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防治法》解读

合集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来源:中国人大网 2018年8月31日 19:42:15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标准、普查和监测第三章预防和保护第四章风险管控和修复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农用地第三节建设用地第五章保障和监督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土壤污染,保障公众健康,推动土壤资源永续利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及管辖的其他海域从事土壤污染防治及相关活动,适用本法。

本法所称土壤污染,是指因人为因素导致某种物质进入陆地表层土壤,引起土壤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特性的改变,影响土壤功能和有效利用,危害公众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第三条土壤污染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分类管理、风险管控、污染担责、公众参与的原则。

第四条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保护土壤、防止土壤污染的义务。

土地使用权人从事土地开发利用活动,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减少土壤污染,对所造成的土壤污染依法承担责任。

第五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土壤污染防治和安全利用负责。

国家实行土壤污染防治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将土壤污染防治目标完成情况作为考核评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有土壤污染防治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负责人的内容。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土壤污染防治监督管理职责。

第七条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全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国务院农业农村、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林业草原等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林业草原等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我国土壤污染治理的政策和措施

我国土壤污染治理的政策和措施

我国土壤污染治理的政策和措施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治理土壤污染,以下将就我国土壤污染治理的政策和措施做详细介绍。

一、政策法规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作为治理土壤污染的法律依据,强调了预防为主、源头控制等原则,对土壤环境的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法规支持。

此外,政府还颁布了《土壤环境管理办法》等相关配套法规,为土壤污染治理提供了规范和指导。

二、监测评估为全面了解土壤污染状况,我国建立了国土资源调查监测体系,开展土壤污染状况的监测和评估工作。

通过密集的监测网络和高效的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土壤污染问题,为有效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修复技术针对不同类型的土壤污染,我国积极开展土壤修复技术研究与应用。

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修复技术手段,如土壤热解、修复植物等,通过技术手段改善土壤质量,减少环境风险,实现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产业转型政府鼓励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向清洁生产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减少土壤污染源头。

通过政策引导和经济激励,实现产业的绿色转型,为减少土壤污染提供了长期解决之策。

五、社会参与我国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土壤污染治理工作,通过开展环保宣传教育、组织志愿者服务等形式,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环境保护事业。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推动全社会的环保意识提升,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总而言之,我国在土壤污染治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工作力度。

相信在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土壤环境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为保护土壤环境出一份力,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

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解读

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解读

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解读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2017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解读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2017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解读《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已于2016年12月27日由环境保护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

下面是对条例的相关解读:问:《办法》出台有哪些背景和意义?答:一是土壤环境管理工作需要。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大量工矿企业关闭搬迁,原有地块作为城市建设用地被再次开发利用。

根据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果,污染地块及周边土壤环境问题突出。

污染地块再次进行开发利用前未经土壤环境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治理与修复,直接开发建设居民住宅或商业、学校、医疗、养老机构等公共设施用房,将对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安全隐患。

制定本《办法》是防范污染地块环境风险、保障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的环境安全、加强污染地块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的需要。

二是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要求,实施建设用地准入管理,防范人居环境风险,明确管理要求,落实监管责任,严格用地准入,在2016年底前发布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

三是细化《环境保护法》规定。

《环境保护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国家加强对大气、水、土壤等的保护,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调查、监测、评估和修复制度”。

四是完善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中缺少专门的污染地块相关规定,已有的相关规定尚不能满足对疑似污染地块和污染地块相关活动及其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需要,本《办法》制定并实施可以为加强污染地块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提供支撑,为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工作摸索经验。

问:《办法》的总体考虑是什么?答:一是明确监管重点。

由于污染地块类型复杂和底数不清,相关监督管理工作任务重,基础薄弱,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当前环境风险高的污染地块进行优先管理,以便积累经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土壤污染,保障公众健康,推动土壤资源永续利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及管辖的其他海域从事土壤污染防治及相关活动,适用本法。

本法所称土壤污染,是指因人为因素导致某种物质进入陆地表层土壤,引起土壤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特性的改变,影响土壤功能和有效利用,危害公众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第三条土壤污染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分类管理、风险管控、污染担责、公众参与的原则。

