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医药物治疗学脑血管疾病及其治疗
合集下载
常见脑血管疾病及药物治疗课件
TIA 抗凝治疗
• TIA 抗凝治疗:减少 TIA 发作频率,防止脑卒中 发生(目的)
• 药物:肝素钠、华法林、低分子肝素、新抗凝、 双香豆素
第十页,本课件共有45页
TIA 抗凝药物应用建议
• 抗凝治疗不作为常规治疗。 • 对于伴发房颤和冠心病的 TIA 患者,推荐使用抗
凝治疗 • TIA 患者经抗血小板治疗,症状仍频繁发作,可
关于常见脑血管疾病及药物治疗
nt Ischemic Attack, TIA:指某一区 域脑组织因血液供应不足导致其功能发生了短暂 的障碍。
第二页,本课件共有45页
TIA 临床特点: • 突然发作 • 病程短:一般 10~15 分钟,多在 1 小时内,最
尿激酶
• 制剂:人肾组织及新鲜尿液中提取 • 适应症:脑梗死症状发生 6 小时之内,排除颅内
出血 • 用法:100 万 IU ~150 万 IU,溶于生理盐水
100~200ml 中,持续静滴 30min
第二十五页,本课件共有45页
溶栓治疗建议
(1)对经过严格选择的发病3h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积 极采用静脉溶栓治疗。首选rtPA,无条件采用rtPA时,可用尿激
第二十三页,本课件共有45页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
• 制剂天然:组织中提取;人工:基因重组技术—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 适应症:脑梗死症状发生 3 小时之内,排除颅内 出血
• 用法:症状发生后尽快给予 ,最大量 90 mg。先 将 10%静推,剩余 1 小时内静滴。
第二十四页,本课件共有45页
第三阶段— 3~12 周阶段治疗
• 抗血小板聚集药改为预防剂量 • 继续应用改善组织代谢,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药
D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他汀治疗北京PPT课件
建立远程医疗和互联网医疗平台 ,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
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公众认知与自我保护能力
开展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教育活动,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自我 保护能力。
加强公众宣传和教育,普及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防治知识。
建立患者支持与互助平台,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和自我管理,提高生 活质量。
诊断
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如CT、MRI)和实验室检查等综合手段进行诊断 。
02
他汀类药物在急性缺血性脑血 管病中的血脂水平
他汀类药物能够抑制胆固醇合成过程中的 关键酶,减少胆固醇的合成。
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和总胆固醇水平,同时升高高密 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
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急性缺血性脑血 管病,如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 他汀治疗的疗效尚不完全明确,需要 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部分患者对于他汀治疗存在疑虑和误 解,需要加强患者教育。
04
北京地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他汀治疗的未来展望
加强基础与临床研究,提高诊疗水平
深入研究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 发病机制,探索新的诊疗方法。
改善预后
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发 生后,及时使用他汀类药 物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提高生活质量。
缩小梗死灶
一些研究发现,在急性缺 血性脑血管病发生后早期 使用他汀类药物可以缩小 梗死灶的面积。
他汀类药物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安全性
肝酶影响
他汀类药物可能会引起 肝酶升高,但大多数情 况下是轻微和一过性的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他汀治疗 北京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概述 • 他汀类药物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
脑血管疾病治疗方案
脑血管疾病治疗方案脑血管疾病是指由于血管病变或缺血缺氧引起的脑部疾病,包括脑出血、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
