =1,c =1,故椭圆C 的方程为x 22+y 2=1. (2)设P (x 1,y 1),Q (x 2,y 2),线段PQ 的中点为N (x 0,y 0),直线PF 2的斜率为k , 由(1)设直线PQ 的方程为y =k (x -1).当k =0时,t =0符合题意;当k ≠0时,联立⎩⎪⎨⎪⎧y =k (x -1),x 22+y 2=1,得(1+2k 2)x 2-4k 2x +2k 2-2=0,∴Δ=16k 4-4(1+2k 2)(2k 2-2)=8k 2+8>0,x 1+x 2=4k 21+2k 2, ∴x 0=x 1+x 22=2k 21+2k 2, y 0=k (x 0-1)=-k 1+2k 2, 即N ⎝ ⎛⎭⎪⎫2k 21+2k 2,-k 1+2k 2.∵|TP |=|TQ |,∴直线TN 为线段PQ 的垂直平分线,∴TN ⊥PQ ,即k TN ·k =-1. ∴-k 1+2k 22k 21+2k 2-t ·k =-1, ∴t =k 21+2k 2=12+1k 2. ∵k 2>0,∴1k 2>0 ,2+1k2>2, ∴0<12+1k 2<12, 即t ∈⎣⎡⎭⎫0,12.3.(2021·北京)已知椭圆E :x 2a 2+y 2b 2=1(a >b >0)过点A (0,-2),以四个顶点围成的四边形面积为4 5. (1)求椭圆E 的标准方程;(2)过点P (0,-3)的直线l 斜率为k ,交椭圆E 于不同的两点B ,C ,直线AB ,AC 交y =-3于点M ,N ,若|PM |+|PN |≤15,求k 的取值范围.解 (1)因为椭圆过A (0,-2),故b =2,因为四个顶点围成的四边形的面积为45,故12×2a ×2b =45,即a =5, 故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5+y 24=1. (2)设B (x 1,y 1),C (x 2,y 2),因为直线BC 的斜率存在,故x 1x 2≠0,故直线AB :y =y 1+2x 1x -2,令y =-3,则x M =-x 1y 1+2, 同理x N =-x 2y 2+2. 直线BC :y =kx -3,由⎩⎪⎨⎪⎧y =kx -3,4x 2+5y 2=20,可得(4+5k 2)x 2-30kx +25=0,故Δ=900k 2-100(4+5k 2)>0,解得k <-1或k >1.又x 1+x 2=30k 4+5k 2,x 1x 2=254+5k 2, 故x 1x 2>0,所以x M x N >0.又|PM |+|PN |=|x M +x N | =⎪⎪⎪⎪⎪⎪x 1y 1+2+x 2y 2+2=⎪⎪⎪⎪⎪⎪x 1kx 1-1+x 2kx 2-1 =⎪⎪⎪⎪⎪⎪2kx 1x 2-(x 1+x 2)k 2x 1x 2-k (x 1+x 2)+1 =⎪⎪⎪⎪⎪⎪⎪⎪50k4+5k 2-30k4+5k 225k 24+5k 2-30k 24+5k 2+1=5|k |, 故5|k |≤15,即|k |≤3,综上,-3≤k <-1或1<k ≤3.4.(2022·德州模拟)已知抛物线E :x 2=-2y ,过抛物线上第四象限的点A 作抛物线的切线,与x 轴交于点M .过M 作OA 的垂线,交抛物线于B ,C 两点,交OA 于点D .(1)求证:直线BC 过定点;(2)若MB →·MC →≥2,求|AD |·|AO |的最小值.(1)证明 由题意知,抛物线E :x 2=-2y ,则y =-12x 2,可得y ′=-x , 设A (2t ,-2t 2)(t >0),则k AM =-2t ,所以l AM :y +2t 2=-2t (x -2t ),即y =-2tx +2t 2,所以M (t ,0),又k OA =-2t 22t =-t ,所以k BC =1t, 所以l BC :y -0=1t (x -t ),即y =1tx -1, 所以直线BC 过定点(0,-1).(2)解 联立方程⎩⎪⎨⎪⎧y =1t x -1,x 2=-2y ,整理得x 2+2tx -2=0,设B (x 1,y 1),C (x 2,y 2), 则x 1+x 2=-2t,x 1x 2=-2, 则MB →·MC →=(x 1-t ,y 1)·(x 2-t ,y 2)=(x 1-t )(x 2-t )+y 1y 2=x 1x 2-t (x 1+x 2)+t 2+14x 21x 22=1+t 2≥2, 所以t 2≥1,又由|AD |=⎪⎪⎪⎪1t ·2t +2t 2-11+1t 2=2t 2+1t 2+1·t , |AO |=(2t )2+(-2t 2)2=2t 1+t 2, 所以|AD |·|AO |=2t 2+1t 2+1·t ·2t ·1+t 2 =⎝⎛⎭⎫2t 2+122-14, 因为2t 2≥2,所以当2t 2=2,即t =1时, |AD |·|AO |的最小值是6.。
圆锥曲线中的范围与最值问题
![圆锥曲线中的范围与最值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aedaee4f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33.png)
解:(2)由 2 =λ 1 ,
延长 BF 1, AF 2交椭圆于 C , D 两点,根据椭圆的对
称性可知,四边形 ABC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为平行四边形,且四边形
ABF 1 F 2的面积为四边形 ABCD 的面积的一半.
由题知, BF 1的斜率不为零,
故设 BF 1的方程为 x = my - 2 ,
= 4,
(*), x 1
+ x 2=4 k , x 1 x 2=-4 b ,所以| AB |= 1 + 2 | x 1- x 2|=
1 + 2 · (1 +2 )2 − 41 2 =4 1 + 2 · 2 + .因为 x 2=4 y ,即 y =
2
1
,所以y'= ,则抛物线在点 A 处的切线斜率为 ,在点 A 处的切线方
3
3
2 2
1 2
2
2
2
2
∴b =a -c =a - a = a ,
3
3
∴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x 2+3 y 2= a 2.
2 + 3 2 =2 ,
2 −2
由൝
⇒ y =±
.
3
= 2
2 −2
2 3
由题可知2
=
,解得 a 2=3,
3
3
2
∴椭圆 C 的方程为 + y 2=1.