第四条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保护土壤、防止土壤污染的义务。

土地使用权人从事土地开发利用活动,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减少土壤污染,对所造成的土壤污染依法承担责任。

第五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土壤污染防治和安全利用负责。

国家实行土壤污染防治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将土壤污染防治目标完成情况作为考核评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有土壤污染防治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负责人的内容。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土壤污染防治监督管理职责。

第七条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全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国务院农业农村、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林业草原等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林业草原等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八条国家建立土壤环境信息共享机制。

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农业农村、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水利、卫生健康、林业草原等主管部门建立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构建全国土壤环境信息平台,实行数据动态更新和信息共享。

土壤污染防治法解读

土壤污染防治法解读

土壤污染防治法解读土壤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化工厂、农业生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保护土壤生态系统和人民健康,我国于2018年10月1日正式实施了《土壤污染防治法》。

本文将对该法进行解读,详细介绍其主要内容和实施意义。

一、土壤污染防治法的主要内容1. 法律适用范围:土壤污染防治法适用于我国境内的土地资源和土壤环境保护工作,保护和改善土壤环境质量,预防、控制和修复土壤污染。

2. 定义和分类:法律明确了土壤污染的定义,并对土壤污染进行了分类,分为农业面源污染、工业面源污染、城市面源污染和自然源污染。

3.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法律规定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对土壤中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污染物的限制排放标准进行了明确,以保护土壤环境质量。

4. 排污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强调了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取得土壤污染排放许可证,对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土地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5. 土壤污染调查和监测:法律要求制定土壤污染调查监测计划,加强土壤污染源调查,建立土壤环境监测网络。

6. 预防与治理措施:法律规定了预防与治理土壤污染的措施,包括建立土壤污染防治基金,推动农田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加强农药、化肥的安全使用等。

7. 法律责任:法律明确了对违反土壤污染防治法的责任追究和处罚措施,对违法行为进行了明确的处罚力度。

二、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实施意义1. 加强土壤保护和修复: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出台,将有力地推动土壤保护和修复工作的开展,通过加强管理和监测,减少土壤污染源的排放和扩散,促进土壤的恢复和修复。

2.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土壤污染防治法通过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和排污许可制度,引导合理的土地利用,减少高污染产业对土壤的影响,促进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3. 保护人民健康和生态环境: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实施将有效保护人民的生活和健康,减少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同时也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护。

环境污染防治的基本法律制度

环境污染防治的基本法律制度

环境污染防治的基本法律制度
环境污染防治的基本法律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法律法规:
1.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是我国基本的环境污染防治法律,
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目标,明确了国家和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职责和权限,对环境污染控制、环境监测和环境质量标准等进行了规范。

2.大气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主要针对空气污染,规定
了大气环境质量目标和排放标准,要求工业企业和机动车辆等进行减排措施,推动大气污染治理。

3.水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主要用于管理和控制水体污染,规定了各种水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和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相关单位和个人进行水污染治理和减排措施。

4.土壤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是我国最新颁布的环境保
护法律,主要用于管理和控制土壤污染。

该法规定了土壤环境质量和农用地质量标准,要求对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的土壤进行监测和治理。

5.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主要用
于管理和控制固体废物的产生、利用和处置,规定了固体废物的分类、包装、贮存、运输和处置要求,推动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6.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法主要用于评估和管理开展
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环境防治措施和建议。

