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墓碑记》学考复习2017

合集下载

五人墓碑记练习题(含答案)

五人墓碑记练习题(含答案)

五人墓碑记练习题(含答案)五人墓碑记练习题(含答案)《五人墓碑记》练习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蓼(liǎo)洲溷(hùn)藩阉(yān)党曷(gé)故B.废祠(cí)??(léi)然?浊?(qīng)湮(yāng)没C.??(jiǎo)猝(cù)逡(qūn)巡缙(jìn)绅D.赀(zī)财缇(tí)骑户牖(yǒu)社稷(jì)2.下列短语中加点的词解释都正确的一组是()旌其所为众不能堪蹈死不顾矫诏纷出A.表彰忍受踏上假托B.表彰能够顿足纠正C.旗帜忍受履行匡正D.旗帜能够踏上假托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B.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C.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D.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志于户牖之下E.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4.下列句子,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B.激昂于大义,蹈死不顾C.不能容于远近D.荣于身后5.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

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x而仆之。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地;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袢辉谀拐咭病?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

断头置城上。

颜色不少变。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而函之,卒与尸合。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望()为()堪()x()于()詈()函()(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一语段的内容。

(3)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用现代汉语译出,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4)与“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句式不相同的一句是()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B.予购三百盆,皆病者C.其印为予群从所得D.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5)与“谁为哀者”句式相同的一句是()A.微斯人,吾谁与归B.况草野之无闻者欤C.独五人之??,何也D.轻重固何如哉(6)文中开头即写五人“激于义而死”,却没有写出他们具体姓名,直到第三段才写出五人名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五人墓碑记》复习

《五人墓碑记》复习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 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
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
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 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是时
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
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
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相逐,
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
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
被动句 1、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2、不能容于远近 3、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4、 激昂大义
被正义所激发 被远近人的收留
以“被”表被动 被大义所激励
介词结构后置句
1、 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2、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3、 忠义暴于朝廷 4、 荣于身后 5、 不能容于远近 6 、 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 7、 忠丞匿于溷藩以免 8、 令五人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9、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
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 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
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
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 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
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
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
五人墓碑记
张 溥
一、文学常识 (一)、“记”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 大盛。它可以记人记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 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 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还可说明、 描写 。记是一种文体,是记叙文,是古代的散文。 (二)、碑记:又称碑志,记述死者生前的事迹, 评价、歌颂其功德,刻在墓碑上。(古代一种刻 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 (三)、墓碑,是碑文的一种。这类碑文是赞颂 死者的,赞其人,不涉及成神显灵等怪事。写这 类文章,往往溢美过誉。

完整版五人墓碑记复习重要词语解释

完整版五人墓碑记复习重要词语解释

《五人墓碑记》复习重要词语解释即除(清除,整理)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以旌(表彰I)其所为呜呼,亦盛(盛大)矣哉去(距离)今之墓而葬焉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太)众矣独(只、仅仅)五人之皦皦,何也众不能堪(忍受)公之逮所由使(I主使,命令巾也吴之民方(正)痛心焉于是乘(趁着)其厉声以呵按(查究)诛五人即(就是)就是今之傫然在墓者也呼中丞之名而詈(骂)之颜色不少(稍微)变缙绅而能不易(动词,改变)其志者而五人生(生长)于编伍之间素(向来,一向)不闻诗书之训(教导, 教诲)____________亦曷(通”何",什么)故哉不敢复(再)有株治不可谓非五人之力(I功劳)也佯狂不知所之(I往,到)者视(比较,比照)五人之死 轻重固(本来,到底I )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P U ):显露)于 朝廷列(刻写)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 过(经过)而拜且泣 令五人者保(保全)其首领斯固(I 实在,雯是)百世之遇(际遇)也 人皆得以隶使(差使)之是使(致使)国无富利之实 通假字 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有”通“又”敛赀财 同“资”,资财, 独五人之皦皦 皦皦”同“皎皎”,这里指名声显赫 缙 绅 而 能 不 易 其 缙”同“搢”,插。

