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美术下册雕塑之美1教案人美版

合集下载

第17课 雕塑之美(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

第17课 雕塑之美(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

雕塑之美(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教学内容:本课为五年级下册美术课程中的第17课,主题为“雕塑之美”。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雕塑艺术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创作技法及雕塑作品欣赏等方面。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雕塑艺术的特点和魅力,培养他们对雕塑艺术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雕塑艺术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和创作技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欣赏和分析雕塑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雕塑艺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教学难点:1. 雕塑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历史发展,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背景知识储备。

2. 雕塑创作技法的讲解和示范,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3. 雕塑作品的欣赏和分析,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教材、教学课件等。

2. 学具:绘画工具、雕塑泥、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雕塑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课主题。

2. 讲解:讲解雕塑艺术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和创作技法,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和示范。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雕塑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建议。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布置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1. 雕塑之美2. 目录:一、雕塑艺术的基本概念二、雕塑艺术的历史发展三、雕塑创作技法四、雕塑作品欣赏3. 正文:根据教学过程逐步展开,重点突出,层次分明。

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雕塑作品,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创作技法。

2. 撰写一篇关于雕塑艺术欣赏的短文,要求不少于300字。

3. 收集一些著名的雕塑作品图片,进行欣赏和分析。

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17 雕塑之美(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

17 雕塑之美(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

雕塑之美(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雕塑的基本概念、种类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雕塑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雕塑知识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雕塑的基本概念、种类和特点,以及如何欣赏雕塑作品。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雕塑知识进行创作。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雕塑作品图片、视频、教材等。

2. 学生准备:绘画用品、雕塑泥等。

教学过程1. 导入1.1 教师出示一些著名的雕塑作品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作品吗?它们有什么特点?1.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引入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雕塑艺术。

2. 基本概念2.1 教师讲解雕塑的基本概念,如:雕塑是造型艺术的一种,是用各种可塑材料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

2.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了解雕塑的基本概念。

3. 种类与特点3.1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雕塑的种类,如:圆雕、浮雕、透雕等。

3.2 教师讲解各种雕塑的特点,如:圆雕是立体的,可以从各个角度欣赏;浮雕是附着在背景上的,只有一面可以欣赏;透雕是在背景上镂空雕刻,具有通透感。

3.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了解雕塑的种类与特点。

4. 欣赏与分析4.1 教师出示一些著名的雕塑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这些作品有什么美感?它们是如何表现出来的?4.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从造型、线条、质感等方面进行分析。

5. 创作实践5.1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雕塑知识进行创作,可以采用绘画或雕塑泥的形式。

5.2 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6. 展示与评价6.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

6.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雕塑之美(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

雕塑之美(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

雕塑之美(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雕塑艺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提高学生对雕塑艺术的欣赏和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3. 通过学习雕塑艺术,让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4.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雕塑艺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2. 我国著名的雕塑作品及雕塑家3. 雕塑创作的基本方法与技巧4. 雕塑作品的欣赏与评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雕塑艺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雕塑创作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性雕塑创作,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雕塑艺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以及雕塑创作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我国著名的雕塑作品及雕塑家,引导学生了解雕塑艺术的发展历程和优秀成果。

3.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雕塑创作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雕塑艺术的魅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雕塑作品的欣赏与评价,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雕塑图片,引导学生感受雕塑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1)讲解雕塑艺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2)介绍我国著名的雕塑作品及雕塑家,分析其艺术特点和价值。

(3)讲解雕塑创作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如泥塑、石刻、木雕等。

3. 实践环节:(1)组织学生进行雕塑创作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雕塑艺术的魅力。

(2)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性雕塑创作,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4. 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雕塑作品的欣赏与评价,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引导学生从艺术性、创意性、技巧性等方面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学生对雕塑艺术的认识。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雕塑之美|人美版(2023秋)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雕塑之美|人美版(2023秋)
3.动手实践:运用泥土、橡皮泥等材料,引导学生创作自己的雕塑作品,激发学生对雕塑艺术的兴趣和创造力。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感受雕塑之美,了解雕塑艺术的基本知识,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美术鉴赏能力:通过欣赏和分析教材中的雕塑作品,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2.艺术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在学习雕塑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独立设计并制作雕塑作品。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过程较为顺利,但我发现部分小组在成果展示时表达不够清晰,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的理解不够深入。为此,我计划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观点。
学生小组讨论中,大家围绕雕塑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我作为引导者,尽量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帮助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但从讨论成果来看,部分学生的观点较为片面,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雕塑之美|人美版(2023秋)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材,章节主题为“雕塑之美|人美版(2023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雕塑艺术的基本概念:介绍什么是雕塑,雕塑的分类及其特点。
2.雕塑名作欣赏:欣赏国内外著名雕塑作品,如《思想者》、《断臂的维纳斯》等,了解其艺术风格、表现手法及背后的故事。
3.文化理解与尊重:通过对国内外著名雕塑作品的了解,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他们对不同文化背景下艺术作品的理解与尊重。
4.团队合作与表达:在小组讨论和实践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倾听他人意见。
5.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动手制作雕塑作品,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增强对美术学科知识的实际运用。

