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动力学与仿真第一节课课件
合集下载
系统仿真及系统动力学(SD)方法课件
![系统仿真及系统动力学(SD)方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00232b9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93.png)
详细描述
在因果关系图中,用箭头表示因果关系,箭头的方向表示因果关系的方向,即因在先,果在后。流图则更进一步 地描述了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信息流动情况,包括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等。通过绘制因果关系图和流图,可 以更深入地理解系统的结构和行为。
方程式建立与参数设定
总结词
详细描述
仿真模型的建立与实现系统仿真在各 Nhomakorabea域的应用前景
工业领域
系统仿真将在工业生产、工 艺优化、设备维护等方面发 挥重要作用,提高生产效率 和产品质量。
交通领域
系统仿真将应用于交通规划、 物流优化、交通安全等方面, 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和 安全性。
环保领域
系统仿真将用于环境监测、 生态保护、污染物治理等方 面,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支 持。
模型验证与评估
模型验证 模型评估 模型改进
案例一:经济系统模拟
总结词
通过系统动力学方法模拟经济系统的动 态行为,分析经济系统的结构和机制。
VS
详细描述
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经济系统中各 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如供需关系、 价格波动、政策干预等,帮助决策者更好 地理解经济系统的运行规律,预测未来发 展趋势,制定有效的经济政策。
医疗领域
系统仿真将应用于疾病预测、 治疗方案优化、药物研发等 方面,提高医疗水平和治疗 效果。
• 系统仿真过程及分析 • 系统动力学(SD)方法应用案例 • 系统仿真及系统动力学(SD)方法展望
定义与概念
定义
概念
系统动力学的发展历程
起源
系统动力学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 年代,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 Jay Forrester教授创立。
发展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系统动 力学逐渐成为一种成熟的学科领 域,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系统 分析和仿真。
在因果关系图中,用箭头表示因果关系,箭头的方向表示因果关系的方向,即因在先,果在后。流图则更进一步 地描述了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信息流动情况,包括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等。通过绘制因果关系图和流图,可 以更深入地理解系统的结构和行为。
方程式建立与参数设定
总结词
详细描述
仿真模型的建立与实现系统仿真在各 Nhomakorabea域的应用前景
工业领域
系统仿真将在工业生产、工 艺优化、设备维护等方面发 挥重要作用,提高生产效率 和产品质量。
交通领域
系统仿真将应用于交通规划、 物流优化、交通安全等方面, 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和 安全性。
环保领域
系统仿真将用于环境监测、 生态保护、污染物治理等方 面,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支 持。
模型验证与评估
模型验证 模型评估 模型改进
案例一:经济系统模拟
总结词
通过系统动力学方法模拟经济系统的动 态行为,分析经济系统的结构和机制。
VS
详细描述
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经济系统中各 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如供需关系、 价格波动、政策干预等,帮助决策者更好 地理解经济系统的运行规律,预测未来发 展趋势,制定有效的经济政策。
医疗领域
系统仿真将应用于疾病预测、 治疗方案优化、药物研发等 方面,提高医疗水平和治疗 效果。
• 系统仿真过程及分析 • 系统动力学(SD)方法应用案例 • 系统仿真及系统动力学(SD)方法展望
定义与概念
定义
概念
系统动力学的发展历程
起源
系统动力学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 年代,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 Jay Forrester教授创立。
发展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系统动 力学逐渐成为一种成熟的学科领 域,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系统 分析和仿真。
系统仿真及系统动力学方法课件
![系统仿真及系统动力学方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af7c437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0f.png)
集成两者,可以预测不同政策下交通系统的长期性能,为政策制定提供决策支持。
案例二:电力系统规划
利用系统动力学分析电力需求的增长趋势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潜力。
