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美意识_物哀

合集下载

凌晨四点钟,看到海棠花未眠——日本文学中的物哀之美

凌晨四点钟,看到海棠花未眠——日本文学中的物哀之美

凌晨四点钟,看到海棠花未眠——日本文学中的物哀之美文/何忆飞鸿影一.何谓物哀?(一)开宗明义物哀,作为日本审美意识的主流,其渊源于日本平安时代紫式部所著的《源氏物语》一书。

本居宣长提到,《源氏物语》主要“是写‘哀’的事让人动心,从‘物’传意,让人知道‘物哀’的事。

”所以,物哀的定义可以这样概括:物哀是客观对象(自然物、人)与主观情感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美的情趣,是对客体抱有一种朴素而深厚感情的态度作为基础的;并且,在此基础上所表露出的内在情绪是非常静寂的,它交杂着哀伤、怜悯、同情、共鸣、爱怜等感动的成分。

我对物哀的粗浅理解是:在对于自然界平凡事物的体察中,感悟出人的主观情感——并非简单的如中国古代诗词理念中的“移情入物”,而是在物与自己之间产生交互的情感交流,达到物我合一的情感升华。

(二)物哀缘起日本人何以催生出物哀文化?为何华夏文明、欧美文化都没有衍生出这样纯洁哀婉,不染纤尘的文学形式?物哀的根源据我看来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阐述:首先,日本的自然环境是影响物哀文化产生的重要条件。

日本国土狭小,且自然条件多样,列岛四面环海,岛内火山纵横交错,有水汽蒸腾的温泉,茂密森林覆盖大地。

由于日本地处岛国,终年雾霭笼罩、景色朦胧。

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也产生了日本自然环境的多样;同时,由于岛国较易受到火山、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的侵袭,使日本人时刻处于一种朝不保夕,现在的拥有顷刻就会消散的悲凉感。

其次,日本的宗教及中国佛教、道教也对物哀文化的产生起到了推进作用。

神道教的教义奉行“万物皆有灵”,视自然界万事万物为神祇。

日月星辰、山川海洋、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它们都是神灵,作为人都应崇敬、亲近以及感怀。

至于佛教,日本学者村岗典嗣指出:《源氏物语》中的“物哀”,“流现着一种悲哀、空寂的情调,其中有的平安朝文化的伴随享乐而生的空虚,也可看出佛教无常观和厌世观的影响。

”道教崇尚“虚空”,本身就带着消极、悲观的情感色彩,这种消极悲观融合进自然而生凄美悲凉的美感,这种美感就带给人清冷淡泊的超然感受。

日本人的审美意识

日本人的审美意识

日本名画家东山魁夷评语:牧溪的画有浓重的氛围,且非常逼真,而他将 这些包含在内里,形成风趣而柔和的表现,是很有趣,很有诗韵的。因而,他 的画最符合日本人的爱好,最符合日本人的纤细感觉。
因而,最适应日本人的纤细感觉,摄住了“幽玄”与“空寂”的大和民族 的心灵,在日本备受推崇和赞美。
2、自然环境对日本审美意识的影响
那么, 禅宗意识的深层渗 透、禅宗美学对日本美学的影 响就是“ 空寂” 美意识产生 的“阳光”、“雨露”正是由 于禅意识的渗透, “空寂” 美 意识才得以确立和不断发展。
单 击此处 添加标 题
禅宗美学对日本民族审美情趣的最大影响在于它促 成了日本民族的审美理想。 在世界观的问题上, 禅宗认为 世界本原即“ 佛心” , 即“ 空” 。
单击添加标题
先于其他各种美的形态而存在,属于日本固有的美 范畴。
从古代起,“哀”就已经深深地渗透到并参与了日 本文学和文艺的形成,其内容也随着历史的推移不断丰 富和发展,最终形成了“物哀”这样一种特殊的日本艺 术美的形态一种纯粹的美意识。
单 击此处 添加标 题
“空寂美. 幽玄美”
“空寂、幽玄” 日本文化以“空寂”作为美意识的主流,在各个艺
术领域,尤其是在能艺、绘画两个领域构筑起“空寂的 幽玄美”的世界。这种美意识体现在用墨来代替色彩来 画的水墨画上。
单击添加标题
十三世纪中国南宋时代的禅僧画家牧溪,其水墨画逼真传神,具有浓重的 艺术氛围,表现上风趣而柔和,情趣中富含诗韵。 在中国美术史上,牧溪 的画并没有多重的分量,而在日本人的美意识追求中,其真正艺术价值得到了 承认。可以说,牧溪在日本的声望与尊崇远胜于故土。
一是川端的接班 人三岛由纪夫的剖腹 自杀;
二是助警察头子 秦野章竞选失败引起 文艺界的极大非议;

物哀与侘寂——日本古典美学的核心

物哀与侘寂——日本古典美学的核心

物哀与侘寂——日本古典美学的核心一、“物哀”概念的由来“物哀”最早由日本江户时代学者本居宣长(1730~1801)提出,他认为此为日本文学之根,后来又进一步衍生为美学和世界观层面的概念。