这些法律法规构成了环境污染防治的基本法律制度,为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提供了法律保障。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相关法律、制度、标准汇总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相关法律、制度、标准汇总
HJ 350-2007
?作废
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HJ 332-2006
土壤质量监测方法土壤质量 总砷的测定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GB/T 17134-1997
土壤质量 总汞的测定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7136-1997
土壤质量 总砷的测定 硼氢化钾硝酸银分光光度法
GB/T 17135-1997
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土壤修复效果评估技术导则
HJ 25.5-2018
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
部令 第3号
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
部令 第42号
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
部令 第46号
关于发布《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技术指南》的公告
公告 2017年 第72号
关于印发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系列工作手册的通知
HJ 695-2014
土壤 有机碳的测定 燃烧氧化滴定法
HJ 658-2013
土壤 氧化还原电位的测定 电位法
HJ 746-2015
土壤 水溶性和酸溶性硫酸盐的测定 重量法
HJ 635-2012
土壤 水溶性氟化物和总氟化物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
HJ 873-2017
土壤 氰化物和总氰化物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
污染地块修复技术指南-固化/稳定化技术(试行)(征求意见稿)
污染地块风险管控技术指南-阻隔技术(试行)(征求意见稿)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试行)
HJ 964-2018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技术规范(二次征求意见稿)
已经出
土壤质量评价标准温室蔬菜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HJ 333-2006
展览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暂行)

(完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完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土壤污染防治监督管理职责。
第七条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全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国务院农业农村、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林业草原等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林业草原等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七章 附 则...............................................................................................................16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土壤污染,保障公众健康,推动土壤资源永续利用,推进生态文明合作。
第十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新闻媒体应当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宣传教育和科学普及,增强公众土壤污染防治意识,引导公众依法参与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第二章 规划、标准、普查和监测
第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
省级人民政府对国家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对国家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的地方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地方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应当报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
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是强制性标准。
国家支持对土壤环境背景值和环境基准的研究。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及管辖的其他海域从事土壤污染防治及相关活动,适用本法。

2019浅谈《土壤污染防治法》学习资料

2019浅谈《土壤污染防治法》学习资料

什么是
土壤污染?
土 壤 污 染
土壤污染危害
土壤污染特点
隐蔽性、滞后性 累积性 不均匀性 难可逆性
艰巨性,修复周期长、治理成本高
土壤 污染 事件
著名的武汉“赫山地块”事件。赫山地块位于武汉市汉阳区琴台大
1 道与京广铁路线交会处,紧邻武汉市中心,总面积约242亩。该地块
曾在2006年挂牌出让,由武汉三江航天房地产公司以4.055亿元的价 格竞得。该地块 在 2007年年初开工建设进行桩基作业时,工人挖到 深层土壤,陆续出现中毒反应,严重者出现倒地昏迷,经检测发现 这是一块“毒地”。
1、土壤污染防治规划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
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 当会同发展改革、农业农村、自然资源、住房城乡 建设、林业草原等主管部门,根据环境保护规划要 求、土地用途、土壤污染状况普查和监测结果等, 编制土壤污染防治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 布实施。
浅谈《土壤污染防治法》
2019年8月19日
一 防治法出台背景 二 土壤污染防治主要工作环节 三 土壤污染防治法工作制度 四 强化责罚
一 防治法出台背景
土壤污染
俗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土壤是“生命之基、万物之母“。干净的土壤,是保障农产品质量 安全、人居环境安全的重要前提。
是指因人为因素导致某种物质进入陆地表层土壤,引起土壤化 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特性的改变,影响土壤功能和有效利用, 危害公众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重点监测
3、制定风险管控标准
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根据土壤污染状况、 公众健康风险、生态风险和科学技术水平, 并按照土地用途,制定国家土壤污染风险管 控标准,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标准体系建设。

《土壤污染与防治》洪坚平主编 复习资料

《土壤污染与防治》洪坚平主编 复习资料

《土壤污染与防治》复习资料第一章1、概念:环境问题、环境破坏、环境干扰、环境污染、土壤污染环境问题:狭义的环境问题指的是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作用下,人们周围环境结构和状态发生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变化。

广义的环境问题指的是任何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和状态的变化,其产生的原因包括人为方面的,也包括自然方面的。

环境破坏:主要指人类的社会活动引起的生态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它们导致了环境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环境干扰:指的是人类活动所排出的能量进入环境,达到一定的程度,产生对人类不良的影响。

环境污染: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称为“环境污染”,常简称“污染”。

土壤污染:指人类活动引起的物质和能量输入土壤,并引起结构或“和谐”受到损害,人体健康受到伤害,资源和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对环境的合理使用受到干扰。