这些疾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因此,对于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案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
一、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脑血管疾病的基本治疗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少脑血管疾病的发作及其引起的后遗症。
常用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降压药、脑代谢增强剂等。
抗血小板药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及其衍生物的形成,从而减少脑血管疾病的发作。
降压药则能够协调人体的血压,避免血压过高或过低引起脑血管疾病。
而脑代谢增强剂则能够加速脑细胞的恢复,减轻疾病后遗症。
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最后手段。
主要包括脑动脉部分切断、颅内血肿清除和动脉瘤栓塞等。
脑动脉部分切断适用于脑动脉瘤或血管畸形等状况。
颅内血肿清除则适用于颅内出血等病变。
动脉瘤栓塞则是通过将栓子注入血管中,将动脉瘤与周围血管隔绝,从而减小其风险。
三、脉冲穿透低能量激光近年来,脸部皮肤紧致、祛痘等问题不断被提及。
其实,脉冲穿透低能量激光在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也有所应用。
该技术能够提高脑部的代谢,加速血液循环,增强脑细胞的再生能力,从而缓解疾病的影响。
该技术治疗方便、无创伤、无副作用等优点使其成为一种备受欢迎的治疗手段。
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案是多种多样的。
药物治疗能够有效地缓解症状,降低发作风险;手术治疗则是治疗最后的手段,需要严格评估下手术风险;而新技术的应用则为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希望大家在面对脑血管疾病的时候,能充分了解治疗方案,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案,从而得到最优的治疗效果。
脑血管疾病药物治疗学
有高血压病史 且正在服用降
压药物
• 如病情平稳,可于脑卒中24h后开始恢复使用降压 药物。
脑卒中后低血 压
• 应积极寻找和处理原因,必要时可采用扩容升压 治疗。
一般治疗
D10天,患者无发作肢体无力,无右侧肢体间断不自主 运动,病情好转出院。 出院后继续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0.1g,qd,阿托伐 他汀20mg,qn,氯吡格雷75mg,qd。三周后停用氯吡 格雷。
缺血性脑卒中表现
动脉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
•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多见于中老年人,动脉炎性脑梗死以中青年 多见
脑血管疾病特点
发病率 高
死亡率 高
致残率 高
四 高
复发率 高
脑血管疾病分类
根据病理性质分为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ICVD)和出血性卒中hemorrhagic stroke)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缺血性卒中(脑梗死) 脑血栓形成*70-80%
伴有主动脉弓动脉粥 样硬化斑块
• 推荐抗血小板及他汀类药物治疗。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危险因素控制:TIA危险因素有高血压、血脂异 常、糖代谢紊乱、肥胖、代谢综合征、缺乏体 力活动、营养不均、睡眠呼吸暂停、吸烟、饮 酒等。
• 其他:扩容、改善循环
存在低灌注,晶体液(如生理盐水和等张的复方氯化钠注射 液)和胶体液(如白蛋白、羟乙基淀粉、右旋糖酐和血浆等)
缓解。后患者至地坛医院就诊,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予醒脑静、
长春西汀静滴。于23时患者又出现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利,无
口角歪斜,约15分钟后自行缓解。今晨8:40患者又分别出现两次右
侧肢体无力,言语不利,无口角歪斜,均约20分钟后自行缓解。
脑血管疾病药物治疗
药物相互作用
1
药物A与药物B同时使用, 可能导致药物A的疗效降低
或药物B的副作用增加。
2
药物A与药物C同时使用, 可能导致药物A的疗效增加
或药物C的副作用降低。
3
药物A与药物D同时使用, 可能导致药物A的疗效降低
或药物D的副作用增加。
4
药物A与药物E同时使用,可 能导致药物A的疗效增加或
药物E的副作用降低。
脑血管痉挛
病因:血管壁损伤、神经调节紊乱、血管炎症等 症状: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等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血管扩张剂、抗凝血药物等
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吸烟、酗酒 等不良习惯,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