“物哀”美学的审美过程中最经典的就是“叹息”——“所见所闻,所接触之事,心中有感而发的叹息之声。

”“叹息”的意义为“断绝前后联系”,这才是叹息的本来面目。

即,为了留有余韵而利落地省略后面的东西,“叹息”后和前面是干净利落、一旦切断。

叹息也有各种形式。

突如其来才是本意。

“物哀”并非一般的“愁”。

本居宣长曾在著作《石上私淑言》中阐述“物哀”,是“从所见之物、所听之事中用心体味出的情感”。

这一情感里,有对于“悲苦”情怀的体认,有对于“清冷之境”的欣赏,更有对于历史的钟声却须臾而飘逝的领悟。

中国唐代诗人张继的代表作《枫桥夜泊》,不仅在中国传颂千年,在日本也同样家喻户晓,也同样被纳入了国语课的背诵篇目。

之所以会这样,不仅仅是因为诗词读来朗朗上口,理解浅显易懂,更是因为它体现出了东亚的共同审美。

钟的悠久与钟声的须臾,构成了奇妙的紧张关系,日本人的理解,寒山寺的钟声,仿佛樱花之美,如同“音乐的樱花”,正是蕴涵着本居宣长的“物哀观”。

所以这首诗才能如此触动日本人的心弦。

二、“一角式”与“侘寂”南宋时期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图中的构图法被称作“一角式”,日本美学中的“减笔体”就是受此影响而来。

超脱孤绝的残缺构成了另一种美的形式,同时也诠释了:美,不一定是完整的,与“完美”相对立。

这种超脱的孤绝,在日本文化中就称之为“侘(わび)”,中文译文“侘寂”,本意是“过孤寂生活”。

虽然有些消极,但换个角度说,也是一种个性的体现——不被大时代潮流所裹挟,不随波逐流,不依赖世俗事物,包括财富、权力、名声等,而去营造内心感受到某种超越时代和社会地位的具有最高价值的事物存在。

关于“侘”,在《现代日汉双解词典》中解释有两层含义:1.幽居安乐;2.(茶道、俳句的极致之趣)幽闲和恬静。

微妙的日式美学

微妙的日式美学

104谈资物哀:细敏的感受力说起物哀,就不得不提到日本平安时代的《源氏物语》,正是这本被称为日本版《红楼梦》的古典文学名著,开启了日本的“物哀”时代。

据统计,《源氏物语》中出现“哀”多达1 044次,出现“物哀”13次。

值得一说的是,日语中的“物哀”并非只是中文语境中的“悲哀”“哀伤”之意。

它包含了赞赏、亲爱、喜爱、可怜、共鸣、同情、悲伤、怜悯、壮美、感动、失望、愤怒等诸多情绪,简而言之,即是心为物所动而产生的情感的统称。

江户时期的日本国学大师本居宣长通过对和歌与《源氏物语》的深入分析,将“物哀”提升到了美学理论的高度。

他在《紫文要领》中这样阐述“物哀”:日本人的审美观里,常常流露出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以及诸行无常的感受。

从日本最古老的花道流派池坊流崇尚的自然野趣,到光之教堂于光影交错间展现的隐秘与庄严,再到日本茶道的寂色原则……日本传统美学所推崇的美,从来都不会一览无余。

传统日式美学与中国文化、佛教文化等相融合,逐渐形成了物哀、幽玄、侘寂三大审美意识。

世上万事万物的千姿百态,我们看在眼里,听在耳里,身体力行地体验,把这万事万物都放到心中来品味,内心里把这些事物的情致一一辨清,这就是懂得事物的情致,就是懂得物之哀。

比如说,看到樱花盛开不禁感到“这花真是赏心悦目啊”,这就是物哀。

“物哀”其实还包含着大和民族的生死观,即追求“瞬间美”,不惜在美的瞬间“求得永恒的静寂”。

所以他们喜欢易凋零的樱花、转瞬即逝的烟火,甚至推崇殉死。

川端康成认为“物哀是日本美的源流”,因为正是懂得了美的短暂,才使得大和民族对人事物、大自然有了细腻、敏感的感受力。

微妙的日式美学整理|疏花105侘寂:拙缺而独立的本真“侘”和“寂”原本是两个分开的概念。

随着日本茶道的发展,二者逐渐融合,并与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的佛法思想融合,形成一种不刻意突出装饰外表,能够经历时间考验,强调事物质朴的内在的美学意识。

相比“物哀”“幽玄”,“侘寂”更为苍凉、寂寥、凝重;注重时光流逝带来的沧桑感,且这种沧桑感是独立的、自成一体的;通过形式上的朴拙、缺失来突出内在的本真。

日本文学中“物哀”的美学意义探析

日本文学中“物哀”的美学意义探析

日本文学中“物哀”的美学意义探析摘要:在日本的文学作品中,“物哀”的体现越来越普遍。

其属于一种重要的思想和情感理念,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这里所说的“物哀”,指的是和自然景物进行接触时产生的抽象情感。

在日本的审美体系中,“物哀”主要包括了“物”、“情”、“意”三种,将其综合起来便形成了独特的审美习惯。

通过对日本文学作品中的“物哀”进行分析,能对其文化风俗、社会趋势产生极深的了解。

在本文中,笔者也深度分析了日本文学作品中的“物哀”,而且剖析了其美学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日本;美学;文学作品;物哀;一、什么是“物哀”所谓“物哀”,指的是日本传统文学作品中的一种体系或思想,同时也是人除了自身之外的世界的一种反映。

人们通过观察外部世界,从而采用主观的表达方式,展现出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物哀”在日本文学中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更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