第17课 雕塑之美(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

第17课 雕塑之美(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

第17课雕塑之美(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雕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雕塑的分类和材料。

2. 培养学生对雕塑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对雕塑制作的技巧和表现力。

4. 培养学生对我国雕塑艺术的了解和热爱,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教学重点:1. 雕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雕塑的分类和材料。

3. 雕塑艺术的欣赏和创作方法。

教学难点:1. 雕塑的分类和材料。

2. 雕塑的制作技巧和表现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雕塑作品图片、视频和实物。

2. 学生准备雕塑制作材料,如泥土、橡皮泥、纸张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雕塑作品图片、视频和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对雕塑艺术的兴趣。

2. 学生分享对雕塑的初步认识和感受,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介绍雕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如立体性、空间性、材料多样性等。

2. 学生了解雕塑的分类,如圆雕、浮雕、透雕等。

3. 教师介绍雕塑的材料,如石材、金属、泥土、纸张等。

三、欣赏与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不同类型的雕塑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其艺术特点、表现手法和创作背景。

2. 学生分组讨论,选择自己喜欢的雕塑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享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四、实践与创作(20分钟)1. 教师示范雕塑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步骤,如塑造、雕刻、拼接等。

2.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雕塑创作。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4. 学生完成雕塑作品后,进行展示和评价,互相学习和交流。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雕塑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创作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五下《第17课 雕塑之美》教学设计1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五下《第17课 雕塑之美》教学设计1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五下《第17课雕塑之美》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雕塑之美》是常锐伦美术五下的第17课,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欣赏雕塑艺术,感受雕塑的独特魅力。

教材通过分析雕塑的分类、特点、创作手法等方面,使学生对雕塑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教材还提供了丰富的雕塑作品,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雕塑的美感,培养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绘画的基本技巧,对艺术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雕塑作为三维艺术的一种,对学生来说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绘画转向雕塑,体会雕塑的特点和魅力。

同时,学生对雕塑的了解主要来源于教材和教师的讲解,因此,教师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雕塑的分类、特点、创作手法等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对雕塑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3.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特色的雕塑作品。

四. 教学重难点1.雕塑的分类和特点。

2.雕塑创作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3.培养学生对雕塑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雕塑的基本知识和特点。

2.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掌握雕塑的创作手法。

3.欣赏法:让学生欣赏优秀的雕塑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4.实践法: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雕塑之美》。

2.教师示范作品。

3.雕塑材料和工具:如泥、刀、刷等。

4.雕塑作品图片或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雕塑作品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雕塑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雕塑的分类、特点、创作手法等基本知识,让学生对雕塑有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3.操练(15分钟)教师示范雕塑创作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动手实践,体会雕塑的乐趣。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创作雕塑作品,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创作中遇到的问题。

人美版五年级美术下册《雕塑之美》教案

人美版五年级美术下册《雕塑之美》教案
(1)卢舍那佛
高17.14 米,头部高4 米,发髻呈波纹状,面部丰满圆润,眉如弯月,目光慈祥。
(2)《人首翼牛》
是亚述王宫门洞口两侧和塔楼转角上的石板上雕刻。
有牛的四条腿和人头侧面像。从两面看各有完整的形象。
量。
学生介绍(查阅资料分享)
《摩西》
米开朗基罗 (是米开朗基罗最著名的雕刻之一。原是为教皇朱理二世陵墓所作的。
注:所有填写的内容字体都用小四号仿宋。教学反思手写,写细、写详。表格内设计好的字体不许改动。
3.通过对中外不同风格的雕塑作品的欣赏,提高美术鉴赏力,加深对雕塑艺术的理解。
教学重点及难点
分析雕塑作品的艺术成就
了解不同时期中外雕塑作品的艺术特点
教学准备、资源
雕塑画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个性化修改)
一、引入:
出示课题——雕塑之美
二、讲授新课: 中外古代雕塑作品欣赏
中国古代雕塑和外国古代雕塑在材料上有何相同
即“摩西十诫”,他是一个被理想化了的英雄人物。
米开朗基罗之所以选择这一人物来塑造,
《圣堂》
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罗丹 学生介绍(查阅资料分享)
3.古代、现代雕塑作品欣赏 学生作业纸: 现代雕塑与古代雕塑在材料的选用上不同
(1)区分古代、现代雕塑作品
(2)了解现代雕塑作品
三、思考与表达:
观察古今中外的雕塑作品,你认为雕塑所处的地理环境、时代背景与雕塑本身有什么关系?
四、感受与拓展 用美术的语言畅谈感受:
从本课所接触的雕塑作品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雕塑畅谈自己的感受。
交通安全:公路上不追逐打闹,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交叉路口要注意行人车辆,骑自行车宁慢勿快,上、下坡要下车,通过公路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雕塑之美人美版1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雕塑之美人美版1