3
(2)若 A 和 B 为椭圆 C 上在 x 轴同侧的两点,且 2 =λ 1 ,求四边形
的纵坐标的最小值为( A )
D. 1
(2)设 A ( x 1, y 1), B ( x 2, y 2), M ( x 0, y 0),直线 AB 的方程为 y = kx +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与最值及取值范围问题(附经典例题与解析)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与最值及取值范围问题(附经典例题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d6b9eaff61fb7360a4c6502.png)
圆锥曲线与最值问题【知识点分析】方法一、圆锥曲线的的定义转化法借助圆锥曲线定义将最值问题等价转化为易求、易解、易推理证明的问题来处理.(1)椭圆: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为常数(大于两定点的距离)(2)双曲线:到两定点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常数(小于两定点的距离) (3)抛物线:到定点与定直线距离相等。
【相似题练习】1.已知抛物线y 2=8x ,点Q 是圆C :x 2+y 2+2x ﹣8y +13=0上任意一点,记抛物线上任意一点到直线x =﹣2的距离为d ,则|PQ |+d 的最小值为( ) A .5 B .4 C .3 D .2 1.已知双曲线C :的右焦点为F ,P 是双曲线C 的左支上一点,M (0,2),则△PFM 周长最小值为 .【知识点分析】 方法二、函数法二次函数2y ax bx c =++顶点坐标为24b ac b ⎛⎫-- ⎪,1.已知F 1,F 2为椭圆C :+=1的左、右焦点,点E 是椭圆C 上的动点,1•2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为( ) A .9,7 B .8,7 C .9,8 D .17,8【知识点分析】方法三、利用最短路径【问题1】“将军饮马”作法图形原理在直线l 上求一点P ,使P A +PB 值最小.作B 关于l 的对称点B '连A B ',与l 交点即为P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P A +PB 最小值为A B '.【问题2】 作法图形原理在直线1l 、2l 上分别求点M 、N ,使△PMN 的周长最小.分别作点P 关于两直线的对称点P '和P '',连P 'P '',与两直线交点即为M ,N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PM +MN +PN 的最小值为 线段P 'P ''的长.【问题3】 作法图形原理在直线1l 、2l 上分别求点M 、N ,使四边形PQMN 的周长最小.分别作点Q 、P 关于直线1l 、2l 的对称点Q '和P '连Q 'P ',与两直线交点即为M ,N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四边形PQMN 周长的最小值为线段P 'P ''的长.【问题4】 作法图形原理作点P 关于1l 的对称点P ',作P 'B ⊥2l 于B ,交l 于A .点到直线,垂线段最短. P A +AB 的最小值为线段P 'B 的长.l B A lPB'AB l 1l 2Pl 1l 2NMP''P'P l 1l 2N MP'Q'Q P l 1l 2P Q l 1A P'Pl 1l 2P小.【问题5】 作法图形原理A 为1l 上一定点,B 为2l 上一定点,在2l 上求点M ,在1l 上求点N ,使AM +MN +NB 的值最小.作点A 关于2l 的对称点A ',作点B 关于1l 的对称点B ',连A 'B '交2l 于M ,交1l 于N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AM +MN +NB 的最小值为线段A 'B '的长.【相似题练习】1.已知双曲线x 2﹣y 2=1的右焦点为F ,右顶点A ,P 为渐近线上一点,则|PA |+|PF |的最小值为( )A .B .C .2D .【知识点分析】方法四、利用圆的性质【相似题练习】1.已知椭圆,圆A :x 2+y 2﹣3x ﹣y +2=0,P ,Q 分別为椭圆C 和圆A 上的点,F (﹣2,0),则|PQ |+|PF |的最小值为( ) A . B . C . D .l 2l 1ABNMl 2l 1M N A'B'AB【知识点分析】 方法五、切线法【相似题练习】1.如图,设椭圆C :+=1(a >b >0)的左右焦点为F 1,F 2,上顶点为A ,点B ,F 2关于F 1对称,且AB⊥AF 2(Ⅰ)求椭圆C 的离心率;(Ⅱ)已知P 是过A ,B ,F 2三点的圆上的点,若△AF 1F 2的面积为,求点P 到直线l :x ﹣y ﹣3=0距离的最大值.【知识点分析】 方法六、参数法1.圆222)()(r b y a x =-+-的参数方程可表示为)(.sin ,cos 为参数θθθ⎩⎨⎧+=+=r b y r a x .2. 椭圆12222=+b y a x )0(>>b a 的参数方程可表示为)(.sin ,cos 为参数ϕϕϕ⎩⎨⎧==b y a x .3. 抛物线px y 22=的参数方程可表示为)(.2,22为参数t pt y px x ⎩⎨⎧==.【相似题练习】已知点A (2,1),点B 为椭圆+y 2=1上的动点,求线段AB 的中点M 到直线l 的距离的最大值.并求此时点B 的坐标.【知识点分析】方法七、基本不等式1、均值不等式定理: 若0a >,0b >,则2a b ab +≥,2、常用的基本不等式:①()222,a b ab a b R +≥∈;②()22,2a b ab a b R +≤∈;③()20,02a b ab a b +⎛⎫≤>> ⎪⎝⎭;④()222,22a b a b a b R ++⎛⎫≥∈ ⎪⎝⎭.【相似题练习】1.抛物线y 2=4x 的焦点为F ,点A 、B 在抛物线上,且∠AFB =,弦AB 的中点M 在准线l 上的射影为M ′,则的最大值为 .方法七、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与最值及取值范围问题(附经典例题与解析)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与最值及取值范围问题(附经典例题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d6b9eaff61fb7360a4c6502.png)
