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理念与现代教学理论
现代教育教学理念
现代教育教学观念一、新的教学观1、教学目的的新演变——新的教学目的观〔1〕双基观:传授根底知识和训练根本技能。
〔2〕智能观:加强根底,开展智力,培养能力。
〔3〕素质观:加强根底,增强能力,开展个性,提高素质。
2、教学本质的新定义——新的教学本质观〔1〕将"教学〞当作一种行为,即相当于教师的"教〞,是教学实践中教师这一方的行为。
〔2〕将"教学〞看成是一个联合词组,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组成的活动,并且两者不可分割。
〔3〕华东师大施良方教授指出,从关注教师的行为的角度来说,"教学〔教〕就是教师引起、维持与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
现代的课堂教学,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过程,而是组织学生主动学习,实现学生的*些在的开展与变化的过程。
3、教学价值的新涵——新的教学价值观〔1〕重外在价值轻在价值。
教学的外在价值,即教学效劳于社会的价值。
教学的在价值,即教学具有完善人的精神世界的价值。
〔2〕外价值并举。
教学不能仅仅只注重学生认知智慧的开展,还应关注人的情感智慧的开展,促进学生身心的安康开展,完善人的精神世界。
4、教师角色的新定位——新的教师观〔1〕教师的职责定位:传授文化知识;教师的角色定位: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纪律的管理员、社会的代表人等。
〔2〕教师角色的新定位为:人类文化的传递者;新生一代灵魂的塑造者;学生心理的保健医生;学习者和学者;人际关系的艺术家;教学的领导和管理者。
教师职责的新定位: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开展自己的潜能,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开展。
5、对学生的新认识——新的学生观〔1〕潜能观——学生是具有巨大潜能的人人的潜能分为生理潜能和心理潜能。
心理潜能又分为智慧潜能、情感潜能和创造潜能。
教师所要做的,就在于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
我们要相信每个人都具有潜能。
〔2〕开展观——学生是处于开展中的人①乐观地估计学生的天性。
现代教育理念及现代教学理论
现代教育理念与现代教学理论现代教育理念与现代教学理论21世纪是中国根底教育全面、彻底变革的时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成为根底教育开展的目标与主旋律。
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已有的根底教育开展水平与现代社会开展对教育的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是根底教育变革的根源与动力。
主体局部主题1:现代教育技术与根底教育改革〔一〕根底教育改革的背景分析21世纪的现代社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一是知识经济将成为经济开展的主流和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人类正在步入一个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消费〕为最重要的因素的经济时代〞。
即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相对于依赖土地的农业经济和依赖于自然资源与资本的工业经济而言,摆脱了资源稀缺与效益递减的限制,具有无限增生的利润空间与尖端制控的优势,因而成为表达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经济形态。
知识经济所依赖的是知识生产、分配、使用,其核心的特征是知识创新,而知识的创新需要大量的创新人才,因此,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国家和民族开展知识经济,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二是进入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时代;计算机科学的开展,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出现改变了社会各个领域运行和开展的模式,改变了社会成员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借助于信息技术,人们可以更多、更快、更准确地承受、析出、反响信息,并且依赖于信息的传输,科学技术、政治、经济、教育等多种领域开展的节奏大大加快,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承受和吸收处理信息已成为社会开展对社会成员的根本要求。
反思我国根底教育的现状,其与现代社会开展的不适应是显而易见的。
应试教育的体制与价值取向上的缺陷,系统知识的传授与掌握的教学指导思想和评价标准上的缺陷,独立、封闭、单一、深奥的课程设置与学科并列的缺陷,记忆、训练的承受学习等缺陷导致学生个性扬缺乏,创新思维欠缺,应用能力不强,综合素质不高,群体分化严重等痼疾,已完全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开展对教育和人才培养规格的需求。
教育学原理现代教育方法与理论
教育学原理现代教育方法与理论教育学原理是研究教育的基本规律和本质特征的学科,是培养教育工作者的理论基础。
现代教育方法与理论则是基于教育学原理,结合教育实践和社会发展需求,形成的一系列教育教学策略和理念。
一、教育学原理的基本概念教育学原理是通过对教育对象、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育环境等要素的分析和研究,总结出的教育规律和原则。
教育学原理的研究对象包括个体教育和社会教育两个方面,旨在揭示教育中普遍适用的规律和教育现象的本质特征。
二、现代教育方法的内涵与特点现代教育方法是在教育学原理的指导下,根据社会进步和教育需求的变化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教育手段和方式。
现代教育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强调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倡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方法的特点包括多样性、个性化、开放性和互动性。
三、现代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1. 学生为中心: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教育的核心,教育应该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点,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2. 问题导向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提倡问题导向学习,通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协作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合作,可以更好地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
因此,教师应积极倡导和引导学生进行协作学习,组织学生之间的合作讨论和小组活动,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合作。
4. 多元评价:现代教育理论反对单一的考试评价模式,主张采用多元评价方法,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养。
多元评价包括考试评价、实践评价、课堂表现评价等多种形式,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能力水平。
四、现代教育方法与理论的应用现代教育方法与理论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供更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和手段,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当代教育新理念及实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教育领域也在不断地进行变革和创新。
当代教育新理念应运而生,这些理念旨在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创新型人才,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当代教育新理念及其实践。
一、新理念概述1. 以学生为中心当代教育新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需求。
教师应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终身学习终身学习是当代教育新理念的核心。
