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中西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西文化差异__中西文化的精神差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即所谓“忧患意识”
(返回)
中国文化现代化历程
中国文化在中世纪非常繁荣,但是随 着西方工业文明的崛起,中国文化就相形 见绌了。
西方文化对中国的渗透,早在利玛窦
等传教士来华传教时就已经开始,但是大
规模的和正面的中西文化碰撞是在鸦片战
争以后。
“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运动 百日维新 辛亥革命
全盘西化
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 全盘苏俄化 既反“美帝”,又反“苏修” 改革开放
(返回)
中国文化的发展前景
中国文化的发展必须以一种深刻的自我批判方
式从自己的文化传统中开创出现代化的精神根基, 并且在此基础上广泛地借鉴、吸收西方和世界各
种文化的精华因素,通过“和而不同”的文化互
补和融合更新,以实现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只有这样,中国文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使源远
地位的伦理文化。 西方文化,从西罗马帝国崩溃以后,或者再往
前推,自从公元一世纪开始,就出现了基督教文化。
基督教文化可以说构成了西方文化的主脉,就像儒 家伦理文化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主脉一样。
中国文化、西 方 文化有哪些 渊源或者传统?
中国文化的基本模式
中国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
面对不同的源流传统,有一个基本的
鬼神,他们谈鬼神无非是为了道德教化
(“神道以设教”)。
中国传统文化 基本上是一种 无神论的文化
孔子本人就是一个 无神论者
中国人把眼光都关注于内在的道德修
养和现实的经世致用活动,他无暇去顾及
那些六合之外的鬼神。比起西方中世纪文 化,中国传统文化无疑更加辉煌、繁盛, 同时它也缺乏一种向前追求的强烈愿望。
中西文化的基本精神比较
中西文化的基本精神比较摘要:1996年日本版的《谈谈情跳跳舞》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八年之后美国进行了翻拍却没有再现日本版的辉煌。
归根结底是因为美国将东方文化直接嫁接到美国本土文化,使得东西方文化发生强烈碰撞而没有结出果实。
本文将把美国版的《谈谈情跳跳舞》和中国的电影《一声叹息》中的男主人公拿出来进行对比,比较两个主人公的中年危机时形成原因,两个主人公在不同国度却面临同样婚姻问题时怎么样化解危机。
因此探讨由两个主人公不同的命运反映出中西方文化的基本精神差异。
关键词:翻拍背景;群体认同和个人本位;中年危机;财产分配电影《谈谈情跳跳舞》是日本导演周防正行在1996年拍摄的一部充满温情的喜剧电影,该电影讲述了一名中年男子杉山在遭遇中年危机时,由跳舞而重拾直面人生的信心。
该电影在2004年由好莱坞进行翻拍,但是并没有想象中得到更多的好评。
美国式的商业电影制作模式加上东方男人的戏剧故事,并没有再现当年日本版电影的辉煌,其原因正式因为中西方文化的基本精神差异,直白的将东方故事进行嫁接并没有获得很好的口碑。
电影《一声叹息》由张国立、徐帆和刘蓓主演的关于婚外恋题材的电影。
描述了中年男子对爱情的渴望和对婚姻的无奈。
两部电影都是对中年男子的中年危机问题的描述,本文将把两部电影进行比较从而探讨中西方两种文化的精神差异在电影中是如何表现。
一、美国版《谈谈情跳跳舞》拍摄背景分析好莱坞历来会翻拍他国成功的电影,因为在本国票房成功的电影可以成功的吸引他原有的观众。
在2000年之后,好莱坞更是经常翻拍亚洲的电影。
好莱坞的类型化电影换汤不换药或许会让许多观众觉得枯燥无味,于是好莱坞开始引进其他国家成功的电影。
但是我觉得这可能是美国对他国进行文化移植的表现。
21世纪,文化再也不是以前人们认为的那个静止不变的,封闭的集装箱,现在的时代是一个以西方式的自由民主制和自由主义价值观的普及为基础的全球一体化的时代。
二、约翰和梁亚洲的中年危机的形成原因“中西方在基本精神差异源于两种文化关于人的不同观念,中西方文化的价值系统中把人放在中心位置,但是对人的理解截然两样。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不仅丰姿多彩,而且有着迷人的气质和丰富的内涵。
这迷人的气质和丰富的内涵就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关于文化的基本精神,张岱年说:“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也即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
”由此可见,所谓文化精神,就是推动和指导着人们实践的思想,亦即世界观和人生观。
“天人合一”是古代中国人处理自然界和精神界关系所持的基本思想,其突出特征是: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服从自然规律,人性即天道,道德原则与自然规律一致,人生理想就是天人谐调。
在古代中国人看来,自然过程、历史过程、人生过程、思维过程在本质上是同一的。
这一思想特征贯穿了“天人合一”观念源起与演变的基本过程,贯穿于古代的哲学、科学和艺术中。
“刚健有为”,《周易.象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体运行,永无已时,故称为健。
健含有主动性、能动性以及刚强不屈之义。
君子法天,故应自强不息。
《周易大传》强调“刚健”,主张“自强不息”,这是有深刻意义的精粹思想。
“中庸之道“是“和合文化”在为人处世方面的具体准则,它在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作一种人生和道德的至高境界和追求目标面对现实人生很多具体的两极选择,人们试图有效地在对立的两极之间找到了一个均衡的支点,并使对立双方归于统一。
在生活实践中,守中、不走极端,成为古代中国人固守的人生信条。
“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向来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
就是指以人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用中国传统方式来说,就是肯定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中心;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