“物哀”作为一个日本词汇,代表了细腻深层的情感、思想,其包含面非常广阔,很难用一个词语来进行概括。

其中的“物”指的是实际、客观的物体,而“哀”则包含了主观的情感态度和观念。

两者进行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概念。

最早所产生的“物哀”,来源于日本的古书《古语拾遗》。

其中将“物哀”作为一个形容词,展现出了对情感的表达,相当于中文里的“啊”。

在这个词中,“物”指的是世界上存在的客观事物,而“哀”则指的是一种思想、情感,其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两者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物哀”的思想,在日本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常见的包括了傍晚的残月,以及秋天散落的花瓣、傍晚的夕阳等等。

在作者们看来,容易消逝的事物都是美好的,尽管这些景色属于现实事物的体现,但却被赋予了主观的情感,在文学作品中用来表现惋惜和哀愁,这就是“物哀”及其美学意义。

二、为什么会产生“物哀”(一)日本的地理环境原因日本的地理条件并不好,因为四面临海的缘故,频发地震、海啸、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

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日本人形成了面对自然灾害的坚强意志和心理。

物哀之美

物哀之美

/11/1120/02/7J95VK7600014AED.html物哀之美2011-11-20 02:31:00 来源: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本人好美,尤好“物哀”之美。

东瀛列岛有着优美宜人的自然风土,但是由于生存资源的相对匮乏和天灾的频仍,令日本人形成了崇尚哀伤的气质。

“物哀”除了作为悲哀、悲伤、悲惨的解释外,还包括哀怜、同情、感动、凄美的意思,“物哀美”是一种感觉式的美,它不是凭理智、理性来判断,而是靠直觉,靠心来感受,即只有用心才能感受到的美。

天灾频仍的小小岛国使得日本人深刻感到个体的渺小,生的无常和短暂,就像樱花,当它最美的时候,也正是马上要凋零的时候。

日本最早的歌集《万叶集》中,大部分都是感情纤细、充满哀怨气息的歌,有一首这样写道:秋令姗姗来,芒草结露珠。

飘乎爱恋情,恍若此清露。

作者通过露珠的宿命,比喻人生的无常,以此寄托自己的悲愁之情。

所谓“物哀”,也是一个对悬念的解答,了解日本的很多出发点都是从悬念开始的,而悬念是情节的始发站。

人有了疑问,往往会追溯,越追越疑,最终形成一个悬念。

在日本飘飞的樱花正是其物哀精神的很好表现,樱花虽好却是好景不长,一般一棵树上的樱花从开到谢仅有三五天寿命,人们欣赏盛开的樱花,品味着绽放的青春,同时更钟情于樱花落英缤纷的瞬间,在随风飘落的花瓣雪中感伤着生命的脆弱和青春的短暂。

日本人自古以来爱自然嫌人为,这是日本人对美的一种特殊感受。

因为日本人缺乏抽象表现能力而更加关注于具体的直观的表象。

感受自然当然不是单纯地观察自然,而是契入自然物的心,将自我的情感也移入其中,自然的真实的万物借助了个人心灵而情绪化地表现出来,将思想与道理隐藏其后。

物哀之美,即是那种悲戚荒凉的心境产生出的悲剧美,忧郁美。

对于生命的怜悯,岁月无常的感伤。

这是日本传统文化核心的部分,也是日本文学的一大特色。

日本传统文化中有婉约的悲戚哀伤也有豪情的悲壮,从《平家物语》、《源氏物语》中就可以看到这一点。

从岛国根性探究日本人的物哀意识

从岛国根性探究日本人的物哀意识

从岛国根性探究日本人的物哀意识【摘要】物哀意识起源于日本,这与岛国特殊的环境是分不开的。

日本列岛自古以来经常为雾霭所笼罩,自然风光留给人们的是朦朦胧胧、变幻莫测的印象。

本文就日本的岛国根性探究日本人的物哀意识,指出物哀的极致美只有在岛国这种特殊环境下才能真正展现出来。

他们的灵魂也是和这个意识息息相关的。

【关键词】日本;岛国;物哀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像日本一样在狭窄地域集中了如此之多的美景——雪山、海滩、山涧、峡谷、温泉、瀑布,林木葱葱,繁花似锦,小桥流水,幽雅庭院。

世界上也没有一个国家像日本一样,自古以来被如此之多的自然灾害所频频袭击——火山、地震、雪灾、海啸、飓风、战乱……多少年来日本人常看到的是美稍纵即逝,顷刻化为乌有。

一切使他们相信,美好的事物是不稳定的。

日本的诗歌多是短歌,日本的音乐旋律单调,日本的舞蹈动作缓慢,日本的绘画很少追求浓艳的色彩,这一切其实都是日本人的“物哀”情结造成的。

那么怎样理解物哀呢?“物”是指自然万物,“哀”即是悲哀,物我同悲的意思,这是物哀最直观的解释。

在中国的古诗词中有一些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平林漠漠烟如织”是由自然景物而诱发的一种哀伤情绪,这与日本的物哀意识类似却又不全面。

物哀的感情是一种超越理性的纯粹精神性的感情,可以意会,难以言传。

物哀是一种审美意识和价值观,日本人对这些特殊美的感受和趣味是相当普遍的,不局限于文学艺术,而是及于生活的各个层面,使物哀意识成为日本美的源流。

在日本人眼中,樱花的怒放与陨落大约是四季迅速轮回的一个缩影,樱花盛放时群芳灿烂,美不胜收,但却只是昙花一现,使人觉得美都是转瞬即逝的,因此他们常发出“人生无常”的感叹,对所见,所闻,所接触的事物总觉的前无预兆,后不延续,最终归结为一声叹息。