雕塑之美一、课题:《雕塑之美》二、教材:人美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十册第十六课三、教学时间:40分钟四、学生分析: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喜欢美术,并且已经具备一定的欣赏学习的能力,针对该年龄学生的特点和心理特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学生身边的雕塑出发,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以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为主,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到雕塑艺术的美,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五、教材分析:本课内容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课程。

本课以雕塑的“美”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感受身边的雕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了解“雕塑”这种造型艺术形式以及雕塑在生活中的作用。

在让学生欣赏古今中外优秀的雕塑作品的过程中,逐步体验、感受雕塑的美感,了解雕塑艺术的历史文化,通过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由最初的对雕塑的表象描述发展到能够欣赏、认识雕塑的材质、形式与内容,并能够运用语言阐述自己对作品的认识和感想,深化审美体验感知能力。

六、教学目标:1、认知:了解雕塑艺术形式,使学生对雕塑艺术的语言、特点、材料等有个基本的了解,初步了解雕塑的审美特点,认识、发现、感受雕塑的美感及对人类生活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2、能力:学会欣赏雕塑作品,掌握分析、鉴赏雕塑作品的方法,运用语言评述作品并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3、情感:感受雕塑的美,了解自己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民族自豪感,尊重世界多元文化,增强学生对身边艺术的审美意识。

七、重点:感受雕塑的美感八、难点:了解不同时期中外雕塑作品的艺术特点九、教学准备:课件、雕塑实物。

十、教学过程:(一)认识雕塑:1、师:老师放短片:奥运会开幕式手舞表演,请学生仔细观看,这段舞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受?舞蹈中哪一个动作给你的印象最深,你能学着表演出来吗?我们用什么办法可以把这个精彩的瞬间留下来?(引导学生说出雕塑)2、出示课题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的说说什么是雕塑。

(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初步认识雕塑)3、通过观察教材第32页和幻灯片,欣赏各类雕塑。

第17课 雕塑之美(教案)2022-2023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

第17课 雕塑之美(教案)2022-2023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

第17课雕塑之美(教案)教学目标1.完成小学美术课程的学习目标,能够感性认识雕塑之美,理解雕塑的基本构造和创作过程。

2.了解雕塑在人类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3.通过雕塑制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表现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雕塑的定义和种类。

2.雕塑的基本构造和创作过程。

教学难点1.理解雕塑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2.掌握雕塑的基本构造和创作技巧。

教学方法通过PPT展示、教师讲解、讨论、反思、演示,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分组制作雕塑作品。

教学过程一、引入教师通过PPT展示多种雕塑作品,引导学生感性认识雕塑之美,并与学生一起探讨雕塑与绘画的区别和联系。

二、讲解1.雕塑的定义和种类。

•定义:雕塑是用各种材料对物体形态的表现来进行塑造的一种艺术形式。

•种类:有浮雕和立雕两种。

其中,浮雕是浮于作品表面的雕塑,立雕是整体凸起于底板上的雕塑。

2.雕塑的基本构造和创作过程。

•基本构造:雕塑的基本构造包括造型和结构两方面。

其中,造型是指雕塑的外形形态,包括比例、姿态、细节等方面的表现;结构是指雕塑的内部结构,包括各种材料、工具、工艺、技巧等方面的运用。

•创作过程:雕塑的创作过程包括素描、照片、塑型和整理等阶段。

其中,素描是对雕塑对象形态和结构的大致笔触记录;照片是对雕塑对象外貌和颜色的真实记录;塑型是对雕塑对象形态和结构的具体塑造;整理是对完成后的雕塑进行修整和雕饰。

三、实践分组制作雕塑作品。

1.学生分组,每组选一个主题或对象(如动物、植物、人物等)。

2.每组学生根据主题或对象进行素描和照片的记录和分析。

3.每组学生从材料、工具、工艺等方面确定雕塑的基本构造。

4.每组学生进行塑型和整理,完成作品。

四、总结1.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交流和总结,分享作品的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评分,激励学生的发挥和创造力。

教学评估1.学生雕塑作品的完成质量。

2.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协作、表现和创造能力。

雕塑之美教案

雕塑之美教案

雕塑之美教案教案标题:雕塑之美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雕塑的基本概念和技法;2. 探索雕塑的艺术表达和美感;3. 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适用对象:小学五年级学生教学时长:3个课时教学资源:1. 网络搜索或书籍材料:关于雕塑的图片、艺术家作品;2. 雕塑工具:如刀具、粘土等;3. 投影仪或白板。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雕塑的基本概念和技法1. 导入:通过投影或展示雕塑图片引发学生对雕塑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雕塑?雕塑有哪些不同的形式?3. 老师简要介绍雕塑的历史背景和基本概念,例如材料、空间感、线条等。