中国传统文化的政治主题和价值主题,始终围绕着人生价值目标的揭示,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实践而展开。
人为万物之灵,天地之间人为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
“贵和尚中”,贵和谐,尚中道,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也在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西文化的一个重要差异,就是中国文化重和谐与统一,西方文化重分别和对抗,由此形成了显然不同的文化传统。
2012IPA对外汉语广辅导《中国文化概论》笔记-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
2012IPA对外汉语广辅导《中国文化概论》笔记: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1、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包括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
2、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之一就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主张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是相类相通的,可以达到统一;不象西方文化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3、天人合一的思想,有一个逐渐演化的过程。
作为一种思想观念,远在先秦时期就已提出;但作为明确命题,则是由北宋哲学家张载最先提出来的。
西周时期,主张天是有意志的人格神,天人关系就是神人关系,这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萌芽。
庄子提出了人与自然在本质上是统一的观点,有着深刻的合理性;《易传·文言》提出了的“与天地合其德”的精湛的天人合一思想。
发展到汉代,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论,主张“人副天数”,当然这是牵强附会的谬说;两宋时期,天人合一思想发展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文化思潮。
张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太虚之气,人与天地万物都是由气构成的,气是天人合一的基础。
实际上是肯定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界统一于物质性的气。
4、天人合一思想的实际是关于人与自然的统一问题,或者说是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问题。
它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
5、天人合一思想对现代社会的深刻启示:6、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就是要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中心;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
7、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是:人为万物之灵,天地之间人为贵。
8、人本思想的社会功能:它不仅有助于人们合理地对待人与神的关系,增强人的主体意识,而且有助于抵制宗教神学。
9、宋明理学中有三个主要派别,即张载的气本论,朱熹的理本论和王阳明的心本论,三者都否认鬼神的存在。
10、宋明理学宣扬的道德的人本主义,其重要表现是把人放在一定的伦理政治关系中来考察,把人个价值的实现,个体道德精神界的升华,寄托于整体关系的良性互动。
中西文化比较-教学大纲
《中西文化比较》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61282B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学科基础课总学时:32 讲课学时:32 实验(上机)学时:学分:2适用对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先修课程:中国文化概论、世界文化概论一、教学目标中西文化比较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通过对本课程学习,帮助学生理解中西文化,克服文化障碍,以减缓可能碰到的文化冲击,逐步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实际能力,使学生能够用文化的眼光,认识自己,包容他人。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1.强调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研究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获取有关语言与文化的知识,并掌握其学习方法。
2.有计划地指导和组织学生的课外学习和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与文化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3.教学过程中除了充分利用教材外,还要注意开发新的教学资源,重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以及录音、录像、电影、电视等现代教育技术在更新教学内容、改变学习方式、培养学习自觉性、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内容第一章导论一、中西方对“文化”的界定并理解文化与文明的区别和联系二、大学生接受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三、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中中西文化比较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人类文明的曙光---中西文化寻根一、人类文化的起源--“轴心时代”二、中西文化形成的地理基础三、农业文明与工商业文明四、家国与城邦五、中西文化的源与流第三章中西文化的基本精神一、历来对中西文化精神的探讨二、人文传统与科学精神三、群体认同与个人本位四、中庸和平与崇力尚争第四章中西哲学比较一、哲学意识和宗教情怀二、主客二分与天人合一三、正的方法和负的方法四、中西哲学简介第五章中西宗教比较一、宗教与终极关怀二、天人之际与灵肉分离三、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第六章中西审美观比较一、审美意识人与世界融合的产物二、中西审美观的差异第七章建设面向未来的中国文化一、中国文化的自我保持与自我更新二、中国文化前景展望五、考核方式、成绩评定本课程采用平时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开卷)成绩占70%。