2、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私人:党羽;今指与公家相对的个人。

3、至于今,郡之贤1、 中 夫十有一月之、赀”3、心、古今异义I吾社之行为 1 、 “行:品行,名词;为,成为,动词大夫请于当道古义:“至”动词,“至于”是“到”的意思;今义: 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4 颜色颜色:面貌、容貌、脸色。

“于”介词; 表示达到痛 心 焉 古义:痛于心,痛恨 今义:极端伤心6. 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首领:头颅,脑袋。

今:领导人7.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义:非同寻常5. 吴 之 民今义:程度副词,古 分极 ____ 8.慷慨得志之徒 义:胸怀大志 吝啬古 今义:情绪激昂或不词类活用1 、去今之 (墓,修墓,名词作动词2 、其 疾 (患病,名作动。

高二语文学考复习五人墓碑记41页PPT

高二语文学考复习五人墓碑记41页PPT
高二语文学考复习五人墓碑 记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五人墓碑记》会考复习导学稿

《五人墓碑记》会考复习导学稿
予犹记周公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声义,敛财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骑按剑前,问“谁哀者?”众不能堪,仆之。是时大中丞抚吴者魏之私人毛一鹭,公逮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于是乘其厉声呵,噪相逐,中丞匿于溷藩免。既而吴民之乱请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然在墓者也。
文本拓展
比较阅读(见练习)
课后反馈
1、作业布置:高考嘹望必修三(专题二)
五人墓碑记
张溥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被逮,激义而死者也。至于今,郡贤士大夫请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葬;且立石其墓之门,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
夫五人死,去今之墓葬,为时止十一月耳。夫十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死,死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曒曒,何也?
课前预习
1.完成翻译练习/背诵并摘录喜欢句子
文本复习
(一)翻译检查,落实重点字词句(附翻译练习讲义)
(二)理清文章思路,概括段意
第一段:建墓立碑的经过和目的
重要实词
通假字
词性活用
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
特殊句式
重要句子翻译
焉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旌
之焉请以于
第二段:对比突出五人之死的不同寻常,赞颂五人的义举
重要实词
通假字
词性活用
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
特殊句式
重要句子翻译
第三段:抗暴斗争经过
重要实词
通假字
词性活用
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
特殊句式
重要句子翻译
望先声敛
仆使请按

先声仆抚
之以而为
行为/私人
痛心
状语后置
判断句
第四段:五人从容就义,百姓收敛修墓

高中语文文言文《五人墓碑记》的知识点归纳

高中语文文言文《五人墓碑记》的知识点归纳

《五人墓碑记》一、掌握以下重点词语1、墓: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动词,修墓〕且立石于其墓之门〔名词,坟墓〕2、徒:慷慨得志之徒〔名词,指某人,含贬义〕哀斯墓之徒有其石〔形容词,空〕3、众:死而湮没缺乏道者,亦已众矣〔形容词,多〕众不能堪〔名词,众人〕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无矣〔形容词,一般的〕4、行:敛赀财以送其行〔动词,上路〕吾社之行为士先者〔名词,道德品行〕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名词,行为〕5、声: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动词,伸张〕哭声震动天地〔名词,声音〕6、发: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动词,拿出〕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动词,发动〕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名词,头发〕发其志士之悲哉〔动词,抒发〕7、易: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动词,改变〕贼易之〔意动用法,轻视〕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动词,交换〕8、按:按诛五人〔追究〕二、通假字1、赀:敛赀财以送其行〔同"资",钱财〕2、曷:蹈死不顾,亦曷故哉〔通"何",什么〕3、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通"又"〕三、一词多义1、盛:①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兴盛〕②呜呼,亦盛矣哉〔盛大〕③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装〕2、卒:①未及见贼而士卒散〔士兵〕②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死,去世〕③买五人之脰〔du〕而函之,卒与尸合〔最终〕④五万兵难卒合〔通"猝",突然〕3、私:①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宠幸的〕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③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自私〕④项伯乃夜驰至沛公军,私见张良〔以私人身份秘密地〕。