药物治疗方案
抗血小板药物
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 替格瑞洛: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 双嘧达莫: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 噻氯匹定: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 替罗非班: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
抗高血压药物组合: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 选择合适的药物组合, 以达到最佳降压效果。
药物治疗效果
改善症状
降低血压:减少 脑出血和脑梗死 的风险
改善脑循环:增加 脑血流量,改善脑 缺血症状
抗凝血:预防血栓 形成,降低脑梗死 的风险
改善认知功能:提 高记忆力、注意力 和思维能力
缓解头痛、眩晕等 症状:减轻患者的 痛苦和困扰
氯吡格雷: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 西洛他唑: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 依前列醇: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 奥扎格雷: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 依替巴肽: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
抗凝血药物
抗凝血药物的作用原理:通过抑 制凝血因子的活性,阻止血栓形 成
脑血管疾病药物治疗课件
RNAi技术
可改变基因表达,从而达到治 疗脑血管疾病的目的。
结语
保持健康
合理用药
请您与家人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采用科学的、系统的用药管理方 法,保证药物在合理、安全、有 效的范围内使用。
积极治疗
如出现脑血管疾病,请及时就医, 得到专业的的治疗方式。
对于同时使用多种药物的患 者,采取避免或减少多种药 物相互作用的措施。
3 注意用药不良反应
在用药过程中,注意及时发现、识别、评估和处理用药不良反应。
靶向治疗前沿
BMSCs
通过植入患者的骨髓组织产生 的干细胞,达到修复受损神经 细胞的效果。
逆行优选泵
通过支架植入患者颈内动脉中, 优选逆行灌注的方式,提高脑 血流量。
2
微创血管减压
通过脑外动脉导管进行脑动脉减压,降低动脉搏动压,从而防止大脑因血压而损伤。
3
颈内动脉支架
通过颈内动脉插入支架,达到血管扩张、器官供血的效果,改善脑缺血症状,提高血液的流 动性。
如何进行用药管控
1 合理用药
采用科学的、系统的用药管 理方法,保证药物在合理、 安全、有效的范围内使用。
2 避免多药种交互作用
脑血管疾病药物治疗课件
欢迎参加本次药物治疗课件,本课件旨在为您提供关于脑血管疾病的药物治 疗的全面知识。
脑血管疾病的定义
大脑解剖结构
脑卒中及其类型
大脑控制身体的各个部分的动作。 当大脑缺血或出现出血时,就称 为脑血管疾病。
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血管阻塞引 起的,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颅内 出血引起的。
风险因素
口服药物
抗血小板药物
如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聚集, 预防脑血管病发生。
脑血管疾病临床合理用药及药品PPT课件
当快速静点后,CSF中甘露醇的清除比血清 中清除慢,使甘露醇在CSF中滞留。其可增 加震颤及缺血区脑血流量,降低血浆粘度及 红细胞聚集性,增加红细胞变形性,从而保 护缺血区微循环。在改善微循环同时,也促 进了组织水平的氧转运,最终使脑动脉血管 反射性收缩,从而减少脑血容量,降低颅内 压。
甘露醇常用0.3g/kg-1g/kg静点。30分钟滴完, 大部分4h左右经肾脏排出。 故临床上4-6h用药一次 近年发现20%甘露醇250ml和125ml作用一样, 而125ml副作用更小。
甘露醇作用急速、强力 作用时间约3h 因不代谢,由肾脏排出,有反跳现象。 又因利尿作用,易引起水、电解质紊乱,肾 脏损害。
激素的应用
激素对血管源性脑水肿有效,但对脑卒中却 未见到有明显效果。且易出现消化道出血, 易感染,影响糖尿病控制,故对缺血性脑血 管病不用,对脑出血双盲法也未见道有效, 但有大量疗法可见到一过性有效的报告,对 重症例个别病人也有人用。
3. 其他
– 多存在体动脉硬化的基础疾患(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
脑栓塞
1. 临床症状
– 突然出现特定动脉支配区的局灶性神经症状,症状在几 分钟内完成,多包含大脑皮质病灶,常伴失语、失认等 大脑皮质症状 – 多伴轻度意识障碍 – 颈动脉可听到血管杂音
2. CT所见
– 发病1-2天内相当于责任病灶处可见到低密度灶 – 发病直后缺乏高密度灶但数日后可见低密度灶因有出血 性梗塞致高密度混在影
但有抗粥样硬化作用的HDL在脑梗塞病人其值较低 尤其是皮层枝梗塞与脂质代谢异常有关基本明确, 所以也应对脂质代谢异常干预 禁烟、矢量运动、减肥控制糖质过剩摄入、药物疗 法 饮食疗法:控制总热量给予低脂及低胆固醇饮食。 要求全部饮食脂肪含量应降到不超过总摄入热量的 30%。多吃含蛋白质及不饱和脂肪酸的饮食
脑血管疾病的药物治疗及进展研究生9
120
凝血酶 100 80 60 40 20 0 Xa因子
0
酶稀释(Enzyme dilution)
50
