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开题报告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开题报告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开题报告对整个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关键的作用,以下是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开题报告,欢迎阅读参考。

文 献 综 述1. 电力系统概述电力系统由发电、变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能生产与消费系统。

它的功能是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发电动力装置(主要包括锅炉、汽轮机、发机电及电厂辅助生产系统等)转化成电能,再经输、变电系统及配电系统将电能供应到各负荷中心,通过各种设备再转换成动力、热、光等不同形式的能量,为地区经济和人民生活效劳。

[1] 电源点与负荷中心多数处于不同地区,也无法大量储存,故其生产、输送、分配和消费都在同一时间内完成,并在同一地域内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电能生产必须时刻保持与消费平衡。

因此,电能的集中开辟与分散使用,以及电能的连续供应与负荷的随机变化,就制约了电力系统的构造和运行。

据此,电力系统要实现其功能,就需在各个环节和不同层次设置相应的信息与控制系统,以便对电能的生产和输运过程发展测量、调节、控制、保护、通信和调度,确保用户安全、经济、优质的电能。

[2]2. 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重要性电能是当今社会应用最广泛的二次能源。

国民经济的建立与开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保障与提高,都离不开电能。

电能供应的中断或者减少将影响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

“科技要开展,电力要先行”,因此,做好电力工程建立的前期工作,落实发、送、变电本体工程的建立条件,协调其建立进度,优化其设计方案,最大限度地节约国家基建投资,意义尤其重大。

而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正是电力工程前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它是关于单项本体工程设计的总体规划,是详细建立工程的方针和原那末,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

[3]3. 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任务其任务是根据规划地区的国民经济和长期社会开展目标、经济布局和能源资源开辟与分布情况,宏观分析电力市场需求,发展煤、水、电、运和环境等综合分析,提出电力可持续开展的根本原那末和方向,电源的总体规模。

电气自动化开题报告 (4)

电气自动化开题报告 (4)

感谢各位老师的 指导与帮助!
设计研究的内容
指纹应用系统分为两类:验证(verification)和辨识 (Identification)。验证就是 把一个现场采集到的指纹与 一个己经登记的指纹进行一对一的比对(one-to-one matching),来确认身份的过程,作为验证的前提条件,他 (或她)的指纹必须在指纹库中已经注册,并与其姓名或 其标识(ID、PIN)联系起来。随后在比对现场,先验证 其标识,然后,利用系统的指纹与现场采集的指纹比对来 证明其标识是合法的。这是应用系统中使用得较多的方法。 辨识则是把现场采集到的指纹同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逐一 对比,从中找出与现场指纹相匹配的指纹。
5、指导教师阅读论文,给出答辩意见。 2017-05-01----2017-05-15
6、准备论文答辩 2017-05-16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参考文献
. [1] 王崇文,李见为,周宏文,指纹识别系统的设计 与实现[J]. 北京,2001,21(12):23~25 [2] 谢立锋,陈灵枭,浅谈指纹识别基本原理[J]. 北京: 技术与市场,2008,1:44~45 [3] 耿德英,陈志敏,陈梅琴,图像处理在指纹识别 中的应用[J]. 西昌:西昌学院学报, 2009,32(4): 72~74 [4] 郭文鹃,杨公平,董晋利. 指纹图像分割方法综述 [J]. 济南:山东大学学报,2010,45(7):94~100
设计中主要特点
指纹识别的核心技术:日常称呼的指纹识别技术其实 包括“指纹采集技术”和“指纹识别技术“,后者即 人们常说的“指纹算法技术”。 在指纹识别算法的研究方向上主要是基于图像的识别 算法和基于特征的识别算法这两种。
四、毕业设计预期结果
1、文件检索、开题报告、论文综述各一份 2、完成产品设计草图 3、完成计算机辅助效果图和设计工程图 4、模型一个 5、毕业设计展板和毕业设计答辩幻灯片资料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开题报告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开题报告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引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现代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学科,涵盖了电力系统、电力电子、自动控制等多个方面。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来提升其发展和应用的效果。

问题一:能源效率低下能源效率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关键问题之一。

传统的能源转换和传输过程中存在能量损耗,导致能源的利用效率较低。

这种能源损耗不仅浪费了有限的能源资源,还产生了环境污染。

因此,提升能源效率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解决措施:1.采用高效的能源转换技术,例如采用先进的电力电子设备和转换器,以降低能源转换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2.优化电力系统的结构和运行方式,通过合理规划电力负载和优化电力网络拓扑结构等手段,提高电力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

3.推广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例如太阳能和风能等,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提高整体能源利用效率。

问题二: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电力系统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核心部分,其可靠性和安全性对于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电力系统规模庞大、复杂度高,以及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电力系统存在一些可靠性和安全性方面的问题。

解决措施:1.建立完善的电力系统运行监测和故障检测机制,通过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故障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2.引入智能化技术,例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对电力系统进行智能化管理和优化,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3.加强电力系统的设备维护和管理,定期进行检修和更新,提升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4.完善电力系统的防护措施,例如建立较为完善的防雷和过电压保护系统,减少自然灾害和事故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问题三:自动化水平不高虽然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整体自动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存在一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的问题,阻碍了自动化的进一步发展。

解决措施:1.加强自动化设备和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和进步,提高自动化水平。

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相关的开题报告

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相关的开题报告

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相关的开题报告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工业生产、能源、交通、通讯等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的目的是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中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以提高该领域的自动化水平,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