教育不再局限于学校教育,而是贯穿于人的整个生命过程。
社会应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机会,帮助人们不断更新知识、提升技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 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是当代教育新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
4. 国际化教育全球化时代,国际化教育成为当代教育新理念的重要内容。
通过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二、实践探索1. 课程改革课程改革是实施新理念的重要途径。
我国新课程改革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设计丰富多样的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 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是当代教育新理念的具体体现。
教师应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同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网络等,提高教学效果。
3. 评价方式改革评价方式改革是当代教育新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教育评价改革强调多元化、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形成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等,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4. 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是当代教育新理念的具体实践。
学校应根据自身特点和学生的需求,开发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现代教育理念 (2)
现代教育理念
现代教育理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中心:现代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风格,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环境教育:现代教育强调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教育者应通过课程设置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培养他们的环境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思维。
3. 创新教育:现代教育倡导创新教育,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者应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启发性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4. 跨学科教育:现代教育鼓励跨学科教育,强调学科之间的融合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教育者应设计跨学科的课程和项目,促进学生的综合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社会情感教育:现代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使他们具备积极的情感态度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教育者应
通过课程和活动,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合作和领导能力。
总的来说,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综合能力的
培养,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发展,培养学生在不同
领域的综合能力。
同时,现代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
任感和环境意识,使他们成为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能力的
综合型人才。
现代教育理念下的“教学做合一”
现代教育理念下的“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
他倡导以“做”为中心,强调“事该怎样做便该怎样学,该怎样学便该怎样教”。
重视学生能运用“活的知识”、有“行动能力”、有“生活力”、有“创造力”。
当今的“教学做合一”理论是发展了的先进教育理论。
理论既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也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既强调学习过程,也强调学习内容;既强调学习过程中的“动手”,也强调学习过程中的“动脑”……在探究中完成概念的转化和形成。
“教学做合一”中的“做”不能狭隘地理解为直观的动手操作,任何以学生为主体,积极主动地“动手”、“动口”、“动脑”的学习活动都应该成为“做”的外延;“学”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接受知识、复制知识,进而传承文明,更是学生学习意义上的自我主动建构,不仅传承,更有生成和创造,这就是“生活力”、“创造力”。
“教”不仅指向学科知识,更指向学习的方法,“教”的目的不仅是学生“学会”,也是更高要求的“会学”,“教”不仅指向教法,更突出学法。
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
教法、学法、做法是合一的。
“教学做合一”从哲学上来讲,“教”是外因,“学”是内因;“教、做”是量变,“学”是质变;“教、做”是外部条件,“学”是内部斗争。
一切学习活动都是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教育者提出的教育目标之间的矛盾斗争。
在这一矛盾斗争中,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是内因,是学习意义建构的根本原因,教师是外因,改变着矛盾运动的速率。
“教学做合一”就是辩证地处理好学习内因和外因的关系,使我们的教育行为更符合教育规律,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我们的教育理想和教育追求。
“教学做合一”对我国基础教育影响深远,特别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中以法的形式规定“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这一思想在新形势下的最好回音。
“自主”是学生一个人“做”和“学”,“合作”是许多学生一起“做”和“学”,“探究”是教师指导学生“做”和“学”。
现代教育理念
第五篇 现代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诸元素 1、教学策略问题的提出 、 2、教学策略的定义与基本特征 、 3、相关概念的澄清 、 4、教学策略的结构与类型 、 5、教学策略的制定与运用 、
教学策略的研究意义 1、教学策略的研究是教学理论发展的客观需 、 要与必然趋势。 要与必然趋势。 2、教学策略的研究可以促进教学理论与教学 、 实践的结合。 实践的结合。 3、教学策略的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策略的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创造的意义和内涵 创造性思维教学的含义与原则 创造性思维教学的模式 创造性思维发展的阻碍因素 创造性思维教学策略 创造性思维的发问技巧 创造性思维作业的设计与实施 创造性思维教学的效果
第四篇 培养学生的研究力
学生研究的理论基础 1、学生作为研究者:批判的眼光和解放的视 、学生作为研究者: 野。 2、在课堂中培养批判意识 、 3、学生的解释研究 、 4、关于研究性学习 、
第六篇 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