100
150
200
250
Ieko et al. J Thromb Haemost 2004;2:612 McCart. Ann Pharmacotherap 2002;36:1042–57 Esmon, ISTH 2005
实验证明黄酮类具有明显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凝血酶诱导的ca同济医院郭国际教授和他的研究生张永顺研究复方中药制剂的加工过程及对脑梗塞的治疗作用他们筛选出水蛭hirudo川芎rhizomachuanxiong银杏叶foliumginkgo三味中药配伍组成一个复方研究中药复方制剂的加工过程及对缺血性脑梗塞的治疗作用使其具备溶栓抗凝扩血管脑保护的功效然后分别对上述三味中药进行有效成分的提取和鉴定将提取物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及增溶剂制成复方制剂再对复方制剂中的有效成分进行鉴定证明复方制剂中的各种有效成分基本不变最后应用大鼠大脑中动脉梗塞和血栓形成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实验模型观察复方制剂对脑缺血面积和由缺血造成的行为障碍的影响同时进行了复方制剂抗血小板聚集的研究结果表明该中药复方制剂明显减少血栓形成后脑缺血面积并能抑制由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在同等剂量下脑保护作用强于单味中药银杏叶提取物抗栓作用强于水蛭提取物说明应用中药水蛭川芎和银杏叶配伍制成的复方制剂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该研究将会有良好的开发前景三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的优势互补降纤和溶栓治疗由于多数脑梗塞是血栓堵塞动脉所致因而理想的治疗方法是早期使闭塞的脑血管再开放在缺血组织出现坏死之前尽早清除栓子使缺血区的供血重建减轻神经组织的损害
北医药物治疗学血脂异常及其治疗[可修改版ppt]
血脂水平与冠心病患病风险 相关性
Crundy SM,Cleeman JI, Merz CN, et al. Implications of recent clinical trials for the 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 Adult Treatment Panel III guidelines. Circulation, 2004, 110:227-239.
Ⅴ
↑
↑ (-) 少见
易发疾病 胰腺炎 冠心病 冠心病 冠心病 冠心病 胰腺炎
• 按临床简易分型
血脂异常的分型
血脂异常的分型-病因
• 原发性血脂异常:
•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 家族性apoB缺陷症 • 家族性混合性血脂异常 • 家族性异常β-脂蛋白血症 • 多基因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 家族性脂蛋白(a)血症 • 家族性高甘油三酯血症
脂
血脂异常的检出
• 受检者在血脂检查前的最后一餐,忌进高脂肪食物及饮酒,并 应空腹12小时以上
• 首次检查发现血脂异常,应在2~3周内复查 • 复查仍属异常,可确立诊断
血脂异常重点检测对象
1. 已有冠心病、脑血管病或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者 2. 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者 3. 有冠心病或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家族史者,尤其是直系亲
血脂异常DYSLIPIDEMIA
▪ 脂质不溶或微溶于水,在血浆中必需与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 的形式存在
▪ 血脂异常实际上表现为脂蛋白异常血症 (Dyslipoproteinemia)
血脂(BLOOD-LIPID)
• 血脂是血浆中脂类物质的总称
血脂
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胆固醇 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临床特征:
突然发作 病程短:一般10~15 分钟,多在1小时内,最
长不超过24 小时; 恢复完全:不遗留症状和体征 易复发,常反复发作
北京大学药学院 聂
2011-10-14
30
病因与发病机制
▪ 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心脏疾患、血 液成分异常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等多因素促 成的临床综合征。
全国每年用于治疗脑血管病的费用估计要在100 亿元以上,加上各种间接经济损失,每年因本 病支出接近200 亿元人5
脑血管疾病
▪ 脑血管病(CVD)
各种血管源性脑病变引起的脑功能障碍
▪ 脑卒中(stroke)
急性脑循环障碍迅速导致局限性或弥漫性脑 功能缺损的临床事件
Validation and refinement of scores to predict very early stroke risk after transient ischaemic attack. Johnston SC, Rothwell PM, Nguyen-Huynh MN, Giles MF, Elkins JS, Bernstein AL, Sidney S. Lancet. 2007 Jan 27;369(9558):283-92.
