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间作用力与超分子化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1 分子间相互作用
8.1.1 Van der Waals 半径 Lennard-Jones势能函数
V(r)
V ( r ) = Ar 12 Br 6
相互作用能
re
r
理论与计算化学实验室
Lab of Theoretical & Computational Chemistry
8.1.2 分子的形状百度文库大小
Lab of Theoretical & Computational Chemistry
8.2.3 非常规氢键
X-H‥π相互作用
π键体系,包括双键,三键,芳香环等,也能够作为质子受体 与卤化氢,O-H,N-H,C-H等质子给体产生与氢键类似的相 互作用,被称为 X HL π氢键,或者叫芳香氢键。
VH 2
4 h 3 2 = 2 π R π h R 3 3
4 83 3 3 2 = 2π (120) 83 120 pm 3 3 = 1.05 ×107 pm3
理论与计算化学实验室
Lab of Theoretical & Computational Chemistry
理论与计算化学实验室
Lab of Theoretical & Computational Chemistry
8.2.4 生物大分子中的氢键
理论与计算化学实验室
Lab of Theoretical & Computational Chemistry
DNA双螺旋中的氢键
理论与计算化学实验室
Lab of Theoretical & Computational Chemistry
理论与计算化学实验室
Lab of Theoretical & Computational Chemistry
分子内氢键和分子间氢键 分子间氢键形成于不同的分子之间,分子间氢键的形成有利于分子聚集和 结合形成一定的超分子结构,分子内氢键则由同一个分子的不同部位之间 相互作用而形成。
理论与计算化学实验室
§8.4 超分子结构化学
8.4.1 超分子化学——分子之外的化学
8.4.2 超分子自组装
超分子自组装是指一种或多种分子,依靠分子间相互作用,自发地结合起来, 形成分立的或伸展的超分子。超分子自组装涉及多个分子自发缔合成单一的, 高复杂性的超分子聚集体。由分子组成的晶体,就可以看作分子通过分子间 作用力组装成的一种超分子,因此,分子晶体结晶的过程就是一个超分子自 组装过程。超分子的特性既决定于组分在空间的排列方式,也决定于分子间 作用力的性质。分子晶体中分子排列结构和分子间作用力有关,也和堆积因 子有关。
理论与计算化学实验室
Lab of Theoretical & Computational Chemistry
金属有机化合物中,有一类由C-H键与金属原子形成的结构,C-H键通 过提供电子而不是缺电子的H原子给M原子来产生相互作用,这与常规 氢键中由Y原子提供电子来形成氢键恰恰相反。结构中C-H键是作为一 个整体与M相互作用,这导致角度远远偏离180°,使得整个结构看起来 就像是M原子将H原子抓了过来,因此这类结构被命名为抓氢键(agostic bond)。
理论与计算化学实验室
Lab of Theoretical & Computational Chemistry
8.2.2 氢键的类型
对称型氢键和不对称型氢键 根据氢键的结构,可以将氢键分为对称型氢键和不对称型氢键。一般氢键 中由于X原子和Y原子不相同,都属于不对称型氢键,而对称型氢键除了要 求其中X原子与Y原子相同外,H原子还必须位于这两个原子连线的中点, 这种严格的要求使得对称型氢键只有在X,Y原子都为O或F原子的时候才 能形成。
理论与计算化学实验室
Lab of Theoretical & Computational Chemistry
§8.5 晶体工程
晶体工程和分子识别的比较
晶体工程 1. 研究固态 2. 研究分子的聚集和分散 3. 分子间相互作用直接地用X射线晶体学得 到的几何特征加以研究 4. 设计方案包括控制晶体中分子的空间排 列,它将决定晶体具有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5. 在设计方案中,强的和弱的相互作用独 立地或结合起来加以考虑 6. 设计既包括单组分也包括多组分物种, 单组分分子晶体是自我识别的最好例子 7. 在主客体配合物中,主体孔穴由几个分 子组成,它们的合成较为简单。在络合作 用中客体分子的几何学和功能性常显得重 要 分子识别 1.主要研究溶液 2.主要研究分子的聚集 3.间接地用光谱(NMR,UV等)得到的缔合常 数加以研究 4.设计方案限于作为底物和受体两物种的识 别,希望模拟某些生物功能 5.在设计方案中一般只考虑强的相互作用, 如氢键等 6.设计通常包括作为底物和受体两种不同的 物种,理想自我识别发展很少 7.在主客体配合物中,主体孔穴由单个大的 环形分子形成,它们的合成一般很难在络合 作用中完成,主体骨架相对客体分子起决定 作用
静电力产生于具有偶极的分子之间 静电力使得具有偶极的分子能够取向一致地排列起来, 因此也被称为取向力
理论与计算化学实验室
Lab of Theoretical & Computational Chemistry
二、诱导作用 极性分子能够诱导附近的非极性分子产生诱导偶极矩,从而在 两个分子之间发生的相互作用被称为诱导力。
理论与计算化学实验室
Lab of Theoretical & Computational Chemistry
8.4.3 分子识别
分子识别是指不同分子间的一种特殊的、专一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 既满足相互结合的分子之间的空间要求,也满足分子间各种作用力的匹配, 即在一种主体分子(或称受体分子)的特殊部位具有某些基团,正适合和 另一种作用物分子(又称客体或底物分子)的基团相结合。
理论与计算化学实验室
Lab of Theoretical & Computational Chemistry
某些含有H原子的s键能够作为质子受体与质子给体X-H产生比较强的 相互作用,在它们形成的复合物结构中,H‥H之间的距离在180pm左 右,远小于两个氢原子的van der Waals半径之和,由于这种作用本质 上与氢键极为类似,因此被称为二氢键。
