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养殖自然分蜂的控制和处理

合集下载

蜜蜂怎样分蜂才不会跑?

蜜蜂怎样分蜂才不会跑?

蜜蜂怎样分蜂才不会跑?分蜂是养蜂生产中扩大蜂群数量最主要的方式,因方式不同有人工分蜂和自然分蜂两种,其中人工分蜂可完全根据养蜂人的意念分蜂,而自然分蜂则不易控制且易导致蜂群逃跑,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蜜蜂怎样分蜂才不会跑吧!一、预防分蜂1、捣毁王台:蜂群中出现王台是自然分蜂最主要的标志,一旦王台被捣毁蜂群短时间内便无法自然分蜂,因此蜂群中出现王台要第一时间将其捣毁,但捣毁王台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延迟蜂群的分蜂时间。

2、调整蜂箱:蜂群中的王台捣毁完后还要及时调整蜂箱,比如可将蜂箱中的废旧巢脾和蜜脾取出来并补入新脾,也可给蜂群换个大点的蜂箱或在原蜂箱上加继箱,总之是要想办法给蜂群提供造脾空间。

3、调换子脾:蜂群的哺育力过剩是导致分蜂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一点养蜂人可与其他蜂群互相调换子脾,比如将蜂群中的封盖子脾抽调些到其他蜂群中,然后再从其他蜂群中抽调些卵虫脾补充到进来。

二、人工分蜂1、最佳时间:人工分蜂的最佳时间是王台已趋于成熟时,原因是此时蜂群的分蜂意念是最为强烈的,而且王台中的新蜂王已发育成熟且即将出房,养蜂人只需要用王台和部分工蜂组建成新蜂群即可。

2、分蜂操作:人工分蜂最大的障碍是相对容易出现回蜂,解决办法是老蜂王和未认巢的新工蜂重新组成新蜂群,而成熟王台和剩余的工蜂则留在原蜂箱中,这样一来尚未认巢的新工蜂就不会回蜂了。

3、蜂群管理:人工分蜂后两群蜂都要加强日常管理工作,尤其是暂时没有蜂王的原蜂群更要注意,而有蜂王的新蜂群也要奖励饲喂以促使蜂群快速恢复,另外在两群蜂恢复期还要加强病害防治工作。

三、自然分蜂1、分蜂时间:自然分蜂的时间虽然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但基本都是在新蜂王出房前1~2天分蜂,有些分蜂意念特别强的蜂群从王台中有卵起随时都可能分蜂,另外天气不适合分蜂时也可能延迟到新蜂王出房后分蜂。

2、收捕蜂群:分蜂群多在原蜂巢附近结团2~3个小时,因此养蜂人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将分蜂群收捕回来,否则等分蜂群散团飞走后再去收捕就不那么容易了,另外收捕分蜂群时一定要注意观察蜂团中有没有蜂王。

蜜蜂养殖过程中常见分蜂行为、分蜂控制及人工分蜂方法解说

蜜蜂养殖过程中常见分蜂行为、分蜂控制及人工分蜂方法解说

蜜蜂养殖过程中常见分蜂行为、分蜂控制及人工分蜂方法解说分蜂行为,一个蜂群存活了并繁殖了,最终就要决定分蜂,分蜂是蜂群有效的繁殖方式。

对于一个偶然看到此情形的非养蜂人来说,分蜂好像是蜜蜂发疯了。

突然看到,在无任何刺激的情况下,蜜蜂就开始倾巢而出,在空中盘旋,圈子越飞越大,最终蜂箱中大约一半的蜜蜂都飞上了天空,它们联合起来发出的“嗡嗡”声很大,非常兴奋,这给养蜂很明显的警示信号。