北京大学药学院 聂
2011-10-14
37
TIA患者预后-ABCD2评分
▪ Age ≥ 60?
Yes +1
▪ BP ≥ 140/90 mmHg at initial evaluation? Yes +1
▪ Clinical Features of the TIA:
Unilateral Weakness +2 Speech Disturbance without Weakness +1
▪ Duration of Symptoms?
10-59 minutes +1 ≥ 60 minutes +2
▪ Diabetes Mellitus in Patient's History? Yes +1
Higher ABCD2 score predicts patients most likely to have true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Josephson SA, Sidney S, Pham TN, Bernstein AL, Johnston SC. Stroke. 2008 Nov;39(11):3096-8. Epub 2008 Aug 7.
10
北京大学药学院 聂 2011-10-14
11
脑的血液供应特点
▪ 血液循环丰富,无能量储备
两条供血途径:双侧颈内动脉和双侧椎动脉 侧支循环丰富:Willis环(基底动脉环) 血供丰富:占心输出的1/5
▪ 自动调节 ▪ 分布不均 ▪ 不同部位对缺血、缺氧损害的敏感性不同
北京大学药学院 聂
2011-10-14
椎动脉 椎基底动脉 小脑上动脉 大脑后动脉
半球后2/5、 脑干和小脑
两侧大脑前动脉经前交通动脉互相连接 大脑中动脉经后交通动脉与大脑后动脉相通
基底动 脉环
北京大学药学院 聂 2011-10-14
9
大脑前动脉 颈内动脉
大脑中动脉 后交通支
大脑后动脉
前交通支
基底动脉
椎动脉
北京大学药学院 聂 2011-10-14
▪ 40岁以上成年人定期体检,早发现房颤 ▪ 积极治疗房颤,预防卒中的发生
北京大学药学院 聂
2011-10-14
22
糖尿病
▪ 糖尿病是脑血管病重要的危险因素
▪ 有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应定期检测血糖, 必要时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糖化血 浆白蛋白。
▪ 首先控制饮食、加强体育锻炼, 2~3 个月血 糖控制仍不满意者,应选用口服降糖药或使用 胰岛素治疗。
30% 25% 20% 15% 10%
5% 0%
一个月
一年
五年
卒中
北京大学药学院 聂
2011-10-14
36
TIA患者预后
高度危险
• 颈动脉狭窄>70-99% • 同侧斑块溃疡 • 高度心脏栓子来源 • 半球TIA • 年龄>65 • 男性 • 上次TIA在24小时内 • 其他危险因素
低度危险
• 颈动脉狭窄<50% • 无斑块溃疡 • 无或轻度心脏栓子来源 • 非半球 TIA • 年龄<65 • 女性 • 上次TIA在6个月以上 • 极少或无危险因素
TC高于5mmol/L 的患者采用他汀类药物治 疗。TG 增高者选用贝特类药物治疗。
北京大学药学院 聂
2011-10-14
24
吸烟
▪ 劝吸烟者戒烟,Framingham研究显示戒 烟2年后卒中风险明显下降。
▪ 动员全社会参与,在社区人群中采用综 合性控烟措施对吸烟者进行干预。
▪ 促进各地政府部门尽快制定吸烟法规, 如在公共场所设立无烟区,仅在指定地 点可供吸烟,以减少被动吸烟的危害。
微栓子学说 脑血管痉挛学说 血液成分改变 血液动力学改变
其它
北京大学药学院 聂
2011-10-14
31
病因与发病机制
附壁血栓及 粥样硬化斑块
微栓子
血流
阻塞
小血管
血管狭窄
血管痉挛
症
缺 血 血流 症
状 缓 解
状
血液成分 改变
血流动力学 改变
北京大学药学院 聂
2011-10-14
32
临床表现
单眼黑矇
颈内动脉 系统表现
▪ 脑部影像学检查多无阳性发现; ▪ 经常发现动脉粥样硬化,脂质代谢紊乱
和血粘度增高的证据
北京大学药学院 聂
2011-10-14
34
治疗目标
▪ 近期目标:恢复足够的脑血流 ▪ 远期目标:阻止再发作 ▪ 最终目标:阻止脑梗死的发生,保护脑功能
北京大学药学院 聂
2011-10-14
35
TIA患者再次发生卒中的危险性
▪ 高血压 ▪ 心脏病 ▪ 糖尿病 ▪ 血脂异常 ▪ 吸烟 ▪ 酗酒 ▪ 肥胖 ▪ 缺乏体育锻炼 ▪ 其它: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颈动脉狭窄,药
物(避孕药)等
北京大学药学院 聂
2011-10-14
16
卒中风险评估
▪ Framingham卒中风险评估(FSP)