4. 学生观看一些雕塑作品的图片,老师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作品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第二课时:探索雕塑的艺术表达和美感1. 导入: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讨论学生对雕塑的理解和感受。

2. 结合一些艺术家的作品,通过投影或展示引导学生分析雕塑作品的构图、形态和主题等,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3. 分小组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艺术家的作品进行讨论和分析,然后展示给全班。

4. 全班讨论:学生就不同作品的艺术表达方式进行讨论和比较,分享各自的见解和收获。

第三课时: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1. 导入:学生回顾前两节课所学内容,并讨论雕塑的创造过程需要哪些元素和技巧。

2. 学生分小组,使用粘土等材料创作自己的小雕塑作品,可以是现实的形象或抽象的表达。

3. 每个小组进行作品展示和解说,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提问,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

4. 总结:回顾本课时的创作活动,引导学生思考雕塑对自己的意义和价值,并鼓励他们继续培养艺术创造力。

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讨论能力;2. 学生的小组讨论和作品展示表现;3. 学生完成的小雕塑作品及其表达能力。

这个教案旨在通过对雕塑的基本概念、艺术表达和创造过程的探索,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雕塑艺术之美。

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精品】《雕塑之美》优质教案

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精品】《雕塑之美》优质教案

第17课雕塑之美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雕塑艺术的语言、特点、分类和材料等。

2、过程与方法:了解雕塑的审美特点,认识到雕塑对为类的生存环境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了解雕塑作品的特点。

教学难点:感受不同时代中外雕塑作品的艺术特点。

教学突破:通过教师讲解、作品欣赏和教师演示来突破。

教学准备:图片、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准备上课。

板书:雕塑之美二、讲授新课:1、雕塑的分类:雕塑按表现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圆雕和浮雕两种形式。

(出示实例)A、圆雕,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欣赏。

B、浮雕是在一个平面上突起的形象,它介于绘画和圆雕之间,不完全立体。

形象突出的比较厉害,我们叫他高浮雕;只突出表面一点点,就叫浅浮雕。

现在同学们一定很容易就能分辨出圆雕和浮雕了,对不对?浮雕介于圆雕和绘画之间,你知道雕塑和绘画有什么区别吗?(出示雕塑和绘画实物)(材料上:绘画使用的是颜料和画笔等,雕塑使用的材料是石头、木、泥土、凿子等;另外绘画是平面的二维的、雕塑是立体的、三维的。

)2、归纳:其实同学们在刚才的比较中已经明确了雕塑的定义。

那,什么是雕塑呢?(课件出示雕塑的定义。

)同学们一起朗读一遍加深印象好不好?雕塑的最大特点就是立体。

犹如绘画中的线条和色彩一样,形体是雕塑的基本语言。

下面我们将要进行本课最最重要的内容,那就是雕塑之美的欣赏。

三、雕塑之美的欣赏:不同的雕塑,蕴含着不同的美感,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雕塑在哪些方面给我们以强烈的美感。

A、造型的写实美:米开朗基罗的《摩尔》提问:看到这请大家欣赏这个雕塑。

你有什么感受?雕塑的哪些地方让你有这种感受?请仔细观察这个雕塑的内容是什么?再看一看他的神情动作是怎样的?人体比例准确吗?胡须,衣服、肌肉的质感强不强?你觉得怎么样?总结:是的,简直呼之欲出。

这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雕塑家米开朗基罗的作品,表现的是基督教里伟大的领袖和先知摩西。

小学美术人美版 五年级下册 第17课《雕塑之美》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美术人美版 五年级下册 第17课《雕塑之美》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美术人美版五年级下册第17课《雕塑之美》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雕塑的欣赏,增长学生雕塑的知识,扩展学生的视野。

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雕塑的审美价值,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爱艺术、爱家乡、爱学校的美好情感。

2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内容的设计是针对小学六年级的学生。

由于他们通过小学六年的美术知识的学习,对美术知识的认知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学生是可以学好,一定会学好的。

3重点难点发现、感受雕塑的形式美。

如何启发学生感受雕塑的形式美。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雕塑之美(教师准备白纸、勾线笔。