通过系统仿真模拟电力系统的运行和调度,评估系统的可靠性、经济性和环保性。
集成两者,可以制定电力系统的长期发展规划,确定合理的电源结构和技术路线。
优点是可以详细地模拟系统的实际运行过程,缺点是建模和编程较为复杂。
03
02
01
应用
适用于具有反馈回路、非线性、动态复杂等特点的社会、经济、生态等系统的研究,如城市规划、环境保护、企业管理等领域。
概念
系统动力学仿真是一种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来研究系统动态行为的方法。
优缺点
优点是可以揭示系统的动态行为和演化规律,缺点是需要对系统的结构和参数进行较为准确的刻画和测量。
概念
常用于解决概率论、数理统计、计算物理等领域中的复杂问题,如随机数生成、积分计算、概率分布模拟等。
应用
优点是可以处理高维度、非线性、复杂的问题;缺点是收敛速度较慢,需要大量的样本数量。
优缺点
离散事件仿真是一种通过模拟系统中离散事件的发生过程,来研究系统行为的方法。
概念
应用
优缺点
适用于具有离散、间断、异步等特点的系统,如生产制造系统、交通运输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等。
精确性:通过系统仿真,可以精确地模拟系统的实际行为,减少因简化假设而引起的误差。
可用性:系统动力学模型可以为系统仿真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帮助理解仿真结果的内在逻辑。
01
02
03
04
案例一:城市交通系统分析
利用系统动力学建立城市交通需求的长期预测模型,考虑人口、经济、政策等多种因素。
系统动力学课程PPT共五章全
![系统动力学课程PPT共五章全](https://img.taocdn.com/s3/m/0b78e2fcaef8941ea76e0586.png)
2.3 计算机模拟是系统动力学模拟的基本工具
思维模型--因果回路图-- 流图-- DYNAMO--计算机模型
17
第三章 系统动力学的建模基础
3.1 思维模拟与决策陷阱 系统问题: 直觉对策: 环境污染严重 关闭工厂 乘车难 增加公共车辆 犯罪率增长 加强警力 货币供求矛盾增加 增印纸币 水产品供应不足 扩大捕捞量 知识贬值 紧缩教育投资 产品质量低下 增加广告 住房紧张 占田建房
x 指数增长 有极限增长
38
t
(1)基本正反馈模块 现象:谣言传播、企业产值增长、通货膨胀、 知识积累等 特点:非稳定、自增长、自循环
知识积累的正反馈关系
基本正反馈模块流图
39
动力学方程:
dx/dt=RT, RT =k1x, x(0)=x0, k1>0
解得:
x(t)=x0eK1t = x0et/T1
3)积分表达: LEV(t)=∫ [IR(t)-OR(t)]dt (2)速率变量(流率,Rate Variable R)
R LEV
k A
R=f(k,H,LEV,A)
27
(3)辅助变量(auxiliary variable, A)
LEV
k A
A=k*(H-LEV)
H
(4)源(Source、汇Sink)
LEV RATE
或 L(t) → R(t) → R(L)
L,R R
L(t)
R(t) 0 (a) t 0 (b) L*
33
L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图解法的基本特点: (1)既可用于分析过程有可用于综合过程 三张图象中任意给定一张可画出另外两张。 (2)求解过程的规范性 (3)轮廓性求解(精度不高) (4)难于应用于两阶以上的高阶系统。
思维模型--因果回路图-- 流图-- DYNAMO--计算机模型
17
第三章 系统动力学的建模基础
3.1 思维模拟与决策陷阱 系统问题: 直觉对策: 环境污染严重 关闭工厂 乘车难 增加公共车辆 犯罪率增长 加强警力 货币供求矛盾增加 增印纸币 水产品供应不足 扩大捕捞量 知识贬值 紧缩教育投资 产品质量低下 增加广告 住房紧张 占田建房
x 指数增长 有极限增长
38
t
(1)基本正反馈模块 现象:谣言传播、企业产值增长、通货膨胀、 知识积累等 特点:非稳定、自增长、自循环
知识积累的正反馈关系
基本正反馈模块流图
39
动力学方程:
dx/dt=RT, RT =k1x, x(0)=x0, k1>0
解得:
x(t)=x0eK1t = x0et/T1
3)积分表达: LEV(t)=∫ [IR(t)-OR(t)]dt (2)速率变量(流率,Rate Variable R)
R LEV
k A
R=f(k,H,LEV,A)
27
(3)辅助变量(auxiliary variable, A)
LEV
k A
A=k*(H-LEV)
H
(4)源(Source、汇Sink)
LEV RATE
或 L(t) → R(t) → R(L)
L,R R
L(t)
R(t) 0 (a) t 0 (b) L*
33
L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图解法的基本特点: (1)既可用于分析过程有可用于综合过程 三张图象中任意给定一张可画出另外两张。 (2)求解过程的规范性 (3)轮廓性求解(精度不高) (4)难于应用于两阶以上的高阶系统。
系统动力学.ppt
![系统动力学.ppt](https://img.taocdn.com/s3/m/0d873c85b9d528ea81c779cb.png)
0
0
15
30 45 Time (Month)
60
张学民 xzhang2000@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
系统动力学
一阶反馈系统的复杂性 –– 新假设
buy rate 6 4.5
14
3
1.5
0 1 19 37 55 Buyers (person) 73 91
• 左半段曲线的斜率为正,表明两个反馈环中正反馈环起主导作用 • 左半段曲线的斜率随着水平变量Buyers的增加而递减至零,意味着正反馈环的 力量逐渐削弱,水平变量Buyers的行为呈亚指数增长的特性,购买率buy rate则 随着Buyers的增长而增至其最大值 • 右半段曲线的斜率为负,且其绝对值随着水平变量Buyers的增加由零逐渐递增 的,表明负反馈环不仅起了主导作用,而且其力量在不断加强, • 水平变量Buyers的行为呈超渐近增长的特性,购买率buy rate则随着Buyers的增 长由最大值逐渐衰减至零