适用于一级预防 评估患者10年后卒中累积风险
▪ 中度高血压:饮食+生活方式+持续药物治疗
▪ 降压目标:
普通<140/90mmHg 合并糖尿病/肾病:<130/80mmHg 老年人收缩压<150mmHg,视情况而定
北京大学药学院 聂
2011-10-14
21
心脏病
▪ 各种类型的心脏病都与脑卒中密切相关, 调整其他血管危险因素后,单独心房颤 动可以使卒中风险增加3~4倍
北京大学药学院 聂
2011-10-14
27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
▪ 供脑血管病变引起的一过性或短暂性、 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
年 龄 特 征
发 作 性
短 暂 性
可反 逆复 性性
北京大学药学院 聂
2011-10-14
29
TIA特征
▪ 年龄、性别:TIA好发于老年人,男性多于 女性
▪ 目标:血糖控制空腹<7,非空腹<10mmol/L
▪ 糖尿病患者更应积极治疗高血压、控制体重和 降低胆固醇水平 。
北京大学药学院 聂
2011-10-14
23
血脂异常
▪ 血脂异常,尤其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 吸烟等其他危险因素者首先应改变不健康 的生活方式,并定期复查血脂。
▪ 改变生活方式无效者采用药物治疗。 ▪ 对既往有TIA、缺血性卒中或冠心病史,且
25
饮酒
▪ 对不饮酒者不提倡用少量饮酒来预防心脑 血管病;孕妇更应忌酒。
▪ 饮酒者一定要适度,不要酗酒
男性每日饮酒的酒精含量不应超过20~30g 女性不应超过15~20g
北京大学药学院 聂
2011-10-14
26
其他一级预防措施
▪ 干预颈动脉狭窄 ▪ 饮食与营养 ▪ 体力劳动 ▪ 肥胖 ▪ 代谢综合征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
2-Day Stroke Risk: 4.1%. 7-Day Stroke Risk: 5.9%. 90-Day Stroke Risk: 9.8%.
▪ 6-7 points: High Risk.
2-Day Stroke Risk: 8.1%. 7-Day Stroke Risk: 11.7%. 90-Day Stroke Risk: 17.8%.
对侧肢体和(或)面部无力、瘫 痪、麻木、感觉障碍、同侧单 眼失明、右侧偏瘫可伴失语
椎一基底动 脉系统表现
眩晕、共济失调、构音障碍、吞咽 困难、视野缺损,一侧或双侧肢体、 面部的运动和(或)感觉障碍。
跌倒发作
北京大学药学院 聂
2011-10-14
33
辅助检查
▪ 头颅CT、MRI;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脑 血管造影;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
Wolf PA, D’Agostino RB,Kannel WB et al. Cigarette smoking as a risk factor for stroke. The Framingham Study. JAMA,1988,259:1025-1029.
北京大学药学院 聂
2011-10-14
北京大学药学院 聂
2011-10-14
19
卒中危险因素干预
高发病率
突然发作 病程短:一般10~15 分钟,多在1小时内,最
长不超过24 小时; 恢复完全:不遗留症状和体征 易复发,常反复发作
北京大学药学院 聂
2011-10-14
30
病因与发病机制
▪ 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心脏疾患、血 液成分异常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等多因素促 成的临床综合征。
全国每年用于治疗脑血管病的费用估计要在100 亿元以上,加上各种间接经济损失,每年因本 病支出接近200 亿元人5
脑血管疾病
▪ 脑血管病(CVD)
各种血管源性脑病变引起的脑功能障碍
▪ 脑卒中(stroke)
急性脑循环障碍迅速导致局限性或弥漫性脑 功能缺损的临床事件
Validation and refinement of scores to predict very early stroke risk after transient ischaemic attack. Johnston SC, Rothwell PM, Nguyen-Huynh MN, Giles MF, Elkins JS, Bernstein AL, Sidney S. Lancet. 2007 Jan 27;369(9558):283-92.