中西文化基本精神差异之我见
中西文化基本精神差异之我见中西文化基本精神差异之我见031D09129 毛鑫鑫摘要: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加快,特别是随着互联网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与普及,中西文化之间的碰撞、交流与融合也加速前进。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在经济政治活动中,跨文化交往日益增多,我们应当有正确的态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
我们不自封巨人,也不甘当侏儒;我们先要认知异域文化,必要时也要力行;我们要自强不息,正视危机;我们要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了解西方文化并吸收其有益成分。
我们通过对中西文化的研究与比较,使我们的中国文化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我们的中国文化融入到世界文化中,使其得到长足的进步。
关键词: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基本精神差异当今世界,现代化和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加速了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交流,将各个民族纳入到“地球村”中,跨文化交流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中西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和重要。
但是,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流的障碍,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流障碍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
我们从下面几个方面介绍一些有关中西文化差异,从而可以探索两者之间的基本精神。
1.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中国人饮食重艺术和感性,追求“美味”是中国人对饮食的最高要求。
人们常说的“色香味俱全”,味是最重要的,中国饮食的独特魅力也在这个“味”上。
然而,西方人关注的是科学和理性,特别强调食物的营养成分和搭配,追求“营养”是西方人对饮食的最高要义。
这一饮食观念是同西方的文化体系是相适应的,这是由于西方文化追求“形而上学”——对事物之理的研究。
还有,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
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
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
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
但是,西式饮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是作为陪衬。
中西文化精神比较
西方文化:西方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纽带 切断得比较早,个体觉醒的独立意识也比 较早。商品经济社会使得每个人都有争取 自己利益的权利,强调每个人独特的存在 价值,这种个人本位主义成就了西方崇尚 竞争的文化精神。
(三)人与自身的关系
在中国文化中,没有脱离肉体的灵魂,灵 与肉是合二为一的,灵魂与精神仅仅是肉 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化的真正 旨趣并不在于彼岸世界中的鬼神,而在于 此岸世界中现实人生的幸福。
西方文化中,精神可以游离于物质之外, 灵魂可以与肉体对立。从柏拉图开始以 “纯洁”、“永恒”、“不朽”的理念世 界来蔑视感性世界,到基督教认为肉体是 灵魂障碍,这种以灵魂厌恶肉体的倾向正 是西方文化的传统。
在感性和理性的关系上,中国人一般不会 走火入魔,进入宗教迷狂的状态,中国人 的理性紧紧与感性结合在一起,中国的理 性既不是世界的本体,也不是科学分析的 工具,而是与感性的人情水乳交融 。
中国文化强调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使人 与自然的和平共处、和谐统一,将物我两 忘、天人合一的境界作为文化的追求。
西方文化强调对自然的认识和利用,崇尚 控制自然、征服自然,使人与自然处于一 种紧张、冲突的关系之中。
(二)人与社会的关系
中国文化:重视处理人际关系,虽然承认 等级秩序,但分出等级差异并且用礼仪加 以规范后,不是进一步让文化整体走向分 化,而是以“致中和”来消除这种差异, 使整个文明进入一种水乳交融、和乐融融 的文化状态,在礼乐当中使天下一切达到 和谐。
西方文化无论是希腊还是中世纪,理性与 情感的巨大分裂是一致的 。酒神代表的是
感性的沉醉与情欲的放纵,日神代表的是 理性审慎的节制使得西方文化充满 了冲突和斗争。
Apollo And Dionysus
太阳神阿波罗
中西文化精神比较
大红灯笼:万恶淫为首
爱神和爱情
西方神话:爱神满天飞 中国神话:爱神在哪里 西方文学:爱情是永恒主题 中国文学:爱情是零星点缀 亲情友情乡情恩情忠君之情
儒家不讲夫妇有爱
冯友兰:儒者论夫妇关系时,但言 夫妇有别,从未言夫妇有爱也.
孔子:小子何莫学夫诗 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