Eμ Aα B
αBμ = ( 4πε 0 ) r
2 A 2 6
理论与计算化学实验室
Lab of Theoretical & Computational Chemistry
§8.2 氢键
定义:当氢原子与一个电负性比较大的 原子X(如F,Cl,O,N等)通过共价键 相连时,它能与另一个电负性高的原子Y 产生吸引作用,通过X-H中的氢原子与Y 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作用形成形如直线型 结构,这一结构就被称为氢键。
8.3.3 卤键
定义:存在于卤素与其他带有孤对电子的高电负性元素的原子之间,尤其是 卤素与卤素原子之间的一类D…X-Y(X为卤素原子,D为卤素原子或其他 带有孤对电子的原子)相互作用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和关注。这类结构由于与 氢键类似,因此被命名为卤键。
卤键的三种结构形式
理论与计算化学实验室
Lab of Theoretical & Computational Chemistry
主体表面和客体表面的非共价键的相互作用:
氢键 正、负电基团之间按静电作用力互相吸引 芳香基团之间轨道互相叠加 疏水基团相互结合
理论与计算化学实验室
Lab of Theoretical & Computational Chemistry
通过氢键产生中性分子的识别 (a)腺嘌呤在一个配位体的缝隙中;(b)巴比酸在大环受体中
§8.3 分子间弱相互作用
常见的分子间弱相互作用包括ππ作用,阳离子与π电子之间的作用,卤键等。
8.3.1 ππ堆积作用
苯环ππ堆积有面对面和边对面两种作用方式。边对面方式一般通过芳环上 缺电子的氢原子与另一个芳香环上的π电子云相互作用形成,是一种C-H…π 型氢键。石墨的片层通过典型的面对面的ππ堆积作用而结合在一起,面对面 ππ堆积比边对面的方式的强度相对要更弱,因此石墨片层之间极易因受到外 力而发生滑移。 理论与计算化学实验室
理论与计算化学实验室
Lab of Theoretical & Computational Chemistry
X-H‥M氢键与抓氢键 金属有机化合物中,发现了一些形成于金属原子M与化学键X-H之间的 X-H‥M氢键。含有富余电子的金属原子M则替代氢键中的非金属原子充 任质子受体。
总结目前在实验中观察到的X-H‥M型氢键, 可以发现它们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1)金属原子通过配位键的作用,成为了富电子体系。 (2)配合物中具有18电子组态的金属原子易于形成这种氢键。 (3)X-H‥M氢键一般为直线形构型。
理论与计算化学实验室
Lab of Theoretical & Computational Chemistry
§8.1 分子间相互作用 §8.2 氢键 §8.3 分子间弱相互作用 §8.4 超分子结构化学 §8.5 晶体工程
理论与计算化学实验室
Lab of Theoretical & Computational Chemistry
HF2- 中氢键的分子轨道示意图
理论与计算化学实验室
Lab of Theoretical & Computational Chemistry
强氢键和弱氢键
氢键强度 相互作用性质 键长[] X-H与H…Y长度对比 方向性 键角[°] 键能[kJmol-1] 强 强共价 2.2-2.5 X-H≈H‥Y 具有强方向性 170-180 60-160 中等 静电 2.5-3.2 X-H < H‥Y 中等方向性 >130 15-60 弱 静电/色散 >3.2 X-H << H‥Y 弱方向性 >90 <15
Eα Aα B
3 I AIB = 2 I A + IB
α Aα B ( 4πε 0 )2 r 6
色散作用取决于A,B两个分子的电离能IA, IB,以及它们的极化 率αA, αB
理论与计算化学实验室
Lab of Theoretical & Computational Chemistry
四、交换排斥作用 分子中的电子遵守Pauli原理,当两个分子相互接近时,自旋 相同的电子将会相互远离,这将导致原子核部分裸露,从而在 分子之间产生排斥作用。
Lab of Theoretical & Computational Chemistry
8.3.2 阳离子-π相互作用

N+
H OH H
H

二茂铁中的Fe2+与环戊二烯之间 形成的阳离子-π相互作用
多肽链中形成于赖氨酸侧链与酪氨 酸侧链之间的阳离子-π相互作用
理论与计算化学实验室
Lab of Theoretical & Computational Chemistry
A B A B
r
r
具有偶极矩分别为 μ A 的极性分子和极化率为 α B 的非极性 分子之间的平均诱导作用强度为
Eμ Aα B
2 αBμA = 2 6 ( 4πε 0 ) r
理论与计算化学实验室
Lab of Theoretical & Computational Chemistry
非极性分子之间的吸引源自于分子中电子运动产生的瞬时偶极 之间的作用,London将这种作用力称为色散力。
8.1.3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本质
1912年,Kesson指出具有永久偶极矩的分子之间能够产生 静电相互作用,静电力因此也被称为Kesson力。 具有偶极矩分别为 μ A 和 μ B 的分子之间的平均静电作用强度为
Eμ A μ B
2 2 2μ A μ B = 6 3r kT ( 4πε 0 )2
A
B
r
理论与计算化学实验室
Lab of Theoretical & Computational Chemistry
8.2.1 氢键的基本性质
(1) 氢键的强度取决于氢键两端的X和Y原子的电负性,这两个 原子的电负性越强,则氢键越强。 (2)当X-H…Y三个原子取直线构型时氢键最强,但是在很多情 况下,受其他分子间或分子内作用的影响,分子之间无法达到 这样的取向。 (3)氢键中X-H一般指向Y原子的孤对电子的方向,以有利于氢 键的形成。 (4)氢键的键长一般被定义为X原子与Y原子之间的距离,实验 结果表明,氢键键长要比共价键键长以及H原子和Y原子的 范德华半径之和要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