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之《五人墓碑记》复习教案 苏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之《五人墓碑记》复习教案 苏教版必修3

《五人墓碑记》复习教案复习目标:1.能口述作者的相关知识〔天如、西铭、七录斋、《七录斋集》、应社、复社〕;2.能给24个加点字注音;3.能写出“除、去、按〞等12个实词的意思;;4.能写出“有、皦、赀〞三个通假字的用法和意义;5.能写出“行为、私人、颜色、非常、首领、痛心〞等古今异义词的用法和意义;6.能写出“墓、疾病、先、前、仆、函、远近、隶、屈、明、大〞等词的活用情况和意义;7.能写出“当、盛、发、徒、卒、私〞这六个词在句中的不同意思;8.能辨析“以、而、焉、之、其、于、为〞等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9.能准确辨析课文中的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和状语后置句。

10.能准确翻译文中的三句话。

课前预习作业一.文学常识张溥,字天如,号西铭,明末政治活动家、文学家。

自幼勤学,书斋名为“七录斋〞。

著有《七录斋集》。

天启年间,在太仓组织成立应社;崇祯时,与同乡张采等了组织爱国社团复社。

二.拼写以下24个字词的拼音。

张溥.(pǔ) 蓼.〔liǎo〕洲祠.(cí) 湮.(yān)没皦皦.〔jiǎo〕赀.(zī) 缇骑..(hùn)〔fān〕傫.〔lěi〕然..(tí)〔jì〕抶.〔chì〕溷藩詈.(lì) 缙.(jìn)绅.(shēn) 矫诏.〔zhào〕逡.巡(qūn) 投缳.(huán)赠谥.〔shì〕褒.〔bāo〕美户牖.(yǒu) 扼腕.〔wàn〕社稷.〔jì〕冏.〔jiǒng〕三.解释以下12个加点实词的意思。

1.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清除,整理2.去.今之墓而葬焉距离3. 按.诛五人追究,查办4.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并合在一起的样子5.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拿出6.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改变7. 激昂大义,蹈死不顾.顾惜8. 大阉亦逡巡..畏义欲进不进、迟疑不决的样子9. 视.五人之死比照10.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惋惜;空四.找出以下句子中的三个通假字并解释。

五人墓碑记练习(含答案)

五人墓碑记练习(含答案)