北京大学药学院 聂
2011-10-14
37
TIA患者预后-ABCD2评分
▪ Age ≥ 60?
Yes +1
▪ BP ≥ 140/90 mmHg at initial evaluation? Yes +1
▪ Clinical Features of the TIA:
Unilateral Weakness +2 Speech Disturbance without Weakness +1
▪ Duration of Symptoms?
10-59 minutes +1 ≥ 60 minutes +2
▪ Diabetes Mellitus in Patient's History? Yes +1
Higher ABCD2 score predicts patients most likely to have true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Josephson SA, Sidney S, Pham TN, Bernstein AL, Johnston SC. Stroke. 2008 Nov;39(11):3096-8. Epub 2008 Aug 7.
10
北京大学药学院 聂 2011-10-14
11
脑的血液供应特点
▪ 血液循环丰富,无能量储备
两条供血途径:双侧颈内动脉和双侧椎动脉 侧支循环丰富:Willis环(基底动脉环) 血供丰富:占心输出的1/5
▪ 自动调节 ▪ 分布不均 ▪ 不同部位对缺血、缺氧损害的敏感性不同
北京大学药学院 聂
2011-10-14
椎动脉 椎基底动脉 小脑上动脉 大脑后动脉
半球后2/5、 脑干和小脑
两侧大脑前动脉经前交通动脉互相连接 大脑中动脉经后交通动脉与大脑后动脉相通
基底动 脉环
北京大学药学院 聂 2011-10-14
9
大脑前动脉 颈内动脉
大脑中动脉 后交通支
大脑后动脉
前交通支
基底动脉
椎动脉
北京大学药学院 聂 2011-10-14
▪ 40岁以上成年人定期体检,早发现房颤 ▪ 积极治疗房颤,预防卒中的发生
北京大学药学院 聂
2011-10-14
22
糖尿病
▪ 糖尿病是脑血管病重要的危险因素
▪ 有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应定期检测血糖, 必要时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糖化血 浆白蛋白。
▪ 首先控制饮食、加强体育锻炼, 2~3 个月血 糖控制仍不满意者,应选用口服降糖药或使用 胰岛素治疗。
30% 25% 20% 15% 10%
5% 0%
一个月
一年
五年
卒中
北京大学药学院 聂
2011-10-14
36
TIA患者预后
高度危险
• 颈动脉狭窄>70-99% • 同侧斑块溃疡 • 高度心脏栓子来源 • 半球TIA • 年龄>65 • 男性 • 上次TIA在24小时内 • 其他危险因素
低度危险
• 颈动脉狭窄<50% • 无斑块溃疡 • 无或轻度心脏栓子来源 • 非半球 TIA • 年龄<65 • 女性 • 上次TIA在6个月以上 • 极少或无危险因素
TC高于5mmol/L 的患者采用他汀类药物治 疗。TG 增高者选用贝特类药物治疗。
北京大学药学院 聂
2011-10-14
24
吸烟
▪ 劝吸烟者戒烟,Framingham研究显示戒 烟2年后卒中风险明显下降。
▪ 动员全社会参与,在社区人群中采用综 合性控烟措施对吸烟者进行干预。
▪ 促进各地政府部门尽快制定吸烟法规, 如在公共场所设立无烟区,仅在指定地 点可供吸烟,以减少被动吸烟的危害。
微栓子学说 脑血管痉挛学说 血液成分改变 血液动力学改变
其它
北京大学药学院 聂
2011-10-14
31
病因与发病机制
附壁血栓及 粥样硬化斑块
微栓子
血流
阻塞
小血管
血管狭窄
血管痉挛
症
缺 血 血流 症
状 缓 解
状
血液成分 改变
血流动力学 改变
北京大学药学院 聂
2011-10-14
32
临床表现
单眼黑矇
颈内动脉 系统表现
▪ 脑部影像学检查多无阳性发现; ▪ 经常发现动脉粥样硬化,脂质代谢紊乱
和血粘度增高的证据
北京大学药学院 聂
2011-10-14
34