圆锥曲线与最值问题【知识点分析】方法一、圆锥曲线的的定义转化法借助圆锥曲线定义将最值问题等价转化为易求、易解、易推理证明的问题来处理.(1)椭圆: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为常数(大于两定点的距离)(2)双曲线:到两定点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常数(小于两定点的距离) (3)抛物线:到定点与定直线距离相等。
【相似题练习】1.已知抛物线y 2=8x ,点Q 是圆C :x 2+y 2+2x ﹣8y +13=0上任意一点,记抛物线上任意一点到直线x =﹣2的距离为d ,则|PQ |+d 的最小值为( ) A .5 B .4 C .3 D .2 1.已知双曲线C :的右焦点为F ,P 是双曲线C 的左支上一点,M (0,2),则△PFM 周长最小值为 .【知识点分析】 方法二、函数法二次函数2y ax bx c =++顶点坐标为24b ac b ⎛⎫-- ⎪,1.已知F 1,F 2为椭圆C :+=1的左、右焦点,点E 是椭圆C 上的动点,1•2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为( ) A .9,7 B .8,7 C .9,8 D .17,8【知识点分析】方法三、利用最短路径【问题1】“将军饮马”作法图形原理在直线l 上求一点P ,使P A +PB 值最小.作B 关于l 的对称点B '连A B ',与l 交点即为P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P A +PB 最小值为A B '.【问题2】 作法图形原理在直线1l 、2l 上分别求点M 、N ,使△PMN 的周长最小.分别作点P 关于两直线的对称点P '和P '',连P 'P '',与两直线交点即为M ,N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PM +MN +PN 的最小值为 线段P 'P ''的长.【问题3】 作法图形原理在直线1l 、2l 上分别求点M 、N ,使四边形PQMN 的周长最小.分别作点Q 、P 关于直线1l 、2l 的对称点Q '和P '连Q 'P ',与两直线交点即为M ,N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四边形PQMN 周长的最小值为线段P 'P ''的长.【问题4】 作法图形原理作点P 关于1l 的对称点P ',作P 'B ⊥2l 于B ,交l 于A .点到直线,垂线段最短. P A +AB 的最小值为线段P 'B 的长.l B A lPB'AB l 1l 2Pl 1l 2NMP''P'P l 1l 2N MP'Q'Q P l 1l 2P Q l 1A P'Pl 1l 2P小.【问题5】 作法图形原理A 为1l 上一定点,B 为2l 上一定点,在2l 上求点M ,在1l 上求点N ,使AM +MN +NB 的值最小.作点A 关于2l 的对称点A ',作点B 关于1l 的对称点B ',连A 'B '交2l 于M ,交1l 于N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AM +MN +NB 的最小值为线段A 'B '的长.【相似题练习】1.已知双曲线x 2﹣y 2=1的右焦点为F ,右顶点A ,P 为渐近线上一点,则|PA |+|PF |的最小值为( )A .B .C .2D .【知识点分析】方法四、利用圆的性质【相似题练习】1.已知椭圆,圆A :x 2+y 2﹣3x ﹣y +2=0,P ,Q 分別为椭圆C 和圆A 上的点,F (﹣2,0),则|PQ |+|PF |的最小值为( ) A . B . C . D .l 2l 1ABNMl 2l 1M N A'B'AB【知识点分析】 方法五、切线法【相似题练习】1.如图,设椭圆C :+=1(a >b >0)的左右焦点为F 1,F 2,上顶点为A ,点B ,F 2关于F 1对称,且AB⊥AF 2(Ⅰ)求椭圆C 的离心率;(Ⅱ)已知P 是过A ,B ,F 2三点的圆上的点,若△AF 1F 2的面积为,求点P 到直线l :x ﹣y ﹣3=0距离的最大值.【知识点分析】 方法六、参数法1.圆222)()(r b y a x =-+-的参数方程可表示为)(.sin ,cos 为参数θθθ⎩⎨⎧+=+=r b y r a x .2. 椭圆12222=+b y a x )0(>>b a 的参数方程可表示为)(.sin ,cos 为参数ϕϕϕ⎩⎨⎧==b y a x .3. 抛物线px y 22=的参数方程可表示为)(.2,22为参数t pt y px x ⎩⎨⎧==.【相似题练习】已知点A (2,1),点B 为椭圆+y 2=1上的动点,求线段AB 的中点M 到直线l 的距离的最大值.并求此时点B 的坐标.【知识点分析】方法七、基本不等式1、均值不等式定理: 若0a >,0b >,则2a b ab +≥,2、常用的基本不等式:①()222,a b ab a b R +≥∈;②()22,2a b ab a b R +≤∈;③()20,02a b ab a b +⎛⎫≤>> ⎪⎝⎭;④()222,22a b a b a b R ++⎛⎫≥∈ ⎪⎝⎭.【相似题练习】1.抛物线y 2=4x 的焦点为F ,点A 、B 在抛物线上,且∠AFB =,弦AB 的中点M 在准线l 上的射影为M ′,则的最大值为 .方法七、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圆锥曲线最值问题方法总结【精品】
![圆锥曲线最值问题方法总结【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697aea08960590c69fc37609.png)
课题3:圆锥曲线中最值问题的转化求解最值问题的大体思考方法——是几何法,常用工具是圆锥曲线的定义和平面几何的有关结论;二是代数法,将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或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然后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均值不等式或三角函数的有界性等知识来求解.一、焦点间的相互转化(核心用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例1】P(-2,3),F 2为椭圆1162522=+y x 的右焦点,点M 在椭圆上移动,求︱MP ︱+︱MF 2︱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答案】12,8.【分析】欲求︱MP ︱+︱MF 2︱的最大值和最小值MF 2︱=2a-︱MF 1︱, F 1为椭圆的左焦点。