二、文献综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国内外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理论和应用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发现当前该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自动化程度不够高、能耗较大、生产效率有待提高等。

因此,本研究将针对这些问题展开研究。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中的关键技术展开研究。

具体包括:1.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研究:针对现有控制系统的不足,提出一种新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方案,并对其进行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

2. 智能控制算法的研究:针对电气工程中的非线性、时变等复杂系统,研究一种新的智能控制算法,以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3. 节能控制技术的研究:针对电气工程中的能耗问题,研究一种新的节能控制技术,以降低系统的能耗和提高生产效率。

4. 工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研究:将工业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电气工程中,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智能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四、研究难点和预期成果本研究的主要难点在于如何设计出高效、稳定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和智能控制算法,以及如何实现节能控制和工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预期成果包括:提出一种新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方案和智能控制算法;实现系统的节能控制和远程监控;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或专利等成果。

五、实验方案和进度安排实验方案包括实验室研究和现场实验两部分。

实验室研究主要进行仿真分析和算法验证;现场实验则针对实际系统进行测试和验证。

具体实验方案将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细化。

进度安排如下:第一阶段(1-3个月):文献调研和实验方案设计;第二阶段(4-6个月):实验室研究;第三阶段(7-9个月):现场实验;第四阶段(10-12个月):数据分析和成果总结。

电气自动化开题报告 (3)

电气自动化开题报告 (3)
2. 2016-9-21----2016-10-15,资料收集,阅读,分 析。写出毕业设计计划,完成开题汇报;
3. 2017-03-01----2017-03-05,中期检查;
4. 2017-04-01----2017-04-30,毕业设计收尾,撰 写论文;
5. 2017-05-01----2017-05-15,指导教师阅读论文, 给出答辩意见;
6. 2017-05-16 , 准备论文答辩。
五、参考文献
[1]秦曾煌.电工技术(第六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4 [2]秦曾煌.电工技术(第六版)学习辅导与习题选解.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2004 [3]唐介.电工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唐介.电工学(第三版)学习辅导与习毯解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林育兹.电工电子学.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6]殷瑞祥.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4 [7]姚海彬.电工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8]张南.电工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9]伍爱莲.李皓瑜.电工技术.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10]李海军.电工技术.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11]姚海彬.贾贵玺.电工技术(电工学Ⅰ)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2]任维政.高英编.电工技术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13]王萍、林孔元.电工学实验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4]徐学彬,李云胜.电工技术实验教程.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15]王英,曾欣荣,电工技术实验.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16]大连理工大学电工电子实脸中心组编.电工技术实验教程.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17]唐庆玉.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实验指导.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Sunflowers will open without seeing the sun. If you don't see hope in life, you must persist.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基于单片机的输液监护器的设计1文献综述1.1 本课题的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牛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各种医疗产品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传统的输液过程中存在着输液过程中需要人工监护,输液速度不精确等弊端。

输液精度得不到可靠保证,因此需要一种自动输液监护系统以满足人们的需求[1]。

输液是当前治疗疾病的最基本的医疗方法之一,医院在对病人进行输液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输液的药物和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静脉输液滴流速度。

目前对静脉输液的监控普遍采用人工方式,由护士根据经验,将滴速调至合适值。

当液体输完时,如床旁无陪护或医护人员未及时换药或拔针头,将会出现空气进入血管内形成空气栓塞、凝血堵针头等情况[2]。

为此患者家属需要陪同病人并且不断地观察输液情况,这样容易导致交叉感染,患者也得不到良好的休息,影响治疗质量和患者康复。

同时,护士也需要不停地巡视病房,增加工作负荷,有时还会产生医疗纠纷。

为了提高输液过程的安全性和降低输液过程中的劳动强度,提出了基于单片机和蓝牙无线通信技术的自动输液监护系统设计[3]。

因此针对目前国内医院在输液监控方面的缺陷,设计了一种基于光电检测和蓝牙无线传输的监护系统。

系统从站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对输液监控仪器进行设定并对输液过程进行监控[4]。

在监测数据的传输过程中采用蓝牙技术,消除了电缆连接,增加了监测系统的小型性和便携性。

该系统不仅可以应用在输液监控管理中,还可以适当改造应用于其他领域,如医院其他监控管理和小区安全网络监控,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5]。