19
指数增长行为
渐近衰减行为
恒值行为
恒值行为
指数崩溃行为
渐近增长行为
一阶线性正反馈系统 可能有的三种行为模式
一阶线性负反馈系统 可能有的三种行为模式
张学民 xzhang2000@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
系统动力学
非线性与主导反馈环的转移
20
• 复杂系统内部存在相互作用的或正或负的多重反馈环。 • 所谓主导反馈环就是在多重反馈环中起主导作用的反馈环。 • 当系统行为表现出指数增长(或指数崩溃)特性时,可以推断系统中必定 存在正反馈环,并且正起着主导作用。 • 当系统行为表现出寻找目标特性时,则可以推断系统中必定存在负反馈 环,并且正起着主导作用。 • 系统行为是由多重反馈环相互作用共同产生的,其行为模式主要由主导 反馈环决定。 • 主导反馈环并非是固定不变的,它(们)往往随着系统状态的变化而在各 反馈环中转移,由此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复杂的系统行为。 • 实际系统几乎都具有非线性的特征。非线性关系是导致主导反馈环极性 转移的根本原因。 • 不仅要研究正反馈环或负反馈环的作用,而且要研究主导反馈环转移的 作用。 • S型增长是主导反馈环由正反馈环向负反馈环转移的实例。
系统动力学ppt课件
![系统动力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63c45b63c1ec5da51e27013.png)
所以,引入辅助方程,将复杂的方程分解简化,由系 列方程替代一个复杂的方程,使用起来清晰明确。
具体来说,辅助方程是速率方程的子方程,用于计算 辅助变量的取值,可以使决策者更加清楚地了解决策 的过程。
可编辑课件
27
⑷常量方程
简单数来,常量方程就是给常量赋值:
Ci=Ni Ci:常数名称 Ni:常数值
边界优化是指系统边界及边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引起系统结 构变化来获得较优的系统行为。
系统动力学就是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来对系统结构进行 仿真,寻找系统的较优结构,以求得较优的系统行为。
可编辑课件
10
2.系统动力学的原理
系统动力学把系统的行为模式看成是由系统内部的信息反 馈机制决定的。通过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 DYNAMO仿真语言和Vensim软件在计算机上实现对真实 系统的仿真,可以研究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行为之间的动 态关系,以便寻求较优的系统结构和功能。
可编辑课件
18
3、 基本概念
延迟:
延迟现象在系统内无处不在。如货物需要运输,决策需 要时间。延迟会对系统的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要 刻画延迟机制。延迟包括物质延迟与信息延迟。系统动力 学通过延迟函数来刻画延迟现象。如物质延迟中DELAY1, DELAY3函数;信息延迟的DLINF3函数。
平滑:
为负指两个变量的变化趋势相反。
杯中水位
+
期望水位
可编辑课件
斟水速率
-
+
水位差
+ +
决定添水
15
3、 基本概念
反馈回路的极性:反馈回路的极性取决于回路中各因果链符 号。回路极性也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正反馈回路的作用 是使回路中变量的偏离增强,而负反馈回路则力图控制回 路的变量趋于稳定。
具体来说,辅助方程是速率方程的子方程,用于计算 辅助变量的取值,可以使决策者更加清楚地了解决策 的过程。
可编辑课件
27
⑷常量方程
简单数来,常量方程就是给常量赋值:
Ci=Ni Ci:常数名称 Ni:常数值
边界优化是指系统边界及边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引起系统结 构变化来获得较优的系统行为。
系统动力学就是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来对系统结构进行 仿真,寻找系统的较优结构,以求得较优的系统行为。
可编辑课件
10
2.系统动力学的原理
系统动力学把系统的行为模式看成是由系统内部的信息反 馈机制决定的。通过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 DYNAMO仿真语言和Vensim软件在计算机上实现对真实 系统的仿真,可以研究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行为之间的动 态关系,以便寻求较优的系统结构和功能。
可编辑课件
18
3、 基本概念
延迟:
延迟现象在系统内无处不在。如货物需要运输,决策需 要时间。延迟会对系统的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要 刻画延迟机制。延迟包括物质延迟与信息延迟。系统动力 学通过延迟函数来刻画延迟现象。如物质延迟中DELAY1, DELAY3函数;信息延迟的DLINF3函数。
平滑:
为负指两个变量的变化趋势相反。
杯中水位
+
期望水位
可编辑课件
斟水速率
-
+
水位差
+ +
决定添水
15
3、 基本概念
反馈回路的极性:反馈回路的极性取决于回路中各因果链符 号。回路极性也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正反馈回路的作用 是使回路中变量的偏离增强,而负反馈回路则力图控制回 路的变量趋于稳定。
《系统动力学模型》课件
![《系统动力学模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2a57791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33.png)