)师:老师先来露一手,画幅简笔画,请同学们欣赏。

谁来说说,老师画的哪里的风景?你觉得老师画得怎样?给大家5分钟时间,也来画一画。

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学习雕塑。

(出示课题:雕塑)2【讲授】雕塑之美雕塑的欣赏。

(1)问题之一:什么是雕塑?(2)问题之二:雕塑的几种基本表现形式?雕塑的辨析。

(3)问题之三:雕塑的美在哪里?不同的雕塑,蕴含着不同的美感2.外国传世名作欣赏。

米洛斯的阿芙罗狄蒂(古希腊) 亚历山德罗斯大卫(意大利)米开朗琪罗被缚的奴隶 (意大利) 米开朗琪罗加莱义民 (法国)罗丹思想者 (法国 ) 罗丹等等。

3【活动】雕塑之美(1)雕塑是人类最早的造型艺术形式之一,是雕刻和塑造的总称,是用可塑的(如黏土、胶泥等)、可刻的(如木、石等)材料,制作出的各种有实在体积的艺术形象。

(2)雕塑可分为圆雕和浮雕。

圆雕是可供四面欣赏的雕塑;浮雕则只能从一方面去欣赏,通常有一个底板为依托。

学生辨析圆雕与浮雕(3)写实美抽象美表情美材质美壮观美色彩美动感美环境和谐美……2.学生理解雕塑作品的审美价值。

4【作业】雕塑之美试卷准备。

人美版第十册第16课《雕塑之美》教案

人美版第十册第16课《雕塑之美》教案
板书:神似之美
刚才我们从佛像的外部造型来看了卢舍那佛。
板书:造型、展示方法、感觉
图片《掷铁饼者》
同学们可以模仿运动员的动作,体会动作的优美,感受这个雕塑给你什么感觉,和中国的雕塑有什么异同?
小结:这个作品是古希腊雕塑艺术的里程碑,显示出希腊雕刻艺术已经完全成熟。雕塑刻画的是一名强健的男子在掷铁饼过程中最具有表现力的瞬间,赞美了人体的美和运动所饱含的生命力,体现了古希腊的艺术家们不仅在艺术技巧上,同时也在艺术思想和表现力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1,学生了解雕塑的相关基础知识,认识两三件雕塑名作及其创作背景。
2,通过本课教师设计的欣赏课使学生领会艺术的博大精深,更深层次的培养学生审美情感。
三,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美版第十册内容,属于“欣赏•评述”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领域的课程。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古今中外杰出的雕塑艺术作品,对雕塑这种艺术形式有所了解,初步学习欣赏、分析雕塑作品的基本方法。
艺术重在感受,本课作为欣赏课,只有会感受才能体会艺术家在雕塑作品时精神面貌,在课堂上不仅要教会学生感受美,欣赏美,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的情感,同时和其他科目进行整合,达到高效课堂的效果。使学生“能说”“会说”,能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事物的感受,评价雕塑作品,感受雕塑作品的美。
本节课同时欣赏了课本外的一些著名雕塑作品以及联系生活中时政新闻,目的在于丰富学生的见识,延伸课堂。培养学生喜欢美术的爱好兴趣,增加学习美术的趣味性。
一,教案背景:
面向学生:小学五年级
学科:美术
课时:2课时
学生准备:网络收集相关雕塑知识及注意观察居住小区的人文景观(雕塑)
二,教案课题:
雕塑是立体的图画,
雕塑是凝固的舞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雕塑之美人美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雕塑之美人美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雕塑之美人美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识:认识雕塑艺术造型表现形式,感受古今中外雕塑作品的魅力与内涵。

初步了解雕塑艺术的语言、特点、分类和材料等。

技能:学习用美术语言评述雕塑的美感,表达欣赏感受,提升对雕塑的认识能力,培养欣赏评述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创设学习情境,引领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和相关资料,在对比观察、小组探究的过程中,掌握欣赏方法,了解雕塑的审美特点,感受雕塑的作品美。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对雕塑作品的观察、研究、评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外部形态美,感悟蕴含于作品的内涵美,从而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了解雕塑作品的特点,欣赏体会雕塑作品之美。

【教学难点】:理解不同时代中外雕塑作品的内涵,感受雕塑作品的艺术美,并用语言、文字等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欣赏感受。

【教学准备】:图片、课件影视资料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启发引导:同学们,2008年的奥运会,让我们每一个人都难以忘怀,下面,我们来一起欣赏奥运会开幕式上的舞蹈节目。

播放奥运会放飞和平鸽的视频资料。

二、走近并认识雕塑1、这段舞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受?舞蹈中的哪一个动作给你的印象最深?你能学着做出来吗?用什么方法可以把这个美丽的瞬间留下来,让它成为永恒?学生交流体会:这段舞蹈表现了放飞和平鸽,祈求和平的情景。

可以用绘画、摄影等方式让它们成为永恒。

(为欣赏雕塑做好铺垫)板书部分课题:美2、我们来看一看用雕塑定格的《放飞和平鸽》。

3、课件出示雕塑作品《舞》。

雕塑《放飞和平鸽》美吗?4、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雕塑之美》。

补充课题:雕塑之美5、下面,请同学们边欣赏边思考:雕塑与其他艺术形式有什么不同?《卢舍那大佛》:位于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的洛阳龙门石窟奉先寺外,高达17。