国骂案例分析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人权与义务 西方理性精神:人人都有普
遍人格,因此都有人权 儒家血亲情理:人人都是特
殊角色,因此应尽义务
平等与奴性
西方理性精神:人人理性平等,我 思故我在——独立即自主
儒家血亲情理:有父有君是人,我 孝故我在——动不动下跪
不是共时平等,而是历时平等 鲁迅:做稳了奴才与做不稳奴才
情的中心地位
中国哲学:情为人之根本 基本概念:情性、性情
西方哲学:知为人之根本 基本概念:理性、知性
天下之大本
中庸: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情字语义
何谓人情 喜怒哀惧爱恶欲 情字本指喜怒哀乐等主观体验 情字可指客观事物的真实状况 日常用语:事情、详情、情形、
理性与情感总是处于冲突之中: 理性与非理性的张力
中国哲学也是理性精神
西风东渐:按照西方模式诠释中 国哲学
马 克 斯 ·韦 伯 : 中 国 哲 学 是 实 践 理性主义(practical rationalism)
冯友兰、牟宗三、泽厚等:道德 理性、实践理性、实用理性
面向中国哲学自身
先秦哲学的中心问题:有为无为 为——上爪下象:役象以助劳其
中西文化比较 第四章 天人合一与物我两分
第四章天人合一与物我两分1、人与自然(人与天)思维方式2、人与社会(三层)3、人与人(我与他;我与我)第一节从宇宙观到认识论一、“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总结:“天人合一”成为中国哲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命题,它构成了一个阴阳、天人、形神、理物、道器、内外等重大范畴统一的宇宙。
二、二元对立的认识前提* 萨特“地狱就是他人”。
* 二元的对立还表现为人自身的分裂。
(灵肉分裂)* 伊壁鸠鲁“是生活愉快的乃是清醒的理性,理性找出了一切我们的取舍的理由。
”(中世纪灵与肉的分裂达到绝对的程度)第二节直觉思维与逻辑推理一、主观联系的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联想思维)是非逻辑的思维。
* 直觉思维十分重视为认识者留下广大自由的主观空间,有极强的主观性。
* 直觉体验的个体主观性是不确定的,认识本身也就有极大的随意性,灵活性,这也许是直觉思维具有创造力量的原因,是中国哲学思维的绝妙之处。
* 重视个体性的西方文化,在思想和情感方面给了个人以诸多的限制,而重视群体的中国文化则给了个人以更多的自由。
* 直觉思维具有立体有机联系的特征。
(1,2,3)* 因为它是主观的,顿悟式的,是难以言说的;它是个体化的,是无法概括的。
* 联系性是直觉思维达到认识目的重要途径。
1、这种联系性首先建立在宇宙整体论的观念上的一切都在联系中。
“‘气’充一切虚,贯一切实。
”气无所不包,无所不在,它能贯穿一切有形无形之物。
2、思维的联系性还是互为因果,相互推动变化,彼此包容的联系;也是无所不在,超越时空、虚实的广泛联系。
3、中国思维的这种联系性还是辩证、转化的关系。
二、细剖精析的逻辑分析* 西方科学文化极发达,靠了两条重要的认知方法:一是可以理解的逻辑,一是可以控制的实验。
* 分析的方法包含两大步骤:1、细剖精析(* 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也不例外。
* 自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提出原子论起,原子一直被认为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
)2、建立逻辑的认识系统(* 切割细分得到单一、确定的认识,使认识具有可靠性、明晰性,是认识更深入。
中西文化价值观比较
从学科上看 从国别上看 从成份上看 从效果上看
3、中学西传
文明西传:如道德文化、科举文化、文学艺术等。 思想西进:如儒家思想、道教哲学、中国禅宗等。 方法论西渐:如整体思维、古代兵法、阴阳思想等。
三、全球化背景下的 文化选择及启示
文化选择是指文化交流中采借不同文化因子的过程。
1、当代文化交流和发展的新趋势 (1)文化传播全球化趋势
(1)历程
启蒙时期:科技文化——政治文化——精神文化 探索时期:问题与主义之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苏联文化影响 曲折时期:封闭与半封闭——几乎中断与悬搁 开放时期:复苏与传播——冲突与重构
——借鉴与创新
(2)内容
马克思主义影响最大 科学文化被普遍接受 人文文化有选择接纳
(3)特点
——江泽民
2、文化选择的原则和模式 主要原则: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几种模式:
“全盘西化论” “复兴儒学论” “中西互补论” “以我为主论”
3、推进文化交流,发展中华文化 (1)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中国文化对未来社会的贡献
文化整合: 文化母体+文化异体+文化主体
谢谢大家!
历史上文化传播的三代模式
第一代是语音文化传播:属于农业文化的“井圈型” 第二代是文字文化传播:属于工业文化的“河流型” 第三代是电磁波文化传播:属于信息文化的“海洋型”
责。 图片访问出处: (欧洲
(接)
文化圈:文化的共时态
在一定区域、在特定的某一地带和环境下居民所创造的共同生活样式,其心理、行为具有一 定空间特征。
(3)主要特征
天人合一,以人为本 执两用中,以和为贵 德能统观,以德为重 诸家兼容,以儒为主 多神并敬,无神为常
第二讲中西文化基本精神比较
第二讲 中西文化基本精神比较
孙 峰
主要内容
1.人与自然 2.人与社会 3.人与自身
千里修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什么是基本的文化 精神?
是一个民族的基本思 维方式和基本价值取 向
“和合”是中国文化的基 因
“分争”是西方文化的基 因
释迦牟尼割肉喂鹰
• 那是在释迦佛没有成佛之前,修菩萨道时,在森林里打坐。 正在这时,天空有一只老鹰在追一只鸽子,那只鸽子在走头无路的情况下,就飞到 释迦的衣袖里,那只老鹰飞到释迦面前,让释迦放出这只鸽子,但释迦想救这只鸽 子,就对老鹰说,让老鹰放过这只鸽子,但老鹰说,如果我放了它,它活了,我就 会饿死的,那么谁能救我啊? 释迦为了救这只鸽子,于是对老鹰说,我用我自己的肉来代替这只鸽子。 老鹰说,必须和这只鸽子同等的肉才行。 于是,老鹰从别的地方拿来一个秤,释迦将鸽子放在秤的一边,释迦用刀去割他身 上的肉去放在秤的另一边,释迦这样不断的割,说来也奇怪,无论释迦如何割,但 始终不能使这个秤平衡,释迦在这时,没有太多的犹豫,他自己跳进了秤里面,这 时秤终于平衡了。 这时,老鹰与鸽子都变成佛的形象,原来是佛在考验释迦所幻化出来的。 世间因果,是无人能够改变的,如果想改变一个生命的因果,得必须付出他所有的 一切。
洞穴之喻