文章来源:养蜂能手分蜂控制尽不是所有的养蜂人都喜欢控制分蜂,但可以肯定有助于控制分蜂的方式是给蜂王剪掉一边的翅,这使它不平衡了,它就不能跟随分蜂团飞到新巢址。

没有蜂王,分蜂团将返回它的原群。

有点像双重保障一样,在分蜂控制操作期间,即使事情办糟了你也不会失去100014000只蜜蜂。

将你的蜂群饲养在一起,特别是在流蜜期,将意味着最大数量的蜜蜂用于花蜜采集和蜂蜜生产将是可行的。

如果蜂王不加考虑地试图起飞,并迷失在蜂箱附近的地面上,你可以以蜂群中王台的形式来替代它。

对于事情出错,我觉着明显的是养蜂人失误,但自然环境也可以改变结果。

例如,在酷暑期将一个黑暗蜂箱放置在太阳之下,它将会变热,这似乎是鼓励蜜蜂尽早分蜂以缓解拥挤。

于是,在王台被封盖之前就会毫无意外地发现分蜂团离开蜂箱,甚至常规的7天一次的检查也不能阻止它发生,因为它已经超出了你的控制。

如果你决定不给蜂王剪翅,就必须要非常认真地检查子区,准备接受偶尔的分蜂团走失。

以我的经验,已剪翅的蜂王可以活得与未剪翅的蜂王一样久和一样有效,你必须自己做決定。

“人工分蜂”的方法这个方法将蜂王和飞行的蜜蜂与蜂子隔开了。

你需要一个额外的箱底板、一个用造好的巢脾或巢础装满了的巢箱、一个内盖和一个大盖。

当你发现王台里有卵或幼虫的时候,你就可以进行人工分蜂了。

1、把含有分蜂群的蜂箱搬起,暂时放在一侧。

这会儿你已经将蜂子和蜂王与正在原址进行定向飞行的蜜蜂隔开了。

2、在原址上放置备用的箱底板、果箱和果框。

控制分蜂,加强通风

控制分蜂,加强通风

越是强大的队伍就越容易产生分离的状态,在蜜蜂的王国里也会有这一说。

那么出现了这种情况应该及时处理。

强大的采蜜群容易产生分蜂热,尤其大量蛹脾幼蜂出房,巢内幼虫少,哺育任务不重,又无造脾的机会,是提前出现分蜂的原因之一。

应定期检查,去除王台和雄蜂房,加强通风,扩大蜂巢,及时取蜜,还可以在继箱内生产王浆,以解决蜂群内哺育力过剩的矛盾。

主要流蜜期内人工帮助加强蜂巢通风,排除水分,促使蜂蜜成熟,并能提高产量,减轻蜜蜂集体扇风排潮的劳动强度。

内花蜜到蜂蜜的酿造过程中要排除近一半的水分。

因此,在流蜜期可将箱盖和副盖垫高1—2cm,巢箱与继箱留缝2—3mm,加大框距,扩大巢门或全开巢门。

在这个时候还应该暂时启开前后通风窗等,以加强空气流通。

处于低温时的流蜜期,不宜这样做,可适当加强通风工作。

来源39蜂疗网。

蜜蜂养殖,如何消灭分蜂,我教你一看二换三加法

蜜蜂养殖,如何消灭分蜂,我教你一看二换三加法

蜜蜂养殖,如何消灭分蜂,我教你一看二换三加法分蜂是蜂群的自然现象之一,当蜂群中的工蜂达到一定数量或者因蜂王分泌蜂王物质不足时,蜜蜂会自然在蜂群里边产生若干个小群从而在原群中跑掉,这给养蜂户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要想解决好分蜂的问题,首先要确定一个整体蜂群会分成两个或几个小群的原因,在我看来,大体有以下原因:一是箱内蜂多了,空间相对狭小造成蜂箱里过热,蜜蜂自然会产生分蜂情绪;二是蜂王老化,面临淘汰而没有及时更换新蜂王;三是蜂箱内出现王台没有及时剔除,新王即将自然出台,蜂群不能两王共存,从而产生分蜂;四是内勤蜂过多,群内又无子哺育,导致劳动力过剩,内勤蜂闲着没事。

我们只有了解分蜂的原因,采取对症下药的办法,才能更好地解决分蜂问题。

具体的措施我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是要坚持箱外观察。

一般来说,出现了分蜂情绪的蜂群,在即将要跑之前,蜜蜂会在巢门口迟迟不肯进箱,在蜂箱口振翅爬来爬去,并且蜜蜂腹部大,这是蜜蜂在吃饱了之后要跑的表现之一。

这种现象一般都发生在上午八点至十点之间,所以每天坚持箱外观察,直接及早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二是要及早淘汰老王。

如果一个蜂群有着很强壮的蜂王,对整个蜂群有着较强的控制力,即使是群势强大的蜂群,一般也不会出现跑蜂现象,所以保持蜂王年轻无病、无伤残十分重要,一旦蜂王出现了问题,要及时更换老王。

、如果蜂王状态不佳,蜜蜂会自然培育新蜂王。

一旦有了新蜂王,蜜蜂马上就会跑。

同样,如果箱内已经出现了过多的王台,也要及早除去。

在某些情况下,王台未封盖时,老王也会带着蜂群分蜂。

三是有的蜂群因为蜂群大,蜂王状态也很好,但还是会出现很多王台,最主要原因是蜂箱空间不够。

这时候要做到三个及时:第一,要及时加脾,扩大蜜蜂的活动范围;第二,要及时增加继箱,增加蜂箱的空间;第三,要及时剔除多余的王台。

不同地区,也因为季节、天气等原因,分蜂也具有时间性。

一般来说,很多地区初春和秋季不会出现分蜂,在小蜜源期间也不会出现。

浅谈蜜蜂自然分蜂的预防与控制

浅谈蜜蜂自然分蜂的预防与控制

18APICULTURE OF CHINA浅谈蜜蜂自然分蜂的预防与控制燕海平│文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农业农村局, 472100每年的春末夏初蜂王和一部分蜜蜂飞离蜂群,另建蜂巢组成新蜂群,将原巢留给即将羽化的新蜂王,一群分为两群,这就是蜂群的自然分蜂。

自然分蜂是蜜蜂繁衍的本能,蜜蜂靠分蜂来实现蜂群数量的增加,有效补偿由于病害、敌害、饥饿等原因造成的蜂群损失。

但自然分蜂会给蜂群繁殖和养蜂生产带来损失,在养蜂生产中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自然分蜂的发生。