2、当前环境问题的特点。

①已是全人类所面临的共同性问题;②已从局部扩展到区域甚至全球,从地表延伸到高空及地下,呈立体态;③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④具有明显的地域性;⑤已严重损害人类的健康与福利,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

3、环境问题的分类。

(1)原生环境问题:火山、地震、台风等;(2)次生环境问题:①环境破化(水土流失、沙漠化、盐渍化、物种灭绝等);②环境污染与干扰(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振动、电磁波干扰、热干扰等)4、环境破坏的分类。

按对象性质可分为两类,生物环境破坏和非生物环境破坏。

5、目前主要的土壤污染问题。

(1)能源的开发利用导致的土壤环境污染问题。

(2)工业的发展出现三废超标排放,导致土壤资源的污染。

(3)农业生产的自身污染。

6、土壤污染的特点及危害。

特点:①隐蔽性和滞后性②累积性和地域性③不可逆转性(重金属及一些有机物)④治理难而周期长危害:①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

环境保护法法规解读

环境保护法法规解读

环境保护法法规解读作为现代社会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对环境的保护负起责任。

为了确保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各国都采取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在中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中国环境保护法法规进行详细解读,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些法律法规。

环境保护法的重要性对于环境保护法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

1. 保护自然资源环境保护法的首要目标是保护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

通过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我们可以确保资源的长期可持续利用,为后代子孙留下更好的生存环境。

2. 预防环境污染环境保护法还致力于预防环境污染。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通过制定环境保护法,我们可以规范工业企业和个人的行为,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以保护环境和人类的健康。

3. 加强环境治理环境保护法的实施可以加强环境治理。

环境治理是指通过合理的规划、管理和监测,改善环境质量,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过程。

通过环境保护法的制定和实施,我们可以建立起健全的环境保护体系,加强对环境污染的监管,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中国环境保护法法规概述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中国环境保护领域的基本法律。

该法于1989年颁布,并经历了多次修订。

该法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目标和任务,明确了政府、企业和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是为了保护大气环境、防治大气污染,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法律。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旨在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存环境。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制定是为了保护土壤资源,防治土壤污染,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存环境。

2019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

2019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

2019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标准、普查和监测第三章预防和保护第四章风险管控和修复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农用地第三节建设用地第五章保障和监督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土壤污染,保障公众健康,推动土壤资源永续利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及管辖的其他海域从事土壤污染防治及相关活动,适用本法。

本法所称土壤污染,是指因人为因素导致某种物质进入陆地表层土壤,引起土壤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特性的改变,影响土壤功能和有效利用,危害公众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第三条土壤污染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分类管理、风险管控、污染担责、公众参与的原则。

第四条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保护土壤、防止土壤污染的义务。

土地使用权人从事土地开发利用活动,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减少土壤污染,对所造成的土壤污染依法承担责任。

第五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土壤污染防治和安全利用负责。

国家实行土壤污染防治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将土壤污染防治目标完成情况作为考核评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有土壤污染防治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负责人的内容。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土壤污染防治监督管理职责。

第七条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全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国务院农业农村、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林业草原等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林业草原等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土壤污染防治法解读

土壤污染防治法解读

《土壤污染防治法》解读土壤是构成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工业生产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同时也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人居环境安全的重要前提。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起步晚、基础弱,未建立起完备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律制度体系,土壤防治工作面临标准不健全、措施不具体、责任不明晰、监管缺依据等问题。

2018年8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土壤污染防治法》是我国首次制定土壤污染防治的专门法律,填补了我国污染防治立法的空白,完善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污染防治的法律制度体系,《土壤污染防治法》的正式实施,意味着我国大气、水、土壤三大环境领域的污染防治法已经全部齐备。

该法就土壤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则、土壤污染防治基本制度、预防保护、管控和修复、经济措施、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等重要内容做出了明确规定。

一、落实土壤污染防治的政府责任《土壤污染防治法》第五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土壤污染防治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将土壤污染防治目标完成情况作为考核评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有土壤污染防治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负责人的内容。