整合更多的领域知识和数据, 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和实际应 用的价值。
3 交通拥堵问题
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 交通系统中的关键影响因 素,提出拥堵缓解策略。
总结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优 点
能够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复杂 相互关系,揭示潜在的系统行 为规律。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局 限性
构建和验证模型需要大量的数 据和计算资源,并且容易受到 参数估计误差的影响。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未 来发展
3
1 972 年
《The Limits to Growth》的发表使系统动力学模型成为一个热门研究领域。
系统动力学基本理论
系统动力学图形符号、流量与库存的关系以及系统动力学中的反馈思想是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基本理论。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步骤一:制定概念模 型
定义系统的边界和范围,确定 系统中的因素。
步骤二:建立定量模 型
全面考虑建模元素,建立动态 模型方程。
步骤三:模型验证和 仿真
模型验证的用案例
1 企业资源分配问题
通过系统动力学模型优化 企业的资源配置方案,提 高经济效益。
2 环境污染问题
应用系统动力学模型预测 环境污染的发展趋势,制 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复杂性分析
适用于复杂问题,帮助发现问题背后的潜在因果 关系。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应用领域
商业与管理 公共政策 能源与资源管理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社会科学 健康与医疗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历史发展
1
1940年代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首先由Jay W. Forrester提出。
2
1960年代
MIT的Jay W. Forrester开始使用计算机来构建和模拟系统动力学模型。
3 交通拥堵问题
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 交通系统中的关键影响因 素,提出拥堵缓解策略。
总结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优 点
能够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复杂 相互关系,揭示潜在的系统行 为规律。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局 限性
构建和验证模型需要大量的数 据和计算资源,并且容易受到 参数估计误差的影响。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未 来发展
3
1 972 年
《The Limits to Growth》的发表使系统动力学模型成为一个热门研究领域。
系统动力学基本理论
系统动力学图形符号、流量与库存的关系以及系统动力学中的反馈思想是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基本理论。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步骤一:制定概念模 型
定义系统的边界和范围,确定 系统中的因素。
步骤二:建立定量模 型
全面考虑建模元素,建立动态 模型方程。
步骤三:模型验证和 仿真
模型验证的用案例
1 企业资源分配问题
通过系统动力学模型优化 企业的资源配置方案,提 高经济效益。
2 环境污染问题
应用系统动力学模型预测 环境污染的发展趋势,制 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复杂性分析
适用于复杂问题,帮助发现问题背后的潜在因果 关系。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应用领域
商业与管理 公共政策 能源与资源管理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社会科学 健康与医疗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历史发展
1
1940年代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首先由Jay W. Forrester提出。
2
1960年代
MIT的Jay W. Forrester开始使用计算机来构建和模拟系统动力学模型。
系统动力学与仿真第一节课课件
![系统动力学与仿真第一节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3f8a6db5022aaea998f0f4a.png)
在Haug的DADS计算程序的基础上,比利时LMS公 司开发了机械系统运动学与动力学仿真软件 DADS(Dynamic Analysis and Design System)
德国航天局开发的SIMPACK 韩国FunctionBay公司开发的新一代多体系统动力 学仿真软件RecurDyn(Recursive Dynamic)
虚拟样机技术的成功应用范例:波音777飞机的 研制:
波音777飞机的研制采用了全数字化的虚拟样机技术 整机外形、结构件和各飞行系统100%采用三维数字 化定义,100%应用数字化预装配 整个设计制造过程没有完整的模型样机,一次定型 生产成功 波音777成本降低了25%,出错返工率减少了75%, 制造周期缩短了50%
充分利用最新的多体动力学理论基于相对坐标系建模和递归求解开发出recurdyn软件具有令人震撼的求解速度与稳定性传统的动力学分析软件对于机构中普遍存在的接触碰撞问题解决的远远不够完善其中包括过多的简化求解效率低下求解稳定性差等问题难以满足工程应用的需要成功地解决机构接触碰撞中的上述问题极大地拓展了多体动力学软件的应用范围recurdyn不但可以解决传统的运动学与动力学问题同时是解决工程中机构接触碰撞问题的专家拳道起源于朝鲜半岛在公元前一世纪就已经成为了朝鲜人民强身健体的主要方式
机械系统动力学及仿真 软件ADAMS应用
郭良斌 guoliangbin@ 2012.9
第一章 绪
1.1 系统与机械系统
论
一、系统的定义: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若干 部分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具有特定功能和运动规 律的有机整体
系统的特点:
第一,系统的整体性;
第二,系统的相关性;
d T T ( ) QK , (K=1,2, ,3n-s) dt qK qK
系统动力学课件
![系统动力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6374ec3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54.png)
要点二
系统模型建立
根据流图,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包括变量、参数、方程 等,描述系统的动态行为。
参数估计与模型检验
参数估计
根据历史数据和实际情况,估计模型中的参数值,使模 型更加接近实际系统。
模型检验
通过对比模拟结果和实际数据,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有 效性,对模型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正。
模型仿真与结果分析
VS
详细描述
iThink是一款具有创新性和灵活性的系统 动力学软件。它提供了丰富的建模工具和 功能,支持构建各种类型的系统模型,并 能够进行仿真和分析。iThink还具有开放 性和可扩展性,支持与其他软件进行集成 和定制开发,满足用户的特定需求。
06
系统动力学案例分析
企业战略管理案例
总结词
通过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企业战略管理问题 ,探究企业战略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动态变 化和反馈机制。
系统动力学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系统动力学概述 •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概念 • 系统动力学的应用领域 • 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与步骤 • 系统动力学软件介绍 • 系统动力学案例分析
01
系统动力学概述
系统动力学的定义
系统动力学:是一门研究系统动态行为的学科,它通过建 立数学模型来描述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反馈 机制,从而预测系统的未来状态和行为。
05
系统动力学软件介绍
STELLA
总结词
功能强大、广泛应用的系统动力学软件
详细描述
STELLA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系统动力学软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商业、教育、科研等。它提供了丰富的建 模工具和功能,支持构建复杂的系统模型,并能够进行仿真和分析。STELLA具有友好的用户界面和易于学习的 特点,使得用户能够快速上手并高效地构建和运行模型。
车辆系统动力学一PPT课件
![车辆系统动力学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9b1e071dd36a32d7375815b.png)
.
8
第一节 车辆系统运动认识
•车辆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多自由度的动态系 统 •一般情况下,车辆系统考虑成多刚体系统, 如车体、构架等 •每一刚体可考虑成6个自由度,三个位移 和三个转动,沿x,y,z轴3个方向的直线运 动和绕三根轴的回转运动。
.
9
6个名称: 1、伸缩振动 2、横摆振动 3、浮沉振动 4、侧滚振动 5、点头振动 6、摇头振动
针对被动悬挂的局限性,20世纪50年代便有学者 提出了主动悬挂的概念。主动悬挂实际上是一个 闭环控制的动力驱动系统,通过合理调节输入到 减振系统的能量来抵消来自外界的激扰,从而达 到减振的目的。
.
34
半主动悬挂的概念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半主 动悬挂采用阻尼特性可调的可控减振器和/或刚度特 性可调的可控弹簧作为作动器,通过实时调节可控减 振器的阻尼特性或可控弹簧的刚性特性,间接地获得 合理的悬挂力。实际应用中,可控弹簧实现起来比较 困难,目前的半主动悬挂一般采用可控减振器。
.
30
当列车与对面列车交汇行驶时会产生多大程度的振 动?同时会产生多大的横向压力?
在新建供各种不同速度车辆行驶用的线路时,如何 考虑复线间隔、舒适度和安全上的限制?
.
31
5、脱轨安全性
如何保证列车既能够高速行驶又不至于脱轨?
当外界因素如地震、泥石流等引发大面积轨 道转移时,车辆能否保证不脱轨? 对于目前脱轨安全评价标准体系中仍无法评估 的振动,将如指同一车辆两转向架中心之 间的纵向距离,车辆定距决定了车辆长度和载 客量。客车/动车组25m,轻轨车辆一般为13m, 货车一般9m。
.