一、自然分蜂产生的原因自然分蜂通常发生在春夏季节,有蜜源、群强子多时,南方秋季也有部分蜂群发生自然分蜂。

蜂群分蜂前是有预兆的,在自然分蜂前的8~15天,蜂群开始在巢脾边沿建造雄蜂房和王台,培育雄蜂和新蜂王。

分蜂前2~7天王台封盖后,工蜂逐渐停喂蜂王至蜂王腹部缩小,产卵量减少,以便随分出群飞走。

分蜂前1~2天工蜂停止采集活动,饱食蜂蜜,往往在巢门前形成蜂胡子,这预示着分蜂就在眼前。

蜂群发生自然分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蜂群过度拥挤,群势过于强大;二是巢内闷热,空气流通不畅;三是哺育蜂过剩;四是巢内储存的蜜粉过足;五是蜂王衰老;六是外界粉蜜源充足,分蜂群不会挨饿受冻;七是没有及时割除自然王台。

二、发生自然分蜂的处理方法发现自然分蜂越早越容易处理,在分蜂季节应当密切注意蜂群的分蜂动态,尽可能早发现,早处理。

1.蜂王在原巢的处理法如果蜂群发生自然分蜂,蜂王还没有离开蜂巢,这时应当立即关闭巢门或者紧急将巢门用土封住,然后拿开蜂箱大盖,只留下带铁纱网的副盖盖在蜂群上。

从铁纱网向蜂箱撒适量水,使蜂群能够安静下来,待蜂群安静后打开蜂箱找到蜂王,并立即将蜂王关进王笼,然后毁掉蜂群内所有的自然王台。

在分蜂群旁边放一个空蜂箱,里面放1张蜜粉脾和1张卵虫脾,将囚禁蜂王的王笼一同放到新蜂箱中,组成一个临时蜂群,这样飞出去的蜜蜂会飞回临时蜂群。

当放在临时蜂群中的蜂王恢复产卵后,将临时蜂群并入原来的蜂群就可以了。

蜜蜂分家怎么办,如何控制蜂群分家,学会这些技巧蜜蜂跑不了

蜜蜂分家怎么办,如何控制蜂群分家,学会这些技巧蜜蜂跑不了

蜜蜂分家怎么办,如何控制蜂群分家,学会这些技巧蜜蜂跑不了我们家庭饲养中蜂非常容易出现逃跑或者分蜂现象,很多时候我们又不能在家天天看着蜜蜂,有时候分蜂的就跑了。

导致我们很多新手养蜂朋友们无从下手,那么我们今天来研究一下蜜蜂分家是怎么回事,如何预防控制好不让蜜蜂跑出去。

分蜂习性的观察及预防1、自然分蜂分蜂前准备期:天气晴暖,蜜粉丰富.蜂群繁殖较快,当达到6~7框蜂时,蜂群内便开始出现雄蜂房,雄蜂房多造在脾的下沿,蜂王在雄蜂房产下雄蜂卵,同时工蜂开始在脾下边缘筑造王台,接着蜂王在王台中产下卵,工蜂开始哺育,直至王台成熟。

这时蜂王产卵量急剧下降,腹部缩小,随之工蜂出勤率也急剧下降,或很少出勤采集。

此时若打开蜂箱检查会发现很多工蜂聚集在边脾和上框梁上,有的还互相连在一起。

发生分蜂:以两广地区为例,分蜂季节多发生在月3月中旬~6月中旬,当王台封盖1~2天后,一般在晴暖天气的上午9点至下午2点左右,便发生分蜂。

首先有少数蜜蜂飞离蜂巢,在蜂场上空盘旋飞翔,不久,蜂王便随同大量蜜蜂一拥而出,天空中立刻出现无数条飞行线,并发出较大的“嗡嗡”声。

几分钟后,蜂群就在蜂场附近的树枝上或其它地方集结成一个蜂团,暂时停留。

这时可用收集工具和准备好的蜂箱将蜂群收回,并进行必要的处理。

若分蜂团不及时收回。

当侦察蜂找到新居后就会第二次散团,在蜂场上空盘旋飞翔后,飞向新居。

也有的分出群。

在蜂场附近不做停留,在蜂场上空盘旋两圈后,径直飞向新居。

据饲养管理和观察统计,桶养中蜂每原群一般可分2~5群,也有少数分7群的。

有的一群可同时分出2个新分群,也有的新分群在分出后40天左右还会发生第二次分蜂。

内在因素:(1)蜂巢空间窄小,工蜂向外扩建蜂房受到蜂巢(木桶、蜂箱、天然洞穴等)容积的限制,蜂王没有产卵的空巢房,这样就阻碍了蜂群的发展。

(2)蜂王经过一代产卵后,随着蜂群发展,蜂王产卵力下降,巢内积累了大量的幼青年蜂,出现了哺育蜂过剩,众多闲置的哺育蜂无事可做,便酝酿分蜂。

养蜂人如何预防、避免分蜂?

养蜂人如何预防、避免分蜂?