《土壤污染防治法》第七条确立了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同时,由各级农业、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林业等其他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的部门管理体制,以避免“九龙治水、多头管理”可能导致的监管真空弊端。

二、建立土壤污染责任人制度《土壤污染防治法》在“谁污染,谁治理”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通过理顺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过程中相关主体的责任、强化污染者责任,促使土壤污染防治追责主体更加明确。

《土壤污染防治法》第四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防止土壤污染的义务;同时,鉴于土壤污染防治的特殊性,《土壤污染防治法》特别强化了土地使用权人从事土地开发利用活动时的保护土壤义务,规定其应当对可能污染土壤的行为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防止或者减少对土壤的污染;《土壤污染防治法》在第四十五条中确立了按照土壤污染责任人、土地使用权人和政府的先后顺序承担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义务的基本制度框架,并且在第四十七条规定,土壤污染责任人变更的,由变更后承继其债权、债务的单位或者个人履行相关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义务并承担相关费用。

土壤与地下水自行监测政策与技术解读

土壤与地下水自行监测政策与技术解读

第八十六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者其他 负有土壤污染防治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产整治:
(一)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未制定、实施自行监测方案,或者未将监测数据报生态环境
主管部门的;
(二)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
①土壤监测点: a)布点数量与位置:每个重点设施周边布设1~2个土壤监测点,每个重点区域布设2~3 个土壤监测点,监测点数量及位置可根据设施大小或区域内设施数量等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土壤监测点应兼顾考虑设置在雨水易于汇流和积聚的区域。 b)采样深度:土壤一般监测应以监测区域内表层土壤(0~0.2 m处)为重点采样层,开 展采样工作,采样深度应扣除地表非土壤硬化层厚度;
(七)建设和运行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固体废物处置设施,未依照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
要求采取措施防止土壤污染的。
有前款规定行为之一的,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有前款第二项、第四项、第
五项、第七项规定行为之一,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七条 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生产经营用地的用途变更或者在其土地使用权收回、 转让前,应当由土地使用权人按照规定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应 当作为不动产登记资料送交地方人民政府不动产登记机构,并报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 管部门备案。
2、监测点位设置: 监测点位应布设在重点设施周边并尽量接近重点设施。可根据重点区域内部重点设施的
分布情况,统筹规划重点区域内部监测点位的布设,布设位置应尽量接近重点区域内污染 隐患较大的重点设施。监测点位的布设应遵循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且不造成安全隐患与二 次污染的原则。企业或邻近区域内现有的地下水监测井,如果符合本指南要求,可以作为 地下水对照点或污染物监测井。(土壤与地下水均须设置至少1个对照点,了解背景值); (如何合理布设点位,客观反映土壤、地下水污染程度与范围,同时减少点位布设,节约 成本)。

土壤污染防治法解读

土壤污染防治法解读

3 有哪些土壤污染 风险管理要求
新增哪些土壤污染风险管理制度-1
建立土壤污染防治政府责任制度
实施土壤污染防治目的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采用向人大报告、约谈、行政 处分等措施,加强政府问责力度;同步,强化部门联动机制,环境保护部门对土 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农业农村、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林 业草原等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 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土地使用权人实际承担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旳,
也能够申请,这项要求主要是为了处理历史遗留问题

,例如原始用途为工业用地、目前为居住性质旳污染
地块治理和修改。
4 因为基金怎么建还未明确,只提到了鼓励和提供社会各
类捐赠,详细管理方法由财政部会同生态环境部、农业 农村、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林业草原等主管部门 制定。
存在有毒有害物质旳储罐、管道
或者建设有污水处理池、应急池、
固体废物处置设施等存在土壤污
3
染风险设施旳企业。例如危险废 物经营单位、垃圾填埋场、垃圾
焚烧设施、污水集中处理设施、
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原油储运
管道设施、加油站、尾矿库等。
企业应该怎样应对
建立土壤污染防犯体系
加强内部管理,按照上述第3 章旳各项要求结合企业本身情 况建立责任人制度/土壤污染 调查/监控/风险管控等制度, 将土壤污染防治纳入环境风险 防控体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 旳要求建设和运营污染治理设 施,确保要点污染物稳定达标 排放,并开展用地土壤环境监 测,以预防生产活动对有关旳 土壤环境造成污染。
旳情况对拟建项目可能旳不利影响(环境质量、人体健康、财产安全等)。
《土壤污染防治法》变化了这一思维定式,第五十九条要求,有土壤污染风险