积极课堂环境的涵义 学生的观点 学生希望得到: 学生希望得到: 1、对其校内身份和校外身份的接纳、认可与尊重, 、对其校内身份和校外身份的接纳、认可与尊重, 对其个人兴趣、感受、观点、家庭生活、 对其个人兴趣、感受、观点、家庭生活、文化的尊 重; 2、 集体归属感和同学间的依恋感; 、 集体归属感和同学间的依恋感; 3、课堂管理中的抉择、共享和参与的权利; 、课堂管理中的抉择、共享和参与的权利; 4、个人职责、自治权和独立性; 、个人职责、自治权和独立性; 5、与教师之间积极的人际关系; 、与教师之间积极的人际关系; 6、有意义、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有意义、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积极课堂氛围的指标: 积极课堂氛围的指标: 凝聚力———学生相互了解、相互帮助,相互之间很 学生相互了解、 凝聚力 学生相互了解 相互帮助, 友好 多样性———鼓励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 多样性 鼓励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 正规性———行为受正式规则的引导 正规性 行为受正式规则的引导 合作———强调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 合作 强调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 满足感———学生喜欢课堂上进行的活动 满足感 学生喜欢课堂上进行的活动 关心———教师对每个学生的社会和情感需要十分敏 关心 教师对每个学生的社会和情感需要十分敏 感 民主———学生一起来做决定 民主 学生一起来做决定 目标导向———班级的目标清晰 目标导向 班级的目标清晰
现代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
现代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和改进。
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倡个性化教育,而现代教学方法则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互动学习。
本文将探讨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特点和优势。
一、现代教育理念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思想是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传统的教育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记忆,而现代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能力培养。
现代教育理念的特点如下:1. 个性化教育:现代教育注重发掘和培养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长,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和潜能。
通过差异化教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效果。
2. 终身学习:现代教育强调学习的连续性和终身性,鼓励学生在学校教育之外继续学习和自我提升。
培养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其能够适应社会的快速变化。
3. 责任教育:现代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
通过社会实践和志愿活动,让学生从小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现代教学方法现代教学方法是支撑现代教育理念的重要手段,它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互动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代教学方法的特点如下:1. 合作学习:现代教学倡导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小组讨论、团队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学习,激发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2. 问题导向:现代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
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不仅掌握知识,还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多媒体教学:现代教学借助多媒体技术,结合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信息获取和处理的能力。
4. 情景教学:现代教学注重将知识融入实际情景中,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和应用知识。
通过情景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的实效性和应用能力。
现代教育理念
现代教育理念引言现代教育理念是指在当今社会背景下,教育发展所倡导的一种新的教育观念和方法。
它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合作精神以及终身学习的意识。
本文将探讨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特点和对教育的影响。
核心特点1. 学生中心现代教育理念把学生置于教育的核心,将学生视为活跃的学习者和主体。
传统的教育模式侧重于教师的教导,而现代教育理念则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学习内容,通过实践和合作来促进深度学习。
2. 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现代教育理念倡导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法。
传统的教育模式以教师提供答案为中心,而现代教育理念则鼓励学生探索问题、提出假设并找寻解决方案。
通过与他人讨论和合作,学生可以培养问题解决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3. 跨学科综合学习现代社会的复杂性要求学生具备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现代教育理念推动教育从传统学科的隔离中跳出,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跨学科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同时培养综合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科技创新应用现代教育理念认识到科技对教育的积极影响,提倡利用科技创新手段来改善教育质量和效果。
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工具,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科技创新应用使教育变得更具个性化和灵活性,促进了学习者的主动参与和深度学习。
对教育的影响现代教育理念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培养。
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和建构知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其次,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实践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学生通过参与实际问题解决和团队项目,学会与他人合作、协商和解决冲突,培养跨学科合作和创新精神。
再次,科技创新应用给教育带来了颠覆性的改变。
教育资源的数字化和在线化使学习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节奏进行学习。
现代教育十大理念
现代教育十大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演变和进步。
现代教育中,涌现出了许多新的理念和思想,这些理念改变了传统教育的方式和方法,重塑了学习的形态和目标。
本文将介绍现代教育的十大理念,并探讨其在当今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1. 学生中心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是“学生中心”。
传统教育过于注重教师的教导和灌输,而现代教育强调将学生置于学习的核心位置。
学生中心的教育模式意味着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并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2. 探究式学习现代教育倡导学生参与到真实的问题中,通过探究和发现来获得知识和技能。
这种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探究式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也能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现代教育中的重要理念之一。