【解析】︱MP ︱+︱MF 2︱=︱MP ︱+2a-︱MF 1︱连接PF 1延长PF 1交椭圆于点M 1,延长F 1P 交椭圆于点M 2由三角形三边关系知–︱PF 1︱≤︱MP ︱-︱MF 1︱≤︱PF 1︱当且仅当M 与M 1重合时取右等号,M 与M 2重合时取左等号。
因为2a=10, ︱PF 1︱=2所以(︱MP ︱+︱MF 2︱)max =12, (︱MP ︱+︱MF 2︱)min =8【例2】P(-2,6),F 2为椭圆1162522=+y x 的右焦点,点M 在椭圆上移动,求︱MP ︱+︱MF 2︱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答案】最大值是10+37,最小值是61【分析】点P 在椭圆外PF 2交椭圆于M ,此点使︱MP ︱+︱MF 2︱值最小,求最大值方法同例1。
【解析】︱MP ︱+︱MF 2︱=︱MP ︱+2a-︱MF 1︱连接PF 1并延长交椭圆于点M 1,则M 在M 1处时︱MP ︱-︱MF 1︱取最大值︱PF 1︱。
∴︱MP ︱+︱MF 2︱最大值是10+37,最小值是61。
【例3】已知1F 是椭圆22195x y +=的左焦点,P 是椭圆上的动点,()1,1A 为定点,则1PA PF +的最小值是( )A、9 B、6、3 D 、6+【答案】B【解析】连接2F A 并延长交椭圆P '是椭圆上一动点,连接12,,PF PF PA ∵1212PF PA AF PF PF ++≥+,而121212PF PF P F P F P F P A AF ''''+=+=++, ∴1212PF PA AF P FP A AF ''++≥++,∴111226PF PA P FP A P F P F AF ''''+≥+=+-=(当P 与P '重合时取“=”号)【例4】已知)2,2(),0,4(B A 是椭圆1925:22=+y x C 内的点,M 是椭圆上的动点,求||||MB MA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解答圆锥曲线最值问题的几个“妙招”
![解答圆锥曲线最值问题的几个“妙招”](https://img.taocdn.com/s3/m/b28e3774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ef.png)
圆锥曲线最值问题侧重于考查圆锥曲线的定义、几何性质、方程,以及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圆锥曲线问题的命题形式较多,常见的有求某条线段的最值、图形面积的最值、参数的最值、离心率的最值、点到曲线的最小距离等.下面结合几道例题,来谈一谈解答此类问题的“妙招”.一、利用几何图形的性质圆锥曲线中的圆、直线、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均为平面几何图形.在解答圆锥曲线最值问题时,可根据题意画出几何图形,并添加合适的辅助线,将问题看作平面几何问题,利用平面几何图形的性质,如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正余弦定理、勾股定理等来解题.例1.设F 1,F 2为椭圆x 2a 2+y 2b2=1(a >b >0)的两个焦点,若椭圆上存在一点Q ,使∠F 1QF 2=120°,求椭圆离心率e 的最小值.解:设P (x 1,y 1),F 1(-c ,0),F 2(c ,0),由椭圆的焦点弦公式得,|PF 1|=a +ex 1,|PF 2|=a -ex 1,在ΔPF 1F 2中,由余弦定理可得:cos 120°=|PF 1|2+|PF 2|2-|F 1F 2|2|PF 1|∙|PF 2|=(a +ex 1)2+(a -ex 1)2-4c 22(a +ex 1)∙(a -ex 1)=-12,可得:x 1=4c 2-3a 2e 2,由椭圆的范围可知-a ≤x 1≤a ,可得0≤4c 2-3a 2e2≤a 2,解得e =c a≥,即椭圆离心率的最小值为.解答本题,关键要抓住椭圆的几何性质:椭圆的范围为-a ≤x ≤a ,-b ≤y ≤b .在根据余弦定理和焦点弦公式求得x 1后,根据椭圆的范围建立关系式0≤4c 2-3a 2e2≤a 2,即可求得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例2.椭圆x 24+y 23=1的左焦点为F ,直线x =m与椭圆相交于A ,B 两点,当ΔFAB 的周长最大时,求ΔFAB 的面积.解:设椭圆的右焦点为E ,连接BE ,AE,如图所示.由椭圆的定义得:AF +AE =BF +BE =2a ,则C ΔFAB =AB +AF +BF =AB +(2a -AE )+(2a -BE )=4a +AB -AE -BE .在ΔAEB 中,AE +BE ≥AB ,所以AB -AE -BE ≤0,当AB 过点E 时取等号.所以AB +BF +AF =4a +AB -BE ≤4a ,即直线x =m 过椭圆的右焦点E 时,ΔFAB 的周长最大.将x =1代入椭圆x 24+y 23=1得y =±32,即AB =3.因此,当ΔFAB 的周长最大时,S ΔFAB =3.我们首先根据题意作图,并添加合适的辅助线,即可根据椭圆的定义建立线段AF 、AE 、BF 、BE 之间的几何关系;然后根据三角形的性质:两边之和大45。
圆锥曲线中最值问题求解举例
![圆锥曲线中最值问题求解举例](https://img.taocdn.com/s3/m/8c93d9b369dc5022aaea0069.png)
圆锥曲线中最值问题求解举例圆锥曲线最值问题是高考中的一类常见问题,体现了圆锥曲线与三角、函数、不等式、方程、平面向量等代数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
解此类问题与解代数中的最值问题方法类似,。
由于圆锥曲线的最值问题与曲线有关,所以利用曲线性质求解是其特有的方法。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求解方法。
一、定义法有些问题先利用圆锥曲线定义或性质给出关系式,再利用几何或代数法求最值,可使题目中数量关系更直观,解法更简捷。
例1、 已知抛物线 24y x =,定点A(3,1),F 是抛物线的焦点 ,在抛物线上求一点 P ,使|AP|+|PF|取最小值 ,并求的最小值 。
分析:由点A 引准线的垂线,垂足Q ,则 |AP|+|PF|=|AP|+|PQ|, 即为最小值。
解: 如图,24,2y x p =∴= , 焦点F(1,0) 。
由点A 引准线x= -1的垂线 ,垂足Q ,则 |AP|+|PF|=|AP|+|PQ|, 即为最小值. min (||||)4AP PF +=.由241{y x y ==, 得 1(,1)4P 为所求点.若另取一点P ' , 显然 ||||||||||||AP P F AP P Q AP PQ '''''+=+>+ 。