1.2 国内外发展状况国外对智能型输液装置的研究较早,如日本、美国和德国等国家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就进行了智能型输液装置的研制。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开题报告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开题报告
应用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构成的直线电动舵机直接驱动伺服系统,结合了直线电机和永磁电机两者的优点,使舵机系统的结构更简单,重量更轻便,并且应用直线电机直接驱动也消除弹性形变对系统产生的影响,提高舵机系统运动的平稳性。
S.A.Eva ns针对直线电动舵机的工作特性,对直线电动舵机的本体结构的设计进行了优化⑴。将其改进成圆柱对称的圆筒型直线电机的结构形式,如图1-1所示
矢量控制(vc)也称磁场定向控制。1971年,由德国Blaschke等人首先提出了交流电机的矢量变换控制理论,从理论上解决了交流电机转矩的高性能控制问题。它使人们看到交流电动机尽管控制复杂,但同样可以实现转矩、磁场独立控制的内在本质。其基本思想是在三相交流电动机上设法模拟直流电动机转矩控制的规律,在磁场定向坐标上,将电流矢量分解成产生磁通的励磁电流分量和产生转矩的转矩电流分量并使两分量相互垂直,彼此相互独立然后再分别进行控制。其优点在于不论在低速还是在高速,只要系统给定在该转速下所需要的电流波形,电机电流均能很好的响应,所得电流的交轴分量就是电机旋转所需的转矩分量,电机动态性能十分优异。
2
关于直线电机的研究至今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近些年来,随着工农业环境的不断变化,对各种特殊结构特殊性能的电动机的需求越来越多,特别是在一些需要特殊动力驱动的场合,用以实现高效节能的目的。相对于实际应用的直线电机可以做成平板型,圆筒型等,圆筒型直线电机由于自身的优势在一些场合得到了应用。作为一个新型的技术产业,国内外很多专家和学者投身到这片领域中,其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前景是诱人[5]。
3.弱磁控制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的思想来自对他励直流电机的调磁控制。当他励直流电机端电压达到极限电压时,为使电机能恒功率运行于更高的转速,应降低电机的励磁电流,以保证电压的平衡。永磁同步电机的励磁磁动势因由永磁体产生而无法调节,只有通过调节定子电流,即增加定子直轴去磁电流分量来维持高速运行时电压的平衡,达到弱磁升速的目的。在宽转速应用场合,弱磁控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弱磁控制技术对于车用永磁同步电机的宽转速范围调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5]。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全球经济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电气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智能化、自动化、节能环保等技术在电气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工科类专业的重要学科之一,在工业生产、公共设施、家庭用电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因此,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校期间最后一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也是检验本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重要手段。

二、选题目的本人选择的毕业设计题目为《基于DSP的数字化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该选题旨在通过设计与实现一个数字化温度控制系统,提高本人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方面的实践能力。

同时,该选题与当前社会的应用环境紧密相关,可培养本人对新兴技术应用的敏锐观察力和市场分析能力,加强对数模转换、分析控制算法、系统调试等方面的学习和掌握,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三、设计内容和技术路线3.1 设计内容本毕业设计是基于DSP的数字化温度控制系统。

主要包括系统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硬件部分包括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AD转换电路、控制器、执行机构等组成,软件部分包括数据采集、处理、控制算法设计、系统调试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传感器测量到的温度信号进行信号调理和AD转换后,送入控制器进行算法处理,再将处理结果作为控制量控制执行机构,达到对温度的精确控制。

同时,本设计还要求具有实时监测、数据存储以及数据分析、处理功能。

最终,采用合适的界面设计,将软件部分的控制、调试和监测界面直观地呈现出来。

3.2 技术路线本设计的技术路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系统需求分析首先需要根据实际需求,确定系统的技术指标,如控制温度精度、控制范围、系统稳定性要求等。

根据这些需求,设计出整个系统的框架。

(2) 硬件设计系统硬件设计主要包括传感器选择、信号处理电路、AD转换电路、控制器、执行机构等的选择和设计。

传感器可选用热敏电阻、热电偶等,信号处理电路主要包括滤波电路、放大电路等,AD转换电路选用高精度的模数转换芯片,控制器可选用DSP 等,执行机构根据实际需求选择。

电气自动化开题报告 (2)

电气自动化开题报告 (2)
这个基于单片机的雨滴检测自动收衣架设计,其 硬件部分由主控器电路,继电器驱动电路,无线发射 电路,无线接收电路,光敏采光电路,湿度采集电路, 指示灯电路组成。软件部分由程序主函数,初始化程 序,工作状态子函数组成,能实现智能识别光线和湿 度值,控制电机正反转功能,从而完成晒衣和收衣的 转换。并可以通过手动控制衣架的伸缩。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中国各大中城市以及农村普遍是将衣物晾晒于阳台内部或外部,而传统的晾晒衣物 方式是阳台内天花板下设置有钢筋挂钩,钩卜通常是挂有竹杆或其它杆体。人们通常 习惯于用一支撑杆将衣物支撑到晾衣杆晾晒,这样晾晒衣物费时费力,而且布置钢筋 及竹杆与当今现代化建筑结构的阳台也不搭配、有失雅观。另外,家庭通常大都是老 人晾衣物,因此,传统的支撑晒衣、收衣不仅是费神费力,而目.容易扭伤筋胃·或支 撑不顺扎伤人体。正因传统晾晒衣方式有众多的不便,后出现手摇晾衣架,手摇晾衣 架改变了支撑晾衣架的传统习惯,同时也给众多家庭带来了更多的方便。但手摇晾衣 架需设置多个机械装置和支撑点,同时需多根网线布置来带动其晾衣杆上下升降。由 几支撑点及多根网线的布置,手摇式晾衣架给原本漂亮的阳台增添了不美的因素。其 次,手摇晾衣架的升降每次都要人工转换接头,目.需要人力摇动慢慢将杆升降,若晾 杆承载的衣物重量过大,摇上去既费力又容易伤手。因此,手摇晾衣架虽然改变传统 支撑晾衣的不便,但没有彻底改变费神费力的根本状态。人们期望着一种更方便更美 观的新型晾衣架的出现。
5
指导教师阅读论文,给出答辩意见。 2017-05-01----2017-05-15
6
准备论文答辩
2017-05-1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备注
参考文献
[1] 李树青.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82-94 [2] 王成瑞,魏先民.C语言程序设计实训.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1-86 [3] 于天河,高爽.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249-269 [4] 梁廷贵、王裕琛 .现代集成电路实用手册.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45 [5] 冯平,吴晓.微机系统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229-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开题报告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开题报告