11
4、轴箱悬挂。是将轴箱和构架在纵向、横向以 及垂向联接起来,并使两者在这三个方向的相 对运动受到相对约束的装置。 对于客车/动车组而言,主要包括轴箱弹簧、轴 箱定位装置以及轴箱减振器等。 5、中央悬挂。是将车体和构架/侧架联结在一起 的装置,一般具有衰减车辆系统振动、提高车 辆运行平稳性和舒适性的作用。
系统动力学课件与案例分析系统仿真
![系统动力学课件与案例分析系统仿真](https://img.taocdn.com/s3/m/38e8463e551810a6f42486bf.png)
1.系统动力学发展历程
国内系统动力学发展状况
20世纪70年代末系统动力学引入我国,其中杨通 谊,王其藩,许庆瑞,陶在朴,胡玉奎等专家学者是 先驱和积极倡导者。二十多年来,系统动力学研究和 应用在我国取得飞跃发展。我国成立国内系统动力学 学会,国际系统动力学学会中国分会,主持了多次国 际系统动力学大会和有关会议。
1
系统动力学发展历程
2
系统动力学的原理
3
系统动力学基本概念
4
系统动力学分析问题的步骤
系统动力学实际案例 5
3.系统动力学基本概念
系统与反馈: 系统: 一个由相互区别、相互作用的各部分(即单元或要素) 有机地联结在一起,为同一目的完成某种功能的集合体。
反馈: 系统内同一单元或同一子块其输出与输入间的关系。 对整个系统而言,“反馈”则指系统输出与来自外部环境 的输入的关系。
各问题之间有密切的关联,而且往往存在矛盾的关系,例如经济增 长与环境保护等。
许多问题如投资效果、环境污染、信息传递等 有较长的延迟,因 此处理问题必须从动态而不是静态的角度出发。
许多问题中既存在如经济量那样的定量的东西,又存在如价值观念 等偏于定性的东西。这就给问题的处理带来很大的困难。
1.系统动力学发展历程
3.系统动力学基本概念
反馈系统:
反馈系统就是包含有反馈环节与 其作用的系统。它要受系统本身 的历史行为的影响,把历史行为 的后果回授给系统本身,以影响 未来的行为。如库存订货控制系 统。 反馈回路:
反馈回路就是由一系列的因果与 相互作用链组成的闭合回路或者 说是由信息与动作构成的闭合路 径。
3.系统动力学基本概念
3、系统动力学广泛运用与传播—20世纪90年代-至今
系统动力学课件与案例分析系统仿真PPT
![系统动力学课件与案例分析系统仿真PPT](https://img.taocdn.com/s3/m/285e9486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d9.png)
系统动力学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 方法,通过对系统的结构和行为进行 深入分析,揭示系统的内在规律和动 态行为。
系统动力学的发展历程
20世纪60年代
系统动力学开始应用于城市规划、环境科 学、交通工程等领域。
A 20世纪50年代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福瑞斯特教授 创立了系统动力学,最初应用于企
业管理领域。
系统动力学课件与案例分析系统仿 真
contents
目录
• 系统动力学概述 • 系统动力学模型 • 系统仿真 • 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系统动力学概述
系统动力学的定义
系统动力学:是一门研究系统动态行 为的学科,它通过建立动态模型来模 拟系统的行为和性能,并利用这些模 型进行系统分析和优化。
预测与优化
系统动力学和系统仿真能够预测 系统的未来状态,并通过优化模 型参数和结构来改善系统性能,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系统运行效 果。
系统动力学与系统仿真的未来发展
智能化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系统动力学和系统仿真将进一步智能化,能够自动学习和优化模型参数,提高 模拟的准确性和效率。
详细描述
系统方程式通常采用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的形式,描述系统中各变量之间的动态 变化关系。通过建立系统方程式,可以模拟系统的动态行为,并预测未来系统的 状态变化。
03 系统仿真
系统仿真的定义与目的
定义
系统仿真是一种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计算机程序来模拟真实系统行为的方法。
目的
系统仿真的目的是为了理解系统的动态行为,预测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优化系统性能,以及解决复杂系统的问 题。
因果关系图
总结词
因果关系图是系统动力学模型中的另一种可视化工具,用于描述系统中各变量 之间的因果关系。
系统动力学的发展历程
20世纪60年代
系统动力学开始应用于城市规划、环境科 学、交通工程等领域。
A 20世纪50年代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福瑞斯特教授 创立了系统动力学,最初应用于企
业管理领域。
系统动力学课件与案例分析系统仿 真
contents
目录
• 系统动力学概述 • 系统动力学模型 • 系统仿真 • 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系统动力学概述
系统动力学的定义
系统动力学:是一门研究系统动态行 为的学科,它通过建立动态模型来模 拟系统的行为和性能,并利用这些模 型进行系统分析和优化。
预测与优化
系统动力学和系统仿真能够预测 系统的未来状态,并通过优化模 型参数和结构来改善系统性能,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系统运行效 果。
系统动力学与系统仿真的未来发展
智能化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系统动力学和系统仿真将进一步智能化,能够自动学习和优化模型参数,提高 模拟的准确性和效率。
详细描述