养蜂人如何预防、避免分蜂?5月是蜜蜂的繁盛期,也是养蜂人工作繁忙的时间段。

因为蜜蜂达到繁盛期,会有分蜂的情绪,养蜂人怎样做才能把损失降到最低?养蜂人了解自然分蜂、知道蜜蜂分蜂的特征非常重要。

如果已经出现分蜂,而且分蜂的蜜蜂飞走了,怎么捕捉分蜂飞走的蜜蜂?捕捉回来的蜜蜂该怎么处理?同时应该怎样预防分蜂、避免分蜂?从检查蜂王到诱入蜂王、新老蜂王的交换,都需要注意什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了解这些重要的工作。

一:了解自然分蜂5月初到7月中旬,几乎每个蜂群都会出现王台,因为每个蜂群都有扩张的天性。

这个时候蜂群会羽化出很多新蜂,也会分出新蜂群,新蜂群是通过老蜂群的分蜂产生的。

因为新蜂群需要新蜂王,工蜂就会造王台,孵化年轻的蜂王。

因此王台就是蜂群产生分蜂情绪的标志。

蜂群从有分蜂倾向到真正分蜂,需要这些条件:基因决定的强烈分蜂情绪子脾空间、蜂蜜和花粉储存空间太小未封盖子过少而哺育蜂过多蜂群内有两年龄左右的蜂王蜂王信息素无法传播到整个大蜂群当分蜂情绪出现,蜜蜂的行为就有非常大的改变。

采蜜、筑巢、打扫、哺育工作都会减少。

大部分蜜蜂要么是在巢中无事可干,要么就是拥挤在巢门前,像一串葡萄一样垂下来。

养蜂人需要了解蜜蜂分蜂的不同情况。

1:第一次分蜂第一次分蜂信号是第一个新王台的封盖(大概是老蜂王在新王台中产卵后的第8、9天左右)。

之后老蜂王会带着蜂群中约一半的蜜蜂离开蜂巢。

2:第二次分蜂在第一个新王台封盖后第7天左右,第一只新蜂王会羽化出房。

如果这个蜂群足够强盛,新蜂王就会带着另一部分蜜蜂离巢。

接着会有其他新蜂王继续羽化出房,一部分蜜蜂继续离巢,直到蜜蜂的分蜂情绪得到满足。

飞出去的蜜蜂会在树杈上或灌木中形成一个蜂团,侦查蜂会飞出去找新的“家”,找到之后会通过跳舞的方式告诉其他蜜蜂“新家”的位置。

3:婚飞搬到“新家”后,处女蜂会飞出巢外和其他雄蜂进行交尾。

一般性成熟的雄蜂会在5月初到8月间聚集在一个固定地点,因为它们能辨认出12千米以内蜂王的气味,同时会以群体的形式飞向蜂王所在地。

蜜蜂自然分蜂的处理措施

蜜蜂自然分蜂的处理措施

蜜蜂自然分蜂的处理措施
自然分蜂是蜜蜂群中繁衍的本能,蜜蜂靠分蜂来实现蜂群数量的增加,有效补偿由于病害、敌害、饥饿等原因造成的蜂群损失,自然分蜂通常发生在春夏季有蜜源、蜂强子多的时期。

1、发生自然分蜂的原因
发生自然分蜂的原因非常复杂,其内因是蜂群种性表现为分蜂性强,不能维持强群。

蜂群强壮、青幼年蜂多,哺育カ过剩,哺育蜂分泌的蜂王浆不能被完全利用,造成营养积累。

同时由于蜂王信息素量不能足以控制蜂群,使部分エ蜂卵巢发育,它们骚动不安,产生了分蜂的情绪,开始筑造王台。

发生分蜂的外因是,蜂巢内蜂多拥挤,蜂巢窄小,不能造脾扩大蜂巢,缺少供蜂王产卵和蜜蜂栖息的地方。

巢内空气流通不畅,巢温过高。

同时外界气温适合蜂群的分蜂增殖。

蜜蜂自然分蜂的处理措施
2、发生自然分蜂的预兆与表现
蜂群在自然分蜂前数日,开始在巢脾边沿造数个王台基迫使蜂王产卵,王台内出现幼虫后,エ蜂对蜂王饲喂减少,蜂王产卵量突然减少,腹部缩小,体重减轻,以便随飞出蜂群飞走。

エ蜂停止采集活动,往往在巢门前形成“蜂胡子”。

在分蜂开始前,要飞离的蜜蜂都吸饱蜂蜜,作为途中饲料以及在新筑
1。

流蜜期怎么防止自然分蜂

流蜜期怎么防止自然分蜂

流蜜期怎么防止自然分蜂自然分蜂是蜜蜂种群繁衍的一种自然现象,但对养蜂人来说其实是不利的,因为自然分蜂会导致削弱蜜蜂的群势,从而影响养蜂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在流蜜期的自然分蜂,在养蜂管理的过程中可采取一些措施防止自然分蜂的。

1.检查蜂群蜜蜂在自然分蜂之前会有很多分蜂征兆,如工蜂会建雄蜂房、在巢脾的底部修建王台等,因此养蜂者一定要有规律的检查蜂群,一但发现工蜂开始建雄蜂房时则表示蜂群已经在为自然分蜂作准备了,如果蜂群中出现王台则表示蜂群即将出现分蜂,养蜂者只有提前发现这些分蜂预兆才能及时的作出调整,从而有效的防止自然分蜂。