齐鲁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能转换和电能重新分配的繁重任务,对电网的安全和经济运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变电站自动化既是实现自动化的重要基础之一,也是满足现代化供用电的实时,可靠,安全,经济运行管理的需要,更是电力系统自动化EMS和DMS的基础。

智能化智能化变电站是数字化变电站的升级和发展。

在数字化变电站的基础上,结合智能电网的需求,对变电站自动化技术进行充实以实现变电站智能化功能。

智能化变电站的设计和建设,必须在智能电网的背景下进行,要满足中国智能电网建设和发展的要求,体现中国智能电网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的特征。

智能化变电站具有以下功能特征:1、紧密联结全网。

2、支撑智能电网。

3、高电压等级的智能化变电站满足特高压输电网架的要求.4、中低压智能化变电站允许分布式电源的接入.5、远程可视化。

6、装备与设施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安装。

为了加强对变电站及无人值守变电站在安全生产、防盗保安、火警监控等方面的综合管理水平,越来越多的电力企业正在考虑建设集中式远程图像监控系统,这促使了电力综合监控的网络化发展.以IP数字视频方式,能够对各变电站/所的有关数据、环境参量、图像进行监控和监视,实时、直接地了解和掌握各个变电站/所的情况,并及时对发生的情况做出反应,适应许多地区变电站的需要。

自动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实现对变电站二次设备(包括继电保护、控制、测量、信号、故障录波、自动装置及远动装置等)的功能进行重新组合、优化设计,对变电站全部设备的运行情况执行监视、测量、控制和协调的一种综合性的自动化系统。

通过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内各设备间相互交换信息,数据共享,完成变电站运行监视和控制任务.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替代了变电站常规二次设备,简化了变电站二次接线。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提高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水平、降低运行维护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向用户提供高质量电能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电气自动化开题报告

电气自动化开题报告

电气自动化开题报告电气自动化开题报告1电气自动化是电气工程中的一个分支,全称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其在各个行业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经验,从电气工程与电气自动化设计原则与设计特点、电气自动化应用的构成形式、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以及电气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优势等方面对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借鉴意义。

前言:电气自动化技术作为一项知识密集型技术,其需要工程师有着较高的技术水平。

不断地从电气系统的实际应用出发,深入研究电气自动化装置,熟悉其构成,在遵守规程的基础上,不断地完善该自动化装置的图纸,让系统更加的严密、富有逻辑性。

同时,还要加强实际应用中对该装置运行规律的进一步探索和经验积累,让电气自动化更加完善、更加成熟。

首先最大程度满足生产产品和工艺在电气自动化的要求,这是电气自动化设计的总原则。

其次电气自动化设计需要妥善处理好电气与机械之间的关系,这就是电气自动化设计的目标,即实现自动化设计的要求。

再者设计中要正确选用电子设备,尽可能保证自动化设计的美观与质量可靠,操作简单安全。

电气自动化设计的原则在于经济实用,更好的服务于人们的生活以及各个行业领域的生产。

那么自动化设计的特点在于通过电子设备的相应连接,实现相关功能的自动化。

通过微型计算机的连接,实现控制与管理的智能化与人性化,为现代化的生活创造便利。

一般的电气自动化系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传输信号的接收部分,通过相应的简单操作来实现电气设备信号的输入;其次为设备的`信号处理部分,对于相应的传输信号进行处理;最后为电气设备的信号输出部分,用作输出处理信号。

微型计算机导入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系统的自动化记录与分析自动化系统的运转反馈,并根据相应的运行趋势进行判定其误差与内部发展情况。

此外,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基本应用于各个领域之中,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也不例外,同过微型计算机的引入,使得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控制更加的智能化与人性化,更加适应于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发展。

电气自动化开题报告 (1)

电气自动化开题报告 (1)
开题报告
控制电路实习设备维护与资料整理 (3-1)
姓 名: 陈瑀 导 师: 李建勋 专 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 级: 13电气1班
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
一.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三.设计中的主要技术、技法 四.特色与创新 五.毕业设计的预期结果 六.毕业设计进度安排
一.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二、设计研究的内容
基于PLC、单片机、嵌入式系统、电 机与拖动、电子电路设计、电路基 础等相关技术完成对工业捏合机实 训装置中的实验,发现并记录设备 故障,完善实验指导资料。
三、设计中主要技术、技法
捏合机主要是使用集成电气控制(主机 运转、液压翻缸、液压启盖及恒温控制 )进行操作和过程控制。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越来越多的被广大教 师运用与日常的教学中,为培养高素质 的人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让实验 室设备更好的为教学服务,所以对实验 设备妥善的维护与保养是极为重要的。 同时要整理并完善实验指导资料并编辑 成册,以便于日后学生对设备的操作, 减少操作失误。
其中,主电气柜部分包含继电器、断路 器、三相异步电动机等元器件,操作主 要使用可编程控制技术、变频调速技术 。要求掌握电气控制与PLC、继电保护 相关专业知识。
而文本显示屏及通过其控制搅拌电机的 启/停部分(或对叶片的转速调节)、 按键实现多频显示部分、报警显示、设
定加热温度和实现整个系统的完全自动
【7】《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 万隆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年3月
感谢各位老师的 指导与帮助!
完成与该设备相关的所有实验 找出故障部分 调整实验误差 将完善后的实验指导资料整理并编
辑成册
六、毕业设计进度安排
接受任务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你如果认识从前的我,也许会原谅现在的我。