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项目,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互助精神。
4. 可视化教学面对信息爆炸时代,现代教育注重通过图像、视频和多媒体等形式呈现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可视化教学可以使抽象的概念更具体形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5. 职业教育现代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就业市场的需求。
职业教育不仅关注学术知识的传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做好铺垫。
6. 教育科技教育科技是现代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为教学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创新。
现代教育将教育科技融入到教学过程中,通过电子教材、网络课程和在线学习平台等工具,丰富和提升学习体验。
7. 个性化教育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风格和兴趣,个性化教育的理念是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通过个性化教育,学校和教师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发掘和培养学生的潜能。
8. 跨学科教育现代教育超越了传统学科的界限,提倡跨学科教育。
现代教育的十大理念
现代教育的十大理念现代教育是一个日益重视学生发展、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体,并以建立可持续的教育环境为目标的教育理念。
以下是现代教育的十大理念:1. 个性化教育个性化教育将学生视为独特的个体,注重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和兴趣。
它通过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探索性学习和个别辅导等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
它通过小组项目、团队合作和集体讨论等活动,鼓励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3. 跨学科教育跨学科教育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促进多学科知识的整合和交叉学习。
它提供了更多的学科选择和深入研究的机会,培养学生综合思考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4. 创新和创造力培养创新和创造力培养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通过提供创造性的学习任务、开放性的探究和鼓励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5. 实践学习实践学习提供学生参与实际项目和真实情境的机会。
它通过实地考察、实习和实践活动等方式,将学生的学习与实际经验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 科技整合科技整合将现代科技与教学相结合,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工具。
它通过利用电子设备、网络资源和教育软件等,增强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提升学习效果。
7. 全球视野全球视野培养学生具备全球意识和国际竞争力。
它通过引入国际课程、组织国际交流和开展国际合作项目等,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8.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意识和健康生活方式。
它通过开展体育活动、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辅导等,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9. 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它通过提供社区服务项目、社会实践和社会问题的讨论等,激发学生关心社会、参与社会的意识和行动。
10. 持续发展持续发展教育重视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它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使他们具备持续学习和适应未来发展的能力。
现代教学理念
现代教学理念
现代教学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以学生为中心:现代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的个
性发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2.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现代教学理念强调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问题解决式教学、探究
式教学、合作式教学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3.整合教育资源:现代教学理念强调整合教育资源,包括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资
源,以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效果。
4.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现代教学理念强调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关注学生的情感、认知和社
交等方面的发展,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观念。
5.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现代教学理念强调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关注学生的职业发展和生活
技能的培养,以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和挑战。
总之,现代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整合教育资源、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和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等方面,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现代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应用
现代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应用现代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应用在教育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的目标也在不断演变,对于学生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为了适应这些变化,教育界必须不断地创新并应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本文将探讨现代教育理念的创新与应用。
一、个性化教育个性化教育是现代教育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将学生视为相同的个体,忽视了每个学生的独特性。
而个性化教育强调根据学生的个人差异和需要来制定教学计划。
它关注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并为每个学生提供量身定制的学习体验。
个性化教育的创新体现在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资源来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例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项目学习和个人导师等方式。
二、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现代教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教师的传授和学生的听讲,而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