2.摧毁王台蜂群中出现分蜂王台就预示着即将出现自然分蜂(一般在10~15天左右),此时可以摧毁王台以防止自然分蜂,但如果长期人为摧毁王台会造成蜂王在王台中产下卵便分蜂,因此摧毁王台是防止自然分蜂“治标不治本”的方法,短时间能有效的防止自然分蜂,时间长了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问题,因为导致分蜂的根本原因并没有解决。

3.更换蜂王蜂王是通过分泌“蜂王物质”来控制蜂群的,其分泌“蜂王物质”的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逐渐减弱,因此年轻蜂王对蜂群的“控制力”要大于老蜂王,发现蜂群有自然分蜂的征兆后可以用年轻蜂王将老蜂王更换掉,一般在介入年轻蜂王后蜂群便会解除分蜂热。

注意介入新蜂王时要防止发生围王,围王时要及时解救蜂王。

4.扩大蜂巢蜂群发生自然分蜂有可能是蜂巢太小了而导致的,毕竟蜂箱的空间是有限的,当群势过大且蜂箱又太小的时候蜂箱内部会非常拥挤,尤其是在流蜜期,大量的蜜粉脾会压缩子脾的空间,导致蜂王没地方产卵,哺育蜂整天无所事事,从而导致蜂群产生分蜂热,此时可以更换一个大一点的蜂箱,也可以添加继箱来提供造脾产卵的地方。

5.降低温度蜂巢内温度过高也是导致蜂群发生自然分蜂的重要因素,如夏季蜂箱缺乏遮阴而长时间阳光直晒、群势过大而导致内部通风不良、气候过于闷热等,此时可以在蜂箱上面搭建草棚来进行遮阴,调整蜂路或添加继箱来加强内部通风,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给蜂箱四周喷水来降低温度。

蜜蜂分蜂正确方法

蜜蜂分蜂正确方法

蜜蜂分蜂正确方法
蜜蜂分蜂是蜜蜂群体的一种自然行为,但是如果不进行正确的管理,会对蜜蜂群体和养蜂人造成很大的损失。

以下是一些关于蜜蜂分蜂的正确方法:要及时观察蜜蜂群体的变化。

当蜜蜂群体开始过度拥挤时,就有可能发生分蜂行为。

因此,养蜂人需要定期检查蜜蜂巢箱内的蜜蜂数量和蜂巢状态,以及注意蜜蜂的行为变化。

要及时采取措施。

当发现蜜蜂开始分蜂时,应该立即采取措施,以避免蜜蜂群体的损失。

可以通过给蜜蜂增加空巢箱、增加蜂巢空间、增加蜜蜂的食物供应等方式来减少蜜蜂分蜂的可能性。

要注意安全。

蜜蜂分蜂时,蜜蜂会飞到周围的地方,容易引起人和动物的恐慌和攻击。

因此,在进行蜜蜂分蜂的时候,要注意周围的环境和安全,避免对周围的人和动物造成伤害。

正确的蜜蜂分蜂方法对于蜜蜂的生存和养蜂人的收益都非常重要。

只有养蜂人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才能更好地管理蜜蜂群体,保证蜜蜂的健康和产量。

蜜蜂控制分蜂热的蜂群管理措施

蜜蜂控制分蜂热的蜂群管理措施

蜜蜂控制分蜂热的蜂群管理措施促使蜂群发生分蜂热的因素很多,其主要原因就是蜂群中的蜂王物质不足,哺育力过剩以及巢内外环境温度过高。

控制和消除分蜂热就应该根据蜂群自然分蜂的生物学规律,在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综合管理措施,才能消除消极因素。

如果一直坚持采取破坏王台的简单生硬的方法来压制分蜂,特别是中蜂,常会导致工蜂长期怠工,并影响蜂王产卵和蜂群的繁殖,其结果既采不到蜜,群势又大大削弱,所以控制分蜂热不宜单独采用此法。

控制自然分蜂的最根本方法,就是在蜂群繁殖的中后期,产生分蜂热之前,对蜂群采取综合的管理措施,其具体措施有选育良种、更换新王、调整蜂群、改善巢内外环境、生产王浆和组织双王群饲养。

解除蜂群分蜂热的方法
如果由于各种原因,所采取的控制分蜂热的措施无效,群内王台封盖,蜂王腹部收藏,产卵几乎停止,分蜂即将发生时,因采取人工分群、调整子脾、互换箱位、模拟分蜂、空脾取蜜、提出分蜂等相关措施来限制分蜂。

自然分蜂群的处理
自然分蜂发生后,原群应及时进行检查处理,除了保留一个较好的王台之外,其余王台全部毁除。

适当地提出空脾,加进由弱群或新分群提出的卵虫脾,增加哺育蜂的工作量,彻底消除分蜂热。

收捕回来的分蜂团,可按新分蜂群进行管理。

蜜蜂养殖的蜜蜂群控制技术大全

蜜蜂养殖的蜜蜂群控制技术大全

蜜蜂养殖的蜜蜂群控制技术大全蜜蜂养殖是一项有着悠久历史的农业产业,其重要性不仅体现在蜜蜂产品的产出,还在于它对自然生态的维护与保护。

然而,在蜜蜂养殖过程中,蜜蜂群的控制却成为农民经常面临的一个难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蜜蜂养殖中常用的蜜蜂群控制技术,以帮助农民解决这一问题。