[点悟] 利用圆锥曲线性质求最值是一种特殊方法。
在利用时技巧性较强,但可以避繁就简,化难为易。
又如已知圆锥曲线内一点A 与其上一动点P ,求 ||||P F A P e+的最值时,常考虑圆锥曲线第二定义。
二、参数法利用椭圆、双曲线参数方程转化为三角函数问题,或利用直线、抛物线参数方程转化为函数问题求解。
例2、椭圆22221x y ab+=的切线 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A,B 两点 , 求三角形OAB 的最小面积 。
分析;写出椭圆参数方程{cos sin θθa xb y ==,设切点为(cos ,sin )P a a θθ,可得切线方程。
高中数学 考前归纳总结 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
![高中数学 考前归纳总结 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f2f5883b551810a6f42486c8.png)
一、常见基本题型:(1)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例1、已知椭圆两焦点1F 、2F 在y 轴上,短轴长为22,离心率为22,P 是椭圆在第一 象限弧上一点,且121PF PF ⋅=,过P 作关于直线F 1P 对称的两条直线PA 、PB 分别交 椭圆于A 、B 两点,求△PAB 面积的最大值。
解、设椭圆方程为22221y x a b+=,由题意可得2,2,22a b c ===,故椭圆方程为22142y x +=设AB 的直线方程:m x y +=2.由⎪⎩⎪⎨⎧=++=142222y x m x y ,得0422422=-++m mx x , 由0)4(16)22(22>--=∆m m ,得2222<<-mP 到AB 的距离为3||m d =, 则3||3)214(21||212m m d AB S PAB ⋅⋅-=⋅=∆2)28(81)8(8122222=+-≤+-=m m m m 。
当且仅当()22,222-∈±=m 取等号, ∴三角形PAB 面积的最大值为2。
(2)利用函数求最值,例2.如图,椭圆222:12x y C a +=的焦点在x 轴上,左右顶点分别为1,A A ,上顶点为B ,抛物线12,C C 分别以A,B 为焦点,其顶点均为坐标原点O ,1C 与2C 相交于直线2y x =上一点P.(1)求椭圆C 及抛物线12,C C 的方程;(2)若动直线l 与直线OP 垂直,且与椭圆C 交于不同的两点M,N,已知点(Q ,求QM QN 的最小值. 解:(1)由题意(,0),A a B ,故抛物线C 1 的方程可设为ax y 42=,C 2的方程为y x 242=由⎪⎪⎩⎪⎪⎨⎧===xy y x axy 224422 得)28,8(,4P a =所以椭圆C:121622=+y x ,抛物线C 1:,162x y =抛物线C 2:y x 242= (2)由(1)知,直线OP 的斜率为2,所以直线l 的斜率为22-设直线l 方程为b x y +-=22由⎪⎪⎩⎪⎪⎨⎧+-==+b x y y x 22121622,整理得0)168(28522=-+-b bx x因为动直线l 与椭圆C 交于不同两点,所以0)168(2012822>--=∆b b 解得1010<<-b设M (11,y x )、N (22,y x ),则21212816,55b x x b x x -+== 58)(2221)22)(22(2221212121-=++-=+-+-=b b x x b x x b x b x y y 因为),2(),,2(2211y x y x +=+=所以2)(2),2)(,2(2121212211++++=++=⋅y y x x x x y x y x5141692-+=b b因为1010<<-b ,所以当98-=b 时,⋅取得最小值其最小值等于938514)98(516)98(592-=--+-⨯ 例3、已知抛物线)0(2:2>=p py x C 的焦点为F ,抛物线上一点A 的横坐标为 1x )0(1>x ,过点A 作抛物线C 的切线1l 交x 轴于点D ,交y 轴于点Q ,交直线 :2pl y =于点M ,当2||=FD 时, 60=∠AFD . (1)求证:AFQ ∆为等腰三角形,并求抛物线C 的方程;(2)若B 位于y 轴左侧的抛物线C 上,过点B 作抛物线C 的切线2l 交直线1l 于点P ,交直线l 于点N ,求PMN ∆面积的最小值,并求取到最小值时的1x 值.解:(1)设),(11y x A ,则切线AD 的方程为pxx p x y 2211-=,所以),0(),0,2(11y Q x D -,12||y p FQ +=,, 所以||||FA FQ =, 所以AFQ ∆为等腰三角形且D 为AQ 中点,所以AQ DF ⊥, 60,2||=∠=AFD DF , 12,60==∠∴pQFD,得2=p ,抛物线方程为y x 42= (2)设)0(),(222<x y x B ,则B 处的切线方程为22222xx x y -=由)4,2(42422121222211x x x x P x x x y x x x y +⇒⎪⎪⎩⎪⎪⎨⎧-=-=,)1,22(14211211x x M y x x x y +⇒⎪⎩⎪⎨⎧=-= 同理)1,22(22x x N +, 所以面积212211221221116)4)(()41)(2222(2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S --=---+=……①设AB 的方程为b kx y +=,则0>b由044422=--⇒⎩⎨⎧=+=b kx x yx bkx y ,得代入①得:bb k b b b b k S ++=++=2222)1(64)44(1616,使面积最小,则0=k ,得到bbb S 2)1(+=…………②令t b =,由②得t t t t t t S 12)1()(322++=+=,222)1)(13()(tt t t S +-=', 所以当)33,0(∈t 时)(t S 单调递减;当),33(+∞∈t )(t S 单调递增, 所以当33=t 时,S 取到最小值为9316,此时312==t b ,0=k ,所以311=y ,即3321=x 。
圆锥曲线中最值问题
![圆锥曲线中最值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bae16e6b25c52cc58bd6be9a.png)
问题 三
y B O D C A x
12 2 面积的最大值是 ________ .
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 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一)
求圆锥曲线中的最值 问题常用哪些方法? 问题常用哪些方法?