系统方程式通常采用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的形式,描述系统中各变量之间的动态 变化关系。通过建立系统方程式,可以模拟系统的动态行为,并预测未来系统的 状态变化。
03 系统仿真
系统仿真的定义与目的
定义
系统仿真是一种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计算机程序来模拟真实系统行为的方法。
目的
系统仿真的目的是为了理解系统的动态行为,预测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优化系统性能,以及解决复杂系统的问 题。
因果关系图
总结词
因果关系图是系统动力学模型中的另一种可视化工具,用于描述系统中各变量 之间的因果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两球的总质心在轴线上,但两球质心的连 线与转轴不垂直,此时轴承动反力NA和NB也不等 于零;
动力学分析方法——达朗伯原理+虚位移原理
1.2
系统仿真与虚拟样机技术
一、系统模型的概念 系统模型:是对系统的简化和抽象。 模型可以描述系统的本质和内在联系,通过 对模型进行分析和研究,以达到了解原系统的 目的;
物理模型 根据相似性理论制造的按一定比例缩小或放大 的实物;
客机风洞实验
客机风洞实验
大型风洞外观
数学模型 是系统的本质特征的数学表达式,即用数学 公式来描述所研究的系统的某一方面的规律 流体润滑问题的数学模型:
二、系统仿真(Simulaton) : 指以计算机为工具,用模型来模仿实际系统,代替 实际系统来进行实验和研究的一门综合性技术
复印Haug书的P.13-80页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郭卫东.虚拟 样机技术与ADAMS应用实例教程[M]. 北京:北京航空 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8
参考书
[1]郑建荣.ADAMS-虚拟样机技术入门与提高[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李增刚.ADAMS入门详解与实例[M].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4
半实物仿真:将数学模型与实物模型相结合进行实验 的过程;
三、传统的产品开发流程
概 念 设计
详细 设计
制造物 理样机
物理样 机测试
产品定 型生产
发现问题,修改设 计并重新制造样机
传统的产品开发过程实际上是基于实物或半实物模 型(样机)的仿真实验过程
传统的产品开发过程,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设计-实 验-设计过程,对于结构复杂的系统,这一过程是 冗长的,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金; 缩短开发周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并对市场 做出灵活反应成为生产商所追求的目标;
第三,系统具有等级结构性;
二、机械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机械系统:通常是一个由多个构件组成,并通 过运动副连接的多刚体系统
刚性构件(刚体):在力的作用下,其内部任
意两点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
特点: 机械系统的构件间存在着相对运动; 相对运动的形式由联接各构件的运动副决定;
三、机械系统动力学的研究内容
ADAMS软件也是一个虚拟样机的开发平台: 其开放性的程序结构和多种接口,可以成为不同专 业领域用户进行特定专业类型虚拟样机分析的二次 开发平台
例如,在ADAMS核心模块基础上开发的专业轿车模块 ADAMS/car,就是一个专业的虚拟样机生成工具
• 使用ADAMS/car,工程师可以建立整车的虚拟样机, 修改各种参数并快速观察车辆的运转状态、动态显 示仿真数据结果
在Haug的DADS计算程序的基础上,比利时LMS公 司开发了机械系统运动学与动力学仿真软件 DADS(Dynamic Analysis and Design System)
德国航天局开发的SIMPACK 韩国FunctionBay公司开发的新一代多体系统动力 学仿真软件RecurDyn(Recursive Dynamic)
ADAMS软件首先是一个虚拟样机仿真分析软件:
它使用交互式的图形环境和零件库、约束库、力库, 创建完全参数化的机械系统动力学模型 可对虚拟机械系统进行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分 析 后处理程序可输出各构件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和 反作用力曲线及动画仿真
可用于预测机械系统的性能、运动范围、碰撞检测、 峰值载荷;计算构件的约束反力作为有限元分析的输 入载荷等
上述方程表明:在理想约束的条件下,质点
系的各个质点在任一瞬时所受的主动力和惯 性力在虚位移上所作的虚功的和等于零。上 述方程称为动力学普遍方程。
上图的双轮滚动系统,两个均质轮子的半径皆为 r,中心用连杆相连,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作纯滚 动。设轮子的重量皆为P,对轮心的转动惯量皆 为I,连杆重为Q,求连杆运动的加速度a。
系统仿真的三要素 :系统、模型和计算机
系统
抽象
实物模型或 数学模型
仿真实验
计算机
根据使用模型的不同,仿真可分为:物理仿真、数学 仿真和半实物仿真。
物理仿真:指在实物模型上进行实验的过程。 优点:是直观和形象。在计算机问世以前,实验研 究基本上都是物理仿真 缺点:模型难以改变,实验限制多,投资较大 数学仿真:在建立的系统数学模型上进行实验的过程。 也称为计算机仿真; 缺点:过分依赖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而有些系统是 难以建立较精确的模型的;