土壤污染防治法解析

土壤污染防治法解析

土壤污染防治法解析一、土壤污染的背景与严重性土壤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农作物生长与发育的基础。

然而,在工业发展、农业生产以及城市化进程中,土壤污染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普遍难题。

土壤污染不仅对人类的健康和食品安全造成威胁,还对生态环境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二、土壤污染防治法的法定基础和目标1. 法定基础2018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正式实施,成为了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依据。

该法明确了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义务,规定了土壤环境质量监测、评估与修复要求,加强了土壤污染防治的管理体系。

2. 目标土壤污染防治法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其中包括:(1)减少土壤污染物输入,控制污染源头。

(2)加强土壤环境监测,提高监测能力与水平。

(3)建立土壤环境保护与修复基金,推动土壤修复工作。

(4)加强对土壤污染相关知识的普及与宣传,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土壤污染防治法的主要内容与要求1. 污染源管控土壤污染防治法要求各级政府建立、完善土壤污染源清单,对重点行业和区域进行监管,并实施排污许可制度。

同时,该法还明确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措施,以及责任追究机制,以维护土壤环境的公共利益和生态安全。

2. 监测与评估根据土壤污染防治法规定,各级政府应当建立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定期进行全面监测和评估。

监测内容包括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主要污染物的浓度、分布及其对人体、生态系统的风险程度等。

基于评估结果,政府将有针对性地制定土壤环境保护与修复措施。

3. 修复与保护土壤污染防治法要求各级政府建立土壤环境保护与修复基金,用于推动土壤修复工作的开展。

同时,该法还明确了土壤修复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加强了土壤修复工作的规范性。

四、土壤污染防治法的意义与挑战1. 意义《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实施对于保护土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加强对土壤污染的管控和修复,可以降低土壤污染对人类健康和农产品安全的风险,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和生活品质。