XXXXXX大学XXXXXXXX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单片机控制变频调速的设计学生姓名:专业班级:电气学号:指导教师:2012年月日填写说明:1.题目的背景和意义对题目的出处背景和意义进行说明论述不少于300字2.题目研究现状概述通过调研和查阅文献对题目所涉及的技术、理论和研究成果进行说明论述不少于1000字3.题目要完成的主要内容和预期目标对题目要完成的主要内容进行说明并说明达到的预期目标不少于300字4.进度计划从设计开始的教学周起依据任务书的进度安排进行细化并以周为单位给出主要工作和完成的任务5.参考文献对2引用的资料、论文或著作按照引用顺序列出参考文献(格式同论文《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其中近3年的文献占1/3以上)注:相应栏不够时自动加页排版要求:正文宋体小四行距固定值20磅要求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后的第2周末完成《开题报告》并交到指导教师评阅(交电子稿和双面打印稿)1.题目的背景和意义交流电机是实现交流电能和机械能相互转换的机械是机电一体化的重要元件之一在各种工业控制系统中应用及其广泛交流电机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比较牢固容易做成高转速高电压大电流大容量的电机而且功率的覆盖范围很大从几瓦到几十万千瓦、甚至上百万千瓦到20世纪80年代初最大的汽轮发电机已达150万千瓦尤其是随着材料科学、工艺技术、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进步高度集成电路成了电路系统发展的必然方向CPU的生产技术越来越先进也越来越实用了其中应用比较普遍的是单片机(CPU)以单片机作为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外加一些外部接口和设备组成的单片机控制交流电机的调速系统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工业过程控制、国防等自动化设备和各种控制装置等众多领域因此研制交流电机的调速控制系统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2.题目研究现状概述自1889年多利沃-多布罗沃利斯基提出了三相制并制成鼠笼式交流异步电动机以来三相交流电机的发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由于交流电机的转速和电源的频率有关交流电机的调速始终是一个不好解决的问题因此起初交流电机主要应用在一些不需要调速的拖动系统和风机中直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电子计算机的产生和近二十年来新型快速电力电子元件的产生才使得交流电机调速成为了可能并迅速得到普及交流电机调速方法主要有变极调速、调压调速、转子串电阻调速、串级调速、电磁离合器调速和变频调速六种其中变频调速是目前最流行的一种调速方式除变频调速以外的另一些简单调速方法只有在特定场合下才会应用变频调速可分为变频变压调速和矢量控制法变频变压调速相对简单已有二十多年的发展经验在变频调速中应用较多因此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变频器多数采用变频变压的调速方法近年来变频调速技术的飞速发展主要得利于电力电子学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这些突破性的技术进步使得以各种变频调速控制方式、PWM脉宽调制技术、MCU微处理器和大规模集成电路为基础的全数字化控制技术均在变频调速中获得成功的应用电力电子变频调速的主要原理是:先将三相(或单相)电源通过整流桥堆整流成直流电再把直流电用逆变桥堆逆变成频率任意可调的三相(或单相)交流电而整个主电路中最为关键的就是逆变电路它是有六个开关器件(目前广泛使用IGBT)组成在逆变的过程中这六个开关器件由微处理器发出PWM信号控制按照一定的规律不停地导通和截止从而产生不同频率的交流电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逆变PWM技术就是SPWM技术正弦脉宽调制法(SPWM)这项技术的特点是原理简单通用性强控制和调节性能好能消除固有频率的高次谐波分量设计简单等一系列的优点该技术在逆变器中输出的波形非常接近正弦波因此在中小型逆变器中广泛使用实现SPWM波形生成的控制方式有模拟控制和数字控制两种前者在逆变器中技术成熟、控制性能优良但是也存在很多的缺陷例如原件众多设计周期长调试复杂受温漂和时漂的影响大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在电力电子和电力传动控制领域已经开始广泛使用数字控制技术由数字技术控制的逆变器成为了各大逆变器商家的研究热点采用单片机全数字控制交流电机变频调速有很大的优点8位的16位的大容量微处理器在变频器中不断应用控制精度不断的提高由于采用的数字量不易受环境的影响控制的稳定性好微处理器都采用大规模的集成电路控制系统中硬件的数量比较少故障率比较低系统可靠性得到提高而且单片机的逻辑运算能力强可以实现自诊断、故障报警等功能能够与上位机进行通信实时上传运行状态容易实现电气控制智能化3.题目要完成的主要内容和预期目标主要内容:众所周知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直流电机以其优良的调速性能垄断了调速传动领域而交流电机大多应用在一些不需要精密调速的工农业生产中究其原因是交流电机的速度和电源频率直接相关而电源的频率不易改变因此本文旨在应用单片机技术、PWM技术、整流技术和逆变技术将固定频率的三相交流电先整流成直流电通过单片机控制六路PWM脉冲的输出由逆变电路把整流后的直流电逆变成可调频率的三相交流电源供交流电机使用从而控制交流电机的转速其中六路PWM脉冲发生电路是本设计的核心部分它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交流变频调速系统的工作状况设计之初先收集整个变频调速系统各个电路模块的相关资料和相关电子元器件信息并进行可行性论证绘制出系统的电路图之后上机软件仿真最后将会给出预期实验结果、各部分电路模块的详细设计过程和部分程序并提供实物装置和完整的论文预期目标:(1)设计电路结构选择电路元器件画出实用电路原理图(2)上机仿真、焊接并调试电路(3)单片机控制变频调速主要技术指标及要求:由主电路中的整流桥把固定频率的380V 三相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电再由控制电路控制逆变桥逆变产生可调频率的近视三相交流电供给交流电机使用在某一较大的调速范围内实现对交流电机的变频调速4.进度计划第3周查阅文献;分析题目研究现状学习基本理论第4周阅读文献、撰写开题报告第5周交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及数学模型;英文文献翻译第6周学习单片机的相关知识;第7-8周学习PWM的相关知识;第9-11周上机仿真、焊接电路第12-13周整理仿真数据、图表、测试电路第14周撰写毕业论文、完成初稿第15周整理、完善论文;第16周论文打印、装订、准备答辩5.参考文献[1]杜洋爱上单片机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2]马晓亮.大功率交交变频交流调速及矢量控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3]陈伯时陆敏逊.交流调速系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4]李朝春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2005[5]戴佳戴卫恒51单片机C语言应用程序设计实例精讲[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6]谭政华智能化逆变电源的研制极其SPWM波软件生成上海交通大学2000[7]胡崇岳现代交流调速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年[8]付家才单片机控制工程实践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9]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 刘颖鑫.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逆变稳压电源[J].数控技术2011(10) :1-2.[11] 石友仁. 基于单片机逆变稳压电源的设计[J].移动电源与车辆2006(4) :15-18.[12]刘福才张学莲刘立伟多级电机传动系统的同步控制理论与应用研究[J].控制工程.20029(4):87-97.[13]李志勇硬轴联结多电机功率平衡控制方法[J].电机与控制学报200913(3):398-401.[14]陈享成耿长青基于单片机的LCD显示终端设计[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9.9(27) :5-12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注:要求在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后第2周内双面打印后交指导教师????????第4页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开题报告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开题报告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开题报告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1. 引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作为现代工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能源、通信、自动控制等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开题报告毕业论文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开题报告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学生姓名:学号:学院、系: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设计题目:光伏变频空调控制系统设计指导教师:2013 年3 月15 日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系审查后生效;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3.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5 篇(不包括辞典、手册)。

