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民间传统艺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斗鼓是陕北民间传统鼓
舞艺术中独特的一种艺术
形式,源于气势磅礴的壶口
瀑布旁,流传于陕西省宜川
县黄河沿岸的壶口乡、高柏
乡一带。
每到农闲季节,各乡都有
自己的庙会,十里八乡的村
民们抬出锣鼓,欢聚一场。
在未见其形时,数十里外早
闻斗鼓之声,如雷贯耳,山鸣谷应。及至近前,则如闻虎啸狮吼,地动天摇。鼓手头扎英雄结,胸挎尺六鼓、手持
硬木椎;镲手身披战士袍,脚踏皂布鞋,手执青铜镲。双方列队相向,手之舞之,足之
蹈之。演奏时从擂鼓开始,起伏相间,张弛结合,如同摆开一个接一个的战阵,前后进
退,左右开合。分开时象八卦,云集阴阳双合,一忽而狂风卷残云,一忽而猛雨打枯叶;
聚合时如神龙,凝聚天地威力,一忽而霹雳摧腐朽,一忽而巨浪击顽石,造成一种刀光
剑影的战场意境。那场面让千军辟易、万马萧萧,实在惊人,也着实感人。
郭下村位于宜川县以东四十公里处,该村从古到今十分酷爱文化艺术,多年前就以戏曲、斗鼓等名扬黄河沿岸,八十多年前九龙庙的一场斗鼓以精美独特的艺术打出了黄
河沿岸汉子威风气势,击鼓会的高潮就是斗鼓。斗鼓不仅要比力气和耐力,还要比智慧与
技巧。一队鼓手奋勇挑战,另一队鼓手立即作出回应,用惊天动地的鼓声应战。比赛中
鼓动镲飞,脚下的黄土飞扬,也合着鼓的节奏上下翻飞。尘土漫处,只闻鼓声激,不见击鼓人,空气似乎也燃烧了起来,人影飘摇,惊心动魄。观众围在鼓手的周边,呼嚎呐喊,以至面红耳赤、声嘶力竭。
斗鼓具有黄土高原质朴
俊美的风情和黄河壶口豪迈
奔放的风骨。既有陕北文化的
醇厚,又有关中文化的酣美;
它结合了陕北花鼓文化的博
大和晋南威风锣鼓文化的的
精细,是秦文化和晋文化的精
妙结合。
民间艺术的第一性能是实用性,一旦实用功能消退,就很难继续生存下去。
有人说,传统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像一条悠久的历史长河,从远古流到现在,从现在流向未来。中华民族几千年风雨烟尘的身影就倒影在这条长河之中,它不仅回荡着炎黄子孙骄傲自豪的声音,更刻印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
但这些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却正在被边缘化,甚至有的还面临着消亡的危险。
每年消亡一个剧种传统艺术渐行渐远在电影、电视、卡通漫画、流行音乐等各种“现代”文化样式的冲击下,曾经占据中国传统文艺“盟主”地位的戏曲正在接受着严峻考验:据《全国戏曲剧种剧团现状调查》的统计资料,传统戏曲艺术不仅逐步退出城市舞台,在农村的演出市场也日益缩小,一些剧种甚至正在急剧消失。根据1983年编纂的《中国戏曲志》统计,当时山西省还存在49个戏曲剧种,而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和山西戏剧研究所近年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存活在山西戏曲舞台上的剧种仅存28个,前后21年平均每年有一个剧种消亡。
近两年来,四川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积极实行文化体制改革,除了保留省川剧院等为数不多的几个由省财政供养的重点传统文艺演出单位外,其余的全部放到市场。作为这一改革的直接结
果,相当多的小型传统艺术团体在市场冲击下,纷纷被迫解散。
魏明伦(全国著名剧作家):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当代剧
作家艰苦拼搏,勇敢探索,平心而论,台上确实有所振兴。从
剧本到演出,从内容到形式,从发扬传统到紧跟新潮,从京津
沪渝到南北省会,人才辈出,好戏连台。许多方面都超越了前
人,有的方面也超越了影视。但为了争取观众,使尽千方百计,
却仍改变不了门前冷落,其根本原因是在于当代人生活方式、
文娱方式的巨大变化。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刘文峰也就此评价说,在社会
物质水平不断提高,精神文化生活日趋丰富、各类演出形式层
出不穷的情况下,戏曲文化统领城乡文化娱乐的盟主地位已经
不复存在。
在传承中变裂传统艺术徘徊于理想与现实之间。
中国民族民间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其中蕴藏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因子。作为一种古老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戏曲、皮影、泥人等这些传统文化样式在发展与传承过程中,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阻力,它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寻找各种各样的突破口。文化人类学家泰勒也曾根据自己常年对文化的研究而表达过“文化天然地具有旺盛生命力”的观点。
中国的这些民族民间传统艺术在遇到各种依赖现代科技发展起来的文化样式冲击时,在市场的战场上节节败退的同时也在以各种形式顽强地传承着,同时又在传承中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
化。
2004年,上海举办了民间艺术博览
会。但是令很多传统民族民间艺人感到
尴尬的是,在这个博览会上,占据一半
展位的瓷器、木刻和砚刻等工艺品中,
有不少都是机器制作的。
也许这正是民间艺术面临的一大困
境:工业的发展,原先许多手工制作的
东西,现在都被机器代替了,而手工制
作与机器制作的成本有很大差异,不少
人丢弃手工制作,民间艺术由此失传。
一些还在继续为民间艺术坚持和努力的老艺术家们不约而同地指出,市场是否接受和艺术能否传承是他们最为关心的两个问题。如何为传统艺术开拓市场?上海市民间艺术家协会秘书长吴祖德曾开出了一个药方:“变”。他认为,变土为洋,才是民间艺术的生存之计。
徘徊于现实与理想之间、留连于民族与传统之中,许多民族民间传统艺人由于希望尽力保持传统的原始形态,不想被完全“洋”(时尚)化,而始终与市场保持着距离;由于总有一种对传承传统的关怀,又不能无所牵挂地在自己的“手艺”中自得其乐。憧憬与忧虑、传承与变裂都来自于这种若即若离的尴尬之境。
从边缘化回归传统艺术能找回失落的位置吗?
如何能使民族民间传统艺术从边缘化再回归到主流化或是大众化,应该是传承民族民间传统艺术的根本之策。两年前,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悄然启动。
与此同时,近年来,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多次提出制定“保护民族民间传统艺术”相关法律的议案、提案。在全国人大、国务院法制办等的指导和支持下,文化部早在2002年就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法》,现在正在加紧制定之中。
在地方上,各种扶持传统艺术发展的政策也频频出台。2005年春节,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以“上海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中心”的名义,在全国率先向27位年事已高的民间艺人颁发3万多元“艺术津贴”。四川省文化厅也相继出台多项措施,激励社会人士投资川剧,推动川剧发展。在各种保护措施的积极干预之下,一些民族民间艺术文化开始表现出从边缘化回归的趋势。
但是民族民间传统艺术要找回自己曾经失落的位置,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套用著名剧作家魏明伦讨论戏剧未来时的一句话:在鼎盛与消亡之间还有很宽阔的弹性地带,民族民间传统艺术如能努力保持其精髓,而不被无情的经济大潮淘汰,并将这种大潮当成洗礼,相当一部分的民族民间传统艺术还会大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