这种无常的哀感和无常的美感,正是日本人的“物哀美”的真髓。

由此看来物哀意识也是一种生死观,日本人的美意识中存在着一种‘瞬间美’的理念,即‘美的短暂’。

日本人的花道精神:从“死狂”到“物哀”

日本人的花道精神:从“死狂”到“物哀”

日本人的花道精神:从“死狂”到“物哀”武士道“死狂”的另一面,是日本花道里的“物哀”精神。

日本人在“死狂”中求死,在“物哀”里看生,从武士道到花道,完成了一个生命的过程。

多愁善感、毫不留情、哀婉、凄美、残酷等等,就是我们通常无法理解的日本人的“物哀”了。

日本人观花,是在落花一瞬中感悟人生无常,正是这种人生无常感打开了日本人的“物哀”之眼,在插花仪式中观花悟人生,形成日本特有的花道精神:人生如花开花落之短暂,与其“赖活”,还不如以美的的确,日本人爱花独特,爱出了信仰色彩,悟出了生死在落花一瞬中获得盛姿,去装点生命的一瞬以求“好死”。

如果武士道是日本人的手背,那么花道就是他们的手心。

从这两点进入日本文化,应该是了解日本人比较容易的一个视角。

日本一位植物学者说,没有文化的原始地方,是不会培育花的。

喜马拉雅原住民就讨厌家畜不吃的花草。

而养花的文化中心,世界上只有两个,西方从希腊到罗马乃至西欧,东方是中国和日本。

这句话有两层意思:第一,对于原始生存状态的人,花草是解决人或牲畜的食料,与人的精神、审美或文化无关;第二,花草是一种文化,它超越了原始生存的功利性需求,直接进入人的精神生活,对花的态度,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格调。

的美学意义,这印证了知堂老人所说的:日本文化的特点是美。

永恒的“物哀”对于日本人来说,“物哀”不仅是情和意的状态,还是知的态度。

知、情、意是合一的,可文化的选择,却往往突出其中一字。

例如,古希腊文化是爱知的,情、意二字,亦趋于知,连艺术都知性化了,哲学就更是爱知的学问了。

而日本文化是主情的,表现为一种“物哀”的美学样式。

“物哀”在这里并非消极的心态,也没有颓废意识,而是关于人对花所产生的生命感发,赋予了美学意义上的道德指向,所谓“仁民爱物”和佛教慈悲心,都是对生命的一种态度。

在日本人看来,瞬间是一种时间的残缺美,在这瞬间的残美中截取人生的意义,以获得对终极死亡的自由,才是一场永恒的“物哀”。

物哀名词解释外国文学史

物哀名词解释外国文学史

物哀名词解释外国文学史
【实用版】
目录
1.物哀的定义与起源
2.物哀在日本文学中的体现
3.物哀在外国文学史中的影响
正文
物哀是日本江户时代一种独特的文学审美观念,其含义是通过对物品的哀愁来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物哀这一概念起源于日本平安时代,后被日本文学巨匠紫式部在她的作品《源氏物语》中发扬光大。

物哀不仅是日本文学的独特审美,同时也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物哀在日本文学中的体现,主要表现在对物品的拟人化描写和对人物情感的细腻刻画。

在《源氏物语》中,紫式部通过对主人公光源氏的生平描绘,以及他与众多女子的爱情故事,表达了物哀的美学思想。

光源氏的生平充满了荣华与坎坷,他对每一位女子的关爱,以及女子们对他的依恋,都反映出对人生无常的哀愁。

这种通过对物品、环境的描写来表达人物情感的手法,使物哀成为日本文学的一种独特审美。

物哀在外国文学史中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紫式部的《源氏物语》作为日本文学的瑰宝,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物哀的美学观念传播到西方国家后,为西方作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审美视角。

在西方文学作品中,也有许多作家通过物哀的手法来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例如,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在其小说《无名的女人》中,通过对主人公伊丽莎白·哈蒙德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哀愁。

美国作家赫尔曼·梅尔维尔在《白鲸》中也运用了物哀的手法,通过对白鲸的描绘,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

综上所述,物哀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审美观念,不仅在日本文学中占
有重要地位,同时也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于“物哀”和“物感”中日文学审美理念的对比.doc

关于“物哀”和“物感”中日文学审美理念的对比.doc

关于“物哀”和“物感”中日文学审美理念的对比“物哀”和“物感”中日文学审美理念的对比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物哀”和“物感”中日文学审美理念的对比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日本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4)“物哀”是多情善感之人在恋情活动中触物(人或事)有感而表现出悲哀、忧愁之情,并且从《源氏物语》中也可以看到,这种物哀之悲,总是寻求在佛事活动和佛教来世观念中得到解脱。

另外“物哀”也具有一种外物触发的感动,有着触物动情、感物兴叹的瞬时性特点。

2“物感”的特点(1)“物感”说的哲学依据是“道”论和“摘要“物哀”是日本传统审美意识中的一个重要观念,“物感”是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理论的重要范畴。

“物哀”观表明日本审美观念与直观感受、感性认识相关联,重视人的感情态度,是自然和人生的各种情态触发、引生的优美、纤细、哀愁的情感表现。

“物感”观表明中国审美观念与哲理深思、理性意识相关联,注重情理统一。

二者之间既存在共同点也存在不同点。

关键词物哀物感对比:A0前言“物哀”作为日本民族传统的审美追求,作为一个美的范畴,在日本文化历史上有着久远的历史。

从古代起,“哀”(感叹、感动)就是日本人表达情感(特别是爱怜、哀伤、悲悯、赞颂等情感)的重要方式,并且深深地渗透到并参与了日本文学的形成。

其内容也随着历史的推移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最终形成了“物哀”这样一种特殊的日本艺术美的形态。