文中应用参考文献处应标出文献序号,文后“参考文献”的书写,应按照国标 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要求书写,不能有随意性;4.学生的“学号”要写全号(如020*******),不能只写最后 2 位或 1 位数字;5. 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 GB/T 7408—94 《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如“2004年 3 月 15 日”或“2004- 03- 15”;6. 指导教师意见和所在系意见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不得随便涂改或潦草书写。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1.结合毕业设计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撰写2000 字左右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调查显示,近一半家庭都有 5 件以上大宗家用电器。

相比前三种电器(电视机,电脑,冰箱),家庭空调拥有率只有 2 8 . 0 9 %。

国际制冷学会最新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全球所有空调的耗电量占全球发电总量的 1 5 %,占所有住宅和商用建筑能耗的 4 5 %[ 1] 。

当前世界各国都在改变能源消费结构,逐步摆脱对石油和煤炭等常规能源的依赖,大力发展清洁绿色能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空调行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作为清洁、绿色、可再生能源的代表,太阳能无疑是当今世界新能源发展的宠儿。

电气工程专业开题报告

电气工程专业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小型水电机组运行参数微机实时检测控制系统研究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姓名:指导老师: 1.选题的目的、意义及国内外对本课题涉及问题的研究现状:目的、意义:我国江河众多,径流丰沛,且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的小水电资源丰富,且分布十分广泛,适合广大农村地区和偏远山区因地制宜开发利用,既发展了地方的经济,又解决了人民用电困难的问题。

就全国范围来讲,小型水电站众多,这就为各水电站的电能质量及安全带来了一定的要求。

对水电机组运行参数微机实时检测控制系进行研究,更好的改善各小型水电站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能通过小型水电站的发展,以小见大,完善水电开发利用的知识体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大型水电站的建设储备经验。

另外,水电机组运行参数微机实时检测控制系统是水力发电站运行发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的研究能让我进一步熟悉水电的运行发电系统,完善知识体系,打下一定的专业基础。

国内外对本课题研究现状: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和发展,其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

目前国内外各小型水电站的计算机检测控制系统大多是朝着自动化的趋势发展的,它们主要功能包括机组的运行状态检测和运行参数的自动记录和打印、机组的正常自动化操作、机组的机械保护与电气保护、有功和无功的自动调节、自动发电控制、自动电压控制等。

就国内而言,各个电站的检测控制系统也有不同的发展程度,普通电站实现的基本功能包括:机组的正常自动化操作;机组的机械保护盒电气保护;有功和无功的调节;事故报警、记录等,但由于缺乏可供选择的性价比合适的自动化设备,导致有许多功能还未实现,如:自动发电控制、自动电压控制、上级调度不能的通讯等。

即存在自动化程度不高,无法实现“无人值班”的功能。

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已经基本实现了发电站的自动化,水电站能集中检测控制自动经济运行,水情信息的测量报告,电站的基础自动化较为完善,运行安全可靠,经济效益高,基本实现“少人或无人值班”的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对整个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关键的作用,以下是搜集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开题报告,欢迎阅读参考。

设计(论文)题目:电力系统规划及发电厂电气部分设计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一电力系统规划1. 电力系统概述电力系统由发电、变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能生产与消费系统。