它通过提出问题、制定假设、开展实验和研究等方式,帮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探究式学习的创新体现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独立探索的过程,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三、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育的创新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在现代教育中,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和学习过程中。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和在线教育平台来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材料和教学工具。
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到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源,并利用电子设备进行学习和交流。
信息技术的创新使得教育不再受限于传统的教室和学校,学习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和地点。
四、跨学科教学跨学科教学是现代教育中一个重要的创新和应用方向。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将学科划分得十分明确,忽视了不同学科之间的关联性。
而跨学科教学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和互动。
它通过设计跨学科的教学活动和课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综合性和实际应用。
跨学科教学的创新体现在教师团队的合作和协调,他们必须共同制定教学目标和内容,并找到不同学科之间的共同点和联系。
现代教育教学设计理念
现代教育教学设计理念
现代教育教学设计理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现代教育教学设计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
教师应该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其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专业知识,还要求他们具备创新思维、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
因此,现代教育教学设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和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再次,注重个性化教育。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在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和学习节奏上存在差异。
现代教育教学设计应该注重个性化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差异化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最适合他们自己的教育。
最后,注重跨学科教学。
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复杂,知识也越来越丰富,单一学科的知识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因此,现代教育教学设计应该注重跨学科教学,让学生能够跨越学科的界限进行学习,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
总之,现代教育教学设计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
维,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个性化教育和跨学科教学。
这些理念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现代教育教学设计理念摘抄
现代教育教学设计理念摘抄现代教育教学设计理念的摘抄:1. 个性化教育: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
个性化教育通过了解学生的天赋、兴趣、学习风格和弱点,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和资源,以全面发展他们的潜能。
2. 提供实践机会:现代教育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教师应该设计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下应用所学知识,锻炼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3. 强调跨学科学习:现代教育鼓励学科之间的融合和互动。
通过跨学科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关联性和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综合学科素养。
4. 注重合作学习:现代教育认为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互动、沟通和协作技能。
教师在课堂设计中应该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组织小组活动和项目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5. 注重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培养:现代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他们提出新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6. 引导和自主学习:现代教育认为学生应该成为自主学习者,能够主动寻求知识、整理信息、解决问题。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策略。
7. 以学生为中心:现代教育将学生置于教学的核心地位,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和个人发展为目标。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兴趣和意愿,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特长和潜能。
8. 教与学的整合:现代教育认为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过程,教师应该成为学习的引导者和学习资源的提供者。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学习目标,设计适合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以上摘抄是现代教育教学设计理念的一小部分,现代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应对未来社会需求的能力。
教师在实施教学设计时,应将这些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并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教学。
现代教学理论有哪些?
现代教学理论有哪些?
一、以人为本的理念
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把重视人,理解人,尊重人,爱护人,提升和发展人的精神贯注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全方位。
二、全面发展的理念
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与完善,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己任。
三、素质教育的理念
强调知识、能力与素质在人才整体结构中的相互作用、辩证统一与和谐发展。
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和强化素质为基本教育目标,旨在全面开发学生的诸种素质潜能。
四、创造性理念
加强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并促进二者的结合与融合,培养创新、创业型复合性人才成为现代教育的基本目标。
五、主体性理念
它要求教育过程要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倡导自主教育、快乐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发展。
六、个性化理念
现代教育强调尊重个性,鼓励个性发展,主张针对不同的个性特点。
现代教育理念有哪些