5.随着计算机数值计算方法的出现和不断发展完善, 使得利用计算机自动建立复杂机械系统运动学和动力 学数学模型,并自动求解称为可能
1984年Chace和Haug选取每个刚体质心在惯性系中的 三个直角坐标和确定刚体方位的三个欧拉坐标作为笛 卡儿广义坐标。得到了由刚性微分-代数方程组表示 的多刚体动力学模型。该模型非常适合与计算机自动 建模。 1989年,Chace进一步应用Gear的刚性积分算法并 且采用稀疏矩阵技术提高了计算效率,编制了计算机 程序ADAMS ,Haug编制了计算机程序DADS。
d T T ( ) QK , (K=1,2, ,3n-s) dt qK qK
1 T mi vi2 为质点系的动能 2
W
F
3n s K 1
Q q
K
K
0
质点系由n个质点组成,系统具有s个完整约
束,并且都是理想约束,因此它是具有(3n-s) 个自由度的系统 q1 , q2 , , q3 n s 表示系统的广义坐标,设系 统中第i个质点的质量为mi ;
虚拟样机技术的成功应用范例:波音777飞机的 研制:
波音777飞机的研制采用了全数字化的虚拟样机技术 整机外形、结构件和各飞行系统100%采用三维数字 化定义,100%应用数字化预装配 整个设计制造过程没有完整的模型样机,一次定型 生产成功 波音777成本降低了25%,出错返工率减少了75%, 制造周期缩短了50%
机械系统动力学及仿真 软件ADAMS应用
郭良斌 guoliangbin@ 2012.9
第一章 绪
1.1 系统与机械系统
论
一、系统的定义: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若干 部分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具有特定功能和运动规 律的有机整体
系统的特点:
第一,系统的整体性;
第二,系统的相关性;
五、虚拟样机的开发与分析软件
90年代,在Chace的ADAMS计算程序的基础上,美 国MDI(Mechanical Dynamics Inc.)公司开发了机械 系 统 运 动 学 与 动 力 学 仿 真 软 件 ADAMS(Automatic Dynamic Analysis of Mechanical Systems)
系统运动与载荷的关系,即动力学问题
动力学正问题:在外载荷已知的条件下,研究 复杂机械系统在外载荷作用下各部件的动力学 响应 动力学响应:已知外力作用下求机器的运动规 律,如不同时刻各构件的位置和姿态、速度及 加速度
动力学逆问题:已知系统的运动确定运动副的动 约束力 运动副的动约束力,即轴承的动反力:绕定轴 转动的刚体没有实现动平衡时将产生动反力;
四、虚拟样机技术(Virtual Prototype)
利用CAD中的三维几何造型技术,在计算机中建立 产品的几何模型
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几何模型之上附加其它的功 能特性,使之成为产品的数字样机(虚拟样机)
再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虚拟实验场,用虚拟模型代 替实物模型进行虚拟实验,实现对设计的验证; 虚拟样机技术实现了数字样机与试验环境的集成, 是计算机仿真技术的深化和扩展; 概 念 设计 详 细 设计 虚拟样机 测试 产品定型 生产
• 用户只要在模板中输入必要的数据,ADAMS/car就 可以自动建立子系统和整车装配模型
1.3 虚拟样机技术应用软件ADAMS 的核心基础理论
计算多刚体系统动力学:采用程式化的方法,
利用计算机来解决复杂机械系统的运动学与动 力学的自动建模与数值分析;
1.1687年,牛顿建立了牛顿方程,解决了质点的运 动学和动力学问题 2.欧拉于1725年提出刚体的概念,采用反作用力的 概念隔离刚体以描述铰链等约束
FunctionBay Inc.充分利用最新的多体动力学理论,
基于相对坐标系建模和递归求解,开发出RecurDyn 软件,具有令人震撼的求解速度与稳定性 传统的动力学分析软件对于机构中普遍存在的接触 碰撞问题解决的远远不够完善,其中包括过多的简 化、求解效率低下、求解稳定性差等问题,难以满 足工程应用的需要 成功地解决机构接触碰撞中的上述问题,极大地拓 展了多体动力学软件的应用范围 RecurDyn不但可以解决传统的运动学与动力学问题, 同时是解决工程中机构接触碰撞刘兴祥,李吉蓉,林梅等译,庄细荣校 订. Computer Aided Kinematics and Dynamics of Mechanical Systems, Vol.I:Basic Methods(机械 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运动学和动力学,第一卷 基本方 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 Pg Qg ) x 2M g (2 P Q)sin x 0
a Ia (2 P Q) x 2 2 x (2 P Q) sin x 0 g r
4.1788年,拉格朗日发表了《分析力学》,系统地 考虑了约束,提出了广义坐标的概念,利用变分原 理考虑系统的动能和势能,得出了拉格朗日方程
示例:如图所示的曲柄 摇杆机构,已知各杆的 长 度 为 l1=120mm , l2=250mm , l3=260mm , l4=300mm,曲柄1均速转 动 的 角 速 度 为 ω 1=1rad/s 。 试 分 析 摇 杆3的运动
1.4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平面系统:由平面运动副构成的机械系统。 平面运动副:构成运动副的两构件之间的相对 运动为平面运动的运动副。 多刚体运动学、动力学分析矢量数学基础 计算机辅助平面机械系统笛卡尔运动学建模 与分析 机械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的基本操作与 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