一、蜜蜂群的分群技术蜜蜂群的分群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蜂群过度繁衍和资源争夺的现象,提高养殖效益。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分群技术:1.蜜蜂巢箱的分离:将一个蜜蜂巢箱中的蜜蜂分成两个或多个群体,每个群体都有一位新的蜂王。

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蜜蜂的繁殖速度和资源利用率。

2.人工替代蜂王:通过人工方式取出巢箱中的蜂王,再添加一位新的蜂王。

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蜂群的数量和活动,避免过度繁殖和资源浪费。

3.饲养分群:种蜂养殖者可以将巢箱分成多个部分,每个部分相互独立养殖。

这样不仅可以防止蜜蜂过度繁殖,还可以有效地控制疾病传播和蜂群间的资源争夺。

二、蜜蜂疾病的控制技术蜜蜂疾病是蜜蜂养殖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对蜂群的生长和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蜜蜂疾病控制技术:1.蜜蜂巧克力: 蜜蜂巧克力是一种草本植物,具有抗菌和抗炎的功效。

将蜜蜂巧克力制成草粉喂给蜜蜂,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一些常见的蜜蜂疾病。

2.饲养环境的改善: 保持养殖环境的干燥和清洁是预防蜜蜂疾病的关键。

定期清洁巢箱,更换蜂群饮水器中的水源可以有效地控制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3.药物治疗:对于一些严重的蜜蜂疾病,种蜂养殖者可以使用一些专门的药物进行治疗。

然而,在使用药物时一定要按照正确的剂量和方法进行,以免对蜜蜂产生副作用。

三、蜜蜂群的活动控制技术蜜蜂养殖中,控制蜂群的活动范围和进入特定区域的能力对于管理和利用蜜蜂资源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蜜蜂群活动的控制技术:1.放蜂时间的控制:种蜂养殖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控制蜜蜂的放蜂时间。

例如,在花期较少的季节,可以延迟放蜂时间,让蜜蜂更多地停留在巢箱内,减少资源浪费。

蜂群分蜂有哪些应对措施?

蜂群分蜂有哪些应对措施?

蜂群分蜂有哪些应对措施?
在蜜蜂养殖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其中最让养蜂人困惑的问题就是分蜂问题,一旦出现分蜂,如果发现的及时还可以收取回来,如果发现的晚,等二次起飞后就再也无力回天,使养殖户蒙受很大的经济损失。

所以日常要勤于观察蜂场,一旦发现有很大的嗡鸣声,看到有很多蜜蜂在空中盘旋飞舞,就可以初步判定是发生了分蜂现象,这时可以稍查找一下,看是具体哪一个箱发生了分蜂,然后马上准备收蜂工具,查找蜜蜂聚集地点,将蜂王和蜂团收回。

为了避免分蜂现象的发生,最好还是在日常管理中尽量减小分蜂热的产生。

如果是利用木桶式养殖,总的来说,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就算在巢门安装防逃片,也没有什么太好的效果,安装后,虽然可以避免老蜂王携带蜂群飞逃,但是随着多个蜂王出台,新王杀死老王后会相互攻击,刺杀,剩下的一只蜂王也伤痕累累,为后期的繁殖埋下了隐患了。

且如果一直安装,还会给新王交尾带来麻烦,蜂王无法交尾,就算在后期会产卵,所产的卵孵化出来也是雄蜂。

蜜蜂发生分蜂现象,多是在蜂群内蜜蜂达到一定数量后,现有的巢房已不利于更多的蜜蜂居住,从而刺激蜜蜂产生分蜂情绪,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将蜂巢内的蜂房取出一部分放入新箱中,将剩余的部分搬离,这样做能有效的减少分蜂热的发生。

如果是活框式养殖,只要人不懒,勤于检查,基本上不会发生分蜂现象,分蜂最主要的条件是蜂箱内有两个或以上,蜂王出现或即将出现,活框式养殖由于方便检查,能够及时发现蜂王台的出现,及时去除,从而避免了分蜂现象的发生,就是有也非常的少,如果一旦发生了分蜂情况,要尽量查找到分蜂群,查看出王情况,去除多余的蜂王和王台,尽量避免后期打斗伤亡现象的发生。

自然分蜂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自然分蜂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2020年7月养蜂技术饲养管理17自然分蜂的原因及控制措施王家荣丨文黑龙江双鸭山市友谊县农垦红兴隆局直希望社区厂融路U楼西二单元东一室自然分蜂是蜜蜂种群繁殖现象,人们在饲养蜜蜂过程中想方设法培养强大的采集群以取得蜂产品高产,但事违人愿,产生分蜂热,影响养蜂生产,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应注意防范。

_、自然分蜂的原因仁种性退化自然界物种进化规则是优胜劣汰,人类饲养蜜蜂受自然条件和种性的影响,有些蜂场自产自繁,近亲交配,年复一年蜂王产卵力衰减,工蜂个体变小,采集力下降。