现代教育理念有哪些现代教育理念有哪些现代教育理念有哪些篇1一、以人为本现代教育重视以人为人,重视孩子个性的发展,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爱护孩子。
二、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指的是培养每一个孩子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等方面能力的提升和进步。
三、素质教育现代教育越来越注重孩子整体素质的培养,而不是只重视分数,主张能力和素质要远远重于知识。
四、创造理念现代教育重视孩子创造力的培养,重视创造力人才的挖掘,这已经成为了现代教育的一个目标。
五、个性理念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个性,有自己的特点和想法,身为家长和老师,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以及发挥,而不要随意扼杀孩子在某些方面的`个性。
六、系统理念教育不是学习一方面的事情,也关系到了社会、家庭等,所以,现代教育重视系统性的教育。
现代教育理念有哪些篇2社会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在继承和吸收的基础上,当今中国的家庭教育应该形成自己的理念。
这些理念主要有:孝的理念——角色教育。
孝是一种伦理,伦理关系体现了秩序。
孩子在家里只能是孩子,而不是“小皇帝”、“小公主”。
家长教育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商量的只是教育的方式、方法和内容。
因此,要从小养成孩子尊重家长、尊重长辈的习惯。
为此,家长必须做出示范和表率。
契约理念——培养游戏规则。
契约是现代社会生活的游戏规则,体现了权利、责任、义务、平等、尊重、共赢的原则。
家长教育孩子,应该随着孩子年龄的变化,根据他(她)的身心特点,主动调整教育的方式、方法和内容。
随着孩子“自由度”的逐渐增加,亲子之间可以以某种“契约”的形式达成共识。
这样既可以减少亲子之间的许多矛盾,又体现了尊重,还培养了孩子的规则意识,有助于他们的社会化。
把孝与契约放在一起,并不矛盾,而是体现了合理的平等关系。
沟通的理念——跨越代沟的桥梁。
家庭关系应体现为三个维度:亲密度、适应性和沟通。
沟通是对前两者起促进作用的重要维度,而前两者正是沟通的结果。
良好沟通是开放性强、问题性少的沟通。
现代教育教学设计理念
现代教育教学设计理念现代教育教学设计理念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协作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以培养21世纪所需的综合素质为目标。
以下是具体的教学设计理念。
首先,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
然而,在现代教育中,我们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主动参与精神。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可以采用问答交流、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主动思考和表达意见。
其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现代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教育教学设计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多样性思维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此外,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第三,重视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协作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
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注重竞争与个人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协作能力的发展。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相互倾听和尊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第四,推崇终身学习能力。
现代社会变化快速,要适应社会需求,需要培养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因此,教学设计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
可以通过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积极心态。
此外,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通过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和交流,提供学习资源和平台,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
第五,关注个性化教育。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兴趣、优点和发展潜力。
因此,教学设计应该注重个性化教育,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可以通过课堂差异化教学、个别辅导等方式,针对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开展个性化教育,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学习内容和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综上所述,现代教育教学设计理念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协作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关注个性化教育。
浅论现代教育理念与实践
浅论现代教育理念与实践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进入现代化时代。
现代化时代的教育与传统社会教育有本质不同,在培养人才类型、教育人的模式、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都与过去有本质不同。
作为现代化的学校首先要有现代化的教师,现代化教师首先要有现代化理念。
一、教育现代化的理念概括起来说,教育现代化有八个方面的特征。
1.教育的民主性。
或者说教育的广泛性和平等性。
具体到现在来讲,就是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同时要走均衡发展的道路。
教育要有广泛性,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受教育的要求。
2.教育的终身性。
教育现代化,要求教育不只局限于学校,他也包括学校以外的教育,包括一个人一生的教育,我们要建立一个终身教育体系。
对终身教育最终要理解时,在学校要给学生打好终生学习的基础,离开学校教育以后,始终要继续学习。
3.教育的生产性。
如果说传统教育与生产劳动是相脱离的,学校是孤立于社会以外的,那么现代教育则是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与社会有广泛联系。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教育最普遍的规律,最基本的特征。
所以,推进和实现教育现代化,要加强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即教育要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与国民经济发展紧密结合。
4.教育的个性化。
个性的核心是创造。
现在教育界有一种误区,把个性理解为“特长”,认为全面发展加特长,就是教育的个性化。
特长实际上是一种技能,如果没有创造性,那么他的特长就很难发挥出高水平。
创造表现在能够独立思考,能够提出不同的见解。
知识并不等于智慧,知识变成智慧,智慧里边就有创造性。
创造性是人的本性,不是少数人的专利,所有的人都创造的潜力。
5.教育要多样化。
现在我们经常讲,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就是达到大众化了。
这只是一个数量问题,数量概念,更重要的是高等教育要多样化。
社会发展越是现代化,越是需要多样化的人才。
6.教育要信息化。
主要是运用信息技术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教育信息化,不是简单地把课堂搬个家,而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教育资源(教师,学生,教材,方法)配置更优化,使得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更高效。
全面了解现代教育理念