它的功能是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发电动力装置(主要包括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及电厂辅助生产系统等)转化成电能,再经输、变电系统及配电系统将电能供应到各负荷中心,通过各种设备再转换成动力、热、光等不同形式的能量,为地区经济和人民生活服务。

[1] 电源点与负荷中心多数处于不同地区,也无法大量储存,故其生产、输送、分配和消费都在同一时间内完成,并在同一地域内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电能生产必须时刻保持与消费平衡。

因此,电能的集中开发与分散使用,以及电能的连续供应与负荷的随机变化,就制约了电力系统的结构和运行。

据此,电力系统要实现其功能,就需在各个环节和不同层次设置相应的信息与控制系统,以便对电能的生产和输运过程进行测量、调节、控制、保护、通信和调度,确保用户安全、经济、优质的电能。

[2]2. 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重要性电能是当今社会应用最广泛的二次能源。

国民经济的建设与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保障与提高,都离不开电能。

电能供应的中断或减少将影响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

“科技要发展,电力要先行”,因此,做好电力工程建设的前期工作,落实发、送、变电本体工程的建设条件,协调其建设进度,优化其设计方案,最大限度地节约国家基建投资,意义尤为重大。

而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正是电力工程前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关于单项本体工程设计的总体规划,是具体建设项目的方针和原则,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

[3]3. 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任务其任务是根据规划地区的国民经济和长期社会发展目标、经济布局和能源资源开发与分布情况,宏观分析电力市场需求,进行煤、水、电、运和环境等综合分析,提出电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方向,电源的总体规模。

设计电网布局、结构和建设项目。

对建设资金、电价水平、设备、燃料及运输等进行测算和分析。

[4]在该规划设计中要选择电力系统电源容量、地理接线图、电气主接线图、选择各种电气设备等。

4. 基本设计内容(1).电力电量平衡电力电量平衡是电力电量与需求之间的平衡。

主要分析研究以下几个问题:①.确定电力系统需要的发电设备容量。

②.确定电力系统需要的备用容量。

③.确定电力系统需要的调峰容量,使之能满足设计年不同季节的系统调峰需要。

其中备用容量的考虑:①负荷及国民经济备用:一般取最大负荷的2%~5%,低值适用于大系统,高值适用于小系统。

②事故备用:取最大负荷的10%与最大一台单机容量的最大值。

③检修备用:火电厂夏季检修,一年一次,每台机组检修时间为一个月,水电厂冬季检修,两年一次。

[5](2).电气主接线的选择电气主接线是由电气一次设备按电力生产的顺序和功能要求连接而成的接受和分配电能的线路,是发电厂、变电所电气部分的主体,也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气主接线设计的基本要求是可靠性、灵活性、经济性。

电气主接线的基本接线形式一般包括单母线接线、单母线分段接线、单母分段带旁路母线接线、双母线接线、双母分段接线、双母线带旁路母线接线、一台半断路器接线、变压器—母线组接线、桥型接线、多角型接线、单元接线。

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接线。

(3).发电厂及变电所主变压器的选择发电厂变压器台数选择:当有发电机电压直配线时,按在机压母线上的主变一般不少于两台选择;大容量的发电机一般采用单元接线。

变电所变压器台数的选择:变电所一般装设两台主变压器。

发电厂主变压器容量的选择:采用单元接线的主变容量应与发电机容量配套,按发电机的额定容量扣除本机组的厂用负荷后,留10%的欲度选择。

对于扩大单元接线的变压器容量应按单元接线选择原则计算出的两台机容量之和选择;接于发电机电压母线上的主变容量选择应取以下三种结果的最大值:[发电机出力最大,而发电机电压母线上的负荷最小时,扣除厂用负荷后,主变将剩余的功率送入系统;发电机电压母线上的最大一台机停机或因故限制出力,主变应能从系统倒送功率来满足负荷和厂用电;若发电机电压母线上接有两台或两台以上主变时,其中最大一台主变退出运行,应保证70%以上功率送出。

] [6]变电所主变压器容量的选择:所选择的几台主变的容量和应该大于等于变电所的最大综合计算负荷;装有两台及以上主变的变电所中当其中一台主变停运时,其余主变的容量一般应满足60%(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变电所应满足70%)的全部最大综合计算负荷,以及满足全部I类负荷和大部分II类负荷。

[6](4).进行短路计算主要的计算步骤:1)绘制相应电力系统发电厂,变电所的接线图2)确定短路电流有关的运行方式3)计算各元件的正,负及零序阻抗(电抗)4)绘制相应的短路电流计算阻抗图5) 根据需要取不同的短路点进行短路电流计算6) 列出短路电流、母线电压计算结果表。

[7] (5).变电所高压断路器的选择电气设备选择原则为:先按正常工作条件选择出设备,然后按短路条件校验其动稳定和热稳定。

其中选择断路器应考虑七个方面——种类和型式、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额定开断电流、额定关合电流、热稳定校验、动稳定校验。

(6).进行潮流计算潮流计算主要计算最大负荷运行方式,最小负荷运行方式,及故障运行方式。

包括计算各母线电压高低和计算网络中各元件通过的功率和产生的功率损耗。

(7).无功功率的平衡和电压调整电力系统中的无功功率电源有发电机、电容器和调相机、静止调相机和静止补偿器、并联电抗器等。

电力系统正常运行除保证有功功率平衡外,也必须保证无功功率的平衡。

系统中无功功率的平衡就是要使无功电源所提供的无功功率与负荷消费的无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损耗之和平衡。