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 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一)
x2 y2 例1.设实数 x, y满足 + =1 16 9 则 x + y的最大值是 ______ , 5 最小值是 _______ . -5
y
O
x
x+ y =t
1、参数 法 、 2、判别式法 、 3、几何法 、
h2 e2 3 整理得到: 消去 2 整理得到: (4 − 4λ ) = 1 + 2λ,即:λ = 1 − 2 b 4 e +2 2 3 可以解出: 由λ ∈ [ , ]可以解出: e ∈ [ 7 , 10 ] 则e的最小值为 7,最大值为 10. , 3 4
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 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一)
y P F1 O F2 x
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 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一)
小结 1. 掌握求圆锥曲线中的有关最值的基本方法: 掌握求圆锥曲线中的有关最值的基本方法: (1)参数 法 ) (2)判别式法 (3)几何法 ) ) (4)定义法 )
(5)函数法(建立目标函数,利用函数的性质和不等式的性 )函数法(建立目标函数, 质以及通过设参、换元等途径来解决) 质以及通过设参、换元等途径来解决) 2. 解析几何是研究“形”的科学,在求圆锥曲线的最值问题 解析几何是研究“ 的科学, 时 要善于结合图形,通过数形结合将抽象的问题、 要善于结合图形,通过数形结合将抽象的问题、繁杂的问题 化归为动态的形的问题,从而使问题顺利解决 化归为动态的形的问题,从而使问题顺利解决. 3. 涉及焦点、准线、离心率的问题要灵活地利用圆锥曲线的 涉及焦点、准线、 定义或焦半径去解决. 定义或焦半径去解决
高中数学 圆锥曲线最值问题的的7种必考题型
![高中数学 圆锥曲线最值问题的的7种必考题型](https://img.taocdn.com/s3/m/7e95fd70dd88d0d232d46a66.png)
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探究一.点的横(纵)坐标的最值例题1.定长为l (22b l a >)的线段AB 的端点在双曲线12222=by -a x 的右支上,求AB 中点M 的横坐标的最小值解析:如图,作出双曲线的右准线,过A,B 作AA′、BB′垂直于准线,垂足为A′,B′。
又过AB 的中点M 作MM′垂直于准线,垂足为M′.因为|MM′|=21(|AA′|+|BB′|),(1)据双曲线的第二定义:||||,=||||AF BF e eAA BB =''可得|AA′|=e 1|AF|,|BB′|=e1|BF|,将此二式代入(1),结合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得:|MM′|=e 21(|AF|+|BF|)≥e21|AB|,当且仅当A、F、B 三点共线时,即AB 过焦点F 时,有|AF|+|BF|=|AB|。
即'min |MM |=e 21|AB|=el 2,此时x―c a 2=e l 2=c al 2.即x=c a 2+222)2(2b a a l a c al ++=.AB 中点M的横坐标的最小值为:二.离心率最值例题2.设椭圆12222=+by a x (a >b >0)两焦点F 1、F 2,若椭圆上存在一点Q ,使∠F 1QF 2=120º,求椭圆离心率e 的最小值.解析:设1112(,),(,0),(,0),c 0P x y F c F c ->,则1121||,|PF a ex PF a ex =+=-在12PF F ∆中,由余弦定理得:22222201212111211||||||()()41cos1202||||2()()2PF PF F F a ex a ex c PF PF a ex a ex +-++--===-+-解得:22221243[0,]c a x a e -=∈,所以312c e a >=≥,即椭圆离心率e 的最小值为32FA'AB B 'MM 'Oyx变式:双曲线)0012222>>=-b a by a x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21,F F ,若椭圆上存在点P,使得12||2||PF PF =,求双曲线离心率e 的最大值解析:由1212||2||||||=2PF PF PF PF a =⎧⎨-⎩得12||4||=2PF aPF a=⎧⎨⎩因为在12PF F ∆中,12||||>2c PF PF +,即422422a a c a a c+>⎧⎨-<⎩所以13c a<<又因为当三点一线时,422a a c+=所以综上得:离心率e 的取值范围是(1,3],即双曲线离心率e 的最大值为3三.线段长度最值例题3.已知椭圆1422=+y x G :,过点(),0m 作221x y +=的切线l 交椭圆G 于,A B 两点,求||AB 的最大值.解析:由题意得:点(),0m 在圆221x y +=上或在圆外,所以11-≤≥m m 或当1=m 时,切线1:=x l 由⎪⎩⎪⎨⎧=+=14122y x x 得⎪⎩⎪⎨⎧±==231y x ,故3||=AB ,同理1-=m 时,3||=AB 当11-<>m m 或时,设)(:m x k y l -=,),(),,(2211y x B y x A 因为直线l 与圆221x y +=相切,所以11||2=+k km ,即2221k m k +=由⎪⎩⎪⎨⎧=+-=14)(22y x m x k y 得0448)4122222=-+-+m k mx k x k (所以⎪⎩⎪⎨⎧+-=+=+>-+-=∆222212221222244144,4180)1)(41(1664k m k x x k m k x x m k k m k 所以]4))[(1(||212212x x x x k AB -++=24233m |m |m ||m |==≤++当且仅当3±=m 时取等号,综上可知:||AB 的最大值为2.F 1F 2A MxyO变式:若点P 在抛物线x y =2上,点Q 在圆1)322=+-y x (上,求||PQ 的最小值解析:12111411)25(1)3(1222-≥-+-=-+-=-≥x y x PC PQ 即||PQ 的最小值为12-四.多线段运算最值例题4.1F 、2F 分别是椭圆1162522=+y x 的左右焦点,)2,2(A 为定点,M 为椭圆上任意点,求2MF MA +的最小值。
高考数学 圆锥曲线中的最值与定值问题例题分析(老师用)
![高考数学 圆锥曲线中的最值与定值问题例题分析(老师用)](https://img.taocdn.com/s3/m/c748056658fafab069dc025b.png)
圆锥曲线中的最值与定值问题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考点透视】圆锥曲线的最值问题,常用以下方法解决:当题目的条件和结论能明显体现几何特征及意义,可考虑利用数形结合法解;函数值域求解法:当题目的条件和结论能体现一种明确的函数关系,则可先建立目标函数,再求这个函数的最值. 利用代数基本不等式,结合参数方程,利用三角函数的有界性。
【题型分析】1.已知P 是椭圆2214x y +=在第一象限内的点,A (2,0),B (0,1),O 为原点,求四边形OAPB 的面积的最大值分析:设P (2cos θ,sin θ),(0)2πθ <<,点P 到直线AB :x+2y=2的距离|)2|d πθ+-==≤(椭圆参数方程,三角函数,最值问题的结合)2.已知点M (-2,0),N (2,0),动点P满足条件||||PM PN -=记动点P 的轨迹为W .(Ⅰ)求W 的方程;(Ⅱ)若A ,B 是W 上的不同两点,O 是坐标原点,求OA OB ⋅的最小值. 解:(Ⅰ)依题意,点P 的轨迹是以M ,N 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右支,所求方程为:22x y 122-= (x >0)(Ⅱ)当直线AB 的斜率不存在时,设直线AB 的方程为x =x 0, 此时A (x 0,B (x 0),OA OB ⋅=2 当直线AB 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AB 的方程为y =kx +b ,代入双曲线方程22x y 122-=中,得:(1-k 2)x 2-2kbx -b 2-2=0依题意可知方程1︒有两个不相等的正数根,设A (x 1,y 1),B (x 2,y 2),则2222122212244(1)(2)0201201k b k b kb x x k b x x k ⎧⎪∆=--•--≥⎪⎪+=>⎨-⎪⎪+=>⎪-⎩解得|k |>1, 又OA OB ⋅=x 1x 2+y 1y 2=x 1x 2+(kx 1+b )(kx 2+b )=(1+k 2)x 1x 2+kb (x 1+x 2)+b 2=2222k 242k 1k 1+=+-->2 综上可知OA OB ⋅的最小值为23.给定点A (-2,2),已知B 是椭圆2212516x y +=上的动点,F 是右焦点,当53AB BF +取得最小值时,试求B 点的坐标。
圆锥曲线的最值问题常见类型及解法
![圆锥曲线的最值问题常见类型及解法](https://img.taocdn.com/s3/m/35b8a7e1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d6.png)
例1: 在圆x2+y2=4上求一点P,使它到直线L:3x-2y-16=0的距离最短。
略解:
圆心到直线L的距离d1=
所以圆上的点到直线的最短距离为 d=d1-r
问题:直线L的方程改为 3x-2y-6=0, 其结果又如何?