土壤污染防治法解读与案例分析

土壤污染防治法解读与案例分析

治理与修复制度
01
02
03
污染者担责
明确污染者承担土壤污染 治理与修复的主体责任, 鼓励企业采取主动措施进 行治理和修复。
分类施策
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程度 的土壤污染,制定差异化 的治理与修复方案,确保 治理效果和经济可行性。
公众参与
加强公众对土壤污染治理 与修复工作的参与和监督 ,保障公众知情权和参与 权。
土壤污染防治法解读 与案例分析
REPORTING
• 土壤污染防治法概述 • 土壤污染防治法核心内容 • 土壤污染防治法实施现状与挑战 • 案例分析:成功实践及启示 • 挑战与对策建议 •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展望
目录
PART 01
土壤污染防治法概述
REPORTING
立法背景与意义
土壤污染严重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生 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PART 04
案例分析:成功实践及启 示
REPORTING
案例一:某地区土壤污染治理经验分享
背景介绍
治理措施
该地区土壤污染严重,对生态环境和人体 健康造成威胁。
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制定土壤污染 防治规划、加强污染源监管、推广土壤修 复技术等。
治理成效
经验启示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该地区土壤污染得 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禁不止。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议
制定专门土壤污染防治法
针对土壤污染问题,制定专门的土壤污染防治法,明确各方责任 和义务,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完善相关配套法规
建立健全与土壤污染防治法相配套的法规、规章和标准体系,确保 法律的有效实施。
加强法律宣传和培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污染关乎食品安全、健康安全和环境安全,但是由于隐蔽性、滞后 性和累积性,对其规制的法律出台,相对于我国最早的污染防领域的立法 ,即1984的《水污染防治法》,整整晚了34年!这部耗时12年、共7章 99条的《土壤污染防治法》有哪些主要内容,企业如何有效应对,下面将
更加注重惩处的有效性和人性化。一方面加大惩处力度,显著提高了违法成
本。譬如对出具虚假调查报告、风险评估报告、风险管控效果评估报告、修复
2
效果评估报告的单位和委托人,提高了处罚上限,并且规定恶意串通,出具虚 假报告,造成他人人身或者财产损害的,应当与委托人承担连带责任。多处提
高了罚款限额,有的是“二十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有的甚至到了“五十万元
4 罚责条款如何强化
强化 罚责
加大处罚力度,彰显法律威慑力
加大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依照本法规定行使监督管理权的部门的直接负
1
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处罚力度。《土壤污染防治法》第八十 五条明确规定“依照本法规定应当做出行政处罚决定而未做出的,上级主管
部门可以直接做出行政处罚决定”,进一步加大了对相关责任人的行政处罚
■运用了类型化的方法和技巧
按照土壤污染程度和相关标准,将农用地划分为优先保护类、安全利用类和严 格管控类,对农用地进行分类管理,分类施策,而不是简单僵化地“一刀切” 。
■环境保护的思维模式有了重大转变 此前,很多环境立法基本上偏于重视生产生活行为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注重通 过规划制度、环评制度、许可证制度等进行规制,没有或很少关注已有环境的 状况对拟建项目可能的不利影响(环境质量、人体健康、财产安全等)。《土 壤污染防治法》改变了这一思维定式,第五十九条规定,有土壤污染风险的建 设用地地块,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变更前应当按照 规定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进步。”
1
2
整体 特点 3
4
■调整立法框架,注重风险规制
按照“总则——规划、标准、普查和监测——预防和保护——风险管控和修 复——保障和监督——法律责任——附则”的逻辑框架进行制度设计。将“ 监督”与“保障”的内容合于一章,并后移至“法律责任”一章之前。
■树立和贯彻了风险规制的思维 专门用一章对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土壤污染风险评估、风险管控、修复、风险 管控效果评估、修复效果评估、后期管理等风险规制的内容进行了全面规定。
土壤污染防治法出台背景
中国的土壤环境监测体系与大气、水相比总体滞后,尚未健全土壤环 境监测网络。土壤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土壤环境日常监管执法能 力总体不足。
在此背景下2018年8月31日,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 次会议全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以下简称《土壤 污染防治法》),并将于2019 年1 月1 日起正式施行,这意味着大气、水 、土壤三大环境领域的污染防治法已全部齐备。
由土地使用权人实际承担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的
,也可以申请,这项规定主要是为了解决历史遗留问
题,比如原始用途为工业用地、现在为居住性质的污
染地块治理和修改。
4 由于基金怎么建尚未明确,只提到了鼓励和提供社会各
类捐赠,具体管理办法由财政部会同生态环境部、农业 农村、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林业草原等主管部门 制定。
《土壤污染防治法》解读
SEM RC部 2018年10月30日
1 防治法出台背景及整体框架 2 责任主体有哪些 3 有哪些土壤污染风险管理要求 4 罚责条款如何强化 5 企业应该如何应对
1 防治法出台背景及 整体框架
土壤污染危害
土壤污染特点
隐蔽性、滞后性 累积性 不均匀性 难可逆性
艰巨性,修复周期长、治理成本高
结束语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三大战役已全 面打响。随着土壤防治的立法,有关土壤污染的 监管将成为新的重点。对于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 企业来讲,提早进行防治,防患于未然是非常必 要的。
——The end——
土壤污染防治法》有关制度和措施的实施。
5 企业应该如何应对
《土壤污染防治法》将对哪些行业企业产生重大影响
有色金属矿采选、石 油开采行业规模以上
2
企业
其他根据有关规定纳 入土壤环境污染重点
4
监管单位名录的企业
事业单位。
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加工、化工
1
、焦化、电镀、制革等行业中纳 入排污许可重点管理的企业。
以上二百万元以下”。还多处规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
员,进行行政拘留。另一方面,又注重通过“责令改正”的运用(共有9 处),
强调对违法行为的遏制和改正,而不是一罚了事。
丰富了处罚种类。在“ 责令改正”“罚款”“责令整治”“ 责令改正或者责令限制生
3
产、停产整治”“ 责令拆除,处以罚款”“ 强制拆除”“ 责令停业、关闭”等的基础 上,增加“ 没收违法所得”,并在多处规定了“ 没收违法所得”处罚种类,保障《
建立土壤污染责任人制度
“污染者担责”是污染防治法律的主要原则,《土壤污染防治法》 规定了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防治土壤污染的义务。对于具体土壤污 染责任主体上述第2章已经说明。
建立土壤环境信息共享机制
各部门配合建立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构建全国土壤环境信息平台 。
新增哪些土壤污染风险管理制度-2
建立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监测制度
各部门配合每十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普查,同时,组织监测 网络,统一规划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站(点)的设置。 通过土壤污染监测系统的建 立,能够有效把握哪里有土壤污染、有何种污染,及时掌握土壤污染的动态变 化。
建立土壤有毒有害物质的防控制度
国家公布重点控制的土壤有毒有害物质名录,根据名录具体情况,各级政府 制定并公布本行政区域内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并建立 重点监管单 位的管理规定,从源头上预防土壤污染。
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的储罐、管道
或者建设有污水处理池、应急池
、固体废物处置设施等存在土壤
3
污染风险设施的企业。例如危险 废物经营单位、垃圾填埋场、垃
圾焚烧设施、污水集中处理设施
、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原油储
运管道设施、加油站、尾矿库等