14米,是按照武则天的形象塑造的。

《人民英雄纪念碑》:高200厘米,长354厘米。

《人首翼牛》:正面表现为圆雕,侧面为浮雕,象征睿智和健壮。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雕塑之美》 人美版(2014秋)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雕塑之美》 人美版(2014秋)

《雕塑之美》教学设计【学情分析】雕塑这种艺术形式学生并不陌生,在此前的学习内容里曾经出现过。

例如:四年级下册的《材质的美》等。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欣赏学习的能力,但对于雕塑的相关历史背景、形式、作者等都缺乏了解,更没有深入观察和感受。

所以针对该年龄学生的特点和心理特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学生身边的雕塑出发,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以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为主,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到雕塑艺术的美,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课程。

本课以领导学生领悟雕塑艺术之美为主,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感受身边的雕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了解“雕塑”这种造型艺术。

让学生欣赏古今中外优秀的雕塑作品的过程中,逐步体验、感受雕塑的美感,了解雕塑艺术的历史文化,通过视频、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由最初的对雕塑的表象描述发展到能够欣赏、认识雕塑的材质、形式、内容、风格等,提升学生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的能力。

并能够运用语言阐述自己对作品的认识和感想,深化审美体验感知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雕塑艺术形式,感受古今中外雕塑作品的魅力与内涵,使学生对雕塑艺术的语言、特点、材料、作者等有个基本的了解。

学会欣赏雕塑作品,掌握分析、鉴赏雕塑作品的方法,运用美术语言评述雕塑的美感、表达欣赏感受、提升对雕塑艺术的认识能力,培养欣赏评述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领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和相关资料,在对比观察、小组讨论探究的过程中,掌握欣赏方法,感受雕塑作品之美,增强学生对身边艺术的审美意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对雕塑作品观察、研究、评述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外部形态美,感悟蕴涵于作品的内涵美,从而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欣赏体会雕塑之美。

【教学难点】理解古今中外著名雕塑作品的内涵,并用美术语言、文字等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欣赏感受。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雕塑实物、彩纸。

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雕塑之美》教案

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雕塑之美》教案

雕塑之美教案教学内容与目标:1、初步了解雕塑艺术的语言、特点、分类和材料等,了解雕塑的审美特点2、初步学习分析和鉴赏雕塑作品的基本方法,能用历史的、艺术的眼光去看待各具美感的雕塑艺术3、通过对中外不同风格的雕塑作品的欣赏,提高美术鉴赏力,加深对雕塑艺术的理解教学重点:分析雕塑作品的艺术成就教学难点:了解不同时期中国雕塑作品的艺术特点教学准备:图片、雕塑作品、课件师:同学们喜欢玩泥巴吗?师:你用泥巴做过哪些有趣的小东西?师:老师这里有一个短片,也是与泥有关的。

(师出示课件视频,生集中注意力).师:看到这里老师有个小问题,这个泥人的头部是用什么方法做的?.师:是的,他正在用软泥往上堆加!我们把他的动作用简单的数学符号代替“+”,艺术家用堆加的方法塑造了栩栩如生的泥人。

我们再去认识另一种不同的制作方法,同学们认真观察艺术家的动作。

(师出示课件视频)材料?他用的是什么方法?师:是的,他正在用工具往下削冰!我们把他的动作用简单的数学符号来代替“—”,艺术家用削减的方法雕刻了一件美妙的艺术品。

请同学们思考:什么样的材料可以用堆加的方法?什么样的材料可以用削减的方法?师:运用这两种方法创作出的作品都具有真实的体积,既看得见又能摸到,这就是人类最早的造型艺术形式——雕塑。

同学们认真思考:刚才我们认识到的雕塑与我们经常接触到的绘画作品有什么不同之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艺术的殿堂,认识各个时代艺术家创作的雕塑作品。

(出示课件视频)师:为了让同学们能清楚方便的欣赏这尊雕塑作品,老师从雕塑的个角度进行了拍摄。

我们欣赏这尊雕塑的时候从那几个角度进行欣赏的?为什么能从个角度欣赏?师:圆雕就是完全立体的能各个角度去欣赏的雕塑形式。

我们再到人民广场认识另一种与圆雕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

请同学们认真看老师是从那几个角度拍摄这幅雕塑作品的?师:这幅作品从欣赏角度上与上一幅有什么区别呢?师:和圆雕相比较,它是在一定的底板上雕刻或塑造的形象。

小学美术雕塑之美教案

小学美术雕塑之美教案

小学美术《雕塑之美》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雕塑的基本知识,包括雕塑的定义、分类和表现形式。

2. 培养学生对雕塑艺术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雕塑的定义:雕塑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雕、刻、塑等手法,塑造三维空间的造型艺术。