五人墓碑记(答案)张溥一、通假字1.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通“只”不过,仅仅;通“又”)2.独五人之皦皦(通“皎皎”,光明显耀的样子)3.敛赀财以送其行(通“资”,钱财)4.中丞匿于溷藩以免(通“圂”,厕所)5.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通“搢”,插)6.亦曷故哉(通“何”,疑问代词)7.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通“曝”显露)二、词类活用1.以旌.其所为(名作动)(表扬)2.去今之墓.而葬焉(名作动)(筑墓)3.其疾病..而死(名作动)(患疾病) 4.况草野之无闻.者欤(动作名)(声名,声誉)5.吾社之行为士先.者(形作名)(表率,榜样) 6.为之声.义(名作动)(伸张)7.缇骑按剑而前.(名作动)(走上前)8.抶而仆.人(动使动)(使……倒下)9.谁为哀.者(形作动)(哀叹,感到悲痛)10.五人之当刑.也(名作动)(受刑)11.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名作动)(担任巡抚)12.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名作动)(用棺材收敛)13.素不闻诗书之训.(动作名)(教诲)14.不能容于远近..(形作名)(远近的百姓) 15.赠谥褒美.(形作名)(美名)16.以老.于户牖之下(形作动)(老死)17.人皆得以隶.使之(名作状)(像奴隶一样)18.安能屈.豪杰之流(形使动)(使……屈身)19.而为之记.(名作动)(作记)20.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名作动)(表明)(形作名)(重大意义)(形作名)(重要作用)21.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形作动)(哀叹)22.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形作动)(作乱)23.荣.于身后古(形使动)(使……受荣)24.不敢复有诛治..(动作名)(株连惩治的情况)三、古今异义1.至于..今古(动词和介词连用,到了)今(连词,表示另提一事或另一情况)2.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古(当权者,指当地的行政长官)今(路中间)3.去.今之墓而葬焉古(距离)今(往)4.慷慨..得志之徒古(情绪激昂)今(大方,不吝啬)5.在丙寅三月之望.古(农历每月的十五日)今(向远处看)6.吾社之行为..士先者古(品行成为)今(指受心理支配的外部活动)7.为私人..毛一鹭古(党羽)今(指与公家相对的人)8.吴之民方痛心..焉古(痛恨在心中)今(痛苦伤心)9.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古(申告)今(请求)10.按.诛五人古(追究,查办)今(用手或指头压)11.颜色..不少变古(脸色,神态)今(色彩)12.意气..扬扬古(神情)今(意志和气概)13.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古(古代计算货币的单位)今(黄金)14.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古(非同寻常)今(十分,很)15.视.五人之死古(比较)今(看)16.赠.谥褒美古(追授死者官位)今(赠送)17.令五人者保其首领..古(头颅,指性命)今(为首的人)18.素不闻诗书..之训古(指《诗经》和《尚书》泛指经书)今(泛指书籍)四、虚词用法1以①即除逆阉废祠之祉以葬之(连词,表目的)②以旌其所为(连词,表目的,来)③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介词,表凭借)④于是乘其厉声以呵(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⑤中丞匿于溷藩以免(连词,表目的,才)⑥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介词,用)⑦谈笑以死(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⑧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介词,因为)⑨人皆得以隶使之(介词,用)⑩亦以明死生之大(连词,表目的,来)2.之①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助词,取独)②去今之墓而葬焉(音节助词,无义)③凡富贵之人,慷慨得志之人(代词,这,同一类)④独五人之皦皦(助词,取独)⑤吾社之行为士先者(结构助词,的)⑥为之声义(代词,他)⑦公之逮所由使也(助词,取独)⑧然五人之当刑也(助词,取独)⑨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音节助词,无义)⑩四海之大(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⑾买五人之头而函之(结构助词,的)(代词,他们的头)⑿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⒀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助词,取独)⒁佯狂不知所之者(动词,去,到)⒂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助词,取独)(代词,指石碑)⒃安能屈豪杰之流(代词,这,同一类)3.而①去今之墓而葬焉(连词,表承接)②其疾病而死(连词,表修饰)③死而堙没不足道者(连词,表承接)④则噪而相逐(连词,表承接)⑤抶而仆之(连词,表承接)⑥买五人之头而函之(连词,表承接)4.其①以旌其所为(代词,指五人)②敛赀财以送其行(代词,指周顺昌)③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代词,指自己)④发其志士之悲哉(指示代词,那)⑤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指示代词,那)5.于①激于义而死焉(介词,表被动)②至于今(助词,了)③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介词,在)④不能容于远近(介词,表被动)⑤以老于户牖之下(介词,在)6.为①以旌其所为(动词,做)②吾社之行为士先行者(动词,作为)③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判断动词,是)④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动词,是)⑤而为之记(介词,替,给)7.焉①激于义而死焉(兼词,于之,在这件事上)②去今之墓而葬焉(代词,指五人)③吴之民方痛心焉(兼词,于之,对他)五、句式1.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被动句)(判断句)2.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朝(状语后置)3.且立石于其墓之门(状语后置)4.谁为哀者(宾语前置)5.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判断句)6.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状语后置)7.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判断句)8.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判断句)9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定语后置)10.四海之大(定语后置)11.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状语后置)12.激昂大义(省略句)(被动句)13.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定语后置)14.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省略句)15.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判断句)16.不能容于远近(被动句)17.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状语后置)18.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状语后置)19.以老于户牖之下(状语后置)20.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判断句)21.扼腕墓道(省略句)22.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状语后置)23.断头置城上(省略句)24.显荣于身后(状语后置)25.周公之逮所由使也(被动句)26.斯固百世之遇也(判断句)六、翻译1.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这五人的死,距离现在建墓安葬在这里,时间不过十一个月罢了。