16 32 22
16 13 13
16 13 2 13
思考: 例1是否还有其他解题方法?
∵ |AF’|=
[1(4) ]2 1 26
∴ |MF|+|MA| 的最大值为 问题:本题解题到此结束了吗?
10 26
最小值为
10 26
变式训练:
1 . 已知P点为抛物线
上的点,那么P点到点Q(2,-1)的距离与P点到抛物线焦点的距
离之和的最小值为 _ __,此时P点坐标为
y_. 2 4 x
y
x Q
3
,面积为
的等腰梯形. (1)求椭圆的方程; (2)过点F1的直线和椭圆交于两点A、B,求
33
F2AB面积的最大值.
练习、设椭圆中心在坐标原点A(2,0)、B(0,1)是它的两个顶点,直线 两点,求四边形AEBF面积的最大值.
ykx (k0)
y
与椭圆交于E、F
思维导图: 用k表示四边形的面积
B F
yx2 3
解:设椭圆与
平y行的切x线方程2为 3
y xb
y xb
x2 2
y2
1
3x2 4bx2b2 20 (1) (4b)2 43(2b2 2) 0
b 3
1)当b
3时,代入(1)得dmin
6; 2
2)当b
3时,代入(1)得dmax
3 6. 2
变式训练:
圆锥曲线中的最值及范围问题
![圆锥曲线中的最值及范围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fcb1618971fe910ef12df8e0.png)
圆锥曲线中的最值及范围问题高考热点解析几何与代数的综合 解题点拨1. 圆锥曲线的最值问题的解决方法:(1)重要不等式;(2)求函数的最值;(3)导数法2. 圆锥曲线的范围问题的解决方法:(1)判别式法(2)点在曲线的内部(3)解不等式(4)求函数的值域例1利用圆锥曲线的定义解题1:已知椭圆221259x y +=的有右焦点为F ,且有定点A (1,1),又P 为椭圆上任一点,求|PF| +|PA| 的最大值2:已知点A (-1,1),B (1,0)且点P 为椭圆22143x y +=上一点,求|PA|+2|PB|的最小值练习:1:已知实数,x y 满足240y x -=的最小值2:P 为双曲线221916x y -=的右支上一点,M,N 分别是圆2222(5)1,(5)1x y x y ++=-+=上的点,则|PM|-|PN|最大值例2设P 是椭圆()22211x y a a+=>短轴的一个端点,Q 为椭圆上的一个动点,求PQ 的最大值。
练习1:设直线y=kx+2交椭圆2215x y +=于M ,N 两点,O 为原点,求ΔMON 面积的最大值。
例2已知椭圆W 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6. 椭圆W 的左焦点为F ,过左准线与x 轴的交点M 任作一条斜率不为零的直线l 与椭圆W 交于不同的两点A 、B ,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C .(Ⅰ)求椭圆W 的方程;(Ⅱ)求证:CF FB λ= (λ∈R );(Ⅲ)求MBC ∆面积S 的最大值.练习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y=x 2上异于原点的两不同动点A ,B 满足AO ⊥BO 。
(1)求ΔAOB 的重心G 的轨迹方程。
(2)ΔAOB 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求出。
例3 点B (-c,0),C(c,0),AH ⊥BC ,垂足为H ,且BH=3HC.(1)若0AB AC =,求以B ,C 为焦点并且经过点A 的椭圆的离心率;(2)D 分有向线段AB 的比为λ,A ,D 同在B 、C 为焦点的椭圆上,当-5≤λ≤-72时,求椭圆的离心率e 的取值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锥曲线最值问题—5大方面
最值问题是圆锥曲线中的典型问题,它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历年高考的热点。
解决这类问题不仅要紧紧把握圆锥曲线的定义,而且要善于综合应用代数、平几、三角等相关知识。
以下从五个方面予以阐述。
一.求距离的最值
例1.设AB 为抛物线y=x 2的一条弦,若AB=4,则AB 的中点M 到直线y+1=0的最短距离为 , 解析:抛物线y=x 2的焦点为F (0 ,41),准线为y=41-,过A 、B 、M 准线y=4
1-的垂线,垂足分别是A 1、B 1、M 1, 则所求的距离d=MM 1+43=21(AA 1+BB 1) +43=21(AF+BF) +4
3≥21AB+43=21×4+43=4
11, 当且仅当弦AB 过焦点F 时,d 取最小值4
11, 评注:灵活运用抛物线的定义和性质,结合平面几何的相关知识,使解题简洁明快,得心应手。
二.求角的最值
例2.M ,N 分别是椭圆12
42
2=+y x 的左、右焦点,l 是椭圆的一条准线,点P 在l 上,则∠MPN 的最大值是 .
解析:不妨设l 为椭圆的右准线,其方程是22=x ,点)0)(,22(00>y y P ,直线PM 和PN 倾斜角分别为βα和.
∵)0,2(),0,2(N M -
∴,232220
tan 0
0y y k PM =+-==α2
2220tan 00y y k PN =--==β
于是)tan(tan αβ-=∠MPN 2321232tan tan 1tan tan 0000y y y y ⋅+-=+-=αβαβ 33622262262200
200=≤+=+=y y y y ∵)2,
0[π∈∠MPN ∴6π
≤∠MPN 即∠MPN 的最大值为6
π. 评注:审题时要注意把握∠MPN 与PM 和PN 的倾斜角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求几何特征量代数和的最值
例3.点M 和F 分别是椭圆19
252
2=+y x 上的动点和右焦点,定点B(2,2).⑴求|MF|+|MB|的最小值. ⑵求4
5|MF|+|MB|的最小值. 解析:易知椭圆右焦点为F(4,0),左焦点F ′(-4,0),离心率e=
54,准线方程x=±425. ⑴|MF| + |MB| = 10―|MF ′ | + |MB| =10―(|MF ′|―|MB|)≥10―|F ′B|=10―210.