2. 雕塑的分类:可分为头像、浮雕、圆雕、装置雕塑等。

3. 雕塑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写实、抽象、意象等。

4. 雕塑艺术欣赏:欣赏国内外著名雕塑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和价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雕塑的基本知识和分类。

难点:培养学生对雕塑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雕塑的基本知识、分类和表现形式。

2. 欣赏法:欣赏著名雕塑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和价值。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创作雕塑作品,提高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雕塑作品,激发学生对雕塑艺术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雕塑的定义、分类和表现形式。

3. 案例欣赏:欣赏国内外著名雕塑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和价值。

4. 创作实践:让学生动手创作雕塑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雕塑的基本知识、分类和表现形式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雕塑艺术的欣赏能力的提升。

3. 学生创作雕塑作品的创意、技巧和完成度。

七、教学准备:1. 准备雕塑作品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准备雕塑创作的材料和工具。

3. 准备展示学生作品的平台或空间。

八、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雕塑展览或艺术家工作室,加深对雕塑艺术的认识。

2. 邀请雕塑艺术家进行讲座或示范,提高学生的雕塑技能。

3. 开展雕塑创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深入,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生动、有效,是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3. 反思教学评价是否合理、公正,是否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人美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 雕塑之美教案

人美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 雕塑之美教案

《雕塑之美》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现代雕塑的相关知识(即材质、表现手法的创新),提高对现代雕塑的欣赏能力。

2、对本地区现代雕塑进行调查,能用相应的知识进行简单评价。

3、感受多元的现代雕塑表现的多样性和材料上的多样性。

体验雕塑与环境、与人的精神世界的关系,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利用相关知识,结合自己的语言表述对现代雕塑的感受。

难点:理解不同材质不同表现手法的雕塑。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在课前搜集到哪些雕塑呢?这么多啊!谈谈自己带来的雕塑。

看来我们生活中的雕塑还真不少呢~你为什么称它们为“雕塑”呢?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材料,我们一起从中找到答案吧~课件出示雕、塑。

二、新授:1、初识雕塑为什么叫石雕、面塑?你能模仿一下制作时的动作吗?(体会材质不同,手法不同)。

现在你能不能告诉大家什么是雕塑?(雕塑是雕和塑的合称,它是以雕、刻、塑、镂、琢、凿、铸为手段,以金玉石土等为材料,制作出具有实在体积的艺术形象。

从制作技法来区分,可分为对于硬材料的“雕”和对于软材料的“塑”两大类。

)同学们真聪明,都能自己诠释雕塑的定义了。

那你知道雕塑可以分为哪几种吗?雕塑的种类(出示课件蒙山寿星凤凰雕塑)这2种雕塑形式有什么区别?(多角度展示两个雕塑作品)浮雕;圆雕。

2、体会雕塑之美(材质、形态、环境、精神)雕塑美吗?美在哪里呢?(实物、图片欣赏:体会材质美,形态美,环境美,精神美。

)(1)通过触摸真实的雕塑感受材料的材质特点。

(2)摸摸自己的雕塑告诉同学你的感受。

生:互相观赏、触摸(3)课件出示多种材料制作的雕塑,让学生用最快的速度说出来。

各种材质都带给我们不同的美感。

雕塑和其他艺术最大的不同在哪里呢?3、总结欣赏方法(观察、了解、评述)刚才我们欣赏了雕塑的材质美,形态美,环境美,精神美。

大家回忆一下刚才是怎样欣赏这些雕塑呢?4、你觉得你搜集到的雕塑美不美?美在哪里呢?三、作业:搜集课本上雕塑的有关资料,下节课交流中古今中外雕塑的不同。

小学美术雕塑之美教案

小学美术雕塑之美教案

小学美术雕塑之美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雕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知道雕塑是一种三维艺术形式,能够塑造出立体空间的造型艺术。

2. 培养学生对雕塑艺术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3.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鼓励他们创作出具有个性的雕塑作品。

二、教学内容:1. 雕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雕塑的分类和欣赏3. 雕塑的制作方法和技巧4. 雕塑创作实践三、教学重点:1. 雕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雕塑的分类和欣赏3. 雕塑的制作方法和技巧四、教学难点:1. 雕塑的制作方法和技巧2. 雕塑创作实践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雕塑作品图片或实物,用于教学演示和欣赏。

2. 学生准备雕塑制作材料,如泥巴、石膏、木头等。

3. 教室布置,以便于学生创作和展示作品。

为您提供剩余的十个章节: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雕塑作品,引导学生关注雕塑的美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教学新课:教师讲解雕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雕塑艺术。

3. 欣赏交流:学生欣赏教师准备的雕塑作品,交流感受,提高审美能力。

4. 创作实践:教师示范雕塑制作方法和技巧,学生动手实践,创作自己的雕塑作品。

5.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雕塑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七、教学拓展:1. 学生参观雕塑展览或户外雕塑作品,加深对雕塑艺术的认识。