全面了解现代教育理念现代教育理念是指适应当代社会需求和教育改革发展的一种教育观念和方法论。
全面了解现代教育理念对于教育工作者、学生和家长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现代教育理念的内涵和实施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现代教育理念。
一、培养综合素质是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即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与传统教育注重知识传授不同,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思维、沟通与合作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
只有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型人才,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个性化教育是现代教育理念的重要实施途径个性化教育是现代教育理念的重要实施途径之一。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兴趣、才能和学习风格。
个性化教育注重发掘和激发学生的潜能,满足学生个体差异化的学习需求。
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校得到充分的关注和支持,实现个人发展的最大化。
三、学生主体地位是现代教育理念的重要原则现代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和主动性,倡导学生的自主选择和自我发展。
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学校应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保障和支持。
四、社会实践是现代教育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教育理念倡导将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与社会经验紧密联系起来。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社会实践可以扩展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他们成为具有社会担当的公民。
五、教师的角色转变是现代教育理念的重要方面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推广和实施,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
传统的教师是授予者和权威者,而现代教育理念中的教师更多的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引导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教育理念与现代教学理论现代教育理念与现代教学理论现代教育理念与现代教学理论21世纪是中国基础教育全面、彻底变革的时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成为基础教育发展的目标与主旋律。
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已有的基础教育发展水平与现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是基础教育变革的根源与动力。
主体部分主题1:现代教育技术与基础教育改革(一)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分析21世纪的现代社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一是知识经济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和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人类正在步入一个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消费)为最重要的因素的经济时代”。
即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相对于依赖土地的农业经济和依赖于自然资源与资本的工业经济而言,摆脱了资源稀缺与效益递减的限制,具有无限增生的利润空间与尖端制控的优势,因而成为体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经济形态。
知识经济所依赖的是知识生产、分配、使用,其核心的特征是知识创新,而知识的创新需要大量的创新人才,因此,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知识经济,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二是进入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时代;计算机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出现改变了社会各个领域运行和发展的模式,改变了社会成员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借助于信息技术,人们可以更多、更快、更准确地接受、析出、反馈信息,并且依赖于信息的传输,科学技术、政治、经济、教育等多种领域发展的节奏大大加快,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接受和吸收处理信息已成为社会发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
反思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其与现代社会发展的不适应是显而易见的。
应试教育的体制与价值取向上的缺陷,系统知识的传授与掌握的教学指导思想和评价标准上的缺陷,独立、封闭、单一、深奥的课程设置与学科并列的缺陷,记忆、训练的接受学习等缺陷导致学生个性张扬不足,创新思维欠缺,应用能力不强,综合素质不高,群体分化严重等痼疾,已完全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对教育和人才培养规格的需求。
实施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基础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而改革是以联结教学与学习,反应教育取向的课程为切入口的。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和改进教师教学实践的功能;(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集中体现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因此,学科教学的相关领域将做彻底的改革;学科课程将设计为分科与综合相结合,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课程结构,并实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多样化教材选用;学科教学将强调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改革的关系面向素质教育的基础教育改革必须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基础,这是因为:其一,信息素养是渗透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
如前所述,21世纪是知识与信息的时代,因获取、交流和创造知识信息能力的匮乏而产生的“知识的贫困” 或“信息的贫困”将成为直接影响国家和民族国际生存力和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为此,我们必须重视并竭力培养青少年查询、评估、传输、有效利用和创造具有各种表征形式信息的能力,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的物化形态如教材、网络等,加深和拓展青少年对信息本质的认识,内化和提升其信息素养。
其二,信息技术引发学习的革命。
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是继造纸术和印刷术之后的第三次人类学习革命。
例如,多媒体技术的交互性将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过程,而代之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与兴趣选择适合自己水平和生长的联系。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接受的信息不再是单一隔离的语意、书面符号交流,而是集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信息形态于一体的超文本系统,更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与拓展、创新。