故当M ,B ,F ′三点共线时,|MF|+|MB|取最小值10―210.
⑵过动点M 作右准线x=4
25的垂线,垂足为H , 则54||||==e MH MF ⇒||5
4|H |MF M =. 于是
45|MF|+|MB|=|MH|+|MB|≥|HB|=4
17. 可见,当且仅当点B 、M 、H 共线时,45|MF|+|MB|取最小值417. 评注:从椭圆的定义出发,将问题转化为平几中的问题,利用三角形三边所满足的基本关系,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常见思路。
例4.点P 为双曲线1422=-y x 的右支上一点,M ,N 分别为1)5(22=++y x 和1)5(22=+-y x 上的点,则PM -PN 的最大值为 .
解析:显然两已知圆的圆心分别为双曲线的左焦点)0,5(1-F 和右焦
点)0,5(2F .
对于双曲线右支上每一个确定的点P ,连结PF 1,并延长PF 1交⊙F 1
于点M o .则PM 0为适合条件的最大的PM ,连结PF 2,交⊙F 2于点N o .
则PN 0为适合条件的最小的PN .于是00PN PM PN PM -≤-)1()1(21--+=PF PF 6242)(21=+=+-=PF PF
故PM -PN 的最大值为6.
评注:仔细审题,合理应用平面几何知识,沟通条件与所求结论的内在联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例5.已知e 1,e 2分别是共轭双曲线12222=-b
y a x 和122
22-=-b y a x 的离心率,则e 1+e 2的最小值为 .
解析:
,1222222
1a b a b a e +=+= 22
222221b a b b a e +=+=
)1)(1(44)(22
2221221b
a a
b e e e e ++=≥+ 8224)(242222=+≥++=b a a b 考虑到021>+e e ,故得2221≥+e e .
即e 1+e 2的最小值为22.
评注:解题关键在于对圆锥曲线性质的准确理解,并注意基本不等式等代数知识的合理应用.
四、求面积的最值
例6.已知平面内的一个动点P 到直线3
34:=x l 的距离与到定点)0,3(F 的距离之比为332,点)2
1,1(A ,设动点P 的轨迹为曲线C . ⑴求曲线C 的方程;
⑵过原点O 的直线l 与曲线C 交于M ,N 两点.求△MAN 面积的最大值.
解析:⑴设动点P 到l 的距离为d , 由题意2
3=d PF 根据圆锥曲线统一定义,点P 的轨迹C 为椭圆. ∵2
3,3===a c e c , 可得,2=a ∴134222=-=-=c a b
故椭圆C 的方程为:14
22
=+y x ⑵若直线l 存在斜率,设其方程为,kx y =l 与椭圆C 的交点),,(11y x M ),(22y x N
将y =kx 代入椭圆C 的方程14
22
=+y x 并整理得04)41(22=-+x k . ∴22121414,0k x x x x +-
==+ 于是 2212))(1(||x x k MN -+=
]4))[(1(212212x x x x k -++=
22
2241144116)1(k
k k k ++=+⋅+= 又 点A 到直线l 的距离|1|k d -
=
故△MAN 的面积241|12|||21k
k d MN S +-=⋅= 从而 2222
414141)12(k k k k S +-=+-= ①当k =0时,S 2=1得S =1
②当k >0时,S 2<1得S <1
③当k <0时,24241)4()1(4
12=+≤-+-+=k k S 得2≤S
若直线l 不存在斜率,则MN 即为椭圆C 的短轴,所以MN =2. 于是△MAN 的面积1122
1=⋅⋅=S . 综上,△MAN 的最大值为2.
评注:本题将△MAN 的面积表示为l 的斜率k 的函数,其过程涉及弦长公式和点到直线距离等解析几何的基础知识,在处理所得的面积函数时,运用了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
当然,也可以将该面积函数转化为关于k 的一元二次方程,由△≥0求得面积S 的最大值。
五.求最值条件下的曲线方程
例7.已知椭圆的焦点F 1(―3,0)、F 2(3,0)且与直线x ―y+9=0有公共点,求其中长轴最短的椭圆方程. 解法1:设椭圆为9
22
22-+a y a x =1与直线方程x ―y+9=0联立并消去y 得: (2 a 2― 9) x 2 + 18 a 2 x + 90 a 2―a 4= 0,
由题设△=(18 a 2)2―4(2 a 2―9) (90 a 2―a 4) ≥0
⇒a 4―54 a 2 + 405 ≥0⇒a 2≥45或a 2≤9.
∵a 2-9> 0,
∴a 2≥45, 故a min =35,得(2a )min =65, 此时椭圆方程为136
452
2=+y x .
解法2:设椭圆92222-+a y a x =1与直线x ―y+9=0的公共点为M(acos α,αsin 92-a ), 则acos α―αsin 92-a +9=0有解.
∵)cos(922φα+-a =―9⇒
cos(α+φ)=929
2--a ,∴|9292--a |≤1⇒
922-a ≥9⇒a 2≥45,
∴a min =35,得(2a )min =65,
此时椭圆的方程136
452
2=+y x . 解法3:先求得F 1(―3,0)关于直线x ―y+9=0的对称点F(―9,6),设直线x ―y+9=0与椭圆的一个交点为M ,
则2a=|MF 1|+|MF 2| =|MF| +|MF 2|≥|FF 2|=65,
于是(2a)min =65,
此时易得: a 2=45, b 2=36,
于是椭圆的方程为136
452
2=+y x . 评注:本题分别从代数、三角、几何三种途径寻求解决。
由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和处理,有利于打开眼界,拓宽思路,训练思维的发散性。
解决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要熟练准确地掌握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在此基础上,灵活合理地运用函数与方程、转化与划归及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仔细审题,挖掘隐含,寻求恰当的解题方法。
此外,解题过程力争做到思路清晰、推理严密、运算准确、规范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