2. 学生收集雕塑家的资料,了解他们的创作风格和作品特点。

3. 学生尝试用其他材料和方式创作雕塑,发挥创意。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雕塑艺术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2. 学生在雕塑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如动手能力、创新意识等。

3. 学生作品的审美价值和艺术表现力。

九、教学建议:1. 注重培养学生对雕塑艺术的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创作。

2. 教师在示范过程中,注意讲解制作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正确创作。

3. 鼓励学生互相评价,教师给予客观、有针对性的指导。

十、教学反思:1. 总结课堂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和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雕塑之美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内容,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古今中外杰出的雕塑艺术作品,对雕塑这一艺术形式有所了解,初步学习欣赏、分析雕塑作品的基本方法。

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分析、研究和对比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欣赏评述雕塑作品活动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内容与目标
认知:初步了解雕塑艺术的语言、特点、分类和材料等,了解雕塑的审美特点
情意:初步学习分析和鉴赏雕塑作品的基本方法,能用历史的、艺术的眼光去看待各具美感的雕塑艺术。

能力:通过对中外不同风格的雕塑作品的欣赏,提高美术鉴赏力,加深对雕塑艺术的理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分析雕塑作品的艺术成就
难点:了解不同时期中外雕塑作品的艺术特点
学习材料:
图片、雕塑作品、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识雕塑:
1. 师:老师放短片:石刻和泥塑的制作过程,请学生仔细观看,猜猜他们在干什么?用的是什么材料?生:观看
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的说说什么是雕塑。

2.通过教材第32页,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师生共同看书生:说
(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初步认识雕塑)
3.出示课题
二、了解雕塑:
1.分类:
1)师:出示两件关于“马”的雕塑作品,请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比较、观察它们的视觉效果有何不同?生:比较、观察、感受、发表感想
2)师总结圆雕与浮雕区别。

3)分析学生自带的和书中的雕塑属于哪种雕塑。

生:互相、观赏
(意图:创设真实的空间,让学生在看、比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判断、分析,了解雕塑的
形式并从中感受雕塑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2.材料:
1)通过触摸真实的雕塑感受材料的材质特点。

2)课件出示多种材料制作的雕塑,让学生用最快的速度说出来。

(意图:从身边的雕塑入手,结合课件,使学生在触摸、比较中了解雕塑作品的材料的多样性)3.作用
1)学生观看生活照片。

2)课件出示家乡的雕塑,师生共同欣赏师适当解说
a.老虎滩公园雕塑
b.海之韵广场雕塑
c.星海广场雕塑
(意图:围绕学生熟悉的雕塑展开,让学生了解雕塑在人们生活及生存的环境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欣赏雕塑,了解欣赏的方法
1.课件出示:《卢舍那佛》《人首翼牛》《和平》《蒸蒸日上》《女人座像》《红蓝黑》让学生猜一猜:哪些雕塑是古代的?哪些是现代的?
学生说,师总结
(意图:区分古代和现代作品,以便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时期雕塑作品)
2.赏析《人首翼牛》
1)学生初步观察作品
2)教师简介《人首翼牛》
3)师生共同总结欣赏的方法。

生:谈论回答。

教师板书:作品时代、观察作品、对作品的评价、个人感受……
(意图:让学生了解欣赏雕塑的基本方法)
3.赏析《卢舍那佛》
1)组内根据同学课前收集的资料讨论、交流。

(2分钟)
2)汇报
3)拓展古代雕塑。

生:根据收集的资料进行补充(课件补充)
(意图:通过中西古代雕塑的对比让学生了解到不同的艺术风格,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4.课件出示:《和平少女》《蒸蒸日上》《女人座像》《红蓝黑》
1)教师课件出示问题:对比古代与现代雕塑作品,在造型、材质、放置的地点有何不同?
2)打开教材分组欣赏、讨论(每组都有一个欣赏提示,由组长带领同学进行分析)
3)汇报
(意图:通过古代与现代雕塑的对比让学生了解现代雕塑的艺术风格)
四、体味雕塑:
1)课件:希腊奥运会开幕式的一段表演,巧妙地让真人装扮成雕塑的样子,让我们联想到古希腊的雕塑艺术,艺术与体育的完美碰撞带给我们的是视觉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2)让学生模仿真人雕塑并出示模仿规则。

3)学生模仿,教师拍照。

(意图:让学生切身体验雕塑的美感,在模仿中体会学习的快乐)
五、延伸:
1)课件出示文艺复兴时期的米开朗基罗、罗丹艺术大师的照片及代表作
2)课件欣赏古今中外优秀的雕塑作品
六、结束语:
在生活中如学校、社区上学的路上一定还有很多雕塑艺术品,希望同学们能把它进行拍照或写生和同学交流欣赏,相信你一定会有许多新的感触,美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一起发现它、关注它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