• 哲学王思想是柏拉图政治哲学的核心,著名的 “洞穴喻”以形象生动的方式表明了柏拉图政 治哲学的基本理念,这就是:理想的国家具有 唯一性,真正的哲学家适合做统治者;囚徒缺 少的是自由而不仅仅是知识;理想国家须以宗 教作补充。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标志着古典希 腊城邦公共政治生活时代的结束,哲学与宗教 时代的开始。
人与自然的关系
• 中国:天人合一,顺应自然 管仲:“人民鸟兽之草木之生物虽甚多, 皆有均焉,而未尝变也,谓之则”(生态 平衡)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三、贵和尚中
4、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宇宙自然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5、“中”指事物的度,即不偏不倚,即不过 度,也不要不及;此外,中也指对待事物的 态度,既不“狂”,也不狷”。
7
不及 1 2 3 懦怯 吝啬 低下
适中 勇敢 慷慨 高尚
过度 血气之勇 奢侈 虚浮
1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
5 6
麻木不仁
伪谦 无耻
和蔼
诚恳 谦抑
情感激烈
夸耀 羞涩
7
8 9
冥顽
小气 争攘
节制
宏度 友爱
荒淫
俗气 谄媚
10
11 12
无味
奸诈 同
雅谑
义愤 和
滥谑
嫉妒 乱
8
四、刚健有为
1、刚健有为思想是人们处理天人关系和各种人 际关系的总原则,是中国人的积极的人生态度的 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 2、刚健有为的思想由孔子提出,他十分重视 “刚”的品德,强调人有要坚定性,知识分子有 要责任感和奋斗精神。
2
一、天人合一
3 、天人合一思想的实际是关于人与自然 的统一问题,或者说是自然界和精神的统 一问题。它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 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 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 4 、天人合一思想对现代社会的深刻启示: 环境污染,生态危机
3
二、以人为本
1 、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考虑一切问题 的根本,就是要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中心; 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 2、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是:人为万物之灵, 天地之间人为贵。 3、人本思想的社会功能:它不仅有助于人 们合理地对待人与神的关系,增强人的主体 意识,而且有助于抵制宗教神学。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一、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意涵
•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它的长期 发展过程中,由于人民群众社会实践的推动和思 想家们的概括提炼,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优秀的文 化传统。 • 这些优秀文化传统,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对于 中华民族的成长壮大,有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 而这些优秀文化传统的相互凝聚和整合,便构成 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 • 换言之,优秀文化传统实质上是民族文化基本精 神的具体表现。
• 两宋时期,天人合一思想发展成为占主导 地位的社会文化思潮,几乎为各种派别的 思想家所接受。 • 张载在中国文化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了 “天人合一”的命题。他认为儒者“因明 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 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正蒙· 乾 称》)。 • 在张载看来,世界的本原是太虚之气,人 与天地万物都由气构成,气是天人合一的 基础。
• 文化精神是相对于文化的具体表现而言的。 • 文化的具体表现,包括器物、制度、习惯、 思想意识等层面,无不和内在的文化精神 相联系,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所有这些文 化现象中的最精微的内在动力和思想基础, 是指导和推动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 想和基本观念。
•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些思想观念或固 有传统,长期受到人们的尊崇,成为生活 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在历史上起了推动 社会发展的作用,成为历史发展的内在思 想源泉,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 它是民族延续发展的精神动力,或者说是 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 《易传· 系辞上》说,圣人行事的准则,是 “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 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 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 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 之道而知”。 • 即认为人道是与天地之道相似的,懂得这 个道理的圣人,就能周知万物的情态,以 道匡济天下而又坚持原则,乐天知命而又 发挥德行的作用,制约天地的变化而无过 失,成全万物而不会有遗漏。其所以如此, 就在于圣人通晓阴阳变化的规律。
中西方文化比较(1)