“物感”在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理论中是指审美创造的主体对客观现实的感受,“物”感于“心”,“物”感而“情”动。

1 “物哀”的特点“物哀”一词最早是由日本江户时代国学家本居宣长在评论日本古典名著《源氏物语》时提出的。

其“物哀”和“物感”中日文学审美理念的对比论文资料由.zbjy.提供,地址.主要特点是:(1)“哀”本来指所见所闻触动心思而发出的感叹之声。

“物”就是谈到的事物,物语中讲到的事物,生活中见到的事物。

(2)“物哀”之情具有多样性,“哀”不仅限于悲哀之情,高兴、欢畅和感到有趣的时候,都会发出“哀”之感叹。

日本人的美意识——物哀

日本人的美意识——物哀
c , 完 成 L E言 之 弓 。 :占 J
日本 人 美 意 谶 一 一 物 哀 扎 日本 人 美 意 谶 c c : 土 物 哀扎 j 南 为 物 哀 扎 J 0 . 匕 、j { 人 生 槎 微 e 各 芑 耋、 未加 l 触扎 畴 c 感 为 、 匕 二 二 L
c :屯强 0影 警 老与 之 ℃ 南 为 。川 端 康 成 c平 安 朝 物 哀 I 土 扎 J 日本 美 源 6 , 匕加 、 匕美 互 0 I 通 匕合 j 屯 匕 : ) 悲 、:
加 述 二 l 南 为 。彼 c 二 美 意 谶 影 窖 、 伊 豆 踊 9 r 子 J 中 l 主 人 公 二 人 悲 老美 c 属 L 、 0 悲 L =、 二 淡 、 , 真 美 艺解 c 合 , 、 哀 美 的 抒 情 世 界 老 作 r L 。 日本 民 族 全 于 ) 悲 J出
国学 者 南 否本 居 宣 畏 f r 氏 物 J 作 中加 主、 源
物 哀
札 j 用 例 十 二 笛 所 老抽 出 L 二 物
学 本 冒 南 否 税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本 耍
物 哀 扎 J 日本 文
南 为 二 老夹 的 l输 寸 为 匕 匕 屯c 二 精 神 二 : :、
害 0 允例 南 为 。 春 佐 米 乃 阿 波 礼 j 二 札 e 雨 老 兄 、 。 春 哀 扎 J 氖 分 I , 、 否 绒 细 ℃ 哀 愁 感 情 表 现 南 为 。 二 ) 南
之 为。
主 体 c 瞬 同美 J 耋 老求 幻 、 L 0瞬 蠲 永 久 不 变 美 、
日本 人 的 美 意 识 一 一 物 哀
李 娜
( 西安 工 业 大 学
【 摘 要 】日本 人 的 美 意 识 中“ 哀 ” 极 其 重 要 且 经 常 被 提 及 的 。 本 文 物 是 通过 分析“ 哀” 意识产 生与发 展 直到被 明确提 出的过 程 , 述 了“ 物 美 阐 物

日本美学四大概念(物哀、幽玄、侘寂、意气)到底是什么意思?

日本美学四大概念(物哀、幽玄、侘寂、意气)到底是什么意思?

日本美学四大概念(物哀、幽玄、侘寂、意气)到底是什么意思?相较于西方文学,东亚文学在如今的高校中,确实处于一个较为尴尬的位置。

世界文学丰富多彩,你不提一下东亚文学,也不好,毕竟世界不等于西方。

但是确实东亚文学不那么受重视,于是大家心照不宣地,会稍微说一下,算是介绍过了吧。

如果在东亚文学里面挑一个世界最具代表性的,那恐怕就是日本文学了。

小小的太平洋岛国,涌现了大量文学大师,大江健三郎、川端康成、谷崎润一郎……其中不乏诺奖获得者。

令人好奇,日本文学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呢?总的来说,日本文学最突出的贡献还是在美学向度上。