必修3五人墓碑记学考复习

必修3五人墓碑记学考复习

《五人墓碑记》学考复习一、通假字1.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2.敛赀财以送其行3.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二、古今异义1.吾社之行为..士先者古:今: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2.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古:今:个人3.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古:今:压住、依靠4.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古:今:颜料或染料5.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古:今:十分,很6.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古:今:看7.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古:今:头儿8.吴之民方痛心..焉古:今:难过心伤二、一词多义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五人墓碑记》)()非常之谋难以猝发(《五人墓碑记》)()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五人墓碑记》)()1.发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五人墓碑记》)()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卒与尸合(《五人墓碑记》)() 2 卒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孟子见梁襄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报任安书(《报任安书》)()素不闻诗书之训(《五人墓碑记》)()乃丹书帛曰“陈胜王”(《陈涉世家》)(3书得鱼腹中书(《陈涉世家》)()黄生借书说(《黄生借书说》)()三、词类活用(1)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 ) (2)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 ( ) (3)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 (4)缇骑按剑而前. ( )(5)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 (6)买五人之脰而函.之()(7)赠谥美显,荣.于身后() (8)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9)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 ( )(10)不敢复有株治.. ( )(11)众不能堪,抶而仆.之。

() (12)安能屈.豪杰之流()(13)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14)不能容于远近..()(15)激昂..大义,蹈死不顾()(16)亦以明.死生之大()(17)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 ( )四、判断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并翻译1.谁为哀者? (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延(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五人墓碑记复习

五人墓碑记复习


牺牲生命不是我们每个人都能付出的利人选择,但只要是
这样为了利人而作出的选择都是可贵而值得尊重的。

在生命紧要关头是谁都不愿碰到的处境,但其实我们谁都
逃避不了这个直逼灵魂的拷问。

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因为,不是为自己而死,他是
为别人而死。为了别人而牺牲生命确实是一种选择,但这种选
择难道不是闪耀人性光辉、召唤人们向善的美德吗?
文段二: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而二螯,否 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 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更胜其父。婉贞博学而日参 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而思也。三思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 。非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而。
拓 展 训 练:以
• 孙子以兵法见于吴王。吴王曰:“寡人无以战胜于天下
2、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牗之下,则尽其 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 ,发其志士之悲哉!
• 不这样的话,假使这五个人保全他们的头颅,老死在 家里,那么他们享尽他们天然的寿命,人人都能够像 对待奴仆一样驱使他们,怎么能使豪杰之类的人屈服 ,在坟前紧握手腕,抒发那些有志之士的悲叹呢!
方法二:代入辨析
将表示修饰关系的“地”“着”与表示承接关系的“接 着”“然后”“就”代入原句,看是否通顺、合理,哪个 通顺、合理,就是属哪种关系。
一词多义
4、当
木兰当户织
(对着,面对)
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抵,相抵)
有大石当中流 (阻挡,抵挡)
北邀当国者相见 (执掌,主持)
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 (承担)
一词多义
3、而
①去今之墓而葬焉
顺承
②其疾病而死