第一章●第一位从文化人类学的高度对人类文化现象进行总结和概括的是英国学者泰勒,他在《原始文化》(1871)一书中明确指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比较方法强调以对象间的可比性为前提,它要求参与比较的材料应具有某种内在联系或在某一方面具有矛盾的同一性,例如相近的或历史背景,相同的学科范畴或近似的命题,相似的内容和倾向或同类型的历史人物等第二章中西方文化寻根●正如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在《自由与文化》中指出的那样:“在人类早期的历史中,文化条件简直就像生理条件一样,影响并决定人的意志。
文化条件被视为‘自然的现象,它们的变动反而被认为违反自然。
●中西方文化的自然环境基础的比较:一、中国文化的自然基础:1、幅员辽阔、腹地纵深。
在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上,曾经遭受过多次外族的入侵而终究能保持文化的延续与完整,未曾像其他古老文明那样遭致毁灭或中断,正是赖干这不可多得的广阔内陆基地。
2、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
正是这些千姿百志的自然景观滋养了中华文化众彩纷呈的特色,为华夏多民族、多源流、多侧面的亚文化系统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3、气候温暖湿润。
气候湿润,雨量充沛。
加上由太阳辐射带来的热量资源十分丰富,为各种植物的生长和农耕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十分优厚的自然条件。
4、半封闭的边缘地形。
一方面,它所面对的水域是浩渺无际的太平洋,海对于上古的中国人只意味着陆地的尽头,自然的天限,因而这些海洋就不能像地中海那样成为人类相互沟通的桥梁。
另一方面,在内陆地区的外缘,有西部的崇山峻岭和充满烟瘴的热带大林莽,它使中国与东南地区的文化交往与传递变得艰难。
积极影响:促使中国文化能够沿着自己的方向独立发展,创造与众不同的文化品格和文明成果,并能保持自成一体的延续性。
消极影响:给中国文化带来了自我封闭的保守意识和自诩世界中心,妄自尊大的大国心态,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华夏文明的不断进步。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三、刚健有为
1、刚健有为思想是人们处理天人关系和各种人际 关系的总原则,是中国人的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最集 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 2、刚健有为的思想由孔子提出,他十分重视“刚” 的品德,强调人有要坚定性,知识分子有要责任感 和奋斗精神。
3、《易传》对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思想作了概 括的经典性的表述。它强调刚健的同时要文明,要 中正,防止主观盲动等片面性。
4
第二节 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
天人合一 以人为本 刚健有为 贵和尚中
5
一、天人合一
1、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之一:
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不象西方文化强调人要征服自 然,改造自然,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2、天人合一的思想的演化过程
西周:天为人格神,神人相通 孟子:尽心知性知天 庄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董仲舒:天人感应 张载: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
第七讲: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第一节 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意蕴 第二节 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 第三节 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功能
1
第一节 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意蕴
1 、优秀文化传统实质上是民族文化基本精神的具体表现。 2 、文化精神是相对于文化的具体表现而言的。文化的具体 表现包括器物、制度、习惯、思想意识等层面,无不和内在 的文化精神相关系。 3 、文化的基本精神属于观念形态的范畴。 4 、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指文化现象中最精微的内在动力和思 想基础,是指导和推动民族文化不 断前进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观念。
3
第一节 中国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基本精神的意蕴
7 、民族精神是指导民族延续发展、不断前进的精粹思想, 是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就其性质而言,它是一种伟大的卓 越的精神;就其表现形式而言,它是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8 、文化传统是指受特定文化类型中价值系统的影响,经过 长期历史积淀而逐渐形成的、为全民族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思 想和行为方式上的难以移易的心理和行为习惯。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ppt课件
书中列举了诸如“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 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 风雨,人有喜怒”等等。
• 在美学上,与和谐化诗意关联的“天人合一”思想,
首先,深刻浸渍了中国古代审美境界论,使得古代 中国人特别强调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合一。其次, “和合”文化中和谐化辩证法的普遍运用,使得中 国美学智慧特别注重对应性、相融性、辩证性、和 谐性来理解和处理一系列审美范畴的展开与构架。