同时信息技术使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成为可能。
由此可见,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手段的合理运用将彻底变革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教育领域中的任何改革,包括基础教育课程与教育改革在内都不可能置它于不顾。
其三,教育信息化是中国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经之路。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迎接新世纪挑战的战略性决策,而“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性指导方针。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 是信息时代,是学习化社会,中国教育惟有积极推进教育的信息化进程,才能改进和加强国际合作,缩短与发达国家的距离,服务于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使中国教育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实现跨越式发展,从而将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变为宝贵的人力资源”。
综上所述,基础教育改革必须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渗透,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策略是实施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整合的关键是把信息技术当作学生获取信息、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和构建知识的认识工具。
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广泛应用信息技术,这种应用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师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要实现这种“融合”,一是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思想,而代之以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特别是建构主义理论;二是要求学校等教育机构,要积极建设诸如多媒体教学、互联网或局域网等具有现代信息技术平台的硬件环境;三是要求教师依据学科内容与教学特征将课程学习内容加工处理转化为数字化学习资源,并根据需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以便让学习者在情境中进行问题探索、信息交互、自主学习。
主题2:现代教与学的理论(二)1 .教学的涵义教学,概括地讲,是指在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可见,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以课堂为交往的主渠道,以知识传授为基础的过程。
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下,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的个性,是教与学的统一活动教学作为一种交往过程,具有一定的特征。
首先,教学是教和学的统一。
但是,教和学是有一定的差别的,教主要是教师的行为,是一种外化的过程;学主要是学生的行为,是一种内化的过程。
也正是具有这种差异,教师和学生的交往才有价值。
其次,教学既是一种科学,又是一种艺术。
一方面,教学建立并应当建立在一定的科学的基础上,因为教学的主体是人,教学的任务是促进人的身心的全面发展。
要完成这个任务,教学必须建立在对人的身心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所以以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生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理应构成教学的科学基础。
另一方面,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教学是教师和学生这两个人格绝对平等的主体的交往,教学中充满认知的、情感的、价值观念的冲突,所以,教学还应建立在哲学、社会学和艺术的基础上。
教学不仅仅是一个合规律性的过程,还是一个合目的性的过程。
当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的时候,教学在某种意义上就成为一种艺术鉴赏和艺术创造的过程 2.教学设计模式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诞生于距今已有 360年的启蒙期。
1612年,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德国教育家拉特克( W Rathe, 1571〜1635)向法兰克福诸侯呈交的学校改革的奏书中,称自己新的教学技术为“教学论”(Di-dactica )。
如果说,从启蒙期到17世纪是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确定的时期,那么20世纪是科学化的教学论确立的时期。
因为20世纪是科学的世纪,在科学的世纪里,世间的一切都被打上了科学的烙印。
所谓的“教学论的科学化”,是指用典型的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对教学进行研究,把教学置于科学(特别是心理学)的基础上。
其研究的重点不只包括哲学方面,而且还包括微观的“教学设计”问题。
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 ),根据教学设计专家格斯塔弗森(K. L. Gustafson )指出:“教学设计”这一术语被用于描述包括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指导实验和修改以及评定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
显然,教学设计既是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思想的集中体现,而最终又是关于学习活动和思想的集中体现。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行为主义教学理论,70年代的认知主义教学理论,以及80年代后走向整合的教学理论,教学研究的趋势一一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兴起,主导一一主体教学理论的提出,无不是随着哲学、心理学、社会科学、计算机科学、系统动力学、传播学等学科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随着教学理论的发展,对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模式的研究也发展起来。
按照研究者的解释:“教学模式是教学基础理论的具体化,又是教学具体经验的概括化,它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际的中介,具有可操作性。
教学模式的研究要以比较成熟的心理学为基础。
每种教学模式都是在教学思想、教学价值指导下,就某一个明确的主题,明确的目标,具体的操作程序而展开的。
比较有代表性的教学模式有:掌握学习模式、发现学习模式、程序教学模式、范例教学模式、最优化教学模式。
而教学设计模式是一种用来设置课程(诸学科的长期教程)、设计教学材料、指导课堂或其他场合的教学的计划或类型。
”换一种说法,“教学设计模式是思考课堂教学的一种工具,它用一组精心设计的基本概念,也就是几个主要变量来解释课堂教学里的师生活动”。
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90年代的教学设计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即行为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认知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
下面就对这几种教学设计模式、教学模式做一下简单的论述。
(1)行为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行为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在西方的兴盛是有其重要的历史背景的。
“二战” 后的人口的迅速增长,迫切要求改革教学体制和教学方法;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各个领域的竞争,尤其是苏联人造卫星的升空迫使美国加强了教学研究、教学设计的科学化进程;20世纪50年代的心理学领域中,行为主义心理学占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