电力系统调压方式有:顺调压、逆调压、常调压。

调压手段有:借改变发电机端电压调压、借改变变压器变比调压、借补偿设备调压和组合调压等。

[ 5 ](8).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比较在进行电气主接线设计时,一般根据任务书的要求,综合分析有关基础资料,拟定若干种技术经济上比较合理的主接线初步方案,然后对个方案进行初步技术经济比较,淘汰不合理方案,再对较好方案详细比较,最后确定方案。

[6] 技术比较主要是对各方案的可靠性、灵活性进行定性的对比分析。

经济比较有静态比较法和动态比较法两种。

(9).电力系统的发展能源方面:优化电源结构,加强电网建设。

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必将成为优先发展的对象,煤电则立足于优化结构,节约能源,重视环保,提高技术经济水平。

电网方面:电网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电网的运行管理要求愈来愈严,电网的自动化水平愈来愈高,以计算机及通信技术为核心的数据网络将成为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发电厂厂用电规划设计1. 厂用电规划设计的需求发电厂厂用电系统设计和设备选择,直接关系到电厂的安全运行和设备的可靠,对它的要求主要有:1)保证厂用电源的可靠性,各机组的厂用系统应该相对独立,防止一台机组厂用电母线故障,影响其他机组的正常运行;2)根据用电设备的要求,对厂用工作、启动/备用电源,保安电源和交流不停电电源等容量必须可靠和充裕,限制事故波及范围,迅速进行事故处理;3)考虑全厂的扩建和发展规划,厂用主要设备布置合理,便于维护管理;4)调度灵活,检修调试方便;5)设备选用合理、技术先进。

[8]其设计内容包括确定厂用电的电压等级、厂用工作、备用电源及其引接式、厂用电接线方式和厂用变压器及电气设备的选择。

2. 厂用电电压等级的确定厂用电的电压等级是根据发电机的额定电压、厂用电动机的额定电压和厂用电网络的可靠、经济运行等因素,经过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后确定的。

低压厂用电压常采用380/220V,高压厂用电压有3、6和10kV等。

[9]3. 厂用电接线的选择发电厂厂用电系统接地通常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形式,将高压厂用母线接在同一段母线上。

火电厂高压厂用母线一般采用“按炉分段”的接线原则,对于400t/h及以上的大型锅炉,每台锅炉设两段高压厂用母线。

4. 厂用变压器的选择厂用变压器选择时应先计算其厂用负荷,来选用厂用高压工作变压器和启动备用变变压器。

其选择内容包括变压器的台数、型式、额定电压、额定容量和短路阻抗。

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1. 概述电力系统运行过程的不确定性,使发生故障和出现不正常运行状态在所难免,因此需要继电保护来实现对一次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测量、控制、保护。

其。

继电保护一词泛指继电保护技术和由各种继电保护装置组成的继电保护系统。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是:1. 自动、快速、有选择性的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受损坏,保证其他无故障元件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

2. 反应电力设备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并依据运行维护条件,而动作于发出信号或跳闸。

[ 10 ]2.继电保护的配置线路保护的配置:阶段式电流保护、距离保护、零序电流保护、纵联保护,自动重合闸(ARD)。

发电机保护的配置:纵差保护、横差保护、定子单相接地保护、发电机外部非相间短路保护、定子过负荷保护、定子绕组过电压保护、励磁回路一点接地和两点接地保护、失磁保护。

变压器保护的配置:瓦斯保护、纵差保护、相间短路的后备保护、接地短路的后备保护、过负荷保护、过励磁保护。

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的配置:大差动继电保护。

四防雷保护规划设计运行中的电气设备,可能受到外部的雷电过电压的作用,必须采用有效地过电压防护器具,实现防雷保护。

避雷针或避雷线是防止直接雷过电压的有效措施。

发电厂、变电所的主要保护措施是装设阀型避雷器以限制入侵雷电波的幅值,使设备上的过电压不超过其冲击耐压值;在发电厂、变电所的进线段上设置进线保护段,以限制流经避雷器的雷电流和限制入侵雷电波的陡度。

此外,对直配电机还在电机母线上装设电容器,限制入侵雷电波的陡度以保护电机匝间和中性点绝缘。

[12 ]避雷器限制设备所承受的雷电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

避雷器的类型主要有保护间隙、管型避雷器、普通阀型避雷器、磁吹阀型避雷器和金属氧化锌避雷器。

避雷器的安装位置和组数,应根据电气设备的雷电冲击绝缘水平和避雷器特性以及侵入波陡度,并结合配电装置的接线方式来确定。

*[1] 袁小华.电力工程.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xx.[2] 杨淑英.电力系统概论.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xx..[3] 程浩忠.电力系统规划.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xx.[4] 费翊群.电力系统规划.北京:电力工业部干部学校,1981.[5] 陈珩.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第三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xx.[6] 许珉.发电厂电气主系统.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xx.[7] 傅知兰.电力系统电气设备选择与实用计算.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xx.[8] 陈章潮.地区电网规划与监控.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1990.[9] 陈跃.电气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南(电力系统分册).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xx.[10] 张保会,尹项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xx.[11] 王维俭.发电机变压器继电保护应用.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xx.[12] 周泽存.高电压技术(第三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xx.[13] 曹绳敏.电力系统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参考资料.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19952.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本次设计的题目是电力系统规划及发电厂电气部分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