高中语文《五人墓碑记》学考复习13页公开课ppt课件

高中语文《五人墓碑记》学考复习13页公开课ppt课件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形容词,空)
4.词类活用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 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 不能容于远近 人皆得以隶使之 安能屈豪杰之流 亦以明死生大之大 名作动 名作动 形作名 名作状
使动
形作动
5.特殊句式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判断句 被动句 周公之逮所由使也 激昂大义,蹈死不顾 不能容于远近
1、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夫十有一月之中
• “止”同“只” 又”。
2、敛赀财以送其行
“有”同“
•“赀”同“资”,资财,钱财。
2.古今异义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吴之民方痛心焉 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牗之下
品行作为
亲信
痛恨 脸色 非同寻常 头颅
《五人墓碑记》知识点整理
一、通假字古今字 1.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 2.敛赀财以送其行 ,哭声震动天地。 3.蹈死不顾,亦曷 故哉?
1.有”同“又”,用于整数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数之间. 2.“赀”同“资”, 资财,钱财 3.“曷”通“何”
文 体
碑记,又称碑志,刻在墓碑上, 用于叙述死者生前的事迹,评价、歌 颂死者功德。 从写法上看,原始的碑记只是记 叙。后来的作者,或就所叙之事加以 评论,或借题发挥抒写情志,碑记遂 演变为一种叙述兼议论的文体。
被动句
被动句 被动句
7.翻译
(1)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 ,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而这五个人生于民间,平素没有听到过诗书的教诲, 却能被大义所激励,踏上死地毫无反顾,这又是什么缘故 呀? (2)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他们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比起这五个人的死来, 意义轻重到底怎么样呢? (3)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 凡四面八方的有志之士经过他们的坟墓时没有不跪拜而且 流泪的,这实在是百代难逢的际遇呀!

五人墓碑记复习及答案

五人墓碑记复习及答案

断头置(于)城上,颜色(脸色)不少(稍微)变。

有贤士大夫发(拿出)五十金(古今异义),买五人之头而函(名词活用为动词)之,卒(终于)与尸合。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定语后置),四海之(定后标志)大(定语后置),有几人欤?唉!当大阉作乱的时候,能够不改变自己志向的官员,偌大的天下,又有几个人呢?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被动句和省略句),蹈死不顾(回头),亦曷(何)故哉?且矫(假传)诏纷出,钩党之(宾前标志)捕遍于天下(句式宾语前置),卒以吾郡之发愤(古今异义,愤怒)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犹犹豫豫)畏义,非常(古今异义非同寻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句式被动句),而又有剪发杜(塞)门,佯狂不知所之(到)者,其辱人贱行,视(比较)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怎么样)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通“曝”)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古今异义,性命),以老(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于户牖之下,则尽(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享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名词作状语)使之,安(怎么)能屈(使动)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句式省略句和状语后置),发其志士之悲哉?不这样的话,让这五个人保全性命,在家中活到老,享尽自然年寿,人人都能够像对待奴隶一样役使他们,又怎么能够使豪杰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空)有其石也,而为(替)之记(名词活用为动词,做记),亦以明(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死生之大(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重大意义),匹夫之有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重要作用)于社稷也。

高二语文学考复习五人墓碑记共40页文档

高二语文学考复习五人墓碑记共40页文档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高二语文学考复习五人墓碑记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高考语文大一轮学考复习(练习)第1部分 16 五人墓碑记 Word版含答案.doc