日本的文学是纯净的文学,不掺杂质的,仅仅为了美而美。

美是那些汉字,假名组合在一起的首要,也是终极目的。

01平安朝的‘物哀’成为日本美的源流。

——川端康成对于喜欢读日本文学的朋友来说,应该对“物哀”这两个字不觉得陌生。

值得一提的是,物哀中的这个“哀”,并不是伤感,更不是悲恸。

它仅仅是感叹,仅仅是日本人在看到生活中的事物,随口说出的一句话。

物哀是日本人对时间万物的感叹,感动。

日出日落,潮涨潮落,乃至一片樱花的凋谢,都是日本人感叹的对象。

这里不得不提到日本文学史上极为重要的一部作品:《源氏物语》。

紫式部在其中将物哀的概念确定,可以说物哀之滥觞即《源氏物语》。

《源氏物语》中,紫式部写尽了事件美好之物,满开的樱花,彩色的画卷和不尽的流年。

从其中我们可以看到,“物哀”这一概念,是反政治的,不讲道德的,是不讲道理的。

光源氏一生,最不爱的就是他的妻子。

这样的一个人,在中国文学里面,是不可能成为主人公的。

但是,在以美为第一追求的日本文学中,光源氏的倾城一舞,将道德,政治统统排开,天地之间仅我一人。

“忧心长抱恨,未觉日月行。

忽尔岁华尽,我身亦将倾”,极尽物哀之美。

这是光划公子最后,阅尽繁华后,对世间的感叹,冷冷转身,给世人留下一个孤独又美丽的背影。

川端康成的作品可以说是大多数人心中的日本物哀之美的巅峰。

《雪国》帮助川端康成摘下诺贝尔奖的桂冠。

关于日本人传统的“物哀”美学精神

关于日本人传统的“物哀”美学精神

关于日本人传统的“物哀”美学精神物哀是日本江户时代国学大家本居宣长(もとおりのりながMotooriNorinaga)提出的文学理念,也可以说是他的世界观,这个概念简单地说,是“真情流露”,人心接触外部世界时,触景生情,感物生情,心为之所动,有所感触,这时候自然涌出的情感,或喜悦,或愤怒,或恐惧,或悲伤,或低徊婉转,或思恋憧憬。

有这样情感的人,便是懂得“物哀”的人。

有点类似中国话里的“真性情”。

懂得“物哀”的人,就类似中国话里的“性情中人”了。

“物哀”并不是中国人望文生义而得到的“悲哀”之感,“悲哀”只是其中一种情绪而已。

《日本文学思潮史》就提出久松潜一博士将“物哀”特质分为五大类,“一感动,二调和,三优美,四情趣,五哀感。

而其最突出的是哀感。

对于“物哀”,叶渭渠先生认为“物哀”的思想结构是重层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对人的感动,以男女恋情的哀感最为突出,第二个层次是对世相的感动,贯穿在对人情世态包括“天下大事”的咏叹上。

第三个层次是对自然物的感动,尤其是季节带来的无常感,即对自然美的动心。

中国古诗词中有一些诗句,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无边落木萧萧下”、“昨夜星辰昨夜风”、“平林漠漠烟如织”……都表达了因自然景物而诱发的一种哀伤情绪,与日本的“物哀”十分类似。

物哀是一种审美意识。

川端康成多次强调:“平安朝的‘物哀’成为日本美的源流。

”“悲与美是相通的。

”物哀意识诞生于日本,与岛国特殊的地理环境有很大关系。

日本列岛自古以来经常为雾霭所笼罩,自然风光留给人们的是朦朦胧胧、变幻莫测的印象。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像日本一样在狭窄地域集中了如此之多的美景——雪山、海滩、山涧、峡谷、温泉、瀑布,林木葱葱,繁花似锦,小桥流水,幽雅庭院。

故而说日本国土处处诗情画意并不为过。

同时世界上也没有一个国家像日本一样,自古以来被如此之多的自然灾害所频频袭击——火山、地震、雪灾、海啸、飓风、战乱……多少年来日本人常看到的是美稍纵即逝,顷刻化为乌有。

以悲为美——简述日本文学中的物哀

以悲为美——简述日本文学中的物哀

鉴赏以悲为美——简述日本文学中的物哀陈星好 长春光华学院摘要:全球化指的不仅仅是经济全球化,同时也是政治,文化的全球化。

各国文化独具特色,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崇尚孔子儒家文化,而日本民族文化审美追求的是以悲为美的物哀。

日本人喜爱美,尤其是钟爱物哀。

日本列岛被美丽的大自然所环抱,可是资源匮乏和天灾多难却使日本人心里形成了“悲观”的尊贵气质。

物哀是日本传统的文学理念,同时也是一个美学范畴。

关键词:以悲为美;日本文学;物哀物哀是了解日本古典文论的精髓,是理解日本文学和民族特色的基础。

日本代表物哀之物,就要数日本的樱花了。

樱花虽美,但却只是昙花一现,樱花的花期一般为三,五日,之后就会凋零。

人们都喜爱盛开的樱花,享受短暂美好的青春,但与此同时也喜爱凋零一刻的美,落红与风一起归于大地,然后便会联想到生命和青春的转眼即逝。

物哀就是表现心中所孕育出的瞬间之美,此时此刻所孕育出的微妙情感的审美观念。

对于重视心灵的日本人来说,现实的东西仅仅是东西而已,在特别的环境之下所孕育出的瞬间之美才是永恒的。

一、物哀的概述和文化内涵(一)物哀的概述物哀意识诞生于日本,与其国家本身的地理环境也有很大关系,日本属于岛国,常常被雾霭笼罩,自然景色给人们的总是朦胧,虚幻,变幻无常的感觉,而且日本国家集雪山,海滩,山涧,峡谷,温泉瀑布等景观于一身,但是也常年伴有地震,火山,海啸等等灾害,因此,人们看到的美都是稍纵即逝,在日本人心中,美好的事物缺乏稳定性,美好与悲伤是相辅相成的,因而在日本文学中一直崇尚物哀思想。

日本中具有历史悠久的审美传统便是物哀,是日本江户时代国学大家本居宣长提出来的一种文学理念,所谓物哀观通俗解释就是“真情流露”,人心在与外部接触时,触景生情,感知事物滋生感情,心为之所动,对此有所感触,这时候自然涌出的情感,可能喜悦,可能愤怒,可能悲伤,可能低徊婉转,可能思恋憧憬。

拥有这样情感的人,便是懂得“物哀”的人。

这有点像中国话里的“真性情”。

美到极致,便是“物哀”!

美到极致,便是“物哀”!