2)自然界对人类也不是一个超越的异己的本体, 不是宰制人类社会的神秘力量,而是可以认识、 可以为我利用的客观对象。 3)这种思想长期实践的结果,是得到自然界与 人的统一,人的精神、行为与外在自然的一致, 自我身心平衡与自然环境的平衡的统一,以及由 于这些统一而达到的天道和人道的统一,从而实 现了完美和谐的精神追求。
• 文化的基本精神属于观念形态的范畴。 • 文化精神是相对于文化的具体表现而言的。文化
的具体表现包括物质、制度、行为、思想意识等 层面,无不和内在的文化精神相关系。
• 优秀文化传统实质上是民族文化基本精神的具体
表现。
• 它也是民族延续发展的精神动力,或者说是中华
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 思想观念或文化传统要成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
和人割裂、对立起来,主张天人协调,天人合一。
• 这与西方文化注重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
才能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思想是有差别的。
• 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基本差异之一。
• 在古代中国人看来,自然过程、历史过程、人生过
程、思维过程在本质上是同一的。这一思想特征贯 穿了“天人合一”观念源起与演变的基本过程,贯 穿于古代的哲学、科学和艺术中。
中西文化的源流传统与基本精神
作者: 赵林
作者机构: 武汉大学哲学系
出版物刊名: 人文杂志
页码: 18-23页
主题词: 西方文化;中国文化;源流;文化精神;儒家文化;基督教文化;价值取向
摘要:本文对中西文化的各种源流传统之间的关系模式、中西文化在'轴心期'间的精神变革过程,以及中西文化的基本精神分野等问题进行了考察,力图说明不同的关系模式和文化精神对于中西文化发展进程的深刻影响.本文重点分析了儒家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的价值取向、内在矛盾及其历史结果,为说明中西文化在近代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巨大历史反差提供了理论根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生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
产生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文化精神的根 本不同,中国文化继承了传统的人文传统,而 西方文化则体现出科学精神。下面分别就人文 传统与科学精神作简单概述。
人文传统与科学精神
中国的人文传统的主要内容呈现在它 的道德价值上 作为中国人文传统代表的儒家人文精 神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是个人问题,也就是人的主体性 的问题; 第二个就是群体的问题,群体就是能 从家庭到国家所展开的各种公共领域; 第三个就是自然的问题; 第四个是天,天道的问题。
两种文化产生出两种处世原则
群体原则与个人本位原则
义务本位的群体原则
以家庭为基础单元的社会结构形式决 定了中国人的社会存在首先依附于以 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和宗族集团, 它在这一切初始亲属团中享有某种在 集团之外无法得到的安全、连续和持 久的地位,于是他被固定在这个关系 网上,在这里满足自己的一切社会性 需要,也履行各种必不可少的义务, 并以一种内外有别的标准去理解和处 理集团之内与外的不同事物。
而西方的孩子从小就受到要有独立意 识,家庭和学校的教育都是为孩子将 来的独立生活做准备观念的影响。18 岁成年后原则上就要离开父母,独立 生活。
所以在教育方式上有所不同,中国父 母管教较严,“玉不琢,不成器”。 西方父母是超然性的包容和关爱,决 不强求子女按父母意愿行事,给孩子 以充分的发展空间。在行为规范上, 中国父母提倡仁、义、礼、智、仪。 而西方文化中法律、法规要高于传统 的道义,西方父母偏重于把“不要违 法”作为教育子女的准则。
历来学者对中西这两种不同文化的精
神差异的探讨
维新思想的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即对此进行了认真的探讨, 其中严复认为中西文化的不同在于:
中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 古;中之人一治一乱、一盛一衰为天 行人事的自然,西之人以日进无疆, 即盛不可复衰,即治不可复乱,为学 术政化之极则。……中国最重三纲, 而西人首明平等;中国亲亲,西人尚 贤……
摆脱了神的威慑与统治之后,靠什么来支撑人
们的精神信念、维系社会的统一与稳定呢?
这便是以礼乐教化为中心的道德理性,这无 疑是中国文化精神的最根本的体现。作为一 种泛伦理性的文化,中国文化的道德色彩是 无所不在的。从家族中尊卑长幼的礼节到社 会秩序、国家管理的维系,从一般人的内省 修身到对统治者的人格要求,无不把人的道 德自觉——“堂堂做一个人”作为首要前提, 并将立德作为人生价值实现的最高境界。这 当中最能体现人本精神的便是孔子所代表的 儒家的仁学思想。
同样,作为中国文化另一大支脉的道家也把人 而不是神鬼天帝作为自己关注的中心,道家 从其自然主义的哲学观出发主张对现实的超 越与人性的自由,但它所指示的超越之路, 并非向神的皈依,而是返璞归真向自然回归, 因此,它将人与道、天、地并列为宇宙间的 “四大‘,至于得道之真人的最高境界亦非 靠着神灵的提携,而是通过”心斋”“坐忘” 而至“乘天地之正,驽六气之辩而游于无穷” 的自由天地。
“仁”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
孔子说:“仁者,人也。”其意显然 是把仁作为人立身之本。这一思想到 孟子时发展为“民为贵,社稷次之, 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即充分肯定 了人的价值,又确定了一整套处理人 伦关系的原则。这些思想由于后世儒 派学人的维护发挥及历代统治集团中 有识之士的提倡,对中国传统文化产 生了极大的影响。
以中西文化的基础不同也引起家庭和对 子女教育的不同为例
中西文化的基础不同也引起家庭和对 子女教育的不同的主要原因 : 儒教文化对家庭的影响非常大。中国 人的姓名表示家族姓氏、辈分、名字、 地位等。而西方首先是个人的名字, 再是父名、姓氏。明显体现了西方文 化中尊重个人的文化思想。 西方中“uncle”和“aunt”两个词语代 表中国十余种称谓。这说明了西方社 会的社会关系比较简单,而中国人更 注重血缘、亲情,社会关系复杂,伦 理道德维系着社会。
个人主义的自由与权利