高考语文大一轮学考复习(练习)第1部分 16 五人墓碑记 Word版含答案.doc

16 五人墓碑记一、重点实词、虚词| 文言实词、虚词要记住1.实词:旌、墓、抶、仆、按、函、隶、屈、发2.虚词:焉、于、所、为、而、以、之二、识记通假| 奥妙无穷方块字①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同“又”) ②敛赀.财以送其行(同“资”,钱财) 三、一词多义| 看我七十二变发⎩⎪⎪⎪⎨⎪⎪⎪⎧ fà⎩⎪⎨⎪⎧ ①头发②草木、植被fā⎩⎪⎪⎨⎪⎪⎧ ③把箭射出去→④送出⑤出发、启行→⑥启动⑦打发、派遣→⑧行动、发动⑨打开→⑩拿出→⑪开仓赈民⑫兴起、产生⑬抒发⑭量词例:(1)读作fà ①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头发) ②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草木、植被) (2)读作fā③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把箭射出去) ④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送出) ⑤六军不发.无奈何(出发、启行) ⑥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行动、发动) ⑦发.图,图穷而匕首见(打开) ⑧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拿出)⑨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开仓赈民)⑩猛将必发.于卒伍(兴起、产生)⑪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抒发)⑫子弹三发.,弹药若干(量词)四、古今异义| 词语的昨天和今天①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慷慨:志得意满,意气风发)②吾社之行为..士先者(行为:行为可以作为)③抚吴者为魏之私人..(私人:亲信、心腹)④吴之民方痛心..焉(痛心:痛恨)⑤颜色..不少变(颜色:脸色)⑥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首领:头颅,借指性命)⑦非常..之谋难于猝发(非常:非同寻常的)五、词类活用| 词性变化含义迥①去今之墓.而葬焉(名词作动词,筑墓,修墓)②其疾病..而死(名词作动词,患疾病)③缇骑按剑而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④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名词作动词,抚慰)⑤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名词作动词,用匣子装)⑥人皆得以隶.使之(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奴仆那样)⑦亦以明.死生之大(形容词作动词,说明,阐明)⑧老.于户牖之下(形容词作动词,老死)⑨吾社之行为士先.者(形容词作名词,表率)⑩不能容于远近..(形容词作名词,远处近处的人)⑪明死生之大.(形容词作名词,重大的意义)⑫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形容词作名词,重大的贡献)⑬抶而仆.之(动词使动用法,使……倒下)⑭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屈身) 六、文言句式| 特殊句式多留意①五人者,……激于义而死焉者也(判断句)②斯固百世之遇也(判断句)③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定语后置句)④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状语后置句)⑤忠义暴于朝廷(状语后置句)⑥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状语后置句)⑦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状语后置句)⑧激于义而死焉(被动句+状语后置)⑨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被动句+状语后置)⑩激昂(于)大义,蹈死不顾(被动句+省略句)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高三语文:必修三《五人墓碑记》附答案

高三语文:必修三《五人墓碑记》附答案

高三语文高效课堂资料《五人墓碑记》复习学案附答案【复习目标】1.识记基本的文言基础知识。

2.辨析掌握文言虚词“为”的用法。

3.学习颁奖词的写作方法,积累写作素材。

【使用说明】1、本学案复习范围:《五人墓碑记》,一课时2、重难点分析:本文复习的重点是文言虚词“与”的用法探究和颁奖词的写作与积累。

【梳理·巩固】一、基础知识梳理并识记(一)解释加点的实词1.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2.去.今之墓而葬焉3.按.诛五人4.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5.慷慨得志之徒.6.况草野..之无闻者欤7.在丙寅三月之望. 8.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9.呼中丞之名而詈.之 10.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11.激昂大义,蹈.死不顾 12.大阉亦逡巡..畏义13.视.五人之死 14.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15.且矫诏..一击,不敢复..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16.卒以吾郡之发愤有株治..17.而又有剪发杜门.. 18.忠义暴.于朝廷19.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墓道..之下 20.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二)指明通假并解释1.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2.独五人之皦皦3.敛赀财以送其行(三)指明活用类型并解释1.以旌其所为2.去今之墓而葬焉3.其疾病而死4.缇骑按剑而前5.抶而仆之6.买五人之头而函之7.不能容于远近8.人皆得以隶使之9.安能屈豪杰之流 10.亦以明死生之大(四)找出下列语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其古义。