治疗目标
▪ 近期目标:恢复足够的脑血流 ▪ 远期目标:阻止再发作 ▪ 最终目标:阻止脑梗死的发生,保护脑功能
北京大学药学院 聂
2011-10-14
35
TIA患者再次发生卒中的危险性
▪ 高血压 ▪ 心脏病 ▪ 糖尿病 ▪ 血脂异常 ▪ 吸烟 ▪ 酗酒 ▪ 肥胖 ▪ 缺乏体育锻炼 ▪ 其它: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颈动脉狭窄,药
物(避孕药)等
北京大学药学院 聂
2011-10-14
16
卒中风险评估
▪ Framingham卒中风险评估(FSP)
适用于一级预防 评估患者10年后卒中累积风险
▪ 中度高血压:饮食+生活方式+持续药物治疗
▪ 降压目标:
普通<140/90mmHg 合并糖尿病/肾病:<130/80mmHg 老年人收缩压<150mmHg,视情况而定
北京大学药学院 聂
2011-10-14
21
心脏病
▪ 各种类型的心脏病都与脑卒中密切相关, 调整其他血管危险因素后,单独心房颤 动可以使卒中风险增加3~4倍
北京大学药学院 聂
2011-10-14
27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
▪ 供脑血管病变引起的一过性或短暂性、 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
年 龄 特 征
发 作 性
短 暂 性
可反 逆复 性性
北京大学药学院 聂
2011-10-14
29
TIA特征
▪ 年龄、性别:TIA好发于老年人,男性多于 女性
▪ 目标:血糖控制空腹<7,非空腹<10mmol/L
▪ 糖尿病患者更应积极治疗高血压、控制体重和 降低胆固醇水平 。
北京大学药学院 聂
2011-10-14
23
血脂异常
▪ 血脂异常,尤其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 吸烟等其他危险因素者首先应改变不健康 的生活方式,并定期复查血脂。
▪ 改变生活方式无效者采用药物治疗。 ▪ 对既往有TIA、缺血性卒中或冠心病史,且
25
饮酒
▪ 对不饮酒者不提倡用少量饮酒来预防心脑 血管病;孕妇更应忌酒。
▪ 饮酒者一定要适度,不要酗酒
男性每日饮酒的酒精含量不应超过20~30g 女性不应超过15~20g
北京大学药学院 聂
2011-10-14
26
其他一级预防措施
▪ 干预颈动脉狭窄 ▪ 饮食与营养 ▪ 体力劳动 ▪ 肥胖 ▪ 代谢综合征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
2-Day Stroke Risk: 4.1%. 7-Day Stroke Risk: 5.9%. 90-Day Stroke Risk: 9.8%.
▪ 6-7 points: High Risk.
2-Day Stroke Risk: 8.1%. 7-Day Stroke Risk: 11.7%. 90-Day Stroke Risk: 17.8%.
对侧肢体和(或)面部无力、瘫 痪、麻木、感觉障碍、同侧单 眼失明、右侧偏瘫可伴失语
椎一基底动 脉系统表现
眩晕、共济失调、构音障碍、吞咽 困难、视野缺损,一侧或双侧肢体、 面部的运动和(或)感觉障碍。
跌倒发作
北京大学药学院 聂
2011-10-14
33
辅助检查
▪ 头颅CT、MRI;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脑 血管造影;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
Wolf PA, D’Agostino RB,Kannel WB et al. Cigarette smoking as a risk factor for stroke. The Framingham Study. JAMA,1988,259:1025-1029.
北京大学药学院 聂
2011-10-14
北京大学药学院 聂
2011-10-14
19
卒中危险因素干预
高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