为了省钱不重视良种的引进和更新,导致生产力下降,养蜂收益减少。

2.蜂王衰老健康的新蜂王每昼夜可产卵1200-1500粒,巢脾产卵到边到角。

而老蜂王产卵量较新王大幅下降,加之巢内密集幼蜂过多,蜂王物质减弱。

老王产卵量满足不了工蜂哺育力,控制工蜂卵巢能力下降,导致部分工蜂培育王台和雄蜂,蜂群做好分蜂准备。

3.缺少产卵巢脾蜂巢内缺少产卵和储蜜的空间,不能充分发挥蜂王产卵力和工蜂采集力时,工蜂无事可做,拥挤在巢内也会产生分蜂热。

4.蜂巢密集通风不良工蜂拥挤在巢内,蜂王衰老蜂王物质传播不周全,控制能力减弱,部分工蜂把工蜂房改造成自然台基,迫使蜂王在台基内产卵。

巢门过小,蜂路过小,蜂箱前后通风窗开小,没有采取遮阴措施,蜂箱在强烈阳光暴晒,箱内蜜蜂密集而产生分蜂热。

巢内幼虫和青壮年蜂多,没有及时加础扩巢,巢内闷热拥挤,也会导致分蜂热出现。

二、控制分蜂热措施养蜂要勤于箱外观察,尤其是在分蜂期,观察采集蜂是否正常带粉回巢等。

如果发现巢门前蜜蜂拥挤,出现怠工现象,巢门前形成蜂胡子,应打开蜂箱检查蜂群。

提起巢脾,若巢脾下方形成蜂坠,脾上有自然王台和雄蜂房,表明在2~3星期前就已产生分蜂热,要立即采取措施消除分蜂热。

4.优良种王每隔两年应提前购买产卵力强、分蜂性弱、能维持强群的黄色品系的母本种王和东北黑蜂父本种王。

培育父本种王与母本蜂王同等重要,尽量让种蜂王养精蓄锐,移大卵育壮王,移虫后必须进行奖励饲喂。

自然分蜂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自然分蜂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2021年第4期 吉林畜牧兽医·经验交流·JingYan JiaoLiu自然分蜂的原因及控制措施佟冲平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蜂业管理站,云南曲靖 655800到了每年春末秋初的时候,当蜂群发展到繁盛时期后就会出现自然分蜂的现象。

自然分蜂是蜂群在繁衍时的一种本能的行为,但是会对生产造成较大影响,所以养殖者都会用人工分蜂的方式来分蜂。

1 自然分蜂的原因1.1 蜂种退化即便是相同的品种,但是因为长期发生近亲交配的缘故,蜂种品种发生退化,不再能够维持大群的状态,容易产生自然分蜂。

1.2 内部因素从产生自然分蜂的群体可以看出,老王群分蜂率明显高于新王群,其主要的原因是由于老王的生理机能已经开始逐渐发生退化,激素分泌大大降低,当群体的结构出现一定程度的改变,幼蜂数量过多时就会发生分蜂。

1.3 自然条件从时间上可以看出,南方地区的分蜂月份是在3~4月份,北方地区主要是在5~6月份。

从其他因素来看,温度的变化是产生分蜂情况的外部因素之一。

1.4 数量过多蜂群群势过于强大,隔板、箱壁、箱盖上面全都是数量众多的蜜蜂,箱巢内已经没有足够的空间,空气流通不畅,箱巢温度越来越高,变得闷热。

2 对自然分蜂的控制方法2.1 培育产卵快、维持大群的蜂王有高产量的蜂群,在一般情况下都是产卵较快、能够维持大群的蜂群,这是养殖者有目共睹的。

但是如何才能够培育出品质优秀的蜂王不是每一个养殖者都清楚。

因为不同种类的生物学差异,区域、气候等不同的差别,都会影响蜂王的培育。

实践表明,在北方区域,利用黄色的种类与黑色种类蜜蜂进行杂交,不管是维持大群还是抵御严寒等方面都能显示出种类互补所带来的杂交优势。

2.2 加强观察,采取应对措施蜂群在进行分蜂之前是有预兆的,所以养殖者在分蜂即将来临的时候要注意时刻观察蜂群的状态情况,当出现工蜂采集变得懈怠,出勤蜂数量减少,蜂王身体收缩,产卵直线下降等情况时,说明分蜂即将产生,此时要及时采取控制分峰的策略。

自然分蜂及其控制技术

自然分蜂及其控制技术

16APICULTURE OF CHINA自然分蜂及其控制技术廖子俊│文湖南桃源县城万和世家小区 5 栋墨缘蜂疗研究室,415700自然分蜂是蜜蜂群体繁衍的本能,简称分蜂。