1.郡之贤土大夫请于当道2.吾社之行为士先者3.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4.吴之民方痛心焉5.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6.非常之谋难于猝发7.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二、自主巩固翻译下列文言句子并标出得分点(1)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2)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3)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1-2):交代建五人墓碑的由来,抒 发感慨,并提出问题。 第二部分(3-4):记述苏州市民的反暴斗争 以及五人死难经过。(叙为何独五人之 “皦皦”) 第三部分(5-6):高度评价五人之死的意义 (“皦皦”),揭示中心。 第四部分(7):补叙四位贤士大夫的姓名, 照应开头。
突出“独五人之曒曒”的问题
作者 张溥,复社的创始人
和领袖,字天如,江苏太仓人。 明末有许多文社,复社大约本 于“应社”,集合许多小社而 成。以复兴古学,务为有用相 号召大约成立于熹宗天启末。 张溥幼年刻苦读书《明史· 文 苑传》言之:“所读书必手抄, 抄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如是 者六、七始已。”后来把自己 的书斋命名曰“七录斋”。和 同乡张采并称“娄东二张”。
张 溥
复习目标
①了解写作背景,写作目的。
②背诵5、6段 ③积累古代汉语知识,掌握古今异义和 词类活用。(考点整理) ④领会文中对比手法,体会文中所阐述 的“激于义而死”的生死价值观。
碑记,又称碑志,原是刻在石碑上,以 叙事记行、歌功颂德为内容的一种文体。 最早的作品,可追溯到秦朝李斯的泰山、琅 琊石刻。从立碑的地点和用途上分,有山川 碑、宫室碑、桥道碑、寺庙碑著称。 而专以纪念死者、刻于坟前墓道的碑记称 墓碑或墓志。从写法上看,原始的碑记只是 记叙。后来的作者,或就所叙之事加以评论, 或借题发挥抒写情志,碑记遂演变为一种叙 述兼议论的文体。
周顺昌,号蓼洲,明天吴县人。为人正直、 清廉,关心民间疾苦,由于不满于阉党当道,在 与他人谈话中,痛骂阉党,被缇骑报告给魏忠贤, 于是被革职。由于其清廉,在被革职回老家时, 只有“行李一肩,都门叹为稀有”,罢官后,阉 党仍不罢手,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原应天巡抚 周起元被罢官时,周顺昌曾作文送他,其中有赞 美周起元、斥责阉党的话。后来魏忠贤的爪牙与 别人勾结,追弹周起元,把周顺昌也带了进去。 因此被逮捕。至京,虽被拷得体无完肤,仍痛骂 魏如故,后死于狱中,四十三岁,到崇祯元年才 得昭雪。
写作背景:
明代万历、天启年间,统治阶级内部斗争十分激 烈。皇帝昏庸,不理朝政,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专 横跋扈,排斥异己,一般正直的士大夫皆蒙其害。 顾宪成等一批有识之士,在无锡东林书院以讲学为 名,指斥时政,被称为“东林党”,受到人民同情。 天启六年(1626年)在苏州的东林党人周顺昌因指责 魏忠贤而被逮捕,激起了苏州人民久积的义愤,与 差吏发生了武斗,打死了两名官差。事后,在这一 事件中英勇斗争的五人,挺身自投,从容就义。这 件事后,不到一年崇祯皇帝即位,阉党败势,魏忠 贤畏罪自缢。苏州人民毁掉魏忠贤生前的祠堂,并 在那里筑墓重新安葬了五人,并立碑以为纪念。作 者就为此写了碑记。
叙 “ 五 人 之
曒 曒
慷慨就义

贤者发金,卒与尸合
大阉之乱,难不易其志缙绅
对比 2
突出五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
五人则激昂大义,蹈死不顾
由是观之 ,则今之高爵显位 ,一旦抵罪 ,或脱 身以逃 ,不能容于远近 ,而又有剪发杜门 ,佯 狂不知所之者 ,其辱人贱行
对比 3
突出五人之死的意义的重大
有 重 于 五人 得以加其土封 ,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 社 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 稷 周公 忠义暴于朝廷 ,赠谥美显 ,荣于身后
凡富贵之子 ,慷慨得志之徒 ,其疾病而死 ,死而 湮没不足道者 ,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
对比 1
独五人之曒曒
突出“独五人之皦皦”的伟 大
以“何也”引发下 文
周公被逮,士人声义 缇骑厉斥,众不能堪 吴民痛心,噪而相逐
英勇抗暴
吴臣请示,按诛五人
五人当刑,意气扬扬 詈骂中丞,谈笑以死 头断悬城பைடு நூலகம்色不少变
不畏强暴,伸张正义
五 人 之 死 的 意 义
挫败阴谋,功在国家
大阉亦逡巡畏义 ,非常之谋难 于猝发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 路 ,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苟且偷生,轻如鸿毛
匹 夫 之 有 重 于 社 稷 也
明 死 生 之 大
,
仗义而死,重于泰山
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 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 隶使之。
对比 4
突出五人荣于身后的显耀
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 之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