企业应该如何应对
建立土壤污染防犯体系
加强内部管理,按照上述第3 章的各项要求结合企业自身情 况建立责任人制度/土壤污染 调查/监控/风险管控等制度, 将土壤污染防治纳入环境风险 防控体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 的规定建设和运营污染治理设 施,确保重点污染物稳定达标 排放,并开展用地土壤环境监 测,以防止生产活动对相关的 土壤环境造成污染。
防范土地出让、收回、续期 与开发的影响
现有的据点如存在土壤已经受 到污染的地块,土地使用权人 或土地使用权受让人应对污染 场地进行环境调查评估,并对 污染场地进行修复。企业如果 未能完成土壤的修复,则面临 着土地续期、出让及建设开发 不能的风险。
防范场地转让、公司并购中 的土壤污染责任风险
在商业并购中,涉及土地转让 的,收购方应聘请具备资质的 评估机构对场地的土壤环境进 行调查评估,以全面了解标的 土地的污染状况。 在土地转让合同或并购协议中 (包括资产收购和股权收购), 需明确约定土壤污染责任的承 担方,并对修复费用的承担问 题进行具体明确,同时还可对 担保以及赔偿等问题进行约定。
2 责任主体有哪些
在《土壤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责任人一词共出现29次,总结 起来主要包括以下13类:
3 有哪些土壤污染 风险管理要求
新增哪些土壤污染风险管理制度-1
建立土壤污染防治政府责任制度
实行土壤污染防治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采取向人大报告、约谈、行政 处分等措施,加强政府问责力度;同时,强化部门联动机制,环保部门对土壤污 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农业农村、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林业草 原等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 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建立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制度
《土壤污染防治法》不仅对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的条件、土壤污染 状况调查、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污染责任人变更的修复义务等内容进行 了规定,还针对农用地与建设用地两种不同类型土地涉及的土壤污染风 险管控和修复制度进行了分别规定。
新增哪些土壤污染风险管理制度-3
1
建立土壤污染防治基金制度 :设立中央土壤污染防治专 项资金和省级土壤污染防治 基金,主要用于农用地土壤 污染防治和土壤污染责任人 或者土地使用权人无法认定 的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 以及政府规定的其他事项。
基金分两类,一类是中央土壤污染防治专项 资金,另一类是省级土壤污染防治基金。
基金的用途分为三种,一是农用地土壤污染防
2
治,二是在土壤污染责任人或者土地使用权人 无法认定时,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三是
政府规定的其他事项。
3
对历史遗留污染地块问题的解决。对于该法生效之前 即2019年之前产生的、土壤污染责任人无法认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