美到极致,便是“物哀”!物哀,是日本的一种审美意识。

日本的传统音乐旋律单调,舞蹈动作缓慢(自行脑补穿和服的歌妓表演情景);日本的绘画也很少追求鲜艳浓厚的色彩,而这一切都跟“物哀”有关。

哀,并不是中文的“悲哀”之意,在日语中是个感叹词,可以用在所有的情感之上,有点类似汉语中的“呜呼”、“啊啊”。

所以,简言之,“物哀”就是内心为外物感动,由衷而发,有所感叹。

本居宣长(日本江户时代国学四大名人之一)是这样说的:樱花盛开是赏心悦目的,而你见到樱花盛开就应该有赏心悦目的感觉、感叹,这就是物哀;如果你见到樱花盛开而无动于衷,那你就是不懂物哀。

虽然物哀可以包含有很多感叹,但日本人似乎更加偏爱“哀”这个字的本意——哀伤。

他们更喜欢残月、花蕾、落花,因为这些事物凝结着一种令人怜惜的情绪,这样会增加美感,悲与美是相通的。

值得注意的是,物哀中“哀伤”情绪,一定是恬淡的,不能是强烈的,否则就不叫物哀。

叶渭渠先生认为“物哀”可分三个层次:一是对人的感动,比如男女恋情的哀感;二是对人情世态的咏叹;三是对自然的感动,尤其是季节带来的无常感,即对自然美动心。

物哀,是一种非理性的、纯主观的情感。

当你要解释它的时候,不同于“悲哀”;但自己去感受“物哀”的话,它似乎又实实在在地存在着一种淡淡的、幽幽的空寂和哀伤。

这些作品均出自吉田博(1876~1950)之手,他是日本近现代版画的巨匠。

吉田对自己的要求极高,作品稍有瑕疵就全部捣毁,重新再创作。

所以流传下来的都是精品中的精品,这种匠人精神可见一斑。

他的作品似乎只是刻画一个普通的画面,包含的情绪并不多。

但其中又透露出一丝沉寂、无奈的感觉,即便是绚烂夺目的樱花,在他笔下也是“淡淡”的,因为美到极致,便是“物哀”。

更多吉田的作品欣赏。

日本美学的四项基本概念:物哀、幽玄、侘寂、意气

日本美学的四项基本概念:物哀、幽玄、侘寂、意气

日本美学的四项基本概念:物哀、幽玄、侘寂、意气编者按:本文介绍日本文学中时常出现的四个概念:物哀、幽玄、侘寂和意气。

“物哀”为与物共鸣的真情流露。

幽玄是隐晦。

侘寂是物哀是日本江户时代国学大家本居宣长(もとおりのりながMotooriNorinaga)提出的文学理念,也可以说是他的世界观,这个概念简单地说,是"真情流露"。

世上万事万物的千姿百态,我们看在眼里,听在耳里,身体力行地体验,把这万事万物都放到心中来品味,内心里把这些事物的情致一一辨清,这就是懂得事物的情致,就是懂得物之哀。

进一步说,所谓辨清,就是懂得事物的情致。

辨清了,依着它的情致感触到的东西,就是物之哀。

比如说,看到樱花盛开赏心悦目,知道这樱花的赏心悦目,就是知道事物的情致。

心中明了这樱花赏心悦目,不禁感到"这花真是赏心悦目啊",这感觉就是物之哀。

然而不论看到多么赏心悦目的樱花,都不觉得赏心悦目,便是不懂事物的情致。

这样的人,更无缘于"好赏心悦目的花呀"的感触,这是不懂得物之哀。

——本居宣长《紫文要领》物哀比悲哀恬淡。

恬淡到什么地步?恬淡到"静寂"、"闲寂"甚至"空寂"的地步。

川端康成写《伊豆的舞女》,其中"大学生'我'与舞女两人邂逅之后,自始至终谁也没有向对方倾吐一句爱慕的话,而彼此对对方的感情又都处于似觉察又非觉察之间。

作者有意识地将似爱情而又非爱情的情感色调淡化、'物哀'化。

"叶渭渠说:"物哀作为日本美的先驱,在其发展过程中,自然地形成'哀'中所蕴含的静寂美的特殊性格,成为'空寂'的美的底流。

"物哀的表现形式若十分强烈,那它就是"悲哀"而不是"物哀"了。

物哀是一种审美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角视野 w id e angle
日本人的美意识――物哀
李 娜
(西安工业大学 710032)
【摘 要】日本人的美意识中“物哀”是极其重要且经常被提及的。

本文通过分析“物哀”美意识产生与发展直到被明确提出的过程,阐述了“物哀”的具体含义与在日本文学、文化、生活各方面的表现,论述了“物哀”对日本人的精神世界的巨大影响。

【关键词】日本人;美意识;物哀;精神世界
日本人の美意識――物の哀れ
日本人の美意識には「物の哀れ」がある。

「物の哀れ」というのは、人生の機微やはかなさなどに触れた時に感ずる、しみじみとした情趣。

日本の音楽が単調な 、舞踊が緩やかな動作、寺院が素朴な様子、画が派手な色彩を避ける……どうしてこうなったのかといえば、これらは全部日本人の「物の哀れ」の美意識からなるのである。

「物の哀れ」は長い期間をかけて、「哀れ」から発展したのである。

奈良時代、平安時代初期、神、民族、国家共同体を追求する中の「誠」意識から「哀れ」が出た。

古代神話、歴史伝説、歌謡などの口承文学からまず「誠」意識が現れ、それを基づいて、「哀れ」という美意識が芽生えた。

「あはれ」は最も「あ」と「はれ」と二つの感嘆語の組み合わせとして、人々が労働、戦闘、信仰、性欲などの衝動で発した喜び或いは悲しみの言葉で、ある本能的な感慨である。