它是蜜蜂的一种特殊繁殖方式,蜂王产卵,工蜂哺育,不断增加蜜蜂的数量。

蜂群分蜂前,先要培育一些雄蜂,接着筑造王台,哺育新蜂王。

当新蜂王快要羽化时,一部分蜜蜂便簇拥着老蜂王飞离蜂巢,把旧巢留给新蜂王和剩下的蜜蜂。

原来的一群蜂成了两群,增加的蜂群用来补偿由于饥饿、病害、敌害及其他原因造成的损失,保证种族的繁衍生存。

自然分蜂通常发生在春夏两季蜜源充足、蜂强子多的时期,南方的秋季也有部分蜂群可发生自然分蜂。

不同蜂种的分蜂特性有强有弱,同一蜂种的不同蜂群也存在差异。

这就是说,在分蜂的多发季节,只有部分蜂群会发生自然分蜂,还有些蜂群只出现过分蜂倾向。

一、分蜂原因分蜂的原因非常复杂。

蜂群筑造王台,蜂王在王台中产卵,是发生分蜂热(准备阶段)的具体表现。

促成分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群势强壮蜂群强壮,青幼年蜂逐日增多是分蜂的前提条件。

当年哺育的新蜂更替越冬蜂以后,群势迅速壮大,青幼年蜂用充足的王浆饲喂蜂王,促使蜂王大量产卵。

当蜂王的产卵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无法继续提高,哺育蜂分泌的王浆不能充分利用,蜂群变得骚动不安起来。

如果没有可供造脾的地方,它们就没有分泌蜂蜡筑造巢脾的机会,如果此时流蜜量不大,许多采集蜂只能滞留巢内无事可做,使得空间有限的蜂巢变得拥挤不堪,蜂王信息素的传播也受到了影响。

两年左右的蜂王所在的蜂群容易发生分蜂,因为它有一定的产卵力,分蜂以后能够保证种族的繁衍生存。

2.蜂巢拥挤巢内缺乏蜂王产卵的巢脾,限制了蜂王的产卵和哺育蜂的哺育,巢箱窄小,不能扩大,缺少蜜蜂栖息的地方导致蜂巢拥挤,空气流动不畅,巢温不断升高,蜂群经常处于骚动的状态。

在大流蜜期,如果没有存放花蜜的地方,蜜蜂也会怠工,甚至酝酿分蜂。

3.天气闷热春末的气温逐渐上升,温度的变化也会唤起蜂群的生殖本能,不大的流蜜可以促进蜂群发展,促使提前发生分蜂热。

蜜蜂的自然分蜂(下)

蜜蜂的自然分蜂(下)

蜜蜂的自然分蜂(下)
3.控制分蜂的措施蜂群在为大流蜜培育适龄采集蜂时期(主要蜜源流蜜期开始前45日到结束前30日)以及在大流蜜期发生自然分蜂会使群势减弱,没有力量采集和储葳多余的蜂蜜,这就会严重影响蜂蜜的产量。

只有在大流蜜期开始前的20日以内发生自然分蜂,才不会减少蜂群的采蜜量,但是分蜂群有飞逃的危险。

收捕分蜂群也很麻烦。

所以在发现蜂群造王台时就应采取控制措施。

(1)选育分蜂性弱的蜂群挑选不爱分蜂、能维持强群的蜂群作种蜂,人工培育蜂王。

使用一年龄的产卵力强的蜂王,随时淘汰衰老的产卵力弱的蜂王。

(2)加强管理着重提高蜂王的产卵量和增加蜜蜂的工作量。

在蜂群进入发展时期,用优质巢脾扩大蜂巢;蜂群发展到10框蜂7-8框子脾时,及时加上继箱扩大蜂巢,充分发挥蜂王的产卵性能。

在有蜜粉源时,进行造脾和生产蜂王浆。

在分蜂季节每7-9日检查一次蜂群,割除王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蜜蜂养殖自然分蜂的控制和处理
1、预防和消除分蜂热
预防自然分蜂,维持强群,提高蜂群的生产カ,是蜜蜂饲养管理的-项重要任务。

在饲养管理中,常采取措施。

预防和消除分蜂热。

在蜜粉源良好、蜂群繁殖迅速时,应适时加础造脾,扩大蜂巢,充分发挥蜂王的产卵カ和エ蜂的哺育カ,增加エ蜂的エ作负担。

个别强群封盖子脾较多,可抽调这些封盖子脾,换取弱群中的卵虫脾,加大强群的哺育负担,不使强群哺育カ过剩。

群势强大后,及早开始生产蜂王浆。

使过剩的哺育蜂分泌的蜂王浆得以利用。

生产蜂王浆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分蜂热的措施。

炎热季节,扩大巢门,改善蜂群通风,遮荫。

给蜂箱酒水降温等措施,对控制分蜂热,也有-定作用。

选用维持群势能カ较强的蜂种,用新王更换老、劣王等都能起到很好的维持强群和控制分蜂的目的。

但分蜂是蜂群的本性,当群势壮大到-定程度时,总会有分蜂热产生。

在分蜂热产生期,每隔8~9天检查-次蜂群,割除雄蜂。

毁掉自然王台。

可有效控制自然分蜂的发生。

如果蜂群出现分蜂热时,距下-个花期到来至少还有45天,并且蜂场不进行蜂王浆生产,可借强群产生分蜂热之机进行人エ分蜂,以增加蜂群数量。

蜜蜂养殖自然分蜂的控制和处理
2、自然分蜂的处理
自然分蜂如刚刚开始,蜂王尚未飞离蜂巢.可立即关闭巢门,打开蜂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