西方世界的商品经济促进了希腊人个 体意识的觉醒和成熟,由此孕育出西 方人个体本位的文化精神。西方肯定 人作为个体存在的价值,看做人类社 会结合的基础。
民族性格和价值取向
中庸和平与崇力尚争
民族性格和价值取向:中国人重节制、 追求和谐与平稳的文化性格与西方人 鼓励竞争、追求功利、崇尚力量和进 取的价值目标。这种方式不仅体现在 两大民族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上,也充 分表现在中西文学艺术的不同风格中, 从而为人类文明画廊创造出异彩纷呈 的景观。
那么既然有那么多不同的观点,本书就其 研究方向,对中西文化精神的不同做了如 下比较
追溯中西文化不同的背景知识
中国文化来自西方文化中国文化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古代中国的先 秦时代曾出现过“百家争鸣”的文化现象, 到公元前140年西汉年间,汉武帝采纳董仲 舒建议,“独尊儒术”(即“诸不在六艺之 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诸子百家长期冲突的分割局面得到了整合, 儒家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即中华 各民族成员对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文化 的认同,儒家思想成为传统社会的代表思想。 儒家思想之所以能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 文化,在于它不仅仅是一种思想学说,而且 是为全社会所尊奉的家庭伦理,成为维系以 家庭为本位的社会制度的制度伦理学。
西方文化的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 方面: 理性精神, 客观态度 探求真理的执着。
理性精神是核心。
中西文化在民族精神上的第二个基本差异
中西文化在民族精神上的第二个基本差异源 于两种文化关于人的不同观念,尽管中西文 化的价值系统中都把人放在中心位臵,但对 人的理解却截然两样。西方文化强调人作为 有理智、尊严和自由意志的独立个体的地位, 要求人对自己的命运负责。而中国文化则主 要把人理解为类的存在物,重视人的社会价 值,仅把人看做群体的一份子,是他所属社 会关系的派生物,它的价值因群体而存在并 借此体现。因而只有无条件地将自己的命运 和利益都托付给所属的群体。这两种不同角 度的人论辩带来了中西文化不同的人格理想 以及相应的社会政治结构。
儒家仁学的另一重要内容是将个体人 格的自我修养作为行仁义的先决条件, 所谓“修己以安人”是也。 只是努力发展各种与人伦社会有关的 思想学说,而不关心对客观自然的认 识,不热心逻辑认识体系和自然科学 体系的建立。这是中国人文传统的又 一重要表征。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中国文化 人文传统又一表征。
西方文化
西方文化统一的认同性是在十四世纪至十六 世纪发生的文艺复兴运动中形成的。这也是 西欧农牧,手工业社会历史变革在文化创新 上的反映。新兴文化在“复兴”古代希腊、 罗马的形式下,宣扬“人文主义”(人道主 义),对宗教神学进行批判,摆脱了教会对 于人们思想的束缚。提倡关怀人,尊重人的 人道主义和个性解放。这与中国文化之父— —儒学(世事人生)是不同的。中西方文化 中存在有“人情物理”的不同:中国儒家探 求“社会和人生的具体性情”,西方文化重 视探求天地万物的具体理性。
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总结了三条
(一),西洋民族以战争为本位,东洋民族 以安息为本位; (二),西洋民族以个人为本位,东洋民族 以家族为本位; (三),西洋民族以法治为本位,东洋民族 以感情为本位。李大钊说:东西文明之根本 不同点在于东主静,西主动。 孟德斯鸠认为中国没有宗教,而是以道德代 宗教,以礼教为人们行动的规范。
产生如此不同的民族性格和价值取向 的原因
both from oriental and western culture
中国精神的“中”与“和”
中国文化从自己的群体价值目标出发,必然 吧协调人际关系放在首位。所谓“礼之用, 和为贵”。何谓“中庸”?中庸的核心思想 便是思想行为的适度和守常。归结到对个体 人格的要求,则是要为人庄重,谨慎,节制 个人的情感、欲望,反对固执一端的偏激片 面,一达到处世通达圆融。道家的柔弱、守 雌、处下、不争、无为的中道观。儒家道家 影响了中国的民族性格:汉族性好和平,不 尚征伐,不喜穷兵黩武的扩张侵略。处理民 族关系使用怀柔政策。 渗透到文艺创造中便是中和之美。优雅宁静, 冲淡平和的审美境界
西方价值的“利”与“力”
西方文化始终把“利”和“力看做是 健康的价值,它鼓励人们积极 追求现 实功利,并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竞争, 努力获取个人的最大利益和幸福。要 在竞争中成功,就必须击败对手,这 急需要有实力做后盾,还应当有敢拼 敢斗的冒险精神,由此便形成了西方 崇力好斗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精神”
中国社会是“礼仪之邦”,提倡仁义 道德,父母与子女是长辈和晚辈的关 系,子女说话稍不注意就训斥,甚至 动用家法。而西方家庭父母与子女既 是长辈和晚辈的关系,更是朋友与朋 友之间的关系,子女可以直呼父母的 名字。
中国父母把希望寄托在子女的身上。 “望子成龙”,从小灌输“学而优则 仕”的思想。应试教育向来是中国的 专利,用层层考试来选拔人才,培养 精英。为了孩子可以付出自己的一切 精力和财力,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培优 班和业余辅导班应运而生,接踵而至。 从选择小学到长大就业、交友、结婚、 抚育孙儿等,家长无所不问。
首先,中国文化较之世界其他文化更早地摆脱了神的权 威的控制。
人类精神文化以宗教为开端,这是当今一 般学者的共识,而宗教的基本功能是通过读 超自然的神灵的顶礼膜拜与狂热信仰助人们 解脱现实的痛苦和对世界的迷惑。但中国自 周代就出现了重民轻神的思想。孔子曰: “天地之性人为贵”《论语》“未知生,焉 知死”等等,儒家的鬼神观对于中国文化中 以人为中心的传统形成显然产生了重要的影 响,以致连中国原始文化中的神话也因此大 量散失或演绎成了历史。
但这种人类中心主义的启蒙心态在20 世纪收到了质疑和挑战,因为他的后 果是被破坏的自然秩序对人无情的报 复。而我们说中国文化的人文传统, 则是指中国全部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 都是围绕着人的社会存在而建立起来 的,它不刻意于宗教与神灵的寄托。 也不追求纯自然的知识体系,而是专 注于人的社会关系的和谐与道德人格 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