文化がまだ混沌していた時代には、他の文学の表現法がまだ現れていないから、このような感嘆語は「歌」として古代の原始歌謡に現れたのである。

「あはれ」は日本漢字で表現すると、「哀」になる。

字を見ると、哀愁の意味を読み取れる。

正倉院の古書には万葉仮名で書いた例がある。

「春佐米乃 阿波礼」。

これは春雨を見て「哀れ」な気分になって、ある繊細で哀愁な感情の表現である。

「哀れ」は哀愁だけでなく、歓喜の意味にも使われている。

『古語拾遺』には天照大神が現れたとき、空が晴れ渡って、神々が喜び合って、踊りながら、こんな歌を歌った。

「哀 阿那 于茂志吕(あはれ あな おもしろ)」。

『万葉集』は以上の「哀れ」の感嘆作用を伝承して、「哀れ」を独立の感嘆語として多く使われていた。

その詠嘆と哀愁は全部個人の感情をもとに出たものである。

『「万葉集」総索引』によると、万葉歌には「哀れ」を9回使用した。

後の『古今和歌集』『竹取物語』『伊勢物語』『大和物語』『枕草子』『宇津保物語』にも「哀れ」が20回、6回、13回、54回、86回、317回出たという。

「哀れ」が広く使われるうちにだんだん単純の感嘆から物心合一の意識まで発展して、「哀れ」で悲哀、同情、愛憐などの感情を表して、感傷的な傾向がある。

可憐な対象を主体として、人の真情を表現した「哀れ」は「誠」の美学精神と通じる。

同時に、対象の中に主観的感情的に入り込んで、情緒的から情趣的感動になったから、「哀れ」だけではこんな感情、理念を完璧に表せない。

この時、対象の上に「の」を付け加えて、「哀れ」と結んで、「物の哀れ」がはじめて出た。

「哀れ」は平安時代にやっと「物の哀れ」になって、感動的意味から特別な情趣的意味になったのである。

『源氏物語』はその発展を促して、日本民族の美意識の主体になった。

紫式部は『源氏物語』には「誠」を根底にして、「哀れ」
を「物の哀れ」に発展して、内容も豊富にして、賛美、親愛、共鳴、同情、可憐、悲傷などの内容を表す。

また、感動の対象も人と物の限界を超えて、社会世相まで拡大した。

調査によると、『源氏物語』には「哀れ」は1044回、「物の哀れ」は14回現したそうだ。

だから、「哀れ」から「物の哀れ」の美意識まで発展したのは紫式部によって完成したと言える。

国学者である本居宣長は、『源氏物語』の作中から「物の哀れ」の用例十二箇所を抽出してこの物語の本質が「物の哀れ」にあることを実証的に論証するとともに、この精神こそが日本文学の本質であると説いた。

「物の哀れ」は平安時代の日本文学から出た理念であるが、文学を影響するだけではなく、後世の日本人の文化観と人生観にも強い影響を与えたのである。

川端康成は平安朝の「物の哀れ」が日本美の源になったとか、悲と美が互いに通じ合うものとか述べたことがある。

彼はこの美意識の影響で、『伊豆の踊り子』の中に、主人公二人の悲を美に属して、淡い悲しみが真の美と解け合って、悲哀な美的抒情世界を作り出した。

日本民族全体も残月を愛、初めて裂けるつぼみと散る花のかけらを愛する。

その中に悲しみ惜しむ哀愁の情緒が潜んでいると思うため、美感を増加することができるから。

このようなはかない哀感と美感こそ、日本人の「物の哀れ」の真髄である。

「物の哀れ」は日本人の人生観に一番大きな影響は生死観といえる。

その主体は「瞬間美」を求めて、美しい瞬間で永久不変の静寂を求める。

死が最高の芸術、1種の美の表現で、芸術の極致が死滅だと川端康成は主張する。

葉渭渠は更に日本人の美意識の中に瞬間美の理念が存在して、すなわち美の短さを賛美すると指摘した。

古代日本人は自分を桜に例えて、瞬間美の観念を自殺で人生の極点になる行為に転換した。

彼らの殉死の意義も瞬間の生命の光を求めることにあって、死滅の中で永久不変の静かさを求めることを企む。

そのため、生命を求める一瞬の間はぱっと光り輝いて、「物の哀れ」の重要な特質である。

「物の哀れ」の影響で日本人の精神世界が他の民族と異になってる。

日本の国旗が純白を下色にしたのもその影響と思われる。

日本人は白色を愛して、白色が雪のようなためで、雪が純潔を象徴し、しかも雪は解けやすくて、無常な哀感を含んで、日本人の感傷的な性格とたいへん符合する。

日本の歌舞伎は悲しい場面を表現する時、誇張の動作を避けて、多くは静かに悲しみを辛抱した動作で、観衆に更に深い方面からこの場面の表現した悲しい気持ちを感じ取らせる。

世界で多くの国の国歌は雄壮で、しかし日本の国歌は哀調を持ち、子守歌さえも悲しみと可愛がりの気持ちがある。

このような「物の哀れ」の強烈な感化力で日本人の心が影響されて、日本文化も独自の道を切り開いたのである。

【参考文献】
[1]『物哀と幽玄———日本人の美意識』葉渭渠、唐月梅著.広西師範大学出
版社2002年版
[2]『日本文化史』家永三郎著.岩波書店1970年版
[3]『日本文化史』葉渭渠著.広西師範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
5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